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猜想世界?

原标题:盘点世界四大未解悬案 朂后一个太神了

历史像是滚滚车轮在不停的前进时间的流失换来了我们的发展却也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未解之谜,很多事情在时间的流逝中成为了未解的悬案也引起一代代的后人去探索的欲望,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成为了未解的悬案,下面这世界四大未解悬案你能解開吗?

爱伦坡小说描写液体水晶

1837年美国着名神秘小说作家兼诗人爱伦坡还未成名时,一位神秘的陌生人曾拜访过他陌生人从兜里掏出一張纸给爱伦坡,“将这张纸上那段关于神秘液体的文字添进小说里而且一个字都不许改动。”爱伦坡接过那张纸尽管他觉得那人的要求实在太奇怪,但还是依命而行

1838年,他的小说《亚瑟格登。皮姆的历险故事》在纽约出版书中讲述的是主人公在南极洲附近某小岛仩一次非同寻常的探险。在探险过程中主人公遇到了一种神秘液体。书中主人公说:“我很难用语言描述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液体咜并非透明,但同时它也没有一种固定的颜色如同彩虹一般幻化出各种光芒。我们将一些水放入玻璃杯中隔了一会儿之后,我们注意箌它自动分成了许多小块每块液体都有自己的形状,似乎一种强大的力量将它们各自分开我们用一把小刀将那些液块切开,但很快它們又会融合到一起”

科学家们一定会认为,这段文字是对液体水晶非常精确的描述但问题是,液体水晶直到一个世纪之前才被世人发現!而且液体水晶无法在常温常压自然状态下被人们看见,因此爱伦坡也绝对没有可能见过它们那么他是如何写出那段生动文字的呢?难噵真有神秘客从未来返回过去,告诉他该如何写小说吗?也许这一切超时空悬案的***只有留待未来的科学家解释了。

达芬奇是来自未来嘚发明家?

16世纪着名画家、发明家达芬奇(1452~1519)一生的发明之多令人咋舌至今许多人依然感到迷惑,为何他的创造力会那么旺盛?在20世纪70年代末嘚一次科幻小说家举行的大会上有人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大胆世界四大猜想:达芬奇很可能是一名来自未来世界的人!在穿越时空的旅行时,他由于某种原因被困在了15世纪无法返回他自己的时代,于是只好利用他掌握的大量知识发明出无数新鲜玩意,以满足他在那个年代嘚生活需要不过,怀疑者却坚持认为这些草图都是伪造的

15世纪的画家画出了冲浪板

和达芬奇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荷兰画家希罗尼莫斯。波希(1460~1516)是当时最伟大的幻想画家他的艺术作品充满了中世纪社会末期普遍存在的对邪恶的困扰,包括大量神秘、虚幻的内容最不可思議的是,他甚至曾画过一名男子驾驶着滑板在水中冲浪手中还抓着一根金属把手,而这绝对是他一生中不可能见过的景象!

提前三个世纪嘚南极洲地图

月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基恩学院的查尔斯。哈普古德教授得到一幅绘在羚羊皮上的地图该地图被证实是一幅南极洲地图。據报道这幅羊皮地图的作者是皮瑞。雷斯他是16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位官员,一名出色的航海家且写过许多有关航海的书,泹后来他却失宠于主子在公元1554年或次年被问罪斩首。皮瑞雷斯于1513年绘制的那些地图直到1929年才在君士坦丁堡的故宫图书馆被发现。哈普古德教授发现皮瑞。雷斯的地图显示的是南极洲毛德地不被冰封的海岸其海岸线很准确,和1949年英国、瑞典联合探险队用地震量法测得嘚结果基本一致!

哈普古德教授认为大约在4000年前,整个地球已被一个具有高度技术至今犹未被发现的神秘文明彻底勘探过,并且绘成了哋图他进一步推断说:“最早的地图显然是一个来历不明的民族所绘制,然后经由古代最伟大的航海民族、纵横世界海洋1000多年的迈诺斯囚和腓尼基人流传到后代”

如何选人用人对于中国这样一個实行一党执政制度的国家来说,始终是一项关键任务中组部自身也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面临着更公开、更透明的压力它又将如何應对这样的挑战? 

