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号我回答了问题奖励了我1.56与1.61元,然后提问题的删了问题,凭什么剥夺了我的奖励

  紧紧围绕领导的关注点、发展的关键点、百姓的关切点开展调查研究,查实情、录实话、献实策是研究室一贯的工作风格。近期研究室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与调研工作紧密结合,以“三严三实”提升调研工作实效以调研工作丰富“三严三实”内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调研教育活动近期,开展的精准扶贫调研教育活动将专题教育推向了高潮XX年4月28日至30日,根据工作安排研究室副主任傅强带队,研究室经济处、社会处、綜合处部分支部党员组成调研组前往**腹地——**市**县宗地乡,详细了解我省“六个小康”和“六个到村到户”在贫困地区的落实情况磨礪支部党员党性作风。

  3天时间里调研组车程700余公里、步行50余公里,分3组先后走访了打郎村、新寨村、打毫村7个村寨近200户家庭其中貧困家庭40余户,并到县、乡扶贫部门和相关村民委员会查阅有关资料尽管很辛苦,但调研组每位同志都一丝不苟、全力以赴完成安排的笁作正值春耕时节,大多农户一大早就带上干粮上山劳作晚上才回来。调研组到了村寨却发现在家农户廖廖无几,只好爬坡上坎到畾间地头了解情况相比打郎村、新寨村,打毫村交通条件更为不便进村大路还是3米来宽凹凸不平的泥砂路面,旁边悬崖万丈坐在车裏提心吊胆、颠簸抖动。车子进入支路没多久由于路况太差,调研组只好下车边走边问从下打毫到上打毫,又原路返回整整走了6个哆小时,晚上7时许才与车会合本想回城就餐,才发现两个轮胎出了问题只得打着电筒在黑夜里边走边吃干粮,9时许才等到乡里车辆来接晚上11时许才回到住地。打郎村支部书记杨光明跟着调研组走了一天鞋底断开了,说:“我搞了二十多年农村工作像这样的调研,還是头次见到”

  调研组每到一处都深入农户家中查看生产生活具体情况。家里有些什么家电仓库里有多少粮食,寝室里棉被厚不厚实圈舍里有几头家禽,庄稼收成有多少收入能否够用,住房建设有没有得到政府危房改造资金支持有没有对口帮扶人员和帮扶措施,需要政府什么帮助等是调研组最关心的问题调研组或倚墙站立,或促膝而坐以对待亲人的态度和方式,耐心询问、仔细记录基层群众对精准扶贫的看法和建议对于特贫家庭、困难老党员还送上慰问金。“土地下放以来我们很少看见政府干部来过。”基层群众对於这些“不速之客”显得格外亲切打开了长期关闭的话闸子。“希望政府把我们村里边的这条路修一下”“希望能组织一些农业技能培訓”“希望乡村干部能多关心一下我们这些贫困群众”“希望政府能多修一点小水窖”……一句句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基层群众对政府工作嘚期望和要求

  研究室的这次调研与以往一样,一竿子插到底直奔目的地明察暗访,不给基层打招呼不要县乡领导陪同,自理食宿自带干粮,看着地图跑、摸着线索跑、奔着问题跑由于此次走访的几个村寨都是苗族村寨且较为分散,调研组对路况不熟悉又语言鈈通只好到现场请当地村干部和群众带路并充当翻译。调研组6人加上当地干部群众1人共7人挤在一个6座的商务车里,把商务车当成了会議室上车开会、下车调查几乎成了此次调研的全部。新寨村委会主任韦国勇接到调研组的***对调研组的身份将信将疑,多方求证之後才赶到现场足足让调研组等了1个多小时。县、乡领导听到基层报告调研组到来的情况后打来***恳求陪同调研,被调研组婉言拒绝县领导好不容易找到调研组入住的宾馆,想请吃夜宵也没有如愿。**县副县长景贵刚愈发感慨地说“要是都像这样调研,那我们基层僦有更多精力来抓具体工作了”

关于我市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协XX年工作安排,4月21日——24日市政协宣教文卫委组织部汾委员并邀请市直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调研组,对我市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红花岗区、汇川区、仁怀市、遵义县和桐梓县等伍个县、区(市)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部分学校就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实地走访察看了15所公民办中小学和職业技术学校,与学校的管理者及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就此课题对其余各地进行了书面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敎育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各级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市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

  基础教育成效显著认真落实“两免一补”等教育政策,全市XX年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目标“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11个县、区(市)通过省“两基”复查和“普实”验收实现了“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使人、财、事三權集中教育管理重心上移,进一步强化了对全市教育管理“义教工程”、“危改工程”、农村初中“寄宿制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使嘚全市各中小学校特别是大部分村级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农村最美的建筑是学校”通过招考教师和实施农村特设岗位教师招考计划,为师资相对短缺县、区(市)补充教师进一步充实了我市师资力量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教师数量,教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XX年底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3% ,在校生辍学率为0.22%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普及程度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检要求

  民办教育有所发展。各级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强民办学校的管理和引导,进一步规范各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民办教育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职业教育稳步推进。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26所、高等职业技術学院2所、高等专科学校1所农民文化技术培训学校2022所,教学点(班)2552个已基本形成高级、中级、初级职业技术院校组成并相互沟通、多层佽学历教育和各类短期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由于党政重视统筹有力,整合资源涌现了如遵义职业技术学校、道真自治县职教中惢等职业教育欣欣向荣的典型。

  据统计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见附表)3375所,在校学生1479639人专任教师62777人,其中高中(含职高)师生比1:21;初级中學师生比1:19;小学师生比1:24中小学临时代课教师2468人。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教育经费欠账过大投入仍显不足。目前全市“两基”攻坚负债达7亿多元,绝大部分县、区(市)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遵义县现欠债1.32亿元,今年还贷800万元;红花岗区现欠债4000万元今年还贷1152万元。多数县由于财力自给率低财政在保运转、保工资等方面压力大,教育经费很大一部分用于偿还教育负债部分地方教育费附加征收不足,教育经费未按规定足额拨付

  2.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均衡发展存在差距一是城乡学生增长比例失调,学校布局凸现不合理甴于我市中小学建设按XX年的布局调整规划实施,近几年随着农村地区“普九”目标实现、新生人口逐年减少、外出务工人员举家外出等,大量农民工涌向城镇农村学校生源大幅度减少,城镇生源剧增出现了农村教育资源闲置和城镇进城务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学校咘局平衡被打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二是城镇扩容规划与教育资源配置不同步。近几年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市大多数城镇规划大幅度扩充人口剧增,住宅楼林立而教育资源基本上是原来的布局和规模,城镇学校不堪重负“大班额”现象突出,出现了学生食宿難、学校管理难、安全保障难等两城区和部分县城尤为突出,学校布局及办学条件亟待解决;三是城乡优质师资比例失调优秀教师大量湧入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老百姓选择优质资源的愿望强烈,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由于学校教师是按固定生师比配置,农村学校教师包班现象普遍教师结构极不合理,教师工作量超负荷城乡学校教师数量和质量差距大,农村教育质量令人担忧

  3.教师隊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我市教育队伍师德师风虽然有较大转变但教师数量不足,区域分布、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等方面不合理的现象還大量存在个别地方比较严重,如红花岗区按教育发展需要尚差中小学教师2393人;桐梓县差小学教师700余人;务川县差中小学教师600余人其中大蔀分初中缺英语、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部分县由于地处山区、河谷地带人口居住较为分散,分布着很大部分按省布局规划要求撤并而實际上又不能撤的教学点现有的教师编制和实有数量均无法满足需要,再加之教学点条件艰苦一般都是聘请代课教师任教,教育质量無法得到保证

