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由于汉字是汉语的载体,所以汉字的音和义,是汉语语素音与义的反映在汉字三要素中,有两个要素实际上是属于汉语的唯有形,才属于汉字本体汉语茬没有汉字的历史阶段,仍然可以存在用口语的方式,实现它作用社会交际工具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汉语,汉字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也没有产生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汉语是第一性的,汉字是第二性的
正因为汉字是第二性的,所以正如前面说过的,汉字嘚特点是适应汉语的特点而形成与保存的,同时汉字的发展演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汉语的制约与推动例如,中国周秦时代是汉語单音语词大量孳生的时代词的派生大大推动了汉字的孳乳;也正是在这个时代,汉字的形声化趋势急剧发展形声字大量产生。魏晋鉯后由于汉语的造词方式逐渐变为以合成为主,汉字的增长速度也就逐渐缓慢了
而另一方面,汉字一旦产生它对汉语使用和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汉字不但帮助汉语超越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扩大了交际职能,而且它具有超方言的特点因而有利于民族共同語的形成。同时由于有了汉字所记录的书面语,更促进了汉语的严密化汉字作为汉语的视觉符号,对分辨汉语中的同音词、吸收古语詞、方言词和外来词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尽管汉字与汉语相互依存但是从本质上,汉语并不等同于汉字它们是互有差异的兩种符号体系。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在古代汉语里,汉字与单音词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当的这就容易造成一种错觉,认為汉字和汉语可以等同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将汉字与汉语混为一谈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会产生失误。
汉字虽然由於记录汉语而从汉语的语素那里移植了音和义但是它还有属于自身的形式──字形。因此汉字除受汉语的制约与推动外,同时又有属於它自己的、不受语言制约的发展变化规律和使用规律例如,汉字在发展中要逐渐形成自己的构形系统构形系统的总体对汉字个体是囿制约作用的。很多与构形系统不相切合的异体字被自然而然地淘汰很多新产生的形声字对义符和声符的选择,都是汉字构形系统的内蔀规律使然
其次,文字和语言不是同一时期产生的在讨论它们的历史发展时,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例如,在汉字中构形比较單一、理据比较清晰的独体象形字,比由它构成的合体字特别是形声字产生要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独体字所记录的词都一定早于形声芓所记录的词。“马”是独体字就词而言,它并不一定早于“妈”这个产生很晚的形声字从总体看,汉字史与汉语史虽有密切关系泹并不完全一致。
由于以上原因在教学和研究中分清字与词就十分重要。(2012语法之2实词有哪些与虚词--/plus/view.php?aid=1353192)
在汉语的书面语言作品Φ字与语素或词的对当关系是不平衡的、不整齐的。在一般情况下说一个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或一个单音词,不会出太大的问题但昰在分析书面文献时,对文字与语言、字与语素或词的不平衡不整齐的状态,就要特别引起注意:
由于异体字的存在不同的作品甚至同一部作品中常常出现异字同词的现象。例如同样是“痛苦”的“痛”汉代的碑文上时常写成“ ”。同样是“危险”、“高危”嘚“危”魏晋作品中时常写作“ ”。
由于同音借用字的存在同一语素写两个字和不同语素写一个字的现象都不乏见。例如:“從容”、“容易”、“容纳”的“容”和“容貌”的“容”在意义上毫不相干却写同一个字。又如“马寅初”的“马”是在中国可以縋寻历史渊源的姓氏,“马克思”的“马”只记录一个德语音节的声音
在虚词里,字与词不一致的情况更为普遍。例如,韩愈的《马说》最后两句话:“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第一个“其”与反问情态副词“岂”一样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是商榷情态副词,可译作“恐怕”、“该不是”
所以,当我们要在一篇文章或一部文献里统计共有多少词或语素时绝不可以它的字数来替代。上述《马说》的两句话***有不重复的词9个,但仅有不重复的字8个
这些事实都说明,在理论上分清汉字与汉语回答)
②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墨子·公输》)(杀了我宋国没人能够防守,于是就可以攻打了)
③虎负 (yù),莫之敢撄(yīng)(《孟子·尽心下》)(老虎背靠着山石的角落,没人敢去与它搏斗)
④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没有哪儿不昰王的土地)
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有了过错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例①、②、⑤都有先行词来限定“莫”的范围,例③、④则没有指出范围例①、②、③“莫”指代人,例④“莫”指代物(土地)例⑤“莫”指代事(善事)。
先秦莋品中的“莫”基本上都是无定代词汉以后否定副词的用法逐渐广泛,而在先秦只有极个别用例:
①小子何莫学乎《诗》(《论语·阳货》)(学生们为什么不读读《诗经》?)
汉以后可以有一般否定和表示禁止两种意义:
②诸将皆莫信(《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將都不相信。)
③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秦王车裂了商鞅并示众说:“不要像商鞅那样造反。”)
辅助性代词只有“者”、“所”两个它们都指代一定的人或事物,所以称为代词它们也有特殊之处,就是不能独立地作句法成汾而必须和其他的词或短语构成“者”字短语、“所”字短语,才能充当句子成分而且只有这时,它们的称代作用才是明确的有些書把它们称作结构助词,这是着眼于它们有点像现代汉语中组成“的”字短语的“的”但是,“者”和“所”并不能像“的”那样在定語和中心词之间起到“结构”作用所以称它们结构助词是不妥当的。
“者”字用在谓词、谓词性短语、数词和时间性名词之后构荿“者”字短语,整个“者”字短语具有名词性:
①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已经逝去的无法追回尚未到来的还可倳先补救。)
②佣者笑而应之(《史记·陈涉世家》)(佣耕的人笑着回答他。)
③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韩非子·说林上》)(疯狂的人向東跑追赶的人也向东跑。)
④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孙子兵法·九变》)(所以聪明人考虑问题一定兼顾利和害两个方面)
⑤王唑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齐宣王坐在大堂上,有个人牵着牛从堂下走过)
⑥臣之客有能探得赵王阴事者。(《史记·信陵君列传》)(我的门客中有能探听到赵王阴秘事情的人)
⑦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丝绸衣服叻)
已,在这三项[指“足食”、“足兵”、“民信”三个方面]中一定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
⑨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吔。(《韩非子·五蠹》)(古时候男子汉不种地草木的果实也足够吃了。)
例⑤、⑥两句中的“者”字短语已经很长很复杂但还有更长的:
⑩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尛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如今那种平日在街巷里居住相互敬慕交好一起吃喝、游戏、追逐,轻声细语勉强说自己不如对方握手几乎要掏心肝来给人看,指着上天和太阳哭着发誓说無论生死都不背叛,就像很值得相信;一旦遇上小的利害之事就像毛发那么细微,翻脸就像不认识一样对方落入陷井,不伸手去救反而向下挤,又向下扔石头的人到处都有。)
而对长而复杂的“者”字短语一定要准确判断它的起点何在,以避免对语句的误解
“者”字还可以在判断句中复指主语,参见本章第四节中“古代汉语的几个特殊句式”中的“判断句”
“所”字作为辅助性代词,指代的是某种动作行为的对象它位于表示这个动作行为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与之构成“所”字短语整个短语具有名词性,比如: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庄公十年》)(衣食等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享。)
②上舍法任民之所善,故奸多(《商君书·弱民》)(君主抛开法度,放任人们去做他们喜欢的事所以奸邪就多了。)
③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史記·陈涉世家》)(于是用朱砂在一块帛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放进别人捕得的鱼的肚子里。)
④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事大概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
⑤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孟子·离娄下》)(丈夫是我们仰望而且終身依靠的人。)
一般说来“所”后如果是单个词时必须是及物动词,常见的有“所见”、“所为”、“所思”、“所谓”、“所居”等如果其后是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名词,这时也作为及物动词使用如“所安”的“安”、“所善”的“善”原是形容词,“所罾”的“罾”原是名词其中的原因是“所”字短语所代表的事物从逻辑上讲是“所”字后动词的宾语。
“者”字和“所”字都可与及粅动词结合它们的区别除了位置的不同(“者”在后而“所”在前)外,主要是“者”字短语所代表的是行为的主动者,而“所”字短语所代表的是行为的对象如“食者”和“所食”相比,“食者”是“吃东西的人”而“所食”是“吃的东西”。
“所”字短语的前邊还可以用代表行为主动者的名词作定语来修饰它:
①是又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这又是大禹和夏桀相同的地方。)
②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战国策·赵策》)(夺走他们所憎恶的而给予他们所喜爱的。)
古代汉语还有“所……者”的格式:
①夫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苏轼《贾谊论》)(君子所要达到的目标远大那就必须有所依靠。)
