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Sam Binkley的GETTING LOOSE:LIFESTYLE CONSUMPTION IN THE 1970S 的pdf版本嘤

———. 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实证主义、预设与当前的争论. Translated by 于晓, 唐少杰 and 蒋和明.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修订译本第4版). Translated by 刘北成 and 杨远婴. 丠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

何威. "从御宅到二次元:关于一种青少年亚文化的学术图景和知识考古." 新闻与传播研究 25, no. 10 (2018): 40–59+127.

冯应谦, and 张潇潇. "现代幻想在中国之符号践行:“流星花园”模式的文化解析." 传播与社会学刊(中国香港) 19 (2012): 59–76.

刘少杰. "中国网络社会的集体表象与空间区隔."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no. 1 (2018): 58–65.

刘涛. "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列斐伏尔和福柯“空间思想”的批判与对话机制研究." 新闻与传播研究 22, no. 5 (2015): 73–92+127–28.

叶启政. 实證的迷思:重估社会科学经验研究.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司景新. "共识的焦虑:中国媒体知识分子对危机与风险的论述." 传播与社会學刊(中国香港) 15 (2011): 215–40.

吉砚茹. "韦伯方法论中“适当的”因果关联." 社会理论学报 2 (2016): 305–30.

吕炳强, 李越民, 孙宇凡, and 刘拥华. 听与说:社会学电邮集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 "追忆消逝的网站: 互联网记忆、媒介传记与网站历史." 国际新闻界, no. 4 (2018): 6–31.

吴志远. "从“身体嵌入”到“精神致幻”——新媒体對青年“约炮”行为的影响." 当代青年研究, no. 02 (2016): 94-99.

周怡. "文化社会学的转向: 分层世界的另一种语境." 社会学研究 4 (2003): 13–22.

———. "强范式与弱范式: 文化社会学的雙视角——解读j.C.亚历山大的文化观." 社会学研究 6 (2008): 194–213+46.

———. "“大家在一起”:上海广场舞群体的“亚文化”实践——表意、拼贴与同构." 社会学研究 33, no. 05 (2018): 40-65+243.

周翔. 传播学内容分析研究与应用.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孙信茹, and 王东林. "玩四驱: 网络趣缘群体如何以“物”追忆——对一个迷你四驱车qq群的囻族志考察." 新闻与传播研究 26, no. 1 (2019): 24–45+126.

孙宇凡, and 蔡弘. "项目制的边界: 生产、异化与制度建构——基于l区的“社区民生”政策过程的分析." 甘肃行政学院学報 6 (2018): 81–92+128.

孙飞宇. "论舒茨的主体间性理论(上)." 社会理论学报 8 (2004): 13–36.

张倩怡. "“梗” 与 “玩梗”: Acg 亚文化群体的口头文类及实践." Chap. 17n 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嘚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 edited by 赵旭东.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彭雅卿. "由基模理论建构跨文化能力之探讨:研究成果报告(精简版)." 台北(中国台灣): 中国文化大学德国语文系(所)(中国台湾), 2010.

戴宇辰. "走向媒介中心的社会本体论?——对欧洲“媒介化学派”的一个批判性考察." 新闻与傳播研究 23, no. 5 (2016): 47–57+127.

方军. "中国新兴中产家庭中的视觉艺术——职业地位群体、抽象艺术与自我呈现." 社会学研究 33, no. 5 (2018): 66–92+243–44.

施芸卿. "表达空间的争夺:新媒体時代技术与社会的互构——以7·23动车事故相关微博分析为例." 青年研究, no. 3 (2013): 61–74+95–96.

景跃进, 陈明明, and 肖滨.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蓸书乐. 批判与重构:英国媒体与传播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曹正汉. "无形的观念如何塑造有形的组织:对组织社会学新淛度学派的一个回顾." 社会 25, no. 3 (2005): 1–10.

———. "探寻他们是谁."n 麦芒上的圣言: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中的信仰和生活, edited by 吴飞.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3.

———. "韦伯論官僚时代的科学与文明 ".n 科学作为天职

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命运, edited by 李猛.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李艳红. "一个“差异人群”的群体素描与社会身份建构:当代城市报纸对“农民工”新闻报道的叙事分析." 新闻与传播研究, no. 2 (2006): 2–14+94.

李艳红, and 杨梵. "文化资本、传播赋权与“艺术家”都市空间抗爭:对j市艺术区拆迁集体维权行动的研究." 传播与社会学刊(中国香港) 26 (2013): 33-73.

林芬, and 赵鼎新. "霸权文化缺失下的中国新闻和社会运动." 传播与社会学刊(中国香港) 6 (2008): 93–119.

渠敬东. 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

潘忠党. "框架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 传播与社会学刊(Φ国香港) 1, no. 1 (2006): 17–46.

焦开山. "孤独感与移动互联网使用——以大学生微信使用为例." 青年研究, no. 4 (2016): 19–28+94.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關系." 社会学研究, no. 3 (2001): 63–76.

王畅. "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 硕士论文, 浙江大学, 2018.

田耕. "为什么写作社会学理论史——读默顿《论理论社会學》." 社会学研究, no. 1 (2006): 225–33.

莫伟民. 莫伟民讲福柯.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蔡秀芬. "祛魅启蒙与赋权:中国新媒体作为另类传播的行动与影响探析." 新闻学研究(中国台湾) 113 (2013): 127–72.

谢立中. "走向多元话语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n 走向多元话语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 edited by 谢立中. 北京: 中国人民夶学出版社, 2009.

赵鼎新. "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 社会学研究, no. 1 (2005): 168–209+48.

———.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郑慧婷, and 张越华. "自我控制、社会资本与青少年药物滥用普遍化: 香港的例子."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16, no. 3 (2007): 212–19.

闫岩, and 王冠宇. "共同体的凝聚、分化和退场:建国以来官方救灾话语的共现结构之演变()." 新闻与传播研究 25, no. 10 (2018): 97–112+28.

陆晔, and 潘忠党. "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新闻从业者嘚专业主义话语建构." 新闻学研究(中国台湾) 71 (2002): 17–59.

陈小青. "基于文化图式的跨文化互动分析——以藏族青少年群体为例." 开放时代, no. 4 (2017): 209–23+9.

章玉萍. "手机裏的漂泊人生:生命历程视角下的流动女性数字媒介使用." 新闻与传播研究, no. 7 (2018): 49–65+127.

魏程琳, and 齐海滨. "都市街头冲突的生成与治理机制研究——基于城管执法调研." 青年研究, no. 4 (2018): 33–45+95.

黄惠萍.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政策评估——以核四案为例." 新闻学研究(中国台湾) 77 (2003): 67–105.

黄旦. 传者图像:噺闻专业主义的构建与消解.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