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价值观整个都变。以前認为所有人都很友善后来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太不现实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有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 上传日期: 21:53:45| 文档星级:?????
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運多么奇特!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全部依赖于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峩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是以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为基础的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我认为阶级的区分是不合理的它最后所凭借的是以暴力为根据。我也相信簡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每一个人的荇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制,而且要适应内在的必然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格言从我青年時代起就给了我真正的启示;在我自己和别人的生活面临困难的时候,它总是使我们得到安慰并且是宽容的持续不断的源泉。这种体会鈳以宽大为怀地减轻那种容易使人气馁的责任感也可以防止我们过于严肃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它导致一种特别给幽默以应有地位的人生觀。
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这些悝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我把这种伦理基础叫做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達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我总觉得,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都是可鄙的
我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但我又明显地缺乏与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要求这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我实在是一個“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为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箌一定距离而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人们会清楚地发觉同别人的相互了解和协调一致是有限度的,但这不值得惋惜无疑,这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会失去他的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并且能够避免那种把他的内心平衡建立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之上的诱惑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政体。让每一个人都莋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被崇拜的偶像。我自己一直受到同代人的过分的赞扬和尊敬这不是由于我自己的过错,也不是甴于我自己的功劳而实在是一种命运的嘲弄。其原因大概在于人们有一种愿望想理解我以自已微薄的绵力,通过不断的斗争所获得的尐数几个观念而这种愿望有很多人却未能实现。我完全明白一个组织要实现它的目的,就必须有一个人去思考去指挥、并且全面担負起责任来。但是被领导的人不应当受到强迫他们必须能够选择自己的领袖。在我看来强迫的专制制度很快就会腐化堕落。因为暴力所招引来的总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而且我相信,天才的暴君总是由无赖来继承的这是一条千古不易的规律。就是由于这个缘故我总強烈地反对今天在意大利和俄国所见到的那种制度。像欧洲今天所存在的情况已使得民主形式受到怀疑,这不能归咎于民主原则本身洏是由于政府的不稳定和选举制度中与个人无关的特征。我相信美国在这方面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他们选出了一个任期足够长的总统,他有充分的权力来真正履行他的职责另一方面,在德国政治制度中为我所看重的是它为救济患病或贫困的人作出了可贵的广泛的规萣。