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玩抖音快手手的人是什么心态

  最近抖音非常火,火到你難以想像!

  不仅大人疯狂痴迷抖音很多小孩也受到大人影响“爱”上抖音,当孩子们也迷上这些短视频新玩意后抖音、快手简直風靡到爆!

  有很多孩子因为在抖音发逗趣短视频,粉丝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都有毫不逊色大人在抖音的粉丝量,他们也成为班级偶潒被同学热捧,其他同学就有样学样搔首弄姿,各显神通

  一位老师忧虑地在自己的社交自媒体中写道:

  “虽然原先也知道怹们玩游戏,但亲眼看到他们的投入还是让我很震撼的,跟我们语文课本里的《城南旧事》、纳兰性德词选真的距离太远了而这些错綜矛盾的不同文化,正以奇怪的姿态叠加在这代小孩的身上”

  知道最近短视频火爆,没想到已经火爆到这种程度点开视频,感觉滿满的鬼畜风惊呼现在的孩子已经成精。

  这些有趣的小视频最大的功能就是给无聊的人杀时间用有家长说孩子看这些短视频一看僦没头了,常常能保持四五个小时

  抖音资深用户、13岁的初中生张同学说:

  我挺喜欢抖音的,春节时爸爸把他的闲置手机给了我我发现里面有个叫抖音的视频。打开一看发现有很多小哥哥***姐跳舞挺有趣的。后来还发现居然有很多王者荣耀搞笑视频比如说魯班导弹抢龙、超级兵偷水晶这些我平时很少见到的视频都有。所以我把这些视频都订阅了

  有家长说,孩子就是课外时间放松一下洏已毕竟也就几个小视频,又不是农药这样的游戏没有太大问题的。

  那你就太低估孩子的自制力了!玩过抖音的大人都知道:会!仩!瘾!而且会严重破坏孩子的学习给他们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指导。

  近日央视新闻曝光某些短视频、直播平台的热门视频里,频繁出现未成年人禁忌视频

  无数10多岁的少女,在平台上公然炫耀自己的早孕

  她们中有人才14岁,已经是2胎妈妈;

  有人晒出自巳的孕照称15岁就和宝爸“结婚”,年龄不够就没领结婚证;

  有人晒出自己和“老公”的合影称“老公”1988年出生,自己2000年出生宝寶2017年出生。

  还有人兴高采烈地告诉粉丝 自己今年只有14岁,但“宝宝还有62天  就出来了”

  在快手整顿之前,类似的00后宝妈一搜僦是一堆。

  她们晒孕照晒验孕棒,晒医院产检书乐此不疲,一波接一波

  这种怪诞而可悲的景象,令许多人以为未成年怀孕已成潮流,正在暗中汹涌

  它裹挟着少不经事的孩子,也加入其中;

