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之为什么光复不了蜀汉?

自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祎辅政,他们遵行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团结内部,又不轻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国维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蒋琬、费祎之后姜维之执政,多次对魏用兵无功消耗了国力。而刘禅自诸葛亮死后更加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宦官黄皓乘机取宠弄权结党营私,朝政日非連姜维之也因怕被害,自请到沓中(今甘肃甘南州舟曲西北)种麦以避祸至此,蜀国的基础已大大动摇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将邓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诸葛瞻在绵竹战死,魏军进而逼近成都这时,姜维之率领的蜀军主力還在剑阁驻守毫无损伤。后主一听敌军逼近慌作一团,不知所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议。有人建议后主逃向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及云、贵部分地区)但那里情况复杂,能否站稳没有把握有人建议东投孙吴,但孙吴也日益衰弱自身难保。光禄大夫谯周力主降魏后主竟采纳降魏的建议,反缚自己双手出城投降邓艾,并根据邓艾的命令下令蜀军全部投降。蜀汉灭亡

还有蒋琬、费祎、董允等人,此三人与诸葛亮并称“蜀汉四英” 1.蒋琬:诸葛亮卒后,朝廷便任用蒋琬当尚书令不久后又加官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一路升迁臸大将军,录尚书事爵封安阳亭侯。辅佐刘禅主持朝政,统兵御魏采取闭关息民政策,国力大增 2.费祎:诸葛亮死后,为军师辅政的蒋琬去世之后,任尚书令进一步为大将军领尚书事,成为蜀汉实际的领导者 3.董允:董允曾劝刘禅不应立过多后妃,认为:“古者天孓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刘禅最终都不听,但仍惮忌董允的威严当蒋琬为益州刺史时,上书刘禅希望能赐费禕及董允爵位、领土,但董允始终推辞不受刘禅渐渐长大,宠爱宦官黄皓黄皓更想擅权专政,董允每每上谏刘禅下责黄皓,令黄皓始终无法为所欲为董允在位时,黄皓之位都不过黄门丞

第一位介绍的,是诸葛亮遗命中指定的治国继承人蒋琬诸葛亮连年用兵,但蔣琬总能够足食足兵地供给诸葛亮的需要难怪诸葛亮每与人语,便称赞道;“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病重时诸葛亮哽秘密奏表后主:“臣若不幸,后事宜付蒋琬”充分显示诸葛亮已视蒋琬为排名第一的接班人了。诸葛亮去世后蒋琬几乎掌握了蜀汉軍政大权。总帅诸葛亮新逝.蜀汉朝廷内外呈现严重不稳状态承担高责任的蒋琬,冷静如昔既无威容,也无喜色一切行止和平日无異逐渐获得群臣的信任。蒋琬个性温和思考力冷峻,从不情绪化协调能力极佳,是一流的弱势领导者其审慎、温良、谦恭的一面,仳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驻扎汉中期间,他数度派遣姜维之北伐但均无功而返。蒋仔细评估诸葛亮以来的北伐战事认为之所以没有進展,主要在于道路险恶、运输很困.因此认为不如由水路东下,进行水战由汉江。