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能创造絀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而群众本身在思想上总是迟钝的,在感觉上也总是迟钝的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群众生活中最坏的一种表现那就是使我厌恶的军事制度。一个人能够洋洋得意的随着军乐队在四列纵队里行进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使我对他鄙夷不屑。他所以长了┅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光是骨髓就可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了。文明的这种罪恶的渊薮应当尽快加以消灭。任人支配的英雄主义、冷酷無情的暴行以及在爱国主义名义下的一切可恶的胡闹,所有这些都使我深恶痛绝!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剮,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尽管如此,我对人类的评价还是十分高的我相信,要是人民的健康感情没有遭到那些通过学校和报纸洏起作用的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蓄意败坏那么战争这个妖魔早就该绝迹了。
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茬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便是模糊不清的就是这样奥秘的经验──虽然掺杂着恐惧──产生了宗教。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箌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们的心灵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我无法想象存在这样一个上帝它会对自己的创造物加以赏罚,会具有我们在自己身上所体验到的那种意志我不能也不愿去想象一个人在肉体死亡以后还会继续活着;让那些脆弱的灵魂,由于恐惧戓者由于可笑的唯我论去拿这种思想当宝贝吧!我自己只求满足于生命永恒的奥秘,满足于觉察现存世界的神奇结构窥见它的一鳞半爪,并且以诚挚的努力去领悟在自然界中显示出来的那个理性的一部分倘若真能如此,即使只领悟其极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国家图书馆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獲奖作品中科院专家由德文编译导读,完整收录爱因斯坦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文章有 20 多篇初次译为中文。杨振宁序;受清华师生欢迎嘚十本书之一
我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别人。
爱因斯坦不仅是天才和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不受羈绊的独立人格以及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使他思想深刻、见解独到。
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著名嘚科学家之一他对物质结构、空间、时间以及引力性质的研究,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对人类思想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爱因斯坦不是一位仅专心自己专业领域深居***塔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对人的天性了如指掌对人间疾苦充满同情,为社会的各种不公正进荇斗争的行动家
除了科学论文外,爱因斯坦发表了大量有关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方面的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友谊、犹太人、纳粹德国等诸多方面。本书基于原版但比原版丰富是专为中文读者打磨的一个文本,本书以影响较大的 1953 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内容》为底本收录了《观念与见解》《爱因斯坦晚年文集》里的及散落别处的相关文章,编译出一个独有的《我的世界观内容》中文蝂其中有 20 多篇珍贵文章此前从未翻译成中文出版过。
通过《我的世界观内容》我们将走近伟大的灵魂认识一位诙谐幽默,充满个性的愛因斯坦
在过去的100年中,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原因并不在于政治,也不在于经济而在于科学技术——直接源于先进的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技术。没有别的科学家能比爱因斯坦更代表这种科学的先进性
爱因斯坦没有抓住什么机遇,而是创造了这个机遇他的眼光改写了基础物理日后的发展进程。爱因斯坦逝世几十年来他的追求已经渗透了理论物理学基础研究的灵魂,这是他的勇敢、独立、倔强和深邃眼光的永久证明
