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北边是广东省在什么方向与广东隔着琼州海峡海南的西边与越南隔海相望,与越南最近的距离只有220公里,海南的东边是菲律宾与菲律宾之间隔着南海 海南的東南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从南往西向北东走广东的邻省分别是海南(南)、广西(西南、西)、湖南(西偏北)、江西(北)和福建(北偏东)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北有湖南、江西……西有广西东有福建……南与海南隔海相望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海南的北边是广东省在什么方向与广东隔着琼州海峡海南的西边与越南隔海相望,与越南最近的距离只有220公里,海南的东边是菲律宾与菲律宾之间隔着南海 海南的東南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从南往西向北东走广东的邻省分别是海南(南)、广西(西南、西)、湖南(西偏北)、江西(北)和福建(北偏东)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北有湖南、江西……西有广西东有福建……南与海南隔海相望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个贴子最后由沙南曼森在 04:48am 编辑]
摘自《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要】最新的分子人类学材料——Y染色体DNA能对民族系统进行精细的分析百越系統被发现与中国的其他系统差异很大,而与南岛语系民族(马来系统)特别是台湾语族群体相当接近已经研究的百越群体显示出遗传发苼关系和语言文化类型的差距,这与百越的整体认同和地域分化有关根据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得到百越民族系统遗传结构的三个特点。1.百越有单起源的遗传学迹象可能大约三、四万年前发源于广东一带,而后慢慢扩散开来;2.百越二分为以浙江为中心的东越和以版纳的Φ心的西越;3.百越群体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由广东向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迁徙百越接触过的许多族群也涵入了部分百越的遗传类型。百越从广东经江西向浙江的扩散可能发生于很早以前福建与浙江的越族群体是不同路线迁来的,在台湾原住民遗传结构中同样在现絀这种二元性西部傣族类群是很晚从广东迁出的。
【关键词】百越 遗传结构 主成分分析 单起源迹象
【作 者】李辉,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學研究中心博士上海,200433
【中图分类号】Q9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2)04-0026-006 一、遗传研究的百越范围
民族学在界定民族系统的范围時依据的是民族系统的独有特征。长期以来对民族进行的遗传学研究也期望找到这样的特征,但是从血型等早期的民族遗传指标中找箌系统特征无异于天方夜谭近十来年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兴起才使民族遗传研究有了希望。线粒体DNA最先展现了全人类的系统结构但是由於它构建的群体系统稳定性较差而遭到了许多骂名。对于精细的民族研究现有的线粒体标记更是无能为力。随后研究热点转到了Y染色体DNA仩这是一种纯父系遗传、信息量大、稳定、特异的绝佳遗传标记,它不但构建了稳定的发生于非洲的全人类谱系树在民族之间更是体現出不同层次的差异。
我们对亚太地区大量群体的Y染色体调查研究画出了图1的民族系统亲缘树
- ┌────────────────阿爾泰
- ┌─────┤ ┌──────汉
- │ │ ┌─────┤
- │ └────┤ └──────藏缅
- │ └────────────苗瑶
- │ ┌────────侗傣
- │ ┌──────┤
- └───────┤ └────────台湾
- └───────────────南岛
- 图1 Y染色體构建的东亚民族系统亲缘树
现代百越民族的主体——侗傣民族,显然很明显的迥异于国内其他民族系统而有趣的是,南岛语系与之相當接近其中的台湾语族更为接近。这可能提示了百越民族与这两个族群很近的同源关系
当然,遗传学上界定的百越范围与语言学和民族学不一定完全相同血统上源于百越而语言文化已然改变的群体也完全应当纳入百越研究的范围。东部的越族群体多属于此台湾语族吔可能是这一类。另一方面语言文化上被百越同化的外源民族却不应属于百越遗传研究对象。比如湘桂黔交界的草苗是讲侗语的群体泹是遗传上明显的汉父苗母,侗族的成分很少不应看作百越血统的群体。因此遗传研究的百越范围至少应包括侗傣语系的僮傣语族、侗水语族、仡央语族、黎语族,还应包括东部地区的越裔群体可能还有台湾几支原住民。从印度阿萨姆到台湾几千里地域内有大约100个民族群体
经过笔者及合作者近几年来的收集,大部分的百越群体的遗传材料已经采集到了许多群体的遗传数据已经实验得出,包括印度嘚阿霍姆泰国的兰那、东北泰和石族,云南的傣泐、傣呐广西的壮族、毛南族、仫佬族、仡佬族、夜郎、水族、侗族、拉伽,贵州的咘依族和水族海南的黎族和仡隆,上海古今的马桥人浙江的於越,台湾的泰雅、布农、阿美、排湾、曹、赛夏、卑南、鲁凯、邵、巴則海
这些群体的Y染色体遗传结构体现出相当大的一致性,而与其他系统中研究过的群体完全不同他们都有大量的M119、M110或M95、M88突变,而外族極少有这些遗传标记与百越接触少的群体则没有。
另一方面这些群体彼此间的遗传关系则体现出与语言学和民族学分类不同的格局。特别是侗水和仡央两支完全打破了文化的分类而重新组合。图2中我们用线条表示群体间遗传关系,用虚线圈表示文化的分类
- 图2 百越各群体遗传关系和文化分类
这种系统发生和文化类型之间的差异是可以理解的。整个百越民族早期是个内部认同很强的人群所以史书上百越分布于会稽到交趾的记载也证明古人很容易把这个民族群体整体化地看待。其内部分支间的文化交流早期是没有障碍的所以较早迁箌同一地域的不同分支会在文化上一定程度的同化。这种同化有时不完全也会保留一些发生历程的痕迹,比如夜郎和拉伽之间就有其他汾支没有的共同词汇
当然,随着对更多群体更多材料的深入研究这个系统结构也会调整扩充。
根据现有的百越民族群体Y染色体数据峩们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把数据中的主要趋势信息抽提出来得到了三个主成分(趋势)。按各个群体的对应值把三个主成汾按等高线绘制原理作成三张地图这三张地图体现了百越遗传结构中的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主成分占到信息总量的47.0%从图3中单一中心、梯度平缓的分布格局明显看出,所有的百越群体首先是有整体性的共性是最主要的。因此百越的血统只有一个主要来源图中的分布Φ心在广东一带,所以广东最有可能是百越民族血统最早的发源地而后渐渐向四周扩散。
第二主成分占到信息总量的35.6%从图4中可以看箌两个分化方向,一个在浙江一带另一个在版纳一带。因此百越民族在一元性之后的另一主要特征是二分性,即分化为东越和西越泹是,特别要补充说明的是西部的侗族、仡佬族归入了东越类,而福建归人西越类这背后可能还有故事。
[图3 百越遗传结构第一主成汾的地理分布]
[图4 百越遗传结构第二主成分的地理分布]
[图5 百越遗传结构第三主成分的地理分布]
第三主成分占信息总量的17.4%图5中,从广东向西南、西北、东北三个方向延伸出三个不同的结构这张图体现的是与第一主成分的扩散不同的百越民族迁徙的过程。广东等哋受到汉族移民冲击之后百越原住民开始搬迁,在别处重新定居
所以,百越的遗传结构特点至少可以归纳为“一元二分”至于“三角”方向的迁徙,还有待于补充论证
百越长期以来作为南方的主体民族,曾经与许多外系统民族接触交流也发生了一定的基因交流。浙闽地区曾是百越的主要政治中心所以这一地区现代的汉族群体中保留了相当比例的越族特征遗传标记。以M119突变比例为例上海和浙江嘟是26%左右,是全国汉族中最高的其次是广东20%、安徽18%、辽宁和湖北17%、江苏16%、江西14%、湖南13%、河南11%、山东9%、四川7%、云南4%,实际上是以浙江为中心沿海岸线扩散值得一提的是,M119突变类型中的M110突变亚类型更具东越特色,但是在一般汉族群体中没有发现茬上海马桥原住民中有相当比例。福建的类型不一样有8%的西越特有的M88突变,广东有7%
汉族吸收越族的血统的现象,符合强势民族吸收外族血统的理论这在其他民族的遗传结构中也有表现,特别是与百越关系最密切的百濮民族(南亚语系)这些民族中较强势的民族含有百越特征的成分,而弱势民族则没有比如,京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当然是相对强势的,其中含有7%的M119突变;高棉族是柬埔寨的主體民族
其中含有4%的M119突变、4%的M110突变和12%的M88突变而南亚系统中的较弱势的芒族、布朗族、佤族中则还没有发现过百越特征的成分,弱势群体向百越的基因流动可能是单向的
苗瑶族群受百越的遗传影响现在还很不清楚。氐羌族群中也有几个地区性的强势民族吸收了百越的荿分最典型的是士家族,其中含有20%的M119突变和10%的M88突变可能来自侗族、仡佬族和布依族。此外傈僳族含有20%的M88突变,拉枯族含有8%嘚M88突变这几乎可以肯定是来自于傣族。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东部的阿尔泰系统的民族中也含有少量的M119突变,这些成分是他们原本就有的还是百越带进来的,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布里亚特最多为35%,尼乌柯(Nivkh)6%满族5.6%,蒙古族4.2%乌尔奇(Ulchi)3.8%,日本人3.4%叶尼塞鄂温克3.2%。百越和阿尔泰系统通古斯民族的遗传和文化相似性究竟是由于发生关系上较近还是相互交流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的课题。
百越与外族的交流融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既有百越的成分流向外族,又不断有外族融入百越甚至可能有过西部的许多小民族整體性地融人百越族群的事件,这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而东部的越族由于汉化程度很高,其分布和结构的研究需要大量的田野调查潒上海马桥这样的较纯的越裔群体在浙江和福建的某些地区也应该存在。对其研究的意义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五、对百越发生和分化的大膽猜测
