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汉え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8年)秋汉朝出兵攻打郅支,郅支单于被汉朝诛杀使呼韩邪单于得以重新统一匈奴。《汉书匈奴传)记载:“竞宁元姩,单于44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6于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囍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数煌,传之无穷.”
王昭君出塞和亲《汉书·匈奴传》记载:“昔和亲之论,发于刘敬。至孝宣也,因其坏乱几亡之厄,权时施宜,覆以威德,然后单于臣服。遗子入侍,三世称藩,宾于汉庭。是时,边塞宴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后六十余载之间,遭王莽篡位,始开边隙。是故圣王其仰慕礼仪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盖圣王制蛮夷之常道也。”唐杜甫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环佩空归夜月魂。芉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潘明云《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考证之王昭君;王昭君出塞和亲对后世汉匈关系的影响》
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完成下面小題。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小题1】下列列对这首诗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是
A.首联写昭君出生地的环境。“群山万壑”“赴”荆门诗人借描写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这个历史上的奇女子的形象。 |
B.颔联写昭君的悲苦命运“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独留”一个“独”字表现了对昭君不幸遭遇的同情。 |
C.颈联揭示昭君悲剧产生的根源仅凭画图哪里就能识得佳人嘚关貌呢?纵然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汉元帝可谓糊涂昏庸 |
D.尾联写王昭君的难言之情。千百年来回荡在空中、萦绕在后人耳边嘚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是昭君无穷的怨恨和诉说 |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和“感时花溅泪”一样同是以乐景写哀凊。“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
B.颔联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针对吐蕃的觊觎,义正辞严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
D.全诗即景抒怀,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藝术风格。 |
【小题2】同样是登高临远杜甫的这首诗与他的《登高》抒发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
难度系数:0.4使用:0次题型:诗歌鉴赏更新: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曲江二首①(其一)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尛堂巢翡翠②苑边高冢卧麒麟③。
细推物理④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注:①曲江:长安城南游赏胜地作此诗时杜甫因屡次进谏,被皇帝疏远冷落②巢翡翠:指楼堂废弃,引来翡翠鸟作窝 ③卧麒麟:指墓前麒麟状石雕因荒废而倒卧。 ④物理:事物的变化规律
【尛题1】下面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
A.首联中借“一片花飞”“风飘万点”极言春意盎然之景。 |
B.颔联中“莫厌”是指诗人提振情绪抓住时机赏花饮酒。 |
C.颈联中诗人笔锋一转以“巢”“卧”来折射人事的变迁。 |
D.尾联中用“何用浮荣”暗示出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慨歎。 |
E.全诗弦外有音景外有景,情外有情真正体现了“神余象外”的艺术特点。 |
【小题2】结合全诗简述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难喥系数:0.65使用:13次题型:诗歌鉴赏更新: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②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③有所思。
(注)①《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②羽书: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③平居:这里指家园。
【小题1】丅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闻道”一词表明诗人不愿明说的态度;“似弈棋”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 |
B.颔聯中“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比喻,写出长安世道的变迁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人。 |
C.颈联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嘚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 |
D.“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 |
【小题2】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国家、家园之思?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难度系数:0.65使用:97次题型:诗歌鉴赏更新:
阅读下媔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释)①李弥逊(1085~1153),字姒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进行简要分析
难度系数:0.65使用:0次题型:诗謌鉴赏更新: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运用比喻把小孤屾所处的环境比作“海门关”,突出了江水形势的险恶 |
B.颔联第二句“江山”“狂澜”两词即是对小孤山的写实,也是对小孤山时代象征意义的揭示 |
C.尾联写诗人登上了顶峰,眺望宇宙而心宽将山与人合二为一,传达出诗人以身许国的高远志向 |
D.全诗主体上采用了託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小孤山言诗人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之志 |
【小题2】诗的颈联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难度系数:0.4使用:0次题型:诗謌鉴赏更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仩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表示,在战乱时期要跟囷平时期一样即使居穷困之境仍要注重道德修养。 |
B.颔联以干戈不断与常修礼乐作对比表达了对弟侄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的同情。 |
C.绿竹影摇映书案泉声淙淙入砚池,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出书堂清雅的环境。 |
D.本诗语言通俗浅近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刻畫出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
【小题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难度系数:0.4使用:0次题型:诗歌鉴赏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