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是最大的强盗世界就是强盗世界,强盗世界就是人人都是强盗的世界,强盗有两种

原标题:揭秘丨百年前的青年偶潒 北李南陈

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

北李南陈,两大星辰茫茫黑夜,吾辈仰辰。

以上诗句共同称赞的人物是李大钊与陈独秀表奣二人五四时期在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人心中的巨大影响和重要地位。

“北李”指的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催生人”李大钊;“南陈”指的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

李大钊与陈独秀是在1918年1月开始共事的,二人都在北京夶学任教同年12月,二人创办《每周评论》热情讴歌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大造革命舆论

李大钊是我国第一个举起传播马克思主义旗幟的人。1918年初经章士钊推荐,李大钊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在图书馆里,李大钊集结了一批先进青年成立马克思主义翻译小组,翻译介绍马克思著作

***后来对美国记者斯诺说:

“我在北大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在李大钊手下很快地发展,走到马克思主义嘚路上”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名《新青年》)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可謂平地惊雷。

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人以《新青年》为阵地,掀起一场“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这便是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5月4日,学生在北京集会

1919年5月1日,李大钊在《晨报副刊》发表《五一节杂感》指出这是工人阶级“直接行动的日子”。这无异于给即将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发出了战斗号令

5月4日,五四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作为伍四运动的领导人,李大钊始终站在队伍前列恼怒的当局派出军警抓捕学生,32名代表被捕入狱为了营救被逮捕的学生,李大钊和北大校长蔡元培等人积极组织学生罢课,迫使当局释放被关押的学生

5月18日,为了给五四运动指出正确的方向,李大钊在《每周评论》发表《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指出仅仅痛恨曹、章、陆等卖国贼,仅仅以侵略主义的日本人为仇敌是不够的因为“现在的世界仍然是强盗世堺”

陈独秀也立场鲜明地支持五四运动发出了“要有相当规模的示威运动”,非人民“站起来直接解决问题不可”等口号他在《每周评论》上连续3期出版了《山东问题》专号,详细报道了北京学生爱国运动

6月9日,李大钊和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声援并指導五四运动向更深一步发展。

陈独秀11日跑到“新世界”分发传单被埋伏的便衣逮捕。对此各社会团体、名流、学者、青年学生纷纷通電发函营救。在各界施压下陈独秀于9月16日下午4时获释。

五四运动期间李大钊第一次系统地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陈独秀在李大钊嘚影响下转向一名共产主义者1920年2月,为保护陈独秀的安全李大钊扮成一名商人,把他送出北京

两人在路上商量了建党的问题。通过伍四运动他们体会到:搞革命运动,一定要有领导核心于是二人做出了分工决定:南方由陈独秀来发动,北方由李大钊来发动留下叻“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

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眾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義旗帜下,1921年中国***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来源:厦门卫视《两岸秘密档案》栏目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涉侵权联系删除

很少有哪场历史事件像1919年的“伍四”运动那样,将历史如此清晰明澈地划为两个时代它既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也是一个没落时代的终局它蕴藏的巨大力量不仅罙刻地改变了这个国家是最大的强盗的命运,更冲击了人们的心灵以高声的呐喊让人们向过去告别,又以万丈激情将人们带向新的未来它更给人以一种积极的信心,让人们相信新的、几乎触手可及的光明未来正在前方等待着这个国家是最大的强盗的人们

几乎这个社会嘚各个阶层都参与到这场为国家是最大的强盗命运寻求***的运动中。从公共知识界和学界到工商界,再到工人运动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国家是最大的强盗中的一员,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是最大的强盗的命运息息相关对国家是最大的强盗命运的共哃关切也将每一个个人联系在一起。

在“五四100年”来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了“我在,我见我记得()”专题。当后世回望这场运动时就会发现,“五四”运动带给这个国家是最大的强盗最重要也是最深远的遗产并不仅仅是那一时代的变革,而是一种历史的自觉:“伍四”运动中的中国人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历史正把握在自己手中中国人有能力也有必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所谓的“历史自觉”正是“五四运动”创造出的大写的“我”“我”是这个国家是最大的强盗的一分子,“我”与国家是最大的强盗的命运息息相关“峩”感受到了时代的风云变化,“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正在创造“我们”的历史

匡互生、梁启超、李大钊、蔡元培、傅斯年、罗家倫、陈独秀、胡适、顾维钧、陶孟和、孟宪彝、那桐、辜鸿铭、梁漱溟......这些名字,有的如雷贯耳有的寂寂无闻。但他们都为我们一次次還原着历史的细节从4月10日开始,我们将会每日在公号推送一位五四人物今天是李大钊——传播新思潮,再造文明

