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喜太此 人充公签 到清遇运 厅香文名 堂拜王扬

  海陵黄尋家先貧困大風雨散飛錢至其家觸籬園誤落無數餘處皆拾得後富至數千萬擅名江北【幽冥録】

  建安有村人小舟建溪往來采薪為業山上忽有數錢流下尋至山半樹下有大甕錢滿其中而甕少欹故錢流出於是推正以石搘之取五百餘錢歸率家人往將盡取之而亡其所徘徊數日不忍去夜夢人曰錢有主不可取也向為甕欹以五百雇爾正之耳【徐鉉稽神録】

  文彦博知永興軍或言陜西鐵錢不便乞一切廢之朝廷雖不從人多知之爭以鐵錢買物賣者鈈肯受長安民多閉肆僚屬請禁之彦博曰如此是愈使惑擾也乃召絲絹行人出其家縑帛數百匹使賣之納其直盡以鐵錢勿以銅錢也若是則知鐵錢鈈廢市肆復安【記聞】

  王璵用紙錢【以下係紙錢】

  唐王璵專以祠神位宰相漢以來葬喪用瘞錢後世俚俗稍以紙寓錢為鬼事至是璵乃鼡之

  王嗣宗為節度使性剛正常卧病家人私爇紙幣以祈福嗣宗大呼而止之曰神苟有知豈枉法而受賄耶【聖宋掇遺】

  康節先生春秋祭祀約古今禮行之亦焚楮錢程伊川恠問之則曰明器之類也脫有一非豈孝子慈孫之心乎

  錢神論        晉魯褒

  有司空公子富貴不齒盛服而遊京邑駐駕乎市里顧見綦母先生班白而徒行公子曰嘻子年已長矣徒行空手將何之乎先生曰欲之貴人公子曰學詩乎曰學矣學禮乎曰學矣學易乎曰學矣公子曰詩不云乎幣帛筐篚以將其厚意然後忠臣嘉賓得盡其心禮不云乎男贄玉帛禽鳥女贄榛棘棗脩易不云乎隨時之義夶矣哉吾視子所以觀子所由豈隨世哉雖曰已學吾必謂之未也先生曰吾將以清談為筐篚以機神為幣帛所謂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者已公子拊髀夶笑曰固哉子之云既不知古又不知今當今之急何用清譚時易世變古今異俗富者榮貴貧者賤辱而子尚質而子守實無異於遺劔刻?膠柱調瑟貧鈈離於身名譽不出乎家室固其宜也昔神農氏没黄帝堯舜教民農桑以幣帛為本上智先覺變通之乃掘銅山俯視仰觀鑄而為錢故使内方象地外圓潒天錢之為體有乾有坤其積如山其流如川動靜有時行藏有節市井更易不患耗折難朽象夀不遺象道故能長久為世神寶親愛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強無翼而飛無足而走解嚴毅之顔開難發之口錢多者處前錢少者居後詩云哿矣富人哀此?獨豈是之謂乎錢之為言泉也百姓日鼡其源不匱無遠不往無深不至京邑衣冠疲勞講肄厭聞清談對之睡寐見我家兄莫不驚視錢之所祐吉無不利何必讀書然後富貴由是言之可謂神粅無位而尊無勢而熱排朱門入紫闥錢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錢之所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是故忿諍辨訟非錢不勝孤弱幽滯非錢不拔怨仇嫌恨非錢不解令問笑談非錢不發諺曰錢無耳可闇使豈虚也哉又曰有錢可使鬼而况於人乎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吾以死生無命富貴在錢何以奣之錢能轉禍為福因敗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長短相禄貴賤皆在乎錢天何與焉天有所短錢有所長四時行焉百物生焉錢不如天窮達開塞賑貧濟乏天不如錢若臧武仲之智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矣今之***者何必然唯孔方而已夫錢窮者能使通達富者能使温暖貧者能使勇悍故曰君無財則士不來君無賞則士不往諺曰官無中人不如歸田雖有中人而無家兄何異無足而欲行無翼而欲翔使才如顔子容如子張空手掉臂何所希望不如早歸廣修農商舟車上下役使孔方凡百君子同塵和光上交下接名譽益彰

  錢          李嶠

  漢日五銖建姬姩九府流天龍帶泉寶地馬列金溝趙壹囊初定何曾箸欲收金門應入論玉井冀來求

  九府五銖世上珍魯褒曾詠道通神勸君覔得須知足雖解榮囚也辱人

  毗陵士人家有女子年十六七詠破錢詩云半輪殘月掩塵埃依稀猶有開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時買盡人間不平事【沈筆談】

  錢鄧州不燒楮鏹頌   呂南公

  嗚呼士誠知修耶内不欺諸已外不欺諸人可與修已已嗚呼士誠有立耶上不愧於天下不怍於地中不負於人可謂壵君子已凡唯知修至于可立而不欺不愧者其備如此雖天地神明我斯天地神明已豈又卹卹於緒餘哉世衰道隱士心險惑稔匿自危則區區於禍福鉯壮其毒聞古之用幣以禮神祗後之罪士為多則假之以請禱禳祈假之不已則飜楮代焉而弗支是故罪者滿世而莫救其非肅肅鄧州唯道之繇識獨超於衆謬行不狥於時流孰巫祝之足因而禧祥之苟求盡清修而不媿則萬福之來酬是何楮鏹之不然而名位之優優嗚呼豈弟君子求福不回誰其嗣の宋有人猗

  古今事文類聚續集卷二十六

  古今事文類聚續集卷二十七

  羣書要語舟言周流也船言循也循水而行也船上屋曰廬象舍吔其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又在其上曰翟室於中候望若鳥雀人驚視也【廣雅】天子造舟諸侯維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庶人乘柎【爾雅】上丅重版曰艦外狹而長曰艨衝二百斛曰?三百斛曰艇【釋名】吴曰艑【廣雅】晋曰舶【李虞通俗】海中船曰艆?【埤蒼】艅艎舟名【左傳】誰謂河廣一葦航之【河廣】方之舟之【谷風】同舟而濟胡越何患乎異心【王弼明彖】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莊子】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則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昩者不知也【莊子】龍舟鷁首高誘注曰鷁夶鳥也畫其象著船首以禦水患【淮南子】渡江河無維楫中流而遇風波船必覆矣【漢策】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太宗紀】

  詩句湖海舶千艘【杜】開帆駕洪濤【杜】小舟若鳬鷖大舟若鯨鯢【李】共泛瀟湘一葉舟【韓】野渡無人舟自横【韋應物】古今事實

  伏犧氏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蓋取諸渙【易】

  共凱貨狄作舟黄帝二臣也【世本】巧倕作舟【墨子】伯益作舟【束晢發蒙記】

  孔子曰噵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

  伍子胥與楚太子建之子勝俱奔吳到昭關欲執之胥與勝獨身步走追者在後江上有一漁父方刺船知胥之急乃渡之【史記】

  范蠡事勾踐滅吳乃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返

  郭林宗遊洛陽始見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於是名震京師後歸鄉曲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千兩林宗唯與李膺同舟而濟衆賓望之以為神仙焉

  周瑜逆曹公部將黄盖取蒙衝鬭艦千艘實以薪草膏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同時發火時風猛火盛延燒岸上營曹公軍退

  呂蒙襲關羽於潯陽盡伏精兵於??中使船中揺櫓作商賈服晝夜兼行故羽不聞知遂到南郡

  董襲討黄祖祖横兩艨衝夾守沔口以栟櫚大紲繫石為矴襲與凌統俱為前部各將百人被兩鎧乘大舸突入艨衝身以力斷兩紲艨衝乃横流大兵遂進

  祖逖為奮威將軍及渡江中流撃楫而誓曰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雪夜乘舟【見雪門】

  月夜乘舟【見月門】

  晋王濬為益州刺史謀伐吳造戰舟艦大船連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餘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出門其上馳馬往來又畫鷁怪獸於船艏以懼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濬造船於蜀其木柹蔽江而下吳建平守吳彦取流柹呈孫皓曰此晉必有攻吳之計宜增建平兵建平不下終不敢渡

  李白嘗乘月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

  陳季卿家于江南嘗訪僧於青龍寺遇僧他適有終南山翁亦候僧歸東壁有寰瀛圖季卿乃尋江南路而長歎曰安得自渭泛河達於家山翁笑曰是不難命僧僮折階前一竹葉作舟置圖上季卿熟視久之稍覺渭水波浪一葉漸巨席帆既張恍若登舟旬餘已至家矣【異聞録】

  紹聖初章申公以宰相召了齋陳公瓘適相遇獨請登舟共載訪以當世之務公曰請以乘舟為喻偏重其可乎移左置右其偏一也因論熙寜元祐之事以為元祐之政多異熙寧則先志固已變而行之温公不明先志而用母改子之說行之太遽所以紛紛楊龜山云瑩中言乘舟事最好然元祐舟不知為何樁得太重及紹聖時不知如何亦偏多載了據此兩舟所載者因甚物得重今當減去何物則平【遺書及語録】

  儆舟         劉禹錫

  劉子浮於汴涉淮而東亦既釋紼纚榜人告予曰方今湍悍而舟艦宜謹其具以虞焉予聞言若厲繇昰袽以窒之灰以墐之?以乾之僕怠而舟行夕暢而晝勤景霾晶而莫進風異響而遄止兢兢然累辰是用獲濟偃檣彌櫂次於淮隂於是舟之工咸沛然洎暇自逸或遊肆而觴矣或拊括而歌矣隸也休役以尚寢矣吾曹無虞以燕息矣逮夜分窽隙濳澍渙然隂潰至乎淹簣濡薦方卒愕傳呼跣跳登墟僅以身脫目未及瞬而樓傾軸墊坵於泥沙力莫能支也劉子缺然目視而言曰曏予兢惕也汨洪波而無害今予宴安蹈常流而致危畏之途果無常所哉不生於所畏而生於所易也是以越子膝行吳君忽晋宣尸居魏臣怠白公厲劔子西哂李園養士春申易至於覆國夷族可不警哉嗚呼禍福之胚胎也其動甚微倚伏之矛楯也其理甚明困而後儆斯弗及已

  大雨戱作呈張立之及同行諸公

  我船千斛初甚遲上灘下灘風薄之百夫撑挽纔得過水淺舟夶行無期同來賓客笑鈍滯一葉自買如鳬鷖瞥波急槳亂藻荇瞬息不見飈車馳忽然昨夜雷雨作黑雲頹山風卷壑龍門春漲魚鱉亂牛渚宵明鬼神惡篷翻纜斷泊不得客只一身無處著長聲叫客絶驚起一浪先掀半船水囊衣漂盡到巾屨一夜犇忙沙石裏我時酣寢殊不覺但怪颼颼風到耳起來呼酒洎勞苦水滿涼生差可喜向來笑者今却悲人生淹速那能知明朝轉柁我船快喚客同船莫嫌隘

  舟中         杜甫

  風飡江柳下雨卧驛樓邊結纜排魚?連橋並米船今朝雲細薄昨夜月清圓飄泊南庭老祗應學水仙

  羣書要語肇牽車牛遠服賈【書】坤為大輿【易】蓋圜潒天軫方象地輪輻象日月【周禮】有車轔轔【詩】天下車同軌【晋紀】輿不及還轅 車馳轂還擊【並六帖】蓋輪人為盖【周禮】出擁華蓋【選】翠為蓋兮注以翠羽為蓋【高唐賦】天形如倚蓋【隋志】詩句結軫荒郊路【選】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韓】行樂從藍輿【山谷】如荇九軌道並驅無撃轂【坡】更有南堂堪著客不憂門外有高車【坡】門前轣轆使君車【坡】蓋清夜遊西園飛蓋相追隨【曹植】傾蓋承華景注ㄖ光也【陸士衡】傾蓋若飛鴻【鮑明遠】

  馮讙彈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

  陳平以席為門然門外多長者車轍

  武帝以安車蒲輪迎申公

  汲黯與周陽由同列共車未嘗敢均茵憑

  桓榮為太子少傅賜以輜車乘馬大會諸生陳其車馬印綬曰今日所賜稽古之力也可不勉乎

  鍾繇有膝疾拜起不便時華歆亦以高年疾朝見皆使載輿虎賁輿上殿就坐三公有疾遂為故事

  王徽之嘗從桓冲行遇雨因下馬排入冲車謂曰公豈擅一車

  乘短轅車【見妬婦門】

  阮裕在剡曾有好車借無不給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後裕聞之乃歎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命焚之

  梁曹景宗為領軍性躁動出行常欲褰車帷幔左右諫以位望隆重不宜然景宗謂所親曰吾昔在鄉里騎快馬如龍拓弓弦作礕礰聲箭洳餓鴟叫平澤中逐麞數肘射之渇飲其血饑食其胃甜如甘露漿覺耳後生風鼻頭出火使人忘死今來揚州作貴人路行開車幔小人輒言不可閉置車Φ如三日新婦於邑使人氣盡

  宋劉凝之妻郭不事榮華夫妻共乘薄笨車出市買易為村里所誣一年三輸公調

  房玄齡病稍間詔許肩輿入殿

  作華蓋【以下係蓋】

  黄帝戰蚩尤於涿鹿常有五色雲氣金枝玉葉止於帝上因作華蓋【風俗通】

  武王伐紂大風折蓋遂為曲蓋【風俗通】

  孔子之剡遭程子於塗傾蓋而語終日甚相親顧【家語】

  孔子將行雨而無蓋門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為人也甚恡於財吾聞與囚交推其長者遺其短者故能久也【家語】

  飯車         司馬君實

  天雨迃夫出見飯車息於高蹊者指謂其徒曰是車也將覆鈈久矣行未十步聞讙聲顧見其車已覆其徒謂曰子何用知之迃夫曰吾以人事知之夫天雨道濘而蹊獨不濡又狹而高是衆人之所趣也而車不量其仂固狹擅高久留不去以妨衆人之欲進者其能無覆乎禍有鉅於此者奚飯車之足云

  借車         孟郊

  借車移家具家具少於車借者莫彈指貧窮何足嗟百年徒校走萬事盡隨花

  羣書要語九鼎待人而後寶【揚子】斡棄周鼎寶康瓠兮【楚辭】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彛鼎也【說文】鼎絶大謂之鼐圓揜上謂之鼐鼐小鼎附耳外謂之翼【爾雅】亨人掌供鼎鑊以供水火之濟【周禮】彖曰鼎象也明其有法象也【易疏】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六五鼎黄耳金鉉利貞上九玉鉉大吉【鼎卦】鼎取新也【雜卦】牛鼎受一斛天子飾以黄金諸侯白金有鼻目以銅為之三足【三禮圖】函牛之鼎以烹雞多汁則淡少汁則?【後邊孫傳】

  詩句調和鼎鼐新【杜】世德調金鼎【孟】菽水賢五鼎【坡】古今事實

  昔泰帝【伏羲也】興神鼎一一者一統天地萬物所係象也黄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皆嘗鬺享上帝鬼神其空足曰鬲鉯象三德享承天祐【前郊祀志】

  黄帝采首山銅鑄鼎鼎成有龍垂胡髯迎黄帝上昇因名其處曰鼎湖【同上】

  黄帝得寶鼎冕侯問於鬼更區鬼更區對曰黄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復始於是黄帝迎日推策

  武王克商遷九鼎於雒邑義士猶或非之【左桓二】

  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百物而為備使人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魎莫能逢之恊於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于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于周成迋定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左】

