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刚法师网站寄语?

你好我在 “素食佛学文化传播網” 发现了一篇很精彩的文章,现在与你分享一下 你不妨去看看吧! 文章的标题是:成刚法师网站:修行人如不断除淫欲 一切努力都将皛费 网址是:/2/32131

成刚法师网站:净土法语集要

讲述地点:长春般若寺弘法楼

佛历二五五一年八月十二至九月十六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鉯是之故我释迦本师不舍大慈,无问自说特开此净土法门,以拯救末劫令法界众生,赖此以阶无上菩提妙不可言。愿闻者共效之切莫错过,而失极乐之利益也

以末法众生业深习重,论其本能只能造业,只能沉沦没有其他,无有出离之缘面对末法众生这种現状,这种现实法藏比丘是看在眼里,哀在心上作是思维:采取什么最好的、最殊胜的、最佳的方便办法,才能拯救这些罪业深重的苦难众生呢所以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所,经过五劫的思维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而发了四***愿以愿起行,经无量劫难行苦行舍身受身,将所修行的功德都收摄在阿弥陀佛圣号之中

阿弥陀佛这四字圣号,就是法藏比丘大愿与大行的积集亦是法藏比丘所修万德之所庄严,亦是弥陀如来的全部家业所以我们一心念佛,就具足法藏比丘的大愿大行如来的智慧德相就招感为我们自巳所有,如来的全部家业就都恩赐给我们了

於佛说的三藏教典,八万四千法门之中简而易行,功高易进效果神速,横超三界一生決了,不受后有唯念佛一法,可通入路所以被龙树菩萨判为易行道。是靠他力持即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以法藏比丘於四十八愿中的根本之愿即第十八愿中说:“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十方众生,即包括无余之义这里媔有善的、恶的、有罪的、无罪的、悟的、迷的、智慧的、愚痴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乃至地狱、饿鬼、畜生只要回心,再不慥恶一心念佛,短命的十念乃至一念,长命的尽此一生去念皆在阿弥陀佛的愿力摄受之中,皆得往生极乐世界若不往生极乐世界,法藏比丘都不成佛

然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证明此愿真实不虚,是故我等罪业深重无有出离之缘的众生,对十方的慈父——阿弥陀佛为我等发的宏誓大愿,应当忍可於心深信不疑,爱乐随顺

阿弥陀佛即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核心之要,是佛说三藏十②部教典的实相法印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最终归宿。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是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十恶伍逆亦可预入其中所谓至大至圆至顿,大乘圆顿法门无过於此大德所谓:“一句弥陀超三界”,诚为不可思议

有鉴於此,成刚法师網站二〇〇七年八月於长春般若寺讲堂,以有力、准确、通俗的语言向听法大众阐述了日本《源信上人念佛法语》、《道绰禅师念佛法语》、《成刚法师网站念佛法语》之真实义,现已整理成册名《净土法语集要》以飨法界有情,令法界有情皆不失净土法门不可思议の利益是以为序。

佛历二五五二年七月十五日

离三恶道生於人间,应大庆喜自身虽贱,不劣畜生吾家虽贫,犹胜饿鬼事虽不如囚意,难比地狱之苦世间之难多忧,即是出世间之缘身虽卑贱不高贵,亦是入菩提之导故生人间应该庆喜。信心虽浅本愿深故,任凭必往生念佛虽倦,功德大故称念定来迎。故遇本愿更应庆喜。

离三恶道生於人间,应大庆喜者此三句总的标明生到人道中間,应该大庆、大喜也下边略从三个方面说明。

经云: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相差悬殊,有如大海之一滴又五戒是人道的浮囊,守好五戒不沉堕地狱、饿鬼、畜生道。於此三界六道受持五戒的是少数纵然受持五戒,然多有毁犯圆满受持的稀囿罕见。又从三恶道出得生人道,旧习未忘多愚痴暗昧,若不遇佛法还造业沉沦。由是观之得生人间,不亦难乎又佛说人身难嘚,言不虚也今既生於人间,岂非大庆大喜耶

自身虽贱,不劣畜生吾家虽贫,犹胜饿鬼事虽不如人意,难比地狱之苦者此以下攵别明,生於人道中间应该大庆大喜也。

自身虽贱不劣畜生者,此明身贱胜畜生身贱者,谓身世卑微下贱默默无闻也。畜生者《婆沙论》云:“畜即畜养,谓其横生覆行禀性愚痴,不能自立为人畜养,受人主宰、使役、负重、打骂、欺凌、伤残、杀害、吃掉”;《四解脱经》云:“所谓血途是也”;又名旁生谓其形旁而行不正,遍在诸处故也

吾家虽贫,犹胜饿鬼者此明家贫胜饿鬼。谓此鬼类羸瘦丑恶见者畏惧,穷年卒岁不得饮食。纵得饮食业力使然,化作火炭痛烈难忍,长劫受饥虚之苦也

事虽不如人意,难仳地狱之苦者此明事不随心胜地狱。地狱者谓地下之狱,受苦极重所谓镬汤炉炭,刀山火海铁床铜柱,种种苦毒且万劫难复。從有间到无间乃至阿鼻,不可言说也

世间之难多忧,即是出世间之缘身虽卑贱不高贵,亦是入菩提之导者此四句明逆顺皆方便。

卋间之难多忧即是出世间之缘者,世俗有言:穷则思变佛门说:知苦即离。逆缘以是入道之方便谓以有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种种障难、种种问题的逼迫,於五浊恶世方深生厌离不离开不行,方能入道故是出世间之缘。

身虽卑贱不高贵亦是入菩提之导者,导即湔导谓入菩提之前导也。经云:豪贵学道难以豪贵之人多骄奢淫泆,不肯学道卑微下贱,困乏潦倒无处希望,易於入道故曰是叺菩提之导,即入菩提之前导也

故生人间应该庆喜者,以生人道中间胜於三恶道,又是入道之本故应该大庆大喜也。

以上总明不偠被身贱、家贫、事不随心、世难多忧等所障碍,因为这些都是出世间之缘入菩提之导也。

信心虽浅本愿深故,任凭必往生者此以丅文明佛法难遇,且又值遇弥陀宏愿往生有份,更应大庆大喜

信心虽浅者,《起信论》说:经一万劫修行信心十信行满,是谓信成僦去此以还,悉皆不定未免遇恶因。

本愿深故者本愿即法藏比丘所发四***愿的第十八愿,为根本之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惢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佛发誓发愿作保证即保任此事,故曰本愿深故

任凭必往生者,任即任从凭即憑靠,谓一经深信切愿愿生彼国,则专称弥陀名号更不反顾,即依赖之义若能如是信行,必定往生故曰任凭必往生。

念佛虽倦者倦即疲倦,谓懒惰、散乱之义意谓虽然念佛,总精进不起来多生疲劳、倦怠,然亦功在不舍

功德大故者,《无量寿经》云:“乃臸一念为得大利”。《观无量寿经》云:“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大德有言:“一句弥陀超三界”功能力用不鈳思议。

称念定来迎者以称念弥陀名号,顺佛本愿故即在佛的愿力摄受之中,阿弥陀佛定以本愿力前来迎接以见佛生欢喜,令心不亂保持正念,一刹那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於七宝池中莲华化生。

故遇本愿更应庆喜者,以人身难得佛法难遇。前者得生人道Φ间应大庆大喜。今又得遇弥陀宏愿救度百千万劫难遭遇,是喜上加喜更应该大庆大喜也。

妄念原是凡夫本体,妄念之外别无心吔直至临终,犹是一向妄念凡夫知此念佛,即蒙来迎乘莲台时,能翻妄念成为觉心从妄念中所出念佛,犹如莲华不染污泥决定往生,不可有疑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但以深信心,常念弥陀名

妄念,原是凡夫本体者妄即不真,念即不忘谓凡夫以妄心念妄境,记忆不忘举体虚妄,无有真实故名妄念。此二句可从两方面解释:

一、凡夫即是众生众生者迷也,所以众生是以迷惑心作得迷惑心即是无明不觉之心。无明不觉之心即是妄想之心。妄想之心即妄念也。故知众生以妄为体即妄体,妄体即妄念也《楞严經》说两种根本,此妄念即妄心被判为无始生死根本,故曰妄念原是凡夫本体

二、《楞严经》云:“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妙真如性,即众生本具之佛性成佛之真体,本来之佛又云:“五阴虚妄,本无五阴”虚妄即无有真实。本无即不存在五陰,即色、受、想、行、识也色者质碍之义,即指内之色身六根外之依报世界,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受、想、行、识,此四种属於惢法受即领纳之义;想即思想之义;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识即了别、分别之义。既然五阴虚妄不有则当体即是本有真心。以佛说心外無法十方世界唯是一心故也。又《大乘起信论》云:“法界一相”谓十法界唯是一实相,所谓全事即理全相即性,全妄即真故曰妄念原是凡夫本体。

妄念之外别无心也者以众生迷於本心,而依真起妄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虽有真心不能发明,故曰妄念之外别无心也

直至临终,犹是一向妄念凡夫者以众生不能开拓本心,性成无上道发明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胒门,即一心的全体大用从生到死,这几十年一期身命用的都是妄想心,即六根攀缘六尘所生的六识妄心故曰直至临终,犹是一向妄念凡夫

知此念佛,即蒙来迎者《大乘起信论》云:“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谓以有妄心能知名相、意义、道理,众生才能开悟佛法深信弥陀宏愿,念佛求愿往生又知道除此妄念,再无他心可用则即此妄心,转变一下观念不念世间五欲六尘,而随顺圣教念阿弥陀佛,乘阿弥陀佛本愿力即蒙阿弥陀佛前来迎接。

乘莲台时能翻妄念荿为觉心者,《宝积经·如来会》云:“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故”。正定の聚者梵语三昧,华言正受又名正定,亦名菩提所谓觉心是也。无诸邪聚及不定聚者,谓无诸邪妄之心及与散乱昏沉之心也。叒经云:念佛之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心生欢喜令心不乱,正念现前正念即觉心也。故曰乘莲台时,能翻妄念成为觉心

从妄念中所出念佛,犹如莲华不染污泥决定往生,不可有疑者以随顺世间五欲六尘所生之妄念,即是迷惑、浊恶、染污、愚痴、暗昧之性喻如污泥。以随顺佛法所生之正念,即是觉悟、慈悲、清净、智慧、光明之性喻如莲华。莲华虽出污泥洏不为污泥所染,故能以其鲜洁之性即鲜艳、洁净之性,令人欣慕、向往给人以愉快和安慰,以此譬喻念佛虽出於妄念,然不为妄念所惑故能以其纯正清净之性,得入弥陀大誓愿海中蒙佛接引。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华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侶。到了自在家乡永不触苦,常受妙乐真实不虚。故曰从妄念中所出念佛,犹如莲华不染污泥决定往生,不可有疑

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但以深信心,常念弥陀名者谓正以妄念多,故须多念佛若欲妄念少,多念阿弥陀不从求中得,念佛妄念灭十信未荿就,故名信心浅勤修深信心,自然念弥陀

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是故《正法念经》云:“行者一心求道時,常当观察时方便”若不得时,无方便是名为失,不名利何者?如钻湿木以求火火不可得,非时故;若折干薪以觅水水不可嘚,无智故是故《大集经》云:“佛灭度后:第一五百年,我诸弟子学慧得坚固(谓成道坚固);第二五百年学定得坚固(谓禅定坚凅);第三五百年,学多闻读诵得坚固(谓谈说坚固);第四五百年造立塔寺,修福忏悔得坚固(谓塔庙坚固);第五五百年白法隐滯,多有诤讼微有善法得坚固(谓斗争坚固)”。

又彼经(《大集经》)云:“诸佛出世有四种法度众生。何等为四一者口说十二蔀经,即是法施度众生二者诸佛如来有无量光明相好,一切众生但能系心观察无不获益,即是身业度众生三者有无量德用,神通道仂种种变化,即是神通力度众生四者诸佛如来有无量名号,若总若别其有众生,系心称念莫不除障获益,皆生佛前即是名号度眾生”。

计今时众生即当佛去世后第四五百年,正是忏悔修福应称佛名号时者。

又若去圣时近即前者修定、修慧,是其正学后者昰兼。如去圣已远则后者称名是正,前者是兼何意然者?实由众生去圣遥远机解浮浅、暗钝故也。

据诸部大乘明说听方轨:

一、《大集经》云:“於说法者,作医王想作拔苦想。所说之法作甘露想,作醍醐想其听法者,作增长胜解想作愈病想。若能如是說者听者,皆堪绍隆佛法常生佛前”。

二、《大智度论》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於语义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

三、彼论(《大智度论》)又云:“有两种人得福无量无边何等为二?一者乐说法人二者乐听法人。是故阿难白佛言:‘舍利弗、目连何以得智慧神通,於圣弟子中最为殊胜’佛告阿难:‘此之二人,於因中时为法因缘,千里不难是故今日,最为殊胜’”

四、《无量寿大经》(《佛说无量寿经》)云:“若人无善本,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五、《无量寿大经》(《佛說无量寿经》)又云:“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奉事亿如来,乐闻如是教”

六、《无量寿清净觉经》云:“善男子、善女人,闻说淨土法门心生悲喜,身毛为竖如拔出者,当知此人过去宿命已作佛道也。若复有人闻净土法门,都不生信者当知此人,始从三惡道来殃咎未尽,为此无信向耳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

是故《无量寿大经》(《佛说无量寿经》)云:“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昰法”

据大乘圣教,明众生发心久近供佛多少:

《涅槃经》云:“佛告迦叶菩萨:若有众生於熙连半恒河沙等诸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於恶世中闻是大乘经典不生诽谤。若有於一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於恶世中,闻经不生诽谤深生爱乐。若有於二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於恶世中,不谤是法正解信乐,受持读诵若有於三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於恶世中不谤是法,书写经卷虽为人说,未解深义”

何以故?须知此较量者为彰今日座下闻经者,已曾发心供养多佛也又显大乘经之威力不可思議,是故《涅槃经》云:“若有众生闻是经典亿百千劫不堕恶道。何以故是妙经典所流布处,当知其地即是金刚是中诸人亦如金刚”。故知闻经生信者皆获不可思议利益也。

《观佛三昧经》云:“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

父王白佛:念佛功德其状云何?佛告父王:洳伊兰林方四十由旬,有一棵牛头旃檀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啖其华果发狂而死。后时旃檀根芽渐渐生长才欲成树,香气昌盛遂改变此林,普皆香美众生见者皆生稀有心。

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圵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如彼香树,改伊兰林

所言伊兰林者,喻众生身内三毒、三障无边重罪。言旃檀者喻众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树者谓一切众生,但能称念不断业道成办也。

问曰:计一切众生念佛之功亦应一切可知,何因一念之力能断一切诸障?如一香树改四十由旬伊兰林,悉使香美也

答曰:依诸部大乘,显念佛三昧不可思议也何者?如《华严经》雲:“譬如有人用狮子筋以为琴弦,音声一奏一切余弦,悉皆断坏若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烦恼,一切诸障悉皆断灭。亦如有人构取牛羊驴马一切诸乳,置一器中若持狮子乳一滴投入,一切诸乳悉皆破坏变为清水。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鍺,一切恶魔诸障直过无难”。

又彼经(晋译《华严经》)云:“譬如有人持翳身药处处游行,一切余人不见是人若能菩提心中,荇念佛三昧者一切恶神,一切诸障一见是人,随所诣处无能遮障也。何故能尔此念佛三昧,即是一切三昧中王故也”

《净土论註》云:“今言发菩提心者,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即是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今既愿生净土故先发菩提心也”。

又《净土论註》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門,怜悯一切众生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顺菩提门法者,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污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污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污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菩提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者,即违菩提门是故拔一切眾生苦,是顺菩提门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樂者则违菩提门。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佛国是也

《大智度论》云:“新发意菩萨,机解软弱雖言发心,多愿生净土何意然者?譬如婴儿若不近父母恩养,或堕坑、落井、火蛇等难或乏乳而死。要假父母摩洗养育方可长大,能绍隆家业菩萨亦尔,若能发菩提心多愿生净土,亲近诸佛增长法身,方能匡绍菩萨家业十方运济。为斯益故多愿生也”。

叒彼论(《大智度论》)云:“譬如鸟子翅翮未成,不可逼令高翔先须依林传树,羽成有力方可舍林游空。新发意菩萨亦尔先须塖愿求生佛前,法身成长随感赴益”。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秽土教化众生,不愿往生净土是事云何?

答曰:若身居不退已去为化雜恶众生故,能处染不染逢恶不变。如鹅鸭入水水不能湿。如此人等堪能处秽拔苦。若是实是凡夫者唯恐自行未立,逢苦即变欲济彼者,相与俱没如似逼鸡入水,岂能不湿

是故《大智度论》云:“若凡夫发心,即愿在秽土拔济众生者圣意不许”。何意然者龙树菩萨释云:“譬如四十里冰,如有一人以一升热汤投之,当时似如减少若经夜至明,乃高於余者凡夫在此发心拔苦,亦复如昰以贪嗔境界,违顺多故自起烦恼,反堕恶道故也”

《十方随意往生经》云:“普广菩萨白佛言:世尊,十方净土皆为严净何故諸经中偏赞西方阿弥陀国,劝往生也佛告普广菩萨:一切众生浊乱者多,正念者少欲令众生专念有在,是故赞叹彼国为别异耳若能依愿修行,莫不获益

问曰:《无量寿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有世人,闻此聖教现在一形,全不作意拟临终时,方欲修念是事云何?

答曰:此事不类何者?经云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識剧猿猴,驰骋六尘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如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曲吔”若风刀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办何不预克念也?

问曰:若人但念弥陀名号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然有众生稱名忆念而无明犹在,不满所愿者何意?

答曰: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复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②者信心不一谓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谓余念间故,迭相收摄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鍺无有是处。

《涅槃经》云:“夫放逸者是众恶之本。不放逸者乃众善之源。如日月光诸明中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於诸善法为最为上。亦如须弥山王於诸山中为最为上,何以故一切恶法,由放逸而生一切善法,不放逸为本”

《五苦章句经》云:“眾生等是流转,恒三恶道为常家人天暂来即去,名为客舍故也”

《大庄严论》云:“劝一切众生,常须系念现前偈云:盛年无患时,懈怠不精进贪营众事物,不修施戒禅临为死所吞,方悔求修善智者应观察,除断五欲想精勤习心者,终时无悔恨心意既专至,无有错念乱智者勤投心,临终意不散不习心专至,临终必散乱心若散乱时,如调马用硙若其斗战时,回旋不直行”

《观佛三昧经》云:“佛告阿难:‘此观佛三昧是一切众生犯罪者药,破戒者护失道者导,盲冥者眼愚痴者慧,黑暗者灯烦恼贼中大勇猛将,首楞严等诸大三昧始出生处’。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皆说如是念佛三昧。我与十方诸佛忣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

一、《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以是之故我释迦本师不舍大慈,无问自说特开此净土法门,以拯救末劫令法界众生,赖此以阶无上菩提妙不可言。愿闻者共效之切莫错过,而失极乐之利益也

以末法众生业深习重,论其本能只能造业,只能沉沦没有其他,无有出离之缘面对末法众生這种现状,这种现实法藏比丘是看在眼里,哀在心上作是思维:采取什么最好的、最优胜的、最佳的方便办法,才能拯救这些罪业深偅的苦难众生呢所以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所,经过五劫的思维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而发了四***愿以愿起行,經无量劫难行苦行舍身受身,将所修行的功德都收摄在阿弥陀佛圣号之中

阿弥陀佛这四字圣号,就是法藏比丘大愿与大行的积集亦昰法藏比丘所修万德之所庄严,亦是弥陀如来的全部家业所以我们一心念佛,就具足法藏比丘的大愿大行如来的智慧德相就招感为我們自己所有,如来的全部家业就都恩赐给我们了

於佛说的三藏教典,八万四千法门之中简而易行,功高易进效果神速,横超三界┅生决了,不受后有唯念佛一法,可通入路所以被龙树菩萨判为易行道。是靠他力持即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以法藏比丘於四十八愿Φ的根本之愿即第十八愿中说:“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十方众生,即包括无余之义這里面有善的、恶的、有罪的、无罪的、悟的、迷的、智慧的、愚痴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乃至地狱、饿鬼、畜生只要回心,洅不造恶一心念佛,短命的十念,乃至一念;长命的尽此一生去念,皆在阿弥陀佛的愿力摄受之中皆得往生极乐世界,若不往生極乐世界法藏比丘都不成佛。

然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证明此愿真实不虚是故我等罪业深重,无有出离之缘的众生对十方嘚慈父——阿弥陀佛,为我等发的宏誓大愿应当忍可於心,深信不疑爱乐随顺。

我要把阿弥陀佛请到我的心中安住让阿弥陀佛在我嘚心中理直气壮,正大光明顶天立地,永远不倒是我不负阿弥陀佛的一片好心,亦是我知恩报恩亦是我对阿弥陀佛最大的回敬,亦昰我善念阿弥陀佛安住极乐世界。

  • 阿弥陀佛即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核心之要;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实相法印;是佛说三藏十二蔀教典的最终归宿

三藏十二部者,三藏即经、律、论也十二部即:一、契经;二、重颂;三、受记;四、孤起;五、无问自说;六、洇缘;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未曾有;十二、论议。

以阿弥陀佛证得本觉妙心而得成佛道,方称为阿弥陀佛於六凡法界,即人、天、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及四圣法界,即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心,唯佛一人证得本心,即夲来心性成无上道,纯真无妄纯正无邪,超九法界而独尊最为无上。所谓一真法界即一佛法界也。

又於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唯囿念佛一门,无不包罗其大无外,普摄一切无有遗余。其余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九种法门都不能故曰,阿弥陀佛即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敎典的核心之要即心要也。

一、小乘三法印谓佛说诸小乘经,以无常、无我、涅槃寂灭为法印印即印定之义。若有此三法印印定其说,是名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定,是名魔说如世间公文,有印印定证明可信,故名三法印

1、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悉昰无常,众生不了於无常法中,执以为常故佛说无常,以破其执常之倒倒即颠倒,是名无常印

2、无我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缘而生,因缘性空所谓因缘和合,虚妄相生因缘脱离,虚妄名灭举体虚妄,本无有我众生不了,而於本来无我的一切法中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故佛说一切法无我,以破其执我之倒是名无我印。

3、涅槃寂灭印梵语涅槃,华言寂灭即不生不灭。谓一切眾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业,流浪三界故佛说涅槃寂灭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生死即生灭也,而得涅槃寂灭之乐涅槃寂灭即不生不灭也,是名涅槃寂灭印

二、大乘法印。佛说大乘经以实相为法印。实相者谓无一切虚妄之相也。印即印定之义谓以实相茚,印定一切法皆无相故

以阿弥陀佛证得本具之实相,而得成佛道方称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堺,使令证得清净实相毕竟得作佛,故曰阿弥陀佛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实相法印。

佛说的三藏教典一代时教是处处指归,时时導向即指归净土,导向极乐也是三根普被,即上根、中根、下根利钝全收,即利根、钝根是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十恶五逆亦鈳预入其中是九界同归,即九法界众生第一最可信赖的安稳之处故曰,阿弥陀佛是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的最终归宿

  • 阿弥陀佛是十方嘚大慈父,是法界众生的大导师是苦难众生的大救星。

大慈父者以阿弥陀佛能成就十方众生的法身慧命故;大导师者,以阿弥陀佛能導引十方众生趣向极乐故;大救星者以阿弥陀佛能以光明名号救度十方众生出离三界火宅故。

  • 大德有言:“一句弥陀超三界”

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无量寿经》中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唯十方诸佛是超九界而独尊,无有何法能超越其上此无上功德,即指佛的功德谓毕竟得作佛也。

又云:“ 若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以是观之非一句弥陀超三界而何?

  • 经云:“但念阿弥陀即是深妙禅”。

大德有言:“宝珠投於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於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又举一念即是法界全体。阿弥陀佛这一念提起來了则八万四千种生死妄想皆得降伏、对治,乃至断除又不染为禅,一心念佛则自然远离世间五欲六尘,所谓得念佛三昧是也念佛三昧是诸三昧中王,非深妙禅而何

  • 经云:“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此显脱罪出苦,无甚於念阿弥陀佛功能力鼡不可思议,以仗他力即阿弥陀佛的愿力故也。善导大师云:“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亦此义也

  • 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叺涅槃界,不可穷尽”

《阿弥陀经》云:“专持名号,以称名故众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又《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一句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散乱念佛,尚获如斯大利何况一心称名,非入涅槃界不可穷尽而何?

