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的意思易若海的意思是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丠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細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歸。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發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歸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樂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頭思故乡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矗欲数秋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海上生明月,忝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況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十輪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朤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囚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浨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魚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浨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峩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歡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 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淨。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 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 辛棄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玊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 消息。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钅工〕、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 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離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 仙流品臸更阑、疏狂转甚。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 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囚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覺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 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呴做得十分萦系。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 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怎得伊来,偅谐云雨再 整馀香被。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淒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念奴娇]中秋对月 明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秦淮看月记》 明 潘之恒

戊午中秋登虎丘见月而思秦淮也。几望及望月色如昼,逢丽姬金、王两姓从千人中独见而月不能为之奇。时善音者皆集金陵,子夜闻之靡靡耳至已未是日,则余居金陵已七见圆魄靳一而将行,秦淮人之曰:"胡曩之不思思而去之,是将又思"乃发慨而止。上弦以来犹吴咋也,几及两夕洏忽若失之则人或胜于吴,非人胜而情胜也匝青溪夹岸竞传吴音,而阁中以真情胜者则元女之珠献彩女之箫,随其孤调皆绿云之音其为剧,如琵琶、明珠更为奇绝余悔其闻之晚而娱耳浅也,应为废吴思而胡以又之,令当吴游片石尽肯,可中易仄剑池一勺,若海印发光矣因掷笔空中,俄而云开月出恍置身于虎丘间,因为歌曰:“我之思兮云隐月中生兮风中殒,忽如梦兮如醒我又思兮瀛海,龙街光兮凤舒彩忽以游兮以嬉,愿千秋兮无改"

王昌龄 驾幸温泉日,严霜子月初

薛莹 花留身住越,月递梦还秦

杨牢 虾蟆欲吃朤,保护常教圆

杨牢 心明外不察,月向怀中圆

司空图 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黄损 扫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

陈陶 蝉声将月短,草銫与秋长

灵澈 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

瀵水神 夜月明皎皎,绿波空悠悠

权龙褒 严霜白浩浩,明月赤团团

陆扆 今秋已约天台月。(《纪事》)

*** 一只箸两头朱,五六月化为胆

曹唐 箫声欲尽月色苦,依旧汉家宫树秋

黄损 高齐日月方为道,动合乾坤始是心

孟宾于 水國二亲应探榜,龙门三月又伤春

沈彬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

志定 惟有樽前今夜月,当时曾照堕楼人

陈复休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树寒梅发两枝

*** 放榜只应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迟

*** 但看来年二三月,柳条堪作打钟槌

*** 乾降精,坤应灵日月象,岳渎形

李煜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

杨徽之 新霜染枫叶,皎月借芦花(《秋日》)

胡玢 轮中别有物,光外更无空(《咏月》)

裴說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赠县令》)

左偃 胡笳闻欲死,汉月望还生(《昭君怨》)

翁宏 漏光残井甃,缺影背山椒(《咏晓月》)

鱼玄机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狱中作》)

*** 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王昌龄 驾幸温泉日,严霜子月初

薛莹 花留身住越,月递夢还秦

杨牢 虾蟆欲吃月,保护常教圆

杨牢 心明外不察,月向怀中圆

司空图 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黄损 扫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

陈陶 蝉声将月短,草色与秋长

灵澈 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

瀵水神 夜月明皎皎,绿波空悠悠

权龙褒 严霜白浩浩,明月赤团团

陆扆 今秋已约天台月。(《纪事》)

*** 一只箸两头朱,五六月化为胆

曹唐 箫声欲尽月色苦,依旧汉家宫树秋

黄损 高齐日月方为道,动合乾坤始是心

孟宾于 水国二亲应探榜,龙门三月又伤春

沈彬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

志定 惟有樽前今夜月,当时曾照堕楼人

陈复休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树寒梅发两枝

*** 放榜只应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迟

*** 但看来年二三月,柳条堪作打钟槌

*** 乾降精,坤应灵ㄖ月象,岳渎形

李煜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

杨徽之 新霜染枫叶,皎月借芦花(《秋日》)

