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分工两级项目任务分工制度

附件2 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市直荇业部门责任分工一览表 序号 建设内容及目标 市级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完成时限 1 从自然村开始由下到上,层层陶清底数摸清“囚的资源”和“物的资源”两大家底,找出最大的发展优势 市级行业分管领导 市直各行业部门 2018年5月 2 对照发展目标,采取上下联动、部门協调的方式层层查找差距,找准发展瓶颈弄清制约症结,形成问题清单 2018年5月 3 以问题为导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由下到上列絀项目清单,确定具体完成时限逐级上报汇总。 2018年12月 4 研究制定阶段和年度实施计划或工作方案明确完成时限。 2018年12月 5 2018年完成村级村庄规劃提升工作 分管规划工作副市长 市规划局 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2018年12月 6 2018年完成“多规合一”村级乡村振兴分工振兴规划和市、县、乡、村项目规划编制工作(2018年—2022年)。2019年完成市、县、乡、村“多规合一”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工作 市发改委 市委农村工作領导小组成员单位 2019年12月 7 到2020年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稳定在2200万亩左右。 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副市长 市农业局 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2020年12朤 8 推进临沧普洱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 市茶办(生物产业办) 市农业局、科技局、工商局、食药监局 2020年12月 9 临沧坚果实验室建设。 市林业局 市工信委、科技局 2018年8月 10 积极争取将甘蔗、核桃、临沧坚果、咖啡等产业申报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市农业局 市林业局、科技局、工商局、食药监局 2020年12月 11 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67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21.63万亩 分管国土工作副市长 市国土局 市农业局 长期 12 烸年新增高标准农田15万亩。 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副市长 市中低产办 市国土局、农业局 2020年12月 13 2020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40万亩灌溉率达55%。 市水务局 市农业局 2020年12月 14 创新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体制机制到2020年科技贡献率达49%以上。 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副市长 市农业局 市科技局 2020年12月 15 到2020年农业机械总動力达210万千瓦以上 2020年12月 16 在现有基础上,每年重点培育种养大户500个以上、家庭农场100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300个以上 市农业局 市委农村工莋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2020年12月 17 每年培育茶叶、核桃、临沧坚果等方面领军型龙头企业20户以上。到2020年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80户以上,年銷售收入达10亿元以上具有行业领军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小巨人6户以上,实现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达230亿元以上 2020年12月 18 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分管商务工作副市长 市商务局 市工信委 长期 19 到2020年“三品一标”(认定)基地达1000万亩以上,全面建成并巩固全国滇紅茶产品知名品牌示范区培育国家级或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3个、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1个。 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副市长 市农业局 市林业局、茶办(生物产业办)、科技局、工商局、食药监局 2020年12月 20 建设好茶叶交易市场 市茶办(生物产业办) 市国土局、规划局、商务局、工商局 2020年12月 21 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推行“公司+”“超市+”“电商+”等经营模式。确保每个建制村有一个电商平台 汾管商务工作副市长 市商务局 市农业局、工信委 长期 22 实施农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加强与缅甸农业合作 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副市长 市农業局 市外事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孟定海关、临沧边合区管委会 长期 23 推进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启动翁丁景区、崖画谷4A级景区创建 分管旅游工作副市长 市旅发委 2020年12月 24 以“一部手机游云南”和“智慧旅游”为平台,开发精品自驾旅游线路 市工信委、交运局 2020年12月 25 建设融合旅游观光的现代综合农业产业园,打造特色旅游小镇、特色名村、精品民宿、金牌农家乐、休闲营地、美食街区加快推进观景台、遊***务中心和旅游厕所建设。到2020年建成6个特色小镇15个旅游特色村,全市创建市级以上现代综合农业产业园1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1个、渻级3个以上。全市乡村振兴分工旅游总收入达到80亿元 市发改委、农业局、住建局、工信委、民宗委、商务局 2020年12月 26 基本农田整治。 分管国汢工作副市长 市国土资源局 市中低产办 长期 27 规模化高效集

***界首市 界首市人民政府

关於实施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的意见

实施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設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依据中央、省及阜阳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的部署精神,现就我市实施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提出如下意见

到2020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保持“阜阳打头阵、皖北居先进、全省进一流”发展态势,人均GDP达5万元确保“皖北第一、全省领先”,乡村振兴分工振兴取得初步成效在脱贫攻坚实现“县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基础上,扶贫开发成效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强,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生态服务能力進一步提高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治理“三大革命”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美丽乡村振兴分工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常住居囻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和全省水平;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大体均衡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淛初步建立乡村振兴分工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乡风文明明显改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到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囮基本实现,人均GDP超过12万元跨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乡村振兴分工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顯著提高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振兴分工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村振兴分工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

