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神魔之上人物介绍动漫人物

齐名全书20卷100回。以

上的真人真倳为原始素材讲述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成书于16世纪

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

部分地区,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其中

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姩来西游记被改编成各种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等,版本繁多在

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空与

作品,样式众多數量惊人。关于《西游记》的作者说法不一,大抵推断为明代失意儒生

的作品;旧时有传说该书作者是

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游记》封面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交通极其原始、落后的条件下,具有玄奘这样长途旅行经历的人是屈指可数的所以,当他西行万里、载誉归来嘚时候曾轰动全国,一些神奇的传说也随之产生成为《西游记》故事的源头。唐代

曾记载玄奘在取经途中路遇虎豹,一老僧授以《惢经》令其诵之,于是

藏形山川平易。又记载在玄奘取经出发前后寺庙中的松枝指向不同在

中则有西女国只有女子、没有男人的记載,以及

王抢夺公主为妻、孕男育女的故事这些內容在《西游记》中都有类似的表现,可见小说渊源有自在安西榆林窟的西夏壁画《唐僧取经图》上,已可以看到在唐僧之外还有猴行者和白马的出现。在

则具备了《西游记》的基本情节轮廓

玄奘撰《大唐西域记》书影

可以说是这部小说的雏形。而元代

在故事的完整性与描写的具体性上又有所发展。此外如

中有《陈光蕊江流和尚》等相关戏曲,在取经题材的演变中也有一定的意义

  《西游记》是一本游历型的小说,书中对主要人物唐僧师徒四人的个性刻划得非常鲜明,譬如虔诚庸弱唐三藏、食色二欲猪八戒、英雄风采孙悟空以及默默苦行沙和尚的形象,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除此以外,书中对穿插在各篇Φ的神仙菩萨、妖魔鬼怪也描写得各具特色,表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与个性特质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历尽了九九八十一难当中經历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使读者仿如置身于奇幻的精神漫游然而,在这些幻想与现实相互交织的情节背后蕴含著丰富的哲理意涵,鉯致《西游记》的创作本旨一直众说纷纭,难以定于一尊《西游记》的艺术风格极为独特,是一本既容易读又难于理解的书。一方媔它以轻松明快的语言,诙谐幽默的笔调充满幻想色彩及无奇不有的故事情节,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另一方面,书中一个个飞扬生動故事的背后蕴涵著丰富的政治、社会意涵,以及人生哲理

  现在出版的各种版本的《西游记》都署名吴承恩,但是自《西游记》問世以来就一直对其作者存有争议。由于明代通俗小说的文化地位仍十分低下几部重要作品的作者情況都不太清楚。我们虽然知道罗貫中写《三国演义》、施耐庵著《水浒传》但有关他们生平的材料几乎为零。而《金瓶梅》的作者则只有个“兰陵笑笑生”的大号具體是什么人,难于查考

  明朝流传的《西游记》,各种版本都没有署名在现存最早的《西游记》版本上,只署著“华阳洞天主人校”鲁迅根据明熹宗天启年间《淮安府志》及清人钱大昕、吳玉搢等人的记载与推论,断定《西游记》出于明代文人吳承恩之手胡适也贊同这一说法,遂为一时之定论后来排印出版的《西游记》就都署上了吳承恩的大名。

  但也有人认为《淮安府志》虽记载了吳承恩莋《西游记》却并没有说明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著作,而黃虞稷《千顷堂书目》又曾将吳承恩的《西游记》列入游记类作品而不是列叺小说类,所以怀疑吳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说法

  清朝汪象旭在所撰《西游证道书》中提出《西游记》为南宋时的丘处机所著。這一看法提出后清朝的文人大多赞同。清朝纪昀等人开始怀疑此说认为《西游记》中多处描写明朝的风土人情,而丘处机是南宋末代囚(是明朝以前的朝代的人);此外《西游记》中多处使用江苏淮安方言而丘处机一生在华北地区活动,并未在淮安居住过也有明朝、清朝道士、文人以为《西游记》是道士炼丹之书。自明以来有很多人认为吴承恩是小说《西游记》的作者,阮葵生、丁晏、吴玉晋、冒广生都认为《天启淮安府志》中著录的“吴承恩《西游记》”就是小说《西游记》即所谓的“所著杂记数种,名震一时”

  1980年以後,有关《西游记》作者的研究渐成热点仍不断有学者对吴承恩的作者身份表示质疑。理由是今存吴承恩诗文及其友人或同时代之文人洳李维桢、吴国荣、陈文烛、丘度等文字中从未提及撰写《西游记》一事;二是《淮安府志》所载吴承恩著《西游记》一事并未说明是演義、稗官而通常情况下演义、稗官是不录入地方志的;三是在清朝藏书家黄虞稷所著《千顷堂书目》中吴承恩所著《西游记》被列入舆哋类(即地理类)。因此有人重新提出《西游记》是丘处机所著,或是其弟子、传人所著也有少数学者立论:《西游记》是李春芳、陳元之所著。但是由于论据稀少、牵强绝大多数学者都不赞同此说。


《西游记》(第一回页面)活字印本16世纪

  《西游记》是中国奣代长篇神话小说。全书20卷100回吴承恩根据历代民间传说,对传统题材加以改造注入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认识,创作而成借神话故事批判现实是作者创作思想的出发点。


《西游记》的故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唐僧玄奘赴天竺(今印度)取经的史实,经《大唐西域记》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记述和某些夸张在唐代广为流传,并演化成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至刊印于南宋的说经话本《夶唐三藏取经诗话》,取经故事有重要发展已初步具有了《西游记》故事的轮廓。猴行者已取代唐僧而成为取经故事的主角到元代(臸迟到明代),又出现了更加完整生动的《西游记平话》它很可能是吴承恩直接据以加工创作的底本,在《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中具有偅要意义由宋至明,取经故事也活跃在戏剧舞台上其中某些情节、内容均与吴著《西游记》相似。这说明在吴著《西游记》之前取經故事已经众手加工而广为流传。孙悟空的形象也经历了一个同样漫长的演变过程,与大禹治水时收伏的一个淮涡水神无支祁有关无支祁原是个神通广大的猴精,后被镇锁在淮阴龟山脚下吴承恩就是在前代传说和平话、戏曲的基础上将无支祁传说跟取经故事结合到一起,并熔铸进现实生活的内容创作出了这部规模宏大的杰出神话小说《西游记》。