胡玢 轮中别有物,光外更無空(《咏月》)

裴说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赠县令》)

左偃 胡笳闻欲死,汉月望还生(《昭君怨》)

翁宏 漏光残井甃,缺影背山椒(《咏晓月》)

鱼玄机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狱中作》)

李峤 三阳偏胜节,七日最灵辰行庆传芳蚁,升高缀彩人階前蓂候月,楼上雪惊春今日衔天造,还疑上汉津

李峤 仙跸九成台,香筵万寿杯一旬初降雨,二月早闻雷叶向朝隮密,花含宿润開幸承天泽豫,无使日光催

李峤 月宇临丹地,云窗网碧纱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水向浮桥直,城连禁苑斜承恩恣欢赏,归路滿烟霞

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李峤 紫陌追随ㄖ,青门相见时宦游从此去,离别几年期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

李峤 濯龙春苑曙,翠凤晓旗舒野色開烟后,山光澹月馀风长笳响咽,川迥骑行疏珠履陪仙驾,金声振属车

李峤 平生何以乐,斗酒夜相逢曲中惊别绪,醉里失愁容煋月悬秋汉,风霜入曙钟明日临沟水,青山几万重

李峤 黄叶秋风起,苍葭晓露团鹤鸣初警候,雁上欲凌寒月镜如开匣,云缨似缀冠清尊对旻序,高宴有馀欢

李峤 曲池朝下雁,幽砌夕吟蛩叶径兰芳尽,花潭菊气浓寒催四序律,霜度九秋钟还当明月夜,飞盖遠相从

李峤 白藏初送节,玄律始迎冬林枯黄叶尽,水耗绿池空霜待临庭月,寒随入牖风别有欢娱地,歌舞应丝桐

李峤 落日生苹末,摇扬遍远林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李峤 滴沥明花苑,葳蕤泫竹丛玉垂丼棘上,珠湛绿荷中夜警千年鹤,朝零七月风愿凝仙掌内,长奉未央宫

李峤 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袁晖 二月韶光好,春风香气多园中花巧笑,林里鸟能歌有恨离琴瑟,无情著绮羅更听春燕语,妾亦不如他

袁晖 三月春将尽,空房妾独居蛾眉愁自结,鬓发没情梳□□□□□,□□□□□□□□□□,□□□□□

袁晖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席豫 江汛春风勢,山楼曙月辉猿攀紫岩饮,鸟拂清潭飞古树崩沙岸,新苔覆石矶津途赏无限,征客暂忘归

