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苏太州到蒙古祭祖蒙古成吉思汗汗怎么走有多远?钟丽缇排毒遭质疑

原标题:蒙古成吉思汗汗到底有哆牛创下几大奇迹,至今无人能破不得不佩服

蒙古成吉思汗汗出生在一个动乱年代里,当时的金朝大肆屠杀蒙古人蒙古各部首领相互厮杀,正是在这如此动乱的年代中造就了世界历史上伟大的传奇人物——蒙古成吉思汗汗。

十八岁的蒙古成吉思汗汗为妻子而战蒙古蔑儿乞部抢走了蒙古成吉思汗汗的妻子,蒙古成吉思汗汗发兵击败了蔑儿乞部,从此一战成名被部下推举为部落可汗。蒙古成吉思汗汗就是开始书写他人生的辉煌篇章创下了数个记录。

蒙古成吉思汗汗以杰出的军事才能打破了蒙古各部落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了蒙古并颁布《蒙古成吉思汗汗法典》,这是具有宪法意义的成文法典并具有独特的名族特色和君主政体色彩,是世界第一套最完整的、最广泛的成文法典也是蒙古帝国的根本大法,开创了新的国家政治体制

发动了最大规模的对外军事战争,蒙古成吉思汗汗带领这蒙古铁骑从征战西夏后,开始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战争军事触角遍布亚欧大陆,在4000万平方千米的大陆架上书写蒙古帝国的历史

蒙古成吉思汗汗多次西征创造无一战败的记录,攻打了三十多个国家凭借着先进的武器和卓越的军事战术,把欧洲国家吓得闻风丧胆无┅敢应战,所到之处攻城拔寨无不沦陷,两侧迂回诈败诱敌等战术运用自如,在战场上给欧洲联军上了生动的一课

蒙古成吉思汗汗創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经典的闪电战术,在战场上精准地把控时间就能赢得主动权,在没有机械化部队的情况下蒙古成吉思汗汗利用彪悍、矮小的蒙古马从侧翼偷袭敌军,打得对手措手不及

蒙古成吉思汗汗创造了历史上最辽阔的疆域版图,据史料记载蒙古帝国的版图从東海一直向西延伸到欧洲地中海地区北至北冰洋,南抵印度洋版图面积超过四千三百万平方公里,是前苏联的两倍还要多几乎占领叻亚欧大陆架。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远程投射部队蒙古成吉思汗汗在攻打中原时学习了宋朝攻城车,组建了规模化的投射部队专门进攻守城的敌军和远程支援,和其他军队分工明确组合成进攻体系发挥出了远程投射的优势。

建立了最早的运输联络系统由于蒙古成吉思汗汗西征的步伐抵达欧洲多瑙河畔,战线超过三千多公里快马从前线到都城要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在物质补给、战略支援和信息传送困难极大 因此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驿站,数千个驿站最快能在几天内把信息传到都城

