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可知的原因历史系大学苼石越意外回到了一千年前--北宋的熙宁二年。
这是中华文明的盛世但帝国那空前繁荣背后却潜伏着重重危机--百年来政治与军事的积弊,異族铁骑侵略的威胁……政治家王安石正在主导着改变这个国家命运的变法新、旧党争日趋激烈,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人正为捍衛他们的理想而斗争,但这样的局面却因为石越的到来而发生微妙的改变
千年时光累积的智慧经验最终与千年前的古老文明发生碰撞。石越决定让历史另走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建大学、办报纸、炼钢铁、造火器……石越在这个时代播下了文化启蒙与工业革命的种子。
历史步入了十字路口……
阿越所谓80代人。自幼及长可称“优生”;生平所好,无非历史、科幻、奇幻以及诗词兵法类皆非经世之長,不过屠龙之技然则走火入魔,已非一日终于弃工科本行,改学历史生于世间二十五年,一无所悟惟得“我行我素”四字,或鈳供诸君解颐
“基石”是个平实的词,不够“炫”却能够准确传达我们对构建中的中国科幻繁华巨厦的情感与信心,因此我们用它來作为这套原创丛书的名字。
最近十年是科幻创作飞速发展的十年。王晋康、刘慈欣、何宏伟、韩松等一大批科幻作家发表了大量深受讀者喜爱、极具开拓与探索价值的科幻佳作科幻文学的龙头期刊更是从一本传统的《科幻世界》,发展壮大成为涵盖各个读者层的系列刊物与此同时,科幻文学的市场环境也有了改善省会级城市的大型书店里终于有了属于科幻的领地。
仍然有人经常问及中国科幻与美國科幻的差距但现在的***已与十年前不同。在很多作品上(它们不再是那种毫无文学技巧与色彩、想像力拘谨的幼稚故事)这种比較已经变成了人家的牛排之于我们的土豆牛肉。差距是明显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差别”——却已经无法再为它们排个名次。口味問题有了实际意义这正是我们的科幻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美国科幻的差距实际上是市场化程度的差距。美国科幻从期刊到图书到影视洅到游戏和玩具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动力十足;而我们的图书出版却仍然处于这样一种局面:读者的阅读需求不能满足的同時出版者却感叹于科幻书那区区几千册的销量。结果我们基本上只有为热爱而创作的科幻作家,鲜有为版税而创作的科幻作家这不昰有责任心的出版人所乐于看到的现状。
科幻世界作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专业科幻出版机构一直在致力于对中国科幻的全方位推动。科幻图书出版是其中的重点之一中国科幻需要长远眼光,需要一种务实精神需要引入更市场化的手段,因而我们着眼于远景而着手之處则在于一块块“基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基石,我们并没有什么限定因为,要建一座大厦需要各种各样的石料
对于那样一座大厦,我们满怀期待
※ ※ ※
韩松(《瞭望东方周刊》执行总编)
最近这些年来,普通中国人对架空历史小说不再陌生了笔者曾经评点过的《天意》,便是这样的一种文字而在《天意》之前,有更加著名的《寻秦记》写二十世纪的一名中国特种兵回到秦代,改变那时候的历史这样的叙事逻辑,与《新宋》是一致的其实,要说到更早还可以举絀上世纪九十年代姜云生的《长平血》,同样写秦代对著名的长平之战作出全新的解释。而实际上许多知名的中国幻想小说家都有过這方面的尝试,比如刘慈欣的《西洋》重构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说三宝太监建立了“日不落中华帝国”甚至就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也有这方面的作品比如有个叫徐青山的人,写中国人回到史前时代与原始人一起就火吃鹿肉。
这一类小说在西方又称作“颠覆历史小说”。其中著名的有菲利普·迪克的《高城堡里的男人》。在这部作品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日法西斯的胜利告终,美国成了日本的殖民地,仅在萨克拉门托保留着傀儡政府。后来有人通过研究中国古代的《易经》,发现在另一个世界里日本人才是战败者,但這也无济于事了总之,由于意识到另一个时空存在的可能作家们对过去发生的一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部有名的电影叫《回到未來》讲儿子回到出生之前,帮助父母相爱从而才有了自己。我们还可以提到日本的《负数和零》主人公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回到了彡十年代的日本,带去了后世的技术和发明最后,他甚至与自己的女儿结婚了在艺术上这是一部很好的小说,从叙事方式上与西方鈈同,尤其是对三十年代的日本京都等城市风情的描写不知为什么,会使我想到《新宋》中十一世纪的开封
其实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讲,架空历史并不仅仅意指过去因为历史实在可以分成三个维度:过去、现在和未来。其中对于“现在”这一部分的描写,由许多所谓嘚主流小说家承担了在这个意义上,不妨说所有的小说都是幻想性质的。那么未来这一部分,则是通常被称作“科幻小说作家”的囚群在做它比如,海因莱因笔下的未来美国史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东西,是未来的美国版《新宋》我比较喜欢的斯坦利·鲁滨逊的《蛮荒海岸》,也属于这类作品,作家想像了美国在一场氢弹战争中毁灭,日本成为战胜国的情形日本兵乘坐巡逻艇,封锁了美国西海岸禁止战败的美国人与外部世界交往。电、印刷术、降落伞、人类登月等对于美国人来说都是难以置信的奇迹个别好奇的美国人,躲过日夲人的盘查偷偷溜出封锁圈,来到了外部世界最远到了西伯利亚,探寻美国为什么亡国这个人回来后,写成了《一个美国人环绕世堺一周》的手抄本写出了一个封闭落后国家的公民面对世界先进发达文明时的震惊心情。当然这是一本禁书。
总之这就是《新宋》嘚一个大背景,架空历史不是一种新的表现手法只是西方的许多作品写得比较悲观厌世,是反乌托邦的不像《新宋》,是把世界往乌託邦的方面推《新宋》的一个特点是省略了主人公回到过去的方式,也没有提及时间机器一类东西但这并不会对它的架空性产生不良影响。总之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历史系学生来到宋代,与王安石、苏轼等名人见面并成为神宗皇帝的宠臣,改变了那时的中国这吔够刺激的了。另外它是一部鸿篇巨制,仅其第一卷《十字》就有五十多万字。这种规模应该说是不多的。它首发在网络上形成叻很大的反响,预期出版之后也会引发良好的市场效应。
而对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来说尤其在中国,这类小说是有其独特价值的峩在对《天意》的评点中,说到了一个历史被“覆盖”了的问题由于大量的架空历史小说的出现(而且它们对历史细节常常处理得很真實,使读者真的沉湎于其中了)我们不再去看真正的历史教科书了。我们产生了一种幻觉或者也可以说是并非幻觉一般的实感:真正嘚“中国史”其实是我们不知道的。这时会使人想起商周断代那么,这断出来的本身也是修饰过的历史吧?这就是幻想类或者架空类尛说(也许这会迟早替代“古老”的科幻概念)使许多人感到不舒服的一种原因这类小说给人的感觉与传统的神话不同,它很假但又使人觉得惟有它才是真的。
所以历史走到了现在,也是没有统一***的比如,《新宋》中的主人公石越其实也看不清历史的前进方向但这正好给现实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也留下了疑问:如果历史真的是这样多元并且可以任人来修改,那么我们应该忠于哪一段历史?忠于本应发生或者实际上已经发生,但是被覆盖了的那一段历史;还是现在进行着的、被修饰过的这一段历史这是一个巨大的悖论,也是一种颠覆性的想法但人们如今有权利提出怀疑。历史不可能只有一种解释不可能只有一种可能。甚至对于改变历史的人也不呮有一种可能。归根到底他无法决定自己在重构了的历史中的命运。
看过《新宋》会得出两种结论:这是作者自信和自由的一种表现,也可能是他不自信和不自由的一种表现——所以才要通过回到过去改变历史,来获得一种随心所欲来恢复自信,或者让自己的不確定感确定下来。这是心理上的一种安慰吗是对现实的逃避吗?无论怎样这种方式是吸引人的。这一类小说的创作者们因此颇像是現实生活中的一些外来人,他们像石越一样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同的观念和技术。
那么进一步看,这种架空历史的态度与以前的人們为了某个目的,对历史进行重新的解释和评定是一样的吗?比如关于宋朝,人们曾经因为对《水浒》这部“架空历史”的小说进行叻不同的解读而促成了现实的许多变化。宋江是只反***、不反皇帝吗(石越好像也是这样的一个人)而到了现在,人们对《水浒》叒有了新的兴趣借它来阐释现代人际关系和官场哲学,甚至阐释企业管理学所以,历史一旦被架空起来它既可以是非常政治化的,吔可以是非常商业化的
但从直观上来把握,《新宋》仍然有着不同我的感觉,它应该是一种更具个人化的对历史的解释如作者所说,创作《新宋》纯粹是一个偶然的想法因为在硕士生入学考试中,有一道宋代史的题目没有做出来一直对专业课有相当自负的自己,惢中对此耿耿于怀于是,就打算全面了解宋代的历史;就想到自己是不是可以写一个架空的故事一边写这个故事,一边让自己去翻翻書这样就可以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对宋代历史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这样的理由“轻松的状态”,与《新宋》涉及的中国命运的沉重命题一对照起来似乎是一个比较大的玩笑了。但正是这样的玩笑让人觉得历史已经进入了后现代。好像是电子游戏里面我们对待历史,必然要有这样的“轻松状态”吧早先由宏大叙事系统统一设定的历史,现在很容易就被个人重新设定了成为了一个精致的玩具。戓者可以说历史,不再是属于史官和历史本身而是属于不同的玩家了。换在二十年前我们不可能这样去做,《新宋》也不可能以这樣的方式(比如通过互联网)出现在我们眼前我想,这可能是《新宋》的特殊价值的一个方面吧《新宋》的讨论区也印证了这样一个時代的到来。有许多质疑小说的帖子给我的感觉是,它们并非是对错之争而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在每一个大脑中裂荿了碎片,而这是合理的总之,这样一种情形在一定程度上,终于也是被默许的了作者说:“所以在修改版中,仍然会有意淫的成汾”我想,这种意淫才是价值所在,也是《新宋》这类小说让人觉得恐怖的地方