对百越的遗传结构成因的解析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我们想提出一种猜测以供史学家和以后的百越民族遗传学研究者借鉴推敲。
致谢: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共青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员会、共青团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中华民族史学会、海南省迁琼先民研究会、广州军区政治部、绍兴市禹陵村委在田野调查中给予了倾力的支持和帮助。
南方土著民族南蛮蛇种图腾核心 几何印纹陶古越族蛇图腾崇拜 动物纹南方土著青铜 南蛮蛇非龙 漢晋衣冠南渡
吴春明 王樱:“南蛮蛇种”文化史
在上古中原华夏民族的视野中华南民族都属于“蛇种”、“狗族”等“非我族类”。所謂“南蛮蛇种,从虫、亦声”“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又“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①对于华南历史悠久嘚蛇崇拜习俗,历史、民俗、民间信仰等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论述②本文认为,“南蛮蛇种”不仅是中原华夏看东南的一個族群识别符号作为南方土著民族之动物性有灵崇拜的原始图腾的核心内涵之一,从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等角度观察到的崇蛇文化史更折射出南方土著民族史的变迁轨迹。
一.“南蛮蛇种”考古溯源
华南土著民族最古老的崇蛇现象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陶器装饰、圊铜纹样与雕塑、岩画艺术中的蛇形图像从大陆的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到台湾,以及中南半岛都有发现大致汾布于汉文史籍所记载的“南蛮”、“百越”地带,反映了远古时代“南蛮蛇种”的文化起源
在人类史前史与早期历史上,从模仿事物(動植物与宇宙万物)形态的写实图案到抽象、简化的几何纹样是装饰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史前、上古陶器上的装饰纹样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事物(动植物、人物形象、宇宙万物等)形体的反映,是古人在生产、生活中对事物形态观察、认识并经过思维判断、选择和艺术加工形荿或具体写实,或抽象化、几何图案化陶器纹样的选择、组合应该有很复杂的工艺史、艺术史、宗教史等多方面的原因,特殊陶器纹飾与特定原始宗教信仰的关系是不可否认的一种因素,已为许多民族志材料所证实几何印纹陶是华南百越及其先民的早期古文化区别於其他民族物质文化的一种重要因素,许多人认为拍打陶胎的工艺功能和图案装饰的美观功能是印纹陶纹饰产生的原因③但陈文华先生則认为,他认为考古学和民族学上的纹身花纹和印纹陶上的纹饰非常相似,推测印纹陶的纹样所代表的意思就是蛇和蛇皮的花纹几何茚纹陶的纹饰是起源于古越族的蛇图腾崇拜。他逐一考证了印纹陶中常见的云雷纹、S纹、菱回纹、波状纹、曲折纹、叶脉纹、三角纹、编織纹、篦点纹、圈点纹、方格纹等11种纹样分别是由蛇身盘曲形状的简化、蛇身扭曲简化、蛇身花纹图案化、蛇身爬行状态、蛇脊骨形状模拟、蛇身斑纹或蛇皮鳞纹的简化等④。
将几何印纹陶纹样完全等同于蛇的形状和斑纹的模拟、简化和演变是有一种有益的民族考古学探索和合理的推测,已获得一些民族史、文化史学者赞许⑤但遗憾的是,印纹陶纹样的几何形状作为具体、写实图案的一种简化、抽象嘚艺术形式与蛇的真实形状和斑纹间还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因此将华南先秦印纹陶上拍印的几何纹样等同于蛇形、蛇纹并为史前土著蛇圖腾的证据学者间还有不少疑惑。实际上在主要盛行于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印纹陶文化之前,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陶器裝饰内涵中有不少写实或接近写实的蛇形、蛇纹图案,良渚文化的蛇纹陶器就是最明确的一组先后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庙前、奉化洺山后、海盐龙潭港、江苏吴县草鞋山、上海金山亭林、青浦福泉山等遗址⑥。这些良渚文化遗址中的蛇纹常见于扁腹盘形鼎、高足浅盘豆、圈足壶的外腹部和器盖上刻画繁缛而有致的螺旋状盘蛇纹,间或与卷云、飞鸟共出形成一组稳定而特殊的陶器装饰艺术,尚未见於其他史前文化中是探索史前时代“南蛮”、“百越”先民的崇蛇习俗渊源的重要线索(图一)。
图一 良渚文化蛇纹陶器
图二 皖南商周銅器中的蛇形象
1.蛇纽盖盉;2.鱼蛇纹盘;3.牺首蛇纹尊;4.蛇纹矛(1繁昌汤家山;2.青阳汪村;3.芜湖;4.繁昌)
图三 东周吴国墓葬的刻划蛇纹铜器
1.六合程桥;2~3、7~9.淮阴高庄;4~6.镇江王家山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在华南越系、濮系等“南蛮”系统民族文化中,装饰蟠螭纹、蛇纹、蛙纹、鸟紋等动物纹样的青铜器成为土著青铜文化区别于“商周文化”的重要特点在苏南、浙北、皖南的吴越文化区,青铜文化的造型组合和纹飾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原“商周文化”的直接影响但周代以来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各式几何纹和蛇、鸟、鱼等写实的动物纹样,成为“吴樾青铜文化”的重要特点⑦在皖南,繁昌汤家山的蟠蛇纹纽盖盉、蟠蛇纹矛汤家山与青阳庙前汪村的鱼蛇纹圈足盘,芜湖的牺首蛇纹澊等(图二)⑧都是几乎写实的蛇形象,与中原北方史前玉器、商周青铜器等常见的兽首、鱼鳞身、带鹰爪足并被人格化的华夏“龙”是完铨不同的⑨在江苏六合程桥、镇江王家山、淮阴高庄等地先后发现的一批东周时期吴国贵族墓葬中,还发现了一组精美、繁缛的刻纹铜盤、鉴、匜、盆、薰炉盖、箅形器等器物蟠蛇纹、爬行四脚蛇(蜥蜴)纹是其中的主题纹饰(图三)⑩。类似的蛇纹也见于福建武夷山闽越王城嘚一件铜铎舞面上(11)东周吴越文化中另一处重要的“蛇”图腾考古发现见于江苏无锡鸿山越国墓地,年在邱城墩、万家坟等发掘的7座贵族墓葬出土的1800多件青瓷器、硬陶器和玉器等其中一大批仿青铜器的青瓷和硬陶乐器和玉器上,都装饰堆塑、浮雕和刻划的蛇纹与蛇形象諸如堆塑6条或9条蟠蛇的青瓷鼓座、堆塑蛇形悬虫的青瓷甬钟、堆塑蛇形纽的青瓷镈钟与振铎、以8条蛇盘成的琉璃釉玲珑球形器、雕刻蟠蛇嘚玉带钩与玉佩饰等,成为鸿山越墓最大特色之一被视为越人蛇图腾的重要物证(图四)(12)。
图四 无锡鸿山越国墓葬出土蛇形器物
1.万家坟M1:169硬陶鼓座;2.邱城墩M1:1053青瓷鼓座;3.邱城墩M1:1011青瓷鼓座;4.邱城墩M1:1063青瓷振铎;5.邱城墩M1:21.玉带钩;6.邱城墩M1:14盘蛇神兽纹玉管
图五 古扬越人青铜器中的蛇纹装饰
1.衡阳赤石提梁卣;2、3.湘潭荆州金棋提梁卣器盖与腹面;4.恭城秧家铜尊
图六 古扬越地带青铜器蛇纹图像
1、4.湖南衡阳赤石村春秋卣;2、8.湖南岳阳莄口春秋卣;3、6.广西恭城秧家春秋尊;5.湖南衡山霞流春秋尊;7.湖南湘潭金棋村春秋卣(依前引傅举有文修改)
青铜时代的湘江流域是古代楚、越文化杂居的地带古扬越人的考古文化也以大量装饰蛇纹、蜥蜴纹、蛙纹的青铜器为特点(13)。湖南衡阳渣江区赤石村春秋时期土著越人或越文化特点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件“蜴形动物饰提梁卣”,造型与中原同类器相似但卣腹部、器盖满布突起的20条蛇紋及若干蜴(四脚蛇)形动物形象,突显湘江流域越人青铜器装饰艺术中的独特风格(14)岳阳莄口的一座春秋时期具有墓地铺设河卵石、土坑墓設置壁龛等越文化因素的楚墓中,也发现一件类似的“人像动物纹”铜卣器盖及卣腹均装饰阳凸的蛇纹(15)。湘潭荆州乡金棋村有一件“动粅纹提梁卣”腹中部几何形地纹上突起双肩越式钺图案和12条蛇纹,器盖上也满布8条蛇及蜥、蜈蚣、蛙类、四脚小爬虫等动物纹样(16)类似嘚装饰还见于衡山县霞流出土的一件春秋时期的蛇纹垂腹尊(17)。广西恭城秧家的春秋时期的铜尊颈部和腹部分别装饰四组由蛇斗青蛙纹为主、云雷纹为底的纹饰带,风格与湘江流域所见非常相似被认为是湘江流域扬越文化的扩展(图五、六)(18)。这些装饰几何纹和包括蛇纹在内嘚动物纹的青铜器群是湘江流域青铜文化不同于中原传统的主流特点,是中原青铜文化在湘江流域“土著化”、“地方化”的反映(19)
图七 滇文化青铜器中的蛇崇拜图像
1.编钟;2.蛇纲网状器;3.储贝器纹饰;4~6.扣饰;7~9斧、锛;10~11叉;12.铲;13~14.矛形仪仗器;15.凿;16、18.卷刃器;17.啄;19.劍鞘饰;20.戈;21~22.剑;1、2、9~10、22.石寨山;2~5、6、11~12、19~21.李家山;4、7~8,13~18羊甫头
云贵高原是古代百濮系之滇、夜郎以及滇越等土著族群的活動空间土著的考古发现中蛇崇拜资料是最大的特色之一,仅云南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昆明羊甫头、曲靖八塔台等东周至秦汉时期滇文化墓地的考古发现中从生产工具的斧、锛、凿、铲、凿、锄到兵器的戈、矛、剑、剑鞘、啄、叉、钺、匕首,礼乐器的钟、储贝器、仪仗器及装饰品、马具等均有大量的蛇图像,表现出滇人对蛇的特别宠爱和崇拜(20)石寨山多件储贝器上的蟠蛇立柱的雕塑,如M1:57A“杀囚祭铜柱储贝器”器盖雕刻的祭祀广场中心表柱柱顶为立虎,柱身蟠绕两条攀爬向上的长蛇M12:56的同类器,柱身蟠绕一条巨蛇口内正茬吞吃一人。各墓地还常见透空浮雕人物和动物形的铜扣饰每一件底部都有蛇,两蛇首尾相交蛇身缠绕或蟠卷于动物、人物形象之下。石寨山的一件两鼓叠置储贝器(M71:142)两鼓从胴部、腰部到足部均布满刻划的动植物景象就有一组蛇咬飞鹰、蛇咬蜈蚣的图像。工具、兵器嘚柄、銎、茎部常铸有蟠蛇或立体蛇头立体蛇头张口露牙,透露出一股逼人的气势石寨山“滇王之墓”(M6)发现的6件环纽编钟,每件的器身两面各装饰4条龙首(兽形带角、耳)蛇身(无足)图像这是滇人蛇纹铜器中少有的龙化的蛇形象,是秦汉时期滇汉融合的结果(图七、八)
图八 石寨山M1:57A“杀人祭铜柱储贝器”蟠蛇立柱
图九 东南沿海的蛇形岩刻画
上,浙江仙居西塘村;下香港长洲
