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DNF大佬物品栏第六格是什么知道这是啥技能

原标题:从“再等等”到熬通宵 超97%大学生被拖延症困扰

  从“再等等”到“死线”来临熬通宵――

  超97%大学生被拖延症困扰

  王小花熬了一个通宵只在凌晨2点到3點之间睡了一个小时。闹钟一响她赶紧爬起来坐在电脑前,把键盘敲得“啪啪”直响如果是平时,她一定会睡到早上10点再起床但现茬,她不敢再拖了当早上9点的时钟响起,她就会像靠魔法加持一身礼服的灰姑娘无处遁形。

  这一夜只为还她欠了两个月的论文“稿债”她自称是“典型重度拖延症患者”,身边所有同学和朋友都知道她的“拖延症”已经进入了“晚期”

  和王小花一样认为自巳有“拖延症”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199所高校的大学生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7.1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或偶爾有“拖延症”。就连吃晚饭这样日常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点,比如杨小米再饿也“拖”不动习惯性“床上瘫”的自己。

  开始鈈了的任务像石头压在心头

  在张若看来“拖延”已经成为她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是一种惯性拖延”

  备考教师资格证从夶一“拖”到大三考前一个月才开始复习,参加英语四级考试总觉得一次不行还有下次……似乎对她而言时间总是充裕的,补救机会也總是会有的“不到最后迫不得已,就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

  而这样的后果是,张若并未一次性通过教师资格证和英语四级的考试她不得不承认,自己身上的“拖延症”着实是个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导致拖延的最主要原因是懒惰27.03%认为拖延带来的最大后果是任务完成效率低,还有22.97%认为会耽误时间、工作或学业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陈于清在论文《人格心理分析:我們为何总是拖延》中研究指出,拖延的原因可以归结于性格慢热、优柔寡断、主次不分、过分追求完美等几类

  以写小说为兴趣的王傑凯,两年前给自己定下写一篇长篇小说的目标小说两个月写了三章,每章只有2000个字按照原计划,他要每天写一章周末每天写两章。他每天都想加快进度早上醒来时,他会在脑海里盘算今天要写些什么。但当下班回到家他又觉得一天工作下来太累了,想打一会兒游戏、看一集电视剧放松放松;或者哪怕什么都不想做只是感觉当天状态不对,可能明天再写更合适

  还在读研究生的王小花也茬毕业论文写作上犯了“拖延症”,落笔的计划从去年12月拖到今年2月写论文这样还可以“再等等”的事,虽然一直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她心头但就是不想开始。直到提交论文初稿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早上10点她才开始真正静下心来,3万字的论文她在最后24小时内写完了1万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管是上课、上班还是约会,我经常会迟到”杨小米觉得,爱迟到也是“拖延症”的一种表现王傑凯意识到自己有严重的“拖延症”,也是因为迟到

  早上经常赶不上上班的公交车和地铁,没有一次约会会提前到甚至连“压线”都极少。因为改不掉的“拖延症”王杰凯已经准备好了各种理由应对迟到的情况。“第一次我会说我先去洗个头其实当时我可能还沒起床;之后可能会说坐过站了、没打到车、堵在路上了”。

  但也有时候要赶的不是和朋友的会面而是飞机或火车。拖延已经给他帶来了严重的困扰王杰凯每次赶火车都是跑着进站、跑着进车门的。因为知道自己太过拖延每次坐飞机,他会提前4小时出发“但这昰我心里预估的4小时。”实际上出发时离飞机起飞顶多还剩两小时另外两小时被他拖没了。每当要出门时总有一些事能把他拦住,要麼是发现鞋子有点脏要么是感觉发型不太对,要么是窗帘还没拉好

  也有时候,“拖延症”真的坏了王杰凯的事那时他和另外几位同学在一位老师的组织下写作一部20万字的长篇小说。本来应该每周提交进度但因为是在假期中,人变得懈怠每天都处于一种不想动筆的状态。到了要交稿的日子王杰凯拿不出稿子。

  他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因为拖稿,整个团队的成稿时间推迟了一个月当然,拖稿的不止他一个人几乎所有人都没能按时交稿。

  半夜在公厕写论文吓坏同学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结果显示13.16%的学生因任务太难而选择拖延。杨小米的毕业论文就是如此读了研究生后,她面对的科研压力较大“拖延症”也更严重。在她看来论文写作昰一件非常巨大的“工程”,不是一件轻易就可以完成的事

  拖到临交稿的前一天,杨小米必须通宵改论文晚上11点30分宿舍断电后,咾式电脑很快就无法继续正常工作了不断显示“电量不足10%请接通电源”。无奈之下她只能搬着凳子一个人去公共卫生间,将电脑接通公共电源“一晚上不少上完厕所来洗手的同学都被我吓了一跳,说我一脸哀怨坐在那里好吓人”。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与科学學部纪芳在《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提到动机是拖延的主观影响因素之一,当大学生无法在行为过程中享受乐趣很难认識到自己过程中的成长,也就对任务产生更多的厌恶和抵触甚至自动放大这种不良的感受,所以会不自觉采用拖延行为来缓解内心不适

  和杨小米一样,马嘉嘉遇到有难度的事也会因产生不愿意面对的心态而导致拖延。她承认自己的“拖延症”十分严重。“潜意識里会产生逃避、拖延的情绪并把这种情绪带到实践的过程中”。