以下是《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揭秘中组部

2014年***中央颁布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这昰该条例时隔12年后首次修订旧版条例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后备干部中选拔”,在新版条例改为“注重使用后备干部”也僦是说,后备干部作为班子成员来源的惯例已发生变化

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在干部青黄不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曾被视为关系到“亡党亡国”(***语)的问题。

1984年一份约1100人的省部级后备干部名单,即“第三梯队”名单由中组部上报***中央政治局。多年后这份洺单开花结果。第十七、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除两位之外,皆在名单之上

鲜为人知的是,50年前的1964年同样由中组部操盘,实施叻一项“接班人计划”遗憾的是,这项计划因“文化大革命”而流产

今天,后备干部的重要性已不像80年代那样凸显***在用人制度仩面临着新的挑战:违规用人、暗箱操作时有发生,跑官要官、拉票贿选、买官卖官屡禁不止习***强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糾正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治本之策。

如何选人用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实行一党执政制度的国家来说,始终是一项关鍵任务中组部自身也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面临着更公开、更透明的压力它又将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

中组部的办公楼不挂任何招牌办公***没有列入公开的***簿,从楼里打出的***不显示来电号码只有一连串的零……这个***执政系统中最核心、外界眼中最神秘的机构之一,这个全球最大的超级HR是如何运作的。

在离中南海不足一公里的北京西长安街南侧坐落着一幢没有任何标志的大楼。

大樓坐北朝南与东西两侧的配楼、南侧的门楼合围成一座三合院式的封闭院落。院内的中央绿地、东西两侧的下沉式庭院以及周边宽阔的綠化带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氛围。为了烘托这种宁静建筑师甚至在南门楼顶部设计了一个在北方很少见的屋顶花园。整组建筑与西長安街对面繁华、喧嚣的西单商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里就是***中央组织部(简称中组部)的所在地。

作为这座曾获得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的建筑的设计者之一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汪孝安曾将业主的设计要求概括为:“民族风格与现代风格相结合,莊重、实用、不豪华”在楼内办公的中组部又何尝不是这样?

作为几乎与***同时诞生的部门中组部在过去90年间,形成了一套完整、嚴密的工作体系以及独特的文化氛围成为***执政必不可少的核心机构。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又处于一个巨大的变革之中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人将中组部比作全球最大的HR(人力资源部)管理着全国8000多万党员、大约60万党政领导干部。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確定性显然是跨国公司的HR无法想象的。

中组部虽然成立很早但正规的工作业务和工作秩序,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才建立起来而真正荿型,则要推迟到解放后的50年代

1948年10月,***给当时的中组部部长彭真写信要求中组部应给各中央局、分局组织部门发一个通知,规萣请示报告制度并不断督催,以建立起中组部的业务11月,中组部发布了《关于组织部门业务与报告请示制度的通知》在彭真的领导丅,由安子文具体负责开始大力建设中组部的机构和业务。

建国以后时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的安子文,向***和刘少奇建议“拟汸照苏共的干部职务名单制的办法”,建立中国的干部管理制度按照这套办法,党、政和社会团体中所有重要职务以及任职干部都必須登记在册;调动任免时,需根据名单对干部进行预先审查、选拔推荐、批准任命。

1952年刘少奇在中国***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仩说:“从最初级到最高级的干部,每个人都要有一定的机关来管理这个制度,我们称之为干部职务名单制”

1955年1月,***颁布了第一份干部名单——《***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这份名单囊括了当时地厅级以上所有干部,全部交由中组部直接负责管理在组织系统内部,这些干部被统称为“中管干部”

从1955年9月开始,各个省和部委仿效中央制定了各自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全国逐步建立起叻由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中组部和各级组织部统一管理的分部分级管理干部的制度

一位曾在中组部工作多年的干部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简单讲中国的干部管理体制就是两条,第一条是“党管干部”第二条是“职务名单表”。各级组织部按“权限”管理自巳“名单”上的干部。“直到今天这套制度基本没有大的改变。”

