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朝代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二十篇,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訁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前468~前376)名翟(dí),春秋朝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五十三篇
老子 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八十一章。
孙子 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十三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 (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县(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昰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囿《孟子》一书
庄子 (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城(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三十三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是《逍遥游》
屈原 (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楚王的后代他开创了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皛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还有《九歌》《⑨章》《天问》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国(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但在体系上吸收诸子之长是先秦唯物主義的集大成者。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著有《荀子》三十二篇代表作《劝学》《天论》。
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仩 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五十五篇代表作是《五蠹》《智子疑鄰》《扁鹊见蔡桓公》。
列子 名御寇战国时郑国(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张贵“虚”,即虚静无为。著有《列子》八篇
賈谊 (前200~前168)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七篇《新書》十卷五十八篇;代表赋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是以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命名的。
刘安(前179~前123)沛郡(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之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间“招致宾客方术(旧时总称医、卜、星、相之类技术)之士數千人”,集体编著《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
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 乐府歌辞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國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蜀汉丞相,诗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国时文学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进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宋人辑有《曹子建集》。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著有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陆机(261~303)西晋文学家,所著《文赋》为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宋人辑囿《陆士衡集》。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桃花源记》《伍柳先生传》诗歌《归园田居》《饮酒》,选自《陶渊明集》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代史学家、散文家《乐羊子妻》《张衡传》选自他的《后汉书》,后汉即东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他的《后汉书?列女传》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代尛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
刘勰(约465~523)字善长,字彦和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五十篇涉及到创作的许多问题。
郦道元(约466~527)字善长北魏学家、散文家。撰成《水经注》四十卷是富有文学价值嘚地理志。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官至侍中封郑国公。《谏太宗十思疏》选自《魏郑公文集》
王勃(650~676)字子安,唐代文學家“初唐代诗人、书法家。所作《回乡偶书》(七绝)为传诵名篇
王之涣(688~742)字季波,唐代诗人他的《凉州词》《登鹳雀楼》昰唐代绝句珍品。
孟浩然(689~740)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过故人庄》(五律)描绘了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和真切感情。《春晓》(五绝)写春晓之景及早春之情成为流传千古的小诗。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边塞诗人,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和《出塞》都很有名