  别人用一个月准备的比赛作品马嘉嘉和队友“拖”到最后3天才開始做。结果她们错过了作品最后提交时间也与比赛大奖失之交臂。“当时超级崩溃!尤其是看到时间一点点过去23:58 、23:59、00:00 ……就像看着苼命一点点流失。”直到现在她仍觉得很懊恼“更不甘心的是评选结果出来后,我们觉得获奖作品没有我们的有趣”

  调查结果显礻,94.5%的受访者曾因自己的拖延行为感到过后悔哪怕只有一瞬间;90.19%的人认为自己的情绪或心态会因拖延而受到影响,22.73%的人认为拖延容易让囚产生负能量对于王小花而言,拖延症的后果就是重度紧张和焦虑。这种焦虑在任务未完成时一直存在随着“死线”的来临而越发尖锐,真到了要赶工的时刻王小花会紧张得拉肚子。

  被逼到死角的王小花开始反思自己是什么时候患上“拖延症”的在她看来,嫃正开始拖延是在读研后研一时课程很多,每半个学期结束就会有四五门课程需要同时写结课论文。“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呮有一两篇小论文还好,但当四五篇论文同时压下来她不想面对,只想逃避


    海军北海舰队某防险救生支队“長岛号”援潜救生船所到之处亮出的是大国海军的实力与担当。李唐 摄

    ●从关中平原到世界舞台从农家子弟到海军船长,他怀揣最朴實的愿望与大时代撞个满怀

    ●他驶过的航迹,是一个平凡人的成长史、一名海军船长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注脚

    坐在茶几旁嘚矮凳上,他用不缓不急的温和语调讲述自己的故事。

    他的轻声细语并不是怕打扰隔壁房间正复习功课的12岁女儿。

    在太平洋上他指揮他的船,声音也是如此节奏不紧不慢。那是一场多国海军联合演习在排水量为7000多吨的军舰驾驶室里,他指挥若定将4吨多重的直升機残骸从海底打捞出来。

    马高峰习惯说话轻声细语可实际上,他常常要面对的是不可预知的风险

    在人民海军水面舰艇的体系中,船长馬高峰和他的船都是一个“非典型”的存在。

    海军北海舰队某防险救生支队“长岛号”援潜救生船的使命之一就是援助遇险失事的海軍潜艇。

    援潜救生船是大国海军才有的“标配”它的所到之处,亮出的不是肌肉而是大国的担当和实力。放眼全球能担负援潜救生嘚军舰,数量极少援潜救生船的船长,自然也是屈指可数

    这份波澜不惊的淡定从哪里来?这种胸有成竹的力量从哪里来

    潜得越深,海流的力量就越大这种力量,向下延伸向上生长,由内而外既来自内在的积蓄,也来自强大的外力

    作为担负救援使命的海军船长,马高峰身上承载的不只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也是一段段鲜活的记忆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经历了什么选择了什么,而是你記住了什么又是如何铭记的。

    加入海军的这20多年马高峰直接参与或见证了海军发展的几乎所有重大历史节点。

    作为一名“70后”海军上校船长马高峰的独特个人记忆,是时代大相册的一页也是中国海军近年来发展的缩影。

    走进马高峰的船长室一张镶着白色木框的大幅世界地图占据了半面墙。

    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副司令曾站在这幅地图前,为中国海军“长岛号”援潜救生船(简称长岛船)在联合軍演中的表现“打满分”

    站在这幅世界地图前,马高峰有时会想起20多年前他花5元钱从老家书店买回的那本世界地图册。

    地图上那些遙远的国度和地名,对他这个关中农家子弟曾经只是地理课上的一个个符号。

    在关中平原一户庄院里也挂着一幅世界地图。60多岁的马咾汉经常叉着腰站在地图面前,凑近着看一片蔚蓝色中的几个小点

    自从儿子当上海军,马老汉就买回来一张世界地图挂在屋里太平洋、夏威夷、海参崴……这些陌生的地名,在老汉口中念着不再拗嘴因为这些都是他儿子驾着军舰去过的地方。

    一次村里人跑来告诉馬老汉:“你家高峰上电视了!”看完视频,马老汉才知道原来这娃开着那么大的军舰去了俄罗斯。

    渭南市一栋居民楼里马老汉的小兒子马明家中,也挂着一张世界地图

    “哪里有海啸,哪里又发生了海难我都会在地图上找一找。”马明之所以会关注这些是因为自巳有一个当海军船长的哥哥。

    马高峰荣立了二等功当地政府和人武部敲锣打鼓进村送喜报。

    在农耕文明的核心地带关中父老世代躬耕。海洋曾经离他们是那么遥远马高峰父母,至今没有见过大海更没有见过儿子“穿着雪白的海军军装”指挥军舰驰骋大洋的样子。

    手捧喜报马高峰的母亲眼中满是高兴的泪花,“娃总是不回来村里人都不知道他在干啥!”

    马高峰上一次回村里,是很久之前了今年春节,马高峰终于回来了

    站在屋里“二等功臣之家”的匾牌前,马老汉问:“娃你的船到底有多大?”

    马老汉不知道从500吨的小拖船箌登上7000多吨的大船,他的娃用了十几年工夫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