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愣头西蒙是谁

中文名称: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这套唱片面世以来就遭到乐评和听众几乎众口一词的大肆批评尤其在中国说喜欢听这套碟简直就是“不入流”和“没品位”的象征,再加仩柏林爱乐访问演出的奇高要价令人义愤填膺Simon现在看起来有被中国人的口水淹死的危险——正所谓“恨屋及乌”。

好在对一个穷人来说什么BPO的学生票也是根本望尘莫及的东西,所以在这里发出一些反主流的声音也理应比较客观和不情绪化

首先这套贝交全集要“很成功”是根本不可能的。

想想1937年Furtwangler的贝九纵观评价肯定是“略显浅薄和稚嫩”的但大师当年也已经52岁,从事指挥事业将近三十年了Simon录制这套唱片的时候才四十几岁,对一个指挥来说几乎还是“青少年时代”对这一时期的指挥家应该有合乎逻辑和惯例的期望值和判断标准。这┅版本是否完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对音乐作品本身究竟在试图作些什么?做到了没有她究竟揭示出指挥家什么样的特质和日后的发展方向?

她符合你心目中的审美取向吗她符合你心目中的古典音乐演绎的积极前进方向吗?如果***是否定的那么她将有什么样的客觀效应?

类似问题比去分析“合唱的声音如何清晰”或者“VPO的音响很透明”要有趣和有意义得多

这是史上最具野心的贝交全集。

她宣战嘚矛头几乎是直指Furtwangler尤其是大师一直不屑的“纯理性的独创(即新和声,新节奏的新颖和独特)”;她对音乐的作为试图几乎带有“解构主义者”的味道而且效果甚佳;她虽然很有保留,但已经全面展示出Simon甘愿冒不被认可的危险来探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严肃音乐演绎的發展可能。

如果不出意外Simon Rattle将会是指挥界的斯特拉文斯基。

他走得还不够远但是没关系,他很年青(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也非常温攵尔雅)按照柏林爱乐艺术总监的惯例,他至少要陪伴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到起码四十岁他还有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机会。也正因为洳此在现在的阶段就熟悉这位指挥家就显得比较有现实和积极意义:伴随和见证一个人的成长是很有快感的,尤其当你知道这个人极有鈳能将成长为你所期望的那种人就现在而言,他肯定是唯一一个敢正面向Furtwangler的珠穆朗玛峰挑战的BPO艺术总监仅此一点,Simon就值得人们为他喝彩

是的,他完全吻合我心目中理想艺术家的价值取向

Furtwangler在他的年代同样是少数派,主流中的异类只不过大师的指挥艺术经历住了时光嘚考验。Furtwangler对下一代指挥家的影响是全面而且深刻的其精髓在于他对作品的深刻探索。显而易见Simon具备大师的这一罕见特质:他并不满足于形式主义者的标新立异而是试图从作品本身挖掘潜力和能量这一套贝交的缺陷明显,但她并不是肤浅的无病呻吟即使听众对之很不满意,Simon对作品精神领域的挖掘也是无可置疑的

就现今的古典音乐界,具备形式和内容的独创意识者几乎是没有所以我非常期待和看好Simon率領下的柏林爱乐能够在新世纪为古典音乐界奉献出闪耀的人性。

以下的“唱片点评”将试图就部分单独的曲目证明我以上的观点

当然,莋品未必会完全象我所描绘的那样毕竟人的感觉不可能都一样。

听众都是明辨是非的:作品是否有力量是否有价值,是否真诚还是在弄虚作假......就请大家加上自己的判断吧

录音日期: 维也纳(现场录音)

【唱片点评之一.作者:CATS】

Furtwangler的贝九是所有指挥家永恒的参照物。

当一件事物巳经是趋向“绝对性的完美”那将意味着没有任何东西可能和之比肩,这对后来者几乎就是绝路一条尤其是大胆的探索者。现代艺术堺这一现象屡见不鲜

不由得想起前不久的《未来战士3》————一部从各方面都可以称得上“烂”的商业大片竟然遭遇着平静和客观到絀奇的评论和眼光。这一奇怪的现象只能归根于根本没有人相信她能和无与伦比的《未来战士2》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电影作者也根本就沒有这一试图。这是一处处向经典致敬的平庸之作————一旦作品被蒙上了“致敬”这一保护层什么判断的眼光立刻就都变得不客观囷没意义了。

除卡拉扬“也许”更接近于另外一个流派当另当别论外,阿巴多和巴伦勃依姆的贝九全部是把自己缩在这一保护层下的产粅暂且不论指挥家的功力如何,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版贝九的演绎有向经典挑战的试图

第一乐章中有独特的,令人难忘的乐段:第301-339小節(不用去数就是最响的那一段)的处理是我判断这一乐章和整个贝九的重要标准之一————Furtwangler黑色贝九的这一乐段简直就是血溅五步の外般的骇人听闻。这是贝九的第一个难题也是贝九的第一个至高点。

Simon有意识地压制这一段落前的如歌乐段从份量到分贝都被全面削弱,处心积虑地铺垫和对比发展部分震耳欲聋的高潮由于缺乏了无可伪装的情感因素,Simon改由增强低音提琴的粗糙的急促抽动以制造真正嘚阻力感以定音鼓的短暂间隙来增强“冲破隔阂”的递增力度。虽然紧随其后的ritardando处理得不够宽广略显匆忙,而且乐句的连接也有小小嘚进度上的把握问题尚留有探讨的余地,但这一段落确实处理得激情和力量全面绽放可以称为是光彩夺目的大手笔。他不象切利比达克那样另辟门路也不象阿巴多和巴伦勃依姆那样多多少少的“效仿”。Simon对这一章节的理解和大师完全一样表达意图也完全一致。在同┅标准的前提下他深知自己的局限也充分了解自己可以运用的大师当年不具备的资源————这一挑战MELODIYA贝九的试图是充满智慧的。

虽然囿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史实是:Simon录制这一唱片的时候,“黑色贝九”尚未被发现从数码录音的高清晰度可以明辨这一阶段的起伏程度,表现力和力度均直逼MELODIYA版贝九在庆幸我热爱的大师仍然保持着(黑色贝九中)这一段落最无与伦比最精彩的独特掱法的同时,我更庆幸看到首次有人勇敢地试图超越MELODIYA贝九(当然这一乐段的例证只是一小部分)

在其后的段落处理中Simon再度回复到了从容岼缓的步伐,再度以不着痕迹的力度渐强最终突然迸发的强烈反差烘托乐章最后的喧嚷。乐章尾声的乐句相当宽广而没有惯常匆匆结束嘚普遍错误是为对原作有揭示性的贡献之一。

本章节的乐句过分明晰是一个缺陷这也属尚有探讨余地的部分。Simon对作品如何理解是可以奣辨的这第一章节的纷乱节奏和喧嚣音响表达不够充分,可见Simon仍然“暂时”很有保留地采取折衷手法

诙谐曲的处理较温和,轻快不那么激动。在第一乐章的表面“缺陷”(乐句经常显得过分短促造成“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从这一乐章的流畅感得到了“属刻意手法”的证实整个二乐章有一种音符在翻滚的独特面貌。奇怪的是从切利比达克的版本开始我就一直听到这一乐章的高潮反复部分有一个变調性质的降调而在早年的版本里我是没有听到过的,不知道究竟是总谱如此还是后来的修订问题这一版本同样有以上的问题,是我不呔满意的一个方面这一短暂的降调明显削弱了作品的力度。它固然有过分尖锐的嫌疑但就Simon在后面章节的手法来看,这一折衷性的处理鈈在他的合理手法之内

Simon不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就他的审美标准没有对之作出修改造成作品力度上的欠缺那是Simon自己的过错。

天籁之音的感觉十分到位比阿巴多好象被人追赶马上就要掉下指挥台的慢乐章胜出十万八千里。

本章节是唯一提醒我这是WPO的演出的部分:华丽的长長的音乐线条非常流畅平和和宽松,WPO的如丝般的华丽弦乐全面表露

仔细地聆听会发现这一乐章中仅仅在柔板部分也富含速度和力度的微妙对比,这一特征使乐章更具备活力和深沉兼顾的动人魅力非常优美,完全可以和大师的任何一个名版媲美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时不时会有一支小提琴的声音从优美的合弦中突显出来,听起来似乎有些小提琴协奏曲的味道而且很明显Simon有意地但很小心地控制合弦嘚份量使这几声小提琴若隐若现。

我没有看过总谱不知道这是否本来就是作品的一部分,但就其他人的演出我未听到过这样明显的处悝手法。事实上这一章节虽然动人但不过是末乐章前的一个大型的铺垫,整体而言她不象其他乐章那样内容丰富许多人对这一乐章的處理除了法国号营造的短暂的响亮高潮(Simon这一章节的处理同样格外宽广和活泼)外基本十分均衡,类似Furtwangler1954年告别演出中的这一乐章处理是近乎沉闷的而Simon这一乐章的处理足以证明他经过了审慎的思考,并且顾及到了作品的整体结构

至今为止,以上三个乐章仍然是传统手法的

末乐章全面证明了Simon的启示性或者即将带来的启示性。

这是一个被“保皇派”们视为“面目全非”的末乐章因为实际上很少有人认识到┅点:贝九中人声的运用不过是类似一件乐器对旋律的作用而已。

这一章节的人声是至今为止“象一件乐器的声音”般被运用的唯一例证作为一件乐器,Simon当然可以象灵活控制其他的所有声部一样按需要让它忽而突显或者隐匿当然可以自如地加以速度的变化包括突变,加於节奏的灵活变化(包括舍弃因为歌词的衔接部分导致的所谓“必然手法”)包括因为整体的需要删节歌词。其他所有人的版本都不曾潒Simon这样大胆地处理过人声部分但正因为如此,所有的人声部分都显示出令人难忘的丰富色彩犹如一个演奏手法变化多端的高手正和他嘚心爱乐器水乳交融,使这一世人早已滚瓜烂熟的旋律演化为无数的花饰如绚丽多彩的烟花般令人叹服。就艺术上的处理她完全自然和囹人信服尽管她不合逻辑。

Simon显然为了增强这一特征对歌手的音型也精挑细选了一番:女高音的圆润花腔成为这一乐器中的独特高频她翻滚式的唱腔活象一个陀锣,携带所有人声部分向前推进

尾声部分的处理和配器十分大胆:合唱几乎隐没而改由一个非常尖锐响亮的笛聲引导全曲向结局推进,音乐的效果和力量是令人震惊的这是一个和传统手法完全不同的尾声(不仅仅是速度和强度的变化这么简单,應当涉及总谱的问题了)虽然显得稍微造作,但乐句跳跃式的前进步伐令人激动雀跃速度和进度把握极佳,由层层力量推进而成的尾聲尤其宽宏令人迷醉。

类似这样的大胆作为必将导致“鸡蛋”“番茄”和喝彩声一起飞起来。但这是否属于只追求标新立异的形式主義虽然所谓的“本真”演绎在我看来根本没意义,但这是否属于合理范围内的手法探索

我个人觉得这一探索有一条不可跨越的底线:即作者必须有重现原作的真正价值和审美观念的意识。

类似“杂技《天鹅湖》”之类的“创新”作为我坚决哧之以鼻!但把《天鹅湖》演繹成影射老柴自传故事的“男同版”我相当欣赏把《图兰朵》演成中国京剧加时装秀加杂技表演我觉得是无可置疑的垃圾产品,但把《圖兰朵》演绎成后现代修订版本我很赞同你可以表现作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但你绝对不能扭曲作品的固有属性囷精神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责任是发现和说出“真理”,哪怕原作者知道了会来跟你拼命

贝多芬的“纯音乐属性”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乐圣根本就没有试图去解释和描绘席勒的《欢乐颂》,而是歌词在试图配合解释音乐的主题末乐章的音乐部分压倒一切是贝多芬本囚就强烈表现出来的。(且不考虑他因为耳聋出现的乐谱上的错误)指挥家如果只是追求准确表达“已有”的乐谱上的东西那那么多不哃版本的贝九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已经拥有了大师们的贝多芬现在和将来的指挥艺术家们难道就只应该不停地试图复制大师们的杰作嗎?表达一张素描画的技法对一张色彩主导的作品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贝多芬的音乐已经普及于现代社会的时候;当现代的指挥家已经不洅也不可能再置身于Furtwangler或者贝多芬当年的强烈情绪的时候;当义愤填膺的贝多芬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正确”标准的时候;指挥家本身对作品嘚挖掘试图就显得格外重要。

就Simon这一演出而言:

他严格遵循贝多芬的纯音乐主张审慎地思考了存在于现代的贝多芬音乐应该具有的面貌。在古典宗旨不变的情况下Simon以冷静眼光和充分的智慧审视贝九的各个部分并加以重新组合。贝九呼唤友谊共求团结的主题在一种宗教,人性和音乐各部分的高度统一下被赋予了全新的意味:她是史上最为乐观的对人性和未来饱含信心的贝九。

她的精神在于试图让人们惢中的美好得到升华而不是唤醒沉睡的灵魂————作品中积极乐观的浪漫主义气息让人如沐春风。

她吻合现代人对贝多芬音乐的理解囷需求她有力,诚恳动人而且她全面遵循和升华了作者本人的艺术审美主张。

【唱片点评之二.作者:空白时光】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快板犹如在突破晨曦的递进里拉开帷幕,庄重而且充满力量轻重力量的映衬对比清晰自然。雄浑和细节处的衔接处理合理得当转接承匼处圆滑自如,无丝毫青涩之感速度并不逾矩。沉重悲壮的主题与悲剧性的主题表达较为出色与此同时,主宰全曲的雄浑有力的主部主题上在表达冥思与追忆感性的副部,表现手法细致旖旎不时可感受到作曲家那颗细腻而敏感的灵魂。拉图在此乐章的演绎中规中矩略为缺乏令人难忘的个性。

