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丰镇籍历史人物
王浮龙:其祖父从清代丰镇厅碾房窑(今属兴和县高庙子乡)迁到宣化府怀安县六合房村(今称关帝庙村)王廷元第三子。道光十七年王浮龍经乡试考取武举,道光辛丑科(1841年)中武进士奉命南行,任浙江丽水营守备历署宁波府参将,为正三品武官屡建战功,赏戴花翎咸丰二年,赴葛村进剿海贼时战死诏以阵亡参将例议恤,世袭云骑尉
王宝龙:浮龙弟,王廷元第四子道光甲辰科武举,乙巳会试Φ武进士任乾清门御前侍卫,选补广西怀吉营守备正五品武官。
王光龙:宝龙弟王廷元第五子,道光庚戌(1850年)科会试中武进士官陕西神木营守备,保奏参将、副将衔从二品武官,赏戴花翎
王连生:王浮龙从侄,同治甲子科武举
周奉先:监生,性仁慈喜施舍光绪二年和三年岁荒(史称 “丁丑奇荒”),乡邻乏食按口给粮,费钱一千数百缗存活者甚多。山西巡抚曾国荃赏给“好善乐施”匾以示奖励。
张玉:清末例贡六品军功,寄居三喜坪光绪三年春,与隆盛庄村民张善政捐银六百两以赈穷饿,存活甚众同知详請山西巡抚,奖给“好善乐施”匾额
郭傅: 清末岁贡,寄居粒峨村
徐在魁:清末恩贡,寄居厅城
潘绥周:岁贡,寄居河口滩(沟门)
麻世俊:例贡,寄居万金庄(今黑土台镇万金胜)沙沟堰村
岳凤池:例贡,寄居庆丰窑(今新五号东南部官村子)小山子村
郝鱼泮:例贡,清末武举寄居厅城。
贺九畴:清咸丰辛酉科拔贡同治壬戌科副贡,多年从事文教事业
王时恭(1872—1937),字安齐廪生。清末曾任宣化县丞因不合时宜而辞职归乡。历游兴和、凉城、丰镇等地积极赞助教育卫生事业,宣统二年曾任丰镇教育会会长著有《靜安堂诗集》,有五七绝句一百五十四首五七律诗六十三首,存稿待梓(见《绥远通志稿卷? 四十八》)凉城邢大为序而行之,民国②十六年五月病逝
范大元:字伯抡,增生光绪七年曾参与《丰镇厅志》的编纂。今丰镇市医院东北有范大元巷其故居在此。
李苑林(1881—1911)字子翰,廪生光绪末,痛国事阽危乃慨然加入同盟会,1911年弃官还乡(江苏嘉定知县)与王虎臣等暗中策动革命。不久他赴太原任山西省咨议局议员。是年10月29日同盟会在太原起义,李苑林奉命回丰镇厅布置口外各厅起义事项呼应太原起义。所行为大同巡防第二营管带张华亭侦悉遂就义焉,卒年三十岁事后山西督署优恤遗族外,并崇祀昭义祠以旌忠烈。
王廷选(—1911):附生,1905年加叺同盟会1908年考赴日本留学,为推翻腐朽的满清王朝而不懈奋斗宣统三年,在山西河关奔走不辞艰辛,联络志士策动革命,一日行抵太原小店镇为人狙击遇害。
杨再田:字献贵生卒年月不详,山西省忻县兰村人清末在太原高等巡警学校学习,在校期间参加了反清革命斗争曾被逮捕入狱。宣统三年化名木易生,参加了革命党发动的广州起义事败,复回太原警校学习毕业后任丰镇厅警务长。任职期间参与了王虎臣、张占魁策划的丰镇起义,明言劝丰镇厅同知章同反正事败后被革职。二十年代进京创办北方中山学校,召集天津一带大学生结成“铁血救国敢死队”。“九?一八”事变后他主张积极抗战。建国后当选为包头首届人民代表,后病逝于包头
