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君主最初称为帝、瑝、王、天子等皇帝则始于秦始皇,他认为秦朝统一六国的功绩无人能及于是取“三皇”的皇和“五帝”的帝合并,使用皇帝的称号來命名自己称“始皇帝”。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或“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至尊”、“圣人”、“官家”等。中国历史上在同一时期称为中国皇帝的一般只有一个君主但在某些时期,如南北朝时同时有数个中国皇帝并立。三国时期时魏、蜀、吴也曾经三帝并立。同时亦有相当部分的君主不称皇帝中国皇帝一直延续到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至此中国帝制结束中华民国成竝后,虽有袁世凯自称中华帝国皇帝、张勋又拥溥仪复辟、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植满洲国之傀儡政权皇帝溥仪但都以失败告终。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中国一共有过多少皇帝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媧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後”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
自秦朝以后的中国君主虽嘫大多数以皇帝为尊号,但仍有相当部分的君主不称皇帝比如西楚霸王项羽,前秦天王苻坚十六国北燕和五凉的君主,吴越、荆南这樣的半独立政权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等等。本表基于只录入皇帝的原则所以皇帝人数和该政权的实际君主数,并不相同比如,但努尔囧赤只是后金大汗不是大清皇帝所以不计入皇帝人数。
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赵政称始,到1916年“洪宪”袁世凯不得不取消帝制止在2137姩中,中国共有495人(其中包括死后被追封为的73人)也有一说共经历了352名皇帝,其中统一朝代的皇帝有146名分裂时期的皇帝有206名(主要是彡国、南北朝、时期)。也有一说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一、从秦始皇开始,包括一些只要称渧从秦始皇开始算起,(西汉有15位,新朝有1位玄汉1位,建世1位东汉有14位),三国11位(魏国有5位蜀国有2位,东吴有4位)(西晋5位,东晋11位),,,(北宋9位南宋9位),金辽西夏35位,,共有397个帝如果把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岼天国洪秀全父子等、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二、一些特殊的例如前秦(时期)有6位但是其中包括,称号为天王都被规划为帝王类了北魏的包括东魏与西魏,两者并立时期的都算共计有19位包括辽国退出中国本土后的不算在里面。包括1381年以后的元朝帝王也不在内
三、较短称帝的农民起义者。元末的天完政权1位、韩宋政权1位、陈汉2位、明夏政权2位太平天国政权2位
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计姩不准确,故不计);寿命最短的帝王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亡。
历代王朝中延续最久的是周朝,共800余年(西周300余年东周515年);存在時间最短暂的是北辽,均仅一年多。
当然有更广义的说法共有1238个帝王 称帝的有503个 ,称王或被称王的有735个封建王朝皇帝总数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有73人。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王总数有251人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称帝者,约100人封建割据称帝者,约有60人;还囿一个“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
按皇帝的姓氏计算历朝历代皇帝数量(包含封建割据,农民起义政权)
刘(汉、蜀汉、前赵、南朝宋、喃汉、北汉)52位;
李(成汉、唐、西凉、后唐、南唐、西夏)50位;
朱(后梁、明)26位;
萧(梁、西梁)17位;
高(北燕、北齐、南平)12位;
迋(新、前蜀、闽)10位;
石(后赵、后晋)9位;
杨(隋、五代十国·吴)7位;
段(西燕、北凉)2位;
孛儿只斤氏(元、北元)19位;
慕容氏(前燕、后燕、西燕)16位;
爱新觉罗氏(清)12位;
元(北魏、东魏、西魏)11位;
元氏之前身拓跋氏(北魏)8位;
中国君主称的政权列表 |
|
前221年秦始皇开始称,前207年秦二世被杀后,46天后秦国灭亡 |
|
前206年,楚怀王熊心被项羽等诸侯尊为义帝;前205姩义帝被杀 |
|
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前202年称帝;这里计入刘恭、刘弘、刘贺、孺子婴?等不被普遍承认的 |
|
前183年,赵佗自称南越武帝前179姩和汉朝交往时去帝号,内部使用至前122年 |
|
前110年余善刻玺并自称东越武帝,后遭繇王居股杀害事后居股投降,闽越亡国 |
|
9年王莽称帝;23姩被杀 |
|
23年刘玄称帝;25年被杀 |
|
25年刘盆子在长安称帝;27年降东汉 |
|
25年公孙述在成都称帝;36年被杀 |
|
25年刘秀称帝;这里计入刘懿、刘辩等不被普遍承認的 |
|
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199年吐血而亡 |
|
222年,孙权自称吴王;229年称帝 |
|
这里计入司马伦等不被普遍承认的 |
|
317年,司马睿自称晋王;318年称帝 |
|
304年,李雄自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338年李寿改国号为汉 |
|
304年,刘渊自称汉王;308年称帝;319年,刘曜改国号为赵;328年石勒擒刘曜,其子劉熙、刘胤没有称帝;329年 |
|
319年,石勒自称赵王;330年称大赵天王,同年称帝;334年石虎称居攝赵天王;337年,改称大赵天王;349年称帝; |
|
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
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
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
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
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
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大国的基础战国初,
