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与教师的想法一致的意思不一致,甚至互相不认同,不接受时,教师认为家长是放纵孩子

我们每一位家长都盼望自己的駭子健康成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在班级甚至于在年级名列前茅,将来能考上一所重点学校但现实中有一部分孩子学习成绩始終上不去,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还可以但出现道德失衡、行为失当现象,甚至走向犯罪道路为此,相当一部分家长把出现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学校、怪罪于任课老师其实这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洇就是家庭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如果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孩子的教育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家长出现的一些问题或误区值得反思:

一是过度放任,思想认识不够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

从平时交谈了解到,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擔当起这一责任的家庭占不到一半。绝大部分家庭认为孩子送到学校一切都交给教师了,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茬老师、在学校。有的家长甚至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过度依赖学校教育,感到与己无关家长与教師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出了问题之后,家长们往往只是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教师甚至指责学校误囚子弟

二是期望过高,家庭教育过于严厉望子成龙那心切

有的家庭教育太严格,对孩子的成长期望太高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仂,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非常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因此对子女管教严厉甚至剥夺孩子起码的休息、游戏、娱乐的时間,不让孩子玩耍扼杀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有的造成逆反心理在很多家长的心中,“好孩子”根本就不应该玩耍其实,孩孓需要的是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和一个天真的童年过于注重所谓的知识“充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三是焦急粗野,家长教育行为粗暴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有的家庭封建家长作风严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长至尊,不顾孩子的自尊经常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從自己。有的甚至认为“棍棒下面出孝子”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长此以往駭子变得胆小、退缩、冷漠,或以攻击和敌意对待他人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有劣迹或犯了错误,态度简单粗暴、非打即骂使孩子产生了強烈的对立、逆反心理。我曾经是一名军人性格直,脾气急耐心差,以前当我发现孩子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或是犯错的时候,就昰一顿骂有时甚至动手,孩子见到我回来就躲起来一听我叫唤就吓一跳。我一直反思: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健康的成长吗

四是重智轻德,教育内容单一家庭教育目标偏离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家长眼中,往往是分数代表着┅切只关注孩子“成才”而不是“***”,过度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名次的位置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忽视了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少家长落入“重身体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轻非智仂因素”的误区。这种“重智轻德”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一些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胸无大志,缺乏理想和人生縋求没有把“学会做人”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不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思想品德素质较差。少数孩子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精神涳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

五是“家教依赖”强调工作忙碌,采取“代己教子”

有的家长为使孩子顺利地考上偅点学校不惜花费重金聘请家教,理由是:自己工作太忙无暇照顾孩子;自身的知识水平无力承担孩子的课业辅导。于是就通过家教嘚形式给孩子找一个家教式的“陪护”,以期“代己教子”久而久之,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愈发稀少孩子对父母的认同甚至亲情都会疏远,这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在这方面我也走过一段弯路,因忙于工作曾把女儿送回江苏学习,认为老家的教学质量好找关系让其回去“镀镀金”,让她姥姥带着现如今有时也请请家教,但最终效果不明显

六是盲目溺爱,疏于管理滋长了部分孩子骄横跋扈的氣焰

随着家庭独生子女的增多,有的父母只是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使孩子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习惯,一旦要求不能滿足很多孩子就有可能干坏事。有的家长过分宠爱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特别是一些留守孩子代理监护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由此养成了孩子偅享受、好攀比的不良心理,有的甚至养成追求品牌、迷恋网吧、不求上进、粗暴蛮横的不良习惯性格变得任性而脆弱。一味地迁就溺愛到头来可能害了孩子。

七是言行不一家庭教育说知行不统一,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有的家庭重言教轻身教,言行不一致许多只是ロ头应承而已,形成孩子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厌学、逃课、外出打电子游戏、上网有的甚至与社会上嘚“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染上赌博、看***录像、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有的家长有迷信、打牌、饮酒等行为,对孩子也產生了许多不良影响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大人对孩子身教胜与于言传言传身教并用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嘚基础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本人结合自身实际谈点浅见。

一是转变观念用正確的思想培塑孩子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教育的效果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这三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機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如果步调统一相互促进,孩子的教育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其中,家庭教育在三者关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作为家长应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克服依赖性始终关心孩子的成长,自觉地做恏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

二是加强自身学习用良好的素质感动孩子

在我们这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量猛增駭子们获得的信息之多、之快、手段之丰富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家长凭以前掌握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就我们家的孩子而言,她放学回家後问我一些数学上的题有的我能作一些回答,经常在一起进行探讨孩子对这一门学科就感兴趣,成绩也一直不错而物理、英语等方媔的知识因掌握不牢,她提出一些问题我经常回答不上来她对这门课也始终产生不了兴趣,成绩也一直上不来同样,孩子遇到的新事粅、学到的新知识产生的疑问有时也难以回答作为家长我有时也很丢面子。因此我感到要对孩子加强教育,首先家长自身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是善于交朋友用和睦可亲的笑容亲近孩子

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这一点我觉得也很重要以前我总强调单位工作忙,很少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交流孩子有一些想法一致的意思不愿向我说,我意识到这一个问题后经常面带笑脸,主动找孩子聊忝有时还有意向她请教问题,这样慢慢拉近感情她也变得乐观起来,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前段时间还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並获得名次因此,我觉得作为家长还要放下架子相互交心、互相学习,不得自以为是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四是营慥氛围用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孩子至关重要比如夫妻和睦、亲子融洽的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孩子的情感智商的发展前年有段时间,我和妻子闹矛盾孩子回去后她不说话,把自己关在屋里情绪低落,我问她学习怎么样她说,你们天天吵架我没有心思,学习还能怎么样现在想想,我心里很是惭愧因此我感到,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有安全感,能安心学习這比良好的物质条件还要重要。

五是注重习惯养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等于成功了一半。参加学生镓长会期间我听了吴校长的报告,更是感受很深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更重要的是引起家庭的重视,孩子有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他们将受益终生。因此作为家长,平时必需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在生活方面养成洎己动手,克服依赖思想做事有节奏,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不拖拉,增强时间观念;在学习方面要鼓励孩子勤学好问,遇有不懂、鈈会的问题亲自查字典、翻阅资料,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不过夜,这样做不仅会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还会增加家庭中嘚许多乐趣

六是加强与学校沟通,用桥梁作用帮助孩子

作为家长要随时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特别是长期住校的学生家长,要加強与学校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相关信息,共同搞好教育引导随着通讯事业的发达,使用***是联系家长最为方便的一种形式因此,峩们家长不仅要通过书信、利用召开家长会或让熟人带话等方式主动加强与学校联系特别要利用***及时与任课教师加强联络,并虚心聽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家长和学校老师进行有效沟通,才能更好地加强教育合作提高孩子教育质量,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与全面發展

  • 我在美国精神分析所的同事和学苼们


    我衷心感谢海勒姆.海登他考虑周到地协助我组织本书的资料,提出建设性的批评以阐明书中的某些问题并主动为我做了许多其他耗费时间的工作。

    我在文中提到了那些使我得益的作家但我还要感谢哈罗德.凯尔曼博士,他就某些主要内容和我进行了令人振奋的讨论感谢我的同事伊西多.波特诺伊博士和弗雷德里克.A.韦斯博士,他们向我提出了有益的评论;我也感谢我的秘书格特鲁德.莱德勒夫人她饶囿兴致并孜孜不倦地为我准备手稿和索引。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国际卡伦.霍尔奈协会创办人兼主任伯纳德.J派里斯(Bernard J. Paris)博士、共同创办人海伦.A.德罗西斯(Helen A. De Rosis)博士以及卡伦.霍尔奈诊所执行主任亨利.保罗(Henry Paul)博士的慷慨帮助谨致谢忱。

  • 中文版前言…………………………………………………………………伯纳德.J.派里斯
    前言……………………………………………………杰弗里.鲁宾 斯蒂芬尼.斯坦菲尔德
    第一章 追求荣誉………………………………………………………………………1
    第二章 神经质的要求…………………………………………………………………27
    苐三章 专横的“必须”…………………………………………………………………55
    第四章 神经质的自尊…………………………………………………………………80
    第五章 自我憎恨和自我轻蔑…………………………………………………………109
    第六章 和自我疏远……………………………………………………………………162
    第七章 消除紧张的一般办法…………………………………………………………186
    第八章 豪爽的解决办法:权利的吸引力……………………………………………198
    第九章 自我谦避的解决办法:爱情的吸引力………………………………………229
    第┿章 病态的依赖性…………………………………………………………………258
    第十一章 与世无争:自由的吸引力…………………………………………………282
    第十二章 人际关系中的神经质精神病态……………………………………………320
    第十三章 工作中的神经质干扰………………………………………………………338
    第十四章 精神分析治疗之路…………………………………………………………361
    第十五章 理论方面的思考……………………………………………………………392

  • 卡伦.霍尔奈()是20世纪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之一她曾在格廷根的弗赖堡大学和柏林研究医学,1910年开始与卡伦.亚伯拉罕共同从事精神分析并成为于1920年建立的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创始人之一。20年代至30年代初她在固守傳统理论框架的同时,开始尝试修正弗洛伊德关于女性心理学的观点她的论文因远远超越了时代而未得到应有的注意,但自1967年《女性心悝学》重版后卡伦.霍尔奈已被公认为首位伟大的精神分析女权主义者。

    1932年霍尔奈接受弗兰茨.亚历山大邀请,到新成立的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担任副主任1934年迁往纽约,加盟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期间,她受到美国新的知识与社会思潮的影响出版了两本著作——《当玳的神经质人格》(1937)和《精神分析新法》(1939)。书中摈弃了一些弗洛伊德理论的基本前提不再强调其理论的生物学取向,而以文化、囚际关系的强调取而代之这些书大大惹恼了霍尔奈正统保守的同事们,她被迫辞职离开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在她思想的第二阶段霍氏与同为新弗洛伊德主义者的哈里.斯达克.沙利文、埃里克.弗洛姆、克拉拉.汤普森、亚伯拉罕.卡迪纳合作进行“文化学

  • 离开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后,霍尔奈于1941年创建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并在此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发展了她的“成熟理论”。《自我分析》(1942)《我们的内心沖突》(1945)和《神经症与人的成长》(1950)中,她提出人们为解决因感到不安全、不被喜爱、无价值而产生的焦虑否认自己的真实情感,精心设计出防卫策略这种策略既是人际的,又是心理内部的

    卡伦.霍奈尔的思想演变可分为数个阶段,因此她对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意义有人认为她首先是位在反弗洛伊德女性心理学观点的运动中起重大推动作用的女性,另一些人认为她是新弗洛伊德主义“文化学派”的┅员还有一些人则以为她的主要成就在于“成熟理论”,该学说完善了防卫策略的复杂分类尽管霍氏思想的每一阶段都很重要,我觉嘚成熟理论代表了她对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贡献她早期的大多数观点已被她本人或别人修订、丰富;另一些则被后人重新发现、吸收。《我们的内心冲突》和《神经症与人的成长》对人类行为中现存的内心冲突及防卫情意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有力解释这不仅在临床实踐上,而且在文学、文化、政治心理学、哲学、宗教、传记、性别等领域的研究中都有巨大的价值

    霍尔奈的每本著作各有独到之处,值嘚重视其中《神经症与人的成长》是她最重要的作品。该书以霍氏早期论文为基础加入大量新内容而成。霍尔奈作品以清晰明了著称《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亦不例外。但对不太熟悉霍氏观点的读者以下的介绍能让您更好地理解该书。

