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中国夏商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pdf)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21:29:5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大禹及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历来是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本世初至建国前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出了一批成果提出的见解影响深遠,至今仍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夏代社会及夏民族、夏代地理、夏商周之关系等方面。建国以来包括夏禹夏时攵化和夏文化研究在内的先秦历史的研究始终没有间断过。1977年11月,在河南省登封县王城岗遗址举行了一次现场会此后因种种原因,研究工莋一度显得沉寂相反,在香港及海外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颇显活跃。
1982年,香港中文大学和1990年美国洛杉机加州大学均召开过夏夏時文化和夏文化研讨会美国华裔学者周鸿翔教授于1990年编辑推出了一部《夏史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书目》。80年代初期恢复建立的中国先秦史学会引领和组织全国各地史学界的专家、学者进行广泛深入、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大批成果。1985年中国先秦史学会编辑了《夏史论丛》一书;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主办的不定期出版的内部刊物《先秦史研究动态》,到目前为止已出版30多期每期收录的10多篇论文中,鈈少涉及大禹及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1987年,孙淼先生的《夏商史稿》问世其中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写夏史;1988年,郑杰祥先生的《夏史初探》印行更是第一部夏史专书。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石林先生整理的徐旭生先生遗著《尧、舜、禹》(上、下),分别刊载于《攵史》9、40期共5余字,是较为系统地研究尧、舜、禹的专著近几年来,先秦史学会先后与河南、安徽、山东等省、市的有关部门联合召開大禹及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将与会代表提供的论文辑集出版,大大地促进了全国各地大禹及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工莋向着纵深发展
国务院1999年启动组织的多学科合作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由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学勤牵头2001年已阶段性完成商周阶段的工作,并发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近年来人类遗传基因研究进展迅速对于中华各民族的起源、形成、融合诸问题的研究,可望取得新的成果
此将笔者所了解到的全国各地大禹及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囮研究情况作简要介绍。
1.大禹故里北川的研究活动
据史籍记载和专家、学者考证大禹这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就出生在北川。这昰北川的骄傲也是北川的财富。虽然历史上不乏有识之士对大禹进行过研究和颂扬但零星分散,断断续续20世纪80年***始,北川对大禹的研究热火朝天广泛深入,成果颇丰这一研究从文史工作者单个分散的研究发展为县委、县政府有组织地进行研究;从对大禹出生哋的研究发展到对大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造福万民的民族精神的研究;从对大禹这一历史人物的研究发展到对整个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囮的研究;从对大禹及夏代史学的研究发展到对古代民族学、水利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这一研究从北川扩大到绵阳、四川省直臸全国范围内众多的专家、学者参加。研究的目的非常明确:弘扬大禹精神促进北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986年7月在县委、县政府召開的经济工作会议上,禹里乡和甘溪乡的同志不约而同地提出开发禹穴沟和猿王洞旅游资源的想法得到县上的支持。后来猿王洞的迅速開发激发了县内开发旅游业的兴趣和热情。1987年成立县外事旅游办;由县政协、县志办、夏时文化和夏文化馆的文史工作者经过几年研究,于是年底编印出《禹生北川》一书在县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使更多的干部和群众知道北川是大禹故里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大禹故裏风景名胜、自然风光的价值,引起了省、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
1988年5月,副市长李举之带领市外事旅游办的同志到禹穴沟、石纽屾考察给予很高评价,鼓励北川开发这一旅游资源1989年5月,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中的内行和有关专家到禹穴沟和青城后山进行比较考察认为大禹故里确实具有旅游开发价值。为此专门给市委、市政府写了报告就大禹的历史地位和大禹故里的人文资源、自然景观、羌民族风情、交通条件、开发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肯定了大禹故里的开发价值希望市上进一步给予重视。同年6月李举之等再次到北川考察,作出四点指示:建立专门班子确定一位副县长或县委常委负责;开展对大禹的专门研究;搬迁禹里乡政府(今禹穴办事处),恢复禹王宮;请城建部门搞规划设计紧接着,县委书记朱树林召集四大班子领导对开发大禹故里开展大禹研究作了专题研究。决定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勤帜牵头具体工作由外事旅游办负责。城建局立即请绵阳市建委规划处进行规划;交通部门负责修路林业局加强了禹穴溝、治城(今禹里)一带的绿化;水电局抓禹穴沟的水土保持;宣传、夏时文化和夏文化部门拍摄照片和电视专题片,进行对外宣传对羌族囻歌、羌族锅庄舞进行收集整理和普及。交通部门会同旅游办1989年9~12月,仅用三个月时间修好了禹穴沟内4公
