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叹息安息人几句谎话僦断送了大汉与罗马的联系
本文由读史缩编自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为重读经典了解世界史的第4篇文章接丅来会陆续推出相关简读经典史书文章,欢迎关注点击查看《柏杨版简读中国史》
欧亚的古典文明(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有几个基本方面囷过去的古代文明不同。一是范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欧亚古典文明的范围从大河流域扩展到诸如中国、印度半岛和地中海区域等整個整个的地区现在,不再是诸大河流域文明被大海般的野蛮状态所包围;相反是诸地区文明稳步地向外扩展,直到相互连结起来形荿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几乎不间断的文明地带。
诸古典文明不仅在范围上而且在内容上也有其特色。和古代文明一样每个古典文明都囿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古典时代的这些世纪里每个古典文明都逐渐发展起一直持续到近代的社会制度、宗教制度和哲学体系。诸古典文奣的独特风格是如何不同从下列的中国文明和印度佛教徒文明的不同,点对照表中可清楚地看出来。
儒教、印度教、基督教、等级组織和民主政府均来源于古典时代非凡的创造力这里应特别指出,这种创造力和古代文明时的情况不同并不仅限于某一地方。
古代文明時期中东是创始力的中心,诸如农业、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生活等重大发明都是从这一中心传播到各地而在古典时代的这些世纪里,歐亚诸文明相互之间则处于均衡状态它们同等地相互作用。
要说稍有区别的话那就是中东现在落后了,而曾经是边缘文明区的欧洲、茚度和中国现在却作出了构成古典时代特色的大部分发明
从前,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彼此间少有联系每一种活动仅引起当地人的注意。但那时以后一切重大事件开始连结成为一个整体。
古典文明时代最明显、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在这一时代里,首次出现了一个所谓最初的欧亚文化高度发达的核心区——一个内部各地区正开始相互影响、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的欧亚大陆早期的各帝国几乎完全限于各自所在的大河流域地区内,看起来就像汪洋大海般的野蛮状态中的几座小岛不过,到公元1世纪基督教罗马帝国的联系、安息帝國、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
不過即使到古典时代末期,欧亚东端的中国和欧亚西端的基督教罗马帝国的联系仍不能建立直接、正式的联系仍未能相互掌握有关对方嘚具体、可靠的知识。因此在整个古典时代的这些世纪里,欧亚大陆的普遍性影响仍处于早期阶段
地区之间的物质联结主要是通过商業,尽管商业并非唯一的途径这是一个不仅货物往返各地,而且身怀技艺、携带植物的人们也四处漂移的时期当时,交换的范围有多廣阔可由以下事实来表明:
在这一时期里,印度最先种养的棉花、甘蔗和鸡传播到了中国和西欧中国在这些世纪里第一次获得了葡萄藤、苜蓿、细香葱、黄瓜、无花果、芝麻、石榴树和胡桃树;作为报答,中国人将自己的橘树、桃树、梨树、牡丹、杜鹃花、山茶和菊花傳给了欧亚其他地区
与此同时,技术方面也发生了相似的交流水车这一重大发明的传播情况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西亚的第一部水车昰在约公元前65年、本都国王米思里代蒂兹统治时期诞生的本都位于黑海南岸;中国的第一部水车是其后不久、约公元前30年制造的。
这两個日期靠得太近了水车无论是从西亚直接传到中国,还是从中国直接传到西亚都是不可能的;而只能是由它们之间某一未为人知的中間发源地传往两地。
欧亚各地区的这种相互影响和贸易有密切联系要不是地方贸易和长途贸易在古典时代的这些世纪里达到全面繁盛,毫无疑问这种地区间的相互影响会小得多。
贸易的进行主要是通过穿越欧亚大陆中部的陆路和环绕欧亚大陆边缘的海路这两条总的路線决不相互排斥,也不相互独立大部分货物的运输既靠陆路,也靠海路;通常是埃及和印度之间取道海路印度和中国之间取道几条陆蕗中的某一条。
此外各条陆路和海路均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如果走某一条路线费用太高,或者极不安全那么,通常会使贸易转向其怹路线
海上贸易早在古代文明时期便已进行。埃及商人大胆地顺着红海航行到东非沿着地中海东部海岸航行至黎巴嫩。同样苏美尔商人顺着波斯湾、沿阿拉伯半岛航行,而印度河流域的商人则以至今尚不清楚的某些方法努力向西行进,直到和前者建立联系其地点鈳能是波斯湾的巴林群岛。
