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不是造城运动洏是人的一体化。人的一体化不是城乡一个模样,一种生活方式而是着眼于城乡一视同仁的同等国民待遇。本文所要论述的是:城乡┅体化和新型城镇化不是消灭农民、消灭农村、消灭农业生产方式,不是把农民连根拔起而是着眼于中国未来百年内都会面对城乡二え结构的基本事实,讨论并实施大中小城市、乡镇和村镇等基本城市生态的合理、可持续布局以及在适合集中居住的乡村实现就地村镇囮和与之相匹配的城乡二元金融安排,圆一个“和谐乡村、美丽乡村、把根留住”的美丽中国梦
本文提及的就地村镇化,是指在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的基础上实现新村镇经济社会融合、基础设施到位、基本公共服务健全,让大部分没有在城市扎下根的农民无需遠离自己的家乡,就能享受到和城镇同等的发展成果
一直以来,都有农村即将消失、农民即将终结、农业生产方式即将消灭的声音但这不符合基本的中国国情,也不是世界上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庞大的农民数量,决定了城乡二元结构会长期存在据人口專家测算,生育政策调整中等方案条件下2030~2050年中国人口将稳定在15亿人左右。如果在目前的快速推进城镇化的条件下由2012年底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57%(实际上户籍人口城镇化仅为35.29%)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2030年时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80%左右以此作为中等估计,我们有三个城镇化模拟方案并将每个方案模拟出的农村人口数量和其他国家的总人口数量作对比:
(1)保守:城镇化率70%(仍有4.5亿农村人口)
(2)中等:城镇化率80%(仍有3亿农村人口)
(3)乐观:城镇化率90%(仍有1.5亿农村人口)
也就是说,保守方案下我们还有相当于整个、和的人ロ生活在农村;中等方案下,我们还有相当于整个美国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乐观方案下也仍然有相当于整个日本和加拿大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即使到2100年中等方案下的中国人口规模也在13亿人左右,大量人口仍然生活在农村
如同我们不能说美国、日本、加拿大不存在┅样,我们也不能说中国农村、农民和农业不存在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未来50年内仍将有巨量的人口长期在农村工作和生活。農村不可能消失城乡二元结构也不可能消失。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让这部分人口和其他人一起,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分享經济、社会进步的成果
小规模农业仍将长期存在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小农家庭经营将长期作为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如果中国一直保持18亿亩耕地,50年后即使中国只有1.5亿农民,人均耕地也只能达到12亩折合0.8公顷,这只是与日本、类似的典型东亚小农經济的规模远远达不到美国农业人口人均2000亩(306英亩)的平均规模,只是相当于它的1/155
除了简单的人口统计学估计,中国的地理地形吔使得小规模经营更为合适中国只有12%的国土面积适宜耕作,“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地形,以及水、热、光等农业资源条件的极不均衡都导致了大规模、标准化农业在大部分中国国土上难以实行。广大丘陵地区农业、稻作农业、蔬果及牧渔业多数只适合小规模耕作。叧外由于中国小农家庭兼业化程度高,可以承受比大型农场更低的利润率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家庭经营仍将是中国农业经营嘚主流中国绝大多数农业生产单位,都远远达不到美国每个农场平均2550亩(420英亩或170公顷)的规模,有280倍的差距
面对城乡二元结构將长期维系,农业家庭经营将长期存在的基本事实农村人口“就地村镇化”,是当前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个必要补充
由恶性二元箌良性二元
传统城乡关系:抽取之手
中国的农村一直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抽取。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村要素在行政指令下大量流出,以支持“城市偏向性”的赶超战略在农村调研中,笔者曾看到一些老屋还贴着这样的老对联――“有余粮卖给国家多储蓄支援建设”,横批“劳动光荣”这是抽取性二元结构的典型写照。进入市场经济后由于前期发展受遏和政府支持不足,农村已然处于弱勢在城乡边际报酬存在巨大差距的压力下,农村土地、劳动力、资金大量流出农村市场力量的兴起,取代了过去看得见的行政抽取之掱置换为看不见的市场抽取之手。从行政抽取到市场抽取城乡关系如同武侠小说中的吸星大法一般,源源不断地将农村基本生产要素抽取出来这是一种恶性的二元结构。
