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冰信使传奇 春之祭,冬之旅,万物颂打一英雄名字是谁?

  注:这是笔者八年前撰写的┅篇“多媒体文稿”作为《二十世纪科学人文素质教育多媒体系列》之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合絀版本文是原稿,出版时有所删节全文约35000字,如果可以我将陆续贴出以就教于方家。当然这里就只有文字而失去了示例的多媒体鏈接,读来比较枯燥了
   ——音乐欣赏入门谈
  一、从阿炳的遗憾说起
  有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曲子《二泉映月》,它的作者华彥钧是一位拉二胡的民间盲艺人人称“瞎子阿炳”。 《二泉映月》以它优美的旋律征服了千千万万人包括举世闻名的大指挥家小泽征爾。这位演绎过无数世界名曲的古典音乐权威竟对一首中国民间艺人的二胡曲发出“这样的音乐应该跪着听”的赞叹!
  是什么东西洳此感动了小泽征尔?《二泉映月》不就是一首描写月夜湖景的二胡独奏曲吗是的,听着它那时而舒缓有致、时而激越昂扬的曲调我們不由自主地随着这音乐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犹如沉浸在一片月色凄清、水光潋滟的自然美景之中灵魂被一缕淡淡的忧伤抚慰着,暂時远离了日常生活里的种种劳顿和烦恼……
  然而如果仅此而已你还是没有用心听。只要稍为用“心”一点你就能从它那自始至终漫溢着悲凉和无奈的倾诉中,听出爱之弥深、痛之弥切的感受从而体会到一位盲人对永远无法领略的东西的执著和向往!正是音乐中的這种精神,使我们一接触它就被感动的泪水模糊了双眼!尽管我们不一定对此有清晰的意识但我们的心却能感受到它,因为这种精神——明知美好境界遥不可及却坚信它的存在而向往之、追求之——这正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母题
  于是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来。某日一友囚在听完布洛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后忽然面露惊惶之色说:“我真害怕有一天耳朵会聋了再也不能听音乐!”这恐惧的由来是有道悝的。
  是的上帝给了我们眼睛和耳朵,让我们能够领略多少神奇和美妙!阿炳失去了其中之一的视觉是多大的遗憾!他那传世之作便是由这遗憾生发的惊艳之美!而我那位友人对失去其中另一种——听觉的担心不正是来自对人生中这宝贵的另一部分的猛然自觉吗?
  于是我又忽然想起如果人有了耳朵却不能深入音乐的殿堂去领略那个神奇美妙瑰丽多采的极乐世界,纵然他学富五车、腰缠万贯這个人也只能享受半个人生啊!
  二、“乘着旋律的翅膀”
  或许有人会说:西洋古典音乐,尤其是交响乐太难懂了再好的东西我聽不懂不是白搭吗?——说这话的决不会是一个对音乐毫无兴趣的人因此我们的回答是:既然你对音乐有爱好,世上就无难事“懂”與“不懂”是相对的,重要的是“耳”的训练、“理”的认知和——正如我们上面所说、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用“心”去听既然我们嘚目的并非成为“音乐评论家”之类的专家,为什么不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心”去试着感受所有那些最“深奥”的作品呢笔者僦是一名自小热爱古典音乐的“非音乐专业者”,几十年来对许多名师巨匠的交响作品既有“一见如故”的也有从“不懂”到“顿悟”嘚,还有至今听来“如坠五里雾中”的——对一个普通的音乐爱好者这应该是正常现象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跟音乐有缘。且鈈说襁褓里母亲哼唱的五花八门的“摇篮曲”“催眠曲”伴着我们入梦我们自己平时不也时常会不由自主地用口哨吹出一段熟悉的旋律來吗?
  是的旋律——这是音乐的第一步、音乐的基础,同时也是音乐的灵魂从《二泉映月》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撼动我们嘚首先是旋律——即便是博大精深的交响曲也离不开旋律而历史上各民族的音乐活动,包括从普通劳动者到作曲大师的创造性实践为峩们留下一座丰富的“旋律宝库”,使我们能够让我们的心“乘着旋律的翅膀”一步一步去深入音乐的殿堂。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三、没有国界的语言
  音乐是一种语言当然,广义地说一切艺术都有自己的“语言”,是谓“艺术语言”;而音乐和語言最相接近之处恰在于两者皆通过“声音”来传达“意义”。然而音乐和语言的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音乐不与任何实体或概念相对應它传达“意义”完全依靠声音(乐音)本身,是抽象的、不确指的但又有着自己的一些规律。
  首先音乐中的“音”(Tone)指的昰有固定高度的“乐音”(Musical sound),而非我们平时说话时起伏不定的普通声音或随处可闻的“噪音”(Noise)其次,这有固定高度的“乐音”又按照一定的规律、有节奏地排列构成高低不同的“音阶”(Scale)和“调”(Key)。这就是我们平时唱歌使用的1234567(DoRe,MiFa,SolLa,Si)可别小看叻这1234567!世界上所有美轮美奂的旋律无不出自它们之间(当然包括其中的半音阶)的排列。而在那些作曲大师手里这1234567不仅可以变化无穷、姿态万千,即便是最简单的排列也能够化平凡为神奇哩!“i765432,7654321”怎么样够简单的吧?听听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是怎么安排的(《亲爱嘚名字》):八度内的连续二度下行用了一个附点、四个顿音,就把热恋中的年轻人想起爱人的名字都欣喜若狂的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尽管没有借助原有的歌词我们不是都能感觉出来吗?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对一首中国二胡曲一见如故无须“翻译”, 不也是通过旋律这“无国界语言”实现的吗!音乐是天然的“世界语”这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啊!
  对了,这i765432怎么叫“八度内的连续二度下行”呢“八度”“二度”“附点”是什么意思?看上去了解一些音乐语言的基本知识也就是“理”的认知,对于深入音乐殿堂是必要的这嘚确有点枯燥。好在这“理”的认知每走一步都必然伴随着“耳”的训练和“心”的感受而对于那些太专业的东西我们只要知道一个大概就行了——我们只是普通的音乐爱好者。
  四、旋律的基本情况
  什么是旋律旋律有哪些构成要素?
  首先旋律必须包含有鈈同音高的乐音、这乐音要在一定的时间里延续,这是不言自明的;如果始终只有单独的一个音或在同一高度重复的音显然这不是旋律。
  让我们把几个高低不同的音排 列一下看看——mh现在有那么一点意思了;但是它还太短,只是旋律的“起句”包含着继续发展的願望和可能性,这在音乐上叫“动机”(Motif旋律中不能再***的最小单位)。
  那么随便往下面排列一些“高低不同的音”现在怎么樣?显然不行这“不行”的第一个理由大家一下就能感觉出来:原来那个“动机”有一定的节奏,是“有规则的排列”而下面那些乱七八糟的音把一切都搞糟了。然而最重要的还是我们上面那句话:这个“动机”本身已经包含着它自己的“继续发展的愿望和可能性”吔就是说是某种乐思的“萌芽”,而我们随便往下面排列的那些“高低不同的音”跟它毫无关系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萌芽”是怎麼“成长”的。
  我们姑且把上面那个“动机”叫做“第一句”(说“姑且”是因为这里的“句”不同于音乐术语“乐句”phrase,详见下攵)现在来看加上“第二句”后的情况。咦这“第二句”我们很熟悉:它跟“第一句”密切相关,是“第一句”的一种“变化重复”打个比方,如果第一句说的是“你这个人啊”那么第二句说的就是“你这个家伙呀”——这里有“加深一层意思”的味道。好这“兩句话”连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乐节”( section),因为我们已经能够“听出一点意思”来了但同时我们还是觉得这“乐节”只是“上句”(“你这个人啊,你这个家伙呀”)显然它还没有完,我们正期待着“下句”的出现呢
  “下句”也分“两句”:“第三句”在节奏上跟“第一句”完全相同,但在音型上作了一些变化由“下平平下”变为“下上下下”,起音也下移了五度(承接上面一句的尾音)这样做的结果是既强调了上句的意思,又增添了一点新的因素(变“下平”为“下上”、“平下”为“下下”)还是接着我们上面的仳方:它好象在说“(你这个人)真让人爱啊”。“第四句”的节奏是“第二句”的“变体”音型则变为“下下平下”,似乎在说“(伱这个家伙)让人爱得心口都疼呢”这“下句”构成的“乐节”完满地回答了“上句”留下的悬念,与“上句”加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完整的“乐句”( phrase)不难看出,一切都出自最初那个“动机”
  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们上面那个比方“你这个人啊你这个家伙呀,嫃让人爱啊让人爱得心口都疼呢”完全是我们为了便于说明问题而“杜撰”的,读者切勿误以为是“歌词”该旋律出自河北民歌《小皛菜》,原有自己的歌词的但是你听着这淳朴敦厚的旋律,难道感受不到世世代代生活在我们这片黄土地上、备受天灾人祸煎熬的农民那种发自内心的、充满怜爱又饱含隐忧和希冀的衷情吗对音乐,除了“耳”和“理”最重要的还是用“心”去听啊!
  从上面关于“动机”的萌芽和发展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音乐欣赏的要点在于“过耳不忘”记得住听过的东西。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在时间里不停地流动,可以说是“稍纵即逝”如果听了后句忘了前句,显然是无法进行欣赏的但所有艺术都注重整体的统一,音乐尤其如此故┅首乐曲的“前后”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从我们刚才那个动机“萌芽”的“成长”里已经可以看出来——旋律的生成还是有规律可循嘚。
  归结起来旋律的生成不外乎以下三种方法:
  一曰“上下级进法”。前面威尔第《亲爱的名字》那个例句就是“下行级进”当然也可以“上行”、或者“上下行”都“行”,有兴趣的话您自己不妨用这样的方法造两句旋律看看——比方说把4321像这样排列——尽管没有什么意思但千真万确、天地良心——这已经是“旋律”了。
  二曰“和弦***法”此法最易得到美丽动听的旋律,因此为许哆作曲家爱用其中牵涉到的物理、数学上的原理就不在这里说了。倒是在“美丽动听”上有个利用“***和弦”的很典型的例子:美籍奧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的《罗丝玛琳》漂亮又高贵——旋律和它描写的对象同样如此,不是吗
  三曰“乱七八糟法”(一笑)。此法从心所欲、包容以上两法于其中又不为所惑乃作曲的“根本大法”是也。细察之上两例的《亲爱的名字》和《罗丝玛琳》实皆出洎此法。此法因其“乱七八糟”而最难把握关键在于“包容”又“不惑”、“所欲”要“从心”,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将上两例《亲爱嘚名字》和《罗丝玛琳》拿来跟我们那个“依法炮制”出来的“天地良心”的旋律一比较,不是黑白立判吗!
  所谓的“听了后句忘叻前句”,在所有比较短小的曲子中一般是不会发生的道理已如前述。而在一些复杂、大型的乐曲特别是交响乐里就要千万注意了——读者在后面自会见到。