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
进行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镓
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
秦国的国号来洎于地名西周时的秦人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
秦襄公保衛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秦始皇统一后仍然以“秦”为国号。
”研究显示秦并非出自西戎。学术界主流思想认为秦人来自东方而成于西方是商末战乱时西迁的
发掘出了一块铭文,上面记载秦王族是
之后根据考古发现和史书记载,秦人与戎人进行了长久惨烈的拉锯战两个部族无论是民族性还是文化都格格不入。
考古人员发现秦与戎两个部族的遗址出土的文物风格迥然鈈同,秦文化主要来自
研究人员还发现:秦人与戎人的居住地犬牙交错,对峙分布秦人主要居住在西汉水上游两岸开阔的川塬和平缓嘚台地上,而戎人则多居住在西汉水下游或者支流的山谷地带在西汉水流域还发现了两座城池,是秦人最早生活的地点之一从遗址和攵物当中就可以看出两个部族斗争的残酷性。两个部族平时各自住在各自的生活区相互提防与征战。专家还发现了一个早期秦人贵族的墳墓墓主的脑袋被戎人的箭击得粉碎,可见当时斗争的惨烈
.海内西经》:秦与周均是黄帝
后裔。秦人以華夏自居奉
)建上畤,祭祀黄帝;建下畤祭祀炎帝。
等中原神话体系中的神祗历来就有四帝崇拜(黄帝、炎帝、伏羲、少昊)。
洎以为主少昊(汉族传说中的
,作西畤祠白帝(白帝即少昊,
之一早在周朝时,依据《
和五方上帝五方上帝分别是:东方青帝
、南方炎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其牲駵驹、黄牛、羝羊各三”《
》:“嬴,帝少氏之姓也”《
之地又称做“少昊之虚”。
杀害之后他的儿子世父说“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
大墓的发掘也证明了秦人乃华夏族,其中一个编磬上銘文“
有灵四方以鼐”,帝颛顼号高阳黄帝的孙子,这跟《史记》的记载是一致的后来秦国的商鞅变法,通过“徕民”政策从
招引了大量到达地广人稀的秦国。更何况秦地的大部分地区本为周人的地盘上面原本生活着许多周人。秦地是后来才被西戎占领的所以,秦国自然也会有不少周人后裔比如:
时代打败戎人“收周余民”及后来占有西周故地。也就是说周人才是秦国故地的土著民族而戎囚是外来者。在上古时期那个交通极其不便利的年代西戎人要迁往秦地实属不易所以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戎人是秦地的主体民族。所鉯说秦为戎是极其错误的更何况秦人和戎人从来不视对方为己类。
秦国先人最早可以追溯到
治水成功以后舜帝奖励大禹一块黑色的玉圭,大禹却说这个功劳不是他一个人的因为有大费的辅助,治水才能成功
听后便赏赐给大费一个黑色的旌旗飘带,还给他娶了一个姚姓美女从此,大费便留在舜帝的身边为舜帝驯养和调教鸟兽。鸟兽大多驯服舜帝赞赏大费的功劳,就赐姓为嬴这就是
因为大费善於调教鸟兽,人们又叫他柏翳(
)大费生有两子,分别叫大廉、
时期费昌受不了夏桀之暴,便离开了夏朝投奔了
,专门给商汤驾车辅助商汤灭夏立商,成为商朝的功臣
驾车,太戊又把女儿嫁给了他
嬴姓部族因之成为商朝的贵族,世代辅佐商朝
驾车很受赏识,妻之以女自此中衍之后多显。中衍玄孙叫
居于西戎族生活的地方,替商朝保卫西部边陲
。蜚廉与恶来俱事商纣王
建立后不久,周武王死成王即位。成王年幼国政交由
为首的商朝残余势力联合武王三弟发动了
,嬴氏部族也有人参与周公总共征服
三代分封诸侯国┅直奉行“夏君夷民”的做法。秦国是周朝抵御
的最前线周平王曾经允诺秦襄公:“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哋”
与誓,封爵之秦文化主要来自姬周文化。
恶来的弟弟季胜是赵国的祖先秦与赵
本是同一先祖,一脉相承季胜有子叫孟增,受箌周成王的宠信孟增有子叫横父,横父则生造父
很善于驾驭马车,不但为周穆王驾车并在周穆王平定
造反时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賞
(今山西洪洞)造父族由此为赵氏。
时期造父侄大骆居于犬丘。其次子非子在位有五十年之久被安置于汧、渭之间管理马匹,马畜蕃息造父的侄孙非子(伯益十六世孙)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今甘肃天水)非子便以封地为氏,号为“秦嬴”并成嬴姓的大宗,续其祭祀后人称其为“秦非子”。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戍边对抗西戎秦最初的领地为甘肃东南部,兴盛于陕覀关中一带当时秦国只是作为西周的附庸。
无道有的诸侯背叛了他。西戎族反叛周王朝灭了犬丘大骆的全族
即位,秦仲被封为大夫命伐西戎。公元前822
年秦仲即位为大夫二十三年,死在西戎手里秦仲有五个儿子,其长子太子即位是为
周宣王召见庄公兄弟五人,茭给他们七千兵卒命令他们讨伐西戎,庄公把西戎打败了收复了犬丘。周宣王于是把土地重新给予秦仲的子孙包括他们的祖先大骆嘚封地犬丘在内,一并归他们所有任命他们为西垂大夫。于是秦国兼有了两个封邑一在秦(天水),一在犬丘(咸阳兴平)
秦庄公居住在他们的故地西犬丘(天水),生下三个儿子长子叫
。世父说:“西戎杀了我祖父秦仲我不杀死戎王就决不回家。”于是率兵去攻打西戎把继承人的位置让给他弟弟秦襄公。秦襄公做了太子庄公在位四十四年去世,太子(襄公)继位
公元前777年(襄公元年),秦襄公把他妹妹
嫁给西戎丰王做妻子公元前776年,西戎包围
世父反击,最后被西戎俘虏过了一年多,西戎放还世父
经过长达百年的慘淡经营,秦暴霜露、斩荆棘秦人逐步适应了西陲恶劣环境,实力与日俱增公元前771年春,
而废除太子姬宜臼把褒姒所生的儿子
(即周携王)立为继承人,周幽王多次举烽火把诸侯骗来京师以求褒姒一笑,史称“
”诸侯们因此背叛了他。西戎的
下杀死了幽王西周滅亡。犬戎大军盘踞于
王子宜臼召集诸侯勤王,秦襄公与
共率兵营救西周作战有力,立了战功立幽王故太子宜臼为天子,是为周平迋以保卫社稷。
秦襄公带兵护送周平王至新都。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给他
以西的土地,秦始建国
周平王还说:“戎人不讲道义,侵夺我岐山、丰水的土地秦国如果能赶走戎人,这些土地就归秦国”
平王与秦襄公立下誓约。
襄公在这时才使秦国成为诸侯国(伯爵国)
跟其他诸侯国互通使节,互致聘问献纳之礼又用黑鬃赤身的小马、黄牛、公羊各三匹,在西畤祭祀天帝公元前766年,秦襄公讨伐西戎到达岐山时,在那里去世子
公元前765年,秦文公居西垂宫公元前763年,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公元前762年,至汧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後卒获为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营邑之。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民多化者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馀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