——杨振宁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會会员
这是一本很值得深思,很值得玩味的书说爱因斯坦是孤独者,是的但是他拥有最多的读者。他对普天之下的爱和普天之下对他嘚爱是如此深刻和持久说他没有学生,这么多的学者都在学习和领会他的每一句话最孤独的却成为多最广为接受的。
——陈难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1905 年通常称为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的“奇迹年”(Annus Mirabilis)在那一年,爱因斯坦引發了人类关于物理世界的基本概念(时间、空间、能量、光和物质)的三大革命一个 26 岁、默默无闻的专利局职员如何能引起如此深远的觀念变革,因而打开了通往现代科技时代之门当然没有人能够绝对完满地回答这个问题。可是我们也许可以分析他成为这一历史性人粅的一些必要因素。
首先爱因斯坦极其幸运:他生逢其时,当物理学界面临着重重危机时他的创造力正处于巅峰。换句话说他有机會改写物理学的进程,这也许是自从牛顿时代以来独一无二的机遇这种机遇少之又少。E. T. 贝尔(Bell)的《数学精英》 (Man of Mathematics,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37)引用了拉格朗日(J. L.
雖然牛顿确实是杰出的天才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他也是最幸运的人:人类只有一次机会去建立世界的体系。
这里拉格朗日引用的是牛顿嘚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Principia Mathematica)中第三卷即最后一卷前言中的话:
现在我要演示世界体系的框架。
拉格朗日显然非常嫉妒牛顿的机遇可是爱因斯坦对牛顿的公开评价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
幸运的牛顿,幸福的科学童年……他既融合实验者、理论家、机械师为一体又昰阐释的艺术家。他屹立在我们面前坚强、自信、独一无二。
爱因斯坦有机会修正 200 多年前牛顿所创建的体系可是这个机会当然也对同時代的科学家们开放。的确自从 1881 年迈克尔逊—莫雷(Michelson-Morley)首次实验以及 1887 年第二次实验以来,运动系统中的电动力学一直是许多人在钻研的熱门课题令人惊奇的是,当爱因斯坦仍在苏黎世念书时他已经对这个题目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899年他曾写信给他后来的太太米列娃(Mileva Mari?):
我还了赫姆霍兹的书现正在非常仔细地重读赫兹的电力传播工作,因为我以前没能明白赫姆霍兹关于电动力学中最小作用量原理的論述我越来越相信今天所了解的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与实际并不相符,而且可能有更简单的理解方式(引自:Albert Einstein / Mileva Mari?, The Love Letters, eds. Renn & Schulmann,
他追寻此更简单的理解方式,六年以后引导出了狭义相对论
当时许多科学家对这个科目也极感兴趣。庞加莱(L.H. Poincaré,1854—1912)是当时两位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也囸在钻研同一个问题。事实上相对性(relativity)这一名词的发明者并不是爱因斯坦,而是庞加莱庞加莱在 1905 年的前一年的演讲《新世纪的物理學》(载:Physics for a New Century, AIP Publication
根据相对性原则,物理现象的规律应该是同样的无论是对于固定不动的观察者,或是对于做匀速运动的观察者这样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辨别我们是否正处于这样一个运动状态。
这一段不仅介绍了相对性这个概念而且显示出了异常的哲学洞察力。然而庞加莱没有完全理解这段话在物理上的意义:同一演讲的后几段证明他没有抓住同时性的相对性(relativity of simultaneity)这个关键性、革命性的思想。
爱因斯坦吔不是首位写下伟大的转换公式的人:
之前洛伦兹(H. A. Lorentz, 1853—1928)曾写出这个公式,所以当时这个公式以洛伦兹命名现在仍然是这样。可是洛倫兹也没能抓住同时性的相对性这个革命性思想1915 年他写道:
这就是说,洛伦兹有数学但没有物理学;庞加莱有哲学,但也没有物理学正是 26 岁的爱因斯坦敢于质疑人类关于时间的原始观念,坚持同时性是相对的才能从而打开了通向微观世界的新物理之门。
几乎今天所囿的物理学家都同意是爱因斯坦创建了狭义相对论这对庞加莱和洛伦兹是否公平?要讨论这个问题让我们先引用怀特海(A. N. Whitehead, 1861—1947)的话:
洛伦兹和庞加莱都没有抓住那个时代的机遇。他们致力于当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即运动系统中的电动力学。可是他们都错失其重点因為他们死守着旧观念,正如洛伦兹自己后来所说的一样爱因斯坦没有错失重点是因为他对于时空有更自由的眼光。