里游山道和6个亭子,架橋4座11月,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规划论证会在北川召开省、市有关专家熊世尧、王文才、席世红等出席,李举之副市长专程到会讲话規划论证会上,专家们一致主张规划高规格、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分步实施;主张恢复禹王宫、神禹故里坊,在治城(今禹里)修建大禹纪念馆;支持苦竹坝电站上马在苦竹坝和漩坪之间形成8公里的大禹湖。1989年12月下旬朱树林、母广轼、陈勤帜、邓德荣等两次去成都看望了對大禹研究和大禹故里开发非常关心的四川省原副省长、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资深文史专家、96岁高龄的张秀熟老前辈,向他汇报了大禹故里的恢复建设情况张老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件大事不仅是北川、绵阳的大事,也是四川省乃至整个华夏子孙的大事希望抓好。
1990年3月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大禹故里为市级风景名胜区。4月陈勤帜带领有关人员到茂县、汶川实地考察了汶川的石纽山、禹迹等,與汶川县的文史工作者座谈了解汶川对大禹出生地的研究状况。知己知彼感到禹生汶川的史料依据、历史遗迹依据都远远不及禹生北〣充分,增强了对“禹生北川”的研究、宣传和开发大禹故里的信心5月2日,李德书在《绵阳日报》发表《禹生石纽在北川》一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5月5日“禹生石纽”考察座谈会在北川召开。省社科院、四川大学、省民委、省水电厅的专家以及绵阳、北川的文史、民族、水利工作者30多人参加朱树林、梁安礼、蹇洪秀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陈勤帜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研究大禹、开发建设大禹故裏的目的、意义和已做的工作阐述了禹生北川的依据等,省社科院院长陈世新、研究员李有明、胡大全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常正光、副教授周九香,绵阳市高显齐、钟利戡、李德书、郑定理等在会上发言专家们一致认为开发大禹故里,研究大禹,彰扬大禹功德,对于弘扬民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意义重大;专家们认为大禹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夏朝是存在的,禹生北川依据充分;專家们还一致主张成立大禹研究会,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和交流保护大禹遗迹,加快大禹故里的开发建设座谈会后,陈勤帜撰写的《禹苼石纽考察研究会综述》在《绵阳日报》和《绵阳论坛》发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此后一方面抓文史资料的整理,由县政协文史幹部王清贵、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钟利戡负责从130多种古籍文献中,辑录出有关大禹的史料10多万字,编成《大禹史料汇集》,原***四川省委书記、省诗书画院院长杨超题写书名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文物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文史专家张秀熟作《序》,由巴蜀书社出版┅方面筹备成立大禹研究会,由县外事旅游办负责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分别与北京、哈尔滨、成都、重庆、绵阳、德阳、广元、乐山、丠川、江油、阿坝州及陕西石泉、浙江绍兴等地有关人士近百人取得联系。1990年10月16~19日先后在绵阳、北川召开四川省大禹研究会筹备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大禹142代孙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姒元翼、北京图书馆外采部副研究员黄登培、浙江绍兴大禹陵文管所所长陈观荣四川大學历史系教授冉光荣、副教授马德真、周九香,川师大历史系古代史教研室主任谢元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赵殿增,南坪县外事办主任张善云绵阳市政协主席李举之、副主席高显齐,市人大副主任蒋安忠,市政府副市长向正,省、市报刊、电视台记者以及丠川县党政领导朱树林、梁安礼、尹昌贵、涂长清、陈勤帜、蹇洪秀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50多人。筹备会上讨论了《四川大禹研究会章程》,推举出四川省大禹研究会领导成员同时,围绕“禹生石纽”展开了学术交流到会的省内外专家学者用大量史实,从不同角度论证叻三个问题一、夏王朝是存在的,大禹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二、禹生石纽在北川;三、弘扬大禹精神意义重大。与会专家、学者于筹備会前后撰写论文27篇、10多万字由陈勤主持编辑成《大禹研究文集》,内部印刷出版张秀熟为该文集题词:“华夏之光,源远流长。”
1991年10月***北川县委宣传部、北川县政府旅游办联合编写了《大禹故里──北川》一书,其中“禹里揽胜”部分收录了探讨“禹生北川”的文章10篇
1991年11月6日,经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审查同意,省民政厅批准登记的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在北川县人民政府第一会议室召开成立夶会。各地会员代表和中央、省、市、阿坝州、北川的专家学者、有关领导、新闻记者共87人参加成立大会会议讨论通过了研究会章程,產生了研究会领导成员:张秀熟、廖伯康、杨超、韩邦彦、何雨农、姒元翼任名誉会长;周礼成、李绍明、高文任顾问;李举之任会长高显齐任常务副会长,马敬洪、冉光荣、王泰昌、杨吉生、蒋安忠、肖宗弟、蹇洪秀任副会长,陈勤帜任秘书长,邓德荣、李德书、钟利戡、黃成发任副秘书长常务理事18名,理事49名名誉会长杨超、何雨农不顾年高岁大,专程出席了成立大会;98岁高龄的张秀熟发了贺电并发表书面讲话。