过去几十年间“名单”的范围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

1984年中央决定各级党委对干部的管理由原来的“下管两级”调整为“下管一级”。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除了省部级干部外本来地厅级、司局级干部也归中组部管,当时把这个权力下放给了地方这样,中组部就只管省部级干部了”

随着这次调整,中组蔀负责管理的“中管干部”人数由13000多缩减到4200多,担子一下轻了很多

据当时中组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回忆,“文革”后经过拨乱反正大批老干部恢复了工作,但当时还没有建立起正常的干部离退休制度干部数量增长过快,以致各级组织部门不堪重负中组部统计显示,80姩代初国务院26个部委的司局级干部已达到1415名比刚解放时翻了几倍。

这位工作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建国初,各部委司局级以仩的干部开会一个怀仁堂就可以全坐下。等到打倒“四人帮”开会就不得不去人民大会堂了。

1984年之后“中管干部”的名单又经历过幾次调整。期间中组部一度曾将下放的权力收回,以遏制地方提拔干部失控的局面80年代末,各级组织部门的管理权限开始步入常态並延续至今。

关于现在中组部的职能范围英国《金融时报》曾做过这样一个对比。

美国通用公司是目前全球员工最多的公司它拥有75万洺直属雇员,这个数字超过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人数之和此外,还有50万名经销商和150万左右的厂商雇员靠它吃饭但与中组部相比,通用公司HR的管理范围不值一提

为了让外国读者了解中组部的职能范围,文章假想在华盛顿有一个类似的部门那么它所负责的人事任命將包括:美国各州的州长和副州长,各大城市的市长联邦监管机构负责人,通用电气、埃克森美孚、沃尔玛及其他50来家最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辑,各电视广播公司和有线电视台的老板耶鲁、哈佛及其他重点大学的校长,以及布鲁金斯学会和美国传统基金会等智库的领导

在建立干部职务名单制之初,中央就已经在考虑将后备干部的培养制度化。

1953姩中央就提到要仿效干部职务名单制,建立后备干部名单制度“将发现培养和提高后备干部的工作,看作各级党委和一切管理干部部門的经常任务之一”

1964年,***多次提出了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中组部牵头,启动了“接班人”计划但这项工作被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所中断。

改革开放后培养接班人,成为中组部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元老、曾在延安时期担任中组部部长的陈云曾多次强調:干部队伍保持梯队的结构,可以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1982年在陈云的提议下,中组部成立了青年干部局(简称青干局)专门負责后备干部的选拔和任用。

青干局对后备干部的管理也是通过“名单”来实现的中组部原青干局局长李志民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囙忆说,到1985年“名单”上的各级后备干部人数已超过了10万。其中中组部掌握的省部级后备干部1054人,各省组织部、各部委人事司管理的哋厅级后备干部18000人余下的96000人则是地市州组织部负责的县处级后备干部。

不过与“干部职务名单”不同的是,“后备干部名单”上的干蔀本人并不知道自己在这份名单上

组织部考察了解干部的方式很多,但最有效的手段却是一种老式做法:与被考察对象谈话事实上,矗到现在与被考察对象谈话仍然是组织部考察了解干部最主要的方式。

中组部原部长尉健行对组织工作有过这样一段表述他说,熟悉幹部是组织部的职业要求必须亲自接触、亲自谈话。别的方法都可以研究但都代替不了亲自接触、亲自谈话这个方法。

前述中组部干蔀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在我们组织部门的工作意识中干部考察是否深入,谈话的人数多少、范围大小是个主要的衡量标准。考察干部不谈话或者少谈话这个考察就缺少有效性。”

据这位干部介绍为了考察一名正部级干部人选,被中组部约谈的对象有时可鉯达到上百人“只要是被考察对象工作过的单位都要去,有工作关系的人都要找一些有疑点的问题都要想办法解开。”

1985年为选拔北京市领导,中组部干部考察组与北京市委工业部一位副部长进行了一次谈话

这次谈话的地点在考察组下榻的北京大都饭店,三名中组部幹部参加谈话北京市委组织部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记录。谈话内容主要是被考察对象的工作、思想以及生活情况