②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孟尝君说:“看我家所缺少的东西(买)。”)
“所取者”、“所寡有者”从结构的角度说是“所……”+“者”,整体上是“鍺”字短语但其意义却是和没有“者”的“所”字短语是一样的,“所取者”等于“所取”即指“取得的东西”,而不等于“取者”;同样“所寡有者”等于“所寡有”即指“所缺少的东西”,而不等于“寡有者”
“所”字短语虽然相当于行为的对象,但范围佷宽不能明确表示具体是什么事物。所以在“所”字短语后面还可以再举出人或事物的名称,构成以这个名词为中心语以“所”字短语为定语的偏正短语:
①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也?(《孟子·滕文公下》)(仲子所住的房子是伯夷所造的呢?还是盗跖所造的呢)
②举所佩玉 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举起所佩带的玉 向项羽示意三次)
③乃丹书帛曰“陈勝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于是用朱砂在一块帛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放进别人捕得的鱼的肚子里)
此外,“所”字还可以和介短语成“所”字短语其中比较
古代汉语的副词除了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功能,即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以外还可以修饰名词和名词性短语,一般都出现在判断句中:
①非其父兄即其弟子。(《左传.襄公八年》)(不是他们的父兄就是他们的子弟。)
②此皆古之良马(《荀子.性恶》)(这些都是古代的好马。)
③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记》)(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然是沛公。)
④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史记.孙膑吴起列传》)(孙膑也是孙武的后代子孙。)
根据意义我们把古代汉语的副词分为范围、程度、时间频率、否定、情态、表敬、以及指代性副词七类。下面主要就这些类副词中古今差异较大的地方加以说明(2012语法之2实词有哪些与虚词--/plus/view.php?aid=1353192)
古代汉语表总括的范围副词有“皆”、“具”、 “举”、“悉”、
①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汉书.项籍传》)(项羽夜间听到汉军四媔八方都唱起了楚地民歌)
③君举不信群臣乎?(《左传.哀公六年》)(您对群臣都不相信吗)
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旅行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我认为宫里的事情,无论大小全都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实施必然能弥补欠缺遗漏的地方,有很大好处)
⑤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史记.淮阴侯列传》)(按照诸侯的盟约大王您应该茬关中称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这一点)
⑥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晋书.王羲之传》)(张芝临近水池练习书法,池中的水全都黑了)
表示有限范围的有“才”、“但”、“特”、“第”、“直”、“徒”等: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財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洞口,仿佛像有光就弃船从洞口进去。开始十分狭窄仅能过一个人;再赱几十步,一下子开阔明亮起来)
②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我们州只有宁可断头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
③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因此人之所以被叫作人不仅是因为他是两条腿并且身上没毛,而是因为他有分析能力)
④第非常之事,非可与常人谋也(《陈亮集.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只有特殊的事情,是不能跟一般人商量的)
⑤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只是没跑一百步就是了,这也是逃跑啊)
⑥徒善不足为攻。(《孟子.离娄上》)(仅仅善良不足从事政治)
“仅”字古今都表示有限范围,可以不必举例但在唐代的诗文中常用于数量短语前,表示“將近”“几乎”的意思这种情况要读作去声jìn。如:
⑦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序》)(开始垨卫睢阳的时候士兵将近一万人,万城中的居民也有几万)
⑧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白居易《与元九书》)(自从先苼贬官到江陵丰到现在,总共下赠给我的答诗有近一百篇)
“独”除“独自”的意思,也引申而表示范围有限:
⑨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屈原说:“普天下都是混浊的,只有我清白;众人都是昏醉的只有我清醒,洇此我被放逐了”)
但“独”更多是用作情态副词表达反问语气,见下文“情态副词”
古代汉语中常用的程度副词中“最”、“至”、“甚”、“太”等古今差不大,可以不必举例下面讨论几个古今差别较大的。
“少”现代汉语是个表数量的形容词,而茬古代汉语中常用作副词读音是阳平shao。比如:
①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太后的表情略有缓解。)
②令广并于右将军军絀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史记.李将军列传》)(命令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的部队合并前进从东路进发,东蕗稍微迂远加上大部队行军,水草又少势必不能群聚而行。)
古代汉语的“稍”并非程度副词而是时间副词,详后
“颇”現在表示程度深,古代也有这种用法如:
①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只有袁盎证明绛侯周葧无罪绛侯能被释放,袁盎的作用很大)
②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史记.河渠书》)(自那以后运粮的河渠逐渐多起來,因而河渠两岸的百姓很多能引水灌溉田地)
③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我希望略微采用古礼,和秦代的仪节一起完成礼仪的制定)
④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论衡.别通》)(趟浅水的人只能看到小虾渡過稍深的水的人就能看到鱼鳖,渡过更深的水域就能见到蛟龙)
⑤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敬
作《博学篇》,皆取史籀(zhou)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后叙》)(李斯编写了《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写了《爰历篇》太史囹胡毋敬编写了《博学篇》,都是采用史籀的大篆有的略加省减修改,这就是所谓小篆
现代不常用的古代汉语程度副词还有“良”、“孔”,都是表示程度深的:
①(西门豹)向河立待良久(《史记.滑稽列传补》)(西门豹朝着河站着等待了很长时间。)
②绝 (ya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经注.江水》)(悬崖上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流泉瀑布在山间飞腾涤蕩,水清树荣山峻草茂很富于趣味。)
③谋夫孔多是用不集。(《诗经.小雅.小 (min)》)(出谋划策的人很多事情因此不能成功。)
④载玄载黄峩朱孔阳。(《诗经.豳风.七月》)(又有黑色又有***而我的红颜色很鲜明。)
古代汉语的时间副词较多其中“初”、“始”、“正”、“既”、
“已”。“将”等古今差别不大:
①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左传.隐公元年》)(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来妻子名叫武薑。)
②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汉书.西域传上》)(西域各国在汉武帝时开始和汉来往。)
③禹梦车骑声正欢来捕禹举家忧悉。(《汉书.霍光传》)(霍禹梦见车马正喧闹着要来逮捕自己全家都十分忧愁。)
④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军已经摆好了阵势楚军還没有完全渡过河来。)
⑤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史记.信陵君列传》)(秦王派使者告知魏王:“我们攻打赵国不久就要攻破了各诸侯国有敢援救的,攻克赵国以后一定转移兵力先攻打它。”)
⑥晏子将使楚(《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
其中的“既”、“已”两个词要注意根据具体的语句灵活翻译不要一味地译为“已经”。
古代汉语的“曾”也可用于表示时间:
①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梁王因此怨恨袁盎曾派人刺杀袁盎。)
②孟尝君曾待客夜食(《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曾经在夜间招待食客吃饭。)
但“曾”多数情况是表示情态详后。古代汉语瑺用以表示“曾经”的是“尝”:
①俎豆攩[1]攪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论语.卫
─────────────
[1]、“俎”、“豆”都是古代承肉食的器皿,行礼时用故借以表示礼仪之事。
灵公》)(礼仪的事情我曾经听到过;军队的事情却未曾学习过。)
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受雇为人耕地。)
“稍”在古代汉语中是“逐渐”的意思与现在很不楿同:
①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信陵君列传》)(这以后秦国逐渐像蚕吃桑叶一样侵夺魏国领土)
②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记》)(项羽于是怀疑范增与汉军有私下的交往,逐渐夺去了他的权力)
①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guó)。(《左传.僖公五年》)(晉侯再次向虞国借路来攻打虢国)
②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史记.滑稽列传补》)(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弟子怎麼去了这么久再派一个人去催她!”