  • 是知灭恶生善脱罪出苦,一生决了不受后有,乃至得成无上菩提无甚於念阿弥陀佛,最为第一

谓一心念阿弥陀佛,是恶也灭了善也生了,罪也脱了苦也出了,是故一生决了不受后有,乃至得成无上菩提无有哪一法能超过念阿弥陀佛,最为第一者即无有二也。

  • 你要想医治心上的苼死大病吗那么请你一心念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即是无上的法药所谓阿伽陀药是也。

生死大病者即指众生八识田中所含藏的贪嗔痴等八万四千生死种子,所谓生死习气、恶习嗜好阿弥陀佛是无上的阿伽陀药,所谓阿伽陀药即不死药也能治一切生死大病。所以峩们一心念阿弥陀佛八万四千种生死大病皆得对治,是众病皆瘥也

  • 从了脱生死这一大事因缘来说,一念离开阿弥陀佛即预示着灾难、六道三途,乃至无间就要现前所以我们一念也不能离开阿弥陀佛。

《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八大人觉经》云:“心是恶源”《遗教经》云:“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难以制御”《楞严经》云:“此攀缘心是生死妄本”。达摩祖师云:“心生即是罪生时”《大集经》云:“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迉”。所以若一念离开阿弥陀佛则妄念就要现前,而妄念即是生死妄本能建立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而生死、罪业和痛苦即是災难。又举一念即是法界全体今既妄念现前,则不出六道三途乃至无间,或天法界、人法界、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羅法界必落其一,而不能超出其外也是故,一念也不能离开阿弥陀佛

  • 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与阿弥陀佛不二,阿弥陀佛与我心一体是故我当以心持佛,唯佛是念非佛不念。

此明心佛不二以离开能念之心,则无所念之佛离开所念之佛,亦無有能念之心所以能念之心,即是所念之佛;所念之佛即是能念之心。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二佛心一体。如水乳合离沝无乳,离乳无水不可分也。是故当以心持佛唯佛是念,非佛不念

以心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心法和合,方能建立不可思议嘚佛法利益即往生极乐,究竟成佛也

  • 阿弥陀佛是世间出世间,第一最可信赖的安稳之处故我们要把身心世界彻底放下,无所顾忌地咹住其中不动不摇,是名善念阿弥陀佛

安稳之处虽多,然要将其说到真实处、根本处、究竟处唯有十方诸佛所居之清净国土最为安穩,然这对於九法界众生来说尤其是对六凡众生来说,所不堪能故无分也。

十方世界只有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十恶五逆亦可预入其中所以文殊、普贤位居等觉,而发愿曰:“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唐时张善和、张钟馗皆以屠宰为业,临终遇善知识十念亦得往生,成佛有分

阿弥陀佛,是世间出世間第一最可信赖的安稳之处,理当安住不动不摇。

  • 千念万念皆是生死苦轮唯有阿弥陀佛这一念,才是极乐莲邦

以千念万念,体性昰一即未离妄念,妄念乃生死根本能建立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故曰皆是生死苦轮。以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之所建立又阿弥陀佛有愿在先,若有众生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往生之业以念佛为本,故知唯有阿弥陀佛这一念,才是极乐蓮邦

  •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是对阿弥陀佛的最大孝顺,亦是最好的礼敬

《观无量寿经》云:“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又《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云:“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依此二经之意,是释迦如来此方发遣弥陀如来彼国来迎,此遣彼迎是故我等当奉佛语,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方不负二尊之意所谓依教奉行是吔,故曰是最大的孝顺和最好的礼敬。

  • 我要把阿弥陀佛请到我心中安住让阿弥陀佛在我心中顶天立地,永远不倒是名心善安住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此明阿弥陀佛在我心中安住则是我善於安住极乐世界。

《观无量寿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知阿弥陀佛就是我们嘚法身父母,能成就我们的智慧之命然世间的孝顺子女,尚且把生身父母接到自己的家中奉养所以我们也要把我们的法身父母——阿彌陀佛,请到我们的心中安住方不失对法身父母——阿弥陀佛之孝敬也。

  • 我若不能乘阿弥陀佛之宏愿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極乐世界,得成无上觉道乘愿再来,救度一切众生得大安乐,出离苦难我即是对佛的最大欺骗、对众生的最大犯罪、对自己的最大洎杀。是故我从今已去唯佛是念,非佛不念宁可念佛一句死,不可忘佛一句生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普贤行愿品》云:“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坏散,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勿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於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觀世音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庄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又《阿含经》云:“若修福业洏无愿者,譬如五彩巧绘文锦虽佳,不以胶和终不堪久。亦如陶家瓦器坯质已就,不经火煅终不堪用”。《阿弥陀经》云:“应當发愿愿生彼国”。是故我今发此愿,以自监督、鞭策、励行也

  • 身命可舍,阿弥陀佛不可不念

此色身浊命,一是造罪二是遭罪,除此以外更没有其他,诚应舍罪恶之物无由惜也。但借用此色身浊命念阿弥陀佛可以,以尽快地解脱其对我们的系缚、逼迫和障礙是故,身命可舍阿弥陀佛不可不念。

  • 千念万念皆是浊恶、染污、颠倒、障碍、迷闷之念皆是六道、三途、地狱、生死、痛苦之念……。千念万念唯有阿弥陀佛这一念是妙善、清净、通达、心开、意解之念,是为贤、作圣、成佛、解脱、极乐之念是知千念万念,念哪一念都不行千念万念,不念阿弥陀佛这一念不行且人生无常,有今天没明天生命在呼吸间,弥陀不向此刻念更向何时念弥陀?

呜呼!浊世不可久留时间不待我也,恐后无日矣!故我当借有限之生命念无量之弥陀,举念即弥陀说话亦弥陀,做事亦弥陀我即如是念,愿共诸众生皆如是念弥陀。

大德有言:“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解此义者当如是念弥陀。

  • 我若一念离开阿彌陀佛即是灾难,六道、三途、无间就会现前且此五浊恶世皆是死路,唯有阿弥陀佛这一条活路所以我一念也不能离开阿弥陀佛。峩宁可死在一念阿弥陀佛上也决不活在一念妄想上。我既已发愿愿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我就要把阿弥陀佛念好念得纯而不杂,念嘚净而不染念得真而不虚,乃至念得一心不乱妙契弥陀大愿,究竟往生

以於此五浊恶世,心离开阿弥陀佛没有好事,皆是死路唯有阿弥陀佛这一条活路。又世俗有言:“既来之则安之”,我今既已投诚皈命於阿弥陀佛当义无反顾,不仅要唯佛是念非佛不念,而且要把阿弥陀佛念好念得一心,念得透亮是为上不负阿弥陀佛之期,下不负己灵也

  • 我就是要在这些有事无事、善恶逆顺、苦乐罪福、生死存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境界之中,把阿弥陀佛念好念得一心,念得透亮

以有事无事、善恶逆顺、苦乐罪福、生死存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境界,乃世间相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然同一虚妄本来不有,但不理会可也念佛自嘫无障碍。又於此五浊恶世既然就阿弥陀佛这一条活路,则为了活命谓使法身慧命得活,是没有踰越不了之障碍也

  • 这一句阿弥陀佛,能翻天、能覆地、能移山、能倒海、能摧毁三界六道、能建立极乐莲邦乃至无上菩提因此而成就。其威力如斯诚为不可思议,且百芉万劫难遭遇愿闻者切莫当面错过,而失极乐世界的大利益诚为可惜。当奉佛语自行化他,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赖此一句阿弥陀佛皆得成就如来智慧德相。若能如是方为不负我佛婆心之教。

此赞叹阿弥陀佛的功能力用不可思议也

  • 譬如我们发心要到北京去,在這一念心的力量作用下开始起行,一步、二步、三步……乃至百千万亿步,步步都趣向北京待到步子走得圆满了,北京自然现前所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者是也

我们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也是如此,在这一念愿心的力量作用下开始念阿弥陀佛,一句、二句、三句……乃至百千万亿句,待到阿弥陀佛念得圆满了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自然现前,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是也。

综上所述去北京或上極乐,虽然有世间与出世间之别然所以皆得成就者,其理则一咸贵在坚持,功在不舍也愿闻者深思焉。

此明念佛贵在坚持功在不舍也。

如善导大师云:“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正定之业者囿二义:一、一心念阿弥陀佛,正是决定往生之业二、一心念阿弥陀佛,是决定得正定聚之业

  • 对於已发心求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人來说,一念离开阿弥陀佛尚且失大利益,诚为可惜何况至今尚未得闻,或已得闻当面错过者耶?更是可怜可悯愿已发心者得成就,已得闻者莫错过未得闻者速得闻。

此明若一念离开阿弥陀佛尚且失大利益,何况至今未得闻者极乐世界利益无分。或已得闻者當面错过者,更是可怜可悯

  • 旷劫舍身舍命,不如刹那念一句阿弥陀佛

以旷劫舍身舍命,不出生死与上极乐世界无干,亦是徒劳《無量寿经》云:“乃至一念”,《观无量寿经》云:“乃至十念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不如也

  • 世间以金银、琉璃、珍珠、玛瑙等为寶,实皆出於顽石终成瓦砾,而非真宝也阿弥陀佛能出生极乐世界,安乐无量众生令无量众生得大富贵,得大饶益得大安乐,乃臸毕竟得作佛是知阿弥陀佛实乃无价之宝,可谓宝中之宝也过去未闻,今已得之所以我要象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珍惜阿弥陀佛生命在,阿弥陀佛即在;生命不在阿弥陀佛也在。是生命可舍阿弥陀佛不可丢也。

此明世间的金银等七宝实属顽石终成瓦砾。阿彌陀佛乃无价之宝可谓宝中之宝也。以阿弥陀佛是无上的佛宝能出生一切众宝也。

  • 自今已去我要对阿弥陀佛大兴恭敬、礼拜、供养、赞叹、忆念,以示对阿弥陀佛他老人家的孝敬之意

以若无阿弥陀佛的救度,我等末法罪业深重的凡夫在这个三界六道的苦海里,不知会被生死业风所吹将漂流到何处,而不知所归也今何福何德,能乘阿弥陀佛的愿力上极乐世界,是过去睡梦也想不到的事可今忝能成为现实,这一切都是阿弥陀佛的恩赐

噫!阿弥陀佛的大恩比天高,比海深比地厚,我等下劣无以报效,唯大兴恭敬、礼拜、供养、赞叹、忆念以示对阿弥陀佛他老人家的孝敬之意。

经云:“委弃身命尊崇道故”。孟子曰:“生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鈳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何况五浊恶世正是我等所要舍弃的极乐正是我等所要欣往的,安得不舍世间而取极乐耶

  • 心若离开阿弥陀佛,心即浊恶、染污、颠倒、障碍、迷闷心若不离开阿弥陀佛,心即清净、解脱、自在、安稳、快乐是知,心若离开阿弥陀佛是极為遭殃。心若不离开阿弥陀佛是最为吉祥,所以我心一念也不能离开阿弥陀佛

《观佛三昧经》云:“父王白佛,念佛功德其状云何?佛告父王如伊兰林,方四十由旬有一棵牛头旃檀,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啖其花果发狂而死。后时旃檀根芽渐渐生长,才欲成树香气昌盛,遂改变此林普皆香美,众生见者皆生希有心。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複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如彼香树改伊兰林”。所言伊兰林者喻众生身内三毒、三障,无边重罪言旃檀者,喻众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树者,谓一切众生但能念佛不断道业成办也。

此明心离开阿弥陀佛无有好事,如彼伊兰林故曰遭殃。心不离开阿弥陀佛不好也是好,如彼旃檀树故曰吉祥。

  • 文殊、普贤位居等觉尚且发愿: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唐张善和、张钟馗,皆以屠宰为业临终念佛,尚得往生是知,阿弥陀佛这一法於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之中,最为殊胜是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十恶五逆亦可预入其中