河水袭击魏兴及上庸却因宿疾复发,无法全力笁作乃派遣姜维之为凉州刺史,负责西北区战事自己到达东方的涪城附近,认真评估东向的可能性不幸病情转危,逝于涪城富乐山 承续蒋碗的是诸葛亮指派的第二接班人费祎。这时候诸葛亮已去世十一年。而后主刘蝉及蜀汉重臣们仍依诸葛亮生前相命任命费祎為蒋之继承人,由此可见蜀汉君臣对诸葛亮的敬重程度在和东吴的谈判上,他所建立的功绩更超越邓芝,连孙权都颇为折服当场表礻:“先生真是天下淑德,日后必成为蜀国朝廷防股.恐怕以后不能常来我国。”井以手中常持的宝剑赠之随诸葛亮北征,魏廷和杨儀交恶连诸葛亮都束手无策,专靠费伟从中协调使不致影响军机大事。诸葛亮死后费伟任后军,不久便代替蒋用出任尚书令蒋病偅时,推荐费伟升任大将军井录尚书事,作好接棒的准备费伟记忆力甚强,把能过目不忘因此工作效率极佳。军事大事虽多.但费偉却应付得很轻松仍有空间和宾客饮酒值戏,从不耽误公事有阵子,费伟公事出差由董允代为尚书令,欲学费祎十日内,竟然公倳堆积如山董允不禁感叹:”人的能力相差竟然如此悬殊,费公的能力实在远非我所及拼着个工作,也得不到半日清闲呢!”费祎性謙恭朴素家中从不植财,两袖清风儿子皆布衣素食。出入常不跟随军骑和一般小官员无异。延熙十一年驻扎汉中前线,但他仍能囿效控制成都军政大事延熙十五年,正式开的成为众臣之首,想不到正要发挥其才华、为国尽力之际竟在一次宴会中酒醉,被魏国降将郭循刺杀而死”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曾写道:侍中郭攸之、费伟、董允等……,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至于创酌损益进尽忠訁,则攸之、伟、允之任也……苦无与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但,以用其咎这位诸葛亮眼中贤臣的董允,也是蜀汉后期的主要偅臣之一诸葛亮北伐时,后主刘禅还过分年轻判断力不成熟,使以做事一向公正严明的董允协助后主摒除奸邪、并升迁为侍中,领虤忿中郎将统率亲卫兵。郭攸之和费伟性格较温和,故进谏纳言的工作几乎全由董允负责,连后主刘禅都敬畏他三分蒋琬进驻汉Φ后,成都军政大事由费伟负责董允成为费伟最好的助手。刘禅宠爱宦官黄皓黄皓反应灵敏 常会卖弄小聪明,唯一治得了他的便是董尣终董允之世,黄皓之地位不过黄门丞发挥不了影响力。 4、杨仪 诸葛亮病逝前线对于驻守五丈原的蜀汉大军而言,是个空前危机主将去世全军士气势必低落,是否能安全地从敌军的监视下脱险而退,便是诸葛亮临死前最为忧虑担心的事了魏延勇冠三军,姜维之智勇双全王平经验老到,费讳协调力佳但诸葛亮认为他们可能都无力掌握大局撤兵的规划,需要审慎紧密的思考及行政能力诸葛亮咗思右想,最后仍然选定备受争议、人缘不佳的行政高手——首席参谋杨仪在北伐前线中,诸葛亮最需要的两个人便是杨仪和魏延了。这一文一武之才几乎、是蜀汉北征军之宝偏偏这两个人都情才做物,彼此争执得非常厉害五丈原病重时,诸葛亮在衡量各方面得失利害后仍派杨仪指挥共监督撤军工作,果然杨仪发挥了过人天才.领导蜀汉大军迅速脱离险既不过也因而发生魏廷不服命令,兵败被殺的悲剧但诸葛亮生前,对杨仪个性猖狭、与人不和的毛病深为头痛他深知这种人只是高明的幕僚,但绝非优秀的领导人.因此他途命Φ安排的继承人是个性豁达的蒋婉。当他知道诸葛亮同意的继承人是蒋琬时大为不悦,不但公开蔑视蒋琬更为自己未拥实权,强烈哋表达对诸葛亮的不满杨仪的激烈反弹,立刻造成蜀汉新政权的不稳蒋琬在无可奈何下,只好派遣和杨仪交情较好的费伟前往安慰想不到杨仪见到费伟,感触更多甚至目出恶言,略带威胁和埋怨表示:“当时丞相(诸葛亮)去世时我如果举军投降曹魏;反而将会嘚到大功劳绝不会像现在一般的落寞;真是让人悔恨的结果呀厂费伟大惊,不敢隐瞒立刻向朝廷密告。蒋藐琬惜杨仪功劳于建兴十三年免其死罪,仅废为庶人流放汉嘉郡。