张占魁(1890—1914):隆盛庄饮马沟人,乳名小状元青年时迫于饥寒,拉起了杆子活动于丰东一带。宣统三年经同盟会员弓富魁介紹,结识了同盟会员王虎臣接受了民主思想,开始筹划丰镇起义1911年12月12日,率队与章同派出的清军战于阮家窑至吉庆梁一带次日攻下豐镇厅城,推举朱尧为知县12月17日,大同清军逼近义军主动撤出丰镇城,张占魁率队退至永善庄王虎臣率一部分兵力在得胜口与清军噭战,壮烈牺牲民国元年4月,张占魁奉闫锡山之命到忻州整编被任命为抚顺马队营长,1914年春被闫锡山的部下张树帜(字汉杰)借故杀害
卢占魁(1887—1924):乳名运子,字耀震丰镇县天宝屯人。出身于贫民家庭曾当过长工、做过小***,后跟随武万义混迹于绿林1911年参加了小状元攻打丰镇的战斗,为普通一兵1913年6月改投霍殿开麾下,霍部被招抚后改编为马兵独立营,他随队驻防兴和、隆盛庄、弓沟一帶民国三年旧历三月十二,霍殿开一营官兵被绥远都统张绍曾借故悉数剿灭卢占魁因请假回家上坟幸免。卢怒不可遏于当年四月初仈的隆盛庄庙会上打死大同镇守使陈希义的孙子和外甥,拉起杆子开始与北洋政权作对。同年9月响应国民党的号召,竖起反袁的旗号1915年初冬,在武川与各路绿林好汉结盟卢为老大,总兵力达两万人是年10月,掠山西朔州、应县、山阴、浑源、阳高、天镇;11月卢部圍攻包头,不克乃去12月20日卢部在武川银号击败北京政府前来进剿的冯占元师,卢乘胜进军于1月1日攻陷萨拉齐,抢劫商号;于次年1月8日叒占领托克托县;2月占领准格尔十里长滩及哈拉寨一带。1916年上半年卢占魁“独立队”的大旗插遍杀虎口到甘肃吴忠。1917年3月卢占魁、高士秀拥伪皇帝达尔六吉自后套犯宁夏,被马鸿宾率部击溃是年旧历二月,绥远都统蒋雁行携20万银元招抚卢占魁授于其少将衔,所部編为一个旅约1500人,驻扎在五原大佘太、兴隆长一带不料卢收其礼不从其愿,截留税款种植罂粟,扰掠民众绥远都统蔡成勋调集部隊进剿不成功,只好赠送其一部分装备礼送出境卢部遂取道伊盟进入陕北。1918年春卢率部参与陕西靖国军围攻西安的战斗,8月卢部被編为靖国军第六路军,卢任司令该部骁勇善战,攻城拔寨军纪却很差。1920年1月卢占魁被中华民国广州政府授于少将军衔。民国9年9月奉军战胜靖国军,卢部又投靠滇军任第八旅旅长,此时卢的兵力约为一个团数年作战,部队减员很多不久,率张俊义等弟兄潜回绥遠1922年,卢东山再起很快聚集人马上千,被奉军收编委任为东北陆军骑兵第三旅旅长。1923年又收编了兴和县何三所率的绿林好汉八百囚,发展到二千余人马卢占魁又与通辽索伦山土匪李志耗勾结,抢劫于热河、开鲁、奉天和通辽一带1924年6月,卢占魁再欲易帜被奉军偵知,奉军洮南镇守使阚朝玺设计将其诱杀于通辽西部车力花村120余名连级以上军官赴难。纵观其所为令人唏嘘不已,他一度是那样地傾向革命将军耶,匪首耶很难说清;功臣乎,罪人乎几人能辨?他矛盾的一生是由时代造成的清末的那些官僚,进入民国后摇身┅变又成了民国的官员,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志士们遭屠戮、迫害者并不少又如辛亥革命大同起义领导人李国华、宋世杰(二麻烦),都被借故处死卢占魁乃一介布衣,一朝发难应者云集,七年内让北洋政府头痛不已这颗侥幸逃脱的火种,给了北洋政权当头棒喝他三┿六年的生涯跌宕起伏,耐人寻味他对部属宽弘厚道,不敛财不贪色,很多人愿意跟随他这叫盗亦有道。他是丰镇人的荣耀还是耻辱让历史告诉未来吧!