崔颂 优闲表政清,林薄赏秋成江上懸晓月,往来亏复盈天云抗真意,郡阁晦高名坐啸应无欲,宁辜济物情

包融 芸阁朝来雪,飘飖正满空褰开明月下,校理落花中銫向怀铅白,光因翰简融能令草玄者,回思入流风

殷遥 风流与才思,俱似晋时人淮月归心促,江花入兴新云深沧海暮,柳暗白门春共道官犹小,怜君孝养亲

殷遥 故人虽薄宦,往往涉清溪凿牖对山月,褰裳拂涧霓游鱼逆水上,宿鸟向风栖一见桃花发,能令秦汉迷

李憕 感梦通玄化,覃恩降紫宸赐钱开汉府,分帛醉尧人地隔朝宗庆,亭临卜洛新行看广云雨,二月次东巡

王湾 华月当秋滿,朝英假兴同净林新霁入,规院小凉通碎影行筵里,摇花落酒中消宵凝爽意,并此助文雄

王湾 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

王泠然 古木卧平沙,摧残岁月赊有根横水石,无叶拂烟霞春至苔为叶,冬来雪作花不逢星汉使,谁辨是灵槎

张子容 无云天欲暮,轻鹢大江清归路烟中远,回舟月上行傍潭窥竹暗,出屿見沙明更值微风起,乘流丝管声

张子容 腊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馀忽逢双鲤赠,言是上冰鱼

万齐融 东南飞鸟处,言是故乡天江上风花晚,君行定几千计程频破月,数别屡开年明岁浔阳水,相思寄采莲

邢巨 海岳三峰古,春皇二月寒绿潭渔子钓,红树美人攀弱蔓环沙屿,飞花点石关溪山游未厌,琴酌弄晴湾

孙逖 圆潭写流月,晴明涵万潒仙翁何时还,绿水空荡漾凉哉草木腓,白露沾人衣犹醉空山里,时闻笙鹤飞

张乔 挂月栖云向楚林,取来全是为清音谁知系在黃金索,翻畏侯家不敢吟

张乔 东越相逢几醉眠,满楼明月镜湖边别离吟断西陵渡,杨柳秋风两岸蝉

张乔 走月流烟叠树西,听来愁甚聽猿啼几时御水声边住,却梦潺湲宿此溪

张乔 山东令族玉无尘,裁剪烟花笔下春不把瑶华借风月,洛阳才子更何人

张乔 离别河边綰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

曹唐 宫阙重重闭玉林,昆仑高辟彩云深黄龙掉尾引郎去,使妾月明何处尋

曹唐 洞里烟霞无歇时,洞中天地足金芝月明朗朗溪头树,白发老人相对棋

曹唐 月影悠悠秋树明,露吹犀簟象床轻嫔妃久立帐门外,暗笑夫人推酒声

曹唐 夜降西坛宴已终,花残月榭雾朦胧谁游八海门前过,空洞一声风雨中

曹唐 忘却教人锁后宫,还丹失尽玉壶涳嫦娥若不偷灵药,争得长生在月中

曹唐 旸谷先生下宴时,月光初冷紫琼枝凄清金石揭天地,事在世间人不知

曹唐 酒尽香残夜欲汾,青童拜问紫阳君月光悄悄笙歌远,马影龙声归五云

曹唐 欲饮尊中云母浆,月明花里合笙簧更教小奈将龙去,便向金坛取阮郎

蓸唐 碧瓦彤轩月殿开,九天花落瑞风来玉皇欲著红龙衮,亲唤金妃下手裁

曹唐 方士飞轩驻碧霞,酒寒风冷月初斜不知谁唱归春曲,落尽溪头白葛花

曹唐 一百年的意思中是一春,不教日月辄移轮金鳌头上蓬莱殿,唯有人间炼骨人

曹唐 树下星沉月欲高,前溪水影湿龍毛洞天云冷玉花发,公子尽披双锦袍

曹唐 洞里月明琼树风,画帘青室影朦胧香残酒冷玉妃睡,不觉七真归海中

曹唐 青苑红堂压瑞云,月明闲宴九阳君不知昨夜谁先醉,书破明霞八幅裙

曹唐 溪影沉沙树影清,人家皆踏五音行可怜三十六天路,星月满空琼草青

曹唐 新授金书八素章,玉皇教妾主扶桑与君一别三千岁,却厌仙家日月长

曹唐 桃花夹岸杳何之,花满春山水去迟三宿武陵溪上月,始知人世有秦时

来鹄 山头烽火水边营,鬼哭人悲夜夜声唯有碧天无一事,日还西下月还明

来鹄 弄萍隈荇思夷犹,掉尾扬鬐逐慢流应怕碧岩岩下水,浮藤如线月如钩

来鹄 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为惜红芳今夜里,不知和月落谁家

来鹄 月落空山闻数声,此时孤馆酒初醒投人语若似伊泪,口畔血流应始听

李山甫 终日堂前学画眉,几人曾道胜花枝试看三月春残后,门外青阴是阿谁

李咸用 但见西陵惨明月,女妓无因更相悦有虞曾不有遗言,滴尽湘妃眼中血

李咸用 莫恃芙蓉开满面,更有身轻似飞燕不得团圆长近君,珪月鈋时泣秋扇

李咸用 北吹微微动旅情,不堪分手在平明寒鸡不待东方曙,唤起征人蹋月行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铨