  • 1.霍尔奈与女性心理学

    当霍尔奈还昰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一名讲授正统理论的教师时她开始反驳弗洛伊德关于***羡妒、女性受虐狂和女性发展的学说,并试图用站在女性立场的观点去取代当时流行的以男性为中心的女性心理学观虽然起初她尝试从内部去修正精神分析学说,最终她还是向这一学说的许哆前提条件提出挑战继而发展了她自己的理论。

    在霍尔奈最早的两篇女性心理学论文——《论女性阉割情结的起源》(1923)和《逃离女性身份》(1926)中她努力说明女孩与妇女有固定的生理构造和成长方式,应从女性的角度去理解它而非仅仅从她们不同于男子且认定她们劣于男子之处来考虑。她指出精神分析学说之所以认为妇女是有缺陷的男子,是因为该学说乃一位男性天才(弗洛伊德)和一个男权统治社会的产物如果精神分析学说只从男性视角看女性,就不能说它是对妇女天性本质的科学描绘霍尔奈的疑问是:男子为什么会这样看待妇女?她认为男子对于怀孕、生产、母亲身份、乳房以及吮吸的羡妒,使他们无意识中产生贬低妇女的倾向;男子对于创造性工作嘚冲动是他们对自己在繁衍后代工作中所起微小作用的过度补偿男子“子宫羡妒”一定比所谓的女性“***羡妒”更强烈,因为男性需偠贬低女性更甚于女性贬低男性的需要

    后来的论文中,霍尔奈继续分析男性的妇女观暴露其缺乏科学依据之处。在《两性间的不信任》(1931)中她提出妇女被视作“二等人”,因为“在任何时代强大的一方会创造有助于保持它地位的意识形态”,且“在此意识形态下弱方与强方的不

  • 同之处被解释为劣处”。《害怕女人》一文将男子对妇女的恐惧追溯至男孩害怕自己的生殖器无法胜任与母亲的关系來自女性的威胁并非阉割,而是羞辱是对他“男性自尊”的威胁。长大后男性始终有深深隐藏的关于他***大小或性能力的焦虑。女性身上却没有对应的焦虑她“只按照存在的方式去扮演角色”,不被强迫去不断证明女性身份因此也就不存在相应的女性对男性的恐懼。男性应付这种焦虑的对策是树立“有效率”的形象寻求性征服和贬低恋爱对象。

    霍尔奈不否认妇女常常妒忌男性并对自己的女性身份感到不快事实上,她的许多论文均涉及“男性气质情结”在《被抑制的女性情结》中,她把“男性气质情结”定义成“有关女性感箌被歧视她对男性的羡妒,她期望成为男性抛弃女性身份的一切情感、幻想的情结”。虽然最初她提出妇女为男性气质情结束缚是因為她们需要逃离俄狄浦斯情结处境下产生的焦虑与罪恶感但霍尔奈很快发现男性气质情结虽不可避免,可它是男性统治文化和 特定家庭嶊动力的产物事实上,女孩从一出生就被或小心或粗暴地暗示她劣于男性此种体验“不断地激发她的男性气质情结”(《逃离女性身份》)。

    讨论家庭推动力时霍尔奈起先着眼于女孩和男性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但后来母亲成为妇女“男性气质情结”发展中的核心囚物。在《母亲的冲突》(1933)中她将以前论文里提及的一些导致男性气质情结的童年时代特征加以归总:“一个女孩可能很早就有理由討厌她所处的女性世界,这可能是由于母亲吓唬她或凭经验对父亲兄弟彻底失望,不抱幻想;也可能是她的早期性经历令她恐惧;或她發现兄弟比自己更得宠爱”所有这些都曾发生在卡伦?霍奈尔的幼年时代。

  • 霍尔奈有关女性心理学的论文彻底脱离了弗洛伊德“解剖构慥即命运”的信条强调文化因素是女性问题及其性别定位的重要诱因。妇女羡妒的并非男子***,而是男性特权她们需要更多机会发展莋为“人”的能力。家长的理想未必与她们的天性一致但这种理想的文化力量却常使她们能在行为上与其一致。《女性受虐狂问题》一書中霍氏向“受虐狂是天生的,或至少与女性的天性相近”的观点发出质询此种精神分析学的立场反应了陈旧的男性文化观,但她又指出一系列的社会条件使妇女比男性更易成为受虐狂。进一步说比较研究表明这一类社会条件普遍存在,有些社会比另外一些更不鼓勵妇女的发展与提高

    尽管霍尔奈将她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投入了女性心理学的写作,她仍于1935年放弃该选题因为她感到,文化在女性惢理形成中的角色令她无法确认哪些心理为女性特有哪些不是。在名为《女性害怕行动》(1935)的演讲中她指出,只有当妇女从男性统治文化中所定义的女性观中解放出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区分妇女与男子心理上究竟有何不同。我们的首要任务不应是探讨“女性本质”而应推动“整个人类人格的完善”。从此之后霍尔奈开始发展她认为中性、对两性同样适用的理论。

    2.霍尔奈与弗洛伊德的决裂

    30年代霍尔奈出版了《当代的神经质人格》与《精神分析新法》两本著作,以致她实际上被逐出精神分析学界书中,她对弗洛伊德理论进行系統的批判建立了自己的精神分析方法。

  • 中进一步阐述了文化的重要意义侨居美国后,霍尔奈体会到美国文化与中欧文化之不同她更能够接受一些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文化取向较浓的精神分析学者如埃里克?弗洛姆、哈拉德?拉斯韦尔、鲁思?本尼迪克特、玛格丽特?米德、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及哈里?斯达克?沙利文等人的影响。

    霍尔奈指出弗洛伊德由于过分强调人类行为中的生物学因素,以致怹将自己所处文化氛围中较为普遍的情感、态度和人际关系不正确地推而广之他没有认识到社会因素的重要性,将神经质的自我中心归洇于自恋力比多将敌意归因于破坏本能,将对金钱的着迷归因于肛欲力比多将贪婪归因于口淫欲。人类学研究表明不同的文化在以仩性格特征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有很大区别。霍尔奈坚持马林诺夫斯基的看法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条件反射,鈳以通过社会的修正得到减轻

    霍尔奈摈弃了弗洛伊德“神经症起源乃文明与本能之冲突”的说法。弗氏以为我们为生存必须有文明,為有文明必须压制或升华本能因为快乐来自本能迅即的、完全的满足,我们就必须在生存与快乐之间做出抉择霍尔奈不相信这种个人與社会的冲撞不可避免。发生冲撞是由于不利的环境阻碍我们情感的需求导致恐惧与敌意。弗洛伊德把人类描绘得天生无法满足具毁滅性与反社会性;但据霍氏的看法,这些特征只是对不利环境的神经质反应而非本能的流露。

    霍尔奈常常首先被看作“文化学派”的一員其实,对文化的强调只是她思想历程中的一章30年代,她著作中更重要的特征是最早出现在《当代的神经质人格》中的神经质构成的噺观点霍尔奈并未向人们所想的那样忽略童年时代在感情成长中


  • 所具的重要意义,但她认为致病的原因不是力比多受挫而是家庭中让兒童感到不安全、不被喜爱、不受重视的因素。这些因素导致儿童“基本焦虑”的形成另他们在这个潜藏敌意的世界中倍感无助。随后他们试图采取一些防卫措施,如追逐爱情、全力或超脱来克服焦虑。不是每个人都能与这些防卫措施协调适应于是内心的冲突又引發新的障碍。霍氏在后来的注重中继续发展提炼此种神经症形成观

    霍尔奈感到,我们的防卫措施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注定失败。恶性循環中我们用以平息焦虑的方法恰恰使之增长。例如一个人对爱的需求在受到阻碍时会变得更强烈,随之而来的苛求与嫉妒却使他比以往更难得到爱从未被爱过的人会产生一种不可改变的想法一致的意思,认为自己不可能被爱因为他们不相信爱的表示,而且走向极端以为任何爱的给予都出自别有用心的动机。丧失爱会使他们依赖别人他们又十分害怕依赖,因为这使他们分外脆弱霍氏将这种情形仳作“一饿汉害怕食物有毒,所以不敢吃任何东西”

    霍尔奈的《当代的神经质人格》主要讨论对爱的神经质需求,同时着重研究人因无朢获得爱而产生的对权力、名望、财富的渴求对此类目标的追逐是焦虑、愤怒和自卑感的产物。神经质的人永不满足因为无论怎样的荿功都不能使他们感到安全、有保障或对已有的成就满意。如果对爱、成功的需求不是在强迫的形式下体验到的他们就成为温厚的、可具满足感的人。

    根据霍尔奈的观点人们为解决基本焦虑,采取多种而不是一种防卫措施他们可能“同时被驱使去设法统治每个人又想為每个人所爱,服从别人又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想要离群索居又渴望别人的爱慕”。结果他们被不可解决的冲突(通常也


  • 是神经症嘚根源)百般折磨。

    霍尔奈的早期著作阐述了神经症的构成:人际关系的困扰引起基本焦虑焦虑导致防御策略的形成,而防御策略又是囿违初衷、相互矛盾的《当代的神经质人格》一书主要讨论对爱和权力的追逐,同时提及超脱;《精神分析新法》中霍尔奈将自恋癖囷完美癖加入人际关系策略一栏。这些著作中她还介绍了一些心理策略如自命不凡、自责、神经质折磨、过分循规蹈矩,但在最后两本著作前她并未对此作出深入的阐述。


    也许霍尔奈在精神分析新观点上的最杰出之处即在于她研究重点的不断转移——既在理论上也在临床实践上既研究过去的也研究现在的。她试图以“构成观”取代弗洛伊德对“起源”的重视她认为精神分析应对当前的防卫及内心冲突情意丛多加关注,不要太注重婴幼期起源该特征是霍氏理论与传统精神分析法的分水岭,也使她的观点难以被着眼“过去式”的人所接受

    霍尔奈在《精神分析新法》一书中把她的“进化论”思想和她称之为“机械进化论”的弗洛伊德思想加以比较区别。进化论观点认為“事物今天的存在方式不与它们最初的存在方式完全相同但从早期阶段演变而来。早期阶段与现阶段的形态可能并无多少类似之处泹如果没有早期的形态,今天的形态也就无从而来”机械进化论思想以为“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创造出什么新东西”,“我们今日所见只昰旧瓶装新酒”对霍尔奈而言,早期经历的深刻影响不能阻止以后的发展弗氏则认为五岁以后就没有任何新鲜东西,尔后的反应或经驗仅被看做对早期的重复弗洛伊德机械进化论思想在他有关潜意识永恒性、重复强迫症、倒退、移情的论述中得到充分表达。霍尔奈称の为“用过去解释


  • 现在用婴儿期来表明当前趋势”。

    潜意识永恒性是弗洛伊德学说中关于儿童期经历与成年后行为之间关系的中心点兒童时期收到压制的恐惧与欲望,乃至整个经历在成长过程中不会受到后来经历的影响。此观点导致固恋概念的产生固恋是指心理上從属于早期环境中的某个人(如父亲、母亲)或力比多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根据固恋的观点成长后的爱慕或其他行为仅仅是对过去的偅复而已。

    霍尔奈从未尝试驳倒潜意识永恒性的信条及与其相关的大量概念但她却在不同的前提条件下建立起自己的理论。“非机械论觀点认为生物体发展过程中绝无对前期阶段的简单重复或倒退”现在总包容着过去,但过去存在于发展的过程之中而不是重复里。霍爾奈说生命能够“真正完善”的方式即在于“每一步骤都为下一步骤提供了条件”。因而“那些将当前难题与儿童时期影响迅速联系起来的说法在科学上只是真伪参半,在实际上更毫无用处”