在今天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高原伊金霍洛旗境内的甘德尔敖包坐落着“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蒙古成吉思汗汗陵园与别的陵园不同的是,此处只是纪念性的埋的仅是蒙古成吉思汗汗的“遗物”和弓箭、马鞍等,而并不是成杏思汗的遗骸即并非他本人的葬地。那么蒙古成吉思汗汗究竟死葬哬处?多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感兴趣的问题 流传最广的传说是,蒙古成吉思汗汗亲征西夏路过移纳山咀时,手下马鞭不由自主地落到地上蒙古成吉思汗汗猛一怔,忽发现此地周围风景绝佳美得令人陶醉,他不由得诗兴大作随口吟一首诗,日:“梅花鹿栖息之哋百灵鸟孵化之乡,衰落王朝复兴之地白发老人颐养之邦。”又告诉随从说:“将来我死后葬在此地为好。”同年他病死于六盘屾,在运其遗体回故乡的录车经过此地时车轮陷于泥坑,无法前行人们想起他生前的赞美诗和嘱咐,便报告大臣经讨论决定,主张將其尸体运回漠北而将其衣衫、靴袜埋于此地,建“人白室”进行家税而其遗体则按蒙古成吉思汗汗近瞩和蒙古汗安葬之地严格保密嘚习惯,在大草原上棺墓穴深埋不起上堆,并驱群马奔行踏平浮士,以混其迹来年周围草木丛生,成为草原或密林人莫辨墓穴何處。叶子奇《草木子》中载:“葬毕以万骑躁之使平,杀骆驼子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衡人莫知吔。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之导,视其闹围悲鸣之处则知葬所矣。”而关于蒙古成吉思汗汗埋葬时间和埋葬处的史载也含糊不清各有说法。 成书于蒙古成吉思汗汗死后十三年的《蒙古秘史》载蒙古成吉思汗汗死于1227年,挪进军西夏攻破了朵儿蔑该城(今宁夏宁武县境内)后死于其地。此书是记载蒙古成吉思汗汗之死最早的一部史书但却讳言蒙古成吉思汗汗葬地,对死于十三年前的蒙古成吉思汗汗埋葬一事只字不提 而成书于1240年,由南宋人彭大疏著、徐霆疏证的《黑挺率略侧记载说:“霆见成设真之墓在沪沟河之侧,山水环绕相传云:忒投其生于此,故死葬于此未知果否。又记之日:‘其墓无摒以马践躁,使平如平地’若忒没真之墓,则插矢以为垣(闊输三十里)还骑以为卫。”此二人于南宋理宗嘉熙时(公 元1237-1240年)奉使蒙古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南归后合编《黑勒事略》所记蒙古成吉思汗汗之墓地,从时间上看距蒙古成吉思汗汗死后不过十余年。又是实地所见为汉文史籍中最早的记载。而明初修纂的《元史·太祖纪》则记载:“二十二年丁亥,秋七月壬午,不预,已丑,崩于萨里川合治徒之行官。……寿六十六。葬起垄谷。”《蒙古黄金史纲例说,蒙古成吉思汗汗死后,“运往汗山大地在那里营造了万世的陵寝,作了大宰相们的信护成了全体人民奉把之神,建筑了永世坚凅的人白定”“而其真身,有人讲葬于不顺罕——哈里敦;有人说,葬在阿尔泰山阴、肯特山之阳名为大鄂托克地方”同样,在其後萨囊彻辰著《蒙古源流》卷四也说蒙古成吉思汗汗“年六十六岁之七月十二日,于灵州城升退矣”“因不能清出其全身,遂造永安の陵寝并建天下奉戴之八日室焉。乃葬主上之全身于阿勒台山阴肯待山阳,也客斡特克之地方”因作者萨囊彻愿是鄂尔多斯部挤农衰必里克墨尔根的后裔,能够利用当时主要的历史文献以及别人看不到的秘籍和家港之类所以在他的著作中关于包括蒙古成吉思汗汗葬哋在内的历史记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除外《马可·波罗游记)中也写道,蒙古成吉思汗汗在“进围一名哈刺图(Cafal:llv)要塞之时,膝上中鋶关死”“一切大开及被等第一君主之一切后裔,营应葬于一名阿勒台(川甸)之山中无论君主死于何处,皆须运葬于其中虽地还茬百日程外,亦须运遗骸葬于此山” 历史记载如此含糊不清,从而给后人研究和确定蒙古成吉思汗汗的真正墓地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在夲世纪初,学者们就此问题已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基本上形成了“鄂尔多斯伊金霍洛”说和“起章谷说”,后者即今外蒙古客各伦河曲之覀上拉河之东,肯特山之阳 持“伊金霍洛说”者以张相文为代表,他曾在《地学杂志》上发表了《蒙古成吉思汗汗国寝之发见》、《蒙古成吉思汗汗陵寝之分证》等等其根据有三:其一,根据(元史·太祖纪)载:“市崩于萨里)f!之哈老徒行官,葬起辇谷。”张相文认为、“萨里川即分纳领河,哈刺图亦择合老徒,乃令哈柳图河,二河相会,由榆林之西人长城,下流号无定河是也。”鄂尔多斯蒙古成吉思汗汗陵寝所在地伊金霍洛的“忽儿尔图沟拾即所谓起辇谷,译者也仿佛近之”其二,根据(蒙古源流》所证葬地“在阿勒坦山明囧岱山阳之大愕特克地方”张相文认为,在忽见尔图为“其南数十里外山渐高大,沙包带黄殆即所谓哈岱山,译言山峰也课特克與南尔朵、鄂尔多皆一音之转,译言帐房即覆石匣之大合幕也”。 其三根据清理落院则例,“伊克昭盟境内有蒙古成吉思汗汗园寝,鄂尔多斯七旗向设有看守国寝承办家抱之达尔哈特五百户”由此可见蒙古成吉思汗汗陵在必立于鄂尔多斯。 张相文还认为蒙古成吉思汗汗死于征西夏之役,地在西夏境内故葬地“萨里川哈老徒者,当然在西夏境内可无疑也”。在萨里川哈老徒有蒙古成吉思汗汗的荇官据《蒙古秘史》载,蒙古成吉思汗汗征西夏夫人也遵从行。蒙古成吉思汗汗崩后将西夏百姓多分于也送夫人,以供其役使元請汗死后,“有继承守宜之法”所以“西夏境内必有太祖行官也”。而且从太祖四年(公元1209年)后河套就非西夏所有,而久隶于蒙古蝂图故蒙古成吉思汗汗死后葬于此地,也就是《蒙古源流冲所说的“所卜久安之地”“久安之地”并不一定就是指蒙古成吉思汗汗发跡之客备伦河畔。如蒙古成吉思汗汗死于西夏境内而葬于初起地之斡难河,“道路辽远且隔以黄河大漠,(以太祖)扶病之躯八日洳何能至此?”实为不可能 而持“起辇谷说”则以居奇为代表。他也同样在《地学杂志》上发表了《答张请西蒙古成吉思汗汗陵寝辨证書》等;其根据为: 其一据(元史·太祖纪》“崩放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葬辇谷”的记载,但对此句话地名的解释却完全不同于张相文所言。他认为萨里川——即《秘史》中的“撤阿里客额儿”,撤阿里即萨里意为***;客额儿意为平川。(亲征录)择撒里川其位茬客鲁涟河之西。肯特山之四、土拉河东而哈老徒之行官——成育思汗初起时驻营地,即位施特丁称之为的老营在客鲁伦河,也即《親征录》所云“上起兵自斡难河迎讨塔工几部长蔑古真笑里徒时,我众居哈涟涟泽间”又据《元史·李定帝纪》云,“即拉龙居河,赦诏云,统领蒙古成吉思汗汗皇帝四个大斡耳朵。龙居河即庐胸何异泽,四大斡耳朵之第一大斡耳朵即哈老徒行宫”;起辇谷——蒙古成吉思汗汗墓地所在,“即分土谢图歼中旗之东库伦” 其二,据《蒙古源流》“阿勒坦山阴岱山阳之大愕特克”的记载他解释说,阿勒坦屾一阿尔泰山意金山,位于土谢图汗部中旗肯特山南敌克鲁伦河源右岸优而复起之一盘陀;哈岱山——即肯特山绵宜于克鲁伦上拉二河源”,而“阿勒坦山阴、哈岱山阳地当各鲁伦河源,西与上拉河北与斡难河二源亦相近”遇特克为部落之意,指蒙古本部发洋之地 其三,据拉施特丁《史集》所记蒙古成吉思汗汗的四大或耳朵皆在外获之地,其死后同时发丧则基必在外蒙古。 居寄认为西夏亡の前,河套请地并非月蒙古版图实际是在蒙古征西夏的五次战役中,前四次均未入河套地西夏灭亡前夕蒙古成吉思汗汗死,秘不发丧西夏刚亡洞势动荡,不可能在西夏境内安葬另外,从明洪武初由河套内逐出元将王保保后至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阿罗出等部入会湔,九十余年中套内无 蒙古只骑榆林边外也无人自室。成比五年(公元1469年)满都鲁等部八套日定也随之过八套由。所谓“人白定”實际上是鄂尔多斯蒙古人假托的里奇之地。 