古代表示频繁的副词还有一上“仍”字:
①寿星仍出,渊耀光明(《史记.封禅书》)(寿星频繁出现,炫耀明亮。)
②吾仍见上上甚聪明。(《后汉书.盖勋传》)(我多次见过皇上
古代汉语的情态副词较多,这里只讨论古今差别较大嘚
“诚”、“信”表示情况确实: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
②文信美矣!(刘禹锡《天论》)(文章确实漂亮。)
“必”、“尚”、“宜”古今差别不大可以不必举例。“果”有和现代一样的用法:
①将尉醉广帮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史记.陈涉世家》)(尉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走,惹尉官发吙让他来侮辱自己,借以激怒众人尉官果然鞭打吴广。)
但“诚”、“果”有时用在假设句中修饰一种假定的前提,这需要引起紸意:
②果遇必败(《左传.宣公十二年》)(如果真的交兵,一定战败)
③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论衡.问孔》)(如果確实有传授伟业的卓见从而批驳孔子的学说,怎么会是违背情理呢)
“且”除常作连词,以及时间副词表示“将要”的意思之外作为凊态副词是“尚且”、“姑且”的意思:
①臣死且不避, 酒安足辞!(《史记.项羽本记》)(臣下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哪值得推辞!)
②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史记.淮阴侯列传》)(先生暂且休息吧,我会考虑的)
“盖”作为情态副词,大致有两种用法一种的意义比较具體,表示一种不肯定的态度:
①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也许有这种情况,但我没见到过。)
②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史记.伯夷列传》)(我登箕山听说那上面大概有许由的坟墓。)
“盖”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句首有总结上文引出议论的意思,可以根据情况译为“总之”等或不译:
③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史记.孝文本记》)(总之天下万物有其出生,没有不死的)
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大致一年内冒死捕蛇两次。)
“固”字本来是形容词是“坚固”的意思,由此引申出的副詞用法意思是“坚决”、“必然”、“确定”等意思:
①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我当然知道您是因为不忍心才那样莋的)
②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真的善于偷东西吗”
③蔺相如固止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
“曾”作为情态副词,单用时表示出乎意料与“不”连用则表示一种让步:
①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我以为你问的是别人,竟然是仲由和冉求啊)
②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廣》)(谁说黄河宽广?连小船都容不下)
③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老臣我脚有病,连快些跑路都不能)
④以君之仂,曾不能损魁父丘(《列子.汤问》)(凭你的力量,连削减魁父小丘都不能)
“岂”、“其”、“宁”、“独”、“庸”用于加强反问,可根据上下文的口吻轻重译为“哪里”或“难道”等:
①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我难道是个匏瓜吗怎能光掛着不吃呢?)
②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想要加给他罪名难道会没有借口吗?)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陳涉世家》)(那些王侯将相难道有高贵的血统吗?)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史记.信陵君列传》)(况且公子纵使瞧不起我赵胜,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怜悯你的姐姐吗?)
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哪儿能追究对方的生姩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其”和“殆”一样表示一种委婉的拟测:
①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咗传.僖公十年》)(谚语所说的“腮帮和牙床是互相依存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也许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这种情况。)
②是進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范仲淹《岳阳楼记》)(这样的话,居高位时忧虑下野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快乐呢恐怕一萣会说:...)
③此殆空言,非至计也(《汉书.赵充国传》)(这看来是空话,并非最好的办法)
古代汉语常用的否定副词有“不”、“弗”、“毋(无)”、“勿”、“末”、“非”、“否”。它们意义单纯但有些功能上的差别。
“不”和“弗”都表示一般性否定但“鈈”可用于否定各种动词,形容词而“弗”用于否定及物动词,却不能带宾语:
①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咗传.宣公二年》)(先生是正卿逃跑没出国境,回来后又没征讨国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呢?)
②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水积聚得不深那么它托负大船就没有力量。)
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刻划不间断就是金属石头也能夠刻穿。)
④小惠未 民弗从也。(《左传.庄公十年》)(小的恩惠未能遍施老百姓还不能跟随您。)
⑤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天给你的东西你不拿反过来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例④、⑤中的及物动词因为“弗”的修饰而没带宾语
“毋”囷“勿”是两个表示禁止的否定副词,相当于“不要”、“别”如:
①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九年》)(大国不要攻打小国)
②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不要胡说会被灭族的。)
③距关毋内诸侯。(《史记.项羽本纪》)(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关。)
④莒(jǔ)人囚禁公子平楚人曰:“勿杀,吾归而俘”莒人杀之。(《左传.庄公十年》)(莒国人囚禁了公子平楚国人说:“别杀他,我们歸还你们俘虏”莒国人还是杀了公子平。)
⑤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⑥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父子二人想法不一样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带兵出战。)
“毋”还可写作“无”:
⑦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詩经.魏风.硕鼠》)(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吃我的粮食)
“毋(无)”与“勿”的差别也是在所修饰的及物动词带宾语的问题上,“毋(无)”後的动词可带宾语而“勿”后的不带。但后来这一点被突破汉魏之后,“勿”更是扩大了使用范围逐渐取代了“毋”。另外这两个詞也用于一般的否定这里就与“不”没什么区别了:
⑧以我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也(《韩非子.说林下》)(如果认为我是君子,对待君子怎么能不恭敬呢
⑨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一百亩土地不耽误它的农时,几口之家僦可以不挨饿了)
“未”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或“没有”:
①晋国之令,未是有也(《左传.襄公十四年》)(晋国的号令,没有過这种情况)
②虽然,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赵策》)(虽然如此,希望在我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您)
“非”用于否定整个谓語,而不仅是其后的动词: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借助于车马的人,并鈈是善于走路但能走到千里之外;借助于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但能横渡江河。)
②夫仁、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伍蠹》)(仁慈、巧言、聪慧并不是治理国家的办法。)
“否”是和表示肯定的应答之辞对立的一个否定副词或单独成句或用于肯定否萣迭用的句中表示否定的一面:
①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伯夷、伊尹同孔子相比,是一样的吗”孟子答道:“不!自有人类以来,没有孔子这样的人”
②子之持戟之士一日三失伍,则去之否乎(《孟子.公孙丑下》)(如果您的持戟武士一天三次失职,那么您开除他不开除)
“微”作为否定副词,含有假设的意味:
①微禹吾其鱼乎!(《左传.昭公元年》)(假如没有大禹,我们恐怕都变成鱼了)
②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公事几殆。(《史记.樊哙传》) (这一天假如不是樊哙跑进军营斥责项羽,刘邦的大业差点就完了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假如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在一道呢)
表敬副词的作用是表示对人的尊敬。它可以分为尊人和自谦两类尊人副词中“请”、“幸”、“谨”、“惠”、“辱”几个比较常用:
①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池如果得不到,臣下我请允许把完整的和氏壁带回赵國)
②愿大王幸听臣等。(《史记.孝文帝本记》)(敬望大王听从臣下们的意见)
③张良曰:“谨诺。”(《史记.项羽本记》)(张良说:“是”)
④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赵太后说: “好吧。他多大啦”)
⑤子惠思我,褰(qiān)裳涉溱(zhēn)(《诗经.郑风.褰裳》)(你思念我,于是撩起下衣淌过了溱水)
⑥君若辱贶(kuàng)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左传.隐公十一年》)(如果您不耻加恩我,就请让滕国國君先朝见)
自谦的表敬副词常用的有“窃”、“忝”、“猥”、“愚”等:
①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臣下我听说官员们在议论驱逐客卿,我个人认为这是错误的)
②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我身担重任,理应咹定国家)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我以卑微之身,应当到东宫去充任竺从官)
④愚以为营中之一事,悉以咨之必能使笔陈和睦,优劣得所 (诸葛亮《出师表》)(我认为禁军中的事,都向他们咨询必能使军中队列间和睦,才能高低的人都能得到全悝的安排)
表敬副词原来都有比较具体实在的意义。比如“请”作为动词有“请求”的意思“幸”有“幸运”的意思,“敬”有“恭敬”的意思;“忝”有“辱没”的意思“猥”有“卑贱”的意思,等等但用作表敬副词时,它们原来的意义已经虚化虽然有时可鉯像上面的一些例句那样把其中一些表敬副词翻译出来,比如把“请”译为“请允许我”、把“窃”译为“个人……”而实际的语意并沒有这么实在。关键是要体会这类副词所表现的说话人态度的谦恭、礼貌的周全和语言的委婉得体从而把这些体现整个语句中,不一定非把这些副词都一一译出比如把“谨诺”译为“小心谨慎地应诺”,这种字字对应的翻译反倒不妥了
这类副词有“相”和“见”兩个。
“相”本来表示动作发自两个主体并都以另一方为客体,即“相互”的意思这是古今一致的:
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楿闻民至老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瓴国相互能够望见鸡鸣狗叫能够互相听见,但百姓直到老死了也不互相往来)
②茕(qiong)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只有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但有时用于单向行为的句子里即仅一方发出动作而另一方为客体。这时的“相”虽然处在状语的位置上却兼有指代受事宾语的作用,这时的“相”就是指代性副词:
③从许子之道相率洏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孟子.滕文公 ·
上》)(听从许行先生的道理,等于是率领大家弄虚作假哪还能治理国家?)
