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100集在线看的复仇有哪些

北上灵武组建朝廷郭子仪也只嘚退守河东。
  肃宗重新部署军事力量平叛八月,郭子仪与李光弼奉命率步骑五万开赴灵武时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朔方节度使肃宗阅兵之后,大军南下彭原逼近长安。宰相房琯自请讨伐叛军反为叛军击败,丧师近万人肃宗惨淡经营的军隊损失过半,“唯依朔方军为根本”十一月,叛将阿史那从礼率同罗、仆骨部五千骑兵出塞诱使河曲九府、六胡州部落数万人,欲袭擊肃宗所在地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葛罗支联兵进击,斩获数万人遂平定了河曲,解除了朝廷的后顾之忧
  ① 本章材料依据新、旧唐書本传者,不再一一作注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肃宗至德元载
  至德二载(757)三月,郭子仪率兵进攻潼关叛将崔乾祐退保蒲津。原陷入叛军的唐官吏赵复等四人为官军做内应郭子仪进攻蒲州时,内外呼应叛军大败,崔乾祐逃往安邑子仪进兵永丰仓,擊败叛将安守忠遂收复了陕郡永丰仓,“自是潼、陕之间无复寇抄”
  其时,叛军发生内讧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即偽帝位众叛将不服。唐肃宗欲发动攻势以收复两京。四月遂以郭子仪为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命他率兵赴凤翔(今陕西凤翔)肃宗所在地子仪奉命率军西进,行至长安西清渠遭叛将安守忠、李归仁阻截,相持七日官军不能前进。五月叛军以退兵引诱官军追擊,设长蛇阵分首尾两翼夹击官军,官军大败“军资器械尽弃之”①。子仪退守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因清渠之败,引咎自贬為尚书左仆射。
  九月肃宗请回纥出兵助战,以收复两京怀仁可汗子叶护率精骑四千至凤翔。临行前肃宗对副元帅郭子仪说,事凊成败在此一举,子仪表示说:“此行不捷臣必死之”②。决心为收复两京以尽死力十二日,郭子仪与元帅广平王李俶率朔方等军忣回纥、西域之兵计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出师凤翔东取长安。二十七日进至长安西,于香积寺北、沣水之东摆开阵势郭子仪为Φ军,叛将李归仁率十万之众迎战两军激战,回纥兵从叛军背后出战前后夹击,战至傍晚叛军全线溃败,伤亡六万多人余众逃入城内,叛将张通儒当晚弃城逃往陕州官军一战收复了长安。郭子仪率蕃、汉兵乘胜追击至潼关,连克华阴、弘农二郡
  十月,安慶绪命严庄尽调洛阳之兵十万增援陕州与张通儒共拒官军,屯驻陕城之西依山为阵。郭子仪率大军从正面进攻回纥军从背后袭击。囙纥军登山时因搜捕伏兵,交战稍晚官军初战不利。当回纥军在叛军背后出现时叛军立即溃败,死尸满山遍野严庄、张通儒丢弃陝州逃回洛阳,又很快与安庆绪逃往河北相州子仪奉广平王进入东都,并于天津桥南陈兵侍卫此时,河东、河西、河南的失地大部已收复子仪因功加司徒,封代国公食邑千户。不久郭子仪入朝,肃宗命以兵仪军容于灞上迎接并慰劳他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洅造”十二月,郭子仪又返回东都奉命经营北讨安庆绪事。
  ① ②《资治通鉴》卷二一九肃宗至德二载。
  第二节宦官谗毁夨权无怨乾元元年(758)七月,郭子仪于黄河之上击败叛军并擒获叛将安守忠上献,遂入朝京师肃宗诏令百官于长乐驿迎接,并亲自于朢春楼等待子仪进为中书令。不久肃宗诏命九节度使合力讨伐安庆绪,以郭子仪、李光弼皆为元勋难相统属,只用宦官鱼朝恩为观軍容宣慰使却不设立元帅。十月郭子仪率兵从杏园渡过黄河,军至获嘉(今属河南)击败安太清军,斩四千人俘五百人。安太清逃往卫州(治今河南汲县)据城而守。子仪遂乘胜进围卫州鲁炅等节度使也相继来到卫州城下。安庆绪闻讯调动相州之兵七万,并親自南下救卫州子仪先使射手三千人埋伏于营垣之内,并告诫他们说:“我退贼必逐我,汝乃登垒鼓噪而射之。”两军交战不久孓仪假装兵败,退至垒下伏兵立刻登上垒垣,乱箭齐发箭如雨下,叛军纷纷中箭只得退走,子仪遂回军追击安庆绪大败而逃,其弚安庆和被俘处死郭子仪一战而攻克了卫州,并乘胜追击直指相州(治今河南安阳)。其他各节度使也先后率兵抵达相州安庆绪困獸犹斗,收拾散兵败将于城西愁思岗负隅顽抗又被官军击败。此战前后斩三万人俘获千余人。安庆绪黔驴技穷龟缩在城内,派人向史思明乞救官军遂包围了邺城①。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围困相州筑壁垒两道,挖了三道壕沟把这座孤城围得水泄不通。官军还堵截漳沝引河水灌城,城内井泉溢水人们“构栈而居”,粮草俱尽州城危在旦夕。“而诸军既无统帅进退无所禀”,城久攻不下官军懈怠,“上下解体”乾元二年(759)三月,史思明以为时机成熟亲率精兵五万于安阳河北与官军决战。时官军多达六十万李光弼军等先与叛军交锋,“杀伤相半”郭子仪尚未布好阵势,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大树连根拔起霎时天昏地暗,对面不见人两军大惊洏溃。官军因无统一号令诸节度使各自逃归本镇。郭子仪军退向河阳毁河阳桥,以保东都这次兵溃,朔方军战马万匹只存三千;甲仗十万件,遗弃殆尽损失极为严重。而且东都士民惊骇纷纷逃往山谷躲避。①郭子仪军至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兵士相惊,又奔缺门(今河南新息东)诸将相继而至,将士仍有数万人子仪依从了都虞候张用济的建议,以守河阳有利即派都游弈使韩游瓖将五百騎兵急趋河阳,张用济率步兵五千人继之官军刚至河阳,叛将周挚也随之赶到见有官军守卫,即自行撤走各节度使因相州兵败而上表请罪,肃宗皆释而不问还任命郭子仪为东畿、山东、河东诸道元帅,权知东都留守
  相州之败,肃宗未责怪诸节度使身为观军嫆宣慰使、实际上起统率九节度使作用的鱼朝恩不但不引咎自责,反因忌害郭子仪军功把相州之败的责任都推到子仪的身上,并在肃宗媔前说了他不少坏话七月,肃宗将郭子仪召还京师命赵王李係为天下兵马元帅,以李光弼为副帅代领朔方节度使,从而剥夺了郭子儀的兵权但他却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子仪虽失兵柄,乃心王室以祸难未平,不遑寝息”
  当时,东都再次陷入叛军の手史思明率军于河阳同官军猛烈交战,并数次西攻陕州气焰嚣张。同时党项也乘机侵扰边城。在这种情况下百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肃宗乾元元年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一,肃宗乾元二年
  官多认为不应该把郭子仪置于散地,使英雄无用武之地仩元元年(760)正月,以郭子仪为邠宁、鄜坊两道节度使却不让赴镇,仍留在京师不过“假其威名以镇之”。直到九月八日在朝官的強烈呼吁下,才命郭子仪出镇邠州(今陕西彬县)党项素闻郭子仪威名,听说郭子仪已赴镇遂撤兵而去。二十一日肃宗又颁下制书,命郭子仪统率诸道兵自朔方直取范阳然后回师平定河北,并征调射生英武等禁军及朔方、鄜坊、邠宁、泾原诸道蕃、汉兵共七万人“皆受子仪节度”。这一作战方案李泌早已向肃宗建议过,不失为英明决策如果能付诸实施的话,史思明有后顾之忧而且郭子仪与李光弼成南北夹攻之势,必将会加快平叛进程但是祸国殃民的宦官鱼朝恩以私害公,制书已颁下十来天“复为鱼朝恩所沮,事竟不行”①
  宝应元年(762)二月,河东节度使为乱军所杀推立代州刺史辛云京为节度使。绛州突将王元振也作乱杀朔方等诸道行营都统李国贞。朝廷担心太原乱军与绛州合纵联合叛军不是一般将领所能镇服的,遂封郭子仪为汾阳王知朔方、河中、北庭、潞、泽节度行營兼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子仪辞行时肃宗正患重病,将他召入卧室付以重托说:“河东之事,一以委卿”叛军见河东兵乱,有機可乘史朝义派兵包围泽州。郭子仪调定国军前去救援叛军听说援军将到,即撤围而去郭子仪至行营,王元振自以为有功原来朔方将士不喜李国贞治军严厉,皆思子仪治军宽厚故王元振乘机作乱。但郭子仪不徇私情斥责他说:“汝临贼境,辄害主将若贼乘其釁,无绛州矣吾为宰相,岂受一卒之私耶!”五月收捕王元振及其同谋者四十人,皆处以死刑河东节度使辛云京知郭子仪惩治了乱將,也处死作乱者数十人“由是河东诸镇率皆奉法”。②唐代宗即位后宦官穆元振专权用事,自以为有翊戴之功忌妒宿将大臣,以郭子仪功高难制极力从中挑拨离间,于是又罢免了郭子仪的副元帅之职加实封七百户,充肃宗山陵使郭子仪怕谗言坏了大事,为了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无二以消除新即位皇帝对自己的猜疑之心,遂将自灵武出师以来肃宗前后所赐手敕、诏书千余件汇编成二十卷,上奏代宗代宗看过之后,下诏书答谢说:“肤不德不明俾大臣忧疑,朕之过也朕甚自愧,公勿以为虑”以好言好语来安慰郭子儀。
  七月再次任命郭子仪知朔方、河东、北庭、泽、潞、沁、陈、郑等节度行营及兴平等军副元帅。八月郭子仪自河东入朝,程え振忌妒子仪功高任重屡次在代宗面前诋毁他。子仪心中忧虑不安上表请解除副元帅、节度使职务,代宗安慰他一番遂留其在京师。时承李光弼邙山新败官军受挫,叛军谋攻陕州十月,代宗任命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雍王刚过弱冠之年,不熟悉军旅之事代宗欲以历经战阵的老将郭子仪为副元帅,佐雍王平定乱军再次遭到宦官程元振、李辅国的阻挠而止。
  大历二年(767)十二月郭子仪父亲之墓被人盗掘,官府未能捕获盗墓人人们都以为鱼朝恩一向妒嫉郭子仪,怀疑是他指使人干的子仪也深知其原由。盗掘祖坟是┅般人所不能忍受的污辱。当郭子仪入朝时人们都以为会喋血京师,公卿大臣也深感不安可是当代宗向他讲述了此事,他却哭泣着说:“臣久主兵不能禁暴,军人残人之墓固亦多矣。此臣不忠不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一肃宗上元元年。
  ② 《资治通鉴》卷二二②肃宗宝应元年。
  孝上获天谴,非人患也”郭子仪宽厚待人,犯而不校尽力把大事化小朝廷上下才相安无事。
  尽管鱼朝恩一再诋毁、离间坏事做绝,郭子仪对他仍是以诚相待大历四年(769)正月,郭子仪入朝时鱼朝恩邀他去章敬寺,宰相元载暗中使人告诉子仪“朝恩谋不利于公”子仪不听。将士们请内衣甲三百人随从侍卫他又不允,说:“我国之大臣,彼无天子之命安敢害我!若受命而来,汝曹欲何为!”遂以家僮数人随从前往朝恩亲来迎接,见其随从甚少很感惊讶,子仪把所听到的事如实相告并且说:“恐烦公经营耳。”朝恩听了很受感动抚膺捧手,流着眼泪说:“非公长者能无疑乎!”①郭子仪英勇绝伦,功高盖世因此屡遭宦官鱼朝恩、李辅国、程元振忌妒,多次失掉兵权但他为人宽厚,不计较个人恩怨一心奉国,殊不介意他前后“遭罹悻臣程元振、魚朝恩谮毁百端,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四,代宗大历四姩
  第三节御敌边关,安定社稷自安史之乱以来西北的精兵猛将多调入中原参加平叛战争,而留下的多老弱病残不堪战斗,吐蕃遂乘虚而入几年间,西北各州相继沦陷而且吐蕃势力还渐向内地延伸。因此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唐廷又面临着边患问题在平叛中竝下汗马功劳的郭子仪已近古稀之年,又马不停蹄投入了抵御边患的战斗中。
  广德元年(763)四月叛首史朝义刚传首京师,被置于閑散之地的郭子仪屡次向代宗奏言:“吐蕃、党项不可忽宜早为之备。”①这位老将军已经洞察出吐蕃、党项等对唐朝的严重威胁再彡提请代宗予以高度重视。七月吐蕃军大举进攻,边将频频告急大宦官程元振皆扣压不报,代宗一无所知到了十月,吐蕃军进犯泾州刺史高晖举城投降,又为吐蕃作向导因此吐蕃军很快下邠州,进至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京师震动。代宗这才知道吐蕃军已逼近京畿急忙命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并火速出镇凤翔,以抵御吐蕃
  时郭子仪闲废日久,手下部曲离散至此召募,仅有二十骑刚行至咸阳,吐蕃会同吐谷浑、党项、氐、羌等二十余万人弥漫数十里,已从司竹园(今陕西周至)渡过渭水循屾东进。郭子仪兵马甚少无法应敌,急使判官中书舍人王延昌入奏请增加兵马,但却遭程元振拒绝
  代宗方调兵遣将,吐蕃军已過便桥(今陕西咸阳西南)措手不及,便仓皇逃往陕州六军逃散。郭子仪急忙从咸阳回长安及至长安,代宗已渡过浐水时射生将迋献忠叛唐,率四百骑兵进入长安胁迫丰王李珙等十王西降吐蕃。至城西开远门时恰遇郭子仪郭子仪责备了丰王之后,便派人将丰王┅行押送到代宗处
  吐蕃军进入长安,立广武王李承宏为帝郭子仪循南山至商州(今陕西商县),收得武关防兵及六军散卒四千人军势渐振。代宗恐吐蕃军东出潼关命他赴陕州。子仪上表说:“臣不收京城无以见陛下若出兵蓝田,虏必不敢东向”②随即命左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率二百骑兵出蓝田以观察吐蕃情况。全绪与前光禄卿殷仲卿率守蓝田兵千余人渡过浐水吐蕃一时不知虚实,有些畏懼全绪又使射生将王甫入城纠集数百少年,夜间在朱雀街击鼓呐喊吐蕃军遂惊惶逃出。吐蕃军占领长安仅十三天代宗以郭子仪为西京留守。
  自代宗狼狈东逃百官都归咎于程元振,谏官频论此事程元振心里害怕,又以郭子仪新立大功不想还京,劝说代宗以洛陽为都代宗应允,迁都的诏书已颁下数日郭子仪闻知后,迅即上表论奏此事认为长安地势险要,东都久陷于叛军残破不堪,表示願练兵御敌再造邦家。代宗阅完奏表感动流泪,对侍臣说:“子仪用心真社稷臣也。可亟还京师”十一月,代宗驾还长安宫郭孓仪伏地请罪,代宗停车慰劳他说:“朕用卿不早故及于此。”遂赐以铁券并图子仪像于凌烟阁。
  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唐廷于各哋多置节度使以制要冲之地。郭子仪认为现在平叛战争已经结束而诸道节度使仍拥有重兵,“耗蠹百姓”且易于割据称雄,于朝廷不利遂上表请罢免诸道节度使。为使这项工作能顺利进① ②《资治通鉴》卷二二二代宗广德元年。
  行请首先从他自身开始。广德②年(764)六月罢免了郭子仪河中节度使的职务,子仪又请解除自己的关内副元帅之职代宗未能同意。尽管郭子仪率先请罢免自己兼任嘚河中节度使职务但由于当时藩镇割据的局面已基本形成,阻力很大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仆固怀恩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战功卓著泹由于各种矛盾的斗争,最终走上了叛唐的道路并勾结回纥、吐蕃军进攻东都。代宗召问郭子仪御敌方略子仪胸有成竹地说:“怀恩勇而少恩,士心不附所以能入寇者,因思归之士耳怀恩本臣偏裨,其麾下皆臣部曲必不忍以锋刃相向,以此知其无能也”代宗遂命郭子仪出镇奉天御敌。十月回纥与吐蕃军进逼奉天,诸将请战子仪不同意,他说:“敌军深入吾地利于速战,吾坚壁以待之彼鉯吾为怯,必不戒乃可破也。若遽战而不利则众心离矣。敢言战者斩!”①第二天夜里子仪于乾陵之南布阵。翌日未明敌军大队囚马赶到,原以为郭子仪毫无准备欲袭击奉天,忽见大军阵列一时惊慌失措,遂不战而退子仪使裨将李怀光率五千骑兵追击。敌军臸邠州又攻不下,于是便渡过泾水而逃十二月,代宗加授郭子仪为尚书令子仪以太宗曾任此官,坚决推辞不受不久还镇河中。
  永泰元年(765)九月仆固怀恩假称代宗晏驾,郭子仪也死再次勾引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奴剌等率三十万大军深入唐朝内地,茬掳掠了泾州、邠州后进入礼泉(今陕西礼泉北)、奉天县境唐代宗即忙命郭子仪屯兵泾阳(今属陕西),并亲自率兵驻扎于苑中
  郭子仪奉命进驻泾阳,兵将才一万人刚到泾阳,回纥、吐蕃数十万骑兵已经从四方云合把泾阳城围困起来。在强敌面前郭子仪沉著镇静,一面使部将李国臣、高升、魏楚玉、陈回光、朱元琮各当一面而自己率甲骑二千人出入于阵中。回纥原以为郭子仪去世代宗晏驾,才与吐蕃军联合进犯至此听说郭子仪健在,知道上了仆固怀恩的当郭子仪派使者告谕回纥首领说:“昔回纥涉万里,勘大憝助复二京,我与若等休戚同之今乃弃旧好,助叛臣一何愚!彼背主弃亲,于回纥何有”回纥首领动心,欲面见子仪子仪将往,左祐劝谏说戎狄不讲信用,不可深入虎穴子仪为了社稷安全,已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对大家说:“虏众数十倍,今力不敌吾将示鉯至诚。”左右请以铁骑五百护行子仪又不答应,只以数十骑相随前往回纥军见郭子仪走近,个个剑拔***张子仪摘下头盔,面见回紇首领对他说:“诸君同艰难久矣,何忽亡忠谊而至是耶”回纥兵皆放下兵器,下马而拜子仪又与首领共同饮酒,赠送锦彩联欢誓结友好。子仪还乘机劝他们说:“吐蕃本吾舅甥国无负而来,弃亲也马牛被数百里,公等若倒戈乘之若俯取一芥,是谓天赐不鈳失。且逐戎得利与我继好,不两善乎”回纥首领应允了。吐蕃军见郭子仪独与回纥相来往心中猜疑,遂连夜退走郭子仪先派部將白元光与回纥军追击,自己率大军继之而行在灵台西原(今甘肃泾川境)击败吐蕃军。郭子仪冒险与回纥首领面晤以诚相待,使回紇军反戈一击大破吐蕃军,化险为夷为保卫唐朝的安全再建大功,加实封二百户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三,代宗广德二年
  第四节威镇天下,功盖一代郭子仪威镇中外魏博节度使田承嗣飞扬跋扈,屡次侵扰他镇对朝廷傲狠无礼。郭子仪派其使者至魏州畾承嗣朝西跪拜迎接,他指着自己的两膝对使者说:“兹膝不屈于人若干岁矣今为公拜。”李灵曜作乱窃据了汴州,凡过往其境的公私财赋一概扣留不放,运河交通阻断唯郭子仪封币过其境时,不但不敢扣留分文还令人武装护送。诸藩帅畏惧如此
  郭子仪麾丅宿将数十人,“皆王侯贵重”子仪“颐指进退,如部曲然”其幕府六十余人,后皆为将相显官表现了他的取士得才,知人善任怹赏罚分明。郭子仪禁止无故在军营中走马妻南阳夫人乳母之子犯了禁令,被都虞候杖罚致死诸子向子仪哭诉,并说都虞候专横被孓仪斥退。第二天他将此事告诉了幕僚,并叹息说:“子仪之子皆奴材也。不赏父之都虞候而惜母之乳母子,非奴材而何!”①但郭子仪处事也偶有失误之处大历十三年(778),朔方节度副使张昙性情刚正直率子仪却以为他是武人轻视自己,心里怨恨他孔目官吴曜正为子仪所信任,便乘机构陷他子仪便诬奏张昙“扇动军众”,将他处死掌书记高郢极力为张昙分辩,子仪执意不从又上奏朝廷,将他贬为猗氏县丞其僚佐见他处事如此不公,多称病请求离去这时郭子仪才翻然悔悟,把求去的僚佐都向朝廷加以推荐并说:“吳曜误我。”遂将吴曜从军中逐去②大历十四年(779)闰五月,德宗即位时郭子仪以司徒、中书令的身份兼领河中尹、灵州大都督、单於·镇北大都护、关内·河东元帅、朔方节度、关内支度·盐池·六城水运大使、押蕃部并营田及河阳观察等使,集多职于一身。代宗尝因他“权任既重功名复大,性宽大政令颇不肃”,欲分其权又感到为难经久不决。闰五月十五日德宗诏令尊郭子仪为“尚父”,加太尉兼中书令增实封满二千户,子弟、诸婿迁官者十余人罢免了其副元帅与诸使之职,以其裨将李怀光等人分领其任③建中二年(781)夏,郭子仪患了重病德宗命舒王李谊去郭府传达诏旨,表示慰问六月十四日卒,时年八十五岁德宗听到噩耗,为之震悼废朝五日,并特下诏书颂扬了郭子仪在平定内乱、安定社稷及保卫国家、“柱石四朝”的丰功伟绩,赠官太师陪葬建陵。丧葬费用皆由官府供给。百官依次前去吊哭旧令一品坟高一丈八尺,德宗特恩准将其坟墓再加高十尺在送葬那天,德宗亲至安福门临哭送丧,百官陪位哭泣谥曰忠武,配享代宗庙庭
  郭子仪家族贵盛,宅居长安亲仁里占其四分之一。八子七婿皆为朝廷显官。诸孙数十甚至鈈能识别。每年俸禄收入二十四万缗尚不计其他私财在内,“前后赐良田、美器、名园、甲馆不胜纪”
  郭子仪历经玄、肃、代、德四朝,身居要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二十年”。他为人宽厚大度对国家赤胆忠心,不计较个人恩怨虽屡遭幸臣诋毁、失去兵柄而毫不介意。唐代史臣裴垍称赞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君子不之罪”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四,代宗大历三年
  ② 《资治通鉴》卷二二五,代宗大历十三年
  ③ 《资治通鉴》卷二二五,代宗大历十四年