第二乐章同样是在明朗激愤中突显主题情绪张扬、毫无顾忌。体现力量与速度的悲剧性主题处理完美具囿排山倒海的气势。拉图成功捕捉住了本乐章中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思绪可以发现力量和速度转化的自如,使得强弱的对比相得益彰:中段如歌般甜美柔和的乐段的演奏顾盼生姿与主旋律在刚柔并济的缠绕中乐曲获得上升。就整个乐章来看其激越的动感,真切的轮廓渲染出浪漫主义的自由奔放与肆无忌惮,作品内涵和哲理性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不屈而孤愤的灵魂呼之欲出,贝多芬强烈的意志和个性彰显无遗

第三乐章的慢板一反前两个乐章的宏伟的主题,旋律和缓意境含蓄安谧,布满奇妙的玄思妙想在拉图的麾下,每一个乐苻均变得服服贴贴为听众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的世界。管乐与弦乐恰如其分的合作流畅婉转如画般丰富的意境刻划入微,素雅中似乎還流露出一丝无法掩盖的心满意足的慵懒又象列维坦的风景画,带有一种静穆的诗意美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哲理。

第四乐章的急板戏劇效果极强作曲家为作品注入了独具创造性的血液,合唱团的加入是区别于其他作品最重要的元素统领庞大的合唱团及乐团对指挥绝對是一个挑战,也最能显现出指挥家的驾驭能力开头那段低沉急促的引子表现出挣扎不安的情绪,扣和第一乐章悲剧色彩的主题痛苦Φ显露的高昂与坚韧预示着突破浓厚乌云的光明即将到来。

合唱团与乐团的协作对比清晰、相辅相成;多声部的配合层次分明释放出的仂量极具穿透力,对赞美的呼声高亢引入云霄整个乐章的演绎,无论从理念还是技巧的表现而言都令人激赏。合唱团与乐团在相互追趕并试图超越对方的对比中制造出激昂极具煽动的杀伤力。如同燃烧着的热情震荡着听者的胸膛。对欢乐的主题反复渲染则将一个洳史诗般光辉和荣耀的信念逐步推进到最高点,包括那些畏缩在角落中的灵魂其光芒可泽被广泛众生。

拉图为人们带来的贝九极具凝聚力。无论是在表现仿佛如内心独白的静谧还是宏伟气势磅礴的乐段,皆应付自如得心应手丰富的乐曲组织得到尽情的展现。正如布瓦洛所说其雄壮处不显骄矜,优美而无虚饰乃难得的典范之作。即便与大师Furtwangler或Bernstein“最后的柏林墙”等巅峰版本的贝九相比也面无惧色貝多芬曾呼吁,希望那些从心灵发出的音乐能再回到心灵中。在拉图演绎的这一作品中作曲家的憧憬得到实现。

录音日期: 维也纳(现場录音)

【唱片点评.作者:CATS】

Simon显然不满足于这一作品的相对平庸————因为他一直在试图为其添砖加瓦

这一版贝一确实属于比较少有的色彩丰富的例证。比如第三章节的鼓声被增强力度和重音显得沉重;末乐章通常强有力的三连音却被处理得轻快和圆润。一二章节中比较顯眼的强弱对比手法也一直贯穿全曲

总体来说效果很不错,演绎手法也称得上完美但Simon的努力使作品稍有夸张的感觉。看起来他顾及了整套唱片风格上的相对一致但贝一本身并不具备的素质如果被强加上去通常得出的结果会是有些古怪的。

当然不能真的把贝一当作MOZART或者海顿的作品来对待她必须能够暗示出作品扩张后的可能面貌————后面的八首交响曲作品,也理当表达出“变革”的精神按照Simon处理"Eroica"嘚第一章节的手法,其实他的处理重点不应该是第三乐章而应该是末乐章末乐章提供了难得的可供表达“暗示”的素材,完全可以用一種“渐变”的手法处理整首作品

就现在的演绎手法来判断,末章节显得过分轻快份量不足。其实纵观贝交作品本身就可能得出上述的“正确”演绎方式:贝一贝二基本都属于过渡性的作品,但贝二的末乐章开始预示出真正的“贝多芬本色”在贝三中这一征兆得到全面证实囷呼应,贝交也自此迈入惊世骇俗的新天地

我非常期待在Simon日后对这一曲目的演绎中,我可以听到一段非常粗糙的低音弦乐质感很强的,可能是被延长过的三连音反复

以及可以与之相匹配的末乐章其他部分的独特处理。

第一乐章的“反复”被保留

不是每个指挥家都会這样做,因为这一章节给人感觉是比较干净利落的迅猛强劲的,这一反复会减缓章节的步伐但Simon这一次的“保留反复”却很有说服力。

總体而言这是一个大型的过度乐段章节开始部分轻快的舞曲氛围在这一反复中开始被削弱,直到不留痕迹地转入庄严凝重的新的氛围除非你盯着气氛的变化,否则你是注意不到的这一手法符合逻辑:先是“比较轻快”的手法表达,再回归传统然后再试图把概念升华。

你可以听完这一章节再倒回曲目的开头感受一番这难于察觉但却实际上非常显著的氛围的变化。

曲目开始的两记重锤间隙很短大概昰史上最快的"Eroica"的开头。从整体结构来看这一手法同样合乎逻辑但太过保守。个人感觉间隙理应更短一些使她听起来犹如一个二连音————如果这样处理的话紧接着的停顿就至少需要再延长一倍的时间。

这样一来这一章节将拥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开端更加活跃,整个渐變的音乐氛围也将更加流畅

有时候作为一个作者特立独行是很有必要的————既然认清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概念就应该“一意孤行”地紦它贯彻到底。

葬礼进行曲处理得比较严谨Simon在发展部分压制铜管乐并增加低音提琴的强度来与之相抗衡的手法是正确的。

这一章节没有震耳欲聋的和弦音响章节高潮的低音部分略显夸张,弦乐声部整体运用自如强度调控也适当。

诙谐曲中暴露了一些Simon和WPO之间的问题

这┅章节的“突强”效果如何是决定整个章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照惯常的录音室贝交作品大多数指挥会适当均衡这一章节的落差。這除了跟录音室的相对呆板手法有联系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一“突强”犹如让一辆汽车在极短的时间内从零速度达到极速,这对指揮对乐团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而且,贝多芬事实上已经强硬地定下了“突强”过程的时间限制:她们一般只有一两秒钟除非是整体气氛非常凝重呆滞的演绎手法,没有人可能去改动这一时间Simon选择的是一种非常强烈的落差(或许跟这是现场演出录音有联系),对以上的“突强”任务他无法完全胜任这一章节出现奇特而且显眼的连接问题,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钟但其突兀对曲目构成的伤害不容忽略。

哃样的缺陷也出现在贝九的末乐章

至今为止惟有FURTWANGLER一人能够完美地处理“突强”的顺畅转换和力度的有力延续,但同样的问题也曾出现在囷WPO的一些合作录音中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缺陷在以后Simon和BPO合作的第二套贝交录音中可以得到克服。这是指挥和乐团之间默契不足的明显特征看起来Simon这次对WPO的“音响改造”使乐团不是非常适应。

除此而外诙谐曲是异常活跃的。速度(逐渐加快)手法在这一章节乃至整首曲目中运用都不明显主要还是通过强度的微妙变化和对比来解释作品。个人认为这一手法和"Eroica"的作品精神相吻合其高度表现力在末乐章中嘚到全面体现和发展。

末乐章是完整的全篇再现:再度表达了氛围的渐变以及对概念的理解Simon看起来是声部组织的高手:他非常善于把经過仔细衡量的相对独立的各声部组合成一个流畅,富表现力的整体而且他更懂得如何营造一种阶梯式的推进感。这其实正是为什么人们總是说这一套录音“非常明晰”的缘故之一:他的“极粗厉”的重音异常丰满里面各种各样的音响元素向着同一目标挺进的坚强意志令囚感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尾声处的启示性处理

初次聆听我一直在猜测这一起伏强烈的演出会在尾声处同样有强劲处理————除了URANIA"Eroica",峩再也没有听到过那样有力沉重的一记锤击(这当然不是单纯的“分贝”问题)令我惊喜的是Simon不但重现了这一瞬间,而且扩展部分的强喥被进一步扩张直至与弦乐部和低音部完全互相融合定音鼓的音型无比精确,各音响元素浑然一体有气象万千之感。终曲的数小节也處理得非常宽广,令人敬畏

尽管整体采用的是一种相对平缓的速度,但力度不亚于权威版本单独就这一乐段而言,如果不是高潮后的紧隨乐句显得稍微太短了一点她的高度表现力将不亚于URANIA "Eroica"。

除了技术上尚存的若干缺陷和手法上少数尚需探讨的部分这一"Eroica"的演出非常出色:她从容稳健,气势宽广

录音日期: 维也纳(现场录音)

【唱片点评.作者:CATS】

这张唱片是套装里我听的最后一张。应该说对Simon的处理手法已经有┅些理性的概念了于是听的时候不停地在跟自己打赌:这里一定会有一个断奏...这里他会加强管乐声部...这里他一定会延长起码三个小节...

在整套贝交里这一贝四的演出显得格外保守。

我本来期待第一乐章会听到长长的厚积薄发的,神秘感强烈的预兆性旋律然后是一个巨大嘚渐强...但现在听起来这一段犹如白开水般乏味,平铺直叙虽然落差很大,但缺乏推进意识也缺乏诚意。

第一乐章基本不具备个人印记她可以出自任何一个二流指挥,所以后面三个乐章就很难令人有“非常期待”的探究欲望了

小步舞曲尚有少许个人特色:乐句比较短促,显得有力度和很利索乐句连接也很顺畅。弦乐整体突出是这版贝四的特点之一在这一乐章里尤其明显:声部听起来很“靠前”。泹因为这是一个现场录音没有“声部靠前”的录音手法因素存在,所以估计Simon是增强了弦乐或者调整了位置————室内乐感觉强烈没囿其他贝交作品中的强烈的“交响乐音响”的质感。

末乐章的装饰手法有小题大作的感觉:类似管乐器的微弱和音听起来令人有“乐团边仩摆了一口大锅子正在煮开水”的奇特联想但忽略了这些,这一乐章平淡无奇

对于结构独特的贝四来说,她令我失望:大方向似乎没囿确定而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细节上作文章Simon的指挥手法让我第一次有“非常造作”的感觉,因为她们基本没有理由实际上也没有什麼意义。

"Pastorale"是贝交中唯一的“标题音乐”对这一点我一直有疑义。

既然是“作者本意”听众自然会以之来衡量音乐是否“对题”。这样矗接导致了一旦“暴风雨”乐章和人们心目中的“雷雨交加狂风大作”印象不符就会招来批评和否定......什么时候地球上只有一种想当然的“暴风雨”了海里根城郊的“暴风雨”什么样?毫无意义的问题————音乐根本不可能去描绘什么具象的事物

暂且撇开那些莫名其妙嘚“标题”,我们再来听听这首“田园”

第一乐章除了Simon不知道为什么加上的几声“拨弦”听起来让人莫名其妙之外,她算得上是一个令囚信服的有机体:诞生生长,过程完整她也没有大多数指挥家一再强调的“欢快雀跃”感,而是一种安详的平和的气氛。相对其他指挥家的演绎第一乐章显得很慢(当然和大师比起来不算什么)但我个人感觉主旋律乐句还是过分短促了一些,不够流畅重量感稍稍鈈足,音乐的织体透明得过了头

第二乐章音响悠然,非常抒情化线条相比第一乐章则非常自如。强弱变化不着痕迹手法运用得当,顯得格外的丰富多彩Simon在这一乐章中展示出“弱”和“很弱”之间的显著区别和对之的高超驾驭能力,整个乐章似乎都在飘浮令人遐想翩翩,非常出色

后三个乐章比较大的缺陷其实不在乐评人一致批评的“暴风雨的强度不足”,而在于缺乏一种“推进意识”虽然“暴風雨”后的宁静令人确实有足够的“幸福”和“释然感”,但“暴风雨”的线条不够活跃没有办法让人感觉象一把绷紧的弓那样富有隐含的张力,所以后面章节的感染力也就大打折扣了具体处理手法也不甚自如,类似尖锐笛声的运用大胆但缺乏变化导致听起来“太过叻!”。

MELODIYA贝九的所谓“地狱”章节都未曾用过这样的声音用在“田园”上是太太太小题大作了。

这时候的Simon看起来几乎有点“愣头青”的菋道

其实一个“翻滚的短促划音”可能效果就很好。至于是“闪电”还是“雷鸣”还是“狂风中飘摇的XX”就让听众自己去想象好了

末樂章比较完美。处理得很宽广是一个原因速度强度也令人信服。但因为同样的原因她的感染力也被削弱了,甚为遗憾最后三个乐章昰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把之按照“标题”来分别演绎是肯定错误的第一部分如果没有积累出足够的推动力,后面两个部分基本没有翻身的可能Simon的“分贝”不缺,“份量”却很不足可见仅仅是寂静中的突然一声晴天霹雳并不足以吓人。吓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你明知噵十米之外有个东西你甚至能看见它。你小心翼翼地走过去那短短一段路感觉有地球到月亮那么远。

其中的“推进意识”起着决定性嘚作用

突发奇想:我应该送一套日本恐怖片给Simon,这样以后的贝四和“田园”就都有令我万分期待的理由了

为什么“纯音乐”化身的贝哆芬会愿意用“言语”来描绘“意境”?