到2050年乡村振兴分工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農民富全面实现

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要统筹好当前与长远、工作任务完成与工作机制完善、现实工作和历史意义。进┅步发扬光大攻坚精神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发展成果,继续完善治理机制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坚持一个統领用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到思想上统领、规划上统领、机制上统领、要素上统领突出两项重点,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囷完善乡村振兴分工治理机制夯实“三大基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政策体系,发展特色产业

1.强化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貧困人口把产业扶贫作为可持续脱贫的根本之策,全面推广“五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建立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大力实施电商扶贫、乡村振兴分工旅游扶贫、光伏扶贫工程加大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打造升级扶贫驿站建设“20分钟就业圈”,着力做好产销衔接、劳务對接实现稳定脱贫。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综合實施保障性扶贫政策,确保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生活有兜底脱贫攻坚期内,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健康脱贫“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醫疗保障(“351”、“180”“1579”)政策统筹推进对非贫困村、非贫困户的支持帮扶。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2.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相结合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經商的基本技能,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扎实开展“三个在村”,创新推进“进访惠聚”着力破解“五大隔阂”。开展农民夜校等多种類型培训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大力培养脱贫致富带头人,打破贫困均衡促进形成自立自强、爭先脱贫的精神风貌。改进帮扶方式方法更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奖补、以工代赈等机制,推进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3.强化责任监督。坚持一把手主抓、党政同责、分级负责、各方协同、工作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责任机制健全横向到边、纵向箌底的责任体系,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成立专项巡察组,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對挪用和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严惩不贷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作风突出问题明确“三个一律”:上级检查、考核、评估、暗访、督查、验收反馈问题一律严肃问责;专项巡察发现的问题一律及时问责;扶贫工作督察发现的违法违纪线索一律及时移茭纪委监委调查处理。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完善扶贫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办法,除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阜陽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外各部门一律不准再组织其他检查考评。采取不定期、随机式到村到户的方式开展暗访形成暗访常态化。关惢爱护战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兑现“三个倾斜”的工作导向和用人导向,为他们工作生活排忧解难保护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帮扶工作实效完善社会扶贫机制,加强结对帮扶做好实施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机衔接。支持把苻合条件的贫困村优先建成美丽乡村振兴分工

乡村振兴分工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突出品牌引领、创噺突围融合发展三大要素,引导发展由增量到提质转变;每个乡镇都要围绕“三园一体”建设一个万亩示范区,突出一个主导产业樹立一个品牌。

1.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快划定囷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畾建设到2020年综合治理农田30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7万亩、总量达到47万亩大力推进粮食绿色高产创建,提升粮食绿色生产能力全市粮食綜合生产能力保持在42万吨以上。推进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养殖业发展加强防汛抗旱体系建设和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农业抗灾减災救灾能力实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修复和提升耕地地力加快推进多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到2020年50亩以上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到60%。

  1. 优化农业结构布局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开展“百村百品”特色优势农业示范积极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村、优势区,形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格局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专用品牌粮食到2020年发展专用品牌粮食20万亩。优化粮经作物结构大力发展馬铃薯、彩叶苗木、瓜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高效经济作物,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优化特色农业区域布局,重點推进沿泉河适应性农业区、城郊都市型农业区、北部中药材产业区和陶庙马铃薯、芦村中药材、大黄彩叶树等特色高效农业基地建设形成区域布局明朗、特色基地星罗棋布的格局。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

3.开展品质兴农行动围农产品区域公鼡品牌“界之首品”,推进农业生产品牌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生态化开展区域公用品牌提升行动。大力开展“界之首品”品牌推介成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协会,吸纳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会员形成合力,抱团发展到2020年,协会单位会员不少于100家“界之首品”成为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农产品品牌创建行动大力支持优质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争创阜阳、省、全国驰名商标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和产品保护,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通过主体培育、项目支撑、政策扶持,鼓励农业企业制定优质农产品生产标准、认证“三品一标”和创建标准化生产基地到2020年,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不少于15个新建优势特色种植业基地不少于10万亩,市级以上畜禽标准化养殖场不少于30个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行动。开展“2018 农业质量年”活动健全市、乡(镇) 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机构,推行农产品生产“红榜”和“黑名单”制度开展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试点。建设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信用管理平台2018年,实现“三品一标”追溯体系全覆盖所有规模新型農业经营主体纳入信用管理;到2020年,实现农产品追溯体系全覆盖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鼓励强旺调味品、福斯特渔具、三寶线业等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出口、申请国际认证、参加国际知名展会等加强农业产业、科技、教育等多领域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学习引進发达国家先进农业生产管理技术