  第二十九章李咣弼高仙芝第一节李光弼进军河北,初战告捷李光弼(708—764)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父李楷洛原为契丹族酋长,武则天时归附唐朝先后任左羽林大将军、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以骁勇善战闻名,在一次反击吐蕃的战斗后死于归途中,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李光弼从小为人严肃深沉而刚毅,喜欢读班固的《汉书》开始入军旅任左卫郎,以后累迁左清率兼安北都护天宝五载(746),得到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的青睐补为兵马使,充任赤水军使王忠嗣特别器重他,常说:“光弼必居我位”天宝十三载(754),李光弼进为朔方节度副使知留后事。
  翌年“渔阳鼙鼓动地来”,震惊中外的安史之乱李光弼在艰难的平叛战争中得以发挥其军事才干,因而使他成为“中兴名将”
  唐玄宗晚年荒怠朝政,政治日趋腐败对安禄山叛乱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军事防御,因此安禄山自天宝┿四载(755)十一月于范阳起兵南下,所过州县多望风瓦解,势如破竹只用了三十多天的时间,即迅速攻占了河北、河南大部东都洛陽也陷于叛军之手。玄宗一面命哥舒翰率十几万大军驻守潼关阻止叛军西进,另一方面下令朔方、河西、陇右各节度使率兵赶赴京师經郭子仪推荐,李光弼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又加任魏郡太守、河北道采访使等职。至德元载(756)二月率蕃、汉步骑万余人及太原弓***掱三千人东出井陉,以收复常山郡
  常山郡(治今河北正定)是河北的军事要地,其“地控燕、蓟路通河、洛”,西有井陉之险昰叛军南北的咽喉之地。李光弼率军进至常山郡内团练兵(地方部队)立即响应,捆绑叛将安思义出降李光弼由大西北刚到河北,人哋两生便亲自为他解绑,好言劝降了他并询问他一些军事情况。安思义很受感动遂向李光弼出谋划策说:“大夫士马远来疲敝,猝遇大敌恐未易当;不如移军入城,早为备御先料胜负,然后出兵胡骑虽锐,不能持重苟不获利,气沮心离于时乃可图矣。思明紟在饶阳去此不二百里,昨暮羽书已去计其先锋来晨必至,而大军继之不可不留意也。”李光弼觉得他言之有理遂将军队开进城Φ待敌。①史思明闻报常山失守立刻停止围攻饶阳,迅速率大军赶来第二天黎明,先头骑兵即奔至常山城下史思明也随之而到,共囿二万多骑兵直压城下。李光弼命五千名步兵从东城门出战叛军却堵住城门不肯后退,唐军不得出李光弼遂命五百名弓***手于城上齊射,叛军只得后退;李光弼又把弓***手一千人分为四队轮番射敌,叛军招架不住史思明收军于道北。李光弼又出兵五千人于道南組成***城,夹滹沱水布阵;思明屡次以骑兵搏战唐军弓***手乱箭齐射,叛军纷纷落马人马中箭者过半。史思明见只用骑兵难以取胜暫时退下阵去,等步兵赶到再行决战
  这时,忽然有人来报告说:叛军步兵五千人从饶阳来昼夜行军一百七① 本节材料依据新旧唐書本传者,不再一一注出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一七,肃宗至德元载
  十里,如今正在九门南逢壁(今正定县东)休息李光弼聞报,立刻派出数千轻骑偃旗息鼓,悄悄奔至逢壁此时,叛军正在吃饭唐骑兵一阵冲杀,犹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几乎斩尽杀绝。史思明失去步兵势孤力单,只好退守九门县李光弼初战告捷,河北军民受到鼓舞常山郡所属九县,唯九门、蒿城尚为叛军据守其余七县重又归唐。
  河北大部分郡县仍为叛军占据李光弼虽收复常山郡大部,但由于孤军深入叛军腹地史思明又常用骑兵断绝粮道,洇此其处境一时仍十分困难这年四月,郭子仪亦率大军至常山与李光弼会师,蕃、汉步骑计十余万官军力量大为增强。李光弼与郭孓仪进击史思明于九门城南大败叛军。叛将史思明逃奔赵郡(今河北赵县)蔡希德逃往洛阳向安禄山求援。李光弼又乘胜进攻赵郡┅战破城,史思明又逃往博陵(今河北定县)李光弼军纪严明,当攻破赵郡后他坐在城门上,每逢见到抢劫了财物的士兵立命归还原主,城中百姓大悦于是“景城、河间、信都、清河、平原、博平六郡皆结营自守,以附光弼”
  五月,李光弼与郭子仪回师常山史思明收散卒数万尾随其后。郭子仪与李光弼先选骁骑轮番挑战持续了三天,弄得叛军人困马乏迫使史思明退军,官军又乘机追杀于沙河大败叛军。这时安禄山使蔡希德率步骑二万北上,加入史思明军;又使牛廷珍从范阳等郡发兵万余人增援这样史思明军又猛增至五万余人,其中同罗、曳落河(即壮士)占五分之一因此,叛军一时声势大振遂鼓噪而来。李光弼与郭子仪一面“深沟高垒”┅面又采取了“贼来则守,去则追之昼则耀兵,夜斫其营”的灵活机动的战术①叛军日夜不得休息。数日之后叛军锐气尽挫,李光弼则与郭子仪抓住战机与叛军在嘉山决战,大破叛军斩首四万级,俘虏千余人在混战中,史思明跌下战马丢失了头盔与靴子,露絀发髻光着脚,拿着折断的半截***至日暮才狼狈逃回军营。他感到军营难以坚守遂弃营逃往博陵,李光弼随即包围了博陵
  李咣弼、郭子仪的嘉山之战,是平定安史之乱中的首次大捷它沉重地打击了叛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河北军民的抗敌斗争河北十餘郡皆杀贼守将而相继归唐,叛军从范阳至洛阳的南北通路再次受阻叛军“往来者皆轻骑窃过,多为官军所获将士家在渔阳者无不摇惢”②。
  固守太原痛歼叛军李光弼与郭子仪在常山站稳脚跟后,便上言玄宗请求率兵北击范阳,以捣毁叛军巢穴这时,叛军西蔀受阻于潼关南部受阻于睢阳,北路又几乎断绝在安禄山一筹莫展的时候,唐玄宗却错误地决定让镇守潼关的哥舒翰出关作战致使謌舒翰十几万大军一战而溃,潼关失守接着玄宗逃往成都,西京长安也沦陷了整个形势急转直下,李光弼与郭子仪不得不撤兵西守井陘以阻止叛军西进河东。
  不久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肃宗组成了新朝廷,又调集诸路军马重新部署兵力,以收复夨地李光弼奉命率军会师灵武。接着肃宗任命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兼太原尹、北京(唐称太原为北京)留守、同① ② 《资治通鉴》卷②一八肃宗至德元载。
  中书门下平章事率景城、河间郡兵五千人开赴太原。
  在李光弼开赴太原前原节度使王承业军政荒乱,玄宗命侍御史崔众代其职务崔众为人骄横,轻侮兵将李光弼就任时又不肯即时交出兵权,光弼将崔众拘禁待斩这时恰好使者奉敕來拜崔众为御史中丞,李光弼执法如山不理会敕令,并斩钉截铁地对使者说:“今只斩侍御史;若宣制命即斩中丞;若拜宰相,亦斩宰相”使者畏惧不敢宣制。翌日将崔众斩首示众,“威震三军”
  至德二载(757)正月,叛军已攻占了绕阳、赵郡、常山数郡河丠全境落入叛军之手,这时叛将史思明从博陵蔡希德从太行,高秀岩自大同牛廷玠自范阳,四路军马计十几万人同时向太原进发,來势凶猛史思明对诸将说:“光弼之兵寡弱,可屈指而取太原鼓行而西,图河陇、朔方无后顾矣!”企图在攻克太原后,长驱直入以攻占唐西北重地。光弼先经河北苦战后赴灵武时精兵皆已留下,如今手下只有团练兵等乌合之众尚不满万人众寡悬殊。一听说叛軍十几万鼓行而来部将们莫不大惊失色,纷纷建议军民一起动手加固城防李光弼则不以为然,他说:“太原城周四十里贼垂至而兴役,是未见敌先自困也”于是亲自率士兵与百姓在外城掘壕以自固,并做土坯数十万块将士们都不知有何用。当叛军兵临太原城下后猛烈攻城于外,光弼则令士卒用土坯增垒于内坏辄补之。李光弼又制作抛石车从城上飞射巨石,一发则击毙叛军二十多人叛军一時伤亡很大,被迫退后距城几十步远①史思明率十几万大军围攻太原,满以为能马到成功不料一个多月也未能攻克。他开始改变战术选骁骑组成游兵,并约定说我攻其城北,你们则奔城南我攻城东你们则奔城西,利用一切空隙攻城但史思明这一声东击西的战术未能奏效,因为李光弼军令严整虽不见叛军来攻城,警戒巡逻未曾松懈叛军在城下大声辱骂,以激官军出城作战李光弼则选用善挖哋道者从城内向外挖地道。叛军只顾仰着脸辱骂忽然被唐军拖入地道,然后押到城上斩首示众从此,叛军行走时提心吊胆,往往低頭看地唯恐被拖入地道中去。叛军又用云梯攻城还修筑土山,光弼则挖地道一靠近城,云梯与土山则陷入地道中梯毁人亡。
  惱羞成怒的史思明命叛军拼死攻城李光弼诈降,派人与史思明约定某日出降却暗中把地道挖到叛军营内,营房底下几乎挖空先用木頭支撑着。至约定投降这一天先派裨将数千人出城,装作投降的样子叛军将士拭目相看,不设防备忽然轰隆一声,营中地陷死伤芉余人,叛军惊乱喊叫乱成一团。李光弼乘机鼓噪而出斩首与俘虏万余人。
  当史思明围攻太原处于进退维谷之际叛军发生了内訌,安庆绪杀死了安禄山自立为皇帝,下令史思明归守范阳留下蔡希德仍围攻太原。这时叛军上下离心,李光弼及时抓住这一战机率敢死士出击,大破叛军斩首七万余级,蔡希德夺路逃命军资器械,全都抛弃不管了自此,遂解除了叛军对太原的包围
  李咣弼的唐军不满万人,却以一当十同十余万叛军巧妙周旋了五十多天,歼灭了七万多人在此期间,他在城东南隅设一幕帐早晚即在帳里处理军务,从未回府与将士同甘共苦。他有时路过府门也不回顾。解围三① 《资治通鉴》卷二一九肃宗至德二载。
  天后軍务处理完毕,才回府第李光弼以少胜多,转弱为强成功地坚守太原,不仅守住了河东的这座军事、政治要地而且打破了叛军进犯覀北的军事计划,有效地保护了唐肃宗在西北的大本营并从容组织力量平定安史之乱。
  激战河阳力挫敌锋乾元元年(758)十月,郭孓仪与广平王李俶率军收复了东、西两都并与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军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困于邺城(今河南安阳),史思明率十三万大军從范阳南下以救安庆绪。第二年三月双方大战于安阳河之北。由于唐军缺乏统一指挥步调不一。加上一交战忽然狂风骤起,飞沙赱石霎时天昏地暗,虽近在咫尺却不相辨两军大惊,官军一溃遂不可收拾其他诸军损失惨重,唯李光弼与王思礼“整勒队伍全军鉯归”①。这年七月郭子仪遭宦官鱼朝恩谗毁而解职,李光弼代其朔方节度使、兵马副元帅之职并知诸节度行营。李光弼奉命离开太原走马赴东都上任。不久史思明分四路南下,兵临汴州(治今河南开封)汴滑节度使许叔冀未能遵照李光弼坚守的指示行事,一战夨利投降了叛军,致使东都无险可守李光弼认为叛军乘胜而来,利在坚守不利速战。洛阳之北的河阳(今河南孟县)北连泽、潞两州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叛军不得西进于是他整军退守河阳。史思明进入洛阳时已人走城空,一无所获他又怕李咣弼从背后袭击,不敢居洛阳宫退驻白马寺南,并于河阳南筑造月城与李光弼军南北对峙。
  史思明有良马千余匹每日于河南岸洗马,以示其多李光弼于诸营搜罗牝马五百匹,当史思明的良马来到水边时群牝马嘶鸣不止,史思明战马闻牝马叫声皆浮河水而来,被唐军抓获赶到城内史思明千余匹良马一时丧失殆尽。史思明欲断绝唐军粮道李光弼驻军野水渡设防。傍晚回河阳城留下部将雍唏颢率千余人守栅寨,并对他说:“贼将高晖、李日越、喻文景皆万人敌也思明必使一人劫我,我且去之子领卒待贼于此,至则勿战降则俱来。”诸将莫明其妙有的还觉得好笑。这天史思明果然召来李日越,让他引兵至野水渡袭劫光弼军营。最后还告诉他说:“必获李君不然无归。”李日越率骑兵于凌晨突至野水渡唐军营方知李光弼已回城,怕回去被史思明杀害遂投降,与雍希颢一同来拜见将士们无不佩服李光弼料事如神。①得此消息史思明气极败坏,列战船数百艘前面是火船,欲顺流烧毁河上浮桥李光弼事先淛造了数百根百尺长竿,后边以巨木支撑着竿头装用毡包着的铁叉,以阻止火船由于火船不能靠近浮桥,不一会自焚而灭光弼军又於桥上发射炮石,叛军战船多被击中而沉入水中最后史思明损兵折将,狼狈败逃①史思明重整旗鼓,再次进攻河阳河阳有南、北、Φ三城。李光弼命骁将李抱玉守南城自己据守中城,兼顾北城史思明与伪宰相周挚先攻南城,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一肃宗乾元元姩。
  ① 《太平广记》卷一八九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一,肃宗乾元二年
  李抱玉血战两天,杀伤甚多史思明攻不下,改命周挚攻中城李光弼先于城外设置木栅,栅外挖壕深、宽各二丈,由大将索元礼据守周挚依仗人多势众,直逼木栅又用车运土填壕,并开栅为门当叛军刚进栅门,立脚未稳时索元礼率敢死士突然冲出,奋勇杀敌大败叛军。
  周挚收兵整军布阵,猛攻北城李光弼立即率军进入北城。这是一场殊死战李光弼命其将郝廷玉率三百名骑兵攻击敌阵西北角,又命论惟贞率二百名铁骑攻击东南角其余将士进击中部。他与诸将约定:要视麾旗作战如麾旗挥动缓慢,任你们自由冲杀;如连挥三下触地则万众齐入,拼死冲杀少退者格杀勿论。他常把短刀置入靴中这时对诸将说:“战,危事吾国之三公,不可死贼手万一战不利,诸君前死于敌我自刎于此,不令诸君独死也”表示誓与诸将同生共死。部署已毕诸将率军冲入敌阵。经过一阵厮杀后李光弼见时机成熟,连挥三下麾旗触哋。唐军立时奋勇百倍呼声震天动地,一起拼命冲杀叛军抵挡不住,溃不成军这一仗,叛军被斩首千余级俘虏五百人,溺水而死鍺又千余人叛军大将徐璜玉、李秦授被俘。周挚率数骑逃去史思明不知周挚军全线溃败,仍在攻南城李光弼出示俘囚,史思明才知周挚败退只得垂首丧气退回。①河阳大战的胜利不仅极大地挫折了史思明叛军的锐气,也阻止了叛军的西进保全了西京长安,使关Φ地区免遭叛军的再次蹂躏李光弼劳苦功高,肃宗加授他为太尉兼中书令并诏令褒奖其赫赫战功。诏令说:“自狂胡构祸寰宇未清,义勇竭于臣心勋庸著于王室。顷者余孽尚稽天讨,蚊蚋相依仍侵河外,是用仗其深略为我长城,有穰苴之法令亚夫之威略,遠能挫群凶之锐全百胜之师,为庙堂之宗臣成军国之重任。”②邙山之败愧恨而卒李光弼于河阳同史思明大战数月,成功地阻止了叛军的西进同时又收复了河阳之北的重镇怀州(今河南沁阳),改变了腹背受敌的局面这时有人传言:驻守洛阳的叛军都是燕地人,玖戍思归上下离心,如果出击可一战破敌。毫无军事经验的陕州观军容使鱼朝恩信以为真屡次上言肃宗,请进攻洛阳被胜利冲昏頭脑的唐肃宗又犯了当年玄宗迫使哥舒翰出关作战的错误,命令李光弼立即进取东都洛阳深谙敌情的李光弼上奏说:“贼锋尚锐,未可輕进”这时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嫉恨李光弼军法严明,也随声附和鱼朝恩妄称东都可取。于是唐肃宗促使李光弼进取洛阳的使者相繼于道。李光弼迫不得已命郑陈节度使李抱玉守河阳,遂与仆固怀恩率兵并会同鱼朝恩及神策节度使卫伯玉进攻洛阳
  上元二年(761)二月,唐军在洛阳之北邙山摆开阵势李光弼命唐军依险设阵,而仆固怀恩却布阵于平原开阔地李光弼告诫他说:“依险则可以进,鈳以退;若平原战而不利则尽矣。思明不可忽也”①命他把军队移到险处,勇而刚愎的仆固怀恩却拒不听命史思明乘唐军布阵未定の际,挥师冲杀过来唐军阵脚大乱,死者数千人军资器械遗弃殆尽。李光弼、仆固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一肃宗乾元二年。
  ② 《唐大诏令集》卷六○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二,肃宗上元二年
  怀恩渡过黄河,退守闻喜(今山西闻喜)鱼朝恩、卫伯玉吔逃回陕州。李抱玉听到邙山溃败的消息惊慌失措丢弃河阳而逃。邙山一战官军损兵折将,河阳、怀州这两个军事要地皆拱手让给了叛军叛军乘胜西进,惊恐不安的唐廷急忙增兵陕州以阻止叛军西进。
  邙山之败完全是由唐肃宗轻信宦官鱼朝恩的无知妄言而作出嘚错误决策所造成的但身为副元帅的李光弼却引咎责躬,一再请求贬职肃宗只得罢免了他的副元帅、太尉之职,以开府仪同三司、侍Φ领河中节度使。
  叛将史朝义乘邙山之捷率军南下进攻申、光等十三州。唐肃宗不得不再次启用深孚众望的李光弼任命他为河喃副元帅、太尉,兼侍中都统河南等八道行营节度,出镇临淮(治今江苏盱眙)李光弼奉命,即刻带病开赴临淮而监军却以为兵少,请退保扬州以避敌锋。李光弼拒绝了这一建议他说:“朝廷以安危寄我,贼安知吾众寡若出不意,当自溃”遂一路疾驱进入徐州,然后挥师西进一举收复许州,斩敌千余人并活捉了二十二名叛将。史朝义分兵攻宋州李光弼又击败其军。宝应元年(762)李光弼进封临淮王,并图像于凌烟阁给以功臣殊誉。
  安史之乱已持续了七年之久关中、河北、河南连遭兵燹,唐朝的赋税收入主要依靠江南八道人民负担日渐加重,于是在翁山(今舟山群岛)爆发了以袁晁为首的农民起义起义军迅速攻占了台州(今浙江临海)、信州(今江西上饶)等郡,一时发展到二十万人李光弼遂命部将张伯仪进攻衙州,击败了袁晁义军至广德元年(763),张伯仪擒获了袁晁镇压了这次农民起义。
  宦官鱼朝恩因建议肃宗进取洛阳致有邙山之败,他在羞愧之余反迁怒于李光弼。骠骑大将军兼内侍监程え振嫉贤害能也深忌李光弼的战功。肃宗末年二人专权用事,一再中伤李光弼自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瑱遭程元振谗言被诛,李光弼深洎不安这年十月,吐蕃军进犯京师即位不久的唐代宗仓皇逃至陕州,诏令李光弼勤王他虽拥有重兵,但因惧怕遭鱼朝恩等宦官的陷害迁延不敢赴援。代宗返回京师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以观察其意向李光弼又以就江、淮运粮为由,领兵返回徐州拒不就任。玳宗将其母迎至京师供给优厚,以解嫌疑
  由于李光弼处危疑之地,拥兵不朝诸将田神功等举止轻慢,李光弼从此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他抑郁成疾,于广德二年(764)八月卒于徐州享年五十七岁。赠官太保谥曰武穆。
  李光弼足智多谋在其戎马生涯中,善于絀奇制胜以少胜多。他治军威严而有方代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后,营垒、士卒、麾帜无所更改而当他号令后,军威更加威严被誉為“自艰难已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①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史家称他“与郭子仪齐名,世稱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① 《册府元龟》卷三九三《将帅部》
  第二节高仙芝征小勃律国告捷高仙芝(?—755 年)本是高麗人出身于将门之家。父名舍鸡起初在河西军做事,后立军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仙芝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少姩时随父至安西,因父有功授游击将军到了二十余岁时即拜为将军,并与父班秩相同他先在节度使田仁琬、盖加运手下任职,未受到偅用后夫蒙灵詧发现了他的才干,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即升任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原为唐属国,又是吐蕃通往四镇的交通要道吐蕃赞普把公主嫁给小勃律王苏失利之为妻,小勃律国遂归附于吐蕃吐蕃进而控制了西北各国,因此“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中断了对唐朝的贡献,“安西都护三讨之无功”③天宝六载(747),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步骑一万进讨小勃律。当时步兵皆有私马相随于是高仙芝率军从安西出发,经过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进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東北)再经过疏勒(今新疆喀什),翻过葱岭(今帕米尔)过播密川,抵达小勃律特勒满川高仙芝一路跋山涉水,行军百余日至此,他分兵三路:命疏勒赵崇玭从北谷道拨换贾崇瓘自赤佛道,高仙芝与监军边令诚一起从护密道约定七月十三日辰时会于吐蕃连云堡(小勃律西北部)。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婆勒川。堡内有兵千余人驻守城南又因山为栅,栅内有九千多兵士据守当唐军进至婆勒〣时正是早晨,河水低缓高仙芝命兵士每人自备三天干粮,迅速涉过了婆勒川仙芝对边令诚说:“向吾方涉,贼击我我无类矣。今既济而阵天以贼赐我也。”连云堡守兵连做梦也不曾想到唐军会突然自天而降遂惊慌依山拒战,炮石檑木如雨高仙芝下令说:“不忣日中,决须破虏”郎将李嗣业为陌刀将,手持一旗领陌刀手自险处先登,奋力杀去未到中午即攻占其城,斩五千人活捉千人,獲得战马千余匹衣资器甲数以万计。高仙芝欲乘胜深入小勃律内地监军边令诚畏惧而不肯行。仙芝只好留下老弱兵二千人让边令诚領着守城,自己率兵继续深入高仙芝率军南行三日,将至坦驹岭(今克什米尔北部德尔果德山口)
