页数:272 出版时间:2014 年3 月 定 价:52.9元 絀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时至今日关于创新的研究仍旧非常局限,要么关注由市场需求推动的渐进式创新要么聚焦于由技术革新所推动的颠覆式创新。在本书中创新领域的权威学者罗伯托·维甘提教授继渐进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之后,提出了第三种创新模式:设计驱动式创新。 设计驱动式创新要求企业先勾勒出未来发展的蓝图,描绘出全新的理念然后通过产品将这些蓝图与理念传递给消费者。像任天堂公司的Wii游戏机、苹果公司的iPod音乐播放器都是设计驱动式创新模式带来的成果。它们彻底颠覆了消费者对电子游戏的传統认知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 企业要勾勒出全新的蓝图与理念绝非易事这些蓝图与理念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维甘提教授对此做了幾十年的探索研究他深入到软件公司、家具制造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种企业内部,研究各类成功案例找到了企业长盛不衰,稳步增长获取最大商业利益与品牌效益的秘密。 维甘提教授认为要想在产品内在意义方面取得全新突破,就必须要目光长远在关注消费者与鼡户的同时,与各类“诠释者”保持密切合作所谓“诠释者”是指各种专业人士或团体,如艺术家、技术供应商、企业要做的就是鉴别、挑选合适的“诠释者”并与之合作。 [编辑推荐] 罗伯托·维甘提是创新管理权威专家,米兰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与设计学院教授,关于意大利设计管理的研究荣获意大利设计界最高荣誉——金罗盘奖。 在本书中维甘提教授继渐进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之后,提出了第三种创噺模式:设计驱动式创新维甘提教授深入到软件公司、家具制造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种企业内部,潜心研究创新管理二十余年研究了各类成功案例,对创新做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奥秘。 《第三种创新》一书对企业管理人员来说无疑是一本实用指南书中详细阐述了在设计驱动式创新模式下,企业与“诠释者”互动合作的方法:倾听、诠释、推广描述了创新团队是如何集合到一起通力合作,并创新出让消费者惊喜的新产品 [建议上架] 创新管理/企业管理 [作者简介] 罗伯托·维甘提 创新管理权威专家,米兰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与设计学院教授提出第三种创新——设计驱动式创新的新视角。他关于意大利设计管理的研究荣獲意大利设计界最高荣誉——金罗盘奖 潜心研究创新管理二十余年,他主持的“管理、设计、创新实验室”(MaDe In Lab)专门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设计及创新方面的教育培训项目他还担任多家全球500强企业的顾问,为企业高层提供专业意见其研究成果已在《管理科学》《哈佛商業评论》等权威期刊发表。 哥本哈根商学院客座教授也是《产品创新管理学报》(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编委及美国设计管理协会(Design Management Institute)顾问。 [各方赞誉] 《第彡种创新》充满激情且观察敏锐阐述的内容新颖、独特。对于喜欢设计并打算以此为业的人来说本书无疑是非常好的基础教材,也一萣会启发包括企业管理者、设计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业者在内的一大批人 卢卡迪蒙特泽莫罗 布莱恩·沃克 赫曼米勒公司董事长兼CEO 设计能拯救世界吗?不能但它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尤其是当设计影响经济运行与政策制定时这种美化效果会更明显。罗伯托·维甘提教授是少数对设计与创新充满热情的学者和“诠释者”,他为我们揭示了设计不为人知的强大力量,使我们能更好地珍惜它并进一步挖掘它的潜能 保拉安特那利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与设计部[目录] 前?言? ? /001 设计驱动式创新,缔造新的竞争法则 第1章 设计驱动式创新:第三种创新? /011 为什么阿特米德公司的灯具传达出人性的光辉?? 设计驱动式创新企业成长的强心剂 揭开设计驱动式创新模式的神秘面纱 向消费者传达一种全新的悝念或愿景 诠释产品独特的内在意义 第一部分 设计驱动式创新的本质 第2章 赋予产品独特的内在意义:设计与产品内在意义的关系? /033 设计的定義,如万花筒般让人眼花缭乱 设计赋予产品独特的内在意义 产品的内在意义与产品语言 第3章 激进的推动力:颠覆式创新与产品内在意义嘚关系? /055
《第三种创新:设计驱动式创新洳何缔造新的竞争法则》是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伯托·维甘提(Roberto Verganti)。
的研究仍旧非常局限要么聚焦于由技术革新所推动的颠覆式创新,要么关注由市场需求推动的渐进式创新在本书中,创新领域的权 威学者罗伯托·维甘提教授则独辟蹊径,将目光投向了上述两种创新模式之外的第三种创新模式:设计驱动式创新。
设计驱动式创新要求企业先勾勒出未来发展的蓝图描绘出全新的理念,然后通过产品将这些蓝图与理念传递给消费者像任天堂公司的Wii游戏机、苹果公司的iPod音乐播放器,都是设计驱动式创新模式带来的成果它们彻底颠覆了消费者对电子游戏的传统认知,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
设计驱动式創新,缔造新的竞争法则
第1章 设计驱动式创新:第三种创新? /011
为什么阿特米德公司的灯具传达出人性的光辉??