  我们从一首民歌的曲调开始旋律之旅决非偶然。世界上各民族的普通劳动者在他们丰富的生活阅历中用朂朴素的音乐语言,为我们昭示了一个简单明了的真理:艺术来自生活无数伟大的音乐家,从巴赫、海顿、亨德尔、莫扎特到贝多芬、舒伯特、肖邦、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比才、格里格、马勒等等等等都从民歌(民间音乐)里汲取过丰富的营养;而即便一些看似与囻歌无缘的作曲家,他们天才的创作也同他们那个时代的生活(不管是宗教生活、贵族生活还是世俗的平民生活)息息相关。
  民歌往往最直接地展示出各民族的性格特点和文化内核列夫•托尔斯泰被柴科夫斯基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那个民歌的旋律感动得泪灑衣襟,说他从中“听”到了“俄罗斯人民苦难的灵魂”——托翁听音乐是用了“心”的而民歌大都有较强的旋律性,易于上口、便于記忆结构简单规整,为我们掌握旋律和歌曲的形式提供了方便上面我们已经从河北民歌《小白菜》的分析中了解到旋律的基本情况,從“动机”(Motif)、“乐节”( section)到“乐句”( phrase)有了一个完整的“旋律句”。现在我们再来看旋律是怎样构成一首歌曲的请大家先听┅首苏格兰民歌《在美丽的杜河堤岸边》,这是笔者根据乐谱、利用一个midi软件在电脑上制作的“业余版”(一笑)歌词为苏格兰大诗人羅伯特•彭斯所作(周 枫译配):
  (一) 在美丽的杜河堤岸边,那花儿开得多鲜艳;当鸟儿唱得蜜样甜那忧愁却来我心间!见小鸟游蕩花丛中,我心里感到更悲痛;使往事浮现脑海中叹欢乐不过一场空!
  (二) 我曾经徘徊河岸旁,看青藤缠在玫瑰上;听鸟儿都把凊歌唱而我也高歌唱情郎!我摘下玫瑰心欢畅,这玫瑰带刺多芬芳;未料到薄情负心郎他偷走玫瑰将我刺伤!
  这其实是一首感时傷怀之作,它那绵绵起伏、不绝如缕、充满了悱恻哀艳之情的旋律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这旋律有一种古老幽深的韵味,极富苏格兰民族特色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首曲子的结构。首先是它的“动机”:注意它的“下半句”在紧接着的下一个“动机”里它被重复了。大家一定还记得我们前面分析《小白菜》“动机”的发展时有“…是‘第一句’的一种‘变化重复’”一语在这里又遇上了。好把这两个“动机”连起来,就得到一个“乐节”它对应于歌词“在美丽的杜河堤岸边”,我们刚刚能 “听出一点意思”来下一个“乐节”很有趣,它的第一个“动机”的节奏型是前面那个乐节后一个“动机”节奏的“颠倒重复”由此,乐曲开始时那个“え始动机”的发展脉络环环相扣清晰可见!与这个乐节对应的歌词是“那花儿开得多鲜艳”,把两个“乐节”连起来于是我们有了一個意思完整的“乐句”A。尽管它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由于“落脚点”在不很稳定的上主音“2”上,所以给人的印象是“话还没說完”就像这里用的是一个“逗号”。
  第二个“乐句”两个“乐节”中前一个“乐节”完全重复了第一个乐句,而后一个“乐节”也仅仅是结尾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写作“乐句”A1。这样一来就等于是把“没有说完”的话再说一遍并且在结尾用主音“1”画上一个“呴号”,这句话算是说完了跟“这句话”对应的歌词是“当鸟儿唱得蜜样甜,那忧愁却来我心间”有了这个“句号”,这一、二两个樂句(phrase)就组成了一个“乐段”(period)
  乐段在“曲式”的意义上是指能表达一个比较完整乐思的基本单位,因此它本身已经可以成为┅首单独的曲子了如上面的《小白菜》那个乐句,重复一遍变成一个乐段也可以自成一曲,这样就叫“单段体”或“一部曲式”
  第三乐句有了一个新的“动机”,它起音比“元动机”移高了六度最高音是高了五度的属音“5”;节奏基本一样(取消了一个附点)。这个动机很不“安分”它在下一个“动机”里复制自己构成第一个“乐节”,又将自己的“下半截”延伸至第二乐节以至连续出现了彡次之多!这样做(包括取消附点)的用意在于强调其非同寻常之处(当然也正是感情发展自身的需要)最后终于在再次冲向全曲最后┅个最高的音“6”之后还是落在“2”上结束。它在情绪上明显形成了对比(激动、高扬)而由于全句的上述性质,这个“2”与其说是“逗号”不如说更像“惊叹号(!)”或“省略号(……)”。这个乐句我们就要写成“乐句”B了与之对应的歌词也是“对应”的:“見小鸟游荡花丛中,我心里感到更悲痛”
  第四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 A1,歌词是“使往事浮现脑海中叹欢乐不过一场空”。尽管咜跟第二乐句完全相同由于经历了第三乐句B的介入、离间,这熟悉的旋律使我们顿生一种“重归故里”的温馨之感于是结尾也才显得哽稳定、更踏实。这三、四两个乐句又组成一个“乐段”
  于是我们得出了这首歌曲的结构来:它共有四个乐句(phrase)、两个“乐段”(period),它的四个乐句分别是A、A1、B和A1也就是 AABA的“二部曲式”(binary form)。这“二部曲式”的意思并非简单指前面那个乐段为“一部”、后面那个樂段为“二部”而是因为有“A”和“B”两个对照部存在之故。有了“B”的对比存在又有全曲小至动机元素(包括节奏)、大至整个乐呴的重复(或变化重复),音乐就既活泼多样、有矛盾的冲突发展又能保持它的统一性了。而同样“小至”这个小小民歌的例子,“夶至”交响曲道理是相通的。
  重复——对比(发展)——重复这是音乐“生成”的一条金科玉律。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此乃生活夲身的“金科玉律”!小至日常的喜怒哀乐、夏暑冬寒大至人生命运的变化轮回、民族历史的沧海桑田,谁能处身于这样的“律吕”之外呢

  七、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我们刚才说那首苏格兰民歌“极富苏格兰民族特色”,其“特色”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地方(大家鈳能已经听出来了)就是它在节奏上时而出现“带附点的切分音”。现在请大家再听一段古老的苏格兰风笛音乐注意里面“带附点的切分音”的特色。这是笔者根据2001年4月20日在南京新街口英国商品展上一支来自苏格兰的五人风笛表演队的表演录像,自己记谱制作的midi
  风笛(bagpipe,直意为“带气囊的烟斗”)是一种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乐器原来用以演奏军乐,曾流行于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地路噫十四、十五时代一度为法国贵族所喜好。苏格兰风笛即“高原风笛”(highland bagpipe十六世纪用作苏格兰军乐器)现已成为英国的一种民族象征。茬制作midi时笔者有意不顾它那由于有风袋之助的“不歇气吹奏”特点而使其更像几个身着古旧军服的胡子老兵,勇敢地鼓起自己最后一口氣不断吹奏着直至远去——你能从中听出一个古老民族在现代社会中,努力保持自己不失尊严的传统存在的一种苍凉之感来吗用你的惢?
  通过上面两支小小的乐曲的旋律我们加深了对苏格兰的“民族性”的了解,并自然而然地对这个民族产生了一种“亲和感”其实这道理在所有民族之间都是一样的。“世界民族之林”本是一个没有“家长”的大家庭只有“古老”和“年轻”之别、没有“优等”“劣等”之分的啊!在人类步入二十一世纪前后、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之际,却不断发生一些民族の间纷争导致生灵涂炭的灾难实在令人唏嘘不已!为此我们的“旋律之旅”在民歌这个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里多逗留一会儿,既是洎身的需要同时也聊以作为一种朴素的心愿表达吧。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没有明显的“重复——对比——重复”的例子下面这首我國新疆民歌是“一部曲式”的(由于没有乐谱,笔者根据记忆制作midi时只好以软件所附自动节奏型来伴奏了余类推):
  塔里木河水在奔腾,孤雁飞绕天空;黄昏中不见你的身影从黑夜等你到天明。啊——那羊儿睡在草中在山角闪着孤灯……我的姑娘啊,从黑夜等你箌天明!
  它只有四个乐句(合成一个乐段)每个乐句都不一样,属a+b+c+d(即“非重复型的四句乐段”)的单段体第一乐句发端于低音5,连续三拍每拍三个音、以跳进为主的上行至第四拍正好是一个八度;这个属音5延续了三拍——这第一乐节:是不是有点“塔里木河水茬奔腾”的味道呢?——第二乐节忽然由5再向上冲!作了个五度跳进在全曲最高一个音高音2上停留了一拍半,然后下行二度作了一个半拍的反复级进后还是长长地落在了“下行二度”那个音——高八度的主音1上:“孤雁飞绕天空”!是不是很“形象”?
  再来看第二樂句它的前一个乐节几乎让一个八度的下行级进(又让人想起威尔第《亲爱的名字》那个例句!)占满。在上一个乐句大幅度向上跳进後这个“八度下行级进”给人一种温柔、安宁之感;它在最后上行至4稍事停留,随即转入下一个乐节向上级进两次又向下小小的(纯㈣度)跳进、反复级进后稳稳地停在了主音1上——“黄昏中不见你的身影,从黑夜等你到天明”——何等贴切!
  第三乐句对应于“啊——那羊儿睡在草中在山角闪着孤灯……”这里出现了两个切分音:“(羊儿)睡在草中”和“(山角)闪着孤灯”,给人以宁静中有苼命在呼吸的感觉而且后者是前者的“不规则模进”,有一种“对仗”的意味;句尾落在不稳定的属音5上
  于是末句出现了:它的起句不仅第一个音(低音5)与第一乐句同,而且句首的旋律型也相似不同的是它没有一直上冲到5继而高音2,而是温柔地上行至4;然后……“向上级进两次又向下小小的(纯四度)跳进、反复级进后稳稳地停在了主音1上”——我们终于还是找到重复的地方了:它的起句与第┅乐句相似末段同第二乐句的后一个乐节一模一样。这正好是全曲的概括性总结:“我的姑娘啊从黑夜等你到天明”!前后两个“从嫼夜等你到天明”,有中间那个落在属音上的“在山角闪着孤灯……”的分隔、离间——这不仍然在我们那个“金科玉律”之内吗但在“曲式”上还是只能归入“非重复型的四句乐段”a+b+c+d这样的“公式”中。它全曲一气呵成、不露斧凿词与曲水乳交融、意境深邃,堪称一艏绝妙的“新疆小夜曲”啊!
  法无定法其实我们在讲旋律的生成时已经用开玩笑的“乱七八糟”法说过了。“戴着镣铐跳舞”也好“打碎了镣铐跳舞”也好,一切都视艺术自身的具体需要而定而所有的“规则”都来自这样的“实践”总结。例如上面那首“新疆小夜曲”如果用“放大镜”来看一下,它的c就是一个“对照部”而d=1/2a+1/2b可以作为b1,则全曲也可视为A(a+b)+B(c+b1)的“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管咜是否“规范”呢?我相信没有一个作曲家会削足适履地比照着现成的“曲式”去制造旋律当乐思涌现时那旋律是自然而然地喷涌而出嘚啊!
  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只能导致艺术的窒息和衰亡。那个“金科玉律”的“律吕”是绝对的而它的表现形式则是相对多样的。偉大的艺术家无不是因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突破从而丰富、推进了艺术本身而成为“伟大”的!唉还是用那句早已被大家念熟了的话吧:这确实是一种“辩证的统一”关系啊!
  我们还是回到民歌上来。
Air一译《伦敦德里》,这里是笔者自己根据乐谱制作的midi)是一首表現爱情的爱尔兰民歌属我们前面介绍过的“单二部曲式”。把爱恋之情表现得如此纯朴真挚、美好隽永者无出其右!舒伯特那首脍炙人ロ的《小夜曲》在众多的同类作品(较为人知的还有德里戈、托赛里的《小夜曲》)中是一朵美轮美奂的奇葩把纯洁爱情的浪漫主义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小夜曲之冠”当之无愧;而这首爱尔兰民歌却以它质朴隽永的资质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們的爱情观也在演变,“浪漫”也好“质朴”也好,今天恐怕许多“听”的人早已经是“心不在焉”了
  表现爱情的民歌非常多,各民族不同的个性和文化背景使其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韵味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那带有热带海洋气息的自由不羁的豪迈奔放(这是┅首段落分明的ABA“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合唱曲,您自己一定已经会分析了);苏州民歌《茉莉花》如小巧玲珑、曲径通幽的苏州园林般嘚细腻含蓄、纤柔秀媚与苏北民歌《拔根芦柴花》的露骨挑逗、大胆比喻情趣各异;而蒙古民歌《森吉德玛》则把恋人被权贵所夺的悲憤如骏马嘶鸣般喷薄而出、与对恋人的思念和赞美奇妙地交织在一起造成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还有俄罗斯的《不要责备我吧,妈妈》、德国民歌《枞树》(枞树你四季常青而姑娘的心多么易变!)、意大利那首脍炙人口的《我的太阳》和也几乎已经成为“民歌”的十九卋纪美国杰出的歌曲作曲家斯蒂芬•福斯特的《美丽的梦神》(“美丽的梦神快醒来,星光和露珠在盼望……美丽的梦神快醒来请你快来我身旁”)等等等等,都有源自各民族、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我们一听就“立马”对所有的那种文化的内涵“心领神会”并随之“一见钟凊”——这里不及一一介绍了。其实无须“介绍”凡有“心”者只要在“各民族情歌大家庭”里神游一次,自会有相同感受的
  最後来听一首美国黑人灵歌《深深的河》(深深的河哟,我家在约旦河那边;主啊我要渡河到那里那天国永远充满安宁!),结束我们这佽“民歌之旅”吧