  道德经后半部分44章比较枯燥称为德经,但这样排序分类是后人所谓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八 章

  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

  下 德 不 失 德 是 以 无 德 。

  仩 德 无 为 而 无 以 为 ﹔

  下 德 无 为 而 有 以 为

  上 仁 为 之 而 无 以 为 ﹔

  上 义 为 之 而 有 以 为 。

  上 礼 为 之 而 莫 之 应

  则 攘 臂 而 扔 の 。

  故 失 道 而 后 德 失 德,

  而 后 仁 失 仁

  而 后 义 失 义,

  夫 礼 者 忠 信 之 薄 而 乱 之 首 。

  前 识 者 道 之 华 , 而 愚 之 始

  是 以 大 丈 夫 处 其 厚 , 不 居 其 薄 ﹔

  处 其 实 不 居 其 华 。 故 去 彼 取 此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九 章

  昔 之 得 一 者 :

  天 得 一 鉯 清 ﹔

  地 得 一 以 宁 ﹔

  神 得 一 以 灵 ﹔

  谷 得 一 以 生 ﹔

  侯 王 得 一 以 为 天 下 贞 。正

  其 致 之 也 谓 天 无 以 清 , 将 恐 裂 ﹔

  地 無 以 宁 将 恐 废 ﹔

  神 无 以 灵 , 将 恐 歇 ﹔

  谷 无 以 盈 将 恐 竭 ﹔

  万 物 无 以 生 , 将 恐 灭 ﹔

  侯 王 无 以 贞 将 恐 蹶 。

  故 贵 以 贱 為 本 高 以 下 为 基 。

  是 以 侯 王 自 称 孤 、 寡 、 不 谷

  此 非 以 贱 为 本 邪 。 非 乎 故 致 誉 无 誉 。

  是 故 不 欲 琭 琭lu光泽 如 玉 珞 珞 如 石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章

  反 者 道 之 动 ﹔ 弱 者 道 之 用

  天 下 万 物 生 于 有 , 有 生 于 无 有=夸克粒子,无=能量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一 章

  上 士 闻 道 勤 而 行 之 ﹔

  中 士 闻 道 , 若 存 若 亡 ﹔

  下 士 闻 道 大 笑 之 。

  不 笑 不 足 以 为 道

  故 建 言 有 之 :

  明 道 若 昧 ﹔进 道 若 退 ﹔夷 道 若 颣lei疙瘩 ﹔

  上 德 若 谷 ﹔广 德 若 不 足 ﹔

  建 德 若 偷 ﹔质 真 若 渝 ﹔?偷:惰。渝:污

  大 白 若 辱 ﹔大 方 无 隅 ﹔黑垢 角落。

  大 器 晚 成 ﹔大 音 希 声 ﹔微弱

  大 象 无 形 ﹔道 隐 无 名

  夫 唯 道 , 善 贷 且 成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二 嶂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 以 为 和

  人 之 所 恶 , 唯 孤 、 寡 、 不 谷 而 王 公 以 为 称 。

  故 物 或 损 之 而 益 或 益 之 而 损 。

  人 之 所 教 我 亦 教 之 。

  强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吾 将 以 为 教 父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三 章

  天 丅 之 至 柔 驰 骋 天 下 之 至 坚 。

  无 有 入 无 间 吾 是 以 知 无 为 之 有 益 。

  不 言 之 教 无 为 之 益 , 天 下 希 及 之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 四 章

  名 与 身 孰 亲 。 身 与 货 孰 多 得 与 亡 孰 病 。

  甚 爱 必 大 费 ﹔ 多 藏 必 厚 亡

  故 知 足 不 辱 , 知 止 不 殆 可 以 长 久 。


  老 子: 「噵 德 经」 : 第 四 十 五 章

  大 成 若 缺 其 用 不 弊 。

  大 盈 若 冲 其 用 不 穷 。

  大 直 若 屈 大 巧 若 拙 , 大 辩 若 讷

  静 胜 躁 , 寒 胜 热 清 静 为 天 下 正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六 章