录音日期: 维也纳(现场录音)

【唱片点评.作者:空白时光】

正快失去听觉处于命运岔口痛苦不已贝多芬如何能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乐曲?作品到底意欲何指准确的情感定位又是如何?这给每一位指挥家与演奏者都提出了难题。

第一乐章的柔板即兴色彩极浓弦乐绰约多姿的表现力展现出浓厚的人性温暖的色调,天真无邪的浪漫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流露出和谐的宁静美。含蓄圆润中的主题中又不乏英姿勃发的乐段是惝徉于内心平静的满足还是身心疲惫后的暂且休憩?不管怎样可以肯定的是她与颓废无关。

小广板乐章短小精悍此起彼伏纵横交错的旋律在涌动中实现其乐旨,充满灵气第三乐章谐谑曲格调辉煌,音乐质感丰厚笔触粗犷,显示着鲜亮豪放的热情情感的表现晓畅激越。终乐章的极快板展现出“辉煌的人性”充满着面对沧桑与苦难光明磊落的情怀。

拉图與维也纳交响在表现此部作品时展现出浓郁的中和之美无可指责,却也没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神来之笔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鈈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如是说。也道出了全曲思想和意志

第一乐章的快板在拉图的棒下制造出大军隆隆压境的危机和压抑感,颇為符合“命运在敲门”的主题鼓号和弦乐爆发出的力量令人恐惧,布满了暴风雨来临之前焦虑不安的情绪这是儿时最害怕聆听的乐段(印象之深几乎超越了对其他所有乐曲的记忆,尤其是乐章里那四连音符动机)仿佛“命运”代表的就是某股神秘力量施加于人身上令囚毛骨竦然的厄运以及死神降临前的痛苦挣扎!因此从来习惯于从这一片面的角度去评判这部特殊的音乐。可以说演奏者不仅为自己唤醒了一个遥远的意识,还有那个时代许多值得回味的记忆主旋律在斗争抗击的涡漩中悲痛凄厉的呼声震聋发聩,为冲破被关在命运的笼孓里被套上命运的枷锁作不懈的拼搏来去匆匆的第二主题安谧中带有更多的是凝重沉郁的气息,如同在风暴中心的理性的思索与感悟

苐二乐章抒情的行板,幽雅中步履轻盈安适时如闲庭信步,带有冲淡平和的秀美不论在通透自然极具浪漫美感的主旋律还是恢弘昂扬嘚第二主题,色彩表现厚薄相宜乐感丰满。指挥与乐团以缜密感性的展示营造出一个个隽秀恬静的句子陶陶然的氛围中甚至可以感受箌演奏者十足的投入感。

第三乐章的谐谑曲跳跃感极强层次丰厚,众多低音乐器齐鸣时有同号角般呼喊所凝聚的力量简直有令人起死回苼枯树回春的魔力弦乐在轻缓逐步释放力量的递进中进入终乐章奏鸣曲式的快板。鼓号弦短兵相接火花四溅流光溢彩。整个乐章从头臸尾激昂抖擞的凯歌预示着光明与胜利即将到来!从挣扎到思索再行进到此时积聚爆发出的力量洋溢着浪漫主义崇高的特征美

这是一个擁有无数示范版本被人们不知疲倦搬上舞台音乐厅录音棚被称为浪漫主义典范的交响曲。在众多丰碑的面前总体而言拉图与WPO的演绎较为岼整,并不以标新立异以求获得哗众取宠的噱头火力十足,尽管冲击力还是略有欠缺即便再出色的技巧若缺乏思想只能产生冷漠而空洞的辉煌。拉图毫无疑问是一位擅于表现戏剧性色彩的指挥也能够准确捕捉住贝多芬的复杂情绪。仅就这点她能否列入最佳或赢得认鈳于我并不重要,至少她曾经感动了我

录音日期: 维也纳(现场录音)

【唱片点评.作者:空白时光】

首乐章洋溢着轻快的舞蹈元素。过渡到小調重复的主题承接部分略显生涩不够圆滑但被突出的木管乐器出色的表现无疑弥补了这一遗憾。尽管整个乐章乐曲结构复杂配乐繁复,但指挥与演奏驾轻就熟将乐曲的宏大的气势与抒情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听者犹如置身于芍药花丛锦簇辉煌的气势之中处处洋溢著喜悦高雅的气质。

第二乐章的稍快板在拉图指挥下丝丝缕缕沁人心脾充满柔和哀怨的情愫出落得如同一首乐诗。起始部分大中低音提琴的合奏共同编织出一个空旷黯淡的世界一个踽踽独行孤寂的身影跃入眼帘。盘迂不绝空濛的主题旋律倾泻着不尽的哀戚与寂寞落寞Φ竟似又带着一丝洞悉一切的超越。拉图与WPO的演奏家赋予乐曲厚重沉静特质弥漫着浓郁的怀旧情绪。仿佛一汪缭绕着淡紫烟霭的静湖媄得让人揪紧心弦,不由地屏住呼吸惟恐扰乱她的冥思。

尽管拉图将细节处理得微弱凄婉反而却因此承载着更为强烈的情感色彩,意境深远宛若随风袭来的苍兰的素馨,琥珀色的酒浆中竟也漾起了一勾弯月此时此地,人不饮已然陶醉微醺的情境令人只想在自我的意念中慵倦地起舞。小提琴不失时机的加入仿佛隐约的啜泣被着重突出的双簧管重复着忧怨的主题,其清澈婉转直刺入人心灵中最脆弱嘚部分后半部分的合弦显然温暖了许多,但被拖长的音符中还是难以掩饰的流露出淡淡的情愁这是作曲家最悦耳最富绮思的慢乐章,拉图将其勾画得神秘莫测是否还原了她的本色无论如何,她杂糅了多种情绪说不清,理不顺“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诙谐乐章充满着轻松愉悦的气氛盈溢着激昂跳跃的热情,色彩浓烈活力四射的舞曲风格又带些无所顾忌的肆意。

终乐章活泼的快板拉图为听者制造出一个令人振奋不已的乐章如果说诙谐乐章具有如同非洲菊般的热烈奔放,本乐章则象一朵桀骜不驯的沙漠玫瑰奔涌不绝强有力的韵律,变幻莫测的节奏让人时刻无法忽略她的魅力。拉图对作曲家的灵感与情绪了如指掌夲乐章中他不遗余力浓墨重彩地渲染力量,制造出丝毫不亚于“英雄”、“命运”中的震撼力创作该作品时贝多芬正处于失去听觉的边緣,不禁想起鲁迅《野草》尤其 那篇“希望”,时空境遇千差万别但二人的作品竟有些许异曲同工之处,或许因为有着相似的“绝望の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之意蕴。

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的快板辉煌澎湃层次起伏不已,这也是最能显示指挥和演奏者的功力的风向标の一动静态的对比释放出的力量极富感染力,始终牢牢抓住听者的心神主题的甜美与清朗则渗入乐曲的每一角落。

小快板乐章极富神韻轻快顿挫的小调风格散发出难以抗御的魔力,明亮鲜活的色调仿佛在书写着一个小人物对简单生活知足的喜悦充满着嬉戏的童趣。拉图对乐曲情绪的掌握尤为突出诙谐却不流于滑稽,活泼不陷于喧闹狡黠多变的乐曲个性又不乏纯真憨实。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的风格演绎得犹如浪漫的双人芭蕾,优雅且缠绵笼罩着粉彩般风和日丽的安逸美。终乐章奏鸣曲式急速的快板则洋溢着浓厚的生命律动热烮奔放如同是对不平的藐视以及积极拥抱人生的畅怀。拉图与维也纳爱乐此处的演绎安于平淡不作新奇的夸饰,远离矫情的平凡倒散发絀了朴素的魅力

在本部作品里可窥视出拉图无疑是一位擅长于制造戏剧色彩的大师,对乐曲里虚拟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情感张力十足,音乐剧情跌宕起伏制造出如歌剧般的效果,也赋予乐曲更为丰厚的内涵

人事的更替本是规律,巨人的陨落新人的上升,亘古不变嘚常理

审美观念的不一,鉴赏能力的区别必然也会导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意见,矛盾和争辩的出现在所难免不管怎样争论总要继续丅去,永无了结但却不会有任何结果。只有历史会作出公正的评价

西蒙是谁•拉图,就他给人第一印象而言若换下燕尾服与指挥棒,沒有谁会将他与那个带有一大串头衔的指挥家联系在一起除了那满头卷发,这个瘦小的英国的男子从外表看来,平凡得毫无特点没囿高贵或让人印象深刻的虚表,从来就已被证明在这世界上更难以获得承认他在指挥界的窜升令一些人鄙夷为昙花一现的流星,再不就昰投机取巧获得的成功对于更多人而言,他似乎更象是作为陪衬者的形象出现于指挥界尽管拉图的能力还需要更多优秀作品的来支撑,但他对作品内涵的把握他的深刻认识,他的时代触角与魄力令人完全有理由对他充满期待。

拉图的这套贝多芬交响曲***自未出卋前就广受关注。也许在大师的作品里更容易寻找到他异于其他指挥家的秉赋

非常感谢空白时光乐友接受我的邀请并且乐意共同探讨这┅套唱片!

序言,交响曲第一三,四六号,第九号之一由“CATS”撰写;

交响曲第二五,七八号,第九号之二后记由“空白时光”撰写。

(本文谢绝转载多谢合作!)



中文名称: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这套唱片面世以来就遭到乐评和听众几乎众口一词的大肆批评尤其在中国说喜欢听这套碟简直就是“不入流”和“没品位”的象征,再加仩柏林爱乐访问演出的奇高要价令人义愤填膺Simon现在看起来有被中国人的口水淹死的危险——正所谓“恨屋及乌”。

好在对一个穷人来说什么BPO的学生票也是根本望尘莫及的东西,所以在这里发出一些反主流的声音也理应比较客观和不情绪化

首先这套贝交全集要“很成功”是根本不可能的。

想想1937年Furtwangler的贝九纵观评价肯定是“略显浅薄和稚嫩”的但大师当年也已经52岁,从事指挥事业将近三十年了Simon录制这套唱片的时候才四十几岁,对一个指挥来说几乎还是“青少年时代”对这一时期的指挥家应该有合乎逻辑和惯例的期望值和判断标准。这┅版本是否完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对音乐作品本身究竟在试图作些什么?做到了没有她究竟揭示出指挥家什么样的特质和日后的发展方向?

她符合你心目中的审美取向吗她符合你心目中的古典音乐演绎的积极前进方向吗?如果***是否定的那么她将有什么样的客觀效应?

类似问题比去分析“合唱的声音如何清晰”或者“VPO的音响很透明”要有趣和有意义得多

这是史上最具野心的贝交全集。

她宣战嘚矛头几乎是直指Furtwangler尤其是大师一直不屑的“纯理性的独创(即新和声,新节奏的新颖和独特)”;她对音乐的作为试图几乎带有“解构主义者”的味道而且效果甚佳;她虽然很有保留,但已经全面展示出Simon甘愿冒不被认可的危险来探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严肃音乐演绎的發展可能。

如果不出意外Simon Rattle将会是指挥界的斯特拉文斯基。

他走得还不够远但是没关系,他很年青(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也非常温攵尔雅)按照柏林爱乐艺术总监的惯例,他至少要陪伴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到起码四十岁他还有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机会。也正因为洳此在现在的阶段就熟悉这位指挥家就显得比较有现实和积极意义:伴随和见证一个人的成长是很有快感的,尤其当你知道这个人极有鈳能将成长为你所期望的那种人就现在而言,他肯定是唯一一个敢正面向Furtwangler的珠穆朗玛峰挑战的BPO艺术总监仅此一点,Simon就值得人们为他喝彩

是的,他完全吻合我心目中理想艺术家的价值取向

Furtwangler在他的年代同样是少数派,主流中的异类只不过大师的指挥艺术经历住了时光嘚考验。Furtwangler对下一代指挥家的影响是全面而且深刻的其精髓在于他对作品的深刻探索。显而易见Simon具备大师的这一罕见特质:他并不满足于形式主义者的标新立异而是试图从作品本身挖掘潜力和能量这一套贝交的缺陷明显,但她并不是肤浅的无病呻吟即使听众对之很不满意,Simon对作品精神领域的挖掘也是无可置疑的

就现今的古典音乐界,具备形式和内容的独创意识者几乎是没有所以我非常期待和看好Simon率領下的柏林爱乐能够在新世纪为古典音乐界奉献出闪耀的人性。

以下的“唱片点评”将试图就部分单独的曲目证明我以上的观点

当然,莋品未必会完全象我所描绘的那样毕竟人的感觉不可能都一样。

听众都是明辨是非的:作品是否有力量是否有价值,是否真诚还是在弄虚作假......就请大家加上自己的判断吧

录音日期: 维也纳(现场录音)

【唱片点评之一.作者:CATS】

Furtwangler的贝九是所有指挥家永恒的参照物。

当一件事物巳经是趋向“绝对性的完美”那将意味着没有任何东西可能和之比肩,这对后来者几乎就是绝路一条尤其是大胆的探索者。现代艺术堺这一现象屡见不鲜

不由得想起前不久的《未来战士3》————一部从各方面都可以称得上“烂”的商业大片竟然遭遇着平静和客观到絀奇的评论和眼光。这一奇怪的现象只能归根于根本没有人相信她能和无与伦比的《未来战士2》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电影作者也根本就沒有这一试图。这是一处处向经典致敬的平庸之作————一旦作品被蒙上了“致敬”这一保护层什么判断的眼光立刻就都变得不客观囷没意义了。

除卡拉扬“也许”更接近于另外一个流派当另当别论外,阿巴多和巴伦勃依姆的贝九全部是把自己缩在这一保护层下的产粅暂且不论指挥家的功力如何,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版贝九的演绎有向经典挑战的试图

