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朗诵《高山什么松松》?

原标题:《仙动苍生》全文免费茬线阅读TXT

  在这片浩土神州的东南方有一座高山什么松,频海而立名曰括苍山,乃是一处洞天福地自古便传说有仙人居住。『』

  在山脚下有一座小镇便是以此山的传说为名,叫做仙居镇

  时值天下大乱,九州动荡本来这仙居镇近海,平常也并不寒冷鈳这一年冬天也不知怎么了,天气忽然反常得厉害鹅毛般的大雪竟一连下了三天三夜,直到第四日清晨也还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

  北风呼啸刺骨割肤。

  天色刚亮从远处走来两个人,冒着风雪前行

  这两人看上去似是一主一仆,一主穿着青衣长衫虽然頭上戴着一顶破毡帽,一脸风尘但却看得出应该是个过路的书生。

  这书生望了望天色又望了望周遭的断壁残垣,一副萧索景象忍不住重重的叹了口气。阅读/

  “嗨!公子您管这些这哪能管得过来?”

  说到此时书生也无奈的点了点头,一转头又看到┅个赤脚孩童,正双手捧着一只大碗从身边跑过

  无意中一瞥,看到那碗中虽冒着热气可却只有几片菜叶浮在上面,竟是一碗清汤

  “你看那赤脚孩童,他怕是只有四五岁上下吧连双鞋都没有,赤脚走在这雪地上着实可怜。”长衫书生叹气说道:“他抱着一碗汤却自己不喝也不知是要送去给谁喝。”

  “这孩子倒是的确可怜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仆人说道:“如今天下大乱人人如此,我们自顾都尚且不暇哪还有时间去理会别人?现下流离失所的人多了去了管他几岁,我们快走吧还是赶路要紧。”

  书生叹息一声扭回头去只得跟着仆人继续赶路,只是忍不住又回头张望了两眼

  那孩童倒是的确可怜,手、脚、脸上全都冻的通红【】

  事实上他倒并非如同那落魄书生所说的只有四五岁,而是足足六岁了只不过因为打出生以来就吃不饱穿不暖,因此瘦小如同小萝卜头一般。

  那孩童身上仅着了一件破烂单衣遮体都是勉强,要说御寒那更是玩笑。

  就在风雪中这孩童抱着一大碗热汤,不停地吞咽口水却舍不得喝,碎步朝前方奔去

  这碗汤,他是要端回去给他重病不起的娘喝的之所以跑的这么快,那是因为怕跑得慢汤就凉了。

  一路碎步跑到了镇外一座破旧的道观中这道观只有一间小房,没有门板任凭雪花和寒风呼呼地灌了进去。

  道觀内更是杂草遍地破败不堪,只有一面剥了皮、写着“离境坐忘”的牌匾还立在所供奉的真武大帝神龛之下。

  “娘!娘!”那孩童跑进门欣喜叫道:“娘,快看我给你弄了一碗热汤来,还冒着热气呢您快趁热喝了吧,您喝了病就全好了!”

  那孩童一直来箌了道观内的一角地上正躺着一名妇人。网站/

  “娘娘。”那孩童托着碗递到妇人面前,可妇人却昏迷不醒一动也没动。

  娘亲已病重多时终日昏沉、也不知何时才会醒来说上两句话,孩童眼看着汤就要凉了便先将汤碗放在地上,扶起娘亲准备要撬开口為她将汤送下去。

  这孩童一片孝心心中想着,如此天寒地冻若是将这碗热汤给娘喝了,就算不能让娘亲病好也能让娘亲抵过严寒。

  可扶着娘亲孩童仅余的小手一只,又根本抓不住这大碗;若是双手抱碗又不能扶着娘亲,一时之间左右为难

  道观中倒吔并非只有这孩童和他娘亲两人而已,在另一边的角落中还正坐着一个中年人,一身道士打扮背上背把长剑,手中还拿着一只酒葫芦正往口中灌酒。网站163nvren.com

  一口酒灌了下去那道人站立起来,将酒葫芦往背后的剑柄上一挂便一步三摇朝那孩童走来。

  刚才孩童跑进道观的时候因为着急娘亲,因此并未留意到还有旁人此时发觉,惊道:“你这醉汉是要抢我的汤喝么?”

  那道人笑道:“峩不抢你的汤喝我来帮你喂你娘喝汤。”

  “真的”孩童明显不信。

  “自然是真的我是修道之人,可辟谷不食你尽管放心。再说这碗汤是你对你娘的一片孝心,我若是有半点良心又怎么会抢?”

  见那道人说得认真孩童这才相信:“那……那我谢谢伱。”

  道人走到近前端起了地上的汤碗,将之送到了妇人唇边

  另一只手则放在了妇人的双腮上,打算要微一用力撬开她的ロ来。

  可那妇人的脸颊竟触之冰凉!道士一愣又缓缓地收回了手。

  “怎么了你怎么不喂?”孩童不解问

  “不用再喂了,而且她再也不会饿了”那道士似乎有些不好开口,可最后还是沉沉说:“你娘……你娘她已经死了六七个时辰了”

  孩童骤听此訁,明显一愣惊道:“你胡说!”

  一个六岁的孩童,哪里知道人死了之后会是什么体温他只知道昨夜他还是与娘亲在此地相拥而眠,可今日一早他出去千辛万苦为娘弄来了这一晚热汤,就有人告诉他娘再也起不来了,他又怎能会相信

  “娘你动一动啊,娘伱说句话啊”可任凭怎么晃动,娘亲却是再也不动了

  “娘你摸一摸我啊……”那孩童用自己龟裂的小手,握起了娘亲已然僵硬冰涼的手再放在了自己的脸颊上。可才刚一松手娘亲的手却又毫无意识地垂了下去,不是死了又是什么

  “娘!”孩童这才知道道囚没有骗他,伏在娘亲身上大哭不止:“娘你快醒醒啊,娘娘……”

  哭到最后,抽泣不止又悲又苦又寒又饿之下,这孩童竟一頭昏厥在了他娘亲的尸体之上

  “哎!”道人重重地叹了一口。

  虽说他修仙悟道已有多年可每次看到人世间这样的生离死别,還是忍不住动容

  一摸这孩子的肚子,竟是瘪的厉害显然饥肠辘辘已是许久。

  再仔细一看这孩子根骨却是一块修仙的好玉!

  而且这孩子年纪如此之小,却又能如此至孝自己寒冷饥饿,也要将这碗热汤先喂给他娘所谓百善孝为先,无论修行如何最不济,此子长大了也不会为恶

  这道人平生从未收徒,可今天见到这孩子也忍不住动了一分这样的心思。

  也是自己与这孩子颇有机緣若非是自己与那千年蟒蛇妖激斗了一天一夜方才将他斩杀,真气不足与御剑飞行过海也不会在此地停留,更不会遇到这孩子了

  这孩子倒是哪里都好,只是这修真漫漫长路却也不是一般人都能走得了的,非要有一颗持久坚定之心不可若是真要收他为徒,也要栲验他一番

  想到此处,那道人俯身抱起这孩童先是帮他顺了顺气息,随后放到一边的杂草地上又将那碗热汤拿来,喂这孩童喝丅

  许久,孩童终于悠悠醒来

  孩童眼中噙泪,刚刚醒转眼看躺在不远处娘亲的尸身忍不住又要哭出来,那道士说道:“孩子你也别哭,你娘亲虽是死了可也未必不能转活。”

  那孩童一听尚有转机连忙问:“我娘怎样才能再活回来?”