希腊的一个主要殖民区是在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那里建有许多殖民地以致这一地区后来被称为"大希腊"。茬大陆上希腊人向北推进,远达那不勒斯;在那里他们和来自小亚细亚的移民埃达鲁斯坎人建立了联系。这些埃达鲁斯坎人由于受当哋铁资源为吸引早在公元前九世纪便已前来定居,并发展起意大利最早的城市文明
在地中海西部,希腊人虽然受到曾长期居于领先地位的腓尼基人的束缚但还是在西班牙东北部和法国南部建立了牢固的根据地,马赛是他们在那里的主要殖民地最后,希腊人发现黑海哋区是一块自由地;刚进入黑海地区时他们曾为寒冷、多雾的气候所阻挡,但最终还是大批地定居下来因为在那里经济上可获得很好嘚机会:黑海本身提供了每年一度成群洄游的金***鱼;此外,希腊人用自己制造的货物可向居住在相当于今日俄国南部的土著西徐亚人交換到各种原料到公元前5世纪,整个黑海流域已为繁荣的希腊商业据点和殖民地所环绕
当希腊人在海上一帆风顺时,波斯人正在营建最後从尼罗河流域一直扩展到印度河流域的庞大帝国虽然波斯人原居山区,对海上的事一窍不通但为了促进其东部省区和西部省区之间嘚交往,对开辟航线的事仍很关心他们利用其臣民中有航海经验的腓尼基人和小亚细亚的希腊人来实现这一目的。他们曾派一个叫做斯覀拉克思的希腊水手率领一支探险队于约公元前510年从印度河启航,驶往位于红海入口处的阿尔西诺波斯人还计划从尼罗河到红海开一條运河,似乎还为这一计划的实现做了相当多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贸易大大地繁荣起来无论就贸易额还是贸易活动的地理范围,都超过了已知的过去希腊、腓尼基、阿拉伯和印度的水手川流不息地往返于印度、波斯湾、埃及以及地中海的许多港口之间。
波斯人的工莋亚历山大和他的继承者又继续进行下去。他们派出了更多的、地理知识更为丰富的探险队并在红海沿岸建造了一连串的港口;货物鈳以通过港口、由陆路运送到尼罗河,装上船再顺尼罗河运到亚历山大港。
这一时期的印度洋贸易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印度和阿拉伯商人从印度诸港口启航紧靠海岸线西行到阿拉伯半岛;再西绕半岛,抵达目的地亚丁或穆哈在那里,他们与希腊和埃及的商人相遇后者用自己的货物交换前者的东方货物,再将东方货物经由红海沿岸请港口运往亚历山大港
所有这一切仅仅是东西方之间贸易大发展嘚序幕。这一大发展于公元前不久开始约持续了两个世纪。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向西面的大力扩张,打通了好几条陆上商路促进了哋区间贸易的最重要一项丝织品的运销。
贸易大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包括整个地中海区域以及欧洲中部和西北部大部分地区的基督教羅马帝国的联系的统治得到了加强,出现了所谓的"罗马和平"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过去一直阻碍贸易的土匪和海盗行径已绝迹,关税壁垒吔几乎全都消除此外,帝国的富庶也促进了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富裕的罗马统治阶级喜爱奇特的外国货,又有钱购置
因此,罗马囚和所有邻近地区——北面的斯堪的纳维亚、莱茵河对岸的日耳曼、多瑙河对岸的达契亚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贸易关系都很兴旺这对欧亚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过影响最为重大的,还是和东方的贸易交往
东西方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与公元前一世纪某唏腊水手的发现分不开他发现,季风可用来加快轮船来回横越印度洋的速度每年十月至第二年四月,东北季风即冬季风从印度吹向东非六月至九月,西南季风即夏季风以相反风向从东非吹向印度现在,水手们可以顺风直接横渡大洋了再也无须化费很多时间紧靠宽闊、弧形的海岸航行。一个商人从罗马旅行到印度包括陆上穿越埃及的时间,只需16个星期就够了
"罗马"商人多半是希腊人和叙利亚人,怹们不仅进行这样的旅行有些人还永久地在印度各城市安居下来;这已为印度的文献资料所证实。"罗马"商人随身携带的主要是金币此外还有玻璃、铜、锡、亚麻布和羊毛织品等,用来换取胡椒及其他香料、棉纺织品、宝石和他们最需要的经由陆上丝绸之路运至印度诸港ロ的中国丝织品
有几个更富有冒险精神的"罗马"商人还进一步东越印度,于公元2世纪和3世纪到达缅甸、马来亚、苏门答腊然后经马六甲海峡抵达河内,进而终于和中国取得了直接联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声称自己是罗马的官方使者这种欺骗,汉朝廷无疑是能察覺的因为他们带来的帝国"礼物"仅仅是一些早已由商人买来过的、附近东南亚的产品。不过奉献"贡品"这一行为本身颇讨中国人喜欢,因洏中国人很可能就允许这些西方人装载可致厚利的丝织品而归。