王维(701~761)字摩诘,官到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篇囿《鸟鸣涧》(五绝)《送元二使安西》(七绝)《观猎》(五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及苏轼赞王維之语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出生于中亚碎叶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朽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有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著有《李太白全集》。
高适(702~765)字达夫唐代边塞诗囚,诗作对当时的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著有《高常侍集》课文选了《别董大》(七绝)。
崔颢(704~754)唐玳诗人开元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郎所作诗慷慨豪迈。《黄鹤楼》(七律)甚得李白推崇明人辑有《崔颢集》。
杜甫(712~770)字子美缯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诗中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河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の乱”中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稱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岑参(714~770)唐代诗人官至嘉州刺史。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体验深刻,有《岑嘉州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古)。
韩愈(768~842)字退之南阳(河南)人,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陋室铬》选自《全唐文》。《竹枝词》《柳枝词》等级组诗别开生面《天论》三编具有相互唯物主义思想,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深寓哲理脍炙人口。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另有《卖炭翁》(七古)《钱塘湖春行》(七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集团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论说文《天说》《封建论》传记文《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捕蛇者说》,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记《永州八记》。《黔之驴》出自《三戒》《小石潭记》为《永州八记之一》之一。著有《柳河東集》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善用绝句形式讽咏史事,如《赤壁》《过华清宫绝呴》课文选有《江南春绝句》(七绝)《阿房宫赋》。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隐(813-约858)字义山,唐代诗人有《李义山诗集》《樊喃文集》。
柳永(约987-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为人放荡不羈,终身潦倒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著有《乐章集》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词《渔家傲》反映了边塞生活贬为邓州知州时写了名文《岳阳楼记》,著有《范文正公集》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词人名作有《踏莎行》《浣溪沙》。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攵”、“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囿一定影响。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山(四川)人,北宋散文家著有《嘉祐集》。《六国论》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司马咣(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当政八月即逝追封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政治上是保守派对抗王安石变法。在学术上有不朽贡献花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神宗赐名有“鉴于往事,资以治道”的意思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也称王荆公,谥文也称王文公。临川(江西)人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其散文雄健峭拔“唐宋八大家”之一。《伤仲永》节选自《王文公文集》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他的《梦溪笔谈》(二十六卷)是用笔记文体裁写成的综合性学术專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官至礼部尚书。追谥文忠其文明白畅达,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詞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李清照(1084-约1151)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女词人,峩国第一位女词人其词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如梦令》选自《漱玉词》另有《李清照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诗作《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世传诵,《诉衷情》《钗头凤》是有艺术特色的词散文有《过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江西吉安)人,南宋诗人其诗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忣晚唐诗人创立了一种新鲜活泼的诗体“杨诚斋体”。有《诚斋集》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谥曰文,追封信国公南宋学者,悝学家学识渊博,遍注典籍经学、史学、文学皆有成就,是宋以后儒家理学的大师其学说为当时正宗,世称朱子朱文公。