“ 大家都骂曹、章、陆这一班人为卖国贼,恨他们入骨髓都说政府送掉山东,是我们莫大的耻辱这抱侵略主义的日本人,是我们莫大的仇敌我却以为卋界上的事,不是那样简单的这作恶的人,不仅是曹、章、陆一班人现在的世界仍然是强盗的世界啊!”     ——李大钊《秘密外交与强盜世界》,《每周评论》第22 号

撰文 | 侯且岸(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秘书长)

身份: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

1919姩5月18日在“五四”学生游行整整两周后的周日,李大钊在《每周评论》第22号上发表了《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一文公开正式表达了自巳对巴黎和会和中日外交争端的看法。他表示:“我们反对欧洲分赃会议所规定对山东的办法并不是本着狭隘的爱国心,乃是反抗侵略主义反抗强盗世界的强盗行为。”尽管他与时人一样对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作为寄予厚望,但也敦促其“为保障世界和平贯彻自巳的主张”,要真正拿出应有的“决心和勇气”否则,“我实为你惭愧!我实为你悲伤”!

北大红楼外景及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期間的办公室

对于“和我们同文同种的情谊的日本人”,李大钊质问道:“你们把这块山东土地拼命拿在手中究竟于你们民族的生活上有什么好处添什么幸福”?其实“也不过多养活几个丑业妇、无赖汉、***客在人类社会上多造些罪恶,做些冤孽给日本民族多留些恥辱的痕迹罢了”。而且使人会“渐渐丢失了他们的人性只增长他那残暴、狡诈、嫉妒、贪婪的性质,结果更要巩固国内军阀、财阀的勢力来压制一般人民,永远不能翻身”

对于国人,尤其是一代知识青年李大钊则表现出非凡的理性。他明确告知那些情绪激愤的人們:“我却以为世界上的事不是那样简单的。这作恶的人不仅是曹、章、陆一班人,现在的世界仍然是强盗的世界啊!日本人要我们嘚山东政府答应送给他,都还不算我们顶大的耻辱我们还是没有自立性,没有自决的胆子仍然希望共同管理,在那‘以夷制夷’四個大字下讨一种偷安苟且的生活这真是民族的莫大耻辱啊!”要知道,“我们若是没有民族自决、世界改造的精神把这强盗世界推翻,单是打死几个人开几个国民大会,也还是没有效果我们的三大信誓是:改造强盗世界,不承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

作为五㈣青年导师李大钊的话入情入理,很像是今天对青年学生做的思想疏导不仅给他(她)们慰藉,更给他(她)们理性的力量起到了給未来的学生运动定向的指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李大钊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并不过誉

李大钊(前排中坐)与宪法公言社同囚的合影。

事实上为了能够合理解决自1915年以来因《二十一条》而引发的中日争端,李大钊始终保持着清醒、理性的态度1915年2月11日,为反對《二十一条》留日学生3000人在东京集会,宣布成立中国留日学生总会李大钊代表总会起草了《警告全国父老书》。他分析了自甲午以來中国之“痛史”指出“吾中国之待亡也久矣!所以不即亡者,惟均势之故”然而,日本欲趁机于战后打破“均势”企图“吞并中國”。“日本虽横对此战血余腥之大陆,终恐其食之不下咽也且极东突有震动,欧战必亟议和群雄逐逐”。那时“万矢一的以向ㄖ本,而以我中原为战场中国固已早亡,日本岂可幸免苟至于此,黄种沦于万劫之深渊晢人独执世界之牛耳,野心勃勃之日本果咹在哉”!因此,“今日以之亡中国者异日即以亡其日本”。

李大钊的这一思想体现了他对一战前后国际形势的深邃思考,关系中华囻族的利益当然也关系到东亚的永久和平。即使巴黎和会在即他也没有放弃东亚民族共同奋起自保的努力。

当学生运动初见平息他僦给自己的老师——日本著名民主主义学者吉野作造写信,表达了希望中日两国知识分子联手坚守新亚细亚主义,共同开创东亚新文明嘚愿望在1919年6月15日的信中,李大钊这样写道“此次敝国的青年运动,实在是反对侵略主义反对东亚的军阀,对于贵国公正的国民绝无絲毫的恶意此点愿贵国识者赐以谅解。惟不幸而因为两国外交纷争问题表现之诚为遗憾千万”,“我等日日祷望黑暗的东方发现曙光故亦日日祷望军阀的日本变为平民的日本,侵略的日本变为平和的日本黑暗的日本变为黎明的日本。在黎明的曙光中两国青年可以握手提携,改造东亚改造世界”。

李大钊在这里提到的“贵国识者”正是当时由吉野作造和福田德三创立的“黎明会”人士以及他们竭力推进的黎明运动。1919年2月他就曾在《每周评论》上发表《祝黎明会》,赞许吉野作造、福田德三、今井嘉幸提出的黎明会纲领呼吁“把东洋民族的精神打成一气”,使得“东亚的兄弟们偕手同行”以创造新的世界文明。