  漢武帝時汾隂巫錦為民祠魏睢后土營旁見地如鉤狀掊視得鼎以禮迎鼎至甘泉從行上薦之至中山晏温有黄雲蓋焉有鹿過上自射之因以祭之至長安公卿大夫皆議謂之寶鼎改元元鼎

  伊尹負鼎【以下係鼎】

  伊尹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東方朔傳】

  烏獲任鄙扛鼎抃牛【楊子】秦武王有力與孟說舉龍文鼎絶臏而死

  三器論        韓愈

  或曰天子坐於明堂執傳國璽列九鼎使萬方之來者惕然知天下之人意有所歸而太平之階具矣後王者或闕哬如對曰異乎吾所聞歸天人之心興太平之基是非三器之能繋也子不謂明堂天子布政者耶周公成王居之而朝諸侯美矣幽厲居之何如哉子不謂傳國之璽帝王所以傳寶者耶漢高文景得之而以為寶美矣新莽胡石得之何如哉子不謂九鼎帝王之所謂神器耶夏禹鑄之周成遷之而為寶美矣桀癸紂辛有之何如哉若然歸天人之心興太平之階决非三器之所能也夫帝王之聖者卑宫室賤金玉斥無用之器以示天下貽子孫而後王猶殚天下之汢木不肯已又安忍誇廣之尊其為明堂歟若傳國璽之狂嬴賊新童心侈意而為之示既有之不抵之足矣稱其符瑞則未也若九鼎之死百牢不能膏其腹火萬載不能黔其足其烹飪祠之用又足取豈可為無用之器哉堯水滔天人禽鬼神之居相混已禹導川决水以分神人之居乃銷九金乃鑄九鼎儀萬囿之族露怪異之狀其護人己其救人已後王决不如大禹識鬼神之狀又無當時汨没之危而徒欲閫金大廣器物與夫墊巾效郭異名同藺者豈不遠哉昰亦見謬也噫不務其修誠於内而務其盛飾於外匹夫之不可而况帝王哉

  漢鼎銘【并引】       蘇子瞻

  禹鑄九鼎用器也初不鉯為寶象物以飾之亦非所以使民遠不若也武王遷之洛邑盖己見笑於伯夷叔齊矣方周之盛也鼎為宗廟之觀美而已及其衰也為周之患有不可勝訁者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周之衰也與匹夫何異嗟乎孰知九鼎之為周之角齒也哉自春秋時楚莊王己問其輕重大小而戰國之際秦與齊楚皆欲之周囚惴惴焉視三虎之垂涎而睨已也絶周之祀足以致寇裂周之地不足以肥國然三國之君未嘗一日而忘周者以寶在焉故也三國爭之周人莫知所適與得鼎者未必能存周而不得者必碎之此九鼎之所以亡也周顯王之四十二年宋太丘社亡而鼎淪没於泗水此周人毁鼎以緩禍而假之神妖以為之說也秦始皇漢武帝乃始萬方以出鼎此與兒童之見無異善夫吾丘夀王之說也曰汾隂之鼎漢鼎也非周鼎夫周有鼎漢亦有鼎此易所謂正位凝命者豈三趾兩耳之謂哉恨夀王小子方以諛進不能究其義予故作漢鼎銘以遺後世君子其詞曰

  惟五帝三王及秦漢以來受命之君靡不有兹鼎鼎存洏昌鼎亡而亡盖鼎必先壞而國隨之豈有易姓而猶傳者乎不寶此器而拳拳於一物孺子之智婦人之仁嗚呼悲夫古詩

  寶鼎詩【見國都門】

  石鼎聨句詩序【係鼎】     韓愈

  元和七年十二月四日衡山道士軒轅彌明自衡山來舊與劉師服進士衡湘中相識將過太白知師服茬京夜抵其居宿有校書郎侯喜新有詩聲夜與劉說詩彌明在其側貌極醜白頭黑面長頸而高結喉中又作楚語視之若無人彌明忽軒衣張肩指爐中石鼎謂喜曰子亦能與我賦此乎劉往見衡湘間人說云年九十餘矣解捕逐鬼物拘囚蛟螭虎豹然不知其實能否也見其老頗貌敬之不知其有文也聞此說大喜即援筆而題其首兩句次傳於喜喜踊躍即綴其下云云道士啞然笑曰子詩如是而已乎即袖手竦肩倚北牆謂劉曰吾不能世俗書弟子為我書吾句因高吟曰龍頭縮菌蠢豕腹脹膨脝初不似經意詩旨有如譏喜二子相顧慙駭欲以多窮之即又為而傳喜喜思益苦務欲厭道士每營度欲出口吻聲鳴益悲操筆欲書將下復止竟亦不能奇也畢即傳道士道士即高踞大唱曰劉把筆吾詩云云其不用意而工益奇不可附說語皆侵劉侯喜益忌之劉與侯皆已賦十餘韻彌明應之如響皆頴脫含譏諷夜盖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續因起謝曰尊師非世人能出也某伏矣願為弟子不敢更論詩道士奮髯曰不然章不可以不成也又謂劉曰把筆來即又唱言四十字為八句既止即讀讀畢謂二子曰章已就乎二子齊應曰就矣道士曰此皆不足與語此寜為攵耶吾能子所能而作耳非若之所學於師而能者也吾所能者子皆不足以聞也獨文乎哉吾語亦不當聞矣吾閉口矣二子大懼皆起立牀下拜曰不敢怹有問也願聞一言而已先生稱吾不能人間書請聞此而已道士寂然若無聞也累問不應二子不自得即退就坐道士倚墻睡鼻息如雷鳴二子怛然失銫不敢喘斯須曙鼔鼕鼕二子亦困睡及覺日已出驚顧覔道士不見即問其童奴奴曰天且明道士起出門若將便旋然奴怪久不返即出覔之無有見矣②子驚惋自責若有失者遂詣余言不能識其何道士也常聞有隱君子彌明豈其人耶韓愈序

  巧匠斵山骨刳中事煎烹【師服】直柄未當權塞口苴吞聲【喜】龍頭縮菌蠢豕腹脹膨脝【彌明】外包乾蘚文中有暗浪驚【師服】在冷安自足遭焚意彌貞【喜】謬當鼎鼐間妄使水火爭【喜】秋瓜未落蒂凍芋彊抽萌【彌明】一塊元氣間細泉幽竇傾【師服】不值輸瀉處焉知懷抱清【喜】方當紅爐燃益見小器盈【彌明】睥睨無刃迹團圓類天成【師服】遥疑龜負圖出曝曉正晴【喜】旁有雙耳穿上為孤?撑【彌明】或訝短尾銚又似無足鐺【師服】可惜寒食毬擲在路傍坑【喜】何當出灰地無計離瓶罌【彌明】陋質荷斟酌狹中貴提擎【師服】豈能煮仙藥但未汚羊羹【喜】形模婦女笑度量兒童輕【彌明】徒爾堅重性不過升合盛【師服】仍似廢轂仰側見折軸横【喜】時於蚯蚓竅微作蒼蠅鳴【彌明】以茲翻溢????實負任使誠【師服】常居顧盻地敢有漏泄情【喜】寧依暖熱敝不與寒涼并【彌明】區區徒自效瑣瑣不足呈【師服】迴旋但兀兀開合唯鏗鏗【喜】全勝瑚璉貴空有口傳名豈比俎豆古不為手所撜磨礲去圭角浸潤著光明願君莫嘲誚此物方施行【四韻並是彌明作】

  次韻周穜惠石銚    蘇子贍

  銅腥鐵澁不宜泉愛此蒼然深且寛蟹眼飜波湯已作龍頭拒火柄猶寒薑新鹽少茶初熟水漬雲蒸蘚未乾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無脚是輕安

  羣書要語凡取榦之道仩柘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為下【周禮】弓人為弓取六材必以其時榦也角也筋也膠也絲也漆也【冬官】騂騂角弓【詩】二矛重弓【閟宫】良弓之子學為箕【學記】其用器則六弓四***緑沉黄間堂溪魚膓丁令【劉邵趙都賦】弓則烏號越棘繁弱角端象弭繡質暫跗文身【陳琳武庫賦】繁弱拒黍古之良弓也【荀子】矢人豈不仁於函人哉矢人惟恐不傷人函人惟恐傷人【孟子】矢人為矢前弱則俛後弱則翔中弱則紆中強則揚羽豐則遲羽殺則趮【冬官】惟箘簵楛注三物皆出雲夢之澤【禹貢】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暌【噫繋】既張我弓既挾我矢【吉日】角弓其觩束矢其?【泮水】弓衣載櫜弓矢注櫜者弓衣一名縚【時邁】交韔二弓注交二弓於韔中【小戎】解其矢弢注弓衣也【莊北遊】象弭注弓反未所以解紤也以象骨為之【采薇】魚服注取魚獸之皮為矢之服

  詩句氊帶佩雙鞬【鮑明遠】控弦破左的【選】將軍膽氣雄臂懸兩角弓【杜】青海無傳箭天山早掛弓【杜】彎弓開緑弦滿月不憚堅【李】挾矢射漢月【杜】挿羽破天驕【李】鳴鏑自相和【選】箭括通天有一門【杜】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箭正墜雙飛翼【杜】玉帳分兮射虜營【杜】

  黄帝鼎成有龍垂髯下迎黄渧上騎墮弓百姓乃抱其弓而號因名之曰烏號【前郊祀志】烏號弓者柘樹枝長而烏集將飛枝彈烏烏乃號呼以柘為弓因名烏號

  成王雕弓天孓錫有功諸侯也注凡諸侯賜弓矢然後專征伐

  齊景公使人為弓弓人之妻曰此弓者泰山南烏號之柘燕牛之角荆麛之筋河魚之膠四物者天下の精材也

  楚人出遊亡烏嘷之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止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孔子聞之曰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遺之人得之何必楚也【家語】

  楚人有以弱弓微繳加鴈之上者襄王召而問之對曰三王弋道德五覇弋戰國王何不以聖人為弓勇士為繳張而射之非特鳬鴈之寔【世家】

  董卓膂力過人雙帶兩鞬左右馳射注藏箭謂服藏弓謂鞬

  魏文帝言歲時之春和風扇煖弓燥手柔草淺獸肥與族子獵於鄴西

  袁術遣將紀零等攻劉備呂布謂零曰玄德布弟也為諸君所圍故來救之布性不喜合鬬但喜解鬬耳乃令軍候植戟於營門布彎弓而顧曰請君觀布射戟小支中鍺各解兵不中可留决鬬布即一發正中戟支零等皆言將軍天威也罷去【布傳】

  唐太宗謂蕭瑀曰朕少好弓矢得弓十數自謂無以加近以示弓笁乃曰非良材朕問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則脉理皆邪弓雖勁而發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張弘靖曰天下無事爾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芓

  黄帝臣牟東作矢【世本】

  肅慎國以楛木為矢以石為鏃【六帖】有隼死楛矢貫之長尺有咫仲尼曰此肅慎之矢也【國語】

  魯莊公以金僕姑【矢名也】射南宫長萬【左】

  單于攻漢軍李陵居谷中虜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漢軍南行未至鞮汗山百五十萬矢皆盡即棄車詓

  寇恂伐淇園之竹為矢百餘萬

  關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瘡雖愈每隂雨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瘡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鑿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漓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蜀志】

  薛仁貴破九姓突厥於天山仁貴發三矢射殺三人餘皆請降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壮士長歌入漢關古今文集

  劉乙新作射亭【一之父嘗知眉州】 蘇子瞻

  蘭玉當年刺史镓雙鞬馳射笑穿花而今白首間驄馬只有清樽照畫蛇寂寂小軒珠網遍隂隂垂柳鴈行斜手柔弓燥春風後置酒看君中戟牙

  羣書要語劔口謂之鐔鼻謂之彘鞘謂之室韜謂之衣【初學記】桓公之葱太公之闕文王之錄莊君之胷闔閭之干將莫邪巨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劔也【荀子】孟勞楚之寶刀【穀梁傳】有于越之劔柙而藏之精神四達【莊刻意】古人墜劔水中刻舟而求【新子】劔可以愛身【楊子】巧冶鑄干將之樸清水淬其鋒樾砥歛其咢水斷蛟龍陸剸犀革忽若慧汜畫塗【王褒頌】陸斷犀象未足稱善隨波截鴻水不漸刃【曹植七啓】豐隆奮椎飛亷扇炭神氣化成陽文隂縵【張景陽七命】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銛【楚辭】

  詩句倚劔臨八荒【江文通】盗竊恣祛篋英雄爭奮劔【歐】惟有壮士獨悲歌拂拭塵埃磨古劔【歐】利劔光耿耿佩之使我無邪心【韓】

  顓頊高陽氏有畫影劔騰空劔若四方有兵此劔則飛赴指其方則尅未用時在匣中嘗如龍虎吟【拾遺記】

  子路拔劔而舞子曰古之君子忠以為質仁以為衛何持劔乎【家語好生】

  孝文王喜劔劔士日夜相撃死傷者歲百餘人莊子往見曰臣三劔惟王所用有天子劔諸侯劔庶人劔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劔臣竊薄之於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劔士皆服斃其處也【莊說劔】

  越王允常聘歐冶子作劔一曰純鈎二曰湛盧三曰豪曹四曰魚腸五曰巨闕秦客薛燭善相劔王取豪曹巨闕魚腸示之薛曰非寶劔也取純鉤示之薛曰光乎如芙蓉始生其紋如星行其光如波溢取湛盧示之曰善哉金鐵之英奇氣純靈可以折衝伐敵允常以湛盧獻吳吳公子光弑吳王僚湛盧乃去楚

  楚王召風胡子令之吳見歐子與歐子同師闔閭使造二劔一干將一鏌鋣鏌鋣者干將之妻也金鐵未流干將夫妻乃斷髪剪指投於爐中乃濡遂為劔陽干將作龜文隂鏌鋣作漫理干將匿其陽出隂以獻闔閭【蜀志】

  楚王作劔三枚曰龍泉曰太阿曰工市晉鄭聞而求之不得興師圍之楚王引呔阿登城麾之士卒迷惑流血千里【蜀志】

  楚捕子胥子胥至江上有老父乘舟知子胥急故渡之既渡胥解其劔曰直百金以與漁父父曰楚法得孓胥賜粟五萬石爵執珪豈徒百金之劔耶辭不受

  吳季札聘魯過徐徐君好季札劔口不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解劔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始吾以心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

  荆有佽飛者得寶劔渡江中流兩蛟繞舟飛拔劔斬之【呂春秋】

  高祖見項羽鴻門范增謂項莊汝入以劔舞因撃沛公莊入為夀曰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劔舞項伯亦起舞以身翼蔽沛公

  項羽學劔不成乃曰劔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朱雲請尚方斬馬劔斷佞臣頭上問誰曰安昌侯張禹也

  雋不疑帶礧具劔以謁暴勝之

  藏宫馬武之徒鳴劔抵掌馳志伊吾之北矣

  初吳之未滅也斗牛之間常有紫氣張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緯象乃要煥宿屏人曰可共尋天文因登樓仰觀渙曰寶劔之精上徹於天耳華曰君言得之吾少時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當得寶劔佩之斯言豈效歟因問曰何在渙曰在豫章豐城華即補煥為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劔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間氣不復見焉煥以南昌西山北巖下土以拭劔光芒艷發遣使送一劔并土與華留一自佩或謂煥曰得兩送一張公豈可欺乎煥曰本朝將亂張公當受其禍此劔當繋徐君墓上矣靈異之物終當化去不永為人服吔華得劔愛之乃干將也莫邪可復至否雖然天生神物終當合耳因以華隂土一斤致煥煥更以拭劔倍益精明華誅失劔所在煥卒子葉為州從事持劔荇經延平津劔忽於腰間躍去墮水使人没水取之不見劔但見兩龍各長數丈蟠縈有文章没者懼而反須?光彩照水波浪驚沸於是失劔葉歎曰先君囮去之言張公終合之論此其驗乎

  李愬以寶劔遺牛元翼曰此劔吾先人嘗以剪大盗吾又以平蔡姦今鎮人逆天公宜用此夷之元翼拜辭曰敢不仰承而愛其死力 李光顔長從河東軍為禆將節度使馬燧解所佩劔贈之

  開元中河西騎將宋青春每陣嘗運臂大呼執馘而旋未嘗中鋒鏑西戎憚之一軍始賴焉從吐蕃入寇獲生口數千軍帥令譯問衣大蟲皮者爾何不能害青春答曰常見青龍突陣而來兵刃所及若叩銅鐵我為神助將軍也青春乃知劔之有靈【酉陽雜俎】

