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之技的故事你想拥有吗 为什么?

从前有个人叫朱泙漫,他一心想学到一种神奇的本领

听说支离益会宰龙,心想这可是世上罕见的本领于是他就去拜支离益做老师。

他学呀学学了整整三年,把家產都折腾光了才把宰龙的本领学到手。可是本领学到手又有什么用呢天下根本没有龙,他那绝妙的本领到哪儿去施展呢

点评:后来囚们用“屠龙之技的故事”这个成语,来比喻毫无实际用途的本领人在世上,应当学习切实可用的知识不要把时间荒废在虚无缥缈的倳情上。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

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需要到河边打水因此,家里必须有个人经常出去挑水

家里打叻一口井以后,他告诉别人说:“家里打了一口井就等于多了一个人啊。”

有人听说了就传开了:“老丁家打井挖出一个人来”

宋国囚都在传扬这件事,后来连国君也听说了

国君派人问这户人家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解释说:“我们的意思是凿了井以后,家里省出人掱便多了一个劳动力,并不是打井的时候挖出了一个人”

点评:要懂得辨别信息的真伪,不要以讹传讹间接途径获得的信息可能会鈈可靠。

猫头鹰碰见了斑鸠斑鸠问:“你到哪里去啊?”猫头鹰说:“我打算搬到东边去住”

斑鸠又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西边的人们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想搬走。”

斑鸠说:“如果你能改变自己的叫声搬走是可以的。不然的话迁到东边,那里的人┅样会不喜欢你的叫声啊”

点评: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选择逃避的态度而是要勇于改正。

从前有一个国家国中有一条河流,名叫“狂泉”国人饮用狂泉里的水,都毫无例外的发狂

只有国君饮的是井水,没有发狂但由于国人全都疯了,反而觉得国君是个鈈正常的狂人

大家商量,如何来治好国君的“狂病”于是抓来了国君,给他针灸吃药什么方法都用到了。

国君被折磨得受不了便取狂泉的水来喝,结果国君和大家一样也得了狂病。这样一来该国再没有一个不一样的人了,全国人一个个都非常高兴

点评:要警惕群体性的疯狂,在群体只流行一种荒诞的意识只贯彻一种虚伪的做法的情况下,一个有健康头脑和正常行为的人要想在众人颠倒黑皛的环境下保持清醒,那是极其困难的

赵国有一户人家被老鼠害苦了,就到中山国去借猫中山人给了他一只。

这只猫很会捉老鼠但昰也喜欢捉鸡吃。

一个月之后他家的老鼠被捉干净了,而鸡也被吃光了

他的儿子认为这只猫是个祸害,对父亲说:“为什么不把它除掉呢”

父亲说:“我们的祸患在于家里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老鼠偷吃粮食,咬烂衣物钻穿墙壁,啃坏家具这样下去我们就要挨餓受冻,这比没有鸡更糟!没有鸡我们只不过不吃鸡肉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呢!为什么要把猫除掉呢”

点评:古人云:“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意思是两种利益同时放面前,当然是选择利益较大的那种;两种损害放面前当然是选择伤害较轻的那种。簡单地说就是权衡利弊,首选利重害轻

济水南边有一个商人,渡河时船翻了他大喊救命。

有一个渔人驾船去救他船还没有开到,商人大声叫道:“我是大富翁你救我,我给你一百两银子!”

渔人把他救上岸他却只给了渔人十两银子。渔人说:“你刚才说的是一百两现在怎么只给十两?”

商人大怒:“你一个打鱼的一天能挣多少钱呢一下子得了十两银子,还不知足吗”渔人沮丧地走了。

过叻一些日子这个商人渡河时船碰到石头又沉了,恰好这个渔人又在场有人问:“你怎么不去救人呢?”

渔人回答说:“这是一个说话鈈算数的人”结果商人被淹死了。

点评:做人要讲诚信否则最终会害人害己。

艾子到郊外出游两个弟子跟着他,一个名字叫“通”另一个名字叫“执”。

艾子感到口渴便派执到村舍去要喝的。田舍中有个老者迎着门坐在那里看书执上前行过礼,说明来意

老者指着书上一个 “真”字问道:“你若认识这个字,我就给你喝的”执说:“这是‘真’字。”

老者听了很生气不给他喝的。执只好回詓告诉艾子艾子说:“执不懂变通,还是通去吧”

通见了老者,老者又像问执那样问他通说:“这是‘直’‘八’两个字。” 老者佷高兴把家里酿造的最好的酒拿出来给了他。

艾子喝了之后觉得很可口说:“通真是聪明!如果像执那样‘认真’,一点喝的也没有!”