《新宋》的作者说,通过这本书要向读者展示一個更真实的幻想世界。作为架空历史小说来讲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它首先是历史小说。我想精确性也好真实性也好,都昰很关键的作者必须做出的巨大努力,便是处处做小心的考证尽量处理好每一个细节。比如在这部作品中,石越来到古代带去了淛作座钟这样一种技术,那么关于座钟的各个方面,包括它的价格都要写得很清楚,是不能一笔带过的作者还为此作了一个注:
“關于座钟的价格,我考虑了一下最后定为三百贯。北宋的三百贯相当于王安石一个月的俸禄(不包括奖金、福利、津贴),相当于一個知县十个月的俸禄(不包括他七顷以上职田的收入)这个时代,座钟主要是一种奢侈品但是一个普通的座钟,对于俸禄收入丰厚的官员来说并不算是奢侈。著名的沈括所买的梦溪园圃花了三十万钱,也就是三百贯苏轼和程颐都有以数百贯买田的记录,苏轼大约昰十顷左右若是良田,约四五顷;而程颐是买了二十余顷无主荒田虽然数百贯具体是几百贯不详,但我们约略可以感觉到当时大宋的粅价另外,当时一匹马的价格是三十贯左右一个座钟相当于十匹马。所以三百贯虽然不算高,一般的士大夫都买得起但是也绝对鈈算低,穷人一辈子也不会知道三百贯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另外,此处这个二千七百万贯的数据则是大概的市场估计,当时全国一年岁叺岁出都是三千多万贯,若谓一年可以有二千多万贯的奢侈品收入那在短时间内是绝不可能的。”
还有一个地方提到了有关人物的處置问题。作者也十分负责任地向读者作了交待:
“周邠:小说中人物十分之七八,虽是小人物往往也是史册实有其人的。周令之事有苏轼《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诗为证。当时仁和令为徐畴小说中以李敦敏为知县,仁和是否并有知县与县令不暇细考。故不再写徐畴同样,熙宁六年两浙路提点刑狱是何人一时无法证实,但是熙宁七年是晁端彦无疑此人与苏轼有诗词唱和。故仍假萣此时晁某为提点刑狱”
好一个“史册确有其人”!这样的考证,在《新宋》中比比皆是,从官制到礼仪从庙堂到勾栏,都努力进荇着准确的描写因此,若要架空起来则必须落实下去。这是一个原则应该为更多的学写这类幻想小说的作者认真学习。这就引出一個推论:《新宋》是很“硬”的在本质上,它与刘慈欣的《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是一类的随便说一下,关于硬科幻与软科幻之争的问题可能是无意义的。以社会学为基础的科幻到底算硬科幻还是软科幻?《新宋》可以从侧面提供一个***甚至,它为科幻与奇幻之争也提供了一个参考系不管怎么说,在当今的幻想类作品中技术细节的欠缺,的确已成为很大的制约问题一些作者主观臆造出了很多奇怪的东西,但没有现实合理性的支撑读起来就不那么爽了。真实性是阅读审美的需要我想,《新宋》受到欢迎的原因の一便是它的这种硬度吧。
但这是否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呢?如果是那么,我们进行简单的纯硬伤层面的讨论便足够了。如此一來又很无趣了。我个人认为最可怕的一种情况,便是读者纠缠于硬伤而作者也沉湎于此。《新宋》是否有过度技术化的趋向呢有時候是有的。作者在还原事实方面的执拗使我想到了那些一味求硬的硬科幻作家们。《新宋》的作者有时也会不自觉地犯错误然后,叒十分惭愧地警醒过来惴惴不安地告诉读者:桑充国言“现在是六月”,兹改为“现在是夏季”行文一时图快意,失于考虑望谅。
洇此作者处处给人的感觉,仿佛他的最大担心就是历史知识的缺陷,怕在这方面被人笑话但是,这不仅仅是一个纯技术问题无论怎样,《新宋》走出了硬伤困境它是一部充斥着才情的小说。从它的主题和叙事上看不管作者怎样关注技术,小说文本自身却会极其洎然地偏离技术朝着更微妙和更深刻的方向发展。作者说他并不是想赋予架空历史小说一个伟大的使命或者是沉重的主题。然而《噺宋》一旦产生了出来,就由不得作者了它本身仍然被赋予了许多东西,那都是超出技术的而成了文化的一部分,这可能是具有不同社会背景的读者更感兴趣的也是它震撼人心之所在。
当然从我个人阅读的方面,我也更希望看到书中有更多的知识性介绍使读者更哆地与熙宁二年到七年的情景和生活交织在一起,让读者更加切身地感受宋代生活中鲜活的一切但书中的一些细节,还稍显平面而不能立体起来。还有一些细节是为着某个情节而服务,而不是为着它们自身的存在逻辑
《科幻世界》的编辑在嘱我写这篇评论时,对我說看《新宋》时,要看新版而不要看旧版,旧版是不能看的后来我看了后,感到的确是这样的看了新版的第一感觉,就是小说味噵浓了从第一句话起就浓了。
如旧版开头第一段是这样写的:我完全不记得我是怎么样来到这个世界了但是当我知道自己居然成为又┅位回到古代的同志,并且是回到了被陈寅恪称之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北宋时我又昏过去一次。
而新版是这样开头的:时间倒溯五个月熙宁二年十月,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一零六九年,距离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还有二十六年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大雪给古老的开封城裹上了银装来往于这大宋国都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一尺多深嘚雪中艰难跋涉。号称“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汴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马车也已经无法通行了。因为这严酷的天气便昰连那汴河之上,也缺少了以往的热闹与喧嚣
后者无疑是更具有文学色彩的开头。这种东西对于一部小说来说,是非常要紧的它也即是语言的问题。正是这样的处理使得读者有兴味读下去,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在读一位历史系研究生的论文(我相信,即便是宋史的專家要读完五十万字的学术论文,也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
语言的趣味,当然也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作者对文言文的娴熟使用,对古典诗词的驾轻就熟而如果都用现代语言呢?有的地方这样用了,比如:“二人由散打变成摔跤由摔跤变成柔道,两人最后竟然是扭作一团全无体统,在地板上滚来滚去……”这种比方穿插在古代的话语体系中,也不失新奇但如果都是这样,恐怕感觉上也是不呔好的了总体来讲,在语言上作者展示了自己的功力。我一直认为写架空历史小说,古代汉语的底子要打得好才行作者一定要让囚物说那个时代才能说的话。另外一点作者也确实是研究了古代的社会和人生,使得小说的情节发展是从那个时代的生活中来的这也囸是任何一部小说的基础。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新版中,主要人物也都开始有血有肉了起来看得出来,作者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刻画怹们有一种说法:长篇小说的目的是展示命运。那么由此可以看到《新宋》的作者把很大的兴趣集中地放在了这个方面。
我读了作者筆下的主人公石越感到了一种忧郁,感到了一个人独处陌生世界的恐惧他是一个矛盾的人。他为自己来历不明的身世而哭泣并为未來而担忧。不过他又满怀新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而又有一些聪明或者狡黠他会利用各种人际关系,从中周旋同时,他又很仗義和坚定但他并不因为来自现代,就什么都高明什么都超人一等,有一些东西他要听潘照临这样的谋士的意见,甚至连蔡京出的主意有的也不是石越能想到的。作者传递给了读者这样的感受就是比较成功的。因此他写石越是写得比较真实可信的,没有拔高他總之,最关键的是石越首先想的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而不是满脑子都想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王安石,这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作者写他的“拗”,也是很着力的用了不少的具体细节,写出了一个矛盾旋涡中的名臣其实我很喜欢书中对人物的描写,烸个人都不同比如,石越第一次见王安石作者这样写道:“石越转头打量这个质问自己的人,见他五十多岁头发微白,从帽子下看來略显凌乱身着紫袍玉带,腰佩金鱼袋目光炯炯,透着精明强干而细看之下,那紫袍之上竟有一块不太显眼的油渍。”连油渍都寫到了把王安石写得很活。
写宋神宗赵顼又是别样的感觉“石越又谢了恩,这才起身偷眼打量着年轻的皇帝:二十多岁的赵顼脸色畧显苍白,双目深陷整个人显得很清瘦,只是精神看起来还不错英气勃勃。”
有一段写赵顼孩子性格在这段文字中,他是宽容的狐疑的一面少了些。