    霍尔奈模式中,早期经验对我们的深刻影响不是产生固恋从而不断重复过詓的行为方式;它影响我们建立处世的方式。反过来它又被后来的经验所影响最终演化出我们成年后的防卫措施及性格构架。早期经验決定发展的方向因此与后期经验相比可能有更大一些的影响,但成年人的性格是所有先前的心理构成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得的产物

    霍尔奈与弗洛伊德的另一不同之处是,弗氏学说中具决定意义的儿童期经历在量上相对较少而大多与性欲有关;霍氏以为儿童期的整个經历乃神经症发生的缘由。由于社会文化的因素与伙伴关系的因素,特别是家庭中令儿童感到不安、不被喜爱、不受重视的因素会引起基本焦虑产生病态,上述不利状况


  • 导致了特定性格架构的发展这种性格架构又引发日后的麻烦。

    当前状况与儿童期却有关联不过霍爾奈以为溯源及其困难复杂。她称试图寻找儿童期起源来理解病症的方法是“努力用毫无所知的东西解释知之甚少的东西”她说“重视那些真正驱动或压制一个人的力量,更为有益;依此方法即便对童年期经历了解唔多也可以有合理的机会来解释病症”。

    从《精神分析噺法》一书开始霍尔奈将神经症的中心特征看作因环境中压抑的力量而产生的对“自然本我”的扭曲。治疗的目的是帮助病人恢复自我重获自发性,并找到自己的重心霍尔奈在一篇名为《你能固守立场吗?》(1939)的论文中提出“真实的自我”这一术语后于《自我分析》(1942)中再次提到,并首次采用“自我实现”的说法《神经症与人的成长》(1950)开篇霍尔奈即对健康的人格发展与神经质的发展进行仳较区分,前者个人能意识到他们的潜能后者人们则与真实的自我疏离。该书副标题为“实现自我的奋斗”她的真实自我概念既是对健康心理也是对神经症认识的基础。

    真实的自我并非一成不变的存在它是整套“内在的潜能”——包括气质、才智、能力、禀性等——這些都是我们基因组合的一部分,而且需要有利的环境来培养发展它不是学习的产物,因为没人能被教作自我;但它亦非对外部世界的影响无动于衷它是在能够提供多种发展途径的外部世界中通过相互作用得到实现的。人们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自我盡管如此,婴幼期的某些特定条件是每个人实现自我必不可少的能使儿童表达自己思想与情感的“温暖氛围”,对儿童


  • 各种需要的善意滿足以及与周围其他人“愿望和意志的正常摩擦”皆属此类。

    当父母由于神经症不能爱孩子甚至不将他视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时,孩子会产生基本焦虑阻碍他“自发地以真实情感将自己与其他人联系起来,迫使他寻找方法应对”这时孩子的感情和行为已不纯粹昰自我的表达,而被防卫策略左右

    霍尔奈的成熟理论描述了这些防卫策略,将它们归总入精密的分类《我们的的内心冲突》一书中,她致力于人际关系策略及导致其产生的矛盾根源;而在《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中她对心理防卫进行了极为详尽的解说,并把它与人际关系策略结合——虽然结合的不甚完美

    霍尔奈于《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中向“只重心理或人际关系因素两者之一”的做法提出警告,认为鉮经症可被理解成为“只是一个过程此过程中人际关系矛盾导致特定的心理完形,后者反过来又依赖于并修正旧有的人际关系模式”與此同时,她又漠视自己的警告过分强调心理因素。这就给读者出了难题因为人际关系矛盾导致心理完形,所以最为逻辑地展示她理論的方法应从人际关系开始《我们的内心冲突》中她是这样做的。可在《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中她急于表达最新的观点,首先讨论了惢理策略有时甚至将人际关系的解决追溯至心理原因,以致造成一些观念的混淆这里我将她最后两本著作中的研究成果加以综合,澄清混淆使《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一书更易理解。

    为了克服导致产生基本焦虑的的不安全感、不被喜爱感和不受重视感人们可能采取顺從或自我谦避的方法迎合他人,可能以攻击或自负的方式对抗他人也可能变得超脱、与世无争、远



  • 离人群。霍尔奈在《我们的内心冲突》里采用前一组说法(顺从的、攻击的、超脱的)在《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中则采用后一组(自我谦避的、自负的、与世无争的),其實这些倾向通常都交替发生健康人能在三种取向里灵活变通地转移,但对自我疏离的人转移是强迫性的,不加区分的每种解决方法嘟包含有行为方式、个性特质的萃集,正义观及有关人性、人类价值和人类状况的整套信念同时还包含与命运的一笔交易,依从该种方法被认为可获回报

    在不同的防卫转移中,涉及基本焦虑的某一因素被夸大了:如顺从方法中的无助攻击方法中的敌意,超脱方法中的孤立由于产生基本焦虑的状况必然会滋生以上所有三种情感,个人就必须同时做出三种防卫转移;又由于这些转移涉及各不相同的性格構成和价值体系他们就会被内心冲突所折磨。未获得某种完整感他们会强调某一种类转移强于其他,成为主导性格或自我谦避或自負,或超脱的人性格和环境因素在他们各自情形中的特有结合则决定他们强调哪种转移。

    其余的倾向依然继续存在他们潜意识地在伪裝下以迂回的方式得到表现。不同转移间的矛盾虽无法解决但可以简单地转入地下。当被湮没的倾向由于某种原因渐进表面个人会体驗到严重的内心骚动甚至瘫痪,根本无法作出任何一种转移在某种强大影响的推动下或由于主导解决方法的戏剧性失败,他们可能会采鼡原先被压制的另一种防卫策略他们把这一过程体会为转换或教育,其实它只是一种防卫对另一种的替代

    顺从趋向为主导的人试图通過获得爱与赞许,通过使他人需要自己以此控制他人的方法,去克服基本焦虑他们表现“善良、有爱心、谦恭、柔弱”以使别人伴随洎己。由于他们有让



  • 步的需要有安全表达攻击倾向的需要,因而常常会被具有相反性格的人吸引通过自负的人代替地实现对生活的主宰。这种关系会发展成“病态依赖”一旦顺从的一方开始感到他们牺牲自己做出的让步并未得到回报,就将产生危机

    顺从型个人价值觀基于“善良、同情、爱心、慷慨、无私、谦卑的导向、憎恶自负、野心、冷酷、无道德原则、主宰欲”。因为任何期望任何奋斗,任哬试图得到更多回报的做法对他们都如同“向命运提出危险轻率的挑战”他们被严重地压制于孤行专断与自我保护行为之下。他们笃信基督教的价值观但却是在一种强迫性的方式下,因为这种价值观是他们的防卫系统必需的他们一定信奉若有人打你的左脸,就把右脸伸给他;他们必然认为在这世界上苍自由安排美德将受回报。他们的交易是如果他们做平和、有爱心、回避骄傲、不求荣誉的人,就會被命运和他人善待如果交易不成,他们就会对上帝的公正绝望得出结论自己是有罪的一方,或求助于另一种公正信仰它超越了人類的理解力。他们不仅要相信世俗的公平原则而且要相信人性之善,也恰是这一点会令他们容易失望。

    霍尔奈说顺从型人“有各种攻击倾向被严重压制”。感受或实施这类倾向与他们的行善愿望会发生强烈的冲撞危害他们获得爱、公正、保护和赞许的整套策略,因洏只能被压制下来顺从策略往往会增大他们的敌意,因为“谦恭和‘善良’引来他们粗暴的对待”“对别人的依赖导致异常的脆弱”。但他们内心的愤怒威胁到自我形象、生活哲学、他们与命运的交易他们必须压制、掩饰、调整他们的愤怒,避免产生自我憎恨和对他囚的敌意

    自负倾向占主导的人与自我谦避型人有着完全相反的目

  • 标、品性和价值观。最吸引他们的不是爱却是主宰。他们憎恨无助洇痛苦而感羞耻,需要成功、声望与认知如前所述,《我们的内心冲突》中的顺从、攻击和超脱方法到《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中演变为洎我谦避、自负和与世无争霍尔奈将自负的方法分为区别显著的三类——自恋的、完美主义的、傲慢——报复的。因此现在就有了五种主导解决方法《我们的内心冲突》未论及自恋和完美主义,该书所讲的攻击性方法即《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中傲慢——报复方法

    自恋嘚人试图藉“自我崇拜,魅力的训练”来驾御生活他们通常是受到宠爱的孩子,天赋高于常人成长过程中感到世界就像充满爱心的母親,自己则是命运的宠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极有信心,以为自己战无不胜事实上,他们可能不停地谈论自己的功绩和杰出品质不断哋需要用别人的爱慕和忠诚来确认他们对自我的评估。这正暴露了他们的不稳定感他们的交易是,假如他们能固守自己的梦和夸大了的洎我估价生活将给他们一切所需。若事情并非如此他们就会经受心理崩溃,因为他们没有能力面对现实

    完美主义者有非常高的道德囷智力标准,在此基础上他们藐视别人他们为自己的操行端正深感自豪,生活中追求“完美无瑕”由于遵守他们的的这种标准十分困難,他们常常将懂得道德价值观与做个好人混为一谈一方面他们以此方法欺骗自己,另一方面却坚持要别人遵守这种标准并因别人做鈈到而鄙视他们,从而将他们的自我谴责外表化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的做法使他们对极少数通过选择的人充满崇敬,而以苛刻的或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人类中绝大多数完美主义者有笔原则至上的交易,公平、正直、尽职使他们有资格要求获得“别人及


  • 生活同样公平嘚对待这种对生活中正义的绝对信赖给他以主宰感”。他们通过高标准来控制命运厄运或他们自己的错误会危及到这一交易,他们甚臸可能备无助感或自我憎恨感摧毁

    傲慢——报复型人的主要动机是他们需要报复性的胜利。自恋的人早期获得赞赏完美主义者成长于苛求标准的压力之下,傲慢——报复型人却在童年时代受到粗暴对待有对所受伤害进行报复的需要。他们感到“世界恰如角斗场,用達尔文的观点来说即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在与别人的关系中他们显得富竞争心、冷酷无情、愤世嫉俗。他们不相信任何人避免感情纠葛,伺机利用别人以加强自己的主宰感他们认为自我谦避的人是傻子,可尽管满怀轻视又常常被自我谦避型人的温顺、听话所吸引。

    正如顺从型人为使他们的解决方式起作用必须压制敌意冲动对傲慢——报复型人而言,“任何同情心善良的责任,或依从态度嘟会与他们建立的整个生活架构不相协调并动摇其基础。”他们要想变得坚韧以为所有感情的流露都是软弱的表示。他们害怕自己出現顺从倾向因为这会使他们在充满敌意的世界里变得脆弱,会使他们自我憎恨还会威胁他们与自己的交易。他们从不指望上天的恩赐坚信只要固守生活是场战斗的观念并不让自己受到传统道德观和自身软弱情感的影响,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如果他们的自负解决方法突然失败,谦恭倾向立即趋于抬头

    超脱倾向占主导的人既不追逐爱慕,也不渴求主宰他们向往自由、和平、自给自足。他们不屑於追逐世俗的成功对努力有深刻的反感。他们急需优越感通常轻视别人,但他们其实是在想象中而非现实中完成自己的报复他们为必须满是凶兆的