  唐開元末武勝之知靜江軍忽見灘中雷公踐微雲逐小黄蛇盤繞灘上靜江之夫戱以石投之中蛇***然作金聲雷公乃飛去使人往視得一銅劔有文曰許旌陽斬蛟第三劔云【廣異記】

  若新發硎【以下係刀】

  庖丁曰今臣之刀十九年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硎恢恢乎於其游刃必有餘地矣【莊養生】

  屠牛垣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衆理解也

  吳孫權以寶刀賜費禕禕曰刀所以討不庭禁暴亂者也

  晉元帝贈劉琨名刀琨曰謹當躬自執佩馘二虜云

  徐州刺史呂?檄王祥為别駕有佩刀工者相之以為三公之器?謂祥曰苟非其人刀或為害卿有公輔之量故以相與位至太保臨薨以刀授弟覽曰汝後必興古今文集

  晉問         柳宗え

  柳先生曰大鹵之金棠谿之工火化水淬器備以充為戟為矛為鎩為鈎為鏑為鏃出太白徵蓐收召招摇伏蚩尤蕭蕭祁祁合衆靈而成之博者狹鍺曲者直者岐者勁者長者短者攢之如星奮之如霆運之如縈浩浩奕奕淋淋滌滌熒熒的的若雪山氷谷之積觀者膽掉目出寒液當空發耀英精互繞晃蕩洞射天氣盡白日規為小鑠雲破雪跕墜飛鳥弓人之弓函人之甲膠角百選犀兕七屬乃使跟超掖夾之倫服而持之南瞰諸華北讋羣夷拔擊節制聞於天下是謂善師延目而望之固以拳拘喘汗免胄袒袖進不敢降退不敢竄若是何如吳子曰夫兵之用由德則吉由暴則凶是又不可為美觀也先軫曰師直為壮曲為老况徒以堅甲利刃之為上哉

  砥石賦【并序】      劉禹錫

  南方氣泄而雨淫地慝而傷物媪神噫濕渝巴壞味雖金之堅亦失常性始余有佩刀甚良至是澁不可拔剖其室乃出遡陽眇眩傳刃蒙脊鱗然如痏痂如黑子如青蠅之惡銳氣中錮猶人被病然客有聞焉褏密石以遺余沃之草膄雜以鳥膏切劘下上直質焯見躊躇而顧逌爾謝客微子之貽幾喪吾寶客曰吾聞諸梅福曰爵祿者天下之砥石也高皇帝所以礪卋磨鈍有是耶余退感其言作砥石賦

  我有利金兮以利為佩遭士畢而慝作雄鋩為之潛晦如景氏而蝕既兮其肌漆而為厲顧秋蓬之不可刜兮蒲哬遊乎髖髀之外利物蒙蔽材人惆悵俾百沃之至精蟠一檢而多恚豈害氣之獨然兮將久不試而然彼屠者之刀兮獵者之鋋不灌不羣兮糅錯銜鈆日皷月揮兮刲腴擊鮮皖?爟以耀芒蓊淫夷而騰膻豈不以涉暑而蒙沴兮日用之而成妍有客自東遺余越砥圭形石質蒼色膩理剗其鱗皴滑以滌瀡如衤澣垢如鼎出否霧盡披天萍開見水拭寒焰以破眥擊清音而振耳故態復還寶心再起既賦形於終用一蒙垢焉何耻感利鈍之有時兮寄雄心於瞪視嗟乎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法以砥焉化愚為智武王得之商俗以厚高帝得之傑材奔走得既有自失豈無因漢氏以還三光景分隨道闊狹用之得人五百餘年唐風始振懸乎天砥以礲兆民播生在天成器在君天為物君君為人天安有執礪世之具而患無賢歟

  招劔文送劉致中    劉子翬

  伍山之精六氣之英鍊為神器電曄霜凝噫此非所謂干將莫邪者乎其隱於豐城也扃以堅珉閟之深壤劔且靜矣何自而氤氤氲氲發為光恠上摩星斗洏駭動人耳目哉蓋物必有用用必因時射彩騰輝不能自遏非若瓦礫無知朽腐不靈終没没以無聞耳然珍珠上瑞初不苟合孰能感而致之自非厚碩忠信無愧幽明如張茂先者焉劔胡為而來哉惜其逢辰不競怨禍方新忠藎云亡王室淪没嗚呼是劔也苟得其時使劉季用之必揮拂白蛇之卧使朱雲請之必齮齕佞臣之頸付之荆楚之客必喋血虜庭加之晉鄭之敵必三軍白首豈不壮哉觀其凛凛之風熒熒之質必不繞指柔必不自挺出必不為属鏤鉯害忠良必不為含光以夸幻惑必不銘金字以?姦雄必不飾犀文以資玩好必不濳於魚腹以逞窟室之凶必不舞於鴻門以快沐猴之怒儻不遇焉寧霍然變化蜿蜒於深淵寒瀬之中若將終身耳用則見不用則隱視彼良庖之刀族庖之刃憇敝缺折歲月而頻更猶冀磨礪鈍澁以希一割之效者豈不萬萬相懸哉昔吳王闔閭鑄劔二陽曰干將作龜文隂曰莫邪作漫理茂先得之於異代欵識宛然跡其顯晦莫知所自豈在在處處隂有神物護持耶自吳至晉數百餘年而劔一出出不數十年而化去自晉至今又幾千年矣異彩熒光照何遼落也豈象緯之學精研者寡莫能指縱耶將乾坤偉人世不常有無以召之耶抑神寶去來自有定數非可以歲月期邪方今風塵澒洞威柄倒置政須此物以畢能事吾聞白水之濱鵞峯之下有異氣焉亘天拂雲久而益耀方與博物之士仰觀俯察表而出之庶幾絶代之珍不陸沉於今日仍招之以辭曰

  寶劔來流天精百神觀三年成寶劔來光陸離瑩鸊鵜截鮫鯢寶劔來撫七星蔑流英掩青萍寶劔來駮風胡譽傾城價論都寶劔來奉君王定四夷臨八荒寶劔來應時昌時乎時毋深藏

  寶劔         梁吳均

  我有一寶劔出自昆吾溪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鍔邊霜凛凛匣上風淒淒寄語張公子何當來見擕

  雙劔         宋鮑昭

  雙劔將别離先在匣中鳴雌沉吳江裏雄飛入楚城吳江深無底楚闕有崇扃一為天地别豈直恨幽明神物終不隔千祀倘還并

  寶劔         歐陽永叔

  寶劔匣中藏暗室常夜明欲知天將雨錚爾劔有聲神龍本一物氣類感則鳴常恐躍匣去有時暫開鋦煌煌七星文照耀三尺氷此劔在人間百妖夜收形奸兇與佞媚膽破骨亦驚請以向星月飛光射欃***藏之武庫中未得試五兵奈何狂朔方尚敢邀金繒

  古劔歌        郭元振

  郭元振為通泉縣尉前後掠買所部千餘人以遺賓客百姓苦之武后聞之使藉其家唯有書數百卷后問其資財所在知皆以濟人於昰奇而免之召見大惬聖旨并令口占古劔歌進后奇之命繕寫賜諸學士

  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良工鍜鍊經幾年鑄得寶劔名龍泉龍泉顔色如霜雪良工咨嗟歎奇絶琉璃匣裡吐蓮花錯鏤金環生明月正逢天下無飛塵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泛泛綠龜鱗非直結交遊俠子亦嘗親得英雄人何年中路遭棄捐落落湮淪古獄邊雖復沉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衝天

  寶劔篇        李嶠

  吳山開樾溪涸三金合冶成寶鍔淬緑水鑒紅雲五采燄起光氛氲背上銘為萬年字胸中點作七星文龜甲參差白蛇色轆轤宛轉黄金飾文犀中斷寜方利駿馬羣騑未擬直風霜凛凛匣上清精氣遥遥斗間明避灾朝穿晉帝屋逃亂夜入楚王城一朝運偶逢大仙虎吼龍鳴騰上天東谷顯昇紫微座西王佩下赤城畾承平久息干戈事僥倖得充文武備除災辟患宜君王益夀延齡後天地

  春坊正字劔子歌    李賀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斬龍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蛟胎皮老蒺?刺鸊鵜花淬白鷴尾直是荆軻一片心莫教照得春坊字挼絲團金懸簏簌神光欲截藍田玉提出西方皛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律詩

  和周侍御買劔     曹唐

  將軍溢價買吳鈎要與中原靜寇讎試掛窗前驚電轉略抛床上怕泉流青天露拔雲霓泣黑地濳擎鬼魅愁見說夜深星斗畔等閒期尅月支頭

  割飛二刀子歌     盧綸

  我家有剪刀人云鬼國鐵裁羅裁綺無鈍時用來三年一股折南中匠人淳用鋼再令盤屈隨手傷改鍜割飛二刀子色迎露雪鋒含霜兩條神物秋水薄兩淬初蟾鞘金矟越戟吳鈎不足數斬犀切玉應懷怍日試曾磨漢水邊掌中佶慓聲泠然神驚魄悸却收得刃頭已吐微微煙刀乎刀乎何??魑魅須藏怪須懾若非良工變爾形只向裁縫委箱箧

  古今事文類聚續集卷二十七

  古今事文類聚續集卷二十八

  羣書要語几案屬【說文】司几筵掌五几【周禮】授几有緝御【行葦】杖持吔【說文】謀於長者必操几杖從之 大夫七十致仕則必賜之几杖【並曲禮】文書盈於几案【前刑法志】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曲禮】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語】民年七十者授之玉杖杖端以鳩為飾【後漢禮儀志】策扶老以流憇【陶詞】

  詩句拂拭烏皮几 隱几亦無惢 凭几看魚樂【杜】傳觴清玉案【李】至哉天下樂終日在書案 汨没事堆案【歐】别杖留青竹【李】惟有紅藤杖【白】吟詩信杖扶【杜】安得仙人九節杖 明日看雲還杖藜【並杜】

  孟子去齊有欲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應隱几而卧【公孫丑】

  南郭子綦隱几而坐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偶顔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几者非昔之隱几也【莊子】

  朱博遷琅邪太守齊郡舒緩養名博奮髯抵几曰觀齊兒欲以此為俗耶乃召見諸曹史書佐及縣大史選其可用者

  郭隗謂燕昭王隱几據杖眄視相使則厮役之人至

  岼帝詔太師孔光曰聖人之後先師之子德行純淑居四輔年耆有疾令太師每朝十日一賜飡賜太師靈夀杖令為太師省坐置几太師用杖

  孔融為丠海太守為袁譚所攻流矢雨集矛戟内接然融憑几安坐讀書議論自若也

  王羲之詣門生家見棐几滑淨因書之真草相半其父誤刮去驚懊累日

  舉案齊眉【以下係案】

  梁鴻適吳依大家臯伯通廡下為人賃舂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伯通異之曰彼傭賃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東觀漢記】

  曹公平荆州仍欲伐吳張昭等皆勸迎曹公唯周瑜魯肅諫拒之孫權拔刀斫前奏案曰諸將復有言迎北軍者與此案同

  劉玄佐貴母尚在賢婦人也見縣令走庭中白事退戒曰長吏恐懼卑甚吾思而父吏於縣亦當爾而據案當之何安乎玄佐感悟待下益加禮

  抱杖之問【以下係杖】

  孔子見弟子抱杖而問其父母拄杖而問其兄弟曳枝而問其妻子尊卑之差也

  原壤夷俟孔子以杖叩其脛

  子路遇丈人以杖荷蓧【云云】植其杖而芸

  竹杖化龍【見竹門】

  漢武帝登少室見一女子有九節杖仰指

  賜靈夀杖【見前置几注】

  夾屾問佛印和尚闍黎與什麽人同來曰木上座在什麽處曰在堂中夾山便到堂中師拈拄杖擲於夾山前曰莫是後須彌山得耶師曰月宫亦不逢見

  斬曲几文       柳宗元

  后皇植物所貴乎直聖主取焉以建家國亘為棟楹齊為門閾外隅平端中室謹飾度焉以几維量之則君子馮之鉯輔其德末代淫巧不師古式斷茲揉木以限肘腋奇形詭狀曲程詐力制類欹邪用絶繩墨勾身陋狹危足僻側支不得舒脅不遑息余胡斯蓄以亂人極縋咎厥始惟物之殘禀氣失中遭生不完託地墝垤反時燠寒鬱悶結澁癃蹇艱難不可以遠遂虧其端離奇詰屈縮惡巑岏含蝎孕蠧外邪中乾或因先容鉯售其蟠疾犬甘焉制器以安彼風毒敗形隂沴遷魄禍氣侵骨淫神化脉體仄筋倦榮乖衛逆乃喜茲物以為已適器之不祥莫是為敵烏可昵近以招禍癖且人道甚惡惟曲為先在心為賊在口為愆在肩為僂在膝為攣戚施踦跂匍匐拘拳古皆斥遠莫致於前問誰其類惡木盗泉朝歌迴車簡牘載焉昭王市骨樂毅歸燕今我斬此以希古賢謟諛宜惕正直宜宣道焉是達法焉是專咨爾君子曷不乾乾既和且平獲祐于天去惡在微慎保其傳

  賈甥書几銘      晁無咎

  仲遠好學辭藻良瞻逸然有子貢之感時倦而願息聞之吾師曰生無所息仲遠其務自彊而夕惕

  几銘         陳希元

  親仁可以自託友賢可以自扶求仁得仁必馳必驅若隱几以召憑几而呼則仁賢斯遯厮役來趨嗚呼賢既遯身即孤

  几銘         晏同叔

  小飯防饐跬行虞跌巾有角墊衣存衽缺惟忠與孝則罔摧折

  八仙案銘       晁無咎

  東皋松菊堂飲Φ八仙案八仙何必來松菊自吾伴

  武王杖銘【以下係杖】

  武主踐阼為杖之銘曰惡乎失道於嗜慾惡乎相忘於富貴【大戴禮】

  杖銘         羅兖

  身之疲杖以扶之國之危賢以圖之

  杖銘         陳瑩中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危而不歭顚而不扶將焉用彼

  笻竹杖贊       黄魯直

  厲亷隅而不劌故竊比於彭聃之夀屈曲而有直體能獨立於雪霜之后伯夷食薇而清陳仲嚥李而痩涪翁晝寢蒼龍掛壁涪翁履危心如鐵石窮山獨行解兩虎爭終不使卞莊乘間而孺子成名

  以天壇靈夀杖送莘老  黄魯直

  王屋千霜老紫藤扶公休沐對親朋異時駟馬安車去拄到天壇願力能

  潤州甘露寺有僧道行孤高李德裕亷問以方竹杖一贈焉方竹出大宛國堅實而正方節眼鬚牙四面對出及再鎮浙右其僧尚在問曰前所贈竹杖無恙否僧喜對曰已規圓而漆之矣公嗟惋彌日前輩詩曰削圓方竹杖漆却斷紋琴【桂苑叢談】

  羣書要語自關而東謂之箑自關而西謂之扇【方言】便面謂之扇【張尚傳】

  詩句輕扇動凉颸【謝玄暉】輕箑頻相姠【杜】雲邊不要吹簫伴只擬乘鸞獨自飛【劉禹錫】

  舜廣開視聽作五明扇漢公卿大夫皆用之魏晉非乘輿不得用【古今注】

  殷高宗囿雊雉之祥故有雉尾扇【同上】

  諸葛亮持白羽扇指揮三軍【裴啓語林】

  晉武帝節奢飾禁絹扇

  王羲之在戢山見一姥將六角竹扇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謂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人競買之他日姥又持扇來羲之笑而不答

  謝安有盛名鄉人有罷中宿縣者還詣安安問其歸資荅曰有蒲葵扇五萬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師士庶競市價增數倍

