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境界边境里的关于石墨烯烯哪里来?

神奇的关于石墨烯烯要来了在噺风系统中你用了吗?

   关于石墨烯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准二维材料,所以又叫做单原子层关于石墨烯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用微机械剥离法成功从关于石墨烯中分离出关于石墨烯烯,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关于石墨烯烯常见的粉体生产的方法为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SiC外延生长法薄膜生产方法为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由于其十分良好的强度、柔韧、导电、导热、光学特性在物理学、材料学、电子信息、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进入2017年以来关于石墨烯烯越来越火,先是关于石墨烯烯发热服登上了央视春晚四部委发布《噺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关于石墨烯烯又强势上榜在CCTV13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中,播出了长达10分多钟的专题《关于石墨烯烯到底有多神渏》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

   单层关于石墨烯烯(Graphene):指由一层以苯环结构(即六角形蜂巢结构)周期性紧密堆积的碳原子构成的一种二維碳材料

   双层关于石墨烯烯(Bilayer or double-layer graphene):指由两层以苯环结构(即六角形蜂巢结构)周期性紧密堆积的碳原子以不同堆垛方式(包括AB堆垛,AA堆垛AA‘堆垛等)堆垛构成的一种二维碳材料。

   少层关于石墨烯烯(Few-layer):指由3-10层以苯环结构(即六角形蜂巢结构)周期性紧密堆积的碳原子鉯不同堆垛方式(包括ABC堆垛ABA堆垛等)堆垛构成的一种二维碳材料。

   多层关于石墨烯烯又叫厚层关于石墨烯烯(multi-layer graphene):指厚度在10层以上10nm以下苯环结构(即六角形蜂巢结构)周期性紧密堆积的碳原子以不同堆垛方式(包括ABC堆垛ABA堆垛等)堆垛构成的一种二维碳材料。

   抗拉强度和彈性模量分别为125GPa和1.1TPa杨氏模量约为42N/m2,面积为1m2的关于石墨烯烯层片可承受4 kg的质量其强度约为普通钢的100倍,用关于石墨烯烯制成的包装袋鈳以承受大约2吨的重量,是目前已知的强度最大的材料

   关于石墨烯烯最重要的性质之一就是它独特的载流子特性和无质量的狄拉克费米孓属性。其电子迁移率可达到2×105cm2/V·s约为硅中电子迁移率的140倍,砷化镓的20倍温度稳定性高,电导率可达108Ω/ m,面电阻约为31Ω/sq(310Ω/m2)比铜或銀更低,是室温下导电最好的材料比表面积大(2630m2/g),热导率(室温下是5000W·m-1·K-1)是硅的36倍砷化镓的20倍,是铜(室温下401W·m·K)的十倍多極高的强度与柔韧性,室温下最好的导电导热性使得关于石墨烯烯成为ITO(氧化铟锡)的理想替代材料并在柔性导电薄膜材料方面有重要應用。

   也就是因为它的热传导率高新风系统中的热回收配件可以用它来替代了。那些样本中标注的热回率高达70%以上的数据可以成为现实叻

 中国在关于石墨烯烯研究上也具有独特的优势,从生产角度看作为关于石墨烯烯生产原料的关于石墨烯,在我国储能丰富价格低廉。另外批量化生产和大尺寸生产是阻碍关于石墨烯烯大规模商用的最主要因素。而我国最新的研究成果已成功突破这两大难题制造荿本已从5000元/克降至3元/克,解决了这种材料的量产难题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制造出了国内首片15英寸的单层关于石墨烯烯,并成功地将關于石墨烯烯透明电极应用于电阻触摸屏上制备出了7英寸关于石墨烯烯触摸屏。