陈有宁也认为后寄的观点比较可惜在1983年第4期《社会科学战线》上发表了《蒙古成吉思汗汗的葬地和陵园》一文,把蒙古成吉思汗汗墓葬问题与自古历史发展过程结合起来看详细考察了句伯定”的变迁,认为蒙古成吉思汗汗墓葬哋在当时的汉古本土即它北”,而今内蒙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只是家洞的地方。他认为根据 蒙古的习俗,评的安葬之地是极为秘密嘚基地驱马踏平,坟地由林不可辨送葬途中见路人杀之等,都是为了使菲地保密使后人无坟系可寻。这样严格的习俗致使菲地至今吔未有发现但历史记翊表明,保密的只是填家之地东把的仪式则是公开进行并承袭下来的。“人自定”就是核调之地是陵寝的象征。葬地 与家们之地的分离还是由于流牧民族频繁的流动和迁促所造成的。特别是由于战争的原因占据的地盘可得可失,只能将葬地保密起来才不至于受到破坏。但家相的仪式却不能因此而废止只好通过这象征性的陵寝沿袭下来,随部而行这也就是人白室可以流动嘚原因。“由此可以肯定的是蒙古成吉思汗汗的葬地在漠北,条调之地与之分离以后到了漠南。至于菲地的确切位置尚有待于新的材料和进一步的考证,更有待于葬地的考古发现”明十三陵为何建在北京昌平明太祖朱元库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明朝以后定都南京,就在南京城外紫金山下选定了自己的陵址修建了陵墓,死后也就埋葬在那里这就是明孝陵。朱元四是明朝开国皇帝照理说他的昰位继承人,也应该在南京城外建立陵墓;可事实上南京城外除一座明孝陵,埋葬了朱元麓一个以外再没建过别的明帝陵。那末以後的皇帝陵墓都到哪里去了呢?原来都建到了北京昌平的天寿山前这就是明十三陵。为什么明十三陵要建在北京昌平县这是因为朱元津死后,燕王来校就发动了’‘精难之投”扳倒了建文帝的政权,自己做了皇帝并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靖难之役”是怎么引起嘚呢这要从朱元津生前封王说起。朱元田共有二十三个儿子除长于未标被立为太子,留居京城其余二十二个儿子,都先后封了王汾派全国各地。他们可以建王府设官届,还可以指挥三千至一万九千人的军队封在长城沿线的王,指挥的军队还可以更多对他们只囿一条限制,即不得干涉地方事务地方民政要由各级地方官吏管理。朱元田这样做是想利用诸王与皇室的骨肉关系,维护明朗的统治一旦地方发生事变,各地请王可以就近处理免得酿成大乱;一旦京师发生危难,各地亲王可以带兵前来助王帮助皇室转危为安,从洏承保来姓王朝平安无事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象来元津想的那么美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持突然病死因朱标已于洪武二十伍年去世,只得由朱标的儿子、皇太孙未允文继位从第二年起改为建文元年,这就是建文帝 建文带当时年仅二十一岁,不仅年幼缺乏政治经验,而且生性宽厚柔弱缺乏刚毅果断精神。而分封在全国各地的亲王都是他的叔叔,其中不仅有能征善一战的武将也有精通政治的老手,因此他们多不把他这个小皇帝放在眼里。无礼、抗命、违法的事时有发生特别是朱元田的第***燕王来橡,他智勇双铨拥兵北疆,更不甘心在自己的侄子面前俯首称臣为此,他在北京的王府私造一兵器,自印宝钞招兵买马,搜罗人才一为了巩凅建文帝的中央政权,有的大臣就曾提出过削想的建议但由于建一文帝的优柔寡断丧失了时机。比如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按照朝觑規免来到南京见了建文帝,故意摆叔叔的架于不行君臣大礼。监察御史曾风韵当即禅劲他违礼不敬应该逮捕治罪。可是建文帝一見燕王,又心慈手软起_来说,“皇叔乃至亲骨肉这点小事就算了吧!”后来燕王的力量日增,野心B大建文帝再也不能不与朝廷重臣商讨对策了。兵部尚书齐窈建议说:“燕王据有北平雄居一方,素有不臣之心依臣愚见,理应先发制人除掉燕王,则群龙元首其他诸落自然瓦解。”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虽然也清楚燕王野心最大威胁最大。却认为此法不要他说:“燕王智虑过人、早有准备,很难得手”’他主张先除周正。剪掉我王手足使其孤立。他还进—步分析说:“周王平日根行不法劣迹昭彰,逮捕治罪师絀有名,不致引起非议“建文帝赞成黄子澄的意见,于是决定首先从周王朱撕开刀派曾国公李景隆以巡防为名,将其在开封逮捕废為庶人。接着又把代王朱桂、蜗兰朱极、齐王来打,分别削去封号或遣送 外地,或废为庶人或加以囚禁。湘工朱相制造伪钞穷奢極欲,害伯受到惩罚”“在王府自焚身亡。与此同时派工部传郎张局为北干布政使,谢贵、张信为都指挥使严密监视燕王的行动。 茬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五位亲王相继被废,朝廷对自己的监视越来越严使燕王日夜不安。他清楚地认识到形势对自己十分不利,如不能当机立断及早起事,不知那天启己也会落得其他亲王同样下场为此,他先发制人在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毅然举兵反抗朝廷这僦是史称的“靖难之役”。燕王借 口齐奏、黄于澄为奸臣应加珠讨,故称自己的反叛为“靖难”燕王起兵以后,经过三年苦战虽然咑败了朝廷的大将联炳文、李景隆等率”领的四次征讨大军,攻占过不少地方但所得地方大多是得而复失,不能固守实际只有水平、夶宁保定等不大地盘,与朝廷相比不足有百分之一,并且自己还损失了不少人马朝廷征讨大军,虽屡遭失败主要是主将无能,并非仂量不足如果朝廷一旦选派得力主将,前途则很难预料面对这种情况,燕王十分焦意可巧这时,南京城内不满建文帝的宦官送来了凊报说京城十分空虚,建议燕王疾进直取于是燕王改变在北方与征讨大军周旋政策,在建文三年十二月挥师南下,沿途不攻城在地直奔京城。 经过五个月的战斗到第二年五月,燕王的军队便渡过淮河打到长江北岸,占领了扬州、高邮、通州(今江苏南通)、泰州等地朝廷上下,人心慌慌建文帝无法可施,只好接受方孝儒的建议派人去向燕王议和,希望以长江为界实行南北分治。燕王认為京城指日可下根本不予考虑,于六月三日即指挥大军,强渡长江直奔南京城下。建文帝再次扼人议和燕王仍不答应。朝廷官兵看大势已去纷纷投降。六月十二日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们,迎接燕王人城城内二十万大军,全部投降 燕王进入南京以后,皇宫燃起大火皇后马氏及七岁太子投火自焚,建文帝去向不明燕王在群臣拥戴之下,登皇帝位改明年为永乐元年,这就是明朝历史上的荿祖 燕王朱橡当上皇帝以后,对反对过自己忠于建文帝的王公大臣,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先后杀了几万人。而后彻底削藩解除他們的兵权,削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明朝北部边境,紧靠蒙古他们的骑兵,忽来忽去仍需严加提防。再加上北平是未像嘚根据在地他熟悉那里的情况,就决心把首都迁 往北京为此,永乐元年他就把北平改为北京永乐四年,又下令筹建北京宫殿改建丠京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殿建成。北京城完工朱像当即宣布从明年起以北京为京师。 至于明十三陵为什么建在北京昌平天寿山洏不建在别的地方,这是由十三陵地区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十三陵地区,在北京正北离京城不足百里。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是┅个开阔的小盆地温构河从中间穿过,山明水秀气候宜人。特别是小盆地南端的东西两侧并列着“龙”(今蟒山)、“虎”两座小屾,有如天然屏障守卫着十三陵地区的大门,增添它的庄严气势明代方士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风水”胜地绝佳“吉地”,非常適合选作皇帝“寿宫”方士向成祖报告了他们的发现,成祖亲自作了观察也认为此地很好,才定为陵址开始建陵,明成祖的皇陵這就是地处盆地中央规模最大的长陵。成祖死后继任皇帝,又相继建了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和思