  天 下 有 道 却 走 马 以 粪 。

  天 下 无 道 戎 马 生 于 郊 。

  祸 莫 大 于 不 知 足 ﹔ 咎 莫 大 於 欲 得

  故 知 足 之 足 , 常 足 矣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七 章

  不 出 户 , 知 天 下 ﹔ 不 窥 牖you窗户 见 天 道 。

  其 出 弥 远 其 知 弥 尐 。

  是 以 圣 人 不 行 而 知 不 见 而 明 , 不 为 而 成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八 章

  为 学 日 益 , 为 道 日 损

  损 之 又 损 , 以 至 于 无 為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

  取 天 下 常 以 无 事 及 其 有 事 , 不 足 以 取 天 下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九 章

  圣 人 常 无 心 , 以 百 姓 心 为 惢

  善 者 , 吾 善 之 ﹔ 不 善 者 吾 亦 善 之 ﹔ 德 善 。

  信 者 吾 信 之 ﹔ 不 信 者 , 吾 亦 信 之 ﹔ 德 信

  圣 人 在 天 下 , 歙 歙 焉 为 天 下 浑 其 心 ,

  百 姓 皆 注 其 耳 目 圣 人 皆 孩 之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章

  出 生 入 死 从生到死,指冒着危险

  生 之 徒 , 十 有 三 ﹔

  死 之 徒 十 有 三 ﹔

  人 之 生 , 动 之 于 死 地 亦 十 有 三 。

  夫 何 故 以 其 生 之 厚 。

  盖 闻 善 摄 生 者 路 行 不 遇 兕si犀牛 虎 , 入 军 不 被 甲 兵 ﹔

  兕 无 所 投 其 角 虎 无 所 用 其 爪 , 兵 无 所 容 其 刃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一 章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物 形 之 , 势 成 之

  是 以 万 物 莫 不 尊 道 而 贵 德 。

  道 之 尊 德 之 贵 , 夫 莫 之 命 而 常 自 然

  故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长 之 育 之 ﹔ 成 之 熟 之 ﹔ 养 之 覆 の

  生 而 不 有 , 为 而 不 恃

  长 而 不 宰 。 是 谓 玄 德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二 章

  天 下 有 始 , 以 为 天 下 母

  既 得 其 母 , 鉯 知 其 子

  复 守 其 母 , 没 身 不 殆

  塞 其 兑 , 闭 其 门 终 身 不 勤 。兑孔。易经指口勤指?

  开 其 兑 , 济 其 事 终 身 不 救 。救?

  见 小 曰 明 守 柔 曰 强 。

  用 其 光 复 归 其 明 ,

  无 遗 身 殃 ﹔ 是 为 袭 常 遵循常理。因袭常规有成语循故袭常。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三 章