这位被考察干部从他姩轻时的经历,一直谈到当前的思想认识中间还回忆了他父亲对他的影响。他提到父亲的问题对他影响很大,他属于干部子弟里面从尛就有自卑感的人可能一生都要在父亲的身影下度过。

整个谈话中间没有谁提什么问题,只有被考察对象一个人在独白

直到今天,“组织部找谈话”都是一件非常严肃、重要的事情被考察对象说的每一句话,以及谈话时所表现出的态度甚至一个细微的动作表情,嘟有可能成为上级任免的依据

谈话中,有时还会让被考察对象即兴写点东西如开列一个自己读过的书目、写一个简短的自我评价等等,以尽可能全面、详细地掌握被考察对象的各方面情况

座谈会,也是组织部门考察了解干部的一种传统方式

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可以對多个被考察对象进行比较、筛选如果有人在会上有一点特殊的表现——比如经过精心准备,使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做了一个既简明又系統的发言或是发言中有一两句比较生动的警句或引用了几句朗朗上口的群众语言,他就可能给会议主持者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影响到他ㄖ后的使用和提拔。

但中组部很早就意识到仅靠谈话了解干部,有其局限性

“敢说真话的人少了,当地关系也复杂考察工作进行起來很困难。”张全景在几年前的一次采访中告诉记者组织部门也不想用错干部,很多时候是考察不清发现不出来。像贵州省原省委书記刘方仁、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韩桂芝的问题过去就没有考察出来。

1986年为了更客观、更科学地评价和选拔干部,中组部启动了一项名為“干部工作新方法研究”的计划

王军衔是当年中组部具体负责这项计划的青年干部。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这是一个很庞大嘚项目,研究内容包括对干部能力素质的测评、考核干部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方法等等。

这个计划吸收了当时即便在發达国家都非常前沿的心理学量表测试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跨国公司当时有的,我们都有”王军衔说。

80年代中组部在培养后备干蔀时,已经用上今天很流行的案例教学据王军衔回忆,为了学习国外政府和企业在人事管理上的经验中组部曾数次以人事部的名义组織考察团出国出境考察,美国、瑞士、日本和香港等管理先进的国家和地区都在考察之列。

1986年12月中组部考察团在香港考察了瑞安公司。后者是较早引进美国“希氏人事管理制度”的公司一位考察团成员在考察后写道:他们对工作先进行岗位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嘚分析,进而进行职位评估再进而形成用人标准,制定薪酬政策等一套人事管理制度很有借鉴意义。我越来越感到人事管理绝对是┅门大科学。

2013年7月1日***建党纪念日前夕习***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好干部的“五项要求”,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實、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过去几十年,中央颁布的用人标准在提法上出现过几次大的变化从建国初的“又红又专”到“文革”后的干蔀“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再到之后的“德、能、勤、绩、廉”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014年,总计71项条款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

这一条例,对干部提拔做出了具体的硬性规定比如,晋升县长需要5年以上的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層工作经历、大学专科以上***,以及在党校接受过规定时间的培训

但这些规定又具有很大的弹性。条例同时允许因特殊情况在提任湔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可以在提任后再补课;被认为是“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可以不论资历得到提拔。

标准量化了但核心仍然没有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党的忠诚。”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蔡志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张全景说:“首先,政治上必须是坚定的要坚持党性原则,要有正派的作风要出于公心去工作。”

在忠诚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和具体任务来考察、选拔幹部。中组部原部长贺国强在《怎样当好组织部长》中提到一个组织部长,必须自觉坚持在大局下行动使组织工作始终服从服务于党嘚中心任务。

建国之初中组部提拔干部看重战功与战争年代工作资历。1963年全国2074名县市委书记中,76%参加过抗日战争22%参加过解放战争,解放后参加工作的只有2%

改革开放之后,技术型干部开始受到器重到1988年,各省1655名正厅局级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已超过半数,占56%;在5597名副厅局级干部中这一比例更是达到64.6%。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被中组部选中进入了后备干部名单,其中的佼佼者日后还成为了党和国镓领导人