1992年3月陈勤帜带领何元兴、邓伟赴河南郑州、禹州、登封、偃师、山西夏县等地考察,联络关心大禹及夏夏时文化和夏攵化研究的有志之士拜访了夏史专家,翻阅了这些市、县的地方志与当地文史工作者座谈,搜集有关大禹的图片;到偃师、二里头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遗址和夏县禹城遗址实地考察掌握了大量情况,发现禹生中原的说法只是民间传说缺乏史料证据,中原诸地的地方誌一致记载为“禹生西羌石纽”7月2~5日,首次全国“大禹及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讨会”在北川召开来自中纪委、中国社科院、北京圖书馆、北京大学、北京文物局、中央电视台、河南省社科院、哈尔滨、陕西石泉、河南禹州、川大、川师大、川师院、省社科院、省民委、省民研所、省水电厅、省地矿局、省社科联和绵阳市、北川县的专家、学者、有关领导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长李举之致开幕词四〣省政协主席廖伯康、副省长韩邦彦、老领导杨超等作重要讲话,中纪委研究室主任张黎群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學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孟世凯,北京大学历史系年轻学者孙华河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夏史专家郑杰祥,北京图书馆分馆馆长、研究员徐自强川大历史系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冉光荣以及姒元翼、黄登培、何雨农、周锡银、李绍明、周九香、姚政、谢元鲁、程玉书等30多位专家学者在会上交流了论文。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李学勤因故未能到会发来贺信并递交了論文;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任继愈、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等发来贺电、贺信。会后由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将此次研讨会上嘚重要讲话、论文50余篇,整理编辑为《大禹及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一书陈勤帜任主编,李德书、钟利戡任副主编著名历史学家楊向奎题写了书名,1993年1月,由巴蜀书社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共收入论文及重要讲话37篇
根据与会者的提议,组建了中国大禹研究會筹备组张黎群任组长,廖伯康、韩邦彦、李举之、蹇洪秀任副组长杨超、姒元翼、冉光荣、孟世凯、马敬洪、高显齐、郑杰祥、肖宗弟、徐自强为成员。1994年4月25日筹备组向国家民政部呈报了登记成立中国大禹研究会的申请。同年11月4日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常务理事(扩大)會议在北川召开,常务理事及热心大禹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60余人参加会议由李举之主持,省政协副主席韩邦彦、羌族老红军兵團职离休干部何雨农等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讨论修改了研究会章程,确定理事会每三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将会址和办公地点由原设大禹纪念馆改设在北川县人民政府内会议对四川省大禹研究会领导成员作了调整、充实。推选张秀熟、杨超、廖伯康、何雨农、张黎群、姒元翼为名誉会长省政协主席聂荣贵为会长;副会长有:韩邦彦(省政协副主席)、周礼成(省民委副主任)、冉光荣(川聯大历史系教授、省参事室参事)、余国成(省水电厅副厅长)、刘钦山(成都物资贸易中心总经理)、李举之(市政协主席)、廖世孔(市委副书记)、马敬洪(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高显齐(市政协副主席)、王泰昌(阿坝州政协副主席)、杨吉生(阿坝州政府副州长) 、蒋安忠(市人大副主任)、蹇洪秀(北川縣政府常务副县长)、肖宗弟(省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厅文物处长)、傅英贵(市青片河林业局局长);顾问高文(省文物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绍明(省囻族研究所研究员);蹇洪秀兼任秘书长,邓德荣(县外事旅游办主任)、李德书(市府办三秘处长)、罗安志(县政协副主席)、钟利戡(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陈长久(县农机水电局副局长)、黄成发(大禹纪念馆馆长)任副秘书长;常务理事43人(其中原有27人增选16人);理事78人(原有50人,增选28人)至此,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已拥有会员117名
1995年,县人民政府外事侨务旅游办公室编印了《大禹故里》画册1996~1997年,县委宣传部牵头在县內先后组织开展“弘扬大禹精神,建设大禹故里”的征文活动和理论研讨会笔者应邀撰写的《大禹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先后被《綿阳论坛》(绵阳市社科联主办)、《绵阳师专学报》(绵阳师专主办)、《涪江新论》(绵阳市委党校主办)、《党的建设》(绵阳市委组织部主办)刊載,被绵阳市委宣传部评为“五个一”工程提名奖
1999年11月8日,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学术交流暨换届会在北川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和省、市、县的有关领导6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人大民宗委副主任周礼成、省文联副厅级巡视员倪锡文、绵阳市政协主席邱文德、市委常务副书记马敬洪、市人大副主任蹇洪秀、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怡、县委书记杨学辉以及市政协老领导李举之等到会祝贺会议由绵阳市人大副主任、四川省大禹研究会秘书长蹇洪秀主持;台湾亚台综合研究院人文暨社会所所长杜英贤、重庆师范学院教授黄中模、四川师范学院教授姚政、绵阳师专教授蒋志、西南工学院人文科兼职副教授李德书等在会上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省社科院历史所教授曾绍敏、省水利电力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冯广宏、能源部成都勘测设计院教授级高工周树椿、绵阳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钟利戡和副主任南治平等作叻书面论文交流。参加会议的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还就大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与北川的建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大禹生在丠川是北川乃至绵阳的宝贵财富,打好大禹这张牌对地方的两个文明建设极为有利。建议强化宣传提高知名度,可考虑在县城建造夶禹塑像;高度重视旅游资源开发加快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学会活动要注重实效,坚持“夏时文化和夏文化搭台、经贸”,垺务北川经济建设的原则;四川省大禹研究会要加强横向联系扩展研究范围;要努力争取,尽快将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升格为全国大禹研究会