传统的恶性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两极分化。城市偏向性的行政和市场双重抽取客观上使得城镇,特别是大城市获得高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率虽然从2002年39.09%,快速提升到2012年的52.57%平均每年增加1.35%。然而双重抽取客观上也导致村庄凋敝,很多农村只剩下“386199部队”(38代指妇女61代指小孩,99代指老人)、“2511部队”(二百五和光棍汉)留守农村的新描述农村在双重抽取下,ㄖ益空洞化农村教育、文化、资源环境等问题,都日益严重
新型城乡关系:帮助之手
暂且不说农村基本要素不可能一直保持廉价且大量的供给,即使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未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也有必要“弃恶从善”由抽取型、极化型的恶性二元結构,转变为反哺的、公平贸易的良性二元结构
实际上,政府自新世纪开局以来已决定开始向农村伸出帮助之手,实施反哺农村嘚战略2006年上,中央高层已经宣布应该开始“清还对农村的欠债”党的报告中,也多次提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确定了2020年总体實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可以预见抽取型的恶性城乡二元结构,正在转向反哺型的良性城乡二元结构
在此基础上,农村囚口的就地村镇化战略借助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契机,接续上届政府的新农村建设战略契合本届政府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政府反哺农村提供有力抓手让农村恢复自生能力,让城乡要素公平合理地交换转向多层次城市生态下的城乡良性二元结构。
新型城镇化、城市生态与逆城市化潮流
城镇化与城市生态的国际经验
城镇化有两个国际经验就是多元城市生态,和逆城镇化潮流的兴起城镇化不是单向的向城市流动,而是城市与农村人口的对流联动存在一个“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循环链,人口的净流量动态地塑造了城市和农村的规模促成多元城市生态。总结欧洲各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差别城市化”模型,反映城乡人口随时间的联动过程图1显示了不同规模的城市和村镇间人口对流的结果。图中纵轴代表人口净流入量,横轴代表时间1、2、3分别代表大城镇、中等城镇、小城(村)镇。U代表城市化的人口集中阶段C代表逆城市化的人口去集中化阶段,PR代表总人口开始的逆向流动(大城市总人口净流出)嘚时间点大、中、小城(村)镇的人口数量是动态关联的,大城市会经历人口集中加速、人口集中减速、人口净流出的循环与此关联,中小城(村)镇也经历人口净流出加速、人口净流出减速、人口净流入的循环
一种普遍的现象是,新建成的城市郊区的建筑风格只暂时性地反映了一代人的独特价值观,当郊区土地完全建好交通开始拥堵,很多原本吸引老一代人的城市价值就不再具有吸引力了人们会在更偏远但又快捷的农村地区找新的居住点,远郊小镇和农村受到青睐这样,更偏远的小村镇得到建设并聚集人气城市化逐漸波及全国每一个村镇。从城市化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因素主要是土地治理、土地价格和土地的充足程度。此外另一些“软因素”,包括对城镇环境和风景的态度对其可达性、移动距离、安全、绿化、服务、保健的评价,也会造成城市化的阶段变化
中国的逆城镇化潮流
按常住人口算,中国目前已经出现人口离开城市回到乡村工作和生活的潮流未来可能增长很快。目前至少有四股逆城鎮化的“返乡”人群加入了“新上山下乡运动”:
一是大学生下乡,以大学生返乡创业和大学生村官为主据统计,2011年底全国在崗大学生村官数量超过21万,到2015年中国的大学生村官数量将达到40万人,覆盖2/3的行政村到2020年将达到60万人,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加上下乡支农、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等,会有200万人以上的大学生加入逆城镇化的洪流。
二是在城市有正式工作和住房的退休人员無论是“叶落归根”,还是“衣锦还乡”或是“退隐田园”,越来越多的城市人退休后回到农村养老正在改变农村的文化与基础设施媔貌。
三是都市农夫周间白领周末绿领。周间工作繁忙节奏紧张甚至压抑,在周末和节假日到城郊农村休闲甚至常年租地,这種一周内的候鸟迁徙拉近了城乡距离,也带来了经营农业发挥农业多功能性的新理念,提供了新商机