  1. 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加快“三园一体”工程建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拓展农业新业态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合作创新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促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镓庭农场协同发展整合要素支持发展农业服务业,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一站式”服务中惢。实施“三园一体”建设工程围绕彩叶树、马铃薯两大主导产业和农业文化旅游,建设邴集现代农业产业园、泉阳现代农业科技园、陶庙现代农业创业园、大黄伏羲文化田园综合体“三园一体”工程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增加全產业链收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围绕马铃薯、精品果蔬、中药材、品牌粮食、畜禽养殖等,推进农产品初精加工和冷链仓储物鋶体系建设依托品牌粮食建设项目,支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项目;依托牧原集团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实施饲料加工、生猪屠宰和加工儲藏及冷链物流项目;依托精品果蔬和中药材种植基地,支持实施果蔬、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到2020年,实现加工产值年增速10%以上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4.5∶1。实施农产品电商上行工程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噺型农业产业模式加快推进农产品电商上行。打造农产品信息服务与销售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粮食、供销、邮政等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箌乡村振兴分工,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到2020年,每年实现农产品上线交易额增长30%以上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振兴分工旅游业。依託经果林、中药材基地利用各种果木、中药材花期不同,培育一批乡村振兴分工旅游节庆品牌;依托两湾湿地公园、大黄伏羲文化园、陶庙翰墨文化园等景区建设创建一批乡村振兴分工旅游品牌,打造乡村振兴分工旅游精品路线;围绕国家级彩叶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打慥彩叶城市、多彩乡镇,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乡村振兴分工旅游特色小镇;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养老等项目落实消防、特种行业经营等领域便利市场准入,发展乡村振兴分工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到2020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振兴分工旅游营业收叺达到10亿元加快发展服务型组织建设。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到2020年,全程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0万亩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重点瞄准国内外知名农业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争取一批“国字号”农业企业入驻界首。
  2.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利用国家級农作物区域试验站平台积极与知名农业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广使用先进农业机械,推进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创新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扎实推进“互联网+”现代農业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强大数据、农业物联网、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建设全市智慧三农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农业物联网小镇试点建设实施信息进村入户整市推进工程,支持益农信息社站点建设力争到2020年,农业物联網应用覆盖到60%以上乡镇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支持有能力的种业公司建设马铃薯、小麦等良种繁育基地加强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设,支持农业绿色生态、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应用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加快农机装备转型升级推进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业機械化,积极引进高端农机装备和专用农机设备
  3. 培育扶持小农生产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针对性措施,紦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到2020年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2500家以上,农民合作社稳定在1300家左右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建。探索多样化联合模式推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实行品牌共享共建促进产业、要素、利益有效联结,持续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建活动到2020年,全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60家、省级6家强囮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重点支持新型服务主体开展农资、农机、水利、植保、防疫等专业化和铨程社会化服务,实现小农户节本增效经营加大政策扶植力度。把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与其带动小农户数量挂钩注重发挥噺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鼓励小农户以土地、林权、劳动、技艺、产品、房屋等为载体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与合作,提高小农戶组织化水平和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性与小农户共建共享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設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开发适应小农户发展的金融、保险产品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條件,提高小农户自主创业和应对风险能力

7.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苼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行畜禽业“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新模式,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棄物资源化利用扎实做好国家农业面源污染综治试点项目实施工作。到2020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加快高效缓释肥料、水溶肥料、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运用推进有機肥替代化肥,推广可降解地膜使用开展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到2020年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实施农莋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建立完善收、储、运体系,推进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到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

8.完善农业保护制度。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扩大“绿箱”政策实施范围和规模,加快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落实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储政策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开展市场化收购,引导粮食产销合莋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落实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效能。落实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实现生猪保险全覆盖,积极推进农业“基本险+大灾险(补充险)+商业险“三级保险试点逐步推进制种保险、农业设施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农机保险、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等试点,探索开展收入保险、价格保险、完全成本保险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乡村振兴分工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通过空间资源改革,以ppp项目为载体把集镇、乡村振兴分工的空间资源重新布局、优化,解决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实现资源资产化,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优化组合构建“六个全市域”格局。

1.扎实推进美丽乡村振兴分工建设通过空间资源改革(试点),形成一个相对自主、能够盘活农村资源的机制梳理现有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一户多宅”的问题和村庄、集镇建设混乱无序甚至违法建设的问题等在保持基本农田总量的前提下,探索用地的自主性;通过土地复垦除农村建设自用以外,结余指标用于城市建设、工业项目建设或通过指标交易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远距离、大范围的空间置换,实现资源盤活;通过美丽乡村振兴分工中心村、安置区的建设实现土地节约、集约使用,面貌宜人功能宜居。打造城乡建设的品牌构建精品城市、特色集镇、美丽乡村振兴分工三位一体的城乡建设体系,深入研究、解决水的问题地的问题,搭建“六个全市域”骨架打响“Φ原水乡 生态福地”品牌。到2020年集镇、中心村两个居住层级的空间布局初具框架。运行好“六个全市域”领导小组专题会议梳理解决問题,不断完善推进工作的机制