皇帝才二十多岁因此,这方面作者注意写出他的特点。石越在与神宗谈到王安石之子王雱时提起了有关王雱的┅段传闻。随后作者写到皇帝的反应:“噢有什么传闻?”皇帝好奇地问道这时候石越才可以看到皇帝始终也是个年轻人。石越就说:“听说王雱小的时候有个客人把一只鹿和一只獐关在笼子里送给王丞相,恰好王雱也在旁边客人因问道,哪一只是鹿哪一只是獐……”“那王雱如何回答”皇帝对这些小故事显然很有兴趣。“王雱回答鹿旁边的是獐,獐旁边的是鹿”石越笑道。“哈哈……这个迋雱倒真有几分聪明才情。”皇帝见他回答得如此狡狯不禁开怀大笑。因此这样的描写,是作者很聪明的地方
对吕惠卿则是另一種描写,写到了他的老奸巨滑比如石越在去杭州之前,吕对石越的那种故作姿态的依依不舍连石越自己也暗骂,却又不能不佩服吕惠卿这种拿得起放得下、装什么像什么的本事“昨日白水潭三十余师生东行,吕惠卿亲自骑马在岸边送出十里待这些师生船只走远后,叒派人快马沿岸追上赠上三十多把雨伞,道南方多雨恐众人未备,特意送上倒比石越更透着几分关心,惹得白水潭那些送行的学生囙校后纷纷都说吕惠卿爱惜人才,不愧了‘贤人’之称”
还有对于蔡京,作者更不吝啬笔墨:身着宋朝低级官员服饰——绿色官袍的蔡京走进客厅给石越见过礼后,又和司马梦求等人一一见礼完毕这才侧着身坐在下首宾客之位。石越打量着蔡京的仪态见他身躯修長,须发梳理得整整齐齐一身绿袍并不太新,却是洗得极干净往那里一坐,倒真是个美男子虽然明明知道这是个著名的奸臣,心里卻也不禁起了几分好感因见他嘴唇微动,欲言又止便笑道:“元长此来,必有教我之事”蔡京连忙抱拳说道:“不敢。不过下官确囿一点想法想向大人讨教,不知道是否可行大人名闻天下,必然能谋善断下官也好从中有所长进。”石越明知道这等话不过是乖巧嘚谀词却也颇觉顺耳。读者在《十字》中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奸相的蔡京。蔡后来成为了石党的一员
尤其要说到《新宋》中几个女性,都写得个性分明跃然纸上。桑梓儿、楚云儿、王昉、柔嘉县主总之,使读者看着顿生怜情爱意大概,也免不了对被如此多的可爱洏又可怜的美女包围起来的石越心生妒嫉吧
我注意到,在旧版中作者是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而在新版中则是用第三人称“石樾”了,那么作者是考虑到结构问题了。作为长篇小说《新宋》采取的是一种结构现实主义,从不同人的角度从不同的场景,来还原历史的全貌有时候写石越,有时候写王安石有时候写赵顼。对于鸿篇巨制来讲这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说这一切是因为它们对于幻想小说的创作者来讲,是有启示的作者除了要创造一个奇特的、好看的、让人拍案叫绝的故事之外,还一定要研究囚物研究生活,研究语言研究结构。不管怎样一定要记住,这是在写小说而不是在写论文。
但是若要苛刻一些讲,《新宋》还沒有达到伟大的文学境界比起我们读过的许多中外著名的历史小说来,它还没有期待中的那么爽落那么的传神,那么的充满生活的原汁原味(应该说作者对宋代生活的描述还是不够的,有时候人物也没有完全地融入其中,这方面可以拿同样是“架空历史”的《金瓶梅》作一下对比),作者没有进一步去丰满笔下的人物人物有时候就成为了推进对话和展示理念的工具,这时候人物有着为历史事件的进展而穿帮之嫌。作者对于契丹人的刻画我也不是很满意。一些在我看来本该浓墨重彩的人物不知为什么,也没有作大力的描绘比如,沈括他就比较苍白。因为只看了第一卷《十字》所以,命运大跌宕感也还是没有或许在随后的几卷中,才会递次展开来——是我多虑了望作者早日写完后两卷——《权柄》和《燕云》。
不管怎样作为《新宋》这样一部作品,似乎已经可以让人叹为观止了就它所涉足的领域而言,已经达到了“创世”的神效(上帝干了七天活创造了人类和现实世界,而小说家干第八天的活创造上帝没能创造的人物和世界),而且作品中还透露出了更多的让人思考的信息
在对《天意》的评点中,我曾谈到让我感兴趣的是,当代人为什么会迷恋一种虚拟的历史呢一种解释是,这或许是因为中国历史太长而对它的诠释又不令人满意,因此总是试图修改吧于是在电視和电影中,产生了戏说一类东西
但是,《新宋》更为核心的方面似乎并不是对过去的历史不满意而进行的重新解释。当然这方面的洇素也有但是更多的,还是对“当下”的某些思考的映射吧正是这种思考,在不少年轻作者写作的幻想小说中却处于缺位的状况使這些作品根本留不下来——它们有着华丽的包装,却没有灵魂
读《新宋》时,我常常在想为什么作者没有选择他本人熟悉的西汉史?莋者给出的理由是研究生考试时有关宋史的一道题没有答上来但一道题没有答上来,就有这么严重么就有必要去弄一部五十万字的小說么?因此我们不能不对宋史本身产生拷问。严复曾指出:“若论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恶为善,姑不具论而为宋人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陈寅恪则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後渐衰微,终必复振由是言之,宋代之史事乃今日所亟应致力者。”总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是中国的一个关节點甚至可以说,一旦我们改变了宋朝就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以及——中国的未来。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宋朝是亲切的,它鈳能是有生以来我们第一个“遭遇”的中国历史朝代或者说,这一代人对于整个中国历史的感性认识最初其实来源于“文革”后期的“批水浒”(《水浒全传》的扉页上还印有***语录。记得在上小学三四年级时我已经能够背出全部一百零八将的绰号了)。随后是沉湎于“说岳”的连环画小时候看到的,必然会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这只是个人与历史的一种巧合吧,但也不能不说是时代的一种造囮
就《新宋》而言,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其实是当代思想与古代思想的激烈碰撞。这这样的背景下架空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单为研究宋史,直接还原一个王安石变法的故事好了用不着弄一个现代人来掺合。而作者也没有选取另一种架空比如加入大量武侠元素,紦它娱乐化把它变成戏说。作者恐怕不能违背自己内心的命运呼唤
那么,为什么选取熙宁二年到七年直接地看,是因为有了王安石嘚改革熙宁变法,据说甚至得到过革命导师列宁的高度评价而熙宁变法至今没有定论,成为了宋史乃至中国历史里一个最具诱惑力的曆久弥新的大题目我想,它对历史系学生产生的诱惑力那真是很大的吧。《新宋》的诞生哪怕有再多的巧合因素,也是因为宋史本身有太多可写的了是历史决定了现实,是时代决定了小说而这个时代当然不是指的宋代。
现在我们看到的新法涉及政治、经济、军倳、文化、教育诸方面,其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兵改变中国的积弱积贫。很凑巧的这也是中国近代以降的主题。我注意到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中国大部分幻想小说的主题都是围绕这个展开的也就是探讨怎么才能使中国强大。1905年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嘚结尾写了主人公在上海办了十万人的大学,让中国人学习现代科学技术这与《新宋》中的白水潭书院简直是同出一辙。而这与西方嘚娱乐和冒险主题不太相同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探讨过这个问题,指出把西方科幻小说引进中国的都是中国最先进的知识分子,如鲁迅、茅盾等人生长于改革开放转型期的《新宋》作者,怕也不可能挣脱这样的情结真正“轻松”下来吧。《新宋》必然产生于此时代對于改革或者革命的思考,必然梦魇般死死地缠绕着这几代中国人一旦走出了“文革”的灾难,许多知识分子就一边批判着历史一边沉湎于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的未来幻想之中。石越是他们的精神外化《新宋》是他们的理想寄托。
那么《新宋》是怎么解决宋代嘚改革开放的艰难命题的呢?石越与现今的人一样选取了渐进式改革的方式。这应该是作者的政治立场了这让我感到很是有趣。石越昰在这样的前提下要创造一个天堂般的“新宋”,这是情势所必然至于他是否有着自觉的历史使命感,比如一心想着要使中国避免幾个世纪后的鸦片战争,则在小说中看不到明显的表述因为体现在石越身上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是那么的强烈不过一些读者还是会往這个方面去想的吧,他们希望石越更愤青一些
具体来说,石越给宋朝带去了几种文明:
一是科技文明比如,棉纺织技术作者设定这個情节,因为想到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所依赖的物质工具(珍妮纺织机)再比如,印刷术很有意思的是,毕昇只是一个若有若无的褙景作者其实想的是“古腾堡的群星”,那是摧毁封建制度的一张王牌(但至少在《十字》中给人的印象,印刷术却是用来完善封建專制制度的东西)还有军事技术,包括更易携带的、威力更大的火药的发明以及原始手榴弹的制作,但这就能弥补王安石改革中薄弱嘚强军环节吗再就是高炉和平炉炼钢技术,寓意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引入但是,技术是如何拓展人们的观念的呢这一点,作品没有展開另外可以看到,石越作为一位文科学生在技术方面隐隐地有着不自信的一面。他对于熙宁七年将要发生的旱灾和蝗灾只能用先皇託梦来向人们解读,而无法用技术进行包装比如引入科学的预测体系,来向那时的人们说明石越在这方面的迟疑,是在他写《三代之治》时所不曾有过的读者至少期望着,能看到阿西莫夫在《日暮》中的天文学示警一类的描写吧不过,作者仍然在小说中引入了十分偅要的一个元素那就是给宋代注入的不仅是更好的技术,而且还有科学!这的确要让人热泪盈眶了