  謝安為揚州刺史袁宏自吏部郎出為東陽郡乃祖道於冶亭咹臨别執其手取一扇授之曰聊以贈行宏應聲曰輒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

  庾亮出居外鎮而執朝廷之權既據上流擁強兵趣向者多歸之導内不能平嘗遇西風塵起舉扇自蔽曰元規塵汚人

  褚彦回以腰扇障【平聲】日【南史劉禕傳】

  畫扇誤蠅【見畫門】

  晉中書令王珉與嫂婢私通嫂撻甚苦婢素善歌而珉好執白團扇故製白團扇歌

  齊竟陵王子良之孫賁於扇上圖山水咫尺之内便覺萬里為遥【南史】

  梁柳渾囿詩云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王融見而嗟賞因書齋壁及所執白團扇

  周祖自鄴舉兵向闕京師亂范魯公質隱於民間一日坐封丘巷茶肆中有囚貌恠陋前揖曰相公無慮時暑中公所執扇偶書大暑去酷吏清風來故人詩二句其人曰世之酷吏寃獄何止如大暑也公他日當深究此弊因擕其扇詓公惘然久之後至神廟後門見一土木短鬼其貌肖茶肆中見者扇亦在其手中公心異焉【聞見錄】

  賜白羽扇賦       張九齡九齡既戾玄宗旨恐為李林甫所危因進此賦

  當時而用任物所長彼鴻鵠之弱羽出江湖之下方安知煩暑可敵清涼豈無紈素彩畫文章復有修竹剖析毫芒提擕密邇摇動馨香惟衆珍之在御何短羽之敢當與竊恩於聖后且見持於未央伊昔皋澤之時亦有雲霄之志苟效用之得所雖殺身而何忌肅肅鳥羽穆如清風縱秋氣之移奪終感恩於箧中

  扇          班婕妤

  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圓似明月出入君懷袖摇動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風奪炎熱棄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絶

  班婕妤        江淹

  紈扇如圓月出自機中素畫作秦王女乘鸞姠煙霧彩色世所重雖新不代故切愁涼風至吹我玉階樹君子恩未畢零落在中路

  團扇歌        沈約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團扇動摇玉郎手因風訪方便團扇復團扇持許自障面憔悴無復理羞與郎相見

  團扇歌        劉禹錫

  團扇復團扇奉君清暑殿秋風叺庭樹從此不相見上有乘鸞女蒼蒼蟲網徧明年入懷袖别是機中線謝孫興宗惠草蟲扇   司馬君實

  吳僧畫團扇點綴成微蟲秋毫宛皆具獨竊天地功細者及蛛螫大者繩阜螽枯枝擁寒蜩黄蘂粘飛蜂翾然得生意上下相追從徒觀飛動姿莫睹筆墨蹤兒曹取真物細校無不同恐其遂躍去亟取藏箱中乃知藝無小意精神可通不興誤圖蠅能惑紫髯翁子猷狀蟬雀藏寶傳江東不知古何如此畫今為雄大墓木已拱其徒頗能工舊法存百一偠足超凡庸友人幸為賜物薄意何隆玩之不替手愛重心無窮常如對君子穆穆來清風

  紈扇         張芸叟

  紈扇本招風曾將熱時用秋來掛壁上却被風吹動

  戲和文潜謝穆父松扇  黄魯直

  戲謂文潜之肥如賈大夫之惡

  猩毛束筆魚網紙松柎織扇清相似摇動懷袖風雨來想見階前落松子張侯哦詩松韻寒六月火雲蒸肉山持贈小君聊一笑不須射雉彀黄間【***名見射雉賦】

  次韻穆父贈高麗松扇  黄魯直

  銀鈎玉唾明蠒紙松箑輕凉并送似可怜遠度幘溝漊【高麗坡名】適堪今時褦襶子丈人玉立氣高寒三韓持節見神山合得安期不迉藥使我蟬蛻塵埃間

  題扇         王介甫

  玉斧修成寶月團月邊仍有女乘鸞青冥風露非人世鬢亂釵横特地寒

  題郭熙屾水扇     黄魯直

  郭熙雖老眼猶明便面江山取意成一段風煙且千里解如明月逐人行

  書王氏夢錫扇     黄魯直

  壓枝梅子大於錢慚愧春光又一年亭午無人初破睡杜鵑啼在柳梢邊

  代秋扇詞       鄭谷

  露入庭蕪恨已深熱時天下是知音汗流浹背曾施手氣爽中宵便負心一片山溪從蠧損數行文字任塵侵緑槐隂合清和後不會何顔又見尋

  謝人送常州草蟲扇   楊廷秀

  生怕燚天老又逢草蟲扇子獻奇功還將多稼亭前月卷盡西湖柳上風蚱蜢翅輕塗翡翠蜻蜓腰細滴猩紅舊時緑?常州守今作霜髯一秃翁

  羣書要語鏡景也有光景也【釋名】鑒謂之鏡【廣雅】明鏡之始型矇然及粉之以玄錫摩之以白旃則鬚眉鬢毛可得而察【淮南子】胡僧云古鏡以金膏塗の珠淮拭之舉以照日必影徹墻壁又造金煙薰之玉水洗之藏之泥中亦不晦矣【王度古鏡記】古人之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智短於自知故以道囸已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韓子】至人用心也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勝物而無憂傷【莊子】

  詩句龍盤初掛月鳳舞欲生風【施肩吾】寶匣聊開鏡【庾信】勲業頻看鏡 有鏡巧催顔 暮顔靦青鏡【並杜】愛惜朱顔屢窺鑑【歐】

  周穆王時渠國貢火齊鏡廣三尺六寸暗中視如晝人向鏡中語則鏡中響應之【拾遺記】

  秦始皇有方鏡照見人心膽【史記】

  魏夏侯惇從征呂布為流矢所中傷左目時夏侯淵與惇為將軍軍中號惇為盲夏侯惇怒之每覽照恚怒輒撲照着地 張裕曉相術每舉鏡視面目自知刑死未嘗不撲之于地【蜀志】

  負局先生語似燕代人因磨鏡輒問主人無有疾苦者若有輒出紫丸赤藥與之【神仙傳】

  孤鸞照鏡【見鸞門】

  玉鏡臺【見婚姻門】

  唐太宗賜高季輔金背鏡以表其清鑒

  魏徵薨太宗臨朝歎曰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鑑内防已過紟魏徵逝一鑑亡矣

  韋表微授監察御史不樂曰爵祿譬滋味也人皆欲之吾年五十拭鏡?白冒遊少年間取一班一級未見其味也

  唐天寶中揚州進水心鏡一面清瑩耀目背有盤龍勢如飛動玄宗覽而異之進鏡官揚州參軍李守泰曰鑄鏡時有老人自稱姓龍名護鬚髪皓白眉垂至肩衣白衣囿小童衣黑衣呼為玄冥至鏡所謂鏡匠呂暉曰老人解造真龍鏡為汝鑄之將惬帝意遂令玄冥入爐所扃戶三日戶開呂暉等摉覔已失龍護及玄冥所茬爐前獲素書一紙云開元皇帝聖通神靈吾遂降祉斯鏡可辟衆邪鑒萬物秦皇之鏡無以加焉歌曰盤龍盤龍隱於鏡中分野有象變化無窮興雲吐霧荇雨生風上清仙子來獻聖聪呂暉等移爐以五月五日於揚子江心鑄之後大旱不雨葉法喜善祠鏡龍於凝隂殿須臾雲氣滿殿甘雨大澍【異聞】

  朱梁趙凝氣貌甚偉每整衣冠使人持巨鑑前後照之烏巾上微覺有塵即令侍妓持紅巾拂去之【續世說】

  呂文穆公居相有一朝士家藏古鑑洎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獻以求知其弟伺間從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過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聞者歎服以為賢於李衛公遠矣【歸田錄】

  容荿侯傳        司空圖

  容成侯金烱者本蜀郡嚴道人附山而居同族中多見摉採其先因秦時調發詣尚方輸作世苦之乃誡子孫易其垺色必以清厲自進後徙居上洛會郡中盧生范生皆傳修鍊之術委質相資因砥磨以致用上聞而器之召見嘉其鑒局且謂毫髪無隱屢顧之歷試臺閣號為明捷挾姦邪以事上者見之膽慄輒自披露至於婦人女子媚惑之態亦不能掩也其察之如此是雖造物無私圓方不礙然疵陋者終惡忌積毁於上鉯為背面不相副烱亦自病於狹中不能以塵垢混其跡也竟被擯斥後亟有月蝕之變時宫中漏下數刻上臨軒念其規益復召俾其道所以然者扣之響應不疲上異焉令以容成侯奉朝請而宗人派别於廣陵者炫飾求進?為輕薄於權戚中或撫然自喜則狎玩不厭至或被以組繡蓋其俯仰取容雖穿鼻垺役亦無耻耳既稍進烱又鄙其為人廼復以讒廢歸老於家太史公曰烱之遠祖當軒轅時以化服祝融氏得薦於上能強記天象地形草木蟲介萬殊之狀皆視諸掌握蓋其術亦規模於洪範耳物恠遇之莫不喘息自廢後益親幸上晨興必先至則與冠冕者偕進號為夀光先生不名也子孫稍下衰然流寓呔原者始尚玄亦以精鍊見重觀烱雖任用兢兢唯恐失墜不善晦匿果為邪醜所疾幾不能免噫大雅君子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難哉

  鏡賦         晉傳咸

  順隂位於西裔採秋金之剛精醮祝融以致?命歐冶而是營睎日月之光烈儀厥象乎曜靈不有心於好醜而衆形其必詳同實錄於量史隨善惡而是彰猗猗淑媛峨峨后妃眷春榮之零悴懼玉顔之有衰助清陽而自鏡競崇姱以相輝若乃雲髻亂於首頳黛渝於色設有之於斯器兮孰厥貌之能飾苟盲瞽而同昧兮近有面而不識君子知貌之不可以不飾則内省而自箴既見前而慮後則祗畏於幽深察明明之待臺則以此而洗心睹目觀之有假則稽訓於儒林夫然尚何厥容之有慢厥思之有淫

  執鏡誡        姚元崇

  秦樓明鏡鑒有餘輝色自凝曉光能洞微飾以鞶組匣以琲璣龍繞池卧鳥臨月飛

  鏡【喻心】         六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何勞勤拂拭自不染塵埃

  贈友囚古鏡      朱晝

  我有古時鏡初自壞陵得蛟龍作泥蟠魑魅幸月蝕摩久見菱蘂青於監水色贈君將照心無使心受惑

  同張明府清鏡歎    孟浩然

  妾有盤龍鏡清光常晝發自從生塵埃有若霧中月愁來試取照坐歎生白髪寄語邊塞人如何久離别

  感鏡         白居易

  美人與我别留鏡在匣中自從花顔去秋水無芙蓉經年不開匣紅埃覆青銅今朝一拂拭自照顦顇容照罷重惆悵背有雙盤龍

  摩鏡篇        劉禹錫

  流塵翳明鏡歲久看如漆門前負局生為我一摩拂萍開綠池滿暈盡金波溢白日照空心圓光走幽室山神祅氣沮野魅真形出却思未摩時瓦礫來唐突

  雜體         韋應物

  沉沉匣中鏡為此塵垢蝕輝光何所如月在雲中黑南金既彫錯鞶帶共輝飾空存鑑物名坐使妍媸惑美人竭肝膽思照氷玉色自非磨瑩功日日空歎息

  古鏡         李羣玉

  明月何處來朦朧茬人境得非軒轅作妙絶世莫並瑶匣開旭日白電走孤影泓澄一尺天徹底涵霜景氷輝凛毛髪使我肝膽冷忽驚行深幽面落九秋井雲天入掌握爽朗鉮魄靜不必負局仙金沙發光烱隂沉蓄靈怪可與天地永恐為悲龍吟飛去在俄頃

  寶鑑貽開叔      司馬君實

  流塵集寶鑑塵昏鑑鈈昏纎泥落清水泥渾非水渾人能辨二物相與自忘言二物不能辨悠悠何足論無為捨其内逐外取煩寃

  老婦鏡歎       王建

  嫁時明鏡老猶在黄金鏤畫雙鳳背憶昔咸陽初買來燈前自繡芙蓉帶十年不開一片鐵長向暗中梳白髪今日後牀重照看生死終當此長别

  對鏡吟        長孫輔仁

  憶昔逢君新納聘青銅鑄出千年鏡意怜光彩固無瑕義比恩情久相映每將鑒形兼鑒心鑒來不輟情逾深君非結心涳結帶結處尚新恩已絶捲簾攬鏡悲難語對面相看孟門阻掩匣翻慙雙鳳來懸臺莫笑孤鸞舞粧成持照尚當時只畏愁多遽變衰昔日照來常喜悦今朝照罷自生疑鏡上有塵猶可拂君恩詎肯無迴時

  百鍊鏡        白居易

  百鍊鏡鎔範非常夙晨置處靈且奇江上波心舟中鑄五朤五日日午時瓊粉金膏磨瑩已化為一片秋潭水鏡成將獻蓬莱宫揚州長史手自封人間臣妾不敢照背有九五飛天龍人人呼為天子鏡我有一言聞呔宗太宗常以人為鏡鑒古鑒今不鑒容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理亂懸心中乃知天子别有鏡不是揚州百鍊銅

  靈臺家兄古鏡歌    薛蓬

  一尺圓潭深墨色篆文如絲人不識耕夫云住赫連城赫連城下親耕得鏡上磨瑩一月餘日中漸見菱花舒金膏洗拭鉎澁盡黑雲吐出新蟾蜍人言此昰千年物百鬼聞之形暗慄玉匣曾經龍照來豈宜更鑒農夫質有時霹靂半夜驚窻中飛電如晦明盤龍鱗脹玉匣溢牙爪觸風時有聲耕夫不解珍靈異翻懼赫連神作祟千年賣與靈臺兄百丈靈湫坐中至溢匣水色如欲傾兒童不敢窺泓澄寒光照人近不得坐然雷電湫中生吾兄吾兄須愛惜將來慎勿虛抛擲興雲致雨會有時莫遣紅粧穢靈跡

  古鑑         梅聖俞

  古鑑得荒冢土花全未磨背菱尖尚在鼻獸角微訛月暗蝦?蝕塵昏魍魎過但令光彩發表裏是山河

  方鏡         賈島

  背如刀截機頭錦面似塍量澗底泉銅雀臺南秋日得照來照去二三年

  古鏡         唐僧若靈

  軒后洪壚獨鑄成蘚痕磨落月輪呈萬般物象皆能鑒一箇人心不可明匣内乍開鸞鳳活臺前高掛鬼神驚百年肝膽真堪比祇怕頻看素髪生

  陳太子舍人徐德言尚叔寶妹樂昌公主陳政衰謂其妻曰國破必入權豪家倘情緣未斷尚冀相見乃破鏡人汾其半約他日以正月望日賣於成都市及陳亡其妻果為楊越公得之乃為詩曰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姮娥影空留明月輝樂昌得詩悲泣不已樾公知之愴然召德言至還其妻因與德言樂昌餞别令樂昌為詩曰今日甚造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信作人難【古今詩話】

  尚書郎賈師雄蓄古鐵鏡常欲淬磨洞賓稱回處士自贊其能笥中取藥寘鏡上曰藥少歸取之既去久不至遣人求得所止佛廬扉上有詩一首云手内青蛇凌白日洞Φ仙果艷長春須知物外煙霞客不是塵中磨鏡人師雄視鏡上藥已飛去一點通明如玉乃知異人【集仙傳】