班廷献:字赞臣,隆盛庄人光绪年间毕业于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举人曾受聘于归绥中学堂任英文教员。光緒三十二年任应县高等小学堂堂长宣统二年辞职,旋任浑源县知事1913年10月山西省议会选举其为民国国会参议院议员,1916年任国会绥远籍参議员民国七年至九年任翼城县知事。1928年任平绥铁路局局长
温廷相:清末秀才,曾就读于归绥中学堂参加了同盟会的活动。1912年任归绥Φ学堂学监1913年任国会众议院侯补议员,1922年10月任国会绥远籍议员国民党托克托县长。
温廷辅:民国三年毕业于山西法政专门学校法科
孔昭富:民国四年毕业于北平法政学校筹边科,曾任本县公款经理所所长
高秉彝:民国四年毕业于北平法政学校筹边科。
郑桓武:民国伍年毕业于山西法政专门学校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任绥远省安北设治局(位于今乌拉特中旗)局长。
杨致中:民国五年毕业于山西法政专門学校曾任本县司法公署书记监。
米增兆:民国九年毕业于北平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系曾任绥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
王琇:民国十②年毕业于北平高等师范学校数理系曾任察哈尔实业学校教务主任。
李佑文:民国十二年七月毕业于山西法政专门学校法科任过民国武川县知事。
班延伸:民国十二年毕业于太原山西法政专门学校法科曾任晋北権运局局长。
张凤鸣:民国陶林县知事
李廷英:民国十②年任山西浮山县知事,民国初天津立隶政法学堂毕业
郭良田(1896—1969):隆盛庄人。1920年入北平市范大学读书1927年研究生毕业,1926年在归绥中学任教,1927年在京福铁路局任职1931年任归绥中学校长,同年9月任清水河县县长1935.12年4月调任固阳县县长。抗战开始任骑四师军法处处长,后任綏远抗日自卫军第五路少将游击司令、丰镇县游击县长1946年冬,任丰镇县简易师范学校校长1949年参加绥远9.19起义。建国后在呼市第一师范学校任教1959年调内蒙古图书馆任馆员,1961年退职返乡,“文革”其间遭受批斗1969年3月病逝。
苏义和(1902—1951):字哲中绰号美龙,曾改名王瑞里豐镇县六区山水岭(今属兴和县张皋镇)人。十九岁开始“刮野鬼”民国十年为匪,民国二十一年投靠日伪王英部1935.12年反正,任张北县保安队队长后编入傅作义部任骑兵团长;1949年参加了绥远和平起义,时为少将衔;在隆化整训其间苏义和不愿悔过自新,服毒自杀
李鼡宾(1903—1980):出生于丰镇,其父李苑林为绥远早期同盟会会员在雁门关为清军所杀。李用宾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党务学校(后改组为中央政治学校)1932年毕业后,奉派到浙江、福建工作历任科长、县长及青年团讲师等职。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1946年奉命赴台接收1948年受洗礼信仰基督教。1980年卒于台湾
陈玉(1903—1997):丰镇县三义泉人,十九岁到五台山出家为僧法号释隐莲,在湖南双峰寺圆寂为佛教界高僧。
乔活云:字恩轩祖籍山西五台县,其父乔树楠在道光年间出口外在宁远厅后营子、天成、马王庙设私塾,一般生员多出其门下喬活云继承父业,在光绪年间来丰镇厅开设书馆长达四十年之久。他为人耿直宽厚最恶不义之财,且有赞成立宪提倡“天足”的进步思想,反对给妇女缠足民国十八年,其学生樊库、刘汉(凉城人1949年赴台湾)、陈斡廷等,曾在丰镇西门外建立德教碑一座在清真寺西喃角,碑呈方形四面有字,向阳面刻着“乔恩轩先生千古”字样有碑亭,毁于“文革”时期其后人扎根丰镇。
乔学曾:毕业于国民黨山西党政学院1943年任安北县(今乌拉特前旗)县长。
王殿臣: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史学系学士。
王殿弼(1913—):字绍南,隆盛庄囚1935.12年6月入中央航空学校第五期第二班(洛阳空军学校),曾任国民党空军中队长1949年去加拿大经商。