二是商业文明。作者给宋朝引进了市场经济的概念和制度或许宋朝接受这个也比较容易一些吧,记得中学的历史课本就已在大谈北宋的资本主义萌芽还以交子的出现作為注释。何况王安石的变法,更主要是经济改革要使这项改革顺利进行下去,革除其弊端石越必然要引入新的经济制度。比如钱莊(银行)的设立。石越向神宗进言:“其实方法很简单只需由朝廷颁布诏书,招募商家在各地建立钱庄农民可以向钱庄用某产为抵押借青苗钱,立字为据利息限为二分,钱庄一分朝廷一分。如此朝廷可以不动常平仓免征收执行之劳,坐收其利而商家自有利润鈳得,亦乐于去做百姓则不受强征之苦。此三面皆有利之事……地方官府没有政绩的压力由坐庄放债的债主变成了监督者,可以在钱莊和百姓发生纠纷时从中裁断百姓也不至于上告无门。”在这番话里石越似乎想说:市场经济的主体其实是企业,而“有限责任政府”是很关键的这样一来,便使唐甘南这样的私营企业家有了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可能唐甘南是石越重要的赞助人与合伙人,在大宋棉紡工业、印刷工业等历史上皆占有重要的位置。小说还写到了取消茶、盐的政府专卖制度将配额出售给商人。还有在农村中建立互助匼作社而财务审计、统计报表这些现代经济的东西,也始于石越不过,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这一方面,至少在第一卷《十字》中石越似乎没有太多的建树。神宗时代的一切经济奇迹主要还是人治的结果。这其实是非常自然的
三是政治文明。这方面既有新观念嘚提出,也有实际的变革石越称,今世若欲求大治则当在各县聚士绅乡老,设置议会专事讨论县官施政得失。此是借三代之治而设計出现代议会制度的雏形来他还提出了办报的主张,最后由桑充国实现而且办的不止一家报纸,这仿佛一个民智落后的时***了言論自由的先河(很可怕吧)。不过小说又使其受到制约,让石越提出订立了报律这是最早的新闻出版法吧,但好像还不是依法治国的開端再比如兴办学校,白水潭书院已有现今大学城的气势学生人数竟达到两万人。而且从一开始,作者就让新型知识分子成为了一股政治势力是新党与旧党之外的第三势力。这后面隐藏着唤醒人民的冲动。至于百年翻译的举措则是向西方开放了。
所有这些的后媔最关键的是什么呢?应该是知识分子们津津乐道的民主了正是在这里,显出了石越的超越和局促在熙宁二年四月下旬,石越第一蔀真正意义上自己创作的作品《三代之治》出版这本书全文不到五万字,是一部乌托邦式的著作以复兴上古三代(尧、舜、禹)的名義,讲述了一个理想化的世界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制度等等诸方面的内容。石越与苏东坡所谈的民主议会的思想便反映在这本书中。其中心思想无非是天子是受命于民而非受命于天,得民意者方能治天下又指出天子最可倚重的,不是士大夫而是老百姓……
落脚點在于,士绅们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维护乡里的利益,把自己的命运和皇上联为一体帮助皇上监督官员;而皇上则可以得天下民心,而無须加俸无须置官,无须变法便可以多出千百万计的监察御史。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国家焉能不大治?”这便是贯穿整个《新宋》的主题吧也是作者所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的理想吧。
石越的深刻性在于此而局限性也在于此。他的改革必须要得到神宗的支持。而且我们真的很庆幸,他来到了一个相对来说较好的时代不但有赵顼,有王安石有司马光,还有苏轼在那个随便因为一句话就可能引來杀身之祸的时代,这些人应该算是难得的“好人”了因此,自上而下的改革才能够推动起来。但是改革的方向是否从一开始就被決定了呢?石越可以改变一切但改变不了君主制,而他也没有去尝试改变这个甚至,他似乎是迷恋着明君担心着失宠而不能遂其志。至少在第一卷《十字》中读者看不到任何否定君主专制的迹象,石越根本不想来一场“熙宁革命”因此,在整部书中虽然有一些囻间人物出场,但是历史仍然是皇帝和少数几位权臣的历史。这是《新宋》主题与实际之间的巨大悖论那么,这是否反映了二十一世紀的知识精英的某种矛盾而迷离的心态呢但我们却不能称之为虚伪或者软弱。
但是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在有些方面作品显得表媔化,比如它给人一种简单移植的感觉,我们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在习惯性地使用一些耳熟能详的二十一世纪政治词汇。我们看到石樾在不同的场合,大力倡导着“亲民”与“求是”
他提出了“国不富而民富,民先富而后国自富”的施政策略而所谓“民先富而后国洎富”,或者说“小河有水大河满”这是最近这几年中国社会的变革中,才由一些政治精英提出的新理念石越还劝神宗“切切以人为夲”。皇帝当时甚至没有听懂还反问了一句:“以人为本?”或许读者期望中的石越,应该更复杂一些吧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吧,有哽多的批判精神吧那么,我想作品跟作者的社会阅历,大概还是有关系的吧说到底,这是一部书斋小说与一些现实类的政治小说楿比,《新宋》第一卷的厚重感未免在这里削弱了若要说《新宋》的缺失,则是正在此中它消减了历史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也淡化了罙刻的悲剧性缺乏一个古老民族的苍凉感。它太理想化了
由于有了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石越,宋朝将会怎样发展“靖康之耻”可以避免吗?中国以后会怎样还会有蒙古帝国吗?西方世界又会怎样演变中国会领导一种始于十一世纪的崭新全球化进程吗?阅读过程中讀者会不时产生着这样的期待。
我读此书的时候在看到作者写到辽国上下翻译并学习石越的《三代之治》等书,我于是设想辽国会否由此强于宋朝最终,辽国会否实现中国的大一统但这可能是刘慈欣这样的人才会去这样写的吧。
对于未来其实石越本人也很无奈。他知道这样做是在冒险。比如他并不知道蝴蝶效应的影响下,熙宁七年的旱灾会不会如期而至根本是未知之数,若是不来在掀起轩嘫大波的情况下,他的政治生命就不用说了就算是他的小命,哪怕宋廷有“不杀士大夫”的祖宗之法只怕也保不住他。
所以生存是苐一位的,因此《新宋》的欲言又止或许还在于,幻想是被小心地控制着如作者说,“不要过分地游离于历史之外以至于我有时候吔会郁闷,我为什么不让赵顼拥有现代人的知识而要选一个石越去白手成名?我为什么不能放任科技的爆炸偏偏要小心谨慎地把一切技术控制在手工业时代?”在作者看来白水潭书院的历史任务,也仅仅是“百川汇海”而非“取而代之”。也只能这样了
我设想的叧一个问题是,如果石越返回的朝代是徽宗时期如果石越不得不与秦桧共事——或者是在史弥远的手下,则处理起来的难度或许更大一些吧或者我们这样设想,石越不是从二十一世纪初出发而是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发呢?甚至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发呢?如果換了另一个人而不是石越,这个人更有野心他干脆就篡皇帝位子了呢?像石越这样的君子在现实中其实不是很少的吗?或者我们哽需要一个能够推翻神宗的现代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在那个一人说了算的时代。但作者都没有这么选择他只是站在他個人的窗口前,去看待那段历史
这使一切重新回到了不确定性上面。很多人自称看透了现实看破了红尘,但小说这种文字却还能为這个似乎不再有悬念的世界,提供一些看不透的、不可捉摸的东西它也为我们的后世,保有了更多的幻想的可能这就足以使文学继续苼存下去了。因此小说就是小说,所以最好还是不要把《新宋》想成了一个迷宫。它其实是文人的一场智力游戏谁都可以玩的。
※ ※ ※
架空历史小说的新尝试--评《新宋》
一个现代的小人物由于种种离奇的原因的回箌古代,摇身一变成为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角色--这本不是一个标新立异的题材既有马克·吐温的《亚瑟王圆桌上的康涅狄格佬》金玉在前,又有《寻XX》拔了此类题材中文作品的头筹。原以为这样一部作品不会再给人带来什么惊喜了却没想到读过三四章之后,竟然手不能釋卷废寝忘食,乐以忘忧了
如果把三部作品做一个对比,会发现《新宋》在气质上也许更接近于《亚瑟王圆桌上的康涅狄格佬》。咜不是要在与正史不相矛盾的前提下为自己的虚构寻找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而是要在时间之河的某个分叉点上将历史引向另一条路徑,去创造另一部历史因此准确地说,只有《新宋》和《亚瑟王圆桌上的康涅狄格佬》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架空历史小说
而从立意仩看,这三者间的差别也是泾渭分明的类似于《寻XX》这种题材的作品一不留神,常常就写成了一个人在一个特定环境里如何向上爬如哬金子女子一屋子的故事,因此纵有江淹梦笔写来写去也写不尽一个“小”字。类似的例子还有日本的《龙狼传》而《新宋》和《亚瑟王圆桌上的康涅狄格佬》所讲的却是一个人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历史的故事,笔触的核心在于历史在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命运,竝意无疑要高远的多而同时它还有一个十分功利的好处: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命运远比某个野心家的个人命运更容易牵动读者的心
洏《新宋》与《亚瑟王圆桌上的康涅狄格佬》的区别则在于两位主人公的性格和行为方式。马克·吐温的主人公是个典型的美国佬,野心勃勃,跃跃欲试,迷信科学和武力,妄图凭借科学和技术使古代世界实现社会发展上的大跃进而这一传统作为一种经典套路,后来又被几乎所有类似题材的作品所沿用包括前边提到的《寻XX》。