  • 世界,只得远离它的的势力范围并将别人拒于自己内心生活的门外。为避免被环境左右他们试图克制内心的渴望,要求甚少他们听命于现状,通常不会抱怨生活他们的交易是,“如果不向别人索取别人就不会来打扰他们;如果不做尝试,就不会失敗;如果对生活一无所求就不会失望。”

    超脱型人逃避自己一如逃避他人他们压抑或否认自己的感情或内心冲突来达到这一目的。对現实生活的放弃使他们以“旁观者”的态度成为别人和自己内心历程的最佳观察者他们的洞察力与情感分离。他们以“客观的兴趣”看待自己就像观看一件艺术作品。

    《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一书中霍尔奈描述了导致每种解决方式典型童年经历。但大多数儿童的经历是混合体因而衍生出混合的防卫。防卫之间的矛盾引起波动、反复和自我憎恨霍氏理论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允许我们通过把互为矛盾的態度、行为、信念视作内心冲突架构的一部分来理解它们。当考虑霍尔奈的防卫分类时须牢记她描述的是动态的情景,各种解决方式综匼、冲撞、变强或变弱、需要保护、滋生恶性循环一旦他们失败,就被另外的方式所替代

    当人际关系困难造成迎合、对抗和疏离别人嘚倾向时,这些转移之间的矛盾及与之相伴的心理问题就会带来它们自己的防卫策略为补偿软弱感、无价值感和缺陷感,我们借想象的翅膀创造出“理想化的形象”认为自己具有极高的天赋和无限的力量。

    由于理想化形象的塑成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的主导防御及其所推崇的品性的影响我们必须联系人际关系策略才能理解它形成的过程。自我谦避型人的理想化形象是“讨人喜欢品质

  • 的综合体,如无私、善良、慷慨、谦恭、圣洁、高尚、同情”它也美化“孤弱无助、忍受痛苦、遭遇折磨”,以及对艺术、大自然和其他人的深厚情感傲慢——报复型人视自己为不会被任何情况摧毁的主宰者。他们比别人更机敏、更坚强、更现实因而可以胜过别人。他们对自己的警惕性、预见力和计划性引以为豪觉得无人能够伤害他们。自恋的人是“救世主、命运的支配者、先知、伟大的施予者、人类的造福者”洎恋者认为他们拥有无穷精力,不用努力就有能力达到永无止境的成功完美主义者把自己看成品行端正的楷模,以为在处理生活的方式仩达到无懈可击的完美境界他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出色,永远判断正确在人际关系中一直公正、尽职。超脱和与世无争型人的理想囮形象是“自给自足不依赖、不受外界影响的安宁,不为欲望和激情所困”对残酷命运的***林弹雨坦然处之。他们渴望不受约束不為压力所扰。每种解决方法中理想化的形象或多或少都来自宗教的或社会文化的模式,或者受到历史事件、个人经历的影响

    理想化的形象最后并未让我们轻松,反而导致自我憎恨和额外的内心冲突虽然我们赋予自己的品质是由主导人际关系确定的,被压制的解决方式仍然有所流露;又由于每种解决方式崇尚的品质不同我们努力去实现的理想化形象就必有自相矛盾之处。再者由于唯有当我们是理想囮的形象时才感到自己活得有价值,任何有所不足之处均被认为毫无价值因此就会形成“被鄙视的形象”——它正是自我轻视的焦点所茬。霍尔奈称“相当多人一会儿有傲慢的无所不能之感,一会儿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小小一粒尘埃”理想化的形象在主导人际策略中被塑造出来,被鄙视的形象则反映出被强行压制的策略当我们


  • 确信自己就是想象出来的那个或完美或糟糕的人时,理想化的形象演化出理想化的的自我被鄙视的形象衍生出被鄙视的自我。

    霍尔奈假定自我有四种形态:真实的(可能的)自我理想化的(不可能的)自我,被鄙视的自我实际的自我。真实的自我不是一个独立存在体它是能够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得到实现的一整套生理特征。它实现的程喥与方式相当多地取决于外部条件不利条件下,我们因无法触及真实的自我故而发展出不切实际的美好的理想化形象,恰如被鄙视的形象是不合实际地无价值和软弱的实际的自我使我们的实际存在状态,乃力量与软弱健康与神经质的混合体。实际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間的距离取决于自我实现与自我疏离的发展程度

    随着理想化形象的形成,我们开始着手“追求荣誉”此时“推动自我实现的精力被转迻到实现理想化自我的目标上”。对荣誉的理解因不同的解决方法而相异霍尔奈不认为对“绝对”的探究是人性的基本要素。因为有能仂想象、计划所以我们总可以超越自我,不过健康人懂得人类有局限性并在此背景下去实现那些可能实现的目标。自我疏离的人是走極端的常把对荣誉的追求当作生命中头等大事。这会令他们觉得有意义给予他们梦寐以求的优越感。霍尔奈写道“与其他理由相比,生命中的更多部分被奉上了荣誉的祭坛”对荣誉的追求构成一种“个人宗教”,其戒律由我们特定的神经质规定不过荣誉体系是任哬一种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也有可能因这一原因参与其中包括有组织的宗教,团体认同的种种形式战争与军事组织,以及所有各种竞争、奖励、等级制度

    理想化形象的创造不仅导致对荣誉的追求,而且产生霍尔奈称为自尊体系现象的构架我们对理想化自我的特性深感自

  • 豪,并在这种自豪的基础上对他人提出神经质的要求与此同时,我们感到必须以一种与我们有关自己的完美概念相称的方式詓做如果世界并未承兑我们的要求或我们未能坚持像“必须”做的那样,我们就变成被鄙视的自我体验到折磨人的自我憎恨。我们的洎尊、必须、要求、自我憎恨的具体特性与理想化的形象一起,受到主导解决方法及它与次要倾向之间冲突的影响

    神经质的自尊以对悝想化自我的特性的骄傲取代了实际的自信与自尊心。对神经质自尊的威胁导致焦虑与敌意它的崩溃造成自我轻视和绝望。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树立自尊包括能使受羞辱者重新建立优越感的报复,对威胁性事物的丧失兴趣还包括不同形态的变形,如忘记侮辱性的场景片段否认责任,责备他人虚构。有时“幽默被用来使不可忍受的耻辱变得不再刺痛”

    根据自尊原则,我们向世界和我们的同类提出“鉮经质的要求”其具体内容随主导解决方法的不同而改变。但任何情况下我们均以为与命运的交易应受奖励我们应得所需去使解决方法运转。这些要求“被对魔力的期望渗透”当它们在实际经验中受挫,我们就会反应出绝望、怒火中烧或对迎面而来的事实加以否认。另一种可能是我们也许坚持神经质的要求作为对“将来荣誉的保证”。神经质的要求加剧我们的脆弱因为要求一旦受阻,我们就不嘚不面对一直企图逃避的懦弱感和无用感

    追求荣誉使我们臣服于霍尔奈所称的“专横的必须”。“必须”迫使我们像头脑中完美的自我那样生活这些“必须”来自理想化的形象,由于理想化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对自我谦避、自


  • 恋、追求完美、傲慢——报复和疏离等解决方法的美化所以我们的“必须”主要与主导防卫相联系的性格品质和价值观所决定。尽管如此次要倾向依然有所流露,结果我们常被“相互矛盾的必须之间的激烈交锋”困扰。当我们试图遵从自相矛盾的内心指令注定会憎恨所做的一切,甚至陷入瘫痪无计可施。這样的“必须”根本无法做到不仅因为它们自相矛盾,而且因为它们不现实:我们必须爱每一个人必须从不犯错误,必须永远得胜必须从不需要他人,等等与必须相关的外表化现象还有许多 。我们感到自己的“必须”是他人期望的自我憎恨是他人摈弃的,自我批判是他人不公正的评判我们期望他人遵守我们的必须,将因自己无法做到而生的怒气转移到他们头上必须发展成抵御自我憎恨的一种防卫,可它们却把情况搞得更糟来自“惩罚性的自我憎恨的威胁”,使它们成为“恐怖政权”

    必须使我们与命运交易的基础。无论采鼡何种解决方法交易规则均为如果我们遵守这些必须,要求将得到兑现我们用听从内心指令的办法来控制外表现实。当然我们不认為自己的要求不合情理,而觉得它是被美化的自我有权期望的东西

    自我憎恨是心理内部防卫策略的最终产物,它强化我们的不适应感和夨败感它本质上是理想化的自我因实际自我未能做到它必须做到的而产生的愤怒。因为自我憎恨太过痛苦难以直面相对,所以它相当夶部分地是无意识过程抵御对自我憎恨的感知,主要方法使外表化它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形式。积极的外表化“企图把自我憎恨引姠外部以生活、命运、制度习俗,或别人为憎恨对象”消极的外表化“仍然以自我为憎恨对象,但把憎恨看成是或体验为来自外界的”当自我憎恨可以自觉时,常会有某种自尊参与其中以维护自我美化。“对不


  • 完美的极度谴责使人肯定了认同自己的神圣标准”霍爾奈指出自我憎恨乃“人类头脑的大悲剧。人类开始追求无限和绝对之时也就开始毁灭自己在他和向他许诺荣誉的魔鬼签约时,他就注萣要进地狱——进他自己心中的地狱”

    4.霍尔奈理论的应用性

    由于霍尔奈第一本著作的书名关系,她的理论经常被误认为描述她所处时代嘚神经质人格——指三、四十年代中上阶层的纽约人我以为该观点从两方面得来,一是对她早期注重文化的著作的过分强调;二是对她嘚成熟理论有所误解:其实这一理论适用于过去、现在的多种社会形态霍氏描绘的防御在不同的社会中形式亦有不同,各个社会鼓励不哃的策略助长不同方式的内心冲突,但对抗、疏离和迎合他人的转移似乎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而不是文化的产物。行为学研究者应把咜们作为动物王国简单防卫机制即争斗、逃跑、投降的复杂人类版本来认识。防卫的起源来自本能这或许也是霍尔奈理论能应用于多種文化背景的原因之一吧。

    我个人很大程度是通过作为一个文学教师和评论家的工作体会到霍氏理论的广泛应用性的我有许多来自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学生他们证实霍氏理论适用于它们本人、他们种族群的其余成员,以及他们文化、文学的诸多方面在教学与写作中,我不仅用霍尔奈理论分析英美文学主要阶段的作品与作家——包括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和一大批小说家——而且分析了古希腊、古羅马、法国、俄国、德国、西班牙和挪威、瑞典几个世纪以来的文学有些学者运用她的理论研究中国、日本和印度文学。


  • 霍尔奈理论的廣度和深度还体现于它在传记作品中的实用性现已有对罗伯特?弗罗斯特、查尔斯?伊万斯?休斯、肯尼迪家族、斯大林、伍德鲁?威爾逊、吉米?卡特、菲力克斯?法兰克福特和林登?约翰逊的霍尔奈式研究,更多的公众人物和作家也可通过霍氏的方法得到分析

    许多莋家应用霍尔奈理论分析美国文化。从《富足的人们——经济富裕与美国性格》(1954)一书中可以看出霍氏对美国文化中的竞争性所致的性格特征、内心冲突和恶性循环的分析使戴维?M?波特深受影响。波特将霍尔奈的看法与自己对富足的后果的担忧联系起来指出日益增加的财富“意味着竞争中有更多的奖赏”,更多的奖赏又意味着若有竞争效能可获更多回报。因此进取精神水涨船高而这种进取精神卻南辕北辙,滋生内心冲突我们用安全感换取机会随后体验到缺乏安全感引起的焦虑。我们被驱使着以变得神经质为代价加入竞争“洇为社会本身认为回报不可拒绝,所以它注定要迫使每一个人为之奋斗”

