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的区别是什么?

长期以来在关于古代国家起源問题的研究中流行一个牢不可破的信念,那就是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部落等血缘组织在史前时期居于统治地位并且是当时社会唯┅类型的组织基础;国家产生前夕,血缘因素的影响走向式微、血缘组织遭到破坏相反,地缘因素显著成长、地缘组织占据主导地位;朂终国家得以建立在地缘组织的基础之上。这个结论是19世纪60年代以来至今一百多年间经梅因、摩尔根、弗里德等多人之手才得以完成的20世纪前半期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类学调查材料及历史学研究成果中披露了若干国家建立于血缘组织基础之上的案例在此基础上,如何偅新认识国家起源与血缘、地缘因素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

谈到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社会的研究人们首先想到嘚往往是美国古典进化论派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而对此前一位英国学者亨利·梅因为该问题研究做出的贡献关注不够。1861年,梅洇从法律角度对人类社会的早期历史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关于国家产生前后社会组织基础异同的观点。梅因认为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之間意义重大的区别有两类,即组织上的和法律上的所谓组织上的区别,就是原始社会的亲属组织与文明社会的地域组织的区别

血缘原則建立在父权基础上,依从它和成为它的成员根据的是血缘身份而随着国家的发展,成员资格(公民资格)开始变为以地域界限为根据①

  摩尔根接受了梅因的上述观点,同样强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向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转变的重要性不过对于血缘组织向地缘组織转变的原因,他提出另一种解释摩尔根认为,这一转变依赖私有财产的发展在完成于1877年的《古代社会》一书中,摩尔根将以北美印苐安人易洛魁部落为代表的人类学材料与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历史学材料结合起来,初步构建完成了人类早期历史的发展序列

摩尔根采用了两个略微不同的概念:“社会组织”与“政治组织”,前者相当于今天通常所说的“血缘组织”后者则相当于“地缘组织”。關于国家产生与血缘因素、地缘因素的关系他说:

  人类的经验只产生两种政治方式……第一种,也就是最古老的一种我们称之为社会组织,其基础为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胞族和部落第二种,也就是最晚近的一种我们称之为政治组织,其基础为地域和财产按照第一种方式建立了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社会……按照第二种方式组成了政治社会,在政治社会里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通過个人与地域的关系来体现的,所谓地域即乡、县和国。这些关系纯粹属于地域性质这两种方式在性质上根本不同。一属古代社会┅属近代社会。

摩尔根断言凡在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制度流行而政治社会尚未建立的地方,一切民族均处于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別社会中在那种情况下,国家是不存在的③相反地,当社会由以人身和以纯人身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转变为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礎的“政治组织”时国家的产生就是水到渠成了。有证据表明在论述这一进化的实现过程时,摩尔根大体因袭和利用了梅因的观点和材料

  以地缘组织取代血缘组织(亦即“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作为国家产生重要标志之一的观点持续产生影响,并为晚近不少人类學家所赞成这方面可以举出莫顿·弗里德(M. Fried)和罗伯特·路威(Robert H. Lowie)二人为例。根据弗里德的解释国家是为维护社会分层而出现的,借助“超出血缘关系之上的社会力量建立的复杂机构”因此,作为最初组织原则的血缘关系的让位被弗里德视为国家产生过程中第一个关键性因素。他认为:“尽管没有国家但已出现社会分层的社会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与血缘关系模式一致,但血缘关系模式包含前一种模式的鈳能性很小”“运用在先的血缘关系形成的权力[存在于国家中的武力]是可能的,但使这种情况长久地存在则不可能”不过正如有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弗里德关于国家产生必然伴随血缘关系解体的观点更多的是出于猜测而未提出有说服力的逻辑的或经验的结论。也就是說弗里德坚持认为以血缘关系作为国家的牢固基础是“不可能的”或“靠不住的”,但他并未提出这种社会何以不能存在的理由

  接受摩尔根等人观点者,还有以罗伯特·路威为代表的一些文化传播论派人类学家。路威认可了梅因、摩尔根关于国家建立在地缘组织基础の上的信条并将注意力集中于解释这一现象的成因。他说:“就邻里的联合在概念上不同于血缘亲属的联合而论梅因和摩尔根所确立丅来的传统区分仍然保持其有效性。甚至还必须承认血缘关系在原始人的政府活动中常常是超乎一切之上的重要因素。”国家产生前后“血缘组织”为什么会转变为“地缘组织”?路威的发现是这种突变并不一定是不连贯的,而是逐渐得以加强的(12)不难看出,对于摩爾根依据血缘与地缘因素所发挥不同作用划分国家产生前后阶段的看法路威并无异见,只不过试图在两种性质组织过渡方式的层面以“漸进说”取代原先的“突变说”

摩尔根等人认为,史前社会是血缘组织普遍存在并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那时候,每个人都是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或部落的成员他们的一切活动不能自外于血缘关系的网络。得益于被接纳为易洛魁部落的一员摩尔根对这个19世纪仍处於前国家发展阶段的人类社会进行了观察。摩尔根发现易洛魁人各部落均由少则3个、多则8个等数量不等的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构成。(18)他认为人类在蒙昧阶段的后期和整个野蛮阶段之中,一般都是按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胞族和部落而组织的在整个古代世界,這些组织到处流行遍及各大陆并成为古代社会赖以构成、赖以团结的手段。(19)摩尔根从希腊、罗马前国家时代的材料中发现若干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广泛存在的材料将它们与易洛魁部落中的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之间画上等号。(20)此外得益于从亚、欧、非、美、澳等洲的二手材料中看到血缘组织的影子,摩尔根更加确信: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作为一种以血亲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在时间上具有古咾性,在地域上具有广泛性

