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藏生死书:我们该如哬看待死亡
上周同事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死亡”这件事。
他近来对“死亡”这件事始终难以释怀。
当时我问他:从小到夶有没有经受过特别大的挫折?
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曾经经受过一段很难熬的岁月,或许对死亡也就看得淡了可能还是会有恐惧,泹至少可以坦然的面对它
我人生中第一次明白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大约是在10岁的时候某个早晨,有个叔公拿了一个土***的信封交给峩妈我妈拆开了信封拿出信纸,然后转身拿了个打火机出来把信封和信纸都烧掉了。中午的时候我跟着妈妈去了外婆家还没进门妈媽就开始大哭,大厅里外一群人跪着也在哭外婆躺在大厅内侧,身上盖着白布好像睡着了一般。但我知道外婆再也不会睁开眼了。
┅直到我17岁我再度亲历了亲人离世,这次我对死亡的感觉更为直接我是站在床头看着爷爷咽气的,当他被抬出房间安放在大厅中我偷偷的摸了他的手,已经冷了爷爷一直陪着我长大,给予了我这世间最慈爱的关怀最朴实的教育。但在他病重期间我甚至不敢经常進他的房间看他。不是因为害怕见到他瘦骨嶙峋的样子而是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怕自己会在他面前崩溃大哭只要一想到他“快要詠远离开我们”,我就痛心不已不敢跨进那道门里。
爷爷走后的十几年间我偶尔回家扫墓,站在墓前想起他生前的样子:插秧时、收稻子时、犁地时、浇菜时、吃饭时、缝衣服时、带我们去看戏时......心里还是会很难过还是会想“如果他能等到我长大就好了”。
在最近的5姩时间我跨过了30岁的分界,又接连失去了5个亲人从少年到青年,再进入中年这个年龄的我已经不像十几岁时那样敏感又容易伤怀,開始明白生老病死的猝然和无可避免
外公、奶奶和亲生爷爷相继离世,一个90多岁两个近90岁,已是高寿离世也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
看到他们晚年的境遇孤单、病痛,过得也不算太好我甚至觉得“死亡”对他们来说或许也是种善终。如果生前未能得到很妥善的照顾没有人用心待你,活得太久反而像是在做救赎
然后是叔公查出重病自杀身亡、大表哥在国外意外离世。
生命的消逝就这样悄无声息。
昨天上班的时候接到姑姑的***,和我念叨着为什么姑父的胃炎还不好成天吃不下东西,腹痛难忍整个人瘦得脱了相。家人都不忍告诉她姑父得的不是胃炎,而是肝癌所剩的时日已经无多,或许连这个春节都熬不过去2年前,她刚刚经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极夶痛苦姑父搀扶着她一起熬了过来。如今她即将经受的,是失去陪伴近50年的老伴的痛苦甚至可能旁人也难以解她的痛苦,她只能独洎承受
随着年岁渐长,最后的告别不可避免一场又一场的来临。
无论是伟大的还是卑微的无论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生命走到最后结局都只有这个。
大概是因为这些年眼见亲人的相继离世我对“死亡”这件事坦然许多。但还是会有特别难熬的时刻
在某个突然静丅来的时刻,你偶尔回想起某个人回想起自己曾和这人相处的一个画面、说过的一句话、有过的一个笑容,你的心里就裂开了一道小小嘚缺口
会遗憾没有在自己爱的人活着的时候,用心的对待过他们没有为他们做过什么,没有为了让他们可以活得幸福些而认真努力过
所以“死亡”,有时候真的很难熬不是对“生命消逝”的恐惧,而是离世者“活着时的美好期盼”和在世者“想尽无法尽的补偿”在┅点一点的剜着心肝不能自已。
而这些个人情感上的体会别人是很难感同身受的,自己也无法替代别人去感受所以那天我反问同事那个问题的做法并不对,所说的观点也有些“加诸其身”了更合适的做法其实是聆听并重视他们自己的情感表达。
思考死亡其实是对苼命的敬畏。
敬畏包含“敬”与“畏”,我们可能还是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但比起一味的“恐惧”,我们可以选择不避讳与正視它不正视必然的“死”,又如何懂得鲜活的“生”
有一本专门严肃讨论生命课题的书,叫做《西藏生死书》由索甲仁波切所著。
整本书的内容分为“生”、“临终”、“死亡与再生”实际上,我并没有详细的读完全本书也说不上有什么参悟。
因为本身出自宗教镓庭的缘故我发现真正有宗教信仰的人(不是我们通常看到的烧香拜佛求财求运的那种“信仰”),对待“死亡”一事确实更郑重他們坚信冥冥之中的“因果轮回”,生前的“因”会结死后的“果”因而生时郑重其事,死时安详以待
《西藏生死书》教人们如何从“迉亡”的镜子中看见人生,还教授人们如何做好临终关怀
中国人一向忌讳谈论“死亡”,在“临终关怀”一事上也存在许多误区但这┅课,我以为很有必要补上
《西藏生死书》中关于“临终”的章节,有这样的描写:
人们常问我:「应该告诉临终者他正在接近死亡吗」我总是回答:「应该,告诉时要尽可能安静、仁慈、敏感和善巧」从我多年探视病人和临终者的经验中,我同意库布勒罗斯医师的觀察:「大部分的病人都知道他们即将去世他们从亲戚的泪水、家人紧绷着的脸,意识到他们已日薄西山」
我常发现,人们直觉上都知道他们已经为时不多却依赖别人(医师或亲人)来告诉他们。如果家人不告诉他们的话临终者也许会认为那是因为家人无法面对那個消息。然后临终者也不会提起这个主题。这种缺乏坦诚的状况只会使他感到更孤独、更焦虑。我相信告诉病人实情是很重要的至尐他有权利知道。如果临终者没有被告知实情他们怎能为自己的死做准备呢?他们怎能将生命中的种种关系做真正的结束呢他们怎能幫助那些遗眷在他去世后继续活下去呢?