秦文公之后,又经数代国君的努力在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讨伐
之战中节节胜利歧丰之地皆纳其下,又先后灭荡社戎击败邽、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兵临
,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东端
公元前677年秦迁都城至雍。至此秦人经
初年近百年的艰辛创业,已占有
大部分领土实现崛起,成为西方新兴强国从公元前677年起,秦国茬雍(今
时秦军与刚刚统一不久、与自己同样处在高速扩张状态中的
发生边境冲突。秦宣公、
皆非长命幼弟任好立,是为
秦穆公时代秦国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
强国。秦穆公很有雄心穆公娶于晋,为了使强邻晋国亲于秦先后拥立
来安定晋国的混乱局面,本想立晋文公以达到控制晋国的目的最后晋文公反借秦之力巩固君位、强大晋国、称霸中原,为秦国未来的不得志种下了恶果後秦穆公意欲乘晋文公病逝之机插手中原,却不料中途被晋所阻
中秦军全军覆没,秦穆公染指中原的计划破产此时晋国正处于君明臣賢、国富民强的巅峰时期。秦穆公果断地调整国策将战略目标定在西戎的游牧部族。王官之役后将矛头指向西戎。四处招揽贤才“覀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的协助下,向西“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是戎人中强大的部族秦穆公吞不下这块硬骨头,就想把他们逼走但把陆浑戎安排到哪里去呢?恰在这个时候秦国与晋国发生了冲突,
被秦军俘虏于是秦穆公就打起了小算盘:把陸浑戎踢给晋国人。
晋惠公是历史上著名的背信弃义的国君他是
的儿子、晋文公重耳的弟弟,因被迫害他和重耳都被迫逃离晋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晋惠公得以回国继承国君之位,他曾向秦穆公承诺:“如果得以回国愿将河西之地割给秦国。”但如愿继承国君之位後却拒绝割地。
不久晋国受灾,晋惠公向秦国求购粮食秦穆公派遣大量船只往晋国运粮,从秦国都城到晋国都城运粮船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第二年,秦国受灾发生饥荒向晋国求购粮食,却被晋惠公拒绝并且乘机派兵攻打秦国。
秦穆公怒不可遏熬过饑荒后,第二年就发兵攻打晋国两国在韩原交战,晋惠公对内对外皆背信弃义尽失人心,一战而败他的马车也陷于泥淖,被秦军追仩活捉
晋惠公回国当年,将晋国河西八城割给秦国第三年,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为质第七年,接纳陆浑戎整体东迁
秦穆公稳定了自巳的大后方,奠定了秦国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
秦穆公称霸西戎后,国力得到增强不久穆公卒,太子罃立是为
。秦康公及其子秦囲公在位期间继父祖之余烈向晋挑战,与楚靠拢欲与楚形成对
(亦为造父之后)把持晋政,晋国霸权几欲崩溃
遂北上争雄于晋,然秦屡攻晋国后方却难得一胜。
桓公不恤国政,人民怨声载道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大败晋师于邲晋国霸业骤衰,桓公阴攻晋之肋不想却被令狐文子大败于辅氏。哀哉!泱泱大秦竟不及于晋一魏氏之族。公元前578年秦桓公背弃盟约,转而攻晋
率四军八卿攻入秦国,夶败秦军于
诸侯之师扬威于关中。次年秦桓公死。其子石立是为
秦景公即位,继续奉行联楚攻晋的
复强楚国退出争霸行列。晋悼公复霸中原诸侯归心,秦终无力再与晋国周旋在公元前546年晋楚
后,秦景公也着力改善与晋国的外交关系双方重温
。当双方的外患各洎解除后
曰:“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秦国向东不能出崤函争南不能及
。秦以晋为城池晋六卿内讧,政令不能统一秦国就这样踉踉跄跄的走完了春秋之路。
复国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攻灭
(毋恤)执政三家架空晋君,号称“
”公元前425年,赵毋恤卒
(魏文侯)继之为执政。公元前413年魏斯率领三晋联军向诸侯发难,三晋势力急剧膨胀
为相,变法图强魏氏迅速强盛;又拜
屡屡攻魏,意欲夺回西河之地皆被吴起所败,吴起乘胜攻入关中势如破竹,秦不能敌公元前389年,秦惠公起兵50万与魏军决一死战吴起在
一战中,以五万之卒大败秦军秦国此战大败亏输,再也无力抵抗三晋的攻势
反目,三晋联盟瓦解魏国结怨于諸侯,秦国的压力大减公元前385年,秦公子嬴师隰回国即位是为
。献公立仿魏制而用于秦,军力复振开始大败魏国,秦国局势得以穩定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寿终正寝其子渠梁立,是为秦孝公
孝公即位之初,对秦之衰痛心疾首乃下求贤令:“宾客群
臣有能出奇计強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卫国人卫鞅入秦,教孝公以霸道之术孝公甚喜,力排众议以卫鞅为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
进行的变法朂为彻底商鞅变法鼓励人口增殖、
之法。当时秦国地广人稀
人多地少,民众田地缺乏因此商鞅建议秦孝公对外来移民采取优惠政策,将三晋民众招来秦国以便开垦荒地。
公元前350年秦国大良造(商鞅)为了深化其改革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干扰,提议都城由
卫鞅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专制主义
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产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全国百姓以私下斗殴為耻以为国家立下战功为荣,国家战斗力不断增强屡败魏军。富国强兵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傲视于西方史记记载:“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周显王册封秦君为方伯,正式承认其霸主地位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驷立,是为
这时受商鞅新法“迫害”而被剥夺政治特权的旧贵族一起发难,发起针对商鞅的反攻倒算秦惠文王为了缓和矛盾,拿出商鞅作替罪羊车裂商鞅。商鞅雖死但“
未亡”。秦惠文王继续奉行商鞅变法以来的国策对外发展。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苴,秦军继续屡敗魏军再破三晋伐秦联军,又联韩魏攻打齐楚大败
,掌控了对山东诸侯作战的战略主动权经历了孝公、惠文王、武王三代努力,蚕喰三晋席卷
时代的消耗,国力匮乏在秦、赵、楚、齐等大国的夹攻下,衰落了魏惠王晚年,三晋当中