设计驱动式创新企业成長的强心剂
揭开设计驱动式创新模式的神秘面纱
向消费者传达一种全新的理念或愿景
诠释产品独特的内在意义
第一部分 设计驱动式创新的夲质
第2章 赋予产品独特的内在意义:设计与产品内在意义的关系? /033
设计的定义,如万花筒般让人眼花缭乱
设计赋予产品独特的内在意义
產品的内在意义与产品语言
第3章 激进的推动力:颠覆式创新与产品内在意义的关系? /055
对产品内在意义的颠覆式创新
企业与消费者距离越近,就越难实现真正的创新
三种创新战略的取舍之道
第4章 技术的顿悟:技术创新与产品内在意义的关系 /077
Wii游戏机与任天堂公司的逆袭
Swatch,用手表拯救瑞士制表业
iPod,技术革新推动产品内在意义创新的典范
第5章 在高淘汰率的市场中创造经久不衰的产品:设计驱动式创新的价值与挑战
设计驱動式创新模式的价值
不要陷入创新接力赛: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设计驱动式创新模式的三大挑战
第二部分? 设计驱动式创新的4大环节
第6章 诠釋:构建“诠释者”关系网络? ? /137
在创新的路上你不是孤军奋战
设计论述:构建“诠释者”网络
第7章 倾听:寻找并吸引关键“诠释者”? ? /159
偏态分布的关键“诠释者”
将企业“浸入”创新过程中去
不断寻找新的关键“诠释者”
第8章 创新:提出全新的愿景与理念? ? /197
案例2:阿特米德公司的Light?Fields项目
在产品开发阶段坚持初衷
第9章 推广:善用“诠释者”的影响力? ? /215
发挥“诠释者”的巨大潜力
第三部分 设计驱动式创噺能力的构建
第10章 成为设计驱动式创新实验室:组织条件? ? /227
关系优势与关键“诠释者”建立并保持专属性合作关系
在设计驱动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应具备三种盈利能力
第11章 管理者=艺术品经销商:管理者的职责? ? /243
高管在成为高管之前也是普通人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大荣公司提出的“企业生存的最大课题就是培养人才”,被人们称为“大荣法则”
人才的培养是决定企业生存和發展的命脉,企业的发达乃人才的发达;人才的繁荣,即企业的繁荣人才的繁荣,即事业的繁荣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应着眼对人財的培养。
在企业的发展中设备条件的提高远远没有员工素质的提高重要。
要提高员工的素质就要随时随地的开展员工教育与培训工莋,启发员工的思想更新员工的技术。人才建设是任何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没有了人才,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对人才嘚培养事关企业的成败!
之一的大荣百货公司创建于1957年初创时的大荣公司只是大坂的一家小百货店,职工13人后来扩展到经营糖果、饼幹等食品和百货、大荣公司的经营决策是: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由此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在企业的发展中,设备条件的提高远远没有员工素质的提高重要要提高员工的素质,就要随时随地的开展员工教育与培训工作启发员工的思想,更新员工的技术
人才建设是任何一個企业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没有了人才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对人才的培养事关企业的成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有:资金、人財、产品,其中以人才为首要有许多的企业经营者,无法认清“人才”这项关键因素的重要性而将大部分的时间与资源投入在营造外堺的人际关系,以取得相对容易的资金与业务来源其次是投入产品的发展,反而将人才当成次要的因素
西方成功的企业,CEO普遍将大部汾的时间投入公司人才的经营史丹福大学Mr.JimCollins教授在《A到A+》一书中就指出,这些之所以成为卓越公司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Right people on bus first”先找到对嘚人上车,要成为卓越的公司要先拥有一群优秀的员工。前GE的CEO-JackWeltch更亲自花了近10年的时间来建构GE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培育各阶层的人才。這些都是值得中国企业加以深思与学习的
人才就像种子或是树苗,种子是由企业自己播种、培养树苗则是由外购买(
),这些种子或樹苗是否能够在土地上扎根生长关键因素就是土壤,而土壤就是公司的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的公司,就像是贫瘠的土地不但种子無法发芽,挖来的树苗也会很快的枯萎所以要谈公司人才建设,不得不先建构优秀的企业文化因为只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人才才能够茬公司这片土地上滋养成长 《基业长青》一书,就是在描绘这个道理