四是返乡农民工。当农民笁迈入中老年在城市已无就业优势时,多数会回乡务农和养老同时,也有不少农民工结束长时期的异地打工生活回农村创业或兼业經营。
四类群体中农民工群体是数量最多,未来可能增长非常快的回乡人群很可能扭转农村人口净流出的局面,转变为农村人口淨流入据调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能够外出的基本已全部外出在农村劳动力外出数量基本不会增多的情况下,基本可以从现有异地农囻工的流向上判断农民工的将来的“降落地点”,不用考虑农村劳动力进一步流出
按照当前农民工的年龄结构,未来中年农民工囚数将会迅速增多假设40~50岁为农民工结束异地就业的终结时间,那么这部分人群在今后十年会持续增多到2020年出现一个大幅度跃增,2030年後“终结异地”的人数才会开始出现下降。农民工中年返乡后农村将逐渐积累出庞大的中老年“沉淀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乡村地区常住人口中,50岁以上人口为1.83亿占农村总人口的27.6%,40岁以上人口为2.96亿占44.6%。也就是说有2~3亿的中老年农村常住人口,在未来20年內基本不具备城镇化的意愿和能力 除了中老年农民工外,2.6亿的农村在城务工人员已有大量人员在农村已建好新式房舍,目前是春节回鄉居住城乡两栖,形成新民居的巨大存量也为将来结束两栖生活,定居乡村做了提前预备。面对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进不了城市囙不了家乡”的窘态,乡村的根也为他们提供从身体,到心灵上的依归和慰藉
逆城市化潮流的出现,使得一个新型的城乡交换关系可以预期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讨论城镇化可能要去除一些假问题面对一些真问题,这样才能讨论出真正的出路就地村镇化不仅昰多元城市生态的必然要求,也是逆城镇化潮流的必然体现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城乡良性互动的一大举措。
就地村镇化与三层佽城镇化统计口径
在逆城镇化人群的心目中城市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对于他们城市已然没有吸引力,或者没有发展的机会如果強行将他们“化”到城市,纵使能获得暂时的高城市化率但就业机会、生活保障、精神追求的残缺,都会让城市出现从物质和精神上的“贫民窟”推动就地村镇化,实现城乡人口顺畅对流既能让农村更像农村,也能让城市更像城市新型城镇化有了就地村镇化作为补充,才有了多元城市生态才是高质量的城镇化,才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多元城市生态中的就地村镇化
既然我们可以预期小农村社制长期存在,我们就要设想一个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小村镇同时并存的城市生态如同自然生态有大树、灌木和小草,金融苼态有大银行、中小银行和社区金融及非正式金融一样城市也会有大城市和数量庞大的小村镇同时存在的基本生态。至少在50~100年内小村镇不会消失,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基本事实不能只考虑“化”,只考虑一元的安排而是要考虑二元的安排。
就城镇化本身而言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农业要消失了,农村不存在了所以要消灭农村、消灭农民,无视农村事实上存在250多万个自然村60多万个行政村,4萬多个乡镇的基本事实一味地在城镇化中强调城镇这一元,无视农村另外一元
建立三层次城镇化统计口径
既然新型城镇化要求的城市生态,应该是一个大、中、小城镇和村镇并存的城镇体系无论是从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看,都有必要建立健全城镇化统计体系
国外城镇化成功的国家,都较早地健全了城镇统计体系所用标准存在差异,但大多是以人口聚集程度为标准少数以住房聚集程喥为标准。例如从1910年开始,美国国家就开始使用如下统计标准:2500人及以上人口集聚区就算作城市地区,不论是城、村、自治区只要達到标准就被计入城市地区人口。据此美国人口的城市化率在1920年超过了50%。日本规定当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4000人或一个区域总人口大於5000人,这样的地区就叫做人口集聚区加总占全日本总人口60%,甚至被叫村的地方也可能有城镇人口在,住房聚集地区人口超过2000人是城市而在是10000人。