按照摩尔根等人的解释,血缘组织在史前社会延续了很长时期直到国家产生前夕才日渐表现出不适应性,朂终让位于地域组织从而为国家的产生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处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需要说明即由血缘组织向地缘组织过渡的动因是什麼?换言之自古以来便持续发挥主导性作用(如摩尔根所声称的那样)的血缘组织,怎么会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走向崩溃关于这个问题,摩尔根曾解释道:“都市生活和制度的发展财富的积累于都邑之内,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便为试分析氏族与国家嘚区别社会的覆灭、为建立政治社会以代替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社会作好了准备。”(30)这种过渡在摩尔根看来似乎是自然而然的

张光直先生于80年代以来从考古学角度同样发现中国古代国家在产生道路上与摩尔根等所描述的并不相同认为其中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血缘组织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张先生甚至认为如果从正面表述的话,那么血缘组织与中国古代国家起源的关系就是: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或宗族在国家形成后不但没有消失、消灭或重要性减低而且继续存在,甚至重要性还加强了以血缘纽带维系其成员的社会集团左右着政治权力,这就是中国古代国家最显著的特征

  要之,古代中国并没有像雅典、罗马、德意志那样把血缘组织当作建立国家的障碍;楿反,国家的建立者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成功建立王权国家的建立未必都建立在地域组织的基础之上,相反也能以血缘因素为依托,这昰中国历史给世界范围内的国家起源理论研究提供的宝贵材料

血缘组织与地缘组织在漫长的史前时期曾经长期共存,交互作用直到国镓产生前夕为止,地域关系才因某种原因遂得到加强血缘因素相应退居次要位置,从而为国家的产生奠定了组织基础

简言之,史前时期血缘组织与地缘组织长期并存两者都是政治意识滋生的潜在基础;国家产生前夕,在某些具体因素的作用下如果一个地区的血缘组織得到优先发展,国家就会建立在血缘组织基础之上;相反如果一个地区的地缘组织得到优先发展,国家就会建立在地缘组织基础之上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某一个时间段中两种因素展开角逐或竞争政体组织随之出现某种程度的摇摆,就像我们在缅甸高地诸部落形态中看到的情况一样这种现象,应该反映着人类文明曲折发展进程中一种更为真实的样态

【读后感 东亚历史的王朝就是典型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皇族皇权 统治整个以地域地理关系为特征的天下 因此东亚的国家的定义,与欧洲文化的国家的定义完全不同由此带来所谓的【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文化宗教完全的不同。朱元璋的洪武体制就是东亚国家定义的最完整的例子。】

对于东亚社会的家族血缘的大反思起源于五四运动时期。

所谓的欧洲文化推崇的理性思想必须从欧洲的原始社会的瓦解以后,建立的无数城邦小国的血緣制度瓦解、信仰制度建立进行探究东亚世界还是出在血缘社会,自然谈论理性文化的社会传统的集体潜意识的核心基础不存在这需偠一个500年以上的,甚至上千年的社会演化过程作为个体的生活方式,选择禅者的生活模式乃是东亚社会的最佳模式

从这个角度,重新看待刘小枫先生与邓晓芒先生的论战就可以看出二者讨论问题的深度与现实意义,刘小枫先生乃是从现实文化传统角度谈论问题,只鈈过刘小枫先生的文笔过于犀利了!

家族血缘思维在东亚五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以致于当我们思考任何问题时都不能不栲虑其自觉不自觉的影响,它已成为东亚世界思维方式的一个圆心、一个出发点、一个基本的立场但是我们对此却没有从根本上系统地反思过。

在文化原型的处理和重新设计方面古东亚和古希腊却显然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这一点从柏拉图对理想的城邦政治的设计和孔子及其后学对东亚宗法文化的设计、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让护卫者阶层不能有固定的妻子、财产、家庭,子女由公家抚养除去优生学的考虑以外,是为了让城邦的上一代的每一个人都以下一代的每个人为子女而下一代嘚每一个人都以上一代的每一个人为父母,这恰好与孔子儒家学派以家为国(即强化家放大家,以家的模板来建立家国同构的国家)相反是以城邦以国为家。甚至主张将这种完全的共产主义推广至全城邦会更加理想(当然在实际的法律制度上他不得不放弃这一点)当嘫柏拉图绝不是要退回到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制度中去,恰恰相反他正是针对血族集团过于狭隘的弊端而刻意做的这种设计。

这点繼承了梭伦改革的方向作为对原有的血缘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原型的一种处理,在方向目标上与孔子学派最大的反对者——墨子——的学说又是何其相似:兼爱,即视人之子若其子视人之父若其父。孟子曾责其无父由此可以更加明显地看出作为西方哲学之父的柏拉图对家国关系的设计是明显地异于以孔子儒家学派为主流的东亚传统文化的。

血缘家族思维方式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排他性;在东亚传统社会中几乎没有割裂了血缘纽带而能真正独往独来的个人,即便有也被视为特例甚至被人另眼相看;也没有形成以地域性为主要特征的非血缘国家(英语中的nation、country、state)一切人几乎都与自己的家族脐带相连,家族或家庭是中国人的生存单位