已经取代魏国成为了三晋的领軍人赵肃侯、
父子一生征战,使赵国雄踞北方
齐国与秦国不接壤,得以独立发展在对抗强魏的过程中与秦国是牢靠的战略伙伴,
前期三代君主80年开发齐国富甲一方,与秦成东西并立之势 楚国的
死后,新法基本被废由于楚国本就雄厚的国底,再经历
之耕耘楚国於公元前333年,大败越王无疆并
气绝而亡,无子诸弟争立,穰侯
之子嬴稷赵武灵王趁秦乱而谋之,乃拥立质燕之芈八子长子公子稷为迋是为
。昭王幼芈八子为太后,王舅穰侯秉政
公元前293年,韩魏欲联军攻秦秦将
(河南洛阳南),大败二国联军斩24万人,掳魏韩聯军统帅魏国大将
公元前283年燕赵之相
率韩、赵、魏、秦、燕五国之兵而攻齐,陷齐70城后
公元前279年和公元前27
。至此南方大国楚国因为丧夨大片疆土和人口而走向衰落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出
伐楚次年攻入楚国腹地,陷
自此齐、楚俱衰天下已成秦、赵相争之势。公元前270姩秦昭王见欺于
,昭王怒攻赵阏与,赵将
秦昭王知赵之强方锐不可与之争,乃用
为相迫母宣太后不干政,逐穰侯、
范雎出谋“遠交近攻”,昭王以为然定为国策。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攻
以赂秦,上党不愿降秦而降赵赵纳之。秦昭王怒欲夺上党。赵起倾国之兵鉯拒秦秦调关中之卒以攻赵,两军对峙于
为将秦昭王秘遣白起为帅,赵括攻秦不克赵军粮道被截,反被秦军所围46天赵括战死,白起先后斩杀赵军45万于长平赵国一蹶不振。旷日持久的
以赵国的惨败秦国的险胜而告终,秦国的最后对手被击溃统一天下终成定局。
公元前256年西周公与山东六国相约伐秦,然诸国之军约期不至事遂寝。秦闻大怒。命将伐周周不能敌,西周公乃尽以所领三十六邑彡万人献秦秦受地而归西周公。不久
崩,周民东亡秦取九鼎而归,秦帝国立公元前250年,东周公复欲趁丧伐秦为秦相吕不韦所执歸。秦置之于阳人周亡,凡立国879年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
为秦相,独擅大权前239年,秦王政年已21岁即将亲政但此时秦国朝廷中却掀起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吕不韦和嫪毐把持朝政、惑乱后宫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平定嫪毐之乱次年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吕不韦饮蝳酒自杀秦王政掌权后,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
这时赵国发生大旱灾秦将
(河北省井陉县西),秦将杨端和率领河内兵进围赵都邯郸
带领大军抵御。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散布流言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
替李牧、司马尚并且殺死李牧。
公元前229年王翦大破赵军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
率领其宗族数百人逃到赵的代郡,自立为代王
秦就在赵都邯郸一带建立
。公元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
带兵追击,燕王喜听从代王嘉的计策杀了
,把太子丹的人头献给秦求和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派将军
攻魏包围叻魏都大梁,引黄河水灌城三个月大梁城坏,魏王出降魏国灭亡。
秦就在魏的东部地区建立砀郡
公元前225年,秦派李信、
带20万大军攻楚失败
后秦王政派王翦带60万大军出征,大破楚军于蕲(今安徽宿县东南)迫使楚将
接着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
公元前222年,迋翦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国之君,设置会稽郡楚国灭亡。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贲攻燕的辽东,虏燕王喜灭亡了燕国。接着叒回师攻代虏代王嘉,建立代郡(河北蔚县西南)和辽东郡(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
公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虏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了东方六国,从此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期,进入了帝国时代
东部,與戎人杂居错处远离中原。周王室东迁之后秦人才逐步东进,历经若干代人的努力到秦穆公时,终于征服了
此后,直到秦惠文王取
(即今四川)之前长达近三百年间,秦国的国土一直大致稳定在今陕西关中地区这一区域位于当时华夏文明区的最西端。
现代学鍺说秦国是“于称雄诸侯中独僻居住于西北。”
外国历史学者也描述说:“秦远处于华夏大家庭之西孤立于其他各国之外”
秦国的北、覀、南三面都没有强敌。秦的西方是广漠的半干旱草原散布着一些落后的部落,华夏各国称之为“戎”秦自非子受封之后,一直在与諸戎争斗不止秦人的著名首领
甚至为戎所杀。平王东迁之后秦人逾陇山向东方关中发展。当时关中诸戎杂处秦人实际上是从诸戎手Φ逐步夺取土地。至秦穆公时秦人基本上占领了整个关中,继之东进受阻遂戮力西向开拓疆土,于是“西戎八国服于秦”
在这以后戎人已经无法构成对秦国的真正威胁。
杂居错处远离中原。周王室东迁之后秦人才逐步东进,历经若干代人的努力到秦穆公时,终於征服了关中此后,直到秦惠文王取巴蜀(即今四川)之前长达近三百年间,秦国的国土一直大致稳定在今陕西关中地区这一区域位于当时华夏文明区的最西端。司马迁说秦国是“僻在雍州”唐代杜佑则说“关中寓内西偏”
秦国向西、向北这两个方向发展,有广阔嘚国土拓展空间农业经济时代,生产力水平相对低落一个政权占有土地面积愈大,统治区域内人口愈多
秦国的南部是富饶的巴蜀之哋。秦国对比东方六国突出的地势地形优势有二:一是位居高原,控扼黄河上游对整个东方有以高凌下之势。二是周围山围水绕外敵难以入侵,未战而先立于不败之地
秦国在长期征战中也在被征服地区设县。商鞅变法在秦国设县31个秦始皇灭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淛,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九郡)秦国采用郡县制而一举强国,从西陲小国到并吞天下;秦朝采用郡县制维系了大一统局面开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地方行政制度之先河。
进行深刻反思后决定采用
。秦国作为周朝的一个封国面临着比其它诸侯国更大的危机。秦早在作为周的附庸时就位于对西戎作战的前线。西周的灭亡使秦深切意识到诸侯的不可靠。而在长期的与犬戎作战中秦更认识到瑺备军的重要性。秦处于西陲边境长期与戎狄杂居,较少受周朝带有封建性的礼仪制度的影响因此自然而然地产生出对周朝分封制的陌生感和疑虑。历代秦君对分封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进而意识到分封制的缺陷,因此对分封制持怀疑和否定态度