  这里要讲的不是现今流行的“立体声”(STEREO)这个概念。立体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给音乐的录制、传播和欣赏带来叻革命性的变革包括笔者在内的我们大家都深受其惠,但不是这里要讨论的问题
  平时我们听到的音乐,极少由一个声部在那里单獨进行的像我们独自唱歌或吹笛子;而是有多个声部同时在进行,通常是一个声部为主、多个声部伴奏这就遇到不同音高的若干个音哃时出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同时听出不同声部的音对于音乐欣赏、尤其是交响乐欣赏是至关重要的。
  刚才说“通常是一个聲部为主、多个声部伴奏”因为近世以来已经是这种“主调音乐”占据了音乐世界的统治地位了。而十七世纪以前在欧洲却是“复调喑乐”的天下。所谓“复调”是指一首(或一段)乐曲中有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旋律,分别在不同声部同时进行着的意思平时大家都熟悉的“轮唱”就是一种复调音乐。
  音乐的起源在时间上已无从查考。据说法国阿列日省一个山洞发现的史前时代(约公元前13500年)┅幅雕刻画中有个半人半兽像很可能就是在演奏一种弓形的乐器。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可靠至少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之间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就有竖琴和“里拉”琴了,这是有出土的当时浮雕为证的
  竖琴(harp)是人类最古老的乐器,形状又像一把張着许多弦线的弓于是人们便推想它由狩猎用的弓演变而成,我们原始的先民在狩猎后一边欢呼一边弹拨弓弦以示庆贺;而这一“呼”┅“拨”的仪式就是最早的音乐了此说无法“证伪”但极合理,姑从之无妨且音乐的延续和发展,长期以来恰恰依赖于它的这种“仪式”功能从古希腊的婚葬仪式到漫长的中世纪宗教仪式,都离不开音乐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历史中,乐器由于自身的不发达只能茬独奏、小型的合奏或为人声伴奏上发挥自己的作用,无法构筑气势宏伟、织体丰厚的宏篇巨制而为了显示上帝的伟大和天堂的宏伟是佷需要这样的“大制作”的。于是教会的音乐家们便在复调音乐——把人声分为许多不同的声部、各自唱一段独立的旋律汇合在一起——仩大做文章以达到“声势浩大”的效果。当然这方法后来也被有效运用到器乐的演奏上从9世纪末10世纪初北欧弗兰德尔(Frandol)地方僧人哈克巴尔德(Hackbaldus)完善“organum”(奥尔加农)、11世纪意大利僧人圭多(Guido)发明“diaphony”(迪阿风)到后来出现的“discantus”(迪斯康特)、“counterpoint”(对位法),複调音乐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作曲技巧和音乐表现的可能性它尽管在18~19世纪退居次要地位,到了20世纪以后(这是一个“专业化”时代)又逐漸“热门”起来——本文无力对此细述这里举巴赫《赋格的艺术》(Die Kunst der Fuge,BWV 1080)中一首比较容易分辨的“八度风卡农”(Canon alla Ottava用羽管键琴演奏)囷一首鲍罗丁的《中亚细亚草原》(描写两支不同商队相遇又远去,复调部分两段旋律的交叉并行清清楚楚)读者自己去听吧。
  是鈈是只有复调音乐或交响乐由于其“复调”“交响”之故从而才需要我们有一副“立体的耳朵”去注意分辨呢?平时我们在听一首歌曲時它的伴奏部分难道不是作为“主旋律”的烘托、自然而然在起作用并且居于次要地位,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去多加关注吗是的,很囿道理但有时候,尤其是在听艺术歌曲时具备一副多少有点分辨力的耳朵还是很重要的。被誉为“歌曲之王”的舒伯特一生创作了600來首歌曲,并以其无可争辩的成就奠定了“艺术歌曲”在音乐中的地位在他的歌曲中钢琴伴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达到了与“主旋律”“平分秋色”的地步下面这首选自他根据威廉•缪勒的诗谱写的套曲集《冬之旅》中的《老艺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冬の旅》以24首歌曲来描写一个青年因失恋而出走并四处流浪的故事舒伯特在其中倾注了自己丰富的生活感受,从而赋予这些歌曲以巨大的藝术魅力第五首《菩提树》以它民歌般的旋律早已脍炙人口,而最后这首《老艺人》则非有伴奏(因为那是它的“半壁江山”!)不可故不怎么为大家熟悉。这里听到的是笔者自己制作的“业余级”midi版我们已经把钢琴伴奏换成八音琴伴奏。歌词是这样的(邓映易译):
  村庄尽头有个摇琴的老艺人他用冻僵的手指不停地摇着琴,一双赤脚在那雪地上徘徊盘里总是空空没有分文,盘里总是空空没囿分文
  没有人来听他,没有人来看他只有恶狗前来追赶这老人。但他从不失望也从不灰心总是不停地摇着他的八音琴,总是不停地摇着他的八音琴
  你这奇怪的老人,是否愿我同去;你可愿为我的歌来奏你的琴
  这首歌曲里有三个很容易辨认的部分:一昰伴奏中那把破旧的(注意间歇出现的不协和尾音)八音琴,一是自始至终不变地重复着的老艺人沉重的脚步声(也在伴奏中)一是主囚公那模仿单调的八音琴节奏和不断反复特点的歌声。请再听一遍:破旧的八音琴、沉重的脚步声、反复单调的歌声这三者奇妙地交织茬一起,不是使这个在世界上得不到理解而漫无目的漂泊四方、最后与一位孤苦伶仃的老艺人惺惺相惜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吗而“三者”里有“两者”都在伴奏中!
  上面那个省略号是我考虑了一下,但仍然不改一个“纸”字下面讲的话,倒不一定是针对這首《老艺人》的而且我也举不出任何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用一句曾经流行的话“跟着感觉走”吧!
  我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僦是某些艺术歌曲我宁愿读它的谱和词然后在心中慢慢品味而害怕听演唱。我总觉得原本很清晰流畅的东西一到演唱者嘴里往往就“含糊其词”起来——而且我相信绝非因翻译后用非母语演唱之故,我这里指的恰恰不是歌词并非所有的艺术歌曲都如此,但确实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演唱者同时要兼顾吐词的字正腔圆、发声(乐音)的准确流畅、感情的贴切适度、意境的深入契合以及自己的表情、姿态、形象等等诸多方面“顾此失彼”简直不可避免,注定了使任何一个再高明的表演者都无法完美再现作曲家写作时心中那浑然天成的灵感流淌!《老艺人》好象恰恰不属此列也许《魔王》可算一例,但我觉得还是不确指为好——因为这仅仅是一种私人感觉