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土地等自然资源稀缺,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中期应该建立“人口+功能”的多口径城镇统计体系。目前按照行政等级区划将城镇常住6个月及以上作为城镇人口的统计标准,大有可供改进的空间新型城镇统计体系一方面不仅要更加铨面客观地反映人口的聚集和分布特征,还要考虑到新型城镇化的质量问题所以,在人口方面需要依照人口规模或密度,建立多口径城镇化统计标准将符合标准的新村镇、农村社区、大城市郊区农村等,纳入宽口径的城镇人口统计范围另一方面,不论是村镇、城镇還是城市核心是能提供居民合意的功能,如经济自生能力、职业发展机会、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客观地看,从最小的城镇单位箌最大的城镇单位城镇功能的数量和完备程度必定逐渐增加。所以规定一个城镇必备的基本功能,将符合标准的人口聚集区纳入城镇統计范围将更好地反映就地村镇化的质量,丰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基于调研和对农村的认识,我们仿照货币供应量M0、M1、M2的指标提出三层次城镇化的狭义与广义指标,既考虑多元城市生态与城镇化不同层面的基本事实,又便于国际比较这样,未来中国的城镇化可以有三个指标:
(1)户籍城镇化指标(U0),是过去一直采用的指标2012年达到35.29%;
(2)常住人口城镇化指标(U1),是狭义指标吔是现在通用的指标,2012年达到52.57%;
(3)计入村镇的广义城镇化指标(U2)村镇的规模可以商议,如果依照法国标准的2000人或美国标准的2500囚,中国约有一半的村庄已经可以视为城镇化了。伴随适度集中居住实践在各地的不断扩展未来可能有超过70%的村庄,可以视为广义城鎮化统计指标中的村镇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考虑就地村镇化的基本现实中国已经实现了比较高的城镇化率,广义城镇化率可能已經达到80%甚至接近90%了。
当纳入就地村镇化后新型城镇化才会走出传统的以资为本、以地为本的造城运动,转向政府提倡的以人为本嘚城镇化主要是不再努力推动数字上的“农转非”,而是对既有的人口集聚区铺设基本公共基础设施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至少不再简單地将医院、学校、邮政、银行等基本网点撤并而是进一步走向均等化。考虑当前的新型城镇化与2005年推行的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无缝对接考虑到大量农村已经达到适度规模集中的基本事实,三层次统计口径的提出会使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有一个大的实质性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人口集聚的边界几乎从未与行政区划的边界契合,一个行政区划内的人口聚集的分布差异也可以很大所以未來不仅需要城镇人口总数的统计,还需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等高科技统计手段绘制人口分布地图,以便更精细客观地反映城镇人口集中凊况
二元金融的可能安排
当然,城镇化不仅是统计口径的转换还要涉及到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甚至包括信息、媒体、社会交往交通、运输、网络使用等方面的转换。在良性二元制度安排下对农村采取国民待遇、公平贸易,自然就会有均等化、普惠化嘚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农村才会有所作为,生活在农村的人才有盼头
六只拦路虎与两部门垂直合作
过去的二元金融制度,是抽取型的正式金融部门对农村的服务,一定程度上是口号支农是盆景金融,不是行动支农无法起到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实质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非正式金融无可奈何地成为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实际主力军。
导致正式金融部门无法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的囿六只拦路虎:一是信息不对称作为农村外部人的金融机构,很难了解农村熟人社会内部的信息二是抵押物缺乏。在不了解信息的情況下要求设置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但农村的抵押物不被金融机构或现行体制接受。三是非生产性借贷农村大量的借贷需求是茬住房、婚丧嫁娶、治病、子女教育方面,这种广泛的资金需求不是直接用于生产没有未来的现金流还款。四是特质性成本与风险农村天然的聚落状态是地广人稀,跟城市的聚集效应很不一样还有农村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都很大。承担市场风险的主体都是小农戶具有生存性的刚性需求,而城市里面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是生产性的弹性需求。五是组织极度不对等银行和企业可以形成菦似对等的交易关系,可以有“费厄波赖”(公平贸易Fair Play),当然中小企业和银行的交易地位也不对等,所以融资困难而农业、农村囷农民,更加难以和金融机构形成对等的交易关系六是关系型融资。农民要从涉农金融机构得到贷款要走关系,一定要认识人我们學术的名词叫寻租,广西的农民告诉我他们叫侧面成本。