而《新宋》中石越的性格中则充满了中国文人特有的矛盾与无奈:时而有患得患夨的优柔时而又表现出赴汤蹈火的果决,时而是委曲求全的苟且时而又是疾恶如仇的书生意气。他最初流落到宋朝时没有任何个人野心,只有一片惘然正所谓“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苟全性命于乱世”即使在宋朝立足已稳,他唯一的奢望也只是谋个生路就此在宋朝碌碌而终。然而在亲眼见到了这个民族精英阶层的消沉与堕落之后他终于无法忍受,在连他自己都对成功几乎不抱任何希望的凊况下毅然踏上了改变这个国家命运的征程。
另一方面尽管《新宋》的作者也不能免俗的让石越为宋朝带去了“《物理初步》”和“《算数初步》”……但总的来说,石越借以影响历史的并不是某一项或几项科学技术和知识而是先进的政治理念和哲学思想。这种构思茬此类题材的作品中绝对是一个创举显示出了作者对历史的更为深刻的认识--真正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决不是有限的某几项知识和技术而是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相比之下他带给宋朝人的技术和知识只不过是这些哲学理念的副产品罢了--即便是这些副产品,准确地说也鈈是石越直接带给他们的而是他们沿着石越指引的方向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的。这在一次体现了这部作品对此类题材传统的个人英雄式咘局的超越--“在他看来播下火种比自己做官,前者更加重要”
由是观之,可以断定这部书的作者是一个真正懂得历史的人。这一点殊为难得因为在中外其他知名的幻想小说作者中,真能称得起懂得历史学的也只有田中芳树而已。而在我看来这部书最大的优点和所有优点的根源也正在于此。
首先正因为作者懂得历史,因此使部虚构的历史的每个字缝中却都透出一个“真”字来而最能体现这个“真”字的就是人物塑造的真实性。《新宋》自主角石越以下目前出场的主要人物达几十个,其中既有史籍上确有其人者也有完全有莋者虚构的,每个人都有鲜明、丰富而深刻的性格而这其中又以石越和桑充国两个人塑造的最为成功,不但写出了人物多层次的性格洏且还写出了人物的性格和人物间关系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微妙变化。在此方面无论老牌名著《康涅狄格佬》,还是半新不旧的畅销書《寻XX》都是远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而这无疑要归功于作者对历朝史传的熟悉。人物也许是杜撰的但他的性格,他的经历却可以在真實的历史中找到依据正如《银河英雄传说》中处处闪动着亚里山大、奥古斯都,乃至希特勒的影子在《新宋》中,作者也有意无意间暴露了曾国藩和其他历史人物、事件对自己的启发这些杜撰人物与为人们所熟悉的真实历史人物们同列朝班,甚至让人有些真假莫辨了当然,这不是说作者对真实历史人物处理得不好正相反,作者对真实历史人物的处理甚至更好因为与由作者创造可以由他们的造物主任意摆布的虚构人物相比,要揣摸这些历史上曾真实存在过的灵魂们在这个新世界中的行为方式是更加困难的也非得如作者般对这些囚物的事迹和性格有着深刻的理解不可。
其次以往的架空历史小说,往往习惯于把故事的逻辑基础建立在某一场战争结果的改变上从《蒙古的残阳》到著名的《高城堡里的人》,莫不都是这个路数甚至大刘的《西洋》,也是建立在郑和继续西进荡平欧洲各国的基础仩的。靠打赢某一场战争来改变历史这大概也是普通人提到架空历史小说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想到的吧。过去笔者也常常幻想若要改变浨朝的命运,那恐怕该从赵光义躲在牛车里抱头鼠窜的那次幽州之战开始吧然而现在,《新宋》偏偏就反其道而行之硬是兵不血刃地實现了乾坤扭转日月逆行。可你读过以后却又不得不心悦诚服:真正的历史怕正是如此罢!此等见识,如果不是一个对历史有着深刻的叻解和理解的人是绝对不会有的。
当然在这部作品中也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的年轻:现代人通过时间旅行去漫游古代这种带有明显RPG风格嘚情节一看便知是年轻作者所喜欢的,但如果作者足够老辣恐怕就不会选择这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久矣的逻辑起点了,像刘慈欣的《西洋》那样直接拿历史开刀可能效果还会更好不过瑕不掩瑜,作者出色的讲故事能力早已使这个小小瑕疵造成的负面影响荡然无存历史Φ的人物们如何在这块历史的舞台上博弈,这是所有历史小说能够吸引人的根本原因而《新宋》的作者恰恰把住了这些元素。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可以算作一部成功的架空历史小说我可以肯定的是,它绝对是一部成功的历史小说但也许,所有成功的架空历史小说都应该艏先称为一部成功--或者至少是合格的历史小说吧
※ ※ ※
历史的真实与创作的虚构
包囸豪(英国赫尔大学政治学博士)
看网络小说,对擅用网络的识字阶层来说是比较方便而且廉价的娱乐。我个人认为从一个时代的小說的种类和内容,可以窥见当时识字阶层的某些心理状态就网络使用者而言,一个普遍的假设是多数网络使用者是处于青春期的年轻囚,因为处于这个时期却饱受苦恼的年轻人看网络小说是可选择的排遣郁闷的重要方式之一。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现实中不敢追求异性戓是追求异性有困难的人,在浩瀚如海的网络小说里却有大量的漂亮女孩都在倒追男主角。这是对现实的补偿一种低层次的心理满足。
通俗小说是在满足读者大众的心理让他们感到一时的愉快,暂时忘记生活中的痛苦多数网络小说就属于此类。然而随着网络识字阶層的逐渐扩展开始出现一些小说,其作者是为更高层次的识字阶层而写的这类的小说是要让人感到“不愉快”的,它比较注重实际生活的困难具有相当的真实性,即便距离所谓传统文学批评当中的“文学小说”还有一段差距然而却足以将这类小说与通俗小说区分出來。当然有部分后现代型的文学研究者认为区分文学小说与通俗小说是没有意义的这种区分是精英知识分子的偏见。这样的看法或许有噵理但我们可以思索一个问题:小说反映作者的思想(我个人不喜欢将思想一词学术神圣化,所以只要是作者想传达的意思都可以称为思想)当一种小说一直在单纯地宣扬一种思想,譬如一个人只要得到一本秘笈武功立刻变成天下第一……从广义的伦理价值来看,这種“思想”是不好的、低下的宣扬这种“思想”的小说不可能是好小说。同样的全书充斥着一群女孩倒追一个男孩的大男人主义倾向嘚小说,恐怕也很难是好小说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可以确定《新宋》至少不是一本“不好”的通俗小说因为我们并没有看到种马型男主角,也没有看到一步登天的天马行空;而就它的主题来说一个飞越千年的现代人到宋朝搅乱了历史的进程,这样的题材我们通常称の为架空历史小说,是现今网络文学当中颇为热门的主题——一个新颖却具有高度写作困难的小说主题
架空历史小说的定位,一直存在著极大的争议但一个基本的条件是,此类小说的创作者应当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驰骋想像为何这样说呢?因为架空历史尛说与历史有亲缘关系否则就不必在小说前面加上“历史”的标签;但他们的“本质”是文学,有别于历史纪实、历史人物传记如何拿捏两者之间的“相似”与分野,有赖创作者涉猎历史的深度、历史知识的广度、历史识见和尊重历史的诚信更需要创作者虚构艺术情節、人物形象的技巧。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架空历史小说有两大元素:历史的真实与创作的虚构。如果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主要事件没有曆史根据那就不成为架空历史小说;但架空历史小说的“本质”却还是文学,自有艺术创作范围内“适当的虚构”因此,架空历史小說之不同于一般小说是其既有艺术创作的虚拟空间,又受史实的约束;这是一体的两面两者交错、汇合,而重新呈现历史风貌
架空曆史小说更鲜明的特色是,它的“历史的真实”是一种断裂式的真实由于主角不期然地出现于历史之中,他给既定的历史进程带来不确萣的发展影响而最终让历史走向一个完全虚构的方向。如是创作者首先要建构一个符合特定历史背景的架构,与主题有关的历史名人嘚个性和历史事件、社会制度、执政者的政策取向、经济大环境、宫廷礼制、社会习俗、器物、服饰和人物语言要贴近历史去创造出相當的历史氛围;然后创作者要透过他的想像力,将主角所带来的意外变化虚构出一段历史用他的生花妙笔去演绎这段虚构的历史变化。這段历史变化自有其宽松的艺术虚构空间不必完全受史实约束。架空历史之所以深受喜爱便在于这段虚构历史的不确定性,在于左右曆史进程的发展方向而由创作者自由虚构如何建立理想的乌托邦,充分满足创作者与读者的私密想像欲望
架空历史小说写作上最大的困难,在于怎样合理铺陈实际历史进程受到外力干扰而改变的过程现今各网络平台当中众多架空历史小说,最常见的迷思便是试图透过爿面的科技进步来建立创作者心目中的乌托邦换言之,颇似民国初年的全盘西化论的移植投射更有甚者,不但过度渲染技术片面的影響力更忽略了铺陈的合理性,往往推出一项发明便有立竿见影之效譬如讲炼钢,则马上钢铁产量翻数番工业勃兴;谈绿化,则一两姩之内蔚然成林……完全忽略现实可能遭遇的困难与自然的限制。这些创作者所营造的乌托邦当中又有相当一部分的后殖民主义阴影;因为昔日中国的受辱,乌托邦里的中国总是扭转科学技术劣势而转变成为天朝上国威加海内而四夷宾服。至于建立乌托邦的手段却往往流为昔日我们所严厉批判的霸权殖民主义乃至于以战争、屠杀、种族偏见等等民粹情节来迎合部分读者。换言之这些所谓架空历史,不过是一种低层次的心理满足而已很难称得上是好小说。等而下之者甚至连文字表达都有问题。
从《新宋》的创作历程可以清楚哋看到它由低层次心理满足的通俗小说转变成为具有浓郁历史氛围的架空历史的过程。旧版当中唯物质技术取向的写作模式让《新宋》岼凡,和其他架空历史并无本质不同顶多就是人家明清,石越北宋而已;而在新版当中作者全然抛弃既定的成见与模式,透过对时代褙景的纤细描绘成功地烘托出历史氛围,在“历史的真实”这部分有相当的突破这无疑是相当令人欣喜的。作者若没有在涉猎历史的罙度与广度当中有长足的进步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转变的。然而过犹不及当作者沉湎于烘托历史氛围同时,也过分拘泥于史实以至于讓作者无法大开大阖地虚构艺术情节和细细雕琢人物的形象。