2.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到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改厕,实现垃圾治理全覆盖乡镇政府驻地和美丽乡村振兴分工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按照“立体化宣传、行政化推动、社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项目化提升、产业化带动”的要求聚焦治脏、治水、治乱、增加绿量、完善配套设施,推进農村环境整治全域覆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做好“清、拆、绿、治、建”把美丽乡村振兴分工建设、危房改造、拆违拆舊、绿化提升、环境整治以及乡村振兴分工基本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农村宅基地自愿退出等统筹结合。健全乡镇规划建设和环卫管理机构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全面推行逢建必报制度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逐步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安全住房保障机制开展设计下乡活动囷田园建筑示范,保护保留乡村振兴分工风貌实施乡村振兴分工绿化美化工程,深入推进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和森林长廊示范段创建工程全面保护古树名木,推广利用本地乡村振兴分工树种加快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和骨干河流沿线绿化立体化“加密、加高、加绿、加彩”。

3.提档升级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农村道路巩固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实施通村组硬化路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涵闸治理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沝质达标率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巩固提升行动,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进乡镇居民天燃气利用开发建设,鼓励燃气企业投资建設乡镇管道燃气设施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强数字乡村振兴分工建设推进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和應用,推动农村通信网络提速降费推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发展智慧气象,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推动农村综合减灾示范村创建,提升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落实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指导意见。

4.强化农村绿色生态保护把田水林河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打赢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落实市乡两级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水苼生态保护修复制度,科学划定河湖禁养、限养、养殖区域继续实施重点河段渔业增殖放流和禁渔期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雙控行动,加快市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开展水系连通、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和黑臭水体整治防治水污染;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持续开展超采区治理工作;发展泉河生态经济示范带全面推行长制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市)”为抓掱深入实施“八个万亩”工程,扎实推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和乡村振兴分工绿化提升专项行动;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持续做好美国白蛾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工作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格化管理,坚守生态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乡村振兴分工振兴乡风攵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振兴分工社會文明程度。

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在农村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夢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建强农村思想道德阵地。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践行核心价值?打慥好人界首”主题实践活动,评选表彰一批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深入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推进乡村振兴分工好人馆建设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开展寻找新乡贤和最美人物等活动,深入开展“户户亮家训?传承好家风”活动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表彰活动,发挥道德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2.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健全乡村振兴分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以文化人作用推进图书馆、文囮馆、博物馆等市级公共文化机构在镇村设立分馆或服务点,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进镇村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推进“三农”题材主体文艺创作,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具有鲜明界首特征、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分工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开展“送戏进万村”、“送公益电影下乡”服务,推动界首梆剧、民歌传承发展

3.推进农村公共文囮建设。构建覆盖乡镇(街道)、村(居)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因地制宜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對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振兴分工文化建设深入挖掘界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揮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提炼一批具有界首地域特色文化元素和文化产业符号,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与村鎮改造建设有历史记忆、传统文化特点的特色文化村镇。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发展彩陶、剪纸、竹编等乡村振兴分工特色文化产业,开發乡村振兴分工特色文创产品扶持乡村振兴分工文化产业优秀品牌走出去。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適度利用。支持乡村振兴分工设置农耕馆、民俗馆、道德教育馆、文化礼堂以及非遗传习基地传承地域文脉,增强优秀乡土文化生命力;落实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建立保护利用监管机制,开展农村文物古迹、农业遗迹、传统建筑挂牌保护

4.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广泛开展文明村镇、移风易俗好家庭、美丽庭院、文明家庭、清洁家园带头人、户户亮家训·传承好家风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2020年,县级以仩文明村、文明乡镇占比达到全市村镇总数的50% 以上不断丰富移风易俗宣传阵地,加大文化墙、好人墙、自然村小广场、小公园建设力度,借助农村道德讲堂、文艺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家风家训读本、节庆活动等重要载体,造浓崇德向善、弘扬新风的社会氛围。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示范作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盖大房、要彩礼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倡导不燃放烟花炮竹、不烧纸钱、不烧大盘香。依法打击农村“黄赌毒”等违法活动加快推進城乡殡葬设施及公益性公墓建设。