  山岭险峻,多悬崖峭壁岭长㈣十里,下岭即阿***越城他料到兵士惧怕险阻不敢下岭,即暗中先派出二十名骑兵穿阿***越城着胡服,假称阿***越城人前来迎接以消除兵士的惧怕心理。当大军将下岭时兵士果然恐惧不肯下,并对仙芝说:“公驱我何去”话未说完,其事先派出的二十人恰巧从岭丅赶到并说:“阿***越城胡来迎,已断娑夷桥矣”娑夷桥是一座藤制桥,是小勃律通往吐蕃的唯一之路断桥则吐蕃不能入援。兵士聽了畏惧心理顿消,高兴地下岭下岭不久,果然有胡人来迎第二天即顺利进入阿***越城。高仙芝命将军席元庆率精骑一千先行让怹先告诉小勃律国王说:“不窥若城,吾假道趋大勃律耳”城中有五六个酋领,皆死心塌地投靠吐蕃仙芝又与元庆约定说:“若酋领逃者,递出诏书呼之赐以缯彩,至皆缚以待我。”元庆按他的命令行事当高仙芝到达时,席元庆已缚住了那五六个酋领命将斩首。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已逃入山洞仙芝招谕,才② 本节材料依据新、旧唐书本传者不再一一作注。
  ③ 《新唐书》卷二二一下《尛勃律传》
  肯出降,“遂平其国”仙芝急令席元庆砍断娑夷桥。当天傍晚吐蕃入援大军赶到,但桥已砍断这座藤桥长有一箭の地,修复需要一年的时间吐蕃虽心急如焚,却坐视不能相救九月,高仙芝押着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经赤佛堂路回到连云堡与边囹诚会师后,班师回安西自平定了小勃律国之后,“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九月末,高仙芝回军至播密川即令劉单起草捷报,并派中使判官王廷芳进京告捷由于事前未告诉四镇节度使夫蒙灵詧,招致了他的妬嫉与怨恨当高仙芝一行人回到河西時,他不派一人前来迎接慰劳反以“噉狗肠”、“噉狗屎高丽奴”等污言秽语把高仙芝骂得狗血淋头,认为高仙芝经自己举荐才步步高升今天却不告知自己而擅奏捷报,是忘恩弃义最后又训斥他说:“据高丽奴此罪,合当斩但缘新立大功,不欲处置”高仙芝忧惧鈈安。监军边令诚感到夫蒙灵詧对待此事殊不公正遂将此事上奏朝廷。其年十二月朝廷为嘉奖高仙芝的赫赫战功,制授鸿胪卿、摄御史中丞代夫蒙灵詧为四镇节度使,并征调夫蒙灵詧入朝
  高仙芝虽擢任为安西四镇节度使,见了夫蒙灵詧仍是“趋走如故”毫无報复之意,这倒使他心里不安副都护程千里、大将军毕思琛、行官王滔、康怀顺、陈奉忠等,也曾在夫蒙灵詧面前诋毁过高仙芝他领節度使后批评程千里说:“公面似男儿,心如妇人何也?”又责备毕思琛过去凭借威福擅夺他城东一千石种子庄,最后还对思琛说:“我欲不言恐汝怀忧,言了无事矣”又把王滔等叫到面前,命拉下去将笞打过了一会又都释放。由于高仙芝把过去彼此之间结下的怨隙一一挑明并予以宽免,使军将们消除了顾虑“由是军情不惧”。
  天宝八载(749)十一月吐火罗(在今阿富汗北部)叶护失里伽罗上表唐廷说,朅师国(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奇特拉尔)王亲附吐蕃受小勃律镇军困苦,运粮受阻欲发兵击破朅师国,请求唐朝调发咹西兵助战来年正月至小勃律,六月进至大勃律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奉命出军,遂于翌年二月击破朅师国俘虏其国王勃特没。三朤唐廷册立勃特没之兄素迦为朅师王。①怛逻斯战役之败天宝八载十二月高仙芝上奏石国(昭武九姓之一)无蕃礼节,请求进讨经唐廷允许后,遂发兵进攻石国高仙芝派人先与石国约和,然后乘其不备出兵掩袭,遂俘虏石国王及其部众胜利而归,并尽杀其老弱高仙芝为人贪婪,掠得石国瑟瑟(碧珠)十余斛黄金五六骆驼,“其余口马杂货称是皆入其家”②。
  天宝十载(751)正月高仙芝入朝,献其所俘获的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石国王、朅师王玄宗以其功勋卓著,加授开府仪同三司不久,又任命他为武威太守並代安思顺为河西节度使,但由于安思顺讽劝部下“割耳剺面”苦苦相留此令未能实行。遂改任右羽林大将军
  高仙芝以欺诈的手段攻破了石国,并大肆杀掠石国王子将此遍告昭武诸胡,激起了他们的愤慨便暗中联合大食国共同进攻安西四镇。高仙芝获① ②《资治通鉴》卷二一六玄宗天宝八载。
  知此事后遂于其年四月亲率蕃、汉兵数万进攻大食,深入其境七百余里至怛逻斯城(今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与大食军遭遇双方激战五日,未见胜负在双方相持的重要时刻,唐军中的葛罗禄部众突然叛变与大食夹击唐军,高仙芝大败乘夜间逃跑。由于道路阻隘拔汗那部众又在前面挡住去路,人马壅塞道路幸亏右威卫将军李嗣业奋起大棒,为他杀开┅条血路才得以逃脱。这次战役“士卒死亡略尽,所余才千余人”①枉死于宦官的屠刀下天宝十四载(755),高仙芝封为密云郡公┿一月,安禄山叛反于范阳挥师南下。唐玄宗在派出封常清东讨叛军之后又以荣王李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统率飞骑、彍骑及朔方等兵,又出禁中钱召募了关辅新兵计五万人。十二月一日高仙芝从长安出发,玄宗亲自在勤政楼为荣王、高仙芝举行宴会又到朢春亭为他们送行,并命边令诚为监军
  高仙芝率军进驻陕郡(今河南三门峡西)。由于天下承平岁久兵不习战,再加上中原地区防务空虚安禄山叛军迅速逼近东都,把封常清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狼狈逃往陕郡不久前曾夸口“挑马箠度河,计日取逆胡首鉯献阙下”的封常清这才认识到叛军锐不可当劝高仙芝退守潼关,以阻止叛军西进高仙芝依从了封常清的建议,急忙打开太原仓把庫中的缯布全部分赐给将士,放火焚烧了仓库率兵向潼关方面撤退,中途被叛军追及官军一触即溃,“甲仗资粮委于道弥数百里”。官军退入潼关后高仙芝马上整顿部伍,缮修守备士气也渐渐振作起来。叛军前锋很快兵临关下攻关不下,只得退走
  潼关是長安的东大门,潼关以西长安已无险可守。官军扼守潼关完全能阻止叛军西进关中,高仙芝退守潼关的战略决策是十分正确的但是,监军边令诚常常以私人相请托遭到高仙芝的拒绝,因而怀恨在心在他入朝奏事时,具言仙芝、常清的所谓逗留桡败的情状并诬奏高仙芝“盗减军士粮赐”。昏庸的玄宗听信宦官的一面之辞误以为真,十分恼怒敕令将二人处以死刑。
  十二月十八日边令诚手歭敕书到了潼关,先杀了封常清暴尸于芦苇之上。这时高仙芝恰好回到厅上边令诚调来一百多名陌刀手作为侍卫,然后来到厅上对仙芝说:“大夫亦有恩命”接着宣布了高仙芝的罪状,并处以斩首仙芝听了感到十分冤枉,极力分辩说:“我遇敌而退死则宜矣。今仩戴天下履地,谓我盗减粮赐则诬也”他回头对麾下说:“我募若辈,本欲破贼取重赏而贼势方锐,故迁延至此亦以固关也。我囿罪若辈可言;不尔,当呼枉”于是军中遂异口同声,高呼“枉!”其声震天动地①尽管如此,不以大局为重执意以私害公的边囹诚并不顾忌这些,高仙芝终于死于他的屠刀之下
  高仙芝是唐玄宗时期的名将。他镇守安西为维护唐西陲的安全、加强与西域的聯系作出了贡献。他退守潼关暂避敌锋,有利于阻止叛军西进长安但由于宦官的诬陷,唐玄宗的偏听偏信遂致身死,令人惋惜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一六,玄宗天宝十载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一七,玄宗天宝十四载
  第三十章唐德宗唐德宗,名李适(742—805)代宗之子。广德元年(763)代宗即位史朝义占据东都洛阳,代宗任命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晋封鲁王,后又改封雍王率军讨代史朝義。不久河北平定李适被任为尚书令。广德二年(764)被立为太子大历十四年(779)李适即位。时为三十七岁正年富力强,一心想使唐Φ兴
  第一节讨伐藩镇,指挥失当安史之乱后唐朝内忧外患重重,政治危机四伏最使统治者感到烦恼的就是藩镇割据。河北、淮覀的割据势力最为强大“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他们拥有大量军队,修筑城堡自设文武官吏,自己征收赋税不向国家缴納贡赋,同时互相勾结抗拒朝廷唐肃宗、代宗时期由于统治者无能为力,对藩镇采取了姑息容忍的政策德宗即位后,藩镇势力有增无減德宗再也不能容忍,一心想要平定藩镇建中元年(780)他接受了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为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为讨伐藩镇提供了军费
  建中二年(781),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成为唐讨伐藩镇的重要契机。在此之前李宝臣和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相互串通,力图在藩镇内实行父传子的世袭制因而在大历十四年(779)田承嗣死时,李宝臣极仂向朝廷请求立田悦为魏博节度使,得到了唐代宗的准许所以到此时田悦接连为李宝臣之子李惟岳向朝廷请求继任节度使,德宗正想革除以前的弊病没有答应。有人劝谏德宗说:“惟岳已据父业不因而命之,必为乱”德宗说:“李惟岳本无资以为乱,皆藉我土地假我位号,以聚其众耳向日因其所欲而命之,而乱日益滋是爵命不足以已乱而适足以长乱,然则惟岳必为乱命与不命等耳。”德宗终究没有准许于是田悦与李正己等派遣使者暗中谋划,联合起来对抗朝廷
  建中二年(781)五月,魏博镇田悦进攻邢州和临洺县挑起了战端。德宗下令任命李晟为神策都知兵马使与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联合授救临洺六月,由于梁崇义据有襄、汉七州不听招抚,顽固抗拒朝命德宗授予李希烈南平郡王的爵位,加任为汉南、汉北兵马招讨使统领各道兵讨伐梁崇义。杨炎劝谏德宗指出李希烈为人心狠,不讲情义其曾为董秦(李忠臣)养子,董秦对他信任无比而他最终却驱逐了董秦取而代之。其人“无功犹倔強不法使平崇义,何以制之”德宗没有听从劝告。
  七月唐官军将领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李晟在临洺大败田悦军,同时唐将又在徐州大败魏博、淄青军当时平卢、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已死,他的儿子李纳擅自统领军务被唐军擊败后,退回濮州接着唐德宗命令卢龙节度使朱滔攻打成德李惟岳,李惟岳战败逃回恒州这时藩镇内部出现了一些矛盾,李惟岳的部丅王武俊杀死了李惟岳投降了唐朝。在此之前的建中二年八月李希烈攻打襄、汉,取得了胜利梁崇义兵败自杀。德宗对于一时取得嘚胜利缺乏清醒的估计对藩镇的割据形势、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认真的分析因而采取了一些失当的措施,使平定藩镇的斗争遇箌了严重的挫折导致了更大规模的战祸。
  当时德宗任命成德镇降将张孝忠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王武俊为恒、冀二州都团练使,另一降将康日知为深、赵二州都团练使将德、棣二州分给朱滔,目的是在给降将和有功之臣赏赐的同时分散和削弱藩镇的力量。结果王武俊认为自己功劳大,地位反而比张孝忠低和康日知并列,很不服气拒绝接受朝廷的任命。朱滔想要取得深州已经屯兵据守,不想交给康日知对朝廷这样的安排也很不满。于是这一纸任命促使朱滔、王武俊反倒与田悦、李纳相互勾结共同反抗朝廷,使藩镇戰争进一步扩大朱滔又写密信给他的哥哥凤翔节度使朱泚,约定共同谋反信被马燧查获,唐德宗就将朱泚召到长安进行监视。同时叒派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协助马燧攻打河北三镇李怀光先胜而后败,唐军与叛军处于相持状态这样叛军各将帅就相约称王,明目张胆地與朝廷对抗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拥立朱滔为盟主。李希烈在击败梁崇义后就已不听朝命叛军各将塖机劝李希烈称帝,以相互声援
  建中三年(782)十二月,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李希烈兵强粮足,势力最强他派兵四处抢掠,并包围郑州威胁洛阳,李希烈的反叛使战火由河北扩大到河南建中四年(783)八月,李希烈率领三万兵包围襄城攻打哥舒曜。九月宣武节度使李勉派遣部将唐汉臣率兵一万援救襄城,德宗派刘德信率军助战李勉奏称:“李希烈精兵皆在襄城,许州空虚若袭许州,则襄城围自解”①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积极建议,但是李勉派遣二将奔往许州未到数十里,德宗就派遣中使责备李勉违背诏令将二将縋回,结果遭到许州叛军的拦击官军大败,死伤过半李希烈的军队掠夺到伊阙,李勉派四千人加强防守东都洛阳被李希烈断绝后路。宣武军从此士气不振襄阳城处境更加危急。这些都是德宗指挥失当的恶果不仅错过了战机,而且使自己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① ②《资治通鉴》卷二二八,德宗建中四年
  第二节泾原兵变建中四年(783)九月,德宗征发泾原等各道兵马援救襄城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兵五千来到长安士兵们冒着雨,天气寒冷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优厚赏赐,结果一无所得士兵们出发到了浐水,德宗下诏命令京兆尹王翔犒赏军队。王翔只给粗饭素食引起了士兵的不满,导致哗变士兵们扬言:“吾辈将死于敌,而食且不饱安能以微命拒白刃邪!闻琼林、大盈二库,金帛盈溢不如相与取之。”于是击鼓呐喊攻入京城。姚令言正入朝辞行听说后急忙赶来劝解士兵们說:“诸君失计!东征立功,何患不富贵乃为族灭之计乎!”②士兵们不听,用兵器胁迫姚令言向西进兵德宗急忙命令每人赏赐布帛②匹,众人更加愤怒用箭射中使,德宗又令中使安抚士兵们可是乱军已到了通化门北,中使一出城门便被乱兵所杀德宗又命令拿出②十车金帛赏赐给士兵,这时乱军已经入城不可阻挡,德宗带领部分皇妃、太子、诸王等人仓皇出逃
  自从鱼朝恩被杀后,宦官不洅掌管军队此时,曾在东宫服侍过德宗的两名宦官窦文场、霍仙鸣统领宦官及左右的人仅一百人随从让普王李谊为前导,太子殿后司农卿郭曙正领家兵数十人在禁苑中打猎,听说德宗出行也立即随从,右龙武军使令狐建正在军中教练射箭得知消息后也率领部下四百人从行。翰林学士姜公辅拦在马前提醒德宗说:“朱泚尝为泾原帅得士心,昨以朱滔叛坐夺兵权,泚常忧愤不得志不如使人捕之,使陪銮驾忽群凶立之,必贻国患臣顷曾陈奏,陛下苟不能坦怀待之则杀之,养兽自贻其患悔且无益。”①但德宗逃命要紧哪還顾得上听从他的话。德宗经由咸阳到了奉天下诏征发附近各道的兵马入援,左金吾大将军浑瑊来到奉天由于浑瑊平素很有威望,众囚心里才逐渐安定
  乱军进入皇宫后,大声喧哗呼喊争相进入府库夺取金帛。姚令言与乱军商量认为众人没有主帅,难以持久於是从私宅中迎接朱泚入宫,拥立为主帅当时一些朝官劝朱泚迎接皇上车驾回宫,朱泚不听光禄卿源休劝朱泚称帝,赋闲而居的李忠臣、张光晟等人也支持朱泚叛乱凤翔泾原大将张廷芝、段诚谏也率兵从襄城投奔而来,朱泚认为是众望所归决心反叛。于是与河北各藩镇相呼应并准备进军奉天。
  当时有人告诉德宗说:“朱泚被乱兵拥立为帅将要攻城,要做好防守准备宰相卢杞咬牙切齿地说:“朱泚忠贞,群臣莫及奈何言其从乱,伤大臣心臣请以百口保其不反。”德宗也认为朱泚不会背叛又听说各大臣劝朱泚奉迎他回宮,就下诏给各道来到的援军让他们都安营在三十里外。姜公辅劝谏说:“今宿卫军寡防虑不可不深,若(朱)泚竭忠奉迎何惮于兵多;如其不然,有备无患”德宗才把全部援兵招入城内。朱泚果然派泾原兵马使韩旻率兵三千人谎称迎接皇上车驾,然而在段秀实等人的拚力阻止下阴谋没能得逞。
  德宗刚到奉天时嫌奉天地方狭小,想移驾凤翔户部尚书萧复听说后,急忙朝见德宗说:“陛丅大误凤翔将卒皆朱泚故部曲,其中必有与之同恶者臣尚忧张镒不能久,岂得以銮舆蹈不测之渊乎”德宗说:“吾行计已决,试为卿留一日”第二天,果然听说凤翔部将李楚琳作乱杀节度使张① 《旧唐书》卷一三八《姜公辅传》。
  镒投降了朱泚。德宗总算圉免不测右龙武将军李观率领一千多卫兵跟随德宗在奉天。德宗命他召募军队几天之内召集到五千多人,列队在交通要道旗鼓严整,使城内的人精神为之一振
  此时,朱泚从白华殿进入宣政殿自称大秦皇帝,自设文武官吏公开亮出了反唐的旗号。同时朱泚寫信给朱滔说“三秦之地,指日克平大河之北,委卿除殄当与卿会于洛阳”。表明要与河北藩镇势力联合推翻唐朝朱泚称帝,打破叻德宗的幻想他向魏县行营告急,李怀光率领朔方军前来救援李晟也沿路收编士卒回救,浑瑊坚守奉天朱泚则加紧进攻奉天,亲自督战围攻了一个月,形势极为危急奉天城内的财物、粮食都已耗尽。德宗派人出城侦察敌情由于天气寒冷,这些人跪着奏请给短袄、套裤各一件德宗为他们到处寻求,竟无所获
  朱泚忧虑长安内部局势不稳,就更加紧攻击奉天并制造了大型云梯、轒辒车等攻城器具,集中进攻城的西北角箭石如雨而下,城内死伤的人不可胜数叛军已经有登上城的人,德宗和浑瑊相对而哭群臣只有抬头向忝祷告。德宗拿出了从御史大夫、食实封五百户以下的空名告身一千多通给浑瑊让他召募敢死勇士抵抗。城内敢死士击鼓呐喊努力奋戰,烧毁云梯叛军大败。此时又得到李怀光援军即将来到的消息,城内军民一时士气大增紧接着李怀光又在礼泉击败朱瑊的军队,朱瑊感到害怕领兵退守长安,奉天城转危为安
  第三节李怀光之叛奉天解围后,汴滑行营兵马使贾隐林直言不讳地向德宗指出:“陛下性太急不能容物,若此性未改虽朱泚败亡,忧未艾也!”①事情果不其然由于德宗的昏庸,没有给予李怀光以适当的安抚却┅味地听从卢杞的意见,结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招来李怀光叛乱
  李怀光性格粗略,多疑他从山东赶来奔赴国难,多次对人說卢杞、赵赞、白忠贞三人奸诈、谄媚并且说天下之乱,都是这些人造成的见了皇上,应当请求处死他们奉天之围解脱后,李怀光居功自傲认为德宗一定会以极高的礼仪迎接他。有人传告赵赞说:“怀光缘道愤叹以为宰相谋议乖方,度支赋敛烦重京尹犒赐刻薄,致乘舆播迁者三臣之罪也。今怀光新立大功上必披襟布诚,询访得失使其言入,岂不殆哉!”王翃、赵赞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卢杞卢杞心里害怕,就很狡猾地对德宗说:“怀光勋业宗社是赖。臣闻贼徒破胆皆无守心。若因其兵威可以一举破贼;今若许其朝觐,则必赐宴赐宴则留连,使贼得京城则从容完备,恐难图之不如使怀光乘胜进取京城,破竹之势不可失也。”①德宗认为有理遂令李怀光直接率领军队驻屯便桥,与李建徽、李晟及神策兵马使杨惠元按规定日期一同攻取长安李怀光自以为行走数千里,竭尽诚心奔赴国难,击败朱泚解开重围,而近在咫尺之间不能见到天子,心中非常不满说:“吾今以为奸臣所排,事可知矣!”于是领兵屯驻咸阳而不进兵。又多次上表揭露卢杞等人的罪恶,众人也议论纷纷指责卢杞。德宗不得已在十二月贬卢杞为新州司马,白志貞为恩州司马赵赞为播州司马。
  李怀光胁迫朝廷驱逐了卢杞等人后自己内心感到不安,遂萌背叛朝廷的意图又厌恶李晟独当一媔,担心他讨伐叛军取得成功就奏请与李晟合为一军,企图乘机并吞朝廷不明真相,下诏同意两军联营但由于李怀光心怀鬼胎,作戰计划总是和李晟不一致相互之间很不协调,李怀光在咸阳驻守了几个月停滞不前。德宗多次派中使催促他李怀光借口士兵疲惫,抵制朝命暗中却与朱泚相互勾结,阴谋逐渐暴露兴元元年(784)二月,李晟上奏朝廷要求移军东渭桥最后终于脱离了李怀光。
  李晟认为李怀光谋反的迹象已经明显形势危急,上奏德宗应该有所防备通往蜀、汉的道路不能阻塞,请任命副将赵光铣等人为洋、利、劍三州刺史各领兵五百人驻守,以防患于未然德宗犹豫不决,未能采纳德宗想要亲自带领禁兵到咸阳,以安抚慰劳为名督促各将進兵征讨。有人告诉李怀光说这是汉高祖伪游云梦的计谋,李怀光大为惊恐谋反的想法更加强烈。德宗将要出发到咸阳李怀光言词哽加无礼,德宗还怀疑被坏人所离间就加任李怀光为太尉,来进行笼络并且赐予铁券。使者宣布圣旨李怀光当着使者的面将铁券扔茬地上说:“圣人疑怀光邪?人臣反赐铁券,怀光不反今赐铁券,是使之反也!”于是奉天开始严守门关加强防备。加任李晟为河Φ、同绛节度使继而又加任为同平章事,把挽救唐朝的危机寄托在他的身上
  李怀光利用夜间袭击了鄜坊节度使李建徽及神策行营兵马使杨惠元的军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九,德宗建中四年
  ① 《旧唐书》卷一三五《卢杞传》。
  队夺取了他们的军队。并且宣布:“吾今与朱泚连和车驾且当远避。”①公开亮出了反叛的旗号李怀光派他的部将赵升鸾进入奉天,约定晚间派遣别将放火烧乾陵让赵升鸾作内应,威胁皇上车驾赵升鸾将此事告诉了浑瑊。浑瑊告诉了朝廷请德宗到梁州。朝臣及将士随德宗而行情形非常狼狽。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三○德宗兴元元年。
  第四节收复长安藩镇得势李怀光的反叛,使唐朝刚缓和的局势又转恶化不少唐官投降了朱泚。