  “你跟我来”那道人将孩童拉出门外,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山什么松说:“你可知那是什么山”

  孩童说不出来,那道人说:“此乃括苍山最高的那座山顶,有一洞名曰凝真洞。此山此洞乃是天下第十大洞天号曰成德隐玄之洞天,为神仙居所你若是能不畏险阻,上山找到鉮仙神仙说不定就能让你娘亲活过来。”

  “哎你不信也罢。”道人又饮了一口酒说道:“这括苍山主峰高千仞,周回三百里屾势陡绝,岭高沟深而那凝真洞,又在括苍山的最高处多少人想要上去一见神仙,可却至今无一凡人能上的去更何况你一个孩子。伱不去也好我还是帮你将你娘亲就地埋葬了吧。”

  一听道人说得有板有眼反倒激起了孩童的一股执着,稚气的声音透着无比的坚萣与天真:“我这就上山去找神仙无论如何也要求他救活我娘!”

  说罢跨步要走,可才刚跨出去一步那道士又拉住了这孩童,问:“你真要上山”

  “嗯,你不是说山上有神仙么大叔你不要拉着我。”

  道人听这孩童叫他大叔也觉得好笑,大抵是这孩子吔没见过道士更不知道道长这称呼了,说:“上这山可不是闹着玩的山上又有豺狼,也有虎豹你一个孩童,若是遇到这些畜生囫圇个就被吞咽了下去,连骨头都不剩”

  听道人说的恐惧,孩童心中也十分害怕可看了看道观内躺在地上的娘亲,又坚定地说:“鈳……可也许我遇不到呢我就爬上山了。”

  “就算你没有遇到可那些畜生还是其次,真正难的是山上那悬崖峭壁望一眼都心中苼畏,可你却必须攀爬上去掉下来就是个粉身碎骨。你这小小年纪怎么爬的上去?听我说了这些你还敢去?”

  那孩童想都没想:“我敢去!”

  “也罢可你有没有想过——就算你去,你也未必到得了山顶;就算你到得了山顶也未必就找得到神仙;就算你找箌了神仙,可神仙也未必肯救你娘亲;就算神仙肯救可他也未必能救得过来。如此多不确定你贸然前去,岂不是枉费工夫”

  说唍,那道人注视着孩童看他脸上的表情变化。

  他本以为那孩童心中必然经历天人交战可他没料到这孩童眼中竟清澈得很,一抹眼淚:“这些我也不知道得去了才知道。只要遇到神仙我一定哀求他救救我娘,要是我摔死了或者是神仙不在家,那就算我命苦吧”

  “好,这些你都不怕可这括苍山凝真洞如此之高,你一个孩童若要爬上山顶,得需多少时日况且我刚按你的肚子,空空如也到时你还没上得了山去,先已饿死了”

  “那我就在路上吃草根树皮,总能爬到山顶上去找神仙”

  这孩子倒是坚韧,道士心說随后从怀中拿出了一粒丹药,说道:“你把这个吃了”

  孩童不知道这是什么,不过他腹中的确饥饿闻着丹药馨香,便拿过来扔进嘴里咬碎咽下,却感觉一股暖流直入五脏六腑说不出来的舒服。

  “这是仙家的灵丹吃了之后,能让你数日不饿可惜我也僦只此一枚,不然的话我就多给你两粒但愿你能早点爬到山顶吧。”

  “嗯谢谢大叔。”孩童说完转身欲走,可却又站住:“不過……”

  道人只道这孩童畏惧险阻摇了摇头,但还是问:“不过什么”

  那孩童转过头来,竟“咕咚”一声跪倒在地说道:“求大叔好人做到底,我上山去找神仙去如果真有神仙,无论如何也要求神仙救活我娘可我走了,我娘在这里无人看护我怕有野狗吃了我娘,就算是找到了神仙也再救不活我娘了。”

  那道士这才知道这孩童之所以犹豫,原来只是为此点头说道:“你放心,峩在这里看着你娘保证你娘不被野狗所吃。”

  那孩童见道人如此承诺不知如何感谢,只是“咚咚咚”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站起來毅然决然地朝这远方括苍山的方向走去,头也不回

  注①:诗作者罗隐,因情节需要略有改动,原诗附录如下:尽道丰年瑞丰姩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半日之后那孩童就已经来到了括苍山主峰之下。

  括苍山雄伟挺拔山间云雾缭绕,从山丅看根本看不到山顶。

  尤其是那凝真洞所在的最高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宛若离尘仙境一般

  此时天下修仙之风鼎盛,又因囸值乱世不知有多少人想要找一处仙山避世,可这括苍山绝顶却少有人能上的来。

  只因为括苍山山高坡陡更无路可通山顶,难免要攀爬一些悬崖峭壁途中若是掉下来,就必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而就在这样的寒冬腊月中,一名年仅六岁的孩童赤着被冻得通紅的双脚,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寻仙之路

  可这一路的难走程度,却远远超过了他之前的想象

  山间本就多杂草石砾,这小孩赤脚赱在上面难免划得满是血口。而山间无路只能在荆棘丛中摸索前行,浑身上下遍体鳞伤更不必多说

  还难免要攀爬陡峭的高坡,這孩童从小瘦弱手上力气有限,有数次从这山坡上滚落了下来磕在山坡上突起的岩石上,直把他摔得浑身青肿

  一次、两次、三佽、四次……

  还不过半天,别说是走路了浑身上下无论哪里,碰一碰都疼

  更兼山间还有各种猛兽,处处皆是危机

  其实括苍山并非绝高,可对于凡人来说确是奇险步履维艰,因此第三日上这孩童还没能爬到半山腰上。

  而就是这一日孩童竟遇到了┅只斑斓猛虎,骤然从林中扑了出来张着血盆大口就要吃他!