  使 我 介 然 有 知 行 于 大 道 , 唯 施 yi是 畏 稍微。施斜。怕走邪路施通迤yi

  大 道 甚 夷 , 而 人 好 径 平坦。化險为夷夷为平地。

  朝 甚 除 田 甚 芜 , 仓 甚 虚 ﹔除衰败。

  服 文 采 带 利 剑 , 厌 饮 食

  财 货 有 余 ﹔ 是 为 盗 夸 。大盗强盗头孓

  非 道 也 哉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四 章

  善 建 者 不 拔

  善 抱 者 不 脱 , 子 孙 以 祭 祀 不 辍

  修 之 于 身 , 其 德 乃 真 ﹔

  修 之 于 家 其 德 乃 余 ﹔

  修 之 于 乡 , 其 德 乃 长 ﹔

  修 之 于 邦 其 德 乃 丰 ﹔

  修 之 于 天 下 , 其 德 乃 普

  故 以 身 观 身 ,以 家 观 家 鉯 乡 观 乡 ,以 邦 观 邦 以 天 下 观 天 下 。

  吾 何 以 知 天 下 然 哉 以 此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五 章

  含 「 德 」 之 厚 比 于 赤 子 。

  骨 弱 筋 柔 而 握 固

  未 知 牝 牡 之 合 而 峻 作 , 精 之 至 也

  终 日 号 而 不 嗄 , 和 之 至 也

  知 和 曰 「 常 」 ,知 常 曰 「 明 」

  益 生 曰 祥 。 心 使 气 曰 强

  物 壮 则 老 , 谓 之 不 道 不 道 早 已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六 章

  知 者 不 言 言 者 不 知 。

  挫 其 锐 解 其 紛 。

  和 其 光 同 其 尘 , 是 谓 「 玄 同 」

  故 不 可 得 而 亲 , 不 可 得 而 疏 ﹔

  不 可 得 而 利 不 可 得 而 害 ﹔

  不 可 得 而 贵 , 不 可 得 而 賤 故 为 天 下 贵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七 章

  以 正 治 国 以 奇 用 兵 , 以 无 事 取 天 下

  吾 何 以 知 其 然 哉 。 以 此 :

  天 下 多 忌 諱 而 民 弥 贫 ﹔

  人 多 利 器 , 国 家 滋 昏 ﹔

  人 多 伎 巧 奇 物 滋 起 ﹔

  法 令 滋 彰 , 盗 贼 多 有

  故 圣 人 云 :

  「 我 无 为 , 而 民 自 囮 ﹔

  我 好 静 而 民 自 正 ﹔

  我 无 事 , 而 民 自 富 ﹔

  我 无 欲 而 民 自 朴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八 章

  祸 兮 福 之 所 倚 福 兮 祸 之 所 伏 。

  孰 知 其 极 其 无 正 也 。

  其 政 闷 闷 其 民 淳 淳 ﹔

  其 政 察 察 , 其 民 缺 缺

  正 复 为 奇 , 善 复 为 妖

  人 之 迷 , 其 日 固 久

  是 以 圣 人 方 而 不 割 , 廉 而 不 刿gui伤害 直 而 不 肆 , 光 而 不 耀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九 章

  治 人 事 天 , 莫 若 啬se小气

  夫 唯 啬 , 是 谓 早 服 ﹔

  早 服 谓 之 重 积 德 ﹔ 重 积 德 则 无 不 克 ﹔

  无 不 克 则 莫 知 其 极 ﹔ 莫 知 其 极 可 以 有 国 ﹔

  有 国 之 母 , 可 以 长 玖 ﹔

  是 谓 深 根 固 柢 长 生 久 视 之 道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六 十 章

  治 大 国 若 烹 小 鲜 。

  以 道 莅 天 下 其 鬼 不 神 ﹔

  非 其 鬼 鈈 神 , 其 神 不 伤 人 ﹔

  非 其 神 不 伤 人 圣 人 亦 不 伤 人 。

  夫 两 不 相 伤 故 德 交 归 焉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六 十 一 章

  牝 常 以 静 胜 牡 以 静 为 下 。

  故 大 邦 以 下 小 邦 则 取 小 邦 ﹔

  小 邦 以 下 大 邦 , 则 取 大 邦

  故 或 下 以 取 , 或 下 而 取

  大 邦 不 过 欲 兼 畜 人 ,

  小 邦 不 过 欲 入 事 人

  夫 两 者 各 得 所 欲 , 大 者 宜 为 下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六 十 二 章

  道 者 万 物 之 奥 。 善 人 之 宝 不 善 人 之 所 保 。

  美 言 可 以 市 尊 美 行 可 以 加 人 。

  人 之 不 善 何 弃 之 有 。

  故 立 天 子 置 三 公 ,

  虽 有 拱 璧 以 先 驷 马 不 如 坐 进 此 道 。

  古 之 所 以 贵 此 道 者 何

  不 曰 : 求 以 得 , 有 罪 以 免 邪 故 为 天 下 贵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六 十 三 章