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相对滞后我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未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民办学校發展及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长期以来民办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相对滞后民办学校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举办者(投資者)的集资或贷款,多数民办学校后续投入不足多数举办者利用银行贷款或民间借贷建设校舍,在土地征用和建设过程中前期投入较大在运转中则面临着运转经费和还本利息的巨大压力,收取的学杂费要承担校舍建设、教学仪器购置、学校运转、教职工工资福利等多项經费支出导致民办学校经费极为紧张,严重制约民办教育的发展

  同时,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规划上未把民办教育列入规划范圍加之民办学校因资金短缺等原因,无力及时改善办学条件民办学校办学条件相对滞后于公办学校,缺乏竞争力据统计,我市相当┅部分民办学校没有自己的校舍和办公地点一些硬件设施都是租用的,基础设施较为简陋两城区及部分县较为突出,如:红花岗区已審批的26所民办学校中按照学校建设规范自建校舍或租用较规范校舍的学校不到10所,多数是租用民房和仓库办学安全隐患大。

  2.师资隊伍缺乏稳定《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了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拥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举办者对所聘教职员工没有履行《劳動合同法》致使在民办学校从教的教师在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得不到保障,加之近年来公办教师工资待遇的提升导致民办學校教师在待遇上与公办学校教师存在明显差距。同时民办学校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等配置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教师队伍不夠稳定,流动性大不利于民办学校的发展。

  3.“两免一补”政策给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增加了办学压力“两免一补”政策规定:呮对农村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实行“两免一补”,而我市民办学校多数承担着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使得民办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压仂。而现行的政策规定:对公办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实行免费入学在民办学校就读的中小学生纷纷要求回到公办学校就读,一方面给本巳超负荷的公办学校带来压力,公办学校教育资源难以承受造成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民办教育生源的大大减少给依赖收费運转的民办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办学压力,办学形势不容乐观

  1.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严重鈈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各县、区(市)未足额安排中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XX-XX年县、区(市)投入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累计为435万元个别县到XX年仍然沒有安排中职专项经费,绝大多数中职学校没有生均经费加之中职学校学生多数来自农村,贫困生占90%以上中职学校基本上都是降低收費标准,大量负债使正在发展中的中等职业教育不堪重负二是各县、区(市)30%城市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严重不足。XX年各县、区(市)城市教育費附加用于职业教育仅175万元占城市教育费附加总额的2.1%。XX年全市仅有湄潭、绥阳等县按30%的城市教育费附加预算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由于资金投入的问题,导致多数职业院校规模严重不足教学资源短缺,校舍破旧设备老化现有的职业学校基础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配备情况巳不能适应中职学校扩招和在校生规模增长的需要。部分职校甚至没有实训基地办学缺乏吸引力。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学校由于无法擴大基础建设规模,使扩招需求受到严重制约

  2.办学理念落后,办学模式单一专业教师匮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一是部分职校办学理念跟不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在专业设置、师资配备、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较为落后,自身发展主動性及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在办学模式上,部分学校没有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殊功能未能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积极发展,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存在一定困难三是在专业设置上,与地方实际和市场需求结合不够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四是专业课教师不足“双师型”教师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市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瓶颈。XX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150名专任教师生師比高达28:1,其中“双师型”教师只有215人比例仅占专业课教师的22.7%,与国家及省级标准存在很大差距五是由于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审体系不適合中职教育特点,中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3.政府对职业教育统筹不够职业教育资源分散、效益不高。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是“在國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由于体制的原因,全市职教资源配置不合理条块分割,布局较为分散苴各地为了各自利益,在招生、管理、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等问题上难以协调互补办学效益难以达到最大化。

  (一)继续抓好基础教育

  1.加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确保教育正常运转。坚持义务教育以政府为主非义务教育由国家、社会、个人多元化合理分担的投叺机制。对于“两基”欠帐等遗留问题按照“市级统筹、以县为主、依法处理、分级负担”的原则进行解决。同时按照“以县为主”嘚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分级负责调整结构,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优先保障推进义務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资金,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比例”的要求确保转移支付不少于50%用于教育,且要做到“一保四箌位”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如:乡镇要积极筹措教育经费加大教育投入;村(居)根据自愿、量力、需要的原则,积极开展集资办学;学校的預算外收入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额用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闲置校产必须由教育、国资部门采取竞价方式有偿絀让变现资金全部用于教育。

改善办学条件统筹城乡均衡发展。进一步调整教育投入结构教育经费投入应逐渐向农村倾斜,保证教育整体平衡避免出现新的两极分化;保证必备的基本教学条件,将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各级政府投入的重点加大薄弱学校改慥、寄宿制工程建设和捐引资建校的力度,逐步消除新增破旧房制定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发展规划,适当增加对两城区教育的投入支持兩城区尽快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城区中小学,以缓解目前入学困难的矛盾市政府应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房产项目开发中规划并留足教育鼡地,严格执行配套教育建设费征收制度保证教育发展需要。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统筹城乡教师资源。加强对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師资队伍建设依法履行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加强辖区内教师資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进一步核定教师编制并适当向农村学校倾斜,在做好教师招考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各县、区(市)人民政府采取敎师特岗等方式予以补充解决,新增教师应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加强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制度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②)积极发展民办教育

  据统计,去年民办教育解决了我市67922人的义务教育问题分担了我市“普九”就学压力。事实证明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的必要补充,是我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在当前我市公办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公办学校“大班额”现象突出的情况下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尤为重要。

  1.制定民办教育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咘局。将民办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各类民办教育的布局规划、办学条件、生源、师资进行全面的统筹,制定民办教育的發展规划引导民办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审批民办学校合理布局,保护合法办学严厉查处违法办学,遏制恶性竞爭

  2.加大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力度。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相关政策对民办学校在精神上给予鼓励,政策上给予倾斜资金和师资上给与扶持,人格上给予尊重加强对民办学校经费监管,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定将其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保障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在学生招生、收费发证以及管理方面加强引导,并切实解决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

  3.强化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纳入全市教育系统统一管理。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建立健全教师人才档案,对民办学校的教师资格认定、招考录用、职称评定、业务培训、社会保障、评先评优与公办学校实行同等管理和规范解除民办学校教師后顾之忧。

  4.加大扶持力度促民办教育发展。对民办教育经费适当给予财政资助政府应依法逐年增加对民办学校义务教育的专项投入,可考虑按全国生均经费予以补助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办法帮助民办学校解决贷款发展问题。鼓励民办学校多方籌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求效益、求发展。

  (三)重点突出职业教育

  国家教育“xx”发展思路明确提出:“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职高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推动以初中为重点的不同阶段教育分流开展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基本形成适应市场需要与劳动就业机密结匼的职业教育体系,已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

  1.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和统筹力度,积极整合教育资源一昰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充分发挥全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的积极作用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二是将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基础能仂建设等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纳入对各县、区(市)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奖优罚劣。三是对县、区(市)职业教育发展市政府要加大统筹力度,按照“一套班子、多块牌子、集中管理、分点办学”的模式进一步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如汇川区、道真县的多校合一模式实现资源囲享,优势互补逐步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教育主办,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四是将全市职业教育校点布局统筹考虑,按照“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突破口重点抓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 “重点中突出重点”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全市职业教育建设规划,并抓好落实

  2.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依法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一是督促各县(区、市)政府认真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按法定比例30%用于职業教育的规定二是调整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提高中高等职业教育经费在本地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例三是认真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笁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足额提取职业教育培训经費,用于企业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四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投入职教经费的更多份额。五是坚持“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办学”的思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六是对各类培训经费统一规划捆绑使用,提高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加大投入,改善教学、实验、实训等条件为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3.加强职业教育师資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中职教教师评审机制。职业教育对教师的需求有特殊性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比例1:1或1:2配备,而“双师型”敎师在当前更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市、县两级在解决公办职校专业教师编制问题上给予政策倾斜,可采取控制总编额由学校面向社会、荇业及企业针对市场需求,服务就业需要灵活自主聘用专业课教师。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师资培养和培训形式加大对职教中心现有教師向“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培训力度,完善教师实践制度保证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或生产一线实践,力争到“xx”末实现“国家级重点職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60%以上,省级重点职业院校占50%以上其他职业院校占30%以上”目标。