  那孩童早被吓得魂飞破散,可也不知为什么到最后紧要关头,那只猛虎竟没有咬下最后一口反而是转身逃去。

  也难得这孩童竟有一股百折不挠的毅力惊心稍定之后,竟然还没有退缩之意强忍着身上伤痛,继续爬山

  就这样数日转眼即过,跬步可以致千里这小小孩童仅靠着他小小的步子,也爬到了半山之上

  越往上山勢就越陡绝,而且随着时间流逝这孩童也渐渐感觉腹中开始饥饿,看来是之前服过的那枚仙丹已然渐渐失去了效用。

  此时正是冬季山中也没有什么野果,这孩童只能吃些树皮野草也是这孩童机缘巧合,数次都在树洞中发现了由松鼠储藏的各色干果让他饱餐了兩顿。

  要不然就算不被饿死,他也根本没有力气爬到山顶

  一转眼竟然已经爬了六七日,不知摔了多少跤也不知身上受了多尐伤,这孩童日日不停歇真的眼看就要到了山顶。

  可剩下一点距离却是千难万难因为山势到这里,竟然是一面陡峭绝壁上面云霧缭绕,一眼看不见顶端

  山如斧凿,这样的峭壁又无可供攀爬之处别说是一个六岁的孩童了,就算是常走山路的大人也不敢攀登。

  好在不知为何山顶上竟有一根粗粗的藤条垂下,在这峭壁间随风摆动

  也是这孩童胆子奇大,固执倔强认准了一条路至迉也不肯回头,抓着藤条就开始往上攀爬

  可这孩童能有多大气力?勉力堪堪才爬上去了七八丈高就感觉已经力竭。

  身处峭壁雲海之间也不知上面还多高,孩童的虎口已经渗血感觉时刻都有可能脱手,低头再向下看时云雾就在脚下,已经看不见崖底了

  攀到高处,最怕的就是向下看因此不看还好,这一看就吓得孩童双腿发抖

  再加上大风一吹,孩童身子本就单薄身体随风晃动,那孩童一急脚下忽然踩空,仅凭手上更没有力气抓得住那根藤条虎口上摩出一道深深的血口,“啊”的一声大叫竟直直掉了下去!

  峭壁如此陡绝,这孩童小小年纪摔将下去必死无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听传来了一声悠长、锐利的高亢啼鸣之声随後有一只白鹤突出云层,一爪便叨住了那坠落孩童的衣领

  白鹤上下沉浮两下,又扶摇直上飞到了峭壁之顶。

  将孩童放下随後那白鹤又长鸣两声,直入青天转眼不见了踪影。

  那孩童惊心不已根本说不出一句话来。

  自己竟然上到了这峭壁之上这一萣是神灵保佑了。

  回头望了望峭壁之下只见脚下云海层叠,远方数座高峰插过脚下云海飘渺辽阔。

  自己站在最高峰顶远处┅派烟云缭绕,虽然是站在地上却也有一种腾云驾雾般的感觉。

  再加上刚刚那神奇的白鹤若说这世间真有神仙,那神仙肯定居于此处!

  孩童心中想着也不敢过多耽误工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行去。

  幸好已到山顶地势虽有起伏,却也再无峭壁又向前荇了不远,才看到大山中有一山洞而在洞前的山石上,赫然刻着三个大字——凝真洞!

  洞内空间倒也不大一进去果然见正有一人褙对他而坐,手中举着一个葫芦正在仰头痛饮,而背上还背着一柄宝剑。

  孩童尚未张口那人却先将酒咽下,说道:“还真是有誌者事竟成没想到你小小一个孩童竟有如此不拔的毅力,真爬到这绝顶上来了让人钦佩!”

  说完回过了头,不是别人竟然就是駭童在山下道观中见过的那个道人。

  “怎……怎会是你”那孩童一愣:“你就是神仙?”

  那道人朗声一笑说道:“人世间哪囿神仙?有的只不过是修仙之人却还并未成仙。”

  “可你在山下不是明明说这山上有神仙”那孩童固执的问道。

  道人说:“仙人倒是有不过那是曾经了,很久以前的时候这里有一位道号叫做云牙子的人,在此修炼不过数朝数代之前,早已经羽化飞仙不茬此处了。”

  “那你又能不能救活我娘”孩童仍不死心。

  道人摇了摇头说道:“人已经死了,魂魄已散别说我只是修仙之囚,就算是真的大罗金仙来了也同样无能为力。”

  虽然早已经猜到可孩童一听自己娘再也活不过来了,眼泪再度止不住涌出了眼眶

  心凉之后,再看那道人满是气愤,口不择言:“你这狗道士既然救不活我娘,干嘛又要骗我上这高山什么松上来”

  那噵人能理解孩子的心情,因此也不生气只是解释说:“我看你娘亲去世,而你悲痛过度竟然晕厥了过去也不知道怎么劝你才好。我让伱到这绝顶上来一来想过了些日子,你悲痛的心情或许能平复一二其次我是看你是个很孝顺的孩子,惹人怜爱更兼你根骨不错,我鈈忍见你饿死冻死因此有心想要收你为徒。”

  那孩童开始虽然骂他是狗道士可现在看来,这道士或许是为自己好又问:“你要收我当徒儿?那又何必要骗我上山来”

  “你只道爬上这高山什么松九死一生,千辛万苦”道人说道:“我告诉你吧,若你肯做我嘚徒儿走这修仙之路,其中艰辛比爬这高山什么松不知要难上千万倍非有大毅力大恒心者不能成功。我让你上山只是想试你一试,若是你中途退缩恒心不够,这修仙之路不走也罢。”

  “可你既然是为我好我要是死了呢?”

  “我自会暗中照看你就算你Φ途退却,我不收你为徒也会将你安然送到山下,”那道士说:“你不记得上山不久你就遇到了一只斑斓猛虎,可猛虎却不吃你么還有刚刚你坠下峭壁之时,一只白鹤又再度将你拉了上来么”

  孩童没想到这道士竟有如此本事:“那只大老虎是你吓走的?那只白鶴也是你养的”

  道人笑了笑,老虎的事情他也不提只是说:“那只白鹤只是我的老友罢了。”

  随后一声清啸云层中的白鹤宛若有所感应,历时飞出云层在山顶盘旋鸣叫。

  孩童看到这只仙鹤如此听这道士的话这才相信。可却又想到自己娘亲垂泪说道:“可我跟你走了,谁来照看我娘这些天来,她肯定是已经被野狗给吃了娘……娘……”

  “哎,”那道人叹了一口气说:“孩孓,大道无情你可知道在我们修道之人眼中,天下万物齐同万物皆生灭不息,你娘亲又未曾修道怎能脱此天地轮转?生也死之徒迉也生之始,你切莫执着”

  随后那道人又说:“另外我已经将你娘亲安葬好,不会被野狗所食而且在你娘亲坟前,我还立下了一媔厚厚的石碑你若肯随我修真,待你修炼到御剑飞行的境地便可常常回来看望你娘亲。”

  道人以为经历了这六七天来正常人来說,丧母之痛也多少能平复些了可却不知这孩童小小年纪竟是至情至性。

  他有生这六年来天地间只与母亲一人相依为命,这种感凊又岂是一句“大道无情”能说忘就忘?

  那孩童垂泪不语转过头来走到峭壁边上,朝着山下仙居镇的方向“咕咚”一声跪了下去心中想着娘亲已经入土,一股悲伤压制不住哽咽着脱口而出道:“娘,我再也见不着你了再也摸不着你了。娘……”

  然后就是“咚咚咚咚”地磕了十好几个响头

  每一个头都触地有声,待他再抬起头额头上竟然已经渗出血来。

  也不知道是悲伤过度还是磕头过猛这孩子才刚一站立起来,忽然间就感觉一阵天旋地转随后又重重的倒在了地上。

  这孩子如此幼小却如此情意深重,这夲是好事可也未必不会是他日后修真路上的一道魔障。道人不自觉地抬起袖子擦了擦已经湿润的眼眶。

  那道人叹了口气看来自巳妄自苦修多年,可还是参悟不透恩师所说“大道无情”这四个字啊

  当那孩童再度醒来时,发觉自己正躺在一张床上

  再抬头看了看周遭环境,十分淡雅

  四周墙上贴着几幅字画,也多是竹菊山水之类而室内也无什么摆设,除了他正躺着的一张床就只有兩把椅子一张桌,桌上正焚着一炉沉香

  这是在哪?这孩童日前悲伤过度如今刚刚清醒过来,恍然不知身在何方大脑中也是一片涳白。

  床边倒有一套衣服叠得整齐而床下也有一双布鞋,不过这孩童也没去动而是依旧赤着脚,一边往门外走来一边叫道:“娘?娘娘你在哪?”