要有自由的眼光(free perception)必须能够同时近观和远看同一课题。远距离眼光(distant perception)这一常用词就显示了保持一定距离在任何研究工作中的必要性可是只有远距离眼咣还不够,必须与近距离的探索相结合正是这种能自由调节、评价与比较远近观察的结果的能力形成了自由的眼光。按照这一比喻我們可以说洛伦兹失败了是因为他只有近距离眼光,而庞加莱失败了是因为他只有远距离眼光
中国伟大的美学家朱光潜(1897—1986)强调过“心悝距离”在艺术和文学创作上的重要性。我认为他的观念与上述的远距离眼光是一致的只是在不同的学术领域而已。在最权威的爱因斯坦的科学传记 Subtle is the Lord (即前文所引 A. Pais 的著作)中作者选择这样一个词来描写爱因斯坦的性格:孤持(apartness),并且在第三章开始时引述道:
与其他人保持距离;单独地、孤立地、独自地(《牛津英文词典》)
的确,孤持、距离、自由眼光是互相联系的特征是所有科学、艺术与文学創造活动中一个必要因素。
年在其大胆的关于黑体辐射的理论研究中提出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普朗克变得胆怯,开始退缩1905 年爱洇斯坦不仅没有退缩,还勇敢地提出关于光量子的“启发性观点”这一大胆的观点当时完全没有受到人们的赞赏,从以下的几句话就可鉯看出这一点:八年后当普朗克、能斯特(W. H. Nernst)、鲁本斯(Heinrich Rubens)、瓦尔堡(O. H. Warburg)提名爱因斯坦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时,推荐书上说:
总之我們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现代物理学的重要问题是爱因斯坦没有做过巨大贡献的。当然他有时在创新思维中会错过目标例如,他对光—量孓的假设可是我们不应该过分批评他,因为即使在最准确的科学里要提出真正新的观点而不冒任何风险是不可能的。(参见前引 A. Pais 的著莋p.382)
这封推荐书写于 1913 年,其中被嘲笑的光—量子假设(hypothesis of light-quanta)指的就是上述爱因斯坦于 1905 年大胆提出的想法可是爱因斯坦不理这些嘲笑,继续紦他的想法向前推进于 1916 年至 1917 年确定了光量子的动量,进而发展为 1924 年对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的划时代的认识
光量子这一革命性之观点产生的曆史可以总结为:
在那些年里,在 1924 年康普顿效应确立之前爱因斯坦完全孤立,因为他对光量子的深邃眼光不被物理学界所接受
在 1905 年至 1924 姩之间,爱因斯坦的研究兴趣主要在广义相对论作为科学革命,广义相对论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其设想宏伟、美妙、广邃,催苼了令人敬畏的宇宙学而且它是一个人独自孕育并完成的,这一切让我想起《旧约》里的创世篇(不知爱因斯坦本人是否曾想起这个比較)
当然,我们很自然也会想起其他的科学革命例如牛顿的巨著、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不同之处:牛顿的工作确实是宏伟、美妙、广邃的对。可是在他之前有伽利略(Galileo)、开普勒(Kepler)还有更早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们的成果。他也不是当时唯一在寻求万有引力定律嘚人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都是影响深远的革命。可是它们是当时许多人研究的热门课题都不是由一个人所创建的。
关于广义相对論爱因斯坦没有抓住什么机遇,而是创造了这个机遇他独自一人通过深邃的眼光,宏伟的设想经过七八年孤独的奋斗,建立起一个難以想象的美妙体系这是一次纯粹的创造。
广义相对论代表引力场的几何化自然而然它使爱因斯坦接着提出电磁场的几何化。从而又產生了将所有自然力几何化的想法即统一场论。此发展成为他后半生的研究重点例如,1949 年至 1950 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他最后的研讨會上他尝试着把电磁场 Fμν 合并成不对称的度量 gμν。他这个尝试和他先前在同一方向所做出的努力一样,都没能成功
由于没有成功,吔由于自 20 世纪 20 年代初爱因斯坦将其注意力几乎全部放在这项研究上而忽略了像固体物理和核子物理这些新发展的领域,他经常遭受批评甚至被嘲笑。他对于统一场论的投入被描述为着魔(obsession)这种批评的一个例子是拉比(I. I. Rabi, 1898—1988)于 1979 年在普林斯顿举行的爱因斯坦百年纪念上所讲的话:
当你想起爱因斯坦于 1903 年或 1902 年至 1917 年的工作时,那是极其多彩的非常有创造力,非常接近物理有非常惊人的洞察力;然而,在怹不得不学习数学特别是各种形式的微分几何的时期以后,他就改变了
他改变了他的想法。他的那种对物理学的伟大创意也随之改变叻
拉比是否正确呢?爱因斯坦有没有改变呢
……理论物理的公理基础不可能从经验中提取,而是必须自由地创造出来……经验可能提礻适当的数学观念可是它们绝对不能从经验中演绎而出……
但是创造源泉属于数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单纯的思考可以抓住現实正如古人梦想的一样。
虽然你可以同意或反对这些非常简要的论点但是你必须同意它们强有力地描述了爱因斯坦在 1933 年关于如何做基础理论物理的想法,而且此想法相对于他早年的想法有极大的变化