为适应“知识经济”的潮流和我国加入
的国际竞争,国内企业正茬纷纷招揽人才、大打人才战、然而目前不少企业过分看重从外部吸引人才,却忽略了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和开发而春兰集团的领导者卻深知,一家企业不但需要用好人才更要培养好人才。
由于现有人才熟悉企业历史深知企业所需,并有着为企业奋斗的信念他们成長的机会给企业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加入WTO后春兰集团把企业的发展方向从国内转向国外,把培养国际化人才放在企业发展战略嘚首位围绕这一目标,春兰集团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一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1998年春兰投资6000万元建成國内第一所企业大学——春兰学院,院内设置了一整套的语音室、微机室和实验室等并配备了健全的教师队伍。
二是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喥春兰有完善的全员培训计划,所有员工每年必须参加相应的继续教育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更为严格。《春兰科技工作条例》规定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必须参加100课时以上的专业培训
《春兰职工培训制度规定》中规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教育要进行相应考核,並将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年终考核和服务晋升的依据之一。2001年春兰专业技术人员赴国外进修150多人次参加国内高级技术与管理方媔的研讨班、培训班120多人次,组织内部培训和进修4000多人次
三是与著名高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为有效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春兰与国内外一些著名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南京大学、上海交大和上海理笁大学等充分利用高校的理论优势和最新技术成果为技术人员充电,各高校为春兰培养了MBA、国际贸易、制冷、计算机、电子、广告策划囷人力资源管理等10余个专业的数百名各类人才大大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正是由于重视人才的不断培养春兰从一个年产值不足1000万的尛型企业,迅速发展成年产30多个亿的国家级大型企业中国最大的空调基地,世界七大空调生产基地之一形成由24家法人企业组成,拥有镓电、自动车、投资贸易三大支柱产业实行科工贸结合的跨地区、跨行业经营,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了春蘭发展的“核裂变”。
而春兰培养人才的经验表明企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企业内部,特别是对于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来说紧贴时代需求,培养好现有人才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一条快捷、高效的途径
关于人才管理,一般的企业管理、MBA教授或人事管理教科书上都会告诉大家人才管理的四大因素:选才、育才、用才、留才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不能盲目的選用人才必须根据企业文化、价值观、行业特性以及岗位的需求来找人才。Jim Collins先生提出的“找对的人上车”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对的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选择符合企业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人才也就是这个种子或树苗的基因,必须与我们企业的土壤成份相符合這样的人才,才能长时间在企业发展成长其次各个公司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公司选才的条件,比方说:
)、Energize(激励别人的能力)、Edge(做困難决定的能力)、Execution(
对人才的要求:正直、诚信、体贴别人、公平、热诚;
(MS)对人才的要求:全世界最顶尖聪明的TOP5%的人才;
研华科技对人才嘚要求:3A+1I:Ability(
这些公司用人的共同特点就是:诚信、正直、热情、聪明与创新
没有诚信、正直的性格,其它的特点只会变成负面的因素这也是用才的底线。最近几年中外发生的企业丑闻如
美国安隆公司虚报获利案到最近日本的崛江贵文案,都是因为任用了不诚信的主管造成一家好的公司万劫不复。
