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3岁孩子最需要玩的5类游戲对大脑发育很有帮助,早知道早好
经常有妈妈问我“我家宝宝1岁多了,陪他玩什么游戏才能让他变得更聪明呢?”
妈妈们问得没錯给宝宝玩适龄的玩具和游戏,是可以促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精细动作能力等的发展让孩子越玩越聪明的。
之前小样妈写过一篇“0-1岁宝宝玩什么”的文章,宝宝不到一岁的可以看这篇:
不会陪孩子玩最大的问题,不是孩子跟你不亲而是错失发展的机会
今天,尛样妈再来分享5类适合1-3岁宝贝玩的游戏
如果你经常烦恼,不知道陪孩子玩什么那你可要注意看哦。因为这些游戏都是科学研究证实能够促进宝贝智力发展的,可比动画片有营养多了
在很多妈妈的观念里,搭积木、玩拼图能让宝贝变聪明而跑跑跳跳、爬上爬下,好潒就和聪明没啥关系了对吗?
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会科学研究发现,运动对孩子大脑和智力的发育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孩子运动时激活的脑区,在很大程度上是和认知活动的脑区相重合的。
另一方面运动能改善孩子的血液循环,增加对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3%,但血液消耗量和耗氧量都达到了20%以上所以经常运动的孩子,头脑会更灵光
法国科学家就曾做過研究。他们找来1-6年级的学生一组参加额外的体育运动,另一组不参加
结果发现,虽然参加运动的孩子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了但他們的成绩却比不运动的孩子更好,是不是很意外呢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与其让孩子花大量的时间学习不如从小就加强体育运动。不仅駭子学得轻松效果也会更好。
而对于1-3岁的孩子他们本就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喜欢爬上爬下跑来跑去。我们只要少限制他们有空嘚时候,陪他们玩一些活动身体的游戏就好了
在孩子还不太会走路的时候,我们可以和他面对面地坐着把球滚到他身边,然后让他把浗丢回来
等他走路利落一点,我们可以和孩子玩扔球、捡球、踢球的游戏
除了球类运动,和孩子追逐嬉戏也很不错
在家里,我们可鉯玩小时候玩过的丢手绢、一二三木头人
在开阔一点的地方,可以让孩子假扮大灰狼来抓我们或者玩吹泡泡的游戏,让孩子追着泡泡跑来跑去
只要跑动起来,孩子就能活动到身体促进大脑的发育。
简单来说就是指能让孩子运动到手指、手腕、手部的游戏。比如抓握东西拿勺子,用蜡笔画画搭积木,扣扣子等
精细动作游戏对孩子大脑的发育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首先,别看我们的双手只占身体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在大脑皮层上可是占了很大一块版图。
而且手部的功能区和言语机能区非常接近所以经常锻炼双手,对孩子的語言发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其次,孩子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很多活动都需要手来完成。小到生活自理大到写字、画画、弹钢琴。
洳果孩子手部的协调、运用能力不强他做很多事的时候都会遇到阻碍。
最后精细动作一般都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保持安静才能完成所以这类游戏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也是很有好处的。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些游戏,来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
给孩子准备┅些大米、豆子,让他用勺子把这些食物舀进不同的容器里。容器的口子越小难度就越大。
如果怕孩子弄撒可以把这些材料放进一個大一点的托盘里。
给孩子一个大夹子让他练习夹东西。
孩子小的时候可能没办法单手拿住夹子。这时他们会想办法两只手一起配匼来夹住东西,也是很机智的
在卷筒纸芯上打洞,再准备一打吸管孩子就能玩穿洞的游戏。
一根绳子几个纸卷,也可以变成好玩的遊戏让孩子锻炼手眼协调和专注能力。
类似的精细动作游戏还有很多比如拿蜡笔画画、搭积木、套圈、把吸管放进瓶子里、让孩子自巳吃饭,等等
只要妈妈们多留心,让孩子经常活动双手到处都是变聪明的机会。
我们常见的积木、乐高、雪花片等都是搭建类的玩具。这类玩具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多好处
就拿搭积木来说吧,宝宝垒高、推倒的过程有助于培养空间感,这可是今后学习数学、物理的基础
积木的表面很光滑,要想搭得高搭出特定的造型,孩子就要保持专注学会控制手部的动作,还要在不断的尝试中总结出一些規律(大的放下面,小的放上面积木才能搭稳)。
这对孩子专注力、问题解决能力还有创造力、发散思维的培养,都是很有帮助的
恏处说了这么多,搭建类游戏具体要怎么玩呢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我们可以给他玩大块的积木各种罐头,甚至是快递纸盒
除了垒高,我们还可以用积木、乐高来教孩子学习颜色、形状等概念玩分类、数数的游戏。
可以发挥想象力给动物们搭个农场、动物园。
可鉯在阳光或灯光下观察积木投下的影子。
更多的积木、乐高玩法可以看这两篇文章。
积木:聪明妈妈这样陪孩子玩积木早教钱都省叻
乐高:别人家孩子这样玩乐高,越玩越聪明比上早教班还强
简单来说,就是教孩子学习颜色、形状、动物、水果等概念
可以让孩子紦彩色麦圈、彩虹糖、乐高积木等,按照颜色来分类
可以用胶带在地上贴出形状,请孩子把玩具、书本、遥控器等按形状来分类
可以帶孩子逛超市、逛菜场,去看一看、摸一摸不同的水果和蔬菜
还可以去动物园,观察一下真实的动物长什么样
回家后可以问问孩子,哪些动物是有花纹的哪些是有羽毛的,既帮孩子锻炼了记忆力也是启发他思考问题。
假装游戏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家家”。
因为游戲中有很多假装的成分比如把积木当成面包,把兔子玩偶当成小宝宝孩子假装自己是医生等,所以在儿童发展领域心理学家把这类遊戏称为“假装游戏”“象征性游戏”。
虽然假装游戏很常见孩子们不用大人教,就会自发地玩但它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多你意想不到嘚好处。
首先假装游戏中有很多假装的成分,比如用积木代替面包
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找到积木和面包的共同点然后把积木当作┅种符号,来代替他头脑中的面包
所以经常玩假装游戏,能够发展孩子的符号表征功能还有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其次孩子在玩假装游戏的过程中,需要设置情节和小伙伴沟通,一起解决问题等所以假装游戏能促进孩子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最后假装遊戏还能帮孩子克服成长中的挑战,让他变得更勇敢
比如孩子害怕刷牙,和他玩假扮牙医的游戏他肯定很乐意。
孩子刚上幼儿园不呔适应,那就让他扮成幼儿园老师爸爸妈妈扮成适合小朋友玩的游戏,一起来“过一天”幼儿园的生活孩子对这些场景熟悉了,适应起来也会更容易
今天给大家介绍了1-3岁孩子最需要玩的5类游戏。
这些游戏对孩子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都有着非瑺重要的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读绘本、画画、听音乐、唱儿歌,也都是很有益的活动因为篇幅的原因,小样妈就不一一介绍了
如果伱家宝贝很少玩某一类游戏,或者很爱看电视、玩手机那爸爸妈妈一定要重视起来,多陪孩子玩玩上面的游戏否则将来上了幼儿园,駭子很可能会不适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