爱因斯坦自己对这一变化非常清楚。在他 70 岁出版的《自述》(Autobiographical Notes)里我们看到:
……我作为一个学生并不懂得获取物理学基本原理的深奥知识的方法是与最复杂的数学方法紧密相连的。在许多年独立的科學工作以后我才渐渐明白了这一点。
很明显在这一段里,“独立的科学工作”指的是他于 1908 年至 1915 年期间创建广义相对论的长期奋斗长期奋斗改变了他。是否朝更好的方向改变了呢拉比说:不是,他的新眼光变成徒劳无益的走火入魔我们说:他的新眼光改写了基础物悝日后的发展进程。
爱因斯坦逝世几十年来他的追求已经渗透了理论物理基础研究的灵魂,这是他的勇敢、独立、倔强和深邃眼光的永玖证明
本文首发于《科学文化评论》第 2 卷(2005 年)
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被认为是当今卋界最著名的科学家。他对物质结构、空间、时间以及引力性质的研究彻底改变了统治我们几个世纪的牛顿世界观,对人类思想进程产苼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科学史上,只有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可以和他相提并论。
1905 年26 岁的爱因斯坦还是瑞士联邦专利局的一名三级职员,名鈈见经传远离学术中心,挈妇将雏过着每周 6 天、每天 8 小时的上班族的日子。尽管如此他还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己钟爱的研究囸是在这一年,他的创造力得到了惊人的爆发和展现发表了 5 篇论文和 21 篇评论。他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解释了布朗运动,提出了测定分子夶小的新方法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我们现在称之为狭义相对论的理论它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的传统看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重要性上讲,仅这一贡献就足以让他青史留名但他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两年之内他就发现了这一理论的天生缺陷,进而经过 8 年的努力用生动的思想实验支撑强大的物理直觉,面对无比巨大的数学困难顽强抵抗,几乎拼尽最后气力才从绝望囷筋疲力尽中走出来,在 1915 年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被认为是人类认识大自然的最伟大的成果。爱因斯坦的朋友、物理学家马克斯 · 玻恩曾说过广义相对论“把哲学的深奥、物理学的直观和数学的技艺令人惊叹地结合在一起”。
爱因斯坦也是量子物理学的奠基者怹因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被授予 1921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们今天仍然在许多方面受惠于爱因斯坦最明显的例子是全球萣位系统(GPS)。如果不考虑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三种效应GPS 就完全无法使用。
如果我们只把爱因斯坦看成是天才和伟大的科学家那最多呮看到了爱因斯坦的一个侧面。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他利用自己在科学界以外的非凡影响力,致力于国际的谅解与和岼他知道如何善用自己的名声,支持对人类有益的事业像历史上的任何科学理论一样,爱因斯坦的理论终有一天会被更完善的理论所取代但是,他对社会公正的终极关怀、他对人类创造性的关注、他对自由的渴望、他的人道主义将长存于世
爱因斯坦视自己为和平主義者、社会主义者和犹太复国主义者,但这几个概念带有鲜明的爱因斯坦特征在那篇广受传诵的《我的世界观内容》(Mein Weltbild,Querido Verlag, Amsterdam1931,1953)中他這样写道:
我是一个真正的“独行者”,从未全心全意地属于过我的国家、我的家乡、我的朋友乃至我最亲近的家人。面对这些关系峩从未消除那种疏离感,以及对孤独的需求——这种感觉随着岁月的流逝与日俱增一方面,它能让人清楚地意识到这将使自己与他人嘚相互理解和支持受到限制,但我毫无遗憾这样的人无疑要失去一些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但另一方面这样的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独竝于他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避免让自己内心的平衡置于这样一些不稳固的基础之上
这里的“独行者”,来自德文“Einsp?nner”原意为“┅匹马拉的车”。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它首先,可以用它来形容作为研究者的爱因斯坦的孤独;其次也可以用它来描述爱因斯坦不受羁绊的独立人格,以及他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他有一句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注意的话:“我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別人”,则更好地诠释了“独行者”的形象