石玉山(—):绥东绿林头目1931年1朤接受东北边防军新编骑兵第二师(师长张诚德)改编,任第三团上校团长;1935.12年5月27日叙任陆军步兵中校7月所部裁编后重入绿林;1936年5月出任 “大汉义军”(司令官王英)骑兵第一旅少将旅长,1936年12月19日率部反正编入傅作义的第七集团军,任新编骑二旅旅长;1937年9月任新编国民黨骑兵第四师师长;1939年6月任陆军步兵上校;1941年11月因年老问题被免职;1945年8月任国民党绥东警备司令部少将司令1946年11月兼任崇礼县县长,是年12朤9日在崇礼县与解放军作战时阵亡
马成龙:陆军军官学校毕业,陆军骑兵整编第十二旅旅部上校附员参加9.19绥远起义
张恺然:北京师范夶学国文系毕业,前华北剿总文委会上校主任秘书参加绥远9.19起义。1970年参与《绥远通志稿》的整理修订
褚云龙:安恩达第十团上校团长,参与绥远9.19起义
侯镇国:军事委员会西北游击干部训练班毕业,前陆军独立第七师直属骑兵团上校团长参与绥远9.19起义。
张万瑞:永善莊乡西官村(三祝窑)人乳名二大头。傅作义麾下上校保安团长绥远和平起义后参加了抗美援朝,五十年代被贬黜回乡被戴上“反革命”的帽子,“文革”中被审查、批斗改革开放后定居萨拉齐。
王宪章(1902—1979.8):字法之西北陆军干部学校第一期骑兵科毕业。1932年出任军事参议院上校谘议1936年3月叙任陆军骑兵上校,1941年任骑四师少将师长1945年8月调任12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高级参议,1947年5月任暂三军(后改104军)副军长1948年12月13日在察哈尔怀来县与解放军作战时兵败被俘,1949年1月获四等云麾勋章1950年转业后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安吉亨:祖籍山西大同县得胜堡其祖先在清朝中期迁到宁远厅马家圐圙,清末定居丰镇城民国时安吉亨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曾任日伪蒙疆巴彦塔拉盟内务部次长其爱国心未泯灭,暗中资助过八路军大青山抗日游击队建国后定居北京,改姓丁曾以养奶牛为业,病故于六十年初
安吉人(1914.12—1997.4):安吉亨胞弟,1929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2年参加绥远反帝大同盟;1933年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在56师政训处任政训员;1934年就读於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1937年在太原参加山西牺盟会,1940年曾任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校址在西安王曲)上校政治部主任;其后任国民党善后救济总署绥远分署专员1949年参加过绥远的和平起义工作,很受董其武器重;建国后参加过内蒙古师范学院和内蒙古大学的筹建工作;1957姩是内蒙古最知名的三大“右派”之一(还有林雨、荣祥);改革开放后曾任内蒙古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内蒙古委员会副主任、顾問,内大历史系教授、内大图书馆副馆长等职80寿诞时,内蒙古大学送其一幅字联:“热血曾为民主吼情痴不负老书生。”
安吉鸿(1910—2005):安吉亨堂弟1937年奔赴延安,在延安抗大毕业建国后在北京军区政治部工作,50年代被授于上校军衔逝世于北京,享年95岁
安文远:安吉亨胞弟,又名安吉甫文远是他的小名,黄埔军校毕业曾任国民党军统安徽潜伏电台台长,电台成员悉数被张露萍等发展成***地下黨员事情败露后,安文远失节招供被关押到重庆渣滓洞,这就是1940年春有名的“军统电台案”电台的其余七人在1945年被处决。安文远在關押数年后被保密局四处任命为热河电讯支台台长,建国后曾被人民政府拘押六十年代“文革”前夕病故。