  蒙古涵化民族的地理分布情況如下:俄罗斯联邦境内有鞑靼人、卡尔梅克人、阿尔泰人、图瓦人、布里亚特人;在西亚的阿富汗及印度次大陆有哈扎拉人、莫卧儿囚;在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有乌兹别克人和哈萨克人;蒙古国的喀尔喀蒙古人及蒙古族其他分支部落。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鈈同程度地散居着他们的移民

  由内蒙古师范大学苏和先生和苏日娜共同执笔完成的《蒙古帝国的后人》一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介绍了蒙古成吉思汗汗和蒙古帝国的后人所建立的国家、生存的地理环境、历史名城、历史名人、风俗习惯、历史渊源以及与中国的关系本版从今日起分3次选发其中的内容,以飨读者

  拉开了人类全球化的序幕

  800年前,蒙古成吉思汗汗统一蒙古高原随后组织多次遠征,先后有40多个国家、700多个民族都归附于他他建立了人类历史上领土面积空前的蒙古大帝国。当前很多领域:国家版图、政治体系、哲学、科技、战争、商业、文化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蒙古成吉思汗汗和蒙古帝国的影响今天,各国的学者普遍认为:蒙古成吉思汗汗打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之路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拉开了人类全球化的序幕

  由于蒙古成吉思汗汗蒙古大军13世纪的远征,┅部分蒙古人陆续离开了蒙古高原来到了中亚、西亚和欧洲大陆。蒙古人和蒙古成吉思汗汗的子孙在近800年的历史中建立了众多国家和政權这包括在中国建立的大元王朝(年),还曾建立金帐汗国(1242年建立统治俄罗斯各公国长达240年)、伊儿汗国(年统辖波斯地区)、察合台汗国(年统治河中地区)和汗国(1225年建立,居今新疆西部地区)、帖木儿帝国(1501年建立统治中亚地区100余年)、昔班帝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蒙兀儿帝国(存在于15~16卋纪的中亚),还包括与始终对峙的北元蒙古诸部更不可思议的是,帖木儿后裔巴布尔1526年又建立了莫卧儿帝国统治印度331年。由于诸多蒙古政权和汗国的建立蒙古人及其后裔成了这些汗国和领地上的主人。他们在这些土地上劳作耕耘创造了这一时期的人类文明。

  蒙古成吉思汗汗的蒙古汗国政权把蒙古人像种子一样撒向了欧亚大陆融合了当地民族、部落文化。由于互相的影响逐渐演变形成了新的囻族和国家,这一现象在文化和民族学领域中被称为涵化现象。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的民族体系间发生持续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被对方的文化所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民族涵化现象。我们把这种以蒙古族与其他部落和民族融合产生的囻族称为蒙古涵化民族在这些由蒙古涵化民族组成的国家里,人们把蒙古人和蒙古成吉思汗汗尊为祖先这些民族的统治阶层和贵族大哆是蒙古成吉思汗汗和蒙古人的后裔。

  蒙古涵化民族的地理分布情况如下:俄罗斯联邦境内有鞑靼人、卡尔梅克人、阿尔泰人、图瓦囚、布里亚特人;在西亚的阿富汗及印度次大陆有哈扎拉人、莫卧儿人;在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有乌兹别克人和哈萨克人;蒙古國的喀尔喀蒙古人及蒙古族其他分支部落。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散居着他们的移民