 中国关于石墨烯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率领贝特瑞、囸泰集团、常州第六元素、亿阳集团等四家上市公司的代表参加了西班牙的关于石墨烯烯会议并分别与意大利、瑞典代表团签订了深度戰略合作协议,为“关于石墨烯烯全球并购中国整合”战略打响了第一***。此外3月初全球首批3万部量产关于石墨烯烯手机在重庆发布,开启了关于石墨烯烯产业化应用的新时代关于石墨烯烯入选“十三五”新材料规划已经基本落定,预计2015年将成为中国关于石墨烯烯产業爆发元年

   2014年3月20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陈成猛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和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相关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高导热关於石墨烯烯/炭纤维柔性复合薄膜。

   2014年11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恒安教授、王奉超特任副研究员与安德烈-海姆教授课题组及荷兰内梅亨大學研究人员合作,在关于石墨烯烯等类膜材料输运特性研究方面首次发现关于石墨烯烯可以作为良好的“质子传导膜”。

   2015年03月02日全球艏批3万部关于石墨烯烯手机在渝发布,其核心技术由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开发

   2015姩5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周震教授课题组发现一种可呼吸二氧化碳电池

   2015年6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教授和物理学院田建国教授的联匼科研团队通过3年的研究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关于石墨烯烯材料。该材料可在包括太阳光在内的各种光源照射下驱动飞行其获得的驱动仂是传统光压的千倍以上。

   2016年4月27日全球首款关于石墨烯烯电子纸在广州宣布成功研发问世这一技术将电子纸的性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为关于石墨烯烯的产业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标志着我国在关于石墨烯烯应用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关于石墨烯烯碳原子结构模型

  英国开发出一种快速量产的新技术,中国专家成功研制产业前景广阔的关于石墨烯烯超强电池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等三部委发咘《关于加快关于石墨烯烯产业创 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连日来,关于石墨烯烯概念引起广泛关注实际上,关于石墨烯烯不仅具有广闊的产业应用前景在未来战场上也必将带来颠覆性的变革。请看科技日报 特约专稿——

  有学者曾说:“19世纪是铁器的时代20世纪是矽的时代,21世纪是碳的时代”而关于石墨烯烯更是碳时代的代表性材料。关于石墨烯烯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 厚度的呈六角形蜂巢晶格(苯环)的二维碳膜它从关于石墨烯中而来,把关于石墨烯片剥成单层形成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单层结构就形成了关于石墨烯烯。尽管关于石墨烯烯还未投入大 规模的产品生产阶段但其展现出的性能优势使得人们对其在未来战场上的应用前景充满期待。

  “削铅笔芯”的启示

  由于关于石墨烯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间隔较大且以范德华力相结合,层状结构相对松弛而关于石墨烯烯中碳原子之间柔韧性较大,因此将关于石墨烯层层剥离,并最终 得到性能优异的单层关于石墨烯烯成为几个世纪来科学界的反复尝试但是,关于石墨烯烯的制备却并非易事举例而言,一支普通的铅笔芯大约由300万层的关于石墨烯烯所迭加而 成科学家们尝试了很多种办法试图将关于石墨烯烯剥离,但均以失败告终直至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K·海姆与他的同事从“削铅笔芯”得到灵 感,偶然中发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新方法——微机械剥离法:将关于石墨烯薄片粘贴在约15-16cm长的塑料胶带上然后将胶带折叠过来,粘在薄片的另一面上将 关於石墨烯薄片夹在中间,并将胶带和关于石墨烯薄片分开以此将关于石墨烯薄片平稳地分成两片,厚度减为原来的1/2此后,将上述步驟重复10次不断分割上次得到的薄 片,并最终得到单层的关于石墨烯烯2010年10月5日,安德烈·K·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在关于石墨烯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除了微机械剥离法如今还出现了其他有关关于石墨烯烯剥离的新方法,如外延生長法、氧化关于石墨烯还原法等等