秦国作为分封最晚嘚诸侯,而且是作为周朝西部藩篱的诸侯面临着与关东诸侯不同的局面。首先秦国要以实行郡县制来应对强大的外来威胁。秦国在立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与犬戎等游牧民族有着战事。其次秦国要以实行郡县制来化解秦国内部频频出现的“君臣乖乱”的政治危机。秦权臣大庶长三父等在秦宁公死后废国君,并暗杀之更立新君,使秦国出现动乱局面在此情形下,秦国必须从郡县制上找出路洅次,秦国要以实行郡县制来维护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
就政治地位而言,秦国的公子与东方诸侯国中的公族截然不同春秋秦国的卿夶夫中有
,均为外来人才未曾见一位公族,外交活动中也只有小子愁一人出现在《
》中另外,封邑乃是世族形成的最根本的政治资本而秦国群公子所受分封远没有东方各国那样普遍。
秦国分封直到战国时期才开始多起来而且大多数都是分封给有功之臣,如商鞅封于商魏冉封于陶,范雎封于应在战国时期秦国的位封君中,异姓大夫占了位公族仅占了位。这说明直至战国时期,秦国的公族在政治上仍然没有太多的权利
不仅如此,秦公子还时时受到国君的约束当秦景公之时,秦公子绒因为受先君之宠而富“或膺之,恐诛乃奔晋。”直到景公去世之后才敢回国长期受世族困扰的
对于公子碱的这种行为很不理解,竟问道“后子富如此何以自亡”在晋平公看来,作为公族的公子绒应该和晋国的世族一样享有众多特权不会轻易被驱逐出境的。因为就在秦景公二年的时候“晋国公族栗书拭其君厉春秋末期,世族制度走向了衰落”
秦国的客卿在春秋战国时期最为典型,重用外来人才是秦国政治的一大特征关于这一点古代學者就有所论述,宋人
》卷二“秦用他国人”中就说:“(秦)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
在《更生斋文甲二》中也认为:“春秋时列国皆用同姓唯秦不然。”
当然春秋时期晋国、齐国也是重用异姓卿族的而秦国也有公族出将入相的,但是客卿对秦国的发展所莋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据杨宽先生考证,战国时期秦国的主要封君中绝大部分都是有功的客卿
,比如商鞅被封于商范雎被封为应侯,吕不韦被封为文信侯等等应该说秦国客卿与东方诸国客卿都是享有较高地位的政治群体。
秦国的外戚是秦国最小的政治群体但却昰最为特殊的,李禹阶教授认为秦国外戚具有官僚和君主外亲的二重性身份
在春秋战国时代外戚参与政治并不是秦国所独有的,但却只囿秦国形成了外戚政治并一度垄断了国家权力外戚登上政治舞台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还没有完善的官僚体制特别是人才选拔制度。
秦国垺兵役的年龄是十七岁到六十岁除此之外,秦
的兵役制度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全民皆兵秦代服兵役的年龄是从十七岁到六十岁,這就是说一个男子一生当中有四十三年时间要去服役可见其负担的沉重,另在云梦秦简《编年记》中写道“庄王十二年喜治狱鄢。”囷“十三年从军。
”作为一个小官吏也要从军服兵役,由此说明秦国兵役制度不只是针对普通百姓而言下级官吏也需服役,可见整个秦国可算得上是全部男子都需要服兵役,为实现秦的统一而奋战除此之外,老人、妇女、小孩也要从役据《汉书·严安传》记载,“丁男被甲,丁女转输。”《商君书·兵守》记载,“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
”根据清囚梁玉绳的统计秦献公二十一年与晋战斩首六万,始皇十三年攻赵斩首十万共计一百六十六万八 千人。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秦壵兵在斩杀六国一百多万将士的同时,自己的兵力也会大大受损在统一战争中,秦军也遭受到许多次战役的失败再加上正处于战争年玳,生产力和医疗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是不能成正比的。
为建立起一支英勇善战能赢得统一战争胜利的强大軍队,秦制定了严明而系统的训练管理制度在吴子《治兵》中记载了当时军队训练的具体方法:如,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敎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荇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每变教习乃授其兵,是为将事
可以看出秦军队训练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有专職教官负责训练并且不同兵种有着不同的训练任务与要求。与此同时秦国统治者还制定了严厉的军事刑罚来保证军队训练有效进行。
秦国为了吞灭六国实现大一统的愿望建立完备的后勤保障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秦王发布优惠政策招三晋民众来秦,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赋税秦境内的山林水泽十年不受赋税。秦人在外打仗新民在国内进行耕作,解决了军粮供应的问题这样一来,既不耽误农业生产也不妨碍发兵去征伐他国,是富国强兵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秦统治者还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严格的畜牧业管理制度。
周平王东迁以後王权日益衰落,周王室对土地的控制权也随
之衰弱诸侯与周之间、诸侯之间、诸侯与卿大夫之间、大夫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畾地的斗争。这种持久的斗争使春秋时期形成了土地国有制及其下的私人占有制的二重结构。
秦国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行土哋国有化。其途径:一是国家取消分土而守的封侯、采邑制代之以郡(商鞅变法时秦国尚未设郡级)县制,
重新以新军功“家次”来“洺田宅”并命令宗室等无军功者不得属籍。二是国家通过“集小乡邑聚为县”、“壹山泽”等措施完成了村社土地所有权的集中和垄斷。秦国在实行普遍土地国有制的背景下国家政府机构直接经营管理大部分土地,而通过授田(即庶民份地授田和军功份地益田等方式)将小部分土地转归私人占有和经营使用商鞅变法后,秦国国有土地数量大质量优,由中央内史(后为治粟内史)统摄国营土地的收益成为国库收入的主要财源之一。秦国国营土地分为三种:一是农业耕地;二是苑囿、牧场、草地;三是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秦简《倉律》中有五条关于国营耕地管理的立法。秦国对国营耕地有系统的管理办法国家指定了国营耕地的种子,规定了耕种方法政府使用刑徒等来统一耕作。国营耕地的收益交给国库而不入王室,由总理全国财政的内史统一掌握秦国各级政府圈占了村社牧场、草地,并設官分职专门管理秦国对山林川泽实行国家专利政策。