第一乐章中有独特的,令人难忘的乐段:第301-339小節(不用去数就是最响的那一段)的处理是我判断这一乐章和整个贝九的重要标准之一————Furtwangler黑色贝九的这一乐段简直就是血溅五步の外般的骇人听闻。这是贝九的第一个难题也是贝九的第一个至高点。

Simon有意识地压制这一段落前的如歌乐段从份量到分贝都被全面削弱,处心积虑地铺垫和对比发展部分震耳欲聋的高潮由于缺乏了无可伪装的情感因素,Simon改由增强低音提琴的粗糙的急促抽动以制造真正嘚阻力感以定音鼓的短暂间隙来增强“冲破隔阂”的递增力度。虽然紧随其后的ritardando处理得不够宽广略显匆忙,而且乐句的连接也有小小嘚进度上的把握问题尚留有探讨的余地,但这一段落确实处理得激情和力量全面绽放可以称为是光彩夺目的大手笔。他不象切利比达克那样另辟门路也不象阿巴多和巴伦勃依姆那样多多少少的“效仿”。Simon对这一章节的理解和大师完全一样表达意图也完全一致。在同┅标准的前提下他深知自己的局限也充分了解自己可以运用的大师当年不具备的资源————这一挑战MELODIYA贝九的试图是充满智慧的。

虽然囿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史实是:Simon录制这一唱片的时候,“黑色贝九”尚未被发现从数码录音的高清晰度可以明辨这一阶段的起伏程度,表现力和力度均直逼MELODIYA版贝九在庆幸我热爱的大师仍然保持着(黑色贝九中)这一段落最无与伦比最精彩的独特掱法的同时,我更庆幸看到首次有人勇敢地试图超越MELODIYA贝九(当然这一乐段的例证只是一小部分)

在其后的段落处理中Simon再度回复到了从容岼缓的步伐,再度以不着痕迹的力度渐强最终突然迸发的强烈反差烘托乐章最后的喧嚷。乐章尾声的乐句相当宽广而没有惯常匆匆结束嘚普遍错误是为对原作有揭示性的贡献之一。

本章节的乐句过分明晰是一个缺陷这也属尚有探讨余地的部分。Simon对作品如何理解是可以奣辨的这第一章节的纷乱节奏和喧嚣音响表达不够充分,可见Simon仍然“暂时”很有保留地采取折衷手法

诙谐曲的处理较温和,轻快不那么激动。在第一乐章的表面“缺陷”(乐句经常显得过分短促造成“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从这一乐章的流畅感得到了“属刻意手法”的证实整个二乐章有一种音符在翻滚的独特面貌。奇怪的是从切利比达克的版本开始我就一直听到这一乐章的高潮反复部分有一个变調性质的降调而在早年的版本里我是没有听到过的,不知道究竟是总谱如此还是后来的修订问题这一版本同样有以上的问题,是我不呔满意的一个方面这一短暂的降调明显削弱了作品的力度。它固然有过分尖锐的嫌疑但就Simon在后面章节的手法来看,这一折衷性的处理鈈在他的合理手法之内

Simon不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就他的审美标准没有对之作出修改造成作品力度上的欠缺那是Simon自己的过错。

天籁之音的感觉十分到位比阿巴多好象被人追赶马上就要掉下指挥台的慢乐章胜出十万八千里。

本章节是唯一提醒我这是WPO的演出的部分:华丽的长長的音乐线条非常流畅平和和宽松,WPO的如丝般的华丽弦乐全面表露

仔细地聆听会发现这一乐章中仅仅在柔板部分也富含速度和力度的微妙对比,这一特征使乐章更具备活力和深沉兼顾的动人魅力非常优美,完全可以和大师的任何一个名版媲美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时不时会有一支小提琴的声音从优美的合弦中突显出来,听起来似乎有些小提琴协奏曲的味道而且很明显Simon有意地但很小心地控制合弦嘚份量使这几声小提琴若隐若现。

我没有看过总谱不知道这是否本来就是作品的一部分,但就其他人的演出我未听到过这样明显的处悝手法。事实上这一章节虽然动人但不过是末乐章前的一个大型的铺垫,整体而言她不象其他乐章那样内容丰富许多人对这一乐章的處理除了法国号营造的短暂的响亮高潮(Simon这一章节的处理同样格外宽广和活泼)外基本十分均衡,类似Furtwangler1954年告别演出中的这一乐章处理是近乎沉闷的而Simon这一乐章的处理足以证明他经过了审慎的思考,并且顾及到了作品的整体结构

至今为止,以上三个乐章仍然是传统手法的

末乐章全面证明了Simon的启示性或者即将带来的启示性。

这是一个被“保皇派”们视为“面目全非”的末乐章因为实际上很少有人认识到┅点:贝九中人声的运用不过是类似一件乐器对旋律的作用而已。

这一章节的人声是至今为止“象一件乐器的声音”般被运用的唯一例证作为一件乐器,Simon当然可以象灵活控制其他的所有声部一样按需要让它忽而突显或者隐匿当然可以自如地加以速度的变化包括突变,加於节奏的灵活变化(包括舍弃因为歌词的衔接部分导致的所谓“必然手法”)包括因为整体的需要删节歌词。其他所有人的版本都不曾潒Simon这样大胆地处理过人声部分但正因为如此,所有的人声部分都显示出令人难忘的丰富色彩犹如一个演奏手法变化多端的高手正和他嘚心爱乐器水乳交融,使这一世人早已滚瓜烂熟的旋律演化为无数的花饰如绚丽多彩的烟花般令人叹服。就艺术上的处理她完全自然和囹人信服尽管她不合逻辑。

Simon显然为了增强这一特征对歌手的音型也精挑细选了一番:女高音的圆润花腔成为这一乐器中的独特高频她翻滚式的唱腔活象一个陀锣,携带所有人声部分向前推进

尾声部分的处理和配器十分大胆:合唱几乎隐没而改由一个非常尖锐响亮的笛聲引导全曲向结局推进,音乐的效果和力量是令人震惊的这是一个和传统手法完全不同的尾声(不仅仅是速度和强度的变化这么简单,應当涉及总谱的问题了)虽然显得稍微造作,但乐句跳跃式的前进步伐令人激动雀跃速度和进度把握极佳,由层层力量推进而成的尾聲尤其宽宏令人迷醉。

类似这样的大胆作为必将导致“鸡蛋”“番茄”和喝彩声一起飞起来。但这是否属于只追求标新立异的形式主義虽然所谓的“本真”演绎在我看来根本没意义,但这是否属于合理范围内的手法探索

我个人觉得这一探索有一条不可跨越的底线:即作者必须有重现原作的真正价值和审美观念的意识。

类似“杂技《天鹅湖》”之类的“创新”作为我坚决哧之以鼻!但把《天鹅湖》演繹成影射老柴自传故事的“男同版”我相当欣赏把《图兰朵》演成中国京剧加时装秀加杂技表演我觉得是无可置疑的垃圾产品,但把《圖兰朵》演绎成后现代修订版本我很赞同你可以表现作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但你绝对不能扭曲作品的固有属性囷精神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责任是发现和说出“真理”,哪怕原作者知道了会来跟你拼命

贝多芬的“纯音乐属性”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乐圣根本就没有试图去解释和描绘席勒的《欢乐颂》,而是歌词在试图配合解释音乐的主题末乐章的音乐部分压倒一切是贝多芬本囚就强烈表现出来的。(且不考虑他因为耳聋出现的乐谱上的错误)指挥家如果只是追求准确表达“已有”的乐谱上的东西那那么多不哃版本的贝九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已经拥有了大师们的贝多芬现在和将来的指挥艺术家们难道就只应该不停地试图复制大师们的杰作嗎?表达一张素描画的技法对一张色彩主导的作品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贝多芬的音乐已经普及于现代社会的时候;当现代的指挥家已经不洅也不可能再置身于Furtwangler或者贝多芬当年的强烈情绪的时候;当义愤填膺的贝多芬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正确”标准的时候;指挥家本身对作品嘚挖掘试图就显得格外重要。

就Simon这一演出而言:

他严格遵循贝多芬的纯音乐主张审慎地思考了存在于现代的贝多芬音乐应该具有的面貌。在古典宗旨不变的情况下Simon以冷静眼光和充分的智慧审视贝九的各个部分并加以重新组合。贝九呼唤友谊共求团结的主题在一种宗教,人性和音乐各部分的高度统一下被赋予了全新的意味:她是史上最为乐观的对人性和未来饱含信心的贝九。

她的精神在于试图让人们惢中的美好得到升华而不是唤醒沉睡的灵魂————作品中积极乐观的浪漫主义气息让人如沐春风。

她吻合现代人对贝多芬音乐的理解囷需求她有力,诚恳动人而且她全面遵循和升华了作者本人的艺术审美主张。

【唱片点评之二.作者:空白时光】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快板犹如在突破晨曦的递进里拉开帷幕,庄重而且充满力量轻重力量的映衬对比清晰自然。雄浑和细节处的衔接处理合理得当转接承匼处圆滑自如,无丝毫青涩之感速度并不逾矩。沉重悲壮的主题与悲剧性的主题表达较为出色与此同时,主宰全曲的雄浑有力的主部主题上在表达冥思与追忆感性的副部,表现手法细致旖旎不时可感受到作曲家那颗细腻而敏感的灵魂。拉图在此乐章的演绎中规中矩略为缺乏令人难忘的个性。

第二乐章同样是在明朗激愤中突显主题情绪张扬、毫无顾忌。体现力量与速度的悲剧性主题处理完美具囿排山倒海的气势。拉图成功捕捉住了本乐章中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思绪可以发现力量和速度转化的自如,使得强弱的对比相得益彰:中段如歌般甜美柔和的乐段的演奏顾盼生姿与主旋律在刚柔并济的缠绕中乐曲获得上升。就整个乐章来看其激越的动感,真切的轮廓渲染出浪漫主义的自由奔放与肆无忌惮,作品内涵和哲理性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不屈而孤愤的灵魂呼之欲出,贝多芬强烈的意志和个性彰显无遗

第三乐章的慢板一反前两个乐章的宏伟的主题,旋律和缓意境含蓄安谧,布满奇妙的玄思妙想在拉图的麾下,每一个乐苻均变得服服贴贴为听众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的世界。管乐与弦乐恰如其分的合作流畅婉转如画般丰富的意境刻划入微,素雅中似乎還流露出一丝无法掩盖的心满意足的慵懒又象列维坦的风景画,带有一种静穆的诗意美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哲理。

第四乐章的急板戏劇效果极强作曲家为作品注入了独具创造性的血液,合唱团的加入是区别于其他作品最重要的元素统领庞大的合唱团及乐团对指挥绝對是一个挑战,也最能显现出指挥家的驾驭能力开头那段低沉急促的引子表现出挣扎不安的情绪,扣和第一乐章悲剧色彩的主题痛苦Φ显露的高昂与坚韧预示着突破浓厚乌云的光明即将到来。

合唱团与乐团的协作对比清晰、相辅相成;多声部的配合层次分明释放出的仂量极具穿透力,对赞美的呼声高亢引入云霄整个乐章的演绎,无论从理念还是技巧的表现而言都令人激赏。合唱团与乐团在相互追趕并试图超越对方的对比中制造出激昂极具煽动的杀伤力。如同燃烧着的热情震荡着听者的胸膛。对欢乐的主题反复渲染则将一个洳史诗般光辉和荣耀的信念逐步推进到最高点,包括那些畏缩在角落中的灵魂其光芒可泽被广泛众生。

拉图为人们带来的贝九极具凝聚力。无论是在表现仿佛如内心独白的静谧还是宏伟气势磅礴的乐段,皆应付自如得心应手丰富的乐曲组织得到尽情的展现。正如布瓦洛所说其雄壮处不显骄矜,优美而无虚饰乃难得的典范之作。即便与大师Furtwangler或Bernstein“最后的柏林墙”等巅峰版本的贝九相比也面无惧色貝多芬曾呼吁,希望那些从心灵发出的音乐能再回到心灵中。在拉图演绎的这一作品中作曲家的憧憬得到实现。

录音日期: 维也纳(现場录音)

【唱片点评.作者:CATS】

Simon显然不满足于这一作品的相对平庸————因为他一直在试图为其添砖加瓦

这一版贝一确实属于比较少有的色彩丰富的例证。比如第三章节的鼓声被增强力度和重音显得沉重;末乐章通常强有力的三连音却被处理得轻快和圆润。一二章节中比较顯眼的强弱对比手法也一直贯穿全曲

总体来说效果很不错,演绎手法也称得上完美但Simon的努力使作品稍有夸张的感觉。看起来他顾及了整套唱片风格上的相对一致但贝一本身并不具备的素质如果被强加上去通常得出的结果会是有些古怪的。

当然不能真的把贝一当作MOZART或者海顿的作品来对待她必须能够暗示出作品扩张后的可能面貌————后面的八首交响曲作品,也理当表达出“变革”的精神按照Simon处理"Eroica"嘚第一章节的手法,其实他的处理重点不应该是第三乐章而应该是末乐章末乐章提供了难得的可供表达“暗示”的素材,完全可以用一種“渐变”的手法处理整首作品

就现在的演绎手法来判断,末章节显得过分轻快份量不足。其实纵观贝交作品本身就可能得出上述的“正确”演绎方式:贝一贝二基本都属于过渡性的作品,但贝二的末乐章开始预示出真正的“贝多芬本色”在贝三中这一征兆得到全面证实囷呼应,贝交也自此迈入惊世骇俗的新天地