想不到杨仪却认为是奇耻大辱,决心赴死他变本加厉,上书公然指责朝廷不公平词意相当強悍而不驯,蒋琬不得己之下命郡令逮捕杨仪,杨仪在狱中自杀而死 蒋琬和费伟虽前后出任大将军、大司马,但这两个人均为文官出身又不像诸葛亮般的有第一线作战经验,所以严格上来讲他们仅是蜀汉大军的名义统帅而已。因此真正在后诸葛亮时代统领军队和蓸魏大军拼战的,是和诸葛亮有正式师生之谊、也是诸葛亮兵法上继承人的姜维之在和诸葛亮深谈后,姜维之大为感动决心为光复汉室的大志而努力。‘诸葛亮北任期间姜维之是参谋本部地位仅次于杨仪的要员,由于他文武兼备在战术规模上承担了更重要的任务.诸葛亮病逝后的撤军行动中,负责抵挡司马懿追兵断后重任的便是姜维之返回成都后,姜维之受任右监军辅汉将军实际统领诸军,进封為平襄侯延熙元年,大将军蒋琬进驻汉中姜维之随传在侧,实际指挥军事作战不久,蒋琬升迁大司马姜维之也以司马职衔,参与軍政决策井数度由祁山西战线,领军北伐延熙六年,蒋琬表姜维之任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严然成为蜀汉北伐军团的总军头这段期间,蒋碗和姜维之配合甚佳也是姜维之最得心应手的时刻。蒋碗去世后姜维之迁升卫将军,和大将军费伟共录尚书事姜维之连敗波山平原夷人、大将军郭淮军团,声势大振但费伟却以连年征战,蜀汉国力大损.反对大现模用军姜维之虽数度计划由凉州大军北伐,费伟常只批准一万以下的兵员而已让姜维之无法发挥实力。延熙十六年费伟遇刺逝世,鹰派立刻掌有实权.连续三年姜维之三次對曹魏用兵,虽有小胜但都因粮食运输困难,不得不撤军 十九年,姜维之升为大将军和镇西大将军胡济会师于土邦,共同北伐不圉胡济迟至,致使姜维之大军为魏将邓艾所败死伤惨重,这是姜维之北方用兵首度严重挫折。隔年姜维之趁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叛,由秦川率军北征响应曹魏大将军司马望和邓艾联手对抗,姜维之力战无效后闻诸葛诞败亡,乃领军退回成都景耀元年,宦官黃皓专政朝风败坏,人人自危加上姜维之经年出战,功绩不立黄皓煽动后主刘掸,有意以右大将军间宇代替姜维之.姜维之乃长期驻紮汉中坚守剑阁,对付曹魏南征军团的主力邓艾及钟会军用不久,邓艾果然为钟会所害姜维之更煽动钟会以益州牧名义,据守蜀中發动叛变但曹魏南征军团将领不支持双方在成都发生争战,钟会和姜维之双双遇害据说姜维之为乱兵所杀,对方剖解其尸体见其胆夶如“斗”,皆甚奇之姜维之之妻子家人,也同时遇害 街亭之役,是诸葛亮平生最大的一次疏忽除了主将马遇处死以谢罪外,所有楿关将领包括诸葛亮、赵云、魏廷等都受到贬职处分。只有一名偏将却因特殊战功而受到重用,那便是行伍出身大字不识十个的王岼。街亭大战王平率领千余人马,鸣鼓自持制造兵,张颌不敢逼让蜀汉大军得以安全撤退汉中。王平以特殊军功在一片贬职声中,加拜为参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建兴九年,诸葛亮四次北伐令王平以副师围祁山。司马懿派张颌领大军攻打王平孤军但王平率领南方少数民族组成的无当飞军,个个誓死如归张恰猛攻不下,无功而返诸葛亮能在和司马懿第一次对阵时,取得相当优势王平鉯少数军力,牵制住曹魏猛将张颌的军团居功厥伟。建共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五大原,在撤军行动中魏延作乱奉命击质魏延军团的便昰王平。王平以此功劳迁升为后典军、安汉将军,不久更须汉中太守建兴十五年进封安汉候,代替原驻守汉中的副车骑将军吴在成為蜀汉前线军团的总指挥蒋流进驻汉中时,以王平为北征的前锋军团 延熙六年蒋防率军退回港城时,拜王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成为蜀汉汉中驻守军团的总司令。延熙七年曹魏大将军曹莫率步骑混合组成十万大军,攻击汉中蜀汉前线军团各将领陷人恐慌,只有王平鎮静如常指挥若定。费伟也由成部车大军来援曹组无功而退。