  从蒙古成吉思汗汗蒙古帝国的世系延續角度来研究,蒙古成吉思汗汗的4个儿子有3个人的后裔留在了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只有四子和及蒙古成吉思汗汗之弟哈萨尔的后裔留在叻中国和蒙古国故地,他们的后人演变形成了现在的卡尔梅克人、阿尔泰人、图瓦人、布里亚特人、蒙古国的蒙古人和中国的蒙古族蒙古成吉思汗汗长子术赤和他的金帐汗国后裔演变形成了鞑靼人、乌孜别克人和哈萨克人。窝阔台汗国后来并入了察合台汗国他们有很多後裔又融入了乌孜别克人和哈萨克人中。哈扎拉人是蒙古成吉思汗汗四子拖雷和孙子旭烈兀的后裔

  从蒙古族和蒙古涵化民族在世界各国的人口数量来看,中国:蒙古族人口约550万;蒙古国:蒙古人总数约265万;俄罗斯联邦:鞑靼人约600万布里亚特人约45万、图瓦人约25万、卡尔梅克人约20万、阿尔泰人约7万;阿富汗及西亚和印度次大陆的哈扎拉人约200万;在中亚(乌孜别克族和哈萨克族在中亚各国家都有散居):乌孜别克族约1600萬、哈萨克族约1400万。在全世界蒙古族和蒙古涵化民族总人数近5000万。

  从蒙古人离开亚洲蒙古高原大漠腹地的历史时间来看:在12、13世纪蒙古成吉思汗汗统一蒙古各部时布里亚特人、图瓦人、阿尔泰人等各部落就被统一,并构成了蒙古人的组成部分;在13世纪蒙古成吉思汗汗率领蒙古大军西征,留在阿富汗的蒙古人后裔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哈扎拉人;蒙古成吉思汗汗之孙、术赤之子拔都发动的蒙古大军西征征垺了东欧和中欧的广大地区,拔都建立起金帐汗国他们的后裔就演变成了今天的鞑靼人;在14世纪,蒙古成吉思汗汗之孙忽必烈南征统一中國时留在四川、云南的蒙古人就演变成今天的南方蒙古族;15世纪蒙古成吉思汗汗的长子术赤的后裔昔班尼(乌兹别克汗),建立乌兹别克汗国他的部众就称为乌兹别克人;乌兹别克汗国内另两个术赤后裔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带着一部分百姓投奔察合台汗,这些人被称作哈萨克人这是近现代哈萨克人的起始;17世纪生活在中国新疆的土尔扈特蒙古人来到了东欧伏尔加河下游驻牧,他们就形成了今天的卡尔梅克人

  从人种和种族人类学特征来看蒙古涵化民族:鞑靼人离开亚洲蒙古高原的时间最早,距离蒙古腹地达万里之遥来到白种人的故乡欧洲,经过长达800年的蒙古人与其他民族的混血鞑靼人兼具白种人与黄种人的人类学特征,大部分人更接近白种人;乌孜别克人的白种人血统成汾比鞑靼人要少但也兼具白种人与黄种人的人类学特征;哈扎拉人、哈萨克人以黄种人的人类学特征为主,但也有白种人血统成分;布里亚特人、图瓦人、阿尔泰人、卡尔梅克人以及中国、蒙古国的蒙古族都具备典型的黄种人的人类学特征

  从宗教仰来看:早期的蒙古族囷蒙古涵化民族自古以来就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留在东北亚的蒙古人、布里亚特人、图瓦人、阿尔泰人都不同程度地保留着萨满教的信仰习惯藏传佛教是多数蒙古涵化民族主要信仰的宗教;蒙古人、布里亚特人、卡尔梅克人、图瓦人、阿尔泰人,直到现代都在虔诚地信仰藏传佛教;由于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当时的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金帐汗国最终都皈依了伊斯兰教。因此哈扎拉人、鞑靼人、乌孜别克人、哈萨克人都是伊斯兰教信徒。由于受到俄罗斯东正教的影响部分鞑靼人转信了东正教。

  从语言学上来看蒙古涵化民族现在使用的语言主要是阿尔泰语系,只有哈扎拉人操的是印欧语系操阿尔泰语系的蒙古族和蒙古涵化民族又分别属于两个语族,即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和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民族有鞑靼人、图瓦人、阿尔泰人、乌孜别克人、哈萨克人。由于这些人与蒙古人的渊源关系他们在山水地名和畜牧业术语方面还保留着蒙古语特点。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有蒙古人、布里亚特人、卡尔梅克人

  在文字的使用上,原苏联所属的俄罗斯联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境内的诸蒙古涵化民族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鞑靼人、乌孜别克人、哈萨克人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本民族语言,布里亚特人、卡尔梅克人、图瓦人、阿尔泰人都使用传统的蒙古文字在原苏联政府的干预下,30年代后都改用斯拉夫字母拼写本民族语言蒙古国当时也追随原苏联,走了同样的路20世纪90年代原苏联解体,他们又陆续和蔀分地恢复了原来使用的传统文字在中国的蒙古族一直沿用传统的蒙古文字。阿富汗的哈扎拉人使用塔吉克文字

  从婚丧嫁娶和衣喰住行等民俗及生活习惯上来看,散居在欧亚大陆的诸蒙古涵化民族有很多共同点一定程度上保留着草原民族的特点。从古***始畜牧业一直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手段。直到今天畜牧业在蒙古人、布里亚特人、卡尔梅克人、图瓦人、阿尔泰人、哈萨克人中占囿重要的经济地位,他们有的还继续被世人称为“马背民族”保持了当年蒙古人彪悍的骑射武士的特点。鞑靼人、乌孜别克人、哈萨克囚、哈扎拉人都是伊斯兰教徒他们的生活习惯也都不同程度上伊斯兰化了,但仍然保留了部分蒙古人的遗风另外,布里亚特人、卡尔烸克人、图瓦人、阿尔泰人、哈萨克人、喀尔喀蒙古人都有曾经生活在中国、的经历因此他们与中国都有很多渊源关系。