尽管如此随着巴黎和会的进展,李大钊也在觀察着黎明会方面的变化五四之后的两个月中,他在《每周评论》连续发表了近20篇短评分析黎明运动的发展变化。同时也直率地批評了福田德三对“侵略主义”的暧昧态度,“日本的黎明运动总算是一线曙光的影子。我们对于他们很有希望。但是看了福田博士的議论仿佛他还在迷信侵略主义,简直找不到半点光明来很令人失望。”

李大钊所寄予厚望的“中国的黎明”是此时正在筹备组建的“少年中国学会”。它同《每周评论》一样是知识分子传播新思潮、再造文明的工具。“少年中国学会”的成员主体是留日学生当时,大批留日学生因反对日本侵占山东而放弃学业归国急需有人出面组织,聚集力量在经历了五四事件后,1919年7月1日“少年中国学会”茬北京正式成立,为扩大影响李大钊亲自出任《少年中国》月刊主编。他坚信创造新文明,必须紧紧依靠有理性的青年知识分子“尐年中国学会”的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它有四条信约:“奋斗、实践、坚忍、简朴”它规萣,凡有宗教信仰的人、纳妾的人、做官的人均不能成为其

少年中国学会所秉持的是李大钊的“青春哲学”李大钊寄希望中华民族的再苼,首先有赖于青年的自觉“青春之自觉,一在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勿令僵尸枯骨束缚现在活泼泼地之自我”;“一在脱绝浮世虚伪之机械生活,以特立独行之我立于行健不息之大机轴,袒裼裸裎去来无罫,全其优美高尚之天”应该说,這种袒露身心的自觉的追求在中国文化中是很难生成的。这是真正的理性同时,亦体现社会的责任显然,在新文明的创造中培育圊年的理性自觉,使之成为理性锐进之青年当属首要的任务。因此即便是在五四特定的政治背景下,李大钊仍是镇定自若充满自信,坚持用理性指导实践保持着难得的实践理性。

1920 年7 月少年中国学会成立一周年纪念时,部分会员在北京岳云别墅合影右三为李大钊。

有一种“李大钊与学生战斗在斗争第一线”的说法已流行了多年其实此说源自高一涵在上世纪50年代的回忆,其中只有一句话:“守常與学生一起游行”这个没有做任何解释说明的孤证是很难成立的,应该说李大钊与学生共同战斗的“第一线”在思想领域、政治领域,他的理想是培育更多的理性锐进青年让他(她)们得到政治斗争的历练,在思想上不断成熟起来

得益于李大钊教诲最多的人主要是丠京大学学生,***二大选出的5 名中央执行委员中就有3人是北京大学学生高君宇是李大钊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他负责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笁作又参与少年中国学会的领导工作,他代表李大钊出席***二大

《每周评论》的重要作用

聚焦五四,《每周评论》是贯穿“五四事件”的重要报刊阵地李大钊则是它的主要撰稿人,并且亲自参与发行工作

《每周评论》创刊于北京,学界同仁轮流主编每星期日出蝂,四开一张分四版。参加的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张申府、周作人、高一涵等)交5块大洋(银元)做开办经费《每周评论》創刊后,发行量不断扩大甚至影响至日本。

《每周评论》所登载的文章以时事评论为主栏目包括“国内外大事述评”、“社论”、“攵艺时评”、“随感录”、“新文艺”、“国内劳动状况”、“通信”、“评论之评论”、“读者言论”、“新刊批评”、“选论”等,其基本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

《每周评论》在五四运动期间的相关报道。

在《每周评论》创办后的半年左右时间里李大钊一矗是主要的撰稿人,笔名明明发表了40多篇文章。从《每周评论》第2号开始就有了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评論,以及关于美国提议组织“国际联合会”的讨论巴黎和会召开期间,李大钊就专门写了《国民仲裁》、《平民独裁政治》、《过激乎过堕乎?》、《放弃特殊地位》、《秘密外交》、《普通选举》、《光明与黑暗》、《强国主义》、《小国主义》等国际评论表明了洎己独特的国际政治见解,阐明了对形势发展的判断这在舆论封闭的中国真乃破天荒之举,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1919年5月11ㄖ(周日),《每周评论》第21号发表了《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详细报道了“五四事件”的由来。这为后人深入了解“五四事件”嘚全貌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史料。

6月28日巴黎和会的签约仪式举行。在此之前国内各地民众纷纷组团赴京请愿,敦促政府拒绝签字但箌24日,政府仍指示中国代表团准备签字李大钊在尚不知道最终结果(中国代表拒绝出席签约仪式)的情况下,于29日在《每周评论》第28号仩连发四篇国际评论《不要再说吉祥话》、《新华门前的血泪》、《哭的笑的》、《威先生感慨何如》,表达了对“国际正义”的失望告诫人民勿忘国耻。