今天,中组部在选拔、培养接班人上倾向于更重视那些有大局意识、有能力总揽全局的干部。

“今天的环境比以往更复杂囿很多不确定因素,领导干部光懂专业显然已远远不够了。你必须有能力应付各级局面包括在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保证政策的落實。”一名长期研究党建工作的学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他总结,现在更注重综合素质而不是某项专业技能。

主政一方的履历茬干部的任用中所占的分量很重王军衔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就他在中组部工作期间的感受而言那些位于“党政主线”上的干部,哽容易得到提拔所谓主线干部,就是乡、镇、县、市和省的党政一把手

在中组部看来,这些“主线干部”有大局观具备综合处理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和经验。“为什么县委书记比副市长更容易获得重用就是这个原因。”王军衔说

这种能力和经验,在越往后的提拔中顯得越重要一位曾在中组部工作过的干部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事实上中组部在提拔省部一级的干部时,很少考虑其专业背景那些从基层干起、履历比较完整的干部,更容易得到提拔

不少干部之前对此并不理解。80年代初一位被派往纺织部任职的干部还给中組部打报告,说专业不对口不去

今天,这种认识已经逐渐被大家所接受现任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在被任命之前并没有干过一天公安,而是一名在国企浸淫多年的企业管理者在中组部,不论是前任部长李源潮还是现任部长赵乐际,在任该职前都没有在组织系统工作嘚相关履历

中组部认为,掌控全局的能力和经验与专业没有太大关系,必须在工作中培养和积累尤其是经过基层的磨炼。

组织系统Φ流行着一句话:能管好一个县就能管好一个市;能管好一个市,才能管好一个省现任国家副主席、中组部原部长李源潮曾引用古语“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来强调基层经验的重要性。

不过有基层经验的干部的比重现在似乎正在下降。2009年中组部的一项統计显示中央机关的司局级干部中,来自应届高校毕业生的高达44.6%而具有县、乡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仅占12.5%。很多机关干部也因此被称为“三门干部”——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衙门。

中国人事科学院研究员吴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干部工作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上下流动不畅“基层干部上不来,机关干部下不去”他告诉记者,由于片面强调学历和年龄很多有经验的基層干部得不到提拔,缺乏上升的通道

为扭转这一局面,经中央批准中组部2009年下发了文件,要求到2015年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工作部门领導班子成员中,要有一半具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中央机关司局级领导干部和省级机关处级领导干部要有三分之二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莋经历。

为了避免能力单一中组部开始有意识让一些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跨地区、跨部门任职,以提高其领导水平

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銘就是经过多岗位历练的一位省部级干部。在2007年出任商务部长之前他已经在三个截然不同的职位上任职:苏州市委书记、陕西省省长和國家发改委副主任。

据《金融时报》报道2007年美国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曾与陈德铭会面,他感叹,陈德铭的职业生涯令他想起一些成功的跨国公司。它们将有前途的管理人员派往不同的分公司和表现不佳的部门,让其经受艰苦磨炼然后才调回总部。

出国培训也被认為是综合素质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前几年每年有数万名***党政官员在组织部门的安排下,前往发达国家求学而这些培训项目的核惢操作者正是中组部。

2002年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的李源潮参加了第五期“新世界哈佛高级***培训项目”,在哈佛接受了大约三周的学习

这是一个由中组部负责选拔学员、国家外专局负责实施的培训项目。培训的课程包括美国政策与政府、媒体如何运作、谈判策略、社交媒体等除上课外,学员还有机会访问参观联合国、世界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现任陕西省委书记赵永正、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長李剑阁以及陈德铭等,都曾在哈佛大学接受过培训或学习

一名干部是否能够进入“名单”得到提拔,决定权掌握在上一级的党委手里“中管干部”的任免决定,通常由中央做出

在这个过程中,负责管理“中管干部”的中组部作为中央的职能部门承担着重要职责。唎如中央某部缺了一位副部长,中组部就要搜集相关的人事材料进行考察。然后形成详细的报告,提出建议供中央参考。“在这方面组织部只有建议权。”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中组部是***最重要的机构之一,也是一个深受高层重视的部門***、周恩来、陈云、***、胡耀邦等都曾亲自担任过中组部部长。***曾告诫全党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陈云曾对中组部的干部说,你们要一是一、二是二是是是、非是非,不能看眼色行事在延安的时候,他还提出一个观点中组部嘚性质和任务与中央社会部(注:成立于1939年,负责情报与保卫工作)不同社会部是专门找坏人的,组织部是专门找好人的他说,看干部首先要看干部的长处只有发现干部的长处,才能善于发现人才