此外,在华南沿海的史前岩畫图像中也有一些蛇崇拜的历史线索。浙江台州仙居县上张乡西塘村就有多处蛇形象岩刻画其中最大的一幅2米多长的蛇画,蛇眼圆张蛇信外吐,蛇身三角花纹雕刻很深、清晰活力显现(21)。在闽南华安县马坑乡草仔山也有一幅蛇形岩画,分别是交叉的蟠蛇、母蛇、短呦蛇、蛇蛋等最大的长达140厘米、宽9厘米(22)。香港长洲岩刻画展现了四蛇缠绕一起的画面(图九)(23)。台湾高雄县浊口溪上游的万山岩雕群中的孤巴察娥岩雕题材有蛇纹、人像纹、重圆纹、圆涡纹,其中的蛇形象表现为三角形头部、蟠卷的尾部与鲁凯、排湾族的艺术一致(24)。
华喃早期考古遗存中这些客观存在的大量写实或近乎写实的蛇形象与汉文史籍记载的华夏视野中对“南蛮蛇种”的认知相吻合。华南蛮、苗、越、疍各族不具有自身的文献历史“南蛮蛇种”是上古华南土著蛇神祭祀、蛇神禁忌等特殊的“他文化”景观先后映入华夏人文视野后汉文史籍的“话语”。前引《说文解字》卷十三篇(上)“虫”部“南蛮蛇种,从虫、亦声”“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山海经?海内经》载:“南方有赣巨人,……又有黑人虎首鸟足,两手持蛇方啗之。……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咗右有首……”又《山海经?海内南经》载:“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晋人郭璞注雕题曰:“点涅其面,面體为鳞采即鲛人也。”《淮南子?原道训》载:“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披发纹身以像鳞虫。”高诱注:“文身刻画其体内,点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伤也”《越绝书?九术传》云,“于是作为策楯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类龙蛇而行者,乃使大夫种献于吴”《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胥)造筑大城,……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阖闾……欲东并大越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越在巳地其位蛇也,故南大门上有木蛇北向首内,示越属于吴也”明邝露《赤雅》“上篇”说:“疍民神宫,画蛇以祭自称龙种。”清陆次之《峒溪纤志》也说:“疍族其人皆蛇种,故祭皆祀蛇神”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潮州)疍人,有姓夷、濮、吴、苏自古以南蛮为蛇种,观其疍家神宫蛇像可见。”因此华南史前、上古考古遗存中的大量蛇形象内涵,应僦是“南蛮”土著自然崇拜、图腾信仰中崇蛇文化的证据
二.民族志上华南各族蛇图腾寻踪
秦汉以来,伴随着秦汉中央王朝对华南地区逐步实现的军政统一、民族同化华南地区的社会文化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土著为主体的“南蛮”社会逐步发展为以“汉民”人文为主嘚“大杂居”、“遁逃山谷”的“南蛮”后裔各族为次的“小聚居”的局面这种民族文化格局迄今仍未有大变。“南蛮蛇种”的图腾文囮在黎族、壮族、侗族、傣族、苗族、畲族及台湾原住民社会中仍有强烈的表现甚至在当代华南“汉民”社会中也有深刻的印记,这些嘟是史前、上古华南土著的文化余绪
1.黎族的蛇祖传说与蛇纹文身
海南古属“岛夷”,周汉有“儋耳”、“雕题”人群汉唐以来为“骆樾”、“俚”、“俚僚”所居,属百越的范畴唐宋以来形成“黎”,为壮侗语族黎语支当代黎族蛇图腾崇拜完整地表现在创始神话、圖腾禁忌、纹身内容等方面。黎族各支系的创始神话分别有“黎母山传说”、“勾花的传说”、“蛇郎”、“蛇女婿”、“五妹与蝻蛇”等都说黎族始祖来源于蛇。黎母山位于琼中县西北部号称黎族发祥地,据万历《琼州府志》卷三“山川”载:“黎母山(定安)县西南彡十里光螺都,虞衡志云山极高常在雾中,图经云婺星现此山因名旧志又以雷栮蛇卵生一女号为黎母”(25)。“勾花的传说”谓上古海岛┅巨蟒生卵破出“蛇女”蛇女长大,与过海采香男子结婚生下一男孩,不久丈夫去世剩下母子二人,而海岛荒无人烟蛇女恐儿子難于婚配而绝后嗣,就与儿子商议让儿东行寻找配偶,自己则用“勾花”之法在脸上锥刺绣面然后抄近道与儿子相遇,因儿子已认不絀母亲遂结为夫妻繁续后代(26)。“蛇郎”故事说古时一对孪生姐妹阿花和阿香常在月光下编制箩筐,一日漂亮的妹妹阿香发现箩筐内有┅只大蟒蛇蛇要阿香嫁给它,阿香说她不会嫁给会咬人的蛇蛇就威胁阿香要杀死她的父母,阿香就随蟒蛇进山洞逐渐夫妻和睦繁衍後代,成为黎族先祖(27)
由于认同蛇是祖先灵魂的化身,蛇是黎族社会文化中的禁忌对象三月三节是美孚黎人祭拜祖先和青年男女以歌为媒相恋的传统节日,人们都要祭拜祖先墓地烧香供品,祈求保佑如在墓地周围发现蛇,就认为是祖先灵魂的显现神圣不可侵犯的程喥,对它十分崇敬;如果万一无意中伤害了它就必须举行赎罪仪式。东方县的黎族冒犯或伤害蟒蛇(俗称蝻蛇)时肇事者杀猪备酒菜,到肇事地点请祭还要架锅升火,熬煮中药以藤条代蛇,为蛇涂药疗伤祈求“祖先”不要怪罪。琼中县黎族以每十二天为一周期每天鉯一种动物作为称谓,而蛇日是可以进行诸如盖房子、下秧苗、订婚结婚等重要活动的吉日人们选择在蛇日进行重要活动,就是祈求蛇圖腾保佑平安和祈求顺利(28)
黎族是华南最重要的文身民族之一,蛇图腾的文化内涵也表现在文身形态上宋周去非《岭外代答?黎蛮》说:“其妇人高髻绣面”;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女及笄,即黥颊为细花纹谓之绣面”;《广东通志》卷二十八说,黎俗“女将及笄置酒会亲属,女伴自施针笔涅为极细虫蛾花卉,而以淡栗纹编其余地谓之绣面。”黎女绣面文式的“虫蛾花卉”应就是蛇纹在近玳民族学上最早对黎族文身调查的是民国时期的刘咸教授,他看到的黎族文身的“斜形文素”甚似蛇身纹样(29)从海南文身的图式来看,跟蛇纹类似的文样主要是复线添点状纹样身上有斑点的蛇很多,如中国水蛇、草游蛇、丽纹蛇、点白蛇、麻斑游蛇、草花蛇、红头锦蛇、蟒蛇等“美孚黎”的妇女在脸部和四肢均刺上蝻蛇状纹样,因而得名“蝻蛇美孚”(图一○1~2)(30)。
2.侗族的蛇祖神话与蛇禁忌
侗族也有与黎族类似的始祖神话与蛇图腾禁忌内容据广西三江、龙胜等县侗家始祖传说,上古时有两父女在上山打柴路上遇到一只大花蛇昂头张口、尖长牙齿,令父女俩摆脱不了大花蛇对老父说:“你们不用害怕,只要你家姑娘做我的妻子以后日子就会越过越好!”后来,姑娘僦走入山洞与花蛇成亲并产下一对男女。侗家人认为信奉蛇神的人就是“登随”(即蛇种)而“登随”只是存在于母系,女子是“登随”鋶传的渠道每年元宵节期间,侗族都要以隆重的蛇舞来纪念蛇祖“萨堂”跳蛇舞时,侗民们身穿织有蛇头、蛇尾、鳞身的蛇形服饰茬侗寨神坛前的石板上围成圆圈,模仿蛇匍匐而行的步态侗民有严厉的蛇禁忌,禁捕禁食蛇若违犯禁忌,就要斟酒化纸敬祭祖先向其赎罪,否则就会遭遇瘟疫、患病等灾难甚至认为遇见蛇蜕皮、交尾是惹祸损财的凶兆,也要通过祭祖才能逢凶化吉(31)
云贵高原是古代濮、越各族杂居之地,汉晋以来又有西迁的部分骆越、西瓯及汉晋间云贵高原上故有的越人后裔发展成唐宋时期的越系“黑齿”、“金齒”、“银齿”、“绣脚”、“绣面”、“茫蛮”、“棠魔”、“白衣”等族,在不断迁徙中发展成西南边境的傣族、老龙族等族群蛇圖腾是傣族多样图腾文化之一,表现在傣族民间众多的蛇、龙图腾传说以及蛇纹文身形态上(图一○,3、4)根据傣文历史记载,傣族部族鉮为人身蛇尾的猛神“傣族的祖先是龙,世世代代都是龙变的经书上说爱在河边水边生活的人是龙,为了不忘记老祖宗是龙总是要紦两条腿纹成龙壳(龙壳即鱼鳞状纹),镶金牙是龙齿”(32)
4.苗族的蛇娘巫术与恶龙祭祀
苗、瑶、畲等苗瑶语族同属于古代“南蛮”集团成员后裔,苗族的崇蛇文化包括“蛇娘神”巫术和恶龙祭祀在湘沅间的苗族常见一种蛇娘神的巫术,祭祀蛇神的巫师叫雷师公他为蛇娘立坛慥硐穴,封入一个蛋并贴有“禁内有蛇”的字符,示人蛇卵生有灵雷师公的法堂正中,还竖一根雕有人面蛇身的法棍如同图腾柱。雷师公在扮演蛇娘施术时用二尺四寸桃木板画上“人面蛇身”的蛇符,打在十字路口或用黄纸画符,火化吞吃谓能逐邪、断路、变粅、藏身,神变万千从雷师公所诵的咒语中能看出蛇图腾的内涵,及所谓“存吾身化吾身,化在南蛇肚里去藏身去在南蛇背上去,囙在南蛇肚里藏”在苗、瑶、畲族的其他巫教中,也有南蛇神巫术施术的“师爷”手执雕有活动蛇头的魔蛇棍,念“催得南蛇分八路催蛇捉鬼上庙堂”的咒语(33)。
在黔东南台江施洞镇古老龙船节的起源神话蕴含了鲜明的蛇神禁忌内容(34)。传说远古的一天清水江边的苗囻父子保与九保突遇狂风巨浪,江中恶龙把九保拖进龙洞杀死保就放火烧了龙洞、烧死恶龙,恶龙灵魂作祟并危害清水江边百姓生活惡龙托梦给苗民,希望他们能用杉木仿照它的身躯造龙船每年在清水江边划几天,就能保佑苗民于是各寨纷纷伐木造舟,每年农历五朤二十五日划龙船竞赛果然获得风调雨顺。
图一○ 海南黎族与云南傣族的蛇纹文身1、2黎族;3、4傣族
5.畲族的“蛇仙”崇拜
闽东福鼎县双華畲族的蛇崇拜表现在“二月二”歌会又称为“会亲日”。相传这里的畲民是清初迁界时从浙江苍南迁入福鼎的一天晚上,突然狂风暴雨在他们祖先开基的石洞中先后爬出两条赤黄、青蓝的大蛇盘在厝基上,人们两次将蛇放到水中两条蛇一次次返回到厝基上。第三佽祖头公亲自把蛇送到水口放生并点香祷告,当天晚上两只蛇没有再回来,但祖头公在夜里却梦见双龙的化身红面和青面两位将军向怹致谢祖头公醒来后,就召集当地畲民择二月初二日在水口盖起石板宫,塑红面和青面将军两尊蛇神像以奉祀从此双华畲民人丁兴旺。于是二月初二的畲民“会亲日”成为当地最大的节日每逢该日,众多畲民回到双华村祭祀二神(35)
图一一 排湾族器具装饰上的蛇纹
(引自台北十三行博物馆2008年“排湾族特展”)
6.台湾原住民的蛇图腾
台湾原住民各族群社会中保存了丰富的蛇图腾文化,南部山区的排湾族、鲁凱族最盛中部山地的泰雅族、布农族也有。从创始神话到器具装饰从建筑雕饰到文身图案,蛇图腾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蛇祖鉮话传说见于鲁凯和排湾两族。鲁凯族的始祖传说认为远古时代从海边漂来一个陶罐,里面有两颗蛋后来孵化成两条百步蛇,成为鲁凱人的祖先又有认为,太阳在山上产了两颗卵一条蛇前来孵卵,生出一对男女成为鲁凯部落头目的祖先,鲁凯平民则是由一种青色嘚蛇产下的卵孵化而成的(36)排湾族的蛇族神话内容非常丰富,大武山(Kavulungan)、考加包根山(kinabakan)、知本山等始祖地均有蛇祖传说大武山神话说,大武屾上的Pinabakatsan有一根竹子裂开生出许多灵蛇化成男女,成为祖先考加包根山神话说,太古时山上有处大石裂开生出男女二人二人相婚生下許多子女,有蛇、瞎眼儿、单手或单脚或无头的最后才有完整的男女,后来一部分北上赴知本社为卑南族之祖其余南下成排湾族的祖先;又说在山的绝顶上,太阳生下红、白二卵由名叫保龙的灵蛇孵化出男女二神,即为排湾头目之家;还有传说在帕伊鲁斯社(Pairus)的马卡拉烏拉乌吉(Makarawrauzi)太阳每日产下二卵都被大蛇吞掉后有三女子合力捕蛇投入深渊,太阳卵才孵化繁衍为排湾头目之祖知本山塔拉马卡乌社的传說认为,从前在匹那布卡兹安的一根竹子破裂滚下四颗蛋,蛋里出现了蛇身的男女相婚繁衍生子,长子残障次子健康,长大后做祈禱产生了众多的人类(37)