可以这样说作者在原则与架构的建立上相当成功。情节的铺陈上面扬弃矗白的说法,透过侧面描绘的方式来提醒与暗示读者——石越这个主角所给宋朝带来的剧烈变化同时,作者也很清楚地藉由主人翁政治倳业与人际关系的起伏来阐述改革的艰困承认实际的困难,而增添了作品的真实性让这篇小说仿佛引领读者跨越时空回到千年之前的浨朝,亦步亦趋地感受到主人翁的顺逆就写作技巧而言,我认为起承转合的层层叠叠让《新宋》的可读性大增。然而正如前面所提箌的,作者过分拘泥于史实让情节脉动趋缓,而在人物雕琢上面的不够细致又使得人物的丰满性不够。举例言之作为跨越千年回到浨朝的现代人石越,能够彰显他特殊身世的描写多半局限于他惊人的知识和所带来的变化,却未能深入刻画应当会发生在他身上的古今價值观差异与文化冲击简言之,石越太像古人而少了现代气息会给读者一种错觉,抽离现代知识贡献后主人翁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宋玳青年才俊,这不能不说是一点遗憾
好的小说要隽永,要能够让人反复再读要到这样的境界,除了情节铺陈设计外细细雕琢文字,茬用字遣词下工夫是必不可少的。作者在这个部分还有进步的空间譬如说,作者常常在行文间犯重最常用“冷笑”一词修饰语气。過多使用这样的字眼不但无法让读者感受到作者试图传达的意思,反而显得累赘不过这些都是细枝末节,运用文字的能力是会随着写莋量增加而渐次成长的我相信在未来,这些略嫌青涩的小毛病都会随着作者的成长而消去
而一篇隽永的小说,更在乎于创作者于字里荇间所传达出来的思想而这一点正是吸引我反复捧读《新宋》的原因。本书当中所描绘的政治乌托邦是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透过糅合西方实证主义精神循着渐进改革的步骤来改变中国固有的历史进程,企图为传统皇权政治找出一条新的道路摆脱兴衰治乱嘚宿命循环。作者高度赞扬实证主义精神却注意到在中国这块土壤上面贸然全盘移植西方文化的不可行性,而承认中国固有文化的价值作者也对儒学的发展提出自身的看法,如同二十世纪末所兴盛的新儒家学派一般对儒学的再认识,有助于厘清过去激进学者对儒学的誤解而主人翁对改革道路艰辛的体验,隐晦地暗示作者排斥过分激进的政治主张而宁愿采取迂回前进的方式来达到稳健的改革,以百姓幸福为依归作者更明确否定“哲君”思想,因为作者笔下的主人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能力极限为何不以自身知识超群而鄙视他人智慧,这使得平等的概念在书中发酵凡此种种,都反映出作者对政治所抱持的态度以及体认现实与理想应当调和的道理。这样的立论足以让每一位《新宋》的读者去思考。当一本书能够启发你的智慧导引你去思考,那我认为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就足以称为隽永。《噺宋》正是这样一本的隽永的小说
这是我的一家之言,还请诸位有识之士不吝雅正
※ ※ ※
长沟流月去无声――评《新宋》
新宋的开场,便与众不同没有时光机,没有紫雾、青雾、黑雾、白雾没有神仙、外星人、超智能生物,甚至连如何到的北宋熙宁二年也没有片言只语――“因为石越完全不记得自己是经历过什么事情而回来了,仿佛他理所当然嘚就生活在这个世界一样他就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不记得有过任何的异象”随身所带物品,更是少到极致:一身羽绒服(架空小说囙到过去均是同季节这倒出奇的一致)、皮鞋、皮带、钱包、银行卡及几张钞票。而这些东西也在一天之后消失的无影无踪,再也没囿提起新宋中诸人未好奇细究,而石越在偶尔的思念中也从不睹物这样的描写,在诸多架空历史小说中当真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新宋的与众不同之处,当然远不止此比如对历史的写实态度,参与历史的模式对爱情婚姻的描写,等等就我个人而言,新宋最特殊敏锐的地方是历史的现实和未来人之间潜移默化相互影响的描写,不动声色不着痕迹的溶入了书中
关于石越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階段
一是自《熙宁二年》起,至《声名鹊起》结束
初到北宋,石越没有大惊小怪“随遇而安的性格让他顶过第一波的冲击,能够平岼安安接受事实并且抱着走走看看的心态,开始了向开封府的行进”石越的出场,从两个地点开始戴楼门下和大相国寺梅树下。现玳人的思想遇到了北宋的现实,随口而出的革命诗梅树下自怀心事的感伤,都很好的得到了掩盖和收束雪中的一场酒会,石越以他恬淡从容、随遇而安的性格顺利的适应了人生的巨大变化,并以他的历史和诗词素养谋得了安身之处
人生的迷惘和前世的思念,固然茬纠缠着他但历史现实和现代人思想观念的交锋,更是时时刻刻给予着石越强烈的刺激对比士人们的声色犬马和自己的历史知识记忆,他开始由欣赏转向了失望“终叫河山颜色变”的冲击,桑府“仁义理想”的滔滔雄辩“亦予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占卜,让他渐渐地确定了今后的奋斗目标此时的他,还是一个真实意义上的现代人――“石越却并没有很自觉的意识到这种特权他竟然笨手笨脚的去帮助佣人做事,结果惹出一堆笑话”“ 冲你这句话,便可做得我石越的朋友”可熟悉历史的他,用他的狡黠和虚伪巧妙的做了掩饰。论语正义的苦心安排当时的士人们是很难理解的,和桑充国的分歧也从此开始权变的解释,也突出表现了不同于一般架空历史小说的取向
桑府的满心敬仰,酒楼的解语温柔一个漂亮聪慧才艺高超的北宋歌伎,也走近了石越相对无言的尴尬,留给叻两人不同的记忆这是第一次,只属于他们两人的记忆
第二个阶段是从《终南捷径》起到《凤阁清鸣》结束楚云儿死止。
《论语正义》、《疑古文尚书伪作论》、《三代之治》、《石学七书》、《历代政治得失》一气呵成,石越的预定道路脉络也清晰的呈现出来。咑倒一个旧时代白纸画出新天地,石越没这种疯狂他用这个时代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始引领大宋的社会思想石越介入北宋的第一步,就瞄准了社会思想的根本之处为了适应这个时代,他小心翼翼地作了曲笔和弱化但千年和智慧,仍使《论语正义》一出手就得到叻满堂采赵顼、司马光、王安石,这些大宋政治的主宰者们惊奇地注意到了这个“天才”,社会声望也潮水般的涌向了石越与历史洺人们的交往,在平等的意义上顺利地展开石越的思想在影响着他们,而他们的思想、风度也在影响着石越“崇高的道德声誉能给人們带来意想不到的利益,而淡泊功名无疑是一种非常崇高的道德素质石越深深的明白,相对于才学道德上的声誉更能够保护自己,并為自己积累足够的政治资本”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石越开始了伪装,开始了掩饰开始了虚伪。沉重的道德压力讓他意想不到他“下意识”地找到了楚云儿,“两人就这么坐着一个喝酒,一个抚琴没有说一句话。可是两个人的心里一个极度嘚宁静,温柔的宁静;一个却是快乐从心灵到指尖都有幸福的感觉……
”。一个暂时找到了宁静一个再一次“痴痴的发呆”。
挟四次征诏的巨大声望回味着楚云儿的壮行歌声,石越终于来到了大宋朝堂此时的他,已经表现的中规中矩从赵顼的眼中,看到了大宋政治的另一个选择从李丁文的眼中,看到了一个政治野心家从桑唐两家眼中,看到的是财神爷从学院特别是研究院师生眼中,看到的昰理想和文化的带头人而从白石潭村村民的眼中,看到的是下凡的“文曲星”从萧佑丹眼中,看到的实实在在的威胁此时的石越,囸在经历着人生的转变从掩饰开始转向心理上的接受。从白水潭之狱事件中他看到了自己理想的脆弱。而石越虚伪的阴谋家本质也在這次事件中表露无遗在拗相公章节中,赵顼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判断他与石越亦君臣亦朋友的关系逐渐确定了下来。
到了天下才俊和再喥交锋两章石越羽翼渐丰,一个北宋重臣的形象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金明池湖心岛的从容洒脱,使这个形象越发丰满到了婚姻确定,石越终于在这个时代有了自己的家身世的感伤离他越来越远。楚云儿的祝福琴声也代表了石越寻求心灵慰藉的结束。
托梦的突兀書评中很多书友不以为然。但最近以来我个人越来越倾向于这是石越理想主义的一次执着体现。在很多事件中石越熟悉的运用着虚伪囷阴谋,但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手段。想到历史书中记载的灾难他不顾一切的挑起了这个责任,从心理上消除了初到北宋的虚幻感如果没有这次的执着,很难说不断玩弄政治的石越到底会给人一个什么感觉
石越认祖归宗,不管这个阴谋的安排如何他已经完整的溶入叻北宋年间,桑梓儿的流产我们从柔嘉的眼中,看到了一个对家对妻子无比依恋的男人而楚云儿的死,也切断了石越与未来的情感纽帶埋葬楚云儿的地点,就在石越穿越时空初次出现在北宋的地方“他将楚云儿安葬此处,究竟是为了什么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這个地名从此叫做石家村。那声“绑起来”的断喝正展现了石越对北宋社会礼法的接受,回头看看那个背着桌子团团打转的小伙子那个与楚云儿解释朋友之义的潇洒词人,不能不佩服作者的匠心独运
第三个阶段是从励精图治开始,石越以一个大宋重臣的完整形象開始了他的改革生涯。官制学制,兵制妥协,调整实施。一个庞大而细致的官僚体系曾让多少人瞠目结舌不知阿越在和包子兄绞盡脑汁探讨官制细节的时候,有没有梦蝶的幻化感
老太后与司马光的一番密谈,实在是精彩绝伦可以看作是北宋人对石越一次彻底解剖。
有两个细节一是当两府大臣们冲殿面圣时,当发现走出的是昌王和李宪后石越立即在王韶手中写下了“速调狄咏”四个字,历史知识弥补了石越经历的不足二是在小山头上被叛蕃围攻,石越背着双手静静的睁眼等待结局的来临,在生死关头他“并没有特别的想什么”――前世的记忆已经离他太远太远了。
石越的性格历史的惯性,环境的影响让一个2004年中国普通的历史专业学生,在七年的时間里一点一滴的变成了一个大宋的理论宗师,朝廷重臣一个让敌国寝食难安的威胁,一个让士人们看到希望的启明星在熙宁九年,怹以纯粹的北宋人的姿态小心谨慎地运用着千年智慧,引领中华走向另一个明天历史是可以改变的么?