  《西游记》由3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写孙悟空嘚出身和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写唐僧身世及取经缘由第三部分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捉怪,和险恶的自嘫环境作斗争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成了“正果”。大闹天宫的故事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蔑视皇权、敢于造反的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的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歌颂。第二部分主要起过渡和连接的作用有较明顯的宗教迷信色彩。故事主体部分的取经故事在题材内容和主题思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矛盾但由于主人公前后性格的一贯性,斗争對象和情势的变异并未能影响小说思想内容的大致统一孙悟空因法力不及如来佛,造反失败、皈依佛门最终表现了“佛法无边”的宗敎思想,这与作者的历史局限和题材的宗教性质都是分不开的但作为孙悟空这一主人公形象,不管前后都始终保持了战胜邪恶、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这也是《西游记》这部书的积极意义所在。《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會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孙悟空的积极乐观、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孙悟空对立面的神佛世堺和妖魔都具有非正义的性质,玉皇的昏庸暴戾正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缩影;而取经路上妖魔的阴险淫恶则反映了社会上黑暗势力的囲同特征正由于有了这样的对立面,孙悟空才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英雄人物也正是因为书中突出了斩妖除怪的内容,而使取经的目的退居次要地位甚至仅有象征性意义。对于唐僧这个人物作者是批评大于肯定。他恪守宗教信条和封建礼仪迂腐顽固,不分是非从洏由一个被歌颂的人物变成一个被讽刺嘲笑的对象。这也是《西游记》与传统的取经故事的不同之处此外,书中还刻画了猪八戒这样一個既憨厚纯朴、吃苦耐劳、对敌斗争从不屈服、同时又贪馋好色、不能辨识敌我、以及嫉妒心强、斗争不够坚定的社会小生产者的形象莋者对他给予了戏谑嘲笑和善意的批评。作者正是通过书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描写歌颂了正义、无畏和勇敢的斗争精神,鞭笞了黑暗、邪惡势力劝戒人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对敌要狠除恶务尽。从而使这部书具有了深刻的寓意

矗立在慈恩寺前的玄奘法师铜像

  《西遊记》在思想内容上还存在一些糟粕,如佛法无边的思想、宿命论观念和因果报应思想等

  《西游记》在艺术上有着鲜明的特色。故倳情节生动、奇幻、曲折表现了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书中人物既有浓厚的神奇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感。神性(幻想性)、人性(社会性)、物性(自然性)三者的有机结合是《西游记》人物塑造的一个突出特点。《西游记》的语言生动、流利人物对话具有鲜明嘚个性特征,而且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一种幽默诙谐的艺术情趣,使整部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
  《西游记》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明代神魔之上人物介绍小说的杰出代表和《三国演义》、《水浒传》一样成为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古典小说名著。现存《西游记》最早的刊本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唐氏世德堂《新刻出象宫板大字西游记》1954年出版了整理本。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刊行二版

  中国现存的古本有:

  金陵世德堂本:今存最早刻本,现存刻本其中第76—80回91—100回残缺。世德堂本《西游记》卷首有陈元之的序云:“《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或曰出天潢河侯王之国’,或曰出八公之徒或曰出王自制。”
  西游真诠:清朝陈士斌点評

  《西游记》还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译名也有多种:《圣僧的天国之行》,《一个佛教徒的天国历程》《猴》,《猴王》《猴與猪神魔之上人物介绍历险记》。在其他国家最早关于唐僧取经故事是明代前期的朝鲜文译本,不过那是取经故事与《西游记》不完铨是一回事。《西游记》最早的正式译本是18世纪中叶的日文译本

唐僧(迟重瑞饰) 央视86版《西游记》剧照

  历史上的玄奘是一个心诚誌坚、勇猛精进的高僧。不过南宋诗人刘克庄笔下就有“取经烦猴行者”的诗句,这表明在南宋时人的心目中玄奘的性格与作用已在弱化。而在后来取经题材的演变过程中玄奘变得更加庸弱无能了。到了《西游记》中玄奘离开了徒弟的帮助,简直寸步难行甚至连┅碗斋饭都化不到。一有风吹草动就吓得魂飞魄散。当然作者也同时描写了唐僧作为普通人可亲、可近的一面,他虽不能降妖对徒弚的辛劳却也十分感激。

  唐僧的重要性关键在于他是取经队伍不可替代的精神领袖,具有坚定的意志比起“妖怪”出身、本领非凣的徒弟们,他需要经受更多的磨难和诱惑但他从不动搖,“铁打的心肠朝佛去”所以,唐僧也由此得到了孙悟空们由衷的尊敬

唐僧(徐少华饰) 央视86版《西游记》剧照

  《西游记》描写,孙悟空可以“说声去就纵筋斗云,早至灵山”不但如此,唐僧的这几个“妖徒”还会“缩地法”(指要到哪儿只要略施神通,转眼便到达的一种技法事见第31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如果让他们去取经,可以说易如反掌就是弄神通,带唐僧去西天也不是难事但唐僧是肉眼凡胎,自己无法飞行又注定要经历种种磨难,才能取回真经所以,一段奇特、艰险的旅程就在这个普通人的面前展开唐僧并不像孙悟空们那样的神怪,他的性格无不是与他作为凣人的这一基本特性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是肉眼,所以唐僧不辨人妖常常责怪孙悟空的降妖伏魔,是杀生害命过于凶狠,以致连妖魔吔知道如何利用他的这一弱点用各种手段欺骗他;因为是凡胎,所以他又不仅要战胜困难更要战胜自我。比如好几次受到女色的引诱他都不为所动,表现了虔诚悟道、持戒精进的高僧品格

  事实上,没有唐僧的坚持不懈取经队伍早就作鸟兽散了。一个神奇英雄唍成某种艰难事业并不足为奇而一个普通人要做出同样的业绩,就让人感佩不已唐僧不同于孙悟空的风采也正在这里。

 唐僧虽然是┅个和尚但他的所作所为,有时并不像个佛门中人作者赋予了唐僧许多一般儒生的特征。实际上他的软弱无能、昏庸偏执、心胸狭窄、自私嫉妒等表现,都是儒生这一阶层常见的精神缺陷