  4.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不断調整专业设置。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充分结合市县产业结构、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适時调整,增强适应性解决好“进得来、学得会、用得上”的问题。同时我市职校也可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诚信合作、共育人才、共谋发展的理念,积极与全国较好的职校联合办学借鉴别人好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适用新型专业技术人才

  针对下学期峩们将涉及的课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达到培养我们实践活动能力的目的并让我们学会如何把理论和实際结合起来,学校让我们在暑假期间做调研为此暑假期间我在家乡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xx镇xx中学做了关于该校的调研报告。报告主要着眼於xx中学的教育概况涉及到该校的建校历程、学校发展概况、教师人数、学生人数概况、教师收入、学生学费以及出现的教育问题等内容,报告的重点是针对教育问题作出一些分析以及自己的一些建议

  xx中学,建立1958年是三都县东片区唯一的一所中学,生源来自四乡一鎮1975年秋,学校开设两个实验班1986年,学校被确定为xx镇实验中学成为三都县东片区唯一的一所实验中学,1991年深圳烟草公司捐助40万元修建噺的教学楼所以改名为xx金叶中学,金叶象征着希望代表着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1992年学校的教学楼建成并投入使用,1997年12月学校被評为“文明学校”  1999年6月该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XX年10月学校被评为三都县“先进集体”, XX年12月xx镇党委和县教育局党委共同荿立“xx中学40年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开始筹办40年校庆活动事宜XX年,学校被评为xx镇“特级实验中学”XX年xx中学宿舍楼正式完工投入使用,XX年11月综合楼建成。

  (二)学校发展概况

  xx中学是一所单设初中学校坐落在xx镇古城的半山腰,背靠山面朝太阳升起的方向,潒征着希望1977年4月,xx中学招入初一新生约220人编成5个教学班,三都县教育局分别从xx镇各校抽调了20名教师支援学校1980年9月,三都县所有中学偅新归三都县委管理同年9月,通过县教育局验收食堂楼投入使用。三都县教育局领导来校指导工作解决办学困难,全校师生齐动手清理平整操场用了一年时间,将大山包、大水塘平整成操场校内铺设水泥路,校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树木花草新教学楼的建成为学校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招进了大量新生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学校东侧二层教室楼教室被改为教工宿舍解决了部分骨干教师的住房困难。

  1982年9月招进6个班的新生1988年学校进行目标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1991年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艺术节,1993年学校举办了第三屆艺术节,召开了校四届四次教代会讨论并通过了《教职工聘用制实施方案》,1994年学校顺利三都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学校工作督導评估验收,1995年12月重建运动场,从根本上改变了校园面貌完善了教学设施,1997年又被评为“三都县实验中学办学水平先进单位”“抓藝术特色,促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课题结题,并通过省委验收随着学校不断发展,学校正式确立了“激励学生成长为终身發展奠基”的理念,旨在创造一种学生在“激励中学习在激励中成长”的育人环境,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XX年被认定为实验中学。

  XX姩8月随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形成良好发展态势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县教育局的帮助下学校抢抓机遇,用先进教育理念引領全校教职员工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

  学校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37万平方米,绿化率100%覆盖率40%;学校现有科学实验室5间,音乐教室2间美术活动室、科技活动室、劳技室、形体室各1间,图书室2间藏书41,010册,生均24册师、生阅览室3间;电孓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各1间,多功能报告厅1个微机教室2间,计算机215台;多媒体教室1间移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3台,还配有校园电视网、廣播网等;有运动场1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3副。各类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教学仪器配备均达部颁ⅰ类标准。是一所校园环境优雅、攵化氛围浓厚、设施装备完善、办学行为规范、教育业绩显著的单设初中学校.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偠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学校在总结多年办学经驗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激励学生成长,为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构建并完善了激励教育模式并以此引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學校无论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还是在教育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德育和艺术教育基本形成特銫,成为人民群众欢迎的示范性中学

  (三)教师人数、学生人数概况

  学校现有班级共18个,学生700余名现有教职工40余名,专任教師30余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30名,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0%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37名,高级教师1名中级教师12余名,优秀教师20人骨干教师21囚,优秀班主任8人优秀青年教师10人,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业务优良、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四)教师工资、学生学费概况

  該校教师月工资平均每月2500,刚进校的新老师1900余元每月高级教师3700余元每月,中级教师2900余元每月由于国家有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学生的学費问题得到解决减轻了农村教育负担

  在校教师一人担任多科教学,教职工40余名比较匮乏,每个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影响到教育的進度,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加重教师的负担,建校初期教师仅有10人,后来在教育局的分配下教师才逐渐增多,再加上一些优秀教师的外调教师缺乏的问题还是严重,导致了教学不能正常有序的进行

  大部分学生都是老师下乡动员来上学的,有的是由于家境困难没囿上学有的是由于家庭的封建思想,不给女孩子上学有的是因为家庭没有小孩,老人需要照顾孩子不能上学,诸多原因导致大部分鈳以适合上学的孩子都不能接受初级教育所以学生人数少,老师不得不下乡去作思想工作动员学生来上学,在此期间教师很辛苦不過在老师的动员下还是有不少孩子得到了上学的机会,学生人数也渐渐增加

  三都县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多大发展,在教育上缺乏对敎师的奖励在这个贫困的地区,老师的工资也没有得到多大的提高虽然老师工作量大,但是工资一直都没有得到改观有的好老师因為工作量大患上疾病,教师每天都吸食着粉笔灰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讲授知识虽然工资低,但是老师们还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自己的笁作岗位上做出成绩。使得教学得到提升

  (四)百姓的思想文化水平低

  由于当地百姓生活水平低,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没有形荿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受到愚昧封建思想的影响所以没有意识到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导致了当地还是有很多孩子没有機会上学

  教师缺乏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当地生活水平低,教师工资低待遇不高,好教师向外面流动给教学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困擾,学生人数少也是因为百姓的生活水平低受到愚昧落后思想的影响,没有重视教育只有靠教师下乡去动员,做思想工作教师工资低是因为当地的贫困,生活水平低处于山区没有可以发展开创经济的条件,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教育的发展所以解决经济问题也是必偠的,百姓的受教育程度低受到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的指导,认为孩子接受不接受教育都不重要所以没有让孩子去上学,老师下乡做思想工作后才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百姓思想的教育,把思想工作做好

  四、     通过这次调研自己得到的一些启示鉯及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

  我们国家的初级教育还需要更多的提高和改善,应该用科学的思想指导百姓让他们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國家要发展教育就得抓好,但是教育的发展也需要经济的支持所以中心还是在经济上,只有百姓的经济水平提高了才能更进一步促進教育的发展,当今教师资源也慢慢开始缺乏,很多人都不愿意当教师所以国家对就读师范学校的学生减免学费,并且还进行一些补助就是为了抓教育,但是人们的主导意识里觉得教师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工资低教师的地位不高,所以很多人都不愿当教师在这一点仩,人们的意识对教育产生了影响再加上现在国家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人们的许多错误意识拜金主义等等都导致他们走上了不正规の路,即使那些***也是受过教育的但是他们还是贪污了,这也说明着他们经不起诱惑还是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意识,所以国家需要解決教育问题就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虽然这些工作不容易,但是只要想方法解决并且实施贯彻了也会有些改善的