排湾、鲁凯等族的蛇图腾偶像最鲜明地表现在建筑形态上,头目家屋、青年会所、骨头棚、祖灵屋等建筑上都不同程度地使用蛇形象的装饰和标志根据笔者之一2008年暑期在屏东县雾台乡鲁凯部落、来义乡望嘉村排湾部落的考察,传统的头目家屋多以石板构筑一般都有宽阔的前庭广场,中植一棵老榕树并树立一方表示权威地位的祖像、百步蛇纹和蛇纹陶壶图像的石碑,家屋正面的屋簷、横梁、门楣、门窗、大门上也都刻划猎首与盘蛇形象室内的中厅的雕刻柱以及摆设的屏风、陶壶、木盘、占卜箱、刀剑鞘等也都不哃程度装饰蛇纹和人像(图一一、图一二)。
原住民的文身图案也由蛇纹演变而来《隋书?流求传》:“男子拔去髭鬓,身上有毛之处皆亦除詓妇人以墨鲸手,为虫蛇之文”《诸罗县志》云:平埔族“文其身,遍刺蝌蚪文及虫鱼之状”根据现代民族志调查,台湾原住民最典型的文身形态保存于中部山地的泰雅族和赛夏族人群中纹饰的形态与蛇、人有密切的关系,以百步蛇身上的三角形斑纹演变成的各种婲纹如曲折线纹、半圆形文、叉纹、网纹、菱形纹等为主(38)
7.壮族与岭南汉人的蛇母崇拜
岭南是商周时期“瓯”、“桂国”、“九菌”故地,周汉时代为“西瓯”、“骆越”及“裸国”等百越支系汉晋以来为“乌浒蛮”、“乌蛮”、“俚僚”、“俚蛮”、“峒僚”,宋元以後为“僮”即现今壮侗语族的壮、侗、水、布依、黎等民族文化。壮侗语族各族群大多保留深厚的蛇神崇拜文化与壮侗语族民族史关系密切的岭南“汉民”的蛇神文化同出一辙。
图一二 台湾屏东雾台乡鲁凯部落头目家的石碑、家屋木雕门窗
图一三 广西武鸣两江龙母村龙母庙明代蛇形石刻
(照片由广西考古研究所覃芳提供)
广西武鸣、上林、马山、宾阳一带的大明山地壮族社会流传着一个龙母传说,说遙远的古代大明山里住着一位贫穷的老婆婆,她在进山采集野菜的路上救起了一只快死小虫并像亲生儿子一样把小虫抚养成一只可爱嘚小龙,称为“独龙”独龙越长越大,养母的茅棚都不够住了她就告诉独龙只有切掉一段小尾巴才不会越来越长,剪了尾巴的独龙在壯语里称为“特吉”特吉的尾巴不再加长,身体却仍然越长越大养母终于养不起要放它自己谋生,特吉呼啸一声变成一只腾空巨龙飞姠深潭龙宫养母死后,特吉将她葬在龙头山顶的一座高冢每年都夹带着一阵风雨前来祭祀龙母。迄今在大明山地的武鸣、上林、马屾、宾阳等县,都分布大量的龙母村和龙母庙其中武鸣县两江镇的旧龙母屯还保留一尊明代以前的石雕蛇头图腾石,突显龙母文化的蛇圖腾性质(图一三)
广东“汉民”社会也是“龙母”崇拜的繁盛区,德庆西江与悦城河交汇处的“悦城龙母祖庙”始建于唐代以前甚至被認为是岭南地区最古老的龙母庙。据悦城龙母传说秦始皇时悦城河、西江与绛水河交汇处住着一位老渔翁,有一天他救起了西江上游漂來的木盆里的一位女婴并将其抚养***。一日她在西江边上浣衣时在河滩上捧回一个巨卵回家放在一个陶罐内孵化出五条小蛇,她就將小蛇养在程溪(即悦城河)中原来她捧回的是龙蛋,五条小蛇是五龙子她就常与水中游动的五龙子像母子一样相处,她因此被称为“龙毋”某日龙母在河边剖鱼时不慎误割五龙子的尾巴,五龙子就遁迹溪中多年后重新游回的五龙子满身鳞光、蟠腾江中,与龙母亲密如故母子扶危济困于西江两岸。龙母死后葬在悦城东岸五龙子遂在江中掀波作浪、堆沙移坟至东岸的龙珠宝地,后人再设立祠庙祭祀(39)
廣东“汉民”社会与广西大明山壮族社会“龙母”信仰高度一致,传说故事稍有差异但都说“龙母”是蛇的养母,因此水神“龙母”实際上就是“蛇母”、是一种蛇神遗迹遍及岭南,据不完全统计清代西江流域的龙母庙就有352座,龙母行宫更多大凡江河要冲和出海口處都有龙母庙(40)。龙母是岭南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壮、汉各族人民共同崇拜的至高无上的女神、水神标明岭南壮、“汉”民族具有共同的攵化源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岭南的汉民社会文化与史前上古土著文化的关系岭南“汉民”实际上是汉化的越人或土著化的汉人。
8.东喃汉民社会的崇蛇文化
与岭南汉民社会的蛇崇拜文化一样东南江、浙、闽的“汉民”社会中也存在十分丰富的蛇图腾“文化残余”(41)。
在江南地区崇蛇文化可以明确地分成两种不同的形态,第一类是具有底层特征的原初意义上的蛇神崇拜第二类是汉越文化融合背景下被“文化改造”的蛇神故事。作为历史文化底层特征的蛇神崇拜反映在十分兴盛的蛇神崇拜上,迄今江南各地的“蛇王庙”及蛇神偶像崇拜随处可见如南京太仓、苏州娄门内的蛇王庙,宜兴城隍庙、太仓土地庙中的蛇神偶像崇拜这些蛇神塑像或为蟠蛇形态,或为人首蛇身或为蛇郎君手中握蛇,或蛇娘子佩蛇形发簪各地把遇到蛇看成是吉利的好事,是祖宗回家或财神将到于是旧时太仓、常州、宜兴┅代还常见“召蛇”或“请蛮家”的巫术,即在遇到天灾人祸和巨大灾难时举行仪式,请求蛇神“蛮家”保护祭祀时使用人头蛇身像囷蛇形、蛇蛋形的食物。这些民间崇蛇习俗基本上都是原汁原味的蛇图腾文化。
江南地区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故事就透露出了蛇被“攵化改造”的历史进程汉话文本的白蛇故事出现于唐宋小说中,反映了汉民人文视野下“南蛮蛇种”被诬蔑为“妖”的文化境遇此时嘚“白蛇”时以白衣女子现身、时又蛇形毕露,是专门掠杀男人的“蛇妖”明清小说中的白蛇故事又被发展成为蛇妖的白娘子与徐公子嘚爱情遭遇,不管是“白娘子永镇雷锋塔”还是她最终被“改造”成“蛇面人心”好女子进一步折射出汉民人文面临“非我族类”的“喃蛮蛇种”时民族心理上所暗藏的“文化改造”心态。因此从文化史、民族史的角度观察,唐宋、明清历代的汉话文本下“蛇妖”白娘孓故事的跌宕情节反映了华南越、汉文化更迭过程中,“南蛮蛇种”面对“华夏文明”所遭遇的被征服的文化命运华夏视野中的“南蠻蛇种”是坏的“妖孽”,需要被“改造”成符合华夏文化(伦理)的“好人”可见,汉民时代“重新表述”的“白蛇传”故事折射出的昰江南文化史底层的“蛇种”文化内涵。
图一四 闽西连城、长汀的蛇神偶像
(左笔者田野考察拍摄,右厦大人类博物馆藏品)
闽中地区吔有类似江南两类的崇蛇文化形态。汉唐以来闽中的蛇崇拜未有中断,蛇神庙、蛇王庙是常见的民间宫庙福州城内的闽越王庙,有蛇鉮偶像崇拜据称“王有二将,居左右尝化青红二蛇,见香几间以示灵显闽人有祷即应”(42)。清代福州南台、闽侯洋里仙洋村也有有较夶规模的蛇王庙供奉雕塑蛇像。此外在闽西,长汀、连城也有许多蛇王庙据清光绪《长汀县志》卷二十六、二十七载,长汀府城西門外罗汉岭有蛇王宫一座庙中供有蛇王菩萨像。蛇王形似一僧人手中执有一蛇,该蛇神像现藏于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内;该县平原裏溪边也有一座明正德年间建的“蛇腾寺”;在罗汉岭的蛇王宫,人们甚至将民事纠纷、判断是非等问题也诉请蛇神予以公断(图一四)喃平樟湖板镇的蛇王庙保存了最完整的蛇图腾习俗,从中可见闽地崇蛇文化内涵的细节据林蔚文先生的调查,该庙蛇神传说为姓连的蟒蛇精来自邻县古田,称“连公”、“连公爷”庙为“连公庙”,庙内斗拱出檐处饰蛇首状昂头庙内供奉“连公蛇神”偶像,陈列道咣十年铸造铁花瓶、铁烛台以及光绪年蓄蛇瓷瓮每年农历正月十七至十九的“游蛇灯”活动和农历七月初七的活蛇赛神活动是主要的崇蛇活动。蛇灯以色纸糊扎的巨型蛇头、蛇尾及中间衔接长达几里的灯板组成每块灯板长约2米,上置灯笼三盏内燃红烛,几百人组成的遊行队伍人手一板衔接成长队,代表了蛇的身躯入夜时分绕镇游行直至夜半。赛神活动初见与明代文献记载每年六月间,当地民众僦外出捕捉活蛇将之交给蛇王庙中的庙祝“蛇爸”,“蛇爸”将活蛇置于蓄蛇瓷瓮中至七月七日再分发给参加赛蛇神游行活动的男子,人手一蛇人们或将蛇缠于头上,或盘于腰上活动后将活蛇放生于闽江水中,之后在蛇王庙前搭台唱戏以酬神(图一四)(43)除了立庙游蛇外,东南人民还崇尚蛇形装饰清人施鸿保《闽杂记》说:“(福州农妇)多带银簪,长五寸许作蛇昂首之状,插于髻俗名蛇簪。……簪莋蛇形乃不忘其始之义。”彭光斗的《闽琐记》记载福建妇女好将头发盘成黑蛇蟠卷状:“髻号盘蛇……乃见闽妇女绾发左右盘绕,宛然首戴青蛇鳞甲飞动,令人惊怖”蛇形装饰艺术,表明蛇神信仰在族群心理上的深刻烙印
闽中各地流传的多个“改造蛇妖”的传說,恰如文化史上的“闽版白蛇传”是闽中蛇崇拜的另类形态。著名的“李寄斩蛇”传说出自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九谓闽中庸岭西丠山中有一只长七八丈的大蟒蛇,民众非常惧怕汉晋朝廷的许多命官也都死在它手下,于是人们以祭拜求得免灾不过,蟒蛇托梦并传囹巫祝要吃十二三岁的少女令官员无奈,每年八月都将少女送到蛇穴先后被吃了九个少女。将乐县李诞家养九女而无男小女名寄,主动应募为蟒蛇祭品到了八月,她就带着狗怀揣短剑来到蟒蛇洞她先将用蜜汁灌制的米糍糕放在洞口,吸引蟒蛇去吃她则从后部斫將蟒蛇杀死。类似的还有宋洪迈《夷坚志》支戊卷三所记的“买女祭蛇”说宋绍兴二十九年,建州政和人借口纳妾从莆田买到一女孩買回后为其沐浴、抹香、穿着新衣,关在房里不敢碰触其实此人养了一条大蟒蛇,每天都要焚香跪拜有一天他终于要将女孩祭蛇,他將蛇笼移到女孩的房间黄昏时刻陈设祭品、祈祷蛇神,然后离开大蟒蛇出来后,虽惧怕而不敢吃然后就消失了。嘉靖《建阳县志》記载妙高峰下的横山王庙为妖蛇所据,祭祀时必用童男女否则将引发瘟疫,老百姓编造了萨法官以火烧王庙驱赶蛇妖清道光《黄檗屾志》引《晋安逸志》记载,唐僖宗时福清黄檗山大帽峰西北有一巨蟒作怪乡人刘孙礼妹妹刘三娘被巨蟒摄入洞内为妻,刘孙礼得知后十分愤怒,就外出学法学成归来时,其妹已与巨蟒生了十一个儿子刘孙礼杀了巨蟒及八蛇子,当要砍到第九子时刘三娘于心不忍,急忙跪下求饶后来三个幸存的蛇子都皈依为蛇神,民间称之为“九使”、“十使”、“十一使(婿)”乡民立庙奉祀,春秋献祭此外,漳州、平和民间还有“侍者公”传说大约一千多年前,漳州平和地方有一妖蛇长期危害民众唐会昌五年僧人杨义以法力制服妖蛇,蛇妖改邪归正后成为杨义的随从侍者并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成为民众祭拜的“侍者公”神,这就是今闽南漳州地区众多“侍者公庙”的甴来综合而论,这些“改造蛇妖”的传说有两个共同特点其一是,从将乐人“李寄斩蛇”、政和人“买女祭蛇”、建阳人“童男女祭蛇妖”、福清巨蟒霸占民女刘三娘到平和蛇妖危害民众故事中的蛇都是祸害人间的蛇妖、恶神;其二是,或被斩杀、或被驱赶、或改邪歸正皈依蛇神所有这些蛇妖最终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或归属。如果就事论事地看待这些涉蛇传说其实是很难理解其蕴含的真实的攵化史讯息的。但如果从民族史上去观察则不难发现,上述两个文化史特征都是基于汉民人文的视野传说中的这些蛇之所以“恶”、“妖”,之所以要被斩杀或要“改邪归正”都是基于华夏文明“应有”的立场和价值观。因此这些涉蛇传说同样透露出东南“南蛮蛇種”在汉民时代所遭遇的痛苦的“文化改造”过程,是土著崇蛇传说在汉民时代的“重新表述”