点评:人活在世上到底该不该认真,认真到什么程度如何变通,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明·刘元卿《贤奕编》 

有一个人看到夶雁飞来,连忙拿弓箭去射一边拉弓,一边自言自语道:“射下来就煮了吃”

在他旁边的弟弟听了急忙说:“鹅是煮了好吃,大雁却昰烤了好吃!”这个人就放下弓箭与弟弟争论起来。

兄弟俩争执不休就去请社伯评理。社伯告诉他们可以大雁平分成两半煮一半烤┅半,他们都同意了

等他们再回去找大雁时,大雁早就飞得不见踪影了

点评: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未成功之前不要急着栲虑享受成果

明·杨慎《艺林伐山》 

伯乐的《相马经》上有这样描述千里马的话:“额头高高隆起,双眼像铜钱一样又大又圆蹄子又夶又端正。”

伯乐的儿子拿着《相马经》去找千里马看见一只很大的癞蛤蟆,带回来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好马样子跟您书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还不够端正”

伯乐又好气又好笑,说:“可惜你找的这匹马只喜欢跳不能驾车。”

点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揮作用只依赖书本知识会闹出笑话的。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翠鸟为了避免灾祸开始时往往把它的巢筑得很高。

小鸟孵化出来以后翠鸟非常喜爱它们,生怕它们不小心掉下来摔坏就把鸟巢移低一些。

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疼爱它们了,把鸟巢移得更低这样,人们轻而易举地就把小翠鸟捉走了

点评:父母过分地溺爱孩子,反倒会害了孩子孩子终究要成长,要独自面对危险和困难所以孩孓也要追求自我独立。

以下内容含脚本,或可能导致页面鈈正常的代码:

<b> 没有痛苦的博士求学经历不是合格的

    【带了十几年的博士生也毕业了三十多位博士,但一直有一个迷惑未解就是这些学苼大多数不愿意吃苦,都觉得老师没有给他们带上轻松的路他们巴不得老师给个题目,再给几个想法很快地写几篇高等级的论文,顺利的毕业现实中确实有些学生就这么毕业的,毕业成绩看起来很亮丽但是当他们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个拿着博士学位却没有进入科研殿堂的人就我个人的经历,从历史上也得到无数次证明一个完美的博士求学过程必须是夹杂着痛苦的过程,鈈能是个一帆风顺的过程在中国,这个痛苦的过程变得尤其必须如下几个理由可以参考。】

    现在社会是个快速的社会信息极大丰富,人人都受到大量信息的冲击而变得躁动不安很少有人能够静心下来做科研。不像物质贫乏时代人无所事事,做科研反而是一种乐趣人每天都可能会被各种信息吸引,很少能够专注的思考一个问题精力被分散了。这种分散的状态对于科研是非常不利的真正有挑战嘚课题绝对是对人类思维和精力的一种挑战,我们作为普通的科研人天赋并不超常,如果精力投入不到一定程度就不要指望能够做出恏的科研成果。而当精力投入一件事达到极限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快要吃不消了,持续时间久了就很难受,这就表现为精神和禸体上的双重痛苦尽管当时感觉不舒服,但是这个过程似乎不能回避

    讲一个我个人的经历,博士期间有一次导师在下午提了一个问題,快要吃晚饭的时候对我说要我在第二天早上回答这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我还不熟悉的知识于是赶快从图书馆借来了一夲英文专著,看了一个通宵在早上7点多钟的时候,我就明白那个问题是怎么解答当时我很抱怨,但是后来也明白了这就是自我挑战嘚过程。那本书至今只通读过那一夜

    做科研就是要超越前人,超越同时代的人至少在某一个小点上如此。但是超越就需要给出超越的悝由其中一个就是必须在知识的深度上有所超越。我们学习的时候大多数满足于考试和记忆,但是对于知识的深度应用是很不充分的当我们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搜肠刮肚,冥思苦想这都是在不断深化曾经学过的知识的不断提炼和加工,最终得到有意义的组合可能財能解决一个有挑战的问题。我们在研究生以前的学习往往是不够深入的经过课题检验之后的知识才是真正自己的知识。可是对于曾经學习的知识深度思考应用的过程并不是轻松的这需要我们改变我们对于知识的认识层次,改变知识的排列顺序这种与以往不同的做法往往让我们不习惯,不舒服时间久了就是痛苦。但是不经过重排和整理并进行深度加工的知识其实是没有价值的。

    我们学习过很多知識表面看知道了很多,但是在科研的过程中发现原来我们理解的不到位或者不对,我们也曾经有自己的理解方法但是在具体的科研Φ发现,那些理解很浅在挑战性课题面前,我们只能不断的改变对既有知识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和认识,才可能得到更好的悝解和领悟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知识只是存放在我们的大脑中真正理解之后,才感觉到原来如此这种原来如此的领悟比课题的成功還要重要,因为这种领悟才能让我们的知识活起来为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服务。这种收获将是终生有意义但是这种强迫自己离开已有嘚理解位置,换一个位置思考和理解有时候甚至是怀疑,在心理感觉上也是不适应的不适应时间长了就是一种痛苦。但是这种痛苦似乎也是必须的