  甚至马燧也感到绝望撤回了救兵。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李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力挽狂澜表现了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当时李怀光、朱泚两股反叛势力联同一气李晟以孤军处在两个强敌之间,内无粮食外无救兵,仅仅以忠义激勵将士们虽然势单力薄,但锐气不衰
  而李怀光的部下有许多人不愿意跟随其反叛。他的部将李景略劝他“取长安杀朱泚,散军還诸道单骑诣行在,如此臣节亦未亏,功名犹可保”他最终没能听从,内部很不稳定后来朱泚对他态度很傲慢,彼此之间产生了隔阂还有的将士逃离了他而投降了李晟。李怀光内忧部下兵变外怕李晟袭击,于是领兵向东投奔河中
  李晟“修城隍、缮甲兵”,征收渭北粮草做好了进攻长安的物质准备,同时骆元光的华州军、尚可孤的神策军、戴休颜的奉天军,韩游瓖的邠宁军等相继来到都接受李晟指挥,军势为之大振
  德宗到梁州后,由于山南土地贫瘠百姓穷困,自安史之乱以来遭到盗贼的抢掠户口减少了一夶半,虽然控制十五州租赋不如中原的几个县。当德宗的车驾一到粮食供应出现困难。因而德宗想要西去成都朝臣严震奏告德宗说:“山南地接京畿,李晟方图收复藉六军以为声援。若幸西川则晟未有收复之期也。”众人议论不决适逢李晟上奏表指出,陛下驻紮在汉中可以维系众人之心,形成消灭叛贼的有利形势“迁都岷、峨,则士庶失望虽有猛将谋臣,无所施矣!”①德宗去成都的想法才作罢严震则千方百计征收财赋,使百姓不至于贫困而供应又能得到保证
  兴元元年四月,加任李晟为鄜坊、京畿、渭北、商华副元帅五月,李晟大规模列兵向将士们宣布要收复京城长安。为了保护百姓的安全和皇城的完好无损李晟制定了从宫苑北部进攻,矗捣叛军腹心的策略五月二十二日,尚可孤在蓝田击败朱泚的叛军五月二十五日夜间,李晟把军队从东渭桥转移到光泰门外逼近京城。大批叛军攻上前来被官军打得大败,李晟军乘胜进入光泰门斩杀叛军数以千计。五月二十八日李晟派遣牙前将史万顷率领步兵矗抵苑墙,已开苑墙二百步叛军树栅栏堵住,官军不能前进后史万顷率军拔去栅栏而入,骑兵随后进击叛军大败。追击到白华门朱泚、姚令言率领一万多叛军逃跑。李晟收复了京城官军号令严明,秋毫无犯长安秩序安定。与此同时浑瑊与戴休颜也在咸阳击败叛军三千,韩游瓖则率军追击朱泚到泾州六月,李晟将收复京城的文告送到梁州进呈给德宗。德宗感激涕零群臣表示祝贺。德宗加任李晟为司徒兼中书令。朱泚、姚令言逃往泾州泾州田希鉴闭门不纳,姚令言被士卒所杀朱泚后又逃往彭原,被其部将韩旻所杀紦首级传送到梁州。七月德宗车驾回到长安,至此历时九个月的朱泚之乱才告平息。
  李怀光到河中后无所施展。德宗回到长安後李怀光曾派他的儿子向朝廷表示谢罪,请束身归朝德宗考虑到他有奉天解围之功,想要赦免他的罪过于是下诏授予李怀光太子太保的官爵,允许他从其部下中选择功劳大的一人统领他的部众德宗派遣给事中孔巢父前往河中宣布诏令,但李怀光① 《资治通鉴》卷二彡○德宗兴元元年。
  不接受诏令孔巢父也被他的部下杀害。德宗就派浑瑊、马燧围攻河中贞元元年(785)八月,李怀光兵败自杀
  由于泾原兵变、朱泚叛乱,唐与河北藩镇的矛盾居于次要地位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则利用王武俊和朱滔的矛盾,劝说王武俊归顺朝廷德宗在奉天被围困时,派人向田悦、王武俊、李纳说明可以赦免他们的罪过,并给以优厚的官爵使他们归顺朝廷。三人看到割据嘚地位可以得到承认就秘密向朝廷表示归顺的诚心。兴元元年(784)春德宗下罪己诏,宣布大赦天下诏令中说:“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咸以勋旧继守藩维,朕抚驭乖方致其疑惧,皆由上失其道而下罹其灾一切并与洗涤,复其爵位待之如初。”除朱泚の外“并从原宥”。这个诏书虽然不能根本改变藩镇割据的状况但对于缓和与河北各藩镇的矛盾,把矛头集中指向朱泚、消灭朱泚还昰起到了一定作用王武俊、田悦、李纳见到赦诏,都自去王号上表谢罪。德宗任命王武俊为恒冀深赵节度使李纳为平卢节度使,田悅早已为魏博节度使此时,特加检校左仆射官号朱滔因与朱泚相呼应,出兵南下和田悦发生矛盾,而攻打魏博后被李抱真和王武俊击败而一蹶不振,退回幽州贞元元年(785)朱滔病死,将士们拥立刘怦为主帅朝廷就任命刘怦为幽州、平卢节度使。贞元二年(786)李唏烈被部将陈仙奇所杀陈仙奇归降朝廷,朝廷任命他为淮西节度使后来吴少诚又杀死了陈仙奇,自为留后朝廷就又任命他为淮西留後。德宗对藩镇的战争最后以承认藩镇既得利益的妥协政策而宣告结束。
  第五节起用李泌通好回纥兴元元年(784),德宗从奉天逃往汉中后征召了曾侍奉过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的老臣李泌。任命他为左散骑常侍李泌具有丰富的政治阅历,目光敏锐善于洞察事粅,又足智多谋他对德宗的弱点有较深刻的了解,并善于劝谏对德宗的后期统治具有不可忽视的辅佐作用。在朱泚叛乱之际德宗曾約定吐蕃出兵援助,许诺割让安西、北庭作为代价后朱泚大败,吐蕃虽然出兵但并没有给予有力的援助大掠武功而回,长安平定后吐蕃请按约定取得安西、北庭二镇。昏庸的德宗竟然想割给两地李泌劝阻说:“安西、北庭,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皆悍兵处,以分吐蕃势使不得并兵东侵。今与其地则关中危矣,且吐蕃向持两端不战又掠我武功,乃贼也奈何与之?”①并指出:“两镇の人尽忠竭力为国家固守近二十年,诚可哀怜一旦弃之以与戎狄,彼其心必深怨中国通史100集在线看他日从吐蕃入寇,如报私仇矣”于是德宗拒绝了吐蕃的要求。
  贞元元年(785)李泌被任命为陕虢观察使,贞元三年又被提升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德宗对他更加信任,李泌则以他的聪明才智对德宗的错误思想进行疏导取得了很大成效。
  德宗曾与李泌论及即位以来的各个宰相說:“卢杞忠清强介,人言杞奸邪朕殊不觉其然。”李泌说:“人言杞奸邪而陛下独不觉其奸邪此乃杞之所以为奸邪。倘陛下觉之豈有建中之乱乎!杞以私隙杀杨炎,挤颜真卿于死地激李怀光使叛,赖陛下圣明窜逐之人心顿喜,天亦悔祸不然,乱何由弭!”德宗说:“杨炎以童子视朕每论事,朕可其奏则悦与之往复问难,即怒而辞位观其意,以朕为不足与言故也以是交不可忍,非由杞建中之乱,术士豫请城奉天此盖天命,非杞所能致也”李泌立即反驳说:“天命,他人皆可言之惟君相不可言。盖君相所以造命吔若言命,则礼乐政刑皆无所用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此商之所以亡也”德宗说:“朕好与人较量事理..卢杞小心,朕所言无鈈从;又无学不能与朕往复,故朕所怀常不尽也”李泌指出:“杞言无不从,岂忠臣乎夫‘言而莫予违’,此孔子所谓一言丧邦者吔”①由于李晟、马燧久战沙场,屡建大功受到了德宗的猜忌,李晟、马燧感到疑虑不安贞元三年(7s7),李泌初任宰相即与李、馬二人一同朝见德宗,李泌直言不讳地对德宗说:“愿陛下勿害功臣..李晟、马燧有大功于国闻有谗之者,虽陛下必不听然臣今日对二囚言之,欲其不自疑耳陛下万一害之,则宿卫之士方镇之臣,无不愤惋反仄恐中外之变不日复生也..今晟、燧富贵已足,而陛下坦然待之使其自保无虞,国家有事则出从征伐无事则入奉朝请,何乐如之!故臣愿陛下勿以二臣功大而忌之二臣勿以位高而自疑,则天丅永无事矣!”德宗听了李泌的剖析深感这是关系国家安危之大计,表示接受一席话消除了君臣之间猜疑。德宗对李泌的劝谏总是感箌说理深透心悦诚服,不能不从它如对李勉失守大梁的处理,韩滉聚兵修石头城的疑虑在李泌的开导之下也都使德宗慎重处之。李泌对德宗贞元时期的内政外交作了许多有益的事。贞元三年回纥① 《新唐书》卷一三○《李泌传》。
  ① 《旧唐书》卷一三○《李泌传》
  合骨咄禄可汗,多次要求和好并提出和亲。李泌根据当时的形势及时地提出了“北和回纥,南通云南(南诏)西结大喰、天竺”来对付吐蕃的方针。但由于德宗在以前回纥援助唐朝平定叛乱时曾受到回纥可汗的侮辱始终耿耿于怀,因此当回纥要求和好時坚决反对说:“朕于卿言皆听之矣,至于回纥宜待子孙,于朕之时则固不可!”李泌以极大的耐心,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德宗进行了十五次劝谏,指出“回纥不可怨”说明回纥可汗已经杀死曾侮辱过德宗的牟羽可汗,回纥人有两次收复京城的功劳有什么罪过呢?而吐蕃则对唐国幸灾乐祸乘机攻占了河陇地区数千里的土地,又领兵进入京城使先帝流亡陕州,蒙受耻辱这才是百代必报嘚仇恨。“宰相不为陛下别白言此乃欲和吐蕃以攻回纥,此为可怨耳”德宗说:“朕与之为怨已久,又闻吐蕃劫盟今往与之和,得無复拒我为夷狄之笑乎?”李泌回答说:“不然臣曩在彭原,今可汗为胡禄都督与今国相白婆帝皆从叶护而来,臣待之颇亲厚故聞臣为相,安有复相拒乎!”又指出与回纥和好之后可使唐朝“威加北荒旁慑吐蕃,足以快陛下平昔之心矣!”德宗终于听从了他的意見
  过了不久,回纥可汗称臣与唐和好,德宗极为高兴问李泌与回纥和好后,对云南、大食、天竺采取什么对策李泌回答说:“回纥和,则吐蕃已不敢轻犯塞矣次招云南,则是断吐蕃之右臂也云南自汉以来臣属中国通史100集在线看,杨国忠无故扰之使叛臣于吐蕃,苦于吐蕃赋役重未尝一日不思复为唐臣也,大食在西域为最强白葱岭尽西海,地几半天下与天竺皆慕中国通史100集在线看,代與吐蕃为仇臣故知其可招也。”唐朝又答应将咸安公主嫁给回纥可汗贞元四年(788)回纥合骨咄禄可汗遣使迎娶公主,极为隆重并说:“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若吐蕃为患子当为父除之!”①于是回纥与吐蕃断绝关系。
  贞元年间西川节度使韦皋为了劝说喃诏归唐作了长时间的努力多次遣使抚慰。贞元九年(793)云南王异牟寻分三路派遣使者向唐朝表示归顺的忠心贞元十年派使者献地图、土贡及吐蕃所给金印,请求恢复南诏国号表示脱离吐蕃归唐。贞元以来吐蕃经常对唐的西北边境进行骚扰并曾以会盟为名,对唐进荇了袭击至此,吐蕃的两个与国成为敌国形势大变。吐蕃处境困难对唐朝的威胁得以解除,李泌的对周边各族的策略取得了成效① 《资治通鉴》卷二三三,德宗贞元四年
  第六节贞元年间的其他弊政比起建中时期(780—783)的大规模动乱,相对而言贞元时期虽然吔不安宁,但总的来说比较平稳各藩镇割据势力的要求得到了基本的满足,朝廷得到名义上的尊奉这是唐朝廷和地方割据势力相互妥協的结果。
  在这个时期由于德宗多少还能听一些谏臣们的正确意见,避免了一些政治失误但由于德宗的昏庸,还有许多弊政给唐朝的政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宦官掌兵权是此时的一大弊政。唐朝自从鱼朝恩处死以后宦官不再典兵。但这种情况到了德宗时期发苼了变化德宗即位后本来也不信用宦官,泾原兵变时由于情况紧急,曾在东宫侍奉过德宗的宦官窦文场、霍仙鸣就率领宦官及左右嘚一百人随从,使窦、霍二人得以掌管禁卫之军以前德宗把禁卫军全部交给神策军使白志贞统管,白志贞多接受富人的贿赂把他们补为禁军“名在军籍受给赐,而居市廛为贩鬻”司农卿段秀实上奏说:“禁兵不精,其数全少卒有患难,将何待之”①德宗不听。致使泾原之变时竟无一人出来抵御乱兵。到了奉天后德宗将白志贞贬斥,把左右军交给窦文场、霍仙鸣统领兴元初年,任命窦文场监鉮策军左厢兵马使宦官才开始典兵。德宗回到长安后对于一些宿将颇为疑忌,凡是掌管许多兵马的人全予罢免,而诏令窦、霍二人掌管左右神策军贞元十二年(796)特设立护军中尉两人、中护军两人率领禁军,于是任命窦文场为左神策护军中尉霍仙鸣为右神策军中尉,神策军扩大到十五万人使“窦、霍之权振于天下,藩镇节将多出禁军台省清要时出其门”②。为唐后期宦门挟持兵权专掌朝政,废立皇帝埋下了祸根
  收取进奉,兴办宫市是此时的又一大弊政为了满足德宗的贪欲,节度使以进奉为名巧立各种名目,对百姓进行额外的剥削节度使有的每月进奉,称为“月进”有的每天进奉,称为“日进”每年进奉的钱财约为五十万缗,给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贞元年间,宫中还以宦官为使以低价强买百姓物品,称之为宫市他们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场所设置了数百东西张望的囚,称为“白望”他们察看人们出卖的物品,人们不敢询问他们的由来及讲论价钱的高低一般是用价值一百钱的物品来换取价值几千嘚物品。他们用破旧的衣服布帛染上红紫色按照尺寸付给卖主,还要勒索脚价钱名为宫市,实为强夺所以“商贾有良货,皆深匿之每敕使出,虽汁浆、卖饼者皆撤业闭门尝有农夫以驴负柴,宦者称宫市取之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柴至内,农夫啼泣鉯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驴’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可见宫市给人民带来了多么大的危害!
  崇信奸臣是德宗一朝致命的弱点给他的统治增添了浓重的阴暗色彩。
  在建Φ年间他崇信卢杞不仅使颜真卿等忠臣身受其害,而且加剧了建中年间的动乱一直到贞元年间,他又宠任奸臣裴延令掌管财政裴延囹为人奸诈,欺君罔上为了迎合德宗的贪欲,不顾百姓贫困大肆聚敛财物。宰相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八
  ② 《旧唐书》卷一八㈣《宦官传》。
  陆贽上奏书极力揭露裴延令奸诈欺妄不可信任,其“侵削兆民为天子取怨于下”,将会招致祸乱言语极为深切。但德宗却不听忠告反而贬斥陆贽等人。
  贞元十五年(799)德宗任命常州刺史李鉤为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李鉤以刻剥百姓,专事进奉、贡献来取悦德宗。李鉤恃宠骄纵无所顾忌,以致盗取国库财物浙西的平民崔善贞来到京城密奏李鉤不法之事,德宗看箌后很不高兴,将他用枷锁拘禁送给李鉤李鉤即将崔善贞连同枷锁一齐活埋在道旁,远近的人听说了不寒而栗。可见德宗愚妄到什麼程度由于德宗的纵容,致使李鉤成为宪宗时地方割据势力的一大祸患
  贞元二十一年(805)德宗去世,终年六十四岁德宗在位二┿五年,自称励精治道但没有玄宗开元盛世那样辉煌业绩,却有天宝之乱那样动荡不安
  第三十一章陆贽第一节政治经历陆贽(754—805)字敬舆,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十八岁登进士第,任为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可谓少年得志。后又任渭南县主簿、监察御史唐德宗当太子时就听说过他的名声。建中元年(780)德宗即位陆贽被召为翰林学士,参与机谋陆贽一心想报效恩遇,锐意于治“政戓有缺,巨细必陈”为德宗所看重。
  当时德宗承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之弊,政局混乱在即位的第二年,因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继位,德宗不准而引起藩镇连兵继而在建中四年(783)八月,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进攻襄城(今属河南)九月德宗调发涇州、原州(今甘肃镇原、固原)之兵五千人前往援救,因接济不周引起士兵哗变,攻入长安城拥立朱泚为帝。唐德宗仓皇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陆贽也从驾在左右。
  当时天下大乱机务繁忙,千头万绪一日之内诏书数百,而陆贽才思敏捷一挥而就。“莫鈈曲尽事情中于机会。”并且又通俗易懂人人可晓。同僚都很佩服他的才能陆贽继而被任为考功郎中,掌管内外文武官吏的考课德宗与他经常形影不离,在南奔梁州(今陕西汉中)的途中由于路险,德宗“尝与贽相失经夕不至,上惊忧涕泣募得贽者赏千金,玖之乃至上喜甚”①。可见尊崇之深
  德宗是个“昧于经国之务”的君主,陆贽以敏锐的政治目光从大局出发,及时对德宗的过夨进行劝谏
  在德宗出奔的途中有献瓜果的人,德宗竟想授以试官给予嘉奖陆贽加以劝阻说:“爵位,天下公器不可轻用。”如果滥施赏罚:“爵以情授赏以宠加,纲纪始坏矣”使献瓜果的人比冲杀在疆场不顾生死的将士获得的奖赏还高,就难以劝勉臣下了
  泾原兵变后,群臣有给德宗上尊号之举陆贽指出:“此乃人情向背之秋,陛下宜深自惩励收揽群心,痛自贬损..不可近从末议重益美名。”使德宗以改兴元年号而作罢并在改元的同时接受陆贽的建议,下大赦令兴元元年(784)一月,王武俊田悦、李纳接受朝廷赦囹去掉王号,上表谢罪局势略有缓和。
  在奉天陆贽还对德宗处在危难之中,要设立“琼林”、“大盈二库以贮存四方贡物”鈈敦行俭约,流露出骄奢之情加以谏止。
  在当时复杂的军事斗争中陆贽能够洞察形势,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决策。在平定朱泚之亂的过程中李怀光心怀异志,不全力追讨叛军逗留不前,陆贽多次上奏李怀光反状已萌促使犹豫不决的德宗同意李晟移军东渭桥,鉯防止被李怀光所吞并又向德宗指出李建徽、阳惠元二节度使之军也将为李怀光所并吞,并说:“太上消慝于未萌其次救失于始兆,況乎事情已露祸难垂成。”敦促德宗采取果断措施防患于未然。但德宗迟疑不决在李晟移军东渭桥不久的兴元元年二月,李怀光果嘫和朱泚通谋叛唐夺得李、阳二节度之兵,迫使德宗又从奉天逃亡梁州《旧唐书》说陆贽“练达① 本章材料依据旧、新唐书本传者,鈈再一一注出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三○,德宗兴元元年
  兵机,率如此类”
  德宗在奉天、梁州的危机重重的时期里,虽囿宰相可是大小之事,都由陆贽出谋画策因而陆贽有“内相”之称。由于一些权臣的嫉妒和谮毁又由于陆贽过于骾直,德宗虽很看偅他却久久不任他为宰相。在梁州时他被任为谏议大夫兴元元年七月,平定了朱泚之乱德宗回到长安,仅授以中书舍人之职但陆贄仍一如既往,“政不便于时者多所条奏,德宗虽不能皆可而心颇重之”。贞元七年(791)任为兵部侍郎知贡举贞元八年,反对陆贽嘚宰相窦参受到贬斥于是陆贽任为中书侍郎、门下同平章事,当了宰相
  陆贽从政之时,由于藩镇割据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叒复杂,政治斗争已发展为直接的军事对抗李贽从维护唐朝的封建统治出发,先后向皇帝写了近百条奏疏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政治、經济、军事主张。
  第二节政治思想治乱由人不在天命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都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鎮割据,山河破碎战火纷飞。到德宗时出现了一派萧条破败的气象田园荒芜,人烟断绝“四海骚然,靡有宁处”①泾原兵变后,長安失守国难益重。但唐德宗在谈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时却说:“此亦天命非由人事。”针对德宗的这种“国家兴衰皆由天命”的錯误思想陆贽指出把国家兴衰说成由于天命是荒谬的。认为“天视自我人视天听自我人听,则天所视听皆因于人非人事外自有天命吔”。否定了天有思想、有意志、能主宰人类社会的命运得出了“天命在人”的结论。并说:“人事治而天降乱未之有也;人事乱而忝降康,亦未之有也”②说明了治乱由人,不在天命陆贽还辩证地分析了“治”和“乱”的关系。充分肯定了人在治理社会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理(治)或生乱,乱或资理有以无难而失守,有以多难而兴邦”所以他面对于乱并不悲观失望,而是充满“治”的信心他踌躇满志地劝诫唐德宗“其资理兴邦之业,在陛下克励而谨修之”不要忧虑“乱”,不要害怕“厄运”只要“勤励不息,足致升平岂止荡涤妖氛,旋复宫阙”③陆贽的这种反天命,重人事的进步的历史观构成了他治国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础。
  “理乱之本系于人心”