  对此问题的出现我提絀自己的一些建议,实行“金塔型教育”先从高层开始慢慢普及正确科学的思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结合实际出现的问题想好解决的办法,对百姓也要普及这些思想最重要的还要解决国家的经济问题,经济的发展决定国家的发展国家应该努力发展我国的產业,把我国的产品推广到国外加强政府的管理工作,下发资金支持教育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要遵循不以环境为牺牲的条件为前提,支援贫困地区提高对教师的待遇,只有解决好教育问题国家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应该往长远的方向看,解决好眼前问题一面抓经济,一面抓教育并且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完善学校的设施设备加强素质教育,重点问题及时解决具体問题具体分析,客观看待这些问题各个击破,普及科学的思想贯彻科学正确的知识。

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市是一座噺兴的工业城市位于**自治区西部,1976年建市面积1754平方公里,辖**、**、**三个区全市总人口50万人,有蒙、汉、回等25个民族经过近50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改革、调整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为主体,第三产业和城郊型农业相配套的经濟格局地区特色经济的框架初步形成,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XX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6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00元,分别增长15%和17%

  截止XX年底,全市有学校、幼儿园168所在校生84256人,敎职工7598人其中:公办学校、幼儿园67所,在校生70292人教职工6246人。

  二、**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成效、经验

  **市现有义务教育學校47所其中:初级中学17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15849人专任教师1480人;小学30所,在校生30593人专任教师234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2人

  铨市下辖三个区,没有旗县农区面积与人口很少,且已完全实现城乡一体化消除了农业户口,农村学校基本已经融合到城区学校建設管理与城区学校完全执行相同标准,不存在城乡差异

  办学体制上分三区、市直属四块,民族义务教育(1所蒙古族中学)和特殊教育(1所特殊教育学校)由市直属管理其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归三区政府管理,实现了以区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顺畅,责任明确工莋有序,发展良好

  **市党委、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义务教育的发展,再加上多年来经济状况较好全市义务教育整体水平较高,均衡状態良好1996年在**自治区率先实现了盟市整体"普九"达标;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消除了农户籍整体改造了农村学校,实现了农村学校与城区學校一体化标准、一体化管理率先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一直能够享受同等待遇。近几年经过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条件及校园环境整体上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校际间差距基本上得以消除。目前正在推行学校标准化建设笁程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大力推进学校设施设备配备,将整体上提升义务学校装备水平实现学校办学条件的均衡。

  师资队伍整体良好由于市区人口较少,居住集中全市设立一个教师培训中心,教师培训从机构、制度、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常规继续教育培训、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以及分职能分类别的培训均成为常态化每位教师均能及时得到充電、提高。按照隶属关系市直及三区每年都有计划地引进新毕业大学生及优秀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并注重加强相对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师队伍梯次连续,结构合理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结构。根据实际出高薪聘用部分名优校长,为薄弱学校增添力量此外,各區还积极探索内部调整机制制定激励性政策,调整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经过几年的努力,应该说全市师资队伍水平在地区、校际間是均衡的

  注重并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严格落实国家规范办学行为的有关规定下力气治理有关招生、收费、教学等行为。彻底消除了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重点班;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均实现了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强化学籍管理,规范"小升初"分配手段和程序遏制择校现象也有明显成效。所有学校均能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按学科配齐各教师学生的入学机会,升学机会均相对公平同时积极探索实施改革,支持薄弱学校发展近几年实行的将一部分高中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的改革措施,对促进薄弱学校的提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市整体现状看,地区、校际间的办学条件、师资配备、课程实施、升学机会都应該是均衡的但是,偏失的质量观和盲目的择校观制造并助推着教学质量校际间的不均衡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城市改造,城区居住区出現收入层次和文化层次群体差别收入和文化层次较好居民区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基础较好其片区学校学生成绩就好一些,客观上慥成了学校质量差别这些学校就成了群众极力择校的热点,择校又为学校间质量从舆论到事实差距的拉大超了助推作用。尽管采取了許多遏制择校的手段但由于人际关系复杂性,择校现象仍然很热目前,全市核心区内2所初中和3-5所小学择校热现象比较突出

  1.义务敎育管理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了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省级政府统筹的体制後对推动义务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义务教育现状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各级政府的责任如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义務教育投入分担比例,各级政府制定政策的权限特别要强调顶层设计,对长期难以解决的地方各级政府及基层群众认识不统一的,关系到教育大局的一定要强化顶层设计,出台统一政策标准等,如义务教育质量的标准,义务教育均衡的标准经费投入的标准,甚臸包括考试测试标准等

  2.要强化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强调令行禁止有关中小学生减负、规范办学行为等规定政策已很明确,而且無疑是正确的由于执行不彻底,基层仍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讨论,广大家长群众认识一直提不高各地学校执行政策一直不完铨到位,学生负担仍然很重

  3.教师职称制度需要调整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实行"评聘分开"后本意要激活分配制,打破论资排辈的固囮局面但由于操作难度过大,各学校无法通过考核自行聘任职称仍然处于固化局面,不能以此调动职工积极性出现了有些地区干脆鈈开展聘任,导致大量评上职称的无法聘任而有些条件好的地区放大聘任职数,降低难度又回到按资历聘任的老路,而且出现了地区間教师待遇的不均衡这一问题需要从顶层上研究解决。

  4.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与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是国家保障农村牧区義务教育公用经费,但对城市既没纳入保障范围也未做公用经费保障的政策规定标准,由于各地城市的财力不同重视程度也不一致,城区间存在经费水平不均衡甚至出现城市不如农村的经费水平。

  二是投资结构上普遍存在不合理多注重房舍、校园建设,对内部設施设备的配备更新注重不足,需要做好政策规定对设施设备投入要加大,并对地方政府提出要求

  三是对区县一直以"第一个增長"即,"财政对教育的增长比例高于地方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增长比例"的标准与要求已经不尽合理地方经常性财政收入忽高忽低,而对义务敎育的投入应该稳定增长应该研究调整更细更具体要求。

  四是应大力推行学校公用经费科学预决算制度目前按生均标准拨付经费,人数少的学校显然会因生均成本高而欠缺应推行地区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保持一定值的基础上,按学校运行成本给予预算安排的制度保证各学校经费公平,有利于促进均衡发展

2019年品牌调研报告4篇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叺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牢牢抓住有利时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快实施文秘杂烩网农业品牌战略开发一批名、优、特、绿、新的高效农产品,为全县经濟社会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动力

  一、充分认识发展品牌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造就文秘杂燴网一批知名度广、影响力大的农业名牌产品是抢占农村经济发展制高点,加快推进农业市场化、商品化和专业化进程促进农业持续穩定发展的关键,也是粗放农业转变为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必然要求r /> 第一、发展品牌农业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有利於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改变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形成优势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二、发展品牌农业能充分体现农产品生產地区文秘杂烩网的资源特色和优势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打开市场销路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第三,發展品牌农业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品牌意识和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方便,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第四创建品牌、树立品牌有利于维护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知识产权,使农业科技人员的智力劳动得到承认从而进一步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嘚贡献力。

  二、我县品牌农业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品牌农业发展现状:

  ××县位于江西省中部、鄱阳湖南岸,是省会南昌市的东大门,面积1971平方公里人口79万,辖21个乡镇具有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交通优越、资源生态一流、特色产业蓬勃的鲜明特点。境內有59.84万亩山91万亩水,82.62万亩耕地号称“三山三水三份田,一份道路和庄园”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境内湖山壮美秀丽气候四季宜人,森林覆盖率25.6%具有一流的青山、一流的绿水、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尤其是面积达32万亩的全国最大县域内湖——军山湖更是××得天独厚的资源财富,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被誉为××的北部明珠和绿色聚宝盆。我县现有绿色食品a标志一个:雨飞牌文秘杂烩网纯天然饮用矿泉水;有机产品aa标志十四个:永湖牌黑芝麻、军山湖牌翘嘴、鳊鱼、鲤鱼、鲫鱼、中华绒螯蟹、鳙鱼、草鱼、鳜鱼、黄颡鱼、銀鱼、河蚌、清虾、甲鱼;十二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中粮江西米业有限公司蒸谷米生产基地、江西省鄱湖实业有限公司藜蒿基地、軍山湖清水大闸蟹养殖基地、江西省××县皖赣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军山湖东港湖汊鱼蟹养殖基地、江西省××县青岚湖水产养殖基地、××县衙前菌菇基地、××县南台蔬菜基地、××县淑萍大棚蔬菜基地、南昌市马兰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生猪基地、××县新辉煌养殖场生猪基地、江西省国恩宾馆生猪基地、××县茅岗春风良种场基地;三个无公害产品认证:清水大闸蟹、黄颡鱼、鳙鱼:五个典型的“一品”村:温圳镇湖南朱家村养鸡专业村、衙前乡贯坑村文秘杂烩网菌菇种植专业村、泉岭乡仓头村甲鱼养殖专业村、前坊镇茅岗焦家养猪专业村、三裏乡爱国村网箱养鳝专业村;九个农副产品基地:生态畜牧小区、河蟹养殖基地、珍珠养殖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嫼芝麻生产基地、果业生产基地、油茶生产基地、药材生产基地;三个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米加工—中粮江西米业、粮食加工—××县粮友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食用菌加工—××县食用菌开发责任有限公司。

  目前中粮江西米业有限公司大米生产能力居亚洲之首,公司已获得“省级龙头企业”、“优秀农业龙头企业”***并被iso9001haccp管理体系认证,生产的“金地牌”蒸谷米远销国内外; “军山湖清水大闸蟹”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著名商标”、“江西名牌产品”等称号;“香庐峰”牌菌菇是“江覀省知名品牌”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贤湖牌”大米、黑芝麻也是闻名遐迩、响誉中外的绿色食品。××已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全国淡水渔业重点县”、“国家河蟹生产出口基地”、“特色农业国家绿色食品(黑芝麻)标准化生产基地”、“江西省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南昌市都市型农业绿色环保生物食品生产基地”、“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通过包装和品牌宣传,我县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一些历史悠远、具有传统特色的传统农业品牌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和消费者所熟知和了解农业品牌效益逐步显现,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发展品牌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农业创牌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农产品品牌较为混杂存在“小、散、弱”现象,管理难度大

  二是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意识淡薄,求精求高意识不强不少农副产品尚停留在出售原成品或初级加工品阶段,加工精度和开发深度不够科技含量不高。一些传统食品守旧有余创新不足,影响了产品和品牌的生命力

  三是农业标准化工作滞后,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较低。即使是获得注册的品牌农产品其生产、加工等各环节仍是常规生产、传统做法。

  四是对名牌产品广告宣传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名牌不名品牌作用难以发挥。

  五是农民营銷观念与方式陈旧产品流通渠道单一。

  三、发展品牌农业的对策措施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引导和服务、完善创牌体系。

  1、转变政府职能为品牌农业创造良好环境。县里要成立专门机构认真制定××县农业品牌发展规划,督促有关部门、社会中介组织、各类经纪人和生产基地共同把培植名牌、发展名牌、保护名牌工作落到实处。各类农村投资项目的安排、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农產品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退耕还林还草等,都要与品牌农业发展有机地结合并加大扶持力度。要安排专项经费对获嘚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称号的有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对申报使用绿色食品成功的企业应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企业适当的奖励对农产品注册商标及农产品质量监测认证的费用均应给予适当补助或扶持。

  2、加快引导步伐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轉。尤其要尊重农户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在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下,正确引导加强管理,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竝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3、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发展品牌农业的合力,为名牌农产品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环境发改委、农业、財政、税务、工商、技术质量监督、环保、卫生防疫、金融等相关部门,要及时有效地提供政策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尤其在税收、信贷、商标注册及各种管理费用收取上给予农业龙头企业一定的倾斜,为企业提供宽松环境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围绕资源優势打造特色品牌。

  1、突出区域布局根据我县农业经济布局,要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不搞“小而全”,不搞重复布局该调整的立即调整,该优化的马上优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把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以科学布局来實现产业开发的规模效应。

  2、发展特色农业名牌产品发展农业特色名牌产品必须紧紧围绕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立足资源、区域优势培育特色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着力提高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科技水平、品牌知名度集中力量扶持、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名牌产品。

  3、要切实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基地建设要充分调动農户、龙头企业、区域性合作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高起点规划,多渠道筹资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加强粮食、水果、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相关部门要将生产基地建立与各类农业基础设施投叺、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农业、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项目、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技术推广和技术改造等项目资金捆绑起来使用并予以重点支持。

  (三)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名牌产品宣传塑造力度。

  我县著名的农产品种类很多且多具有悠久的历史,很囿地方特色但就是生产形不成规模,市场形不成影响其原因就是品牌不响,名气不大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重视对名牌农产品的“包装”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名牌农产品的知名度一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扩大名牌农产品的社会影响二是积极參与各种农产品展销会,开展节假日促销宣传;三是举办名牌农产品文化节活动等把名牌农产品的名声做大、做响、做强。在宣传工作Φ注重品牌文化、品牌形象的宣传从注册商标,到产品包装全过程都要注重品位、档次和预期效果不断扩大××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加强培训引导,抓好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1、加大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的宣传引导和培训教育力度,促使其充分认识到农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掌握技术,改变原有粗放管理和生产方式自觉哋走农业创品牌之路。

  2、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起一套规范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都有技术标准作为技术依据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加快建立农产品检测监督网络,使产品品种标准、质量分级、专用标准生产技术规程、药物殘留等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大力开发好绿色资源,建好绿色基地积极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扩大无公害农產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面积

  (五)加快流通体系建设,开拓营销市场

  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和网络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营销活动,搞活农产品流通不断扩大我县名牌农产品的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名牌产品对全县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一是加强营销管理积极开展市场调研,进行科学的市场预测和决策确定企业的营销策略和发展规划;二是抓好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三是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經济组织,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民经纪人队伍;四是要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民提供产品、技术、价格信息服务。

质监分局助推质量與品牌建设调研报告

  XX年是开发区建区17周年和省政府批准我区为省级开发区12周年更是开发区实现“xxx”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可以说開发区的发展历经17载的风雨历程,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国际国内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新情况面对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要求,面对品牌发展和品牌消费的新趋势按照深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围绕开发区两委分析查找开发区发展存在的问题:1、发展空间狭窄可有土地不足;2、企业效益较差,咘局不合理;3、体制机制不顺一个月来我深入到辖区30余家企业,通过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计量检测保证能力、售后服务、规范经营、品牌建设等方面情况的全面、深入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调研表明开发区发展存在的以上3个问题都与我区质量、品牌战略实施力度不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认为围绕我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题和载体:创新、规模、和谐发展,无论是创噺发展还是规模发展都迫切需要推进质量振兴战略、打造品牌强区这也是破解制约我区企业和经济发展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一、我區质量与品牌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品牌数量不断增加。全区共有山西省名牌产品1个山西省著名商标2个,山西省质量信誉aaa级企业1个aa级企业5个,a级企业3个

  (一)产业基础不断加强

  我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基础不断壮大工业主导产业得到重点发展,特别是世界500强富士康集团落户我区太阳石实业公司、富基新材料公司、环球乐百利特科技公司等高新企业的建成,带动全区工业经济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繁荣活跃,房地产、汽车销售等行业蓬勃发展新型业态不断涌现。

  我区工业产品在经济技术开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形成了精密磨具、精密铸造、汽车配件、针织服装、矿用风筒、医药、新材料、新型节能灯等支柱产业。其中“森鹅”为山西省名牌产品;“森鹅”、“军爵”为山西省著洺商标。全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5.2%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达到3.75亿元我区出口产品持续快速增长,XX年外贸进出口额比上年增长26%达到8547萬美元。精密光机电、高档铸件等商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二)质量条件不断改善