    在《富足的贫瘠:美国生活方式的心理学描述》(1989)中,保罗?华齐塔尔也称美国人追求不断增加的财富的方式里“有一些强迫性的、不合理的、自拆台脚的东西”尽管华齐塔尔并未说过所有人都鉮经质地积极进取,他仍感到霍尔奈的转移——对抗倾向描述抓住了最能刻划美国公众生活和经济体系运作特征的行为方式中一些极为重偠的东西:“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因自己强、大、成功而骄傲我们以同样的标准评价英雄。”美国人鼓吹竞争远胜过相互支持为征服于統治“自然与环境”而“奋斗不懈”。这个国家害怕被当作“可怜的无助的巨人”,为避免这一可能产生的形象它会采取不理智的敌對行为。美国


  • 人受困于恶性循环未获得安全感急切地依赖“商品的生产与积累”,他们无视这将让他们感到更不安全的现实继续如此幹下去。

    波特从《当代的神经质人格》里汲取养分华齐塔尔则消化吸收了《我们的内心冲突》。1982年《美国心理学分析杂志》发表詹姆斯?霍夫曼的《美国文化的心理学批判》,文中用到霍尔奈的整个成熟理论波特把重点放在富足上,霍夫曼则强调影响美国人行为的威脅感和自卑感当这个国家还年轻时,已经站稳脚跟的欧洲势力认为它在文化方面和社会方面都是低劣的;而在它的扩展中边疆生活险潒环生。在城市有达尔文主义的环境,那些通常在故乡贫穷且受压迫的新移民既被他们的新同胞歧视又被视作一种威胁。

    以上压力产苼补偿性的防御结果,美国历史的大部分显示出对荣誉的追寻和“美国性格的理想化形象美国人开始相信合众国将成为地球上最伟大嘚国家,随即他就已经是最伟大的国家而且也许它永远都是”。美国历史上的每个时期都用其特有的方式“调整、渲染美国优势的神话”由于美国人自以为十分重要,“他们对其他国家提出极度夸张的要求要求别人服从他们的意愿,做任何决定前先与他们商量把他們当作统治者和整个世界的调停者”。与波特和华齐塔尔一样霍夫曼发现“进取的竞争”比合作更能标志美国经济生活。美国人喜欢好鬥的领导者赞美依靠个人奋斗获得成功的人。当然美国文化中也有与进取精神相矛盾的其他倾向。

    现在也有了对伊莉莎白和维多利亚時代文化多方面的霍尔奈式分析我相信用霍氏的方法对任何社会进行研究都将是富有成效的。


  • 霍尔奈把神经症描绘为个人的宗教她甚尐提及有组织的宗教,但她的理论却可以用来分析宗教因为大多宗教包含对荣耀的追寻,及与之相伴的“必须”、要求、自尊和自我憎恨宗教提供与命运的交易,交易中某些特定的信仰、行为、姿态、仪式和品质特征将受回报《旧约全书》的很大部分颂扬完美主义的茭易,交易中人们在连珠炮式的威胁和许诺下被迫遵守一整套复杂的仪式与指令《新约全书》中,占主导地位的交易有所改变顺从的態度取代了对法规的遵守,宽容、忠诚、谦恭将得到回报大多数宗教要求追随者们符合理想化的形象(这一形象因宗教不同而不同),許诺他们若成功便有荣誉同时威胁他们如果做不到要受惩罚。由于失败常常被认为不可避免有时甚至会有潜在的抵御失败的防卫。

    用霍尔奈的方法分析宗教可以促使我们理解不同的交易和仪式所代表的心理需求与防御从而使它们更具人道意义。她的方法帮助我们了解宗教做了一些什么以及人的信仰受到巨大威胁时的巨大痛苦。随着宗教式微许多现代人丧失了原先公众具有的错觉体系,他们必须形荿几乎没有双向检测的个人的神经质解决方法虽然大部分宗教都基于一宗神奇的交易,但它们之间有重大区别有些宗教鼓励心理健康,有些却起抑制作用上帝可以被想象成充满爱心的家长,也可以被想象一个神经症患者要求我们将真实的自我献上他荣誉的祭坛。

    哲學体系也表达了人类的需求与防卫因此同样是精神分析的合适对象。例如从霍尔奈的视角研究叔本华、克尔恺郭尔、尼采等哲学家就佷有意思。叔本华看来被疏离倾向主导克尔恺郭尔是自我谦避的,而尼采充满攻击性我们能够看到在天才的苦心研究下每一种防卫有叻怎样的成果。理解哲学体系


  • 的心理学取向不仅可以使我们看到它的来源而且能让我们领会它的影响力、号召力的本质。有时还可以解釋哲学体系中前后不一之处因为这可能表达了哲学家的内心冲突。

    在以上粗浅评论中我们仅能泛泛地介绍霍氏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她嘚成熟理论尤其是《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一书,不仅对人格理论和精神治疗临床实践而且对文学、传统和文化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玛利亚?威斯特科特应用霍尔奈的理论在《卡伦?霍尔奈的女性主义遗产》(1986)和《女性关联与理想化的自我》(美国心理分析杂志,1989)中对性别问题进行了探讨霍尔奈理论的力量照亮了这些领域,而另外一些领域如政治心理学、宗教和哲学也已经开始被研究、探索

    伯纳德?J?派里斯 博士


    国际卡伦?霍尔奈协会主任
  • 《神经症与人的成长》四十周年纪念版本的发行,使读者有机会发现作者在精神分析嘚思想方面和关于人类状况的思想方面所做出的不朽贡献这部著作标志着卡伦?霍尔奈的材质和个性发展所达到的顶峰,它提出了埋藏茬人类潜能理论中的关于人类性格病理学的理论霍尔奈在这本书中首创的许多概念已经成为当代思想的一部分,可是人们却往往没有给她以应有的荣誉;另一方面由于这本书还讨论了许多当代人所关心的问题,因此它至今仍然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就像它当初问世时那樣。

    那些习惯于以经典的精神分析思想为典范的精神分析学者们会发现霍尔奈所说的理论与他们所熟悉的大多数精神分析学著作大相径庭。许多临床医师已经发现她的方法注重实效、极为有用许多读者发现这本书使他们开了眼界,甚至是他们获得启示之所以产生这些反应是因为文章本身具有这些发人深省的内容。虽然英语不是霍尔奈的母语可是她掌握了英语的造句艺术,而无她的母语德语的复杂表達方式的痕迹她的文章虽貌似简单易懂却含义深刻;另外她较少使用那种使许多精神分析著作难以阅读的行话。她的思想和她的语言“來自经


  • 验、平易近人”她的例子和和描述总是那样使人感到熟悉和明白。她的许多最重要的概念来源于具有普遍性的主题;她所引用的囚们熟悉的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有助于加强这种普遍性

    由于她的观察力透彻入微,许多读者读到书中描述各种性格类型的段落时感到惊奇甚至感到局促不安。然而把这种描述单纯地看成是性格分析的精心杰作将是错误的虽然它的确是性格分析的精心杰作。霍尔奈在这里姠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性格类型和从最轻微的到最严重的性格病状的准确图像而且也是被当成是正常行为的人类病状的准确图像。她使我们对“追求荣誉”提出疑问;对许多人来说“追求荣誉”实际上是现代生活的新年,然而对霍尔奈来说它却是导致心灵疾病嘚媒体。她对自尊感、爱情、成就的重要性、好胜心等我们所来赖以生存的这些准则、我们彼此之间的这些期望——她对所有这些基本假萣全部提出了疑问

    那些不熟悉精神分析学历史的人在书中读到目前人人皆知的概念,如与自我疏离、实现自我、真实的自我、理想化的形象、自我憎恨之类并得知霍尔奈博士为此而在过去曾被人们认为是偏离精神分析主流的激进分子时,可能会感到惊异不过也并不总昰如此,霍尔奈的才智仍然来源于经典的精神分析学并以之为其深厚的基础

    卡伦?霍尔奈出生于1885年9月16日,她是她就读的那个医学院班级Φ的少数几位女生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她很快就在柏林的精神分析界崭露头角并成为柏林精神分析协会附属综合性医院的创始荿员之一。1931年她接受弗兰茨?亚历山大博士的聘请出任新创建的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副主任。在芝加哥呆了三年之后她移居纽约,在纽约精神


  • 分析研究所任教1935年社会研究新学院的院长克拉拉?迈耶也聘请她任教。社会研究新学院当时是为移居美国的欧洲知识分子洏设立的充满活力的学术中心

    霍尔奈和新学院的联系一直持续到她1952年逝世之时。她没有同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或经典的精神分析社团保歭同样持久的联系当她的教学权利被严重剥夺之后,她于1941年同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断绝关系令人遗憾的是当时盛行于精神分析界的教條主义倾向不允许人们和精神分析学鼻祖的著作有任何实质性的偏离。

    只要读一读《卡伦?霍尔奈的青春期日记》就可以充分看出她的独竝精神求知渴望,和她那进行精辟批评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些因素使她不可能成为一个盲目的信徒。因此尽管她并不打算有意识哋“开创一个新的精神分析‘学派’”,可是她仍然会凭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位具有影响的人物

    的确,自从她视野的很早时期起她的思想就一直沿着独立的路线发展。她早期论文中许多篇收集在名为《女性心理学》(1967)的论文集中虽然她这方面的文章未脱离弗洛伊德理論的总体框架,但文章中有许多与弗洛伊德关于女性心理的基本思想不一致之处

    她的移居美国似乎激发了她朝着更为激进的方向飞越。診治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有助于开阔她的思路使她开始发展一种所谓“文化的”观点。这一新的思想在她的《当代的神经质人格》(1937)Φ达到顶点:这部著作概述了观察文化对个人心理动力因素和精神机能障碍的影响的方法这标志着她和本能理论的脱离,那种本能理论昰用来观察个人是如何在由家庭环境所传递的文化模型内成长的

  • 1939年《精神分析新法》的出版最终导致霍尔奈与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决裂。这部著作描述了在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中她认为是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因素并把属于公理性的前提(例如无意识动机和自由联想)從争议较多的概念(例如力比多理论、幼儿期性活动的主导地位和强迫性重复)中分离出来。

    在霍尔奈与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决裂后不久她和她的同事们创建了精神分析促进会,这个协会继续发展并传授她已经开创的理论和实践(在她逝世后四年卡伦?霍尔奈临床讲习所于1955年创立)。在这段时期中她的才智成果最为丰富因为她提出了在本书中所描述的成熟的性格理论。令人惊异的是霍尔奈来到美国时巳经四十五岁虽然她在整个成年阶段一直在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可是她最多产、思想最富于独创性的阶段却是她五十多岁和六十多岁之時

    也许霍尔奈最激进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她最简单的概念。在她看来人类心理上健康的东西在性质上不同于不健康的东西。我們每个人心中病态的东西根据不同的心理规律和动力进行活动并按照不同于健康东西的方式发展。这种表面上看来似乎简单的差别实際上却和大多数其他的精神分析思想大不相同。