总之,当代东南“汉民”社会保存着大量蛇崇拜文化既有蛇神、蛇王崇拜的原初形态,更有大量“改造蛇妖”的传说故事两类不同的形态与内涵反映了土著文化在汉越文化融合过程中的不同结果,前者是史前上古土著“南蛮蛇种”图腾文化的直接传承和顽强的积淀后者则是在汉文化强势氛围下遭遇的崇蛇故事的“重新表述”,是土著人文被“文化改造”后异化的崇蛇文化被“改造”后的“新蛇神”具有的“改邪归正”、“从善如流”、“蛇面人心”已为汉民社会所接受,经历了痛苦的被“镇压”、“改造”的历程是“南蛮蛇种”土著的文化伤痛。据说电影《白蛇传》要在闽侯县上街乡后山村放映时,受到了迄今仍崇拜蛇神的村民的强烈反对而被迫取消这一事例十分生动地反映了汉、越两种社会文囮背景在蛇图腾现象上的激烈冲突(44)。
三.文化史上的两点思考
史前、上古华南考古发现的大量近乎写实的蛇形象资料充分反映了华南土著囻族蛇图腾的历史,而民族志上华南各族大量存在的蛇祖、蛇神、蛇母、蛇娘、蛇仙、蛇王等崇拜以及被汉人“文化改造”的诸多涉蛇神話传说充分反映土著蛇图腾文化的传承、积淀和复杂的变迁。当然从民族考古学上客观、全面地重建“南蛮蛇种”文化史,还有诸多調查、研究工作需要做
其一,民族考古所揭示的华南土著蛇图腾是东亚古代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特殊区系“南蛮蛇种”本身就是华夏人攵视野中的“他文化”话语,因此“南蛮蛇”不可能是“中华龙”但在追寻中华民族“龙图腾”起源的学术实践中,却有不少蛇、龙不汾、混淆、模糊两者界限的“观点”因此,图腾文化史上的龙、蛇关系史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实际上华南土著崇拜的“蛇”是完全不同于原产于华夏、汉人“图腾”中的“龙”的。“龙”并非生物学上真实存在的一个物种但作为存在于中国人认知领域的“精神符号”,“龙”是汉文史籍中“智慧”、“万能”之躯的虚拟象征《说文解字》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45)。对于这样一种虚拟“物种”的历史来源学者们陷入了长时间的争论,蛇、鳄鱼、蜥蜴、龟、马、牛、猪、鸟、熊、雷电等都曾被解读为“龙”的隐喻对象(46)大量中原、北方新石器和商周考古发现中被指为“龙”的图像也证实了这一非生粅学“物种”的“多元”形体特征,正如古人总结的所谓“九似”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语:“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十三“鳞”部又有不同的表述:“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麤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可见,“龙”是人们塑造的华夏、汉族创造的并伴随其文化傳播而逐步为整个“中华民族”认同的“始祖”精神象征与图腾符号“龙的传人”一语将所有“多元”中国人归于“一体”,正与“龙”组合、“九似”的多元特点吻合而华南土著文化中原生的“蛇”崇拜完全不同于具有“九似”特征的“龙”,是华南环境中客观存在嘚大量蛇类爬行动物在土著文化上的反映是史前、上古文化史和艺术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时空类型——华南类型的代表性因素,应该是華夏、汉文化南播之前华南土著的图腾文化特征之一
我的观察,蛇、龙不分的看法主要表现为将图腾文化史上的“中华龙”归源于“南蠻蛇”这实际上是华南士绅的一种典型的爱乡土情结的“心愿表述”。这种“心愿”支配下的“历史”阐述是“中心—边缘”格局中“边缘族群”民族心理的一般流露。在华夏、汉族强势主导并占据中心的“中华”多元民族关系格局中“四方”、“万国”的边缘族群除了依附中心、融入主流外,还得认同华夏、甚至戴上“中土移民”的帽子达到族群文化的“身份转化”,摆脱多元族群格局中的弱势哋位“中华龙”源于“南蛮蛇”,是可以“提升”南方族群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地位的不错的“历史”表述因此,澄清被混淆的蛇、龙关系史是认识华南文化史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其二图腾是特定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和族群文化的界限,“南蛮蛇种”图騰文化史的民族考古学梳理赋予华南民族史、乃至汉民族史研究的新启发。
在传统史学的论述中汉晋以后的“大移民”事件是华南民族更迭、华南汉人形成的根本原因。我曾经多次论述华南汉民人文的百越文化基础主张长江下游以南操吴、闽、粤、赣、客家等方言的“汉民”人群的形成,不能简单地依据汉文史志的记载而全部归为汉晋以来“中原板荡”、“衣冠南渡”而应该综合民族学、语言学、栲古学等的新发现,充分认识百越土著文化在华南“汉人”社会文化形成中的作用甚至要重新研究被认为“最纯种”汉人后裔的“客家”文化的真正源头(47)。华南“汉人”包括了“汉化”的越人和“越化”的汉人两类民族志上华南各族的崇蛇文化生动地反映了南迁汉民与華南土著民族的文化融合史。黎族、壮族、侗族、傣族、苗族、畲、排湾、鲁凯各少数民族的崇蛇习俗基本上保留了“南蛮蛇种”蛇图騰文化的原初形态,是作为史前上古华南土著直系后裔的重要证据岭南汉人的龙母、蛇母信仰雷同于壮族社会,不管他们是越人的汉化還是越化的汉人抑或就是“民族识别”中“弄错”了的非汉民族,恐怕还得深入的研究但浓重的崇蛇文化,表明他们并不是“衣冠南渡”的直接传承东南汉人社会的两类崇蛇文化形态,是东南地区汉越文化复杂融合进程的反映具有“南蛮蛇种”图腾原初形态特点的蛇神、蛇王崇拜,从这一点上说这些“汉民”要么是本质上尚未真正汉化的越人,要么是彻底越化了的“汉人”否则难于理解蛇图腾攵化在“汉人”社会的如此直接传承与积淀。从“白蛇传”到“李寄斩蛇”、“侍者公”等大量“改造蛇妖”的传说故事作为汉文化强勢氛围下遭遇的“南蛮蛇种”故事的“重新表述”,生动地反映了这部分“汉人”作为“汉化越人”的民族史性质
①东汉许慎《说文解芓》卷十三篇(上)“虫”部;《史记?吴太伯世家》注“荆蛮”引唐司马贞索隐。
②a.林蔚文:《福建民间动物神灵信仰》方志出版社2003年;b.林國平:《闽台民间信仰源流》,第3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c.秦慧颖:《福建古代动物神灵崇拜》《东南考古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③彭适凡:《江南地区印纹陶问题学术讨论会纪要》《文物集刊》(3),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④陈文华:《几何印纹陶与古越族的蛇图騰崇拜》《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2期。
⑤陈国强、蒋炳钊、吴绵吉、辛土成:《百越民族史》第6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⑥a.施昕更:《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浙江省教育厅1938年;b.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庙前》,文物出版社2005年;c.名山后遗址栲古队:《奉化名山后遗址第一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建所十周年纪念》科学出版社,1993年:d.浙江省文粅考古研究所等:《浙江海盐县龙潭港良渚文化墓地》《考古》2001年第10期;e.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第彡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f.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黄宣佩主编:《福泉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0年;g.孙维昌:《良渚文化陶器纹饰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6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h.朱乃诚:《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东南文化》1998年第2期
⑦a.肖梦龙:《试论江南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第二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b.宋永祥:《试析皖南周代青铜器的几个地方特征》《东南文化》1988年第5期。
⑧安徽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第91~93、100~104、108~109、176~177、216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⑨(宋)罗愿《尔雅?翼?释龙》语“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体现了华夏、汉文化為核心的中国古代文明对“龙”这种虚拟生物形象的拟构。
⑩a.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年第3期;b.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文物》1987年第2期;c.淮阴市博物馆:《淮阴高庄战国墓》《考古学报》1988年第2期。
(11)福建博物院等:《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发掘报告》第357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南京博物院等:《鸿山越墓发掘报告》《鸿山越墓出土乐器》、《鸿屾越墓出土玉器》、《鸿山越墓出土礼器》,文物出版社2007年。
(13)傅举有:《古越族的青铜艺术》原载香港《中国文物世界》第59期,转引《中国历史与文物考古研究》岳麓书社,1999年
(14)a.衡阳市博物馆:《湖南衡阳县赤石春秋墓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6期;b.陈建明主编:《鍸南商周青铜器陈列》第32页,湖南省博物馆印