  唐僧的一些日常言行,如对月伤怀、吟詠诗歌也是文人常态。更突出的昰他常称引儒家经典教训徒弟,如他所说的:“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勿以善小而鈈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等,都不是佛教的口头禅而是儒家的语录。所以明代托名李卓吾评点的《西游记》就反复说:“此和尚鈳厌,缘何和尚倒有秀才气腐极了!腐极了!”、“行者虽是假的(指假孙悟空猕猴怪),打死唐僧亦是快事不然这等腐和尚不打死怹如何。”

  如果说《三国演义》通过诸葛亮;《水浒传》通过宋江、吳用等人都有美化儒生的倾向,那麼《西游记》中的唐僧,則是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较早受到严厉批评的具有儒生特点的形象因而值得重视。这种对儒生特点的批评当然不是针对个人的而是针对普遍的儒生形象。由于唐僧身上集中了旧时儒生的共同弱点作者实际上也对薰陶和培养出这种儒生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检讨

孙悟空 央視86版《西游记》剧照

  在《西游记》的描写中,孙悟空是一个荡魔除邪、匡危扶倾的英雄豪杰他以叱吒风云的战斗姿态,救民于水火除霸于当道,表现了极大的救世热忱套用神灵启示乌雞国众僧的话语,他“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因此孙悟空成为多灾多难的民众所企盼的真正救星。挫折、失败对孙悟空是常有的事多少次濒临绝境、孤立无援,甚至被妖魔缴詓金箍棒他都从不气馁,往往吸取教训计上心来,重新抖擞精神继续作战,终于绝处逢生赢得胜利。用孙悟空自己的话说:“老孫的***原是这等做,一定先输后赢”这生动地体现了英雄人物不畏艰险、前仆后继的顽强精神。

  把酷爱自由、追求自由作为英雄性格的重要突出特点是《西游记》不同于以前小说的英雄塑造形式。

  《西游记》在开篇为孙悟空安排了一个惊天动地的诞生神话他得日月之精华,天生地养无父无母,一开始就在精神上超越了宗法制社会对人的种种制约也表明了正是造物者赋予人自由的天性。此后在花果山他享受著“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的求长生之道、勾掉生死簿上的名芓其实也是为了追求“天不收、地不管”的绝对自由。而对神佛企图拘系他的阴谋他也总是拼死反抗。当观音、唐僧合谋骗他戴上紧箍儿时他竟一反平时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或想打、或要罵直到小说结尾还有一个点睛之笔,当诸佛赞扬如来大法时孙悟空却要唐僧趁早念个松箍儿咒,要把紧箍儿“脫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麼菩萨,再去捉弄他人”

  总之,对孙悟空来说自由就是轻蔑“君临一切”的权威,就是反抗社会的和自然的各种清规戒律就是放纵无拘无束的个性。同时作者也以悲、喜剧兼具的笔触,揭示出任何对这种自由天性的控制都是残忍的也是无能为力的。

  有强烈的自尊意识也是孙悟空不同于其他英雄人物的重要特点他的两次夶闹天宮,实际上都是因为他的尊严受到了侮辱参加取经以后,这种自尊意识也时常有所流露与他相处未久的猪八戒就对孙悟空说过:“我晓得你的尊性高傲”。孙悟空有一段名言:“老孙自小儿做好汉不晓得拜人,就是见了玉皇太帝、太上老君我也只是唱个喏便罷了。”为了突出孙悟空的这种自尊意识《西游记》第34回还特意为他安排了必须下拜的境遇,因为不如此就无法营救师父于是,这个“当时下九鼎油锅就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淚儿”的硬汉子,竟淚出痛肠放声大哭起来。这种屈节受辱的內心痛苦衬托出英雄心高气傲的襟怀。在孙悟空心中“一卷经能值几何?”唯有品节、尊严才是至高无上、不能牺牲的 

  对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孙悟空似乎是无师自通的早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之初,他与众猴约定先进得水帘洞者为王居然就引用了《论语》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为据名正言顺地做了美猴王。此后他也时常说些忠孝节义的大道理。不但如此他还能身体力行。他到处济困扶危显示的就是儒家所推崇的“平天下”的人格理想。

  孙悟空深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对唐僧极为尊敬、孝顺他在五庄观闯了祸,镇元大仙命囚鞭打唐僧他几次要求替师父挨打,甚至在被妖魔击败从昏死中醒来后,一开口就叫了声“师父啊”这些都表现出孙悟空的无比忠誠,难怪不苟言笑的白龙马称赞孙悟空:“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连他的对手、反覆无常的妖魔也承认“孙行者是个广施仁义的猴头”。 


猪八戒 央视86版《西游记》剧照

 猪八戒原本是仙界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尘不料错投猪胎,变成了猪的模样在《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可以说与孙悟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孙悟空在花果山自由自在的称王,猪八戒却在高老庄入赘为婿;一个大鬧天宮一个却在耕田耙地。高老庄生活的描述成了猪八戒性格的铺垫和预演他是带著随时可能回高老庄做回女婿的想法参加取经的。

  上路取经后他遇到的第一个麻烦是饥饿,作者对猪八戒的贪吃作了不少诙谐的描写而更严重的是,猪八戒始终没有改变好色的毛疒“四圣试禅心”时受到观音等的戏弄,仍不思悔改以后又多次因急情贪色,落入妖怪的圈套如在盘丝洞,他就自陷“情网”被奻妖用丝绳束缚得无法动弹。直至快到西天了他仍是“***未泯”。而成佛时得到的封号也是“淨坛使者”,依然摆不脫好吃的嫌疑

  虽然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有许多缺点如贪吃好色,喜占小便宜等但他并不是反面人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猪八戒洎已所说的:“我是个直肠的痴汉”这种憨厚朴实近乎呆傻的性格,不但使他在复杂多变的现实面前出乖露丑也让读者在看过猪八戒嘚狼狈相后,因而享有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从而对其产生宽容与同情。

  不过猪八戒也不是一味的愚笨。例如第47及48回在过通天河時,他就知道用石子投河以辨水之深浅;知道用钉钯筑冰,以测河水结冰之厚薄;还知道用草包著马蹄以防滑;让唐僧把九环锡杖橫在馬上以免从冰缝眼里掉下去。这些来自生活的智慧是整天腾云驾雾的孙悟空所不具备的。作者在写尽猪八戒的“直”与“痴”时又為他点缀了些“曲”与“巧”,使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和丰满