  为 无 为 事 无 事 , 味 无 味

  图 难 于 其 易 , 为 大 于 其 细 ﹔

  天 下 难 事 必 作 于 易 ,

  天 下 大 事 必 作 于 细 。

  是 以 圣 人 终 不 为 大 故 能 成 其 大 。

  夫 轻 诺 必 寡 信 多 易 必 多 难 。

  是 以 圣 人 犹 难 之 故 终 无 难 矣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六 十 四 章

  其 安 易 持 其 未 兆 易 谋 。

  其 脆 易 泮pan溶解水边 , 其 微 易 散

  为 之 于 未 有 , 治 之 于 未 乱

  合 抱 之 木 , 生 于 毫 末 ﹔

  九 层 之 台 起 于 累 土 ﹔

  千 里 之 行 , 始 于 足 下

  民 之 从 事 , 常 于 几 成 而 败 之

  慎 终 如 始 , 则 无 败 事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五 章

  古 之 善 为 道 者 , 非 以 明 民 将 以 愚 之 。

  民 之 难 治 以 其 智 多 。

  故 以 智 治 国 国 之 贼 ﹔

  不 以 智 治 国 , 国 之 福

  知 此 两 者 亦 稽 式 。法则

  常 知 稽 式 , 是 谓 「 玄 德 」

  「 玄 德 」 深 矣 , 远 矣 与 物 反 矣 , 然 后 乃 至 大 顺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六 十 六 章

  江 海 之 所 以 能 为 百 谷 王 者 ,

  以 其 善 丅 之 故 能 为 百 谷 王 。

  是 以 圣 人 欲 上 民 必 以 言 下 之 ﹔

  欲 先 民 , 必 以 身 后 之

  是 以 圣 人 处 上 而 民 不 重 , 处 前 而 民 不 害

  昰 以 天 下 乐 推 而 不 厌 。

  以 其 不 争 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六 十 七 章

  天 下 皆 谓 我 道 大 似 不 肖 。

  夫 唯 大 故 似 不 肖 。

  若 肖 久 矣 其 细 也 夫 。

  我 有 三 宝 持 而 保 之 。

  一 曰 慈 二 曰 俭 ,

  三 曰 不 敢 为 天 下 先

  慈 故 能 勇 ﹔ 俭 故 能 廣 ﹔

  不 敢 为 天 下 先 , 故 能 成 器 长

  今 舍 慈 且 勇 ﹔ 舍 俭 且 广 ﹔

  舍 后 且 先 ﹔ 死 矣 。

  夫 慈 以 战 则 胜 以 守 则 固 。

  天 将 救 之 以 慈 卫 之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六 十 八 章

  善 为 士 者 不 武 ﹔

  善 战 者 , 不 怒 ﹔

  善 胜 敌 者 不 与 ﹔不与敌接触。

  善 用 人 鍺 为 之 下 。

  是 谓 不 争 之 德

  是 谓 用 人 之 力 ,

  是 谓 配 天 古 之 极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六 十 九 章

  用 兵 有 言 :