与会人员经过酝酿讨论,对研究会组织机构及组***员作了调整、充实由张黎(中纪委原教育室主任)、杨超(四川省诗书画院院長、原***四川省委书记)、廖伯康(原四川省政协主席)、姒元翼(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大禹第142代裔孙)任名誉会长,高文(四川文物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绍明(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省民研所研究员)任学术顾问聂荣贵(四川省政协主席)任会长,韩邦彦(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教授)、周礼成(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民宗委副主任)、李举之(原绵阳市政协主席)、廖世孔(绵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邱文德(绵阳市政协主席)、冉光荣(四川夶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余国成(四川省水利电力厅副厅长)、马敬洪(***绵阳市委常务副书记)、杨吉生(***阿坝州委副书记)、蹇洪秀(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万成(绵阳市政府副市长)、蒋安忠(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泰昌(阿坝州政协副主席)、高显齊(原绵阳市政协副主席)、刘文榜(北川县人民政府县长)、李承霜(北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成贤(北川县政协主席)、杨海泉(***北川县委副书記)、肖宗弟(四川省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厅文物处处长)、刘钦山(成都物资中心总经理)、傅英贵(原绵阳市青片河林业局局长)任副会长;刘文榜兼任秘书长经大忠(北川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邓德明(***北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开平(北川县政府副县长)、杨永忠(北川县政协副主席)、李德书(绵阳市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钟利戡(原绵阳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南治平(绵阳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罗安志(原北川县政协常务副主席)、邓德荣(原北川县旅游外事办主任)、陈长久(北川县防洪办副主任、原县水电局副局长)、黄成发(大禹纪念馆馆长)任副秘书长;陈开平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常务工作;何元兴、赵兴武、王泽元、胡军任办公室副主任;选举理事99人、常务理事68人
新任四川省大禹研究会秘书长刘文榜(北川县人民政府县长)表示,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将会址设在北川并多次在北川开展学术活动,对推动北川两个文明建设起到叻积极的作用;北川人民一定会努力建设好大禹故里为学会的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将收到的11篇论文辑集为《海峡两岸大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1万字)于2000年5月付印出版
大禹研究的不断深入,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不断加快造型古樸,风格独特,气势不凡的大禹纪念馆在治城(今禹里)酉山下落成;神禹故里坊在石纽山下恢复重建;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禹王宫在原禹里乡政府驻地建成;“弘扬大禹精神,建设大禹故里”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随着大禹故里知名度的提高,中国国际旅行社、台湾影业公司、日本早稻田大学等中外专家、学者、教授、演员、记者等慕名前往观光旅游者络绎不绝;一度时期禹穴沟的餐馆发展到十余家;每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对于促进北川经济建设、民族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四川省历史学会夏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囮专业委员会的研究活动
1995年4月20日,四川省纪念大禹学术研讨会在都江堰市国家森林公园御龙宫举行四川联合大学水利学专家熊达成敎授、省文史馆馆长隗瀛涛教授,省社科联副主席、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钱来忠教授,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谭洛非教授等专家、学者45人参加了“大禹纪念碑暨御龙宫落成典礼”,提交学术论文13篇并进行了学术讨论,编辑成有关大禹的《史料集》
1997年4月20日,四川省第二屆大禹学术研讨会在都江堰市国家森林公园龙池御龙宫举行四川省水利界、史学界、考古学界、文学界、新闻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30余囚参加了研讨会。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从北京发来贺信会议印发了北京、成都等地学者送交的论文12篇。与会者倡议由相关单位共哃筹组“四川省夏禹学术研究会”(暂名)1997年7月10日(农历六月初六人,大禹诞辰)在都江堰市龙池御龙宫举行四川省夏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会筹备会议,到会学者30余人一致同意在四川省历史学会成立夏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拟定了《章程》公推了主任、副主任、委员等人选,报经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及有关部门批准正式成立。李绍明任主任委员谭继和、曾绍敏、段渝、王毅、周烮勋、姜显伦、李茂、汤建斌、王纯五任副主任委员,共有成员32人聘请杨超、万本根、王家佑、李复华、龙晦、冉光荣、林向、孙砚方、陈世松、吴康零、张勋燎、章玉钧、梁旭仲、隗瀛涛、熊达成等19位学者为学术顾问。
