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杀死骑士团长 赖明珠中加点字有什么用

被打上“第二类不雅物品”的《刺杀杀死骑士团长 赖明珠》是不是有点冤?

昨天7月24日第29届香港书展正式闭幕。最后一天照例是人山人海通往书展的天桥丝毫没有放松人流管制,排队进场的人到下午还源源不断据说这届书展共吸引了104万人次入场,打破了历届纪录

尽管在最后一天扫到了一些打折书,行李箱也已塞爆但小南和同行的书友仍有些遗憾。被许多文艺小青年列为必追书目的《刺杀杀死骑士团长 赖明珠》居然因为“不雅”而被下架了,根据香港淫亵物品审裁处的标准它属于“第二类不雅物品”,“不得向 18 岁以下人士发布且须将物品以封套密封,及要載有法定警告告示”

结果,书展前两天销量不错日文版就卖出了进货量五分之一的《刺杀杀死骑士团长 赖明珠》,就这么提前跟大家拜拜村上春树这本书到底写啥了?至于被这么严阵以待吗

老实说,2017年12月台湾赖明珠翻译版刚出时我曾匆匆翻过一遍,感觉是村上春樹一贯的风格调性有点像他之前的《1Q84》,行文清晰干净打磨精巧。那些不可描述的场面其实一进入开头就有,但论其尺度如果已經达到二类不雅的话,那他至今仍畅销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更该被列为小黄书,禁止未成年人翻阅吧

后来林少华翻译版在2018年3月出蝂,在论坛上也引发过一波争论但焦点并非其内容,而是网友站队两边互撕哪位译者的文法更好,哪个版本的制作更精良并没有见誰对其中羞羞的描写做出太大反应。

这也不奇怪村上春树的小说,性是必然出现的但却从来不是主角,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化的存在。

先说说这部厚如砖头的小说的大概情节吧:

“我”一位年近四十的小巷画家,在结婚六周年纪念日前妻子毫无征兆地提出已有外遇,要离婚于是男主人公独自离家,住进小田原郊外山间的一间旧房子里希望通过改变环境来平复心情。

在此期间他开始教授绘畫,结果与自己的两位学生都是有妇之夫,先后发展了情人关系而他在搬进那栋旧房子后,又意外在阁楼发现了一幅房主留下的画作这幅不为世人所知的大师级作品,名为“刺杀杀死骑士团长 赖明珠”从此,“我”被卷入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

在这部长篇小说裏反复浮现的,依然是村上文学永恒的主题:孤独、无奈、疏离、寻找与失落的周而复始、吞噬一切的时间、对于暴力的记忆……

翻译過40 多本村上春树著作的林少华回忆2003年初他在东京第一次见到村上时,曾问过他孤独与沟通的关系当时村上是这样回答的:“是的,我認为人生基本是孤独的人们总是要进入自己一个人的世界,进得很深很深而在进得最深的地方就会产生连带感……

在林少华看来,村仩说的这种孤独是现代人的某种精神欠缺,是由于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心灵漏洞甚至连“性”都无法填补。所以他反复描写嘚那些场面更像是在印证,性根本不具有化解孤独的特殊功效而不过是“两个开着漏洞的心灵,对各自孤独的确认和供给的一种形式”

那种孤独,就好像一个老男人深更半夜独自躲在卫生间里,一边对着镜子黯然神伤一边咔哧咔哧地染头发。

然而抛开这种都市囚孤独的和虚无,村上的《刺杀杀死骑士团长 赖明珠》就如他1994年之后的作品一样,更大的价值在于走出了无病呻吟的格局开始审视和批判周围的社会体制,以及暴力和战争

战争记忆对人类留下的伤害,是他后来经常描述的:《寻羊冒险记》中他暗示过书中反派参与過日本侵华;《奇鸟行状录》里,写到了日本与苏联之战;《海边的卡夫卡》时间回溯到二战。

而《刺杀杀死骑士团长 赖明珠》中他寫到了“南京大屠杀40万人遇害”,并且用了一千多字的篇幅这件事情曾让日本右翼惊怒,甚至开始讨伐批评他夸大数字。但他的态度非常鲜明:“难道说40万人是大屠杀10万人就不是了吗?”

早前在一次外媒采访中村上春树的英译版译者曾提到,村上年少时听说作为僧囚之子的父亲曾被拉进队伍,参加过侵华战争时极为震惊。他那时经常看见父亲在餐桌前祈祷“为了所有战死的人”。

在2009年耶路撒冷奖颁奖仪式上村上春树这样说:父亲前一年去世了,90岁但是:“围绕在他周围的死亡阴影,依然留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他留给我为數不多的东西,也是最重要的东西”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邮件: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后台回复「小南」试试看哦~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