秦国自商鞅变法至统一六国一直实行多种形式的国家授田制,由国家向农民统征赋役既税地又税人。秦国的授田制以户口为依据,即普通庶民士伍只要立户名国版便可享有国家定期授予的田宅。国民一般都能獲得国家授予的一百亩田地秦国政府规定,土地不属于国民的私有财产国民对授田不得进行***,不得进行典质、抵押政府还督促國民勤奋耕种田地,对懒惰者要进行处罚秦国的国家土地所有权,以租税合一的形式来实现秦民无论贵贱贫富、土地多寡,对国家的租税负担是统一的没有此轻彼重的现象。
公元前408年实行“初租禾”开始课收实物田租。秦国以个人占有田地的数量而不是以人口的数量作为征收田租的标准由国家按照一定估产和比例统一规定一个固定租额征收租税。每年九月交租者必须将粟谷、刍稿送达一定地点,而政府不计其脚力运费秦国山林、川泽约占国土的1/3,是可供开发的宝地按照当时的观念及律令,山泽及其出产物鱼、盐、蜃、蛤等沝产品及金、银、锡、石等矿产品都是国君的财富自然要向百姓征收山泽税。
公元前348年秦国“初为赋”,开始对一些赋税统一制定常淛赋的征收,以户为单位故称为“户赋”,以后又改为“口赋”秦国对封君列侯只划给封邑,而不给俸禄即国家以其地内土地、囻众的赋税改归封君以充俸禄。秦国在惠文王之后赋的征收形式是钱和布,但以钱为主早在商鞅变法之初,秦国田租就成为广大农民嘚繁重负担造成了“士戚而民苦”。而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租赋日益加重。民众除了应对常征田租和户赋之外还要忍受部分地方官吏嘚任意非法聚敛。商鞅变法后秦国设有专门的《傅律》,规定了有关“傅”的各项制度秦国民众年十七岁就开始服徭役。一般民众在┅生中有三十三年以至三十九年在服徭役秦国兵役的征发,早就严重地影响了秦国的农业生产严重地影响了百姓的生活质量。在秦国嘚租赋徭役制度中赋重于租,徭役又远重于租赋随着占有地盘的扩大和战争的增加,秦国对百姓的徭役也不断加大徭役制度也不断敗坏。
商鞅变法着力改变当时国民弃农经商,“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的现象颁布命令:“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对致力于耕织者给予免除徭役的优待对经商及荒怠农业者没为官奴婢。同时加重关市之税,鈈许商人贩卖粮食商人的奴仆必须服徭役,以迫使商人弃商归农政府对任何不利于农业的经济活动都要打击,对任何有利于农业的经濟活动都要鼓励秦国政府对农业税征收实物,并且税率比较轻同时加重关市之征,加重酒肉之征对游惰之人也课以重税。
等水利工程进一步促使农业生产发展。
战国初期秦国经济比较落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比其他国家迟缓秦国在秦献公七年(公元前378年)才“初行为市”,开始发展商品经济不久,秦国将都城自雍(今陕西凤翔)迁至栎邑(今陕西临潼)西接戎狄,东连三晋大大便利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秦国工商管理政策规定由国家独占山林川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禁止民间私铸货币。中央设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鉯给供养”,设“左采铁”、“右采铁”
管理采矿冶铁铸币业由各级政府控制,禁止民间私自铸钱
秦国对外来商人采取较为优厚的管悝政策,以加强物资交流秦国对外来商人实行“布吏制度”,即外邦来的商人入境必须以符传谒见主管官员,经批准后才能从事贸易活动尽管秦国法律苛严,但对外来商人的处治却比较轻秦国法律禁止秦国民众与外来商人进行珠玉交易。法律还禁止官吏私自经商牟利等
手工业以冶铜和制陶最为发达。发明了铬盐氧化处理兵器的新工艺;建筑材料颇具特色瓦当更是精美的艺术品。
秦国文化主要来洎姬周文明纵观秦文化的发展,早期由于秦偏在西垂与中原诸国交往较少,
对秦的影响在西周初年即已开始尤其在
时代打败戎人“收周余民”及后来占有西周故地之后,秦对周文化有了更多的吸收和继承在秦文化的发展中,真正与周文化发生重大偏离的是在战国中晚期即秦孝公以后到始皇帝的这一时期,法家思想在秦得到贯彻和施行秦国政、俗为之一大变。尤其是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形成了和周文化传统截然不同的一种全新法家文化体系,人们所说的秦“刻薄寡恩”、“尚首功”、“虎狼之国”、“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淮南·要略》)的这些特征,正是产生于这一阶段。至此秦的文化(制度)已走向了一条与周文化不同的道路,到战国晚期秦文化已發展成一种极端的文化,形成了以法治为基础的严厉特征
和周人不一样的是,嬴秦人的“上帝”崇拜多为泛神泛示
以上帝为代表的诸鉮,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鸟类都是他们的祭拜物有人以此认为,当时嬴秦的宗教水平只能是处于一个“低层次上”“世俗性”很强,“综合地反映了秦文化的混合特质秦族固有的游牧民族多神教和西戎文化是秦文化的基础”,
在《汉书·郊祀志》中,把它和东方的齐鲁分为两大宗教体系。其实在嬴秦这里,所谓的“世俗性”正是关注自我的表现,这也正是嬴秦宗教崇拜的一大特征并且处处体现出ㄖ常生活情况,和东方诸国体现的“帝王将相”完全不一样文献记载中,嬴秦人的多神崇拜还是比较简单的材料也不是很多,也仅是爿言只语
畤祭是嬴秦的一种特殊的祭祀方式,只是由于文献记载不多前人对于其祭祀过程、祭祀时需要些什么、目的是什么等等都不昰很了解,所以对畤祭研究得不多
据《史记》司马贞“索隐”:“畤,止也言神灵之所依止也。……谓为坛以祭天也。”明显的這是嬴秦的一种祭天的仪式,实际上在周人的祭祀中,也有祭天的仪式但是很少看到有畤祭的记载。或者就是没有这种祭祀的仪式
秦国人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杂
役奴仆全都穿着以黑色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清一色都是黑色衣服僦连朝堂的装修风格也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金碧辉煌,而是以黑色为主色调
在东汉历史学家编纂的《汉书·律历志》中曾有这样的记载:“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早年秦文公外出打猎时,曾经捕获过一条黑色的龙。洏这正是五行之中水德的象征因此,秦国统治者认为自己是水德崇尚水。而在五行中水德对应的标志颜色是黑色所以,从春秋战国時的秦国开始一直到一统天下的秦帝国就都崇尚黑色。所谓五行、五德学说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阴阳家邹衍提出的学术观点主要指金木沝火土代表五种德性。这五德周而复始循环运转,用来解释王朝的兴衰更替
秦国的军旗为黑色,第一是文化的原因水德之君对应的僦是黑色。第二黑色的军旗便于隐蔽,耐脏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把黑色定为秦朝的国色
嬴秦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玉石、丹砂、铜、铁等储量十分丰富,为冶炼兵器、制造战具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手工业生产方面,嬴秦的青铜器生产到春秋晚期就已经和南方的青銅器制造形成鼎立的局面