像所有物种都面臨着残忍的生存竞争一样,人类最早以天然血缘为纽带联系起来的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也是这样最本能的维持本种族生存的基本单位过去许多的研究给我们留下印象更深的似乎是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的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常常让人忽视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叧一方面的甚至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即其作为军事组织的功能。

恩格斯在谈到典型的印第安人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的职能时总是把酋长(平时的首脑)和首领(军事领袖)相提并论并且专门论述了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的血族复仇的职能。

在东亚古文字中也可找箌相应的参证如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家族的族字,(甲骨文写作)族字这里甲骨文无法贴“上为一面旗帜,下为一只箭其本义為军事组织(张光直)。

族是会意字甲骨文由表示旗帜的“”(yǎn)和两个表示箭的“矢”。这一形象有三种含义:

一指宗族古时同┅个家庭或民族聚居在一起,组成一个战斗单位所以指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或家族。

二指箭旗帜之下汇聚了箭,而战斗本要用箭所以有箭头的意思。

三指聚合战斗需要许多人和箭,《》中也提到了“束之族族也”所以有聚集意。

金文(图4-7)中“族”已省为一個“矢”篆文(图8)整齐化。隶变后写作“族”(图10)由于“族”后来专用于表示宗族之类的含义,表示“箭头”的义项就另加意符“金”写作“镞”来表示了表示“聚集”的义项则另用“簇”表示。

又《书·尧典》:方命圯族。传:族,类也。

?又《书·泰誓》罪人以族。传:一人有罪刑及父母妻子,言刑滥?

又《周礼·地官·大司徒》:四闾为族。注:闾二十五家,族百家。

?又《左传·襄八年》:谋之多族。注:族,家也。?

又《·释诂》:木族生为灌。注:族,丛生。疏:木丛生者为灌。?

又《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注:交错聚结为族。

丁山说:“族字从【族字去掉矢】,从矢矢所以杀敌,【族字去掉矢】所以标众其本誼应是军旅的组织。”[13]在刻意设计的历型宗法文化中保留并强化这种“族”的功能不是很冒险吗因为它是一把随时可能出鞘并露出锋芒嘚剑。

但作为特意设计的社会共同体——族——是对外而不对内是内外有别的。如果君如父那自然是天下一家,孝—忠观念的作用在於论证拟血缘形式的合理性一定意义上打破了天然血族的自闭性,这是孔子儒家宗法文化优于三代宗法文化的长处但其本性总是难移,甚至更加强化了一有人揭竿为旗,则往往原形毕露

  【第二个特点】是其封闭性。家族血缘范围总有限加之农业民族安土重迁,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其自闭性就益加明显

  【第三个特点】是其令人难以置信的简单性。人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的标准在民间往往简单到只分内外不顾实际、自欺欺人的地步:家里的自然是好的家外的怎么会好

  【第四个特点】是其一元性。从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到儒家政统、道统、血统三统说看其顶点无一不是一元的,其源头可追溯至最早的宗君合一的宗法文化的核心——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的共同祖先这是一种典型的历时性线性思维方式。

  【第五个特点】是其非功利性常人不理解在一种天下为家嘚时代背景下孔子为什么罕言利,也不理解为什么儒家思想中往往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也许在一种宗法文化中,对家族来说只有内外之分对内只有且只应有仁义,对外才涉及利的问题义利在这里的是对内对外的两种不同的态度,义利之分是内外之分的表现

  【第六個特点】是其非理性特征。在理智与情感两端家族思维的天平总是向情感倾斜。东亚人思考问题讲情理一旦遇到血缘或拟血缘的对象往往是法无可恕,情有可原情理变成了先情后理,变成了偏正词——偏向人情  

   不管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或文化人类学家最终嘚结论是什么,无疑人类的祖先似乎都曾有过血缘共同体的经历至少在中国和在作为西方文化发祥地的古希腊是如此[

中国东亚周的宗法攵化原型,孔子的理想型宗法文化董仲舒可操作的宗法文化和宋代理学家的普及型宗法文化。其宗法传统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从孔子型与原型的比较以及宋代最完全的宗法文化我们可以看到其核心观念始终是家族血缘。

   刘广明认为孔型与原型相较有如下不同:①主體不同;②主体在角色间的转换机制不同;③最重要的是原型中的构件(角色)是必然性关系,孔型则是或然关系“但是在角色的行為方式上,两者都遵循亲亲尊尊合一的宗法精神仁正是血缘差等序列的道德抽象,礼正是周礼的观念概括宗君合一转换为圣王合一,孔子型文化之为宗法性文化就在于和宗法文化原型在精神上的同一性”

   作为宗法型文化的最后形式,宋代型是理学家们精心设计的┅种新型的宗法家族形式:

   首先将宗法提高到天理来认识。

   其次第一次明确建立了独立于政治序列之外的宗法制度理论。

   第三所倡宗法尤重尊尊。

明朝的嘉靖帝的大议礼正是对于宋代型是理学家们精心设计的一种新型的宗法家族形式的大争论。

这种普忣型家族形态实际上是国家之缩影国家则是家族之放大。与此适成对照的是西方主要国家发展史上宗法组织和国家相互对立,国家兴則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部落亡

存在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强大而稳定的中间层次——家族——在东亚是建立各种社会共同体的元型和修复模板(模板的作用是设计,亦即提供组织原则)有家国同构为范型,也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拟家族、拟血缘共同体从思维方式上看其特点是如此明显。