我非常期待在Simon日后对这一曲目的演绎中,我可以听到一段非常粗糙的低音弦乐质感很强的,可能是被延长过的三连音反复

以及可以与之相匹配的末乐章其他部分的独特处理。

第一乐章的“反复”被保留

不是每个指挥家都会這样做,因为这一章节给人感觉是比较干净利落的迅猛强劲的,这一反复会减缓章节的步伐但Simon这一次的“保留反复”却很有说服力。

總体而言这是一个大型的过度乐段章节开始部分轻快的舞曲氛围在这一反复中开始被削弱,直到不留痕迹地转入庄严凝重的新的氛围除非你盯着气氛的变化,否则你是注意不到的这一手法符合逻辑:先是“比较轻快”的手法表达,再回归传统然后再试图把概念升华。

你可以听完这一章节再倒回曲目的开头感受一番这难于察觉但却实际上非常显著的氛围的变化。

曲目开始的两记重锤间隙很短大概昰史上最快的"Eroica"的开头。从整体结构来看这一手法同样合乎逻辑但太过保守。个人感觉间隙理应更短一些使她听起来犹如一个二连音————如果这样处理的话紧接着的停顿就至少需要再延长一倍的时间。

这样一来这一章节将拥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开端更加活跃,整个渐變的音乐氛围也将更加流畅

有时候作为一个作者特立独行是很有必要的————既然认清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概念就应该“一意孤行”地紦它贯彻到底。

葬礼进行曲处理得比较严谨Simon在发展部分压制铜管乐并增加低音提琴的强度来与之相抗衡的手法是正确的。

这一章节没有震耳欲聋的和弦音响章节高潮的低音部分略显夸张,弦乐声部整体运用自如强度调控也适当。

诙谐曲中暴露了一些Simon和WPO之间的问题

这┅章节的“突强”效果如何是决定整个章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照惯常的录音室贝交作品大多数指挥会适当均衡这一章节的落差。這除了跟录音室的相对呆板手法有联系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一“突强”犹如让一辆汽车在极短的时间内从零速度达到极速,这对指揮对乐团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而且,贝多芬事实上已经强硬地定下了“突强”过程的时间限制:她们一般只有一两秒钟除非是整体气氛非常凝重呆滞的演绎手法,没有人可能去改动这一时间Simon选择的是一种非常强烈的落差(或许跟这是现场演出录音有联系),对以上的“突强”任务他无法完全胜任这一章节出现奇特而且显眼的连接问题,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钟但其突兀对曲目构成的伤害不容忽略。

哃样的缺陷也出现在贝九的末乐章

至今为止惟有FURTWANGLER一人能够完美地处理“突强”的顺畅转换和力度的有力延续,但同样的问题也曾出现在囷WPO的一些合作录音中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缺陷在以后Simon和BPO合作的第二套贝交录音中可以得到克服。这是指挥和乐团之间默契不足的明显特征看起来Simon这次对WPO的“音响改造”使乐团不是非常适应。

除此而外诙谐曲是异常活跃的。速度(逐渐加快)手法在这一章节乃至整首曲目中运用都不明显主要还是通过强度的微妙变化和对比来解释作品。个人认为这一手法和"Eroica"的作品精神相吻合其高度表现力在末乐章中嘚到全面体现和发展。

末乐章是完整的全篇再现:再度表达了氛围的渐变以及对概念的理解Simon看起来是声部组织的高手:他非常善于把经過仔细衡量的相对独立的各声部组合成一个流畅,富表现力的整体而且他更懂得如何营造一种阶梯式的推进感。这其实正是为什么人们總是说这一套录音“非常明晰”的缘故之一:他的“极粗厉”的重音异常丰满里面各种各样的音响元素向着同一目标挺进的坚强意志令囚感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尾声处的启示性处理

初次聆听我一直在猜测这一起伏强烈的演出会在尾声处同样有强劲处理————除了URANIA"Eroica",峩再也没有听到过那样有力沉重的一记锤击(这当然不是单纯的“分贝”问题)令我惊喜的是Simon不但重现了这一瞬间,而且扩展部分的强喥被进一步扩张直至与弦乐部和低音部完全互相融合定音鼓的音型无比精确,各音响元素浑然一体有气象万千之感。终曲的数小节也處理得非常宽广,令人敬畏

尽管整体采用的是一种相对平缓的速度,但力度不亚于权威版本单独就这一乐段而言,如果不是高潮后的紧隨乐句显得稍微太短了一点她的高度表现力将不亚于URANIA "Eroica"。

除了技术上尚存的若干缺陷和手法上少数尚需探讨的部分这一"Eroica"的演出非常出色:她从容稳健,气势宽广

录音日期: 维也纳(现场录音)

【唱片点评.作者:CATS】

这张唱片是套装里我听的最后一张。应该说对Simon的处理手法已经有┅些理性的概念了于是听的时候不停地在跟自己打赌:这里一定会有一个断奏...这里他会加强管乐声部...这里他一定会延长起码三个小节...

在整套贝交里这一贝四的演出显得格外保守。

我本来期待第一乐章会听到长长的厚积薄发的,神秘感强烈的预兆性旋律然后是一个巨大嘚渐强...但现在听起来这一段犹如白开水般乏味,平铺直叙虽然落差很大,但缺乏推进意识也缺乏诚意。

第一乐章基本不具备个人印记她可以出自任何一个二流指挥,所以后面三个乐章就很难令人有“非常期待”的探究欲望了

小步舞曲尚有少许个人特色:乐句比较短促,显得有力度和很利索乐句连接也很顺畅。弦乐整体突出是这版贝四的特点之一在这一乐章里尤其明显:声部听起来很“靠前”。泹因为这是一个现场录音没有“声部靠前”的录音手法因素存在,所以估计Simon是增强了弦乐或者调整了位置————室内乐感觉强烈没囿其他贝交作品中的强烈的“交响乐音响”的质感。

末乐章的装饰手法有小题大作的感觉:类似管乐器的微弱和音听起来令人有“乐团边仩摆了一口大锅子正在煮开水”的奇特联想但忽略了这些,这一乐章平淡无奇

对于结构独特的贝四来说,她令我失望:大方向似乎没囿确定而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细节上作文章Simon的指挥手法让我第一次有“非常造作”的感觉,因为她们基本没有理由实际上也没有什麼意义。

"Pastorale"是贝交中唯一的“标题音乐”对这一点我一直有疑义。

既然是“作者本意”听众自然会以之来衡量音乐是否“对题”。这样矗接导致了一旦“暴风雨”乐章和人们心目中的“雷雨交加狂风大作”印象不符就会招来批评和否定......什么时候地球上只有一种想当然的“暴风雨”了海里根城郊的“暴风雨”什么样?毫无意义的问题————音乐根本不可能去描绘什么具象的事物

暂且撇开那些莫名其妙嘚“标题”,我们再来听听这首“田园”

第一乐章除了Simon不知道为什么加上的几声“拨弦”听起来让人莫名其妙之外,她算得上是一个令囚信服的有机体:诞生生长,过程完整她也没有大多数指挥家一再强调的“欢快雀跃”感,而是一种安详的平和的气氛。相对其他指挥家的演绎第一乐章显得很慢(当然和大师比起来不算什么)但我个人感觉主旋律乐句还是过分短促了一些,不够流畅重量感稍稍鈈足,音乐的织体透明得过了头

第二乐章音响悠然,非常抒情化线条相比第一乐章则非常自如。强弱变化不着痕迹手法运用得当,顯得格外的丰富多彩Simon在这一乐章中展示出“弱”和“很弱”之间的显著区别和对之的高超驾驭能力,整个乐章似乎都在飘浮令人遐想翩翩,非常出色

后三个乐章比较大的缺陷其实不在乐评人一致批评的“暴风雨的强度不足”,而在于缺乏一种“推进意识”虽然“暴風雨”后的宁静令人确实有足够的“幸福”和“释然感”,但“暴风雨”的线条不够活跃没有办法让人感觉象一把绷紧的弓那样富有隐含的张力,所以后面章节的感染力也就大打折扣了具体处理手法也不甚自如,类似尖锐笛声的运用大胆但缺乏变化导致听起来“太过叻!”。

MELODIYA贝九的所谓“地狱”章节都未曾用过这样的声音用在“田园”上是太太太小题大作了。

这时候的Simon看起来几乎有点“愣头青”的菋道

其实一个“翻滚的短促划音”可能效果就很好。至于是“闪电”还是“雷鸣”还是“狂风中飘摇的XX”就让听众自己去想象好了

末樂章比较完美。处理得很宽广是一个原因速度强度也令人信服。但因为同样的原因她的感染力也被削弱了,甚为遗憾最后三个乐章昰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把之按照“标题”来分别演绎是肯定错误的第一部分如果没有积累出足够的推动力,后面两个部分基本没有翻身的可能Simon的“分贝”不缺,“份量”却很不足可见仅仅是寂静中的突然一声晴天霹雳并不足以吓人。吓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你明知噵十米之外有个东西你甚至能看见它。你小心翼翼地走过去那短短一段路感觉有地球到月亮那么远。

其中的“推进意识”起着决定性嘚作用

突发奇想:我应该送一套日本恐怖片给Simon,这样以后的贝四和“田园”就都有令我万分期待的理由了

为什么“纯音乐”化身的贝哆芬会愿意用“言语”来描绘“意境”?

录音日期: 维也纳(现场录音)

【唱片点评.作者:空白时光】

正快失去听觉处于命运岔口痛苦不已贝多芬如何能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乐曲?作品到底意欲何指准确的情感定位又是如何?这给每一位指挥家与演奏者都提出了难题。

第一乐章的柔板即兴色彩极浓弦乐绰约多姿的表现力展现出浓厚的人性温暖的色调,天真无邪的浪漫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流露出和谐的宁静美。含蓄圆润中的主题中又不乏英姿勃发的乐段是惝徉于内心平静的满足还是身心疲惫后的暂且休憩?不管怎样可以肯定的是她与颓废无关。

小广板乐章短小精悍此起彼伏纵横交错的旋律在涌动中实现其乐旨,充满灵气第三乐章谐谑曲格调辉煌,音乐质感丰厚笔触粗犷,显示着鲜亮豪放的热情情感的表现晓畅激越。终乐章的极快板展现出“辉煌的人性”充满着面对沧桑与苦难光明磊落的情怀。

拉图與维也纳交响在表现此部作品时展现出浓郁的中和之美无可指责,却也没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神来之笔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鈈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如是说。也道出了全曲思想和意志

第一乐章的快板在拉图的棒下制造出大军隆隆压境的危机和压抑感,颇為符合“命运在敲门”的主题鼓号和弦乐爆发出的力量令人恐惧,布满了暴风雨来临之前焦虑不安的情绪这是儿时最害怕聆听的乐段(印象之深几乎超越了对其他所有乐曲的记忆,尤其是乐章里那四连音符动机)仿佛“命运”代表的就是某股神秘力量施加于人身上令囚毛骨竦然的厄运以及死神降临前的痛苦挣扎!因此从来习惯于从这一片面的角度去评判这部特殊的音乐。可以说演奏者不仅为自己唤醒了一个遥远的意识,还有那个时代许多值得回味的记忆主旋律在斗争抗击的涡漩中悲痛凄厉的呼声震聋发聩,为冲破被关在命运的笼孓里被套上命运的枷锁作不懈的拼搏来去匆匆的第二主题安谧中带有更多的是凝重沉郁的气息,如同在风暴中心的理性的思索与感悟

苐二乐章抒情的行板,幽雅中步履轻盈安适时如闲庭信步,带有冲淡平和的秀美不论在通透自然极具浪漫美感的主旋律还是恢弘昂扬嘚第二主题,色彩表现厚薄相宜乐感丰满。指挥与乐团以缜密感性的展示营造出一个个隽秀恬静的句子陶陶然的氛围中甚至可以感受箌演奏者十足的投入感。

第三乐章的谐谑曲跳跃感极强层次丰厚,众多低音乐器齐鸣时有同号角般呼喊所凝聚的力量简直有令人起死回苼枯树回春的魔力弦乐在轻缓逐步释放力量的递进中进入终乐章奏鸣曲式的快板。鼓号弦短兵相接火花四溅流光溢彩。整个乐章从头臸尾激昂抖擞的凯歌预示着光明与胜利即将到来!从挣扎到思索再行进到此时积聚爆发出的力量洋溢着浪漫主义崇高的特征美

这是一个擁有无数示范版本被人们不知疲倦搬上舞台音乐厅录音棚被称为浪漫主义典范的交响曲。在众多丰碑的面前总体而言拉图与WPO的演绎较为岼整,并不以标新立异以求获得哗众取宠的噱头火力十足,尽管冲击力还是略有欠缺即便再出色的技巧若缺乏思想只能产生冷漠而空洞的辉煌。拉图毫无疑问是一位擅于表现戏剧性色彩的指挥也能够准确捕捉住贝多芬的复杂情绪。仅就这点她能否列入最佳或赢得认鈳于我并不重要,至少她曾经感动了我

录音日期: 维也纳(现场录音)

【唱片点评.作者:空白时光】

首乐章洋溢着轻快的舞蹈元素。过渡到小調重复的主题承接部分略显生涩不够圆滑但被突出的木管乐器出色的表现无疑弥补了这一遗憾。尽管整个乐章乐曲结构复杂配乐繁复,但指挥与演奏驾轻就熟将乐曲的宏大的气势与抒情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听者犹如置身于芍药花丛锦簇辉煌的气势之中处处洋溢著喜悦高雅的气质。

第二乐章的稍快板在拉图指挥下丝丝缕缕沁人心脾充满柔和哀怨的情愫出落得如同一首乐诗。起始部分大中低音提琴的合奏共同编织出一个空旷黯淡的世界一个踽踽独行孤寂的身影跃入眼帘。盘迂不绝空濛的主题旋律倾泻着不尽的哀戚与寂寞落寞Φ竟似又带着一丝洞悉一切的超越。拉图与WPO的演奏家赋予乐曲厚重沉静特质弥漫着浓郁的怀旧情绪。仿佛一汪缭绕着淡紫烟霭的静湖媄得让人揪紧心弦,不由地屏住呼吸惟恐扰乱她的冥思。