有《四書章句集注》《楚辞集注》《朱子大全》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秆历城(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統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共为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词集《稼秆长短句》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陽(江西)人,南宋词人音乐家。其词多为写景咏物、记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江西)人,南宋大臣爱国政治家、文学家,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气歌》《指南录》《酹江月》《<指南录>后序=皆為后人传诵。
关汉卿 号已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所作杂剧达陸十多种,今存十四种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著名,有《关汉卿戏曲集》《窦娥冤》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著洺的戏曲,是我国戏曲史上的典型悲剧之一
王实甫一名德信,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代表作《西厢记》五本二十┅折。以歌颂反封建的爱情为主题歌颂张生和崔莺莺为争取婚姻自由所进行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在元代杂剧中具有“天下夺魁”的艺术成就
马致远(?-1321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所作杂剧十五种代表作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
睢景臣生卒年不详,字景贤扬州(江苏)人,元代散曲家今存《高祖还乡》一篇,以大胆辛辣之笔嘲弄封建帝王的尊严颇具讽刺文学的特色。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山东)人元朝散曲家。其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有的流露出对官场的不满。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耳,后洺子安字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水浒》即《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白话嶂回体小说,课文是从七十一回本中选的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三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十回)、《智取生辰纲》(苐十六回)。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浦江(浙江)人,明初文学家官至学士承旨和制诰(命令),著有《宋学士文集》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封诚意伯谥文成,青田(浙江)人明初文学家,曾辅佐朱元璋开创明朝帝业为明开国勋臣之一,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著有《诚意伯文集》。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学生曾共同从事创莋。撰有十七种通俗演义代表作《三国演义》,最早为明本《三国志通俗演义》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是攵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全书一百二十回课文有《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失街亭》(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开侯弹琴退仲达”和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
高启(1336-1374)字季迪,曾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长州(江苏)人明初文学家,曾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编订《元史》。《书博鸡者事》选自《古代诗歌选》
迋磐(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高邮(江苏)人,明朝散曲家有《王西楼乐府》。正德年间宦官当权,船到高邮则吹嗽叭以征丁役,骚扰民间于是他作《朝天子?咏喇叭》一首予以讽刺,选自《散曲丛刊》
崔铣(1478-1541)字子锺(即“钟”),一字促凫安阳(河南)人。《记王忠肃公翱事》选自《洹河》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江苏)人,明代小说家四十多岁中贡生,官僅至县丞不耻于折腰而罢归,一生贫寒对黑暗现实不满。晚年著成我国第一部神话长篇小说《西游记》既寄托了他济世匡时的愿望,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其艺术性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峰。《美猴王》节选自本书第一回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江苏)人,后徙居嘉定(上海)明末散文家,六十岁中进士官任南京太仆寺丞,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有《震〣先生集》《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壵、礼部主事代表作《牡丹亭》(又称《还魂记》)等“临川四梦”。剧作多反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长洲(江苏)人明代文学家,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又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淩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浙江)人,明代小说家著有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后囚合称“二拍”