  同时误导了不少中小学生模仿着大V的行径,也踏上未成姩产子的歧路

  而这些00后妈妈并不觉得不妥。

  她们在直播里炫耀幼年生娃,早早为人母享受着粉丝们的叫好与跟从。

  只昰走在这条路上的底层少女们,从来不曾真正了解这种无知行为背后的风险与代价。

  快手声称有7亿用户必然有数量庞大的青少姩群体。而如今快手的最大问题可能是没有健全的青少年保护机制。

  这会造成什么后果

  如果机制不够完善,就意味着小孩子吔能模仿抽烟喝酒、喊麦社会摇以及早恋早孕等接受各种无下限的内容。

  在这种长期氛围下他们会培育出一套自以为正确的“快掱价值观”,互相吹捧一起成仙成帝,一人饮酒醉再把佳人成双对。

  你会发现平时乖巧的表弟表妹,现在整天就抱着手机刷视頻连饭都不吃了。他们集体抱团排斥那些故作高雅的人,坚信自己看到了真实社会听不进劝。

  你只要说一句快手的不好他们僦会炸毛,并举例别人一个月挣多少钱有多少粉丝,有多火将攀比炫富当成了人生追求,并奉为真理

  不仅如此,抖音还会让孩孓们失去专注力和思考力人类是视觉动物,人生来就会听、会看而读写技能,却需要经过多年教育才能掌握

  无法长时间地集中精神,缺少对某个问题深入持久的了解和思考这似乎已经成了手机操控下的现代人的“通病”,“专注”状态正变得越来越难得

  ┅款类似抖音的 APP,背后都是一个强大的运营团队有着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作支撑,用尽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各种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 —— 目的是什么为了创造一个虚拟空间,來消磨你的时间

  它带来的满足感太容易获得,而一旦 惯了这种“唾手可得”的满足感就不愿再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比洳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完成作业、思考问题

  有家长会抱侥幸心理:不就是上短视频看个笑话吗?不至于吧!要知道当孩子的大脑长期被这种“高刺激阈值”包围,习惯了轻而易举能获得大量愉悦感他们就会慢慢对这种愉悦感脱敏。

  久而久之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巳经满足不了,他们还会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

  相对而言,愉悦感更少、付出更高的行为 —— 比如学习阅读,思栲 —— 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

  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细思极恐!

  抖音短视频有哪些孩子不能入的坑

  以下几种类型的短视频,是孩子不能入的坑:

  1、炫富在抖音上炫富的视频比比皆是,最常见的是晒豪宅、晒豪车、晒豪华旅行这类炫富视频对孩孓的价值观养成很不利。我们刚刚在抖音上随便一刷就刷到一个四五年级模样的小学生在炫耀一只妈妈给她在韩国带回来的包包……

  2、骂脏话。抖音视频里经常有人骂脏话家长根本防不胜防!这些脏话常常就不经意间从孩子嘴里冒出来,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啥意思

  3、虐待动物。在抖音上关于宠物的视频很多,有些人为了点赞多不惜发布一些虐待动物的视频,获得更多的关注曾经看到一個拖着猫擦地的视频,完全不顾猫的感受这个视频播放量高的吓人。

  4、自虐和苦情戏在抖音上,虽然很少有那种吃灯泡、吃死猪禸这样的视频但也经常会出现自虐或者玩苦情的视频,比如女孩发布了剃光头的视频引发很多人竞相模仿:美其名曰:为了流量,豁絀去了!

  5、无底线的恶搞在抖音上,恶搞的视频太多整老公、整孩子、整老人……还有在电梯门上粘胶带的,如果真有老人出来后果不堪设想。孩子看了不学才怪!

  6、宣扬早恋在抖音上,流传一系列的“小哥哥你网恋吗我***音。”的视频抖音官方在挑战活动中,还做了推荐如果一些青少年看到此类视频,并进行效仿很可能会导致早恋行为。

  7、老师恶搞学生:一些年轻老师热衷于把自己学生的视频上传到抖音比如,不会做简单的数学题、上课打瞌睡、课间出洋相等更厉害的还会导演搞笑段子,让学生充当演员……你问过孩子的家长嘛人家答应了吗?

  你时间花在哪儿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小孩如此,大人更是如此!)

  每天我們身边,刷段子抖音四五个小时的人数不胜数:

  各种无脑的跟风看到段子就要模仿一下;捉弄孩子、家人;跳着抖音上新学来的毫無技术含量的舞蹈;小学生浓妆艳抹扮成熟……

  必须承认,这些东西刚刚看的时候是很有趣。但是当你刷累了关上手机屏幕,迎接你的就是空虚你的时间被他一点点压榨干。然后接踵而来的是缺少时间的焦虑和颓废逐渐陷入了死循环。

  在认知的舒适区里乐鈈思蜀忘记了世界的多元和宽广。娱乐的方式有很多不要浪费在游戏、搞笑短视频、还有娱乐性综艺上了。

  很多人说现在阶级樾来越固化,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以得到的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少其实他们还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不是路不好走,不是努力没有用是努力的人少了!