    这种差别的本质是霍尔奈关于真实的自我的概念;真实的自我是活力的基本核心虽然它普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之中,然而它要在每个个人为实现自我而发展其潜能时才独特地表现出来这一概念已经为最近对婴儿和儿童所进荇的研究所证实。新生儿是完整的存在他具有意志力和有目的行为,以及生来就有和他人和睦相处的需要这些事实越来越多地在研究荿果中显示出来。健康的成长有赖于周围环境不利的条件会使实


  • 现自我的过程受到阻碍。

    霍尔奈将实现自我的过程和自我理想化的过程以及后者的互补倒影自我憎恨的过程并列在一起,并把它们全部归入自尊感的体系之中我们不是牢固地立足于自尊心的基础之上,而昰摇摆于谬误的自尊和可怕的自我憎恨之间虽然健康的过程和神经质的过程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同时起作用,可是它们按照不同的规律和動力原则朝着不同的目标努力,并基本上处于自我冲突的状态在霍尔奈看来,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与其说是寻找解决由来已久的童年沖突的新方法不如说是朝健康成长的方向重新组织自我和重新引导自我。

    大多数其他理论是以这样的前提为基础的即:病态的东西如果不是正常东西的夸大,就是正常东西的歪曲在这些模型中,由于量的不同而导致质的转变在试图了解诸如自恋、真实自我和心灵冲突之类的现象时,这个似乎抽象的理论性差别就显得重要了对无意识的自我吹捧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把无意识的自我吹捧看成是固恋、倒退和(或)人类发展基本上正常阶段的重复另一种看法是把无意识的自我吹捧看成是试图通过想象,用魔法来解决內心冲突;如果真实的自我的基本需要得到充分满足这种想象行为就毫无必要。

    霍尔奈认为正常的幼儿自我中心在动力上、发展上和现潒上都和自恋式的自我吹捧有很大不同后者产生于焦虑和心灵内部冲突的动力模型,这种心灵内部的冲突她在《我们的内心冲突》(1945)中有所描述。导致自我理想化过程的正是在面对这些分裂性冲突的情况下使自我获得完整感的企图

    受过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教育的读者會在《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中发现与弗洛伊德的概念相同的动力,如弗洛伊德关于自


  • 恋、超我和自我理想的概念以及许多关于自我心理嘚概念。同时也会看出藉以理解这些概念的基本精神是不相同的

    书中引用了对霍尔奈的思想有重要影响的其他人的著作,这些著作跨越鈈同时代和科学乔治?格罗德克、威廉?詹姆斯①和埃里克?弗洛姆②帮助她认识到要把自我及其变化作为最有意义的研究重点。弗洛姆、乔治?梅西尔③和艾布拉姆?卡丁纳使她深深意识到历史和文化对人格的生动影响从而使她对许多西方文化的基本准则提出疑问。茬霍尔奈看来自我存在于一些同中心场的模型之内,这些同中心的场从心灵内部一直扩展到人际之间和我们人人都浸润于其中的大范围嘚文化

    洞察现代人“病得至死方休”的悲剧的存在主义哲学家索伦?克尔恺郭尔④对霍尔奈起着强有力的影响。他那“人可能失去灵魂洏不感到灵魂已经失去”的想法一致的意思回想在霍尔奈的自我疏远和“内心经验贫乏”的思想之中铃木大拙⑤和禅宗佛教的教导加强叻霍尔奈的这一认识,即:虚幻的感知、思想和感觉有着众多的层次如果我们要真正了解自己就必须对这些层次进行分析。


    ①威廉?詹姆斯()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1890年出版《心理学原理》提出了心理学的功用观点,论证了思维和知识在生存斗争中的工具作鼡——译注
    ②埃里克?弗洛姆(),德国出生的心理学家社会哲学家,探索了心理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将精神分析的原则應用于社会病的治疗,人类就能设计出一个心理平衡的“健全社会”——译注
    ③乔治?梅西尔(),德国社会学家、新康德派哲学家主要以关于社会方法论的著作闻名。——译注
    ④索伦?克尔恺郭尔()丹麦出生的19世纪著名的宗教哲学家,被认为是存在主义的创始人——译注
    ⑤铃木大拙(),日本佛教学者本名铃木贞太郎,早年曾拜禅师综演为师证得顿悟,20世纪初曾在日本和美国等地从事教学、写作和演讲增进西方各国人士对佛教的理解——译注
  • 到了20世纪30年代,霍尔奈的思想沿着和精神分析学家威廉?赖希有些类似的路线发展然而,她的思想却是朝着与赖希最后结论大不相同的方向前进的她和赖希都洞悉性格防御的存在及其力量。霍尔奈所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使下意识之物成为有意识之物的局部解剖模型还是强调释放感情能量的经济模型,都不能使心灵变化得到保证在临床工作中,霍尔奈和赖希都观察到病人的心灵变化让结成硬壳的性格结构所阻碍的例子;结成硬壳的性格结构是那种未被察觉或甚至根据文化准则被认为是健康或正常的性格结构

    随着对性格的重视,病人的整个存在方式在精神分析的情景中变得突出起来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于昰“怎样”和“什么”变得优于“为什么”;着眼于此时此地变得优先于重视历史情况因此必须形成精神分析的新的指导原则。在性格防御处于最主要地位的阶段精神分析医生的活动可能要多一些。可能会有更多的所谓积极移情和微妙的消极移情以供分析如果要把工莋继续下去,还必须认识到在反向移情的内容中应该包括精神分析医生自己的性格结构、他的文化偏见、他的矫饰等等。这样就能更好哋理解精神分析医生和被分析的病人之间的“真正的”关系并运用它来激励病人内心的建设性力量。

    霍尔奈不受任何人的影响这种勇氣和决心使她能够做出其他朝类似方向前进的人所不能做到的事。她能够摆脱迄今为止被视为神圣信条的力比多理论这样就使新的观念變得清晰了。病人对过去的那些回忆仍然重要但它们并不具有那么重要的解释力量。她逐渐把精神分析的探索看成是在病人存在的外部囷内部之间不间断的摆动而不是从现在到过去的追溯。这样与过去的联系提供了与现在内心世界的联系,以及在时间


  • 许多让弗洛伊德當作是基本冲动的东西霍尔奈却把它们看成是第二位的表现,看成是内心冲突和性格结构的派生物这些东西中包括敌对行为、施虐受虐狂、性变态,以及诸如阉割恐惧、***羡妒之类的与性有关的表现霍尔奈在《精神分析新法》和本书中题为“理论方面的思考”的最後一章中将她自己和弗洛伊德作了详尽的对比。这一章书中还对她晚期思想的发展作了极好的概括

    霍尔奈的著作之所以能在今天仍然具囿针对性是由于她的理论具有活力、充满希望,是由于她的观察和理论阐述都能广泛地运用于实际是由于她的指示,所有这些为当代精鉮分析学家和研究人类困境的其他学者提供了许多他们正在探索的问题

    许多理论家正在辩论,在下意识过程中起作用的是人际模型还是內心模型霍尔奈的公式化的表达是人类经验的这两个方面的综合。还有许多理论家在争论对精神机能障碍起作用的是缺陷模型还是冲突模型。在这方面霍尔奈也是把这两个实际上是互补而不是互相冲突的假定综合在一起,从而作出重大贡献今天有许多精神分析的假萣和理论概念早到对婴儿和儿童进行直接观察者的怀疑。在这方面霍尔奈的充满能动性的思想,特别是她的区分健康发展过程和神经质發展过程的思想对这些问题提出至今仍然令人感到新鲜并可实际应用的观点。当前精神分析界正在讨论历史真实和叙述真实的各自作用霍尔奈在她的关于童年经验的重要意义的文章中也含蓄而具有说服力地谈到这个问题。

    霍尔奈的尚未为人们广泛认识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她把道德因素包括在人类生活之中和精神分析的正常范围之内她令人


  • 信服地论证,许多所谓“道德问题”实际上是其内容为个人的特定性格结构所强加的强制性要求她还把神经质的内疚或自我憎恨和健康的道德区分开来;把真正负起责任和吹毛求疵的的或自我吹捧的殉噵区分开来。她的思想特别适用于当前关于道德准则的性别差异的讨论霍尔奈将会论证这些差异来源于我们的文化在男人和女人中所造荿的不同的性格结构。

    最后霍尔奈在本书中的最大贡献是在导论中所提出的挑战。这一挑战要求我们围绕着人类成长、环绕着实现自我囷使自己热诚真挚的奋斗来给我们的价值体系和我们的精力定向。她并没有过分乐观地把这看成是轻而易举的事而是把它看成是为了實现一个目标而致力的终身奋斗,这个目标也许永远不能完全实现但值得努力并为之发挥潜能。


    主张男女平等的思想家们可能会感到失朢因为霍尔奈在其思想发展的这一阶段不再对男性和女性的本质做理论性的说明。这是因为她已经得出结论认为历史力量和文化力量使得这些差别不可能在当前为人所知。读者将从这本书中所描述的性格类型看出我们经常描述为女性或男性的东西既可能在男人中、也鈳能在女人中出现病态的表现。霍尔奈认为文化偏见导致女人采取某些性格倾向而男人则采取另一些性格倾向。

    由性别引起的各种冲突茬本书中被看成是困扰个人内心的精神病态的反应霍尔奈认为,如果把这些问题本身看成是主要的和不可避免就会加强性格防御,这樣就会阻碍精神分析女人把***羡妒作为确定的事实来对付,或男人把阉割恐惧作为确实的事实来对付要远比他们去对付过分的野心、利用并胜过别人的需要、由依赖心和易受伤害性所引起的自我憎恨等实际存在的冲突要容易得多。



  • 一个新的世纪正在来到这使我们更加远离精神分析早期开拓者的有时是令人生畏的影响。我们受到挑战我们要把前人的东西拿过来,不管其来源如何我们要把有用的东覀加以综合,并朝前进入新的领域以这种精神阅读本书的读者将会在书中找到关于我们的内心冲突、性格形成的性质和这两者的后果,鉯及我们成长的超越于尚须对付的困难的可能性


    杰弗里?鲁宾,医学博士
    斯蒂芬尼?斯坦菲尔德哲学博士
  • 神经症的变化过程是人的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而且由于它引起的建设性经历的浪费因此它是一种特别不幸的形式。它和人的健康成长在质的方面有所不同而且茬比我们所能认识到的更大程度上,与人的健康成长在许多方面相对立在有利的条件下,人的精力被用来实现自己的潜能这种发展远遠不是人人一律的。根据个人特定的气质、天赋、习性及早年和晚年的生活条件他可能变得软弱或坚强、变得谨慎或轻信、变得能依靠洎己或不能依靠自己、变得耽于沉思或性格开朗;另外,他还可能发展他的特殊才能不管他的行动方向把他带到哪里,他所发展的是他洎己的潜能

    然而在内心的压力下,一个人可能变得和他真实的自我疏远于是他会把精力的主要部分转移到塑造他自己的任务上去;他根据内心指令的严格体系,把自己塑造成绝对完美无缺的人因为如果不是像神那样完美无缺,就不符合他的理想化了的形象就不能满足因具有(他认为)自己有的、可能有的或应该有的崇高品质而产生的自尊感。


  • 这种神经质的发展倾向(在本书中有详细介绍)引起了我們的兴趣这种兴趣超出了从临床上和理论上关心病理现象的范围。因为它牵涉到一个基本的道德问题即:人类达到完美境地的欲望、沖动和宗教义务的问题。当自尊是动力时严肃地对人的发展进行研究的学者中没有人会对那种把自尊、傲慢或追求完美的冲动当成是不良倾向的看法表示怀疑。可是他们对为了保证行为合乎道德规范是否最好或必须有内心的纪律控制体系的问题,却有很大的意见分歧囿些人说,就算这些内心指令对人的自发性具有约束作用难道我们不应该遵照基督的教诲(“你们要完美……”)去努力达到完美的境哋吗?也有人说摈弃了这些指令难道不会危害,甚至毁灭人类的道德和社会生活吗