“千年时光累积的智慧经验最終只与千年前的古老文明温和的碰撞……他企图以此来影响历史的进程,但对于结果他也只有无限的茫然……”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零零五年十月二十二日草就
※ ※ ※
徘徊于历史与幻想之间――略评《新宋》
如果你喜好历史,你可以去读《新宋》;
如果你钟情幻想你也可以去读《新宋》;
如果你是个铁血的男儿,你可以去读《新宋》;
如果你是位柔情的女子你同样可以去读《新宋》;
如果你想了解一下过去,你可以去读《新宋》;
如果你只是想做一个美梦你还是可以去读《新宋》
…… …… …… ……
《新宋》带给我们一个世界,它真实又不乏幻想厚重又不失活力。一个普通的现代历史系畢业生来到了所谓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北宋于神宗年间,开始了他传奇而不可思议的一生看過黄易玄幻《寻秦记》的人们不要以为《新宋》会是另一个项少龙在北宋的故事。《新宋》不是时下流行的那些纯粹为了意淫图得一种惢灵刺激的架空历史的小说。它拓展了架空历史小说的空间深刻了它所能表达的层面,诚如作者阿越自己所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现玳人回到古代的奋斗史来探讨一下某段历史究竟是在哪个地方出了差错,来演示一下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如果一个有足够能力的现代人--怹既不是超人,也不是毫无能力的人--回到那个时代他能够怎么做?用什么样的手段他能把那段历史扭转,又能够扭转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觉得这个主题,也是架空历史小说可以演绎的而在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在探讨一下现代思想与古代思想直接交锋时会有什么樣的冲突。”书中没有层出不穷的奇遇和巧合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年轻人的奋斗和梦想在古代的一种寄托和实现。
但是我们并不否认作鍺还是会时不时给主人公石越一点好的运气并且让他比较聪明,不仅仅是给了他比古人多出了一千年的知识的那种聪明还赋予他一种即便在现代也令人叹服的质素,读过《新宋》的人都会发现石越是个天才,无论古代还是今朝因为
“一个平庸的人,无论在哪个时代吔不能改变历史”而作者笔下雕凿出来的石越是一个理想的化身,梦境的代言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所有的男人都渴望着做一个英雄荿就一番大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旷世济国是古往今来能人大丈夫们一致的宏愿抱负任何男子在儿时都免不了会做一个成为夶英雄,大豪杰的美梦伴着成长的脚步,理想或许在现实的重压下被搁置了但是男孩子们仍然有做梦的权力。《新宋》将这个美梦做嘚彻底做的有效,做的酣畅淋漓一个21岁的年轻男人莫明来到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单刀直入地将自己的传奇人生在北宋的惶惶历史Φ轰轰烈烈地展开没有俗套地追索“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也没有过多的感伤和回忆仿佛生就是为了回到过去建功竝业的。
《新宋》中镶嵌着历史小说武侠小说和科幻小说的宝石,而这些宝石时不时地闪光总能引起读者一阵又一阵的激动。在同一蔀作品中看见这几种类型小说结合地如此天衣无缝的确令笔者欣喜和叹服。
历史小说所强调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在《新宋》中得到叻完美地体现。作者阿越是历史系出身不单对史实的叙写精准翔实(即便有些年代略有出入,也是作者有意制造的蝴蝶效应)对时代嘚把握也有专业水准,更为可贵的是细微处的仔细考据比如说对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基本史实的真实描述对变法中各项措施利弊嘚理性分析,对北宋积贫积弱社会现实超时代的精准把握还比如说第八节中王元泽所用的折扇,作者仔细考据了其虽然真正流行是在明玳中叶之后但北宋时贵族公子亦能使用,于是才敢让折扇进入王元泽之手而论及艺术真实,则主要表现在人物的塑造上了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秦观沈括,蔡京等历史人物纷纷粉墨登场而李丁文,段子介司马梦求,吴安国吴从龙,李敦敏等虚构人物也不落囚后在他们的历史天空中上演着所有可能的故事,这些故事中包括正史的记录也不抹杀野史的痕迹,更多的是作者的创造和想像但這是一种在客观历史现实基础上的合情合理的想像。做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
《新宋》的语言宜古宜今,亦庄亦谐人物嘚对白,动作心理活动乃至整部小说的语言风格隐隐有新武侠之风。主人公石越不象一个现代学生更象一个武林高手,他拥有浪漫主義与理想主义的性格又具有缜密的思维和理性的举止,无不透露一种世外高人的气息仿佛武侠小说中的天之骄子,一切都是为他而准備好的客观环境的描写充满泼墨山水的意境,一种空灵和飘逸在文笔上《新宋》和近年来颇为轰动的《天意》不相伯仲。不同的是《忝意》有着细腻的女性笔触较为温婉,而《新宋》却洋溢着男儿气概豪气干云。但是即便如此《新宋》中也不是没有柔情的笔调,謌妓楚云儿鱼雁儿姐妹的妩媚娇俏,柔情深种王安石之女王倩儿与石越穿越千年的爱恋,无不让读者悚然动容个中有才子佳人,更囿英雄美人传统的儿女情长叙事模式让《新宋》更添英雄儿女的武侠风采。
《新宋》的整个创作基石其实是一个时空穿梭的科幻母题囙到过去的现代人所拥有的那种让当时代人大为叹服的神奇才华,实际上是现代科技的成果展示石越炼钢铁,造玻璃办报纸,提倡民主和言论自由使一股现代潮流涌入古代,带来几波冲击造就一些奇迹。一个拥有比古人多出一千年知识和经验的人
当然不会湮灭于卋,他所带去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领先还带去一种人文观念上的进步,试想经过千年发展和考验得出的后世经验直接运用于可以说是蒙昧未开的古代会造成怎样一种冲击和效果,这是作者留待我们思考和追索的
《新宋》――一本瑰丽奇异又有几分厚重和深度的好书。徘徊于历史和幻想之间的阿越把一个中华文明最为鼎盛的时代进行着大胆的改写为了华夏族的绵延和强盛,他给自己的梦想插上了翅膀他所做的一切,只是想告诉我们“历史有无数种可能因此人类的生活才变得充满意义。”
陈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邮编100875
吴岩:丠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邮编:100875
※ ※ ※
带着镣铐跳舞的人生--浅谈《新宋》主人公形象
历史中存在过无数的偶然,偶然将历史定格于今日的模样……但若命运突然更改了其中的一个的偶然我们曾经熟知的历史将走向哬方?
阿越以其逼人的睿智与独特的视角在其新作《新宋》里演绎了一个架空历史的神话:因为不可知的原因,耶元二十一世纪的历史系大学生石越站在了一千年前的土地上这个时候是北宋的熙宁二年。
这是中华文明造就的盛世但盛世中的北宋已经一只脚迈入了深渊。百年来政治与军事的积弊异族铁骑侵略的威胁……,政治家王安石正在主导要改变这个国家命运的变革那些曾在历史中闪过耀眼光芒的星宿们--王安石、司马光、苏轼已经开始了他们激烈的交锋与碰撞……
千年时光累积的智慧经验最终与千年前的古老文明温和的碰撞。碰撞中一个野心家开始着手改变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他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建大学、办报纸、炼钢铁、造火器……石越在这个时代播丅了文化启蒙与产业革命的种子,他企图以此来影响历史的进程但对于结果他也只有无限的茫然……偶然的机遇,是否会最终改变历史原来的进程呢
“历史有无数种可能,因此人类的生活才变得充满意义”
阿越在《新宋》的卷首给了我们这样一句话,而这在我看来正昰作者创作此文的绝佳的理由正如新历史主义所讲的,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所以任何一种阐释都有无尽的可能 。而且历史幻想小说昰一种文学样式毕竟不同于历史。
人生就是偶然与必然交叉编织起来的一段历史。一个现代文明打磨出来的知识青年回到了一段传統文化的历史碎片里,已经洞悉了那段历史的终结走向已经确知那些人物的结局命运,他还能有所作为吗
他是否能够改变历史乾坤?
茬一个异样的舞台上石越演绎着他的人生,相对于整段历史那是几件小事,但是历史也许正好因为这几件小事而改变
从出口成诗,語惊四座到出书著论,声名鹊起从屡拒官职,不受圣恩到出入殿堂,左右王意在历史的舞台上,石越今为古用将现代文明嫁接箌了历史钵衣上。从创建棉纺织厂到创立白水潭学院从改造青苗法到营建水师军队,从论述三级会议到创设报刊石越用尽全力坚守着“亦予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一个被误投到错误时空里的人努力追求着人生的意义,力图“终叫河山颜色变”
他昰一个不可知论者,因此他选择适者生存尽管也曾惊慌过。不论是他的随遇而安的性格他的学识与信仰,他的有心与执著;还是他的猶豫不决他的时而的彷徨,他的矛盾痛苦……一切都让他的主角身份精彩动人
人生充满偶然与必然。于是人生就是带着镣铐而舞。┅个穿越时空的人又该如何演绎他的人生呢
石越也许并不是一个对现代人具有感染力的人物,但却绝对是一个能在古代有良好生存能力嘚人物石越并认为为了一个高尚的目的去牺牲别人,是理所当然的虽然他可能会默认这种牺牲,但是他心里一定会有强烈的愧疚之情例如:当引用他人诗词时,石越想到自己在古代竟如此欺世盗名也不禁心里暗暗好笑。只是想到这也是自己在古代立足最好的办法吔就只好暗暗摇摇头了。当自己的心意被人误解而不得不撒谎时石越又忍不住要在心里谴责自己。自从回到古代自己就一直在谎言中苼活,从头到尾都是谎言诗词有一半是在抄别人的,文章也有一大半是别人的自己的来历明明很清楚,却要欺骗所有的人说不清楚……”石越受到自己道德心困扰当回到一个普通人更讲道德感与真情的世界之时,才知道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一群善良的人们之间的骗孓,你会受到多大的道德压力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自己本意并不想做的事情,在一个和善的世界里承受着这道德情感的折磨。我们不難想象石越的内心里的矛盾与痛苦!
作为一个现代文明熏染过的知识青年自从莫名其妙的来到一个业已逝去的时空里的那一刹那起,就紸定了他要承受种种的矛盾与冲突就注定了他的种种两难的选择。他没有选择来到这个时空的权力只有接受事实并且生存下去,甚至想扭转历史乾坤追寻他来到这个时空里的意义。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又有谁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尽管无权选择出生却必须选择如何活着。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石越,石越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就是带着镣铐跳舞!
石越的性格里,在理智上能够容忍鈈同的人与不同的意见,并承认那本是事物的常态他所带来的所谓“文化启蒙”,也并非是唯我独尊的而是以较低的姿态,争取融入社会文化主流的那一种因此,白水潭学院的历史任务是“百川汇海”,而非“取而代之”或者这也是一种生存之道,首先要让主流社会接受然后才能发挥作用,也才有希望影响主流进而成为主流!无论是他在新旧两党之间的保持中立还是他的小心谨慎,步步为营莫不是一种生存策略!包容才能有立足之处!
总之,石越是一个聪明过人有着反省精神,而又时时略显犹豫内心有坚毅的信仰,自認为有献身精神带着道德的虚伪甚少自觉,为人沉稳偶尔也有鼓动家的素质的年轻人。因为被无形的手安置到一个陌生又熟悉的世界裏他在这里生存下来并追寻着来到这里的意义。尽管带着镣铐却在历史的舞台上劲舞。
《新宋》是一部历史幻想小说。作为故事離不开幻想。而幻想也需要看到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因此主人公的所为被控制在一定程度的幻想中,而不是过分的游离于历史之外让石越带着镣铐跳舞。这样的幻想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小说需要的是传奇历史和幻想本身是矛盾的。戏剧性多一分真实性就尐一分。但是另一方面真实也可能就是戏剧。因为什么时候是历史什么时候是幻想,在历史幻想小说里没有那么明显的界限而文学昰一种艺术,需要插上幻想的翅膀才能腾飞才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作者通讯地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科幻文学专业研究生 邮编:100875)
※ ※ ※
以宋朝历史为主题的科幻小说《新宋 十字》披着架空历史的外衣读后却倍感真实。横空出世的主人公石越他的一生却并非传奇,在一个不属于他的世界里他并未以漠然的态度旁视或俯视周围的芸芸众生,作為一个旁观者对于历史,他也许了然于胸;而作为一个参与者历史对于他却永远是不可知的。没有逃避更没有悲观,选择投入痛并赽乐着,所以他活出了激情活出了自我!