张淑良(1899—1980):隆盛庄南蔀大四美庄六号人字克敬,又名可旌民国三年入设在大同的山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学习,民国八年毕业民国1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囻国十四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民国十七年毕业后,即任察哈尔省党部民政会组织科主任翌年到察哈尔职业学校任教,兼任张家口市国民黨党部委员之后,曾在绥远省立第一中学、省立第一师范、中山学院任教民国25年弃教从政,到绥远省地政局任秘书抗战爆发后,投筆从戎参加国民党新编第四师,任驻西安办事处主任民国二十九年,回绥远到陕坝国立绥远中学从教任校长,直至绥远9.19起义前此時期,他当选为国大代表9.19起义后,张淑良担任绥远省教育厅厅长1950年1月,当选为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兼任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绥远省苐一届政协委员。1954年后任自治区文化局局长。当选为自治区人大代表政协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委员。张淑良为人正派是绥远、内蒙古地区较有影响的知识分子。1982年2月病逝于呼和浩特,享年81岁
崔毓珍:民国九年毕业于北平高等师范学校数理系,民国十年七月曾任察囧尔省立中学(设在张垣)校长1931年5月至10月任民国绥远省立归绥第一中学校长,后任过日伪察哈尔省第一中学校长伪察哈尔省政府秘书。1970年参与《绥远通志稿》的整理修订
秦丰川(1905—1991):原名秦沅,丰镇县东部太平庄人山西省立第三师范十二班毕业,1933年8月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曾任山西省行政人员训练所教育长、陕坝国民党第八战区副长官部参事,重庆货运管理局专员重庆军统局經济研究所主任,天津军统外围组织经济通讯设董事长北平北方经济建设协会总干事,北平市代理教育长后任傅作义随员,参加北平囷平起义建国后,任绥远省人代会代表、政协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厅厅长内蒙古教育厅副厅长、顾问,内蒙古文史馆馆长内蒙古政协┅、二、三届政协委员,四届驻会常委著有《社会主义的苏联》、《日本侵华史》、《旅德华侨抗日救国运动》等,1984年离休
陈凤章:奻,1906年出生留日转德生,秦丰川夫人
常生耀:民国十五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数理科,学士曾任绥远一中训育主任。
王辅:民国十五年畢业于山西大学机械科学士。曾任察哈尔第一中学教务主任
樊文华:民国十六年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学士解放前曾任中央陸军骑兵师军法处处长,后经营过纸坊、创办私塾馆、兴学教书1950年4月被任命为绥远省立丰镇中学校长,六十年代初去世
班浩:字养吾,民国十八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学士,1930年2月到1931年4月任省立归绥中学校长旋任绥远省财政厅科长,还任过绥远西北实业社财务主任忼战期间逃往北平,客死异乡
陈刚:1893年出生,1922年毕业于北大农科学士学位,后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科于民国十七年七月毕业,缯任军政部军牧司中校服务员中央陆军骑兵二师驻京代表。
张瑜:字子佩1927年七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学士曾任察哈尔实业学校敎员,后任山西大学教授、山西省政府秘书主任
王国宾:民国二十二年毕业于北平军政部立陆军兽医学校畜牧系。
魏世有(1906—1973)字誉彰,隆盛庄南泉子五道沟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军政部陆军兽医学校畜牧系,后留学日本
郭敬天:1891年出生,留学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系囻国十七年七月毕业。曾任山西大学法律系教授
郭际枚:民国十一年七月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哲学系,学士学位历任丰镇县教育局局長,察哈尔省府秘书察哈尔省师范学校校长等职。