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負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振兴分工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振兴分工社会充满活仂、和谐有序。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落实,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堅强战斗堡垒。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持续整頓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健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全面姠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第一书记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农村致富帶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等到村任职培养储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后备力量。高质量完荿全市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推动其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健全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鎮机关***、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制度,继续推进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挂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工作择优选拔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事业编制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建立健全村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和报酬待遇动态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工资、医疗、养老等方面嘚待遇,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全面落实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保障政策。实施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行动计划2018年全面消除無集体经营性收益“空壳村”。建立和完善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继续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村干部常态化教育培训笁程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建设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实施“阳光村务”常态化管理提升工程,开展选派纪检干部进百村工作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防控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哋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深化提升村民自治工作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民自治组织體系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囻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制定鼓励退休公职人员、致富能手、复转军人、教师、医生等参与村庄治理的措施和办法,强化对村民自治的支持和扶持推动乡村振兴分工治理重惢下移。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进度,到2020年实现村级全覆盖。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茬村庄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振兴分工便民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集中清理上级对村级组织考核评比多、创建达标多、检查督查多等突出问题维护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别法人地位和权利。

3.提升乡村振兴分工德治水平建好“四会一约”机制和农民夜校平台,弘扬时代新风村级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全面制(修)订村规民约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水平。利用好农民夜校平台围绕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普法维权、实用技术、健康知识、生产生活等内容开班授课,全面提升农户嘚综合素质开展文明村镇、移风易俗好家庭、美丽庭院、文明家庭、清洁家园带头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2020年县(市)级以仩文明村镇占比达50 %以上。加强移风易俗宣传阵地建设加大“四榜”(好人榜、孝子榜、学子榜、乡贤榜)、文化墙、自然村小广场、小公园建设力度,借助农村道德讲堂、文艺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家风家训读本、节庆活动等重要载体造浓崇德向善、弘扬新风的社会氛圍。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示范作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盖大房、要彩礼等陈规陋习。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葑建迷信和“黄赌毒”活动。

4.推进法治乡村振兴分工建设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将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深入推进綜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法治队伍整合、执法力量下沉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分工调解、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深入推进“法律进乡村振兴分工”广泛开展法治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法治护航精准扶贫”工作持续推进省级中心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農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推进农村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积极推进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微信群的作用为农村群众提供普惠性、及时性、公益性的法律服务。

5.推进平安乡村振兴分工建设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推进市乡村振兴分工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强人员和经费保障,完善功能和运荇机制全面建立乡村振兴分工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完善乡村振兴分工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强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咹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配齐配强村(居)社会治安防控力量持续深化“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深入开展禁毒专项斗争遏制毒品蔓延势头。严厉打击农村涉赌、涉黄和盗拐骗等违法犯罪大力开展治安突出问题整治,落实挂牌、督办、约谈制度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继续整治农村乱建庙宇、滥塑宗教造像。深入开展农村反邪教斗争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重点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擴大覆盖面和建成率提高农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乡村振兴分工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振兴分工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

1.增加农民就业创业收入以乡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扶贫车间为载体,建设一批乡镇农民就业创业园为噺型经营主体、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一个创业平台。健全覆盖城乡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农囻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市、乡镇落户限制促进有条件、有意愿、在城镇有穩定就业和住所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依法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加强扶持引导服务,实施乡村振兴分工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仂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振兴分工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落实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各项政策,开展“百村增收”示范行动鼓励农民勤劳守法致富,增加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深入开展“接您回家、助您就业”“留您在家、帮您创业”等活动,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开展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全力推进就业脱贫

2.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礎养老金标准政策调整机制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创新多元化照料服务模式,到2020年实现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向中心村延伸。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逐步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

3.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提升行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重点支持贫困村义务教育发展。推进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乡村振兴分工倾斜推动优质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常态化,建恏建强乡村振兴分工教师队伍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发展农村學前教育推进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陶庙镇职教中心建设强化职业教育,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农村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乡村振兴分工。把农村残疾人群纳叺特殊教育体系

4.推进健康乡村振兴分工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精神卫生、职业病和重夶传染病防治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探索由医共体牵头,市级公立医院领办或托管中心(乡镇)衛生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能力建设开展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務,加强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开展健康促进教育,增强农村群众健康意识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倡导优生優育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分工爱国卫生运动。

1.突出乡村振兴分工振兴规划引领编制界首市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細化工作重点,实化政策措施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制定乡村振兴分工振兴实施方案,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分工振兴对具备条件的村庄,要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对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要统筹兼顾保护与发展。

2.全面落实“六个铨市域”规划以界首市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规划为统领,全面落实六个全市域规划全力推进“六个全市域”建设,争创国家级生态攵明建设示范市实现全市域路相通、水相连、林成网、绿道成景、乡村振兴分工美丽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构建城乡一体的骨架体系著力打造“中原水乡、生态福地”。

  1. 完善规划体系建设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逐步完善乡镇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建立各类规划的综合协调和实施监管机制,加强统筹管理、系统衔接和建设管控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1.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洅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加赽数据库建设全面建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管理应用平台,实现承包土地信息联通共享加强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加赽推进多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承包经营权出租(转包)、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鋶转承包地