如果君如父那自然是天下一家,孝—忠观念的作用在于论证拟血缘形式的合理性一定意义上打破了天然血族的自閉性,这是孔子儒家宗法文化优于三代宗法文化的长处但其本性总是难移,甚至更加强化了朱元璋的洪武体制正是证明。

从对哲学思想的影响看它直接影响中国哲学的致思倾向:重人道治道轻天道;也影响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杜维明先生早些年曾提出中国哲学有三个基调事实上也是三种思维模式:即存有连续、有机整体和辩证的发展观。存有连续即把无生物、植物、动物、人类和灵魂统统视为息息楿关相互交融的实体恰似同一屋檐下的父母兄弟姐妹一家人,并不把它们截然分开甚至明显地异于西方把神凡二分的传统。

有机整体吔明显受家族思维的影响其结论是近世颇受西方重视的天人合一理论。即使是阴阳观念也强调其对立统一性有意思的是,杜先生的发苼学考察更易看清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家族思维的紧密联系:“从发生学的角度设想,对立统一的(阴阳)观念很可能是古代哲人通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和‘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认识方法,深究‘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的现象洏悟出的道理。”

从对经济观念的影响看亦极明显:旧式大家庭同居、共财、合爨产权既不明晰,家庭成员的权利与义务也不明确无洎由自主的选择权,亦难有尽心尽责有职有权的负责人人坐吃山空,富不过三代即使内囊子尽上来了,谁又能斩断血缘重新合理地調整组合?家族时代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惯性还使人一味追求小而全、大而全;且不患贫而患不均的观念。

对作为社会共同体的家族或血缘共同体的评价是几乎没有太大争议的:超强超稳定的凝聚力和极端的狭隘性源自生物本能的血缘特性。

这种家国同构一类拟血缘拟镓族结构之所以能成立并形成内聚力必须要有对一个预设前提的普遍认同:凡是有血缘关系的人都天然具有无间的亲情,都天然地可以彼此信赖否则,难说不充满敌意这一信念是血缘宗法观念的核心。

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制度崩溃的开始“古老的试分析氏族与國家的区别制度”“无力反对货币的胜利进军”,由于商品的交换“各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和胞族的成员相互杂居,已经一代比一玳厉害”“居民现在依其职业分成了相当稳定的集团;其中每个集团都有好多新的共同利益。”正是由于最初的商品经济促进了交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单个人脱离原有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重新以核心家庭为单位,独立地与别的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杂居荿为可能从而使旧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彻底崩溃,新的民族由此产生

反观中国5000年的历史,个人的兴衰往往是与家族的兴衰是紧密楿连的在皇权社会中,真正在统治社会的不仅仅是一个皇室群体更准确的说,是以利益同盟缔结的家族大同盟才是这个社会的统治者处于社会最基层的农民是以单个个体的力量无疑会沦为棋子和被统治者,因为单个个体的力量是最小的只有在最危难的时候,当一个個个体越来越趋向于达成利益结盟的时候这最后的呐喊将会发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改朝换代的生力军但是最终分得胜利果实仍然是那些具有强大家族背景的实务者或者是最基层利益联盟中的核心者,当胜利成为过往利益就会产生分化,在这时大家最信任和信赖是来洎于家族的关系

与朱子学的形成和接受相适应的社会构造是什么呢?“小农社会”正是与之最相适应的社会构造

所谓小农社会,是指茬农业社会中无论是拥有自己的土地,还是租借他人的土地基本上只是依靠自己及家庭劳动力而独立进行农业经营的小农,其存在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即使使用自己及家庭成员以外的劳动力,其地位都是次要的这样的小农社会,很容易被理解成超越时代和地区的普遍性存在样态但其实到了某一时期以后,像东亚地区这样小农占压倒性比重的社会反倒成了例外

当试图把东亚视为小农社会时,这一社會与其他农业社会相比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征第一个特征可以归纳为:不存在中世纪及近代欧洲较为典型的、基于领主阶层大土地所有嘚直营地经营。稍稍扩大一些讲也可以说是不存在基于政治统治阶层的大土地所有的直营地经营。政治统治阶层的大规模直营地不仅茬中世纪及近代的欧洲,在西亚、拉丁美洲也是普遍可以看到的在东亚,像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或朝鲜的两班阶层这样的政治统治阶层囿时也可能是大土地所有者,但一般情况下他们不直接经营自己的土地而是让佃农进行租佃耕作。经营的主体是佃农的这一特征与其怹地区的大规模直营地是相区别的。

东亚小农社会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农业劳动者——稍稍扩大一些说是难以称作独立经营主体的农业從业者——仅有少量存在。众所周知在与东亚相毗邻的东南亚至印度次大陆的广泛地区,农业从业者当中农业劳动者所占据的比重是相當高的直至今日仍成为该地区的一大问题。在东亚即使自己不拥有土地所有权,以佃农身份成为土地经营主体也是普遍现象这一点昰与东南亚和印度农村构造的根本差异。

具体而言中国经过宋代至明代的长时间变迁逐渐形成了小农社会,朝鲜是在朝鲜时代(1392年—1910年)后期日本则是在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前期小农社会才得以形成。而这一现象正是与朱子学的形成及其在朝鲜、日本被接受几乎并行的

东亚地区现在是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但在历史上并非一直如此东亚小农社会的形成和这一地区的高人口密度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东亚的高人口密度是在特定时期以后才发生的现象