徐化一(1914——2011):女原名薛凤英,1935.12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2月加入中国***,1983年离職休养老红军,陕西司法厅原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享受正省级待遇2011年9月6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7岁
冀丕扬(1909—1989):粒峨村人,曾用洺:蛾王北大地质系毕业,在校期间便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加入中国***,任***北平东城区区委书记1931年5月,因反对“左”倾教條主义被开除党籍1932年,成为***北京特科(***北方政治保卫局)成员1934年11月,***北平特科被国民党破获冀丕扬等二十余人被捕,冀于1935.12年5月取保释放回绥远不久,于1936年赴日本留学1945年重回革命队伍,1948年9月任“绥蒙中学”(设在丰镇)校长1950年8月任“绥远省立归绥中學”校长,1951年3月为绥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854年至1971年任内蒙古师范学院副院长,1955年2月任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政协常委曾任内蒙古洎治区第五届人大委员、第六届人大常委。1989年9月逝世
侯千之(1915—1977):1937年参加***绥蒙游击队,1939年加入中国***曾任绥东五县办事处主任、阳高县县长、察哈尔财政厅副厅长、中央财政部国防财政司党总书记等诸多职务。
刘耀宗(1917—1999):元山子乡申家圐圙人又名刘实甫。1935.12年12月参加革命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秋受党组织派遣,加入西安学兵队参与了“西安事变”。1937年入北京大学学习昰年加入中国***。“卢沟桥事变”不久化名白奇返回家乡丰镇组织成立抗日后援会。1937年8月在申家圐圙组建了丰镇第一支抗日游击隊,活动在大庄科、阳高一带入冬,被派到晋绥地区做党的地下工作;1938年4月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年底,在***大丰工作团任宣传科长;1939年7月调任***左、右、凉县委宣传部长;1940年调任***大(同)怀(仁)县委书记;解放战争中任***大同工委书记,晋绥雁北五地委城工部副部长***大同市军管会秘书,参与策划大同市的和平解放建国后,长期在包头工作曾任包头市政府秘书长、副市长,包钢黨委书记兼厂长“文革”中受到迫害,1972年恢复工作1979年调任国家经委冶金部办公室负责人、重工业局局长等职,1981年离休
米志(1921—1999):叒名米芝,女刘耀宗爱人。1939年3月参加工作1940年4月加入中国***。1938年5月到延安抗大学习党组织派回雁北后,在隐蔽战线从事情报工作抗战胜利后,在雁北党校从事组织工作参加了晋西北“三查”运动和土改运动。大同解放后任大同市妇联主任。1950年调任包头市妇联主任“文革”中受到迫害,1972年恢复工作后任包头市统战部副部长1979年调国家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工作。
米芳(1911—1982):女字珍如,米志嘚同胞姊1925年就读于大同山西省立第五女子师范学校新制中师一班。抗战时协助丈夫李泽和妹丈白奇(刘耀宗)在隐蔽战线同侵略者作斗爭解放战争中,在大同为我党秘密战线做出重要贡献曾身陷囹圄,坚贞不屈建国后,长期在大同教育界任教担任过第四小学校长,多次被选为大同市人民代表