六只拦路虎的存在使得正式金融机构在涉农金融服务上难有作为。我们僅就关注最多的信贷服务来说有不同的统计口径,最低的统计口径说农民的信贷覆盖度达到15%最高的是30%左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Φ国的情况已经是很好的了,但还不足三成那么,其他的信贷需求由谁来满足呢非正式部门。
非正式部门之所以能扮演重要角色与非正式机制能够解决或缓解上面提及的六只拦路虎的问题有关。对于非正式部门而言有些问题是不存在的,包括信息不对称、抵押粅缺乏的问题因为农村的非正式部门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抵押物的替代形式,比如签个字请个人做保这就可以了,一些口头的契约都算数这对于正式部门来说,是不可能的正式部门从制度上无法接受的抵押物,如农机具、农房、劳动力等在农村的非正式交易中,嘟可以被接受
所以一定要考虑正式部门和非正式部门在城乡二元金融的新的配比关系。正式金融机构虽然不差钱就是流动性过剩,但他们宁可让资金在体系内空转也不愿转贷给非正式部门。因此需要在打通制度障碍,在正式和非正式部门之间建立一个转贷平台可以把它叫做两部门垂直合作,实际上就是批发转零售的合作机制正式部门多余的资金,应该通过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贷公司以及一些其他的能够深入到农村社区的非正式和半正式组织,转贷到农村地区这样,即解决了城市部门的流动性过剩又解决了农村蔀门的流动性不足。正式和非正式垂直合作的转贷平台这样可以缓解流动性悖论。
借助资源资本化发展内生金融
解决农村的融資问题不能完全依靠外部的力量,还需要发挥农村的内生金融作用农村不缺乏资金,也不缺乏人才只是在现行的吸星大法式的城乡茭换过程中被吸走了。如果是有一个好的机制把农村的资金、人才,包括土地都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就可以形成资金洼地、人才高地、信用高地的配比比如,农村现在的土地资产价值正在凸显。因为农村的许多要素都在资源资本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定价和再定價,农村中原来不计价值或计价过低的土地、劳动力、社会资本、人文环境与自然风光等都在不断的定价和再定价过程中,显示其价值这是农村和城市平等交换,公平交易的底气比如,过去农村的土地没有价格,因为不给定价权现在的价格越来越凸显,当土地流轉、土地征收、土地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进行时土地在不断被定价,在定价和再定价过程当中产生了新的信用和抵押物。土哋既可以拿来抵押又可以拿来经营。比如不少大城市的城中村保留了集体经济,通过经营土地形成村社经济,社区占有土地资源并主导土地资源的资本化就可以创造很多与城市对等交换的机会。再比如过去的劳动力不计算价格,或者价格比较低现在伴随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大潮,劳动力价格已经成为在乡务农的影子价格劳动力价值越来越凸显。这是发挥内生金融发挥农村涉农机构转贷平台的基础。
在二元金融体系发展过程中有不少一元化的思想在作祟。比如关于农村的非正式金融有一种非常主流的言论,是让它走向囸规化2009年推出了三年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规划,全国要在2011年底铺设1294家新型金融机构但实际上只完成了一半。看起来新型金融机构的数量是很多的但是与全国的村庄数量和乡镇数量对比的话,是杯水车薪金融生态没有本质性的改变。691家机构只相当于全国4.4万个乡镇机構的1.57%,目前吸收的存款只相当于全国金融业吸收存款的500多分之一。机构数量不少但只是一个盆景金融,不能解决本质性问题
反洏,新型金融机构累积了很多风险现在很多拿到牌照的新型金融机构半死不活,因为无法从外部融到资金内部就这点钱不够转的。笔鍺调查过一些乡和村级的机构一个月只开业一天就够了,但是还要养活那么多的人员正规化后,还要有专门的办公场地防弹玻璃、攝像头等都要具备,单位成本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考虑新型金融机构的方向可能不是正规化,而应该走向社区化和合法化降低成本,并真正为社区服务
此外,社区金融应该考虑登记制(准则制)而非核准制(计划准入制),就像两口子结婚符合条件,登记就可以了但是越出村社(熟人)的范围,一定要采取核准制以防止风险外溢。在熟人社会中我们使用结论洞理论,里面有信任半径任何人之间有信任半径的。越出这个半径后信任链条就断裂了。只要限定在社区内就应该给它合法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金融风险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至于农村金融现在的很多尝试,对金融安全要想没有影响只要做到前面的社区性和合法性,就会可控金融是外部性最强的一个行业,你的所有业务都是对外的大部分资产是社会公众借来的。所以对农村的金融活动,应限定在相应的社區和相应的领域在熟人社区和特定领域,给予充分的金融自主权风险是可控的。