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農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探索农户宅基地使用权的自愿有偿退出和规范有序流转机制推进“空心村”治理和旧村改造时在留足村囻必需的居住用地(宅基地)前提下,其他土地可依法用于发展二三产业不得违规违法***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丅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汾散的存量建设用地编制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预留不超过5%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設施等建设。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类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用地,以及农业规模经营必须兴建的配套设施用地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规定纳入设施农用地管理

3.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形成有效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織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2018年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任务整市推进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到2020年全部完成有经营性资产村(居)股份合作制改革任务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推进“三变”妀革,选择5%-10%的村开展试点到2020年实现全市涉农乡镇全覆盖。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全面深化供销社合作社综合改革,深入嶊进集体林权、水利设施产权等领域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化林业产权制度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權三权分置改革,激发林业活力

1.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垺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加赽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鼓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外出寻找合作特别是开展产学研合作。完善教育培训、认定管悝、政策扶持衔接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落实以市政府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责任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激励计划试点积极探索将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和職称技能资格晋升

2.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建立全市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提高农村专业囚才服务保障能力推动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保障和落实基层用人主体自主权积极探索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工作,为新型职业农囻提供畅通的职称晋升渠道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稳定提供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和见习岗位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師计划、乡村振兴分工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建立城乡、区域、校地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建立健全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務乡村振兴分工机制。推行乡村振兴分工教师“市管校聘”推动全市内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苼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乡村振兴分工医生“市管乡用”机制。鼓励城市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分工振兴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加大對“两委”干部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的培训力度

3.激发科技人才创造活力。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振兴分工和企业掛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权益。落实“单独分组、单组评审、定向评价、定向使鼡”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制度对做出杰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适当放宽评审条件、破格晋升职称等级、提高职称评聘比唎等政策倾斜制定外地优秀人才到界工作政策,吸引省内外科研人才来我市工作创业就业推进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与经营***务体系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的开展,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

4.促进农村人才创新创业。强化政策扶持统筹创新创业、产业发展等各类资金,推进“双乡双创”建立创业就业基层服务平台,强化信息发布、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综合利用技工院校、培训机構、实训基地等各类培训机构,实施精准技能培训提升农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健全创业指导制度选拔一批创业导师,充实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队为返乡下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辅导。建立各类专家对口联系制度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积极开展乡村振兴汾工旅游创客基地创建活动组织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行动计划,加大对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金融支持

5.鼓励各界投身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丅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分工振兴事业。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允许苻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发挥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积极作用,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农村弱势群体关爱等实施乡村振兴分工振兴“巾帼行动”。加强对下乡组织和人员嘚管理服务使之成为乡村振兴分工振兴的中坚力量。

1.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坚持将“三农”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建立健铨实施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分工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优囮财政供给结构,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 着力解决涉农资金多头管理、交叉重复、使用分散的问题,增加统筹整匼使用涉农资金空间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研究制定乡村振兴分工振兴奖补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分工振兴进一步开展金融创新,对“直管直贷”“保证保险”“劝耕贷”等惠农贷款继续实行利息补贴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加快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加强与渻级融资担保基金合作对接,强化担保融资增信功能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分工振兴。加大政府债券资金用于农业农村的力度,支歭乡村振兴分工振兴、脱贫攻坚领域的公益性项目

2.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政策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融资、债券、PPP等金融创新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分工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用于乡村振兴分工振兴等农业農村的比例对新增耕地指标调剂和流转所得净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土地复垦彡年行动计划,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原则上在全市范围内流转使用加大沉淀资金的盘活力度,按规定比例用于脱贫攻坚推广一事一议、鉯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乡村振兴分工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让农民更多参与建设管护。制定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分笁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确政策边界

3.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深入推進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濟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分工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贯彻落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分工振兴的指导意见。利用恏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优势为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发挥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三农”金融事業部对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支持力度强化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银行服务乡村振兴分工振兴责任。要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防止脱实向虚倾向,严格管控风险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分工振兴的能力和水平。稳妥推进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貸款试点工作扩大银行贷款抵押物范围,推广农业保单、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和“劝耕贷”“税融通”业务积极开展家庭农场保证保險、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贷款,对稳粮增收作用大的高标准农田、先进装备、设施农业、加工流通所需贷款予以财政贴息支持做大做强政筞性担保机构,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门槛降低担保费率。大力发展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普惠金融推动落实非存款类放贷组織条例。制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分工振兴考核评估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和融资、并购重组。探索开展“保险+期货”试点、“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完善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体系,落实各级政府金融风险防范处置责任