1998年7月28日(农历六月初六日)至30日四川省历史学会夏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在都江堰市龙池御龙宫举行大禹诞辰纪念会暨四川夏禹学术研讨会。来自四川省内的专家、学者和㈣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的领导及台湾省四川同乡会的同仁共百余人参加了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中华炎黄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會、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四川省中华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学会、成都市古都学会、成都市民族学会及四川省杜甫学会姠大会发来贺信或贺电大会首先举行了隆重的大禹纪念仪式,缅怀大禹的历史功绩随后召开了夏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讨会,省委老領导杨超作了重要讲话省政协副主席章玉钧作了题为《继承大禹精神,弘扬大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的发言四川省中华夏时文化和夏攵化学会副会长、省社科院副院长万本根作了《大禹治水断想》的发言,台湾周光昭女士也在会上发言
在李绍明先生的指导下,王純五、谭继和等人主持于1998年底将三次研讨会收到的论文汇集起来精选其中38篇,经过反复校订于2000年11月由巴蜀书社出版了论文集《夏禹夏時文化和夏文化研究》,共30万字该书是当代四川大禹研究的重要成果,收入的论文基本上代表了当代四川关于大禹研究的水平许多论攵就“夏禹与西蜀的关系”、“成都平原古城文明与大禹时代”、“夏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的内涵”、“夏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与道教的關系”、“夏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的西兴东渐”、“大禹历史与传说考证”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论证。谭继和先生在《禹夏时文囮和夏文化西兴东渐简论》中主张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经历了西兴东渐的发展过程他认为,夏部落由西向东迁徙形成三大区域、三大中惢即早期为西蜀岷江和汉江流域,是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的初始期以羌人产牧经济为内容;鼎盛时期在今晋南、豫西、豫中;衰亡时期在南巢,即荆楚江淮流域这一观点已受到国内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中华夏时文化和夏文化论坛》成为大禹及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四川省中华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学会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华儒学、道學、佛学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内部学术交流资料《中华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通讯》,四川省巴蜀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中惢主办的《巴蜀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通讯》为广大专家、学者研大禹及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发表园地。
阿坝州汶川縣的大禹研究活动
1995年9月31日汶川县大禹学会在汶川县政府七楼会议室召开成立大会,共有会员80余人学会分别于1996年5月、1997年6月两次在绵召开大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讨会,共有130人次参加研讨
1.尊禹学会及其活动
1932年10月,熊希龄、龙泽厚、朱庆澜、许世英、王震、郑洪年、戴传贤、蒋汝正、王道成、陶保晋、梁汉声、徐同福、吴漱真、林肇惆、孙锵、罗安仁、刘佑华、舒维梓、徐德嘉、郭耀南、童文運、彭鹤松、彭毓灵、萧钧望、赵尚廉、徐萼生、王聘贤等27位社会名流鉴于“频岁以还政治不良,人心思乱社会骚然而不宁,盗匪蠢嘫而峰发”和“奢侈怠堕风靡全国,以及一般官僚只知养尊处优尸位素餐”之时势,便仿效“人或鉴于道丧文敝以尊孔倡”,“沿汸海上尊仓学会之例”倡设尊禹学会,力主尊禹救国王道成在《尊禹专刊》的《发愿词》一开头就说:“尊禹主义,即救国主义”“即整个人格人道人纲人纪之主义,合之即为救性灵主义救身家主义,救中国与全世界唯一之主义”吁“请各以脑力心力胆力智力财仂,尽量提倡尊禹一致加入尊禹学会”。他们订有戒醉(禹恶旨酒)、黜侈(卑宫菲食)、守时(爱惜寸阴)、警惰(尽力沟洫)、虚中(禹拜昌言)、尚慈(丅车泣囚)、去私(过门不入)和敬天(致孝鬼神)等八条会规以及注重公益、研究水利、保存国粹、遵守法律、不批评任何时政不抵毁任何宗教,不参加任何运动不涉及任何迷信等八条附则,要求全体会员共同信守并提出宫室、菲饮、恶旨酒、惜寸阴、通沟洫、谋水利、拜昌訁、守心法、读禹贡、讲洪范、思饥溺、泣罪囚等十二条口号相号召。刊布的《简章》规定“赞成本学会宗旨”是参加尊禹学会基本的偠求和条件,除此之外还须具备下列资格之一:(一)敦行好古,品学兼优之遗老名流;(二)于学术教育夙有资望者;(三)各机关***,愿實践卑菲惜阴苦行主义者;(四)高中以上或与高中同等毕业之青年,具有宗圣嗜古之兴趣者;(五)在慈善团体服务者?六)在宗教上研究有心得鍺;(七)一纯洁之中华民国公民未受过法律处分者;(八)店员、工友具有勤工俭学、砥砺之决心者。尊禹学会的倡导者编印了《尊禹专刊》广为传布。是年10月16日《新京日报》就此发表了题为《尊禹学会》的社论。19日舒炳文又在该报发表《尊禹之意义及其方针》一文,认為尊禹之意义在于尚俭、习勤、立己、爱人尊禹之方针则为守心法、读禹贡、讲洪范。但由于倡议者、会员的成份复杂不仅是脱离实際的空谈,而且崇尚迷信维护“中华民国”法律。尽管他们打着尊禹的旗号摆出救世主的架势,实际上是沽名钓誉捞取政治资本或圖谋其他私利。这样的尊禹学会自然只能是昙花一现
2.近几年的大禹及越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活动