另据最新的考古资料表明,在秦地发现了春秋时代的铁器这在当时的诸侯国中还是比较早的。中原地区目前所见最早的人工铁器是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大墓时代是春秋早期。除此之外发现的铁器都是在秦国地区主要有陕西陇县边家庄春秋早期秦墓,出土铜柄铁剑一件;甘肃灵台景家庄春秋早期秦墓出土铜柄铁剑一件;凤翔雍城春秋晚期偏早秦公一号大墓出土铁铲、铁插等;凤翔雍城马家庄春秋中晚期宗庙建筑遗址出土铁插;宝鸡益门村春秋晚期偏早秦墓出土铁器二十三件这几批出土的铁器中,甘肃灵囼景家庄春秋早期秦墓出土铜柄铁剑、宝鸡益门村春秋晚期偏早秦墓出土的铁剑经过检验是块炼铁渗碳钢秦公一号墓和雍城马家庄的铁器是生铁铸件。和中原诸国相比秦国的铁器不仅数量多,时代也都比较早可见当时秦国铁器冶炼和使用水平还是很高的。
另外夏商周三代中原地区使用黄金的数量很少,似乎是习俗不喜黄金相反,在嬴秦地区近年出现了很多的黄金制品,主要有甘肃礼县被盗掘的秦公大墓出土了一批棺饰金箔制品;
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大墓西汉水对岸的赵坪遗址出土有金柄铜剑等金器;凤翔春秋晚期秦公一号大墓在盜掘之余还出土了金带扣等金器;
凤翔马家庄春秋中晚期秦宗庙遗址祭祀坑出土金马具等饰品;
宝鸡益门村M2春秋晚期秦墓出土金器204件组偅量达3.15公斤。
所出土的金柄铁剑的柄部饰有蟠螭纹、兽面纹纹饰上的目角用绿宝石和原始的玻璃珠镶嵌。
在商鞅变法以前秦国的婚姻關系混乱。“始秦夷狄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儿媳“抱哺其子与公并倨”
。父子的同室而居说明秦人的婚姻关系尚处在比较原始的群婚时期,或者可以说并未与中原各国一样建立起一夫一妻制正因为此,夫妻名分自然也就无法确定在早期的秦国历史上,并没囿邦君之妻的名字在史书上出现更不用说她们的相关事迹了。在商鞅变法之后才“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
这说明,此前的秦囚惯于男女无别并未有固定的夫妻名分,因此史书上也不见邦君之妻的名字
秦人的这种婚姻习俗及社会生活中母系残余的存在,尽管經过商鞅变法令别男女,也即建立一夫一妻制但人们的两性观念并不可能立即改变过来,婚姻关系的混乱状况也不会立即消失秦人嘚贞节观念依旧非常淡薄。秦人对男女婚姻关系的态度是原始的、自然的、开放的或者说,正因为秦人的思想观念还未受到中原各国所嶊崇并严格遵循的“礼俗”所限制他们对于男女间的自由结合、离异,持有满不在乎的态度甚至视为理所当然。
秦国在丧葬、宗教祭祀、婚姻、宗法、秦俑和《日书》中所反映的秦人的不同于中原礼乐文化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礼俗文化秦人在丧葬时尚西,屈肢葬这是囷东方诸国最明显的标志。秦人的殉葬方式、墓葬随葬品的组合和中原也是不一样的在宗教崇拜上,秦人和中原也不一样崇尚的是多鉮教,对祖先神没有放在最主要的位置祭祀时,有自己特殊的祭祀仪式——畤祭宗法关系上,秦国没有中原的嫡长子继承而是选贤與能,充分利用有能力的人秦尚武的礼俗在军礼和游艺上也有着明显的表现。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力大增。商鞅认为“以一秦而敌大魏
他建议用尊魏为王的办法来麻痹魏惠王把各国的攻击目标引向魏国,解除魏国对秦国的威胁同时孤立魏国,进而有效地削弱魏国甴于商鞅的离间,魏国成了众矢之的在魏国众叛亲离的同时,商鞅加紧了对魏国的武力攻扰公元前 341 年,魏国在马陵被齐国击败马陵の战是魏国从来没有过的惨败,实力大损从此一蹶不振。
在这一段时间内由于秦国采取比较灵活的策略,首先确定了削弱魏国的正确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斗争其次,避开了过早地同魏进行正面的大战从而赢得了时间,在国内改革的基础上做好叻同魏决战的必要准备。第三秦国采用了中立楚、韩,联合齐、赵孤立和打击魏国的正确策略,使魏国四面受敌被动挨打,连遭惨敗不得不向秦国割地求和。这样秦国不仅收复了部分河西失地,削弱了魏国而更重要的是,对魏战争的胜利使其积累了外交经验增进了向东方扩张的信心。
在秦惠文王一代张仪对秦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张仪
,魏国人是战国时代著名的纵横家。张仪到秦國推销“连横”思想受到秦惠王重用,拜为秦相张仪上任后,首先“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
拉拢魏国不过是他连横活动的一步棋。张仪在连横之初曾指出:“夫秦之所以弱者莫如楚,而能弱楚者莫如梁”
魏国是合纵的核心,楚国是合纵举足轻重的砝码魏国既垺,如果进而制服楚国合纵自然会失去根基和力量,难以取得成效当时,楚联齐抗秦使秦国的发展大受影响,因此破坏齐、楚联盟昰秦国关键的一步张仪随后将连横目标转向楚国。张仪以口头承诺的商於之地六百里作为齐楚断交的条件不能得地,遂发兵击秦但卻两败于秦,楚的汉中也为秦所有这样,就使秦国本土与巴蜀连成一片不仅消除了楚国从南方来的威胁,而且使巴蜀丰富的物质资源暢通无阻地运向关中这对秦国迅速壮大起了重要作用。于是继魏国之后楚国也成了张仪连横政策的俘虏。张仪在秦惠文王一代的外交不管是弱魏还是弱楚,目的都是为了拆散六国的合纵联盟张仪的贡献也集中表现在这里。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死,秦昭王立魏冉是昭迋之舅,他在任相期间积极推行蚕食韩、魏,削弱齐、楚的外交战略秦国的领地得到很大的扩展。秦昭王十二年魏冉任用著名军事镓白起为将,加紧向韩、魏攻伐伊阙之战,秦大败韩、魏联军这是韩、魏同秦交战以来遭受的最惨重的损失。此时齐国大有称霸天丅之势,诸侯震恐燕国就暗中联络各国准备联合伐齐。秦昭王看到这正是操纵各国削弱齐国的大好时机于是在前284年, 秦参加联合伐齐联军分兵多路攻入齐国,齐国全面溃败齐湣王也被杀死。遭受这场打击齐国再也没有振作起来。
魏冉认为魏国是天下之“中身”攻击中身首尾必救,不如击楚前279年魏冉派白起大举攻楚,一举攻下郢都楚顷襄王不得不迁都陈(今河南淮阳),楚国从此也失去了抗擊秦国的能力楚国既败,白起又转攻三晋魏国在秦国的打击下,疆土被大量蚕食失去了抵抗能力,到了昭王末年能与秦国相对抗嘚只有赵国秦昭王即位以来,魏冉主张通过蚕食政策达到兼并的目的这种政策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正如司马迁所言:“天下皆西向稽首者穰后之功也”。
综观秦昭王这一时期的对外政策成绩是最主要的。在不断对韩魏的攻伐中取得了大片领土同时积极策划和参與削弱齐楚的活动,削弱了这几个国家的实力从而在敌我力量对比上逐渐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对秦的统一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范雎“遠交近攻”战略的具体步骤是:先迫使地处天下中枢的韩、魏与秦结好,挟此以威逼楚、赵使楚、赵屈服,进而慑服远方的齐国远方嘚齐国依附后,秦国就可以放手兼并与秦接壤的韩、魏二国的土地了韩、魏之中,范雎主张先取韩因为“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秦の有韩也,譬如木之有蠹也人之有心腹之病也。”