各年代、各地区的人口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集合第┅集合是在公元1年和1000年的时点上,占世界人口比重最高的数值集合包括印度次大陆、西亚、北非及非洲其他地区、中南美洲、大洋洲等哋区。这一集合除了大洋洲以外都是在早期就出现高度文明的地区,到了公元1000年以后这些地区的人口增加相对放缓

第二集合是1500年以及1750姩占世界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包括东亚的中国和日本

   第三集合是1900年和1975年占世界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亚洲其他地区(以东南亚为Φ心)、欧洲(苏联除外)、苏联、北美洲属于这一集合这一集合从人口史的角度看,是被称作新兴集团的地区这一地区因工业化的發展和移民,在新时期出现了人口激增

在世界人口史中,东亚地区占据了十分独特的位置这一结论本身是毋庸置疑的与其他两个集合楿比,东亚的特征可以称为中间期人口增加型公元1000年至世界工业化真正意义上开始胎动的1750年期间,东亚地区实现了其他地区所没有的急速人口增长

东亚的小农社会,就是在上述人口急速增长和农业技术变革这两大前提条件下才得以形成的这一形成过程在任何一个地区嘟经历了长时间的变迁,我认为中国是在明代前期朝鲜、日本则在17世纪左右基本完成了小农社会的转变。

耕地大开发作为小农社会形成嘚前提其主要推进阶层分别是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朝鲜的两班阶层、日本的武士阶层,这些阶层都属于统治阶层而且上述阶层在开发初期,不仅推进了开发本身而且很多时候使用了从属劳动力来进行大规模的直营地经营。

小农社会的形成不仅带来了农业形态或农村构慥的变化也给社会构造或国家统治形态带来了重大变化。在社会构造和国家统治形态上我想指出以下两个值得瞩目的特征:一个特征昰政治统治和土地所有权的分离,另一个特征是民众的均质化

朱子学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对领域性的分割统治体淛持全然否定态度这样的朱子学政治思想和上述政治统治阶层的存在形态是融为一体的。近代的日本朱子学作为政治统治的理念能够被接受(即便这一接受并不完整),是因为其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世纪的分权体制故对中世纪体制的全盘或者哪怕是部分的接受都是不鈳能的。

关于社会构造和国家统治形态的另一个特征即民众的均质化,农村中小经营农民的普遍存在是其决定性的因素。当然农民之間从来就存在贫富差异如地主和佃农的关系基本上可视作经济关系,人格上的统治、隶属关系则是次要的而且贫富差异是极富流动性嘚,经过二三百年仍然能够维持财富的阶层反倒是例外近代日本的武士阶层原则上不允许居住在农村,庄屋等承担基层行政任务的人在身份上也是农民中国的士大夫和韩国的两班也居住在农村地区,但这不是生而得之的身份农民也有向上流动成为士大夫或两班的可能性,只不过这样的上升通道十分狭窄

   作为朱子学统治理念的一君万民体制,既把民众的均质化作为前提同时也推动了民众均质化嘚产生。近代的日本与中国或韩国相比存在更加严格的身份制度。在日本近代公民意识的形成过程是明确的,并以民众的均质化为前提

东亚的小农社会在中国是在明代,在朝鲜、日本则是在17世纪左右形成的而小农社会形成的意义不单是停留在农业技术上的变革和农村构造上的变化层面。宏观地看持续至今天的东亚社会构造上的特质也是伴随小农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从这一意义出发小农社会形荿前后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因此东亚历史大致可以二分为小农社会形成以前与以后与小农社会形成前后东亚所经历的社会构造上的重夶变动相比,前近代到近代的变化反而是相对轻微的变动而且可以说东亚近代的许多部分其实是得益于小农社会的遗产。

华北现存村落嘚建设时期大部分是明代初期即约570年前以降。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这以前形成的村落而是这些村落因战乱或其他原因遭到了破坏,其Φ既有从宋代延绵下来的也有在更早时期打下基础的村落,但其数量并不多初步估计比重不到1/10,或在1/20以下

明代初期确实是发生夶的、全面的社会变动的时期,可以说是部落形成的一大转换期同时也是部落产生形态方面形成一大典型的时期。东亚小农社会的最基層单位——村落大部分是在小农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得以形成的,而且这些村落基本上存续至今换言之,构成社会构造最基层部分的村落的形成史也在小农社会形成前后存在巨大的断绝,与这一断绝相比近代以后的变化主要在于村民迁徙加剧的程度,村落存在本身的變动则是相对轻微的

所谓家族制度或者亲族制度,是具有极其保守之性质且不易发生变化的而东亚小农社会的形成却使家族、亲族制喥的存在形态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即随着小农社会形成农民经营实现了安定化,“家”也随之普遍形成“家”的形成同时也是家父长權力强化的过程,并伴有女性地位的下降及继承制度方面从分割继承向单独继承的变化

从东亚悠久的历史看,所谓的“传统”其实应看莋在晚近时代形成的“传统”绝不是很久以前就已存在的,而是历经14—17世纪的变化而一齐形成的从世界史的维度看反而相当于近代的迻行期。

   其次因为“传统”不可能随着“近代”的到来而消解或消灭,其事态发展反而是逆向的“传统”大部分情况下是在“近玳”中不断地再生,有时还可能得到强化能够意识到“传统”,终究是由于其并非处于消灭的时点而是依然有意义地存在着的缘故。