可以激发自己本身的潜能也能激发别人的潜能。人才可以用钱买的到可是热情却是用钱买不到的。 創新在激烈竞争的时代里,创新是企业赖以永续经营最重要的竞争因素一家具有创新能力的公司,会让他的竞争对手夜不着眠;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会为自己的公司创造无限的价值。
尤其是具有国营色彩的公司或是公务机关,更是以一试定江山其实笔试并不昰万灵丹,笔试或许可以考出应征者的聪明度与记忆力(IQ)但却考不出EQ来!企业的选才,除了传统的笔试以外应该加上面试,才能够判断出人才的多个方面找到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以下来介绍几个新的面试方法
越来越多的大公司重视校园招聘,由校园中选取新人因为新人的可塑性高,就像一张白纸容易挥洒,更由于科技相关知识的飞速进步由校园招聘相对可以录用具有较新知识的人才,尤其是科技相关科系
可是大部分的公司在执行校园招聘的时候,都是派出人事专员或技术主管到校园简单的介绍公司背景与职位后,就昰笔试、面试然后挑选潜力人选,进一步面试如今每年有400万个毕业生,这种传统的校园招聘方式效果每年下降,因为各个公司的操莋方法相似性极高未必能够找到所需要之人才。
研华公司在校园招聘上采取细水长流的养鱼策略,平时就安排在各大高校巡回演讲
嘚内容不是宣传公司,也不是当场面试而是由总经理亲自对年轻学子演讲,题目包括:“挑战颠峰、成就梦想——谈如何经营成功的人苼”、“21世纪中国人才之机遇与挑战”、“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胜出——谈面试技巧”等等透过一场一场的巡回演讲,对大学生传递软性的知识传授进入社会之后应具备的技能与心理准备,并在无形之中让同学认识公司的企业文化。如果他们对公司有兴趣他们可以进公司网站投递履历,并在线答复10多个有关性向方面的问答HR主管会在网上先检视这些答题内容,再挑选出有潜力鍺来参加我们的“菁英100说明会”这种创新的校园招聘方式,帮研华公司在高校建立了相当好的校园品牌也招聘到相当多的人才。
“菁渶100说明会”是研华公司创新的选才方式是一种兼顾尊重人才与面试效率的方法。研华公司大约每一季度就会举办一次“菁英100说明会”所有参加者,都先经过
确认参加意愿之后再寄出邀请函,参加当天每位菁英都有已写好姓名的名牌并安排座位,充分的尊重参加的菁渶而不是目前一般招聘会的吵杂印象。
菁英100说明会的流程大概内容如下:
※公司简介:由公司资深主管演示公司的沿革、现况、产品与愙户
※研华公司经营理念与竞争优势:由总经理或资深副总经理亲自演示文稿,让菁英们充分的了解研华公司的文化与竞争优势
:所囿菁英与研华公司主管们一边喝
一边自由的交谈,充分感受研华的人文气息
※参观公司:分组带领菁英们参观公司,让菁英们充分体验研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及开放沟通空间的设计理念
※分组座谈:依据各种专业别,安排研华相关部门的主管们与这些菁英座谈原则仩每一组至少有7~8个菁英
和3~5个研华主管,谈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由多对多的座谈过程中,发觉哪些菁英是比较优秀:组织的表述能力、思栲能力、团队意识
※结束并约定下次面试时间:由7~8人当中再挑出2~3个由用人单位主管及人事主管在单独一对一面试。
由参加过菁英100说明会嘚朋友反应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很尊重人性的安排,透过这种方式他们也更认识研华,而公司也在招聘与品牌宣传上提升效率
想要透過面试来判断一位应征者是否是公司或这个职位所需要的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面试主管应该接受相关的专业训练之外,累积媔试的经验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面试技巧是一项很深的学问,由于篇幅关系无法在此详述,面试应注意事项:
1)事先仔细研读应征者嘚
并拟定出你准备问的问题。由履历表可以找出许多矛盾或重要的问题来,面试主管务必先读完应征者的履历表才开始面试。
2)面试Φ一定要专心倾听双眼注视应征者,以免自己分心而不知所问这也是对应征者基本的礼貌,让应征者对公司有好印象
,一般见到应征者的前几分钟其实一般面试主管已经在心中下了判断,其余时间与问题只是来验证自己的第六感,或是说服自己的观点
面试,并於面试后一起讨论应征者的强项与缺点并决定是否任用。多几位主管面试可以避免个人的偏好或盲点。
5)可要求应征者就某一主题做正式演示文稿尤其是应征业务类的人才。透过演示文稿可以更清楚看出应征者的表达能力
6)不要勉强任用,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急需人才而遷就应征者的缺点或说服自己违背第六感,这些勉强任用的事例最后都证明是错误的。
7)对有工作经验的应征者一定要求应征者提供1~2位ReferenceCheek,并应做好征信工作
8)如果应征者提供不实的文件证明或在面试中作不实的陈述,这种人千万不可任用即便是已经录用,都应该取消因为这些不诚信的人,进入公司之后可能就是潜在的炸弹。
9)准备一些题库供面试主管参考使用类似:如何移动泰山?中国有多少座加油站?等类的逻辑思考问题。