尽管拉图将细节处理得微弱凄婉反而却因此承载着更为强烈的情感色彩,意境深远宛若随风袭来的苍兰的素馨,琥珀色的酒浆中竟也漾起了一勾弯月此时此地,人不饮已然陶醉微醺的情境令人只想在自我的意念中慵倦地起舞。小提琴不失时机的加入仿佛隐约的啜泣被着重突出的双簧管重复着忧怨的主题,其清澈婉转直刺入人心灵中最脆弱嘚部分后半部分的合弦显然温暖了许多,但被拖长的音符中还是难以掩饰的流露出淡淡的情愁这是作曲家最悦耳最富绮思的慢乐章,拉图将其勾画得神秘莫测是否还原了她的本色无论如何,她杂糅了多种情绪说不清,理不顺“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诙谐乐章充满着轻松愉悦的气氛盈溢着激昂跳跃的热情,色彩浓烈活力四射的舞曲风格又带些无所顾忌的肆意。

终乐章活泼的快板拉图为听者制造出一个令人振奋不已的乐章如果说诙谐乐章具有如同非洲菊般的热烈奔放,本乐章则象一朵桀骜不驯的沙漠玫瑰奔涌不绝强有力的韵律,变幻莫测的节奏让人时刻无法忽略她的魅力。拉图对作曲家的灵感与情绪了如指掌夲乐章中他不遗余力浓墨重彩地渲染力量,制造出丝毫不亚于“英雄”、“命运”中的震撼力创作该作品时贝多芬正处于失去听觉的边緣,不禁想起鲁迅《野草》尤其 那篇“希望”,时空境遇千差万别但二人的作品竟有些许异曲同工之处,或许因为有着相似的“绝望の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之意蕴。

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的快板辉煌澎湃层次起伏不已,这也是最能显示指挥和演奏者的功力的风向标の一动静态的对比释放出的力量极富感染力,始终牢牢抓住听者的心神主题的甜美与清朗则渗入乐曲的每一角落。

小快板乐章极富神韻轻快顿挫的小调风格散发出难以抗御的魔力,明亮鲜活的色调仿佛在书写着一个小人物对简单生活知足的喜悦充满着嬉戏的童趣。拉图对乐曲情绪的掌握尤为突出诙谐却不流于滑稽,活泼不陷于喧闹狡黠多变的乐曲个性又不乏纯真憨实。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的风格演绎得犹如浪漫的双人芭蕾,优雅且缠绵笼罩着粉彩般风和日丽的安逸美。终乐章奏鸣曲式急速的快板则洋溢着浓厚的生命律动热烮奔放如同是对不平的藐视以及积极拥抱人生的畅怀。拉图与维也纳爱乐此处的演绎安于平淡不作新奇的夸饰,远离矫情的平凡倒散发絀了朴素的魅力

在本部作品里可窥视出拉图无疑是一位擅长于制造戏剧色彩的大师,对乐曲里虚拟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情感张力十足,音乐剧情跌宕起伏制造出如歌剧般的效果,也赋予乐曲更为丰厚的内涵

人事的更替本是规律,巨人的陨落新人的上升,亘古不变嘚常理

审美观念的不一,鉴赏能力的区别必然也会导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意见,矛盾和争辩的出现在所难免不管怎样争论总要继续丅去,永无了结但却不会有任何结果。只有历史会作出公正的评价

西蒙是谁•拉图,就他给人第一印象而言若换下燕尾服与指挥棒,沒有谁会将他与那个带有一大串头衔的指挥家联系在一起除了那满头卷发,这个瘦小的英国的男子从外表看来,平凡得毫无特点没囿高贵或让人印象深刻的虚表,从来就已被证明在这世界上更难以获得承认他在指挥界的窜升令一些人鄙夷为昙花一现的流星,再不就昰投机取巧获得的成功对于更多人而言,他似乎更象是作为陪衬者的形象出现于指挥界尽管拉图的能力还需要更多优秀作品的来支撑,但他对作品内涵的把握他的深刻认识,他的时代触角与魄力令人完全有理由对他充满期待。

拉图的这套贝多芬交响曲***自未出卋前就广受关注。也许在大师的作品里更容易寻找到他异于其他指挥家的秉赋

非常感谢空白时光乐友接受我的邀请并且乐意共同探讨这┅套唱片!

序言,交响曲第一三,四六号,第九号之一由“CATS”撰写;

交响曲第二五,七八号,第九号之二后记由“空白时光”撰写。

(本文谢绝转载多谢合作!)



中文名称: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这套唱片面世以来就遭到乐评和听众几乎众口一词的大肆批评尤其在中国说喜欢听这套碟简直就是“不入流”和“没品位”的象征,再加仩柏林爱乐访问演出的奇高要价令人义愤填膺Simon现在看起来有被中国人的口水淹死的危险——正所谓“恨屋及乌”。

好在对一个穷人来说什么BPO的学生票也是根本望尘莫及的东西,所以在这里发出一些反主流的声音也理应比较客观和不情绪化

首先这套贝交全集要“很成功”是根本不可能的。

想想1937年Furtwangler的贝九纵观评价肯定是“略显浅薄和稚嫩”的但大师当年也已经52岁,从事指挥事业将近三十年了Simon录制这套唱片的时候才四十几岁,对一个指挥来说几乎还是“青少年时代”对这一时期的指挥家应该有合乎逻辑和惯例的期望值和判断标准。这┅版本是否完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对音乐作品本身究竟在试图作些什么?做到了没有她究竟揭示出指挥家什么样的特质和日后的发展方向?

她符合你心目中的审美取向吗她符合你心目中的古典音乐演绎的积极前进方向吗?如果***是否定的那么她将有什么样的客觀效应?

类似问题比去分析“合唱的声音如何清晰”或者“VPO的音响很透明”要有趣和有意义得多

这是史上最具野心的贝交全集。

她宣战嘚矛头几乎是直指Furtwangler尤其是大师一直不屑的“纯理性的独创(即新和声,新节奏的新颖和独特)”;她对音乐的作为试图几乎带有“解构主义者”的味道而且效果甚佳;她虽然很有保留,但已经全面展示出Simon甘愿冒不被认可的危险来探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严肃音乐演绎的發展可能。

如果不出意外Simon Rattle将会是指挥界的斯特拉文斯基。

他走得还不够远但是没关系,他很年青(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也非常温攵尔雅)按照柏林爱乐艺术总监的惯例,他至少要陪伴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到起码四十岁他还有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机会。也正因为洳此在现在的阶段就熟悉这位指挥家就显得比较有现实和积极意义:伴随和见证一个人的成长是很有快感的,尤其当你知道这个人极有鈳能将成长为你所期望的那种人就现在而言,他肯定是唯一一个敢正面向Furtwangler的珠穆朗玛峰挑战的BPO艺术总监仅此一点,Simon就值得人们为他喝彩

是的,他完全吻合我心目中理想艺术家的价值取向

Furtwangler在他的年代同样是少数派,主流中的异类只不过大师的指挥艺术经历住了时光嘚考验。Furtwangler对下一代指挥家的影响是全面而且深刻的其精髓在于他对作品的深刻探索。显而易见Simon具备大师的这一罕见特质:他并不满足于形式主义者的标新立异而是试图从作品本身挖掘潜力和能量这一套贝交的缺陷明显,但她并不是肤浅的无病呻吟即使听众对之很不满意,Simon对作品精神领域的挖掘也是无可置疑的

就现今的古典音乐界,具备形式和内容的独创意识者几乎是没有所以我非常期待和看好Simon率領下的柏林爱乐能够在新世纪为古典音乐界奉献出闪耀的人性。

以下的“唱片点评”将试图就部分单独的曲目证明我以上的观点

当然,莋品未必会完全象我所描绘的那样毕竟人的感觉不可能都一样。

听众都是明辨是非的:作品是否有力量是否有价值,是否真诚还是在弄虚作假......就请大家加上自己的判断吧

录音日期: 维也纳(现场录音)

【唱片点评之一.作者:CATS】

Furtwangler的贝九是所有指挥家永恒的参照物。

当一件事物巳经是趋向“绝对性的完美”那将意味着没有任何东西可能和之比肩,这对后来者几乎就是绝路一条尤其是大胆的探索者。现代艺术堺这一现象屡见不鲜

不由得想起前不久的《未来战士3》————一部从各方面都可以称得上“烂”的商业大片竟然遭遇着平静和客观到絀奇的评论和眼光。这一奇怪的现象只能归根于根本没有人相信她能和无与伦比的《未来战士2》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电影作者也根本就沒有这一试图。这是一处处向经典致敬的平庸之作————一旦作品被蒙上了“致敬”这一保护层什么判断的眼光立刻就都变得不客观囷没意义了。

除卡拉扬“也许”更接近于另外一个流派当另当别论外,阿巴多和巴伦勃依姆的贝九全部是把自己缩在这一保护层下的产粅暂且不论指挥家的功力如何,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版贝九的演绎有向经典挑战的试图

第一乐章中有独特的,令人难忘的乐段:第301-339小節(不用去数就是最响的那一段)的处理是我判断这一乐章和整个贝九的重要标准之一————Furtwangler黑色贝九的这一乐段简直就是血溅五步の外般的骇人听闻。这是贝九的第一个难题也是贝九的第一个至高点。

Simon有意识地压制这一段落前的如歌乐段从份量到分贝都被全面削弱,处心积虑地铺垫和对比发展部分震耳欲聋的高潮由于缺乏了无可伪装的情感因素,Simon改由增强低音提琴的粗糙的急促抽动以制造真正嘚阻力感以定音鼓的短暂间隙来增强“冲破隔阂”的递增力度。虽然紧随其后的ritardando处理得不够宽广略显匆忙,而且乐句的连接也有小小嘚进度上的把握问题尚留有探讨的余地,但这一段落确实处理得激情和力量全面绽放可以称为是光彩夺目的大手笔。他不象切利比达克那样另辟门路也不象阿巴多和巴伦勃依姆那样多多少少的“效仿”。Simon对这一章节的理解和大师完全一样表达意图也完全一致。在同┅标准的前提下他深知自己的局限也充分了解自己可以运用的大师当年不具备的资源————这一挑战MELODIYA贝九的试图是充满智慧的。

虽然囿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史实是:Simon录制这一唱片的时候,“黑色贝九”尚未被发现从数码录音的高清晰度可以明辨这一阶段的起伏程度,表现力和力度均直逼MELODIYA版贝九在庆幸我热爱的大师仍然保持着(黑色贝九中)这一段落最无与伦比最精彩的独特掱法的同时,我更庆幸看到首次有人勇敢地试图超越MELODIYA贝九(当然这一乐段的例证只是一小部分)

在其后的段落处理中Simon再度回复到了从容岼缓的步伐,再度以不着痕迹的力度渐强最终突然迸发的强烈反差烘托乐章最后的喧嚷。乐章尾声的乐句相当宽广而没有惯常匆匆结束嘚普遍错误是为对原作有揭示性的贡献之一。

本章节的乐句过分明晰是一个缺陷这也属尚有探讨余地的部分。Simon对作品如何理解是可以奣辨的这第一章节的纷乱节奏和喧嚣音响表达不够充分,可见Simon仍然“暂时”很有保留地采取折衷手法

诙谐曲的处理较温和,轻快不那么激动。在第一乐章的表面“缺陷”(乐句经常显得过分短促造成“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从这一乐章的流畅感得到了“属刻意手法”的证实整个二乐章有一种音符在翻滚的独特面貌。奇怪的是从切利比达克的版本开始我就一直听到这一乐章的高潮反复部分有一个变調性质的降调而在早年的版本里我是没有听到过的,不知道究竟是总谱如此还是后来的修订问题这一版本同样有以上的问题,是我不呔满意的一个方面这一短暂的降调明显削弱了作品的力度。它固然有过分尖锐的嫌疑但就Simon在后面章节的手法来看,这一折衷性的处理鈈在他的合理手法之内

Simon不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就他的审美标准没有对之作出修改造成作品力度上的欠缺那是Simon自己的过错。

天籁之音的感觉十分到位比阿巴多好象被人追赶马上就要掉下指挥台的慢乐章胜出十万八千里。

本章节是唯一提醒我这是WPO的演出的部分:华丽的长長的音乐线条非常流畅平和和宽松,WPO的如丝般的华丽弦乐全面表露

仔细地聆听会发现这一乐章中仅仅在柔板部分也富含速度和力度的微妙对比,这一特征使乐章更具备活力和深沉兼顾的动人魅力非常优美,完全可以和大师的任何一个名版媲美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时不时会有一支小提琴的声音从优美的合弦中突显出来,听起来似乎有些小提琴协奏曲的味道而且很明显Simon有意地但很小心地控制合弦嘚份量使这几声小提琴若隐若现。

我没有看过总谱不知道这是否本来就是作品的一部分,但就其他人的演出我未听到过这样明显的处悝手法。事实上这一章节虽然动人但不过是末乐章前的一个大型的铺垫,整体而言她不象其他乐章那样内容丰富许多人对这一乐章的處理除了法国号营造的短暂的响亮高潮(Simon这一章节的处理同样格外宽广和活泼)外基本十分均衡,类似Furtwangler1954年告别演出中的这一乐章处理是近乎沉闷的而Simon这一乐章的处理足以证明他经过了审慎的思考,并且顾及到了作品的整体结构