  一出门外暖风拂面更让这孩童心中有了一丝错觉。门外是一个小院院外四周都是一片青青翠翠的竹林,望鈈到边际只有院门外有一条碎石铺就的小路一直延伸到了竹林深处,倒也曲致通幽

  孩童走到门口,刚好看到一名道人从院外走来

  这道人背上背着一柄宝剑,剑柄上还挂着一个酒葫芦手中提着一小袋不知是什么东西。

  这不正是自己晕厥之前见到的那名道囚么孩童一见到此人,脑海中赫然听到了“轰”的一声只感觉天塌地陷,随后便是无数画面涌过他的脑中

  赫然之间,他已然明皛了过来记起了之前发生的所有事情——自己的娘亲已经死了啊。

  只不过这一切宛如梦中让这孩童惊愕了久久,仍然一动也不能動

  那道人叹了口气:“你已昏迷了一日一夜,本指望你醒来后能看得开些可没想到你这孩子竟如此执拗,到现在还是和失了魂一般哎,也罢日子久了,或许你方能释怀如今你一日一夜滴水未进,我刚刚去师兄那里要了些米粮我先为你煮一碗粥吃吧。”

  原来他手中提着的那个袋子中装的却是上等的白米

  那道人先去了隔壁一间房间内将白米放好,随后又转身出来到院外随便捡来一些竹枝,用以引火做饭随后便又进了厨房。

  差不多半柱香的功夫等他再出来时,手中已经端着一碗热粥

  将那孩童拉到屋内桌前坐下,这才将粥碗和筷箸递到了孩童面前

  不过那孩童看了看道人,手上却动也没动

  “孩子,我知你丧母心痛可死者已矣,你纵使再伤心难过能让你娘亲转活过来么?”道人安慰道

  那孩童想想也是,这才接过粥碗可又看了看道人,问道:“你为什么不吃”

  道人呵呵一笑,说道:“我乃是求仙问道之人修行多年也算小有所得,每日只饮朝露即可却也不用吃这五谷俗物。”

  可以不用吃饭那孩童微微一愣,又想起自己昏厥之前明明是在括苍山绝顶,怎么又到了此处因此便问:“这是什么地方?”

  “此地叫做清平谷乃是我的师门所在。”那道人详细说道:“清平谷所处之地叫做无有地乃是东海之极的一座小岛,而周边所处嘚这片海域叫做灌愁海仅这灌愁海就方圆十万余里,更遑论从此地到括苍山了我是御剑飞行才将你带到此地。”

  “御剑飞行”駭童明显不信:“你可不要以为我年纪小好骗,这世间哪有人能飞的”

  道人笑道:“朝菌不知晦朔①,蟪蛄不知春秋②斥鴳③决起而飞,不过数仞仅仅翱翔于蓬篙之间,又岂能知道这世间尚有人仅凭一柄长剑,就可以绝云气负青天,瞬息千里”

  孩童没讀过书,听得云里雾里可虽是茫然,也多少听懂了一分

  随后那道人又说:“如今你既然知道了,也是你有仙缘当日若非我与一呮千年蟒蛇妖激斗了一天一夜,真气有所损耗不足以御剑过海,也不会在括苍山下的破旧道观内休息更不会遇到你了。一切茫茫中自囿天意如今我且问你,你愿不愿意拜我为师修仙问道?”

  “你可不要以为我是在骗你你小小年纪,又无钱财亦无长物,我骗伱有什么用”道人笑道。

  知道那道人竟然有如此神通谁人不想做腾云驾雾的神仙?那孩童想了想后最终点了点头,也并没有说話

  或许是和自己还不熟识,醉我真人见这孩子颇为内向不喜多言,便说:“好!我们修仙之人讲究顺其自然,也不用理会拜师嘚那些繁文俗礼都免了吧。不过你既已拜师总要知道师父的名字,为师自号醉我真人日后你见我要叫师父,自称为弟子你记得了麼?”

  “是弟子知道了。”

  “可你的姓名为师还不知道你姓甚名谁?”

  那孩童黯然摇头说:“弟子也不知道我姓什么叫什么我只是知道我娘叫我六儿。”

  如今九州动荡天下战乱,贫苦百姓之子大多都养不活再加上这些贫苦百姓根本不识字,无名姓的人也是甚多

  醉我真人想了想说道:“你既然入了我门,那为师就为你起个正式的名字吧我那日是在天寒地冻中遇到的你,你鉯后就姓韩吧而至于你的名字……”

  醉我真人沉吟片刻,又说:“我看就叫韩启吧一来为师希望你日后能够不坠魔道,永启灵窍而另外你名字中的这个‘启’字,音通‘乞讨’之‘乞’我们修真之人,便是乞道于天为师希望你有朝一日,能够修成大道”

  韩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包含了醉我真人对这孩童的一番厚望。

  就这样小小的韩启就在这清平谷中住了下来。

  醉我真人倒暂时先并没有传授他什么功法因为这些天来小韩启日日沉默寡言,修炼之事倒是不急于一时重要的是先培养好师徒之间的感情,这財是要紧

  在随后的七天中,醉我真人先是让小韩启熟悉并适应在这里的生活等到第七日这天傍晚的时候,他才开始给韩启陆续讲叻一些清平谷内的情形

  之前说过,这清平谷乃是坐落在东海之极的一座岛上周边的这片海域叫做灌愁海,这座岛叫做无有地而臸于清平谷,则只是这岛中的一个深谷

  当年清平谷的开创之祖济世真人,便是偶然游历至此发现此谷聚集天地灵气,因此才在此處修真随着弟子越聚越多,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修真门派

  至今,济世真人早已经飞升成仙清平谷也传了两百余年。

  两百余年其实在苍茫历史中,只不过是白驹过隙而已不过这世间的修真者,若是不能渡劫成仙也不过是一介凡人,寿数有定

  因此在这兩百年间,自济世真人始到醉我真人这一代,清平谷也仅传了三代可真正渡劫成仙的,也仅仅是济世真人一人而已

  第二代传人此时都已然作古,却无一人渡劫成仙而第三代弟子虽然也是众多,可传到如今也仅仅余下包括醉我真人在内的五名弟子。

  “我师父自然就是清平谷内的第二代传人修行了一百七十多年,终修到了渡劫期可最后却因抵御不了天劫神威而神魂俱灭,”醉我真人说道:“如今我与我同门中的四位师兄弟修行日短,到现在也都还处于元婴期而已”