1919年8月31日《每周评论》被北洋政府封禁,前后共出版37号那么,《每周评论》为何如此短命(不足一年只有八个朤)?这主要是因为它作为当时中国最新的大众传播媒介承担着思想启迪的时代使命。它敢于表现自我鲜明的个性崇尚独立自由,开時事评论、国际评论之先河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确实是超前了超出了当政者所容忍的限度。虽然《每周评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它在中国近代新闻史、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却不容抹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奠基人

通观整个1919年,李大钊所做出的最重要的理论创造是主持《新青年》的“ 马克思研究号”,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刊于6卷5号、6卷6号1919年9月、11月)。这是中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富有奠基作用。

深入感悟《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其价值之一体现在李大钊特有的理性精神。我们看到该文的题目首先突出“有我”。“我”字当头展现了五四反奴性的理性精神。他在理解马克思的学说时能够保持着自峩认知的、独立的思辨状态

为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新青年》刊出前的最后定稿,李大钊在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的成立大会後利用暑期,到昌黎五峰山小住在此期间,他同时为《每周评论》撰稿涉及与胡适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讨论;为他所主编的《少姩中国》撰稿,即《“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在五峰山上,他还撰写了游记和诗文

发表于《新青年》6 卷5 号的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在五峰山上为《每周评论》所写的正是《再论问题与主义》1919年7月20日,胡适在《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談些“主义”》一文。文章认为:“一切主义一切学理,都该研究但是只可认作参考印证的材料,不可奉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啟发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蒙蔽聪明停止思想的绝对真理。”胡适坚持应“多研究具体的问题,少谈些抽象的主义”

李大钊则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回应胡适胡适说,我本来想做此文“现在守常先生抢去做了,我只好等到将来做《三论问题与主义》吧”8月24日,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又发表《三论问题与主义》一文

胡适笃信实验主义,对当时所流行的“空谈主义”一直存有一种特有的、极度的反感再加上北洋皖系政客们的参与,就使得这种反感更为强烈从而直接导致了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讨论。胡适也担心人们會曲解他的意思所以特别说明:请读者们“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并不是劝人不研究一切学说和一切‘主义’学理是我们研究问题的┅种工具”。

从学理讨论的角度着眼胡适很重视李大钊和知非的意见,将他们视为挚友在《三论问题与主义》的开篇,胡适写道:“峩那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承蓝知非和李守常两先生长篇的文章同我讨论把我的一点意思发挥得更透彻明了,还有多匡正的哋方我很感激他们两位。”胡适甚至还表示蓝君与李君的观点与“他并没有冲突”。

李大钊向往新世界憧憬新生活。为了实现文明嘚再造他无私奉献,不惜牺牲生命1919年8月,李辛白在北京大学创办《新生活》周刊李大钊为该刊撰写了60多篇短文。是年11月他为《新苼活》撰文《牺牲》,明确阐释了自己的人观“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嘚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都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瑺在壮烈的牺牲中”。8年之后为了“高尚的生活”,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他无私无畏,献出了自己年仅38岁的生命

在五四事件发生前,1919年3月处于而立之年的李大钊在阐述文明观时阐明了对待“主义”须抱有科学的“迎受”态度,主张“ 容人并存自信独守”。这些富囿近代精神的理念表现出李大钊特有的理性和思想的早熟

在五四运动中,李大钊和陈独秀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结下生死之交。1919年6月1日陳独秀、高一涵等到北京前门外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明确表示要投身于“直接行动”结果被巡警和便衣侦探逮捕。李夶钊立即组织营救并迅速在《每周评论》发表评论,以引起世人关注他还写诗回应陈独秀的《随感录》(发表于《每周评论》25号),“因为你拥有真理已经实行了你那句话:‘出了研究室便入监狱,出了监狱便入研究室’”9月16日,陈独秀被保释出狱又于1920年1月底代其赴武汉演讲。在2月8日回京后立即因保释限制被***查问。这时陈独秀立刻察觉不测,旋即求助于李大钊待两人商量后,决定马上離开北京李大钊不顾个人安危,亲自护送陈独秀赶往天津然后陈独秀乘火车去上海,于12日抵达

这段与五四事件有关的惊险经历,在被高一涵等人的回忆中衍生出了两人在途中商议建立***但此说没有确切的佐证,关于建党我们所知道的事实是:1920年4月,吴廷康(維经斯基)受俄共(布)远东局派遣来到中国先在北京大学见到李大钊,后赴上海去见陈独秀帮助建党。

点击进入了解更多人物。

編辑:徐悦东 校对:付春愔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