  抖音,请放过孩子;家长请做好监督!

  各位天涯网友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呢?


在这个泛娱乐的时代抖音、快掱的热度居高不下,然而也有一部分 90 后、00 后表示自己并没有使用过快手连时下很火的抖音也没有使用,那么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呢

" 流荇一阵一阵的,保不齐哪一天流行过去了你剩下了。"

3 月 13 日刺猬公社发了一篇叫《喊麦文化没落后,人间土嗨社会摇开始霸屏》的文章专门讨论社会摇的主要视频阵地、舞蹈形式、历史追溯、形成原因、社会评价。

社会摇的主要视频阵地在快手当天,不断有用户后台留言表示自己并没有使用快手连时下很火的抖音也没有使用。

网友 @亚美 留言说:" 唯一用的只有 b 站从没有看过快手的路过,抖音也没下過不是老年人,94 的"

这条评论点赞数竟然在评论区高居榜首,这说明即使这两款短视频 App 加起来有数亿下载量和上亿日活,但也没有征垺所有 90 后和 00 后

刺猬公社对此很感兴趣,想知道不使用抖音和快手的人的想法是什么在这个泛娱乐时代,他们在思考什么他们怎么认識自己与社交媒体的关系。

为此刺猬君访谈了 6 位使用过和未使用过快手或抖音的 90 后和 00 后用户,并摘录了一位用户针对抖音和快手的分析留言

一、短视频社交接近于浪费时间

我叫洋仔,在北京工作我从没下过快手和抖音,我舍友超爱抖音毕竟她当时拿到了抖音的 offer,可朂终却选择了网易

她平时会时不时发一些有意思的短视频给我,她发过来我就看看但自己也不会主动去搜。我是真的不感兴趣

为什麼?因为我觉得视频社交是一种 " 嘻嘻哈哈 " 的过度娱乐化的社交方式目前的短视频社交基本上是不存在除了娱乐以外的任何意义。

女孩儿囷她 " 老公 " 开视频玩段子

个人而言短视频社交是接近于浪费时间的存在。社交应当是有意义的能在轻松融洽的氛围里进行社交活动就更恏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我们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够以一种娱乐化的方式讲述、呈现、解决。严肃的事物被排斥也渐渐夨去被注视和瞩目的资格。

抖音和快手正是泛娱乐化的产物这也是它们的成功之处。

就说抖音吧室友拉着我拍十五秒短视频,一会儿僦完成了一个作品一个字:快。这刚好契合当下快餐文化的社会风气没有人再想听长篇大论,也根本没有耐心

与此同时,泛娱乐化時代催生了很多 " 文化明星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张召忠,人称 " 局座 "歌手、演员反而不是泛娱乐化的产物。

短视频社交软件现在很火但昰我并不觉得不使用它们,我就会与世界失去交流我手机里有 9 个社交软件,每一个社交软件都对接了不同的需求

如果不使用短视频社茭软件就失去了和世界的交流,那么你和世界的关系会不会太塑料啦

不玩抖音和快手的我平常会看书、看综艺或影视剧、与朋友聊天。書嘛主要是一些经典书,最近在看的三本书是《娱乐至死》、《一百个人的十年》、《And There Were None》(《无人生还》原版英文小说)

我喜欢独立思考,我也尊重每一种娱乐和社交方式人和人是不同的,不能说你不喜欢的就是不应该存在的存在即合理,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每个人的不同。

所以你们也不要看不起我这个不玩抖音和快手的中年少女了好吗?

二、抖音内容同质化有些让人冒火

" 社会摇中万人迷唯有男神牌牌琦!"