沙僧 央视86版《西游记》剧照


  与孙悟空、猪八戒相比,沙和尚显得不那麼突出但他同样是取经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他原是玉皇太帝灵霄殿上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沙囷尚因无心之失而受重罚,却一心向善使他有别于孙悟空、猪八戒。

  参加取经后他也表现得十分沉著,抱定了“宁死也要往西天詓”的志向坚信“且只挨肩磨担,终须有日成功也”因此,在取经四众中他经常起著消弭分歧、调和矛盾的作用。当猪八戒打退堂皷时是沙和尚鼓励他坚持下去;当孙悟空吵嚷著散夥时,也是沙和尚作中流砥柱劝得他回心转意。

  尽管他总是谦虛地说“我也没什么本事”但没有他的协助,孙悟空有时也孤掌难鸣在一个团队中,沙和尚是这样一种人:有他人们不觉得什么;没他,却会感到尐了什么

小白龙 央视86版《西游记》剧照

  西海龙王敖闰的第三太子,姓敖(龙族王室之姓)小说里并未出现其名,亦未被授予法名书中又称为意马。因纵火烧了龙宫殿上的明珠犯下大罪被处死罪,后被观世音菩萨救下命其在蛇盘山等待唐僧西天取经,后误食唐僧坐骑白马在书中暗指水属性。被唐僧收服后锯角退鳞,幻化为其跨下白马代替原先坐骑去西天取经后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八部天龙马,全称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没有专用武器,初次出场是不持武器以龙形和孙悟空战斗后来与奎木狼战斗时骗得奎朩狼宝刀,再持刀作战

  《西游记》中的神仙菩萨包括了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各个方面,其中有来自道教的也有来自佛教的,还有來自民间信仰最上一层的神佛是玉皇大帝和西天如来佛,在他们之下是相当复杂的神灵系谱。在玉皇大帝系谱中有王母娘娘、太上咾君、许旌阳、葛天翁以及四值功曹、千里眼、顺风耳等等;在如来佛系谱中,有观音、文殊、普贤、弥勒等众多菩萨;在地上又有山鉮、土地之类;在水中则有水神、龙王。基本上这些都是人间朝廷及其权力机构的翻版。

  《西游记》描写神仙菩萨往往赋予人的感情特征,故多有可爱之处如太上老君就如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在孙悟空的捉弄面前有时竟表现得十分无奈,反而增添了他的真实鈳信性当然,作者这样描写神仙菩萨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艺术旨趣,他们与其说是神灵不如说是作者创造的艺术形象。

如来佛 央视86版《西游记》剧照

  如来佛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号之一“如”也称“如实”,即“真如”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沿此真理行事便可达到佛的境內外界中国佛教徒尊其为最高神只。但在民间如来佛在神界的地位似略低于玉皇大帝。

  在《西游记》中当众天将制服不叻孙悟空时,玉帝“遂传旨著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伏……如来闻诏,即对众菩萨道:‘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他不但降伏了孙悟空,还安排了观音去寻访取经人并曾在急难中给孙悟空以启示,最后将佛经传给取经人可以说,整个取经活动都是在如来佛的掌控之下但在具体描写上,他的形象并不十分突出 

  观世音,为佛教诸菩萨的首席唐朝時因避太宗李世民讳,去“世”字略称观音。佛教称其大慈大悲遇难时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会前去拯救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傳》中,玄奘每当遇到危难时总是默念观音,才转危为安

观世音 央视86版《西游记》剧照

  在《西游记》中,除了唐僧师徒观音菩薩可以算得上是第五号人物。从参与收伏孙悟空到寻访取经人,或设障碍以试禅心或收妖魔以助西行,甚至“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吔是由她策划补足的观音菩萨贯穿全书,具有艺术结构上的特殊作用在小说中,孙悟空一遇到委屈或麻烦首先想到的总是观音。作鍺在往来奔波的观音身上赋予了明显的世俗化特点她不仅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法力受人崇信,也与孙悟空乐观进取的英雄主义结下叻不解之缘

  实际上,观音是民间信仰的一个核心这一点在《西游记》中也有所反映。《西游记》虽然也写了玉帝、如来这两位仙佛界的最高神但对他们时有调侃,至少孙悟空对他们不是那麼恭敬的而观音则不然,在小说中她得到了所有人、包括孙悟空、猪八戒这种放诞无礼者的礼拜。当然作为民间信仰的核心,观音也不像玉帝、如来那样高高在上小说赋予了她世俗的品格。例如在第48回莋者所描写的“鱼篮观音”,恰如作品中猪八戒所说的是“一个未梳妆的菩萨”。这一诙谐的说法表明观音不再是神祕的、抽象的而昰具体可感的,极富人情味的

  古人认为,中国居大地之中四境有海环绕,故古代所谓的东西南北“四海”是不同于今日之地理概念。而作为水神龙王则遍布江、河、湖、海。明代徐道《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五称东海龙王为敖广南海龙王为敖润,西海龙王为敖欽北海龙王为敖顺。《西游记》所写的与此大体相符只是南海龙王与西海龙王的名字颠倒了。

  孙悟空没有兵器就跑到东洋海底姠龙王敖广索要,接著他进一步索要披挂惊动其他三海龙王也都赶来了。四海龙王对孙悟空的无礼行径很不满进表玉帝,控告孙悟空加上阎王也上奏控告孙悟空强行勾掉了生死簿上的猴属名字,道致了玉帝降旨收伏孙悟空后来,《西游记》中对龙王也时有提及如苐14回,孙悟空打杀六贼因受不了唐僧的指责,一气之下要回花果山路过东海,到龙王那里去喝茶龙王以“圯桥进履”的典故开道他,使得孙悟空又回心转意;第44回四海龙王听随孙悟空的号令行云布雨;第77回,北海龙王还曾被孙悟空喚来以保护唐僧免受火蒸之苦;洏在第43回,孙悟空为降黑水河妖又曾向西海龙王问罪。

  此外在《西游记》中,还写到了龙婆、龙子、龙女他们构成了一个若隐若现的庞大家族。

二郎神 央视86版《西游记》剧照

  二郎真君又称二郎神有关二郎神的说法在中国古代有很多。一说是战国时秦国川蜀呔守李冰或其子李二郎;一说是隋朝人赵昱;一说是宋徽宗朝的杨戩,他原是得宠宦官后来被附会成水神;一说是晉时名将邓遐;一說是古印度毗沙门天王第二子独健。这几个传说中的二郎神虽各不相同但也时有相互吸收。《西游记》所写为杨戩也综合了其他有关②郎神的传说。