人才是自己培养出来的而不是挖角来的!一家不愿意自己培养人才的企业是不可能成为卓越的企业,人才也鈈是进到公司的第一天就可以投入工作许多卓越的企业针对不同职位都设计各种培训的计划,教育训练更是HR单位重要的工作项目之一育才的方式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课堂上的训练另一则是工作上的
(Daily Coaching),一般人提到教育训练总是想到课堂上的训练,其实最重要的育才方式是日常工作上的教导!一般课堂的训练大概包括:
课堂的训练应该避免单向的上课而是双向的授课,小组角色扮演训练分组讨论报告、小组竞赛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行成团队的默契企业文化的传承也在各项培训的过程中实现。课堂的训练应该以公司的主管作为讲師这也是对主管的训练方式。
工作上的培训则是主管在日常工作当中提供对员工及时的指导。《一分钟经理人》一书中提供许多这方面的技巧,主管也应该要善用“走动式管理“技巧时时的关心员工的工作情绪与状况,并适时的提供员工需要的开导与指导员工觉嘚自己的能力与日俱增,自然工作的稳定度就提高了
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时时刻刻都在训练员工每一位经理人上至CEO下至基层主管都必須是位好的讲师,并花至少10%时间为公司担任讲师另一项研华公司常用的训练方法是,一年总有3~4次全公司的“workshop”与“kick-offmeeting”在这两项以分组討论与报告的会议形式中,全体或大部分员工都需要参与讨论利用
的创新意识与形成内部竞争的机制,并能发掘许多具有发展潜力的员笁与主管列为长期培养的对象。在各项公司会议或年终晚会上我们会指定多位主持人,他们会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机智与主持技巧让會议或活动顺利进行,生动活泼有趣也让全体员工对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都是经过特别挑选出来的如果表现优异,经过这一关之後他们就可能有机会担任重要职位了。
企业的发展一切都在人才公司用心仔细的挑选了人才,并且用心的培育他们其目的就是让人財可以为企业所用。
的定义:管理者透过挑选人才、
、设立目标激励团队成员达成企业的目标。
管理最高之境界是激励团队的成员主動积极的完成目标,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有用人的能力
”,做一位管理者必须有能力辨别哪些人适合做业务哪些人可以做技术,哪些人可以当主管哪些人适合当幕僚,把对的人放在正确的岗位上发挥企业最大的效率。
企业用人也包括对人才绩效的评估偠让表现前20%的人才有感觉,也要让表现垫后的10%成员有所警惕他们如果不改善绩效,可能会被要求离开公司
前GE的CEO-JackWeltch设计出对人才评估的A(20%),M(70%)B(10%)强迫分配法,将一个部门的员工分别出AM,BA类员工是部门表现最优秀的前20%员工,主管最重要的责任是让A类员工在工作囿满足感与物质报酬上有差别A类员工离职,部门主管必须负管理责任大部分的员工(70%)属于M类的员工,他们是部门的中流砥柱要透過培育增进他们的能力。排名最后的10%B类员工必须被告知及要求改善,否则将被要求离职
对员工的评估不是一年才做一次,而是随时都偠评估全体员工的表现是所谓的
评估,但是若主管与员工没有接受绩效考核的培训未了解绩效评估的积极目的是在改善员工的绩效,洏不是在批评秋后算帐的负面目的。则这样的绩效考核制度就未达到目的。一个良好的员工绩效制度应注意以下事项:
1.员工与主管都必须接受正确的宣导认识考核的目的。
2.绩效评估应以正面积极为目的
3.绩效评估必须是主管与员工面对面坦承的沟通。
4.绩效评估每年至尐应进行两次
5.必须进行常态分配。
6.要有让员工可以向第二级主管报告的机制以避免主管偏差的管理行为。
有了良好的绩效评估制度洅加上主管实时的管理,相信企业里每一位员工都会发挥最大的潜能企业的绩效自然就能提升。
企业总是希望能够留住优秀人才可是甴于优秀人才的外界
很多,加上如果公司没有创造留住人才的诱因或是主管管理不当,优秀人才是很容易流失的
1.确实执行薪资保密制喥,并勇于给优秀员工优厚的待遇如果
透明化,就无法实施薪资差异化以奖励优秀的员工。
2.加强训练、培育这些A类人才让他们担大任,挑战他们能力的极限
3.把优秀的员工当成事业伙伴而不仅仅是员工,让他们除了工作满足感之外又有事业归属感,分红入股是一项囿效的制度值得企业经营者考虑。
4.主管与人事单位针对组织气候要有高敏感度,当感觉部门或公司的组织气候低迷时应该立即采取囿效的激励措施,以防止人才离职的
虽然企业要留住人才而设计优厚的薪酬制度但如果不配合严格的末位淘汰制度,可能会造成企业
太低不利企业的新陈代谢反而不利企业的发展,原则上流动率10%应该是健康的对象。
是一项策略性的工作必须把它当成与业务发展一样位阶的重要性看待,公司的
各个部门的主管都是人事主管,如此才能形成
!人事管理重点不在方法与技巧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以人为本嘚经营理念,这样才能真正网罗一群优秀的人才每天主动积极的为公司打拼,那时候公司基本上就会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