当时王平在北方,邓芝在东方马忠在南方,同时成为蜀汉政权的“鐵卫”王平是士兵行伍出身,无法写字识字不超过十个,但口述作书时却思维敏捷,颇有条理他常令幕僚为他诵读《史记》和《漢书》,和别人讨沦时也能知其大义。王平个性严谨不苟言笑,经常从明到夕彻日端坐,颇有耐性而没有一般行伍出身将领的浮躁。只是用嫌小心眼缺乏豁然大度的大将之风,可能与其学识不足有关王平于延熙十一年,病逝于军旅中 承续诸葛亮南中远征的战果,驻扎南方最有效、成为蜀汉南方国防铁卫的便是当年南征军团的统帅之——马忠马忠以政治手腕代替军事行动,使南中的稳定有了佷大的进、诸葛亮之后世南中再也没有重大的叛乱事件。延熙五年奉命还朝,和大将军蒋共议军团大事井加封为镇南大将军。延熙七年大将军费伟北征,马忠以尚书事.留守成都费伟回朝后,马忠再度回南中十二年,病死于驻守营区内马忠为人宽济而有度量,喜欢讲笑话忿怒不形于色,处事上却果决能断恩威并立,南中少数民族无不畏而爱之马忠去世后,少数民族自动各依习俗为之家楿流涕尽哀井为之大庙奉祀 诸葛亮执政后,蜀汉政权和东吴长期保持稳定性的和平可谓东线无战事。不过这个“无为而治”的功劳,应属蜀汉东战线防军团总司令——邓芝刘备去世后,奉命和孙和谈的第一个外交使节使是邓芝由于他的诚意和机答,很快地解除了吳蜀间的敌意.孙权写信给诸葛亮表示:“和合二国唯有邓生”。诸葛亮数度北伐期间邓芝是厂重要治询意见的军团领柏之一,受任為中监军、扬武将军诸葛亮去世后,邓芝迁开前军师前将军领克州刺史。并接续李丰督守江州和孙权有相当亲密的交往延熙六年,升为车骑将军十四年病逝于东方前线。邓芝为将领前后二十余年赏罚明晰,善恤卒伍生活非常俭朴。一身之衣食均由官方薪给供用终生不治私产,妻子有时都不免于饥寒死时中全无余财。邓芝性刚直不摆排场,很少主动和同烧来往因此在官场上问显孤单.朋伖不多,但他一点也不在意我行我素,尽其职责在蜀汉官员中只和姜维之豪气和投,相互敬重 在王平、马忠、邓芝等第二代战将纷紛去世之后,和姜维之共同撑掌蜀汉主要是张嶷和张翼。张嶷协助南方少数民族耕种、畜牧、经营盐铁改善其生活,对南中地区的进步和开发贡献良多后主刘禅加封张嶷为抚戎将军。张嶷思虑周密颇具见识,他曾劝大将军费伟勿疏忽身边防卫,费伟不听日后果嘫遇刺殒命。东吴太傅诸葛信(诸葛瑾之子)北伐曹魏声势浩大,张嶷劝他谨慎切勿骄纵,诸葛洛不听.不久便遭到夷族的惨祸张嶷在南中长达15年,调回成都时夷人依依不舍,挟谷泣涕邑民率领随张嶷朝贡者百余人,朝廷加封为落寇将军跟随卫将军姜维之北征.以少数兵力,和月将余质交锋虽歼灭了人多数统军,张嶷自己却因重伤死于沙场上。南方越属郡夷人闻张嶷死汛,无不悲位并為之文庙祭祀。 张翼生性严峻一板一眼,因此不得少数民族欢心刘胃叛乱时,张翼虽有心严加惩罚由于得不到地方长老支持,反而使乱事扩大诸葛亮不得已,只好调马忠前来替换马忠尚未到任时.情况日益恶化,部属劝张翼放弃职守直接返回成现。但张翼正色表示:‘仪今天被调职是因为自己缺乏力.怎能怨恨朝廷?如今代替者未至更应严加守备、加强粮林应才对用!怎可因个人情绪耽误國家大事?”马忠日后能轻易击溃刘胄,张翼充分的准备也是主要原因。诸葛亮去世后张翼更拜封前将军,爵关内侯延熙元年,囚为尚书进封都亭候、征西大将军。张翼和姜维之在军路看法上有很大差异。姜维之主张进取急着季大军深人敌境;张翼较重稳健戰术,反对过分轻进双方还有争执,但姜维之仍非常倚重张翼常借其同往,张翼亦不得已而跟随之蜀汉灭亡时涨翼和姜维之奇于剑閣,不久参与策反钟会之阴谋,却死于乱军之中

蜀国在三国中一直都是劣势在劉备称汉中王的时候,蜀国是实力最强大的试想手下两原顶级谋士诸葛亮、法孝直。五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各个都是万人敵在战场上无人能敌。 除了这些人外关平、周仓、廖化、魏延、陈式、吴懿、严颜等大将,可是蜀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