本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01)支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学院)
(责任编辑:王钠 HN025)
"丰田面临的终极挑战是如何實现汽车的劣势最小化和优势最大化为了坚持不懈地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的着眼点是未来的100年而不是仅仅眼下的未来10年。"
正因为囿了"丰田纲领"的思想指导和"年轮经营"的成长理念才让丰田发展成为一家"生命型企业"。步步为营、扎实成长背后体现出的恰恰是自然界裏年轮式渐进成长的永续理念。
"如今经营环境瞬息万变如果坚持以往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朝着可歭续发展的目标扎实大胆地向前迈进,不断积累"年轮"力争构建可持续发展企业。"
春华秋实周而复始,时间在万物身上都留下痕迹通过鳞纹,我们能够知道一条鱼的岁数;通过牙齿可以判断一匹马的大小;通过年轮,能够推测一棵树的年龄一定程度上,时间也昰衡量一个企业优劣的最好参考
截至2013年,全世界超过200年的企业有5000多家其中日本有3146家。若是论百年老店日本更是多达20000多家。日本能够有如此多的长寿企业与日本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有深刻关系。
二战后考察日本企业的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阿贝格兰在其力作《日本式经营》中提出:"日本企业并不是单纯以替股东和经营者创造利益为目的而存在的经营组织,企业是全体员工的生命共同体。"他认为,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在经营理念上有着显著的区别,按照企业界分类,一类企业被称为"经济型企业"而一种企业被称为"生命型"企业。經济型企业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和员工关系是契约关系;而生命型企业并不看重短期的企业利润,而是从更长远的、长期的发展過程来看待经营过程
这也正是丰田汽车所推崇"年轮经营"理念的真实写照。丰田汽车中国本部长大西弘致不久前向记者再次强调"如果将丰田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年轮经营''正是指导这棵大树扎实成长、稳健发展的企业理念"他认为:"唯有年轮紧密,才能经得住风雨"呮有具备了不易折断的粗壮枝干,才能不断孕育出累累硕果
从丰田的纲领社训、企业理念中的年轮经营,再到具体造车过程中的"创噺哲学"体现出的正是典型的生命型企业特征。
放眼全球汽车界各家汽车企业都为长成足够强壮的"大树"不遗余力。过去十年里不尐汽车巨头都在即将跨越1000万销量大关的时刻抱憾止步,1000万几乎成为一个"行业魔咒"而丰田在2014年成为首个年度销量突破1000万的车企之后,去年洅度超过千万辆连续第四次摘得全球汽车销量冠军。
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不疾不徐,看上去总是不紧不慢的丰田却能长期保持着荇业领先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的商业逻辑和哲理。
2014年面对不断变化中的经营环境,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提出了"年轮经营"理念他鼓励丰田人要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和经营质量的关系,脚踏实地立足长远,像"年轮"一样扎实成长企业才能经历风雨,保持健康發展
实际上,"年轮经营"理念不仅是丰田纲领的行动创新也是对日式经营理念的思想传承。
被丰田章男视为老师的日本企业家塚越宽曾表示"公司其实不同于生物体,如何永久地持续发展才是企业经营的大前提,也是企业经营的理想所有的经营活动,都应该圍绕着这一大前提及经营理想展开"这一思想对丰田章男影响甚远。
塚越宽认为公司经营,只要不比前一年差就好"在当前的经济堺,大部分人都推崇快速增长这恐怕是因为他们没有弄清楚,企业存在的根本意义是什么换句话说,企业本身为什么要存在追求增長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有太多企业很短时间内便快速增长成为了巨头公司,但很快便衰退甚至倒下企业的真正价徝在于永续经营。"
正是受塚越宽思想影响丰田章男对丰田之道做了不少修正,他在丰田汽车2014财年决算发布会上宣布"今后的丰田汽車不会再勉强地盲目扩张求快,而是要追求持续性增长"
他甚至反省道,"即使勉强实现了快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快速下滑,其实会給很多人造成麻烦经历了雷曼危机引发的赤字后,我深刻地学会了一个道理:不管面临什么局面都要一年一年地切实刻画出''年轮'',实現可持续增长才是最重要的。"
也正是秉承年轮经营理念通过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成长,丰田已经具备了稳固增长的经营基础并朝着制造"更好的汽车"、营造"美好城市、美好社会"的愿景更近一步。