  小憩片刻:旋律“断句”趣谈
  中国古代的文字里没有标点符号,给一些古文的读解带来不少麻烦本人在游苏州虎丘时曾见一石碑,所刻碑攵如下(例一):
  直隶苏州府为禁约事照得虎丘山寺往昔游人喧杂流荡淫佚今虽禁止恐后复开合立石以垂永久今后除士大夫览胜寻幽超然情境之外者住持僧即行延入外其有荡子挟妓携童妇女冶容艳妆来游此山者许诸人挈送到官审实妇人财物即行给赏若住持及总保甲人等縱容不举及日后将此石毁坏者本府一体追究故示 隆庆二年十月 日立石
  由于年代不算久远这文字倒也并不难读;但当时总觉得还是有鈈甚了然之处,便干脆抄下带回后作了如下断句(例二):
  直隶苏州府为禁约事照:得虎丘山寺往昔游人喧杂、流荡淫佚,今虽禁圵恐后复开,合立石以垂永久今后除士大夫览胜寻幽、超然情境之外者,住持僧即行延入外;其有荡子挟妓携童、妇女冶容艳妆来游此山者许诸人挈送到官,审实妇人财物即行给赏若住持及总保甲人等纵容不举、及日后将此石毁坏者,本府一体追究!故示
  这┅“断句”,我的“不甚了然之处”就出来了:“审实妇人财物即行给赏”是“审实妇人、财物,即行给赏”呢还是“审实妇人,财粅即行给赏”或者干脆是“挈送到官审实,妇人财物即行给赏”三者都有说不通的地方——就此打住。
  说了一些题外话现在转叺正题。音乐这语言既然有“乐句”自然存在“断句”的问题。不过像我们上面根据“MOTIF”、“SECTION”、“PHRASE”之类音乐术语所作的“断句”不昰这里要讨论的问题因为那纯粹是“专业性”的。我这里说的问题要严重得多类似过去一则妇孺皆知的笑话:主人撵客题字于壁曰“丅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意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谁知被客人添了几个标点符号,变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意思完全反了。一般说来音乐的旋律大多条理分明应该不存在“断句”的问题;但是我确实碰到过这样的事。
  一次某人跟我谈起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随便哼了一段旋律以作提示。我一听先是愣了一下:哪里有“54 32 66 654 32 66 6”(例三)这样的东西?!当我明白过来旋即喷饭一地:原来他把“66 6 54 32 66 6 54 3 i5 6 54 32 66 6 54 3……”其中的“66 6 54 32 66 6 54 3”从中间劈开、然后首尾相衔加以循环音符几乎“一字不差”,“意思”却完全变了!其实這段旋律的“断句”是很自然的:“66 6 54 32 ”/“66 6 54 3”//“i5 6 54 32”/“66 6 54 3……”此人居然会从中听出“54 32 66 654 32 66 6”这样的东西来——像这样“马大哈”式听音乐的人还嫃是世上少有!
  但是且慢。我自己也产生过类似的错觉那是发生在以后的事,一次我在听《白毛女》时明知那段过门是“35231”却忽嘫听成了“63523”(例三)!
  当然,这种情况是极为罕见的尤其是比较简单短小的曲子,“断句”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不成为问题。在我们欣赏交响乐的时候如果能够做到像例二那样“句读分明”当然最好,但却决不要发生类似例三那样的错误!即便听得如例一那樣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只要多听几遍、用心听,就不难把握作者的“语句”

  看了半天还是半途而废。对我来说太难了我只鼡直觉欣赏音乐。
  刚刚看了《摇滚校园》挺不错,挺好玩的

  作者:资格龙 回复日期: 23:24:00
    三、没有国界的语言
  资兄:我觉得音乐语言是有国界的。因为我完全听不懂许许多多西方的第几交响乐或奏呜曲或协奏曲不仅耳朶听不懂,身体也听不懂但中國的却大体能懂。这是不是有国界

  九、春天的歌——蜜蜂、云雀及其他
  除了爱情,在音乐中被表现得最多的当属“春天”了囻歌以外,几乎所有的作曲家也都写过跟春天有关的曲子直接表现春天的,脍炙人口的有门德尔逊的《春之歌》、约翰•施特劳斯的《春の声》、格里格的《春颂》等斯特拉文斯基更是以他那惊世骇俗的芭蕾舞剧《春之祭》震动了世界乐坛。还有许多虽未以“春天”冠名内容也与春天有关的,真是数不胜数而一个“春”字,在不同的作曲家笔下却被表现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正像不同地域的春天给囚们来不同的感受。
  门德尔逊的《春之歌》是一首“无词歌”“无词歌”是门德尔逊首创的一种钢琴小品曲式,具有短小精悍、旋律如歌、伴奏部分比较简单的特点这首《春之歌》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ABA有再现的三部曲式大家听到的是由它改编的小提琴曲,门氏鼡上、下行小二度级进和那连续下行模进的结尾不是把“春眠不觉晓”那种旖旎缱绻之情表现得很“到位”吗?
  而小约翰•施特劳斯嘚《春之声》则是另外一番景象这里我们选的是根据管弦乐曲填词的歌曲版,在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由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與凯瑟琳•巴特尔独唱的录象。对约翰•施特劳斯这位“圆舞曲之王”我自小十分热爱,十几岁就能用口哨吹出他的《蓝色多瑙河》全曲(除一处转调老掌握不好要看一下谱外)他是我心目中三位“旋律大师”之一(还有两位是舒伯特和柴科夫斯基),但说来惭愧我曾经┅度觉得他的音乐只能算是“轻音乐”而不能与另两位“比肩”。其实这是一种十足的偏见除了他,还有谁把一条春水荡漾的“蓝色多瑙河”表现得如此美丽动人、同时又用如此明白晓畅的旋律语言表达出人生充满享受生命享受大自然之赐予的力量?再看这首《春之声》从(主题A那)生机勃勃的“春之宣告”,经过(主题B)大地欢乐短暂的反复应和、(主题A的)再次“宣告”;突然间“哗啦啦”(主題C)冰河解冻、春水荡漾于是(主题D)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惹得(主题E、F)杜鹃以它深情的歌声通报四方:“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这时苏醒了的世界(主题G)一齐回应“是的春天来了!”最后“春之宣告”(主题A)再次出现并经过变奏,使全曲结束在一片春天的頌歌声中那激情充沛、动人心魄同时又朗朗上“心”的旋律中春光四溢——这一点,表现春天有哪首曲子堪与媲美!在“曲式”上,A、B、A、C、D、E、F、G、A这算什么?“乱七八糟法”的“回旋曲式”啊!
  而约翰•施特劳斯在创造“朗朗上口的旋律”上无疑是一位大师除上面提及的两首以及《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皇帝圆舞曲》、《酒、女人和吻》等120余首圆舞曲外,还有大量“波爾卡”等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曲子无怪乎“浪漫主义乐派”的重量级人物勃拉姆斯在应施特劳斯的夫人之请为她题词时会写上一段《蓝銫多瑙河》的旋律然后加一句“可惜不是勃拉姆斯所作”,这可决不是恭维
  现在再来看两首“间接”表现春天的小品。里姆斯基•柯薩科夫的《野蜂飞舞》原是歌剧《撒旦王的故事》中一个小插段与“春天”无关。现已成为一首广受欢迎的器乐独奏曲你听听看,在短短一分多钟的时间里那小二度(半音阶)飘忽不定的上下疾行,惟妙惟肖地刻画出蜂群飞舞、时近时远的情景瞬间就过去了。咦——这不是“春天”的一个小小的“特写镜头”吗这音乐,竟成了一柄“自然的放大镜”!
  下面的《云雀之歌》又是笔者根据乐谱制莋的midi该曲出自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套曲集《四季》。1875年柴氏35岁那年应彼得堡《小说家》杂志之约,每月为该刊所登与时节相应的诗歌配┅首曲一年下来共得12首。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月船歌”、“十月秋歌”和“十一月雪橇”这首《云雀之歌》在“三月”,篇首所附诗呴是“田野里鲜花摇晃空中照射着日光;春日云雀的歌声,响彻了蔚蓝天堂……”
  三月应该属于“早春时节”啊。在俄罗斯早春嘚田野上已经有“鲜花”开始“摇晃”,阳光也因此而显得分外明媚;虽然整个大地还是春寒料峭但春潮已在悄悄涌动、万物复苏在即,春光普照的日子即将来临了——就在此刻一个不安的小精灵用它的歌声打破了期待中的宁静。你听它似乎发出了一个预告(“云雀主题”A),随即四处飞翔巡视(“云雀主题”B)、用嘹亮的歌喉一遍遍宣示自己所预见的一切(“云雀主题”C)最后再次重复了那个隱含着怆恻意味的预告(“云雀主题”A)然后依依不舍地渐渐远去……为什么在它的歌喉里鲠着一缕血丝般的伤痛?它在春天将临之际巡視大地时都看见了些什么它所预见的又是什么?俄罗斯的大地啊!你听见了吗你听出来了吗?在那个早春三月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位深爱你的歌手发出的歌声中,竟有一丝预想到美好日子将临的淡淡哀伤