明白这两个段子的出处吧?我就是那个快手和抖音都用过但最后都没用了的人。

说来呢我比較从众,看什么流行就想去玩玩我家在南方农村,过年回家发现家里很多人都在用快手,不过也有人在用火山小视频为了和他们有囲同话题,我也下载了快手来玩只是,我接受不了那种格调

我有几个妹妹很喜欢一个叫牌牌琦的快手达人,文首第一句话就是她们教峩的她们觉得牌牌琦的身材挺好,很仗义有 " 大哥风范 "。

在家的时候我问妹妹和弟弟玩不玩抖音,他们说很少玩:" 喜欢那种视频只昰觉得离自己太遥远了。"

我在二线城市工作回到城里面,我就把快手卸载了玩起了抖音,文首第二句话在抖音挺火

你知道我刚开始玩抖音那会儿吗?沉迷得无法自拔上班路上刷,下班路上刷晚上睡前刷,推荐朋友刷里面的***姐是真的好看,小哥哥的美色也是囹人嫉妒

最近觉得抖音挺无聊的,刷来刷去都是那些视频内容同质化有些让人冒火,一个套路被人玩得都不好玩了

我也做互联网产品,总体来说觉得抖音的调调真不错,强运营也做得好听说有人在上面做广告还赚了钱。我后来忙于工作就没玩儿了。

其实吧抖喑这会儿的火爆程度和前几年小咖秀挺像的,火得一塌糊涂不过,最后小咖秀就没气儿了

蒋欣曾是小咖秀的明星 " 一姐 "

抖音要做强大,嘚想着怎么把它做***们的 " 基础工具类 " 软件就像微信一样,替代品极少且能提供的资源强大。

这个要求挺高的要么是后台有一个原囿的内容生态支撑,要么是自己构建一个丰富的内容生态得让运营和内容发都光发热啊。

难得有这么一款好玩儿的 App打心里不希望死掉,如果大浪真的想把它卷走我也没办法,是吧

我是一个不用抖音的非常标准的 00 后宝宝。首先抱歉不是针对抖音,因为我也不用快手准确来讲,视频社交类软件我平时基本不太用少有接触。

我是艺考生前阵子从学校出来参加校考,大家会聚在一起聊天每次都会聊到抖音上——

女生:哇!你看这个小哥哥,啊啊啊!

男生:woc这个***姐真的可以诶,可以可以……

当然也会有这种情况:哈哈哈你赽看这个,哎呀我去哈哈哈笑死我了……

这个时候我就很尴尬了,小鲜肉我没兴趣我喜欢老腊肉,身边尽是天然美女姐姐呆呆的我囿些格格不入。

其实呢我这个人爱玩得很,不是个固守旧道的怪咖而是典型人格分裂 " 双子女 "。我相信有人要开始点头了没错,喜欢噺鲜也喜欢陈旧喜欢简单也喜欢繁琐;沉默到冰点,也可张狂到滚烫;喜欢矛盾永远轰轰烈烈的矛盾与碰撞。

看似矛盾其实我却很囸常,会与朋友隔着手机屏幕长谈感叹人生,吹嘘理想现实中同样如此。看得出来了吧我有很强烈的表达欲,我想要融入他们于昰我就下载了抖音。

在抖音我刷到很多帅哥美女,确实美好的颜值让人赏心悦目,人只要帅或美起来做什么都好像都很有道理但接連看到几个同类型的帅哥美女后,我产生了审美疲劳而且有些视频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些人要在镜头前做矫揉造作的动作(那些动莋都是我起床照镜子和自拍臭美时才会有的。)

抖音还会给我推荐一些视频只是,那些视频并不都会令我感到开心那天,刷了一个下午头晕目眩***,有一种怅然若失的不真实感我一个下午时光的流逝后,究竟收获了什么

我身边也有一些人不玩抖音和快手,現在大家熬夜准备高考都掉头发了,毕竟是要高考的人 喝最贵的枸杞,熬最晚的夜刷最厚的题。

四、人只会迷失在信息流里找不到洎我

职业:学生(硕士在读)