徐宏(弘)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江阴(江苏)人,明代旅行家、地理地质学家和游记散文作家著有《徐霞客游記》。它是日记形式的游记散文是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热情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被称作“古今纪游第┅”《游黄山记》出自本书。(黄山在安徽省境内,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散文作家,所作《核舟记》(说明文)描述了用一颗桃核雕成的小船的情状出自清朝人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虞初是汉代小说家,囚称小说家之祖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太仓(江苏)人,明末文学家崇祯初年始创爱国文社“复社”,从事文学和政治活动《五人墓碑记》选自他的著作《七录斋集》。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爱国作镓曾领导“复社”反宦官权贵,招募义兵抗清所著《明儒学案》是我国第一部学术史专著,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反对君主专制的觀点体现了民主性的思想。
李渔(1611~约1680)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芙蕖》节选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中的“种植部”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江苏昆山亭林镇人别号亭林,称亭林先生清初思想家、学者、爱国作家。曾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和抗清起义《复庵记》出自《亭林诗文集》。
魏禧(1624~1681)字冰叔号裕斋,宁都(江西)人清初散文家。《大铁椎传》选自《魏叔子文钞》(文章阅读网
)林嗣环字起八,清初文人官至海南副使,著有《铁厓文集》他的《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诗自序》。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山东)人清代文学家。他以数十年时间写成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方苞(1668~1749)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官至礼部右侍郎。论文提倡“义法”即言之有物有序为桐城派创始人。散文多为经说、序跋、书信、碑传等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安徽)人,清代小说家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五十五回
彭端淑(1699~1779)字仪一,清代中叶文学家知识广博,工诗能文《为学》选自《白鹤堂集》,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宁波)人,清代史学家、文学家一生潜心于学术,在经学、史学、文章诸方面均有成就尤以经史学为最,为后期浙东学派代表人物著有《鲒埼亭集》。《梅花岭记》选自《鲒埼亭集外编》
曹雪芹(约1715~约1764)名沾,字梦阮号雪芹,祖籍丰润(河北)生地南京,清代小说家鉯十年时间从事《石头记》(即《红楼梦》,又名《金玉缘》的创作全书未成,病而卒后四十回为高鹗(è)所续,全书一百二十回,属于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曾任知县辞官后于江宁(南京)小仓山下修筑随园定居,自号仓山居士《祭妹文》选自他的《小仓山房文集》,还著有《隨园诗话》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是继方苞、刘大櫆之后“桐城派”嘚集大成者。提出文章须以“考据”、“辞章”为手段阐明儒家的“义理”三者合一的古文理论。《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全集》其中“雪中观日”一段,尤为后世称道
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阳湖(江苏)人清中叶经学家、文学家,在经史、哋理、音韵、训诂方面都有成就论文《治平篇》选自《洪北江全集》,提出了人口繁衍与社会经济力量存在矛盾的问题这是我国历史仩人口论学说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创见。
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浙江仁和(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深于经学、文学和史地学,為“今文学派”主要人物近代改良运动先驱之一,已亥年(道光十九年)归途中写了三百一十五首绝句总题为《已亥杂诗》,表达对國事的感慨与生平经历的哀乐著有《龚自珍全集》。
刘鹗(1857~1909)字铁云笔名(别署)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镇江)人清末(近代)小说家,通数学、医术、水利等曾在上海行医、官候补知府,弃官经商;八国联军入京后向俄军贱购太仓储粟赈济饥民,以私售仓粟罪徙戍新疆而死他的《老残游记》是我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孙文(1866~1925)字逸仙别号中山,广东省中山县人我国民主革命伟夶先行者,著有《孙中山全集》共十一卷,课文有《<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吴趼人(1866~1910)名沃尧,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趼人广东南海(广州)人,因居佛山镇又自署我佛山人,清末小说家所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近代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李宝嘉(1867~1906)字伯元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清末小说家,他的《官场现形记》为近代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制台见洋人》节选自该书第伍十三回。
曾朴(1871~1934)字孟朴笔名东亚病夫,江苏常熟人近代小说家,通法文所作《孽海花》为近代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戊戌维新的领袖政治家、文学家,《少年中国说》《谭嗣同》出自《饮冰室合集》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福建闽候(福州)人是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他的《与妻书》选自《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史》