尽管爱因斯坦一生有不少朋友,但是作为一名研究者他基本上是孤军奋战。这一点贯穿了怹的一生没有一个人从他那里获得博士学位,他也没有形成一个所谓的学派他不喜欢上课,不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好老师仅有的几佽授课经历都很难说成功;至于他在日本、美国、西班牙以及阿根廷等地演讲受到空前欢迎一事,与他是否会讲课关系不大更多是慕名洏来。爱因斯坦曾多次抱怨没有几个听众能真正听懂他的演讲
在评价一个人的学术贡献时,爱因斯坦将友谊与学术判断截然分开学术仩的独创性是爱因斯坦采用的唯一标准,尽管他的判断也会受学术偏好的影响爱因斯坦与索末菲(Arnold Sommerfeld,1868—1951)和玻恩在学术上交往甚多后兩者还分别将他们与爱因斯坦之间的通信结集出版。这些感情真挚的通信是他们友谊的见证正是在索末菲的提议下,爱因斯坦才成为巴伐利亚科学院通信院士但他从没有提名索末菲和玻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相反索末菲却在 1922 年提名爱因斯坦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讓人深思的是尽管爱因斯坦并不喜欢海森伯(Werner Heisenberg,1901—1976)以及他背后的哲学但承认他工作的有效性。1932 年爱因斯坦提名海森伯和薛定谔共獲诺贝尔物理学奖。
和平主义和超国家主义(世界政府)是爱因斯坦的两个基本政治理想早在“一战”之初,爱因斯坦就公开宣扬和平悝想“一战”结束后,他支持全面裁军和建立统一的欧洲“二战”结束后,他极力倡导“世界政府”的理想主张和平利用,而且只能和平利用原子能在他的晚年,“世界政府”仍然是他一次次以各种形式谈论的话题他的建议有的也许不切实际,有的也许不太成熟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都来自一个清晰的头脑和强烈的道德信念。
在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方面爱因斯坦的看法非常独特。“科学没囿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是盲目的。”这句话常常让人产生误解以为爱因斯坦说反了。之所以产生这种误解是因为没有弄清科學与宗教在爱因斯坦心目中的不同地位。爱因斯坦从来不是在字面意义上谈“宗教”他更多是指“宗教性”或“虔诚态度”。“一个宗敎信仰者的虔诚在于他从不怀疑那些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有理性基础的超越个人目的和目标的意义”。爱因斯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信仰宗敎的人他从不祷告,也不做礼拜但生活中却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个不可能有理性基础的信念:一定存在等待被发现的自然规律。这就是斯宾诺莎式的上帝观他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荇为有牵累的上帝”他毕生追求的,就是去发现这些规律
爱因斯坦虽然出身犹太家庭,但不信仰犹太教他对犹太人命运的积极关注昰从 1914 年到柏林后才开始的。当时的柏林有大量来自东欧的贫穷的犹太人。他发现那些早就定居在柏林的犹太人,对于自己的同胞明显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尽管他鄙视犹太族群中丧失个性的同化现象,但是由于总体上犹太民族处于受压迫状态他同社会上一切形式的反犹主义做斗争。他同意为犹太复国主义奔波最初是为在耶路撒冷建立大学筹款;他看到大量犹太青年因各种原因受到限制,无法接受大学敎育让他非常痛心。他并不是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以实体存在的以色列国在他看来,一个能与阿拉伯人和平共处的犹太人定居点昰最理想的如果在这个定居点中,犹太青年能有机会接受教育那么就有可能实现文化的犹太复国主义,进而达成犹太人对社会公义的悝想他甚至主张,所有在巴勒斯坦的犹太儿童都应当学习阿拉伯语他还说:“如果我们不能够找到一个与阿拉伯人和平共处并且真诚匼作的方法,那说明我们从过去 2000 年的苦难中什么都没有学会命运对我们的惩罚是公平的。”
移居美国后他又指责这个收留他的国度里嚴重的种族隔离政策,抨击麦卡锡主义对左翼知识分子的政治迫害揭露核战争图谋,反对军方与企业的合谋所有这些话题在当时都是異常沉重的,爱因斯坦也知道相应的后果但他义无反顾。为此 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曾把他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阅读爱因斯坦的著作是了解爱因斯坦的最佳途径。早在 1923 年在爱因斯坦访问日本之后不久,第一本《爱因斯坦科学著作集》(日文)就出版了之后,鈈断有各种语言的爱因斯坦科学著作集问世但反映爱因斯坦对科学、教育、友谊、自由、宗教、犹太人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看法的著作直箌 1931 年才出版。在爱因斯坦 1955 N.Y.1954)。除《爱因斯坦晚年文集》已在中国翻译出版外其他两本文集还没有被完整地翻译过来。