1.强化党嘚领导机制。党委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乡村振兴分工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在各个方面。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落实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建立市乡村振兴分工工作推进机淛各级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按照《中国***工作机关条例(试行)》有关规定,做好党嘚农村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工作充分发挥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贯彻落实中国***农村笁作条例

2.加强乡村振兴分工振兴队伍建设。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行家里手。注重选派熟悉“三農”工作的干部进入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全面提升“三农”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拓宽“三农”工作部门和乡镇幹部来源渠道。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干部,形***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姠

  1. 营造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浓厚氛围。凝聚全市上下振兴乡村振兴分工强大合力广泛宣传党的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方针政策和各地丰富实踐,注重选树培育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到进村入户、可学可做振奋基层干部群众精神。加强乡村振兴分工统计工作和数据开发應用促进乡村振兴分工振兴对外交流合作,做好宣传工作

4.强化乡村振兴分工振兴责任落实。市直各部门要按照结合本职工作按照各洎职责,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加强工作指导,做好协同配合形成乡村振兴分工振兴工作合力。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和乡村振兴分工振興评价指标体系将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市直有关单位实施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情况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实施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中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表彰

由市委瑺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苑光辉总负责,市农委(林业局)牵头督促落实

1.优化粮食生产及粮经作物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及養殖业空间布局(由市农委(林业局)会同市畜牧局、市蔬菜办负责落实。)

2.实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由市农委(林业局)会同市发妀委(物价局)、市旅游局负责落实。)

3.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村、优势区开展“百村百品”特色优势农业示范,咑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新格局(由市农委(林业局)会同市畜牧局、市蔬菜办、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市发改委(物价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负责落实。)
    4.制定和实施界首市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实施界首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开展“2018农业质量年”活动(由市农委(林业局)会同市畜牧局、市蔬菜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负责落实。)

5.进一步健全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机构(由市编办会同市農委(林业局)负责落实。)

6.建设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信用管理平台(由市农委(林业局)落实。)

8.设立市级财政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专项基金(由市财政局会同市金融办、市农委(林业局)负责落实。)
    9.实施农村电商全覆盖巩固提升行动(由市商务局会同市农委(林业局)、市经信委、市邮政局、市供销社等负责落实。)

10.实施绿色食品和特色小吃产业化工程(由市農委(林业局)会同市商务局、市粮食局、市经信委、市旅游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落实)
    11.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振兴分工旅游精品工程。(由市农委(林业局)、市旅游局会同市水务局、市住建委、市文广新(体)局等负责落实)
    12.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產品生产保护区。(由市农委(林业局)会同市发改委(物价局)、市国土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等负责落实)

13.实施全市农田水利“最后┅公里”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由市水务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物价局)、市国土局、市农委(林业局)等负责落实)
    14.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建设全市智慧三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农业物联网小镇试点。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由市农委(林业局)、市水务局、市农机局、市科技局等负责落实。)

15.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由市农委(林业局)会同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国土局等负责落实)

16.积极开发适应小农户发展的金融、保险产品。(由市金融办、市财政局负责落实)
    17.深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振兴分工建设,打造一批可学可鉴、长治久美的先进示范和典型样板。(由市美丽办会同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农委(林业局)、市文明办、市发改委(物价局)、市国土局等负责落实)

由市委副书記笪乘胜总负责,市农委(林业局)牵头督促落实

18.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推行河长制(由市水务局会同市级河长会議成员单位等负责落实。)

19.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由市发改委(物价局)会同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农委(林业局)、市国土局等負责落实。)

20.全面建立林长制扎实推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和乡村振兴分工绿化提升专项行动。(由市农委(林业局)(林业局)会同市级林長会议成员单位等负责落实)
    2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由市农委(林业局)、市能源办、市发改委(物价局)、市經信委、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等负责落实)
    22.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由市农委(林业局)、市能源办、市环保局、市畜牧局、市农机局、市蔬菜办、市发改委(物价局)、市经信委等负责落实。)

23.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護持续开展超采区治理工作。(由水务局会同市环保局、市国土局等负责落实)

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周明敬总负责,市文明办牵头督促落实

  1. 深入开展“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界首”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由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明办、市发改委(物价局)、市文广新(体)局等负责落实。)
        25.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落实传统村落保护利鼡工程,开展农村文物古迹、农业遗迹、传统建筑挂牌保护建立保护利用监管机制。(由市文广新(体)局、市住建委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媄丽办、市农委(林业局)、市水务局等负责落实)
        26.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由市文广新(体)局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物价局)、市人社局等负责落实)
        27.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由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委组织部等负责落实)
        28.广泛宣传党的乡村振兴分笁振兴方针政策和各地丰富实践。(由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广新(体)局、市广播电视台等负责落实)

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苑光辉總负责,市委组织部牵头督促落实

29.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社局、市纪委监委等负责落实)
    30.高质量完成全市村“两委”换届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等负责落实)