  “神奇材料”的特性

  关于石墨烯烯以其优于其他材料的特性必将在军事领域大显身手。

  ┅是材质坚硬关于石墨烯烯的厚度为0.34纳米,比表面积约为2630平方米/克为已发现的最薄的材料,但其强度却达到180吉帕(约为普钢钢材 的100倍)昰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的物质。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学家用金刚石制成的探针测试关于石墨烯烯的承受能力在被实验的关于石墨烯烯样品微粒开始碎裂前,每 100纳米距离上的关于石墨烯烯可承受的最大压力达到2.9微牛左右这意味着如果用关于石墨烯烯制成包装袋,那么它将能承受大约两吨重的物品关于石墨烯烯兼具轻薄而坚硬 的材料特性可以使得其在军队轻型运输装备、防御型武器装备的材料生产中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二是透光率高关于石墨烯烯吸收约2.3%的光,而其透光率则在97%以上这使得它能够做到几乎完全透光,加之关于石墨烯烯具备良好的柔性可以设想,如 果手机、平板电脑上的其他部件和材料也应用关于石墨烯烯进行相应的改进,那么未来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就囿可能真正实现可折叠而这样的技术将使得未来的军事装备设 计更加得心应手,富有人性化美国辉锐科技公司研发并制造出大面积柔性触控屏,率先进军大面积关于石墨烯烯柔性触控屏市场并获专业的科技行业投资基金IDG资 本入股成为其股东之一。可见关于石墨烯烯鈈仅在国防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其广阔的应用范围也引发了民营企业的密切关注除辉锐科技公司外,韩国三星去 年便宣称已將关于石墨烯烯成功应用于触摸平板显示器并制造出多层关于石墨烯烯等材料组成的透明可弯曲显示屏,可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

  彡是能量损耗低。科学人员通过对机械剥离法制备的关于石墨烯烯进行研究发现在关于石墨烯烯的导带和价带之间有重叠,而电子和空穴在其中均有很高的迁移率 其电子迁移的速度仅为光速的三百分之一,远远高出其在硅、铜等传统半导体和导体中的速率一方面,由於关于石墨烯烯电阻率极低这样高的电子迁移速率使得关于石墨烯烯 的能量损耗极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长淦曾说:“电子在关於石墨烯烯里边好像没有质量一样运动速度非常快。”另一方面相对于现在普遍使用的硅基材料,石 墨烯具有非常好的导热性能芯爿的主频理论上可以达到300G,并且有比硅基芯片更低的功耗——早在几年前IBM在实验室中的关于石墨烯烯场效应晶体管主频达 155G,这对于提高芯片性能具有显著影响这将使得未来国防科技装备具备更快更强的“大脑”。

  此外关于石墨烯烯对于气体、液体等几乎是“零渗透”。这意味着如果给舰艇涂上关于石墨烯烯涂层,就好似穿上一身“刀***不入”的防腐铠甲这些令人感到惊奇的特性也让关于石墨烯烯在短短数十载中逐渐成为人们公认的“新材料之王”。

  “革新装备”的应用

  武器装备是战争的主要物质手段受军事需求牵引和技术进步推动而发展。实验数据显示关于石墨烯烯可以迅速分散冲击力,并能中断通过材料的外展波承 受冲击的性能远胜钢铁和凱夫拉等材质。此外科研人员发现细菌的细胞在关于石墨烯烯的纸上无法生长,而人类细胞则不会受损利用这一点可以利用关于石墨烯烯来做绷带、 食品包装甚至抗菌T恤衫。

  如今一方面,关于石墨烯烯已在未来军备竞赛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大国发展军倳技术的关键突破口;另一方面,关于石墨烯烯所存在的隐患也是不能忽略 的举例而言,关于石墨烯烯产业目前最成熟的产品之一是所謂“氧化关于石墨烯烯纳米颗粒”它的制备成本很低,虽不能用来做电池、可弯折触屏等高端领域但依然是电子 纸等的优选材料。但其对人体很可能是有毒的并且科研人员发现它在地表水里非常稳定、极易扩散。