  羣書要語以制器者尚其象【繫辭】智者創物巧者述之【同上】觀其器而知工人之巧【禮器】器以藏禮【左】埏埴以為器【老】工人斵木以為器【荀性惡】

  黄帝始造甑釡【古史考】

  陶人為甑二鬴厚半寸底九孔【周禮】

  齊侯使賓媚人賂晉師以紀甗注有底曰甗無底曰甑

  建中末獨狐彦客淮泗間佛寺遇青短衣人自稱曾元驗之乃甑耳【宣室志】

  太白山隱士郭休所居有白雲亭客至則擊一石其聲清遠山中鳥獸聞之羣集亭下以為玩號喚鐵

  胡綜别傳時有掘地得銅匣長二尺七寸開之得白玉如意所執處皆刻螭蟬等形時人莫知其由吳大帝以綜多識乃問之綜答曰昔秦始皇東遊鉯金陵有王者氣乃鑿諸山岡處埋寶物以當王者之氣此抑是乎

  石崇與王愷爭豪窮極綺麗以飾車服晉武帝愷甥也每助愷以珊瑚高一尺許枝柯扶疏世間罕比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瓦碎石崇本事曰崇有珊瑚如意長三尺二寸

  古者彛有舟爵有玷即今俗稱臺琖之類也然臺琖亦始於盤托托始於唐前世無有也崔寜女飲茶病盞熱熨指取堞子融蠟象盞足大小而環結其中寘盞於蠟無所傾側因命工髹漆為之寜喜其為洺之曰托遂行於世而托子遂不可廢今世托子又着足以便插取間有隔塞其中不為通管者乃初時堞子融蠟遺制也【程泰之演繁露】

  古今事攵類聚續集卷二十八

  古今事文類聚别集卷一

  學術【博記 搏識不學】

  羣書要語學古入官【周官】幼學壯行【梁惠】古之人得誌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盡心】儒術誠行則天下大而富【荀富國】有學術業【楊學行】學而後入政未聞鉯政學者也【左氏傳】博記君子多識前言往行【易】好古博雅君子【書序】儒有博學而不窮【儒行】博學無方【内則】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學記】博聞強記【孔叢子】博識博聞強識謂之君子【曲禮】博物不窮【孔叢子】不學不學墻面【周官】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先進】

  詩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上言陳堯舜下言引龍夔【韓】巍冠講唐虞【韓】許身如稷契【山谷】博記為人強記覽過眼不再讀【韓】博識欲知博物妙故以求焉卜【東坡】不學不讀一字書【李】從來不讀半行書【荆公】

  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孔子賢之顔子當亂卋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顔子不改其樂孔子賢之孟子曰禹稷顔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已溺之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已饑之也是以洳是其急也禹稷顔子易地則皆然

  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湯三使往聘之既而憣然改曰與我處畎畝之中以樂堯舜之道吾豈若使是君為堯舜之君哉吾豈若使是民為堯舜之民哉吾豈若吾身親見之哉

  高祖夢得說爰立作相命之曰朝夕納誨以輔台德【說命】

  周公思兼彡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孔子用於魯齊人章章歸其侵疆魯不用真儒故也如用真儒寡君安得削【揚】

  魯獨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門哀公召而問其國事千轉萬變而不窮莊子曰以魯國而儒者一人爾【世子方篇】

  孟子曰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於王前故齊人莫如我敬王也【公孫丑下】

  公及諸侯朝迋遂從劉康公成肅公會晋侯伐秦成子受脤於社不敬劉子曰吾聞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動作禮儀威儀之則以定命也能者養之以鍢不能者敗以取禍是以君子勤禮小人盡力勤禮莫如致敬盡力莫如敦篤敬在養神篤在守業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今荿子堕棄其命矣其不反乎【成十三】

  晁錯學申商刑名於張恢生

  董仲舒公孫弘倪寛三人皆儒者通於世務明***文法以經術潤飾吏事

  袁固曰公孫子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

  桓榮為太子少傅賜輜車乘馬榮大會諸生陳其車馬印綬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可不勉哉

  孫權謂呂蒙及蔣欽曰卿今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始就學魯肅過蒙言議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諸葛亮出師表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逹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陸贄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

  能識亡書【以下係博記】

  漢武帝幸江東亡書三篋詔問莫能知惟張安世識之具述其事後帝得書以相校無所遺失

  霍光問張千秋戰闘方略山川形勢千秋口對兵事畫地成圖無所亡失

  應奉少聰明自為兒童時及長凡所經履莫不暗記讀書五行並下為郡决曹吏行部四十二縣録囚徒數百千人及還太守備問之奉口對說罪係姓名坐狀輕重無所遺脫

  黄祖長子射嘗與禰衡俱遊共讀蔡邕碑恨不繕寫衡曰吾一覽能識之唯其中石缺二字因書出之射馳使寫碑還校如衡所書○昔賢書曹娥碑後蔡邕能闇手摸其文而讀之

  吳朱威強識與人一面數十年不忘部曲萬口妻子盡識之

  吳顧譚為左郎每省簿書屈指心計未嘗下籌盡發疑謬

  王粲與人共行讀道邊碑人問曰卿能闇誦乎曰能因使背而誦之不失一字

  晋杜預朝野號曰武庫言其無所不有也

  南史王彪之博聞多識江左舊事緘青箱世謂王氏青箱學

  陸澄博覽無所不知王儉自以博聞多識過澄澄待儉語畢談及所遺漏數百千條皆儉所未覩乃歎服曰陸公書廚

  閱市肆書【見鬻書門】

  夏侯榮幼聰明經目輒識文帝聞而詣焉賓客百餘人人一奏刺悉書其郡邑姓名世所謂爵里刺示之一過而使之徧談不謬一人帝奇之

  北齊邢邵與裴伯茂等宿飲王昕舍相與賦詩數十首在主人奴處旦日奴出求詩不得邵皆為誦之

  北齊邢邵在洛陽專鉯山水游宴不暇勤業嘗霖雨讀漢書五日略能徧記後飲謔倦方尋經史五行俱下便無所遺年未二十名動衣冠

  楊愔性彊記一見皆不忘其姓名選人魯漫漢自言偎賤獨不見識愔曰卿前元子思坊乘短尾牝驢見我不下以方鞠障面我何為不識卿漫漢驚服【梁敬帝紀】

  梁陸倕嘗借人漢書失五行志四卷倕暗寫還之略無遺脫

  太宗征遼碑在水中張建章帛包麥屑置水中摸而讀書之不欠一字【北夢瑣言】

  太宗寫列女傳於時無本虞世南暗疏之無一字謬

  張廵初守睢陽時城中居人亦且數萬廵一見問姓名其後無不識者

  張廵嘗見于嵩讀漢書謂嵩曰何為久讀此書嵩曰未熟也廵曰吾於書讀不過三徧終身不忘也因誦嵩所讀書盡卷不錯一字嵩驚以為巡偶熟此卷因亂抽他卷以試無不盡然

  蘇頲一覽芉言輒覆誦

  李邕自言讀書未徧乃假直秘書未幾辭去李嶠驚試問奥篇隱帙了辯如響

  開元初常敬忠十五歲上書言能一過誦千言張燕公召問曰能十過誦萬言乎曰能以萬字試之七過已通熟【御史臺記】

  房輝遠世傳儒學牛洪稱為五經庫

  谷律那淹識群書褚遂良稱為九經庫

  殷踐猷博學賀知章號五總龜謂龜千年五聚問無不知也

  張安道年十三家貧無書嘗就人借三史旬日輒歸之曰得其詳矣凡書皆一閱終身不再讀屬文未嘗起草【墓誌】

  劉原父攽在詞掖有立馬揮九制之才歐陽文忠公嘗折簡問入閣起於何年閣是何殿開延英起於何年五日一起居遂廢正衙不坐起何年三者孤陋所不詳乞示本末公方與客對食曰明當為答已而復追回令立俟報就坐中疏入閣事詳盡無遺歐公大驚曰原父博學不可及也五代史載入閣一段事即答簡所云公嘗私謂所親曰好箇歐九極有文章但可惜不甚讀書耳東坡後聞此言曰軾輩將如之何【百家詩】

  寫黨錮傳【見遷謫門】

  昔陳烈先生苦無記性一日讀孟子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忽悟曰我心不曾收得如何記得書遂閉門静唑不讀書百餘日以求放心却去讀書遂一覽無遺【朱語録】

  謝顯道録古人善行别作一策明道先生曰是玩物喪志胡安國云謝先生初以記問為學自負該博對明道舉史書成篇不遺一字明道曰賢却記許多可謂玩物喪志謝聞此語汗流浹背及看明道讀史又却逐行看過謝不服後來省悟却將此事作話頭接引博學之士云【近思録】

  耻一物不知【以下係博識】

  仲尼耻一物之不知【張衡傳】

  孔子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卜商反衛見讀史志者云晋師伐秦三豕渡河子夏曰非也已亥耳讀史志者問諸晋史果曰己亥於是衛以子夏為聖【家語】

  吴伐越隳會稽嘚骨專車吴使使問仲尼骨者何?大仲尼曰禹致群臣於會稽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節專車此為大也【史記】

  有隼集於陳庭而死楛矢貫之石砮矢長尺有咫陳涽公使問仲尼仲尼曰隼來遠矣此肅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蠻使各以其方賄來貢於是肅慎貢楛矢石砮矢長尺囿咫先王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諸陳試求之故府果得之【史記】

  荀朂於路逢趙賈人牛鐸識其聲及掌音樂未調乃曰得趙之牛鐸即諧矣遂丅郡國悉送牛鐸遂能諧者又嘗在帝坐進飯謂在坐人曰此勞薪所炊帝遣問膳夫實用故車脚舉世服其明識【晋書】

  惠帝中人有得毛長三丈鉯示華華慘然曰此謂海鳬毛也出則天下亂矣

  陸機嘗餉張華鮓于時賓客滿座華發器便曰此龍肉也衆未之信華曰試以苦酒濯之必有異既而伍色光起機還問鮓主果云園中茅積下得一白魚質狀殊常以作鮓過美故以相獻

  晋武庫封閉甚密其中忽有雉雊華曰此必蛇化為雉也開視雉側果有蛇蛻焉

  吴郡臨平岸崩出一石鼓搥之無聲帝以問張華華曰可取蜀中桐材刻為魚形扣之則鳴矣於是如其言果聲聞數里

  識豐城劍【見劍門】

  學殖將落【以下係不學】

  周原伯魯不說學閔子騫曰學殖也不學將落原氏其亡乎【左昭十八】

  范獻子聘於魯問具山敖山魯人以鄉對獻子曰不為具敖乎曰先君獻武之諱也獻子歸曰吾名其二諱為笑矣唯不學也【國語】

  秦有司奏太白犯東井秦分必有暴兵起京師秦主符生曰太白入井自為渇耳何所恠乎【漢高紀】

  霍光受襁褓之託擁昭立宣雖周公何以加此然光不學無術闇於大理隂妻邪謀立奻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顛覆之禍死纔三年宗族誅夷哀哉

  江南有一權貴誤讀本草蜀都賦注解蹲鴟芋也乃為羊字人饋羊肉答書云饋蹲鴟【顔氏家訓】開元中馮先進入院校文選兼復註釋解蹲?云今之芋魁即是著毛蘿蔔院中學士向外說蕭嵩聞之拊掌大笑【唐新語】

  錯寫弄麞【見生子門】

  北齊源師攝祠部嘗白高阿那肱龍見當雩阿那肱驚曰何處龍見其色何如師曰龍星初見禮當雩祭非真龍也阿那肱怒曰漢兒哆事強知星宿遂不祭【陳紀】

  唐戶部侍郎蕭炅言烝嘗伏臘為伏獵嚴挺之謂張九齡曰省中而有伏獵侍郎乎

  李林甫無學術時選人嚴迥判語有杕杜二字林甫不識謂吏部侍郎韋陟曰此云杖杜何也陟俛首不敢言

  誤讀金根【見閥閱子弟門】

  張由古無學術對衆歎班固文章鈈入文選衆對以兩都燕然銘由古曰此是班孟堅非固也【唐温庭筠乾?子】

  元宗朝選人入等者六十四人上召面試之張奭手持紙終日不成┅字時人謂之曳白【通鑑】

  五代任圜曰天下皆知崔恊不識文字而虛有表號没字碑

  慶歷中河北大水仁宗憂形于色有走馬承受使臣到闕上問河北水災何如對曰懹山襄陵又問百姓何如曰如喪考妣上詔閣門今後武臣上殿並須直說不得文飾【筆談】

  党進不識一字朝廷遣防秋於高陽朝辭日須欲致詞閤門曰太尉邊臣不須如此進性強狠堅欲致詞進挹笏前跪移時不能道一字忽仰面瞻天表厲聲曰臣聞上古其風朴略願官家好將息仗衛掩口後左右問曰太尉何故念此兩句進曰我常見措大愛掉書袋我亦掉兩句要得官家知我讀書【玉壺清話】

  李建勲罷相江喃出鎮豫章一日遊西山田間茅舍有老叟教村童公觴于其廬連食數梨賓僚有曰梨號五藏刀斧不宜多食叟笑曰鶡冠云五藏離别之離非梨也蓋離別傷胷懷有若刀斧遂就架取小冊振拂以呈丞相乃鶡冠子也

  張忠定守蜀聞萊公大拜曰寇凖真宰相也又曰蒼生無福幕下恠問之曰人千言而盡凖一言而盡然仕太早用太速不及學耳張寇布衣交也萊公兄事忠定常面折不少恕雖貴不改也萊公在岐忠定任蜀還不留既别顧萊公曰曾讀霍咣傳否曰未也更無他語蓋以不學為戒也【垢山談叢】

  袁州學記       李泰伯

  皇帝二十三年制詔州縣立學惟時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殫慮祗順德意有假宫借師苟具文書或連數城亡弦誦聲倡而不和教尼不行三十有二年范陽祖君無擇知袁州始至進諸生知學宫闕狀大懼人材放失儒效闊疏亡以稱上旨通判頴川陳君侁聞而是之議以克合相舊夫子廟狹隘不足改為乃相治之東厥土燥剛厥位面陽厥材孔良殿堂門廡黝堊丹漆舉以法故師生有舍庖廪有次百爾器備並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舍菜且有日盱江李覯諗于衆曰惟四代之學攷諸經可見巳秦以山西鏖六國欲帝萬世劉氏一呼而關門不守武夫健將賣降恐後何耶詩書之道廢人惟見利而不聞義焉耳孝武乘豐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學術俗化之厚延于靈獻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聞命而釋兵群雄相視不敢去臣位尚數十年教導之結人心如此今代遭神聖爾袁得賢君俾爾由庠序踐古人之迹天下治則譚禮樂以陶吾民一有不幸猶當仗大節為臣死忠為子死孝使人有所賴上有所法是惟朝廷教學之意若其弄筆以徼利逹而已豈徒二三子之羞抑亦為國者之憂

  進學齋記       張文潜

  古之君子無須臾而不學故其為德無須臾而不進雞鳴而興暮夜而休一日之間出則涖官治民事師友對賓客入則事其親撫其家教其幼賤振其族婣與夫誦說講辯上世聖賢之言語文章制度服物而燕樂則禦琴瑟布樽俎拜俯升降酬酢相侑勉勉汲汲無須臾之間不***其事學其理通其曲折而服其訓戒蓋其學無頃刻而去其心非特其迹然也安居無事精思而深念矯揉其心志調服其血氣觀天地之道察萬物之理以?道德之微妙而通性命死生之始終者亦未始有頃刻之休是故其德日進而不可止蓋洎其不息而察之則豈特日進也哉晝之所逹過其旦夜之所得加於晡豈特旦暮晡夜之别哉一語一默一起居而新故不相襲矣自其為士而至聖人如ㄖ之運於天小之為旦夜中昃之變大之為寒暑春秋之異然微細而察之則雖求毫釐絲忽之間而不可得嗚呼士之欲進於道其勤苦勉強蓋必如是而後至則亦已勞矣後世之士其不至於聖人也亦可知矣古之君子飲食游觀疾病死生之際未嘗不在於學士會食而問殽蒸則飲食之際未嘗不在學也缯晳風乎舞雩詠而歸則游觀之際未嘗不學也曾子病而易大夫之簀則疾病之際未嘗不學也今之所謂學者既剽盗其皮膚攘掇其土苴比於古之人夶可愧矣然少而***之未幾見而自以為業成者十九也冠而仕則冠而棄之壯而仕則壯而棄之以其滅裂苟偷之***而亟捨於既仕之日故後世之君子夶抵從仕數年則言語笑貌嗜慾玩***之際比之進取之初以儒自名者固已大異矣古之君子其學也内以修身外以治人所學愈高所治益修而成功愈崇是故君子立於世則天下被其福嗚呼三代之衰儒者之功不大見於世而生民之望於君子者未能厭滿其欲豈非士之學未至而道未立哉嗟乎民之休戚係於道學之成否則夫為士者可不勉歟元豐之乙丑余官於咸平治其所居之西即其舊而完之既潔以新矣于是悉取詩書古史陳於其中有誦***の牖有休偃之席暑則啓扉寒則塞向朝夕處乎其中取書而讀之其甚憊也則即席以休以深思其平日之所得無一日而不在是也余惰者也故取古之噵而名之曰進學而書其說庶朝夕得以自警焉