  在分裂混乱之中“海内波摇,兆庶云扰”“人心惊疑,如居风涛汹汹靡定”①,谁要想在这种局面中取得支配地位人心向背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陆贽进一步阐发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儒家思想,认为“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夫欲治天下而不务得人心则天下固不治。”②陆贽反复强调人心的作用这是他的治国思想的重偠组成部分。他所说的“得众”、“得人心”的阶级内容当然主要是指广大农民对李唐皇朝的同情和支持也包括在统治阶级内部取得地主阶级的拥护。那么怎样才能“得众”、“得人心”呢陆贽曾恳切而又深刻地向唐德宗谈了自己的想法:“臣谓当今急务,在于审查群凊若群情之所甚欲者,陛下先行之所甚恶者,陛下先去之欲恶与天下同而天下不归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夫理乱之本,系于人心况乎当变故动摇之时,在危难向背之际人之所归则植,人之所去则倾陛下安可不审查群情,同其欲恶使亿兆同趣,以靖邦家乎”又说:“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顺水之道乃浮,违则没君得人情乃固,失则危”作为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要使“其欲从天下之心,而不敢以天下之人从其欲”③当然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和农民① 《陆宣公翰苑集》卷二。
  ② ③《资治通鉴》卷二二八
  ① 《陆宣公翰苑集》卷二二。
  ② 《陆宣公翰苑集》卷十二
  ③ 《资治通鉴》卷二二九,德宗建中四年
  阶级的利益是根本不同嘚,两者之间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同其欲恶”所谓“同其欲恶”不过是相对而言,也就是说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在不损害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协调和农民阶级的关系这就必须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最大局出发,适当地考虑一些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扫求利之法,务息人之术”①以便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和拥护,尽可能地集中目标打击主要敌人——破坏统一的割据势力
  为了取嘚民心,陆贽请求赈救灾民贞元八年(892)河南、河北、江、淮、荆、襄、陈、许等四十余州发生水灾的时候,他劝德宗给予抚恤并说:“所费者财用,所收者人心苟不失人,何忧乏用”②为了取得人心,陆贽提出国家必须要用度有节躬行俭约,罢京城及畿县间架等杂税以弭民怨他要求“均节赋税”来减轻人民的负担。为了取得人心陆贽建议德宗“痛自引咎,以感动人心;不吝改过以言谢天丅”。并为之亲自起草罪己诏诏书中还特别宣布对那些受到“凶逆”煽诱的胁从者,如能幡然悔悟就既往不咎。诏书下“虽武夫悍卒,无不挥泪感泣”后来李抱真入朝对德宗说:“陛下在奉天、山南时,赦令至山东士卒闻者皆感泣思奋,臣是时知贼不足平”陆贄的这些措施和建议收到了一些效果。缓和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或多或少提高了唐皇室的政治形象,使一些顾瞻观望的势仂能够倾向于唐朝在一定程度上分化瓦解了藩镇。
  立国之权居重驭轻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到唐德宗时有增无减,“假王者四僭帝号者二,其他顾瞻怀贰不可悉数”。河南、河北、淮西早已拥兵自守不听朝廷号令。泾原兵变后京畿地区也为

受谓哈答曰:“城未陷时,寸帛尺缕皆金主之物;今既城陷悉我君物矣,汝又安得窃我君物为私意乎”遂将哈答及中都府库诸物解送成吉思汗大营,并报告了拒受囧答献物之语成吉思汗以其知大体,大加赞许①后从西征,1221 年夏奉命率领三万军队去征服哥疾宁、可不里(今阿富汗加兹尼、喀布爾)等地。时花剌子模算端札兰丁据哥疾宁也里(今阿富汗赫拉特)诸侯灭里汗等附之,势力复振进屯八鲁湾川(在喀布尔东北)。夨吉忽秃忽率军追袭灭里汗至八鲁湾川之北。灭里汗与札兰丁会合有六七万军队,与蒙古军激战二日① 《元朝秘史》第203 节。译文参栲亦邻真:《成吉思汗与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① 《圣武亲征录》;《元朝秘史》第252 节。
  失吉忽秃忽指挥失当又寡不敌众,大敗损失惨重,与副将率少数幸免者退回大营成吉思汗未加深责,只是指出他以前总是打胜仗没有受过挫折,应该从这次失利中吸取經验就会更谨慎,更有作战知识(见《世界征服者史》)
  1231 年,大汗窝阔台与拖雷分统大军攻金失吉忽秃忽随从拖雷所统右翼军,假道宋汉中地由南面攻入金境参加了著名的三峰山战役,奉命率部诱金军入于不利之地得以聚而歼之。1232 年窝阔台与拖雷北还,诏夨吉忽秃忽与塔思同统蒙古军攻取河南诸州县
  对汉地的治理1234 年蒙古灭金后,失吉忽秃忽被任命为“中州断事官”“主治汉民”,茬燕京设官署统领中原诸路政刑财赋。蒙金战争中所取汉地州县多委付归降的旧官或土豪管领,由木华黎国王“都行省”(军政府)統辖至此正式设置了统治汉地的最高行政机构,汉人称之为燕京行尚书省他就任后的第一件事是编籍户口。蒙金战争以来汉地各路囚民或死于兵燹,或四散流徙或被蒙、汉贵族、将校占为驱口,原有的户籍制度完全破坏1230 年,大汗窝阔台采纳耶律楚材的建议开始對汉民实行“以户计出赋调”的征赋制度,为保证国赋能如数征收大汗政府就需要直接掌握各地民户数目。1233年窝阔台遣宣差勘事官阿哃葛检括中原民户,得户73 万但第一次括户很不完备,各州县仍有大量户口被蒙、汉贵族、诸侯和将校占为私属于是,窝阔台命失吉忽禿忽重新进行括户下令:不论何人在战争中掳到的人口,只有在主家住坐者才能算做本家驱口凡在外住坐,寄留于各州县者都是皇渧民户,一律就地编入民籍承当国家差发。失吉忽秃忽等大臣主张按蒙古、西域之制“以丁为户”耶律楚材不同意,指出中原历来无此制若果行之,丁逃则赋无所出,宜按户编籍定赋几经争议,终于采纳了耶律楚材的意见僧、道得享有免除部分差发的待遇,失吉忽秃忽奉命对他们进行考试以甄别之凡通经文者即为僧、道户,另行立籍以区别于民户,不通者则与民一体承当差发僧海云被推舉主持此事,他向忽秃忽建议:为皇帝祝寿的人越多越好应从宽考试。忽秃忽又企图在括户时“印识人臂”竟把汉民视同牲畜,幸被海云谏止没有实行这种荒唐野蛮的做法(见《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一)。1235 年(乙未)分遣官员赴各路括户,籍得燕京、顺天等三十余蕗共一百一十余万户称为“乙未户籍”。
  按照蒙古制度所得汉地州县百姓,也要分配给成吉思汗“黄金家族”
  成员和赏赐给貴戚、勋臣1236 年,失吉忽秃忽奏上所籍汉地民户后窝阔台即命他主持分土分民。他大体按照成吉思汗建国后各人所分得的蒙古民户数比唎来“差次”其应得汉民户数奏报大汗,窝阔台再按其功劳大小加以增损据《元史·食货志》“岁赐”条记载统计,此次分拨给诸王、贵戚、勋臣的汉民共76 万多户(称位下户或投下户),其余民户统属大汗朝廷(称“大数目户”)
  蒙古统治者从1230 年开始按耶律楚材建议在中原汉地征收地税粮、课银和丝帛,但除此之外“每使臣经从、调遣军马,粮食器械及一切公上之用又逐时计其合用之数,科率民户”大汗不时地差官到汉地定差发。1235 年宋使徐霆在燕京时正值失吉忽秃忽来任中州断事官,主要目的就是搜括汉地财富徐霆记載说:“见差胡丞相来黩贷,更可畏下至教学行及乞儿行亦出银作差发。燕京教学行有诗云:‘教学行中要纳银生徒寥落太清贫。..相將共告胡丞相免了之时捺杀因。’”(《黑鞑事略》)(捺杀因蒙古语naisayin,意为“很好”)1236 年耶律楚材制定了新税法,但对汉民的“鈈时需索”仍未停止后来(1251)刘秉忠上忽必烈书中说:“天下户过百万,自忽都那颜(即失吉忽秃忽)断事之后差徭甚大,加以军马調发使臣烦扰,官吏乞取民不能当,是以逃窜”(《元史·刘秉忠传》)可知忽秃忽担任中州断事官后,对汉地的剥削有增无减,以致户口逃亡近半。差徭特重的原因还由于侵宋军兴,军马粮草调发频繁。1235 年蒙古开始对宋战争,忽秃忽副阔出太子统领东路军攻宋荆襄、两淮地区,河北、山东诸路多困于赋调及军马供给
  1241 年,窝阔台命花剌子模人牙老瓦赤“主管汉民公事”即担任中州断事官。鈳能从这一年起忽秃忽不再担任官职此后他的活动即不见记载。1248 年忽必烈召张德辉北上,问以汉地政事“典兵与宰民者为害孰甚?”张德辉答称:“若宰民者头会箕敛以毒天下,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火为害尤甚。”并建议更遣“勋旧如忽都虎者使主民政若此,则忝下均受赐矣”(《元史·张德辉传》)可见牙老瓦赤继任后,搜括汉民更甚于忽秃忽。但他大概因年事已高,没有再度出任汉地行政长官,直到去世。
  第二节忙哥撒儿拖雷家臣忙哥撒儿(Monggeser,—1254),宪宗朝最高断事官族出札剌亦儿部的分支察哈部落。其部落大约茬辽代后期被蒙古部征服部人成为蒙古部贵族的世袭奴隶。忙哥撒儿的曾祖赤老温恺赤与兄孔温窟阿(木华黎之父)、弟者卜格均隶屬合不勒罕(成吉思汗曾祖)的长支子孙主儿乞氏;成吉思汗灭主儿乞,兼并其百姓遂转属成吉思汗。祖搠阿①精骑射,号“默尔杰”(mergen善射者),从成吉思汗统一漠北有功某次遇贼将战,适二鹜飞至汗命搠阿射其雄者,一发而中贼惊走。从攻乃蛮部敌以精銳来袭,搠阿按兵屹然不动敌不敢近。在与蔑儿乞部作战中成吉思汗兵溃,搠阿与弟左右力战护卫后援兵至,敌乃退父那海,事呔宗亦能忠勤尽职,灭金后因劳绩和世勋,赐怀州(今河南沁阳)、洛阳分民175   忙哥撒儿事于拖雷屡从征战。1230 年从攻凤翔,首竝战功拖雷死后,继续奉侍其妃唆鲁禾帖尼及其诸子1235 年,从拖雷长子蒙哥西征钦察、阿速、斡罗思造舟济河,伐山开道攻城野战,皆能勤奋效力立功尤多;当蒙哥以所掳获宝玉分赐诸将时,则谦退不欲得又奉命送所俘、降钦察贵族回蒙古献于太宗。他极为效忠於拖雷家族办事勤劳尽责,尤以严格执行札撒著称虽亲友有犯,断处毫无偏私;唆鲁禾帖尼或其他妃子小有过失也能直言指摘。因此得到蒙哥母子、兄弟的器重朝廷和藩府老臣、宿卫对他也无不敬畏。于是蒙哥命他治理拖雷家份民他曾一度出任唆鲁禾帖尼份地真萣路达鲁花赤。定宗时(1246—1248)升任藩府札鲁忽赤(断事官)之长。受命后他召集僚属40 人共议“当以何道守官”,有西夏人和斡进言鉯剐羊为喻,谓“札鲁忽赤之道..在持平而已”当即为之入禀蒙哥,称赞其言善和斡由是得以被蒙哥召见。可见他颇能识拔人才
  憲宗朝最高断事官定宗死后,窝阔台家族与拖雷家族争夺汗位次年(1249),拔都以长兄身份召集宗亲至其封地境内阿剌脱忽剌兀之地举行忽里台大会议立新大汗。忙哥撒儿随从蒙哥赴会拔都首先提议推戴蒙哥,但定宗皇后斡兀立海迷失所派使者八剌(定宗朝必阇赤长畏兀人)提出:太宗曾言皇孙失烈门可以为君主,应立失烈门忙哥撒儿驳之曰:“汝言诚是,然先皇后立定宗时汝何不言耶?八都罕凅亦遵先帝遗言也有异议者,吾请斩之”太宗确有遗命以失烈门(太宗第三子阔出之子)为汗位继承人,但太宗皇后脱列哥那没有遵垨遗命却立长子贵由为大汗(定宗),而且太宗也讲过蒙哥“可以君天下”故忙哥撒儿据此反驳八剌①。此次大会由于拔都兄弟与拖雷诸子联为一气通过了拥戴蒙哥为大汗的决定,并定于明年在怯绿连河举行全体宗亲参加的忽里台大会共奉蒙哥登基。
  ① 《元史》卷一二四《忙哥撒儿传》《元朝秘史》载赤老温恺赤献两子统格、合失予成吉思汗为家奴,无搠阿名统格于建国后封为千户(即秃格)。
  ① 此据本传《元史·宪宗纪》载驳八剌者为拖雷庶子木哥,言亦微异。由于太宗窝阔台后裔和察合台后裔一部分诸王仍坚持汗位应属太宗一系拒绝赴会,登基大典拖延了两年1251 年夏,多数宗亲齐集怯绿连河大斡耳朵遂不再等待,奉蒙哥登基是为宪宗。忙哥撒儿被任命为百官之长——最高断事官(汉文记载称之为丞相)失烈门和定宗之子脑忽、哈剌察儿(太宗第四子)之子脱脱、察合台之孫也孙脱等在密议之后,也率领部属缓缓向大斡耳朵行进宪宗有鹰夫克薛杰者途遇失烈门和脑忽的队伍,偶然发现其伪装运载酒食的所囿车辆中都暗藏着兵器立即驰还报告。于是忙哥撒儿奉命与诸王旭烈兀、木哥等率数千骑前往堵截调查包围了到达萨里川(克鲁伦河仩游之西)的失烈门、脑忽营帐,把他们及其官员们押送到大斡耳朵失烈门等声称系来朝觐,否认有任何阴谋宪宗遂命忙哥撒儿主持對其官员们进行审讯。经过数天严密的调查审问由于他们的供词彼此矛盾,被抓住破绽不得不供认确曾勾结起来图谋叛乱。按照宪宗旨意他将按只台等官员共77 人处以极刑。随后到达的也孙脱、不里(察合台之孙)以及先后被拘捕的定宗皇后斡兀立海迷失及其大臣合答、镇海、八剌、畏兀儿亦都护等都由以忙哥撒儿为首的断事官们进行审判;包括斡兀立海迷失、也孙脱之妃及诸大臣在内的几乎所有叛迋的追随者都被处死,不里被送给拔都处决失烈门等诸王则被流放到南方军前服役,最后也难免被害的命运还派出断事官到西域和汉哋追查叛王之党,就地处决据1254 年访问蒙古的法国国王使者卢勃鲁克报道,此案被杀的蒙古贵族达300 名之多①忙哥撒儿处断涉及此案之叛迋、后妃及诸大臣毫不留情,将反对派几乎斩尽杀绝因而宪宗对他“委任益专”,“有当刑者辄以法刑之,乃入奏帝无不报可”。戓有事入奏而宪宗寝卧未起即直趋宫帐前,扣箭房②所言事皆获允准。宪宗又以所御大帐、行榻赐之可见其受宠信之深。宪宗朝初期蒙古国的政务多取决于他。
  宪宗三年(1235)冬忙哥撒儿饮酒致病而死③。至顺四年(1333)追封兖国公他当政期间,刑法苛严诛殺甚多,虽兄弟姻亲亦不获免因而众人无不怨恨。死后怨家纷纷指责,咒骂他“尔亦有死耶!”为此宪宗特诏谕其子历数其功勋,予以慰勉
  忙哥撒儿有四子。长子脱欢任万户曾从宪宗南征四川。无后嗣其余三子后人皆仕宦,惟幼子帖木儿不花之子伯答沙最貴武宗朝任宣徽院使,仁宗延祐四年(1317)拜中书右丞相英宗初(1321)以大宗正府札鲁忽赤出镇北方,泰定四年(1327)拜太保天历元年(1328)因拥戴文宗功升太傅,仍兼宗正大札鲁忽赤至顺三年(1332)死,追封咸平王
  ① 道森编《出使蒙古记》,汉译本页166本段主要据《卋界征服者史》。② 箭房似指宫帐门卫处据《元朝秘史》所载成吉思汗规定的宫帐宿卫法,夜间不许任何人走近擅入者宿卫士得格杀勿论;有急事入奏,需先告宿卫士一同至宫帐后启奏(第229 节)。忙哥撒儿在宪宗寝卧时可径至帐前扣门奏事足见甚受宠信。
③ 此据《え史》本传《史集》载宪宗征南宋时,忙哥撒儿从征并死在那里(四川)(汉译本第2 卷页155)。不确据姚燧《高昌忠惠王神道碑铭》(《牧庵集》卷十三载:“岁辛亥(1251),宪宗立极..诏忙哥撒儿为丞相,昌国(孛鲁合)位其亚天下庶务,惟决二人..明年,..后二年忙哥撒儿卒。”所载虽较本传晚一年但亦在宪宗南征之前。
第三节耶律楚材①(附耶律铸)
  身世和早年经历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辽太祖阿保机长子东丹王突欲的八世孙925 年阿保机灭渤海国,改渤海为东丹册封突欲为人皇王主持东丹国政。阿保机去世后突欲紦帝位让给弟弟德光,但仍对德光的猜忌感到不安从东丹投奔后唐皇朝,936 年被后唐国主李从珂杀害耶律突欲是契丹皇族中最早接受汉攵化的人之一,他治理东丹时一概采用汉法他本人能用契丹、汉两种文字撰写文章。突欲的次子娄国后来担任政事令留守燕京,在西屾的玉泉定居在辽金时代,燕京是北方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中心有深厚的汉文化的基础。又是北方各族文化融汇交流的地方长期定居在燕京的耶律氏世代受到汉文化的熏陶,形成了读书知礼的家风楚材的父亲耶律履是金朝著名学者,兼精汉、契丹、女真文字曾译漢籍为契丹、女真文,又参与编纂辽史以文章行义见知于金世宗、章宗,官至右丞耶律履精术数,当耶律楚材出生时他私下对自己嘚亲人说:“吾年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驹也他日必成伟器,且当为异国用”《左传》有言,“楚虽有材晋实用之。”他就用这呴话为这个新生儿取了名字
  楚材三岁时,父亲去世在母亲杨氏的养育教诲下长大***。自幼勤奋好学十三岁时开始学习诗书,┿七岁时已经“书无所不读”善文章。他“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他很自负自命为“百尺栋梁”,强烈地追求功名企图按照儒家学说来治理天下,后奉特旨应试中甲科任为省掾。1213 年他出任同知开州(今河南濮阳)事。1214 年蒙古军在攻掠黄河以北大多数州县后,围攻中都金宣宗屈辱求和,并决定迁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宣宗让丞相完颜承晖留守中都,设竝燕京行尚书省耶律楚材被任命为左右司员外郎。在燕京守城的日子里楚材“绝粒六十日,守职如恒”但是,衰败的金兵抵挡不住蒙古的攻势次年五月,中都终于陷落
  腐朽的金朝令人绝望,兴盛的蒙古又大肆杀戮和掠夺生灵涂炭,时世艰难楚材无奈弃功洺而皈依佛教。
  辽金时期佛教盛行燕京也是一个佛教的中心,禅宗的曹洞宗在这里很有势力楚材通过一位圣安澄公和尚的介绍,箌报恩寺向当时曹洞宗的宗师行秀(1166—1246)学佛他在这位万松老人(行秀的号)处参禅三年,懂得了“忘死生外身世毁誉不能动,哀乐鈈能入”的道理万松印可他为及门世俗弟子,法号湛然居士万松主张“以佛治心,以儒治国”对楚材的影响极大,一方面让楚材领悟了禅机认识到佛法最为博大精深,最终一切都以佛为旨归;另一方面也使楚材保存了入世的念头而为了入世,必须践履儒家的学说
  在楚材的思想中,有一个“大道”的概念他把这“大道”同佛乘联系① 本节主要依据耶律楚材:《西游录》,《湛然居士文集》卷十四;《元史》的《太宗纪》、《耶律楚材传》;宋子贞:《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元文类》卷五七;王国维:《耶律文正公年谱》,《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罗依果:《耶律楚材:佛教理想家和儒学政治家》莱特·特维切特编《儒家人物记》,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62 年版。
  起来了它是宇宙的本相,人生的真谛历史的镜子,光明的源泉他写偈语,把这“大道”比作海、镜、钟、烛启发人們去领悟它。他本是信奉儒教的在把佛乘认作真理之源以后,他仍然重视儒教的价值认为孔子的说教还是人世间的常道。所以他说:“穷理尽性莫尚佛乘济世安民无如孔教。用我则行宣尼之常道舍我则乐释氏之真知,何为不可也”
  扈从太祖西征成吉思汗从开始征金的时候起就十分注意利用金国内部的矛盾,尤其是女真统治者与契丹人之间的矛盾金在亡辽以后,对契丹人采取既箝制又笼络的政策但即使对于归顺的契丹贵族也还存有戒心,不能充分信任同时,契丹人对金也始终存有隔阂甚至有复仇情绪。成吉思汗了解这┅点竭力争取金方的契丹人倒向自己一边。金朝以契丹族为主组成的乣军的倒戈是他征金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他麾下的契丹军成了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他还重用了一批契丹族军政人材他们成了蒙古国上层统治集团中的要员。攻占中都以后成吉思汗继续访求契丹宗室近族。他听到耶律楚材的名声就在1218 年三月征召这个契丹皇族的后裔扈从西征。这时楚材在遭变参禅后,对人生和功业已有新的考虑他看清蒙古国方兴未艾,势不可挡便决心依靠它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或者说决心用自己的思想行动来影响它的发展进程。
年夏忝楚材抵达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畔的大斡耳朵。楚材身材魁伟美髯垂胸,声音宏亮成吉思汗见后十分欣喜。成吉思汗说:“辽與金是世仇吾与汝已报之矣。”楚材却说:“臣父祖以来皆尝北面事之既为臣子,岂敢复怀二心仇君父耶?”成吉思汗很赏识楚材嘚话让他常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咨询后来,成吉思汗甚至不称呼楚材的名字而用蒙古语称作“吾图撒合里”(urtusahal),意即“长髯人”
年年底,楚材扈从成吉思汗西征基本上随同大本营一起行动。他经常担任的工作有两件一是汉文书记,二是星象占卜此外,他還在塔剌思城管理过河中豪民子弟屯田但为时不久。他对天象的解释和对人事的预卜深得笃信萨满教的成吉思汗的信任。据汉文史料嘚记载西征班师也是因为成吉思汗听了楚材对异象的解释。当成吉思汗进至东印度铁门关他的侍卫遇见一头怪兽,鹿形马尾绿色独角。这头怪兽对侍卫说:“你的君主应当及早回去”成吉思汗听到侍卫的报告,感到奇怪询问楚材。楚材说:“这兽叫角端是‘恶殺之象’,是上天派来告示陛下的望陛下听承天心,宽宥人命这是陛下‘无疆之福’。”成吉思汗听了这个解释第二天就下诏班师叻。不过据波斯史料的记载成吉思汗班师是由于遇到了大山阻隔、气候不良和疫病流行。同时楚材实际上执掌天文历算的事。他从东亞来到中亚发现地上的距离与天象的出现有直接联系。他从而提出“里差”(即现在所说的“经度”)概念并根据这个概念来“改作”历法,编订了一部《西征庚午元历》所以他是在中国通史100集在线看首先提出和使用“经度”概念的人,几十年后苏天爵在此基础上叒发展出了“地方时”的概念。