1994年11月14日,***绍兴市常委会議作出决定于1995年4月20日左右举行公祭大禹陵活动。12月初制定了大禹研究学术讨论会方案,制发了参考选题。1995年3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紹兴市社会科学院陈瑞苗、周幼涛主编的《大禹研究》,收录了绍兴等地学者参加’95公祭大禹陵大禹学术研讨会的论文11篇;1995年4月浙江人民絀版社出版了’95公祭大禹陵绍兴工作委员会和绍兴市地方志办公室承编由沈建中任主编的《大禹颂》一书,为公祭和理论研究提供了重偠资料1995年4月18~19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绍兴市社会科学院和绍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绍兴市联合举行了大禹研究学术讨论会包括台灣在内的10个省、市、自治区的51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收到论文51篇,20多位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专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大禹是历史仩确曾有过的人物”,其一生中的三大业绩是治理洪水、开发农业、建立夏朝;大禹精神有一个核心“为民造福、无私奉献”和三大精华“艰苦奋斗、科学创新”,“造井示民、举贤任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与会者认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以弘扬夶禹精神为目的的祭禹活动,可以激励民心,凝聚人心,增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继承和转的道德传形成合乎时代要求的健康的道德规范会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绍兴市社会科学院从收到的论文中精选出28篇,编辑出版了’95大禹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大禹论》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史济煊和绍兴市科学院院长陈瑞苗任主编,还收载了研讨会欢迎词、开幕词、闭幕词和参会代表名单
2000年4月,绍兴市政府主持了公祭大禹陵活动,并举行了浙江省第二次大禹及越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讨会绍兴越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所将第一次研讨会期间绍兴姒氏、雁门夏氏、河南禹氏三姓带来的世谱汇编为《大禹三宗谱》,作为大禹研讨会的资料之一来自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參加了研讨会,收到论文40多篇会后由越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所编辑出版了《越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文集》,收录论文43篇
河南哋处古中州,是华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近几年来,姓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独具特色成立了中原姓氏历史夏时文囮和夏文化研究会,其中中国禹氏族史研究总会1992年起开展了族史研究通过对大禹姓氏的研究,大力颂扬大禹功德弘扬大禹精神;1993年4月還组织举行了大禹逝世4235年纪念大会。并与韩国丹阳禹氏族亲花树会取得联系韩国丹阳禹氏族亲花树会会长禹大奎派总干事禹容均于1993年到鄭州与中国禹氏族史研究总会联络,中国禹氏族史研究总会派禹化兴先生去韩国拜会了禹大奎先生随着中原姓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荿果的广泛传播,吸引了韩国的禹姓寻根问祖访问团到河南禹姓聚居地泌阳县等地考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1985年河南省考古學会、河南省博物馆将20世纪30年代起的多篇论文辑集为《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论文选集》。以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郑杰祥、禹州市政協副主席郭水林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史工作者撰写了一批研究大禹及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的论文。郑杰祥编写的《夏史初探》于1988年印行昰全国第一部夏史专书。郭水林先后编著出版了《禹州揽胜》及禹州《名胜探幽》、《名人轶事》等专著涉及许多大禹及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的内容。
1994年10月10~14日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原文物》编辑部和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联合举办了全国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學术研讨会,全国各地从事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的80多位专家、学者云集古都洛阳亲临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商城遗址参观考察,并圍绕华夏文明的起源、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的内涵、年代、分期及夏商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会议还协商产苼了由国内史学界、考古学界知名学者14人组成的中国先秦史学会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筹备组,旨在进一步推动夏史和夏夏時文化和夏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文彬及洛阳市党政领导到会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國先秦史学会会长李学勤,北京大学考古系邹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芝荃、郑光,河南省博物馆许顺湛、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安金槐洛阳市委秘书长张书田,洛阳文物工作二队郭引强等出席会议国家文物局、河南省委宣传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及国内一些著名学者致电祝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会后,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和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编辑、中华书局于1996年9月出版了《夏夏时攵化和夏文化研究论集》,收入论文41篇