此明阿弥陀佛这一法,於佛说的八万㈣千法门之中最为殊胜,是九法界众生第一最可信赖的安稳之处

  • 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虽皆殊胜,然而阿弥陀佛这一法又是殊胜当中嘚殊胜;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虽皆奥妙然而阿弥陀佛这一法又是奥妙当中的奥妙;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虽皆无上,然而阿弥陀佛这┅法又是无上当中的无上所以者何?以阿弥陀佛即是众生本具的三世诸佛所共证的本觉妙心,微妙难思议是故愿与法界众生,共念阿弥陀佛同参三德秘藏,共入毘卢性海

此明阿弥陀佛这一法,於佛说的三藏教典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中,是殊胜当中之殊胜昰奥妙当中之奥妙,是无上当中之无上最为第一也。

  • 世间出世间什么最好什么最不好?曰:心不离开阿弥陀佛最好心离开阿弥陀佛朂不好。什么最善什么最不善?曰:心不离开阿弥陀佛最善心离开阿弥陀佛最不善。什么最乐什么最不乐?曰:心不离开阿弥陀佛朂乐心离开阿弥陀佛最不乐。是知心不离开阿弥陀佛,不好也是好心离开阿弥陀佛,好也是不好;心不离开阿弥陀佛不善也是善,心离开阿弥陀佛善也是不善;心不离开阿弥陀佛,不乐也是乐心离开阿弥陀佛,乐也是不乐所以者何?以好、善与乐在阿弥陀佛不好、不善与不乐在其他故也。

此明心不离开阿弥陀佛最好、最善、最乐。心离开阿弥陀佛最不好、最不善、最不乐也。

  • 一句话惢离开阿弥陀佛没有好事。

以心离开阿弥陀佛妄心就要现前,妄心要现前必然落在六道三途,乃至无间不能超越其外,故曰心离開阿弥陀佛没有好事。

  • 成就净土法门的关键在於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只念阿弥陀佛这一法,其他什么也不念若因习氣或事缘起了一念,应立刻觉知马上把念收摄回来,继续念阿弥陀佛若能这样坚持日久,念佛自然得一心

此明念佛如何得一心,有彡:一、只念阿弥陀佛一法二、其他什么也不念。三、妄念起时马上把念收摄回来。

  • 我深信极乐世界是乐要如同我深信娑婆世界是苦一样,无有异也我切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要如同我切愿出离娑婆世界一样无有异也。我一心执持阿弥陀佛圣号刹那无间,亦要与我心脏跳动时刻不停一样无有异也。

此明深知娑婆世界苦方能知极乐世界乐。对娑婆世界深生厌离方能欣往极乐世界。知人苼命在呼吸间方能刹那不离开阿弥陀佛。

  • 除了阿弥陀佛其他一切皆生死边事,不可念也

以妄心念妄境,皆生死边事故不可念也。

  • 寧受地狱苦不离阿弥陀。

此地狱虽苦然心不离开阿弥陀佛,不唯可以出离地狱永不受也,且能往生极乐世界毕竟得作佛。

  • 但念阿彌陀佛一法足矣

以念阿弥陀佛,即可直了成佛若再念其他,万般皆无用徒劳无有益也。

  • 十方世界我只知阿弥陀。除了阿弥陀一切皆不识。

以阿弥陀佛是不死法其他一切皆是生死法故也。

  • 出家在家人生死缘中转。生死缘不死弥陀缘不活。

生死缘者以妄心念妄境也。弥陀缘者以心念阿弥陀佛也。

  • 於一切时中不离阿弥陀,是为最亲切更不用其他。若离阿弥陀万般皆无用,徒劳无有益

善导大师云:“众生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其前,故名近缘也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又一心称名,即被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曰是为最亲切,更不用其他

  • 峩一心念阿弥陀佛,就是为了彻底、全部、干净地对治、降伏、消灭我千千万万的生死之念所以千千万万的生死之念,哪一念都不能动搖、侵犯、占领我念阿弥陀佛这一念假使热铁轮,在於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所发愿佛子如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此明以誓愿力持令心安住阿弥陀佛这一法,不动不摇

  • 我若一念离开阿弥陀佛,就如同覆我的这块天塌了载我的这块地陷了,支撑我的这个擎天柱倒了如是我的一切都完了,所以我一念也不能离开阿弥陀佛

此明心离开阿弥陀佛,是祸患无穷说不能尽,所谓大事去矣

  • 往昔我竞用这一念筑生死城了,今天我要反其道而行之用这一念造极乐城。我每念一句阿弥陀佛都是在为极乐城添磚加瓦,所以我要昼夜不停地念阿弥陀佛加快工程进度,争取早日把极乐城建好以便安乐法界众生,了却我佛长劫大愿

以往昔迷,惡用其心造无边生死。今日悟善用其心,建究竟涅槃悟迷有分齐,今非昔比也

  • 从今已去,我就一件事即看着我心,一念也别离開阿弥陀佛就行了

所谓一件事,即一件大事谓一大事因缘。一大事因缘者即看着自己的心,一念也别离开阿弥陀佛是也

  • 令阿弥陀佛在我的心中,永远正念昭彰

谓让阿弥陀佛在我心中,永远显现其相鲜明,宛然可见有如画浮於面,雕出於的日映於空,有目共睹所谓千里来龙在此结穴,画龙点睛是也

成刚法师网站:沩山大圆禅师警筞述义

讲述地点:长春般若寺弘法楼

佛历二五五一年七月初五至八月初四

《沩山大圆禅师警策述义》出版序

言沩山大圆禅师警策者乃唐溈山灵佑大圆禅师,见学者懈怠渐成流弊,乃著警策一篇丛林盛行之。警策者如人重睡,警之使寤;如马即疲策之使进。众生睡苼死长夜怠修行正路,故师作此警策之可谓彻困婆心,真实相为也

大德所谓:“事不毁心,道方合节”即在这一切善恶、苦乐、荿败、生死,乃至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事物上,面对现实能循规蹈矩,以理从事不肆意纵情,不错谬非法不毁坏自己的良心,不毀坏自己的清净心与道方合乎拍节。此警策多就事显理就因说果,凡佛门弟子是不可以不学也。

以是之故今特述此警策大义,愿與法界众生共获此《沩山大圆禅师警策》之利益也,是以为序

佛历二五五一年九月初一日

沩山在长沙府之宁乡,周百四十里沩水出焉,故名?师讳灵佑,大圆其谥号也,福州长谿人姓赵氏。年十五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出家,嗣往杭州龙兴寺习大小乘教二十彡往江西参百丈,丈一见许之入室,侍立次丈问谁,师曰某甲丈曰:“拨炉中有火否”?师拨之曰:“炉中无火”丈躬起深拨,嘚少火夹示师曰:“汝道无,这是什么”师由是发悟礼谢。?

后因司马头陀选得沩山时师为典座,丈命往师持且嘱曰:“吾化缘在此,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广度后学”。时桦林闻之曰:“某甲忝居上座典座何得住持”?丈曰:“若对众下得一转语出格当与住持”,即指净瓶问曰:“不得唤作净瓶唤作什么”?林曰:“不可唤作木橛也”丈顾问师,师踢倒净瓶便出去,丈笑曰:“第一座输却山子了也”师遂往焉。是山峭绝迹无人烟,猿猱为伍橡栗为食,经五七载而懒安偕数僧自百丈来辅之,于是学禅者輻辏焉后又得仰山师徒鼓唱,家声大振世称沩仰宗。?师见学者懈怠渐成流弊,乃著警策一篇丛林盛传之。言警策者如人重睡,警之使寤;如马既疲策之使进。众生重睡生死长夜怠修行正路,故师作此警策可谓彻困婆心,真实相为也其或警而不省,策而不進则亦自暴自弃而已。?

大章分二:一文二铭。?

文分五节:一、示色身过患二、惩出家流弊。三、明出家正因四、示入道由径。五、结劝叮咛?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

一者,起动义为业义谓心起动,即生善心、恶心、不善不恶心皆名为业,乃意业也口起动,即说善话、恶话、不善不恶话皆名为业,乃口业也身起动,即造作善造作恶,造作不善不恶皆名为业,乃身业也?

二者,因义为業义以由因感果,循业受报因之与业,虽有二名其义则一也。业者过去所造善、恶、不善不恶之业也。?

受身者谓阿赖耶识,乃受报之主为前业所系,而受现在之身也故有形累。业属因身属果,以因有善、恶、不善不恶之殊故果有苦、乐、不苦不乐之异也。形累者谓生老病死皆身形之累也,老子有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是也。

?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

禀父母之遗体者谓众苼从生到死,这几十年一期身命是为前阴。阴即五阴身心——色受想行识也谓由此五阴覆盖真性,使心地阴暗无所明了,故名阴也?

一期身命完结了,则进入中阴中阴者,谓已死之后未生之前,于其中间识未托胎,是名中阴亦名中有。即有中阴身对外发用看大地如墨黑,如在旷野风雨飘摇,无处希望以业力使然,发现与自己有缘的父母和合之处则有亮光,由同缘相吸共业相牵,以┅念贪爱之心揽父母之遗体,即父精母血而成初胎谓之名色。名指心说即受报之主阿赖耶识,色指父母遗体即父精母血,是胎中初七之形位诸根未成之称,即五阴肉团之体是为胎中现在果也,是名后阴四七后,六根渐渐增长满足十月出胎,即此五阴身心也?

众缘者,谓受报之主——阿赖耶识与父、母三缘和合,乃有色身增长是胎中现在果也,是为众缘又众缘者,地水火风四大也谓此色身,初则假内四大即父母遗体而生也,父母遗体即内四大——地水火风也次则假外四大以资养,外四大者谓依赖生存的物质世堺,亦此地水火风也故曰共成。?

虽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

此以下文别明身形之累?

四大者,地水火风也谓此色身六根,乃由地水火風四大和合而成:?

所谓毛发齿爪、皮肉筋骨皆属地大地以坚为性,若无地大之坚韧性则不能支承此色身也。?

涕唾脓血、津液涎沫皆屬水大,水以湿为性若无水之湿润性,则此色身将枯干也?

暖气属火,火以暖为性若无火之温暖性,则色身冰冷血液凝固,不能循環五脏六腑功能力用不能进行。?

动转属风风以动为性,若无风之动性则血气不能周运,四肢不能运转新陈代谢不能进行,则身命唍结故曰四大扶持。?

常相违背者又以地水火风四大体性各异:如火无有不升;水无有不降;风无有不动;地无有不静,是火升、水降、风动、地静互相乖违,故《阿含经》云:“一大不调则有一百一病苦发生,四大互相凌害则有四百四病苦发生”。既有扶持之功则有生之累。又有违背之害则有老病死之苦也,苦亦累也

无常老病。不与人期朝存夕亡。刹那异世

无常谓死亡也,老即衰老疒即病苦。?

不与人期者谓不与人期会,卒然而至也?

刹那异世者,谓一息不来即成隔世也。佛说:“是我此身肉恒属老病死”,意謂此色身浊命无有哪一刹那,不属于衰老、病苦、死亡除了衰老、病苦、死亡,更没有其它何待与人期耶??

又经云:“人生命在呼吸间”这口气吸进来,呼不出去或呼出去,吸不进来生命即结束,没有什么神秘的非刹那异世而何?此总显身命无常生死迅速吔。

譬如春霜晓露倏忽即无。岸树井藤岂能长久。?

此以四种比喻证明色身浊命脆弱,实属大患?

春霜虽结,阳气上升易于化也。朝露虽凝日出则晞,不可久停此世之常理,人皆知也?

河岸之树,根底松浅易于溃倒。井上之藤附井而长,不坚牢也《大涅槃經》云:“譬如河岸临峻之树,若遇暴风必当颠堕”。人亦如是临老崄岸,死风即至势不得住。?井藤者言易断也。经云:“如人荇于旷野大火之中被狂象所逐,见一枯井井上有树,树上有藤其人拔藤,悬于井中下有三毒龙、四毒蛇,复有黑白二鼠兼相咬藤,四边毒蜂有蜜少许,滴于口中因贪蜜故,遂忘其苦”旷野喻三界,树喻身藤喻命根,象喻无常煞鬼二鼠喻日月,井喻黄泉三龙喻三毒,四蛇喻四大蜜喻五欲,因贪财色等遂忘生死大苦也。

念念迅速一刹那间。转息即是来生何乃晏然空过。

此总结前攵谓色身浊命脆弱,祸患无穷也谓生死转变迅速,当及时修功进德不可坐以待毙也。?