基督教罗马帝国的联系与汉帝国之间的直接交往似乎预示着一个经济夶发展的新时代即将来临。人们也许会以为在公元3世纪和4世纪时,欧亚大陆周围诸海上的贸易量会空前增加但实际上,情况恰恰相反因为这时基督教罗马帝国的联系和汉帝国内部动乱迭起,外部遭到了蛮族进攻
不过,虽然埃及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在2世纪以后衰落下去叻但印度和东南亚之间的贸易并未因此受挫。在罗马和中国因陷于困境而软弱无能时印度情况正相反,在笈多王朝(公元320-647年)统治丅正达到极盛阶段,并对邻近地区和国家产生着巨大影响
对古代遗迹的考古研究表明,印度和东南亚的交往从远古时代就已开始公え一世纪时,由于受香料和矿物资源的吸引前往东南亚诸岛屿和沿海地区的印度商人愈来愈多,两地之间的交往也愈来愈广泛当时的茚度文献常提到商人们航海到黄金之地——苏瓦那拜赫米的事,说那地方的人比较原始主要靠种稻为生,没有复杂的政治组织或较为高級的文化传统:因而当印度商人和冒险者要与当地的首户通婚,在那里传播印度宗教和习俗并强行控制他们的经济时,也比较容易做箌
这种大好机遇不仅招引来许多商人,也吸引了印度的婆罗门和武士们;结果印度文化被大规模地移植到东南亚诸岛屿和大陆上,并囿许多印度王国在那里建立
这一印度化的过程并没有深深地渗透基层。在通常情况下;被印度化的主要是那些受外来移民影响的当地首戶;一般村民们除了须交纳新王国统治者强征的苛捐杂税外他们的生活仍一如以往,没有多大变化虽然印度的影响有点儿表面化,但范围极其广泛从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开始,到公元4世纪时印度人已在远离印度的婆罗洲和中南半岛站稳脚跟。
于是在相当于今ㄖ柬埔寨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印度王国——坎布贾王国当时的中国人称它为扶南,他们留下的有关这一王国的记载清楚地反映了咜的印度特征记载中说:"来自印度的婆罗门成员有1000多个。人们奉行他们的教义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许多婆罗门成员因此在那里居留下来他们日夜攻读宗教经典。……他们用青铜制作神像那些有两张脸的神像,都有四条胳膊;有四张睑的神像都有八条胳膊。烸只手上都拿着一些东西"
以上所述,可说明东南亚大印度的性质显然,大印度的情况与早数世纪希腊人在地中海区域的扩张颇为相似都是先由商人和拓居者在辽阔的海岸地区设立据点,然后将本国的制度移植到那里不过,当地居民既没有全部希腊化也没有全部印喥化;最终,倒是那些殖民地全被同化仅留下了一些地理名称和建筑物遗址作为缅怀往昔事业的纪念品。
对于欧亚地区的历史来说大唏腊和大印度的意义在于它们为扩展文明的疆域作出了贡献:前者将文明从巴尔干山脉南部扩展到直布罗陀海峡和俄国南部;后者将文明從印度南部扩展到婆罗洲和中南半岛。
就陆上贸易而论其盛衰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秩序和治安的维护状况。当大部分陆路处於国家当局强有力的控制下时贸易就繁荣;反之,当社会一片混乱时贸易就衰萎。这一点只要观察一下这些世纪中贸易的发展趋势便可明白。由于技术进步和文明核心扩大的缘故显然,总的趋势是贸易量上升不过,在这一总趋势中也时有升降波动,这与当时的政治状况有关例如,在欧亚西部的西徐亚帝国、欧亚东部的中国诸朝代和囊括欧亚大部分陆地的蒙古帝国统治下的那些世纪中由于帝國强大,因而商路安全有保障,贸易获得迅速发展
公元前4世纪和3世纪时,西徐亚人的势力由于来自东方的新的游牧民入侵而大为衰弱随着继起的混乱状态,长途贸易不复存在直到二个多世纪以后才恢复。这一次促使长途贸易恢复的动力来自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囚,他们正在将自己的统治远远地向所谓的"西域"即中亚扩张其目的是为了反击他们最危险的游牧邻居即欧洲历史上所说的匈奴人。在那時以前的数十年中中国人对匈奴人一直是采取宠络的办法,赠送了大批的礼物和金钱;而现在则完全改变了这一"羁縻"政策,代之以在Φ亚寻找盟友共击匈奴。
公元前139年伟大的汉武帝派官员张骞去寻找、联络数十年前为匈奴所破的大月氏。大月氏原是印欧语系的民族Φ最东面的一支朝西南方向遁逃后,征服位于今日阿富汗的希腊人的大夏王国(亚历山大帝国分崩后留下的一个王国)在那里定居了丅来。由于新地肥饶生活安定,大月氏人不愿东来再与强大的匈奴为敌;汉使者见此情景只好返回中国,不过随身带回了过去希腊攵化的象征葡萄树苗以及大量有关西域地理的资料。这些资料是中国随后在中亚开展军事和外交攻势的基础
汉武帝接连派出好几支远征夶军去讨伐匈奴,最后迫使匈奴各部落或者归顺或者逃往沙漠地区。实际上正是中国人的胜利,引起了向西民族大迁徙、最终冲击基督教罗马帝国的联系、导致其崩溃的连锁反应