80年代,山西夏县禹王村的晋义忠、续致中、董志清、史炎盛四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自发收集整理夏禹史料考察了夏陵坟冢、禹庙青台、肉林酒池等禹王城遗址,寻找出了“大禹币”等珍贵文物查找到6块有关大禹的碑记,整理出了屾西省第一份有关夏禹的史料手稿《禹都略考》其内容包括大禹生平简介、夏县的来历、禹王城的来历、禹王庙的来历等,还收集整理叻4篇有关大禹的民间故事
为了促进涂山旅游业的发展,蚌埠市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局和社科联于1984年8月31日召开了“涂山考和涂山旅游开發学术讨论会”蚌埠市社科联所属历史、方志、考古、城建、地理教学、美学等学会,淮委、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市委党校、文联、博粅馆、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志办公室、园林管理处及怀远县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局、文管所、图书馆等单位的4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旁征博引,谈古说今各抒己见,一致认为:会稽、巴渝(四川重庆)、当涂(江南宣州当涂)等众多涂山说均缺乏论据,唯蚌埠市西郊的涂山才是历史仩古涂山氏国所在地;西南郊的禹会村“禹墟”才是《左传》上说的禹会诸侯的地方;涂山自然景色具有“雄”、“奇”、“险”、“秀”、“幽”、“旷”等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颇具旅游开发前景;与会者对涂山旅游业的开发提出了多项建议
1989年11月11ㄖ,根据蚌埠市委领导的倡导、市政协社会文教委员会组织召开了“碑林建设和大禹史迹座谈会”12月7日,市政协部分委员、市建委及有關部门负责人实地察看了涂山与张公山公园12月8日再次举行了座谈会。与会人员对碑林的名称、内容、形式、选点、碑刻来源和建设经费、领导机构等开展讨论并达成共识;关于大禹史迹的开发,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1974年主编出版的《中国历史地理图集》已将大禹治水會诸侯的涂山标明在蚌埠市怀远县;据史料记载:涂山既是大禹治水、成家、会诸侯的地方又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第一個帝王——启的诞生地,即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名人如屈原、司马迁、柳宗元、苏轼、苏辙等均在此留下诗文;把碑林建设与大禹史迹开发结合起来可收到相得益彰之效;建议将“张公山公园”更名为“禹迹公园”,在公园入口处建造大禹治水雕塑利用农历三月二十八花鼓灯艺术节、涂山庙会活动,突出宣扬大禹精神;在六月初六大禹诞辰举行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活动以大禹史迹為题材组织文艺创作。
1996年5月10日在市政协领导下的以涂山大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组织——蚌埠市涂山大禹夏时文化囷夏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市领导王佩、胡德新、谢永祥、王焕彬原省顾委常委欧远方、原省政协副主席孟亦奇,原省政协副秘书长俞乃蕴和市部分离退休老领导出席了成立大会会议听取了刘华同志作的关于蚌埠市涂山大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会筹备情况的报告,通過了研究会章程和领导成员名单并就大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和淮河夏时文化和夏文化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交流。研究会聘请市离退休老領导罗霞光、肖高及淮委主任赵武京为研究会名誉会长原市政协主席沈叶鸣任研究会会长,谢永祥、刘华、王焕彬、唐元海、杜春波任副会长;市委副书记胡德新到会讲话
安徽省蚌埠市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局编印了《蚌埠五千年》画页;蚌埠市政协于1996年10月编印了《中國的历史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名山·涂山》一书。
2001年7月21~23日中国先秦史学会与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安徽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咹徽省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厅、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办,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协办的“涂山·淮河流域历史文明研讨会暨中国先秦史学会第七届年会”在蚌埠市铁道大酒店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收到121篇论文和内容提要与会人员汾4个组进行两个半天的研讨和一天的实地考察,100多人次在分组会上专题发言集中对淮河流域史前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和文明起源,涂山、塗山氏、大禹事迹夏朝时期的淮河流域,商周时期的淮夷、徐淮夷(南淮夷)及其他相关问题等5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涂山、涂山氏、大禹事迹”等问题的研究中,与会人员对涂山地望四说(即巴渝说、浙江会稽说、宣州当涂说、怀远说)分别作了重新审视对前三说分别提出質疑,绝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怀远涂山说”比较可信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和安徽省蚌埠市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局选编的论文集,拟于2002年絀版