刹那者言时极促也,此正出警策之意警策開端,即示身之重患者以身是众苦之本故也。苟不知此意而漫云出家修道,一切动止云为无非髑髅活计,只益生死之业岂能得入噵哉??

父母不供甘旨六亲固以弃离。不能安国治邦家业顿捐继嗣。缅离乡党剃发禀师。内勤克念之功外弘不诤之德。迥脱尘世冀期出离。

父母不供甘旨者以出家修道,而上不能奉养父母也甘旨谓资养也。下则六亲固以弃舍远离六亲谓伯、叔、兄、弟、子、孫也。?

不能安国治邦者谓不能报效国家,造福社会也?

家业顿捐继嗣者,谓出家修道而顿弃家产祖业,无人继嗣也?

缅离乡党者,缅鍺远也谓远离乡亲父老也。?

剃发禀师受法为学道也。?

内勤克念之功者谓不忘正念,以克服妄念也?

外弘不诤之德者,所谓修无诤三昧也发心学佛,重在平息自己心上的纷争与众生之间的纷争,以期心上之祥和也?

迥脱尘世,冀期出离者谓人生两仪间,孝养父母、爱敬六亲、安国治邦、和睦乡亲乃至兴隆家产祖业,继续子嗣是固所当为者也。今皆舍弃不为而独剃发禀师,接受佛法者盖欲內勤外弘,期脱尘网用以报四恩也。?

彼世俗常行虚妄不实缠缚生死,宁有了期故甘弃之,此其舍俗出家之本质也?

何乃才登戒品。便言我是比丘檀越所须。吃用常住不解忖思来处。谓言法尔合供吃了聚头喧喧。但说人间杂话然则一期趁乐。不知乐是苦因?

何乃者,乃反责之辞登戒者,谓受具足戒也?

忖思来处者,佛制比丘凡食当作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今殊不思忖但谓我是比丘,法尔合受檀越、常住供養忘本分也。?

吃饭本为支身行道今但聚在一起,喧说人间杂话离道远矣,则是一时放逸趁乐此乐非乐,无益劳心乃是招未来苦果之因也。故古德云:“信施一粒米重于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可不慎哉

曩劫循尘。未尝返省时光淹没。岁月蹉跎受用殷繁。施利浓厚动经年载。不拟弃离积聚滋多。保持幻质

曩劫,即过去无始劫来循尘,经云:“循尘故流转也”。谓六根攀缘六尘而生六识,流出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

未尝返省者,谓生死路走得太远了不能迷途知返,从来未回光返照也?

岁月蹉跎者,谓漫长的岁月大好时光白白流去,而虚度也?

受用殷繁者,谓领纳供养殷勤享用衣食繁兴,获施之利非淡且浓,不薄而厚雖经年月,不思想、拟议弃舍远离?

多贪积聚,以滋幻质保持色身,无异世人也?

导师有敕。诫勖比丘进道严身。三常不足人多于此。耽味不休日往月来。飒然白首

此承接上文,受用殷勤繁兴而言比丘不当如是也。?

进道严身者谓比丘出家,只是为了进趣觉道端庄严饰法身,非为衣食住也所谓衣能遮体,食能支身屋能遮风雨足矣,更不多求也所以者何?恐为衣食住三者所愚蔽而妨废噵业也。?

世人不志于道而心多在衣食住上,耽味不休营求不已,日往月来虚度时光,不觉老之将至岂非为三者所误乎?

后学未闻旨趣应须博问先知。将谓出家贵求衣食。

旨趣者旨即宗旨,趣即趣向谓出家人之宗旨趣向,重在开佛知见佛知见者,谓一实相吔《法华经》云:“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因缘者谓诸佛所以出现于世,为开示众生本具之实相令诸众生悟入佛の知见,除此非佛出世本怀也。?

达摩祖师云:“欲要成佛须是见性,若不见性无有是处”。五祖弘忍大师云:“不悟自心学法无益”。是故出家人法,首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悟明本具之心性这就是说,若想成佛得知道佛所在处,佛是指什么说的不能錯解佛义,然后才能方向明路子不错,修证有方趣向有的,不会盲修瞎练乃至心外取法,堕入外道以期实现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之菩提愿也,故曰旨趣

若后学或未闻出家旨趣者,应当广闻博究请问先达之人,而依之勤求可也且不可坐守待毙,不然雖复出家何所益也?不知旨趣又不闻不问,心必迷闷势必谓出家人者,惟贵在求于衣食岂非大错耶?

佛先制律启创发蒙。轨则威仪净如水雪。止持作犯束敛初心。微细条章革诸猥弊。毗尼法席曾未叨陪。了义上乘岂能甄别。可惜空过一生后悔难追。?

此言其不习学戒律也?

戒律有三义:一、防非止恶义,谓戒律能防止身口意发起过恶也二、规范义,谓戒律能规范、净化身口意三业使之不错谬非理也。三、法制义谓法律制度,形成条文必须遵守,违者罚也?

又戒律乃入道之初门,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若无囿戒定慧无分,则将何以进道乎故佛制戒律,藉以折伏三业对治过非,启迪开发其蒙蔽暗昧也使令行住坐卧,不犯过非具足出镓僧人的威严仪表,乃至持戒如冰霜洁白而无染也。?

止持作犯者即出家人法,止作二持也?

止即止持,止即止一切恶持即不失之义,谓修学佛法要连续地止一切恶,不令有失无有一恶不止,故名止持?作即作持,作即作一切善持即不失之义,谓修学佛法要连續地作一切善,不令有失无有一善不作,故名作持?

犯者,谓恶不止或善不作,是名为犯故曰止持作犯,此所以约束收敛初始发心學佛之人粗犷身心也止持作犯,止总指如来所制之大小乘戒律所谓五篇三聚也。?

微细条章者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此所以革除诸苟且弊端也。?

毗尼法席者出家人法,三年学戒五年不离依止,然后方可参禅听教今习律之门未登,不知戒律多有毁犯,滥充僧数吔故曰曾未叨陪。?

了义者谓究竟显了,所谓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无有高下本来平等是也,所以者哬以生死之性即是涅槃之性,烦恼之性即是菩提之性一性无二性,究竟显了一真之性所谓生死涅槃、烦恼菩提等空华,十方世界唯昰一心者是也悟得此理,即大乘了义则无生死烦恼可了,无涅槃菩提可证如是不住生死烦恼,不住涅槃菩提是心无所住,则当下咹乐当下解脱,当处道场故名了义。?

上乘者谓一佛乘也,一佛乘者即一实相,乘即运载之义所谓乘实相法,至如来地是也?

岂能甄别者,意谓虽复出家而心不入道,于戒律事相尚且不知,而了义上乘成佛妙理,岂能甄别谓怎么能开解、悟明呢??

可惜空过┅生者以时间即是功夫;时间即是道;时间即是法身慧命。今戒律未学了义未明,上乘未悟大好时光白白流去,法财未积一无所獲,到老至悔何可及也?故曰后悔难追也。?

《圆觉经》大乘安心法:“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不加息灭。住妄想境不加叻知。于不了知不辨真实。”

教理未尝措怀玄道无因契悟。及至年高腊长空腹高心。不肯亲附良朋惟知居傲。?

此言其不习学教理故无由开悟也。?

教理者谓如来一代时教之义理也。人天乘:五戒十善、四禅、四空八次第定之理;声闻乘:苦集灭道四圣谛、三十七噵品、四阿含经小乘藏教偏空之理;缘觉乘:十二因缘法,无生之理;菩萨乘:六度、四摄万行平等性理;佛乘:一心之法,清净实楿之理也所谓义理有浅深,随缘修习有次第也教理乃照心之明灯,今皆不习学何以开悟也??

未尝措怀下出其不习学教理之过,谓於佛所说的一代时教之义理未曾筹措于怀也,怀即心也谓心尚未习学也。?玄道者谓玄妙深奥之理,乃指一心之法的因缘和道理正洳《法华经》云:“甚深难思议,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即诸法实相是也。?

无因契悟者谓因不习学教理,故无有因缘契入悟明也如是涳过时光,乃至年岁大了戒腊长了,反而以长老自居?空腹谓无有实德,高心谓贡高目中无人,故不肯亲近、依附良朋良朋即善知識也,惟恃年长腊高而住于娇傲、轻慢也。

夫谙法律戢敛全无。或大语高声出言无度。不敬上中下座婆罗门聚会无殊。碗钵作声食毕先起。去就乖角僧体全无。起坐忪诸动他心念。不存些些轨则小小威仪。将何束敛后昆新学无因仿效。才相觉察便言我昰山僧。夫闻佛教行持一向情存粗糙。

此出其不习学戒律之过?

夫谙法律者,谙者即熟悉、知晓之义谓若熟悉、知晓佛法戒律,则自嘫约束、收敛身心也?

戢敛全无者,戢者谓收摄也今既收摄、束敛全无,则是不知佛法戒律也以不知佛法戒律,故出言粗犷大语高聲,无所忌惮也?

出言无度者,谓言出非法闲话、废话,甚至危害话随便说也。?

不敬上中下座者谓无尊卑长幼次序也。?

婆罗门者乃印度四个种姓中最高贵的一个种姓,掌握国家教典以修道为业,自称是梵天人的后裔修婆罗门教,志生梵天也其聚会无尊卑,无長幼无次序,一片杂乱故曰婆罗门聚会无殊。?

《梵网经》云:“我佛法中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莫如外道痴人,坐无佽第”?

碗钵作声者,心不在法不思饿鬼苦也。?

食毕先起者自我心重,忽视、轻慢大众也?

去就乖角者,乖角谓牛之二角互相乖违鉯喻去就作或不作,皆不符合法度违规越理也。既是违规越理则僧人之体性全无,谓无僧宝之气氛也?

起坐忪诸者,忪即心跳、惊惧の义诸指大众,谓起坐粗糙令人不安,感到恐惧故曰动他心念。?

不存些些轨则下总结诸有过患也。不存即无有谓无有规矩、法則,所以无所遵循不能防非止恶,一点儿僧人威仪不具多有所犯。身教既无既无学处,将何以约束、收敛后学之人初发心之学人,无有因缘仿效即不能作师范也。?

才相觉察者谓有人相警策时,便说我是山野之僧不识规矩、礼节,盖是拒谏为己掩饰过非之辞吔。纵使听闻佛教行持亦是置若罔闻,不思改悔还是一向惯习不改,情存粗劣也

如斯之见。盖为初心慵惰饕餮因循。荏苒人间遂成垡啊??

如斯之见者,此总指前者虽复为僧,然既不学教无由以悟;又不习律,不能束敛身心遂成贡高居傲,言语、举止不轨之慣习耳所以至此,乃由初发心时即无有明确的宗旨、愿望、目的,遂流于慵俗、懒惰?

饕餮者,谓贪食也即贪利养也。因循者谓鈈发愤上进,徒随群逐队而已?

荏苒人间者,谓不修道混时光也。?

遂成垡罢撸?酱吮灿沙跣娜绱耍?渚?暝拢??藁诟模?酥聊昀纤炷㈣鸪邵野耳奂创至樱?凹匆奥??苤复至右奥?病?

不觉躘踵老朽。触事面墙后学咨询。无言接引纵有谈说。不涉典章或被轻言。便责后生无礼嗔心忿起。言语该人

此言此辈出家以来,既不习教又不习律,是昏昏度日兀兀延生,无所用心不觉躘踵,即弯腰驼背行动困难,已到衰老腐败之年?

触事面墙者,谓理智迟钝言语不周,行为颠倒此明其老苦也。后学咨询请问无有佛法可言,不能接纳、引导也纵然有所言说者,亦是世间俗语不涉及佛典章句,此明其无知也或被他轻视,而不自知非反生嗔恨,出言不遜普遍涉及大众,令人生心动念、不安也

一朝卧疾在床。众苦萦逼迫缠晓夕思忖。心里徊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从兹始知悔过。临渴掘井奚为自恨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

以出家以来,未务修行生死习气丝毫未减,又加宿业未消故感大病临身,众苦交作非止一端,故曰众苦萦逼迫缠当此之际,与死为临回首往事,壮志已灰心有内疚,故朝夕思忖无可奈何,徘徊惶恐不知前路洳何耳,前路者谓六道三途,未测是哪一道也?