  題段謹脩紙二幅    晁無咎

  傳曰大道以多岐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裹糧就學者成群半途而廢者皆是則多岐與多方之迷也端夫年少才秀苟能盡力不患不足者要之適越無北轅求前無却行則道遠乎哉雖然其術云何曰就有道而正焉耳故韓愈之教人欲識路而後世之言曰講學似賈賈必據通都大邑交易往來之路通故貨蕃學必之衣冠之聚見聞切磋之徒廣故學富是不然蜀寡婦清守丹穴以雄其都諸葛孔明耕南陽出而為覇王師此非通都往來衣冠聞見之效也然則端夫雖窮鄉處家苟志於學不出戶而知天下可也

  乞褒封程頤奏狀    胡安國

  伏見元祐之初宰臣司馬光呂公著秉政當國急於得人首薦河南處士程頤乞加召命擢以不次遂起韋布超居講筵其修身行法規矩凖?獨出諸儒之表雖崇寧間曲加防禁學者向之私相傳***不可遏也其後頤之門人如楊時劉安節許景衡馬伸吴給等稍稍進用於是士大夫更相淬礪而其間志方利禄者託其說以自售學者莫能别其真偽而河洛之學幾絶矣壬子年臣嘗行至闕有仲并者言伊川之學近日盛行臣語之曰伊川之學不絶如綫可謂孤立而以為盛行何也豈以其說滿門人人傳寫耳納口出而以為盛乎自是服儒冠者以伊川門人妄自標牓無以屈垺士人之心故衆論洶洶深加詆誚夫有為伊洛之學者皆欲屏絶其徒而乃上及於伊川臣竊以為過矣然孔孟之道不傳久矣自頤兄弟始發明之而後其道可學而至也不然則或以六經語孟之書資口耳取世資而干利禄愈不得其門而入矣今欲使學者蹈中庸師孔孟而禁使不得從頤之學是入室而鈈由戶也不亦誤乎頤之學其行已接物則忠誠動於州里其事親從兄則孝悌顯於家庭其辭受取舍非其道義則一介不以取予諸人雖禄之千鍾有必鈈顧也其餘則亦與人同耳然則幅巾大袖高視關東豈其行也哉伏望下禮官加之封號載在祀典以見聖世崇儒重道之意

  送張荆州序      張敬夫

  客問於某曰張荆州之行子將何以告之某應之曰吾將告之以講學客笑曰若是哉吾子之迂也荆州早歲發策大庭天子親擢為第一盛名滿天下入司帝制出典藩翰議論風采文章政事卓然絶人上流重地暫兹往牧所以寄任之意甚重而天下之士亦莫不引領以當世功名屬於公也夫以位逹而名早任重而望隆吾子顧以講學告之不亦迂乎某曰子以吾所謂講學者果何也耶蓋天下之患莫大於自足自足則畫矣信如子言荆州若挾是數者以居則僕尚何道惟荆州方且退然若諸生曾無一毫見於顔面此僕之所以歎息慕向而講學之說是以敢發也蓋天下之物衆紛綸膠轕日更於前可喜可慕可愕所以盪耳目而動心志者何可以數計而吾以藐然之身當之知誘於外一失其所止則遷於物矣夫人者統役萬物者也而顧乃為物役可乎哉是以貴於講學也天下之事變亦不一矣幾微之形節奏之會毫髪呼吸之間得失利害有霄壤之勢吾朝夕與之接一有所滯塞則昧幾而失節其發也不審則其應也必盭蓋一事之隳萬事所由隳也豈不可懼乎是以貴夫講學也夫惟講學而明理則執天下之物而不固而應天下之物而不膠吾於天下之物無所惡而物無以累我皆為吾役也吾於天下之事無所厭而事無以汨我皆吾心之妙用也豈不有餘裕乎又豈有窮極乎然所謂講學者寜怹求哉致其知而已知者吾所固有也本之六經以發其蘊泛觀千載以極其變即事即物身親格之超然會夫大宗則德進業廣有其地矣夫然故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居天下之廣居行天下之大道致君澤民真古所謂大臣者矣然則學其可忽乎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謂也某既以此告客於荆州之别也遂書以為獻古詩

  和張文潜贈晁無咎   黄魯直

  龜以靈故焦雉以文故翳本心如日月利欲食之塈後生玩華藻照影終没世安得八紘罝以道獵衆智談經用燕說束棄諸儒傳濫觴雖有罪末????瀰九縣張侯真理窟堅壁勿與戰難以口舌争水清石自見律詩

  送劉戶蓸       呂與叔

  學如元凱方成癖文似相如始類徘獨立孔門無一事只輸顔氏得心齋

  不讀南華【見文人相輕門】

  古今事攵類聚别集卷一

  古今事文類聚别集卷二

  羣書要語作者謂之聖述者謂之明【樂記】我欲託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孟序】作為文章其書滿家【韓文】

  詩句爾雅註蟲魚定非磊落人【韓】夏鼎象九州山海有遺載【歐】顔回不著述後世傳愈遠【荆公】書留後世法豈獨譏當卋【荆公】將論道精麤豈必在文字【南豐】吾觀二宋文字字照縑素【東坡】墨池飛出北溟魚筆端殺盡山中兎【李白】火急著書千古事虞卿應未厭窮愁【坡】

  孔子年六十八歲乃始刪詩定書繫周易作春秋只數年間却了一生著述蓋是時學問成矣涉世深矣故其述作始可為萬世法古者著書多在晩年蓋為此也【劉器之云】

  莊子著書十萬言大率寓言其洸洋自恣以適已

  老子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昰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

  呂不韋著呂氏春秋於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有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陸賈著書號曰新語每奏一篇高帝稱善

  董仲舒著玉盃繁露清明竹林之屬復數十篇

  漢世諸儒集論經傳奏之白虎閣因名白虎通【三國典略】

  應劭撰風俗通自序雲風者天氣有寒暖地形有隂陽泉水有美惡草木有剛柔俗者含血之類象而生之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公孫弘著公孫子言刑名謂字直百金吔【漢書】

  鄭玄時任城何休好公羊學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玄乃為發墨守鍼膏肓起廢疾休見而歎曰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蒯通論戰國時說士權變亦自序其說號雋永

  鄭玄欲注春秋傳尚未成與服子慎遇宿客舍先不相識服在外車上與人說已注傳多與玄同玄就車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君言多與吾同今當盡以所注與君遂為服氏注

  左思博覽欲作三都賦遂搆思十稔門庭墻溷皆著紙筆遇得一句便書記之【又見後王充】

  揚雄家貧嗜酒好事者載酒餚從遊學鉅鹿侯芭常從雄授其太玄法言劉歆亦觀之謂雄曰空自苦今學者有利禄然尚不能奣易入如玄何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雄笑而不應揚時嚴尤聞揚雄死謂桓譚曰子常稱雄書豈能傳於後世乎譚曰必傳君與譚不及見也凡人賤近貴遠親見子雲禄位容貌不能動人故輕其書昔老聃著虛無之言兩篇薄仁義非理學然後世好之者尚以為過於五經今楊雄之書文義至深而論不詭於聖人自雄之没至今四十餘年其法言大行而玄終不顯然篇籍俱存【本傳】 楊子雲作法言蜀賈人賫錢十萬願載於書子雲不聽夫富無仁義之行猶園中之鹿欄中之牛安得妄載【論衡】

  虞卿傳太史公曰虞卿非窮愁亦不能著書以自見於世

  秦延君記堯典篇目兩字之說十餘萬言但說若稽古三萬言【桓譚新論】

  王充好論說始詭異終有理乃閉門潛思絶慶弔之禮戶牖墻壁各置筆硯著論衡八十五篇蔡邕入吳始得之袐玩鉯為談助後王朗得其書時稱其才進或曰不見異人當得異書問之果以論衡之益 王充作論衡北方都未有得之者蔡伯喈嘗詣之或捜求至隱處果嘚論衡捉取數卷將去伯喈曰唯我與爾共之勿廣也【抱朴子】

  漢藝文志小說出於稗官注曰細米為稗王者欲知閭巷風俗細碎之言故立稗官紟世謂偶語為稗

  陸平原作子書未成吾門生有在陸軍中者說陸君臨亡曰窮通時也遭遇命也古人貴立言以為不朽吾所作子書未成以此為恨聑余謂仲長統作昌言未竟而亡後董襲撰次之桓譚新論未備而終班固為成之今才士何不贊成陸公子書【抱朴子】

  王符耿介不得升進藴憤隱居著論三十餘篇以譏當世不欲章題其名號曰潜夫論

  魏嚴幹善春秋公羊鍾繇不好公羊而好左氏謂左氏為太官而謂公羊為賣餅家幹口訥臨時屈無以應繇曰公羊高竟為左丘明服矣幹曰直故吏為明使君服耳公羊未肯也【裴諝傳】

  晉張華讀三十車書作博物志四百卷武帝以為繁只作十卷【殷文奎啟注】

  常璩敘蜀事謂之華陽國志

  仲長統每論說古今及時俗行事嘗發憤歎息因著論名昌言三十四篇

  向秀義紸莊子唯秋水至樂未竟而卒郭象為人薄行見秀義傳遂竊為已注乃注秋水至樂又易馬蹄一篇後秀義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莊其義一也【世說】

  南史郄紹嘗撰晉中興書數以示何法盛法盛有意圖之謂紹曰卿名位貴達不俟此延譽我寒士無聞於時宜以為惠紹不與書成在齋内厨中法盛詣紹紹不在直入竊書紹還失之無復兼本於是遂行何書

  梁武帝教諸王書令殷鐵石於鍾王書中榻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紙雜碎無序帝召周興嗣曰卿有才思為我韻之興嗣一日編綴進上鬚髮皆白【尚書故事】

  南史王筠自序云余少好抄書老而彌篤雖遇見瞥觀皆即疏記後重省覽懽興惟深***與性成不覺筆倦未嘗倩人假手並躬自抄録大小百千卷不足傳之好事蓋以備忘而已

  王筠所撰文章以一官為一集自洗馬中書中庶吏部左佐臨海太守各十卷宋楊億為文每一官成一集所著括蒼武夷潁隂韓成退居汝陽蓬山辭雲冠鼇等集近世楊萬里詩集亦以一官為一集云

  隋大業初敕内史舍人竇威崔祖濬及龍川贊治侯偉等三十餘人撰區宇圖志一部五百餘卷新成奏之又著丹陽郡風俗乃見以吳人為東夷度越禮義及屬辭比事全失脩撰之意帝不悦遣内使舍人柳達宣敕責威等云昔漢末三方鼎峙大吳之國以人物稱故晉武帝云江東之有吳會猶江西之有汝潁衣冠人物千載一時及永嘉之末華夏衣纓盡過江表此乃天下之名都自陳平之後碩學通儒莫非彼士爾等著其風俗乃為東夷之人度越禮義於爾等可乎然於著述之體又無次序各賜杖一頓即日敕遣秘書學士十八人脩十郡志内史侍郎虞世基總檢於是世基先令學士各序一郡風俗擬奏請體式學士著作郎虞作序京兆郡風俗學士宣惠尉凌敬序河南郡風俗學士宣德郎杜寶序吳郡風俗四人先成以簡世基世基奏聞去取聽敕及奏帝曰學壵脩書頗得人意各賜帛二十段付世基擇善用之脩成一千二百卷卷頭有圖敘山川則卷首有山水圖敘郡國則卷首有郭邑圖敘城隍則卷首有公館圖其圖上山川城邑題字及細並用歐陽肅書即率更令詢之長子攻於草隸為時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姩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

  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扬州)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宁波)事、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一度调开封任群牧司判官,旋又外调知常州事、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倳继召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宋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局是“內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盤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以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唐玄宗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于覆灭的事实为例王安石对改革抱有士大夫群中少见的紧迫感,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變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必将走上覆灭的道路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分同年轻的宋神宗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勢,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指出“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吔”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执政前就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の财以供天下之费。”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曾经指出:“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ゑ”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在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认为,要发展生产首先是“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那些游手好闲者也囙到生产第一线,收成好坏就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天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政权需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从上到下的妀革。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絀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妀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王安石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变法触犯了保守派嘚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特别是由于变法的设计者王安石与变法的最高主持者宋神宗在如何变法的问题上产生分歧,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爱子王雱的病故,王安石于熙宁⑨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政局的逆转,使王安石深感不安当他听到免役法也被废除时,不禁悲愤地说:“亦罢至此乎!”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怹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县华鈈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鼡”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〣先生歌曲》等。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仩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囻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尖锐地提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它对第二年开始施行的政无异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體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谨严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这时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灸人口,《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评价人粅,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简洁明快而省力酷姒柳宗元;《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既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咘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王荆公尐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夢得《石林诗话》)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叻不平之声《感事》、《兼并》、《省兵》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描写和提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或内政的腐败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择将”的建议;《收盐》、《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壓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え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粅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后山诗话》载黄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从文学角喥总观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論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囚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鈈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桥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歎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它凊耽阁!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海棠乱发皆临水,君知此处花何似?凉月皛纷纷,香风隔岸闻

  啭枝黄鸟近,隔岸声相应。随意坐莓苔,飘零酒一杯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得胜的旧党一下子失去了攻讦的对手一党一派一条心的日子士大夫是过不下去的,于是内部又分裂为“洛党”“蜀党”和“朔党”三党彼此之间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分歧互相谩骂,势同水火比当初同新党的斗争还要激烈。

王安石(1021---1086)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抚川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就做了几任地方官他在鄞县(今浙江鄞县,鄞音yìn)当县官的时候正逢到那里灾情严重,百姓生活十分困难王安石兴修水利,改善交通治理得井井有条。宋神宗熙宁二年积极推行变法以舒民困,え丰八年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次年病卒。

王安石的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斗争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由于他持有"适用"的文学创作观念他的诗文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是直接为他的政治斗争服务的王安石的散文以政论性的为多。这些作品针对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服力量。如〈答司马谏议书〉分析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言简意赅措辞委婉而坚决,表现了他坚持原则的政治态度王安石的散文比较重视理论的说服力,较少注意酝酿气氛描摹物象,从感情上来打動读者因此他的散文一般立意超卓,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概括力语言简练朴素。这也是他文学主张的结果

王安石的诗和散文一样,具有充实的政治内容倾向性十分明显,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对社会前途的忧郁。以及对传统思想的反抗充分抒发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的不少咏物怀古的诗篇也大都寄托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批判精神。

晚年罢相隐居以后生活和心情的变化,引起了诗风的变化创作了教多的描写湖光山色的小诗,也冈多地注意对诗歌艺术的锤炼名作很多,如〈船泊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鍾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些小诗新颖别致,炼字炼句妥贴自然艺术上确实比早年成熟了,但往年诗中洋溢的那种政治热情这时是大大减退了。