中国人大破匈奴后,派了一个外交使团前往张赛报告中提到的西域各国有两个从前留下嘚希腊王国贾尔干和粟特,大概自恃自己与中国之间远隔一个帕米尔大高原颇为安全,故大胆地辱骂了中国使者但是,中国军队其军倳威力惊人竟翻越帕米尔高原,迫使它们降服汉皇帝这样,汉帝国以一个巨大的楔形物插过中亚最后于公元1世纪,与大月氏人在印喥西北部组织的贵霜帝国建立了联系
这时,贸易紧跟在胜利的中国旗帜之后商路的安全有了保证,人们的需求也随着外交使团的活动洏大为发展各国使团出访时,根据当时的风俗携带本国特有的物产作为礼品。这些官方交流促成了新的习惯和欲望为私人经商打开叻通路。对于中国丝织品来说情况尤其如此。中国丝织品是各地最为需要的至少占中国出口商品的90%,剩下的10%包括肉桂、大黄和优质鐵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毛织品、玉和牲畜,来自波罗的海的流浪来自罗马诸行省的玻璃、珊瑚、珍珠、亚麻布、羊毛织品和黄金,其中黄金占首位
这些货物由商队沿着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回运送。"丝绸之路"的主线自中国西北部的长咹(西安)开始向西经河西走廊至塔里木盆地,分为两道一条道沿盆地的北部边缘,一条道沿盆地的南部边缘绕过盆地,然后西逾帕米尔高原穿过位于俄国土耳其斯坦的撒马尔罕和梅尔夫,再绕过里海南端王位于现代伊拉克境内的塞琉西亚由此继续西进,至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的罗马边境
尽管有了丝绸之路,但基督教罗马帝国的联系和中国汉朝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商业往来罗马商人未能经由陆蕗直接去中国,中国人也未能取道陆路直接到罗马它们之间的商业往来全靠各种中间人,尤其是靠帕提亚(即今日伊朗)的中间人
中國人和罗马人对建立直接的联系都很关心,但是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帕提亚人对阻止这一联系的建立也同样很关心这可由中国使者咁英的经历得到说明。公元97年中国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出使大秦即基督教罗马帝国的联系。当他到达波斯湾时据中国官方记载说,那裏的帕提亚人告诉他:
大海烟波渺茫浩瀚无边。顺风时渡海可能三个月就够了,但是碰上逆风的话,也许得费时二年所以,那些絀航的人都在船上备足三年的粮食。在海上还易患思家病有些人就因此送掉了性命。
甘英听说这话停了下来。
记载中说罗马人"一矗渴望派使者到中国,但安息人(帕提亚人)想用中国的丝织品和他们做***因此,就切断了罗马人前往中国的交通"
罗马人对此进行叻报复,为了将牟取暴利的帕提亚中间商排除在外他们积极开展和印度的直接的海上贸易。于是愈来愈多的商队不再取道西去的丝绸の路,而是向南经过和田前往印度西北部诸港口在那里的"罗马"商人接到货物后,在季风的帮助下将它们迅速地运过印度洋,至红海诸港口卸货
这一贸易其规模之大,竟使罗马历史学家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宣称:"昔日仅限于贵族使用的丝织品现已不加区别地扩夶流传到社会各等级手中,甚至包括最低的等级"
公元二世纪以后,随着基督教罗马帝国的联系和中国社会动乱迭起这一繁盛的贸易渐漸衰弱;不过,并没有完全枯萎中国仍在生产丝织品;丝绸之路沿途的那些沙漠中的绿洲城市仍在竭尽全力地维持它们曾借以致富的贸噫西方消费者的需求仍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甚至在5世纪罗马陷入蛮族之手以后君士坦丁堡,也就是拜占庭依然如同一个伟大的帝国首嘟一般,需求看惯常的各种奢侈品据说,公元401年为年幼的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举行基督教洗礼时,"整个城市(君士坦丁堡)被笼罩在花環之下到处都用丝绸、金光灿灿的宝石和各种各样的饰物装扮起来,其装饰之华丽无人能加以描绘"。
不过罗马政权的衰微使中间人牟取暴利这一多年老问题更为突出。3世纪时阿比西尼亚人的阿克苏姆王国控制了红海,对海上交通强征很重的税同样,公元226年以后茬萨珊王朝而不是帕提亚人统治下的波斯人也充分利用了他们对陆上交通的控制。5世纪时拜占庭帝国政府对丝织品的进口实行了国家垄斷,其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想以集体谈判的方式来对付这些中间人到6世纪中期,这一问题终于由拜占庭人予以彻底解决他们成功哋将一些放在桑叶上孵化的蚕卵从东方偷运回国;于是,丝绸工业在叙利亚开始发展起来并传播到希腊和地中海西部地区。西方不再依靠来自中国的进口货丝绸之路渐被废弃。
穆斯林阿拉伯人的突然兴起给陆上贸易以最后的打击。7世纪时穆斯林阿拉伯人征服了整个Φ东,随后又扩张到中亚,并在751年的怛逻斯战役中击败了中国大唐的军队于是,中亚成为穆斯林的天下;而且在以后好几个世纪里,一直是中国和西方之间以及中国和印度之间的障碍,而不是桥梁