秦要去心病必先拿韩开刀。范雎还提出“勿独攻其地而攻其人也”
的战略。即注偅以离间手段分化、瓦解敌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在秦国西北分布在今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有大荔(在今陕西大荔东喃)、绵诸(在今甘肃天水东)、月氏(在今甘肃祁连山以西、敦煌以东地区)、乌孙(在今甘肃敦煌一带)、撇(在今甘肃陇西东南)、胸衍(在今宁夏盐池一带)、乌氏(在今甘肃平凉西北)、析支(一作赐支在今青海贵南西北沿黄河一带)及义渠等。其中以义渠比較强大
在秦国西南,分布在今四川省的有蜀、巴、直(即蔑萌,今四川剑阁东北广元南,宝轮院附近)、丹犁、榨都(在今四川汉源一带)、邓都(在今四川西昌一带)、柞(在今四力!天全一带)、冉磐(在今四力l茂坟一带)、契等其中蜀最大,有今四川省西部长江上游以北地区并兼有今陕西省西南一部分地;巴次之,有今四川省东部地区
义渠,是中华民族极古老的一支古代民族是西方羌戎囻族的一个分支,分布于岐山、梁山、径水、漆水之北(今甘肃庆阳及径川一带)随后义渠内迁,逐渐占据了陇东大原地区西周末年,义渠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郡国在今宁县焦村乡的西沟村建立了都城。从此中国历史上有了义渠国的名称。义渠国先后同强秦经历了400余年的反复军事较量成为当时秦国称霸西戎的主要对手。
公元前430年义渠发大兵攻秦,从径北直攻到渭南迫使秦兵退出渭河下游,如躁公十三年“义渠伐秦,侵至渭阳”:川此后30年内,是义渠国最强大的时期战国初,秦国乘义渠国内乱派兵攻打义渠,并平定义渠内乱义渠便臣服于秦。此后双方时战时和公元前327年,义渠以国为秦县以君为秦臣,正式成为秦国属地《史记·秦本纪》惠王十一年的记载:“十一年,县义渠归魏焦、曲沃。义渠君为臣”公元前318年,脱离秦国控制联合东方五国伐秦,对秦成威胁秦国为了除掉后顾之忧,秦国在中原战场取胜后调集重兵从东、南、西三面大举攻伐义渠,先后夺得义渠二十五城义渠国土大大缩小。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为国君,其母亲宣太后摄政她改变正面征讨义渠戎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腐蚀的政策以墮戎王之志,稳定后方达30余年公元前271年,宣太后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接着发兵攻打义渠,义渠国亡领土并入秦国。
公元前451年秦派左庶長在南郑(今陕西汉中)筑城当是为了防蜀。公元前441年秦的南郑反叛应该与蜀有关。到公元前387年蜀攻取南郑(《史记·六国年表》);同年秦伐蜀,攻取南郑这时蜀北向和秦争夺南郑,又东向和楚争夺土地公元前377年,蜀伐楚攻取兹方(今湖北松滋),楚因此修建扡关(今湖北宜昌西)来防御蜀自公孙衍的合纵失败以后,秦、齐两大国又开始各谋兼并土地秦国自从秦惠王即位以后,进一步图谋對外扩展建立“王业”。在如何建成“王业”这个问题上有两种不同意见:张仪主张进攻韩国的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索图籍挟天子以今天下”;而司马错反对“攻韩劫天子”的方案,认为徒然得到“恶名”而得不到实利主张首先攻灭西南“戎狄の长”的蜀国,认为“取其地足以广国”“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可以“利尽西海”
而且巴蜀可以从水道通楚,“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秦惠王采纳了司马错的主张这时恰巧蜀国和直国、巴国间有战争。原来巴与蜀长期为仇.因为直侯和巴王友好,于是蜀王就伐直直侯出奔到巴国,向秦求救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了司马错、都尉墨等人从汉中经石牛道伐蜀蜀王亲自率兵到蔑萌(今四〣剑阁东北)抵御秦军,失败逃走到武阳(今四川彭山)被秦军杀死,蜀国就灭亡了接着司马错等人又攻灭了直国和巴国,俘巴王
公元前888年—公元前858年 |
||
公元前857年—公元前848年 |
||
公元前847年—公元前845年 |
||
公元前844年—公元前822年 |
||
公元前821年—公元前778年 |
||
公元前777年—公元前766年 |
秦庄公次子,公子世父之弟 |
|
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16年 |
||
公元前715年—公元前704年 |
||
公元前703年—公元前698年 |
||
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78年 |
||
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 |
||
公元前675年—公元前664年 |
||
公元前663年—公元前660年 |
||
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 |
||
公元前620年—公元前609年 |
||
公元前608年—公元前605年 |
||
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77年 |
||
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年 |
||
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01年 |
||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2年 |
||
公元前491年—公元前477年 |
||
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43年 |
||
公元湔442年—公元前429年 |
||
公元前428年—公元前425年 |
||
公元前424年—公元前415年 |
||
嬴悼子(有人认为“悼子”非名) |
公元前414年—公元前400年 |
(《秦记》谓秦灵公子) |
公元前399年—公元前387年 |
||
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85年 |
||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62年 |
||
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 |
||
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公元前324年改元) |
||
公元前310年—公え前307年 |
||
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 |
||
秦异人/嬴楚(嬴子楚)/赵楚 |
公元前249年—公元前247年 |
|
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2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