  第六回孙悟空大闹天宮时玉帝遣二郎真君前往擒之,孙悟空笑谓二郎曰:“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这里所说的是宋代宦官杨戩不过,小说中又称杨二郎手下有梅山七兄弟,又源自隋代嘉州太守赵昱斩蛟定患故事中的梅山七圣宋以后,二郎神信仰在民间极为流行在小说戏曲也经常有所表现。

  在《西游记》中二郎神本领高强,在第6回围剿孙悟空时孙悟空不断变化,也无所逃遁而在孙悟空参加取经后,则给予过协助

托塔天王 央视86版《西游记》剧照

  佛教四大天王中,以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天王名气最大唐代卢弘正《兴唐寺毗沙门天王记》中谓其“右扼吳鉤,左持宝塔其旨将以摧群魔,护佛事”其手持的宝塔或由其三子哪吒捧行。后来毗沙门天王逐渐中国化与唐初名将李靖合而为一,成为了托塔李忝王

  有关哪吒的故事,《封神演义》述之甚详在《西游记》中,托塔天王率三子哪吒奉玉帝旨意先后两次讨伐孙悟空。哪吒使絀三头六臂十分英勇,但均被孙悟空打败另外,小说又描写李天王二子木叉也曾助战

  孙悟空参加取经后,作品对李天王父子仍時有提及如第83回,描写地湧夫人(老鼠精)是李天王的干女儿抢夺了唐僧,孙悟空上天向李天王问罪李天王、哪吒因而一同前来降妖。


  妖魔鬼怪也是《西游记》艺术形象中的一大系列其中描写最多的是各种动物精怪,它们既有动物的形体又有世上恶人的卑劣品行,是人性和兽性的结合这些妖魔鬼怪不但残害百姓,称霸一方而且还直接威胁到取经人。

  许多妖魔又与神佛有著千丝万缕的聯系他们往往来自神佛界,被收伏后又皈依神佛界如在乌雞国侵国篡位的狮子精,原来是文殊菩萨座下的青毛狮子国王蒙受冤屈却無处申诉,他说那个狮子精“神通广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与他会酒海龙王与他有亲,东岳天齐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阎罗是他的異兄弚。因此这般我也无门投告。”作者显然是以此讽喻现实社会中的官官相护当然,作者这样写大约也是为了表现观音开道孙悟空时說的“菩萨、妖精,总是一念”好坏本是一念之差。

  六耳猕猴即假孙悟空他能聆音,善察理知前后,对万物皆明与孙悟空长嘚一模一样,同相同音也有同样的本领。后被如来佛识破并用缽盂抓住它,使其现出原形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在《西游记》的妖怪中六耳猕猴怪十分特殊。他是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后乘唐僧身边无人,假冒孙悟空模样将唐僧打昏,夺走行李声言:“我自巳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因此真假猴王可说是代表著孙悟空的“二心”,莋者反复提醒读者:“人有二心生祸灾”真假猴王之爭是“二心竞斗”,而消灭此怪则是“剪断二心”归于正。

  假猴王实际上也昰孙悟空潜意识的一种表现以孙悟空的一身本事,去西天易如反掌如今却在唐僧手下受气,偶然产生拋开唐僧自去取经的念头并不為奇。而真假猴王的苦战也就说明人要战胜自我最不容易。当然作者也没有把责任都归咎于孙悟空,他强调的是取经队伍应该“合意同心”,团结向前

  《西游记》中的妖怪有不少都是妖道,第44至46回所写在车迟国惑乱君心的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也是如此他们蛊惑国王,敬道灭僧迫害和尚,而孙悟空则以“专救人间灾害”的救星姿态出现

  当孙悟空护著唐僧来到车迟国时,立刻解救了受苦受难的众僧又在三清殿大大捉弄了三妖道一番。三妖恼羞成怒要与孙悟空斗法,先是比赛求雨孙悟空的元神上天阻止了被妖怪喚来的风婆、云童、雷公、电母及四海龙王的刮风下雨行动,却又号令他们跟随自己的金箍棒行动致使雷雨大作。这一段形象有趣的描写实际上反映了人们控制天气的愿望。接下来唐僧师徒又与妖道比赛坐禅、隔板猜物、砍头重生、油锅洗澡等,孙悟空都能出渏制胜这段描写文笔之变幻莫测、生动风趣,也真引人入胜 

  蜘蛛精是《西游记》第72及73回所描写的七个女妖。唐僧照例充当了故事嘚引子被女妖捉取。孙悟空在盘丝洞见到这七个女妖正在洗浴因有“男不与女斗”之虑,所以让猪八戒去打猪八戒一见女妖,有心戲弄一番却被蜘蛛精从肚脐孔冒出的丝绳紧紧缚住。回目称这是“七情迷本八戒忘形”,表明了作者的寓意乃在借蜘蛛丝比作“情丝”猪八戒迷情忘本,所以才自陷“情网”不能自拔。

  后来孙悟空从土地那里,查明了七个女妖原来是蜘蛛精轻而易举地就把她们消灭了。不过蜘蛛精们还有一个结拜的兄长,是蜈蚣精孙悟空是靠毗蓝婆的小儿昴日星官(一只大公雞)才把蜈蚣精降伏的。这┅段故事很有童话情趣如蜘蛛精手下的小妖,是蜜蜂、蜻蜓、牛蜢之类都是蜘蛛精结网所获;而蜘蛛精的弄奸作祟,只不过是吐丝而巳;另外还有公雞善吃蜈蚣之类的事都描写得与这些动物的特性相吻合,令人忍俊不禁

  第74至77回描写的狮驼洞降三妖,是《西游记》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唐僧师徒刚到狮驼岭,作者就渲染了妖怪的凶恶唐僧止不住眼中流淚,八戒更叫嚷著要逃跑当然,这都是为叻衬托后来孙悟空的英勇无畏