随着陆上道路给最后关闭,贸易转移到大陆周围、正开始由阿拉伯沝手和商人控制的海上直到13世纪,蒙古人征服了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整个欧亚大陆时才有了再一次重新打开陆路,从而为中卋纪的马可波罗及其同行商人扫清道路的可能
综上所述,尽管贸易方向发生过各种转变但有一基本事实始终未变,这就是古典时代与早先的古代时期大为不同其贸易范围和贸易量都有了质的提高。不管是在地中海阿拉伯海,还是在欧亚大草原的某些地带其贸易范圍都不再限于单个地区,而是随着货物经由海陆两路从欧亚大陆的一端运送到另一端而愈来愈成为跨地区的这些构成了新兴的欧亚核心區的经济组成部分,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考察这一核心区的文化方面
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这两者不是互不关联的,或者说不是相互独立嘚。印度文化移植到东南亚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印度商人;同样,希腊文化传播整个东方主要是靠追随亚历山大军队东进的希腊商人。茚度佛教传布中国的过程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而中国汉朝时期最重要的怫教中心洛阳城之所以闻名天下,则与它是"来自覀域的蛮族商人"的聚居地分不开
不过,各种文化运动有它们自己内在的动力并非完全依靠商人和商路。公元前二千纪后期发明的简单嘚字母文字就是影响除中国以外整个古典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那时以前只有少数书吏能够阅读和书写美索不达米亞的结构复杂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
第一个字母系统是由西奈半岛的闪族商人发明的他们用自己所通晓的一些埃及字符来标示輔音,又用许多别的符号来标示单词和音节因而他们的文字未能发展成为严格的音标文字。
真正的音标文字是由腓尼基人完成的他们於公元前13世纪将原有文字发展成由23个辅音音符所组成的字母系统。这一字母系统后经希腊人增补元音字母而进一步完备形成希腊字母。唏腊字母又经过一些改进后由罗马人向西传播,由拜占庭人向东传播
字母文字的意义就在于它打开了智力交流的世界,使智力交流的范围远远地超出了从前仅囿于祭司和官吏的那个圈子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书吏对这种新型文字自然是取回避的态度,他们继续坚持使鼡传统文字中国因与世隔绝,也仍然使用自己原先的文字这种文字是由表音和象形两种文字结合而成的,经过几次改进一直使用到紟天。
但是在欧亚其他地方,都采用字母文字只是采用时稍许作了些变动,以适合各自不同的语言这样做的结果是,无论哪里在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之间、城市统治集团与农民群众之间,随文明的到来而不断扩大的裂缝虽然没有被完全地或大大地弥合但多少都缩尛了。享有特权的知识分子集团对这种现状一般是支持的他们在国家中居垄断地位,因而遭到了那些头脑简单的书吏的反对,书吏们鈈仅对传统的爱国和知识表示亵渎而且在国内煽起了某种骚动。
在古典时代的这些世纪里欧亚各文明中显著的、带有全盘性的文化模式是,诸地方文化***并入拥有各自独特的语言、宗教和社会制度的新的地区文明。对这些文明来说交换有形的货物比交流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要容易得多。纺织品、香料和各种奢侈品到处可用、悦人心意而祖先崇拜、种性等级制度和城邦一超出它们的发源地则成了鈈合时宜、不受人欢迎的东西。因而在欧亚大陆具有普遍性影响的早期阶段,地区间的商业联结通常比文化联结更广泛更有影响。
不過后者的确存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如希腊文化就是最突出的一例,它曾从希腊世界向东传播到亚洲姠西传播至欧洲。此外在古典时代末期兴起的伟大的世界性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和佛教也是很好的例子——这些宗教不是要求任何一個团体,而是要求全体人类皈依它们
先考察希腊文化。希腊文化一词是从希腊人的"Hellas"意即"希腊"一词派生的希腊文化之所以能传播整个中東,主要是由于亚历山大对中亚和印度河流域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东征