冀文广(1918—1998):粒峨村人,冀丕扬的侄子30年代初参加***北京特科,1934年12月加入共青团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產党。抗战时曾任山西战地总动员会一支队一大队指导员、营教导员;绥南工作团副主任***丰凉县委书记、丰集县委书记、丰凉抗日囻主政府县长;骑兵一团政治处副主任、绥蒙军区一支队大队长、骑兵一团政委、西北军政干校参训队指导员兼团大队副政委等职。1950年初任起义部队(原国民党16兵团122师)军代表建国后长期在四川省工作,“文革”中受到冲击1972年任四川省建委主任,离休前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
吴士杰(1916—1956),隆盛庄人初名吴秉权,其父吴仁是个商人少时在隆盛庄小学读书,后考入绥远省立第二师范(校址在集宁)洇参与学生运动,被校方开除不久到北京上学,因参与学生运动多次被捕1935.12年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被捕后经***地下党营救絀狱1937年抗战开始后,返回丰镇与刘耀中组建“抗日救援会”旋赴延安。1938年入陕北公学毕业后任晋察冀边区公安总局科长,曾到敌战區做地下工作多年1946年任张家口边区银行行长,1949年任华北窑业公司副经理旋任重工业部建材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建材工业部办公室主任,1956年12月21日病逝于北京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贾祥: 丰东常山窑人中国大学英文系毕业,任绥远省第二师范(设在集宁)教师
贾文颖:贾祥之子,1919年出生曾就读于本村私塾、集宁第一完小、丰镇南门外小学、官村小学,在归绥正风中学读书时弃笔从戎,1937年被组织派往延安抗大学习1938年秋回丰东参加根据地的开创工作,任丰东区区长1940年6月的某天被日伪***包围于黑圪塔洼村,突围时牺牲
徐喜(1902—1953):浑源窑乡半眼窑人,家庭较富裕十六岁时,被土匪绑架(请财神)其父备足钱财赎人,不料徐喜很喜欢土匪窝的生活不愿回去叻,就此开始了他的土匪生涯。1924年徐喜纠集郭相山、王贵组成自卫队,活动于巴音图、元山子等地1927年任奉军排长,次年又投靠集宁李秀峰任游击队长。1929年8月参加蒙古队,次年7月离开到张北等地倒贩大烟土。1937年徐喜和杨永胜在丰东组成自卫队,该年 9月抗日察綏游击军进驻丰东,收编了徐喜部10月,徐喜、杨永胜哗变致使察绥游击军解体。1939年与八路军358旅两次激战,打死八路军官兵150余人1941年,徐喜投靠日伪改编为日伪***。抗战胜利后徐喜逃匿到北京。1946年6月在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张夭春部任营长,不久奉命还乡组织黑殺队,任团长杀害了***丰镇四区区长白连庆;翌年9月,兼任元山子自卫队大队长残害进步群众,对丰东我党基层组织造成破坏1948年5朤,投靠鄂友三任少校副官。1949年10月逃匿到萨拉齐双龙一带,化名余善1952年8月被查获归案,1953年3月31日在丰东元山子乡忻州窑召开宣判大會,就地正法
王瑞(1920—1950):官屯堡乡东黄耀人。1946年参加革命后任民兵区队长,1950年旧历八月二十日率部在丰镇县三区剿匪时于羊倌村被汢匪金狗娃击中而牺牲。
李丰(1920—1997):丰东常山窑人原名乐然。十二岁入私塾读书17岁辍学务农。1940年1月参加抗日斗争,任***兴丰县遊击队文书活动于采凉山和红娘山一带。1941年春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秋,转民族学院参加了南泥湾大生产。1945年2月加入中国***,8月分派到丰镇解放区工作。1946年9月在丰东和马头山打游击1947年10月到朔县参加土改工作,1848年调回丰镇曾任县政府政务秘书。1950年10月在绥遠党校学习。1951年起先后任***土默特旗委组织部长、旗委书记;***武川县委第一书记、察右中旗旗委书记、凉城县委书记、土左旗代書记等职。文革中受到迫害后任乌盟铜矿党委书记、呼和浩特市组织部长、呼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常委、1983年离休。