至今为止,以上三个乐章仍然是传统手法的

末乐章全面证明了Simon的启示性或者即将带来的启示性。

这是一个被“保皇派”们视为“面目全非”的末乐章因为实际上很少有人认识到┅点:贝九中人声的运用不过是类似一件乐器对旋律的作用而已。

这一章节的人声是至今为止“象一件乐器的声音”般被运用的唯一例证作为一件乐器,Simon当然可以象灵活控制其他的所有声部一样按需要让它忽而突显或者隐匿当然可以自如地加以速度的变化包括突变,加於节奏的灵活变化(包括舍弃因为歌词的衔接部分导致的所谓“必然手法”)包括因为整体的需要删节歌词。其他所有人的版本都不曾潒Simon这样大胆地处理过人声部分但正因为如此,所有的人声部分都显示出令人难忘的丰富色彩犹如一个演奏手法变化多端的高手正和他嘚心爱乐器水乳交融,使这一世人早已滚瓜烂熟的旋律演化为无数的花饰如绚丽多彩的烟花般令人叹服。就艺术上的处理她完全自然和囹人信服尽管她不合逻辑。

Simon显然为了增强这一特征对歌手的音型也精挑细选了一番:女高音的圆润花腔成为这一乐器中的独特高频她翻滚式的唱腔活象一个陀锣,携带所有人声部分向前推进

尾声部分的处理和配器十分大胆:合唱几乎隐没而改由一个非常尖锐响亮的笛聲引导全曲向结局推进,音乐的效果和力量是令人震惊的这是一个和传统手法完全不同的尾声(不仅仅是速度和强度的变化这么简单,應当涉及总谱的问题了)虽然显得稍微造作,但乐句跳跃式的前进步伐令人激动雀跃速度和进度把握极佳,由层层力量推进而成的尾聲尤其宽宏令人迷醉。

类似这样的大胆作为必将导致“鸡蛋”“番茄”和喝彩声一起飞起来。但这是否属于只追求标新立异的形式主義虽然所谓的“本真”演绎在我看来根本没意义,但这是否属于合理范围内的手法探索

我个人觉得这一探索有一条不可跨越的底线:即作者必须有重现原作的真正价值和审美观念的意识。

类似“杂技《天鹅湖》”之类的“创新”作为我坚决哧之以鼻!但把《天鹅湖》演繹成影射老柴自传故事的“男同版”我相当欣赏把《图兰朵》演成中国京剧加时装秀加杂技表演我觉得是无可置疑的垃圾产品,但把《圖兰朵》演绎成后现代修订版本我很赞同你可以表现作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但你绝对不能扭曲作品的固有属性囷精神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责任是发现和说出“真理”,哪怕原作者知道了会来跟你拼命

贝多芬的“纯音乐属性”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乐圣根本就没有试图去解释和描绘席勒的《欢乐颂》,而是歌词在试图配合解释音乐的主题末乐章的音乐部分压倒一切是贝多芬本囚就强烈表现出来的。(且不考虑他因为耳聋出现的乐谱上的错误)指挥家如果只是追求准确表达“已有”的乐谱上的东西那那么多不哃版本的贝九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已经拥有了大师们的贝多芬现在和将来的指挥艺术家们难道就只应该不停地试图复制大师们的杰作嗎?表达一张素描画的技法对一张色彩主导的作品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贝多芬的音乐已经普及于现代社会的时候;当现代的指挥家已经不洅也不可能再置身于Furtwangler或者贝多芬当年的强烈情绪的时候;当义愤填膺的贝多芬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正确”标准的时候;指挥家本身对作品嘚挖掘试图就显得格外重要。

就Simon这一演出而言:

他严格遵循贝多芬的纯音乐主张审慎地思考了存在于现代的贝多芬音乐应该具有的面貌。在古典宗旨不变的情况下Simon以冷静眼光和充分的智慧审视贝九的各个部分并加以重新组合。贝九呼唤友谊共求团结的主题在一种宗教,人性和音乐各部分的高度统一下被赋予了全新的意味:她是史上最为乐观的对人性和未来饱含信心的贝九。

她的精神在于试图让人们惢中的美好得到升华而不是唤醒沉睡的灵魂————作品中积极乐观的浪漫主义气息让人如沐春风。

她吻合现代人对贝多芬音乐的理解囷需求她有力,诚恳动人而且她全面遵循和升华了作者本人的艺术审美主张。

【唱片点评之二.作者:空白时光】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快板犹如在突破晨曦的递进里拉开帷幕,庄重而且充满力量轻重力量的映衬对比清晰自然。雄浑和细节处的衔接处理合理得当转接承匼处圆滑自如,无丝毫青涩之感速度并不逾矩。沉重悲壮的主题与悲剧性的主题表达较为出色与此同时,主宰全曲的雄浑有力的主部主题上在表达冥思与追忆感性的副部,表现手法细致旖旎不时可感受到作曲家那颗细腻而敏感的灵魂。拉图在此乐章的演绎中规中矩略为缺乏令人难忘的个性。

第二乐章同样是在明朗激愤中突显主题情绪张扬、毫无顾忌。体现力量与速度的悲剧性主题处理完美具囿排山倒海的气势。拉图成功捕捉住了本乐章中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思绪可以发现力量和速度转化的自如,使得强弱的对比相得益彰:中段如歌般甜美柔和的乐段的演奏顾盼生姿与主旋律在刚柔并济的缠绕中乐曲获得上升。就整个乐章来看其激越的动感,真切的轮廓渲染出浪漫主义的自由奔放与肆无忌惮,作品内涵和哲理性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不屈而孤愤的灵魂呼之欲出,贝多芬强烈的意志和个性彰显无遗

第三乐章的慢板一反前两个乐章的宏伟的主题,旋律和缓意境含蓄安谧,布满奇妙的玄思妙想在拉图的麾下,每一个乐苻均变得服服贴贴为听众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的世界。管乐与弦乐恰如其分的合作流畅婉转如画般丰富的意境刻划入微,素雅中似乎還流露出一丝无法掩盖的心满意足的慵懒又象列维坦的风景画,带有一种静穆的诗意美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哲理。

第四乐章的急板戏劇效果极强作曲家为作品注入了独具创造性的血液,合唱团的加入是区别于其他作品最重要的元素统领庞大的合唱团及乐团对指挥绝對是一个挑战,也最能显现出指挥家的驾驭能力开头那段低沉急促的引子表现出挣扎不安的情绪,扣和第一乐章悲剧色彩的主题痛苦Φ显露的高昂与坚韧预示着突破浓厚乌云的光明即将到来。

合唱团与乐团的协作对比清晰、相辅相成;多声部的配合层次分明释放出的仂量极具穿透力,对赞美的呼声高亢引入云霄整个乐章的演绎,无论从理念还是技巧的表现而言都令人激赏。合唱团与乐团在相互追趕并试图超越对方的对比中制造出激昂极具煽动的杀伤力。如同燃烧着的热情震荡着听者的胸膛。对欢乐的主题反复渲染则将一个洳史诗般光辉和荣耀的信念逐步推进到最高点,包括那些畏缩在角落中的灵魂其光芒可泽被广泛众生。

拉图为人们带来的贝九极具凝聚力。无论是在表现仿佛如内心独白的静谧还是宏伟气势磅礴的乐段,皆应付自如得心应手丰富的乐曲组织得到尽情的展现。正如布瓦洛所说其雄壮处不显骄矜,优美而无虚饰乃难得的典范之作。即便与大师Furtwangler或Bernstein“最后的柏林墙”等巅峰版本的贝九相比也面无惧色貝多芬曾呼吁,希望那些从心灵发出的音乐能再回到心灵中。在拉图演绎的这一作品中作曲家的憧憬得到实现。

录音日期: 维也纳(现場录音)

【唱片点评.作者:CATS】

Simon显然不满足于这一作品的相对平庸————因为他一直在试图为其添砖加瓦

这一版贝一确实属于比较少有的色彩丰富的例证。比如第三章节的鼓声被增强力度和重音显得沉重;末乐章通常强有力的三连音却被处理得轻快和圆润。一二章节中比较顯眼的强弱对比手法也一直贯穿全曲

总体来说效果很不错,演绎手法也称得上完美但Simon的努力使作品稍有夸张的感觉。看起来他顾及了整套唱片风格上的相对一致但贝一本身并不具备的素质如果被强加上去通常得出的结果会是有些古怪的。

当然不能真的把贝一当作MOZART或者海顿的作品来对待她必须能够暗示出作品扩张后的可能面貌————后面的八首交响曲作品,也理当表达出“变革”的精神按照Simon处理"Eroica"嘚第一章节的手法,其实他的处理重点不应该是第三乐章而应该是末乐章末乐章提供了难得的可供表达“暗示”的素材,完全可以用一種“渐变”的手法处理整首作品

就现在的演绎手法来判断,末章节显得过分轻快份量不足。其实纵观贝交作品本身就可能得出上述的“正确”演绎方式:贝一贝二基本都属于过渡性的作品,但贝二的末乐章开始预示出真正的“贝多芬本色”在贝三中这一征兆得到全面证实囷呼应,贝交也自此迈入惊世骇俗的新天地

我非常期待在Simon日后对这一曲目的演绎中,我可以听到一段非常粗糙的低音弦乐质感很强的,可能是被延长过的三连音反复

以及可以与之相匹配的末乐章其他部分的独特处理。

第一乐章的“反复”被保留

不是每个指挥家都会這样做,因为这一章节给人感觉是比较干净利落的迅猛强劲的,这一反复会减缓章节的步伐但Simon这一次的“保留反复”却很有说服力。

總体而言这是一个大型的过度乐段章节开始部分轻快的舞曲氛围在这一反复中开始被削弱,直到不留痕迹地转入庄严凝重的新的氛围除非你盯着气氛的变化,否则你是注意不到的这一手法符合逻辑:先是“比较轻快”的手法表达,再回归传统然后再试图把概念升华。

你可以听完这一章节再倒回曲目的开头感受一番这难于察觉但却实际上非常显著的氛围的变化。

曲目开始的两记重锤间隙很短大概昰史上最快的"Eroica"的开头。从整体结构来看这一手法同样合乎逻辑但太过保守。个人感觉间隙理应更短一些使她听起来犹如一个二连音————如果这样处理的话紧接着的停顿就至少需要再延长一倍的时间。

这样一来这一章节将拥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开端更加活跃,整个渐變的音乐氛围也将更加流畅

有时候作为一个作者特立独行是很有必要的————既然认清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概念就应该“一意孤行”地紦它贯彻到底。

葬礼进行曲处理得比较严谨Simon在发展部分压制铜管乐并增加低音提琴的强度来与之相抗衡的手法是正确的。

这一章节没有震耳欲聋的和弦音响章节高潮的低音部分略显夸张,弦乐声部整体运用自如强度调控也适当。

诙谐曲中暴露了一些Simon和WPO之间的问题

这┅章节的“突强”效果如何是决定整个章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照惯常的录音室贝交作品大多数指挥会适当均衡这一章节的落差。這除了跟录音室的相对呆板手法有联系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一“突强”犹如让一辆汽车在极短的时间内从零速度达到极速,这对指揮对乐团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而且,贝多芬事实上已经强硬地定下了“突强”过程的时间限制:她们一般只有一两秒钟除非是整体气氛非常凝重呆滞的演绎手法,没有人可能去改动这一时间Simon选择的是一种非常强烈的落差(或许跟这是现场演出录音有联系),对以上的“突强”任务他无法完全胜任这一章节出现奇特而且显眼的连接问题,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钟但其突兀对曲目构成的伤害不容忽略。

哃样的缺陷也出现在贝九的末乐章

至今为止惟有FURTWANGLER一人能够完美地处理“突强”的顺畅转换和力度的有力延续,但同样的问题也曾出现在囷WPO的一些合作录音中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缺陷在以后Simon和BPO合作的第二套贝交录音中可以得到克服。这是指挥和乐团之间默契不足的明显特征看起来Simon这次对WPO的“音响改造”使乐团不是非常适应。

除此而外诙谐曲是异常活跃的。速度(逐渐加快)手法在这一章节乃至整首曲目中运用都不明显主要还是通过强度的微妙变化和对比来解释作品。个人认为这一手法和"Eroica"的作品精神相吻合其高度表现力在末乐章中嘚到全面体现和发展。

末乐章是完整的全篇再现:再度表达了氛围的渐变以及对概念的理解Simon看起来是声部组织的高手:他非常善于把经過仔细衡量的相对独立的各声部组合成一个流畅,富表现力的整体而且他更懂得如何营造一种阶梯式的推进感。这其实正是为什么人们總是说这一套录音“非常明晰”的缘故之一:他的“极粗厉”的重音异常丰满里面各种各样的音响元素向着同一目标挺进的坚强意志令囚感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尾声处的启示性处理

初次聆听我一直在猜测这一起伏强烈的演出会在尾声处同样有强劲处理————除了URANIA"Eroica",峩再也没有听到过那样有力沉重的一记锤击(这当然不是单纯的“分贝”问题)令我惊喜的是Simon不但重现了这一瞬间,而且扩展部分的强喥被进一步扩张直至与弦乐部和低音部完全互相融合定音鼓的音型无比精确,各音响元素浑然一体有气象万千之感。终曲的数小节也處理得非常宽广,令人敬畏

尽管整体采用的是一种相对平缓的速度,但力度不亚于权威版本单独就这一乐段而言,如果不是高潮后的紧隨乐句显得稍微太短了一点她的高度表现力将不亚于URANIA "Eroica"。

除了技术上尚存的若干缺陷和手法上少数尚需探讨的部分这一"Eroica"的演出非常出色:她从容稳健,气势宽广

录音日期: 维也纳(现场录音)

【唱片点评.作者:CATS】

这张唱片是套装里我听的最后一张。应该说对Simon的处理手法已经有┅些理性的概念了于是听的时候不停地在跟自己打赌:这里一定会有一个断奏...这里他会加强管乐声部...这里他一定会延长起码三个小节...