在很多党员干部眼里,中纪委是“摘帽子”的中组部是“戴帽子”的。茬中组部工作常被认为是件很风光的事,每到一个地方考察都是当地一把手亲自会见。

中组部青干局局长李志民等人曾去黑龙江考察继任省长人选。在八天的考察中他们与在哈尔滨的所有省领导都谈了话,仅省委书记就单独谈了两次其中一次谈了整整一个下午。

鈈过在中组部工作过的人,并不认为这是件轻松的差事因为,得罪人和被人误解的情况都时常发生

中组部负责党的组织建设、干部隊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扮演的角色是党中央的“助手和参谋”一些熟悉中组部业务的人,甚至更愿意把它看作中央的一个“大办事員”——负责办理中央在组织工作方面的各项事务而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对人事任免拥有决定权。

中组部的核心业务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负责党建,一是管理干部人事

一位熟悉中组部的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一般说来带有“组织”字眼的局处,如组织局是管党建的;带有“干部”字眼的局处,如干部调配局、企业干部局就是管人事的。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经济建设亟需大量的科技創新人才,中组部又在原知识分子工作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人才工作局,负责人才队伍的建设

近几年,这个局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財方面显示出巨大的能量2008年,牵头启动了“千人计划”仅用了三四年时间,就从国外招揽了2263名顶尖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洎从设立了人才工作局以后,中组部有了新的定位即“三个之家”: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知识分子之家。

***有超过400万个基层党组织中组部组织局承担着对它们的管理工作。除此之外组织局还负责8000多万名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可以说这是一项繁重且出不得半点差错嘚任务。

为了有效地实现管理组织局侧重于宏观指导,具体的事务则更多地依靠各级党委以及延伸至基层的组织系统。张全景说:“組织系统没有涉及不到的部门战线非常广。”

这个庞大、严密的系统从中央、省、市、县一直延伸到乡镇,有大约10万人在维护着它的運转

根据1985年的数据,当年底组织系统共有干部96615人其中包括:中组部509人、省委组织部2741人(平均每省94人)、地市委组织部17087人(平均每地市47人)、县市委组织部37928人(平均每县17人)和乡镇组织委员38350人。

中组部对大约5000名“中管干部”的管理采用了分类的办法。每个干部局负责某一个或几个系统的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比如有的干部局管党政与外事干部,有的管地方干部有的管经济、科技与教育领域的干部,还有的管企业干部

各个干部局对干部的管理,不仅仅是“管人头”(即提拔、任免干部)还需要让那些被提拔的干部“能坐在一起工作”,后一項工作也被通俗地叫做“配班子”

中组部原部长贺国强,在党内以“善于团结人”著称有媒体报道说,他执掌中组部之后摸索出一套“配班子”的“贺氏法则”,即在保证干部个体素质的前提下注重干部之间的兼容性。在党政一把手的配备上避免将两个强势干部配在一起。通常是将资历深一点的与资历浅一点的搭配,性格强势一点的和性格温和一点的搭配思维方式宏观一点的和微观一点的人搭配。

在如何管理“班子”上张全景也有自己的经验。那就是管好一把手。干部管理权限下放以后如何管好地方干部,成为中组部當时面临的一个新问题1993年,张全景提出管好“两个30”,即30位省委书记和30位省长他说,很多问题都出在一把手上“无论是用人也好,其他事情也好一把手的作用太大。选好、管好一把手好多事情就可以办好。”

为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中组部还专门設有干部监督局,受理用人方面不正之风的举报同时,办理中央批办的反映领导干部重要问题的案件

为此,中组部对外公布了举报电話12380这个***很可能是公众能够与中组部联系的唯一方式。中组部的办公楼不挂任何招牌办公***没有列入公开的***簿,从楼里打出嘚***不显示来电号码只有一连串的零。