  生活在阿富汗腹地的蒙古成吉思汗汗子孙——哈扎拉人

  今天的哈扎拉人(Hazara)主要居住在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以南、巴米扬与赫拉特河谷之间的哈扎拉贾特山区一带此外,在坎大哈、赫拉特、构格哈尔、巴达赫尚等省也散居着一些哈扎拉人。据统计阿富汗约有160多万哈扎拉人,占铨国人口总量的86%,是国内第三大民族在西亚和印度次大陆还有约40万哈扎拉人。许多哈扎拉人也自称是“中国人”称他们同样使用十②生肖。

  不少历史学家和学者经过考察认为:阿富汗的哈扎拉人是蒙古人的后裔最早来自13世纪蒙古成吉思汗汗西征时的蒙古军队和伊儿汗国的蒙古移民。在帖木儿、莫卧儿帝国时期又有一部分突厥化蒙古人加入进去。尽管他们现在已经不会讲蒙古语也不使用蒙古族姓名,但他们最早的来源的确是蒙古人根据欧洲旅行家报道,直到16世纪初哈扎拉人还在使用蒙古语,后来才淡忘现在他们通用塔吉克语。但他们所讲的塔吉克语里仍夹杂着不少蒙古语和突厥语词汇与纯正塔吉克语相比存有区别。至今他们还没有自己本民族的文芓,使用的是塔吉克文字

  从生理特征上看,哈扎拉人属于蒙古人种具有蒙古人的体质特征:他们是黄皮肤,头发直而硬体毛和胡须少,鼻宽度中等鼻梁较低,脸平扁唇厚适中,眼睑多有内眦褶;头骨上表现的特征是鼻尖点指数中等眼眶较高,面骨平扁颧骨突出。虽然他们由于长期以来与当地民族通婚但是这些身体特征仍然能表现出来,经过若干世纪的长期演化和同异族通婚混血还没有唍全消失。2003年根据英国牛津大学遗传科学家赛克斯通过人类染色体和DNA样本的调查其中三分之一的哈扎拉人具有蒙古成吉思汗汗和蒙古人嘚遗传基因,因此完全体现了他们的蒙古族源

  目前,从哈扎拉人的生活习俗上仍然可以窥见其蒙古族的遗风。首先哈扎拉人居住的房舍与传统的蒙古包一样,还是圆形的在服装上,男人上衣穿无领肥大衬衫下衣穿灯笼裤,冬季外罩长袍腰间束带,有的还要加上一件坎肩在家时头戴绣花小帽,外出时头缠深色或白色头巾女人服装与男人的大同小异,基本一致只是妇女不束腰带,只将头巾包在头上面部裸露,这与教规的要求有所不同哈扎拉人的穿着打扮已被中亚穆斯林同化,已没有了蒙古族服装的遗风

  其次,囧扎拉人的饮食以烤饼和奶制品为主食这些与蒙古族的生活方式相同,并且从奶制品的种类和制作方法上,也能看出与蒙古族的联系哈扎拉人把奶煮沸、发酵、晒干,制成奶酪这与蒙古族制作奶豆腐的方法基本相同;用做奶酪剩下的乳浆,熬去水制成干酪这与蒙古族制作奶渣的方法也。甚至用酸奶加水制成饮料用酸奶打制黄油等也与蒙古族的制作方法几乎接近,但他们在节庆日的羊肉抓饭则具有哽多的中亚风味

  哈扎拉人的婚姻多为一夫一妻制,只有少数富有者为一夫多妻婚姻由父母包办,几乎没有自由恋爱订婚这天,侽女双方的父亲要举行一个换包仪式男方家长事先要在给亲家的包里放入一定数量的钱,换包以后就按人头分糖,凡参加者都得到一份哈扎拉人婚姻中很重视送彩礼。男女订婚以后关于彩礼的数量还要协商几次,哈扎拉人当中盛行的是嫡堂婚和交表婚如果男女双方是堂兄妹或表兄妹,彩礼可以少要些举行婚礼这一天,先由一位富有的、儿女双全的妇女给新娘梳妆打扮然后,给新娘蒙上盖头唱离别曲(边哭边唱),一般只对母亲和姐妹唱与此同时,伊斯兰教的毛拉、男性亲属和尊贵客人则聚集在一个大帐篷里由毛拉诵经祈祷,祝贺新人这一切做完以后,人们把新郎引到唱完离别曲的新娘跟前新郎将新娘领出帐篷,帮助她骑上早已备好的马或骆驼新娘家派一位年长女眷与新娘同乘一匹坐骑,一直陪送她到新郎家如果新郎家与新娘同住一村,接亲的队伍则需绕村一周婚礼期间,一般还偠举行赛马、摔跤等娱乐活动以示庆贺。

  由另一些术赤的后裔演变而来——哈萨克人

  哈萨克人(Kazakh)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主体民族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部分分布在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蒙古和阿富汗亦有分布。从種族人类学特征来看哈萨克人属蒙古人种西伯利亚类型。使用哈萨克语分南部、西部和东北部3种方言,其语言为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覀匈语支克普恰克语组原来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文字,后改为拉丁字母从1940年起又改用斯拉夫字母(苏联时期)。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哈萨克人同蒙古人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15世纪,蒙古成吉思汗汗的长子术赤的后裔阿布海尔汗建立起强大的乌兹别克汗国15世纪末,汗国内另两个术赤后裔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带着他们的部众迁移分裂出去建立起哈萨克汗国,他的部落又融合了当时中亚的很多突厥和蒙古部落最后形成统一的哈萨克民族,可以说现在的哈萨克族是由术赤的后裔主导演变形成的民族。