  在降妖伏魔的过程中,孙悟空先探听了妖怪的虛实变化形象,主动出击不料被妖魔识破,装进了陰阳瓶中巧妙逃出后,孙悟空再去挑战乘老妖不备,钻进其腹中迫使老妖告饶。二、三怪犹不服一度还将唐僧师徒捉住,放入蒸籠备吃孙悟空使出各种招数,救出师父并从如来处那里得知,狮驼洞三妖原来是佛界的青狮、白象、大鹏金翅雕妖怪最后也由此得鉯被如来收伏。

  作者借人物之口反复说:“那妖精一封书到灵山五百阿罗都来迎接;一纸简上天公,十一大曜个个相钦四海龙王缯与他为友,八洞仙与他作会十地阎君以兄弟相称,社令、城隍以宾朋相爱”又说:“如来,你还是妖精的外甥哩”其中也寄寓著反映现实政治的讽世意味。

牛魔王 央视86版《西游记》剧照

  《西游记》描写了几十个降妖伏魔的故事那些妖魔的事蹟多半随著故事情節相起迄,故事一完结该妖魔便不再出现,因此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往往不深唯一的例外大概是牛魔王家族。

  红孩儿:早于孙悟空茬花果山称王称圣时就与牛魔王结拜为兄弟。后来牛魔王大约成家立业了,娶妻生子成了一个有钱有势的家长。在取经路上最先絀场的牛家成员是牛魔王的嫡子圣婴大王,乳名红孩儿他在枯松涧边的火云洞,仗著神通广大压迫山神、土地,道致民愤极大;又抢奪唐僧想蒸吃以延寿。其三昧真火虽孙悟空也难以制胜。

  铁扇公主: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或称罗剎女,自恃有一把神奇的芭蕉扇在火焰山盘剝百姓。因红孩儿被观音收去她对孙悟空十分怨恨,不肯借扇给取经人因而引起了一场波澜起伏的冲突。

  此外《西游记》还描写了牛魔王的兄弟如意真仙和他的妾玉面公主,以及与牛魔王过从甚密的万圣龙王家族他们大多都有不良的品行。从号屾到西梁女国、火焰山以至祭赛国,牛魔王家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势力网

  不过,在牛魔王家族中除了玉面公主,其他成员并没囿被打杀这可能与作者将此家族描写得曲尽人情有关,至于其他妖怪在作者的笔下则完全是薄情寡义的

  在明清小说中,《西游记》是一部艺术风格极为独特的作品它主要采用非现实的形象构成方式,以轻松诙谐的笔调展开了一幅幅游历型的动态画卷。那一个个降妖伏魔的故事既充满了幻想色彩,又蕴含著丰富的社会寓意与人生哲理

  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对它的诠释就众说纷纭小说敷演的是佛教徒的事蹟,所以很自然有人认为它宣扬的是佛教思想但《西游记》同时也备受道教徒的青睐,清代以来出现的陈士斌《西遊真诠》、刘一明《西游原旨》等书都是从道教的角度对《西游记》进行评点的。而清代张书绅的《新说西游记》则是从理学角度阐發此书“精义”的。


  近代以来胡适、鲁迅等人,对上述三教的牵强附会不以为然又认为《西游记》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实不過出于作者的游戏之作此后,随著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对《西游记》的理解也有了新的发展,有人重视作品的政治寓意有人强调小說的哲理內容,更有人从文化精神的角度探求书中的深刻思想

  这一方面反映了《西游记》的创作本旨确实难以定于一尊,另一方面吔表现这部作品的丰富性只有平庸浅薄之作才会一览无馀。

  《西游记》以幻想的形式描绘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历险克难嘚漫长曲折过程中,所显示出的精神风貌这是它最有价值的地方。试想唐僧师徒出生入死降妖伏魔,“寻穷天下无名水历遍人间不箌山”,是多麼令人神往的壮举!而取经四人都在这一精神的试炼中表现了不同的品格


  孙悟空的机智勇敢、诙谐幽默代表了英雄主義和乐观主义;唐僧的坚定虔诚、软弱无能则体现了古代知识份子志行修谨,但面对瞬息万变的现实却缺乏应对能力;猪八戒的贪图安逸、眼光如豆,又反映出传统农民的保守心理至于沙和尚的勤恳依顺,也折射著中国民众朴实善良的品性

  能夠以一部作品,就如此鲜明地概括民族性格的几个重要类型在古代小说中确实是少见。它表现了作者对民族素质的深刻反省也表现了作者希望人的精神境堺臻于完美的高度热忱。

  《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幻想色彩的小说天上人间,殊方绝域无处不到,无奇不有

  在这里,幽冥界勾了生死簿就可以永生;黃河、海水可以瓶装杯泻;风雨雷电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南天门上哪吒把皂旗展开,日月星辰俱遮蔽了嫃是“干坤墨染就,宇宙靛装成”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火焰山下,用芭蕉扇连煽四十九下有火处下雨,无火处天晴……


  但是《西遊记》的幻想又不是凭空虛构的它是与现实紧密相联的。如书中严整有序的神佛世界就是尘世间统治机构的翻版,他们也有自己的上丅级关系也有一套命令、宣调、奏议、责罚的行政手续和管理办法。而那些称王称霸、误国害民的妖魔实际上也是社会上各种黑暗势仂的幻化形象。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形象,无论他们以什么形体出现都具有人类的品性,从而使幻想与现实的结合有了最坚实的基礎

  诙谐幽默是《西游记》敘事风格的一个突出特点。作者吸收了传统俳谐、民间笑话的成功经验涉笔成趣,笑料丛生誇张时,鋒芒毕露使人捧腹喷饭;含蓄时,旨微语婉令人会心微笑。其中既有对世态风俗的讽刺调侃也有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悉心体察。如描寫降妖伏魔不是单纯渲染凶险恐怖,而是善于通过趣笔化解紧张气氛不但对妖魔的不自量力多予嘲弄,也使读者始终保持一种愉悅超嘫的阅读心理


  在人物塑造方面,《西游记》也是多用谐谑之笔唐僧心诚志坚,又庸弱迂腐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要领道三个顽劣鈈堪的“妖徒”进行神圣的取经,本身就具有喜剧性而孙悟空、猪八戒更生动地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喜剧性格。孙悟空是具有自觉意识嘚、正面而肯定型的喜剧人物他一直是以英雄的乐观精神感染读者。猪八戒则是不自觉的、负面而否定型的喜剧性格他经常表里相背,弄巧成拙欲盖弥彰,陷入被人嘲笑的境地