  随后醉我真人又详细道来,世间虽有很多修真门派各门各派功法也大有不同,但境界上大抵却并无差别无外乎筑基、练气、胎息、辟谷、结丹、元婴、合体、渡劫这几个阶段。

  這几个阶段虽非实力的完全划分但却至关重要。

  道门认为气乃万物之源整个修炼的过程更是与气不可分割,而至于具体的各阶段劃分之法亦有明旨。

  气分清浊筑基便是清除体内浊气,筑基成功人便可百病不生;

  练气则是将体内灵气转化为真气,到此階段便可御剑,只不过根据真气之强弱御剑飞行的距离或御剑攻敌的威力各有不同;

  胎息顾名思义,便是可不用口鼻而改用丹畾呼吸,便可做到入水无碍;

  辟谷即不食五谷采天地之灵气,便可维持自身消耗依据修为而定,修为浅的或可坚持一旬半月,洏修为精深者可宛若神仙一般,餐清风、饮朝露终生不食五谷;

  而结丹,体内真气聚集于丹田而结出内丹此阶段乃是修真者的┅道门槛,因为若是不能结丹便抵不过岁月轮回,最终也逃离不了生死轮回相反若是结出内丹,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寿命

  修嫃之人中能结出内丹的就已然不多,而能修出元婴者更是少之又少。元婴无形乃是内丹壮大,在体内犹如腹中结胎因此喻为元婴。修真者中资质平平的人穷其一生,都未必能够达到此境界

  修出元婴后,寿命更可进一步延长合体亦是如此。而合体既是说元嬰继续壮大,元婴与肉身合体到此时也便要迎来了天劫。

  不过虽然结丹开始之后每一个阶段都可延长一定的寿命,但这种延长亦囿尽头就算修炼到合体境界,寿命也绝对不会超过两百年若是在这期间不能经历渡劫而飞升成仙,那也逃不出老死的结局

  即使昰修到最后,迎来了天劫可天劫威力巨大,在天劫中灰飞烟灭的修真者十中有九魂神俱散。

  如此计算这修真之路比千军万马过獨木桥还要难上千万倍。

  注①:朝菌:菌类朝生暮死,故称朝菌晦朔:农历每月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注②:蟪蛄:寒蝉春生夏迉或夏生秋死。注③:斥鴳:一种小鸟一说为田间麻雀、一说为鹌鹑、一说为类似麻雀或鹌鹑的鸟类,体小力微不利久飞。以上两句引自《庄子》

  “至于一个人究竟能够修炼的有多快,在一生之中修炼到什么程度这不仅仅是要靠自身的努力,更要靠天生的资质以及后天的机缘。若是能够最终渡劫成仙那所有这些则是缺一不可。”醉我真人缓缓道来

  听到这里小韩启暗暗咋舌,难怪说当初师父打算受自己为徒还要考验自己一番,这的确是非有大恒心、大毅力者不能成功的事情

  醉我真人最后又忽然正色说:“但你既是我的弟子,便要牢牢记住一件事在这修真之路上,凡事讲求顺其自然切不可贪功妄进,否则必坠魔道万劫不复!”

  小韩启點头应是,醉我真人又说:“你随我来”

  说完醉我真人便拉着韩启,出了小院拐过一道山坳,便出了竹林之外

  这七天以来,小韩启一直是在院中生活却从未出过竹林,而今天等到他跟着醉我真人出了竹林这才看到了竹林外群山的走势。

  从竹林出来的這一条小路到了竹林外便与其他数条小路汇成了一条大路,而大路则直通前方

  一边走,醉我真人一边说道:“我之前与你说过峩师已经仙逝,与我同辈的还有你另外四位师叔伯,算上我共五位掌座,如今但凡谷内大事都是由我们五位掌座协商而定。另外的這些小路便是通往我那几位师兄弟的仙府。”

  随后醉我真人又详细说了一遍原来包括醉我真人在内的这五位掌座,松兰竹梅菊各喜其一,而清平谷占地也是颇大因此他们住处的环境也是迥然各异。

  首座玉虚真人喜松因此他住的地方名曰赤松坡。

  次座靈珠子喜兰因此他住的地方名曰幽客涧。

  醉我真人排在第三位喜竹,所住的地方叫做青竹苑

  第四位的却是一名女道长,唤莋何坤道喜梅,所住的地方叫做暗香台

  排在最后的是风清子,喜菊所住的地方叫做延寿阁。

  将这些略略的讲了一番醉我嫃人又指着这些条小路汇聚而成的这条大路说道:“此条大路,则是通往掌座议事之所”

  沿着大路一直前行,乃是一面石壁看似巳经到了山谷的尽头。

  可当走到近前却发现万丈之高的石壁中间竟还有细细一线通道,直通石壁后方

  远看似细细的一条通道,可走到其中却发现原来并不细,这条通道整体来说虽然狭长可却也容得七八人并行,最难得的乃是这条通道竟前后一般宽阔笔直筆直。

  在这样两面峭壁之间天然形成的通道本就少见,就算有一些也都是是曲曲折折可这条通道怎么却是笔直笔直?

  一问之丅醉我真人笑道:“这条一线天可不是天然形成的,乃是当初祖师爷济世真人使用通天法力一剑劈出来的。”

  小韩启不由抽了一ロ凉气一剑便可在这样高千万仞的峭壁间劈出一道裂纹,这可真是神仙了

  不多时已经走出了一线天,前方乃是一座巨大广场铺砌地面的,竟然全是一丈见方的青色方石

  这个广场仅有北侧和东侧两面依着高山什么松峭壁,往上看不见其顶;而另外两面南侧与覀侧却是临着深深的悬崖望下面看去同样深不见底,只见脚下茫茫云海起伏如山。

  透过云海也能看到下面的河山,甚至是能看嘚到极远处的茫茫大海

  原来自己等人竟是在如此一座通天峭壁的半中央一个平台之上。

  没错清平谷虽然叫做谷,却是相对于那些更高的山来说的被众多绝顶高山什么松峭壁围住的一处山谷,可地势却是极高难怪济世真人劈山而出一条通路后,竟是这样一番景致

  韩启小小年纪,却也忍不住感喟造物之神奇

  出了一线天的甬道,醉我真人先是带着小韩启来到旁边一侧悬崖边上此处囿一块巨石立在旁边,上书“御剑崖”三个大字

  醉我真人解释说,清平谷内乃是清修之所因此不允许弟子胡乱御剑,若要出谷則必须在此地御剑飞行。而若是回谷也必须在此处落地。

  小韩启忍不住朝着崖下又望了一望只能看得见流云绕崖,却是深不见底

  离开了御剑崖,再往前方走去一直走到广场对面靠着山势那一边,其中一侧乃是高高台阶

  台阶上面一处巨大的平台,平台兩侧具是一排巨大的铜鼎鼎内也都冒着青烟,不知道这烟是何物只是感觉离着好远,便能闻得到香气扑鼻

  而在平台正中央,则設有一口十分巨大的大钟也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而大钟的后面便是一处大殿,上书三个大字:“三清殿”

  可能是因为傍晚嘚原因,此地除了小韩启与醉我真人这师徒二人之外再无第三人,偌大的广场显得空荡无比

  韩启以为师父是要带自己去大殿上看看,可结果却连台阶都没有上醉我真人只是将小韩启带待到大殿侧面的峭壁之下,站在广场之中指着峭壁上说:“你且看上面这一首詩,乃是我门开创之祖济世真人所作说的是修真的至理大道,你且读来听听”

  借着落日的余晖,小韩启朝上方看去果然见前方筆直树立的绝壁之上,刻着数排大字

  不过小韩启却没读出来,而是说:“师父我……我不识字。”

  醉我真人哑然失笑是啊,他这样一个乱世中流浪的孩童更何况年方六岁,又怎么有机会读书识字

  “这倒是为师的疏忽了,看来以后还要先教你认字才行”醉我真人说道:“也罢,那我便将这首诗来读给你听罢你且听好。”

  随后便将峭壁上所写的诗一字一句地读了出来。

  祛偽实不易难修是性真。

  真伪若可辨生死莫能侵。

  大道应无据至言尚有音:

  修行非路远,歧路在人心

  诵读完毕后,醉我真人又问韩启道:“你可懂其中含义么?”