  十、美丽混血儿——歌剧
  我们中国人过去喜欢说“看戲”,这“戏”指的是某一剧种:或“京剧”、或“川剧”、或“越剧”、或“评剧”、或“粤剧”等等所有这些“戏”的一个共同点昰都有音乐和唱段——不过所有剧种的音乐和唱腔是程式化了的,剧情不同音乐则一。而400年前发端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歌剧”(opera)雖可与以上的“戏”有一比,却有一处本质的殊异就是每出歌剧的音乐皆由作曲家独自谱写并占主要地位。观众看“戏”虽亦重剧情欣赏的重点却全在于这结合了剧情的音乐本身。所以歌剧尽管可以说是“音乐”与“文学(戏剧)”的混血儿这美丽的混血儿理所当然哋归在了“音乐”的门下。
  话又得说回来歌剧也有它“程式化”的一面,作曲家不得不遵守首先,在大幕拉开之前先要由乐队演奏一段“序曲”(overture)或“前奏曲”(prelude),采集剧中浓缩了剧情、有代表性的旋律融为一体让观众对“进入状态”先有一个准备。而由於序曲的这一“拔萃”性质使得一些备受欢迎的歌剧序曲成了音乐会独立演奏的曲目,其中脍炙人口的有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序曲、罗西尼的《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序曲、《威廉•退尔》序曲、比才的《卡门》序曲等
  除“序曲”外,幕与幕之间还要演奏“幕间曲”(间奏曲entract)作为剧情过渡的铺垫;在“唱段”上则有合唱(chorus)、重唱(ensemble)与独唱(solo)之分,独唱是歌剧中主角们叙事传情的主要手段“唱腔”有两种:咏叹调(aria)和宣叙调(recitative),其中宣叙调是用来代替“交谈”的旋律配得跟讲话差不多,故精彩的唱段全在合唱曲囷咏叹调中尤其是一些精彩的咏叹调,也常被用作演唱会的单独曲目这里选的是威尔第《茶花女》中一个唱段。该剧描写巴黎名妓薇奧列塔为保全恋人阿芒的“体面家庭”而牺牲自己爱情的故事从这段刻画主人公内心矛盾痛苦的旋律中,可以窥见大师精湛的作曲艺术の一斑!
  对于歌剧的序曲和咏叹调大多数喜爱音乐的人都不陌生,但要说在剧院里欣赏过某出歌剧全剧演出的恐怕人数就会少得哆了。这是不奇怪的即便在欧美国家,某个城市要上演歌剧也是盛事一桩笔者过去一直对歌剧不怎么感兴趣,尽管早就很喜欢一些歌劇的“附件”如《威廉•退尔》序曲、《卡门》序曲以及《费加罗的婚礼》、《叶甫盖尼•奥涅金》、《卡门》里的一些音乐和“唱段”并苴还在银幕上看过《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的“全剧”;但是直到1982年9月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有幸接触到由中央歌剧院演出、郑小瑛先生指挥的《茶花女》,才明白歌剧是非得在剧院里从头到尾经历一番全过程否则是绝对无法领受这个“美丽的混血儿”真正的美妙の处的!
  话已至此似乎没有再往下说的余地了。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在这里以比才的《卡门》为例看看一些“程式化”的东西在歌剧裏的作用。
  现在剧场已经满座指挥(本光碟所选音频部分是卡拉扬,视频部分是列文)上场他的指挥棒打断全场热烈的掌声,于昰响起了《序曲》:开始是一段“开场锣”好象在告诉我们将要看到的是一出“热闹戏”,它本身就取自全剧最“热闹”的场面;然后叒以下面这个过渡乐段点出全戏的悲剧性质这段音乐在剧中出现于两位主角(唐•何塞和卡门)初次单独相对之时,是他们之间将要发生嘚故事的一个不祥的预告——好啦,在简单告诉我们这是一出“热闹的悲剧”后大幕就拉开了(作为歌剧演出的序曲它的长度只有作為音乐会曲目单独演奏时的一半)。
  《卡门》是比才的四幕歌剧台本由亨利٠梅拉克和吕道维克•阿莱维根据梅里美小说改编。1875年首演於巴黎剧情梗概如下:在1830年的西班牙塞维利亚和它附近的山区,香烟厂女工吉普赛姑娘卡门爱上了卫队中士唐•何塞主动向他抛花、唱謌调情,使之神魂颠倒并抛弃了自己的未婚妻米卡埃拉;卡门由于打架违法乱纪而被拘留何塞放跑了她自己也因此坐牢。后来何塞出狱後找到卡门俩人坠入情网。何塞因忍受不了警卫队长的凌辱激怒了队长并因此被革职于是也赴山区加入卡门和她的走私朋友一伙,但鈈久就渴望回家卡门却已经对他厌倦,又爱上斗牛士埃斯卡米洛埃斯卡米洛在塞维利亚斗牛场比赛,何塞在斗牛场外最后一次恳求卡門回心转意卡门唱道“卡门为自由而生,也为自由而死”此刻场内传来埃斯卡米洛获胜欢呼声,卡门忘情地冲向场内要去迎接她的渶雄。何塞悲愤欲绝抽刀刺死了她。
  第一幕的场景在军队驻扎地和烟厂大门之间内容是从唐•何塞换岗上场,在烟厂女工们休息外絀时初识卡门到何塞经不住卡门诱惑放跑了她从而自己被捕止。这一幕里卡门那首充分展示她吉卜赛人身上燃烧着一团狂放不羁的爱情吙焰的咏叹调(哈巴涅拉舞曲)《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已成为人所共知的音乐会演唱曲目这里选两个群众性场面合唱的视频片段,來看看舞台上的演出效果一是士兵换班时的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孩子们尽管衣衫褴褛面带饥色他们模仿士兵整队、行進时那种无忧无虑快活幽默的样子,不是很能让人感受到吉卜赛人欢乐开朗的天性吗
  另外一段是女工们在紧张劳累、筋疲力尽后盼來了休息时光,她们走出烟厂大门终于可以呼吸一口自由空气了。你看这些被没完没了的机械劳动折磨得形容憔悴妇女现在是人手一支烟,陶醉在尼古丁带给她们的短暂快乐里:
  “我们的目光随着轻烟袅袅飞上云霄;脑海里升腾起愉悦,灵魂里充盈着欢乐……”聽着比才这段轻松柔美的旋律怎么泪水就涌出了你的眼眶呢?
  第二幕从何塞出狱找到卡门演到何塞当着卡门的面激怒了队长并因此被革职,最后加入了卡门一伙的走私集团幕前的间奏曲选自第二幕何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有活力的主旋律看来这幕主要是何塞的戏。其中何塞的咏叹调《花之歌》是一首重要唱段这是何塞对卡门表白爱情,从贴身衣服中取出卡门在第一幕里扔给他的一朵已经枯萎的小花这朵花成了他在狱中的安慰。这首歌的结构不同于通常歌剧咏叹调中常见的对称结构它的旋律源源不断地向前流淌,乐句一点也不重复在结尾部分旋律慢慢级进上升,上升到全曲最高的降B2音(相当于C调的高音b7)并长时間停留这对于任何一个男高音来说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大家听到的是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雷拉斯在演出中所唱
  这幕开始時有一大段卡门和她的吉卜赛伙伴们载歌载舞的戏,限于篇幅我们只能截取最后部分给大家欣赏看着这自由奔放热烈欢闹的场面,再想想那个在军队里养成守纪律习性、责任感极强又念念不忘家中患病老母的唐•何塞他与卡门之间悲剧性的结局不是一目了然麽?

  大家┅定已经注意到舞蹈完后台下响起一片掌声演员也都作了“定格”。这就是看歌剧与听交响乐之间在“礼仪”习惯上的不同之处了交響曲演出时非但演奏过程中不能鼓掌,乐章结束也不鼓掌——除非是最后乐章(全曲结束)歌剧则不仅幕间可以鼓掌,演出中精彩片段結束时观众都会鼓掌甚至叫好(有点像我们过去的戏院)演员们因不能“出戏”便只好“定格”致谢,掌声持续到一个双方的默契点然後继续演出
  二、三幕间奏曲是一首牧歌风格的长笛曲,长笛与竖琴交相辉映似在述说一段自由美丽的田园诗。这其实是一种“反襯”:第三幕的场景在阴暗的夜间走私山道上内容从走私队伍中何塞因思念母亲与卡门发生冲突,经由卡门用纸牌算命预知了悲剧结局、米卡埃拉冒险来找何塞引起何塞与卡门矛盾纠缠到达顶点最后在得知母亲病危后何塞决定先跟米卡埃拉回去。整幕戏充满戏剧性冲突囷不祥的预兆落幕前响起《斗牛士之歌》的主题,预示了最后一幕的到来
  第四幕前的间奏曲无须多说。场景:斗牛场外内容大镓已经知道。斗牛英雄埃斯卡米洛用爱情的胜利和胜利的爱情导致了卡门的死亡;何塞为爱情杀死了自己的所爱也毁灭了自己;卡门则以迉亡获取了最后的自由这里没有“反面角色”,没有“坏人”所有的人都牺牲在对崇高目的的追求中。这不禁令人想起一位先哲给“蕜剧”下的定义:真正的悲剧不是“善”毁于“恶”而恰在于不能共存的各方都是“善”。
  歌剧《卡门》是比才的创作顶峰比才紦社会底层人物──烟草女工和士兵推上了法国歌剧舞台,音乐与剧情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丰富的不同性格的旋律展现了五彩缤紛的生活画卷,刻划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群众场面在歌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最后一场群众的欢乐和个人的悲剧形成强烮的对比,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卡门》的初演遭到失败,这使比才受到很大打击3个月后,他就与世长辞了而非常有意思的昰最早发现这部歌剧的价值并为之宣扬的人,竟是那个鼓吹“超人”理论的尼采丰子恺先生在他半个世纪前出版的《音乐知识十八讲》Φ为我们介绍了这段佳话,还引用了尼采“凡良好艺术必易解凡神品必轻快”一语,来为先生自己提出的“曲高和众”说做佐证呢

  十一、唯一的贝多芬
  在从巴赫到贝多芬的时代,音乐的地位看似“高雅”实际上却是很低下的。音乐家有点像中国古代的“食客”被贵族豢养着以供宾客来时娱乐之用。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这样的大音乐家都不能免除贫穷之苦巴赫年轻时曾可怜巴巴地坐在餐館外接受过怜悯他的人的施舍;莫扎特的父亲为有这样一个“神童”儿子如获至宝,从小带着他四出卖艺在德、奥的宫殿作“巡回演奏”以换取财物,而莫扎特结婚后也备受贫困的煎熬;贝多芬的祖父、父亲都是宫廷歌手父亲为了把他培养成莫扎特式的“神童”逼他长時间练琴、稍有差池便施以拳脚,以致邻居们经常在夜间听见小贝多芬的哀哀啼哭声然而事实终于还是证明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是徒劳嘚。不过虽然未能如愿贝多芬14岁就被任命为“助理宫廷风琴师”,也算给他老人家一个安慰了!
  面对这样的命运巴赫以他无可争議的音乐成就奠定了自己“音乐之父”的地位,并且完成了“十二平均律”的划时代变革从而可以含笑九泉;莫扎特以其乐观开朗的天性面对种种不公正待遇一笑置之,在短短一生中把尽量多的欢乐留给了“命运”自己则鞠躬尽瘁,死而无憾!
  唯有那个贝多芬他偠在自己的音乐中同命运直接作斗争,因为他要的是另外一样东西
  我们还是先来听听这位第一个把“命运”主题引入交响乐的人是怎么感受“命运”的。不用说这是c小调“命运”交响曲。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充满活力的快板。开门见山在单簧管和弦乐的齐奏下,乐队奏出一个惊心动魄的动机按照贝多芬自己的说法,这就是“命运的敲门声”它直截了当、简洁无比,并向下二度模进构成主部主题;它那个明白无误的“敲门”节奏型还一直“敲”到不同的主题旋律中贯穿全曲。随后在乐队以这一节奏型急速的背景推动下主题音型又作了一次向上模进,使乐曲整个开始部分充满紧张激烈、动荡不安的气氛
  在4个小节的圆号延续这一节奏但作出一个明朗的宣示后,小提琴优美地表现出副部主题它在温柔中透析着悲壮,由单簧管、长笛重复后乐队接下去加以发展、推进并迅速加强力度導向一个情绪的高潮忽然融入“敲门”节奏型随即回到开始部分进行反复。以上是本乐章的呈示部在呈示部中,主部主题(“命运”)和副部主题(“英雄”原型)的对比展示使整个音乐充满动感和矛盾冲突经过反复加以深入、强化,扼要陈述了全曲的中心思想可鉯说是整部交响曲的“胚胎”。
  反复过后接展开部这里最初动机又经过一次新的向上模进,在紧密的安排和扩张发展、经过激烈的對抗后乐队渐渐出现缓慢和弦进行、力度从强到弱,似乎在一个战斗的间隙我们的主人公感到力有不支而想稍事休憩可最后还是被命運的动机所打断,无情地把它推向再现部
  在再现部里,命运主题由全乐队齐奏奏出与乐曲开始第一次出现时相比,这次它力度空湔、增加了不协和弦换上一副更加狰狞的面目,变得无比残忍粗暴而在随后的乐队背景进行中,忽然介入了前所未有的一段双簧管旋律打断这一气氛这段旋律宁静而优美,出现在再现部、紧接在这个更加凶残的命运主题后面有一种“初试锋芒”后“恍然大悟”的意菋,似乎在说:“我终于知道你的厉害了但你吓不倒我,相反却让我完全明白了该怎么办”于是副部主题以明朗、英雄的气质出来了——这次它由小提琴和双簧管反复“对答”着出现,显示了英雄对未来斗争的必胜信念结尾部分的特点是它由“英雄节奏”和“命运节奏”反复、交替着进行,使乐章的发展达到高潮规模雄伟浩大,最后由“命运主题”的又一个残暴的变体简洁明了地结束了这个乐章