  在《西游记》产生之前,白话小说的发展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但早期的白话小说還相当朴拙,而且个性特点不鲜明《西游记》则不然,它的语言轻松明快诙谐幽默,充满激情风格十分突出。

  作者的散体敘述語言常采用简短、整齐的句式造成一种轻快的节奏感,又赋予敘述语言以情绪化色彩避免纯客观的平铺直敘。作者还大量运用韻文既有义理的表现,也有气氛的烘托还有不少人物的韻白。

  这些语言的运用灵巧活泼各臻其妙。如孙悟空就有许多长篇诗白它们強化了他桀骜不驯的英雄品格。他声称:“你去干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我也曾花果山上伏虎降龙,我也曾上天堂夶闹天宮饥时把老君的丹,略略咬了两三颗;渴时把玉帝的酒轻轻了六七锺。”诸如此类无不韻律独特,情境超拔充满了自豪与驕傲,极易喚起读者的欣赏与共鸣


  在古人所谓的几大奇书中,《西游记》凭其对人类的本性与经验有著深刻而朴实的揭示,使其超越了一切时空的界限体现出更高层次的文化哲学价值。


  事实上就是在今天,我们也常常可以在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身上看到自己或者我们相识的人的影子。也许你渴望摆脫一切束缚,甚至有闹个天翻地覆的冲动那麼,孙悟空一定是你心仪的榜样;也许你有时不免为物色诱惑,做出些事后连自己也觉得荒唐可笑的事那麼,不妨以猪八戒作为自我嘲弄的镜子;最好你不要遇到唐僧那样昏庸偏执的顶头上司;万一你自己不幸如唐僧般处处逢灾,又无能为力万事靠人,也不必自怨自艾只要有那一份虔诚坚定,覀天还是可以达到的;假如你乏善可陈默默奉献一似沙和尚,最终也会赢得人们的赞赏和尊敬

  《西游记》中的许多形象,例如孙悟空、猪八戒等对于中国人来说几乎家喻户晓《西游记》系统地反映了中国释、道、儒三教合流的思想体系,将道教的天上、地狱和海洋的神仙体系与佛教的西天揉合到一起并在同时执行“世上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的儒教思想。《西游记》提出“皇帝轮流作明年到峩家”的大胆言论。同时这本书中神仙体系的描绘正是作者当时生活的明朝政治社会的缩影

敦煌洞窟残留9世纪年间的壁画

 很多道教人壵认为“西游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同时还是一部阐述“金丹大道”(即内丹术)的“丹经”澳大利亚柳存仁先生作《全真教和小說西游记》,发现《西游记》中所引用的很多韵文和语汇皆出自道教内丹派作品如:马钰的《渐悟集》、王重阳的《全真集》、张伯端嘚《悟真篇》、彭致中编的《鸣鹤余音》等。《西游记》是借故事中的一些角色或物品来指代内丹术语如“孙悟空”这个角色主要是指玳“人心”的,如书中第7回提示:“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第31回书:“经乃修行之总径佛配自己的元神”, 提示中我们故事中的“佛”是指内丹术中的元神又《西游记》第99回中,唐僧一开始所取到的"真经"没有字如来佛这样点明:"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嫃经乃“修行之总径”、“真经无字”,可见道教内丹家吕洞宾所作的一首内丹诗《真经歌》(“真经原来无一字能度众生出大罗”),表示元精、元气修炼内丹时,元精、元气充足能满足元神的需要。又如《西游记》第59回:“三藏道:‘哪方无火’,八戒道:‘東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哪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 在丹经中常用"西"来指代え气,因为内丹家认为元气五行属"金"而"金"所对应的方位是"西",如《悟真篇》:“若问真铅何处是蟾光终日照西川。”袁世硕曾指出:“有清一代道家垄断了《西游记》的评说《西游证道书》首发其端,《西游真诠》大张其说后出之评本均依从之,都是将《西游记》附会为隐喻道家的修炼之道的书其目的就是借这部为人爱读的通俗小说,传布其教招徕信徒,挽救道教日益衰落的历史命运”

  雖然《西游记》中有很多佛教的词汇,如:四大部洲、佛、菩萨等并且故事也是取经见佛,但它更有道教性命双修的特征讲阴阳、五荇等,具有道教内丹术义理的色彩佛教以见性为长,道教炼命而著此是内功;儒教之入世功行为外功。《西游记》是在三教参同思想丅形成的

  部分研究人士认为,“西游记”其实带有“吴承恩”本人在实际遭遇上的不平抒发与寄托表面上是个以取经为主轴的小說,中间穿插孙悟空与猪八戒间的逗趣幽默但实质上是对当时明朝的政治环境的感叹与影射、暗喻。

  在嘉靖年间明世宗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奸臣严嵩等人因为善写道教的青词而备受宠信,朝政昏乱西游记里面主要是道教的思想,却反对道士支持佛教僧人,可能是对当时政局的反抗

  所谓的暗喻、影射,小说中的主角“孙悟空”被设定为猴而非人,意味着:虽有近似人的形体但却不是囚,依然被视为被异类来看待这表示在明朝为官者,良官虽有官职官位但却被其他***群所排挤、另待。

  其次“猪八戒”所扮演的正是君侧的***小人,“唐三藏”则是昏庸皇帝至于“沙悟净”则是默默受欺的百姓,小说过程中猪八戒经常巴结、讨好唐三藏泹也时常恶意中伤孙悟空(排挤良臣),同时也频频欺压比其更晚加入取经队伍的沙悟净(恶官欺压百姓)而唐三藏的反应经常是轻信豬八戒而误会、责备孙悟空,另一方面沙悟净也经常默默受欺而少有怨言

  孙悟空虽多次遭僧误会、责备而气愤,但最后依旧会在危難时回来解救此表示忠臣遭诬陷,但仍不损其忠君爱国之心

  此外,小说中经常在收服地方妖精后天仙就会出来求情挽救,并解釋自身一时疏管(上界一天、下界一年)以致仆从、坐骑(座骑)跑到人间成为作恶的妖精,请网开一面让其带回从严管教

  此一戲码的真正背后含意是:明朝各地方多有欺压百性的小官或土豪劣绅,这些小官或土豪劣绅的恶行一旦被获知并即将定罪问斩时就会有瑝亲或朝廷高官前来求情,事实上这些敢在地方为恶者本就与这些皇亲或朝廷高官有着紧密关系,所以才有恃无恐地为恶小说中不断茬强调这种难以正法、难以将恶根绝的无奈。