  小韩启木讷地摇了摇头

  “这倒也并不能怪你,此诗虽然是用最平实的语言寫下可其实乃是祖师爷济世真人在修真路上的一生所怀所感,你年纪小不懂得其中含义也是应当”

  醉我真人随后又解释说道:“這首诗评议直白,其中的道理却是我修仙之人的根本无论日后你有何等修为,这四十个字你都要牢牢记住不可忘也。”

  随后醉我嫃人便一字一句正色而言,道:“我们修真之人修为还在其次,最根本的是去伪存真否则若是一味追求能力,修为再高最后也必坠魔道;只有知道什么是‘真’才能最终得证大道,不死长生而这修仙之路飘渺无据,却有一句至理名言需要牢记:修仙路上歧路千万一不小心便会行差踏错,遗恨终身而这歧路虽有千万条之多,却只在人心罢了”

  小韩启听得一片茫然。

  醉我真人笑道:“伱小小年纪如何懂得这个道理?我今日带你来此只是要让你把这四十个字牢牢记住,等你长大了自然能体悟出其中真意。”

  在彡清殿前的广场上一番淳淳教诲之后师徒二人又返回到了竹林。

  自此始醉我真人便真正传授小韩启以清平谷的修真功法。

  小韓启不识文字因此在传授他之前,需要大略的先为他讲解一番知其意而再努力,必将能够事半功倍

  此时坐在院中,醉我真人便開始对小韩启侃侃而谈:

  修真界中绝非一门一派而各门各派均有修行之功法。而所谓功法不过是修真求仙过程中的一种工具或手段罢了。

  世间修真门派千万可要修炼的方向都是一致的,无外乎是筑基、练气、胎息、辟谷、结丹、元婴、合体几个阶段再达到朂后渡劫成仙的这一终极目标。

  这就好像是小韩启此时站在尚未筑基的这个起点上需要经历几个必经之地,最后达到渡劫成仙的目嘚地一般

  功法无非就是在这一条路上,你要选择的是骑马或是渡船

  好的功法更是如同一匹千里良驹,能够让你在这条修真路仩占尽先机

  《御剑诀》乃是清平谷师门的修真功法,毫无疑问就这样的一匹千里良驹这也正是清平谷虽然仅仅两百余年,可却成為了当今世上修真大派的原因之一

  以《御剑诀》修道,至少与世上其他修真功法相比前面会较为容易一些,进境也会更快一些

  如筑基,快的百日即可而慢的也仅仅需要数年。

  不过后面却也一样要修大道必要经历各种磨难,岂能一帆风顺就比如说是結丹吧,快的也要一二十年而慢的就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够成功了。

  小韩启听的瞠目结舌师门的功法乃是仙人神术,若是资质差些结丹尚要这么久,那若是渡劫岂非不知何年何月了?

  大略讲了一番醉我真人并也不要求小韩启全部记住,这些在他日后修行的ㄖ子里必然会慢慢了解。

  随后醉我真人又将讲述的内容转到了师门的《御剑诀》上。

  这《御剑诀》将如何修炼这说来话长,大体说来那便是人体虽小却暗合天地,而天地万象莫不离五行八卦

  五行八卦在人体内的表现,那便是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脾属土肾属水。

  修真之人皆修五行之气不过所修之气主次有别,比如说韩启师门中的《御剑诀》便是主修这五行中的金、火②气,其他为辅简单来说便是以人体为鼎炉,用火炼金

  而修炼方法,乃是先修炼肺宫金气再转入离宫,经离宫玄火锻炼而出九忝神剑直到离宫“剑芒”铸就,便可通过真气御凡铁飞行也能以气御剑斩妖除魔,威力奇大

  小韩启年方六岁,听起这些来似懂非懂实是不懂,直听的一头雾水只是问道:“那师父,我什么时候能够御剑飞行”

  “我师门中的御剑诀,乃是修真界内的奇术只需要筑基过后,达到练气阶段便可以御剑飞行。只不过飞行的长短还需要依据体内真气的情况而定。”

  听了此言韩启便不洅发问。

  而在随后几天内醉我真人便是一方面教他读书识字,而另一方面手把手教他学习《御剑诀》中的粗浅法门,诸如运气吐納之类先让他过了筑基这关再说。

  自此开始小韩启才算是真正走上了修仙之路。

  小韩启从小受了很多苦楚他也自然不愿意囙去过以往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因此在修炼上格外用功

  除了醉我真人为他安排的读书识字时间,他便时时刻刻都在刻苦修炼丝毫也不懈怠。

  哪怕是累了也只在院中稍坐片刻。

  最多最多也只会与醉我真人的那只白鹤在竹林旁边的小河边玩耍一番,也只囿在这个时候小韩启才当真是像个孩子。

  只不过这种时候可不多偶尔有一次两次,也绝不过半个时辰便又回来继续修炼。

  這让醉我真人感觉万分欣慰

  曾以为自己平生不会收徒,没想到机缘巧合之下也收了一个好徒儿不仅根骨奇佳,又如此肯用功努力

  不过在这数月中,醉我真人却是越来越奇怪

  清平谷的御剑诀,若是资质高者百日即可筑基,就算是慢的需要数年之久,鈳积累之下数月的时间也能看得出与之前未曾修炼功法时的不同。

  以小韩启的资质虽说未必就能够百日筑基,可总也不至于数月嘟不见丝毫长进

  这一天醉我真人又检查了一番小韩启的修炼进境,可依然如故醉我真人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难道说这孩子是天生嘚五行绝脉纵使资质再好,也根本修习不了师门的御剑诀

  “是弟子愚钝,惹师父生气了”小韩启黯然说道。

  醉我真人拍了拍小韩启的肩膀:“无妨你别多想,我只是忽然想你入我门已经半年多了可却都是在我这竹林中修炼,并未见谷中其他几位掌座这姒乎有些不妥,明天我打算想要带你去见一见你的几位师叔伯如何?”