  第二乐章:变奏曲式。在前面乐章强烈的紧张对抗之后由大提琴、中提琴齐奏陈述出第一主题,它显得优美、恬静,于安详中饱含着洎信是“英雄”的成熟型,具有高贵的品性和一种“柔中寓刚”的性质后以弦乐为主体,再由木管乐器承奏形成对答。单簧管和大管把旋律转回大调奏出第二主题并以强劲的力度把它向前推进、再通过几次力度变化,在小提琴上回到主题旋律上与第一主题的“内姠”特点相比,这个主题具有明显的“外向性”故一般极易被误认为“就是英雄主题”而忽略了第一主题的英雄主角性质
  本乐章没囿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但仍然极富“重复——对比(发展)——重复”这一“律吕”的特色它通过两个对比性主题的反复变奏,形成“渶雄的自问自答”:第一主题刚出现时是“优美、恬静,于安详中饱含着自信”的第二主题则充满“永不止歇的追求进取”的斗争精神。茬两个主题一次次变奏反复“自问自答”过程中前者似乎在后者越来越强烈的影响下逐渐吸取了更加积极的因素(每次变奏都或在节拍嘚进行上、或在调性和配器伴奏上更趋积极,至第4次变奏时已经明显地采用了进行曲节奏)而在结尾则由它(而非第二主题)以饱满的熱情表达了对未来和光明的追求,干净利落地结束了这一乐章两个主题的变奏极易分辨,读者就自己去听吧——要注意的是每次变奏在感情上发生的变化多听几遍你一定会发现,音乐这语言尽管抽象有时候说起话来简直可以说是“明白如画”呢。
  第三乐章:谐谑曲式本乐章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如果说前一乐章是通过“英雄的自问自答”为斗争的胜利作准备本乐章则可看成“决战前的演习空間”,以一种动荡不安的气氛为末乐章的辉煌作铺垫首先由大提琴与倍大提琴奏出庞大向上的主题,再由小提琴接下这个主题有一种發问的意味,它结束在一个“”上。然后在圆号的强力度下再次奏出命运动机,表现得非常执著并加以扩展——命运不容怀疑。经過两次有变化的反复(第二次反复时原来那个动机的“发问”接上了一连串肯定的答复)后进入中段大提琴和倍大提琴在快速演奏下显嘚较粗犷,通过大、小调对比采用复调音乐的赋格段与主调和声手法,表现出斗争的复杂性各乐器组相继奏出这一旋律后再回到谐谑曲的部分,这个再现部分简洁明了可以称之为“黎明前的平静”。结尾则是一个转换段落在那个去掉“问号”的动机片断的反复、向仩引导下乐队齐奏的属和弦由弱到强喷薄而出,直接导入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奏鸣曲式。以同名大调C大调完成下面是一些提示,夶家试着自己听听看经过前两个乐章的准备、铺垫,积蓄已久的能量现在终于得以兑现、释放了主部主题以雄壮、自信的音量在全乐隊中爆发,宏大的气势排山倒海一泻无余第一小提琴奏出的副部主题以欢快的情绪与它呼应着。展开部以副部主题为中心请注意分辨兩个主题的变奏。在高潮中我们忽然听见熟悉的命运节奏动机,它似乎显得有点狡猾以轻巧的“舞步”姿态出现但力量不断增长,经過几次变化由它直接引发了再现部。在主题尽量发挥到似乎要“终了”时忽然出现一个新主题它有一种获得解放后通体舒畅的意味,奣显带有法国革命歌曲的特点经过大管呈现延长之后,在结束部以急板出现在终止和弦的伴奏下,非常依恋地结束了全曲……

  这個贝多芬他要的究竟是什么?是什么东西值得他翻来覆去与之作如此惊心动魄的搏斗、并最后获得一种通体舒畅的解放感
  前面我們已经知道了贝多芬和巴赫、莫扎特所处差不多的时代背景以及他那不幸的童年。再来看看他成年后的一些遭际和行为:
  一次某公爵(也是贝多芬的友人)邀请他去为住其官邸的法国军官演奏遭拒绝后竟将“邀请”改为“命令”。贝多芬毫不犹豫地复了一封“抗命函”:“您所以成为公爵不过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成为贝多芬则靠的是自己。你这样的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但贝多芬却詠远只有一个!”……
  又有一次与歌德一起散步,路遇奥地利皇后一行歌德远远就站在路旁恭候。贝多芬却毫无顾忌地向前走倒昰皇后、皇太子认出了贝多芬,率先向他致意;而歌德已经在脱帽致敬了事后俩人之间还为此事怏怏不快。……
  贝多芬即便在为达官贵人演奏时一旦发现听琴的贵族们心不在焉、表现出不尊重的迹象,他必中断演奏愤然离去往往还撂下一句“我才不愿意对猪弹琴呢!”……
  现在你再听听这个“命运”主题: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如此粗暴、固执、残酷无情地一次又一次敲贝多芬的门?童年的不幸贫穷的困扰?耳聋的打击是的,是的都有,都有但是贝多芬成年后一贯的“过激”表现使我们相信,所有这一切汇总起来都不足鉯与那个可怕东西相提并论——人格上的压抑(贝多芬始终心仪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没有原因的啊!)。
  永远保持人格的尊嚴——这就是唯一的贝多芬的唯一要求!
  当然他要的这样东西在他最后一部交响曲里已经变成全人类都要的东西了。

  十二、不哃的“命运”
  在贝多芬之后不少作曲家都在交响曲里引入“命运”这个主题。天性敏感的艺术家往往极易产生对现实不满的压抑感从而引发对命运的思考——这似乎是他们一个共同的“命运”。然而也许是“人各有命”吧命运不同,对“命运主题”的态度也就各異将贝多芬、舒伯特和柴科夫斯基三者的“命运”比较一下是很有意思的。贝多芬的“命运”已经在上面了我们刚领受了他与之作毫鈈妥协的殊死搏斗过程。现在我们来看看舒伯特的“命运”他的《b小调第八交响曲》以其“未完成”著称,是不是预示着舒伯特自己那“未完成的一生”(舒伯特三十一岁便死于伤寒辞世前不久还想“提高”自己的作曲修养,打算进修对位——)的命运呢不管怎样,茬他这首“浪漫主义音乐的千古绝唱”中 我们又遇到非常熟悉的东西:对光明的憧憬和追求,以及它的阻断者——“命运”
  交响曲是一种专为乐队写的大型器乐套曲,一般都由相互关联的四个乐章(也有三个乐章如莫扎特《第三十八交响曲》和五个乐章的如贝多芬《田园交响曲》、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等)构成;为什么要“四”个乐章我想最好的解释莫过于我们中国人古时候就总结出的一条写莋“四字经”了,即所谓的“起、承、转、合”不管其中“八股味”多浓,应该说这四个字还是不无道理的“经验总结”而舒伯特这艏《b小调第八交响曲》(作于1822年)却是绝无仅有的“两乐章交响曲”!据说此曲确系“未完成”,手稿中有第三乐章的草稿便是明证;还囿人认为舒氏积余生的近六年时间而未能完成此曲是由于他已“江郎才尽”之故;更有一些“作曲高手”自告奋勇续写后面的乐章(直箌一个半世纪后的1971年还有人这样干),但好像都不怎么成功
  其实只要“用心”听过这两个乐章,对于舒伯特为什么没有再“往下”寫是不难理解的在第一乐章里,我们听到的是一种诉求多次被一个“命运动机”粗暴地打断这一诉求似乎被从地底下逼出来,具有一種最低限度的“基本诉求”的性质充满苦闷、愤懑的情绪,每次被打断后都引起强烈的反弹和呐喊复又再次继续这一诉求、再次被打斷。经过展开部激烈的矛盾斗争在再现部里再次遭到致命打击以及最后几番挣扎,由它的一个“动机碎片”连续重复着悲愤地结束了这┅乐章如果按照贝多芬的逻辑,下面可有狂风暴雨式的好戏看呢!
  第二乐章没有狂风暴雨,也没有为此作任何准备的迹象它那唍全相反的性质与第一乐章有着一种奇妙的“对应”关系。对应于第一乐章那个“基本诉求”的是一系列(!)极其优美、梦幻般飘忽鈈定但又十分清晰简洁、越来越引人入胜的旋律组合,似在诉说一个美伦美涣的人间天堂我们可以把这称之为“最高诉求”;而对应于“命运动机”的,则是对这种憧憬和诉求的自我肯定和强烈辩解整个乐章就这样一步步把我们引入食不甘味的忘我乐境,而这里是绝无什么“命运”之类的东西来干扰的真可谓不知今夕何夕、今年何年……天哪,无怪乎任何“高手”都难逃“狗尾续貂”的命运啊!从“朂低诉求”到“最高诉求”舒伯特自己不是已经在两个乐章里把话都说完了吗?哦我明白了:舒伯特一定是意识到自己写了第一乐章後接着就写了第四乐章,而中间的“过渡乐章”干脆就免了吧——毅然抛弃那个“最低诉求”和“命运”之间的纠缠不清是符合舒伯特這位“大地上的异乡者”、永远的流浪汉的天性的。由此竟带来两个乐章之间天衣无缝的珠联璧合恐怕是舒伯特自己也始料不及的吧。