   宏观地审视东亚长时间的社会变动可知其最大的分水岭并不是在前近代和近代之间,而是在小农社会形成的前后换言之,应将其置于“传统”形成以前和以后之间20世纪90年代中叶的今天这一时点,正处于相当于东亚历史上小农社会形成的时期即第二大转换期的入ロ。

在社会学中国化的过程中费孝通先生将乡土社会中的人情网络在抽象层次上提炼为经典的社会学理论——差序格局。而理论之经典不仅在于它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解释力,更在于它的前瞻性价值差序格局正是这样的经典范式。它的贡献不仅在于帮助我们理解前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更是通过隐喻式写法,在把握人情要点的同时赋予这一理论以动态性,引导和鼓励学界对其进行发展式的阐释和发挥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嘚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關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沝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

  在这个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全体

  这彡段话其实揭示了差序格局的几个核心命题。第一中国的人情关系是具有同心圆性质的网络结构,人情的亲疏远近是一圈圈外推出去的第二,人情网络是以“己”我为中心的是自我主义的。第三人情之间的差序,体现的是“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的伦理纲瑺。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差序格局一度成为理论界的公器,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追随与发挥

举例来说,台湾学者黄光国在对“人情与媔子”的探讨中,依据差序格局的概念推演出了三种人情关系,分别为“情感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闫云翔则哽强调“差序格局”中的纵向维度,认为“差序”不仅指水波式的平面结构更侧重于纲常或人伦代表的“纵向的,上下尊卑等级分明的┅面”吴飞则将丧服制度中的“五服图”视为差序格局的一种图解,从而发现了差序格局的局限性在他看来,差序格局的概念解释了“亲亲”原则却无法解释尊卑的家国立体结构;自我主义实际上是“利己主义”,忽视了己身与家族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在费先苼笔下,人情网络中最重要的纲纪就是“人伦”人伦既是个体所熟悉的人情关系的架构性原则,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结构中有差等的次序

  一方面,在差序格局中伦理被视为关系建构的根基。“社会网络是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所组成的每一根绳子都被一种道德要素维系着”。换言之不同关系的维系和鉴别凭借的是不同的伦理道德标准。这种特殊主义的伦理模式实际上成为了关系之中个人相互间的角色定位。关系也因而具有非选择性无论是天然的父子、兄弟关系,还是人道的夫妇、朋友关系都要遵循特定的伦理规则。对父母要孝;对兄长要悌对朋友要信,对他人要爱所以才能谓之“仁”。梁漱溟先生将中国社会理解为“伦理本位”其实就是强调人情关系Φ,在情与谊之上的“理”字“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亦即是其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而且“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奻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礼记·大传》)。这就说明伦理是在礼治秩序下象征传统规范的力量,个体在教化中已经形成了对其的敬畏之感。

在东亚社会史研究中,“宗族(或家族)”是研究明清乡村时绕不开的话题研究一个地方乃至一个乡村,如果不讨论箌宗族问题常常会受到质疑。很多研究论著或者直接就以宗族作为乡村社会研究的主题、从宗族入手展开,或者视宗族为社会基层组織最常见的形式甚至把宗族作为社会行为的主体或基本单元。研究者对宗族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直接的观察与感受;人们进入(无论是亲临现场的进入还是借助阅读的进入)乡村时,最吸引目光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宗族的种种象征和符号——在鄉村中,最引人瞩目、美轮美奂的建筑往往是宗祠家庙;村中的人群常常会以姓氏或房分来分类尤其在不同群体发生冲突时,姓氏常常昰一个重要的符号;各种节庆或人生礼仪的仪式安排也处处可见家族群体的存在;乡村中的历史记忆最普遍的传续方式,是关于祖先和卋系的叙述;乡村历史文献最常见的种类也是家族的谱牒。虽然并非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乡村都存在宗族或其符号象征

也有人认为,東亚很多地区特别是北方的乡村,宗族的存在并不是普遍的现象乡村中并不一定以宗族为基本社会组织形式,但很多研究者还是相信宗族是近世东亚乡村最为普遍也最具本质性的社会组织形态。因此尽管以往有关宗族的研究已经有非常深入的经典性成果,但近年来鉯宗族为对象的研究热情不仅没有冷却下来反而“宗族”越来越成为理解东亚乡村社会研究的核心范畴或讨论对象。

宋明理学家把传统東亚的亲属制度和祖先崇拜转换为古代宗法制的话语通过声称于祖先祭祀中寓立宗之意,实际是将敬宗转换为尊祖把宗法制度的原则置换为亲属制度下的祖先祭祀规则,从而不仅合理化了古代宗法制转换为近世宗族制的理论逻辑更开启了将宗法制由贵族社会的制度扩延为庶民社会的制度门径。基于这样一种转换近世东亚社会中的宗族,实际上并不是古代宗法制度的延续而是以祖先崇拜与祭祀维系嘚父系亲属继嗣系统。由祖先崇拜的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祖先祭祀礼仪如何能够在不断分化的近世社会中,构成一套社会整合的語言制造出宗族社会这样一种现实。

传统文化中的信任立在哪里

众所周知社会或者人群不可能生活在没有自然环境的地方。自然环境慥就了人群的生存方式及其社会构成而文化乃是这种生存方式与社会构成之体现。游牧、贸易或农耕所表现出来的合作和社会依赖特点昰不一样的比如游牧具有流动性,贸易具有契约性而农耕则是非流动、非契约的。一种属于非流动、非契约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大多数囚选择安土重迁、聚居于一地来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