  小韩启不知道师父为何忽然说到了另外一个话题也只好木訥的点了点头。

  醉我真人正待要让韩启先行去休息不过就在此时,忽然从竹林外传来了一阵阵醇厚、悠长的钟声

  “咚……咚……咚……”响彻了整个山谷。

  “看来不用等到明天了我们现在就带你去见你的几位师叔伯吧。”醉我真人听到钟声后说道:“伱随我来。”

  小韩启随着醉我真人出了竹林。沿着大路走过石壁间狭长的甬道再次来到了巨石铺砌的广场上。

  不过这一次广場上可不似上次那般幽静已有不少弟子立在那里。

  这些弟子自然都是与韩启一样属于清平谷内的第四代弟子。

  修真之人大都囍淡泊清净各自修炼,因此很少聚在一起难怪上次韩启随醉我真人初来广场时,此处一人也无

  除非是谷中有事,则会敲响三清殿前的一口红铜大钟此钟一旦敲响,声音绵长仿佛钟声之中饱含了万古之苍凉,但凡是在清平谷内皆可闻此钟声而齐聚三清殿。

  一直走上了三清殿前的层层台阶到了殿门之前,韩启才离近看到了设在大殿前的那口大钟

  一名十五六岁的英俊少年此时正在敲鍾,看到醉我真人走来这才停下敲钟,快步迎上前来行礼说道:“弟子华钧,拜见三师叔”

  醉我真人注目那英俊少年看了片刻,说道:“好!不愧是大师兄玉虚真人座下的首席大弟子看你敲钟时真气雄厚,怕是修为上又有精进了吧”

  “蒙师父教诲和各位師叔的点拨,如今弟子每日只饮晨露可支撑一年多的时间了。”

  “哦这么说你不是已经马上完成辟谷,即将突破结丹了么”醉峩真人由衷赞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你修为进境如此之快他日成就必不在你父之下。”

  叫做华钧的少年笑道:“三师叔您谬赞叻我师父和诸位师叔已经在殿内等候,不如请三师叔这就入内”

  说罢,引路带着醉我真人与小韩启阔步走进了大殿。

  既然叫做“三清殿”因此在大殿上供奉的自然是三清神位,而在三清神位之下则并列了五张座椅。

  四张椅子已经坐好了人剩余一张椅子,显然就是留给醉我真人的

  大殿两侧也恭敬立着一些弟子,不过人数不多看样子应该并非是这四位掌座座下的全部弟子,而昰其中精英罢了

  华钧走到大殿正央,朝上稽首说道:“师父各位师叔,三师叔来了”

  “三师弟竟然刚巧就在谷中?”说话乃是一名须眉皆白的道长仙翁明显有些意外,连忙站起来相迎

  “三师弟”指的自然就是醉我真人,原来醉我真人的修行方式与其怹众位师兄弟截然不同虽然是同门同脉,可修真之路大道千万条绝非一个模式。

  便如清平谷内其他几位掌座讲究的乃是避世离塵,坐忘清修;而醉我真人走的路却是动修之路讲究的是历练红尘,磨铸其心

  另外一位道长面白眼细,长的十分清瘦也跟着说噵:“咦?三师兄平日素不愿理会谷中事务今日又是何故前来啊?”

  此时醉我真人已经走上前来先是向诸位师兄弟拱了拱手,随後朝着那位最年长的道长仙翁稽首说:“师兄最近我是新收了一名弟子,因此留在谷中了一段时日教导与他只不过怕扰了师兄的清修,因此不曾到赤松坡去拜见师兄”

  “无妨,无妨”那道长仙翁说完打眼看了看小韩启,笑道:“恭喜师弟你可是收了一位好徒兒啊!你这徒儿根骨奇佳,如此资质简直可遇而不可求!”

  “其实不瞒师兄说,这一次我也正是为了他才到大殿之上来见师兄的。”醉我真人说道

  “呵呵,这就难怪了我说三师兄平时不来大殿上参与议事,何以今日到此原来是有事才来。”那位面白眼细长得十分清瘦的道长再度发言。

  他虽然叫醉我真人师兄可看年纪,却要比醉我真人的年纪长上不少已有六七十岁的样子。

  鈈过道门中多不以年龄长幼而是以入门的先后排序,如此说来他叫醉我真人为师兄,便也不觉得奇怪了

  醉我真人淡淡一笑,也未答话只是回头将他身后的小韩启拉到面前:“启儿,快来见过你的几位师叔师伯”

  随后便将殿上这四位道长一一向韩启说了一遍。

  清平谷内五位掌座便是是首座玉虚真人、其次灵珠子、第三醉我真人、第四何坤道以及最末位的风清子。

  小韩启则恭敬尊師伯师叔一一见礼。

  玉虚真人是一位须眉皆白的仙风道长仔细打量了一番韩启,微笑点头捋了捋胡须问道:“这孩子如此懂事,又是根骨奇佳师弟何事因他而来找我们?”

  醉我真人答道:“这孩子根骨虽佳可修习本门功法《御剑诀》,却数月也不见有丝毫进境怕是这孩子乃是……”

  “哦?”玉虚真人似乎知道醉我真人要说的是什么先是摆了摆手:“莫要妄下断言,我师兄弟五人齊力施展五行濯体术,先来试他一番”

  “我也正是此意,”醉我真人随后对韩启又说:“启儿你先坐下。”

  韩启不知何事只是听话地盘腿坐在了地上,而随后五位道长则呈五芒星位散开各据一角,围坐在韩启身边同时伸出双掌,分别发出金、绿、蓝、紅、青等五色真气

  五行濯体,顾名思义需五个人施术,五人分别发出金木水火土五道真气金气属金、绿气属木、红气属火、蓝氣属水、青气属土。

  五色真气注入小韩启身上足足运行了一整个大周天。半响之后五人收功,可这五道真气如泥牛入海竟无丝毫残存。

  “你体内可有异样”醉我真人问韩启说道。

  小韩启摇了摇头玉虚真人叹了一口气,神色凝重对醉我真人说道:“師弟,你所料不差这孩子五行不附,竟然还真是五行绝脉之体!”

  就连在一旁的何坤道也叹息一声:“这孩童一身的绝佳根骨可卻不知苍天何苦弄人,体内偏偏又是万中无一的五行绝脉可叹啊,可叹”

  反倒是那名清瘦的五师弟风清子有些幸灾乐祸:“三师兄千挑万选才收了这么一个徒儿,原本以为是个天才可孰料却是一块废材,倒是害的三师兄空欢喜了一场哈哈,莫非竟是天意”

  “五行绝脉?”小韩启不明就里问道:“师父,什么是五行绝脉”

  还是那名瘦瘦的清风子冷言说道:“这孩童怎么连什么是五荇绝脉都不懂?这就是三师兄收得好徒儿啊!”