    这里不是讨论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如何一次次地提出囷回答这个问题的地方,而且我也没有能力对此加以讨论我只想指出,解答这个问题的而关键取决于我们对人类本性持有怎样的信念

    根据对人类本性的不同解释,人们对道德规范的目的也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说来,主要的看法有三种任何人只要相信(不管以何种方式)人类生来就是不道德或让各种原始本能所扰的,就不能不对人类的本能加以约束和控制(弗洛伊德)道德规范的目的就必须是控制或克服自然状态,而不是控制或克服自然状态的发展

    对于相信那些人类本性中既有基本上是“好”的东西,又有“坏”的、不道德的或破壞性的东西的人来说道德规范的目的就必然有所不同。他们的目的着重于保证让信仰、理智、意志或神恩等因素(根据起决定印象的特萣的宗教或伦理概念)精炼过、



  • 引导过、加强过的“善”能够最终获得胜利在这里并不专门着重打击并压制恶,因为还需要有积极的方案可是这种积极的方案如果不是以超自然的助力为基础,就是以理智或意志的完美典型为基础而这种完美典型是要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實现的,这就暗示需要使用禁止性和约束性的内心指令

    最后,如果我们相信人类生来就有能够进化的建设性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激励他們实现他们所具有的潜能,那么道德规范就又会有所不同这种信念并不意味着人类基本上是善的——这样的话就预先假定人类具有一定嘚知识能够辨别善与恶。这就意味着人类会根据其本性和自己的意愿去努力实现自我而且还具有一套产生于这种努力的价值观念。虽然囚不可能比如说,发展他的全部人类潜能除非他能够对自己诚实;除非他能够积极从事创造性的活动;除非他能够以亲密无间的精神使自己和他人和睦相处。他显然不可能成长如果他沉湎于“对自己的盲目的偶像崇拜”(雪莱)之中,并把自己的缺点归咎于别人的不足之处他只有对自己负起责任,才可能在真正的意义上成长起来

    这样,我们就得出一种进化的道德规范根据这种道德规范,我们在惢中培养什么、摈弃什么的标准就在于这样的一个问题:某一种特定的态度或冲动能诱导我的人性成长还是阻碍我的人性成长?正如各種神经症的发病率所显示任何压力都可能很容易地把我们的建设性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但如果我们相信有一种主动的、争取实现洎我的奋斗精神我们就既不需要禁锢我们的自发性的内心约束性措施,也不需要内心指令的辫子来逼迫我们达到完美的境地毫无疑问,这种惩戒性的方法能够压制不良因素这种惩戒性的方法也毫无疑问地对于


  • 我们的成长有害。我们不需要惩戒性的方法因为我们看到茬我们自身中有一种对付破坏性力量的可能性,即:我们确实可能成长地超越于那些破坏性力量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是不断增强对我们洎己的认识和了解。这样自知之明本身就不是目的,而是解放自发成长力量的手段

    在这个意义上,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不仅是道义上的義务而且实际上,也是道义上的首要权利只要我们认真对待自己的成长,它就会成为道义上的首要权利因为我们自己渴望这样做。洏且当我们不再为神经质的自我所困扰当我们能够使自己自由成长时,我们也就使自己能够自由地去爱别人去关心别人。这样当他們年轻时,我们就会给他们以自由成长的机会在他们的发展受到阻碍时,我们就会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帮助他们发现并实现自我不管怎样,无论是为了我们自己还是为了别人我们的理想目标是解放并培养那些能够导致实现自我的力量。

    我希望这本书通过明白地揭示絀那些造成阻碍的因素,能够以它自己的方式促进这种解放


  • 无论一个孩子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长大的,如果他没有精神上的缺陷他就會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应付别人,他也许还会学到一些技能。但他身上也具有某些他无法获得或甚至无法学到的力量你无须,实际上也无法敎会一粒橡树果如何长成一棵橡树但只要给橡树果以机会,它内在的潜能就会发展同样,只要给个人以机会它内在的潜能就会发展。同样只要给个人以机会,他就会发展他特定的各种人类潜能他会发展他真实自我的各种独特的活力,这些活力是:他自己的明晰而具有深度的感情、思想、愿望、兴趣;发掘他自己的才智的能力他的意志力;他可能具有的特殊能力或天赋;自我表达的能力和用自发嘚感情和别人和睦相处的本领。所有这些会使他在一定时候找到他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和他的人生目的总之,他会实际上是坚定不移地朝着实现自我的方向成长这就是我为什么在这里,并在整本书中把真实的自我说成是内在的核心力量的原因;这种内在的核心力量为铨人类所共有,但又人人不同;这种内在的核心力量是成长的深层的原因①


    ——————————-
    ①以后说到成长时,始终应该按照此處所说的意义来理解即:与个人的普通的和特有的性格相一致的、自由而健康的发展。
  • 个人的潜能只能由个人自己来发展但像其他的活的生活体一样,个人也需要有利的条件才能够“从橡树果长成橡树”;他需要温暖的氛围来使他感到内心的安全和内心的自由这样他財能够具有他自己的感情、思想,才能够表达自己他不仅需要别人的善良来帮助他满足他的许多需要,而且他也需要别人的善意来引导怹、鼓励他成为一个成熟的、能够发挥自己才能人他也需要和别人的愿望和意志发生正常的摩擦。如果他能够像这样在爱和摩擦中和别囚一同成长他也就能够按照他真实的自我的方向成长。

    但由于各种不利影响一个孩子可能无法按照他的个人需要成长。这种不利因素哆的不胜枚举但是可以把它们概括地归结成这样一个事实,及周围的人们由于各自的神经症缠身以致不能爱这个孩子,甚至不能把这個孩子看成是一个具有特性的个人;他们对待这个孩子的态度决定于他们神经质的需要和反应①简单地说,这些需要和反应可能是盛气淩人、过分保护、恐吓威胁、急躁易怒、过分苛求、过分溺爱、反复无常、对别的孩子偏心、虚伪矫饰、漠不关心等等。对孩子起影响嘚并不是单一的因素而始终是整套的因素群集。

    结果孩子无法产生归属感,无法感到自己是“我们”中的一员;相反他深深地感到鈈安全,隐约地感到害怕;我把这些感觉称之为基本焦虑基本焦虑是他在被想为充满敌意的世界上所感到的与世隔绝、孤立无援。基本焦虑的压力把孩子紧紧夹住使他不能以自发的真实感情和别人和睦相处,并迫使他去寻

  • 找对付他们的办法他必须(无意识地)用不是激起戓加剧,而是减轻他的基本焦虑的办法来对付他们由于这种无意识的战略需要所造成的特定态度决定于这个孩子的特定气质和环境中的各种偶然事件,简单地说他可能试图依附于他周围最有权力的人;他可能试图反抗并进行斗争;他可能试图把别人关在他内心生活的外媔,并在感情上避开他们从原则上说,这意味着他可能接近、反对或避开别人

    在健康的人类关系中,接近、反对或避开别人并不是互楿排斥的需要爱和给予爱或让步的能力;斗争的能力和不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些都是为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所必需的,互补的才能泹对于因其基本焦虑而感到自己处于不安全地位的孩子来说,接近、反对或避开别人变成是极端而僵化的行为比如说,爱变成依附;顺從变成姑息同样,他会被迫反抗或超然离群而不管他的真实情感是什么不管他的态度在特定的情景中是如何不恰当。他的态度的盲目囷僵化的程度和潜伏在他心中的基本焦虑的强度成正比

    由于这些条件不仅促使这个孩子朝这些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而是朝所有方向发展因此他往往会对别人产生基本上是对立的态度。因此接近、反对和避开别人的三种行为构成了他和别人之间的基本冲突到一定时候,怹会试图使这三种行为中的一种一直占主要地位——试图使顺从或挑衅或退避成为他的主要态度

    这种企图解决神经质冲突的最初尝试的影响绝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相反这种尝试对孩子的神经症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也并不专门和对待别人的态度有关;它


  • 不可避免地使孩子的整个性格发生某些变化按照其主要发展方向,这孩子还会产生出某些恰当的需要、感受、抑制和初步的道德标准例如,以顺从为主要倾向的孩子往往不仅会使自己从属并依附于别人而且还会试图变得无私而善良。同样爱挑衅的孩子会开始重視气力,重视耐力和战斗能力

    然而这些最初解决办法的结成整体的效果不像以后将讨论的神经症解决办法的效果那样牢固而全面。例如有个女孩,在她身上顺从的倾向占优势这些倾向表现为盲目崇拜某些具有权威性的人物,表现为讨好和姑息的倾向表现为不敢表达洎己意愿的羞怯,和偶尔做出自我牺牲的企图在八岁时,她把她的某些玩具放在街上让某个穷孩子去找到而她不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在十岁时她充满稚气地试图在祈祷时沉溺在神秘气氛之中。她多次幻想受到她所热恋的一些教师的惩罚但到十九岁时,她仍然很容噫地同意别人想出的向某个教师进行报复的计划;虽然她大部分时间像小羔羊一样驯服但有时也会在学校里带头闹事。而且当她对她的敎会里的牧师感到失望时她会从表面上的虔诚信教转变为暂时的愤世嫉俗。

    所结合成的整体如此松散的原因——上面的例子是典型的——部分在于成长中的个体尚不成熟部分在于最初解决办法的目的主要是统一和别人的关系。因此有余地而且也的确有必要使结合变得哽牢固。

    到现在为止所描述的发展过程绝不是一律的每个病例的不利环境条件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就像发展方向和所产生的后果的细節各不相同一样但这种发展无不例外地会损伤内在的力量和个人的协调,因此总是极有必要使所造成的缺陷得到补救虽然这一切都是緊密交织在一起的,可是我们仍然能够辨


  • 别出下列几方面的情况:

    尽管他很早就企图解决他和别人之间的冲突可是这位个人仍然是分裂嘚,他需要更牢固、更全面地结成整体

    由于种种原因,他不曾有过发展真正的自信心的机会:他的内在力量让他所不得不采取的防御姿態所消耗让他的分裂状态所消耗,让他的早期解决办法所造成的片面发展方式所消耗以致他无法使自己的一大部分个性发挥建设性的莋用。因此他迫切需要自信心或可以用来代替自信心的东西

    他并不感到自己因处于真空之中而变得脆弱,但他特别感到不像别人那样具囿足够的力量和足够的准备去应付生活如果他具有归属感的话,他那种不如别人的感觉就不会成为如此严重的障碍但生活在充满竞争嘚社会中,而且在内心(他就是如此)感到孤立和遭到敌视他只能产生把自己抬高到别人之上的迫切需要。

    甚至比这更为基本的因素是怹开始和自己疏远他的真实的自我不仅得不到正常发展,他还必须想出假的、战略性的方法去对付别人这种需要迫使他置真实的感情、愿望和思想于不顾。等到他把安全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时他内心深处的感情和思想就变得不重要了——实际上必须压制这些内心深处嘚感情和思想,并使它们变得模糊(只要他安全他的感觉如何就毫无关系)。这样他的感情和愿望就不再是决定性的因素了;可以说,他不再是主动的人而是个被迫行动的人。他身上的分裂状态不仅从总体上使他虚弱而且由于增加了这个使他混乱的因素,就更加剧叻他和自我的疏远;他不再知道别人怎样看待自己也不再知道自己是“谁”。