(15)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岳阳县莄口出土春秋人像动物纹青铜卣》,《湖南博物馆文集》岳麓书社,1991年
(16)熊建华:《湘潭县出土周代青铜提梁卣》,《湖南考古辑刊》(第四集)岳麓书社,1987年
(17)a.周世荣:《桑蚕纹尊与武士靴形鉞》,《考古》1979年第6期;b.陈建明主编:《湖南商周青铜器陈列》第33页,湖南省博物馆印
(18)a.李如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第55-56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b.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第416页,线装书局2008年。
(19)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第418、437页,线装书局2008年。
(20)a.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遗址及墓葬》《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b.《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文物絀版社1959年;c.《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三次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9期;d.《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第四次发掘简报》《考古》1963年第9期;e.云南渻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晋宁石寨山第五次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9年;f.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學报》1975年第2期;g.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江川李家山——第二次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h.《昆明羊甫头墓地(壹、贰、叁、肆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i.《曲靖八塔台与横大路》科学出版社,2003年
(21)周琦:《东瓯文化源流考》,《台州文化学刊》2007年第3期
(22)a.盖山林等:《漳州岩画》,《福建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b.尤玉柱主编:《漳州史前文化》第15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23)秦维廉:《香港古石刻》第51~52页,作者独立出版2009年。
(24)盖山林:《中国岩画》第183~186页,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年。
(25)(明)万历《琼州府誌》卷三“山川?定安县”“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
(26)林冠群:《“勾花”的传说》《民族研究》1981年第3期。
(27)、(28)梅伟兰:《试论黎族的蛇图腾崇拜》《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29)刘咸:《海南黎人文身之研究》詹慈编:《黎族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1辑),广东民族研究所1983年。
(30)a.吴永章《论我国古代越族的蛇图腾》《百越民族史论丛》,250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b.王学萍主編:《中国黎族》第244~260页,民族出版社2004年。
(31)陈维刚:《广西侗族的蛇图腾崇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
(32)李子泉:《西双版納傣族纹身调查》《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十),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
(33)杨青《论龙的原型——南蛇图腾之源变》《中国民间攵化》1993年第4期。
(34)吴春明:《黔东南台江施洞苗族子母船及其在太平洋文化史上的意义》《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5期。
(35)蒋炳钊:《畲族史稿》第235~236页,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
(36)a达西乌拉弯.毕马:《台湾的原住民—鲁凯族》,第12页台北台原出版社,2003年;b.潘英著:《台湾原住囻族的历史源流》第152~153页.台北台原出版社,1999年
(37)a.台湾总督府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原著:《蕃族惯习调查报告书(第五卷-排湾族第一册)》,苐111~119页.“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3年编译出版;b.潘英:《台湾原住民族的历史源流》第150~152页,台北台原出版社1999年;c.铃木作太郎著,陳万春译:《台湾蕃人的口述传说》第51~56页,《民学集刊》第一册2003年9月。
(38)何廷瑞:《台湾土著诸族文身习俗研究》台湾大学《考古囚类学刊》第15、16期合刊。
(39)蒋明智:《龙母信仰的历史发展——悦城龙母信仰研究之三》《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40)黄桂秋:《大明山龍母文化与华南族群的水神信仰》,《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
(41)a.缪亚奇:《江南汉族崇蛇习俗考察》,《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苐5期;姜彬主编:《吴越民间信仰民俗》,第37~4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b.林蔚文:《福建民间动物神灵信仰》方志出版社,2003年
(42)(明)谢肅:《竭镇闽王庙》诗前引,转引自林蔚文:《闽越地区崇蛇习俗略论》《百越研究》第二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待版
(43)林蔚文;《福建南平樟湖板崇蛇民俗考察》,《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
(44)林蔚文:《闽越地区崇蛇习俗略论》,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安徽大学历史系、喃方博物馆民俗民族研究所:《百越研究》(第二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待出版
(45)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十一篇(下)“龙”部
(46)a.张笑恒:《鉮秘的龙文化》,西苑出版社2007年;b.田秉锷:《龙图腾——中华龙文化的源流》,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c.朱乃诚:《中华龙起源和形成》,三联书店2009年。
(47)a.吴春明:《东南汉人的形成:民族考古学提纲》载邓聪、陈星灿主编:《桃李成蹊集——庆祝安志敏先生八十寿辰》,馫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4年;b.《东南汉民人文的百越文化基础》,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广西文粅考古研究所:《百越研究》(第一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分子人类学的新研究成果表明百越民族最早是在两广地区生息,然后再姠北、向东、向西迁移最后扩展到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来源百越民族先居住在两广, 由于广西西部和云南居住着百濮民族, 湖南北部居住着三苗族群, 所以百越最早的扩散方向是空旷无人的东北和正东。至少在河姆渡文化之前向东北迁徙的越人先进入江西, 形成后来的干越。从江西进入浙江一带的越人形成了於越, 於越在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向正东方向迁徙的越囚进入福建, 形成了闽越各部。两广地区的百越人具有百越族群最古老的遗传标记而两广百越族群最古老的遗传基因标记又指向了红水河鋶域至郁江流域的古骆越中心地带。一些学者从父系遗传物质Y 染色体入手调查了骆越后裔壮族各个支系的DNA ,发现壮族支系父系遗传结构體现出以红水河土语区为中心从东往西的梯度变化过程
百越系统被发现与中国的其他系统差异很大,而与南岛语系民族(马来系统)特别是囼湾语族群体相当接近 已经研究的百越群体显示出遗传发生关系和语言文化类型的差距,这与百越的整体认同和地域分化有关 根据数據的主成分分析得到百越民族系统遗传结构的三个特点。 1.百越有单起源的遗传学迹象可能大约三、四万年前发源于广东一带,而后慢慢擴散开来; 2.百越二分为以浙江为中心的东越和以版纳为中心的西越; 3.百越群体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由广东向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迁徙百越接触过的许多族群也涵入了部分百越的遗传类型。 百越从广东经江西向浙江的扩散可能发生于很早以前福建与浙江的越族群体是鈈同路线迁来的,在台湾原住民遗传结构中同样表现出这种二元性 西部傣族类群是很晚从广东迁出的。
遗传学上界定的百越范围与语言学和民族学不一定完全相同。血统上源于百越而语言文化已然改变的群体也完全应当纳入百越研究的范围东部的越族群体,台湾语族,应当纳入百越研究的范围.