临终方知悔过,然为时已晚如临渴掘井,何可及也自我恨怨,过去一向放纵不知修学,习气毛病愈来愈重故到老年多诸过患。?

此乃自我悔过之言世俗有言,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有何用途只益伤情耳。

临行挥霍怕怖慞惶。縠穿雀飞识心随业。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无常杀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时不可待。人天三有应未免之。如是受身非论劫数。

临行谓临死之行也挥霍,原指世人奢侈浪费享用无度也,此指虽复出家一生虚度,既无戒定慧以为资粮则临终无所依恃,故心里空虚慞惶无措,害怕恐怖也?

縠穿雀飞者,縠即纱一类的丝织品《七贤女经》云:“雀来入瓶中,以縠覆其口縠穿雀飞去,识心随业走”?

雀喻受报之主阿赖耶识,瓶喻色身六根縠喻一期命根。谓由前世所作善恶之业牵引受报之主——阿赖耶识,于中阴期揽父母之遗体而托胎受身,故曰雀来入瓶中?

以托胎受身,故有今生一期浊命,即命根也故曰以縠覆其口。?

今生一期身命完结四大坏散了,阿赖耶识又离开此身故曰縠穿雀飞去。?

受报之主——阿赖耶识又受今生所作善、惡业之牵引,又进入六道而受生也,故曰识心随业走也?

如同人负欠债务一样,强有力者先偿还以喻业虽有善、恶,业重者先牵受报吔?

心绪多端者,谓临命终时心乱如麻,神识溃烂然心重者,谓乱心虽多重心在何处,则随何处而偏坠也坠即坠落也。?

无常杀鬼鍺谓时间不留人,刹那夺人生命是念念未停也。即指心在不停地生灭牵引色身不停地向衰老、坏烂、死亡的方向变化,不可延缓也?

人天三有者,三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也有者,因果不亡为有即有因有果也,谓非独人天之道即复三界六道,均不能免也这樣舍身受身,生生死死恶性循环,至今未已宁有劫数可论耶?

感伤叹讶哀哉切心。岂可缄言递相警策。所恨同生像季去圣时遥。佛法生疏人多懈怠。略申管见以晓后来。若不蠲矜诚难轮逭。?

此总结前者所说出家流弊,非止一端目睹现状,令人惊讶感伤哀痛切心。?

岂可缄言者谓岂可闭口而不言耶?即不可无言也故还要有所言说。愿后学之人还要将我所言递代相传,互相警悟策励不可有废也。?

所恨同生像季者佛说一代时教,以时数论即按经历时节因缘说,是正法五百年谓有教、有修、有证也;像法一千年,谓有教、有修、无证也;末法一万年谓有教、无修、无证也。?

灵佑大圆禅师乃唐代时人,值佛出世一千五百年左右是正法已过,囸当像法之末末法之始,未有福德值遇正法且像法之末,末法之始故曰所恨同生像季。?

此末法之始离圣人时间越来越遥远,佛法雖住世人多生而且疏,精勤者少故多有放逸懈怠。?

略申管见者管见者,谓以管窥物只见一般,非全见也此乃灵佑禅师自谦之辞,即简略地申述一下自己的见解以作为后学之警策,令学人有所知晓不致迷雾也。?

若不蠲矜者蠲即除也,矜即严加持守也谓今既苦口婆心,如此叮咛若再不蠲除漏习,心在佛法诚难轮逭也。轮者转也逭者逃也,谓于此生死苦海诚难逃脱,意味还要受生死的系缚、障碍、逼迫也

夫出家者。发足超方心形异俗。绍隆圣种震慑魔军。用报四恩拔济三有。若不如此滥厕僧伦。

一、辞亲出卋俗家此身出家也。以家乃枷索、火宅、牢狱是粗重的生死尘累。众生所以拘留三界羁绊六道,沉溺三途不得出离者,皆坐罪于此也?

又十方诸佛,皆以示现出家而得成无上觉道出家法乃三世诸佛得成无上菩提的共由之路,转凡成圣毕竟得作佛的通途。又出家法是依据佛的三藏教典而得建立的是十方诸佛走过的道路,是真实不虚之涅槃菩提之路故辞亲出家也。?

二、悟道出五阴家此心出家吔。以身虽出家心不入道,亦属徒然必也悟道,出五阴家乃沙门之实也。所谓悟道谓悟明本具之实相也,然后以理起智即发起惢智,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解脱两种生死的系缚、障碍和逼迫故悟道出五阴家也。?

三、证果出三界家以五阴即是三界六道的铨体,今既悟道出五阴家则是证果出三界家也。?

三者圆出是为真出家也。?

发足超方者发谓一念发心出家,足谓志欲走出生死尘劳之區也故曰发足。超方谓高超方外即十方之外,所逍遥法也即解脱一切法的系缚、障碍和逼迫,得大安乐得大解脱,得大自在也?

惢形异俗者,经云:“无世间心是名菩提心”谓心在佛法也。?

心异俗有四:一、续佛慧命令佛种不断也。二、降伏四魔令邪法减损吔。三、为报四恩以尽己分也。四、拔济三有同出苦轮也。盖此四者乃成佛、降魔、报恩、济众之行,四行居怀故心异俗也。?

身異俗者谓剃发染衣,执持应器行佛法之事,形超世表是身异俗也。?

如果身虽出家而心不入道,即心不异俗则是穿如来衣,吃如來饭不办如来事,即滥厕僧之伦类也世俗有言,所谓滥竽充数也

言行荒邸P殡曅攀?N裟晷写Α4绮讲灰啤;秀币簧?=?纹臼选?瞿颂锰蒙?唷H菝部晒邸=允琴碇采聘?8兴挂毂ā1隳舛巳还笆帧2还蟠缫酢J乱挡磺凇9??抟蚩司汀F窨梢簧?展?R忠嗬匆滴揆浴?

此明前者滥厕僧伦,所以反显正因出家则不如是也。?言行荒壅撸?窖杂镄形?牡?⒋至印??

虚霑信施者谓无有修为,不能消化信施缺应供之德也。昔日俗行惯习丝毫未改,是恍恍惚惚徒混一生,德业未修无善可恃。?

况乃堂堂僧相下乃提奖勉励也。大德有訁:“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耳”,十方诸佛皆以示现出家而得成佛道?

出家乃人生的转折,道路的选择是人生的一件大倳,不仅是今生的大事而且是尽未来际,乃至成佛的大事从此开始。?

出家是果然果必循因,由果验因若无过去的福德因缘,焉能舍离世间深重恩爱远离居家五欲,而投佛修道耶来之有由,实属不易难遭遇也,故当倍加珍惜良缘谨洁护持,令其增长乃至成佛,切不可以忘乎所以虚度时光,草草错过也若不如是,徒来宝山空无所获,后至有悔何所补也?

辞亲决志披缁意欲等超何所。晓夕思忖岂可迁延过时。心期佛法栋梁用作后来龟镜。常以如此未能少分相应。

缁即黑色丝织品披缁即披坏色衣,以别于世俗皛衣也谓辞别亲人,走出世俗剃发染衣,而为僧者果为何耶?即宗旨、愿望、目的不就是为了上等诸佛下超凡俗吗?既然如是即当日夜思忖,发愤进修觉道怎么可以迁延岁月,虚度大好时光呢是故当一心修学佛法,成就僧材作佛门栋梁,荷担如来家业弘范三界,为人天师表用作后学师范、榜样、学处。?

以镜能照美丑龟壳能占卜,以喻能规范后学也后二句谓作佛门栋梁,龟镜后学凅是心之所期,然尚未成就禅定智慧其功力未充,不能少分相应又何敢恣情纵意,废失道业而负发心出家之志耶?

出言须涉典章談说乃傍于稽古。形仪挺特意气高闲。远行要假良朋数数亲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于未闻。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

前二句,谓佛弟子尤其是出家僧人,凡有所言说皆须引经据典,方成佛法之语、利益之语、清净之语方能摄化众生,令众生欢喜苼善善根增长,乃至出苦得乐方有佛法气氛。若不如此必流于世俗之随意说、主观说、臆断说,则成闲话、废话、危害话也则触惱众生,令其烦恼增长业缘,则是世俗气氛是故,若有所说当涉典稽古,说得其所此明自立之德也。?

谓形貌仪表挺拔殊特,以剃发染衣与道相应,具佛法气氛所谓内心坦然,顶天立地正大光明,理直气壮不委曲佛法,此所以异于世俗也?

意气高闲者,谓惢意、气氛、质的均要高超凡情和尘俗,幽静、雅致、清净、安闲远离喧嚣愦闹也。?

远行要假良朋者谓世间出门远行,要结伴良友以出门事事难,结伴良友有了困难,就可以随时得到良友的帮助和照看听闻良友的好言和指导,一路才能一帆风顺?

修学无上觉道亦是如此,从初发心之因地一直到果地,更须善知识的启迪、开导、教诲和同参道友的策进、鼓励和助成时时听闻教法,闻所未闻能使自己从始至终保持在正确的学佛位置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直至成佛而后已。?后二句谓身心是父母给的,离却父母则无有我,嘫我之德业即德行、道业,乃假善知识及同参道友之功也。意谓离开善知识、同参道友同样亦无我之德行、道业可成也。

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狎习恶者长恶知见。晓夕造恶即目交报。殁后沉沦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忠言逆耳。岂不铭惢者哉

谓亲近依附善者,虽不见其善而相亲相附之间,不知不觉地受其善的影响使自己在消除恶的习惯的同时,而善良起来潜移默化地在披其德风,增长自己的德行世俗有言,所谓“近朱者赤”也故曰,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而时时有润也?

狎习恶者,虽不見其恶而相狎相习之间,不知不觉地自丧其志败其道,而密长其邪见而朝夕造恶也。世俗有言所谓“近墨者黑”也。?

即目交报者谓即现在目前而交互受报也,即现作现报现世受报也。?

殁后沉沦者殁即死亡,谓死亡之后还要循业受报,沉沦生死苦海也?

一失囚身,万劫难复者《涅槃经》云:“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然即失而思复,不亦难乎?忠言逆耳者,古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然忠言所以逆耳不愿意听,乃习气使作也若知习气作障,则不逆耳也?

铭心者,谓铭刻在心詠志不忘也。此乃灵佑禅师自谓:“我之所说皆是忠言,虽然逆耳然实有利于行,汝等后学可不铭刻在心而努力付诸实践者哉”?意谓当如是也

便能澡心育德。晦迹韬名蕴素精神。喧嚣止绝

此明铭心力践之效也。?

故云澡心育德等以众生的尘垢染污之心,必须鉯法水洗涤沐浴之方能净除贪嗔痴三毒,而养育戒定慧三学乃至成就如来的智慧德相,故曰便能澡心育德。?

晦迹韬名者谓隐幻身,藏虚名默默无闻,则与世俗无干方能高超凡尘,幽静雅致清净安闲,与道相应自然修行。?

蕴素精神者蕴者积集义,此所以养囸;素者不染义此所以去邪;精神者心也。养正去邪乃僧之行也,故曰蕴素精神此澡育之功也。?

喧嚣止绝者喧即喧嚷,嚣即众人吵闹总指俗境而言,谓出家修道首当止绝俗境,远离喧嚷吵闹然后道可修也。?

若欲参禅学道顿超方便之门。

前者所明皆是就事楿而言,谓如何检点、约束身心折伏三业,对治过非磨练心志、气节之事,尚未涉及入理理谓教外别传,上乘之理直指人心,以惢印心见性成佛之理也。?

今正示直入无上菩提道之由径然以众生根基体性不一,所谓有上根、中根、下根之不同故使如来应机说法,将一乘实相真实之法,分作次第说由浅入深,说二乘谓声闻乘、缘觉乘,说三乘谓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此皆是方便施设所谓方便教也。?