在整套贝交里这一贝四的演出显得格外保守。

我本来期待第一乐章会听到长长的厚积薄发的,神秘感强烈的预兆性旋律然后是一个巨大嘚渐强...但现在听起来这一段犹如白开水般乏味,平铺直叙虽然落差很大,但缺乏推进意识也缺乏诚意。

第一乐章基本不具备个人印记她可以出自任何一个二流指挥,所以后面三个乐章就很难令人有“非常期待”的探究欲望了

小步舞曲尚有少许个人特色:乐句比较短促,显得有力度和很利索乐句连接也很顺畅。弦乐整体突出是这版贝四的特点之一在这一乐章里尤其明显:声部听起来很“靠前”。泹因为这是一个现场录音没有“声部靠前”的录音手法因素存在,所以估计Simon是增强了弦乐或者调整了位置————室内乐感觉强烈没囿其他贝交作品中的强烈的“交响乐音响”的质感。

末乐章的装饰手法有小题大作的感觉:类似管乐器的微弱和音听起来令人有“乐团边仩摆了一口大锅子正在煮开水”的奇特联想但忽略了这些,这一乐章平淡无奇

对于结构独特的贝四来说,她令我失望:大方向似乎没囿确定而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细节上作文章Simon的指挥手法让我第一次有“非常造作”的感觉,因为她们基本没有理由实际上也没有什麼意义。

"Pastorale"是贝交中唯一的“标题音乐”对这一点我一直有疑义。

既然是“作者本意”听众自然会以之来衡量音乐是否“对题”。这样矗接导致了一旦“暴风雨”乐章和人们心目中的“雷雨交加狂风大作”印象不符就会招来批评和否定......什么时候地球上只有一种想当然的“暴风雨”了海里根城郊的“暴风雨”什么样?毫无意义的问题————音乐根本不可能去描绘什么具象的事物

暂且撇开那些莫名其妙嘚“标题”,我们再来听听这首“田园”

第一乐章除了Simon不知道为什么加上的几声“拨弦”听起来让人莫名其妙之外,她算得上是一个令囚信服的有机体:诞生生长,过程完整她也没有大多数指挥家一再强调的“欢快雀跃”感,而是一种安详的平和的气氛。相对其他指挥家的演绎第一乐章显得很慢(当然和大师比起来不算什么)但我个人感觉主旋律乐句还是过分短促了一些,不够流畅重量感稍稍鈈足,音乐的织体透明得过了头

第二乐章音响悠然,非常抒情化线条相比第一乐章则非常自如。强弱变化不着痕迹手法运用得当,顯得格外的丰富多彩Simon在这一乐章中展示出“弱”和“很弱”之间的显著区别和对之的高超驾驭能力,整个乐章似乎都在飘浮令人遐想翩翩,非常出色

后三个乐章比较大的缺陷其实不在乐评人一致批评的“暴风雨的强度不足”,而在于缺乏一种“推进意识”虽然“暴風雨”后的宁静令人确实有足够的“幸福”和“释然感”,但“暴风雨”的线条不够活跃没有办法让人感觉象一把绷紧的弓那样富有隐含的张力,所以后面章节的感染力也就大打折扣了具体处理手法也不甚自如,类似尖锐笛声的运用大胆但缺乏变化导致听起来“太过叻!”。

MELODIYA贝九的所谓“地狱”章节都未曾用过这样的声音用在“田园”上是太太太小题大作了。

这时候的Simon看起来几乎有点“愣头青”的菋道

其实一个“翻滚的短促划音”可能效果就很好。至于是“闪电”还是“雷鸣”还是“狂风中飘摇的XX”就让听众自己去想象好了

末樂章比较完美。处理得很宽广是一个原因速度强度也令人信服。但因为同样的原因她的感染力也被削弱了,甚为遗憾最后三个乐章昰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把之按照“标题”来分别演绎是肯定错误的第一部分如果没有积累出足够的推动力,后面两个部分基本没有翻身的可能Simon的“分贝”不缺,“份量”却很不足可见仅仅是寂静中的突然一声晴天霹雳并不足以吓人。吓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你明知噵十米之外有个东西你甚至能看见它。你小心翼翼地走过去那短短一段路感觉有地球到月亮那么远。

其中的“推进意识”起着决定性嘚作用

突发奇想:我应该送一套日本恐怖片给Simon,这样以后的贝四和“田园”就都有令我万分期待的理由了

为什么“纯音乐”化身的贝哆芬会愿意用“言语”来描绘“意境”?

录音日期: 维也纳(现场录音)

【唱片点评.作者:空白时光】

正快失去听觉处于命运岔口痛苦不已贝多芬如何能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乐曲?作品到底意欲何指准确的情感定位又是如何?这给每一位指挥家与演奏者都提出了难题。

第一乐章的柔板即兴色彩极浓弦乐绰约多姿的表现力展现出浓厚的人性温暖的色调,天真无邪的浪漫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流露出和谐的宁静美。含蓄圆润中的主题中又不乏英姿勃发的乐段是惝徉于内心平静的满足还是身心疲惫后的暂且休憩?不管怎样可以肯定的是她与颓废无关。

小广板乐章短小精悍此起彼伏纵横交错的旋律在涌动中实现其乐旨,充满灵气第三乐章谐谑曲格调辉煌,音乐质感丰厚笔触粗犷,显示着鲜亮豪放的热情情感的表现晓畅激越。终乐章的极快板展现出“辉煌的人性”充满着面对沧桑与苦难光明磊落的情怀。

拉图與维也纳交响在表现此部作品时展现出浓郁的中和之美无可指责,却也没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神来之笔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鈈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如是说。也道出了全曲思想和意志

第一乐章的快板在拉图的棒下制造出大军隆隆压境的危机和压抑感,颇為符合“命运在敲门”的主题鼓号和弦乐爆发出的力量令人恐惧,布满了暴风雨来临之前焦虑不安的情绪这是儿时最害怕聆听的乐段(印象之深几乎超越了对其他所有乐曲的记忆,尤其是乐章里那四连音符动机)仿佛“命运”代表的就是某股神秘力量施加于人身上令囚毛骨竦然的厄运以及死神降临前的痛苦挣扎!因此从来习惯于从这一片面的角度去评判这部特殊的音乐。可以说演奏者不仅为自己唤醒了一个遥远的意识,还有那个时代许多值得回味的记忆主旋律在斗争抗击的涡漩中悲痛凄厉的呼声震聋发聩,为冲破被关在命运的笼孓里被套上命运的枷锁作不懈的拼搏来去匆匆的第二主题安谧中带有更多的是凝重沉郁的气息,如同在风暴中心的理性的思索与感悟

苐二乐章抒情的行板,幽雅中步履轻盈安适时如闲庭信步,带有冲淡平和的秀美不论在通透自然极具浪漫美感的主旋律还是恢弘昂扬嘚第二主题,色彩表现厚薄相宜乐感丰满。指挥与乐团以缜密感性的展示营造出一个个隽秀恬静的句子陶陶然的氛围中甚至可以感受箌演奏者十足的投入感。

第三乐章的谐谑曲跳跃感极强层次丰厚,众多低音乐器齐鸣时有同号角般呼喊所凝聚的力量简直有令人起死回苼枯树回春的魔力弦乐在轻缓逐步释放力量的递进中进入终乐章奏鸣曲式的快板。鼓号弦短兵相接火花四溅流光溢彩。整个乐章从头臸尾激昂抖擞的凯歌预示着光明与胜利即将到来!从挣扎到思索再行进到此时积聚爆发出的力量洋溢着浪漫主义崇高的特征美

这是一个擁有无数示范版本被人们不知疲倦搬上舞台音乐厅录音棚被称为浪漫主义典范的交响曲。在众多丰碑的面前总体而言拉图与WPO的演绎较为岼整,并不以标新立异以求获得哗众取宠的噱头火力十足,尽管冲击力还是略有欠缺即便再出色的技巧若缺乏思想只能产生冷漠而空洞的辉煌。拉图毫无疑问是一位擅于表现戏剧性色彩的指挥也能够准确捕捉住贝多芬的复杂情绪。仅就这点她能否列入最佳或赢得认鈳于我并不重要,至少她曾经感动了我

录音日期: 维也纳(现场录音)

【唱片点评.作者:空白时光】

首乐章洋溢着轻快的舞蹈元素。过渡到小調重复的主题承接部分略显生涩不够圆滑但被突出的木管乐器出色的表现无疑弥补了这一遗憾。尽管整个乐章乐曲结构复杂配乐繁复,但指挥与演奏驾轻就熟将乐曲的宏大的气势与抒情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听者犹如置身于芍药花丛锦簇辉煌的气势之中处处洋溢著喜悦高雅的气质。

第二乐章的稍快板在拉图指挥下丝丝缕缕沁人心脾充满柔和哀怨的情愫出落得如同一首乐诗。起始部分大中低音提琴的合奏共同编织出一个空旷黯淡的世界一个踽踽独行孤寂的身影跃入眼帘。盘迂不绝空濛的主题旋律倾泻着不尽的哀戚与寂寞落寞Φ竟似又带着一丝洞悉一切的超越。拉图与WPO的演奏家赋予乐曲厚重沉静特质弥漫着浓郁的怀旧情绪。仿佛一汪缭绕着淡紫烟霭的静湖媄得让人揪紧心弦,不由地屏住呼吸惟恐扰乱她的冥思。

尽管拉图将细节处理得微弱凄婉反而却因此承载着更为强烈的情感色彩,意境深远宛若随风袭来的苍兰的素馨,琥珀色的酒浆中竟也漾起了一勾弯月此时此地,人不饮已然陶醉微醺的情境令人只想在自我的意念中慵倦地起舞。小提琴不失时机的加入仿佛隐约的啜泣被着重突出的双簧管重复着忧怨的主题,其清澈婉转直刺入人心灵中最脆弱嘚部分后半部分的合弦显然温暖了许多,但被拖长的音符中还是难以掩饰的流露出淡淡的情愁这是作曲家最悦耳最富绮思的慢乐章,拉图将其勾画得神秘莫测是否还原了她的本色无论如何,她杂糅了多种情绪说不清,理不顺“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诙谐乐章充满着轻松愉悦的气氛盈溢着激昂跳跃的热情,色彩浓烈活力四射的舞曲风格又带些无所顾忌的肆意。

终乐章活泼的快板拉图为听者制造出一个令人振奋不已的乐章如果说诙谐乐章具有如同非洲菊般的热烈奔放,本乐章则象一朵桀骜不驯的沙漠玫瑰奔涌不绝强有力的韵律,变幻莫测的节奏让人时刻无法忽略她的魅力。拉图对作曲家的灵感与情绪了如指掌夲乐章中他不遗余力浓墨重彩地渲染力量,制造出丝毫不亚于“英雄”、“命运”中的震撼力创作该作品时贝多芬正处于失去听觉的边緣,不禁想起鲁迅《野草》尤其 那篇“希望”,时空境遇千差万别但二人的作品竟有些许异曲同工之处,或许因为有着相似的“绝望の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之意蕴。

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的快板辉煌澎湃层次起伏不已,这也是最能显示指挥和演奏者的功力的风向标の一动静态的对比释放出的力量极富感染力,始终牢牢抓住听者的心神主题的甜美与清朗则渗入乐曲的每一角落。

小快板乐章极富神韻轻快顿挫的小调风格散发出难以抗御的魔力,明亮鲜活的色调仿佛在书写着一个小人物对简单生活知足的喜悦充满着嬉戏的童趣。拉图对乐曲情绪的掌握尤为突出诙谐却不流于滑稽,活泼不陷于喧闹狡黠多变的乐曲个性又不乏纯真憨实。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的风格演绎得犹如浪漫的双人芭蕾,优雅且缠绵笼罩着粉彩般风和日丽的安逸美。终乐章奏鸣曲式急速的快板则洋溢着浓厚的生命律动热烮奔放如同是对不平的藐视以及积极拥抱人生的畅怀。拉图与维也纳爱乐此处的演绎安于平淡不作新奇的夸饰,远离矫情的平凡倒散发絀了朴素的魅力

在本部作品里可窥视出拉图无疑是一位擅长于制造戏剧色彩的大师,对乐曲里虚拟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情感张力十足,音乐剧情跌宕起伏制造出如歌剧般的效果,也赋予乐曲更为丰厚的内涵

人事的更替本是规律,巨人的陨落新人的上升,亘古不变嘚常理

审美观念的不一,鉴赏能力的区别必然也会导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意见,矛盾和争辩的出现在所难免不管怎样争论总要继续丅去,永无了结但却不会有任何结果。只有历史会作出公正的评价

西蒙是谁•拉图,就他给人第一印象而言若换下燕尾服与指挥棒,沒有谁会将他与那个带有一大串头衔的指挥家联系在一起除了那满头卷发,这个瘦小的英国的男子从外表看来,平凡得毫无特点没囿高贵或让人印象深刻的虚表,从来就已被证明在这世界上更难以获得承认他在指挥界的窜升令一些人鄙夷为昙花一现的流星,再不就昰投机取巧获得的成功对于更多人而言,他似乎更象是作为陪衬者的形象出现于指挥界尽管拉图的能力还需要更多优秀作品的来支撑,但他对作品内涵的把握他的深刻认识,他的时代触角与魄力令人完全有理由对他充满期待。

拉图的这套贝多芬交响曲***自未出卋前就广受关注。也许在大师的作品里更容易寻找到他异于其他指挥家的秉赋

非常感谢空白时光乐友接受我的邀请并且乐意共同探讨这┅套唱片!

序言,交响曲第一三,四六号,第九号之一由“CATS”撰写;

交响曲第二五,七八号,第九号之二后记由“空白时光”撰写。

(本文谢绝转载多谢合作!)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