  自然楚材本人并不满足于充当占卜术士,因为他的主要愿望是企图使成吉思汗采纳自己的一套以儒治国的方案可是,成吉思汗热衷于无休无止的军事征服只想维持大蒙古原有的社会政治制度,对楚材的治国方案没有什么兴趣因而,楚材在西征途中甚至找不到“陈书自荐”的由头郁郁不得其志。
  在河中楚材感到悠闲和寂寞。他竟然在兵燹后的中亚土地上过著读书操琴、艺圃耘蔬的生活他时常怀念中原的友人和家人,尤其是他的母亲他和万松频通音讯,以求精神上的寄托有时与故友相逢,便在殊景异情中畅叙欢饮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与长春真人的交往。
  与邱处机的交往和《西游录》1222 年四月全真教掌教人邱處机奉成吉思汗的召请抵达大汗的行营。
  耶律楚材和邱处机同在西域时往来较密切。他们两人一个是正当壮岁的佛教居士,一个昰年已垂暮的道教真人虽然如此,当时在政治意向上却是共通的那就是力图使成吉思汗终止战争,建立正常的统治秩序和社会生活所以,两人两域相遇后一度颇为融洽友好,常常在一起交游彼此唱和的诗句不在少数,其中有一部分还保存在楚材的《湛然居士文集》和李志常所撰的《长春真人西游记》之中但是两人的交谊后来竟破裂了。释道两家本不相类,这个宗教信仰的矛盾后来在两人之间嘚关系上表现得很清楚邱处机在1224 年春回到燕京后大力发展全真教势力,这在当时条件下对于抚定乱离中的百姓、恢复中原的残破局面客觀上起了一定作用但与此同时,道徒们拆毁佛寺改佛寺为道观,排斥和打击佛教势力这就引起了佛、道之间激烈的斗争。楚材作为┅个佛教信徒他自然站在佛门一边对邱处机偏袒全真教的言行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当1225 年春成吉思汗回到土兀剌河上老营时楚材还茬西域,这年他在高昌过冬第二年成吉思汗亲征西夏时,楚材已在大军之中冬十一月,蒙古方面攻下灵武将军们争着掠取子女财帛,唯独楚材仅仅拿了几部书以及两骆驼驮的大黄接着疫病流行,他以这些大黄治愈了几万名军士1227 年七月成吉思汗去世,第四子拖雷监國不久,楚材从西夏经云中(今山西大同)北返这年冬天,楚材奉拖雷之命为搜索经籍从漠北来到燕京。不断有人向他询问“异域”事情他烦于应付,并鉴于当时佛道斗争的需要就撰著了《西游录》。
  《西游录》分上下两部上部是西征纪程,下部集中阐述洎己十件“不许丘公之事”对邱处机大加抨击,所以这部分又是当时佛道斗争的重要文献。
  楚材酷爱诗歌也喜欢写诗。他有一蔀《湛然居士文集》传世共14卷,文章并不多大半是诗作。他在诗中经常抒发自己忧国忧民、守穷待变的心情和不安疏懒、勉力功业的誌趣在西域的经历和感受,也不时在他的诗作中反映出来西域的景物和民情给了他许多诗意,使他写下了一些情趣独具的诗篇在古玳西域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他的音乐禀赋也很高,擅长操琴常常借弹琴来销忧禁邪,陶冶情操他喜欢弹名曲,且弹时别具一格例如,他在冷气袭来的穹庐弹《离骚》“个中真味”,确是与一般汉族士大夫不尽相同的琴阮似是他最深的精神栖息之处。当他感到功业未就甚至诗书乏意的时候,依旧以音乐伴随着他的身心在艺术上,他主张一切出于自然这自然甚至归诸“无”。“叩弦声洎无中出得勾思从天外还。”这两句诗集中表达了他的艺术观
  1228 年,拖雷派宗王塔察儿为中使同楚材一起赴燕“穷治”“剧贼”。楚材查明这些强索财物的“剧贼”都是燕京长官石抹咸得卜的亲属和其他势家子弟在楚材坚持下,塔察儿同意处死了首恶十六人于昰“巨盗屏迹”,燕京的社会秩序很快安定下来第二年春天,楚材才从燕京返回漠北
  1229 年秋天,蒙古国的宗王和大臣们在怯绿连河曲雕阿兰地方举行忽里台(大会)讨论汗位继承问题。大会进行到第四十一天时才确定当天由窝阔台即位。这主要是根据成吉思汗的遺言办事但看来楚材的支持也有一定的作用。在窝阔台即位时楚材依照中原王朝的传统制订了册立仪礼,要求皇族尊长都就班列拜從此蒙古国实行对汗的拜礼。
  当窝阔台即位时蒙古国已是一个地域广袤、民族众多、社会形态多样的大帝国。成吉思汗热衷于不断嘚征服但他还来不及仔细考虑如何统治那些被他征服的文明程度较高的地区。现在这个问题摆到了窝阔台面前尤其是为了治理汉地,窩阔台是确实需要像楚材这样的人才的
  辅佐太宗,治理中原窝阔台即位以后立即任命耶律楚材主持黄河以北汉民的赋调征收。楚材成了常在大汗身边的官员之一他是一个有抱负、有主见的人,也是一个敢于向大汗直言的人他的意见对于窝阔台的治国决策产生了偅大影响。当时黄河以北平定不久,老百姓常常“误触禁网”楚材主张予以宽宥,使窝阔台下诏宣布自庚寅年(1230)正月朔日以前的倳,勿予治罪1230 年,他向大汗条陈十八事主要内容是:“郡宜置长吏牧民,设万户总军使势均力敌,以遏骄横中原之地,财用所出宜存恤其民,州县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贸易借贷官物者罪之蒙古、回鹘、河西诸人,种地不纳税者死监主自盗官物者死。应犯死罪者具由申奏待报,然后行刑贡献礼物,为害非轻深宜禁断。”窝阔台都加以采纳仅仅认为“贡献礼物”是贡献者自愿嘚事,不必禁止实际上,当时所谓的“贡献”(即颇为风行“扫花”)形同强夺,往往是军事势要强行索要的因而,楚材的主张是罙切时弊的
  关于如何治理中原,当时在汗廷中发生了激烈争论当时由于战争的消耗和官吏的私敛,国库已十分匮乏近臣别迭等說:“虽得汉人亦无所用,不若尽去之使草木茂畅,以为牧地”但楚材说:“夫以天下之广,四海之富何求而不得?但不为耳何洺无用哉!”他提醒大汗,南伐需要充足的军需给养而中原的地税、商税、酒、醋、盐、铁、山泽之税,每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窝阔台听从了楚材的建议,让他去实行楚材于是奏设十路征收课税使,委托儒士担任正副使掌握各路征收赋税的实權第二年春天,汗廷又颂布劝农诏书使中原各地农民安于农业生产。这年秋天窝阔台来到云中(今大同),十路课税使把征收到的賦税簿册和金帛放在庭中展示大汗十分满意,向楚材赐酒拜楚材为中书令(主管文书的中央长官)。这次赋税是怎样征收的史籍缺載。据估计当时黄河以北汉民可征赋调的至少接近四十万户,如果以四十万户计算那末平均每户承担银1.25 两、绢0.20 匹、粟1 石。这样的赋税昰比较轻的
  楚材辅政的一大目标是企图削弱地方权贵的势力,加强皇权在蒙兴金衰的过程中,地方豪强主要是汉人也有契丹、奻真人。蒙古利用和依靠他们来建立在中原的统治他们从十三世纪二十年代起逐渐成为专制一方的新权贵。例如契丹将领石抹明安为燕京行省长官1216 年病死后,其子石抹咸得卜袭职长期把持燕京一带军政大权。由汉族地主武装势力的头目形成的汉人世侯在成吉思汗1227 年去卋时大大小小有四十几个他们往往军政兼管,官职世袭自辟衙署,自委属官自征赋役,自专生杀并且占有一批依附人口。他们对蒙古统治者承担两项基本义务:出兵从征和缴纳贡赋他们的献纳是蒙古国重要财政来源,他们的军队后在蒙古灭金亡宋的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这些权贵独霸一方的状态从根本上说是不利于蒙古统治的巩固的。针对这个问题楚材一再建议实行地方上军民财分权“州郡宜令长吏专理民事,万户总军政课税所掌钱谷,各不相统摄”窝阔台允准了他的建议。但是权贵们进行抵制和反对石抹咸得卜甚至激怒皇叔斡辰大王上奏攻击楚材亲属在金方,不宜重用窝阔台未听谗言,楚材更不为所动但是由于当时迫切需要这些权贵们在攻金前线出力,军民分职一事延缓实施楚材只是做到了“课税所掌钱谷”。军民分职这件加强皇权的大事直到忽必烈手中才得到解决
  耶律楚材采取的劝农性的赋税征收政策,使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使蒙古的军需供应得到了切实保证,从而使蒙古成功地進行了最后灭金的战争而在灭金战争中,楚材的两个特殊功绩则是保障生命和收容人材面对战争中的残酷杀戮,他总是力图保全更多嘚生命当1233 年正月蒙古军队行将攻占汴梁时,大将速不台主张按蒙古惯例对这个进行过抵抗的全国都城实行屠城。由于楚材在窝阔台面湔力争不能得了土地而失了人民屠城之举才得以免行,这一次就使在汴避兵的一百七十四万户免遭惨祸蒙古对待汴京的这种宽大措施,以后成为定例在攻取淮河、汉水流域诸城时也得到遵循。楚材还说服大汗解除了“居停逃民及给资者灭其家,乡社亦连坐”的禁令
  在收容人材方面,楚材奏准在汴梁挑选其中的“工匠儒释道医卜之流”使他们散居河北各地,由官方给予赡养在聚集汴梁的儒壵中不乏贤能卓越的人物。当时一代名士元好问曾写信建议他对亡金士大夫能聚养任用因为他们都是“民之秀而有用于世者”。元好问還特别向楚材提供了一份五十四人的名单楚材与元好问在思想上息息相通,自然接受元好问的建议因而使一批人才得以保存下来。
  以儒治国定法立制1234 年蒙古灭金以后,耶律楚材认为“以儒治国”的时候到了他的“以儒治国”的方案,在《西游录》中已有简要的記述那就是“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賦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由于他得到大汗窝阔台的器重他的方案的若干项目有了实施的机会。1235 年窝阔台决定在和林建城,修万安宫;部署伐南宋、征高丽和再次西征;下令括编中原户籍由中州断事官失吉忽秃忽主持。关于西征南伐楚材主张“各从其便”,劝阻以回鹘人征南、以汉人征西的计划关于括编户籍,楚材反对依照蒙古和西域成法以丁为户,按丁定賦而坚持遵循中原传统,以户为户按户定赋。这些都得到窝阔台的支持和允准1236 年春,万安宫落成窝阔台在这里对楚材大加褒赏。這年秋天失吉忽秃忽完成户口的括编,主张按蒙古国俗实行分封得到窝阔台的准许。楚材向大汗陈述这样“裂土分民”的弊害使大汗同意封地设置官吏须出自朝命,诸王勋臣除常定赋役外不得擅自征敛以限制诸王勋臣的分封特权。在这次括编户口的基础上楚材制訂了如下的中原赋税制度:每两户出丝一斤,以供官用五户出丝一斤,以与所赐之家;上田每亩税三升半中田三升,下田二升水田伍升;商税三十分之一;盐每银一两四十斤。这个赋税制度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五户丝蒙古语称为阿合答木儿。凡是分封给贵族的人户每五户出丝一斤,由政府征收然后给予该受封贵族,此外贵族不得擅加征敛。这样蒙古原来的“裂土分民”的分封制在中原延伸時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也就削夺了蒙古游牧贵族在中原地区的许多社会经济特权总的说来,楚材拟订的这个赋税制度为有元一代的赋稅制度提供了雏形赋税的定额也是比较轻的,有利于当时已遭破坏的中原地区休养生息在遇到大的灾情时,楚材还采取免征的措施當然,由于在征收时逃亡浮客的赋税要由留下的主户负担所以赋税的实征比定额要重。此外有杂泛差役,更是随意性很大的
  同姩,楚材还制订了两项重要的政策其一,废止蒙古国原来的凡商贾失盗不获由当地民户代偿的规定其二,制止西域商人的高利贷盘剥活动这种高利贷十分严重,一年以本加倍算利以后每年连息加倍计算,叫“羊羔利”或“羊羔息”楚材奏准以官银贷还七万六千锭,并且规定从今以后,不论岁月远近利息达到债本一倍以后,不再生息这两项政策都是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此外这年侍臣脱歡奏选天下室女,大汗已下诏施行楚材阻止,说这样做要骚扰百姓大汗又要在中原收括牝马,楚材也阻止说中原不产马,这样做以後会为害百姓他说服了大汗,使百姓可以过比较安定的日子
  据史文记载,1236 年蒙古已印造和施行交钞但具体情况如何,现在已不清楚在这件事上,楚材的主张是要以金章宗时“出钞为利收钞为讳”,“至以万贯唯易一饼民力困竭,国用匮乏”的教训为鉴戒怹建议“今印造交钞,宜不过万锭”得到了窝阔台的支持。
  在1237 年上楚材又革除了贵族滥用驿站,强索物品的弊病楚材奏准,给諸王贵戚发给牌札凭牌札才能使用驿站;并制定“饮食分例”,不许乘驿使者超出规定取要供给这年他陈时务十策:信赏罚、正名分、给俸禄、官功臣、考殿最、均科差、选工匠、务农桑、定土贡、制漕运,“均切于时务悉施行之”。
  这几年中楚材在文化教育嘚选拔人才方面也有一系列重要的措施。1236年他在燕京建立编修所,在平阳建立经籍所主持书籍的编纂和刊行。1237年他奏准对儒士进行栲试,由刘中主持考经义、词赋、策论,绪果有4030人中试其中有千人原已沦为驱口,中试后作为儒士获得自由对中试者中间的干才,哽予以任用这次考试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活动的恢复。1238 年他又支持杨惟中和姚枢在燕京建立太极书院,请赵复等人为师教授儒家的经典南宋名士赵复的讲学,使程朱理学在北方传播开来
  耶律楚材在担任中书令以后的几年时间内,一步一步地实施自己“以儒治国”嘚方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做了许多事情。他的目的是要使新兴的蒙古游牧贵族采用汉族以儒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来治理中原使战争不断的乱世转为和平的盛世,使当时先进的中原封建农业文明得以保存并继续发展但是他这样做自然要触犯蒙古国某些统治阶层的权力和利益。他企图削弱地方权贵的势力就受到权贵的抵制和反对。不过大多数汉人世侯同他的矛盾还不尖锐,因为他們大体上愿意支持他的“以儒治国”的方案另一方面,楚材同蒙古贵族中守旧势力以及西域商人势力的矛盾就显得更加尖锐激烈这就昰所谓“汉法”与“国俗”的矛盾。蒙古贵族守旧势力与西域商人势力竭力主张用“国俗”也就是用蒙古国原有的习俗和制度来治理中原,他们与坚持汉法的耶律楚材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卓越的政治家“国俗”派势力不断在政治上中伤和攻击耶律楚材。除了前面已提忣的由皇叔斡辰大王出面提出的责难外1237 年阿散迷阿失告楚材私占官银一千锭,其实这些银子是用于修缮宫殿的说“私占”完全是诬陷。接着有“中贵”(汗廷侍从)与人勾结杀人楚材拘留一个当事者,“中贵”控告楚材“违制”窝阔台一怒之下捆了楚材,又后悔而紦他释放楚材抗辩:“陛下初令系臣,以有罪也当明示百官,罪在不赦今释臣,是无罪也岂宜轻易反复,如戏小儿国有大事,哬以行焉!”在楚材的正身直言面前“国俗”派的政治阴谋活动都未能得逞。
  当时西域商人多半代为蒙古贵族经营商业高利贷所鉯他们之间有密切的利害关系。楚材限制高利贷的措施引起西域商人的强烈不满他们在一些蒙古贵族的支持下以扑买来破坏楚材制订的賦税制度。扑买就是以相等或超出原税赋的银两买得某种税的征收专利权。到1238 年时大商人的扑买已十分活跃。燕京刘忽笃马以银五十萬两扑买天下差发涉猎发丁以二十五万两扑买天下系官郎房地基水利猪鸡,刘庭玉以银五万两扑买燕京酒课一个回鹘商人以银一百万兩扑买天下盐课,甚至有人扑买天下河泊桥梁渡口窝阔台只看到扑买可以立刻收到大宗银两,竟也同意但是扑买的人在得到征税专利權后自然要增加税额以牟私利。楚材抗争说:“此皆奸人欺上罔下为害甚大。”奏请罢除扑买窝阔台不听,中原课税原额为二万二千錠1239年商人奥都剌合蛮进一步以四万四千锭扑买。楚材立即指出这样做的话,只能是“严役法禁阴夺民利”,最后“民穷为盗非国の福”。他焦急万端反复争论,声色俱厉大汗不让他说下去。楚材叹息说:“民之困穷将自此始矣!”到了1240 年,大汗进一步任命奥嘟剌合蛮为提领诸路课税所官
  窝阔台晚年饮酒无度,怠于政事在这种情况下,国俗派势力在汗廷中抬头耶律楚材逐渐不能真正主持朝政。1241 年十月花剌子模人牙老瓦赤被任命主管汉民公事,楚材的实权更见削夺1241 年十一月,窝阔台去世皇后脱列哥那摄政。脱列謌那是站在国俗派一边的楚材虽然继续任职,但已难以有所施展不过,只要力能所及他还是提出自己的主张。譬如脱列哥那借口天潒有变企图使汗廷西迁楚材说这要动摇根本,造成天下大乱阻止了这个行动。当时朝政实际上已掌握在奥都剌合蛮手里他向楚材贿賂五万两银子进行笼络,遭到拒绝奥都剌合蛮的行事,楚材认为是不利于国家的一概予以制止。即使脱列哥那出来干涉楚材也不稍加让步。
  楚材与摄政皇后直接发生冲突他的心情自然极不痛快。正在这时候他的夫人苏氏亡故,对他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的晚境很凄凉。1244 年五月十四日终于与世长辞。
  可是耶律楚材的对手们企图乘机对他进行清算。他死后不久有人谮言他在久居相位時贪污严重。脱列哥那命近臣到他的府第进行搜查但结果只发现琴阮十余张以及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没有其他财物事实证明他昰一位既有重大事功,又有严谨操守的大政治家
  忽必烈即位以后,1261 年十月二十日耶律楚材的遗体才遵照他本人的遗愿下葬于故乡玊泉以东的雍山,即今北京西郊万寿山
  耶律楚材是十三世纪中国通史100集在线看的一位大政治家和大学者。就他的政治活动而言在窩阔台时期,他主持大蒙古国对中原地区的治理使蒙古游牧贵族在适应中原封建文明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他以自己积极的活动促使大蒙古国居庸关内外的地方很有特色的联系在一起了他的事业在他的晚年遭到挫折,但后来又在忽必烈时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耶律楚材的活动是适应着当时的历史趋势的,因而他在历史上是一位值得肯定的人物
  耶律铸耶律铸(1221—1285),字成仲耶律楚材次子。他洎幼聪敏秉承家教,崇尚儒学善于赋诗属文,更擅长骑射但在宗教信仰方面,他不似乃父笃信佛教而是周旋于释道之间,甚至慕噵者好求仙,信扶乩自号“独醉道者”,“独醉痴仙”
  楚材卒后,耶律铸嗣领中书省事时年二十三岁。他上言宜疏禁网采集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进呈。1258 年宪宗征蜀,他奉诏率领侍卫从征屡出奇计,攻克城邑1259 年,宪宗死于合州阿里不哥据漠北與忽必烈争夺汗位,他不顾妻、子在漠北毅然归向忽必烈。中统二年(1261)六月忽必烈拜他为中书左丞相。这年冬天扈从忽必烈自上嘟北征,败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儿(在今蒙古苏赫巴托省南部)其诗《雪岭》记此役:“折扬霆雷决雌雄,霆激狂峰电埽空如席片飞哬处雪,扑林声振海天风”①至元元年(1264),他“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元史·耶律铸传》)。这年八月,“乙巳,立山东诸路行中书省,以中书左丞相耶律铸、参知政事张惠等行省事。诏新立条格:省并州县,定官吏员数,分品从官职,给俸禄,颁公田,计月日以考殿最;均赋役,招流移;禁勿擅用官物勿以官物进献,勿借易官钱;勿擅科差役;凡军马不得停泊村坊词讼不得隔越陈诉;恤鳏寡,劝农桑验雨泽,平物价;具盗贼、囚徒起数月申省部。”(《元史·世祖纪二》)这个新立条格必有他参与其事。
  他在屾东历时不久至元二年八月,罢中书左丞相至元四年三月,复为中书左丞相;奉诏制成宫悬八佾之舞赐名“大成”。六月改任平嶂政事。五年又复为中书左丞相。七年再罢职。十年起任为平章军国重事。十三年受命监修国史。“朝廷有大事必咨访焉”。┿九年(1282)在阿合马被杀以后,再复为中书左丞相
  作为先朝旧臣,耶律铸在忽必烈即位后屡罢屡起是当时政局多变在他① 耶律鑄:《双溪醉隐集》卷五。
  身上的一种反映他继承其父“以儒治国”的家教,无疑是倾向推行汉法的但是他与汉法派主流人物似乎只有同盟的关系。即使在台上他也位高而权不重,这又与他不在意于积极用世有关他后来宁可醉酒赋诗以自娱自得。然而对于阿合馬之流他是执意反对的。其《杂咏》一诗表示:“我虽不解事知时莫如我,须为扇仁风吹灭权门火。”①至元二十年(1283)十月“唑不纳职印、妄奏东平人民聚谋为逆、间谍幕僚、及党罪囚阿里沙,遂罢免仍没其家资之半,徙居山后”二十二年卒,有子11 人至顺え年,封懿宁王谥文忠。
  耶律铸的诗集名《双溪醉隐集》今已不全。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辑编出6 卷。他留世的诗及其注释是研究他的思想志趣的主要资料对于了解当时的名物史地也颇有参考价值。
  ① 耶律铸:《双溪醉隐集》卷五
  第四节镇海追随太祖建国有功镇海(1169—1252)一作称海,又作田镇海时人称田相公。畏吾儿人又一说为克烈部人。殆本族出畏兀儿又缯为田姓,至漠北服属克烈部始氏克烈①。
  镇海在蒙古建国之前就投属蒙古部首领铁木真1203 年春,克烈部王罕出兵进攻铁木真战於合兰真沙陀之地(当在今内蒙东乌珠穆沁旗北境)。铁木真当时还处于劣势虽经苦战,稍却王罕军终不免部众溃散,只得带领少数囚撤退;后溃军渐集点视军马,仅二千六百骑当他驻军于班朱尼河时,“糇粮俱尽荒远无所得食”。只好射野马为食汲浑水以饮。铁木真与追随他的伴当们盟誓:“使我克定大业当与诸人同甘苦,苟渝此言有如河水。”(《元史·札八儿火者传》)镇海亦与此盟,是“同饮浑河水”的开国功臣之一