    这种最初的自我疏远的过程是根本性的因为它加剧其他


  • 損伤的危害性。如果我们能设想一下在没有这种与自我的活力中心相疏远的情况下,其他的变化过程将会如何表现我们就能够更清楚哋理解自我疏远的危害性。在没有自我疏远的情况下个人会有冲突,但他不会让冲突使他心绪不安;他的自信心(如这个词所显示需偠有一个自我来使信心有依附之处)会受到损害,但不会被根除;他和别人的关系会受到干扰但不会影响到他和他们的和睦相处之心。洇此一个和自我疏远的人最需要的(如果说是他的的真实自我的代替物将是荒谬的因为他没有真实的自我)是能够给他以支撑的东西,昰一种具有身份的感觉这种感觉能使他对自己具有意义,并能使他感到自己的力量和重要性尽管他的心理结构有缺点。

    除非他的内心條件没有发生变化(由于有幸运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他能摈弃我所列举的需要,否则的话,他就只有一种似乎能满足他的需要、而且似乎一举就能滿足他的一切需要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想象来满足需要。想象力逐渐地、无意识地起作用在他的头脑里创造出一个自己的理想化叻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他把自己想象成具有无限的权力和崇高的才智;他变成英雄、天才、最伟大的情人,变成了圣徒变成了上帝。

    自我理想化必然会导致全面的自我陶醉从而给个人以他所迫切需要的重要感和优越感。但这绝不是盲目的自我吹捧每一个人是他自巳的经历、他自己的早期幻想、他自己的需要和他自己的特定的才智来塑造他自己的理想化形象的。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形象具有个人特点他就无法感觉到自己具有身份,感觉到自己是统一的首先,他把他的基本冲突的具体“解决办法”理想化于是顺从变成了善良;爱變成了纯洁;挑衅变成了力


  • 量、领导才能、英雄主义、无所不能;超然离群变成了智慧、自给自足、独立自主。按照他的具体办法总是使作为缺点或缺陷出现的东西变得暗淡或把它们加以修饰。

    他可能用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来处理自己的相互矛盾的倾向同样,这些倾向可巳被美化但被置于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例如一个把爱情看成是不应有的弱点的挑衅者,可能只有在对他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才能够发現在其理想化的形象中,他不仅是个盔明甲亮的骑士而且还是个伟大的情人。

    其次互相矛盾的倾向除了被美化外,还可以在人的头脑Φ被隔离开来使它们不再成为令人不安的冲突。一位病人在他的理想化形象中既是人类的恩人,一位到达能够自持的宁静境界的智者又是一个能够杀死敌人而并不感到于心不安的人。对他来说这些(全部是有意识的)方面不仅并不互相矛盾,甚至彼此并不冲突在攵学中,斯蒂文森曾在

      家长会教师发言稿(一):

      大家好!感谢各位对我班工作的大力支持能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天的家长会,说明大家对自己的孩子都十分关心是啊,哪┅位家长不望子成龙哪一位家长不望女成凤?哪一位老师不期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呢既然家长、老师、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教育好他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协力把你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教育好。

      对学生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組成但说真心话,目前我们的社会教育状况堪忧有专家曾撰文说:"五加二等于零。"什么意思呢即学校家庭花了五天进行正面教育,┅个双休日学生们回到社会,就什么都学会了比如电子游戏机,一个人在家玩但是瘾,然后带上三四个一齐玩还有不少负面的东覀。作为学校又不能消除以上这些对教育孩子不利的事物在我们别无他法的时候,只有学校家庭携手配合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下面我想就各位家长关心和困惑的问题与大家交流沟通,期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忙很多家长都把教育孩子的期望全部寄托在教师的身上,认为孩子只听老师的不听自己的但我不完全赞同这个看法,诚然一个人的成长和知识积累最主要靠的是老师,但他更不能离开镓庭因为家是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父母也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群众;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能够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经验告诉我们优秀孩子和优秀的人才背后,總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构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为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呼喚家长更多的支持和参与那么应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作为教师和家长该怎样做呢

      一、要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看到孩子嘚“另一半”

      上学期期末考试后,一位学生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状况他不断诉说孩子的种种缺点:学习不认真,没有耐心太粗惢,做题很马虎成绩总是上不去,不肯听父母的话……总之在他的眼里,孩子一无是处

      正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就像一杯没有倒滿的水我们不能总看到“一半是空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已有一半的水不能因为孩子一两次考试成绩上不去就全盘否定孩子。每一个囚都期望得到掌声受到表扬尤其是孩子。事实上我们要对有缺点的孩子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忙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你必须会发现“那只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

      当然仅仅停留于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是不够的,那樣做不但不能促使孩子进步反而会滋生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尽管表扬和鼓励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任何時候都奏效的“灵丹妙药”,在看到孩子的“另一半”的基础上适时、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才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添加剂”。也只有嫃正看到孩子的另一半才能从把孩子教育好的角度去真正地爱孩子,才具备同孩子的沟通的良好心理基础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学***成绩呢?

      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学习松懈.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有的时常抱怨、斥责,甚至对孩子进行惩罚.这样做是十分错误嘚.殊不知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家长应当从哪里入手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第一、抓作业.要规定孩子放学后务必做完作業务必检查.口头作业、复习、预习作业也不容草率.而孩子往往比较厌恶作业。我很理解家长们繁忙的工作但是你忙的期望是什么,还鈈是你们的孩子嘛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怎样就不好好学习呢爸爸妈妈天天这么辛苦劳累的上班挣钱,为嘚是什么还不都是为了你嘛,你怎样就不体谅你的爸爸妈妈呢那请问各位家长,当你在这样教育孩子的时候你又是否想到除了赚钱供她上学,给他吃好的穿好的,你又对他进行了哪些思想教育呢你真正细心的了解过你的孩子吗?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你明白吗?敎育孩子不仅仅指的是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诸位就是家庭里的老师,你的孩子在写家庭作业的时候你认认真真的辅导過他吗?你明白你的孩子当天学的什么吗甚至你明白孩子这天的作业是什么吗?

      第二、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中的困难.书写要工整、清洁、准确不能虎头蛇尾或龙习凤舞。

      第三、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迅速,如果看到孩子茬一个问题上浪费很长时间时就要注意了,要么是孩子走神了要么是孩子的思维在原地画圈了。在质中求快就是说质量与时间的比唎,;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

      第四、抓关爱。此刻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平时父母经常买些礼物送给孩子,每一天给孩子做好吃的但是经过我的了解,却发现他们除了礼物之外其实更需要父母的爱。把你的时间留一点给孩孓:

      1、每一天花必须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抽出必须的时间陪孩子。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但是每一天要花必须的时间坐下来,问问孩孓学习的状况在旁边看一看你的孩子是如何做作业的。个性是一些作业速度比较慢的孩子更就应要多观察,帮忙他找到根本原因和駭子交流思想,沟通情感而不是一问了之。养成习惯你的孩子就将会是最棒的。

      2、和孩子一齐看书、看电视陪孩子看一些有益於他们身心健康的书和电视节目,并互相交流观后感培养孩子的鉴赏潜力。而非将就孩子每一天回家的任务就是看少儿节目,想想你駭子此刻的年龄还是很小吗

      3、加强对孩子的课外时间管理。平时看到孩子晚回家必须要问清原因,有必要打***与老师联系千萬不能留下管理上的空白。在星期六或星期天的休息时间也要对孩子的活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此刻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一到煋期天,学生的作业质量就个性的差甚至有很多的孩子作业本根本就没动过。一个星期辛辛苦苦养成一点好的习惯一下子全放汤了。能够看出星期天孩子在家缺少管理,把学习放到了一边去了

      4、多鼓励,少批评多正面引导,少横向比较打击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下面这段话与大家共享:嘲弄伴随着孩子,他羞愧腼腆;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倍增;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認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存;分享伴随着孩子,他慷慨大方

      第五、抓家校联系。因为教师工作很烦琐不必须每一天都能和每个镓长联系。这需要各位能主动透过***或亲自来校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状况。以及和老师及时沟通自己的想法一致的意思与学校共哃管理孩子。

      1、每一天请检查孩子的学习状况、家庭作业听写作业,做到坚持不懈检查完后作业本上请签名。

      2、请督促孩子褙书除略读课文外,都要求背诵背完后请在课题后签名。

      3、家长的善导是家庭教育的黄金要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強有力的后盾每一天与孩子进行亲切交流,和他们谈谈这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哪篇新课文,明白哪些道理今后打算怎样做,交谈时要有耐心,不能简单粗暴

      4、定期与教师进行沟通,对孩子的优点、不好的习惯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疑惑能够经常与老师持續联系,共同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

      5、经常带孩子们接触社会、研究社会的各种现象,去创造完美的生活(双休日、假期交好朋友、参加体育锻炼、做小实验、搞小发明、编手抄报、编作文集等,使孩子们全面发展)

      以上是我就学生们学习教育方法和各位家长茭换了一些意见,供各位家长参考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家长批评指正,我将十分感谢大家因为教育好孩子们是你们的心愿,也是我们學校和老师的心愿我期望学生能和家长、老师平等沟通,和睦相处健康成长,快乐地度过他们的小学时光吧!

      家长会教师发言稿(二):

      尊敬的各位家长、尊敬的x校长....亲爱的同学们:

      这天因为孩子们的缘分,我们走进了重兴中学走进了七(1)班的教室,首先对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转眼间,孩子们升入中学已两个多月了在各位家长嘚密切配合下,在各位任课教师的悉心教育下孩子们各方面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班级的工作走向正规

      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嘚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状况以便老师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敎育,家长能够更好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人与成材

      我相信,这次家长会必须能够到达预期的效果取得圆满的成功!

      这天的会议囿八项议程:一、班级基本状况介绍;二.期中成绩分析及学生在校的表现的汇报;三、家长代表及各学习阶段学生代表发言;四、对家長的期望及推荐;五、与会副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讲话;六、家长的意见和推荐;七、班主任与个别学生家长进行个别交流;八、班主任宣布家长会结束。

      一、班级基本状况介绍

      我们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13人;住宿生共39人男生28人,女生10人这半学期,峩对我们班级学生的总体表现评价是:心理状态较好用心乐观向上,总体来说都比较乖巧听话班干部表现出对班级工作的极其负责和對同学关心爱护,如我们班的班长董府朝、副班长裴光泽、学习委员叶雅茹、体育委员汪建忠、生活委员段建伟等同学表现用心认真负責,还有其他一些同学像冯玉洁、包文丽、章孝东、香瑞先、杨万成等等,都很能为班级群众着想使得我班此刻一切基本状况良好。學生相对其它班级迟到早退现象较少无故旷课的没有,大部分同学有事能较自觉做好请假工作每一天的值日工作认真负责,上课大部汾学生能认真听讲同学之间能团结友爱,这半学期以来每位同学学习、做事均能尽力而为,班级同学团结、和谐

      但问题同时也昰存在的,部分同学学习还不够用心主动完成作业较被动,字迹较潦草极个别同学不及时完成作业或不完成作业,有一部分的同学表現出不用心思考上课发言不踊跃。这些都是学习上的不良行为还有一部分同学生活自理潜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做到及时清理自己嘚卫生持续衣服的整洁。尤其是住校生和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的学生家长必须要提醒他们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我是本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