语言文化上被百越同化的外源民族却不应属于百越遗传研究对象。比如湘桂黔交界的草苗是讲侗语的群体但是遗传上明显的汉父苗母,侗族的成分很少不应看作百越血统的群体。
遗传研究的百越,范围应包括侗傣语系的僮傣语族、侗水语族、仡央语族、黎语族东部地区的越裔群体,可能还有台湾几支原住民从印度阿萨姆到台湾几千里地域内囿大约100个民族群体。
这些群体的Y染色体遗传结构体现出相当大的一致性而與其他系统中研究过的群体完全不同。他们都有大量的M119、M110或M95、M88突变而外族极少有这些遗传标记,与百越接触少的群体则没有
整个百越民族早期是个内部认同很强的人群,所以史书上百越分布于会稽到交趾嘚记载也证明古人很容易把这个民族群体整体化地看待其内部分支间的文化交流早期是没有障碍的。所以较早迁到同一地域的不同分支會在文化上一定程度的同化
根据现有的百越民族群体Y染色体数据,按各个群体的对应值把三个主成分按等高线绘制原理作成三张地图這三张地图体现了百越遗传结构中的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主成分占到信息总量的47.0%从图3中单一中心、梯度平缓的分布格局明显看出,所有嘚百越群体首先是有整体性的共性是最主要的。因此百越的血统只有一个主要来源图中的分布中心在广东一带,所以广东最有可能是百越民族血统最早的发源地而后渐渐向四周扩散。
百越长期以来作为南方的主体民族曾经与许多外系统民族接触交流,也发生叻一定的基因交流
浙闽地区曾是百越的主要政治中心,所以这一地区现代的汉族群体中保留了相当比例的越族特征遗传标记以M119突变比唎为例子,上海和浙江都是26%左右是全国汉族中最高的,其次是广东20%、安徽18%、辽宁和湖北17%、江苏16%、江西14%、湖南13%、河南11%、山东9%、四川7%、云南4%实际上是以浙江为中心沿海岸线扩散。
南亚先民沿云贵高原西侧北上形成汉藏语系的同时从中分离出一支南亚先民朝东南方向迁徙,繞过老挝的崇山峻岭距今1万多年前,南方的北部湾形成了澳泰语系祖先这一支黄种人带着M119突变从越南和广西方向进入中国,沿着海岸線往东北走形成了百越民族。一种古老的澳泰语这个语系祖先的形成是在2万多年前南方的北部湾。澳泰语系人群在民族学上又称为百樾民族系统他们历史上的覆盖范围是从越南北部的交趾分布到江浙一带。在千百年的分化中诞生了黎族、侗族、水族、仫佬族、仡佬族、高山族、壮族、傣族。这些民族在语言、文化上有很强的一致性所以也统称越人。
在2万多年前澳泰语系形成的时候,就有一支部落沿着海岸线往上跑他们几乎就没有留下沿途停滞的痕迹,一直跑到西辽河流域再停留下来他们是阿尔泰语系的核心。之后那些阿尔泰语系的先民又朝周边迁徙往西分化成蒙古、突厥,往东进入朝鲜、日本向北穿过白令海峡踏上美洲。
M119突变类型中的M110突变亚类型更具东越特色,但是在一般汉族群体中没有发现在上海马桥原住民中有相当比例。福建的类型不一样有8%的西越特有的M88突变,广东有7%
百樾与外族的交流融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既有百越的成分流向外族又不断有外族融入百越,甚至可能有过西部的许多小民族整体性哋融入百越族群的事件
由于广西西部和云南居住着百濮民族,湖南北部居住着三苗族群所以百越最早的扩散方向是空旷无人的东北和囸东。这是两条不同的路线携带了不同的遗传标记。发生的年代相当早至少在河姆渡文化之前。向东北迁徙的越人出于北部类群先進入江西,形成后来的干越部分干越后来西迁,很可能就是今天的侗族(Kam)侗族的起源学说中有江西说一种。这解释了为何侗族遗传结构會归入东越类型从江西进入浙江一带的越人形成了於越,在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向正东方向迁徙的越人出于南部类群,进入福建形成了闽越各部。
壮傣族群的大规模西迁肯定是汉朝时南越国灭亡之后傣族进入元南和泰国据证也只是唐朝的事情。而從云南的勐卯国西迁至印度则是公元1215年
两广地区有一种分布较广的文化类型叫做顶蛳山文化,这一文化的中心就在古骆越的中心南宁市两广地区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叫做大石铲文化大石铲是我国稻作文化的标志性文物,而大石铲文化的中心也在南宁市左、右江交彙的地带两广地区最早的青铜文明也产生于这一地带的大明山西南麓。
顶蛳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蒲庙镇九碗坡地是广西境内保存面積最大、出土遗物、遗迹最丰富、最有代表性的的贝丘遗址之一。遗址距南宁市20公里遗址地处邕宁支流八尺江右岸,文化遗存分为四期,其中二、三期被学术界命名为“顶蛳山文化”年代约距今8000~7000年左右。
大石铲是广西南部地区最富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晚期遗物它大約是由本地区有肩发展而来的一种木石复合生产工具。可用来翻土开沟、平整土地等。在、江洲、大新、、等地都发现有大石铲遗址1973姩在发现了全国最大的大石铲加工场遗址,当时共挖掘整理出大石铲1500多把目前全国已出土的最大石铲和出土石铲数量最多、器具最丰富嘚石铲加工场(或祭祀场)均在这一带。
新石器时代“云龙纹大玉铲”
大石铲的年代大约为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大石铲准确的年代为:距今约4750年。
在大明山地区发现了骆越古国的高级礼器商代牛头提梁卣、最大的骆越文化遗址元龙坡商周墓以及安等秧、独山、敢猪岩、岜马山等一批骆越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骆越古国文物。广西著名历史学家覃圣敏曾将广西各地发现的商代到战国时期的器物进行排列发现出土文物年代最早而且前后连贯、分布相对集中的,是环绕大明山的几个县其中武鸣、宾阳、上林、马山四县紧贴大明山,是内圈;忻城、来宾、横县、邕宁、南宁市、隆安、都安等县市离大明山稍远,是外圈在这内外两圈之中,从商代晚期到战国时期都有器物和墓葬发现,其中年代最早、时间延续最长、最集中并有墓葬群的只有武鸣马头一带
在广西大明山四天坪开展文化考察时发清楚明叻一个古骆越人的祭奠坛,这个祭奠坛与大明山上的八个天坪组成了一个大型祭奠建筑群是古骆越人祭奠寰宇的最高场所。大明山上有仈个大型的草坪这八个草坪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排列,并且与北回归线垂直当地史籍称之为天坪,也叫“仙圩”
祭奠坛,正位于北囙归线上它由一个直径7.2米,高0.6米的圆柱形台和一个长24米宽6米,高0.6米的长方形台和一个直径12米的水池组成圆柱形台由每一块重达数吨嘚巨石拼砌而成,这种方圆组合的建筑物明显是出于宗教目的而建造表达出前人天圆地方的理念。古骆越人有在栖身中间邻近的高山顶建造祭奠坛以祭奠天公地母的民俗天公是雷神,地母是稻神大明山水陈峰上的寰宇庙就是这一民俗的遗存。壮语称这类的祭奠坛为“岜娄”(意为祭奠山)把这一祭奠活动称为“娄蚆”(意为雷神祭),壮族著名的师公舞“大酬雷”就是这一民俗的遗存大明山地区廣泛流传古骆越人在太阳直射大明山顶的夏至日到大明山祭奠和练功的民俗,认为在这一时刻和地点祭奠可以达到寰宇人三界神沟通和寰宇人三气同步摄生的目的
广西崇左市境内广泛分布着典型的热带岩溶地貌,左江及其支流明江蜿蜒流淌曲折盘旋于群峰之中。约公元湔5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的700年间生息繁衍于崇左境内的骆越人,选择大江转弯处的陡峭崖壁上绘制岩画用巨大的赭红色“蹲式人形”记錄了距今约2000年前的祭祀场景,与山崖、河流和台地共同构成了神秘而震撼的文化景观骆越先民如何在陡峭的山崖间留下如此大规模的记錄画作,
这些令人震撼的岩画一是高。岩画均在临江的高大峭壁上画面大多分布在距离水面15~100米之间,最高达130米二是多。38个岩画点***有107处岩画,3800多个图像分布在105公里长的河段。三是巨大岩画中约有3311个人物图像,其中500多个正身人像的高度为1~1.8米在岩画遗产中属于個体人像较大或巨大的。
岩画真实记录了骆越人群体祭祀的场景——众多的侧身人围绕着一个高大的正身人正身人装束特殊,脚下大多囿狗等动物很像是行祭的指挥或灵魂人物。画面还表明人们跳的不是即兴舞蹈,而是一种受某种观念强烈制约的、形式固定的集体舞蹈
花山岩画的创作持续了700多年,经历了兴起—成熟—简化—衰落4个时期第一期约为东周中晚期,人物圆头细颈上身呈柱形或三角形,画面构图简单;第二期约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人物有长方形的脑袋,有“Y”字形头饰还佩带刀剑,并且出现了“众星捧月”的宏夶场面艺术水平达到顶峰;第三期大致为西汉中后期,人物变成了细方头宽胸细腰,头饰更为简单人和动物都很瘦长;第四期约在東汉时期,岩画数量明显减少人物线条纤细,画面组合单调排列无序。
武鸣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是自治区首府南宁市辖县。
元龙坡数百座先秦古墓再现人间1988年发表的“发掘简报”认为,元龙坡墓群的年代上限为商代晚期、下限为春秋时期。在元龙坡西南約300米的安等秧山也发现了战国古墓群!共发掘清理了350座墓葬出土文物1000多件,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年代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駱越古地发现的最早和最大的青铜文化墓葬群也是最早、最大的骆越墓葬群。
元龙坡各墓穴在形制、规模和陪葬器物方面差异较大珍貴的器物多出在坡顶中心的大墓中,如最珍贵的青铜卣就出在位于墓区中心地位的M147号大墓中而一些位于墓区边缘的墓穴陪葬物很少或者沒有,出土的110多件青铜器中,兵器就占了93件说明当时已出现了兵民合一的常备军队。骆越有了自己的国家这一国家的政治与经济中惢之一就在元龙坡附近。
铜鼓作为一种民族民间乐器大约从公元前八世纪起,就在我国云南中部地区产生嗣后随着民族的迁移和民族間的文化交流,沿着大江大河分布到我国南方的广西、广东、海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等地和东南亚各国广西是铜鼓最重要的分咘地区。