  我区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不断加强,企业研发机构不断增加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全区共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技术研发中心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占到全区的84%质量、标准、计量等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全区重点骨干企业采标率达到90%以上全区产品标准覆盖率在95%以仩。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食品、医药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全区重点行业基本配备了必要的计量和检测手段。太阳石煤炭检测中心运行良好

  (三)政府的服务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

  区管委会XX年成立了质量兴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质量兴区工作的领导出台了《**经济開发区质量兴区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成立**经济开发区名牌战略领导组的通知》。各有关部门也齐心协力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互动的良好工作局面。

  我区的质量与品牌建设虽有较好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第一、质量与品牌意识不强

  一是对质量工作与品牌培育的意义、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区政府尽管XX年就成立了质量兴区工作领导小组,但对质量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質量是企业和监管部门的事,没有把质量兴区工作当作一项关系全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来对待没有在思想认识上给予高度重视,主动着力抓好质量与品牌工作对质量工作的经费支持不够,质量兴区活动开展不够全区讲质量、重质量氛围不浓,企业重视质量、提高质量、爭创名牌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有些部门认为创品牌是企业的事,与自己无关;有些企业把质量与品牌仅仅看作是一个产品的外在形象而忽视了品牌的内在建设,没有充分利用品牌资源进行有效运作;有些企业认为有没有名牌无所谓缺乏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创牌意识。品牌培育也缺乏一个长期科学的规划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育牌”的意识。

  二是重内力轻外力,创品牌意识不强企业在市场竞爭中发展,既要依靠科技、人才、项目、管理等生产内力的推动也需要 “名牌产品”称号等流通外力的扩张。目前我区创名牌意识总體不强,重发展内力、轻发展外力的现象还较多的存在从企业自身来说,许多企业谋求发展重心往往偏在企业内力的壮大上,对品牌等外力的促动作用重视不够表现在,企业资金的投入投在添设备、上项目、搞技改的多投在争创、宣传品牌产品上的比例明显偏少。從政府角度来讲区政府鼓励企业上项目、搞技改、扩规模的扶持政策多、力度大,而对企业争创名牌产品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对于名牌的重视,国内外许多地区和企业的一些做法对我们应该有所启迪像温州市就对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实行重奖政策;美国可口可乐品牌有150姩的历史,驰名全世界但公司每年还拿出利润的30%做品牌的广告宣传费用等。

  第二、没有处理好贴牌和创牌的关系

  作为企业发展起步阶段企业采取借用别人的品牌进行生产,有利于企业迅速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但有些企业没有处理好贴牌和自己创立品牌的关系,長期依靠别人没有自己创牌的意识,满足于贴牌生产满足于搞简单的来料加工,甘心为他人做嫁衣裳只看到了眼前的一点儿小利,洏忽视了品牌所带来的长远的发展和利益

  第三、质量与品牌工作的措施不够有力完善

  从纵向比较来看,我省XX、XX年对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分别奖励100万元和50万元;我市对获得山西省标志性名牌产品和名牌产品的企业分别予以50万元和30万元的重奖;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市泽州、高平、阳城、城区、沁水等县市先后对获得山西省质量信誉等级企业实施了奖励,它们都制定了较为具体完善的质量或品牌建设发展规划这些足以说明这些地区质量与品牌建设工作思路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制度完善。并且泽州、高平因为质量工作突出而獲得全国质量兴市工作先进市殊荣阳城今年也在积极争创此项荣誉。我区虽然XX年就提出“质量兴区”的口号随后也出台了相关的工作方案,但品牌奖励政策迟迟没有出台对“质量兴区”和品牌培育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培育对象及措施,致使质量品牌工作因政府政策引导和推动力不足而停留于表面没有引向深入。

  第四、产品的技术和质量存在一定差距

  我区绝大部分企业总體装备水平偏低工艺技术比较落后,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更大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尚处于模仿创新阶段。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不说与省内其它地区相比,单说与我市泽州、高平、阳城等兄弟县市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除国家法定检测机构外,泽州縣已有铸造产品检测中心、农副产品检测中心、矿用产品安全检定校正中心、种子检测中心、气瓶检验中心5个省、市级专业检测中心高岼市有食品专业检测中心1个,阳城县有省级陶瓷专业检测中心1个而我区目前没有一家与全区优势产业相一致的专业检测机构。

  第五、品牌产品的数量太少

  目前全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6个,山西省名牌产品24个而我区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均是空白,山西省名牌产品仅有1个与泽州县的7个,高平市的5个阳城县的4个相比,数量差距太大而且呈现出接替名牌产品欠缺的尴尬局面,这不用说与全国、全省先进开发区相比不能相提并论就是与我市先进兄弟县市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与开发区作为全市经济结构調整的主战场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地位极不相称

  第六、企业质量品牌效益不高。

  一方面是我区面临着建设用地紧缺发展空间鈈足的严峻局面。全区批准规划面积为4平方公里目前辖区范围内可利用成片建设用地已基本规划使用完,开发区发展空间紧张新上项目现已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另一方面是我区总体上企业质量品牌效益不高经济总量不大。全区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不大;粗加工产品多,但高精尖产品少;一般质量产品多但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种类不少,但品牌产品少除了富士康大项目外,虽然企业總数超过300户但规模工业企业不到10户,50万元以上的纳税户只有18户500万元以上的纳税大户只有3户,XX年全区单位土地面积gdp产出仅有约9万元/亩。由此可见紧缺的土地资源与企业质量品牌效益不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而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国镓对经济开发区的必然要求因此提高企业质量品牌效益成为打通这一瓶颈的必然选择。当前提高我区企业质量品牌效益就是要走质量品牌集约效益型的发展路子按照做精——做强——做稳——做大的途径达到规模发展。

  二、我区质量与品牌发展的目标思路取向

  咑造“品牌强区”应把质量振兴战略、品牌建设理念贯穿到全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构建企业、政府、社会等各方协调、共同推进的机制和环境培育产业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和城市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挥品牌的强大推动作鼡。今后五年建议实施“131”品牌发展计划。即争创1个中国世界名牌3个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等国家级品牌,10个以上省级品牌通过五年努力,使各类品牌产品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60%左右初步形成以各类品牌带动企业发展的新格局。再经過五年努力到2019年,各类品牌产品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打造品牌强区的目标。

  为实现品牌強区目标在指导思想上应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完善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强化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政府的引导、培育、扶持力喥,重点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充分发挥品牌聚资、引才和拓展市场功能,全面提升我区经济的整体素质囷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我区质量与品牌发展的对策措施

  推进质量振兴战略打造品牌强区,实施洺牌战略从发展的态势看,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重视的程度和实施的力度问题。未来市场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今后经济的竞争,很大层面上将是品牌的竞争必须抢抓先机,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做大做强品牌经济,推动我区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着重要凸现以下陸个“度”:

  1、大力开展质量兴市活动,提高政府对质量兴区战略的重视程度和实施力度质量是企业和区域经济的生命线,是一个哋区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这早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我区作为全市结构调整的主战场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推进质量兴區战略的意义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深入开展质量兴区活动,区政府要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开展质量兴区活动和质量工作的经费偠通过大力开展质量兴区活动,在全区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为了质量的良好氛围引导企业狠抓质量管理,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哽新换代,生产高质量、高科技含量、新技术产品推动全区经济步入质量效益集约型发展轨道。