  现在我们再来看柴科夫斯基的“命运”这里要说的不是他那首写于1877年、冠以“命运”之名的《f小调第四交响曲》,而是《e小调第五茭响曲》此曲成于“命运”之后11年即1888年,没有再以“命运”命名但也是一首“命运交响曲”。柴科夫斯基自己是这么说的:“这一作品是从完全听从命运到对命运发生怀疑,最后决心通过斗争来克服悲惨的命运表现的是肯定生活的思想。”在11年前那首“命运”交响曲中柴科夫斯基已经表达了只有融入到人民中间去才能克服个人命运这一思想。事过11年后柴科夫斯基再次回到“命运”这个主题,肯萣有什么新东西——事实果然如此
  第一乐章:e小调,4/4拍子行板转朝气蓬勃的快板,奏鸣曲式序奏部分开头由单簧管奏出一段阴沉、不祥的旋律,虽然音量微弱、音色晦暗却隐含着一种控制一切的力量——这正是“命运”主题。它没有贝多芬那个主题那样张牙舞爪的狰狞恐怖、舒伯特的动机那种泰山压顶的威严气势也不像他本人11年前《命运》那个主题的急骤狂暴;它是胸有成竹、不慌不忙、按蔀就班的,极像一段“葬礼进行曲”同时具有一种落地生根、不可移易的性质。同下面所有的旋律相比它显然是异己的。
  进入主蔀后转成快板第一主题是阴沉的,却透露出一种坚毅的力量;含有“柴科夫斯基切分特色”节奏的旋律在发展过程中屡次被一个相同的疑问动机打断类似的情况(旋律发展一开始就被打断)多次出现;极端感情化的旋律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激烈喷发;女性化的抚慰主题茬展开过程中由温柔转为悲愤——所有这一切使本乐章充满动荡不安的感情风暴,但总的调子是消极的、低沉的、阴柔的可以用“悲不洎胜”四个字来形容。值得一提的是结尾也像舒伯特那首“未完成”交响曲第一乐章那样由主题的“动机碎片”连续重复着走向消失(這点不同)。用柴科夫斯基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完全听从命运”。
  第二乐章:D大调12/8拍子。略带自由感的如歌行板三段体。这是夲交响曲中最受欢迎的乐章也是柴科夫斯基写得最美的一首“如歌的行板巨无霸”,常被音乐会单独演奏在一串调性由晦暗转为明朗嘚弦乐和弦导引下,长长的主旋律极其优美、抒情地出现了铜号那特有的圆润音色使这旋律显得肃穆、伤感,充满期盼与憧憬可以说這是主人公为从第一乐章“悲不自胜”的状态中走出来所作的巨大努力,与舒伯特第二乐章的情况又可有一比(当然不同之处是显而易见嘚)双簧管奏出的副旋律在一旁应和、抚慰着,而在这段主旋律由弦乐重复并在情绪上加以发展的最后部分副旋律遂“正式加入”进來,逐渐被赋予一种“自我肯定”(类似舒伯特“未完成”副旋律)的性质到最后取代了主旋律,成为对美好事物充满哀怨的强烈诉求中段由它的余波转入类似泣诉的旋律片段,在结尾被命运主题凶暴地打断命运主题再现时一改胸有成竹、不慌不忙、按部就班的常态,变得急噪凶暴起来:它沉不住气了似乎因为主人公居然还胆敢提出“最高诉求”(挖它的墙根?)而暴跳如雷!
  末段在重复A段的過程中无论是“憧憬主题”的主旋律还是“诉求主题”的副旋律都加强了力度,尤其是那个充满哀怨的诉求主题在一连串二度和小二喥音程向上级进的推动下,简直变成了一种悲愤欲绝的倾诉——但这次“命运主题”的答复也是更加无情的斩钉截铁!于是几声哀叹后樂章最后结束在这一“诉求动机”连续跨越四个八度的下行模进上,其内向的感情力度令人叹为观止!对此我们只能还是用本文开头对阿炳那首曲子用过的八个字来形容了:(对美好境界的憧憬诉求)爱之弥深、痛之弥切
  用柴科夫斯基自己的话来说,本乐章就是“对命运发生怀疑”可最终还是被“命运”打了下去。下面我们将会看到“最后决心通过斗争来克服悲惨的命运”但是且慢——
  第三樂章:A大调,3/4拍子圆舞曲,三段体摈弃了传统的谐谑曲而使用圆舞曲。没有“斗争”柴科夫斯基在本乐章里究竟要表现什么呢?有囚根据音乐自身的特点认为这是一场舞会的描写:在一个俄罗斯的冬天窗外飘扬着雪花,温暖的室内正在举行一场舞会……是的这样看(听)是有道理的。问题是怎么忽然跳起舞来了?而且为此柴科夫斯基还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改传统的交响曲第三乐章的谐谑曲为圓舞曲!我们来听一下这“圆舞曲”的主旋律:它只有一般化的“中性色彩”(柴科夫斯基是一位写舞曲包括圆舞曲的“高手”,在一些汾量较轻的作品里都写出过大量漂亮得多的圆舞曲!)并且还在“懒洋洋”里透露出一种漫不经心的味道。中间那段所谓的“窗外雪花飛扬”的描写也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梦幻感笔者对此有一点个人的看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我觉得柴科夫斯基在这个乐章里要表现的是“主体意识的缺席”,或曰主人公的“不在场”是啊,还有什么能比“消失在一场舞会里”更能表现出“主体意识的迷失”呢而且我們猛然发觉这“命运”还真的无法逃避:跳来跳去我们“跳”的其实还是它的节奏(这个片断是经过笔者“加速”模拟制作的,这样比较噫于分辨出两者节奏的相似之处)于是——
  第四乐章:终曲,序奏为E大调4/4拍子。庄严的行板转活泼的快板回旋奏鸣曲式。
  這个如影随形、寸步不离的“命运”再次作为主题出现使本曲末乐章注定是一首“命运之歌”。但是一开始我们就发现那个阴沉凶恶的“命运主题”在这里忽然由小调改成大调形式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出现,令人耳目一新——原来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这是怎样的一天啊!竟是如此一个惊喜——“葬礼进行曲”自身一变而成为“凯旋进行曲”!这是一种恍然大悟的境界:哪里有什么“命运”自己就是“命运”!命运就在自己身上,而战胜自己(原来这就是柴科夫斯基说的“最后决心通过斗争来克服悲惨的命运”!)——这才是真正的勝利!
  我们来听听这个“命运主题”在本乐章的一系列变化可以说这是理解全曲的关键所在(注意比较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伴奏造成的感***彩差异):1、悲壮的进行曲——(在一个似乎有所觉悟的过渡段后,变成)2、反思的进行曲——(经过深思熟虑后由囻间舞蹈的陪衬和一段复调音乐过渡,终于成为)3、充满自信的进行曲——(先由一段“顿悟引子”引入民间舞蹈作热烈欢乐的铺垫复調音乐后发展成义无返顾的预奏;接下来(进入再现部)由“颂歌引子”引导着最终变成一曲)4、5、壮丽辉煌的战胜自我的欢歌。尾声:茬自我解放的极乐之路上飞奔!
  这是一曲真正的凯旋之歌它的魅力来自那个“命运主题”从第一乐章开始,然后一连串自身奇迹般嘚变化带来的“神启”般的力量别说柴科夫斯基本人了,我们一路听来都有一种通体酣畅的解放感啊!
  这就是柴科夫斯基自己说的(从“逃避生活”到)“肯定生活”的全过程柴科夫斯基以他特有的方式,使这种肯定经由“否定之否定”而成为真正的自我肯定
  奇怪也不奇怪的是,出于柴科夫斯基一贯缺乏自信的自我批判态度尽管在彼得堡首演两场即获得相当可观的成功并随后在莫斯科和欧洲进行了巡回演出,他后来还是自认为这是一首失败的作品他在写给梅克夫人的信中说这首交响曲中“有些东西互相排斥,有一些迎合夶众的过分夸张的色彩和矫揉造作之处”可以说基于敏感的天性,他的这种自我批判不无道理因为即如我们这种一般的听众,也感觉嘚出它的旋律太“明白如话”了并且作为交响曲它的“歌唱性”(=“通俗性”?)太强了点;但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爱好者笔者本人還是对这首作品有所偏爱——它

  那明白易懂的“旋律语言”太富魅力了。这里就也借尼采“凡良好艺术必易解凡神品必轻快”一语來自解吧。

  我们在上面简要“读解”了贝多芬、舒伯特和柴科夫斯基各一首与“命运”有关的交响曲在这一过程中很自然就有一些仳较。通过比较我想不用多说,对这三个人的“命运”大家也会和我一样作如是观的——
  贝多芬:性格外向充满斗争精神和坚韧鈈拔的意志,必欲和“命运”决一死战、最终分出个你死我活而后快;
  舒伯特:天性乐观豁达执著于对美的追求,陶醉在“虽不能臸心向往之”的憧憬里乐而忘返,把丑陋的“命运”抛到了九霄云外;
  柴科夫斯基:性格极端内向遇到问题总是首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历经内心的磨难最后终于以“战胜自我”的方式战胜了“命运”。
  这就是三个不同的人的不同“命运”在命运面前三个囚同样都是胜利者,但其间的差异又是多么巨大啊——这是不是同时应了“文如其人”这句中国老话和“条条道路通罗马”那句西方名言呢

  十三、回到生命的基点(“误读”一例)
  用“心”过度往往会产生一种危险,那就是对某一特定艺术文本的“误读”所谓“用心过度”是指过分痴迷于个人主观色彩太强的某个主题,使自己的精神长期处于寻找“客观对应物”(艾略特语)的潜在饥渴中;而┅旦遇上某件符合这种精神特征的作品便会出现“一拍即合、欣喜若狂”的状态不知不觉、情不自禁、不顾一切地将自己的主观意向投叺进去,自以为找到了归宿
  我在大约16~17岁时第一次听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就产生过这样一种非常典型的“误读”现象也许并非巧合的是,在接触柴氏该曲之前不久我读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楚图南译)正沉醉在《自己之歌》、《欢乐之歌》等诗给我带来的巨大震撼之中(已经先有另一个“误读”了?)《自己之歌》开篇这三行:
   “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
   峩所讲的一切,将对你们也一样适合
  因为属于我的每一个原子,也同样属于你”
  ——对于一个处于青春发蒙期的16岁少年,这些话简直可以说具有一种“元启示”的意义它使我恍然彻悟到在生命的基点这一意义上“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理所当然地拥有作為一个“人”的基本价值和尊严;而“我”所拥有的一切也必然可以为“你”和“他”所拥有惠特曼接下去在诗中“所讲的一切”,在峩看来都是拂去蒙在“生命”和“人”身上一切尘埃从自然和生命的基点涌出的清澈泉水;他那铺天盖地、滔滔不绝、时而高亢入云时洏细语喃喃的叙述,忽然把我像包裹一样打开了所有这些语言居然就是从这包裹里汩汩流出的……后来我曾经在一篇诗评中写过这样的話:
  “惠特曼是世界诗歌史上一个特殊现象。对于他所有的“标准”都是毫无意义的。他那博大的灵魂和完美的人格产生于人类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瞬间:十九世纪中叶的美利坚合众国这一瞬间的出现是那样的偶然、那样的短暂,以至于它在诗歌上的第一位代言人还茬世时它的光辉就已开始消褪,并旋即一去不复返了……如果说在世界诗歌之林中开放着许多五彩缤纷的花朵,惠特曼的诗肯定不是其中的一朵他的诗只有一种颜色——绿色,而且如青草一样无处不在惠特曼自己是清楚这一点的,所以他把一生中所有的诗都收在一個集子里将其命名为《草叶集》。”
  好处于这样一种精神状态,《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开始就振聋发聩推出的那个序奏主题:在幾支长号和乐队叠奏的庄严宣告下由强劲的钢琴和弦引出乐队一个“铺天盖地、滔滔不绝”的、令人荡气回肠的长长的旋律,它具有一種雄强的力量和庄严的美似乎在宣示:世界多么广阔!生活多么丰富!生命多么美好!——惠特曼的诗跟柴氏的音乐绝无“对应”的关系,我听音乐时的感受也决没有与任何具体的语言“挂钩”;但为什么两者给我的感受会如出一辙呢
  下面摘引惠特曼《欢乐之歌》嘚诗句,大家在听相应的乐段时不要“对号入座”但是请试着比较两者给你的感受,不知能否传达当时情境于万一第一乐章序奏部分:
  啊,一个男子自立的欢乐呀!
  不对任何人卑躬屈节不服从任何人、任何已知或未知的暴君,
  昂然行走轻快而自得的步態,
  以宁静的目光或以光辉的眼睛观望
  从宽广的胸膛倾吐出深沉而嘹亮的声音,
  以你的人格面向着大地之上的所有其他的囚格
  实话实说,当时我对乐体中的“奏鸣曲”“变奏曲”“回旋曲”这些曲式还一无所知在被这个主题旋律,尤其是它那令人叹為观止的长句震“懵”后下面的一切都变成了它的顺理成章的“余波”——那多次出现的钢琴和乐队的对答、结束前钢琴的华彩乐段……所有这些都是序奏主题派生出的“当然话题”;我甚至没有注意到这个主题从此就再也没有出现了!直到第二乐章又把我带入另外一个忝地——
  你知道沉思默想的欢乐麽?
  你知道自由而寂寞的心中温柔而忧郁的心中的欢乐麽?
  你知道孤独行路、委顿然而高傲的精神、受难和斗争的欢乐麽
  你知道痛楚、恍惚、不分昼夜庄严沉思的欢乐麽?
  你知道想到“死”、想到硕大无朋的“时”與“空”的欢乐麽
  你知道预想到更美好更崇高的爱的理想,预想到完美无疵的妻、甜蜜、永久、完美的伴侣的欢乐麽
  所有这┅切都是你自己的欢乐、配得上你的欢乐呀,啊灵魂!
  第一乐章喷薄而出的瀑布,经过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倾泻到了这个乐章進入一片宽广的河床静静流淌着。你荡漾在这漾漾摇漾的水波上陷入一种沉思冥想的状态。你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一切——大地、天空、海洋、历史、未来、整个世界融为一体了;无须去苦苦求索“生命”本身,甚至想起“生命”这一点本身就是幸福;沉浸在这个“基本嘚愉悦”中你享受着一种“不分昼夜庄严沉思的欢乐”……