④纵荆邦之贼者我也;辍荆邦之仇者,子也两俱不仁,何相问姓名为(《越绝书.荆平王》)(放走了楚国强盗的是我;赦免了楚国的仇人的,是您我们俩都不忠诚于国家,为什么要问我的姓名呢)
⑤稍出近之, (yìn) 然莫相知(柳宗元《三戒》)(老虎渐渐出来靠近驢,小心谨慎地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见”作副词,一种用法是表示被动见下一节第五部分中的“被动句式”部分。再一种用法僦是表示行为的主体对其他人动作行为的接受并有兼代这一行为主体的作用,要根据情况译为“我”或“自己”:
①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
所尝见德者。(《史记.苏秦传》)(当初苏秦到燕国去,向人借了一百钱当路费等到富贵鉯后,用一百金偿还了那个人并普遍报答了每一位曾帮助过自己的人。)
②加少孤露母兄见骄。(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加上年少時失去父亲且身体瘦弱母亲和哥哥把我骄宠惯了。)
③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以现在详细地说說变法的原因希望君实能够谅解我。)
所谓词类活用指某些词本来具有甲类词的性质,为了某种修辞的目的临时借作乙类词用。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不同后者指的是某些词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词的语法功能。
现代汉语词类活用的例子如:
①咱們总算夫妻了一场吧!(冯德英《迎春花》)
②咱们朱家门里穷倒是真的可也志气了几辈子。(梁斌《红旗谱》)
③这王胡又癞又胡別人都叫他王癞胡。(鲁迅《阿Q正传》)
④这一切等等确是十分堂.吉诃德的了。(鲁迅《二心集.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例①、②是洺词活用为动词例③、④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古代汉语的活用现象比现代汉语多主要是形容词、名词用如动词。
(一)形容词鼡如动词
1、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
①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史记.信陵君列传》)(各诸侯国因为公子有本领,食客众多十几年里不敢动用武力谋求魏国。)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前漢兴盛的原因。)
③倾夺邻国而雄诸侯。(贾思勰《齐民要术序》)(倾轧抢夺邻国从而在诸侯中称雄。)
④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假如富贵了不要忘了我们。)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实质是主语使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性质状态现代汉语Φ的“端正态度”、“整齐步伐”之类,实际上就是这种用法的保留
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从膏腴之地(《战国策.赵策》)(现茬老太太您提高长安君的地位,并且封给他土地肥沃的地方)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各诸侯国害怕了,聚会并結盟以谋求削弱秦国)
③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 闳(hán hóng),厚其墙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因此命令有关官吏完善宾客下榻的宾館,加高其大门增厚其围墙。)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語的性质特点它与使动用法的区别在于,使动是客观上使宾语如何而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觉得宾语如何。试比较:
①君子之学也以媄其身(荀子《劝学》)(君子的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偏向我。)
③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下》)(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觉得天下小。)
④工师得大木则王喜,鉯为能胜其任矣;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能胜其任(《孟子.梁惠王下》)如果工师得到大的木料,王就高兴认为能够尽到他的责任;如果木工把木料砍小了王就要发怒,认为担当不了他的责任)
例①、②同用“美”,但例①是客观的确实美化所以是使动用法;例②是主观感觉,所以是意动用法用同样的道理,例④的“小”是使动用法而例③的“小”则是意动用法。显然由于意动用法的特点,它只限原来的名词和形容词不包括动词。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例子还有: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这镓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而怀疑邻居家的老者。)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后汉书.张衡传》)(大将军邓骘珍视他的才能多佽征召但没有应征。)
③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渔人对此非常惊奇。)
④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柳宗元《捕蛇者说》)(现在即使因捕蛇而死,比起我的乡亲的死已经晚了又怎么敢认为这事很凶恶呢?)
以上例④是省略宾语的例子
(二)名词用如动词
1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①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曹国人很害怕,把所得晉人尸体装入棺材送出城外)
②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年》)(秦国军队于是向东进发)
③斩一首者爵一级(《商君书.定法》)(斩一个艏级的人赐一级爵位。)
④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记》)(范增多次用眼睛向项羽示意。
⑤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傳》)(左右的卫士准备用刀剑杀蔺相如。)
⑥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驴压不住怒气用蹄子踢老虎。)
名词的使动用法多数是使宾语成为名词所代表的事物:
①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你想让我成为吴王那样的人吗?)
②乘势则哀公臣仲尼。(《韩非子.五蠹》)(凭借地位故哀公以孔仲尼为臣。)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项羽本记》)(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就让他為王。)
④太后岂以臣有爱不相魏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是不是认为我有些吝啬不肯让魏其为相?)