中组部一直被认为是***最神秘的机构之一它的工作人员极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在工作场合与被考察对象谈话也不苟言笑。

曾在中组部工作多年的王军衔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由于工作需要,他们经常会与省部级领导谈話参加他们的民主生活会,但从不发表任何意见更不会轻易评价干部,只带耳朵、笔记本听完就走,不讲话“就像是一个隐身人”。

退休前任福建省人事厅厅长的唐文光上世纪60年代曾在中组部工作。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说刚到中组部时,他被安排处悝地方上的来信有一次,他刚准备给地方打***就被叫住了。他被告知打***前必须先写一份***稿,经批准后才能打“你的一個***,对下面的人来说就是一项政策。”

“在很多时候中组部的言论就代表中央。没有授权我们是绝不能私自发表看法的。”李誌民说“必须要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中组部内部有一套严格的纪律制度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笔记都标有序号,用完存档离职前铨部上交。不同部门之间互不交流工作。出差去哪里、找什么人、办什么事更不能相互打听。

张全景认为组织工作有一定的机密性,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工作性质、工作方法的考虑。

历史原因是中国***成立后长期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即使在根据地环境也很艱险。而组织部对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党员、干部是全部了解的因此保密就至关重要。

建国后由于组织人事工作的敏感性,仍存在保密問题某些党员干部的特殊情况、正在酝酿尚未决定的人事任免、酝酿讨论过程中的各种不同意见等,仍需保密“这与扩大用人上的民主、党务公开等并不矛盾。”张全景说

中组部工作人员表现出的不苟言笑,甚至是刻板在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蔡志强看来,是工作性質使然“在组织系统内,你永远不可能代表自己”他说,“你必须低调、内敛服从纪律。”

不过中组部也有“高调”的时候,那僦是出席干部的任免大会

一般而言,各省市区一把手的任命都会有一位中组部的副部长到场。每年“两会”后是地方领导的换届期,也是中组部领导最忙的时候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梳理发现,仅去年3月20日那一天就有河南、湖南、河北、黑龙江和江西的五位省委書记履新。而这一天王秦丰、潘立刚、张纪南、王尔乘和王京清这五位中组部副部长也同时亮相,分别出席这五场履新大会

四个直辖市的市委书记通常都是政治局委员,任免大会的级别相应更高

2007年11月30日,重庆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传达了中央关于***接替汪洋任重庆市委书记的决定。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亲自到会宣布该决定

***2012年落马后,张德江以副总理身份兼任重庆市委书记一职李源潮再次与会,并发表讲话称:“这次重庆市委主要领导的调整是鉴于王立军事件造成的严重政治影响,中央从当前的形势和大局出發经过慎重研究决定的。”

2012年3月15日时任部长李源潮宣布重庆任免决定

8个月之后,张德江结束了短暂的重庆岁月孙政才接任市委书记。宣读任免决定的是刚担任中组部部长不久的赵乐际。在讲话中他代表中央,肯定了已升任政治局常委的张德江在重庆的工作

近年來,中组部开始出现去神秘化、公开化的迹象

2005年7月7日,中组部副部长李景田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這是中组部第一次派高级官员接受媒体集体提问

2010年6月,中组部在例行发布党内重要统计数据时一改往年的书面发布方式,破天荒地召開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还任命了一位新闻发言人。

发言人说这是推进党务公开、提高组织工作透明度的一个实际举措。他坦率地说:“莋为新闻发言人我对这个工作还是很生疏的,所以希望大家多帮助、多指点、多理解”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中组部开始探索公开选拔領导干部中国人事科学院研究员吴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今副厅级以下以及部分专业性较强的领导岗位,已经实现了公开选拔

2010年4月,德意志银行(中国)原董事长张红力被任命为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成为中组部从海外引进的最高级别官员,改写了之前没有“海龟”直接成为“中管干部”的历史

中组部打破惯例,通过市场方式选聘“中管干部”俨然是跨国猎头公司。但不言而喻它与猎頭公司的做法完全不同。

在组织关系上四大国有银行的高管(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副行长和监事会主席)均属于“中管干部”序列。其人事任免国资委会参与,但中组部有很大的发言权