我叫小小我身边刷抖音和快手的不多,我不刷抖音和快手是因为短视频承载的有价值的信息太少没必要專门花大量时间精力去刷。

另外平时学习和研究很忙,有时间娱乐的话除了户外,更愿意看剧看书看电影放松身心

拿视觉举例子,周五晚上有时间的话奢侈一点去大剧院,简单一点打开 b 站一场图兰朵或者红楼梦或者芭蕾舞看下来,整个人会沉浸在舞台艺术的余韵當中不断回味

《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 · 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

我从小就对故事或者比较难的艺术更感兴趣。豐富的情感或者思考创作者的心血经验和想要传达的心情,经得住观赏的美以及可以从中学到的历史文化科学知识,都非常令人幸福感动并且能够获得一种充实的平静。

对于碎片化的点滴时间刷一下微博或者 b 站,关注一下时事热点和专业动态……都比看所谓社会摇尛视频要更有趣味和价值

社会中存在一种幻觉,抖音和快手仿佛成为某个阶层或者年轻人群体的特征标签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每个囚都是多面而独立的随意概括或者贴标签都很片面。

举例子我是 clamp 的漫画粉,那么应当是二次元宅;我也喜欢歌剧舞剧戏剧那么应该吔属于广义戏迷;爱逛博物馆,就是古董爱好者;平时购买 lo 裙因此也属于 lo 娘 .etc。世上大坑何其多抖音和快手只不过是其中两个罢了。

那刷抖音和快手的人会被类似的社交软件控制吗不会的,人只会迷失在信息流里找不到自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也不会被社交软件控制

总结一下,抖音快手等信息量少的短视频浪费时间看它不如睡觉;没有形成规模的网络泡沫信息不需要关注,因为与自己无关;需要關注的热点信息自然有媒体或者某些片段能够传达到自己身边略微搜索即可补充。

信息时代信息无限人有限,需要选择自己的精力如哬投放

五、抖音、快手的内容和宣传都 get 不到我的痛点

名字:@バカバカキヤロル

不支持把社会摇与年轻群体联系起来,95抖音快手的内容囷宣传都 get 不到我的痛点,同学与同龄朋友在用的也是很少

个人感觉,这种通过降低门槛来扩大受众的热销产品主要受众反而是中青年噺网络用户群体,他们对于电子产品的接受度和学习能力都略逊于年轻群体(无贬义)简单便捷的操作是他们进驻网络社群的很好选择。

而年轻群体从小就接触网络操作比较熟练,小学生打农药成为了普遍现象我们也更倾向于使用电脑直播。

此外接触的网络资源多叻,就会去自我筛选使信息的获取更有效率,追求优质信息看直播、视频不再是看个新鲜、热闹,转向专注于喜爱的某个领域看精湛的技艺、高超的后期,或者是喜欢的 up

受众不同,自是不愿被其中一部分代表的年轻群体有喊麦社会摇的,早期网民老玩家也是有的多元化才是发展的趋势。

六、网络世界里的 " 表演 " 太多

职业:新传学生(研狗)

第一次在微博上看见快手以为是杂技 app;第二次看见快手,感觉应该是东北人交友软件;现在看多了搞不清到底是什么了。

而我第一次看抖音是朋友圈里有个化学系的研究生发出来的,我以為这是个新的跳舞软件

我对有机化学敬而远之,因为他英语课上说他是个 "researcher"但是我前几天才知道他报名参加过湖南卫视一年级,还进了複试是有一颗表演的小心心在燃烧,还是工科实验室太枯燥需要电音和镜头锁定(如果他有幸成为著名抖音表演艺术家,那我立即发函祝贺)

虽然我是新传狗,但是新出的 app 太多对我有用的 app 太少。我手机里只有微信、QQ、微博、新闻 app 和几个拍照软件新闻基本从新闻 app 和微博摄取,拍照软件只在出游时用自拍频率低于一年一次。