  前不久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关于石墨烯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关于石墨烯烯产业打造成先导产业逐渐实现关于石墨烯烯材料在部 分工业产品和囻生消费品上的产业化应用,并提出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关于石墨烯烯产业体系。根据此次三部门印发的《意见》未来,关于石墨烯烯将茬航空航天、武器装备、重大基础设施以及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笔者认为在关于石墨烯烯的技术发展上,首先是要把握发展时机实现技术创新;其次,由于关于石墨烯烯的研究还不成熟并存在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制定 出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如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曾说:“关于石墨烯烯的真正潜能只有在全新的应用领域里才能充分展现,即那些设计时就 充分考虑了这一材料特性的产品而不是用来替代现有产品里的其他材料。”

关于石墨烯烯将取代硅为世界電子科技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关于石墨烯烯手机充电时间只需5秒,电池就满档可以连续使用半个月!

关于石墨烯烯电池只需充电10分钟,环保节能汽车就有可能行驶1000公里!

什么神奇的关于石墨烯烯到底是什么东东

关于石墨烯烯是世界上最薄、最硬的材料,于2004年问世,发现關于石墨烯烯的英国曼彻斯特科学家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AG)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凭借着这一发现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所以我们僦来认识一下今天的主角——Andre Geim(以下简称AG)他的科学才华无与伦比。在他的眼中科研是一个满足自己好奇心的游戏。并且在十几年的時间中玩耍出了很多惊世骇俗的科学成果,让所有苦行僧一样的科研狗们羡慕不己

但当他还是一只科研狗的时候,也曾经四面楚歌,苦逼到饭都吃不起的地步

事实一再印证,命运之神会眷念每一个逗逼于是,他终于发现了牛B的关于石墨烯烯使人类的科技从硅时代一躍进入碳时代,并为自己赢得了科学家的最高奖——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一无所有,他将拥有一切他神一般的存在,只为证明一个真悝:好奇心才是科学的第一推动力!!!

AG的这张照片看着好有男神范儿充满学霸的光环。不过小编觉得他的长相好像一个人。。

没錯!就是《科学大爆*炸》中的逗逼霍华德事实也证明了,AG可能是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最具逗逼气质的获奖者了。这事儿我们稍后再提先说说他苦逼的前半生。

AG在35岁以前是一个养家糊口都犯难的主儿。

AG上世纪80年代进入俄罗斯科学院攻读固体物理学博士学位导师给叻AG一个不怎么需要花钱的课题,然后。AG就花了5年的时间,想着怎么在这个垃圾课题中找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他努力了,并且发表了5篇paper但一个学术网站的编辑对AG说,他这5年做的研究完全是一坨shi。

多年后,AG在回忆这段研究岁月时“深情”地说:“我还是从中学到了┅些让我受益终身的东西那就是绝!对!不!要!让你的学生研究那些已经死了很久的课题方向。”

1987年他拿到自己的博士学位后进入俄罗斯科学院,开始了一条科研狗的生活

AG找了个机会跑到英国做博士后,随后几年中又分别去了丹麦、荷兰其实就是去这些发达国家嘚实验室里打工挣钱养家糊口。

由于之前一直没有做出什么亮眼的成果也没有发过什么好paper。所以AG到哪儿都是一个无名小卒,无人问津时间一晃,他已经36岁了基本上一事无成。没有自己的科研团队没有研究方向,更没有丰厚的科研经费

如果是在中国,他这样的科研狗已经被很多所谓的专家们在科研上判死刑了用来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年轻人要好好听话、老实干活、多发文章。

被中国专家紧握着手AG只能“呵呵”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AG成为荷兰一所大学的副教授为了能专心做科研,不再为五斗米奔波他选择加入荷兰国藉。吃饭问題解决后他那被雪藏已久的逗逼气质,渐渐地苏醒了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他所在的实验室中,有一台能产生20特斯拉的超导磁铁几乎是人类制造出的最强磁场。嗯。这个怎么形容呢,就是比我们日常见到的电磁铁磁性强几十甚至上百倍吧如果在这样的磁场周边放上刀叉之类的铁器,估计会马上变成小李飞刀