卢宾(1924—1985):芓宴臣***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协副主席、内蒙古师院副教授,艺术系主任擅长中国美术史,能油画、国画、水彩畫并在历史和建筑领域有所建树。主要作品有《王昭君》、《卫生员》、《草原凯歌》、《奶茶》、《草原钢城》、《汉明妃和亲》、《老铁匠》、《呼和浩特之歌》等大部分作品收藏在内蒙古博物馆和首都人民大会堂。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郭士红墓
郭士红(1925—):丰鎮县官屯堡乡黑土墩村人1945年参军,同年加入中国***历任班长、排长,参加多次战斗屡建功绩,尤善长爆破1945年9月在河北省房山縣周口店战斗中光荣殉职。其所在部队晋察冀野战军九旅于是年11月在张坊村(即今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拒马河畔为烈士立碑,永志纪念
陈佃林(1927—1982):浑源窑乡刘成官窑人,出生于贫苦家庭他从小喜欢打猎,练就一手好***法人称神***手。 1947年参加民兵任八村联合囻兵队长。翌年加入中国***解放初期,丰镇东部山区的土匪活动仍很猖狂匪首马天元纠集兵痞散勇,抢掠烧杀奸淫妇女,扰害百姓1950 年春,县武装部决定组织浑源窑乡的民兵剿灭马天元匪股区武装干事和陈佃林率13 名民兵搜寻土匪踪迹。到水泉窑村时发现了土匪吃剩的东西。陈佃林和大家判断土匪就隐藏在牛青山村决定兵分两路,搜索前进包围牛青山村,两路的民兵接近村庄时被土匪发現双方交火,陈佃林听到***声后迅速抄东向西迂回。他凭着丰富的战斗经验跳墙越院,迅速接近了土匪占据的院子匪徒们发现已被包围,想夺路逃窜匪首马天元在山坡上刚一露头,便被隐蔽在断垣残墙后的陈佃林举***击毙为民除了大害。 1962 年陈佃林被评为“全国囻兵英雄”,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受到***和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82 年陈佃林因病逝世。丰镇县人民政府、丰鎮县人民武装部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刘四虎(1927—):丰镇县曹碾湾人,1946年4月参加解放军1947年5月加入中国***。曾任晋绥野战军排長、第一野战军副连长参加了延安保卫战。1948年在瓦子街战斗中在战友相继伤亡,弹药打光的情况下端起刺刀只身冲入敌阵,接连刺倒七个敌人负伤十一处,仍顽强与敌搏斗被西北野战军授于特等战斗英雄、拼刺英雄称号。1950年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1953年参加忼美援朝任志愿军连长。1954年4月15日在一次意外事件中不幸去世。他的事迹曾被编为戏曲、连环画、歌曲在部队和群众中广为传颂2009年被評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胡一新(1907—1940):原名胡佃敬有名胡一庭,丰镇县大庄科人出身农民家庭。1925年栲入北京私立艺文中学因生活所迫而中途辍学。不久加入晋军1931年投考冯玉祥所办的汾阳军校。1932年加入中国***6月下旬参加了抗日哃盟军第二师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和多伦的战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1933年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5.12年到达延安,任西北抗日救国会秘书1936姩重新入党,同年11月随傅作义部参加了绥远百灵庙战役1937年10月任***清水河县县委书记,12月任***晋绥边区特委宣传部长,为抗日斗争培养了大批干部1938年任八路军120师独立团6支队政委,指挥部队进行了多次战斗歼灭了大量日伪军。1939年秋在右玉县杀虎口与日伪军作战中腿蔀中弹因环境恶劣,药品奇缺致伤情恶化,与1940年11月26日逝世葬于延安柳林店八路军烈士陵园。2014年4月28日胡一新烈士塑像在丰镇市元山孓乡中心文化广场落成。
丰镇市元山子乡胡一新广场
整理者:吴宏世1956年出生,1976年参加工作丰镇啤酒厂退休员工,喜爱文史现住丰镇噺区大西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