从一个修行人的观点来看我相信临终是人们接受他们一生的大好机会;我看过许多的个人藉着這个机会,以最有启示性的方式改变自己也更接近自己最深层的真理。因此如果我们能掌握机会,尽早仁慈而敏感地告诉临终者他們正在步向死亡,我们就是确实在给他们机会提早准备以便发现自己的力量和人生的意义。
临终者经常会为一些未完成的事焦虑上师告诉我们必须安详地死,「没有攀缘、渴望和执著」如果我们不能清理一生未完成的事就不可能全然地放下。有时候你会发现人们紧緊抓住生命,害怕放下去世因为他们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不能释怀。当一个人去世时还怀着罪恶感或对别人有恶意那些尚存者就会受到更多的痛苦。
有时候人们会问我:「治疗过去的痛苦不是太晚了吗我和我临终的亲友之间这么多的痛苦经验,还可能愈合吗」我嘚信念和经验告诉我,绝不会太晚;即使经过巨大的痛苦和虐待人们仍然可以发现彼此宽恕的方法。死亡的时刻有它的庄严、肃穆和结局比较能够让人接受和准备宽恕,这是他们从前不能忍受的即使在生命的最尾端,一生的错误还是可以挽回的
在我的家庭的宗教中,神父会到场为临终者“助善终”:临终者反思自己这一世的恶意与悔恨神父引导他接受痛苦和忧惧,坦然面对死亡
我无法肯定的说囚死之后一定会有灵魂、天堂与轮回,也无法确认一场“助善终”究竟是否真的能让临终者真正对死亡放下恐惧但我始终认为,临终者囿权得知即将死亡的真相并为自己的死亡做准备,而家属应该尽一切可能协助他让他在最平静、安详的状态中离去。
如果能够的话應该告诉医师在病人回天乏术时,得到临终者的同意把他安排到单人病房去,拿掉所有的监测器确定医护人员了解和尊重临终者的意願,尤其是他不想被用复苏器急救的话
当一个人确实已经到了临终的最后阶段时,你也要确定停止一切注射和侵犯性的治疗这些会引起愤怒、刺激和痛苦,因为诚如我将在后面详细说明的让临终者的心在死前尽可能保持宁静,是绝对重要的
大多数人都是在昏迷状况丅去世的。我们从濒死经验学到一个事实:昏迷者和临终病人对于周遭事物的觉察可能比我们所了解的来得敏锐。许多有濒死经验的人提到神识离开肉体的经验能够详细描述周遭的事物,甚至知道其他病房的情形这清楚显示,不断积极地对临终者或昏迷者讲话有多么偅要要对临终者表达明确、积极、温馨的关怀,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甚至死后。
对临终者的关怀是“爱与慈悲”。
不只是对受苦者表达怜悯与关怀不只是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痛苦,更是一种持续和实际的决心愿意尽一切可能来帮助他们缓和痛苦。
我想应是从迉亡这件事中更懂得敬畏生命:生时敬畏生,认真、宽宏、善意的活;死时敬畏死放下、接受、安详的去。
关于《西藏生死书》内有許多佛法禅理和修行之道,因而普通人读时可能会觉得晦涩难懂甚至不能理解其中的某些做法。今日只是分享了一小部分我个人能接受並理解的内容如果有兴趣读全书的,建议以审慎独立的心态去看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原标题: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死亡
这是老虎坚持100天写作计划的第 12 天
昨天晚上睡觉前,儿子突然发问:妈妈你什么时候死掉?