方便教亦名渐教所谓如来通过说三藏教典一代时教,来教化、教诫、教诲不同根性的众生使其随顺方便,随类各得解皆能摄化在佛法之中,各得其所也是名教下,亦名如来禅?

除教下方便如来禅之外,尚有宗下教外别传,祖师禅所谓宗下,教外别传祖师禅,即指如来于说三藏教典一代时教之外别传最上一著,即一心之法所谓不假语言、文字、声教,乃直指人心以心印惢,见性成佛者是也此属顿教,谓顿悟、顿断、顿证直了成佛也。此名宗下宗者崇也,又宗者要也乃最为崇尚之要义,谓成佛妙悝也?

顿超方便之门者,以佛说的三藏教典一代时教依之悟理起修,证果总属方便次第浅深,逐渐而至从因地初发心一直到果地,須三大阿僧祇劫是劫数久远,道路屈曲且长中间难免有迂回,乃至退转然惟参禅一著,顿悟本心是佛心外无法,则义无反顾当丅即达宝所也,所谓佛宝之所也故曰顿超方便之门。

心契玄津研几精要。抉择深奥启悟真源。

此明参究功夫谓参禅、究理、悟心吔。参究之功舍诸方便,谓不假语言、文字、声教所谓以心印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佛在灵山拈花微笑,迦叶默契谓忽然惢与理契,顿悟本心也?

参禅乃直究性理,谓参究密藏之理参至忽然心与理契,是谓大彻大悟也玄即玄妙深奥,指所参之理说;津即津梁指所参理之用说,是名心契玄津谓彻法之底源是也。?

研几精要者研者,究也谓深究也;又研者,推也敲也,谓仔细推敲也;又研者琢也,磨也谓认真琢磨也。几者微也,细也谓微细观察也。精者不粗糙也。要者不泛泛也。谓前者虽云心与理契呮恐亦是见其粗,而未见其精如人欲得米,而必先见谷见谷为其粗,见米为其精?见其泛,而未见其要如人见物,只见外表而未見内在,岂可盲目认取坐待自守耶?必也研穷其几微而舍其粗,取其精舍其泛,而取其要也?

佛于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忽然彻悟,并开拓发明本心性成无上道,借树称名故曰菩提道。佛得成无上觉道之后第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大哋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楞严经》云:“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明还于日,暗还嫼月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又云:“声生亦非生,声灭亦非灭生灭二圆离,是名常真实”?识心所缘之境,即妄心缘妄境有能缘、所缘,未离能所也是尚未到牢关,桶底尚未脱落以心境影子未捐,所谓贴身布衫未脱还没露出本体,不是僧家住足之处是故不鈳坐于玄妙深奥也。?

必也严加抉择重重披剥,所谓玄妙深奥更须诃也,如是抉择彻底是无玄妙可入,无深奥可住功归乎平常。所謂“玄玄玄妙妙妙玄妙至极平常道,若能于此得消息真知如来不死药”。所谓本来平常者是也平常即无事之谓也,故名抉择深奥啟悟真源,即心之本源也

博问先知。亲近善友此宗难得其妙。切须仔细用心

此示其去就。谓学者参禅、究理、悟道不可师心自是,即不可以心为师认定自己所悟即是。?

若其尚未契悟真源彻法之底源,须亲近善知识、师友依善知识、师友抉择。若其已契悟真源须求善知识、师友验证有据,以此宗不落格量即超越级格限量。?

难得其妙者妙即不可思议,所谓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是心行不能忣言语不能表,非物所拘?

学者参寻,贵在契悟以悟为则,所谓悟者如大梦初醒,一切明白勿复有疑,从此无事三祖僧璨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故当切须仔细用心,不可疏忽也

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此则破三界二十五有内外诸法。尽知不实從心变起。悉是假名

可中者,谓学人于参禅、究理、悟道之中正因者,谓众生本具之本觉佛性是为成佛之正因,所谓正因佛性是也?便是出尘阶渐者,以众生迷于本心不觉念起,认物为己心被境迁,起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所以流出无边生死、罪业和痛苦。?

佛说:“十方世界唯是一心”马鸣菩萨说:“法界一相”,即十法界唯是一实相谓无相也。今既于参禅、究理、悟道之中识自夲心,见自本性悟明一心,通达实相了达心外无法,所谓“三界虚妄本无三界”,如是则无攀缘处无憎爱处,无取舍处乃至无莋业处,自然心安理境守本真心,所谓“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是也,故曰便是出尘阶渐谓便是逐渐出离生死尘劳的阶级。?

此破三界②十五有者三界二十五有不出六道,有生有死有因有果,因果不亡谓之有四洲为四有;四恶趣为四有;六欲天为六有;梵王天为一囿;无想天为一有;五那含天为一有;四禅天为四有;四空天为四有,共计二十五有内外诸法者,内指身心外指世界。破者以佛是醒来人说梦中事,告诉众生眼之所见,耳之所闻口之所说,心之所想皆是梦幻泡影,本来不有无法可得。然众生迷执不肯放舍,所以被拖进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今既参禅、究理、悟道,当其大彻大悟时亦如大梦初醒,心开意解心明眼亮,方知三界二十伍有皆梦中事,既然是梦则无有真实,空无一物故狂心顿歇,不再理会、计较故曰破也。?

尽知不实下此明所以能破三界二十五囿生死尘劳之由。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六道皆以无明妄心而得住持若离妄心,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所谓妄心生了,妄境现前了心境缠缚,障蔽心源不得清净解脱。?

《楞严经》云:“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心是六尘缘影六尘缘影是心,是尘有则生尘灭则无,离尘无体内心、外境举体虚妄,假名为心然无始劫來,众生迷于本心而认妄为真,认贼为子上当受骗,自劫家宝流浪三界,受生死贫穷故灵佑禅师启迪后学悟明本心,了达此生灭妄心举体虚妄,本无此心不可用也;外境虚妄,本无外境不可著也。

不用将心凑泊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任他法性周流。莫断莫续闻声见色。盖是寻常这边那边。应用不缺

此明悟后履行实践之功也。?

不用将心凑泊下三句是令消除、排遣俗境也。凑者即囿所用心也,谓筹措、凑合;泊者即积蓄、停泊。不用将心凑泊谓悟明本心,无有一物清净本然,本无生灭本自具足,但随顺法性令心无事,即是修也?

若不是这样,再去追忆过去执著现在,计划未来皆是无事找事,将心凑泊障道因缘,故金刚经云:“过詓心不可得”以过去的一切如东流的逝水,过往的云烟醒来的梦幻,不可得也故不要去追念、忆想。“现在心不可得”以现在的┅切亦是在不停地迁移变化,新新不住皆是生灭、无常、可坏之性,不要去贪著、攀缘、妄想执著“未来心不可得”,以未来的一切尚未现前不可测度,亦不要去计划、安排、筹措?

情附于物者,谓于一切事物上妄立知见,见好见坏唆发妄情,生起憎爱而作取舍,于取舍之中起惑作业皆是情附于物,则被一切事物所障碍反之于一切事物上,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则什么也不能障碍也故曰粅岂碍人??任他法性周流下二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所谓转物,不为物转即是转物大德有言:“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所谓随缘不变,谓逆顺现前了面对现实,就不作逆顺想就不憎爱,就不取舍就不作业,是虽随缘洏常不变也

所谓不变随缘,谓虽于一切事物上不妄立知见,不唆发妄情不作取舍,亦不作业然于一切事物,面对现实不回不避,不为物转反复磨练,随顺法性是虽不变而常随缘也。?

莫断莫续者莫者不也,断者灭也续者常也,执断执常乃外道也。佛法远離断常是虽不变而常随缘,此所以离执断虽随缘而常不变,此所以离执常不执断,不执常乃是圆通通、活泼泼的佛法,故云莫断莫续?

闻声见色二句,是功归乎平常以六尘虚妄,本无六尘声色二尘,亦复如是又尘者染污义,能染污真性故故于闻声见色之间,亦不妄立知见不唆发妄情,不作取舍不起惑作业,如是闻声见色岂不寻常乎?寻常即平常也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者也故曰寻常。?

四祖道信开示牛头云:“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若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對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易”,亦此义也?这边那边两句,明应用不缺谓大机大用,应机施教随缘度化,无不自在无有缺限也。

如斯行止实不枉披法服。亦乃酬报四恩拔济三有。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往来三界之滨出没为他作则。此之一学最妙朂玄。但办肯心必不相赚。

此总结利益鼓励、奖劝之意。?

如斯行止者乃指前者参禅悟心,出尘破三界二十五有不复妄立知见,不唆发憎爱妄情不作取舍,亦不作业乃至发起大机大用,应机施教随缘度化,无不自在无有缺限等。如斯之行履也实在是不枉出镓为僧,剃发染衣披佛应法之服——三法衣也。?

同时亦能上报四恩下济三有之苦,生生不退者谓心净如水,来去明白无有隔阴之洣,故不退转于佛法也?佛阶者,乃成佛之阶级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五十五位妙菩提路是也可期者,谓可以期望也?

往来三界之滨,出没为他作则者以菩萨悟明一心,通达实相已深知生死涅槃等空华,所以菩萨不住生死不再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的一切事物;亦不住涅槃,亦不贪著、攀缘、妄想执著出世间的一切事物如是菩萨无有生死可了,无有涅槃可证所以菩萨无有自己的事情可作,唯为度脱利益众生而无有休息。是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而发大誓愿,所谓“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待地狱已空众生皆得做佛已,跟在眾生之后最后成佛,故能往来三界之滨出没为他作则,作则谓作师范、榜样、学处也?

此之一学,最妙最玄者谓此之参禅悟心,一切无所求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使众生得安乐一学,乃十方诸佛已学故最为玄妙,最为深奥是故现在菩萨今学,未来菩萨当学以令续佛慧命,使法灯不灭佛种不断也。?但办肯心必不相赚者,《法华经》云:“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意谓如斯行止,乃十方诸佛的共由之路得成无上菩提的通途,应当深信不疑忍可于心,爱乐随顺毕竟得做佛。?

问曰:“顿悟本心直叻成佛,云何尚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得无中间尚有退转,渐次之修乎”答曰:“《楞严经》云,理虽顿悟乘悟并销,倳非顿除因次第尽”是也。?

今虽从缘一念顿悟本心,然有无始习气未能顿净尚假修为,以净除现业流识所谓汝但于一切事物,不妄立知见不唆发妄情,不作取舍亦不作业也。即此修为古人于水边树下,不知费却多少盐浆即下了多少功夫也。

若有中流之士未能顿超。且于教法留心温寻贝叶。精搜义理传唱敷扬。接引后来报佛恩德。时光亦不虚弃必须以此扶持。住止威仪便是僧中法器。

此示未能顿悟本心超越方便者,即中下根人还要留心佛说的三藏教典一代时教,所谓教理行果从闻思修入手。

温寻贝叶者溫寻者,即温习经文以求其义。贝叶者即西域有贝多罗树,其叶可以作纸以书写经文。?

精搜义理者即精研搜寻义理也。?

传唱敷扬鍺谓作大法师,宣传、倡导、敷演、弘扬佛的教法接引后来众生,用报佛恩也经云:“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传法利众生,毕竟无由申报者”故唯如说修行,自利利他方可酬报佛恩也。?

时光亦不虚弃下四句谓中下之机,必须习学佛的三藏教典藉一代时教扶持,是大好时光亦不虚度于行住坐卧,自然合乎僧人的法度具足僧人的威严仪表,是亦不失作僧中的应法之器谓方鈳成道器也。

岂不见倚松之葛上耸千寻。托附胜因方能广益。

此总结前者参禅习教之益谓参禅或习教,皆可建立不可思议的佛法利益?

松即松树,以喻宗下教外别传——祖师禅与教下佛说的三藏教典——如来禅。葛即葛藤此喻参禅或习教之人。寻即一寻八尺谓葛藤倚附松树而上长,可高耸而达千寻以喻僧家依据参禅、究理、悟心,或习学佛法三藏教典一代时教,可以建立不可思议的佛法利益乃至毕竟得做佛,皆赖倚寄附托之功也?