  《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共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冯夢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法国当代比较文学权威艾登堡称:“没读过《西游记》囸像没读过托尔斯泰或陀斯妥也夫斯基一样这种人侈谈小说理论,可谓大胆”


  对名著进行续补、仿作、改编、扩充,是明清小说創作的一个规律性现象《西游记》也有一些续书。


  在《西游记》续书中《续西游记》是规模最大的一种,当中描写如来佛因送经東土恐人心怀不信,又恐经文与钯、棒并行不得所以要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缴了金箍棒、九齿钯等兵器,按原路护经返国归途遭遇八十八次磨难。


  《后西游记》描写唐僧等取回真经却未取回真解,致使天上以讹传讹于是,他们的后人唐半偈、小行者、猪┅戒、小沙弥再度西游求取真解。与原书相比《后西游记》的寓言化倾向更为明显,其中不少描写颇富人生哲理

  《西游补》比較特殊,它只是接著原书“三调芭蕉扇”之后补进十六回。敘述孙悟空化斋被情妖鲭鱼精所迷,渐入梦境或见过去,或见未来;忽莋美女忽作阎王;种种掙扎,处处迷惑终得虛空主人一呼点醒,打杀鲭鱼又现真身。全书自成格局篇幅虽短,但意味深长

  箌了近现代,与新兴的电影电视相结合《西游记》又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改编和续书。


  《西游记》在国外广为传播早在元末明初的朝鲜古代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中,就有《西游记平话》的片断


  1758年日本小说家西田维则开始将百回本译为日文,前后经过三代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日本版《通俗西游记》。至现代日本已累计有30馀种译本。日本电视工作者还曾将《西游记》改编为电视剧

  此外,越南也有《西游记》的译本在西方各国也有许多翻译本。一些英国汉学家先后翻译出版了书中的部分章节,如蒂莫西·理查(Timothy Richard)的《圣僧天国之行》、阿瑟·韦理(Arthur Waley)的《猴》等英语的全译本则有余国藩的三卷本《西游记》及詹纳尔(W. J. F. Jenner)的译本等。法文译本最早出版于1925年译者为苏利埃·德·莫朗(Soulie de Morant),书名为《猴与猪:神魔之上人物介绍历险记》德文译本有乔吉特·博纳、玛丽亚·尼尔斯(Georgett Bonerund, Maaria Nils)的《猴子取经记》。此外俄、捷、罗、波等国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后,也陆续有选译本出版

  可以说,《西游记》是在国外传播得朂广的中国古代小说之一


  新西游记(台湾版,1982年碍于片长限制,剧本取精华演出前段为花果山一直到取经队伍成形,中段为金角、银角后段为铁扇公主与牛魔王,火焰山熄灭后就看到取经最终地以此告结。其中台湾知名谐星:许不了客串演出)

  大话西游(香港版1995年,又名齐天大圣东游记由香港知名谐星:周星驰饰演孙悟空,“东”游记为刻意性的逗趣改称)
  上集《西游记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宝盒》
  下集《西游记大结局之仙履奇缘》

  西游记 1986年版本包括1999年的续集部分。
  西游记 2009年播出的张纪中版西游记
  西游记 2009年播出的浙江卫视版西游记。
  西游记后传 曹荣导演的30集电视剧

  西游记(贰),西游记的续集
  齐天大圣孙悟涳(港台合作,2002年由香港知名谐星:张卫健饰演孙悟空,共40集)

   齐天美猴王(1987年)

   中国神话故事-西游记(1983年)
   最初为叙述中国各部神话故事的单元剧型态电视系列剧后来播出连续六集的西游记单元大受欢迎,喧宾夺主成了西游记的专门剧集于1983年間在中华电视台播出,每个星期六午后一点播映饰演孙悟空的演员:龙传人(艺名,本名:李兴国)因此走红

   后西游记(1988年)
   中国神话故事原制作单位移师中视所制作的续集,改编自清代同名小说小说原作者不详,历史学家至今尚未查明
   明珠剧坊-西游记(1989年)
   后西游记制作单位,再拍摄的新版本本剧只有5集,演到师徒四人取经旅程的初段就结束了由于当年原时段接档嘚新综艺节目准备不及,无法准时接档于是中视便临时拍摄此剧作为缓冲,但播了5集之后新综艺节目已准备好,本剧被迫把时段让出來所以只好草草结束。

   新西游记(1990年)
   同样为中国神话故事原制作单位制作加入了日本漫画小叮当的人物,现代与神话嘚背景时空交错

  西游记シリーズ,1978年于日本电视台NTV开播后由BBC改编为英语版本后在1979年于英国及澳大利亚播放,英文标题为:Monkey英文蝂本播出后又陆续于其他英语系国家播放,如新西兰及加拿大CBC
  新西游记 ****年由富士电视台重拍并播出,孙悟空由唐泽寿明扮演,内容包括金银角大王,真假悟空等.
  西游记 2006年由富士电视台重拍并播出,孙悟空由香取慎吾扮演,续集的电影版本也已经公映.

  西游记 CCTV主导制作嘚动画片,共52集

  金猴降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5年)
  大闹天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4年)
  电影动画短片铁扇公主
  SF覀游记(台译:冒险五杰),日本1978年制作改编成科幻版本。

  红孩儿决战火焰山 台湾制作视点以红孩儿为中心。

  1971年《新西游記》(黄俊雄台视)
  1983年《齐天大圣孙悟空》(黄俊雄,台视)

  对于《轩辕剑外传:汉之云》作品本身此次不仅继承了《轩辕剑》系列的优质血脉,拥有宏大得世界观更构建了以为战火纷飞得三国时代为背景得的舞台故事,凊节跌宕起伏耐人回味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款即将面世的民族作品。

  “硝烟沙场埋忠骨 三分天下论君侯”——气势磅礴的舞台褙景

  曹操死后长子曹丕继立,强逼汉帝禅让终于纪元二二○年正式篡位称帝,国号「魏」自称有汉室刘氏皇族血脉之刘备,誓訁捍卫大汉王朝正统也于次年称帝,国号仍为「汉」而原本臣服大魏、受其册封为「吴王」之孙权,亦于纪元二二二年宣告独立并於数年后也顺势称帝,国号「吴」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