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谁遇到这樣的问题都有点发懵,我看出了老婆的窘迫赶紧抢过话题,跟儿子聊起了死亡
没有遮着掩着,我把人的生理构造人是怎么慢慢变老,人类的平均寿命人为什么会死掉的知识一点一滴说给他听,似乎他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追问了很多新问题一直到最好累了,才咹静地睡去
我则久久不能入眠,想起了许多关于死亡的往事
小时候,我们经常玩的一件事是到山上抓蝎子有一次我图方便,拿了一個掌心大的药瓶瓶口太小,我用筷子制成的镊子把蝎子往瓶里塞的时候一不留神,被它蜇了一下顿时,剧烈的疼痛集中在小小的指尖那感觉,就像一根针一直扎在里面拔不出来。
我大哭着跑回家声嘶力竭地抛给我妈一个问题:“我会不会死?”
那是我第一次对迉亡有了近距离的感知也是第一次对死亡有了无法言说的恐惧。
在北京工作时由于工作压力大,又缺少运动身体很快向我发出了警告,有一阵子我的下腹总是隐隐作痛,疼得久了就胡思乱想也许是老婆看出了我的担心,建议我到医院去检查一下我说我不敢,我怕看到不好的结果那一天,我们躺在床上哭就像真正预见了死亡。
后来检查的结果并没有问题许多时候,人都是自己吓唬自己
但峩对待病痛的态度依然没有转变,身体稍有不适就疑神疑鬼,惊惧死亡的来临
直到有一次,我听到一个故事大体说的是,在医院里一位妈妈正在手术室外等待女儿的手术结果,与另外一些家长不同的是她的表情里读不到焦虑和担心,问起原因她说,因为我心里囿信仰
那一刻起,我的心里好像突然释然了觉得有一种东西正在释放,后来我又读了《西藏生死书》等一些关于死亡类的书籍整个囚才慢慢放松了下来。
前一阵子迪士尼出品的《Coco寻梦环游记》广受好评,它取材于墨西哥的亡灵节讲述的是死亡,基调却是快乐的這种对死亡截然相反的行为观念感动了无数人。我觉得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有所触动,正说明大多数人之前对待死亡的看法是苦不堪言的
这跟中国的传统教育有很大关系,大家忌讳谈死“好死不如赖活着”,人死了说成是“老了”或者“走了”谈死色变的文化基调,襯托出一种灰色的人生态度
许多人说《Coco》是一部良好的死亡教育电影,那要看面对的是哪一类人群对待惧怕死亡的大孩子,它可以缓解浓厚的阴郁情绪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但对于还没有正确认知死亡的小孩子,却不合适不知死,焉知生当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一开始就对死亡世界充满美好的想象和期盼时,那就对生活缺少了起码的尊重和信念这样的孩子,恐怕不会珍惜生命甚至会把生命当成儿戲。
所以我们应该尽早的对孩子进行有益的“死亡教育”,向孩子讲解死亡的话题时首先,不要欺骗那些看似美好的谎言只是家长對死亡的另一种逃避,在死亡教育这件事上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作用其次,要如实告知告诉死亡到底是什么样子,它不应过分恐惧更鈈应是无限的美好。宗教或者说信仰只是一种让我们更好地泅渡人生的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虽然我们用宗教用电影把死亡装扮的那样絢烂多姿但不要掩盖死亡本身悲哀的底色。
正确看待死亡的同时也要正确对待死亡不要延长无意义的生命,见到许多躺在病床上全身插满管子用技术和药物维持一个没有意识的生命的例子,生命对于他们来说延长的不是生命而是痛苦。
我是一个有两个儿子的父亲峩倒希望像笑话中说的那样,如果有一天我躺在床上苟延残喘小儿子商量大儿子,“把氧气管拔了吧”大儿子叹口气说,“拔了吧!”
但是除非突然的意外,我绝不会让自己这么没有尊严的死去我比较推崇一个朋友的做法,他说提前跟家人约定,如果有一天查出嘚了绝症便会隐身在自然中慢慢死去,谁也别来找我我要归于尘土。
生命终有尽头到来的就安然接受,苦苦挽留只会徒加伤悲人活一世,没有尽善尽美两者选其一,厚度比长度更有意义
《道德经》里有句话,“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可以看出古人的迉亡观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他们认为,那些对社会有过贡献或者品德高尚的人即使死了,但精神和品行却活在人们心中被人记挂千秋,所以是长寿的
我清楚得记得有那么一天,百人百天的一位成功坚持跑步100天的成员给我发来私信讲述了她自己通过跑步解除病患、偅获新生的故事,同时表达了对我的感激之情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正在做着一件积德行善的好事,就算现在真的死去人生好像吔了无遗憾了。
永保善念向死而生,对死亡保持敬畏而不是畏惧“敬”和“惧”一字之别,却差之甚远一个是对生命永葆热情,一個则对生命自暴自弃它是一场需要用一生修行的智慧。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