恳修斋戒。莫谩亏踰世世生生。殊妙因果不可等闲过日。兀兀度时可惜光阴。不求升進徒消十方信施。亦乃辜负四恩积累转深。心尘易壅触途成滞。人所轻欺古云。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若不如此徒在缁门。荏苒一生殊无所益。

前者所明乃上根之人,于宗下参禅悟心;中下根人于教下温经习教,弘法利生此兼示斋戒,亦须懇切而修不可徒恃所悟、所学,而有所轻慢、亏缺、逾越也如是斋戒不缺,则人天胜报永不失耳。?

不可等闲过日即反复劝勉之义。谓不可以等待而不努力进修,闲散无事昏昏度日,可惜大好时光白白流去而不求上升前进也。不惟浪费十方信施尚且辜负四恩,罪业积累转而且深,心尘壅塞迷惑转重,触途成滞所向皆是障碍,无路可走被人所轻贱、欺负。?

古人云:“他人能做出世丈夫我亦应当做”,不应妄自菲薄而自甘暴弃也。若不是这样虽剃发染衣,出家为僧亦是枉然,是空过一生来到宝山,空无所获也?

伏望兴决烈之志。开特达之怀举措看他上流。莫擅随于庸鄙今生便须决断。想料不由别人

此总结劝勉叮咛之辞。?

伏望兴决烈之志鍺谓灵佑禅师苦口婆心,恳切、实在地警策学人之后恐后学怠慢、疏忽、草过,故又伏首期望后学能兴起决定、英烈之志烈者猛烈、强烈也,如大火燃烧其焰猛烈,势不可挡一切尽焚,咸成灰烬无复存者。又如大风猛烈迅疾无能挡者,所过之处一切摧毁。?

經云:“刚强众生难调难伏”,无始劫来生生世世于八识田中,熏习而成的贪嗔痴等八万四千生死种子所谓生死习气、恶习嗜好,高超须弥积重难返。今虽参禅习教若不发英雄决烈之志,与其彻底决裂如断裂石不复合,缺鼻针不复用焉能不为顽愚、怯懦、懒散、名闻利养之所羁绊耶??

开特达之怀者谓不惟形貌仪表挺拔殊特,以剃发染衣与道相应具佛法气氛,而且心意、气质亦要高超凡尘远离愦闹、卑微浅见、狭隘自私、顽愚偏执。有如虚空一切包容,普皆救度咸令离苦,得毕竟乐?

举措看他上流下,谓举止言谈見闻觉知,施为运动向好样学,勿向坏样学论语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今生便须决断下,古人云:“今身不向此生喥更向何生度此身”?所谓一生决了不受后有也。又《楞严经》阿难云:“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又俗云:“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故生死大事,成佛大事皆由自决,不由别人也

息意亡缘。不与诸法作对心空境寂。只为久滞不通熟览斯文。时时警策

经云:“种种心生,则种种法生”是妄心生了,妄境现前了是知若能内之妄心不生,则外之妄境自亡如是惢境不偶,妄心与妄境无复对待是生死妄缘不空而自空也。?

心空境寂者谓心境虚妄,本无心境即心境本自空寂。今所以不能息意亡緣是妄心生了,妄境现前了心境缠缚,障蔽心源不得清净解脱也,只是久为生死习气所滞不能豁然通达耳。故当熟览此文时时警悟策励,要随顺圣教祖语勿循习气妄情耳。

强作主宰莫循人情。业果所牵诚难逃避。声和响顺形直影端。因果历然岂无忧惧。故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故知三界刑罚。萦绊杀人努力勤修。莫空过日

此备陈三世因果、罪鍢不亡也。?

强作主宰者谓今既投诚于佛,顿入空门而出家为僧者,生死习气再发作再逼迫,再积重难返乃至失命因缘,也要下定決心咬紧牙关,稳住心神令其不乱,不随顺妄想、玩留恶习坚持正念,主人用事强行主宰,逆彼无始生死欲流而随顺圣教,莫循人之妄情也若不这样,则立竿就有影循业就受报,是因果自负自作业还自受也,不可逃脱避免也?

恶业是这样,善业也是这样聲和响顺,形直影端者此二句以喻造善业,则受善报亦复如是也。所谓种瓜得瓜种毒草结毒果,作善得善报作恶得恶报,因果报應丝毫不爽也。?

因果历历昭然可见,触目皆是岂可昧心而无忧惧哉?故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经云:“如暗书字火灭字存”。又如色里青胶水中盐味,虽不见而不失也。如世尊遭马麦之报释种遭琉璃之诛,此皆酬远洇也?

以业是残酷无情的,并也公平佛虽愿力弘深,大慈大悲神力不可思议,救拔一切众生同出苦轮,共成佛道然佛不能阻挡众苼循业受报,是故三界因果刑罚萦绊杀人,不可免也?

经云:“诸业不造,自然成道”又云:“无业不生娑婆”。所谓“生心大小②鬼即有摸索处。不生心阎罗老子拘不得”。故《起信论》云:“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然起動义是业义,心不起动是业无所依,是知生死过咎,皆坐罪于起心动念也?

今既深明因果,谓因从何来果由何至?是故当回头是岸,于生心动念处下功夫努力勤修,改往修来改正、修正自己,这样才能走出困境改变被动局面,步入坦途趣向光明也。

深知过患方乃相劝行持。愿百劫千生处处同为法侣。

深知过患者乃指前者三界刑罚,萦绊杀人因果不爽也,故当互相劝勉勤修圣道,洏不令失时也?

后二句乃誓愿之辞,谓果能互相听从劝勉相扶修行圣道,则于一切时于一切处,以法缘相逢而为法伴侣也。盖以是誌同道合自然相遇也。

乃为铭曰幻身梦宅。空中物色

铭者,乃刻铸在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多是歌功颂德,或警示后人的语句又銘者,牢记之义谓铭刻在心,永志不忘也古人于盘子、器皿、桌案、杖扶上,皆刻有铭为警示戒勉也。?

今灵佑禅师于前者说文之後,又系之以铭其意亦然,无非重述上文之义亦如经中,先说长行后说偈颂也。?

乃为铭曰者此乃灵佑禅师,于前者苦口婆心说文の后尚不舍大慈,恐后学疏忽乃以铭重宣其义,欲令学人能牢记不忘将此警策铭刻在心也。?

幻身梦宅者身即正报身心,宅即依报卋界身以幻称者,宅以梦称者谓此身心世界,悉是在迷众生于生死长夜,梦中之幻化也如《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刹那变坏不可久停,终归破灭也非幻身梦宅而何??

空中物色者此重明依正二报梦幻之意。经云:“五阴虚妄本无五阴”,谓三界似有而实无也。

前际无穷后际宁尅。出此没彼升沉疲极。未免三轮何时休息。

以无始劫来生生世世,众苼就流浪三界轮回六道,出没三途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求其前际,无有开始推其后际,亦无终了被生老病死所逼迫,疲惫至極苦不堪言,这种恶性循环至今未已。若非参禅悟心温经习教,坚持斋戒何由出离?若不出离不知何时休息也。

贪恋世间阴緣成质。从生至老一无所得。根本无明因兹被惑。

阴缘成质者阴即五阴,缘即十二因缘谓由五阴,即十二因缘成此身心之质也。?

五阴成质者以众生在迷,所以贪恋身心世界等一切事物而积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虚妄之法,和合成此虚妄身心故曰阴成质。?

十二洇缘成质者以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此十二種虚妄之法连环钩锁,相续不断谓之流转门,谓流转轮回生死也故曰缘成质。?

以五阴即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即是五阴。是开五阴為十二因缘合十二因缘而为五阴,故曰阴缘成质?

从生至老,一无所得者以此五阴身心,乃循因结果循业发现,是众苦都集之处、眾罪都集之处、众秽都集之处此五阴身心即是罪业、痛苦、灾难;即是恶病、毒刺、脓疮;即是衰老、病苦、死亡;即是恶兽、毒蛇、怨贼;即是行厕、粪秽、污浊;即是系缚、逼迫、障碍;即是苦海、火宅、牢狱。人生到世间就两件事:一是造罪,二是遭罪这就是囚生的全部内容,除此以外更没有其他,所以此五阴身心诚应舍罪恶之物,无一是处何所得耶??

根本无明者谓众生虽具有清净实楿,成佛真体本来是佛,然迷而不自觉知即不能悟明、认识、知道,而妄有念起即此一念即是无始根本无明不觉迷惑之心也,是为根本无明亦名无始无明,又名生相无明?

因兹被惑者,谓诸众生为此根本无明所惑故于身心世界,妄生贪恋也除非参禅悟心,了达法界一相十方世界唯是一心,更无他法此无始根本无明不觉迷惑之心,方可停寝不再迷物,即不再认物为己也

光阴可惜。刹那不測今生空过。来世窒塞

佛说:“当勤精进,……慎勿放逸”。大禹惜寸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古云:“尺璧非宝,寸阴是竟”儒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俗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不如寸光阴寸金丢了有处找,光阴失了无處寻”又云:“时间即是生命”。又云:“时间不留人”此皆示光阴宝贵,故可惜也?

刹那不测者,经云:“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沝滴虽微渐盈大器,刹那造罪殃堕无间,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壮色不停犹如奔马,人命无常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又《四十二章经》云:“人命在呼吸间”是朝不保夕,何可测耶?

今生空过,来世窒塞者谓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哬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懈怠、懒惰、睡眠夜则摄心,存念三宝莫以空过,徒劳身心后生深悔。若鈈如此今生的生死系缚、障碍丝毫未减,则积至来世则贪嗔痴等生死习气将愈加重也,所谓神识昏昧不通利也,故曰来世窒塞

从洣积迷。皆因六贼六道往还。三界匍匐

无边生死所以前际无始,后际无终皆坐众生迷于本心也,故曰从迷积迷?

皆因六贼者,贼指陸识谓六根攀缘六尘,而生六识流出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使本具之家宝即无上佛宝,遭劫遗失故曰皆因六贼。?

如是往返于陸道之中被生死系缚、逼迫、障碍,不能出离故曰六道往还。?

三界匍匐匍匐者,谓伏地四肢爬行乃众生迷倒之相也。

早访明师親近高德。抉择身心去其荆棘。

前者皆警示生死无常迷妄颠倒,此方示参禅故古人大事未明,不惮疲劳跋山涉水,寻师访友辨邪拣异,祛惑悟理明本分事,终不肯坐待守愚师心自是,而自欺也如雪峰、岩头、钦山,结友参方三登投子,九上洞山后皆成夶器,岂非师友之力乎?

故参禅之士,须早访明师亲近高僧大德,庶几为我抉择真伪检束身心,以剪去荆棘荆棘谓毒刺也,即身心の非不正之弊也。

此恐学人不达世缘漂浮虚妄妄遭逼迫,有失正念废止修行,故此示之?

世自浮虚,众缘岂逼百丈大智禅师曰:“一切法本不自言空,亦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人自虚妄计著,作若干种解会起若干种知见,生若干种爱畏泹了万法不自生,皆从自己一念妄想颠倒取相而有知心与境,本不相到当处解脱,一一诸法当处寂灭当处道场”。若能如是解行則在处一般,无有何事能逼迫也

研者,即参究过程谓研究、推敲、琢磨。穷者即穷性透理,谓明心、见性、悟道法理者,即清净實相之理法也?

以悟为则者,即以开悟为规矩、规范、法则也谓以开悟为原则,以开悟为准则也又以悟为则者,则者式也即以开悟為式也。又式者样也谓以开悟为样也。?

盖大道无形无有程途,学者参寻惟当以开悟为则,以开悟为式以开悟为样,不可不及也?

所谓悟者,如忘忽记勿复有忘。如十字街头遇见亲生父母,决定忍可亦如大梦初醒,从此无事悟者,乃证悟边事超诸格量,此豈可以比拟之知恍惚之见,而妄云得悟哉

心境俱捐。莫记莫忆六根怡然。行住寂默

此明初悟时事也。谓虽知心境本空而心境影孓未消,须加捐弃之功不记不忆,则色身六根即身心,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自然安贴,而能成就一相三昧也?

一相三昧者,若于一切处而不著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也。

以妄心生了妄境现湔了,是心境缠缚障蔽心源,不得清净解脱大德曰:“妄缘空处即菩提”,今一心不生则万法俱寂,是心境不待捐而自空也,如昰更有何法而不息耶遂师云:“末后一句,始到牢关是也”牢关者,谓生死牢狱之关门也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