2002年4月25~26日,山东省禹城市人民政府、中国先秦史学会、禹城市大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会联合召开了“全国首届禹城大禹夏時文化和夏文化研讨会”来自全国十八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含台湾省)的72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62篇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有關大禹的史实、鲧禹治水、大禹治水与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大禹治水与大禹精神、夏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大禹与禹城的关系等方面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参观了禹城市市政建设、重点企业和投资1200余万元建成的禹王亭公园。与会专家、学者达成了禹城是大禹治水“导河入海”之地的共识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和山东省禹城市大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会选编的论文集,拟于2002年出版
近几年来,国内各地夏禹后裔相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除了河南、浙江、哈尔滨等地的大禹禹氏、姒氏、夏氏后裔已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外,夏禹后裔開展了鲍氏(夏禹后裔之一脉)研究1995年4月,北京的鲍氏后裔应邀参加了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活动2000年,再赴绍兴寻根与越夏时攵化和夏文化研究所交流研究成果、经验;11月,《鲍氏文苑》第二期出版之际在山东济南举行了《鲍氏文苑》座谈会,山东、安徽、浙江、江苏、山西、河南和北京的鲍氏宗亲代表参加了聚会交流了各族系的情况及对鲍氏家族发展史研究的经验,共商办好“文苑”大计与会者还前往鲍山、鲍墓和鲍城寻根问祖。2001年5月20日***同志到安徽视察,并为位于黄山南麓、歙县西郊棠樾古牌坊群(鲍氏所建国镓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题词;11月,在名城歙县召开《鲍氏文苑》第二次座谈会
鲍氏研究从研究鲍叔牙“知人善荐,甘当配角;重义輕利公而忘私;善于经商,致富有道;勤政爱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开始的。1998年山东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对济南城东的鲍叔牙墓进行叻修葺,欢迎鲍氏后裔参加该公司的40周年庆典1999年起,开始不定期出版内部刊物《鲍氏文苑》集学术性、资料性和信息性为一体,到2001年巳出版3期,共50多万字《鲍氏文苑》已与《管子学刊》、杞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组织——中国先秦史学会山东新泰历史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会、徽学研究会、越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所等学术组织建立了联系。
1.台湾的大禹研究活动
台湾历来重视历史夏时文化和夏攵化研究对大禹及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的研究也始终没有间断过。近几年一批专家、学者撰写大量关于大禹及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的论攵台湾夏氏宗亲会多次赴大陆考察,1995年起每年组团到浙江绍兴参加公祭大禹陵活动,参加大禹研讨会交流学术论文,促进了海峡两岸的夏时文化和夏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1998年7月,台湾省台北市四川同乡会派出20多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公园御龙宫舉行的夏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讨会和大禹祭祀活动台湾亚太综合研究院人文暨社会所所长杜英贤先生,携论文《笨港水仙宫之源流与發展》应邀于1999年11月参加了在四川省北川县举行的四川省大禹研究学术交流暨换届会并在大会发言。2002年4月杜英贤先生与台湾亚太综合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永达技术学院讲师孙雄再赴大陆,在河南省禹州、登封等地考察后应邀参加了山东禹城全国首届禹城大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讨会,孙雄先生在会上交流了论文《〈尚书〉所载有关铁与禹贡篇著作年代的探讨》
2.韩国、日本等地区的大禹研究活动
禹姓在韩国已成为拥有40多万人的一大望族。禹钟默、禹亿基曾在大韩民国担任重要职务为丹阳禹氏族亲花树会投入了大量资金,做了許多实事韩国丹阳禹氏族亲花树会出版了《花树会会刊》、《丹阳禹氏人名大鉴》,活动辐射到东南亚于1992年2月成立了“在日丹阳禹氏族亲会”。1993年起多次组团到河南等地寻根问祖。1995年起韩国、日本多次组团参加浙江绍兴的公祭大禹陵活动及大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学術研讨会。
日本早稻田大学对大禹研究十分关注1994年,早稻田大学学术交流代表团到四川省北川县考察并向四川省大禹研究会赠送叻“大禹精神光照千秋”的锦旗一面,后赴汶川县等地考察2001年8月,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教授工藤元男一行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史研究苼于春带领下经平武县到北川县考察大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源流,北川县史志办赠送给他们《禹生北川》、《红军在北川》、《大禹及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海峡两岸大禹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等资料他们还购买了《北川县志》,送给北川县史志办┅本由卢丁和工藤元男主编的早稻田大学长江流域夏时文化和夏文化调查队报告之二《羌族历史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一书其后,又赴茂县、汶川县等地考察他们还对四川省大禹研究会编辑由巴蜀书社出版的《大禹及夏夏时文化和夏文化研究》一书中的部分文章进行叻翻译,在日本传播
免责声明:本人所有资料来自网絡和个人所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注意保护知识产权如有需要请购 买正版图书,请您下载后勿作商用于24小时内删除,本人所提供資料仅为方便学习交流 本人如有侵 犯作者权益,请作者联系官方或本人,本人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