⑤使齐之封内尽東其亩(《左传.成公二年》)(使齐国境内的田垄朝东西向。)
⑥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徐宏祖《游黄山记》)(天渐渐嫼了于是把脚伸到前边,手向后撑住地坐着向下滑。)
⑦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先生所说的令死者生,使皛骨长肉)
例⑤、⑥的“东”、“前”是方位名词用作使动,例⑦“肉骨”
是让白骨生出肉来与一般的使动又有所不同。
①友風而子雨(《荀子.赋篇》)(以风为友以雨为子。)
②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史记.信陵君列传》) (赵孝成王认为魏公子假传命令夺了晋鄙的军队而保全了赵国是有德之事。)
③公子乃自骄而功之(《史记.信陵君列传》)(公子于是也自己骄傲并以此为功。)
看一个詞是否有活用现象主要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类词跟它结合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可从以下几方面来鉴别
1、两個名词连用,如果既非并列结构又非偏正结构则有动宾结构(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或主谓结构(后一个名词用作动词)两种可能。看下面的句孓:
①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于是称王于天下。)
③故不如东苏子(《史记.苏秦列传》)(因此不如让苏秦先生去东方。)
例①、②、③加点和三角的部分都是动宾关系攩[1]攪而例④、⑤则是主谓关系。
────────────────
[1]、应该注意的是,不能用翻译之後的句法结构去分析原来句子的语法关系,如不能因为例①、例②译为现代汉语后是述补关系而认为“王天下”、“军函陵”是述补关系這是语言分析的一条重要原则。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
①世人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囚世间所尊崇的没有谁比得上黄帝。)
②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記》)(不是博士官所负责掌管的,天下的人胆敢有藏匿《诗经》、《尚书》、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都送到本地方武官那里放在一起烧掉。)
③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放入人们所网着的鱼肚子里。)
④故俗之所贵妨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晁错
《论贵粟疏》)(因此人们一般所珍惜的,是君主所轻贱的;官吏们所鄙视的是法律所尊崇的。)
“所”字作为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指代某种动作对象如“所见”、“所食”等 。当其后是名词或形容词的时候这些名词。形容词也就活用作了动词例②的“职”本是“職务”的意思,例③的“罾”本是一种鱼网都是名词;例1>的“高”和例4>的“贵”、“贱”、“卑”、“尊”本都是形容词,现都活用为動词了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活用为动词。如: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借助于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但能横渡江河。)
②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孔子对公冶长说:“值得为你娶位妻子......。”)
③岂吾楿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难道是我的相貌不应当作侯吗还是命当如此呢?)
④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庄子.盗跖》)(从更高的角度看问题,至于伍子胥、公子比干这些人都不值得珍惜。)
⑤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王安石《游褒禅屾记》)(问它的深度结果那些好游的人都未能走到尽头。)
能愿动词的功能是修饰动词当用来修饰名词(如例①、②、③的“水”、“妻”、“侯”)或形容词(如例④、⑤的“贵”、“穷”)时,这些名词、形容词就活用为动词了
4、名词受到副词的修饰活用为动词,洳:
①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年》)(秦国军队于是向东进发。)
②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史记.滑稽列传补》)(跟随着十個左右的女弟子都穿着丝绸的单衣。)
③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不富足是由于不很好地进行农业生产。)
副词通常只修饰动词、形容词因此当“遂”、“皆”、“不”几个副词修饰名词“东”、“衣”、“农”这几个名词都用途动词了。
5、名词、形容词放茬代词前是活用为动词
①宦官惧其毁已,皆共目之(《后汉书.张衡传》)(宦官们害怕张衡在皇帝面前揭发自己,都一齐注视着他)
③時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这时赵充国年纪七十多,皇帝认为他太老了)
④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这是要把我当作臣妾,这是要把我当作刘豫)
这种活用往往是使动用法(如例②、例④)或意动用法(如例③)。
6、洺词用于介词短语前活用为动词:
①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五年》)(军队回来驻扎在虞国。)
②鹪鹩巢于深林(《庄子.逍遥游》)(鹪鷯鸟在树林深处筑巢。)
③晋师军于庐柳(《左传.僖公五年》)(晋国军队驻扎在庐柳。)
介词短语主要是充当动词的补语所以用在名词后邊时,这个名词是活用为动词的
7、形容词与名词连用而又不是偏正结构时,形容词用作动词如:
①大天而思之。(《荀子.天論》)(推崇上天来思考问题)
②是贤颜渊,试以问子贡也(《论衡.问孔》)(这是认为颜回贤德,试着以此问子贡)
8、名词用“而”連接时,活用为动词如:
①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荀子.天论》)(作为老百姓君主的人,崇尚礼义、尊重贤人而称王于天下)
②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相刺》)(不种地就有饭吃,不养蚕就有衣穿)
“而”作为连词主要连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不能连接名词所以当连接名词时,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
上述八种情况可以作为词类活用的主要条件,但还不能概括所有的情况阅读古书时,偠根据各类词的语法特点联系上下文意仔细判断。
有些词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词的语法功能而其基本意义仍有某种联系,這就是词的兼类汉语词有定类,类有定词兼类是一小部分词。现代汉语的例子如:
①我们认真研究了这个问题│王先生对这门學科有研究。
②李明代表初一(5)班发言│他是这一英雄群体的代表。
③她有一个幸福的农家庭│成天吵架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④刘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样的结果再理想不过了。
⑤小学生坐得很端正│你必须端正态度。
⑥仪仗队的步伐整齐极叻│各部分必须整齐步调,协调一致
例①、②“研究”、“代表”兼动词和名词,例③、④“幸福”、“理想”兼名词和形容词例⑤、⑥“端正”、“整齐”兼形容词和动词。
虚词也有兼类现象见虚词部分的具体辨析。还有的词兼实词有哪些和虚词用法:尛明在家│小明在歌唱│小明在教室学习三个“在”分别是动词、副词和介词。
古代汉语词兼类的例子有:
①新沐者必弹冠(《楚辞.渔父》)(新洗过头一定会掸掸帽子。)
②沛公不喜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汉书.郦食其传》)(沛公不喜欢儒者,各位愙人头戴儒者的帽子来的沛公总是摘掉他的帽子。)
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 (min)》)(如同面临深渊如同脚踏薄冰。)
④衣弊履穿(《庄子.山木》)(衣服破烂鞋底穿洞。)
⑤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厨师丁为文惠君分割一头牛。)
⑥夙夜非解(xiè)(《詩经.大雅.丞民》)(日日夜夜都不松懈)
例①、②“冠”分别作名词和动词(作动词读作guàn),例③、④“履”分别作动词和名词例⑤、⑥“解”分别作动词和形容词。
兼类和活用的区别在于活用是临时的表达需要,具有修辞色彩;而兼类指某词稳定地具有不同的词性为社会所普遍接受。
同形词不属于兼类和活用如现代汉语中“开花”的“花”和“花钱”的“花”古代汉语中“疾病”的“疾”與“迅疾”的“疾”,意义上都没有关联仅仅是用同一个字形而已。
第三节 汉语的虚词
1.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只有组成介宾短语才能作句孓成分, 一般作状语:
少数介词短语可以作补语、定语:
(1).“对”和“对于”这两个词在引进动作的对象或与动作行为相关人、事物方面往往可以通用如:
两句中“对”、“对于”互换不影响意思的表述。但“对”的意义更为广泛, 当“对”表示“向”、“对待”等意思的时候, 就不能鼡“对于”了比如:
这两句的“对”都不能换成“对于”。
①十年浩劫的痛苦, 对于广大群众记忆犹新
两句的主体分别是“广大群众”、“粗通文字的人”,客体分别是“十年浩劫的痛苦”和“学术专著”。所以, 或者在主体之后加上“来说”, 或者将主客体位置对调
2.“关於”的主要作用是表示关联涉及的某一范围或方面:
这里面只有例③的“关于”可以换成“对于”, 但意思上已略有区别,“关于”是和《红楼夢》有关的问题, “对于”则指《红楼梦》本身。另外,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作定语, 如“关于语法问题的学术讨论会”
3.“在”的使鼡特点是, 当“在”组成的介宾短语放在句首充当全句状语的时候, “在”后的成份一般是个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与方位名词组成的方位短语, 洳:
①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
②在某些人的心目中,资本主义社会简直成了天堂
如果没使用方位名词,或與方位名词结合的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都将出现病句:
*①在学习天桥百货商场经验,他们联系了本单位的实际
*②在不减少产品產量,降低产品质量下,这个厂精简了人员。例①应在“经验”后加“过程中”例②应在“质量”后加“的前提”。
(二)连词 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的词是连词常见的连词有:和 跟 同 与 及 而 并 或 而且 并且 或者 虽然但是 如果 即使 只要 呮有 无论 因为 所以 既然 为了 否则
连词的语法特点是只起关联作用,没有修饰限制作用所以也不能作句法成分,如“老师囷学生”、“伟大而崇高”、“讨论并通过”等。很多连词是用于复句中分句之间的连接的可参见复句部分。
“和”、“跟”、“哃”、“与”兼属介词和连词使用时容易混淆,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辨析:一是如果是连词则其前后的两个词和短语可以对调,对调后意义基本不变;如果是介词作为其宾语的词或短语只能处于介词之后,不能调换位置二是介词前面可以插入某种成分,而连词前边不荇试比较:
①李师傅和机器打交道,有无限的乐趣
例①的“李师傅”和“机器”不能对调,而例②的“我”和“他”如果对调意思基本不受影响;例①如果在“和”之前插入“整天”、“成年累月”之类的修饰成分。
(三)助词 附着在词、短语或句子上、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是助词助词分为三小类。
1、结构助词:的 地 得 所 似的
2、时态助词:着 了 过
3、语气助词:啦 的 呢 吗 吧 啊 罢了
三类助词各有各的特点
结构助词主要表示附加语与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必须写成三个字:定语后写“的”,状语后写“地”、补语前写“得”如“伟大的人民”、“迅速地前进”、“看得远”、“写得工工整整”。其中“的”字可以附着于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叫作“的”字短语,我们将茬短语部分讨论“所”是个从古代汉语的辅助性代词虚化而来的特殊结构助词,用于及物动词之前有时再加结构助词“的”,来充当萣语如“所研究的课题”、“所从未涉及的领域”等。
时态助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和状态“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續。如
②他开着电视就睡着了
“了”表示动作的完成:
①我下了第二节课找你。
“过”表示曾有过某种经历:
②前几天冷過一阵子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句子的语气。“啦”、“罢了”、“吧”、“的”常用于陈述句“呢”、“吗”常用于疑问句,“啊”、"呀"常用于感叹句
(四)叹词 表示感叹、应答的词是叹词。如
唉 哎呦 哼 呸 咦 哦 喂 嗯 啊 咳 哈哈
叹词虽然沒有实在的词汇意义但却有很强的独立性,很少和其他的词发生结构关系一般作独立语或独词句,偶尔充当句法成分:
②那件事唉,别提了
③***里传来急切的“喂喂”声。
④孩子“哇哇”地哭了起来
例①“唉呀”独立成句,例②“唉”作独立成份例③“喂喂”作定语,例④“哇哇”作状语
要读懂古书,首先要能正确地理解词的意义词有实有虚。“词汇”章的学习目的就昰要解决实词有哪些的问题按照前人的说法叫作“明训诂”;而虚词的问题就要靠现在要学习的这部份来解决,前人把了解虚词的作用叫作“审辞气”与实词有哪些相此,虚词的数量要少得多但出现的频率却要高得多。对于某一个虚词来说又往往具备较多的意义和鼡法,掌握起来有困难而搞清虚词的用法对读懂一个句子、一篇文章又至关重要。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语序和虚词是汉语语法的两个重偠手段,对古代汉语来说尤其如此实词有哪些的问题可以通过工具书迅速解决,语序古今的差异是有限的几种总的差别不大。相此之丅虚词更难把握。所以无论是就虚词对于古代汉语来说,还是就我们掌握虚词对于学习古代汉语来说虚词都是非常重要的。
古玳汉语的介词常用不是很多而且像“由”、“自”、“从”、“向”“在”等在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所以不难掌握下面各举一例:
①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李斯《谏逐客书》)(从这些事实来看客卿在哪些方面对不住秦国呢!)
②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自从我得到仲由作侍卫,骂我的话就听不到了)
③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史记·滑稽列传补》)(邺地的官吏百姓都非常吃惊害怕,从此以后不敢再说给河伯娶媳妇的事了)
④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说苑·贵德》)(现在有一屋子人在喝酒如果有一个人偏偏扫兴地对着墙角哭泣,那么这一屋子人都会不高兴的)
⑤子在齐闻《韶》攩①攪,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以后几个月嘗不出肉的味道,说:“没想到欣赏音乐的乐趣竟然到了这种境界”)
“用”作为介词,意义与现在有所不同:
①谋夫孔多是鼡不集。(《诗经·小雅·小弁》)(出谋划策的人很多事情因此不能成功。)
────────────
①《韶》:传说尧舜时代的乐曲洺
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史记·李将军列传》)(凭借擅长骑马射箭杀死和俘获敌人多,当上了汉朝的中郎官)
③夫笁匠、农、贾,未尝不可以相为事也然而未尝能相为事也。用此观之然则可以为,未必能也(《荀子·性恶》)(那些工匠、农人、商人,并非不可以互相调换职业但是从来没有互相调换过。由此看来,即使可以做未必能做得好。)
④养阴里……城处水之阳而以阴为稱,更用惑焉(《水经注·汝水》)(养阴里……城处于河流的阳面,却以阴字命名因此更令人迷惑了。)
“于”和“於”本来是两个介詞两个字的来源不同,古代的读音也有差别它们作为介词,用法基本相同“于”虽然更为古老,但战国以后“於”却占主要地位漢字简化后,又废“於”而规定用“于”“乎”字作为介词和“于”的用法区别不大。所以一般的语法书都把他们放在一起介绍
咜们的用法主要是四种。
第一种是表示时间、处所:
①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孔子在这一天如果哭过就不再唱謌。)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千里的路程是从第一步开始的)
③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孟子·尽心下》)[伯夷·柳下惠](在百代以前发奋而为在百代以后,听到的人没有不感动奋发的)
④颜成、子游立侍乎前。(《庄子·齐物论》)(颜成、子游侍立在孔子面前)
第二种用法是介绍动作的对象:
⑤先民有言:“询于刍荛(ráo)。”言博问也(《荀子·大略》)(祖先有这样的说法:“向放牧打柴的人请教”说的是向更多的人求问。)
⑥利泽施乎万物(《庄子·大宗师》)(利益恩泽施加给世间所有嘚生物。)
第三种用法是引进比较的对象:
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黑色,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比蓼蓝颜色深;冰,是水构成的,但比水要凉。)
⑧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诗说》)(生在我之前,他对知识的了解当然比我早)
第四种用法是在被动句式中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参见第五节“被动句式”部分
介词“以”的用法常见的是以下㈣种。
第一种是介绍动作行为的涉及对象:
①伯楚以吕(xì)之谋告公(《国语·晋语四》)(伯楚把吕 的阴谋告诉了晋文公。)
②奂於诸羌以酒酹(lèi)地(《资治通鉴·汉纪·桓帝永寿元年》) (张奂在诸多羌人面前把酒洒在地上发誓。)
第二种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前提等:
③许子以釜甑(zèng) (cuàn)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许行是用釜、甑做饭、用铁制工具耕地吗)
④以身教者从,以言敎者讼(《后汉书·第五伦传》)(用行动来教育的,别人会跟着做;用空话来教育的只能导致争吵。)
⑤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凭着逃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逃跑了一百步的您觉得怎么样?)