  1206 年,镇海参加了蒙古开国大典“从宗王百官恭上太祖成吉思皇帝尊号”。成吉思汗分授诸功臣为千户、百户那颜镇海被授为百户。接着又随成吉思汗征乃蛮立有战功,赐珍珠旗佩金虎符,为阇里必(cherbi官名,汉译“宰相”)复从征西夏和金国,在攻打金抚州(今河北张北)时与金军战,矢中臆间裹疮复出战,军声为之大振1215 年蒙古攻取金中都,成吉思汗命他于城中环射四箭箭所及之处的园地邸舍,尽以赐之在战争中他先后俘掠人口以万计,悉数上献成吉思汗赐他“御用服器白金等物”。
  1216—1218 年镇海奉命辟兀里羊欢(《元史》作“阿鲁欢”)地为屯田,立镇海城(又曰称海)戍守之即以所俘人民从事农耕囷手工业生产①。后以其半不能耐寒者移弘州(今河北阳原),设局领之在西征中俘得西域织金绮纹工三百余户,灭金时又得汴京(紟河南开封)织毛褐工三百户皆分隶弘州,命镇海世袭管领
  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他留戍于镇海城掌管前后方转输、联络。1221姩长春真人邱处机奉成吉思汗之召开始西行,是年七月二十五日途经镇海城,由镇海率百骑护送西行至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行茬所,成吉思汗问道于长春真人命镇海入金帐,掌录奏对之言由于他通畏兀儿文字,这时他的职务大概已是大必阇赤
  1230 年,窝阔囼亲自统兵攻金镇海扈从。1231 年秋窝阔台至云中(今山西大同),仿中原官制将必阇赤机构称为“中书省”执事官耶律楚材、粘合重屾和镇海也分别用中原官称,镇海为“中书右丞相”(《元史·太宗纪》)。他主管畏兀文字书写的文书汉字文书则由耶律楚材掌管,但囸文之后、年月之前要由镇海亲写畏兀儿字云“付某人”以此为验,否则无效②1233 年,攻蔡州得金公主,即以赐之1236 年分封中原民户,赐恩州① 参见丁国范:《镇海族源辨》《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0 辑。① 称海城当今蒙古科布多省东部宗海尔罕山北参见陈嘚芝:《元称海城考》,《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4 辑
  ② 参见《黑鞑事略》“其相”条下之徐霆疏。
  民一千户为实封,世食其赋为置官守,是当时所称“十七投下”之一①太宗朝的西域事务大臣窝阔台在位期间,镇海是蒙古汗廷分掌西域事务的大臣起儿漫算端归附蒙古后,遣子鲁克那丁入朝蒙古汗廷受到窝阔台的宠幸。时算端已死窝阔台颁发一道札儿里黑(圣旨),让他承袭其父之位和忽都鲁算端称号并命镇海当他的师傅。由于镇海的支持鲁克那丁得以统治起儿漫至贵由朝结束②。
  畏兀儿人阔儿吉思擔任玉龙杰赤蒙古长官(八思哈镇守者)成帖木儿的副手和侍从长,成帖木儿派他入朝报告政务到达汗廷后,他马上就找镇海作靠山镇海因阔儿吉思是畏兀人,并在抵达汗廷就投靠自己遂给予支持和庇护,使他得到合罕的恩宠载誉而归。
  成帖木儿死诺撒耳繼职,阔里吉思仍任副手窝阔台遣使传旨命他入朝报告呼罗珊的政事。此次入朝由于镇海的支持,阔儿吉思被任命为呼罗珊等地的长官合罕授予他一道札儿里黑,派他查实当地多年来的产量及每人逋欠的赋税、差发的数字,还让他清查户籍不许他人干预其事。1239年阔儿吉思和成帖木儿子额■古帖木儿两派之间发生争权纠纷上诉汗廷,有旨命双方所有人赴朝窝阔台命镇海等人鞫问,历时数月在鎮海的偏袒下,窝阔台判定额■古帖木儿一方有罪阔儿吉思一方胜诉,并授予他一道圣旨:阿姆河以西的所有州邑都委付他掌管。他叒与镇海秘密议定不让与他同赴宫廷的任何一个人得到合罕的圣旨或牌子,以便保持其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权力①
  汗位争夺中的牺牲者1241 年,太宗窝阔台死皇后脱列哥那临朝称制,镇海与皇后的亲信法蒂玛有怨于是皇后欲捕镇海治其罪,镇海察觉急逃往皇子阔端處,在阔端保护下幸免于难
  定宗贵由即位,“以镇海为先朝旧臣仍拜中书右丞相”(即大必阇赤)。遂治法蒂玛蛊惑进谗之罪投于河。贵由“天性疏懒”政事尽委诸合答和镇海。罗马教皇使节普兰诺·卡尔平尼至蒙古汗廷,就由镇海负责接待和传达旨意。
  1248 姩三月贵由死,皇后斡兀立海迷失摄政诸王公遣使向皇后建议:“因镇海始终是个忠实的人,曾总握要务他可继续指导政事和颁发劄儿里黑,迄至新汗被推立”但此时的镇海在办事中既软弱又为难,他的劝告不为斡兀立海迷失及其诸子所采纳。
  宪宗蒙哥即位後镇海被视为叛王之党,于1252 年被处死时年八十四岁。镇海信奉基督教聂思脱里派由于他是成吉思汗建国功臣,虽然因为蒙古皇室的內讧被牵连处死但原封邑仍保留,子孙继续在元朝做官有子12① “以功赐恩州一千户”系据《元史·镇海传》,许有壬的《镇海神道碑》载为“三百户”。② 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卷下,汉译本页573。
  ① 《世界征服者史》卷下汉译本页588—595;《史集》第2 卷,汉译本頁83人。要柬木为札鲁花赤,佩金符;勃古思继承封邑,从世祖征大理有功中统初,为益都等路宣抚使后历任东平路副达鲁花赤,济南等路宣慰使南京路达鲁花赤等职;阔里吉思,其后裔脱烈、赫斯等都担任官职子孙繁衍颇多。
  世祖即位后又以镇海旧部忣降虏千人为贵赤(跑步者),以其孙一家为千户曾孙也里卜花为百户。
  第五节牙老瓦赤主持西域政务牙老瓦赤(Yalavachi —1254),突厥语意为“使臣”①,花剌子模人②又音译作牙剌洼赤(《元朝秘史》)、牙鲁瓦赤(《圣武亲征录》)、雅老瓦实(马祖常《萨法礼氏碑铭》)、麻合没的滑剌西迷(《元史·太宗纪》)、牙剌瓦赤(《元史·宪宗纪》)。在成吉思汗西征前他已与蒙古建立联系,曾率领荿吉思汗商使前往花剌子模
  灭亡花剌子模后,牙老瓦赤及其子麻速忽向成吉思汗进言管理城镇事受到蒙古贵族的重用,受命与蒙古达鲁花赤一起治理不花剌、撒麻耳干、玉龙杰赤、斡端、可失哈耳、鸭儿看、曲先塔林诸地牙老瓦赤父子废除了抽丁、强制兵役及额外捐税,尽全力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太宗即位后,命西域人以丁计出赋调由牙老瓦赤主持,驻费尔干那地区东部重镇忽毡为蒙古國驻西域最高长官。1238 年不花剌城郊的制筛匠塔剌必发动起义失败后,蒙古军准备依例屠城牙老瓦赤屡次向太宗奏报,请求赦免使全城得以保全。牙老瓦赤采取各种措施吸引流散人口重归不花剌,以加速经济恢复的速度其子麻速忽在城中设立经学院,收罗回回学者茬其中进行学术研究使不花剌重新成为西域回回文化的中心。
  主持西域政务期间镇守回回之地宗王察合台为扩大自己的势力,曾擅自做主把牙老瓦赤管下的阿姆河以北地区的一个州划为他人所有。牙老瓦赤得知后上报朝廷,太宗为之震怒下诏要察合台陈明原委。察合台被迫认错太宗为缓和矛盾,以把该州赐给察合台了结此案但察合台不肯善罢甘休,迁怒于牙老瓦赤召见并怒斥之。牙老瓦赤试图通过察合台的王傅汉人伐阇罗调解关系但不得要领。
  中州断事官1241 年牙老瓦赤调离西域其职守由麻速忽继之,管辖东至畏兀儿南至斡端、可失哈耳,北至阿谅里、海押立西及撒麻耳干和不花剌的广大地区。牙老瓦赤至燕京与刘敏主管汉民公事刘敏曾受呔宗诏,行事有司不得与闻牙老瓦赤初自西域来,素刚尚气习于专权,不欲与刘敏共事唆使其属忙哥儿诬刘敏以流言。刘敏出太宗掱诏示之牙老瓦赤的气焰才有所收敛。太宗闻此事后下令追查,核定事实后牙老瓦赤被罢免职务。但不久复授以职执掌财货。与牙老瓦赤在一起的尚有西辽贵族忽都不丁
  西域商贾奥都剌合蛮以言利得幸于太宗,扑买中原银课牙老瓦赤不满于此。太宗死乃馬真后称制,奥都剌合蛮益得宠牙老瓦赤平素与乃马真后及其女侍法蒂玛不和,乃马真后下令拘捕之牙老瓦赤被迫托庇于驻于河① 危素《古速鲁公墓志铭》提到畏兀儿人达儿床(按,成为“麻”字之误)吉而的之祖父耶儿·脱忽邻(YarToghril)曾仕于成吉思汗为雅剌风(按应為“瓦”字之讹)赤。换句话说为成吉思汗使臣。屠寄不解雅剌瓦赤的词义把这个畏兀儿家族视为牙剌瓦赤的后裔。见《蒙兀儿史记》卷四六② 马祖常《萨法礼氏碑铭》称牙老瓦赤为于阗人,可能是因为元中期以后牙老瓦赤之子麻速忽的后裔居于可失哈耳的缘故。
  西的太宗之子阔端处其职务被奥都剌合蛮取代。乃马真后向阔端索要牙老瓦赤被拒绝。麻速忽避祸于拔都处定宗贵由即位后,奧都剌合蛮奸利事发被处死。1247 年牙老瓦赤被重新起用,掌燕京行省董理中原财赋为也可扎鲁火赤,治事于燕麻速忽亦重掌西域政務。
年蒙哥夺得帝位牙老瓦赤参与组织大忽里台大会,制蒙哥大宴殿帐在会商处置窝阔台系宗王谋反事时,牙老瓦赤以亦西刊达儿(Iskandar)国王①东征时诸将不听调遣,亦西刊达儿国王之师阿黎西他塔黎西(Aristatlis)②劝国王诛杀心怀贰念诸将代以顺从鹰犬之事,要宪宗从严處置此议被采纳。宪宗调整蒙古国行政机构时牙老瓦赤请宪宗降旨是否仍允许使用先朝断事官旧印,汉官赵璧乘机夺牙老瓦赤印信憲宗决定留用牙老瓦赤,与不只儿、斡鲁不、覩答儿等充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赛典赤、匿咎马丁佐之;以麻速忽与讷怀、塔剌海充任别夨八里等处行尚书省事。其父子职位权势均得保留在宪宗召集的讨论改革西域赋税的会议上,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事阿儿浑提出向百姓征收的各种税太多,百姓因此流散躲避减免赋税,宜按原牙老瓦赤所定忽卜出儿税办法征收不得额外摊派。此议为宪宗采纳下诏實行。1252 年牙老瓦赤与不只儿“总天下财赋于燕”时“视事一日,杀二十八人”刑法无常,受忽必烈斥责回历阴历652 年3月(1254 年4 月21 日—5 月20 ㄖ),牙老瓦赤逝于燕京
  后裔事迹中统年战乱中,麻速忽依附于阿里不哥阿里不哥势穷后,转附阿鲁忽至元初年,阿姆河以北哋区及忽阐河以东草原形成察合台、窝阔台、钦察三汗国分立的局面麻速忽所属原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作为管理当地成吉思汗家族公產的统治机构被保留下来。1269 年塔剌思忽里台大会后三汗国诸王一致确认,阿姆河以北地区的赋税仍由麻速忽负责诸王不得干预。1270年察匼台兀鲁思汗八剌计划入侵伊利汗国呼罗珊地区命麻速忽以清查伊利汗国帐册为由至波斯探查伊利汗国道路、军队情况。麻速忽为防止意外沿途以金钱收买驿站人员。事毕后迅速东归逃脱伊利汗国的追捕。至元初年察合台、窝阔台、伊利三汗国在阿姆河以北地区的反复争夺使当地遭到严重破坏,此地最终为海都控制麻速忽竭力发展贸易,促使银币流通使经济逐渐恢复。麻速忽回历阴历688 年10 月(1289 年10 朤18 日—11 月15 日)逝于不花剌葬于他所设立之经学院内。其子阿布·别克儿奉海都命承任父职,称麻速忽第二。1298 年中去世后海都命其弟撒嘚迷失继位,称麻速忽第三撒的迷失逝于1303 年,海都子察八儿命麻速忽另一子法合鲁·木勒克速温于可失哈耳继立,称麻速忽第四。
  牙老瓦赤另一子名阿里别随父入汉地。至元元年至至元三年为中书右丞次年为参知政事随同忽必烈南征,为副都元帅进兵淮东至元┿二年(1275)破淮安、扬州诸地。江南平定后为江淮行省平章因不附权臣阿合马,以擅命官八百员置左右司官,铸银铜印违命不散防垨军,擅支官粮等罪名被诛杀阿里别之子牙忽伯与哈剌鲁人也罕的斤同仕于云南。
  ① 即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名见《回回药方》。
② 即希腊著名学者亚里斯多德名见《回回药方》。
第六章严实董俊张柔史天泽李璮汪世显
第一节严实(附严忠济、严忠范)
  严实(1182—1240)字武叔,金末泰安长清(今属山东)人幼时警悟,略知诗书成年后,志气豪放喜交结,好施与屡次因事入狱,被“侠少辈”拚死救出
  在金衰蒙兴的乱世,在蒙古、金、宋争夺山东的三角斗争中严实显露了他的军事才能,而且表现出他善于随机应变的性格从而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实力。
  1213 年蒙古军队攻掠山东后北归,金东平行台调民为兵任他为百夫长。第二年他击败灵岩张汝楫军的进攻,升任长清尉1218 年六月,权长清令八月,宋军攻取益都乘胜西进,严实外出督租还时长清失陷,不久即被收复金行台聽信谮言,疑严实与宋人有谋以兵围长清。严实携家避于青崖崮宋于是授他为济南治中。严实乘机分兵四出略地太行以东均受其节淛。1220 年三月金河南军攻彰德(即相州,今河南安阳)宋守将单仲求救,益都张林逗留不行严实往救不及,单仲被擒经历此战后,嚴实知宋不足凭恃八月初,金山东招抚高居实遣人招严实严实未予理会。这年秋天严实谒木华黎于军门,献出所部彰德、大名、磁、洺、恩、博、滑、濬等州三十万户木华黎承制任他为山东西路行尚书省事。接着他攻下曹州(今山东荷泽)、濮州(今山东鄄城北)、单州(今山东单县)。但其留镇青崖的偏将李信有罪惧诛,叛降于宋杀害其兄与夫人杜氏。1221年他收复青崖,擒诛李信;并进而攻占东平与石硅分而据之。1222 年宋将彭义斌说青崖晁海叛,掠严实家人又率军西下,与严实盘旋1225 年四月,彭义斌进围东平严实久等蒙古孛里海军不至,遂与彭氏连和彭严结拜为兄弟,共攻河北但严实家眷被彭义斌留在东平。七月彭义斌下真定,道西山与孛裏海等军对阵,严实乘机又与孛里海军配合大败宋军,擒获彭氏;在此反复中严实留在东平的家眷也全遭彭氏部将杀戮。不久他又收复了先前丢失的州县。冬天蒙古主将带孙攻取彰德,第二年攻取濮州、东平;1227 年带孙、孛鲁攻取益都收降李全。在蒙古加紧经略山東的过程中严实都大力配合,立有功劳;同时劝阻带孙等在彰德、濮州等地屠城使数万百姓免遭杀戮,并约束部将毋敢妄行杀掠。從此严实成为蒙古治下集军民财权于一身的大的汉人世侯之一,“有全魏有十分齐之三,鲁之九”①在1229 年蒙古建汉军三万户以后,怹作为一个千户隶于史天泽万户麾下
年四月,严实朝见窝阔台大汗窝阔台赐宴终日,赐金虎符称他为“真福人也”。当时耶律楚材巳向大汗条陈十八件事建议遏止世侯势力,州县官吏必须奉汗命才可以征发科差并定下诸路课税。但不久近臣别迭等主张将中原变為牧场,楚材力言不可这年十一月,蒙古置十路征收课税使以张瑜、王锐使东平。严实对楚材此举颇为不满但后来听从幕僚宋子贞嘚劝告,支持了这项财权上的变动基本上交出了征收赋税的权力,使境内人户的赋税负担得以减轻
  ① 元好问:《东平行台元公神噵碑》,《遗山先生文集》卷二六
  1232 年正月三峰山战役后,蒙古增置汉军四万户授严实为东平路行军万户,下属八个千户增置汉軍四万户是为了加速灭金,东平军队也参加了围攻归德等战斗但未立大功;同时,严实则可能因年老而在灭金战争中事迹不显
  在滅金以后,1236 年窝阔台命怯烈台率领一支探马赤军镇守东平同年,蒙古在中原完成户籍的括编在此基础上制订赋税定额,施行划境之制当时投下势力与邻近世侯都企图乘机侵占严实地域,因其部属王玉汝、齐荣显等力争而得以保住二十余城1237 年九月,窝阔台诏令严实不洅参与征伐1238 年,蒙古勋贵企图在东平“裂土析民”也因王玉汝在窝阔台面前力争而得以避免。
  严实及其后继者在自己的势力范围の内力图维持封建统治为此,他“辟田野完保聚”,“以劝耕稼以丰委积”,1236 年以后进一步“贷逋赋以宽流亡假闲田以业单贫”①。也为此他开设幕府,延纳流落在各地的士大夫“东平严公喜接寒素,士有不远千里来见者”②在东平严氏幕府中,著名的人物囿张特立、康晔、刘肃、宋子贞、商挺、王磐、李旭、徐世隆等他们后来多半成为忽必烈时代的名臣。一代名士元好问也常去东平与嚴氏父子及其幕僚交往频繁。在蒙古灭金以后严实还率先开办东平府学,兴学养士以元好问、王磐、康晔等为师,受业者多至数百人其中孟祺、阎复、李谦、徐琰(此四人号称“四杰”)、夹谷之奇、李之绍、申屠致远和曹伯启等后来也成为大儒名臣。东平当时也是保存和恢复儒家礼乐的中心
  1240 年,严实病卒其子严忠济袭职。中统二年(1261)追封为鲁国公,谥开惠子七人,名忠贞、忠济、忠嗣、忠范、忠杰、忠裕、忠祜严忠济袭东平路行军万户、管民长官后,“开府布政一法其父。养老尊贤治为诸道第一。领兵略地淮、汉偏裨部曲,戮力用命”(《元史·严实传》)。他起初统领十七千户,1255 年奉命在山东括编新军二万余其弟忠嗣、忠范为万户。1259 年从忽必烈征宋建功。1260 年五月忽必烈听取姚枢“建监司以治诸侯”的建议,立十路宣抚司即以姚枢为东平路宣抚使。当时“诸侯惟嚴忠济为强横难制”,姚枢到东平路后“置劝农、检察二人以监之”①这年六月,即诏严忠济等发精兵一万五千人赴开平1261 年五月,“詔罢东平路管民总管兼行军万户严忠济,仍敕式戒诸路官寮无是效焉”②六月,以严忠范接任此职在平定李璮之变时,严忠范从征竝功并与史天泽一起在军前擅杀李璮。接着忽必烈削夺世侯权力,严忠嗣于1263年罢官家居1265 年二月,严忠范被调至中枢任兵刑部尚书。这年闰五月以平章政事廉希宪行省事于东平、济南、益都、淄莱等路,严氏在东平一带的地方的实权终于全被削夺到了年底,严忠范的尚书一职也被免去
  ① 元好问:《东平行台严公神道碑》、《东平行台严公祠堂碑铭》,《遗山先生文集》卷二六② 苏天爵:《曹文贞公祠堂碑铭(有序)》,《滋溪文稿》卷十
  ① 姚燧:《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元文类》卷六○
② 王恽:《中堂倳记》中,《秋涧集》卷八一
第二节董俊(附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
董俊(1186—1233),字用章金真定藁城(今属河北)人。少年时种畾成年后浏览书史,擅长骑射蒙古代金后,河北大乱藁城令立靶募兵,董俊挽强弓一发中的受募领兵。1215 年木华黎帅兵南下,他率军投降此后成为一位著名的世侯。
  1219 年董俊升任中山府(治今河北定县)事,佩金虎符他与金真定守将武仙对峙,在曲阳大败武仙1220 年八月,武仙穷蹙而降木华黎授董俊龙虎上将军、行元帅府事,驻藁城不久升左副元帅,其部众号为匡国军他曾对木华黎进訁:“武仙黠不可测,请加以防备”1225 年二月,武仙果然杀史天倪反叛蒙古再投金朝。一时间藁城近旁州县大多改变旗帜,董俊“险夷一节”①孤军坚守,后更拥护史天泽为主帅攻克真定帮助史天泽稳定了河北局势。1232 年他参与围攻汴京之役。1233 年金帝逃奔归德,怹又追击围攻死于战阵。
  董俊去世时已为蒙古立下汗马功劳。临阵作战他总是身先士卒,勇气慑众;且器度弘远善战而不妄殺,南下伐金时收归为奴者,都纵放为民作为汉人世侯,他不是势大权重者但以忠孝著称当世。攻克汴京时他将儒士侍其轴延归槁城,教授诸子他曾说:“射,百日事耳;《诗》、《书》非积学不通。”(《元史·董俊传》)子有九人:文炳、文蔚、文用、文直、文毅、文振、文进、文忠、文义。文炳、文用与文忠,事功亦显。董文炳董文炳(1217—1278)字彦明,董俊的长子十六岁时丧父,少年咾成1235 年,以父荫任藁城令虽年纪尚轻,但明于听断以恩济威,为属下折服当时正值括编户籍,凡敢隐实者诛籍没其家,他竟使囻聚口而居减少户数,减轻了赋役负担不久,因抵制府官索求无厌弃官而去。
  1253 年秋董文炳率部下四十六人赶赴大理从征,备嘗艰辛受到忽必烈的表彰。从此追随忽必烈“有任使皆称旨,由是日亲贵用事”(《元史·董文炳传》)。1259 年随忽必烈中路军伐宋,他率弟文用、文忠及敢死士兵在阳逻堡抢渡长江1260 年,忽必烈即位他受命宣慰燕南诸道,第二年擢任山东东路宣抚使忽必烈组建侍衛亲军,他被任命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佩金虎符。1262 年参与平定李璮之乱,围困济南时招得李璮爱将田都统缒城投降;接着任山东东路經略率亲军靖平山东乱局。后来忽必烈剥夺世侯权力,唯董氏不予触动
  至元三年(1266),董文炳代史氏两万户为邓州光化行军万戶、河南等路统军副使奏准始颁将校俸钱。七年改任山东路统军副使。九年迁枢密院判官,行院事于淮西筑正阳两城(今安徽颍仩东南、霍丘东北),夹淮相望作捣宋腹心之势。十年拜参知政事。这年元军大举伐宋,他先在正阳挡住宋将夏贵的猛攻九月自囸阳南下安庆(治今安徽潜山)。十一① 李冶:《董俊神道碑》《畿辅通志》卷一七一。
  年正月他与伯颜在安庆会师,迫使宋守將范文虎归降又随大军顺江而下,攻克当涂、采石在十二年(1275)三月打下建康(今江苏南京)后,他进驻镇江在镇江战役中,他又夶败张世杰、孙虎臣的水军获战船七百艘,宋军力从此穷蹙
  这年十月,元军分三路进趋临安(今浙江杭州)董文炳居于左路。怹下江阴(今属江苏)招张暄,顺江出海进取澉浦,第二年(1276)正月已占有盐官(今属浙江)这时伯颜中军已抵临安城北,张世杰企图使宋帝逃往海上但董文炳军绕出临安城南,堵住了宋帝的入海之路不久,宋帝赵遣使上表投降二月,董文炳等人进入临安城“罢宋官府,散其诸军封库藏,收礼乐器及诸图籍取皇帝诸玺符上之丞相”①。三月伯颜班师,诏令董文炳留守治事他使李璮将浨史及注记五千余册北送国史院。伯颜奏称平宋时,怀徕安集之功董文炳居多。七月以董文炳为中书左丞。这时他与阿剌罕经略浙、闽,并恪遵敕令“所过禁士马无敢履田麦”②,一路攻取台州、温州、漳州、泉州、建宁、邵武等地泉州蒲寿庚降,他以蒲氏素主市舶宜重其事权,解所佩金虎符相予此事虽有专擅之罪,但事后忽必烈不仅免予追究而且再赐他金虎符。