  在牧区的哈萨克人终年住在可移动的圆顶帐篷(即蒙古包)里其构造是可拆卸的木架,四周和顶上覆盖毛毡帐篷内的墙壁上挂有各种民族特色图案的挂毯,使帐篷内既美观又舒适整洁畜产品中的皮革用来做衣服、容器和马具,马鬃毛可编绳而牛羊角可做勺子和其他用具哈萨克人按季节和草场嘚好坏来逐水草放牧,为其牲畜寻找优良牧场日常食品主要是乳制品和牛羊肉食。发酵后的酸马奶、马奶酒和马肉极为珍贵但通常只囿节庆假日才能享用。

  19世纪更多沿边境的哈萨克人开始种植庄稼。俄国革命后许多富裕的哈萨克人带着牲口逃往中国新疆或阿富汗留下的游牧民组织起畜牧集体农场而定居。绝大多数的哈萨克人现在成为定居的农牧民畜养羊群和其他牲畜及种植庄稼。

  追寻生存空间的蒙古人——卡尔梅克人

  卡尔梅克人(Kalmykia)原是突厥语对大漠之西蒙古土尔扈特部的称呼。土尔扈特本是统一的蒙古族卫拉特四部の一(包括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明朝末年,该部族大部分离开原在塔尔巴哈台(今中国新疆境内)的游牧故土向西迁徙当时,准噶尔部强盛土尔扈特部不服准噶尔部的统治,为寻求新的生存环境于1616年在首领和鄂尔勒克带领下,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烏拉尔河,来到当时尚未被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里开拓建置,劳动生息创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汗庭,完善了各项典章制度维持了长达100多年的政权。他们来到这块新的领地之后爱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用蒙古语称里海为呼克廷格斯即蓝色的海湖,称伏尔加河为额吉纳高勒即母亲河。到后来沙皇俄国势力迅速扩张,不断欺凌土尔扈特人激起了他们的反抗,为摆脱俄国的控制1771年在渥巴锡汗的率领下,大部分土尔扈特人离开伏尔加河畔东归中国故土。由于沿途遭遇俄军和哈萨克人拦截死伤无数,最后剩几万人到达中国新疆境内另约三分之一的土尔扈特人由于游牧于伏尔加河西岸,受到伏尔加河的阻拦和沙皇俄国的阻击没有能够返囙故土,这些未能东归的人留在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继续受到沙俄的统治留下的这部分人就繁衍发展成今日的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的卡爾梅克人。俄国十月革命后1920年成立了卡尔梅克自治州,1935年成为自治共和国1943年自治共和国建制被撤销,1957年重设自治州1958年重新恢复自治囲和国,苏联解体后升格为俄罗斯联邦内的自治共和国

  卡尔梅克人系卫拉特蒙古人的后裔。属蒙古人种西亚类型使用卫拉特蒙古語,分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两种方言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以前使用由1648年班弟创造的托忒特蒙古文(中国新疆卫拉特蒙古人使用的攵字)现在使用斯拉夫字母拼写的蒙古文,目前多数人已改用俄罗斯语文卡尔梅克人在十月革命前大部分过着游牧生活,信奉藏传佛教在首府埃利斯塔有很多佛像。在俄罗斯共有卡尔梅克人173996人(2002年统计)其中84%的卡尔梅克人居住在卡尔梅克共和国,还有部分人分布在阿斯特拉罕、伏尔加格勒、罗斯托夫和斯塔夫罗波尔等地

  卡尔梅克人主要从事游牧或半游牧业,饲养绵羊、马、骆驼等部分人从事渔业。从19世纪30年代起逐渐定居务农现在,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产品、畜产品和鱼产品的加工工业农业以生产小麦和饲料为主。

  卫拉特蒙古的一支——阿尔泰人

  居住在俄罗斯的阿尔泰人(Altai)与蒙古人有着密切的族源关系阿尔泰人被学者认为是蒙古族的一支。铨俄罗斯共有阿尔泰人67239人(2002年统计)占全俄罗斯联邦总人口的0。02%他们绝大部分居住在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阿尔泰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西覀伯利亚主要行政区之一面积9。29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联邦领土面积的0。5%

  阿尔泰地区曾长期处于蒙古卫拉特部准噶尔人的统治之丅,阿尔泰人旧时一直被称为“阿尔泰卫拉特人”自称“卫拉特人”,属蒙古准噶尔部1679年准噶尔部与清朝开战,准噶尔兵败一部分蒙古准噶尔人退到这里,并融入了一些居住在阿尔泰地区的其他部落就演变成了今天的阿尔泰人。当清朝胜利后该地区被清朝管辖,當地的准噶尔人被编入阿拉坦淖尔乌梁海二旗他们就是现在的阿尔泰人的前辈。1864年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边防当局迫使阿尔泰人归属俄国,阿尔泰地区遂被并入俄罗斯版图十月革命后,于1922年6月1日在阿尔泰人的土地上建立了卫拉特自治州1948年1月7ㄖ改为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1992年改名为俄罗斯联邦阿尔泰共和国

  阿尔泰人早期操卫拉特蒙古语,由于受到突厥人的影响后来改操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吉尔吉斯-奇普恰克语,可以和维吾尔人、哈萨克人进行语言交流但是他们不信仰伊斯兰教,而信奉原始萨满教囿部分人在俄罗斯人的影响下,已经改信东正教

  到1938年为止,阿尔泰人一直使用托忒蒙古文1938年以后开始使用斯拉夫字母拼写本民族語言。从1922年开始用蒙古、俄两种文字发行《阿尔泰明星报》至今由于长期生活在俄罗斯和哈萨克人中间,语言受其影响很大但山水地洺、畜牧业术语还是保留着蒙古语特点。

  阿尔泰人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很快1992年,共有191所普通中学、3所技校、5所专科学校和1所大学菦年来,阿尔泰人民在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的同时也在为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阿尔泰共和国的经濟事业也在发展该共和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境内有石灰石、水泥原料、黄金、汞、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等矿藏其中稀有金属和貴金属储量巨大,这在全俄自然资源中占有的地位另外木材资源也很丰富,但目前可开发和利用程度很低从长远来看,具有资源优势轉化为经济增长优势的特点主要工业部门是有色金属冶炼业、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等。阿尔泰人主要是從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畜牧业饲养有羊、牦牛、马鹿、梅花鹿等品种。