  以常理而论,流动和契约的共同特点都是不确定性的增加风险随时可能出现,因此建立确定性关系或者降低贸易中的风险本身会使信任问题凸显出来

但是农耕文化的聚居特点所导致的首先是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間不是博弈论中讨论的一次还是数次博弈而是世代人之间的联系,甚至从根源上说,聚居于一地的人群可能就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发展而来的在这样的人群中依赖性是必须的,其凸显的依赖程度已经不是一个社会学的话题而是一种文化的特点。

  作为一种文化依赖并不需要借助交往、互动、博弈的频次来判断,而主要是通过牢不可破的血亲之远近来衡量人们依据的关系亲密度未必是走动的频佽,而是可以记录和展示的五服关系与族谱比如一个人在外面工作,有特定的工作场所尽管天天与同事打交道,却抵不上他每年回家呮见一次面的家人亲密亲密性在农耕文化中是“关系”,不是“交往”有关系,未必频繁来往;频繁来往未必有“关系”。在熟人社会中外来人、外乡人、外地人是需要考察信任的重点地带,自己人或自家人在一般意义上则较少涉及信任地带

农耕文化与熟人社会昰传统东亚文明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这样的人文环境里,是否还需要约束机制呢我们知道,约束机制并不都是针对信任的实际上,呮要一个家庭、一个地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需要正常运转都需要有约束机制。关键问题在于约束机制在东亚文化中留给信任的部分茬哪里

  这一部分通常是用来对付血缘关系以外的人的。这点一方面导致了血缘关系以内的人被置于放心关系中血缘关系以外的人被置于是否有信任的关系中;另一方面,由于亲缘关系是一个延展性的概念表现为由近及远,因此其内外不是很明确需要认定或认同。为了便于论述笔者在此以儒家文化论述最多的人伦思想来阐明这一观点。

儒家认为人伦中最重要的关系只有五种所以人伦其实是五倫: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现在依照血缘关系来划分其中既有血缘内的,也有血缘外的由此先得到的排列是父子和兄弟属於血缘内,夫妇、君臣、朋友属于血缘外当我们再回到约束机制上来考察时,就可以发现其约束方向之差别按照曾对中国文化带来巨夶影响的孟子的提法,父子和兄弟需要遵循的伦理是“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即强调的是仁爱、秩序与规矩;而夫妇、君臣和朋友要遵循的伦理分别是“夫妇有别”“君臣有义”和“朋友有信”,即指向的都是信任的约束其中比较好理解的是“义”和“信”,它们都指向信任在中国词汇中可以合并为“信义”。

  而夫妇关系则比较复杂所谓“别”做“区别”“不同”来理解。更多的含义是因性別导致的规范差异即各守各的规矩,比如男女授受不亲;但是这里还有一种可以挖掘的差别是要把一个原本属于外人的身份转化成一个镓里人那么,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其伦理重点应该是侧重家内的规范、秩序,还是家外的信任呢只能说妻子的角色在理论意义上处在“放心关系”与“信任关系”的边缘。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婚姻的理解偏于女子结婚是嫁入男方家结果更容易把妻子归入放心关系,而現代化社会更强调婚后夫妻单独过时那么信任关系就由此形成。

国家的出现与村落行政化

  国家的出现意味着跨地域、跨血缘、跨蔀落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建立。国家要维系和巩固这种关系其前提和基础是对土地和人口的全面掌控,因为二者关系到國家的人丁强弱和经济收入的多寡是“维持统治阶级的生活条件和统治条件”。因此村落作为最基础的地域单元、生活单元和社会单え,就具有了国家层面的意义先秦的“井田制”“授田制”和“乡遂制”,秦汉的“郡县制”“乡亭里制”都已充分表明这一点秦汉時期国家对于村落的管控有所加强,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地形图》《驻军图》中分别自名“某某里”的有43处和41处均分散在山川地区,既說明村落广泛存在也表明其受到国家的行政管辖。

伴随国家对村落的实际认同“村”的概念在东汉随之出现。东汉《周易参同契》谓:“得长生居仙村”。到东晋南朝时期文献中有关“村”的表述多了起来,大有取代其他称谓的趋势《水经注》中名“村”的聚落囿19处,从一个侧面表明“村”作为一种名称和地域概念在被广泛接受至唐代,国家更是构建了“村坊分治”的行政管控体系《大唐令》云:“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在田野者为村别置村正一人”。村正的设置表明国家的制度性介入。因之“村”也基本成為村落的专指名词。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所见村名达56个亦可见一斑。

  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皇权不下县”但從汉唐国家与村落的关系来看,国家权力显然下渗到了县以下的地方社会只是这种渗透并非以设置“国家机构”的方式实现,而是通过基层代理人来体现如里长、村正,或父老、耆老等可见,国家视野下村落以其聚族群体性、血缘延续性和地缘一体性的特质,起到叻维系和巩固国家的稳定、繁荣和发展的历史作用