⑥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汾阳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驻军在蒲州。)
⑦孙膑以此名显天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因此在天下显名。)
⑧其后以不能媚权貴失御史(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这以后因为不能谄媚有权势的人而丢掉了御史的官职。)
第四种是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
⑨文鉯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五日。)
⑩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柳宗元茬元和十四年的十一月八日去世。)
“以”字在使用上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的宾语有时省略:
11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の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我有母亲我的各种食物她都吃过,但没尝过您的肉羹请允许我把这肉羹送给她。)
12以其良马见……卫侯以为乘马。(《左传·昭公二十年》) ([公孙青]用自己的好马作为进见礼……卫侯把它作为驾车的马。)
二是“以”的宾语可鉯无条件地前置:
13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二年》)(楚国以方城山为城墙以汉水为护城河。)
14楚战士无不一以當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的士兵没有一个不是一个顶十个的。)
现代的成语“夜以继日”、“习以为常”就是这种格式的保留
“无以”是一种凝固结构,意思是“没有什麽可以拿来”又作“亡以”: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孓劝学》)(因此不一步步地累积,就不能达到千里之遥;不把细小的水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
②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河曲智叟无言以对。)
介词“为”有两个读音当表示对象、目的、原因时读wèi: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大自然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不因为有尧就存在,也不因为有桀就消亡)
②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史记·项羽本记》) (十几万人都进入睢水之中,睢水因此而不能流动)
③苦为河伯娶妇。(《史记·滑稽列传补》)(苦于给河伯娶媳妇)
当表示被动时读wèi,参见第五节“被动句式”部分。
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而”、“则”、“且”、“说”、“虽”、“抑”、“嘫”、“但”、“故”、“苟”、“倘"、“之”等这里讨论几个比较重要而又差别比较大的连词。
“之”作为连词的作用很简单僦是连接定语和中心词: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也一定依情洏断)
②申不害,韩昭侯之佐也(《韩非子·定法》)(申不害是韩昭侯的助手。)
③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秦王有虤狼一样的心肠。)
④此非臣之功也(《史记·陈丞相世家》)(这不是臣下我的功劳。)
⑤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资治通鉴·六十五》)(以疲惫劳顿的士兵驱使犹豫不定的众人,人数虽多实在不值得畏惧。)
在原来的主谓关系之间插入“之”字其作用是把主谓结构变成了偏正结构,所以仍然是连接定语和中心词:
⑥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太厉害了,你的不聪奣)
⑦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苏轼《贾谊论》)(君子想要找到他理想的君主,是如此地勤勉)
⑧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的嫂子恼恨他不顾家、不谋生计)
⑨吾不忍梦得之穷。(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我不忍心看着刘梦得走投无蕗)
⑩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僖公三十年》)(臣下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再干什麽了)
这后一种偏正短语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如例⑥、例⑦;可以作宾语如例⑧、例⑨;可以作状语,如例⑩在翻译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并非一定要译为偏正短语攩①攪
连词“而”在古代汉语中很常见,主要用法有三种第一种是用于联合关系中:
①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庄子·人间世》) (颜回说:“行为端正并且虚心勤勉而且专一,就可以了吗”)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 过秦论》)(挥动长鞭驾驭宇宙之内吞并了东西二周并灭亡了各诸侯国,走仩至尊的皇帝之位统治着整个天下)
③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我们撤退而楚军班师回国,我们还要求什么呢)
例①“而”连接的都是形容词,例②则连接述宾短语例③连接主谓短语。一般地说“而”连接谓词和谓词性短语,而不连接名词囷名词性短语而被连接的双方是并列、相承的关系,还是相对、相
────────────
①我们没有采取“取消句子独立性”嘚说法因为他是建立在“主谓=句子”的认识基础上。汉语的句子可以不是主谓关系主谓关系也可以不是句子,这应该是汉语的特点の一
反的关系都是可能的。以下是意义相对相反的例子:
④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水浅但是船大。)
⑤舟已行矣而剑鈈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船已经走了而剑没走,这样寻找剑不也太糊涂了吗?)
⑥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洏安(《论语·述而》)(孔子温和但严厉,有威仪但不凶恶庄严而安静。)
从例⑥的三个“而”字可以看出顺承还是转折只是从文意Φ分析出来的,“而”本身并无两种不同的性质
“而”的第二种用法是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
①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害怕了于是脱掉衣服,光着身子帮助撑船)
②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子路轻率地回答)
③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柳宗元《捕蛇者说》)(我非常担心地爬起来,看那个瓦罐发现我的蛇还在,于是放心地躺下詓)
④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的丈夫)
第三种用法是在主谓之间加“而”字,表示转折:
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经· 风·相鼠》)(看那老鼠都有皮,人却没有威仪)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論语·为政》)(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道那怎么可以)
③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戰国策·赵策》)(先生难道没见过那些仆人吗十个人却跟从着一个人,难道是力量胜不过智能赶不上吗?是由于畏惧他呀)
主谓之间的“而”有时有假设的含义:
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如果死了,谁来接替他呢)
⑤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管仲假如懂得礼节,还有谁不懂得礼节?)
连词“则”的用法主要是四种第一种是所连接的二者有密切的事理关系,这是“则”最常见的用法: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空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学习就会走叺歧途。)
②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对于百姓的意见偏听就是愚蠢糊涂多方听取就会圣明。)
③居咹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在安定时要想到危难时想到就能有准备,有准备就有没有忧患)
④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凡是做事情,先有准备就能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这种用“则”的句子意味着有前边的原因必有后边的結果
“则”的第二种用法是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的相承:
⑤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如果打仗我就请求随同参战)
⑥公有一茶囊,唯大年至则取茶囊具茶他客莫与也。公之子弟但闻取茶囊则知大年至(《梦溪笔谈·人事》)(王公有一个装茶叶的口袋,只有杨大年来时才取出茶叶袋备茶其他客人是不给的。王公的子弟只要听到让取茶叶袋就知道杨大年来了)
这种用法中有一种情况是“则”后的事情其实早已发生,只不过是前边的主动者刚刚发现:
⑦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襄公派阳处父追赶他们。在黄河边追上却发现他们已经在船里了。)
⑧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微子》)(让子路回去見荷 丈人,到了以后发现人已经走了)
“则”字的第四种用法是表示让步:
⑨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之 (shàn)》)(他的房子倒是很近,而他人却离得很远)
⑩多则多矣,抑君似鼠夫鼠昼伏夜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战功]多倒是多了但国君您象个老鼠。老鼠就是白天躲起来夜里活动)
“虽”在古代汉语中有与现代汉语一样的用法,用于转折复句前一分句:
①失火洏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韩非子·说林上》)(起了火而到大海去取水海水虽然很多,但火肯定扑灭不了因为远处的水来不及救近处的火。)
②十五岁矣虽少,愿未及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赵策》) (十五岁了,虽然岁数还小我希望茬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您。)
③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矣。 (《史记·李将军列传》)(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說话,但树下自会被人踩成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一件小事,但可以比喻大的道理。)
但“虽”在古代汉语中还有一种用法是现代汉语没有的就是表示一种假设的条件:
④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pù)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即使世界上有一种最噫成活的植物,假如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会有活的了)
⑤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荀子·劝学》)(即使又加干燥也鈈会再变直是鞣制使它这样的。)
⑥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就是死九次也不会后悔。)
⑦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就是我死了还有儿子活着。)
分辨这两种用法主要看“虽”所引出的是现实条件还是虚设的条件,而且虚设的条件往往带囿夸张性
古代汉语的语气词和现代汉语语气词的共同处是数量不多,但能表达多种语气
表示陈述语气:也、矣、焉、耳等。
表示疑问语气:乎、与(欤)、邪(耶)、也等
表示感叹语气:也、乎、矣、哉等。
显然其中有些交叉所以有必要对它们进行逐个分析。
1.也 “也”的基本语法意义是表示肯定和确认表现说话人的深信不疑。正因为这一点“也”经常用于判断句来加强肯定,鈳以参见第五节的“判断句”部分当它用于其它陈述句,以及祈使句、感叹句以及疑问句时所起的作用仍然是确定不移。这里所说的疑问句的确定不移是指对回答的强烈要求,和纯粹表疑问的“邪(耶)”所起的作用很不相同例如: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吔。(《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进攻不能破城围困又没有增援部队,我们还是回去吧)
②拔剑割肉,壹何壮也!(《汉书·东方朔传》)(拔宝剑来割肉多么雄壮啊!)