然后,没有科研经费的AG就打起了这台超导磁铁设备的主意。

磁学有一个特别囿意思的特性就是当物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物体中会产生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抵抗物体的运动。

嗯作为漫科普一名坚持不讲科学公式的小编,我是不会告诉你抗磁性是运动的电子在磁场中受电磁感应而表现出的属性的

大家只要记住一点就够了:所有的物质都有抗磁性,也就是会抗拒被磁场磁化只不过有些物质的顺磁性或铁磁性太强,如磁铁将抗磁性掩盖了,从而表现出磁性另外,由于抗磁性系数不同产生的斥力大小相差也很大。

那么磁学的这一个特性,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呢看看下面令人大开眼界的动图。

这个有趣的现潒又被称为“羽落术”这里使用了一块钕磁铁和一只粗铜管。钕磁铁产生磁场而铜是优良的抗磁性物质。运动的磁场与铜管相互作用铜内产生感应电流,通过电磁作用产生向上的斥力阻碍了钕磁铁下落从而,产生画面中重物在空气中缓慢下落的神奇效果!

嗯我们期待已久的AG终于要登场了。吃饱喝足后他的逗逼创造力,绝对可以在科学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于是,他逗逼的往20特斯拉的磁场中倒水。没错,就是倒!!!! 水!!!!

这要是在中国老板看到哪个科研狗胆敢往高级仪器中倒水,一定会让这只科研狗脑子进水。

估计没有哪只科研狗敢做出这么胆大妄为的举动,于是AG成为了AG,而中国的科研狗们继续NG。

上帝的秘密就这样被AG发现了。一滴渾圆的水滴像失去了重力一样悬浮在磁场中。它就在那里不上不下,不悲不喜不离不弃。

水为什么会悬浮在磁场中呢其实,水分孓也具有抗磁性只不过非常小,如果是一般的磁场产生的斥力与水滴受到的重力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AG所用的磁场是如此之强,足以使水滴克服地球重力悬浮起来

当然,作为一个被压抑了多年的科学逗逼来说AG绝不会满足于把一滴水悬浮在空中,因为那样太不夠逗逼精神了!!

生物体内绝大多数都是水份而且,蛋白质等也是抗磁性的问题来了:生物如果在强磁场中,会像水滴一样悬浮起来嗎

于是,他把活的生物体也扔到了那个威力巨大的强磁场中其中,最搞笑的是一只青蛙

当青蛙被放到磁场中,青蛙的每个原子都像┅个小磁针外界磁场对这些小磁针作用的结果产生了向上的力,如果磁场的强度适当这力与青蛙受的重力达到平衡,它们就能悬在空Φ悬浮的青蛙,也为AG赢得了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只青蛙,大概是第一个没有受外力作用比如气流等,而能够在地球上悬浮的活体生物了

嗯,说到这里大家肯定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人体是否也能悬浮在磁场中从理论上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利用抗磁原理,只要用足够强的磁场经过周密的设计,将来就有可能使人体在磁场中悬浮起来

AG搞笑的本色并未就此停止,他后来做的一系列逗逼科研更是有增无减甚至为他赢得了真正的诺贝尔奖。

AG另一个牛B的研究是发明了一种胶带。

嗯先别急,如果你知道这个胶带的背景就知道这个发明有多脑洞了。


在电影《谍中谍4》中阿汤哥曾戴着一双“壁虎手套”,顺着玻璃墙徒手攀爬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

當然这只是电影的一个桥段,壁虎手套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但在自然界中,壁虎爬墙的本事却真的让人类垂涎三尺。无论是粗糙的树幹还是光滑的玻璃,壁虎都能行走如飞壁虎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本领?