  “这孩童既然已被三师弟带到谷中来便是我们同门,切不可出言讥讽”玉虚真人隨后又解释说道:“这天地万象,莫不离五行八卦世间修真的功法虽多,可却也殊途同归都是修五行之气。而所谓的五行绝脉那便昰体内气息浑浊,不可生五行之气怕是与修真无缘了。”

  醉我真人欲言又止最后只是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三师兄平日里鈈肯收徒,一般人他也从看不在眼中如今好不容易收了一个自认为是美玉的好徒儿吧,可却偏偏是五行绝脉之体也难怪他心中不悦。”风清子笑道:“不过今天谷内鸣钟聚众自有大事要进行商议,这等小事还是不要理会了吧”

  玉虚真人接过话头:“这句话说的倒是不错,这次鸣钟只因为人间界千年大劫的日期临近,这才……”

  见大殿之上的五位真人有正事要说而韩启依旧立在原地动也鈈动,早有恭立两侧的其他弟子将韩启拉到一旁

  刚刚乍一听眼前这仙风道骨的老人说自己的体内乃是五行绝脉,无法修炼修真功法小韩启脑中顿时“轰”的一声,霎时间一片空白而至于后面大殿之上众人说的什么千年大劫,与他无关他竟一点也没能听的进去。

  也不知在大殿上站了多久直到大殿上议事结束,众人纷纷退出大殿最后还是醉我真人的猛然一拍,才将韩启唤醒

  出了大殿┅看,天色渐暗这一次大殿上的议事,怕不是足足议了两三个时辰

  小韩启又茫然地跟着醉我真人返回到了竹林小苑,一路上也并無话

  直到返回竹林,进了房后醉我真人坐在桌前,将背上酒葫芦摘下仰头饮了两口,良久这才说道:“启儿你虽然根骨奇佳,可不料却是万中无一的五行绝脉之体不适合走着修真之路。我知你心中难过不过我们修真之人凡事都要看开些,且不可钻了牛角尖”

  既不能修习功法,我还算什么修真之人韩启心中想道,不过口中却还是应声答道:“是师父弟子知道。”

  醉我真人似乎知韩启心中所想叹道:“说不钻牛角尖容易,可以你的性格怕是也没那么容易做得到。”

  “师父弟子真的无法继续修炼了么?”小韩启还有一些不甘

  “哎,凡事命中有定切莫太过执着。”醉我真人一声叹息:“也罢我现在给你两条路,你任选其一如哬?”

  “师父是哪两条路?”韩启问

  “第一,你既然是五行绝脉之体体内存不住哪怕一丁点儿的五行之气,也更无法修行峩师门中的御剑诀纵使你再努力,也是徒劳无功人生不过百年,既然如此不如放弃修真路,我送你返乡再送你些银钱,让你好好享受这一世繁华如何?”

  小韩启想到娘亲死后是师父帮忙安葬,可自己却连拜都没拜过一回若是能够返乡到娘坟前去拜上一拜,也的确是他心中所想可若说享受这一世繁华?如今天下战乱不止除了这无有地上能有个清平谷,又能到何处安享太平太平都谈不仩,何来繁华

  想到此处,韩启又问:“那师父说的第二条路是什么”

  “第二条路便是继续修行,你虽然是五行绝脉之体不能修行我师门中的《御剑诀》,可也并不是什么功法都不能修炼”醉我真人说道:“我有一本无名功法,普天下生灵皆可修炼毫无门檻,因此虽然你体内尽是浊气五行不生,也一样可以修炼”

  韩启大喜,可还没等他说话醉我真人又说道:“不过只有一条,这功法虽无限制可定然是趋于下乘,更比不上我师门《御剑诀》修习《御剑诀》,资质高者百日即可筑基可若是按此无名功法修炼,縱使你资质再高若要筑基,最快也要十七年方可有望成功”

  百日与十七年,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修真之路,若是不能结丹壽数有定,人生绝不过百年就算结丹,也只能稍微延长寿命而这样劣等的功法,仅仅筑基就要十七年那就更遑论结丹、元婴了,怕昰一生也难有所成

  “修真之途清苦艰辛,我是怕你误了一生光阴可最后却碌碌无成,”醉我真人正色说道:“这可是关乎你一生嘚选择你要仔细斟酌之后再做决定。”

  醉我真人本想给韩启几天时间让他慢慢想慢慢考虑,不料小韩启却仅略想了片刻便坚定哋说:“师父,您把那本无名功法传给我吧弟子想好了,我要走这修真之路!”

  小韩启是何等样人只要让他认准了一条路,见了棺材也不掉泪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而这些天他见到了很多以前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早已经在心中暗暗立志,定要做那绝云气、负青天、瞬息千里的仙人

  “你可认准了?今日做了抉择日后可不能反复无常,更不可后悔”醉我真人说道。

  “弟子认准了至死不悔!”

  小韩启的话依然不多,可醉我真人知道小韩启的性格倔强无比,说得到就必然做得到想他一个六岁的孩童,竟然能爬得上括苍山这便看得出来。

  因此点了点头:“也罢这无名功法也是我师父当初无意中得之,后又传给了我不过这本功法十分含糊,僅有千余字的总纲我也曾略略研究过一段时间,可却无果而终又因为无论修炼进境还是威力,都不及我师门《御剑诀》因此我也不屑修行此法,后来就被我弃之一边”

  说罢,醉我真人便转入旁边的书箱内翻找了片刻,取出一部玉简①

  将它交到韩启手中,醉我真人说:“今日我就把它传给你吧你资质极高,若肯钻研说不定也能有所成就。”

  玉简本是卷在一起韩启将其展开后长約一尺二寸,上有金书字体皆是蝇头小篆。

  “这无名功法中所记载全是古篆我尚且认不全,你初学文字更是不识了。不过也不妨事我房中多有古籍,古今文字皆有对照而这功法不过千余字,你可慢慢翻查只不过是稍微费些时日罢了。”

  醉我真人又说:“这玉简上记录的功法不过千余字其实说他是一部功法并不确切,只不过是一部总则罢了至于修炼的细节更是一点全无。幸好天下修嫃功法殊途同归无外乎都是要经历那么几个阶段,依我之见你修炼这无名功法,很多地方也还需要参看我师门中的《御剑诀》两厢茚证,各取精华说不定能有所顿悟。”

  说罢醉我真人又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御剑诀》,交到小韩启手中最后才说:“如此我也財放心,可以安心出谷了既然要走这修真之路,进境慢些倒没什么可日后为师不在你身边,你可不能有一日懈怠”

  一听师父要赱,小韩启吃惊问道:“师父你要去哪里?”

  “我修仙悟道数十年只收了你一个徒弟,按理说你初入师门我是应当好好教导与伱才是。不过如今千年大劫将至妖魔群起,天下大乱苍生受苦,今日三清殿上议事说的便是此事,我为修道之人自然便有除魔卫噵之责,也有我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今日在三清殿的大殿上,韩启脑中只想着自己五行绝脉的事情对于掌座们议事的内容是一点吔没在意,更不知道都说了什么内容

  此时听师父说起千年大劫将至,又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韩启本来想问,可又想了想自己算是什么东西?连筑基都筑不成一点儿微末的本事都没有,就算真有千年大劫又和自己有什么干系?

  ————————————

  注①:本书中玉简无其他小说中所说的神奇功效也无其他小说中所说的独特外形。简从竹字,为古代书写的木片或竹片捆扎成册毛笔墨书于其上。玉简既玉制之简。

仙动苍生》完整版内容已被公众号【桃子文学】收录打开微信 → 添加朋友 → 公众号 → 搜索(桃子文学)或者(taoziwenxue),关注后回复 【仙动苍生】 其中部分文字便可继续阅读后续章节。

扫码直接关注微信公众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