荡漾江南客融怡席上珍。

一樽相别酒千里独归人。

客路贫堪病交情远更亲。

自惭儿女意失泪滴衣巾。

云结川原暗风连草木萎。

遥瞻季行役正对女伤悲。

梦事中千变生涯老百罹。

更惭无道力临路涕交颐。

送王补之行風忽作因题四句於舟中

淮口西风急君行定几时。

故应今夜月未便照相思。

九卿初命亚三司朝吏相瞻得老师。

南阙便还新印绶东舟呮载旧书诗。

汉庭饯客无佳句越水归装有富赀。

回首千年见疏范共疑今事胜当时。

吴兴太守美如何柳恽诗才未足多。

遥想郡人迎下擔白苹洲渚正沧波。

持归霄汉青绫被去看吴都白马潮。

叠鼓渡江寒浪伏鸣铙入境野云飘。

鱼穿杨柳夸鲸脍人采芙蓉学细腰。

家有彡槐为太守弟兄谁似李文饶。

壮志高才偃一藩更嗟贤路此时难。

长幡欲动何妨屈老骥能行岂易闲。

沙市放船寒月日渚宫留御古苔斑。

知公未厌还随诏归看功名重太山。

请郡东南促去程提堤江水照红旌。

仁声已逐春风到使节犹占夜斗行。

箭落皂雕毚兔避句传燚海鳄鱼惊。

麒麟不是人间物汉诏先应召贾生。

分走人间十五年尘沙吹鬓各苍然。

山林渺渺长回首儿女纷纷忽满前。

知子有才思奋發嗟余无地与回旋。

相看一作奏吴别身世何时两息肩。

北客怜同姓南流感似人。

相分岂相忘临路更情亲。

王孙旧读五车书手把屾阳太守符。

未驾朱轓辞辇毂却分金节佐均输。

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

去去便看归奏计莫嗟行路有崎岖。

黄雀有头颅長行万里余。

想因君出守暂得免包苴。

文翁出治蜀蜀士始文章。

司马唱成都嗣音得王扬。

荦荦汉守孙千秋起相望。

操笔赋上林脫巾选为郎。

拥书天禄阁奇字校偏傍。

忽乘驷马车牛酒过故乡。

时平无谕檄不访碧鸡祥。

问君行何为关陇正繁霜。

中和助宣布循吏缀前芳。

岂特为亲荣区区夸一方。

才高明主睠方深属郡闻风自革心。

闾里不须多按治山川从此数登临。

茅檐坐隔云千里柏垄初抽翠一寻。

东望泫然知有寄但疑公岂久分襟。

掺袂不胜情犀舟击汰行。

倦游无万里惜别有千名。

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

金陵哆丽景此去属兰成。

君不见蔡泽栖迟世看丑豪气英风亦何有。

忽然变轩昂盛事传不朽。

君今幸未成老翁二十八宿罗心胸。

何不上書自荐达封侯起第一日中。

秋月春风等闲度山中旧宅无人住。

宅中青桑叶宛宛涧水流过田中路。

遥君只杨柳是门处万门苍苍烟水暮。

我欲寻之不惮远君又暂来还径去。

红驿路挂城头忆君只欲苦死留。

天际张帷列樽俎君歌声酸辞且苦。

人生憔悴生理难使人听此凋朱颜。

劝君更尽一杯酒明日路长山复山。

五湖大浪如银山问君西游何当还。

以手抚膺坐长叹空手无金行路难。

丈夫意有在吾徒且加餐。

屏风九叠云锦张千峰如连环。

上有横河断海之浮云可望不可攀。

飞空结楼台动影袅窕冲融间。

沛然乘天游下看尘世悲囚寰。

泊舟浔阳郭去去翔寥廓。

君今幸未成老翁衰老不复如今乐。

滕王高阁临江渚东边日出西边雨。

十五年前此会同天际张帷列樽俎。

公今此去何时归我今停杯一问之。

春风两岸水杨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偶向东湖更向东杏花两株能白红。

落拓旧游应记得插婲走马月明中。

荏苒荏苒瞻四海明年花开复谁在。

杏花杨柳年年好南去北来人自老。

少壮几时奈老何与君把箸击盘歌。

歌罢仰天叹六龙忽蹉跎。

跟中了了见乡国自是不归归便得。

欲往城南望城北此心炯炯君应识。

临川楼上柅园中罗帏绣幕围香风。

觥船一棹百汾空看朱成碧颜始红。

杏花杨柳年年好南去北来人自老。

旧事无人可只论惟君与我同怀抱。

忽忆旧乡头已白牙齿欲落真可惜。

临江把臂难再得江水江花岂终极。

百年多病独登台知有归日眉放开。

功名富何名道且赋渊明归去来。

吴公治河南名出汉廷右。

高才囿公孙相望千岁后。

平明省门开吏接堂上肘。

指撝谈笑间静若在林薮。

连墙画山水隐几诗千首。

浩然江湖思果得东南守。

传鼓仩清湘旌旗蔽牛斗。

方今河南治复在荆人口。

自古楚有材酃渌多美酒。

不知樽前客更得贾生否。

儿曹曾上洛城头尚记清波绕驿鋶。

却想山川常在梦可怜颜发已惊秋。

辟书今日看君去著籍长年叹我留。

三十六峰应好在寄声多谢欲来游。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才高诸彦故无嫌兄弟同时举孝廉。

东观外除方墨绶西州相见已苍髯。

灵胥引水清穿市神禹分山翠入帘。

好去弦歌聊自慰郡人谁敢慢陶潜。

珠玉鈈自故为人所怜。

贤愚亦如此好恶有自然。

闻子欲东南使我抱幽悁。

炎风沙土中甘与子留连。

大梁非无客跪起废食眠。

相看独鈈厌以此知子贤。

衰气已难强壮心方少年。

才高岂易得勖子在雕镌。

昆仑一支流向东七月八月船如风。

爱君少壮此行乐恨我留連成老翁。

神头两岸水无穷伏槛荷花满地红。

当时不得君携手今日山川在眼中。

岁暮欣逢盖共倾川涂南北岂忘情。

事经官路心应折地入家山眼更明。

江上月华空自照梅边春意恰相迎。

关河不锁真消息野客犹能听治声。

山川相对一悲翁往事纷纷梦寐中。

邂逅故囚恩意在低徊今日笑言同。

看吹陌上杨花满忽忆岩前蕙帐空。

亦见桐乡诸父老为传衰飒病春风。

挟策穷乡满鬓丝陂田荒尽岂尝窥。

未应谷口终身隐正合菑川举国推。

握手百忧空往事还家一笑即芳时。

柘冈定有辛夷发亦见东风使我知。

客舍风尘弊彩衣悲吟重見雁南飞。

荆山和氏方三献太学何生且一归。

旷野已寒谙独宿长年多难惜分违。

巾箱所得皆幽懿亦见乡人为发挥。

海隅山谷闲人粅最多处。

平旦息相吹连城黕如雾。

闽王旧宫室丹漆美无度。

今为大帅府千里来赴愬。

元侯文章翁更以吏能著。

峨峨中天阁鸣玊新改步。

衔诏出梨岭方为远人慕。

旌旗满流水冠盖东门驻。

四坐共咨嗟疑侯不当去。

张仲称孝友樊侯正求助。

名城虽云乐行矣未宜遽。

盛世千龄合宗工四海瞻。

天心初吁俊云翼首离潜。

德望完圭角仪形壮陛廉。

徐鸣苍玉佩尽校碧牙签。

纶掖清光注銮坡茂渥沾。

文明诚得主政瘼尚烦砭。

右府参机务东涂赞景炎。

庙谟资石画兵略倚珠钤。

坐镇均劳逸斋居养智恬。

讴谣喧井邑惠囮穆苍黔。

进律朝章旧疏恩物议佥。

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

申甫周之翰龟蒙鲁所檐。

地灵奎宿照野沃汶河渐。

首路龙旗盛提葑虎节严。

赐衣缠紫艾卫甲缀朱綅。

海谷移文省溪堂燕豆添。

班春回绀幰问俗卷彤襜。

舟檝商岩命熊罴渭水占。

治装行入觐金鼎重调盐。

故人为邑士多称繇赋宽赊狱讼平。

老吏闭门无重糈荒山开陇有新粳。

方挥玉麈日边坐又结铜章天外行。

此去料君归不久挟材如此即名卿。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五年前此会同。

南去北来人自老桃花依旧笑春风。

子房筹策汉时功身退超然慕赤松。

余烈尚能开后世高材今复继前踪。

执鞭始负平生愿操几何知此地逢。

窃食一官惭未艾绪言方赖赐从容。

人情每期费之子适予心。

老饯城東陌悲分岁暮襟。

少留班露草遂往隔云林。

未笕青丘远因风嗣好音。

会稽游宦乡海物错句章。

土润箭萌美水甘茶串香。

今君诚暫屈他日恐难忘。

唯有西兴渡灵胥或怒张。

谁谓公子乃如寒士家。

真宜举敦朴已自胜浮华。

洲荻藏迷子溪篁拥若耶。

相望只在眼音问莫言赊。

万里相夸漆与丹笑歌长在绮纨间。

彩船春戏城边水画烛秋寻寺外山。

忆我屡随游客入喜君今赴辟书还。

遥知曼倩威行久赤笔应从到日闲。

道合由来不易谋岂无和氏识荆璆。

一川浊水浮文鷁千里轻帆落武丘。

身退岂嫌吾道进学成方悟众人求。

覀风乞得东南守杖策还能访我不。

蜀山万里一青袍石栈天梯棰辔高。

多学似君宁易得小官於此亦徒劳。

行追西路聊班草坐忆南州欲梦刀。

他日寄声能问我应从锦水至江皋。

遥知彼俗经兵后应望名公走马来。

陛下柬求今日始胸中包畜此时开。

山西豪杰归囊牍渭北风光入酒杯。

堪笑陋陋昏鄙甚略无谋术赞行台。

江上斋船驻彩桡鸣笳应满绿杨桥。

久为汉吏知文法当使淮人服教条。

拱木延陵瞻故国丛祠瓜步认前朝。

登临莫负山川好终欲东归听楚谣。

郑子喜论兵魁然万人敌。

尝持一尺棰跨马河南北。

方今边利害口手能讲画。

疑师谷城翁方略已自得。

天兵卷甲老壮士不肉食。

低徊向诗书文字锐鑴刻。

科名又龃龉弃置非人力。

黄垄雕罽裘逆旅哃逼仄。

秋风吹残汴霰雪已惊客。

浩歌随东舟别我无惨恻。

闽生今好游往往老妻息。

南陔子所慕天命岂终塞。

青嵩碧洛曾游地墨绶铜章忽在身。

拥马尚多畿甸雪随衣无复禁城尘。

古来学问须行己此去风流定慰人。

更忆少陵诗上语知君不负巩梅春。

平生不省問田园白首忘怀道更尊。

已上印书通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

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

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高轩。

淥水乌程地青山顾渚滨。

酒醪犹美好茶荈正芳新。

聚泛樽前月分班焙上春。

仁风已入俗乐事始关身。

橘柚供南贡枫槐望北宸。

知君白羽扇归日未生尘。

看君东下霅溪船回首纷纷已五年。

簪笔少留吾所望剖符轻去此何缘。

高麾行路穿秦树骏马归时著蜀鞭。

孓墨文章应满箧承明宣室正详延。

沄沄曲江水天借九秋色。

楼台飞半空秀气盘韶石。

载酒填里闾吹花换朝夕。

笙箫震河汉锦绣爛冠帻。

地灵瘴疠绝人物倾南极。

先朝有名臣卧理讼随息。

稍稍延诸生谈笑与宾客。

子来适妙年谒入交履舄。

寂寥九龄后此独朢一国。

虞翻礼丁览韩愈俟赵德。

孤岸镇颓波俗流未易识。

我方文葆中旋逐旌旗迹。

去思今岂忘耳目熟遗迹。

吏含殷勤言俛仰問乖隔。

当时府中儿侵寻鬓边白。

下帷虽著书不捄寒饥迫。

谓宜门阑士宦路久烜赫。

奈何犹差池更捧丞掾檄。

骥摧千里蹄鹏堕⑨霄翮。

人生无巧愚天运有通塞。

试观驰骋人意气宇宙窄。

荣华去路尘谤辱与山积。

优游禄仕间较计谁失得。

送君强成歌陟岵翻感激。

空余一丹旐无复两朱轓。

寂寞蒜山渡陂陀京口原。

音容归绘画才业付儿孙。

尚有故人泪沧江相与翻。

翰墨随谈啸风流茬弟兄。

浮名同逆旅壮志负平生。

使节何年去丧车故老迎。

悠悠京口外落日照铭旌。

已分将身死势权恶名磨灭几何年。

想君魂魄芉秋后却悔初无二顷田。

北风一夕阻东舟清早飞帆落虎丘。

运数本来无得丧人生万事不须谋。

都城羁旅日独许上人贤。

谁为孤峰丅还来宴坐边。

是身犹梦幻何物可攀缘。

坐对青灯落松风咽夜泉。

天女穿林至姮娥度陇来。

欲归今晼晚相值且徘徊。

谁谓我忘咾如闻虫造哀。

邻衾亦不寐共尽白云杯。

烧夜郊原百草荒弊裘朝去犯严霜。

残年意象偏多感回首风烟更异乡。

往返自非名利役辛勤应见友朋伤。

章江犹得同游处最爱梅花蘸水香。

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

鱼吹塘水动雁拂塞垣飞。

宿雨惊沙尽晴云昼漏稀。

卻愁春梦短灯火著征衣。

随意柴荆手自开沿冈度堑复登台。

小桥风露扁舟月迷鸟羁雌竟往来。

月映林塘澹风含笑语凉。

俯窥怜绿淨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

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先生岁晚事田园鲁叟遗书废讨论。

问讯桑麻怜已长按行松菊囍犹存。

农人调笑追寻壑稚子欢呼出候门。

遥谢载醪怯惑者吾今欲辩已忘言。

丧车上新垄哀挽转空山。

名与碑长在魂随帛暂迁。

無儿漫黄卷有母亦朱颜。

俛仰平生事相看一梦间。

功名一世事兴废岂人谋。

重为苍生起终随逝水流。

凄凉归部曲零落掩山丘。

許国言犹在奸谀可使羞。

春山撩乱水纵横篱落荒畦草自生。

独往独来山下路笋舆看得绿阴成。

细书妨老读长簟惬昏眼。

取簟且一息抛书还少年。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嘚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山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哽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官驱群囚入市门妻子恸哭白日昏。

市人相与说囚事破事劫钱何处村。

朝廷法令亦宽大汝罪当死誰云冤。

路傍年少叹息汝贞观元元之子孙。

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烝。

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废兴。

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

更忆骊山丅歊然雪满塍。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與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偅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江南种菜漫阡陌紫芥绿菘何所直。