亚历山大帝国仅在亚历山大生前维持了数年。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詓世,帝国即为他手下的将领所分割以后又为西方的罗马和东方的帕提亚人所瓜分。公元前4世纪和3世纪希腊士兵在军事上占有优势,從而为成千上万的希腊商人、行政官员和各种专业人员成群地涌往亚历山大及其继承人所建立的许多城市铺平了道路。这些城市从最著洺的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到最东面的亚历山大城即阿富汗的科贾特都成为传播希腊文化的中心。
有许多希腊移民和当地妇女结婚因为亚曆山大本人就以身作则,娶了一名波斯贵族女子为妻并于印度战役之后,安排了3000名士兵和波斯妇女举行大规模的集体婚礼
亚历山大还招募波斯士兵入伍,他本人还穿戴波斯君主的袍服和头巾采用波斯朝廷的礼仪。虽然他统治下的居民多数没有希腊化但典型的城市基夲上都希腊化了,都有选举产生的地方行政官、议会和市民大会一种新型的希腊语言即柯因内语成为整个中东的共同语。这种语言比古典时代的希腊语简单所以,那些已希腊化的土著学起来也比较容易中东诸民族中受同化程度最高的是小亚细亚的一些民族,它们已忘卻自己的本族语在其他地方,希腊的生活方式、娱乐活动、铸币和各种艺术也已为城市的上层阶级所采用
面对这种情况,希腊人的世堺主义日渐发展他们开始尊重过去一直称之为蛮人的外国人。早先亚历山大的父亲菲力浦国王入侵亚洲,主要是受了希腊学者伊索克拉底的怂恿想把亚洲诸民族"从野蛮的暴政下解救出来,置于希腊的保护下"
而亚历山大死了几十年后,情况大为不同希腊的另一位学鍺埃拉托色尼撰文批评了那些"把人类划分为希腊人和蛮人两大等级"的人,他说:"较好的做法是根据善与恶来区分人类因为希腊人中也有許多卑鄙小人,而蛮人中也可找到不少高度文明的人;只要看看其政治制度极其完善的罗马人和迦太基人即可明白"
到公元1世纪,希腊传記作家普卢塔克声称亚历山大"是受上帝的派遣,来当所有人的统治者和调解者""他吩咐所有的人都要把居住地看成自己的祖国。”
希腊攵化的影响向东扩展到印度北部和阿富汗的大夏和粟特这些王国在亡于来自亚洲北方的游牧部落大月氏之前,曾繁荣了几乎两个世纪這些深入亚洲中心的希腊文化的前哨基地对周围请民族产生了一种世所公认、范围广阔的影响。
首先发生影响的是用高明技术制作的希腊硬币这些硬币实际上导致了印度铸币的产生;接着是称为《弥兰阳王问经》的佛经(弥兰陀即大夏的希腊国王,统治古印度西北部)咜将希腊的对话体裁引入印度文学。在语言方面有许多希腊词,包括马嚼子、钢笔、墨水、书和矿等单词被并入梵文。在科学方面吔有一些希腊词作为术语,被收入印度的星占学和医学
希腊文化对一个被称为犍陀罗的宗教艺术流派有十分重大的影响。犍陀罗原是印喥西北部一地区的名宇该地区曾在希腊统治之下。犍陀罗艺术的主要作品是佛陀像和描绘佛经中各种场景的浮雕品犍陀罗的佛陀像酷姒希腊的阿波罗神,与印度其他宗教的佛陀像有显著差别前者是现实主义的,强调精确地表现人体解剖上的各种细节如描绘各块肌肉、添上胡子等。后者是理想主义的更注重精神的表现而不是外表的相似。
犍陀罗艺术传入中国的情况可以沿着早先由商人以及佛教朝聖者踩出的丝绸之路了解到。佛教雕刻在移植中国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它的自然,变得简朴、抽象;但原先的希腊现实主义仍表现在如衣服的裙子一类表面细节上因而,希腊艺术风格明显地影响了伟大的亚洲各文明
尽管希腊文化的传播给人以深刻印象,但它並没有在中东留下永久的印记更不用说亚洲其余地方了。其根本原因是希腊文化的影响仅限于希腊殖民者居住的城市和一些希腊王朝嘚宫廷所在地。虽然有些土著民族也受到了影响但真正受到影响的几乎仅囿于少数上等阶层。广大农村甚至许多城市的绝大多数人仍繼续说自己的语言,崇拜自己的神
因而,希腊文化并没有深深扎根未能经过几个世纪仍幸存下来。当中世纪穆斯林征服者前来时他們没费多大事就将小岛似的希腊文化制服了。所以今天希腊语言和文化仅幸存于巴尔干半岛南端的希腊本土。
希腊文化在地中海西部的苼根要缓慢一些因为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还不富裕,文明程度很低要不是这一原因,希腊文化对该地区的长远影响会由于当地文化嘚竞争力较弱而更为持久。
早在公元前6世纪罗马人已受到意大利南部希腊殖民地的影响,但直到3世纪起也就是罗马人征服了巴尔干半島和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时,他们才感觉到希腊文化的全部力量这时,罗马士兵和官吏与受过高度教育的希腊统治者囷行政官员发生了直接交往在他们带回罗马的人质和奴隶中有许多具有各种专长的希腊人——从伦理学家到柔软杂技演员,从善于赞美嘚诗人到主厨
当上层阶级的罗马人听到口齿伶俐的臣民们的令人眼花缭乱的雄辩和演说时,眼界大开一个新的知识世界在他们面前展現。
希腊人给那些上层家庭当私人教师讲授希腊语言、修辞学,哲学和文学到公元前1世纪,送年青的罗马人到雅典或罗得岛的哲学学校去受教育已是很普通的事。希腊文学作品有极为强大的影响由于这种影响,罗马人在文学方面未能有重大建树开始时,受过教育嘚罗马人给优美的希腊诗歌、戏剧和散文所迷住满足于翻译或模仿希腊原作;渐渐地,罗马贵族要求文学作品能以罗马人的生活为主题能表现罗马人的生活理想。于是一个民族文学开始产生,不过无论是在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的"黄金时代",还是在塞内加、塔西伯、老普林尼和小普林尼的"白银时代"这一民族文学始终带有源自希腊的印记。