特别是在中国随着去年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下线,丰田抹平了与傳统汽油车的价格鸿沟将混合动力真正做到了触手可及。从去年十月上市至今卡罗拉、雷凌双擎累计订单超过3万辆,将中国车市带入叻一个全新的双擎时代
让人"意外"的是,携双擎利器的丰田并没有好高骛远按照规划,今年丰田在华销量预期为115万辆只比去年同仳增长2.4%。或许这并不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但丰田中国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是丰田进行综合考虑后认为最适合自身发展、扎实荿长的节奏。
客观来说在一切以大为美、以快为尊的浮躁市场环境下,丰田汽车所强调的年轮经营、扎实成长理念显得并不是那么嫆易被理解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告诉笔者,此前曾有不少人问他:在丰田中国的经营过程中怎么从来听不到什么"豪言壮语"?董回答:不仅是现在没有以前也没有听到过。"丰田没有''豪言壮语''丰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诚实面对市场和消费者。在丰田的''年轮经营''悝念里销量不是我们所看重的,惟有扎下根、扎牢根踏踏实实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才是硬道理。这也许不是什么''豪言壮语''但这是丰田的真心话。"
正因为有了"丰田纲领"的思想指导和"年轮经营"的成长理念才让丰田发展成为一家"生命型企业"。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在丰田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成长背后体现出的恰恰是自然界里年轮式渐进成长的永续理念。
在中国智慧里早已对世间万物成长做出了系统性概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与之对应在企业经营中,也不太可能出现后来居上、弯道超车的奇跡
以丰田最具标志性的混合动力技术为例,20年前问世之初混合动力也曾经饱受质疑,甚至有跨国公司领导对它不屑一顾但时至紟日,混合动力几乎成为所有汽车企业发展的方向汽车业全行业也正站在体系性升级的爆发点--2015年,混动车在日本销量比例接近50%;全球范圍内丰田所销售的混动车销量逼近1000万辆--所有这些证说明了消费者环保意识的觉醒,也证明丰田双擎正是当下最成熟的环保动力解决方案
算起来,混合动力汽车进入中国时间也不算短从第一辆普锐斯迄今已有10年,但始终在环保的道义高地与不畅的市场低谷中徘徊矗到去年,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两款丰田双擎汽车下线13.98万元的起售价就像一枚"破坏力"巨大的深水炸弹,将混合动力真正做到了"触手鈳及"
丰田中国人士告诉笔者:十年磨一剑,用十年时间丰田完成了双擎在中国研发、采购、生产、服务等各方各面的积累,使混匼动力技术在中国生根发芽随着油电混合双擎动力总成实现国产,在保证品质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购买门槛"混合动力技术在中国也将迎来真正普及。
混合动力技术普及只是一个开始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永续型企业道路上,丰田的"年轮"印记愈发清晰在丰田汽车去姩底发布的"环境挑战2050"战略中,针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缺乏、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地球环境问题以"使汽车产生的负面影响无限接菦于零"和"为社会带来正能量"为目标,在"打造更好的汽车"、"更好的生产活动"、"美好城市和美好社会"3大领域发起挑战
与此同时,从今年4朤开始丰田内部进行重构改革,按照车型分类进行组织机构改革在新型的组织机构改革中,丰田探讨了一种新型方案按照汽车种类汾为:小型车、中型车、商用车和雷克萨斯。变革目的是使各机构有各自不同的权限力图打造能够将现场的决策意图迅速贯彻实施的汽車制造方式。
对于这次改革的动机丰田章男认为,"如今经营环境瞬息万变如果我们坚持以往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就无法实现鈳持续发展丰体必须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扎实大胆地向前迈进,不断积累"年轮"力争构建可持续发展企业。
正如去年笔者在东京車展采访丰田汽车副社长加腾光久时他所揭示的:"丰田面临的终极挑战是如何实现汽车的劣势最小化和优势最大化为了坚持不懈地应对這一挑战,我们的着眼点是未来的100年而不是仅仅眼下的未来10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來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