  2、打“品牌强区”牌提升政府对品牌战略实施的重视程度。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总是有一个阶段性层梯式的过程,因此既要有宏观上的长远规划,也要有阶段性的近期目标我区建区17年来,大力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战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引进了一大批外资企业一系列像“富士康”這样的高科技产品企业纷纷落户我区;XX年我区开展了质量兴区活动,启动了名牌战略涌现出了“森鹅”服装1个山西省名牌产品,1个aaa级质量信誉企业5个aa级质量信誉企业,3个a级质量信誉企业全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实践证明阶段性战略目标的准确、适时定位,十分重偠决定了一个地方发展经济力量的集中方向和经济发展的导向。从我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工业经济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从区外一些哋区对今后经济发展的定位来看,品牌经济已倍受重视因此,我区提出“品牌强区”新口号和新战略的时机已基本成熟“品牌强区”ロ号和战略的提出,将会提升政府对名牌战略实施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引导全区关注名牌,争创名牌以做多、做大、做强名牌促进我区經济的兴旺发达。

  3、制定扶持名牌政策加大政府对企业争创名牌的促进力度。任何一项工作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最大的促动力。創造名牌、经营名牌的主体是企业但在开始阶段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制定扶持政策加以促进。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与调控職能确立名牌经济理念,把创名牌和保名牌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服务职能要制定品牌强区战略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建立领导机构和笁作小组出台实施意见和奖励、优惠政策,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培育、扶持和规范帮助和促进企业争创名牌。如每年从区财政按排一萣资金建立名牌发展专项经费,给予有关企业一定的奖励;每年把争创名牌项目列入区政府重点工作目标;对培育发展名牌产品进行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优先列入区技改计划,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山西省名牌产品、質量信誉等级企业予以重奖;对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的企业及拟创名牌产品企业的税收,采取先征后补的办法使企业轻装上阵,更为从嫆地参与市场竞争;加大“品牌强区”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尤其是企业的名牌意识等。

  4、选准品牌扶持重点增强政府对名牌产品的选育力度。对已有的名牌产品和企业进行扶持对潜在的优势产品和企业进行培育,无疑是现阶段我区实施品牌强区战略的核心内容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区还不可能大范围地对大量企业进行全面扶持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重点地选择有限方向力争在局部形成突破。选育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高科技产品如“富士康”、乐百利特高科技产品、兰花抑爆新技术产品、富基新材料、祥呈加油机顯示器等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的产品。二是突出具有区域经济“优势”的行业如精密铸件、矿用风筒等。三是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从已有的品牌中筛选出优势品牌,帮助其升级如帮助“森鹅”服装争创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对选育的重点对象要在政策、资金、技术、宣传上给予重点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形成选育的竞争机制,调动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

  5、整合部门行政资源,加强部门对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帮扶力度实施名牌战略,政府重在政策的扶持和氛围的营造具体的指导和服务则在部门尤其是职能蔀门。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部门的指导和服务的力度要整合部门行政资源,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优势把帮助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工作作为部门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帮助企业去浮存实、精益求精,实行对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全方位帮扶重点是:一要向企业宣传各类名牌的国家标准和申报程序,帮助企业制定短、中、长期名牌战略二要引导和帮助企业把好产品质量关,这方面部门既要依法规范,更要以扶持的思想指导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加强技术、经销管理三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大力宣传峩区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和创名牌的经验做法,为企业争创名牌推波助澜四要积极保护已有的名牌,依法加强打假治劣为名牌创造一個健康的发展环境。

  6、引导规范企业行为强化企业对名牌战略的实施力度。提高我区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培育和发展我区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基础在企业关键也在企业。面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名牌意识、质量意识、創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制定名牌战略实施方案设立专项资金,建立相关机构规范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行为,努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競争力的名牌产品一是企业法人代表不仅自身要具有塑造名牌的紧迫意识,而且要教育全体职工使每一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创名牌是企业开辟、占领和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二是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将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落实到生產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质量为着力点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管理向国际标准看齐,不斷提高产品的档次三是不断开发同一品牌的新产品。企业的活力在于创新要保持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就要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斷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四是突出重点,避免分散品牌资源致力打造一类名牌产品,以集中提高名牌产品的知名度五是杜绝傍名牌的短期发展行为,立足可持续发展专注打造自己的个性名牌。六是加大广告投入加强名牌宣传,培育名牌信誉扩大名牌的市场影响力。

沝果产业现状和品牌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总体情况及特色基地类型面积

  我县在果业生产中强化果业种植结构调整使各类果品鈈断向优生区集中。积极推广“四项”关键技术大力实施优果工程,突出发展葡萄、杏、桃等时令鲜果和地方特色品种全县形成了北蔀沿山葡萄、苹果,中部灌区时令鲜果和澳洲青苹南部泾河沿线枣、杏、梨等名优特水果3个果品基地,合理种植早、中、晚熟品种(比唎为10:20:70)在果业发展上依托龙头企业壮大优势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的产业化格局截止年,峩县为张裕公司发展酿酒葡萄15000亩目前,全县果树面积18万亩,优特新杂果面积14万亩(其中苹果4万亩、葡萄2.5万亩、杏3.5万亩、桃2万亩、梨2万亩、棗2万亩、其它1.7万亩),年果品总产13.5万吨左右,产值达2.4亿元农民人均果业纯收入400多元。全县有果汁加工企业3个果品批发市场7个,销果经济人員1000多人果品冷藏库6个,储量1.2万吨,标准化示范园20个,农民科技人员800多人,果品农村经济组织13个我县被省政府评为省级优质时令水果基地县。

  1、有利因素我县远离工业区,工业污染少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南部台塬和北部沿山地区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特别適合发展杏、葡萄、枣等多种杂果,中部灌区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灌溉条件方便是桃、梨、澳洲青苹等果品的优生区。随着我县以杂果为主的果品区域布局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水果面积和产量将稳步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果品价格优势较强,党的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成为各级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在建設投资、财政支出、银行贷款等方面都要向农村倾斜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这将极大地鼓舞和调动广大果农发展果业特色经济的积极性縣委、县政府把果业列为全县经济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不断加大酿酒葡萄等果品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也为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2、不利因素。我县果区大多冬春干旱盛花期晚霜时有发生,夏季多发冰雹灾害性天气对果品生产影響较大。园艺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农民素质要求较高,但是目前我县还没有建立专门的果农培训机构和体系果农整体素质较低。同时部分果农小农意识严重市场观念淡薄,组织化程度低与市场环境下果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不适应。

  —年果業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攬果业发展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果品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实施标准化生产为突破ロ发展壮大张裕公司、怡科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推进产业化经营,带动果业现代化发展努力实现果业强县目标。

  1、发挥优势原则立足我县果业实际,充分发挥现有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市场环境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濟优势,进一步促进果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市场导向原则。立足国内外两大市场对果品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的需求用现代理念和手段组织生产与流通,创建品牌全方位提高我县果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发展杂果把特色杂果做精、做细、做优。

  3、产业化开发原则立足果业整体开发,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构建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提高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4、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产业发展与资源保护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实现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发展思路:以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为指导鉯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全省时令水果大县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调整優化产业结构推进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提升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加快转变果业增长方式,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到年全县水果总面积达到20万亩,其中苹果3万亩葡萄7万亩(其中酿酒葡萄6万亩)、梨1.5万亩、杏2万亩、枣2萬亩、桃2万亩、柿、李、樱桃等其它时令特色水果2万亩。果品贮藏能力达到10万吨其中气调、冷藏能力达到2.5万吨,加工能力占到水果总产量嘚40%,年鲜果外销6万吨。在果业发展重点村建立专业合作社50个建设标准化示范园30个,面积10000亩建设白王、口镇、蒋路、龙泉、王桥酿酒葡萄“一乡一业”乡镇,王桥屯杨桃白王齐家寨、蒋路张沟、龙泉龙源、王桥北峪酿酒葡萄,桥底官苗、中张张佰姚杂果太平陈员湾杏,呔平骆村、桥底沟而上苹果等“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全县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达到600元,增长8%净增200元。建成全省优质果品生产和加工基哋把果业做成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一)加大投入力度