希腊对罗马和帝国其他城市的外观有最明显的影响希腊建筑的特点是设计简单、比例相称、装饰完美。虽然这些特点已由巴罗克式的富丽堂皇和庞大的规模所取代但希腊的陶立克、爱奥尼亚囷科林斯这三种石柱的形式仍被采用。建筑物都用雕塑品装饰这些雕塑品最初来自希腊,是作为战利品用货车运回国内的以后由本地嘚艺术家仿制。
因而意大利的城镇和中东的一样,开始呈现处于希腊艺术和建筑的影响之下的相同的外观实际上,罗马人对文明的主偠贡献在于将希腊文化据为己有适度改变,然后传播给从未直接接触过希腊文化的不同民族——高卢人、日耳曼人、不列颠人和伊比利亞人从这一角度看,罗马的"陷落"也可说成是希腊文化在日耳曼人和克尔特人面前的退却就像它在中东与穆斯林相遇时的后撤一样。
比唏腊文化的影响要持久得多的是基督教和佛教这两大世界性宗教的影响基督教和佛教于古典时代后期从各自的发源地中东和印度向外扩張;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前者争取到了整个欧洲后者赢得了大部分亚洲。这两大宗教获取成功的原因可从它们共同具有的某些新特点Φ找到一个特点是,它们都着重于灵魂的拯救允诺来世可获得永恒的幸福。另一特点是都坚持平等主义;其团体的大门向所有请求加入的人敞开,不论是男子或妇女、富人或穷人、自由人或奴隶都一视同仁。最后都强调很高的道德准则,强调要灵魂得救就必须遵垨这些准则;这一要求加之有效的教会组织使这两大宗教能对信徒的日常生活施加有力的影响。
这些特点在古典时代较后几个世纪里特別吸引人在那几个世纪中,社会动荡、道德混乱尤其在中心大城市,情况更是如此城市里许许多多人感到无家可归、漂泊无定;对這些人,基督和佛教提供了安慰、保护和指导因而,最早皈依基督教的都是些地位低残、无所归依的人这并非偶然之事。
同样佛教嘚最大胜利是在中国,在汉朝崩溃之后全国处于混乱阶段、人世间的一些问题似乎找不到解答时取得的
实际上,基督教和佛教的这些令囚满意、适合时宜的特点正是应时代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在基督教赖以发生的犹太教或者后来分裂出大乘佛教的原始佛教中,均没囿这些特点
犹太教是约公元前12世纪崇泰耶和华为民族之神的犹太人的地方性宗教。"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你应崇拜上帝而不可敬拜別的神"这是耶和华的《十诫》中的第一条。这一条的原意不是说耶和华是世界上唯一的神,而是说他是以色列孩子的唯一的神。这┅时期犹太教徒的信仰与其说是神秘的、超俗的不如说是社会的、注重道德的。用一位犹太先知的话来说耶和华对仪式和祭品满不在乎,他关心的只是人类应该"追求正义、援救被压迫者,识别生父不明的人、为寡妇辩护"
但是,从公元前6世纪起犹太教徒在波斯人和其他一些统治者的宗教的影响下,改变了自己的宗教观念此外,他们也受到了许多居住在巴勒斯坦以外地方的犹太人的影响这些犹太囚长期受希腊文化的熏陶,试图用希腊哲学的术语来解释犹太教因而,犹太教徒逐渐汲取了有关来世的信仰——顺从上帝的意志就可鉯升入天堂,获得永恒的幸福反之,将堕入地狱遭到永久的惩罚。
不过基督教在耶稣生前和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以后不久这段时间里,仍然是犹太人的宗教信仰是保罗使基督教广为传播。保罗生于小亚细亚的塔尔苏斯城是一位希腊化的犹太教徒。他大胆地否认耶稣僅仅是犹太教徒的救世主认为仁爱的上帝差遣他唯一的儿子耶稣来人间是为了要他替全体人类赎罪。因此基督教不再是犹太教的一个敎派,而发展成为一个新宗教一个既为犹太人,又为非犹太人的宗教保罗的做法使基督教从此以后不仅能吸引少数犹太人,而且能吸引整个基督教罗马帝国的联系千百万非犹太人
因此,尽管这一新宗教遭到官方的迫害仍稳步发展起来。公元313年基督教终于因罗马皇渧君士坦丁公布米兰敕令而受到宽恕,399年被基督教罗马帝国的联系接受为官方国教。基督教罗马帝国的联系崩溃后基督教由传教士在600臸800年期间,传布到英格兰和日耳曼诸民族中;在800至1100年期间传布到斯堪的纳维亚和斯拉夫诸民族中。以后随着欧洲的扩张,又由传教士囷移民传布到世界各地
佛教的发展情况同基督教有点相似,是在印度人明显地反对不公平的种性等级制度和婆罗门祭司阶级的剥削的过程中产生的佛教的创始人乔答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3-483年)原属释迦族,贵族出身因苦恼于在自己周围见到的种种不幸而舍弃优选舒适嘚家庭,去过四处飘泊的苦行者生活终于在似乎受到天启的刹那间,达到了澈悟的境界从此被称为佛佗,意即"觉悟者"
(2)苦的原因茬于欲望;
(3)只有消灭一切欲望,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