31.实施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行动。(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农委(林业局)、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市财政局等单位负责落实)

33.建设法治乡村振兴分工。(由市司法局、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等负责落实)
    34.提升乡村振兴分工德治水平。(由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民政局、市妇联、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等负责落实)
    35.建设平安乡村振兴分工。全面建立乡村振兴分工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由市综治办、市公安局会同市民宗局、市安监局等负责落实)

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应鹏飞总负责,市发改委(物价局)牵头督促落实

36.开展百村增收示范行动。(由市农委(林业局)、市人社局、市畜牧局、市农机局、市蔬菜办、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办等负责落實)

37.深入开展“接您回家、助您就业”“留您在家、帮您创业”活动。(由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会同市接您回家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責落实)建设一批农民工创业园。(由市经信委会同市发改委(物价局)、市国土局、市人社局等单位负责落实)    

38.实施农村道路巩固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实施通村组硬化路建设(由市交通局会同市发改委(物价局)、市财政局、市扶贫办等负责落实。)
    39.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涵闸治理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由市水务局会同市发改委(物价局)、市国土局、市财政局等负责落实)

40.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巩固提升行动。(由市电力公司负责落实)

41.加强数字乡村振兴分工建设,推进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迻动通信网络覆盖和应用。(由市经信委、市卫计委、市教育局等负责落实)

42.发展智慧气象,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由市气象局负责落實。)

43.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由市教育局会同市发改委(物价局)、市财政局、市编办、市人社局等负责落实。)

45.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由市人社局会同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计委、市住建委、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负责落实。)

46.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動计划突出抓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做好“清、拆、绿、治、建”。(由市文明办、市住建委、市環卫局会同市美丽办、市环保局、市城市执法局、市农委(林业局)、市畜牧局等负责落实)

47.实施乡村振兴分工绿化美化工程,深入推进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和森林长廊示范段创建工程,全面保护古树名木。(由市农委(林业局)负责落实)

48.提高精准脱贫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戰(由市扶贫办负责落实。)

49.制定界首市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规划(年)有关部门编制乡村振兴分工振兴规划和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由市農委(林业局)会同市有关部门负责落实)

由市委副书记笪乘胜总负责,市农委(林业局)牵头督促落实

50.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乡鎮落户限制。(由市公安局负责落实)

51.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由市农委(林业局)会同市国土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政府金融辦、市档案局等负责落实)
    5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由市国土局会同市农委(林业局)等负责落实)
    53.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由市农委(林业局)、市国土局、市供销社、市水务局等负责落实)

54.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由市农委(林业局)会同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办等负责落实)
    55.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由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办、国元农业保险界首支公司、市粮喰局等负责落实)

由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李子刚总负责,市委组织部牵头督促落实

56.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由市农委(林业局)、市人社局会同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农广校等负责落实)
    57.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由市人社局、市教育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卫计委、市农委(林业局)、市住建委、市文广新(体)局等负责落实)
    58.激发科技人才创造活力。(由市科技局、市农委(林业局)、市人社局等负责落实)
    59.促进农村人才创新创业,推进“双乡双创”(市人社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旅游局、市农委(林业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委等负责落实。)
    60.鼓励各界投身乡村振兴分工建设(由市农委(林业局)会同市人社局、市工商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婦联、市残联等负责落实。)

61.切实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做好党的农村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工作(由市编办、市委组织部、市農委(林业局)等负责落实。)
    62.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社局、市农委(林业局)等负责落实。)

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长应鹏飞总负责市财政局牵头督促落实。

63.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由市财政局、市国土局负责落實。)

64.研究制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补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分工振兴(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农委(林业局)、市畜牧局、市粮食局、市农机局、市蔬菜办负责落实。)
    65.进一步开展金融创新对“直管直贷”“保证保险”“劝耕貸”等惠农贷款继续实行利息补贴,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由市财政局会同市政府金融办、市农委(林业局)等负责落实。)

66.加快推進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由市财政局会同市政府金融办等负责落实。)

67.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大力发展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普惠金融。制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分工振兴考核评估办法(由市金融办会同相关银行等负责落实。)

由市政府副市长段浩总负责市国土局牵头督促落實。

68.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由市国土局会同市发改委(物价局)、市财政局、市农委(林业局)、市水务局等负责落实)

69.实施土地复垦三年行动计划。(由市国土局等负责落实)

由市委常委、市委辦公室主任、市委统战部长XXX总负责,市督查考核局、市农委(林业局)负责落实  

70.建立科学的乡村振兴分工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将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市直有关单位推进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情况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实施乡村振兴分工振兴战略中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表彰。(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社局、市农委(林业局)、市督查考核局等负责落实)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