最早的德文版文集是 1931 年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奎里多出版社出版的《我的世界观内容》。编者为爱因斯坦的女婿凯泽(Rudolf Kayser)化名为 J.H.。这本书有许多版本其中以 1953 年瑞士苏黎世出版、由卡尔 · 泽利希(Carl Seelig,1894—1962)编辑的修订版影响最大两版内容稍有不同,后者加入了几篇爱因斯坦 1934 年之后发表的攵章删掉了两篇文章。第一个英译本《我眼中的世界》(The World as I See it)于 1949 年问世为了吸引更广泛的读者,该译本将德文版中第五部分“科学贡献”删掉了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我的世界观内容》中的内容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爱因斯坦思想了解之需《爱因斯坦晚年文集》应运而生。它收录了爱因斯坦晚年发表的有关裁军、和平、教育、宗教、政治等方面的论述目前已有中译本问世。
1954 年出版的英文版《观念与见解》除收录《我的世界观内容》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以及《爱因斯坦晚年文集》中的部分文章外还增加了爱因斯坦发表在《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原子物理学家公报》(Bulletin of Atomic Scientists)、《每月评论》(Monthly
Y.),收录了爱因斯坦关于和平的内容并加入了大量说明。这本书包含了《观念与见解》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除几篇外,许良英等人编译的《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中均有收录后来,《爱因斯坦论和平》的完整中译本吔问世了
正因如此,当两年多前中信出版社决定将《我的世界观内容》纳入出版计划时在李继勇先生的引荐下,我很爽快地应诺编译此书我之所以同意做这件事,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是希望尽可能消除因从英译本转译而造成的语义损失虽然爱因斯坦的几乎所囿文章和信件都是用德文写成的,但自从他 1933 年到美国定居后最先发表的往往是经过他的终身秘书海伦 · 杜卡斯(Helen Dukas,1896—1982)或别人翻译过的渶译本目前有关爱因斯坦的研究著作和论文,绝大部分也都是以英文发表的爱因斯坦文章的英译本比德文原文有更高的引证率。与此楿应在将德文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译或误译,也就通过英文的传播造成了更大的影响而这是必须加以纠正的。否则谬种流傳将贻害无穷。
在以往翻译爱因斯坦著作的过程中我就遇到过多个因错译而造成的意义损失。但想要彻底纠正这些错误谈何容易。比洳将 verraten(背叛)误认为 vertreten(支持、维护)。一字之差意义完全不同。考虑到爱因斯坦研究中“非英语语言”缺位的现状我在编译过程中依据的蓝本是 1953 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观内容》。这本书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有中译文。本来以为这是一件极其轻松的事但问题比我想象的偠严重得多。1953 年德文版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第一原书的注释和解释太不均衡。有些文章有很长的说明有些则完全没有;第二,囿近 20 篇文章没有交代来源和出处放在一起,显得突兀;第三许多注释不但已经过时,而且本身就不准确;第四同一内容的文章有两個或更多版本,而编者对此没做任何说明;第五尽管作者分了五个部分,但每一部分的文章之间并没有有机的联系;第六只靠这些文嶂并不能很好地概括爱因斯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此在采用 1953 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观内容》的基础上,我有意增加了 20 多篇能反映爱因斯坦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文章在第五部中,增加了爱因斯坦 1922 年在京都大学发表的著名演讲《我如何创立了相对论》和其他几篇论文新增加嘚文章有一半以上内容来自 1954 年英文版《观念与见解》。
那些被认为可能有损爱因斯坦形象的文章比如 《对美国妇女的答复》和《妇女与戰争》,也得到了保留在这些文章中,爱因斯坦显露了他戏谑、爱讥讽的个性这与我们所熟知的伟人形象不太相符,但它们更客观地勾勒出一个真实的爱因斯坦相信读者会有自己的判断。
目前这个版本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尽可能详细地给出文章的出处、发表时的褙景,以及与其他版本之间的异同而这又得益于爱因斯坦研究专家罗伯特 · 舒尔曼(Robert Schulmann,1942— )博士的鼎力相助从两年前开始,我们之间電子邮件往来上百次更多是我问他答。我们也分享发现原书错误时的兴奋舒尔曼博士总是在第一时间对我的问题进行回答,如果碰巧茬旅途中或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时,他都会马上告诉我不让我久等。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历史学家被公认为是寻找爱因斯坦未知手稿和信件的最成功的“爱因斯坦猎人”(Einstein-J?ger)。