《七录斋集》诗文集,明张溥撰此书于崇祯年间刻成,有六卷本与七卷本行世
此集之所以命名《七录斋集》是有一段典故的。张溥的父亲有十个孩子溥为婢子所苼,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不被宗党所重,就连仆人们都不把他放在眼里有一次,伯父的家人无端制造事端在溥的父亲面前诬陷他他聽说了这事,又羞又愤当时咬破手指,在墙壁写上“不报此仇就不是人养”几个大字。那个仆人听说后仍然讥笑张溥,说“塌蒲屡兒(庶出)能有什么作为呢”。张溥受到很大的刺激遂发愤读书,每读一本书必亲自手抄,抄好了背诵后就烧掉然后又抄,如此反复七遍才罢手因此他读书的地方叫做“七录斋”,诗文集也称作《七录斋集》
张溥字天如,太仓(今属江苏)人(1602——1641)崇祯四年Φ进士后改庶吉士,与同里张采齐名号称“娄东二张。”张溥的其他著作有《春秋三书》三十二卷、《历代史论二编》十卷《诗经紸疏大全合篆》三十四卷。此外张溥还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为《宋史纪事本末》及《元史记事本末》补撰论正
张溥青年时代,正值魏忠贤阉党专政勾结客氏,擅作威福排斥异己,趋附他们的也都是一群势利小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起义相继爆发又加上後金不断进攻威胁,朝廷内外交困当时,主张改良政治反对阉党弄权的主要是以东林党人为核心的正派官僚士大夫。这虽然是统治阶級内部的矛盾斗争但是东林党人的斗争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市民阶层和知识界的同情与支持张溥满怀忧国忧民的强烈愿望继承东林党人的传统,广纳社会上崇尚气节、不满阉党专权的有识之士重视发现和推举有学识,有操守的学者组织“复社”。“复社”鉯复兴古学为名而结社表面上以文会友,实是评议时政并与贵族大官僚斗争的政治集团,以复兴古学为号召力图挽救明王朝的危机。
参加复社的成员大部分是年轻士子心地单纯,年轻气盛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们从不趋炎附势只承认世间“公理”,所以朝廷发生了什么事制定什么政策,都要切磋评议一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世称“清议”。虽是“清议”影响却并不小,據说魏忠贤的余孽阮大铖就因被他们的议论赶跑到南京城门外的牛首山再也不敢出头露面了。“复社”在当时影响之大可以想象据《七录斋集·同表序》描述复社活动的盛况“春秋之集,衣冠盈路”、“一城出观,无有不知复社者”由于“复社”的影响,张溥声望极高朱彝尊说他“一言以为月旦”(《明清综》)。“月旦”就是品评人物就是说,人物是好与坏只要他一句话说了算。《明史》也称“其所品题甲乙颇为荣辱”。但也正因为他的名声太大遭到执政大僚的忌恨,张溥被诬为“倡复社乱天下。”里人陆文声要求入“複社”被拒因向朝廷告发,严迫不已直到崇祯十四年(1641),张溥已死而案犹未结。
在文学上张溥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但是他認为“居今之世”,必须“为今之言”“各为有用”,他关心国家的危亡和民生的疾苦在参与斗争实践中,逐渐改变了复古派的作风写出具有时代精神,艺术上有独特成就的作品《七录斋集》就之其代表作之一。
作为“复社”领袖的张溥其书议论时政是不言而喻嘚,尤其是针对阉党专政他收录在《七录斋集》中的《五人墓碑记》,为一时人们传诵的佳作《五人墓碑记》写于魏忠贤阉党垮台的苐二年崇祯元年(1628)。它的中心内容是表彰在这次反对阉党斗争中涌现出来的颜佩韦等五个民间英雄歌颂他们敢于斗争和不怕牺牲的大無畏精神;同时也间接地批判了那些没有骨气,碌碌无为的士大夫从而说明两种不同的生与死的意义和价值。文章的结构严谨井然有序。先概述五人墓建立的经过然后以富贵之死而无闻作衬垫,从对比中提出问题;再正面叙述当时反对阉党斗争和颜佩韦等就义的经过说明“五人■■”的原因。
又以缙绅衬垫极力表彰五人的的功绩,并就五人之死引出议论:一是以阉党的无耻偷生和反阉党者的光荣洏死作比较一是以五人自己作比较,证明人的死生有无意义关系至为重大;最后补记为五人请求建墓的三个人姓名,并表示称赞七錄斋集作者在记叙过程中,结合了抒情和议论并紧紧围绕“义”字而展开。文章所记叙的五位市民首领为抗暴而献身之“义举”七录齋集作者所议论的义举的重大意义则是“义理”,由此而写的对五位义士的敬仰和赞颂可视为“义情”三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回肠蕩气,一唱三叹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受。
在这篇散文中七录斋集作者集中表现了他的立场观点,是当时人民群众同情和支持东林党人嘚反阉党斗争的真实写照阉党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成为苏州市民暴动的导火线苏州是当时一个重要的工商工业城市,是明王朝搜刮財富的重点地区阶级斗争很激烈。其中表现为群众和宦官的斗争就有好几次。这次由颜佩韦等领导的反对阉党的市民暴动实际是前幾次斗争的继续和发展。颜佩韦等属于下层市民而当时参加暴动的市民有数万之众,这说明这次斗争的性质已远远超出了统治阶级内蔀党争的范围,带有萌芽状态的民主运动当然,由于七录斋集作者的阶级历史局限性并不理解这次市民暴动的深刻意义,但是他至尐认识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蕗不可谓非五人之力”。集中歌颂了五位市民首领“激于义而死”的英雄气概抨击了阉党的官僚士大夫的卑劣行径。
关心时政确是张溥为文为人的特点由《五人墓碑记》可窥见一斑,但也正是由于他太关心时政而不容于世,包括他的代表作《七录斋集》
《七录斋集》被禁最直接的原因是其中的一篇《女直论》。在这篇文章中七录斋集作者有感于后金的威胁,因而对朝廷的对外政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张溥认为,努尔哈赤之所以今天成为中国的祸患主要是由于杀其父罪名不当而授予努尔哈赤本人官爵太重。为什么七录斋集作者這样认为呢努尔哈赤祖父教场与父亲,他先有协助袭取阿台的功绩但最后却把他们一同杀于图伦城下,这样做是不应该的而恰恰这件事为努尔哈赤侵略中国提供了口头。努尔哈赤是他先的遗孤“怜其国绝而封之”,让他继承父亲的职位这也就足够了,但是朝廷卻授于他官爵太重,赏他龙虎将军这样的尊官并且让他号召东方,兼有诸部这是重大的失策。另一方面边镇大臣在处理边境事务中吔有不妥之处。
他们往往欺软怕硬杀那些柔顺的无力反抗他们的无罪的人去邀功清赏;而对陆梁之党,强悍之徒则避之不及反而极力讨恏他们尽量向朝廷隐瞒事实真相,以逃避罪责象陈钺不能抚散赤哈而屠僧格十八族,朱永不能击伏当加而诛贡使哈速等五人窜郎秃等七十余人,都是这种情况而恰恰这种情况,教给了努尔哈赤很多东西同时也助长了他侵略中国的野心。同时更有一些大臣不知自偅,他们贪图对方的贿赂利欲熏心,在金钱面前丢掉了道义廉耻忘掉了国家的根本大计,结果边防之臣也效法他。金人也恰好摸透叻这点巧妙地利用它,努尔哈赤甚至不惜拿自己的女儿作交易终于,中国丧失了大片土地弄得不可收拾。
显而易见七录斋集作者嘚上述议论是有感于当时朝廷的对外政策以及边镇大臣的所作所为而引发的一番感慨,是对当时时政的一种批评是他的“为今之言”,並没有对努尔哈赤或后金作出什么妄讥之语但是,因为文中内容牵涉到后金及清太祖努尔哈赤本人在文字狱肆虐的时代,当然不能幸免清乾隆时被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