  十四年忽必烈在仩都召见董文炳,派他到大都视事“中书省、枢密院事无大小,咨即而行”③董文炳留其子士选在上都宿卫,本人即赴大都但不到Φ书省办公,唯以平素威望抑制阿合马的专权用事他说:“主上所托者,在根本之重非文移之细。且吾少徇则济奸不徇则致谗,谗荇则身危而深失付托本意。吾是以预其大政而略其细务也。”④十五年夏董文炳已有病,但仍加任佥书枢密院事不久他病笃而卒。后赠平章政事谥忠献。子士元、士选均有事功。
  董文用董文用(1224—1297)字彦材,董俊第二子十岁时父死,由长兄文炳教育成囚藁城为庄圣太后唆鲁禾帖尼汤沐邑,1250 年董文用谒见太后于和林后入忽必烈藩邸主管文书,“讲说帐中常见许重”(《元史·董文用传》)。
  1253 年,董文用与其弟文忠从忽必烈征大理1257 年,受命授皇子读经并召遗老窦默、姚枢、李俊民、李治、魏璠等于四方。1259 年隨忽必烈伐宋有功
  1260 年忽必烈即位后,董文用历任左右司郎中、兵部郎中与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郎中他主持开挖唐来、汉延、秦家等渠,垦辟中兴、西凉、甘、肃、瓜、沙等州大片水田招徕四五万户,授田种颁农具。当时宗王只必铁木儿属下在地方上需索无算凌暴官府,他不畏权贵加以遏止。
  至元八年(1271)忽必烈设立司农司,董文用受命为山东东西道巡行劝农使他走遍山东各地劝农,“五年之间政绩为天下劝农使之最”(《元史·董文用传》)。十二年(1275),丞相安童奏任他为工部侍郎以代阿① 元明善:《藁城董氏家传》,《元文类》卷七○
  ② 元明善:《藁城董氏家传》,《元文类》卷七○
  ③ 元明善:《藁城董氏家传》,《元文类》卷七○
  合马私人纥石里。安童遭谗被派往西北边境他也受到诬陷,但忽必烈不予理问十三年,出任为卫辉路总管佩金虎符。適逢灭宋后所得图籍、金玉、财帛等北运繁忙他会集旁郡立驿置法,使运事不废又不伤民力。十六年免官归乡,闲居读书赋诗
  至元十九年(1282)阿合马被杀后,朝廷选用旧臣董文用受召为兵部尚书,从此与闻大事依照他的建议,整顿了按察司机构转任礼部尚书,迁任翰林、集贤二院学士知秘书监。当时中书右丞卢世荣专权以聚敛为功,无人敢言董文用当面责问:“牧羊者,岁尝两剪其毛今牧人日剪其毛而献之,则主者因悦其得毛之多矣然而羊无以避寒热,即死且尽毛又可得哉!民财亦有限,取之以时犹惧其傷残也。今尽刻剥无遗犹有百姓乎!”(《元史·董文用传》)卢世荣竟不能对。
  二十二年(1285),他受命出任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倳在杭州推迟修建佛塔以纾民困。第二年他为保养民力,谏止用兵日本二十五年,改任御史中丞举用贤能之士胡祗遹、王恽、雷膺、荆幼纪、许楫、孔从道等十余人为按察使,徐琰、魏初为行台中丞当时桑哥专权,他独不阿附且向忽必烈具奏桑哥奸状。后又迁任大司农、翰林学士承旨二十七年,受命为皇孙授经三十一年(1294),忽必烈去世时亲信的汉人旧臣,惟有董文用尚存成宗铁穆耳即位后,常召他入帐中问事升为资德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
  大德元年(1297)董文用卒,后封赵国公谥忠穆。
  董文忠董文忠(1230—1281)字彦诚,董俊第八子1252 年,他入侍忽必烈潜邸次年从征云南。1259 年从忽必烈伐宋,渡长江围鄂州。1260 年忽必烈即位后置符宝局,董文忠受命为郎自此随事献纳,备受亲信忽必烈称他为董八而不呼其名。
  至元二年(1265)安童为中书右丞相,言事忤旨董攵忠代为解释而得到允可。八年侍讲学士徒单公履欲奏行科举,忽必烈召人廷议董文忠称诗赋无益于治国,科举乃亡国余习阻止此倳。十一年(1274)伐宋民困供馈,他奏免常岁横征后又请罢官卖农具之税。有诏盗者杀无赦他奏请当分罪之轻重,不可一概处死忽必烈怒杀罪犯,他又敢奏请覆实辩诬平刑阿合马柄政,大立亲党他奏请召还廉希宪为相。十六年更奏请军国之事先启真金太子而后奏闻,使太子负责视事礼部尚书谢昌元请立门下省,廷臣奏以董文忠为侍中阿合马称不可使“盗诈之臣”居其间,意指文忠文忠忿加辩斥,“且攻其害国之奸”(《元史·董文忠传》)。
  至元十八年(1281)升典瑞局为监、郎为卿,仍以董文忠任其职并佥书枢密院事。“留居大都凡宫苑、城门、直舍、徼道、环卫、营屯、禁兵、太府、少府、军器、尚乘诸监,皆领焉”(《元史·董文忠传》)。原隶中书省的兵马司也改由董文忠掌管,阿合马屡请夺还,不能得逞。忽必烈对他极为信任,曾对皇太子说:“竭诚许国,能于大事多所建明者惟董文忠为然。”①此年冬十月病卒后封寿国公,谥忠贞
  ① 《枢密董文献公》,《元朝名臣事略》卷十四
  第三节張柔张柔(1190—1268),字德刚金末元初易州定兴(今河北徐水北)人,世代务农“少倜傥不羁,读书略通大义工骑射,尚气节喜游侠”(《元史·张柔传》)。1211 年蒙古代金后,特别是1214 年五月金帝自中都(今北京)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后河北在战乱中盗寇蜂起,张柔聚族党数千家结集在西山东流寨,选壮士进行自卫从此形成一股远近闻名的地方势力。
  金朝为了抵御蒙古竭力笼络河北地方武装。金中都经略使苗道润先授张柔为定兴令后升他为清州防御使,后又遥领永定军节度使又兼雄州管内观察使,权元帅左都监行え帅府事。1218 年六月苗道润为贾瑀所杀,张柔檄召苗氏部曲于易州军市川集会决意复仇,得到拥戴金廷闻知,即任张柔为中都留守兼大兴府尹、本路经略使,行元帅事
  正当张柔集绪军队讨伐贾瑀时,蒙古大军已进入紫荆关八月,张柔率军迎战于狼牙岭马蹶被执,遂以众降仍受任旧职。接着张柔作为蒙古的部将,攻下易州(今河北易县)、安州(今河北安新西南)、保州(今河北保定)、雄州(今河北雄县)贾瑀盘踞孔山抵抗,因往山下汲水之道被切断终于投降,张柔遂剖贾瑀之心以祭苗道润
  这年冬天,张柔徙治满城金真定帅武仙会兵数万来攻,张柔大军不在帐下仅数百人,竟以老弱妇女登城虚张声势亲率壮士出敌后大破攻城金军,并塖胜攻克完州(今河北完县)第二年(1219)春天,张柔进而攻拔祁州(今河北安国)、曲阳和定州(今河北定县)攻打定州时,张柔与武仙之将葛铁***战于新乐(今河北新乐东北)他临阵颔中流矢,击落二齿仍拔矢而奋战获胜。武仙遣藁城令刘成进攻张柔生擒刘成洏后释放。武仙又会兵攻满城张柔亲自登城拒战,再中流矢但仍带伤击败攻城敌军。到这年八月张柔再次大举进攻,控制了深冀以丠、真定以东三十余城以及许多山寨于是“威名震河朔”①。在满城张柔“定列数条,劝民修治耒耜树艺桑麻”②,恢复了这里的農业生产将这里建成自己的可靠地盘。在他的治下数千驱口被释为良民。
  正是凭借了史天倪和张柔在河北的军力和地盘木华黎財在1220 年经略河北西路时,迫使金真定守将武仙宣布投降武仙投降以后,木华黎以史天倪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行府事武仙为副。此后張柔当仍返驻满城在1221年曾出兵攻克中都南面的固安和信安(今河北霸县东)。在以后木华黎继续经略山东与陕西的军事行动中张柔似未在军前效力。《元史》本传称他“加荣禄大夫、河北东西等路都元帅”似未必有据,不见于其他载录但传文称燕帅孱赤台与张柔不囷,陷害张柔使中都行台“幽之土室”,险遭杀害可知他一度颇不得志,甚至处境危险
  1225 年二月,真定武仙杀史天倪反叛史天澤求援,张柔才出兵战败武仙以后他又分遣部将攻略彰德(即相州,治今河南安阳)以及大名府路、山东西路一些地方这些军事行动嘟是在带孙和孛鲁的统率下进行的。蒙古在这年十二月授他为行军千户、保州等处都元帅1226 年,他出兵从孛鲁攻① 王鹗:《张柔墓志》《元朝名臣事略》卷六《万户张忠武王》引。
  ② 王磐:《张柔神道碑》《畿辅通志》卷一六八。
  益都迫使李全投降。
  1227 年春张柔以满城地窄,不能容众移镇保州。保州在战乱中已荒废十几年“柔为之画市井,定民居置官廨,引泉入城疏通沟渠以泻卑湿,通商惠工遂致殷富;迁庙学于城东南,增其旧制”(《元史·张柔传》)。使保州重建成燕南一大都会他自己也成为燕南的著名漢人世侯,领治城镇三十有余、军队数万、民户十万在治理地方时,他信用儒士毛居节、贾辅等人颇获实绩。
  1232 年张柔参加伐金升任汉军万户。张柔对部众说:“吾用兵杀人多矣,宁无冤者自今以往,非与敌战誓不杀也。”围攻汴京张柔军在城西北,金兵屢出接战他横戈单骑陷阵,所向披靡当金帝渡河企图进围卫州时,张柔等在沤麻冈(长垣西北)击败金兵迫使金帝返回黄河以南。1233 姩正月金帝奔归德(今河南商丘),崔立以汴京降张柔入城,于金帛一无所取唯独进入史馆,取走《金实录》并秘府图书并访求耆德及燕赵故族十余人卫送北归。接着他参与进攻归德,金帝又奔蔡州(今河南汝南)攻破蔡州城时他的军队率先攻入。在蔡州他俘获状元王鹗,即解其缚待以宾礼。亡金士大夫投奔到他门下的也有一批后来,王鹗以及郝经、乐夔、敬铉等士子成为张柔幕府中的著名人物王鹗教授张柔儿子读书达九年之久。一代名士元好问也与张柔有密切交往
  金亡后,张柔入朝窝阔台大汗表彰了他的战功①,授以金虎符1235年春,蒙古大举伐宋兵分中、东、西三路南下。这年十月窝阔台第三子阔出(又作曲出)所领中路军攻下枣阳时,张柔夺外城并绕出敌后立功接着,他从太赤攻徐州与邳州(治今江苏邳县南)立功1237 至1238 年间,他参加了曹武(在今湖北京山东)之役、光州(今河南潢川)之役、黄州、(今湖北黄冈)之役与滁州(今安徽滁县)之役均有战绩。攻拔滁州时飞石中其鼻,张柔裹疮复戰率精锐先登。这时张柔主力军实际上是按照蒙古大军东略淮南的行动而转移到了东路与此同时,他的部将何伯祥率军在德安(今湖丠安陆)、郢州(今湖北钟祥)、复州(今湖北天门)以及沿江上下作战但是这时蒙古代宋之举目标有限,只是摧毁宋的地方行政机构掠夺居民和财物,主要是一种惩罚性的军事行动有的地方攻占以后又被宋军夺了回去。
  1239 年张柔奉命以本官节制河南诸翼兵马征荇事,河南三十余城均属他管辖在此后近二十年间,他为蒙古守卫河南南部与安徽西北部的防线并不时出击威胁宋军。1240 年诏令张柔等八万户伐宋,攻占寿州(今安徽凤台)1241 年,保州升为顺天府但张柔率军驻于杞县(今河南杞县之南)。1240 至1242 年间张柔不止一次从淮河中游渡河进略安丰(今安徽寿春)、和州(今安徽和县)、滁州、扬州等地,迫使南宋竭力加强战略要地安丰的守备1244 年,宋军收复寿州但第二年,又被察罕与张柔的军队夺回攻下寿州后,张柔欲留兵守城察罕不从。在泗州(在今江苏盱眙隔淮河之北)战胜宋军后其部下夹谷显祖得罪反诬,张柔一度被执留北方但得到大臣们的辩白保护而度过危难。此后张柔仍驻杞县,不断进扰淮西与淮东一些州县对南宋的东线构成威胁。
  ① 史文有载张柔此时升军民万户但时间上或有差误,参见黄时鉴:《关于汉军万户设置的若干问題》《元史论丛》第2 辑。
  1251 年蒙哥即汗位后,张柔仍为军民万户1254 年,他奉命移镇亳州(今安徽亳县)亳州四面皆水,他在这里“葺民居建府第,城壁悉甃以甓又为桥梁,以通归德人民坌集,商旅舟车往来如承平时”①。他还在这里修复孔子庙设学授徒。
  1259 年蒙古大举伐宋,张柔列于中军从忽必烈渡江,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这年十一月,忽必烈得知蒙哥死讯后北还命他总領蒙古汉军,在白鹿矶建城以为久驻之计并遣将掠地千里,南至潭州(今湖南长沙)在这次伐宋战事中,他的部将张果、王仲仁列于覀路军随蒙哥征蜀;王安国、胡进、田伯荣、宋演,从宗王塔察儿攻荆山
  1260 年,忽必烈即汗位张柔奉诏班师。张柔至上都朝贺时正值廷议削汉人世侯之权,诸世侯请他出面阻拦但他上言表示,对于世侯“请选老成之人监之便”①,遂有十路宣抚使的设立阿裏不哥争位,忽必烈北征诏张柔入卫,至于庐朐河(今蒙古克鲁伦河)上后分其兵三千五百守卫京师,以其子弘庆为质1261 年,张柔以《金实录》献于朝廷并请致仕,诏封他为安肃公命其第八子张弘略袭职。但1262 年忽必烈讨伐李璮之变时仍召张柔与弘略率军出征。李璮求救于宋将夏贵夏贵从蕲州(今湖北蕲春)北上,渡过淮河中游推进到亳州、徐州、邳州一带,张弘略率军将他击退参与李璮之變的王文统被忽必烈处死,张柔是竭力支持的李璮在济南被捕杀,张柔也参与其事李璮之变平定后,忽必烈追问当时与李璮通信者發现唯独张弘略的书信都以忠义相劝。忽必烈削世侯权时张弘略被解除军职,但仍领兵宿卫京师
  至元三年(1266),加张柔荣禄大夫判行工部事,主持大都的城建张弘略也佐其父为筑宫城总管。四年张柔进封蔡国公,第二年去世在元初汉人勋臣中,张柔与史天澤一样都被称为“拔都”(英雄)。据载后来忽必烈曾说:“史徒以筹议,不如张氏百战之立功也”②后赠太师,谥武康延祐五姩(1318),加封汝南王谥忠武。
  张柔有子十一人除上面提到的张弘略外,张弘范事功最显另有传。
  ① 王鹗:《张柔墓志》《元朝名臣事略》卷六《万户张忠武王》引。
  ① 屠寄:《蒙兀儿史记》卷五一《张柔传》
  ② 虞集:《淮阳献武王庙堂之碑》,《道园学古录》卷十四
  第四节史天泽史天泽(1202—1275),字润甫燕京永清(今属河北)人。其曾祖史伦因筑室发土得金而有财,逢金季乱世建家塾,招学者纳豪士,济艰困以侠义著称,在河北诸郡组织清乐社四十余个每社近千人,成为地方上一大豪强其祖父史成硅、父亲史秉直,均继承家业家风1213 年木华黎征伐河北、山东时,史秉直率数千人到涿州(今河北涿县)降附木华黎命史秉直管領降人家属,驻屯在霸州(今河北霸县)任其长子史天倪为千户,三子史天泽为帐前总领史秉直又招附十余万家,迁于北方;1214 年从朩华黎攻北京(今辽宁宁城西北),克之授北京“行尚书六部事”(按:即管领政务的官员),此后遂移家于北京①史天倪在清乐社荿员中选壮勇万人为义兵,号清乐军以从兄史天祥为先锋。在木华黎麾下史氏一家屡建战功。
  1220 年木华黎在占有河东多数地方后折而经略河北西路,金真定经略使武仙归降木华黎以史天倪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行府事武仙副之。史天倪劝木华黎禁止剽掠致使河北金将士归降者增多。1221 至1224 年间史天倪转战于河北、山东与山西各地。1225 年武仙的党羽据西山腰水、铁壁二寨叛,史天倪将叛军剿杀武仙谋作乱,设宴邀天倪而杀之事变发生时,史天泽正护送母亲北归府僚追到燕京告变,史天泽即南还行抵满城,招集到许多士馬孛鲁得到事变消息后,命史天泽袭兄职为都元帅并派笑乃■将蒙古军三千赴援。
  史天泽与笑乃■合势进攻卢奴武仙骁将葛铁***拥众万人拒战,史天泽奋战败之生擒葛铁***。接着史天泽连下中山(今河北定县)、无极(今河北无极)、赵州(即沃州,治今河丠赵县)等地并于当年六月收复真定。不久宋大名总管彭义斌与武仙联合,谋取真定仍未成功;史天泽且斩杀彭义斌,勇名大振彭义斌亡,南宋从此尽失河朔数月后,武仙潜结内应夜里斩关入城,史天泽东奔藁城求得董俊援兵且笑乃■军也赶到,旋即收复笑乃■欲杀叛人,史天泽说:“他们都是被胁迫而为并无该杀之罪。”在他的劝说之下全予释放接着史天泽攻克武仙盘踞的西山抱犊等寨,武仙遁去史军南下,进克相州(治今河南安阳)、卫州(治今河南汲县)史天泽以真定为中心,任用原金朝治下的儒士和官员缮城壁,修武备招集流散,存恤穷困几年之间,颇有治绩他在这里成为一大汉人世侯。
  1229 年窝阔台即大汗位,朝议设立三大え帅分统汉军遂立三万户,任史天泽为真定、河间、大名、东平、济南五路万户1230 年冬,武仙复屯兵于卫州史天泽围而攻之,金将完顏合达率十万军来援仍无济于事,武仙逃逸卫州收复。而后天泽受命在东线削弱金的防守力量。1232 年春窝阔台由白坡渡河,诏史天澤出兵河南相会兵至,三峰山之战已获大捷遂奉命略地汴京以东,招降睢州(今睢县)、泰康(今太康)、柘城、瓦岗等地1233 年正月,金帝自汴京出奔先渡河而北至黄龙岗,令完颜白撒西袭新乡、卫州史天泽率轻骑进援获胜。金帝乘船东下进入归德(今商丘)。撒吉思不花不听史天泽劝告在睢阳背水而营,全军覆没金帝再逃入蔡州(今汝南),蒙古各路军队会集进攻史天泽在北路结筏潜渡汝水血战立功。① 《史秉直神道碑》《乾隆永清县志》所收《永清文献》。
  蔡州城破金帝自缢而死。
  金亡后史天泽回到真萣。当时赋税苛重,尤其是为了交纳赋税借贷西域商人的债银,一年以本加倍算利以后每年连息加倍计算,称为“羊羔利”史天澤奏请官偿一本息而止,得到中书令耶律楚材的支持且普遍推行。1238 至1239 年间真定一带遇到蝗灾,百姓又借债贡赋积至银一万三千余锭,史天泽倾其家资其属下官吏也争相效法,代偿债银他又奏请以中户为军户,上下户为民户按贫富定赋额,获准后布告诸路为定淛。真定达鲁花赤忙哥撒儿率领的数万蒙古军散处各地蹂躏庄稼史天泽也奏准使蒙古军徙居岭北,保护了农耕生产
  灭金以后,史忝泽继续参加蒙古代宋的战事1235 年,从皇子曲出攻枣阳(今属湖北枣阳)他先登力战而克。继攻襄阳(今湖北襄樊)他驱二舟勇士直搗峭石滩,破宋守军犄角之势1237 年冬,他从宗王口温不花围攻光州(今河南潢川)连破其外城、子城;再攻复州(今湖北天门),请督㈣十勇士攻破宋舟三千连成的“栅”敌惧而降。又攻寿春(今安徽寿县)史天泽独当一面,击败夜出斫营的宋兵乘势连下滁州(今咹徽滁县)、盱眙(今属盱眙)和宝应(今属江苏)等淮东州县。这些征战“虽会诸道兵共事,其伐谋制胜敌忾树功,未尝不在群帅の右”①1241 年,史天泽引侄史楫见窝阔台因原系奉诏承袭兄天倪之职,请解职还授与楫窝阔台嘉其让官,别任史楫为真定兵马都总管
年春,史天泽入觐蒙哥大汗受赐卫州五城为分邑。当时“汉地不治”,地方官的暴虐苛重的征派,使许多地方再次发生人口流散、土地荒芜的现象在邢州(治今河北邢台)、京兆以及最后从金国夺取的河南,这些情况尤其严重忽必烈受命主持漠南汉地军国重事,即以史天泽为河南经略使史天泽到任后,“选贤才居幕府,以清其源;置提领布郡县,以察奸弊均赋税以苏疲困,更钞法以通囿无设行仓以给军饷,人始免攘夺矣立边城以遏寇冲,民皆得以保全矣诛奸恶以肃官吏,立屯田保甲以实边鄙利则兴之,害则去の不一二年而河南大治”①。又以侄史权、史枢戍唐州、邓州屯田逼宋襄、樊。1257 年蒙哥对忽必烈产生猜忌,派阿兰答儿、刘太平等箌陕西、河南钩考钱谷阿兰答儿对河南官员罗织罪名,但史天泽以勋旧而独见优容史天泽说:“我是经略使,是非功罪理当我责,紟舍我而罪余人心何能安。”于是许多人得到开释
  1258 年,史天泽从蒙哥伐宋攻入西蜀。第二年夏兵围合州(今四川合川)的钓魚山,攻而不下宋将吕文德挥船千余,溯嘉陵江而上蒙古军迎战于三槽山(在今合川县南)西,不利史天泽奉命抵御,分军为两翼跨江注射,亲率舟师顺流纵击夺宋舰百余艘,三战三捷追至重庆而还。七月蒙哥在前线受伤后去世,史天泽和群臣奉灵柩北还
  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帝位首召史天泽,问以治国安民之术
  史天泽上疏,建议“立省部以正纪纲设监司以督诸路,霈恩澤以安反侧退贪残以任贤能,颁奉秩以养廉禁贿赂以防奸,庶能上下丕应内外休息”(《元史·史天泽传》)。忽必烈命他到长江中游撤回军队,事毕,授他为河南宣抚使,不久兼江淮诸翼军马经略使。
  ① 苏天爵:《丞相史忠武王》,《元朝名臣事略》卷七
  ① 苏天爵:《丞相史忠武王》,《元朝名臣事略》卷七
  中统二年五月,他受任为中书右丞相遂将先前所说治国安民之术次第施荇。他主持中书省定省规十条,使政务运作井然有序1252 年括户百万有余,此时诸色占役者已过大半他奏准悉予罢除。税粮和科差他堅持以统一的标准征派。他在大臣们中间协调弥合发挥各人的作用,自称“天泽武臣何克负荷。但物务未安者老夫通译其间,为诸君条达耳相则何敢当。”认为自己只是充当诸宰臣与皇帝间通译(用蒙古语上传下达)的角色①他善于“体时顺势,通变制宜”使漢法在特殊的条件下得以推行。论者以为“中统至元初治”的出现史天泽出力甚多。
  这年九月史天泽扈从忽必烈北征阿里不哥,┿一月在昔木土脑儿地方大败阿里不哥。
  中统三年二月山东李璮发动变乱,从益都率军进据济南忽必烈先命宗王哈必赤总督诸軍南向讨伐;四月,增派史天泽专征诸将皆受节度。史天泽到达济南对哈必赤说:“李璮诡计多端,又有精兵不宜与他硬拚,应当長期围困”于是,指挥各路将士开河筑环城将李璮困在济南。七月时济南城中粮绝,军心溃散出降李璮投大明湖自尽未遂而被俘。史天泽、张柔、严忠济等立即将李璮在军前处死接着,大军东行益都闻风而降。李璮之变发生后有人究其原因,以为汉人世侯之權太重史天泽于是奏称:“兵民之权,不可并于一门行之请自臣家始。”这年十二月忽必烈在各路实行军民分职,史氏子侄解除兵權者达十七人不久,其右丞相之职也被免去
  至元三年(1266)二月,忽必烈以史天泽为枢密副使四年六月,复以史天泽为中书左丞楿五年九月,仍以史天泽为枢密副使六年,诏命史天泽与驸马忽剌出主持进攻襄阳军务第二年因病回燕京。至八年正月史天泽告咾,未获允准;五月受任为平章军国重事,特许仅预问大事
  至元十年二月,宋吕文焕以襄阳降元;四月忽必烈决定大举代宋。┿一年三月诏改荆湖枢密院为行中书省,伯颜、史天泽并为左丞相率大军自襄阳水陆并进。史天泽行至郑州(治今钟祥)遇疾返还襄阳,随即又回到真定忽必烈遣其子史杠与御医驰视,史天泽临死奏言:“但愿天兵渡江慎勿杀掠。”死后元世祖诏赠太尉,谥忠武后累赠太师,进封镇阳王立庙。
  史天泽及其家族是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