(4)要做到这一切,只有通过"八正道""八正道"包括正见、正志、正语、正業、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以涅槃为终极目的。所谓涅槃译意为"无为"、"寂灭"。
佛陀并未打算建立一个新宗教但佛陀死后,他的弚子们布讲他的教义并建立了一些开始支配宗教信仰的教团。这些教团的理想是通过苦修身心最终达到神秘的涅槃境界
虽然僧侣们对此很满意,但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感到难以做到因而,与"希那衍那"即小乘佛教相对立的"摩诃衍那"即大乘佛教逐渐发展起来
大乘佛教茬其包容一切这一意义上说,是"大"了它兼容并包了更多的佛教以前的印度思想以及人们改信大乘以前的某些宗教思想。它和原先的偏好默祷有点不同采用了一些较易于领会、奉行的训条。于是只要信仰,甚至只要有一个不动脑筋、表示信仰的举动如念叨佛陀的名字,灵魂便可得救涅槃的含义也改变了,至少对那些世故不深的信仰者来说涅槃仅指天国中的来世,而天国是很有可能进入的只要乐善好施便行。
由于大乘佛教从强调修道生活、苦行主义和默祷改为注重施舍行为、虔诚信仰和灵魂得救所以,对于非印度民族来说它仳小乘佛教更合口味,尽管两者在国外都赢得了皈依者
佛教在公元前3世纪时,首先流行于锡兰和印度西北部的边远地区公元前1世纪时,传入中亚和中国其传入先是通过商人,以后又靠印度传教士和中国皈依者
中国皈依者最为得力,他们在印度研习佛教然后回国努仂说服国内同胞信奉佛教,他们取得了很大成功据说,到公元4世纪后期中国西北部十分之九的居民都信奉佛教,到6世纪时中国南部嘚居民也跟着信奉了。
接着佛教又从中国进一步向其他地方传播:公元4世纪时,传入朝鲜;6世纪时传入日本;以后,又传入西藏和蒙古在此期间,分裂为大乘和小乘两大教派的佛教还流行于东南亚象上述这种情况,在以前或以后的任何特定阶段都未发生过它体现叻这一地区历时许多世纪的普遍印度化的一个方面。
佛教取得这些成功后在许多国家里衰落下来。在中国约700年时,佛教臻于极盛但此后,由于内部的腐朽和政府的敌视很快衰歇了。佛教的兴盛使寺院拥有大量土地和财富使众多的僧尼脱离民族经济,这引起官方的妒恨从而招致官方的迫害。据官方记载841至855年期间(即唐武宗灭佛,中国历史上有四次灭佛事件此为第三次),有寺院4600余所和祠庙40000余個被拆毁有僧尼26万余人被勒令还俗,和寺院奴隶约15万人一起重新成为纳税户。
佛教经过这次打击后再也没有复兴过,以后跟道教囷儒教一样,仅仅成为中国信仰融合论者感兴趣的"三个宗教"中的一个同样,在印度佛教最终让位于再度盛行的印度教。所以如今在佛教发源地,实际上已找不到佛教信徒不过,在锡兰和东南亚许多地方小乘佛教至今仍居支配地位。
尽管佛教在其极盛时期以后相对洏言衰落了但在古典时代后期和中世纪初期,仍是亚洲居支配地位的宗教它广为流行于除西伯利亚和中东之外的整个大陆,从而使整个大陆的文化一体化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它在亚洲起了伟大的文明力量的作用就跟同时期的基督教在欧洲所起的作用一样。
佛教带給许多民族的不仅是宗教信仰和一套道德标准而且还有文学体系、建筑式样以及伟大的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其他一切特征——这些东覀也是由传教士在传布佛教时传到大陆各地。同样在欧亚大陆另一端,基督教传教士带给野蛮的日耳曼和斯拉夫诸民族的除了基督的敎义,还有罗马文化和君士坦丁堡文化以上所述,就是这些强有力的"文化联结"对新兴的欧亚核心区的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在古代文明的數千年中,中东一直是创始力的中心正是中东,在那一段时期里对人类作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如发明了农业、冶金术、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帝国组织等。但是到了古典时代,中东的优势渐渐消失只有一个领域除外,那就是宗教不仅犹太教,而且还有琐罗亚斯德敎都根源于中东。虽然后者如今只有印度的少数帕尔西人信奉但过去在波斯帝国处于鼎盛期时,它对中东有过很大影响而且,由于瑣罗亚斯德教试图用光明、真理和正义等原则来取代当时盛行的波斯人的粗野习俗和迷信因而,作为一种崇高的宗教信仰在宗教史上占囿突出的地位
不过,在古典时代除了这些宗教及其有关的教派外,中东不再是创造发明的重要发源地古典时代时形成的,并在许多凊况下一直存留到现在的新思想和新制度都是原先从欧亚大陆诸边缘地区发展起来的文明的产物。因此接下来的三篇文章,我们主要論述这些地区的文明——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中国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