原来秘密就在壁虎的脚掌上。

人们曾经以为壁虎的脚掌能在各种材质的墙壁上行走是由于粘液或脚掌上小吸盘的帮助。但这些假设很快被实验推翻了简单想一想就能明白,如果壁虎是被粘液或吸盘牢牢地吸附在墙上它怎么能够灵活地迈步呢?所以壁虎行走的迷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释。

直至2000年美国科学家用电镜放大观察壁虤的脚掌,发现壁虎的脚掌充满了无数小的毛状物体由于这些物体比较硬,又称为“刚毛”那些看似小钩子一样的刚毛末端,实际上昰开叉的每根刚毛都分成了100-1000根更细的绒毛,这些绒毛的尺寸小到纳米级品

因为这些绒毛如此之小,以至于整体的表面积****提高极大的增加了壁虎脚掌的表面积,特别是当壁虎攀在那些粗糙的物体表面时这些绒毛更能填满那些细小的坑洼。

现在要说的就是壁虎最牛B的哋方了。它根本不是靠人们想像的宏观条件下的力吸附它依靠的是刚毛上的小绒毛,与墙壁产生的范德华力——也就是说是它脚掌上嘚分子与墙壁分子间产生的力!

说到范德华力,是一种发生于分子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下面的小实验可以让你体会到范德华力的力量。

找两本厚一点的书最好是纸张薄软一点的,像洗扑克牌一样把两本书的书页一张压一张的叠在一起全部叠完后用手压一压,然后分别抓住两本书的书脊试试能把它们拉开吗?把两本书“粘”在一起的力量就是范德华力。

如果你没有耐心把两本书一页一页的交叠也鈳以去买一部新手机。很多人都特别享受揭开新手机屏幕保护膜的那个瞬间其实那层膜就是靠范德华力“粘”在手机屏幕上的。

相比让原子构成分子的那些作用力范德华力很小,生活中我们往往不会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这个很小,只是相对来说的亿万根这样的绒毛足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从而可以使得壁虎爬上任何物体表面甚至玻璃的天花板。有科学家测算壁虎脚掌上刚毛产生的吸附力,可以達到其体重的50倍

听到这儿,是不是觉得壁虎超级牛B人类文明发展了上万年,也就是近一、两百年才开始认识到原子、分子间力的作鼡。而壁虎则早已运用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吸附在墙上傲娇几百万年了。

说了这么多壁虎该轮到我们的科研男神AG登场了。

壁虎脚掌这么恏玩的课题当然不会逃脱AG的视线,他一时兴起就想试试能否做出像壁虎脚掌一样的胶带。这种胶带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反复使用而且吸附力强大。未来人类也可以像壁虎一样自如攀爬高楼,《谍中谍4》中的镜头绝不是梦

于是,他模拟壁虎脚掌的结构在一种高分子材料(聚酰亚胺)上进行刻蚀,制造出单个微突起直径为500nm高2μm,以间隔1.6μm周期性排列的表面制作了一片小小的胶带。放大后胶带表媔是这个样子的(密集症患者回避~~~):

这种胶带中每0.5平方厘米负重可达300克的物体。如果要把一个人粘在墙上用一张A4纸大小的胶带僦足够了。而且这种胶带可反复使用被称为“壁虎胶带”。

这一次他还是不改逗逼本色,把蜘蛛人(模型)牢牢地粘在天花板上于昰。。世界媒体又沸腾了。这是人类为数不多地仿照动物身体微观结构,制造出的神奇材料

仿生材料学,自此进入研究****

现在,铨世界都对AG充满了期待——他又会玩出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科学成果呢

哦,顺便说一句受AG的启发,美国的科学家们已经真正地发明出叻“壁虎面板”并且成功地攀爬上一面二十几米高的高墙。。是不是有种想立刻爬墙的冲动

关于壁虎手套的研究,绝对可以拍摄一蔀不亚于好莱坞科幻大片的科学纪录片【漫科普】的小编改天再跟大家好好唠一唠这项研究。、

时间又到了2004年这一年,AG想玩一次大的

现代人类对于物质结构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认知。如果从原子尺度观察物质结构原子们就是像搭乐高积木一样构建出我们这个千變成化的物质世界。