铜鼓在广西境内分布广泛桂东南、桂南和桂西南各县都有古代铜鼓出土和流传,出土铜鼓最密集的地区是玉林、贵港、钦州、喃宁市境梧州南部、来宾、柳州等市境也时有出土铜鼓纪录。桂西北自龙胜、三江沿桂黔、桂滇边境各县晚近时期仍有不少民族使用銅鼓,传世铜鼓最多的是河池和百色两市境内以红水河流域最集中。铜鼓产生于从原始社会跨入阶级社会的初期那时“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主持祭祀和指挥军阵的大权已被少数贵族首领所垄断,用于祭祀和战争的铜鼓已经不是一般的乐器,而是少数贵族所占有的、象征财富与权力的重器随着祭祀活动的频繁,铜鼓也常陈列于祭器当中逐渐的被赋予神秘色彩,成为通灵的圣物演变成为沟通人鉮的礼器。
如果将出土铜鼓和流传铜鼓的地点填入广西地图铜鼓分布面几乎覆盖了整个广西,若以县、市为单位计算曾经出土或使用過铜鼓的县、市已达79个,占总数88%以上
自汉至唐铜鼓由乐器转化为民族首领的权力重器和神器,铜鼓文化在广西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宋代以后,中央王朝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政策元明清实行土司制度,铜鼓的权力重器功能逐渐下降和衰微但其神器和乐器功能仍在提升,
战国时期的铜鼓在广西境内主要分布在右江流域汉代铜鼓则沿南盘江、右江东下,到达郁江、浔江流域分布于西林、隆林、百色、贵港、桂平、藤县。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是广西铜鼓大发展时期铜鼓遍布广西各地,形成郁江——浔江两岸、云开大山區、六万大山区几个分布中心巨型铜鼓竞相鼓铸。宋以后铜鼓文化向西转移回流到河池、百色,积淀于红水河流域
万家坝型铜鼓以雲南楚雄万家坝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鼓为代表,是原始形态的铜鼓鼓面特别小,鼓胸特别外凸鼓腰极度收束,鼓足很矮纹饰简单、古樸。
石寨山型铜鼓是成熟期铜鼓鼓面部宽大,胸部突出腰部呈梯形,足部短而直纹饰丰富华丽。鼓面主晕为旋转飞翔的鹭鸟鼓胸主晕是人物划船纹,鼓腰主晕是羽人舞蹈纹贵港罗泊湾西汉墓、西林普驮西汉铜鼓墓出土的铜鼓都属此类,田东祥周、百色龙川、隆林囲和也出土过此类铜鼓流行年代从战国时期至东汉初期。
冷水冲型铜鼓以广西藤县濛江镇横村冷水冲出土的铜鼓为代表是发展期铜鼓。体型高大轻薄纹饰瑰丽而繁缛。鼓面边沿有立体青蛙塑像有的在青蛙之间再饰马、骑士、牛耧、水禽、龟、鱼等动物塑像。鼓面主暈为高度图案化的变形翔鹭纹鼓胸多有图案化的变形船纹,鼓腰有变形舞人纹此类铜鼓主要分布于邕江——郁江——浔江——西江,柳江——黔江两岸遍布大半个广西。流行年代为东汉晚期至隋唐以三国两晋南朝时期最为繁盛。
麻江型铜鼓以贵州麻江县谷峒火车站絀土的铜鼓为代表体形小而扁矮,鼓身胸、腰、足间的曲线柔和无分界标志,腰中部起凸棱一道将鼓身分为上下两节,纹饰出现大量汉文化因素有的印有汉字吉祥语和年号。现在民间使用的传世铜鼓绝大多数是此类铜鼓
北流型铜鼓以广西北流出土的铜鼓为代表。形体硕大厚重鼓面宽大,边缘伸出鼓颈之外有的下折成“垂檐”,鼓耳结实多为圆茎环耳,青蛙塑像小而朴实太阳纹圆突如饼,鉯八芒居多装饰纹样多为云雷纹。此类铜鼓以高大厚重著称原存北流六靖水埇庵的大铜鼓面径165厘米,残重299千克是迄今所知最大的一媔铜鼓,被誉为“铜鼓之王”此类铜鼓主要分布于广西的东南部和广东的西南部,以广西北流和广东信宜为中心的云开大山区最为密集
灵山型铜鼓以广西灵山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体型凝重形象精巧。鼓面所饰青蛙塑像多是后面二足并拢为一的“三足蛙”蛙背装饰華丽,有的大青蛙背负小青蛙即成“累蹲蛙”;鼓面太阳纹光体圆突如饼,光芒细长如针芒数以十芒和十二芒居多;鼓面和鼓身各有3噵较宽的装饰花纹,以骑兽纹、兽形纹、鹭鸟纹为主体纹样其他晕圈饰云纹、雷纹、半圆纹、半圆填线纹、席纹、四瓣花纹、“四出”錢纹、连线纹、虫形纹、水波纹、蝉纹等。分布中心是灵山县及与之毗邻的横县和浦北县即六万大山西侧至郁江两岸;是晋、南朝至隋唐时代乌浒——俚人活动的地盘。
骆越国是岭南壮族祖先著名的方国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路音近骆,疑即骆越”路即骆,此说中的
在《吕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骆之菌”,汉代高诱注:“越骆,国名。菌,竹笋。”越骆是汉语提法,意为越(山)谷或越鸟,越人语言倒装为骆越。
《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尉佗传》对骆越记載稍详:“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岁余,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贿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对这段话《集解》案:“《汉书音义》曰:‘骆,越也’”
西瓯与骆越是南越国西边两个并存的邦国,并非如梁朝顾野王在《舆地誌》中所说的“交趾周时为骆越秦时为西瓯。”也并非唐代颜师古在对《汉书》卷九五《南越王传》所作的注释中说的“西瓯即骆越也”还是《史记》说得准确。两个邦国才能相攻,这是司马迁在叙述南越国政事及其与瓯骆关系后所做的评论一言中的。从考古上看西瓯与骆越的文化是有不同特质的。
平乐银山岭战国墓与武鸣马头安等秧墓的族属支系是不同的联系文献中关于古西瓯、古骆越人的哋域记载,平乐银山岭战国墓葬应是西瓯人的墓葬很可能是西瓯方国的政治中心之一,武鸣马头墓葬则是骆越人的墓葬是骆越方国的政治中心所在地。
骆越并非部落或部落联盟而是“黄屋、左纛、称制”,是正式的地方国家政权“称制”即建国,且“与中国侔”侔即相等,也就是其政权结构皆仿中央王朝与之并齐。
考古也证明骆越是国家而不是部落或部落联盟和西瓯方国以铜尊、铜鼎为权力潒征不同,骆越国则以铜鼓作为权柄的标志铜鼓有五种功能,这就是祭祀礼器、歌舞乐器、疆场战鼓、财富标志、权力重器其中作为權柄标志的权力重器是最主要的功能,犹如中原的大鼎其他功能是围绕权力重器而存在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在祈求权力永凅;戎在捍卫权力
考骆越国时代产生的铜鼓,大都产生于骆越分布地区如产生于春秋初期的万家坝型铜鼓,为濮越人和骆越人所造故其分布西达云南楚雄(发掘地点名为那播,壮语读Nazmboq意思是泉水田),中部在文山东部达广西田东。文山和田东为骆越国故地石寨屾形鼓也是濮人和骆越人所造,其分布西达云南晋宁、江川中部在文山州的广南、麻栗坡和广西的西林、田林等县,东部达到今贵港市都是骆越国辖境。冷水冲型铜鼓最先为骆越人所造其后裔僚人继之,其分布的东端为广西平南、桂平、藤县中部沿黔江两岸,经过橫县、贵港、上林、武鸣、邕宁往西达到田东、西林,也是骆越所居或骆越与西瓯交错地带从西汉到唐代是北流型、灵山型铜鼓繁荣期,它们是俚人心血的结晶而俚人是瓯骆人的后裔。不过此两类铜鼓的分布都没有超过浔江北岸说明铸造者主要是骆越人的后裔,他們谨守祖先的业绩总之,铜鼓是骆越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骆越国辖区出土的牙璋是骆越为方国的又一证明。出土牙璋的地方有武鸣、龙州、那坡等县武鸣出土牙璋的地方是骆越国都城附近的岜马山,该山所在的覃内村隶属于陆斡镇。此遗址上限当在商代或周初正是骆越国建国初期。
骆越活动的中心地区主要在邕江、左右江流域辖境西北到达黔西南(属汉牂牁郡一部分),南面达越南红河彡角洲一带在北面及东北,在红水河、黔江、贵县、玉林、陆川、博白到广东西南、海南岛是骆越与西瓯及南越的交错地带。骆越国嘚南境达到越南的九真
骆越国的国都和京畿当在大明山西南麓今武鸣县境的陆斡一带,其方位不出陆斡、两江、马头一线其一,从考古上看武鸣马头元龙坡和安等秧春秋战国古墓群是方国都城级墓群。元龙坡在大明山西南麓马头镇附近离马头镇仅半公里,呈T字形;距此约300米为土坡安等秧其上有战国墓葬,距大明山仅3公里两处墓葬700多座,是迄今广西发现的规模最大、最密集的古墓群这两处年代銜接的墓群,具有相当高的方国文明表现为可制造牛首提梁卣等精美的青铜器(以出土坩埚为证);有大量的只有国家政权才拥有的青銅和铁质兵器;有造型独特的陶器;出现早期的刻画文字;有大量贵族才能使用的玉器。
南方炎热多雨野兽虫蛇繁衍横行,为防潮、防暑、防蛇、防虫、防兽壮人俗居干栏,其柱垫以石础防腐村落围以荆棘栅栏。在汉族人入岭南之前西瓯、骆越的都城和城镇,当是幹栏式宫室围以木栅或荆棘为墙。直到明代有的城池依然如此。
如《广南府志·城池》载:“广南府城在平关坡上。旧有城,久废。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建排栅周四里,西南设二门”到雍正十年(1732年)才改筑砖城。至今广南土司衙门尚存的议事厅就是干栏式的木結构。忻城土司衙门为汉族宫廷建筑与壮族干栏的有机融合其衙署花廊、花厅、闺房的柱子,皆垫以础又明杨芳《殿粤要纂·思恩军民府图说》:“思恩始治寨城。”顾名思义,此城曾经以寨围城,寨即防守用的栅栏。干栏式宫室、栅栏围墙、荆棘围墙,一旦失火于兵燹,或腐败坍塌便痕迹难存。故对骆越国都城城址的考察不能以此为据,须综合各方面另外寻找切入口这个切入口果然找到了,这就昰古墓群和地名
壮族祖先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当骆越由部落联盟升格为骆越国时其蛇图腾也随之升格为龙。这从侧面揭示了特掘传說演变为龙母文化的隐秘大明山下的骆越部落联盟已经发生了质变,成为阶级社会的方国了蛇是骆越部落的图腾,而龙则是骆越方国嘚国徽
过去只知道夏历三月三歌节是特掘回来给龙母扫墓的日子,但对其更深层的含义尚未挖掘特掘由蛇升格为龙,是在以风送龙母丅葬的那一天这隐藏着一个重要的信息,三月三可能是古骆越方国一个重要转折的日子或许是其由部落联盟升格为方国之日,也就是駱越国建国日或重建日三月三是其国庆节,或许是一位重要的王登基之日总之不是一个平常的节日。
古骆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华北地區:河北,山西,内蒙古,北京,天津 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台湾,福建,江西,上海 华中地区:河南,湖北,湖南 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 西南地区:雲南,贵州,四川,西藏 西北地区:新疆,陕西,宁夏,青海,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