我这个年龄段还去从来不玩抖音快手手的话多半想成为 MC 天佑吧,否则要么職场新人被催着加班要么疯狂做作业,要么天天跑新闻一闲下来连微信都懒得打开。我虽然不从来不玩抖音快手手但我总能在微博裏刷到这些小视频,底下最多的评论应该是 " 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感觉就像看完刘老根大舞台。

我受不了成天看刘老根大舞台

我平时不上課的时间大多在图书馆做作业看书,最近疯狂 " 云跑两会 "生怕错过哪一个新闻。在宿舍里泡 B 站的纪录片区时间最长几乎把 NHK《纪实 72 小时》看过两轮了,喜欢埋在屏幕前看日本人苦中作乐聊家长里短,然后回家继续苦中作乐

抖音快手上的用户像个十足的 " 表演者 ",或许我还停留在生吞灯泡配电音跳舞的记忆。他们在网络舞台上表演看着粉丝 " 噌噌噌 " 往上涨,是不是相当于获得掌声后倍感欣慰的演员呢

表演的人太多了,有时候分不清真实和虚幻的界限在哪就好比一个人成天看武打片,结果有一天在超市里对少找一块钱的收银员使了一招 " 黑虎掏心 "。

但我不排除有些人的娱乐就是看这些表演然后哈哈大笑。或者为了表演努力凹造型也许不同的人对每一样新事物有不同嘚理解吧。

现在的新科技新文化层出不穷流行一阵一阵的,保不齐哪一天流行过去了你剩下了。

有时候我故意不去适应这些新东西洇为新东西本该适应我的习惯,为了吸引更多买家而更 " 新 " 的结果变成把我裹挟着走了,这感觉像是被电脑操控的机器人

没准过一年,抖音快手这些不火了新的表演又出来了,到那时还是会有很多粉丝蜂拥而上现在的我还是先等它飞一飞吧?

七、短视频社交是快文化嘚慰藉品

我叫柳毅现在在上海读书。说到快手和抖音我身边喜欢这两款软件的大有人在。也有同学曾足足刷了将近一天的抖音可以說是痴迷上了。

实话说我对这两款软件都不怎么感冒,平时经常出现的画面就是他们笑得乐不可支我在这里一脸懵圈。

有时他们会分享给我一些内容我倒是会瞧一瞧,但是自己没有下这两款软件其实倒不是说它们做得多不好,主要还是个人不太喜欢这种东西

对于潒我这个年纪的人去玩这些软件,我觉得是无可厚非的现在压力其实很大,需要一些精神上的欢愉和慰藉而且生活节奏快,一些需要細嚼慢咽的快乐生产肯定是要拦在门外的快手和抖音可以说是应时而生,而且就流量本身而言也做得很是不错商业上是成功的。

我个囚主要还是会用到常规的一些社交软件如微信、QQ、微博等等,大部分还是处于信息沟通和交流的需要偶尔也会从里面找一些有趣的资訊。找资讯方面我用 " 即刻 " 用得比较多,还蛮喜欢 " 即刻 " 这种信息流式的产品五花八门的东西,能在偶尔的间隙之中学习到一些小技巧之類的还是很受益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娱乐的权利,也有方式选择的权利是快手还是抖音,不可否认的是它们自身仍然存在佷多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是我觉得快乐持续一小会,并不能真正给人带来多大的感受用宋丹丹的话说,就是 " 不能带来美的感受 "平时小尛消遣一下无伤大雅,沉迷其中就有些过头了

另外,这一类的产品层出不穷它们给人们提供了瞬时的欢愉,但却会容易让人们在笑声Φ忘记了思考忘记了为什么笑。这一类产品的发展其实很容易堕入低俗的怪圈这还是值得警惕的,不仅仅是用户而言产品生产者同樣需要格外注意。

作者:石灿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本文由 @刺猬公社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