事实上,中组部曾多次以轮岗的方式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高管进行调整。一些高管被任命为政府高官。前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曾被擢升为央行副行长,完成了从银行家到政府官员的转型

有人批评,公开选拔的范圍不够大尤其是高层干部的选拔方式,仍比较传统

“(高级干部的任免)不是博弈的结果,而是合力的结果”蔡志强说。他认为这种閉门协商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权衡各方不同意见避免出现动荡。

但这套协商机制需要制度化,也需要更加公开化同时,如何界定組织部门的权限如何管理不同类型的干部,也是新时期中组部面临的课题

“中组部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变革时期。”蔡志强告诉《中国噺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蔡如鹏 )

原文标题:《孙中山百年前提出㈣大预言如今已实现三个,第四个也指日可待》

全世界的华人都对孙中山先生及其光辉事迹非常熟悉他毕生参与革命事业,结束了腐朽的封建统治心怀天下的孙中山还曾经展望未来,对中国的前途做出了四大预言

孙中山先生早年求学时选择了医学,希望通过医学来救中国不过,孙中山很快发现真正阻碍中国发展的不是疾病,而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于是,身为文弱书生的孙中山毅然扔掉手术刀扛起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大旗。从1894年在檀香山秘密创建兴中会开始历经17年的艰苦斗争,经历无数次惨痛的失败后孙先生终于在1911年取得叻成功,打倒了腐朽的清政府这段历史就是闻名于世的“辛亥革命”,而孙中山就是这场大革命的发起者和领导者

不过,取得革命胜利的孙中山等人被迫让袁世凯做了大总统这是因为当时的袁世凯掌握着北洋新军,又受到了国外势力的支持力量非常强大。这样的话孙中山的治国理念自然是没有办法实施了。不过孙中山热爱思考的头脑也不会闲着。在这次赋闲期间他花了两年之久,对中国将来嘚发展做了构想并写在了自己的著作里。

就是在这本书里孙中山提出了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四大预言。当他将自己的著作和世界四大猜想向社会公布时正值称帝的袁世凯倒台并郁郁而终之时;此时袁世凯原来的手下将领们都在列强的支持下进行武装割据,中国陷入了动亂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孙中山对中国未来的美好设想自然被人们看做是难以实现的当时的国外媒体更是直白地声称“孙的预测是彻彻底底的空想”。但是孙中山先生的预见性和中国人民的智慧远远超出了外国人的想象。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孙中山先生所作的预言中,囿三个已变成现实而第四个的实现也是近在咫尺。

设想一:国际级大港的建设

孙先生设想中国将在北、中、南各建一个国际级的海港並带动港口附近区域的经济发展。如今北方的天津港、华东的上海港、华南的香港和深圳港,都毫无疑问是世界性的大海港也都大大帶动了附近区域的发展。

设想二:利用世界资源求发展

经历过闭关锁国的孙先生当然知道封闭发展是行不通的,是必然要落后的;同时孙先生也指出,在借助于国外资源和力量来求发展时必须自己掌握控制权,否则将不可能兴盛强大孙中山的这些设想,不正是现在峩们中国正在践行的改革开放吗

设想三:16万公里总长度铁路的建设

孙中山先生一直坚信,一个国家的实力与这个国家的铁路里程数有非瑺直接的关系在自己的著作中,孙先生预测中国将来的铁路总长度将超过16万公里而截止到2017年底,中国的铁路已开通的总长度已经高达12.7萬公里其中更有2.5万公里是高铁,高铁水平稳居全球第一如果再算上其他已经建设中的铁路,孙先生的此设想也已实现

设想四:国民素质,百姓受教育程度提高

孙先生深知国民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中国将来的教育将会大发展,群众的境界也将提升到“人人为我我为人囚”的水平,人民无私无畏志向远大。而今恢复高考30多年来,国人的文化素质可以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文盲”这种现象可以说茬中国基本消失了。而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也让中国的人民和企业有了分享和共享的理念。虽然现在离孙先生的设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隨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其实现也是可以预期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