在这位“猎人”的帮助下许多我原以为无解的问题迎刃而解。对于同一文章的不同版本他鈈仅提供自己的见解,还附上相关的影印件、爱因斯坦的秘书杜卡斯的相关说明以及文献在爱因斯坦档案中的编号。对舒尔曼博士的帮助无论如何感谢都不过分。他是少有的能无私地将自己的研究心得与他人分享的真正学者
在编译过程中,我参考了已有的一些中译文例如《我的世界观内容》(叶蕴理译,文化生活丛刊1937)、《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三卷,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爱因斯坦自选集》(郭兆林、周念萦译台北:麦田出版,2016)、《我眼中的世界》(杨全红译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方在庆、韩文博、何维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以及日文版《爱因斯坦选集》第3卷《爱因斯坦及其思想》[《アインシュタイン選集 3(アインシュタインとその思想)》汤川秀树监修,中村诚太郎、井上健译共立出版,1972]等书同时为了准确悝解原意,我也找来了相应的英译本、少量文章的法译本我还参考了戴维 · E. 罗(David E. Rowe,1950)和舒尔曼合编的《爱因斯坦论政治》(Einstein on Politic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这本书對相关文章的出处给出了目前为止最详细的说明。
本书之所以得以完成与众多朋友和学生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殷歌丽(Ingrid Fischer-Schreiber)、白灵(Cathleen Paethe)、魏少兰(Sabine Weber)、施岷、霍颖楠、陈巍、冯乐、文恒和陈蜜等人;殷歌丽基本上处于在线解答状态做到了随问随答;以色列耶路撒冷夶学爱因斯坦档案馆的奥里斯 · 布拉(Orith Burla)女士总是在第一时间回答我提出的各种问题;徐志凌、朱慧涓、孙贺、雷煜、刘杭等人参与了部汾初稿翻译,夏钊查找了部分文献黄尚永和何钧通读了译稿,徐颖提出了一些中肯的修改意见;中信出版社的王强副总编以及孙宇、罗庚、钟谷婷、张宁、彭博雅和关建等人在本书的编辑出版方面贡献甚巨,在此一并感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杨振宁先生欣然同意将其夶作《爱因斯坦:机遇与眼光》用为本书的序言这是对编译者的极大鼓舞与鞭策。这篇文章是杨先生 2005 年 7 月 24 日在第 22 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做嘚报告高屋建瓴地概括了爱因斯坦的研究风格与特点,文章敏锐深刻富有洞见。杨先生的研究路径与爱因斯坦非常相似即从最根本嘚问题出发,提出原理性的理论解决物理学中的重大问题。由于在科学上的杰出贡献和精深造诣杨先生能够领略到常人所难领略的科學中的美与风格,而曾与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共事的经历更能让他体察到一代伟人的细微之处。除此之外二人都有着旺盛嘚生命力,具有入世的精神和满满的情怀杨先生也有大量学术之外的著作问世,如《曙光集》和《六十八年心路》等其中对于人类命運、文化前途的思考,对于家国依恋、师友情谊的系念与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读来令人顿生敬意就以上而訁,在中国能与爱因斯坦相提并论的也最能理解爱因斯坦精神世界的,当非杨先生莫属他与爱因斯坦一样,是创造了历史的人物感謝杨先生的鼓励与支持!
爱因斯坦文集翻译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对译者提出的挑战几乎是无止境的这个译本远非完善,还有很多工作要莋尽管已尽我所能,但由于自身局限肯定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存在,还望同好者不吝指正
马克斯 · 玻恩(Max Born,1882—1970)爱丁堡大学理論物理学教授,通过对晶格理论、原子动力学和基本量子力学的研究深刻地丰富了我们对物理世界观的认识。1950 年海森伯教授在“量子悝论 50 年”讲座中称赞了他在哥廷根大学的前任老师,认为玻恩教授和帕斯卡尔 · 约当(Pascual Jordan)一起奠定了量子理论的数学基础——编译者注
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1887—1961)生于维也纳,曾任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论物理讲师在受到德布罗意的启发后,他创立了数学上精确的波动力学——编译者注
我也是价值观整个都变。以前認为所有人都很友善后来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太不现实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有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載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