村落共同体的形成与转型

  作为“聚族而居”的社会单元,中国村落是血缘关系优先的社会属于血缘型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大致形成于宋代以降突出表现于四个方面:首先是村落的宗族化发展。不仅村民姓氏体現为一至两个明显的主姓而且形成了以族规、家训和家法等为形式的宗法制度。民国《歙县志》载:“邑俗旧重宗法聚族而居,每村┅姓或数姓”其次是互助体系的形成。村民在盖房、借款、节庆礼仪和耕作、水利疏浚等方面存在互帮、互贺、互助的道义成分与关系。王祯《农书》云:“其北方村落之间多结为锄社以十家为率,先锄一家之田本家供其饮食,其余次之……间有病患之家共力助の……名为锄社。”再次是信仰的一致性明清时期,村落中超越宗族范围的庙宇修葺和共同祭祀活动成为常态体现出明显的村域整合意义。最后是村落治理的乡约化乡约是村落自治及保障村民共同生活的一个重要制度。自北宋第一部乡约文本——《吕氏乡约》出现以後到明清,全国各地皆立乡约这些乡约对村民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行为,以及迎来送往、婚丧嫁娶等社会性活动作了规范性要求正因如此,使村落形成互助友爱的道德规范进而构建了以伦理为本位的共同价值观。

  村落共同体的形成也意味着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世界的产生。除田赋徭役、战争动乱等不可抗拒因素外村落较少与外界发生联系,是一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的推进,近代以来的村落共同体逐步转型发展

宋元变革论、明中期变革论、宋元明过渡论等关于宋玳以来中国历史分期的认识,均认为元明两朝之间主要表现为连续而非变革从政治变革及其对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塑造两个角度,探讨元明之间在国家地缘格局、制度来源与演变趋势、经济政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变革现象结论是:元明之间发生了比两浨、宋元、明清之间更加全面、深刻的变革,元明之际与明中期变革之间的“明前期”可以被视为一个有独立价值的历史单元

东亚王朝哽替似乎是天然的历史分期标志。但是现代史学视野的拓展,使得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超越东亚王朝视角的各种分期学说以“冲击——反应”、“传统现代”、“帝国主义侵略”等认识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变革说”,认为东亚历史演变缓慢乃至停滞直到19世纪西方势仂打破旧局面,把“东亚古代”视为“古代东亚”消解了王朝更替乃至历史分期的意义。以“唐宋变革论”和“资本主义萌芽论”为代表的“社会形态变革说”认为东亚遵循人类普遍的历史变迁模式,在西方势力到来之前已经或一直发生深刻的历史变革对历史分期有所重视,但同样淡化东亚王朝更替的意义

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条件——政治人类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新尝试

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复杂程度最高、社会凝聚力最强的政治组织国家的形 成离不开对社会资源的控制,但由于前赋文化和其他条件的不同各个国家所选择的 控制对象、控制方式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政治文化本文廣泛考察了中 国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所采取的社会控制方式及其原因,井力图突出中外早期国家、 国家与前国家社会在控制强度与控制内嫆上的差异这一方面有助于更科学地区分不 同类型的社会组织,为在世界范围内探讨国家起源的规律提供一些参考;同时本文提 到一些为人熟知的政治文化现象,并力图指出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对这些现象的影 响从而为进一步的文化比较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文共汾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自己的研究方法。我在确定研究方案时吸 收了人类学的一些理论成果即不再把国家的起源看成一系列事件的堆砌,而是看成 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不再关心国家形成的具体时间而是着力于探究中国早期国家 形成所需要的一些条件。 第二部汾讨论了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准问题恩格斯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 上指出国家区别于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社会的三条标准。学者們对以地域代替血缘这条原则产生了 较大争议赞同者极力夸大三代社会已经形成了类似希腊、罗马那样的地域组织,但缺 乏强有力的证據;反对者则一味夸大先秦时代血缘组织的力量而漠视当时存在的诸 多超血缘的要素,二者都带有将经典作家理论庸俗化的理解恩格斯所说的地域组织 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组织,其原则是国家先于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政治高于血缘。在中国类似希腊、 罗马的地域組织出现较晚,但三代时期的人口规模、宗教信仰特别是跨地域的官僚机 关的出现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当时只能是一个国家,而不是什麼“试分析氏族与国家的区别时代” 第三部分从社会职能独立化的角度论述了促成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的八种要素。 在这部分中我运用了甴业师常金仓教授倡导的文化要素分析法与比较法学者们有 关国家区别于酋邦的标准多种多样,但诸项标准多立足于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強的社会 凝聚力能够容纳规模庞大、成份复杂的人口。在古人的观念里要想把广大人民长期 聚集在自己的周围,必须是先富而后教先教而后刑,即以政府的名义给予人民一定的 实惠所以,我在论文中不象有些学者那样汲汲于从史料中寻求有关军队、监狱、法庭 这些社会控制的末流手段而是依次论述了那些能给人民带来好处的八种社会事务在 国家团聚民众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古史文献看来社會职能在小范围内的独立化 ~l 一 由来已久,如远在尧之前即已出现区域性的水官——玄冥、比较粗疏的火历、宗教职 官、施惠于民的酋长但大多仅局限在一定区域内。传说的五帝时期出现了一些严重 的社会问题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蚤尤发动战争后社会秩序一片混亂引发了苗 民的法治尝试;法治的失败又导致了宗教领域的纷乱,最终以礼法合一和重黎绝地天 通的形式完成了这一领域的社会职能独竝化;战争也有助于加速民族内部不同血缘组 织的融合为了治理水患,有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协作的必要;治水过程中由领导者 组织的區域贸易与赈济活动也有助于把众多的社会联系在一起从而为建立统一的政 权奠定坚实的基础。尧时天文历法的进步对人民至关重要泹制定历法所需的人力。 物力则决定了它只能以政府组织的形式来进行正是上述需要呼唤着一个跨血缘的 政治组织的出现,它们连同前賦文化中已有的社会控制方式便一道成为中国早期国家 形成的条件 第四部分是结语。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