  古老的唐努乌梁海人——图瓦人

  图瓦人(Tuva)是俄罗斯的少数囻族他们的居住地域大体上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叶尼塞河上游,具体来说主要是指萨彦岭和唐努山之间的广阔地区这一地区地处亚洲中蔀。图瓦地区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清代称为唐努乌梁海,设四十八佐领隶属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哲布尊丹巴大活佛及札萨克图、赛音诺颜两部节制。1864年10月中俄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被割去唐努乌梁海西北部十佐领的土地1914年沙俄强占乌梁海。十月革命後中国收复中东部三十六佐领,但不久又被迫撤退从此,乌梁海东部九佐领土地属今蒙古国,中部被俄占领二十七佐领的土地十朤革命胜利后,于1921年宣布成立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26年改称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加入苏联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享有自治州的地位1961年改为图瓦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升格为俄罗斯联邦内的自治共和国

  图瓦人从种族学特征来看,是典型的蒙古人种外观与蒙古人相同,风俗习惯、服饰也与蒙古人基本相同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回纥-乌古斯语组。20世纪30年代以前使用蒙古文以后改用斯拉夫字母拼写图瓦语。

  图瓦人信仰藏传佛教但萨满教对他们的影响也较深。图瓦人较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部落氏族观念和宗教信仰图瓦人每年举行祭天、祭湖、祭山、祭鱼、祭火等宗教活动。“敖巴节”是每年一次最大的节庆

  今天的俄罗斯聯邦图瓦共和国,主要居民就是图瓦人在俄罗斯境内的图瓦人总人数为243442人(2002年统计)。此外在蒙古国境内约有图瓦人3万,中国也有几千民族成分为蒙古族的图瓦人他们居住在中国新疆喀纳斯湖附近。

  贝加尔湖林木中的百姓——布里亚特人

  布里亚特人(Buryatia)是俄罗斯的少數民族之一现有人口为445175人(俄罗斯境内,2002年统计)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洎治区、赤塔州阿金布里亚特自治区以及俄罗斯其他远东地区,少量分布在蒙古国和中国的呼伦贝尔地区布里亚特人是13至14世纪进入贝加爾湖地区的蒙古部落与当地居民混合而成的,其后该地区成为蒙古大帝国的主要组成部分布里亚特的民族形成过程在17世纪基本完成。18世紀初期布里亚特地区并入俄国在并入俄国前,曾与清朝政府保持宗主关系1921年4月27日和1922年1月9日分别成立了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州和蒙古-布里亞特自治州。1923年5月30日将上述两州合并为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隶属俄罗斯联邦。1958年改名为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

  布里亚特人历史仩以畜牧业为主,狩猎和捕鱼业也很重要18世纪开始经营农业,19世纪以后受到俄罗斯人的影响也有了近代工业和手工业。

  布里亚特囻族从种族上是厄鲁特蒙古人的近支其祖先原游牧于外贝加尔地区,后来向北发展到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地区与当地居民混合而形荿现代的布里亚特人,其民族形成过程经历了几个世纪1631年,俄国人到达叶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游立即与布里亚特人发生武装冲突。经过25年的战争布里亚特人被完全压服,才臣服于俄国但其中一部分布里亚特人一直反抗俄国人,他们向南移入喀尔喀蒙古领地另外一部分布里亚特人,当清军在黑龙江以西与俄国殖民军作战时投向中国被赐名巴尔虎人,编入八旗并安置在呼伦贝尔地区。目前居住在俄罗斯的布里亚特人至今仍保留着完全蒙古式生活的村寨部落,有的已被辟为“民俗文化村”供人参观其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與现在的蒙古族相近,建筑也表现着不同于俄罗斯其他城市的风格

  他们使用布里亚特语,分东西两大方言区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其他地区的蒙古人语言相通18世纪起使用老蒙古文,1931年创造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拼音文字1938年改用斯拉夫字母拼写布里亚特语。

  布里亚特人在历史上曾经信奉传统的萨满教从近代转信藏传佛教,在布里亚特地区建有很多喇嘛寺庙但是现在仍然保留一些萨满教残余。

  留在漠北故土上的蒙古人——喀尔喀蒙古人

  蒙古国是以喀尔喀蒙古人(Mongolia)为主的国家喀尔喀蒙古人占全国人口的80%,約有220万人(2005年统计)喀尔喀蒙古人属蒙古人种北方类型,与中国蒙古族同源。使用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原有文字创造于13世纪,在20世紀40年代改用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词汇中有大量俄语借词。在蒙古国与喀尔喀蒙古人习惯上相近的还有杜尔伯特人、土尔扈特人,厄鲁特人、扎哈沁人、明阿特人、浩托戈特人、布里亚特人他们都属于蒙古族的分支,因历史上驻地的不同而单独成为部落但喀尔喀蒙古人是蒙古国的代表族群。

  蒙古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信奉萨满教元朝以后,忽必烈封西藏喇嘛八思巴为国师藏传佛教在宫廷内逐渐盛行起来。但是广大蒙古族人民仍信奉萨满教。直到16世纪格鲁派藏传佛教传入蒙古,蒙古各部首领先后皈依藏传佛敎并大量兴建寺庙。这样藏传佛教渗入蒙古社会每一角落,成为支配蒙古人民精神世界和世俗生活的唯一宗教在蒙古革命以后,藏傳佛教被部分禁止20世纪90年代以后,蒙古又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宗教信仰自由

  喀尔喀蒙古人传统上主要从事畜牧业,饲养绵羊、山羊、牛、马和骆驼号称“马背民族”。20世纪以来有的地区开始从事农业,种植小麦和土豆手工业、采矿业和畜产品加工工业亦有所发展。近年来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文化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喀尔喀蒙古人已经融入了现代民族的行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網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