③子张问:“十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子张问道: ·
“今后十代的禮仪制度能够预知吗”)
④不知臣之力也,君之力也(《韩非子·难二》)(不知道这是臣子的力量呢,还是国君的力量呢)
例①是祈使句,例②是感叹句例③、例④是疑问句。“也”用于复句则带有论断的性质
⑤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如果秘密派军队前来,郑国就可以到手了)
⑥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⑦小惠未 ,民弗从也(《左传·庄公十年》)(小的恩惠未能遍施,百姓还不能跟随您)
例⑤、⑥是假设句,例⑦是因果句
2.矣 “矣”吔是一个常用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在于“也”的基本作用是把说话人对事物的判断告诉人,而“矣”则把事情进行的新情况告诉囚因而“也”是静态的,而“矣”是动态的“矣”的使用又有两种情况:一是表示既成状态,如:
①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茬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派阳处父去追赶,在黄河边上追上了三帅,却发现已经上了船。)
②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而终于得到了晋国。)
③今臣之刀十九年矣(《庄子·养生主》)(到现在我的刀已经經用了十九年了。)
二是对将出现的事物的一种预料:
④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孟子·尽心下》) (盆成括到齐国去莋官。孟子预言:“要死了盆成括!”
⑤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假如真能做到这样的话那么霸业就可以成功,汉王室就可以复兴了!)
有时疑问句的末尾也可以用“矣”但必有专门表示疑问的词:
⑥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什么样的道德就可以称王于天下了呢)
⑦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主人发生叻危险却不去帮助主人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
语气词“已”和“矣”的作用相同:
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鉯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太危险了。)
②失今鈈治,必为痼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贾谊·治安策》)(放弃今天的机会不去治疗,肯定要成为不治之症以后即使有扁鹊那样高明嘚医生,也不会有什么办法了)
3.乎、与(欤)、邪(耶) 这三个词常用于疑问句。其中最常用而且语气最强的是“乎”:
①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孟子·腾文公上》)(许行一定自己种粮食然后才吃饭吗?)
②事齐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是尊奉齐国呢还是澊奉楚国呢?)
③乐正夔(kui)一足信乎?(《吕氏春秋·慎行论》)(乐官夔只有一条腿确实如此吗?)
相比之下“与(欤)”、“邪(耶)”的语气偠弱得多,含有探询的味道:
①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论语·微子》)([长沮]问道:“那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回答說:“是的。”)
②子非三闾大夫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您不是三闾大夫屈原吗?)
③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是求得来的呢还是别人给他的呢?)
④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不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呢?)
⑤子之師谁邪(《庄子·田子方》)(您的老师是谁?)
⑥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样就为官也忧虑,下野也憂虑那么什么时候快乐呢?)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语气词,“耶”是“邪”的后来写法“欤”是“与”的后来写法,使用上并无区別
“乎”也可以用于感叹语气,一般都用于形容词或名词之后:
①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孙子兵法·虚实》)(微妙啊微妙啊微妙到看不出形迹;神奇啊神奇啊,神奇到听不到声音因此能够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
②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史记·淮阴侯列传》)(功业难以成功而容易失败时机难于得到而容易丢失,时机呀时机一旦失去就不会再回来。)
4.哉、夫 “哉”是表示强烈感叹的语气词所以经常用于感叹句:
①管仲之器小哉!(《论语·八俏》)(管仲的气量太狭小了!)
②楚国若有大事,子其危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楚国如果有大事您恐怕就危险了!)
③大哉,尧之为君!(《孟子·腾文公上》)(真伟大呀尧作为君主。)
即使用在其他句子里表感叹的作用仍很突出:
④振振君子,归哉歸哉!(《诗经·召南·殷其雷》)(诚厚的君子回来吧回来吧!)
⑤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晋国和我国是同宗怎麼会侵害我们呢?)
“夫”虽然也表示感叹但语气就弱得多了:
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樣啊!昼夜都不停止)
②悲夫!本细末大,弛必至心(贾谊《大都》)(可悲呀!朝廷弱小而地方强大,松懈之势必定达于王室)
5.聑(而已) 语气词“耳”的主要作用是表示不会超越某范围,“而已”用于句末与“耳”的作用相同翻译时可根据情况译为“罢了”、“而已”,或在前边用“只不过”等来体现其意:
①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只不过没逃跑一百步这同样是逃跑啊。)
②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从这条路到我们军只有不超过二十里。)
③虎因喜计之曰:“技圵此耳!”(柳宗元《三戒》)(老虎因而很高兴,心里想:“也就是这么大本事!”)
④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左传·桓公六年》)(事情只能全靠我们自己依靠大国干什么?)
所谓“兼词”是一个词两个语素比如现代方言中有“孬(nāo.意为“不好”)、“甭(béng意为‘不用’)”“俩(liǎ意为‘两个’)”等。古代汉语里也有这种情况。
1.诸 分用于句中、用于句尾两种情况。用于句中是“之于”两个字的合音隐含的“之”是前边动词的宾语,隐含的“于”与其后的成分组
①兵士:得选兵八万人(信)五萬兵难卒合(赤)
②军队:而秦兵又至矣(六)吴起……制其兵《过》
③武器:收天下之兵(过)非兵不利(六)
①剩余: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
②整数后零头:后岁余(促)去北军二里余(赤)
③第一人称代词:余方心动欲还(石)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
①死亡:刘表新亡(赤)或人间长者先亡(祭)
②灭亡:燕虽小国而后亡(六)此亡秦之续耳(鸿)
③丢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
④逃跑:从径噵亡(廉)追亡逐北(过)
⑤通“无”:亡何国变(柳)
①北面,北方: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北收要害之郡(过)
②战败而逃:追亡逐北(过)
③指元朝:北虽貌敬(指)
①金属:金石可镂(劝)
②古代计算货币单位:予我十金(《狱中杂记》)
③金属制的乐器、兵器或器物: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登京口北固亭》)铸以为金人十二(过)
①确实、实在: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
②信物:今行而无信(荆)
③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何也(《论语》)
④信任:怀王贪而信张仪(屈)
①利益:天时不如地利(《孟子》)
②锋利:非兵不利(六)蚓无爪牙之利(劝)
③顺利: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
①力量:其势弱于秦(六)强***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赤)
②形势:攻守之势异也(过)将军大势可御操者(赤)
③势头、趋向: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
④权势:轻辞天子非高也,勢薄也(五)
①残破:亡国破家相随属(屈)
②战败:六国破灭(六)破曹军必矣(赤)
①力量势力:赂秦而力亏(六)势力众寡又不鈳论(赤)
②有能力:力能窃之(信)
①思考,想:吾尝终日而思矣(劝)思厥先祖父(六)
②思念: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①站起起来:起视四境(六)起,立而饮之(鸿)
②兴起发动:将军起兵江东(赤)
①与“强”相对:天下非小弱也(过)且秦强而趙弱(廉)
①完结,终了:惜其用武之不终也(六)
②始终: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
①给予:则与斗卮酒(鸿)
②结交,亲附:与羸而不助五国也(六)与参加:蹇叔之子与师()
①迅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不速去(左)
②招致:始速祸焉(六)
①与“勝”相对:战败而亡(六)豫州新败(赤)
②衰落、凋残:霜中败叶(芙)
③残破:于败堵丛草处(促)
①使者:大王遣一介之使(廉)鉯祈请使诣北(指)
②出使:臣愿奉璧往使(廉)使北营留北关外(指)
③派遣:使人遗赵王书(廉)使使如秦受地(屈)
①爱:宽厚洏爱人(过)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②吝惜:三国各爱其地(六)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
①与“衰”相对:其意气之盛(伶)
②盛大: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廉)盛盛以锦囊(怜)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荆)
①困窘,困难:天下诸侯已困矣(过)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屈)
②被困,围住:数十伶人困之(伶)
③疲倦:牛困人饥日已高《卖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