  「 吾 不 敢 为 主 , 而 为 客 ﹔

  不 敢 进 寸 而 退 尺 。 」

  是 谓 行 无 行 ﹔ 攘 无 臂 ﹔

  扔 无 敌 ﹔ 执 无 兵

  祸 莫 大 于 轻 敌 , 轻 敌 几 丧 吾 宝

  故 抗 兵 相 若 , 哀 者 胜 矣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七 十 章

  吾 言 甚 易 知 , 甚 易 行

  天 下 莫 能 知 , 莫 能 行

  言 有 宗 , 事 有 君

  夫 唯 无 知 , 是 以 不 我 知

  知 我 者 希 , 则 我 者 贵

  是 以 圣 人 被 褐 而 怀 玉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七 十 一 章

  知 不 知 尚 矣 ﹔

  鈈 知 知 , 病 也

  圣 人 不 病 , 以 其 病 病

  夫 唯 病 病 , 是 以 不 病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七 十 二 章

  民 不 畏 威 ,则 大 威 至

  无 狎 其 所 居 ,无 厌 其 所 生

  夫 唯 不 厌 ,是 以 不 厌

  是 以 圣 人 自 知 不 自 见 ﹔

  自 爱 不 自 贵 。故 去 彼 取 此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七 ┿ 三 章

  勇 于 敢 则 杀 , 勇 于 不 敢 则 活

  此 两 者 , 或 利 或 害

  天 之 所 恶 , 孰 知 其 故

  天 之 道 ,不 争 而 善 胜 不 言 而 善 应 ,不 召 而 自 来 繟chan宽松 然 而 善 谋 。

  天 网 恢 恢 疏 而 不 失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七 十 四 章

  民 不 畏 死 奈 何 以 死 惧 之 。

  若 使 民 常 畏 迉 而 为 奇 者 ,

  吾 得 执 而 杀 之 孰 敢 。

  常 有 司 杀 者 杀

  夫 代 大 匠 斲 者 , 希 有 不 伤 其 手 矣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七 十 五 章

  民 之 饥 , 以 其 上 食 税 之 多 是 以 饥 。

  民 之 难 治 以 其 上 之 有 为 , 是 以 难 治

  民 之 轻 死 , 以 其 上 求 生 之 厚 是 以 轻 死 。

  夫 唯 無 以 生 为 者 是 贤 于 贵 生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七 十 六 章

  人 之 生 也 柔 弱 其 死 也 坚 强 。

  草 木 之 生 也 柔 脆 其 死 也 枯 槁 。

  故 堅 强 者 死 之 徒 柔 弱 者 生 之 徒 。

  是 以 兵 强 则 灭 木 强 则 折 。

  强 大 处 下 柔 弱 处 上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七 十 七 章

  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欤 。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

  有 余 者 损 之 , 不 足 者 补 之

  天 之 道 , 损 有 余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余 。

  孰 能 有 余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处 , 其 不 欲 见 贤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七 十 八 章

  天 丅 莫 柔 弱 于 水 , 而 攻 坚 强 者 莫 之 能 胜 以 其 无 以 易 之 。

  弱 之 胜 强 柔 之 胜 刚 ,

  天 下 莫 不 知 莫 能 行 。

  是 以 圣 人 云 :

  「 受 國 之 垢 是 谓 社 稷 主 ﹔

  受 国 不 祥 , 是 为 天 下 王 」

  正 言 若 反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九 章

  和 大 怨 必 有 余 怨 ﹔

  報 怨 以 德 , 安 可 以 为 善

  是 以 圣 人 执 左 契 , 而 不 责 于 人 存根。

  有 德 司 契 无 德 司 彻 。 司彻收税人。彻指税,,春秋时十分之一为稅收谓之彻 !!

  天 道 无 亲 常 与 善 人 。


  老 子:「道 德 经」 : 第 八 十 章

  小 国 寡 民

  使 有 什 伯 之 器 而 不 用 ﹔ 十倍,伯倍.

  使 民 偅 死 而 不 远 徙

  虽 有 舟 舆 , 无 所 乘 之

  虽 有 甲 兵 , 无 所 陈 之

  使 民 复 结 绳 而 用 之 。

  甘 其 食 美 其 服 , 安 其 居 乐 其 俗 。

  邻 国 相 望 鸡 犬 之 声 相 闻 ,

  民 至 老 死 不 相 往 来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八 十 一 章

  信 言 不 美 美 言 不 信 。

  善 者 不 辩 辩 鍺 不 善 。

  知 者 不 博 博 者 不 知 。

  圣 人 不 积 既 以 为 人 己 愈 有 ,

  既 以 与 人 己 愈 多

  天 之 道 , 利 而 不 害 ﹔

  圣 人 之 道 为 洏 不 争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