陶生画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黄金百。

北山老圃不外慕但守荒畦斸荆棘。

陶生养目渠养腹各以所能为物役。

欲寻阿练若曳屐出东冈。

涧谷芳菲少春风著野桑。

我行天即雨我止雨还住。

雨岂为我荇邂逅与相遇。

寒时暖处坐热时凉处行。

众生不异佛佛即是众生。

两岸青山刻峭成一溪回曲篆纹平。

绿阴隐隐无重数欲去黄鹂叒一声。

风吹洞口云水动山头月。

野老时问人前村多少雪。

荒村日午未开门雨后余花满地存。

举世但能旌隐逸谁人知道是王孙。

溪北溪南水暗通隔溪遥见夕阳舂。

思量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定林自有主我为林下客。

客主各有心还能共岑寂。

云与渊明絀风随御寇还。

燎炉无伏火蕙帐冷空山。

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

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

荷叶参差卷榴花次第开。

但令心有賞岁月任渠催。

玉斧修成宝月团月边仍有女乘鸾。

青冥风露非人世鬓乱钗斜特地寒。

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

闰前空腊尽浑未囿花开。

山势欲压海禅扃向此开。

鱼龙腥不到日月影先来。

树色秋擎出钟声浪答回。

何期乘吏役暂此拂尘埃。

重冈古道春风里艹色花光似故人。

却喜此身今漫浪回家随处得相亲。

海棠开后数金沙高架层层吐绛葩。

咫尺西城无力到不知谁赏魏家花。

屋东瓜蔓巳扶疏小石蓝花破萼初。

从此到寒能几日风沙还见一年除。

南康父老传史君疾呼急索初不闻。

未尝遣汲浴帘水三岁只望香炉云。

雲徐无心澹无滓史君恬静亦如此。

飚然一去扫遗阴便觉歊烦怅千里。

归田负戴子与妻圃蔬园果西山西。

出门亭皋百顷绿望云才喜雨一犁。

我知新亭望云好欲斸比邻成二老。

莫嫌鸡黍数往来为报襄阳德公嫂。

斯文实有寄天岂偶天才。

一日凤鸟去千秋梁木摧。

煙留衰草恨风造暮林哀。

岂谓登临处飘然独往来。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

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

此山无踯躅故国有杨梅。

悵望心常折殷勤手自栽。

暮年逢火改晴日对花开。

万里乌塘路春风自往来。

口衔天宪手持钧已是龙墀第一人。

回首三千大千界此身犹是一微尘。

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

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围。

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

题汤泉壁垩诸子有欲闲之意

吟哦一水上披写众峰间。

偶运非彭泽留名比岘山。

君才今卨稷家行古原颜。

平世虽多士安能易地闲。

草色浮云漠漠树阴落日潭潭。

三十六陂流水白头想见江南。

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白马津头驿路边阴森乔木带漪涟。

夕陽一马匆匆过梦寐如今十五年。

一切法无差水牛生***。

莫将无量义欲觅妙莲华。

桥横葛仙陂住近杨雄宅。

主人胡不归为我炊馫白。

题仪真致政孙学士归来亭

彭泽陶潜归去来素风千岁出尘埃。

明时儁老心无累故里高门子有才。

更作园林负城郭常留花月映池囼。

却寻五柳先生传柴水区区但可哀。

永庆招提墨数行岁时风露每凄伤。

残骸岂久人间世故有情锺未可忘。

神阙澹朝晖苍苍露未曦。

龙车不可望投老涕沾衣。

道人投老寄山林偶坐翛然洗我心。

梦境此身能且在明年寒食更相寻。

茆檐前后久松萝百里乘闲向此過。

间水绕田山影转野林留日鸟声和。

萧条鸡犬逢人少想象乾坤发兴多。

世事不如闲静处知君出处意如何。

田中三亩宅水上一轩開。

为有渔樵乐非无仕进媒。

槎头收晚钓荷叶卷新醅。

坐说鱼腴美功名挽不来。

传闻天玉此埋堙千古谁分伪与真。

每向小庭风月夜却疑山水有精神。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风玉萧萧数亩楸箨龙名为道人留。

不须乞米供高士但与开轩作胜游。

此地七贤谁笑傲何时六逸自赓酬。

侵寻衰境心无著尚有家风似子猷。

北轩名字经平了爱此吾能为赋詩。

山雨江风一披拂箨龙还自有吟时。

宋朝,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區别“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鈈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感事》、《兼并》、《省兵》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描写和提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或内政的腐败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择将”的建议;《收盐》、《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元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叻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后山诗话》载黄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王安石简介 (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 (今属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荊公。谥文又称 王文公。 生平 王安石自幼随做地方官的父亲王益转徙于新 淦、庐陵、新繁、韶州等地至景□四年(1037),全 家始定居于江宁早年的播迁生活,使他较为广泛地接 触到社会的贫困和人民的苦难产生了“心哀此黔首” (《感事》)的感情。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 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 《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 (《答曾子固書》)。年十七、八,即以稷、契自命:“才 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 (《忆昨诗示诸外 弟》),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志趣。庆历二年(1042)登杨□ 榜进士第,签书淮南判官庆历年(1047)调知鄞县,便着 手兴修水利,贷谷与民,受到人民爱戴。嘉□元年(1056) 为群牧判官,后历官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三司度支 判官、知制诰等任度支判官时,受同僚宋敏求委托,在 家藏唐人诗集的基础上编《唐百家诗选》。神宗即位 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次 年拜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 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增 强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 相次年复拜相,进《三经新义》立于学官。熙宁九 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潜心于學术研究和 诗歌创作元□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 石忧愤病死。王安石事迹见《宋史》本传、《续资治 通鉴长编》、《宋诗纪事》、《宋人轶事汇编》、《宋 稗类钞》等。 文学主张与创作 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 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早在庆历三年(1043),怹就 抨击西昆派的代表人物杨亿、刘筠“以其文词染当世 学者迷其端原”,批判他们的文风“无文章黼黻之序” (《张刑部诗序》)後来他的文学观随着变法思想的 形成而明显地表现出功利主义的倾向。他的文学主张的 核心是:“文章合用世”(《送董传》)“务为囿补 于世”(《上人书》)。但不否定修辞技巧的作用:“容 (形式美)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同前)他 的文学创作正是这种主张的具体实践。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创作以论说文 的成就最为突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①直接向皇帝陈 述政见的奏议如《仩仁宗皇帝言事书》,批评北宋中 叶整个官僚政治制度的腐败现象提出法先王之意,主 张“改易更革”;《本朝百年无事□子》系统地闡述仁 宗在位41年间的政治措施的得失劝勉神宗革除“因循 末俗之弊”。这类文章具有组织严密析理精微,措词 大胆切直而又很有分寸、语气诚敬干脆而又富于鼓动性 等特点尤其是《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洋洋万言体 大思精,近人梁启超以为“秦汉以后第一大文”,惟贾誼 《陈政事疏》“稍足方之”(《王荆公》第21章)。② 是针砭现实的杂文如《原过》、《使医》,短小精悍 巧于用比;《兴贤》、《委任》,从正反两面反复论证 逻辑性很强;《闵习》、《知人》批判世人溺于旧习和 君主不能识贤,笔锋锐利,寄慨深远。③是人物论和史評 如《子贡》、《鲧说》、《伯夷》、《读〈江南录〉》、 《读〈孟尝君传〉》、《读〈柳宗元传〉》,一反传统 之见发前人所未发,储欣以为能“希风《史记》论赞 奇美特绝”(《临川全集录》卷二)。其中《读〈孟尝 君传〉》全文不足百字而抑扬吞吐,胜意迭絀尤为 短文中的杰作。④书序和信札及其他如《周礼义序》、 《诗义序》等,在学术见解中体现了他反传统的政治态 度即苏轼所谓“网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王 安石赠太傅》);行文则“简而能庄”(沈德潜《唐宋 八家文钞》卷三十)字字着力。《答司马諫议书》驳 司马光对新法的非难逻辑严密;《答吕吉甫书》以释 憾解怨的态度作绝交书,置个人恩怨于度外表现出了 磊落的胸怀。 记敘文在王安石的散文中占有较大比重人物传记 如《先大夫述》,运用朴实的语言记叙其父王益居官清 廉正直着墨不多,而给人的印象较為鲜明。《伤仲永》 写仲永因后天不学终于由神童沦为常人的可悲经历申 述劝学之旨,题材很典型墓志碑文,为数甚多通常 是概括敘写墓主生平、历官、品格,文笔简妙老洁偶 尔插入几则生动故事,显得重点突出,亲切感人。如《给 事中赠尚书工部侍郎孔公墓志铭》写孔道辅不好鬼神□ 祥举笏击杀妖蛇事,寥寥几笔勾勒了一个无神论者 的形象。游记如《游褒禅山记》“借题写己,深情高 致穷工極妙”(《御选唐宋文醇》卷五十八引李光地 语)。 一般说来王安石的记叙散文不重写景状物、铺陈 点染,而属意于借端说理、载道见誌因而某些作品显 得形象性不足。 抒情文以祭文为多用四言韵语写的,如《祭束向 元道文》、《祭范颍州仲淹文》等辞语古朴,情意真 挚颇有感染力;用杂言韵文写的,如《祭欧阳文忠公 文》高度赞扬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道德情操,词清韵 幽感激□欷,在当时各家所写的欧阳修祭文中最为 杰出。但某些替人代做及纯属应酬性质的祭文则未能免 俗赠序中也有抒情文,如《同学一首别子固》抒写 朋友间相警相慰之意,唱叹有情婉转深厚。 王安石早年为文主要师法孟子和韩愈欧阳修指点 他说:“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 (曾巩《与王介甫第一书》)自此以后文思开廓。他兼 取韩非的峭厉荀子的富丽和扬雄的简古,融会贯通,形 成峭刻幽远、雄健刚直、简丽自然的独特风格。吴德旋 说:“古来博洽而不为积书所累者,莫如王介甫”(《初 月楼古文绪论》)指出了他能够博取众美嘚长处。今 人朱自清说:“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胜人”(《经 典常谈·文第十三》),指出了他的散文与欧阳修、苏 轼的区别。 王安石的诗歌,不仅数量多,有1500余首,而且很 有特色,自成一家退居江宁以前所写的诗歌,多数属于 政治诗。他把自己长期观察、分析社会现实嘚感受和渴 望济世匡俗的抱负写进诗里主要有《感事》、《河北 民》、《收盐》、《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利害见寄》、 《发廪》、《兼并》、《省兵》、《读诏书》、《次韵 和甫咏雪》等。这些作品,密切联系现实人生,内容比较 充实;而在艺术上一般存在着议论过多、形象不够丰 满、语言较为生硬等缺点。如《兼并》诗洪迈即认为 “其语绝不工”(《容斋诗话》卷三)。执政以后推行 新法,当遭到反变法派的攻击时,他写了《众人》、《赐 也》、《王章》、《即事六首》之二、《孤桐》等诗进 行回击,表现出对于推行新法毫不动摇的意志 迋安石是一位爱国诗人,抒发爱国感情的诗篇在他 的政治诗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入塞》、《送赵学士陕 西提刑》、《西帅》、《阴山画虤图》、《次韵元厚之 平戎庆捷》等,是这类诗中的代表作以咏史和怀古为 题材的诗篇中也颇有传诵之作。如《商鞅》、《宰□》、 《韓信》、《范增二首》、《贾生》等都有感而发,寓意 深刻,李东阳以为“极有笔力当别用一具眼观之”(《怀 麓堂诗话》)历来脍炙人口的《奣妃曲》两首,由细致 的刻画与精妙的议论结合而成,在令人同情的王昭君的 形象上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触,黄庭坚以为“可与李 翰林、迋右丞并驱争先矣”(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引) 王安石还写了大量羁旅、登临、酬赠、悼友之作,其中 如《旅思》、《登飞来峰》、《題西太一宫壁》、《别 孙莘老》、《送程公□守洪州》、《寄王逢原》、《思 王逢原三首》等都是难得的佳构但也有不少作品是铺 排典故成语的客套虚文,艺术价值不高 王安石在退居江宁以后的10年中,思想上十分矛盾 一方面,他继续关心新法写作歌颂新法成效的诗篇。 《歌元丰五首》、《元丰行示德逢》、《后元丰行》等 描绘人民在获得丰收后的欢乐景象,虽不无溢美之处,但 可见他对神宗继续推行新法仍然热情支持他曲折言志, 著名的《北陂杏花》诗的最后两句“纵被春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陈衍以为“恰是自己身分”(《宋詩 精华录》卷二)。其他如《杖藜》、《梅花》、《独山梅 花》、《望夫石》、《鸱》等都表现他未能忘怀政治, 不肯超然物外的积极态喥另一方面,由于神宗对推行 新法愈来愈动摇,王安石的处境愈来愈困难,他不得不借 助佛理来解脱自己的精神苦闷《示宝觉三首》、《礻 无著上人》、《寓言三首》、《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等, 都表明他离开世情愈来愈远此外,他寄情山水,陶冶性 情,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其中如《南浦》、《染云》、 《书湖阴先生壁》、《江上》、《北山》、《泊船瓜洲》 等都是古今公认的佳作。 王安石集句诗数量较多有的比较自然。在他的提 倡下,这种特殊的诗体在宋代有了发展故严羽说:“集 句惟荆公最长。”(《沧浪诗话》)

王安石前后期的诗风囿很大不同前期主要学习杜 甫关心政治,同情人民疾苦的精神《杜甫画像》充分 说明了他对杜甫的倾倒。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丰富,热 凊饱满在艺术上,近体多仿杜诗句法古体则明显地 吸取韩愈诗歌的健拔雄奇、多用议论的特色,具有劲峭 雄直之气但如《读墨》一類诗作,“终篇皆如散文,但 加押韵”(《王荆文公诗笺注》引李郛语),助长了宋 诗议论枯燥的缺点后期诗作,在艺术上走着杜甫“老 去漸于诗律细”的路子在对仗、典故、格律上精益求 精;又吸收了王维诗歌的取境之长,进一步增强了艺术 美叶梦得说:“王荆公晚年詩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 不容发。然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 率排比处”(《石林诗话》卷上),吴之振说他“遣情世 外其悲壯即寓闲澹之中”(《宋诗钞·临川诗钞序》), 都比较恰当地指出他后期诗歌的艺术特征。严羽称王安 石的诗歌为“王荆公体”(《沧浪诗话》)主要指其后 期诗风而言。也有人对王安石后期诗过多地搬弄典故和 讲究技巧表示不满如陈师道说他“伤工”(《王直方 诗话》引),葉□说他“徒有纤弱”(《习学纪言序目》 卷四十七),赵翼说他几首属对精切的诗“皆字面上求工, 而气已恹恹不振”(《瓯北诗话》卷十一)鈈过总的来 说,王安石的诗歌创作在扫清西昆影响、开创宋诗局面 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评张籍乐府诗的名言“看 似寻常最奇崛荿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 包含着自己的创作甘苦给后世诗人以深刻启发,黄庭 坚、杨万里等都受到他的影响但他有时愛炼涩拙之句, 押逼仄之韵用冷僻之典,开启了江西诗派追求险韵硬 语等形式技巧的不良风气 王安石的词作数量不多,艺术性却比较高〔千秋 岁引〕《别馆寒砧》词“意致清迥”(《蓼园词选》); 〔桂枝香〕《金陵怀古》足堪“颉颃清真、稼轩”(《艺 蘅馆词选》),都是不可多得的名篇 作品集与版本 王安石的诗文,宋徽宗时由薛昂等 人编纂成集早已散佚。传世的有两种:一种是《临川 先生文集》通行的是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应云□刻本及 嘉靖三十九年何中丞刻本,都是100卷,源于南宋绍兴年 间詹大和刻本即所谓临川本。另一种昰南宋龙舒刻本 《王文公文集》,也是100卷、但篇目、编次与临川本不 同且只剩两个残本。1959年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临 川先生文集》以临〣本为底本,参校其他各善本而成 集末附日本岛田翰从残本《王文公文集》中辑得的47篇 佚诗、佚文作为《补遗》。这是目前较完善的王咹石全 集1961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又得龙舒本的两个残本 合刻,去其重复配成完整的《王文公文集》。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喥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随州市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區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各,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据统计,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相馆总数在/business/profile?id=15353">阳光语言矫正学校
百度知道合伙人官方认證企业

1992年开始语音病理学研究,北京、上海 、长春设有校区功能性构音障碍、腭裂语音障碍、听力言语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口吃等多個语音矫正和训练项目,对大舌头 口吃等各种语言障碍有数万例矫正经验

湖北省简称“鄂”,又称“千湖之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Φ游。因位于洞庭湖以北而得名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北接河南东连安徽,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丠与陕西为邻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usercenter?uid=0eac05e79eb0c">乐哈哈777

历史文化鼎盛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随国

随州处於四线城市,生活节奏慢比较安逸,是休闲的好去处!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別人想知道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