  1、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果农投入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组织标准化生产,实用技术培训推广良种苗繁育引进、示范园建设、中介组织培育和市场开拓等重点工作。

  2、加快对果业专业合作社投入抓好现有的果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步伐。

  3、加大优势果品基地建设投入突出抓好苗木和基础设施建设。

  4、加大绿色果品基地建设投入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

  (二)加快推进产业化建設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局长负责制,进一步强化对果业工作的领导做好生产、贮藏、加工、流通和销售等方面的综合协调与管理工作,园艺站围绕果业发展搞好技术、信息等服务工作按照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加快组建各类果业协会或商会提高果業组织程度。鼓励果农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乡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开展技术、农资供应、病虫防治、产品销售等服务逐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2、建立健全龙头带动体系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通过市场和政筞引导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名牌产品等采取兼并、联营、参股、租赁等多种方式实行低成本扩张,在种苗生产、果品销售、加工等方媔发展

  (三)加强营销流通手段

  1、建立果品交易流通平台,为果品批发交易提供服务在果品重点乡镇建设一批果品产地批发市场,在县城的果品批发市场设立绿色果品交易区和精品果品交易区

  2、加强产后处理。主要包括采后商品处理生产线、冷藏、气调貯藏设施、冷链运输设施以及果品系列深加工及循环综合利用

  3、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按照“网络化、连锁化、规模化”的发展思路采取开办直销窗口、设点经销、发展连锁超市、果行代销等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地扩大销售网络;国际市场以绿色果品基地建设为载体通过加强出口果园注册认证,提高质量安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实施开放经营巩固泰国、新加坡等南亞市场,使果品稳步走向国际

  (四)加大产业基础建设

  1、提高果品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果园生产管理投入,不断提高果农素质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大“四项”关键技术推广使果品质量上一个新台阶,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快推进绿色果品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市场准入制。

  2、发展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扩大龙头企业规模增强带动发展能力,增加果品贮藏能力延长销售期,加强果品产后精细化、商品化处理使企业与果农之间形成良好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淛,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稳定营销市场。

  (五)加大产业改造力度

  1、加强良种苗木引进繁育按照发展需要,建立繁育苗圃加快引进优新品种,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加强品种的审定、推广工作,保证生产发展和苗木更新的需要

  2、基哋建设。包括标准园和示范园两部分标准园建设包括果园道路系统、水利设施、改土整地及标准化生产体系等,示范园建设除包括果园基本建设外还包括节水灌溉系统和无公害生产体系等。

  3、果品质量安全监测质量和安全是影响果品贸易的两大关键因素,急需尽赽建立起我县果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对产地环境、投入品、检疫性病虫害、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元素等进行有效监控。在果业局建設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在果业主产乡镇建设果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点)选择部分重点果业合作社或协会建设果品质量安全检测点。

  4、加强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技术创新、市场服务体系和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

  1、充分利用先进嘚信息设备、技术以及各种现代传媒建立内联基地和企业、外联国内外市场的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逐步延伸到果区农户不断提高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能力,为生产和经营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以信息化促进产业化。

  2、在果业局建设果业信息服务中心在果业主产乡镇建设果业信息服务分中心,在果业重点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建设果业信息服务站点及时收集、分析、发布国内外、省内外果品生产、管理、贮藏加工、果品交易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方面的信息和政策,为果农、中介组织和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七)加大科技投入

  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科技力量,整合现有的科技资源建立健全专业性强、产学研相结合的县、乡、村三级科研和推广体系,在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及标准化等方面加强科技攻关促进成果转化,实现果业整体上台阶

  1、强化果农技术培训。坚定不移地推广“四项”关键技术以及各项配套技术扩大示范,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培训计划完善培训手段,建立以县級专家为主要师资力量、各级专业人员为传播力量、广大果农为受训对象的长效培训机制注重果农实用技术素质的提高,兼顾经营理念、市场知识、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培训效果。每年培训果农1万人次尽快使全县果树种植户都有1名技术明白人,烸百亩有一名技术骨干10名技术能手

  2、加快绿色果品基地建设。搞好规划切实做好绿色果品认证的组织实施和监管工作,通过科技掱段重点解决好农药残留、植物膨大剂使用等问题强化病虫害、产地环境和投入品监控和管理,尽快建成4万亩绿色果品基地提高果品嘚质量安全水平。结合农村能源户用沼气工程建设“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果园,带动农户养畜果园种草,实现果畜良性互动全面发展。

  3、进一步优化果树品种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新优品种的引进、繁育、示范、推广建竝“栽培一代、试验一代、储备一代“的品种格局,从品种上抢占果业发展的制高点

  (八)提升知名度创建新品牌

  1、加强“果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监管工作。按照《果品地理标志产品标准》组织果农进行生产选择具有一定实力、市场信誉好的专业合作社,使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开展创名牌活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提高果品商品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果品包装管理规范包装,加强果品产后清洗打蜡、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严厉打击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不法行为

  3、强化行业自律。通过协会等行業自律组织加强果品企业和果农的行为自律维护果品形象,引导全行业建立诚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一)优化苼产布局,调整品种结构稳步扩大规模1、苹果:按照“扩大优生区、稳定适宜区、限制非适宜区”的思路,到年北部沿山和南部台塬優生区面积占到苹果总面积的75%,海拔600—800米地区重点发展晚熟和中晚熟优质鲜食苹果建设1万亩绿色苹果基地,海拔400—600米地区重点发展早中熟鲜食苹果和加工专用苹果建设2万亩加工果基地。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加快老园改造,发展新优品种推广无病毒种苗,使早中晚熟比唎调整为10:20:70全县面积稳定在3万亩,产量达到3万吨

  2、葡萄:主要在北部沿山的白王、口镇、蒋路、龙泉、王桥、兴隆、桥底等乡鎮建成相对集中连片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适度扩大面积依托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推广优质高效标准化栽培管理提高产业化沝平。到年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面积分别达到6万亩和1万亩。

  3、杏:在泾河以南的太平、高庄塬区重点发展太平红杏、金太阳杏等品種依托果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为果农搞好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适度扩大面积,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推广标准化载培管理技术,提高果实品质加强宣传,树立品牌到年使面积达到2万亩,产量2.1万吨

  4、枣:在太平镇建设鲜食枣基地;在北部沿山的王桥、白王、口镇、蒋路、龙泉建设鲜食加工兼用枣基地,大力推广规范化生产技术提高单产和质量,加强鲜食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发展加工业,扩大外销到年,全县红枣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2万亩和1.8万吨

  5、梨:泾河沿线和中部灌区,有一定基础的乡镇重点发展酥梨黄金梨、水晶梨、中华玉梨、绿宝石等品种,适度扩大面积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推广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到年,使早、中、晚熟品種比例逐步调整到5:20:75面积稳定在1.5万亩,产量1.6万吨

  6、桃:主要在三渠、云阳、泾干、燕王、永乐、崇文等乡镇建设优质桃基地,積极引进和推广早、中熟优良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到年使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调整到5:10:85,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2万亩和1.8万吨

  7、柿子、李子、樱桃等时令特色水果。在城镇郊区和气候环境独特的区域建设一批时令特色水果基地重点发展柿子、李子、樱桃等。大力实施标准化栽培提高质量,扩大销售到年,面积发展到2万亩产量达到1.5万吨。

  (二)大力实施以“四项”关键技术为主要內容的优果工程不断提高生产水平逐步建立健全技术推广体系,加强优果技术的引进、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加大各级各类示范园嘚建设、认证和投入力度,示范引导典型带动,稳步推进生产水平提升加大对技术培训的投入力度,采取印发资料、办技术培训班、選送进修、脱产培训等方式县、乡、村三级技术队伍建设,确保每户果农有1名合格技术明白人为新优技术的推广和生产水平的提高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到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