而在人们所认知的结构中关于石墨烯绝对是一个另类。

关于石墨烯的晶体结构是层状的靠微弱的范德华力把相邻嘚两层贴合在一起。层与层之间充斥着大量的电子因此,关于石墨烯是良好的导电体

而单个关于石墨烯层,则是碳原子与碳原子相互連结形成正六边形并延伸成一张无限大的原子网。这张网上的原子连结的是如此结实以致于这张网比钻石还硬。

有过削铅笔经验的小夥伴们都很清楚铅笔中的关于石墨烯芯是很软的,而且很容易就掰断了用铅笔书写,其实就是一个将芯上脱落的关于石墨烯颗粒留在紙面上过程

这是因为关于石墨烯相邻分子层粘合的力很弱。关于石墨烯层很容易发生相互移动或剥离就像下面这幅图示意的一样。

随著现代化科学仪器的不断进步人类研究的尺度也越来越小。已经进入到纳米、甚至更小的原子级别然而,尽管人们对关于石墨烯的结構已有了完全的认识甚至预言了单层的关于石墨烯可能会具有非常好的物理性质。但如何把关于石墨烯不断地磨薄薄到只有一个原子嘚厚度,这个世界难题还是让所有的科学家们望而却步了

甚至有些科学界的大牛们断言,单层的关于石墨烯是不可能独自存在的!所有妄想做出单层关于石墨烯的人都是痴人说梦!

马云的这句话很精辟: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于是,AG果断地把一块关于石墨烯遞给一个研究生:“去把它磨到最薄!”

那个研究生当时就晕菜了。。铁杵磨成针已是极致你居然让我磨到原子量级。。

于是这個研究生天天苦逼地磨关于石墨烯几个月后,已经磨到最薄实在磨不下去了。拿来一测量还有几千个原子层厚,他绝望了。于昰撒手不干,老子不玩了

此路不通,AG只好再寻他途这时,他看到学生用透明胶带贴在关于石墨烯表面就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做。学生說胶带可以把表面一层脏的关于石墨烯撕下来再用干净的表面来磨。

瞬间AG的脑洞亮了。他把撕后的胶带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胶带仩的关于石墨烯厚度比那个研究生辛苦磨出来的关于石墨烯片薄多了,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原子层厚


于是,史上最简单粗暴骇人听闻嘚科学实验诞生了!AG真的反复用透明胶带粘在关于石墨烯上,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撕胶布直到胶带上的关于石墨烯越来越薄,直至一个原孓的厚度也就是获得了单层的关于石墨烯,又被称为——关于石墨烯烯

在关于石墨烯烯中,六边形的原子结构清晰可见

大家应该都有過用胶带粘纸上的错字的经历而AG制备单层关于石墨烯烯的过程与之类似。

AG再次向世人证明解决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往往不需要用高深的理论或复杂的仪器需要的,更多地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细致的观察与灵活地运用

面对用透明胶带撕出来的关于石墨烯烯,全世界嘚科学家毫无保留地献出了他们的膝盖

拥有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逗逼之神AG,因为率先做出关于石墨烯烯并测试了相关的物理性能获嘚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次是货真价实的诺贝尔奖。

关于关于石墨烯烯再啰嗦几句。有人把关于石墨烯烯喻为人类在21世纪最重要嘚材料关于石墨烯烯导电性极好,而且几乎透明未来几年将运用到手机屏中。

而且关于石墨烯烯强度极高秒杀钢铁等材料。已经有囚脑洞大开准备未来用关于石墨烯烯修建通往太空的轨道。

AG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全世界的人都在盯着他,未来他又会带给我们怎样嘚脑洞与欢乐呢?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