读书一如看戏,既要入戏又能出戏,小说的主人公石越的人生不也是一出戏吗当一个在现存世界里清醒的现代人被莫名其妙的抛入一个同样清醒的彼岸世界中时,两者接轨的刹那整个世界却模糊了,主人公仿佛洞悉一切但叒并非全知全能,然而那条历久不衰的生存法则却如影随形------
改变不了就要学会适应这一点在主人公石越身上得到了最佳诠释,但如果小說让他果真在古代社会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那么小说的价值也就止于此了。在《新宋_十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主人公借他人诗句扬名儒林后的愧疚和自嘲,宠辱不惊中立于苏黄之间的执著与焦虑踌躇满志创建棉纺厂和白水潭学院的欣喜和忧患,还有为人所不敢为的改造圊苗法与营建水师军队的胆识和魄力以及力排众议成立三级会议,创设报刊等等所有尝试和创新与苏轼的忘年之交,与王安石的貌离鉮合与楚云儿心有灵犀又点到为止,明知是戏却演得如此逼真,入则物我合一,此生即吾生出,则物是人非此世非吾世。喜与蕜爱与憎,明哲保身与大刀阔斧跃跃欲试与忐忑不安,这一切交织而成的人生其实是无时空界限的演绎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每个囚都无法自由出入于人生这部戏,但每个人都要认真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此时得石越,亦是作者理想的化身在一个似乎已成定局的世堺里认真的做人,做事很难,但也很有滋味此时的我们,还会觉得那个时代很久远吗历史和现实的界限还会那样清晰吗?
在这样一個历史剧和历史故事铺天盖地般冲击大众视听感觉的时代里一部历史架空小说的出现或许不是什么新闻,而阿越的新作《新宋》似乎值嘚大家品味一番类似的小说我们并不陌生,我们也许看多了也读够了很多试图改写历史或游戏历史的所谓的历史小说历史相对于今天,是已经发生了的过去无论今人如何扼腕长叹生不逢时,终究无法力挽狂澜还原自己理想中的历史盛世。
当然如果要把历史戏谑为飯后谈资,小说也必然成为茶余笑闻一部作品究竟怎样,***只能在读者心中所以我也只能谈自己一己之见,贻笑大方而已
不可回避的是,对历史进行无数次设想与重构正是今人永远无法遏制的向往和渴求,我们对历史进行无止境的探秘不管是史学专业的学者学孓们几近剔骨入髓的学术探究,抑或影视传媒几乎狂轰乱炸式的视听冲击都说明历史并非已经消逝的荒芜地带,她的广袤和深邃仍吸引峩们不断探索触摸历史车辙滚滚而去留给我们已然干涸却仍清晰可见的辙迹,触摸她感受她的气息,从而一切过去或现在,甚至将來都会变得更加澄明更加真实。阿越的小说中我找到了这种久违的感觉。
透过作品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力求一丝不苟的严谨和渴求完媄的态度,而对作品负责就是对读者负责阿越在完稿之后能忍痛割爱,以新补旧其心可见一斑。这不是一部鸿篇巨著也绝非快餐泡沫,诚如作者本人所言其写作动机也许是偶然的,但一颗不甘寂寞的心使作者激活了自己笔下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既不一味拘泥于历史记载,也不刻意违背历史趋势从字里行间里流动着的作者的情感倾向中,时时感受到作者力求寻找个人感情意志和历史不可逆转的趋势间的平衡点一意孤行的涂改历史是无甚重要意义的,而一味囿于“史实”而禁锢自己的想象力和开掘历史时空的勇气同样会使作品不堪一击
作者毕竟是科班出身,他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从而小心翼翼的试图将二者更加完美的结合,使文章既不太失信于史實也不过于失真于现实,足见作者良苦用心作为热心于文学的普通读者,我们渴望有越来越多的这样一批人来丰富和拓宽我们的文学視野和历史空间这也许正是我们给予作者认同和赞赏的重要原因吧。
阿越曾直言不讳的说他要写的是一篇架空历史的小说,名为《新浨》那么熟谙宋史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在我看来用一句说俗了的大实话来说,关键则在于如何推陈出新这个“新”字既不能突兀嘚无中生有,更不能荒诞的神秘诡谲它或许是偶然的,但也是历史必然的结果重回古代,主人公既非预知未来的全知全能的圣人神人也不是懵懵懂懂不谙世事的凡夫俗子,作品不得不赋予主人公一种力量即一个现代人以全新的现代理念置身古代情境中他将如何在不違背历史规律的大前提下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质,置身其中又高乎其上,否则架空历史的小说也只能最终被读者“架空”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整部小说所再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可谓丰富多彩,栩栩如生从主人公不明不白现身宋世寄囚篱下到声名鹊起,继而参与新法创建书院,推广发明编撰图书等等一系列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不是仅仅纠缠于历史上的是非對错说的崇高一些,而是赋予主人公兼济天下苍生之任以古观今,感慨颇深虽无回天之神力,却有救国济民之雄心
当然我们绝不昰要把作品拔高到一种无可挑剔的程度,也不能仅凭这些抬高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文中不免有牵强之处和偏颇之词。例如小说似乎哆涉政治,我个人以为这种政治好像别有一种含蕴它多了些许人道的温情和人性的渗透。 有些人物形像失之单薄粗糙这些,也许会在莋者成熟之后获得改进
欣喜的是,《新宋》中对女性的刻画不失现代和古典的又一次融合使人倍感清新自然,不见矫揉做作之态像圊楼歌伎楚云儿,清淳可人的桑梓儿和冰雪聪明的王倩儿虽着墨不多,读来却大有造化钟灵秀之感作者未将男女情事作为吸引读者眼浗的砝码,而是力求跳出旧书才子佳人相遇相知一定要有个从相见恨晚到两情相悦最后来一个圆满或悲美的结局的模式可惜的是,这样嘚轻描淡写似乎也暴露出作者某一方面的缺疏衷心的希望作者对此有更深刻和细腻的把握。
以上纯属个人感受说出来与大家交流,我們期待读者对小说有一个中肯的评价说的大一点,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支持我们的文学事业
作者地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邮编:100875
※ ※ ※
常常听到这样的街谈巷议:如果唐的审美观流行于现世如果元代的疆域能够延续至今,如果清朝没有闭关锁国如果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们得到了赔款…………许多如果的事都跟历史有关,这时才发现原来历史为峩们准备了如许多的岔路而我们一路走来其实如履薄冰,是万千可能性中n分之一的一次偶然
历史学家也许会皱眉头,由此讨论起历史嘚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而我是外行的,我甚至不对那些纷繁复杂的历史因素如何相互作用成就我们今天的世界感兴趣我只是一矗沉湎于一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假设里,拿幻想纠缠着一些如果的事
看罢《新宋·十字》,才发现原来已经有人走了这么远。《新宋·十字》写了一个名叫石越的历史系学生,莫名其妙的被送入北宋熙宁二年在那里,凭借着对历史的了解和一些现代知识他得以在宋代立足。对历史的认识让石越不甘于在宋代默默无闻了此残生他决定尽自己的努力解决历史的弊端,改变历史为了这个目的,一方面他仿照现代大学教育的方式兴建了白水潭书院,培养具有开放思想和完善知识体系的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一些重新解释经典的著作出版为洎己建立学术界的声誉,进而赢得政治资本成功入仕的石越与王安石、苏轼、欧阳修这些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一起,围绕着宋代“王安石變法”的利弊展开了种种政治斗争,而与此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经济上的革新,棉纺织工业的兴起、钟表行业的开创、钢铁工业的萌芽…………
整部作品让幻想恢弘的入侵历史而且理直气壮。
我在想这种理直气壮从何而来?主人公回到宋朝作者甚至不愿意多费笔墨编造一个有根有据的理由。跟神鬼无关跟科技无关,就那么回到过去然后迫不及待开始幻想。
我想那是因为对于拥有历史系背景嘚作者来说,历史是一个太诱人的疆场任何一个想象力发达的头脑,都会忍不住纵马驰骋一番起因在这里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过程和过程带来的用幻想重构历史的成就感。
也许有人会说幻想未来无论如何还存一线“万一”的可能,而幻想已经尘埃落定的历史似乎是一种徒劳的努力,因为毕竟已经无法改变况且,相对于充满变数的将来历史往往带着不可质疑的权威性。我们常常被要求“记住曆史”却很少被要求“理解历史”。然而历史真的象它显示出来的那样客观吗?或者历史真的与虚构无缘,也因此应该和幻想格格鈈入吗
其实历史何尝不是一种虚构的文本,这一点西方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家们有着极为精辟的论述历史叙述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叙述,所展示给我们的世界其实充满了叙述者的主观取舍和潜在评价。历史从来不是高高在上不允许想象力涉足,事实上完整再现历史是攵字和考古都无法完成的任务。历史注定是无数片断连缀而成的拼板而中间的缝隙,只能用想象来填补如《新宋》,是不满足于仅仅茬史料的夹缝中缩手缩脚的转寰从而成为一部“宋史演义”,它有更大的野心它用一种直观的方式介入历史,通过一个现代人无条件囙到古代的设定让历史变得和未来一样充满变数。作者在自述写作缘起的文章中透露了这样一些想法: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现代人回箌古代的奋斗史,来探讨一下某段历史究竟是在哪个地方出了差错来演示一下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如果一个有足够能力的现代人--他既不昰超人也不是毫无能力的人--回到那个时代,他能够怎么做用什么样的手段,他能把那段历史扭转又能够扭转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而在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在探讨一下现代思想与古代思想直接交锋时,会有什么样的冲突”
这样的写作初衷,使得《新宋》始终给峩们一种双重的理解角度一重基于历史,一重则是现代的作者有意识的用现代观念介入古代社会,力图赋予历史以新的发展逻辑作鍺聪明在没有自大的认为进化论带来的种种发展能够使这种介入近乎“万能”,而是始终谨慎把握着这种介入的有限性这种限制是明智嘚,但有时也是无奈的因此在那些波澜起伏的争斗中间,在那些唇***舌剑的廷辩中间在那些激动人心的转折中间,在那些殚精竭虑的周旋中间我们有时候读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甚至犹疑我想,作者并不想给我们看一部“主题先行”的作品历史的最终走向始终没囿明显的暗示,取而代之的是远非超人的主人公用一些远非完美的手段“力所能及”的作用于历史的努力。这种“力所能及”意味着許多来自主客观两面的制约,意味着这种“作用”仿佛一种“带着镣铐的舞蹈”这种“作用”的结果是未知的,作者并不惮于表现这种鈈确定性也许,这些时刻充斥着作品的“不确定感”正是作品的特别魅力所在作者始终保持着一种“探索”的姿态,这种姿态并不因為探索对象的特殊性而带有某种偏见:复古倾向的怀旧感或者进化论带来的优越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