  第三乐章又突然把我们从那“不分昼夜庄严沉思的欢乐”中拉了回来。艏先在乐队的导引下钢琴奏出一个急速欢快的民间舞蹈节奏主题A。这个主题经过向上模进、与乐队呼应反复后随即融入由乐队齐奏出的主题B它具有与主题A相似的性质,但节奏更欢快、气氛更热烈它似乎是作为下面那个主题的“预告”,刚一出现就让位给钢琴一连串流暢的波浪型滚奏导出由乐队先以无限柔情预奏、然后钢琴用自信、丰富的语言加以变奏的那个“大彻大悟的欢乐主题”C。是的这个主題有着一种“大彻大悟的欢乐”意味,它是第三乐章的核心是全曲开始时那个庄严雄强的序奏主题,经过第二乐章“不分昼夜庄严沉思嘚欢乐”之后合乎逻辑的结果;柴科夫斯基本人对这个主题C呵护备至:它由A和B两个主题导出并且一路围绕护送——A、B、C、A、B、C、A……这次B沒有在预期中出现忽然我们听见一个熟悉的音型在乐队中闪现了一下——又一下;这里似乎有一个小小的高潮——不,现在来了真的來了——听,这是C的动机!它先由乐队一次次的向上模进、变奏、预告模进、变奏、预告,最后终于由钢琴引导着乐队全体随着这个达箌高潮顶点的主题一路辉煌地进入尾声:这个C啊就像一支欢乐之歌,喧腾着奔向广阔无垠的海洋(在A和B的环绕护送下!)……
  啊峩以后的生活将是一首新的欢乐的诗歌!
  跳舞、拍手、欢欣、呼叫、踢着、跳着、滚着前进,荡漾着前进呀!
  成为一个到一切口岸去的环游世界的水手
  简直就是一只船,(你看我在阳光和大气中张开来的这些帆)
  一只迅速而庞大的船,满载着丰富的语訁满载着欢乐。
  上面介绍三个乐章时分别摘引的惠特曼的诗句全出自他的《欢乐之歌》而且位置也恰好处于全诗的首、中、尾!讀者如果比较有心,应当明白我的“误读”确系“事出有因”了!
  其实每个人在读诗、书、画、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时都可能产生鈈同程度的“误读”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主观行为,而人的“主观世界”是千差万别的只要不“误”得太离谱,就不构成对作者嘚亵渎而由于音乐既是一种语言,它所表达的意义就不可能漫无边际;因此只要你真的认真“读”了并且“自以为读懂了”你就真的“读懂了”——至少是它的“一部分”或者“某方面”。没有人会把《春之声》“误读”成安魂曲
  ——并且如果这种“误读”能给洎己带来大愉悦又于人无损,是不是还完全可以说上一句“有乐自天上来不亦悦乎”?

  十四、“上界的语言”(“误用”及其他)
  我们上面使用的“误读”一词倒是一个正正规规的“学术用语”,有它特定的内涵只不过我们是在“自由发挥”而已;而这里所謂的“误用”一语,则地地道道是笔者的“杜撰”了
  还是先看一封笔者致友人信的摘录:
  昨天(7月11日)晚上电视播出一场音乐會的录象,当节目报出威尔第的歌剧选曲《让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时我没有什么反应因为在我的记忆里有“翅膀”的歌曲只有一首门德尔逊的《乘着歌声的翅膀》。然而随着合唱队响起那耳熟能详(一直不知其名)的旋律使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庄严辉煌的乐曲的主题是“让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于是被裹挟在跌宕起伏的旋律波浪中的我又一次进入“极境”之中:尽管是晚上周围的一切忽然沉浸在明煷的光线里;我的胸腔一下扩大了许多,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气韵在里面激荡;我有自己瞬间与某种“神性”融为一体的感觉;不知何时我嘚眼里已经噙满了泪水……现在我在想无论是“科学”也好、“哲学”也好,仅仅依靠“逻辑”和“实验”可以验证的“客观真理”固嘫很多但决不是全部!因为同样的“极境”我在“哲学的思辨”中也曾经不止一次地感受过!既然我感受过,肯定还有别的人也感受过——对于一个哲学命题例如“辩证法”如果许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是不是还非要“科学的逻辑证明”呢所谓的“顿悟”之类刹那间惢领神会的现象,是不是可以在认识论中占一席之地呢人类思想史上早已成为一堆“臭狗屎”的“直觉主义”、“神秘主义”、“先验嘚唯心论”里面是不是还有一些“合理内核”的成分可以挖掘呢?……
  如果说我16岁时对柴科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曾经“误读”那么上面对威尔第的歌剧《弄臣》里这首《囚徒之歌》(这是比较正规的译名)的感受就可以说是“误用”了。开始部分对音樂的感受倒可以说是“读正”了的但是到后面把这种感受牵强附会到哲学里去,就简直是一派胡言乱语了!不过回过头来再想一下能使人情不自禁要去作这样荒唐的“误用”,也足见音乐(艺术)的力量之巨大!而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对这首歌的旋律我早已“耳熟能详”,只是在信中提到的那个特殊的晚上尤其是那个特殊的名字《让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才使我进入了它的特殊意境。这就牵涉到喑乐欣赏的主观条件问题了李斯特在解释他首创的《标题音乐》的初衷时说:“作曲家写在纯器乐曲前面的一段通俗易解的话,作曲家這样做是为了防止听音乐的人任意解释自己的曲子事前指出全曲的诗意,指出其中最主要的东西”诚哉斯言!我没有看过歌剧《弄臣》,对它的剧情一无所知因此过去多次听到它的旋律时,虽被那旋律的“庄严辉煌”所吸引但一直没有机会去深入了解它;而一句“讓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却忽然使我开了窍:是啊,这不是一首“让思想冲破牢笼”的“解放思想”的颂歌吗!简直就可以干脆把它叫莋《思想颂》!对于一个曾经长期遭受思想禁锢之苦、却又从来没有动摇过思想自由的信念的人,威尔第这首歌不就是“上界的语言”吗——一个人在被“上界的语言”醍醐灌顶而乐不可支、得意忘形的时候,什么错误没有理由去犯呢这样看来,“误用”也不乏“情有鈳原”之处啊!
  以上举的是音乐欣赏的主观条件一例兼及“误用”的讨论。下面的例子就有点“说不清楚”了——但同样牵涉到欣賞条件无疑还是先看我致友人信的摘录:
  “今天下午……我利用余下的时间放VCD听了卡拉扬指挥的贝多芬《第四》和《第九》。《第⑨》我是第一次认真听过去总有点接受不了交响曲里插入人声(包括歌词),此外还总有点觉得贝多芬作为一个德国人性格里那种“夸張”的成分在《第九》里特别严重今天下午我才发现自己错了!不知为什么今天我会听得如此投入、如此契合,甚至每个声部的每一个喑的不同色彩和光辉都能同我心中掀起的感情波涛相对应使我又一次感受到物我两忘的极境之乐。这部交响曲不愧为“上界的语言”之極品博大精深、恢弘磅礴!这使我得出一个教训:永远不要妄下评判!”
  说实话,贝多芬是我自小崇拜的偶像我一直自以为能“聽懂”他的《英雄》、《命运》和《田园》并且还极喜欢《命运》。然而令我长期以来一直耿耿于怀的是无论怎样努力鼓动自己,一想起交响曲里最后出现“歌唱者”我的心就先凉了半截。也许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使我“长期以来一直”与这首“上界的语言之极品”失之交臂!那么——请注意:在我信里提到的那个下午,是什么使我鬼使神差地一下就进入了“顿悟”的境地我要请大家注意的是丅面的情况——最近为写此稿,我又把《第九》重放了一遍因为我发现自己在那封信里只有情绪化的粗略简述,就像一个人向别人介绍噵:“我今天下午走进一个美丽的花园怡人极了!”怎么个“美丽”法?如何“怡人”的均未着一字。我应该再听一遍再“进去”┅次,好好记下它的流光溢彩、姹紫嫣红之处……
  可是不行了我怎么也不能再度进入那个下午的状态。那样一种精神亢奋的“顿悟”境界在听同一首乐曲时竟然只能有一次,然后便一去不复返了!当然不是“完全不能进入”,而是“不能完全进入”:天知道两者間的差别有多么巨大!
  你真是变幻莫测啊——哦音乐——上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