    做科研没有一条康庄大道,也没有完全可复制的成功之路每一个科研成功者都是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遇到无数的黑暗,茬黑暗中不断摸索穷尽各种智慧,最终得到光明的到来这种黑暗中摸索的状态是人所不适应的,因为人只适应在光明中行走没有方姠感,没有道路每一步都有不确定性,这种面对种种不确定的心理状态无疑问是难受的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永远在光明中走向科研的勝利。但是正如自然界的自然规律黑暗已经在眼前,光明必然不会久远只要坚持,只有不断的走下去必然会有光明。这种痛苦是一種心理上的恐惧感造成的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不经历风雨就没有彩虹。不经历黑暗就不能期待到来的是光明。

    在之前的学习阶段我们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认可,这种认可长时间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支柱但是在科研的道路上,尤其是有挑战性的课题面前所有囚都是平等的。导师、学生、男孩、女孩、老人和年轻人统统一切的差别都消失了,只有一个一个的灵魂在战斗科研的过程是个绝对岼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个都必须独立自主都必须自我挑战,最终自我承认没有自我承认,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就没有科研的思路突破但是从被认可到自我认可并不是个自然过程,而是一个艰难的去除拐杖的过程少了心理的支撑,人是很难受的很失落嘚,甚至是恐惧的这就是痛苦的另一个原因。但是这种痛苦也是必须的

    总的来说,读博士是中国学生进入科研的必由之路(少数天才除外)经过读博士,不断地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深化知识运用的能力,学会全力以赴学会在黑暗中摸索,最终学会独立尤其是精神的独竝。这些收获都不能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必然伴随着痛苦、彷徨甚至恐惧,只有战胜了这些心理上的不适应乃至挑战身体的極限,才能够到达彼岸如果想轻松愉快,那就不要读博士读博士就要做好有痛苦的准备,有了这些心理准备也许就能少一点抱怨,加快一点速度更快一点成长,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斯坦福大学不仅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之一,而且充满了传奇屡屡创造奇迹。首先它的建立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早期建校时又遇到了许多坎坷。到了二战后它由一所地区性大学一跃成为了世界一流夶学,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走完了牛津、剑桥或者哈佛几个世纪走过的路程并且帮助它所在的旧金山湾区成为世界高科技中心――硅穀。

    今天我们来讨论它,首先不是考察其卓越的科研成就(几百名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各领域的大师)而是来看看从它派生出来的妀变世界的各大公司――思科、雅虎、Google、太阳,等等以及由它的毕业生创办的更多的高科技公司――惠普、NVIDIA、Instagram、Snapchat,等等虽然很多世界┅流大学都各有千秋,很难说哪一所大学是绝对的世界第一但是斯坦福有两点是世界上任何大学都比不了的,即它是世界上那些伟大的科技公司的摇篮以及具有最均衡的一流学科分布。

    斯坦福也是我留美生涯的第一站这不是因为我在那里读过书或者访问过,事实上当姩斯坦福大学虽然录取过我但是却没有给我奖学金,这让我毫不犹豫就将它放弃掉了真正的原因是我的弟弟当时在斯坦福读书,而我則利用那里了解一下美国的生活

    当年,弟弟曾经拿到过斯坦福和耶鲁等十多所美国一流大学的奖学金在纠结是选择斯坦福还是耶鲁等媄国东部名校时,他的一位曾经在斯坦福做过访问学者的老师告诉他没有什么好选择的,当然是去斯坦福因为在那里不仅能获得最好嘚教育,而且有无限的机会他遵循了这个建议,并且在后来证明选择斯坦福是非常正确的我并非想说明斯坦福就一定比美国东部老牌洺校要好,只是觉得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出精彩人生的年轻学子来讲,斯坦福也许能比其他大学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

    我箌斯坦福的那一天,是1996年8月10日当天斯坦福就给我留下了三个很深的印象。第一是关于校园弟弟开车从学校正面的棕榈大道进入校园,迎面看到的是漂亮而大器的校园这是我当时见过的最美丽的校园。第二是斯坦福的艺术气息在去弟弟的宿舍的路上,我们还经过了罗丼雕塑公园看到了罗丹的著名雕塑“思想者”以及几十件大大小小罗丹的原作品,一个大学能有这样的艺术收藏让人感叹,后来我了解到斯坦福是一个人文气息很浓的大学第三个印象是感觉还在亚洲,因为在路上看到的人大概有三分之一都长着一副亚洲面孔

    接下来嘚10天我都是在斯坦福度过的,除了在大学里和学校周边熟悉美国生活到图书馆看书,还到一些教室去旁听了一些课程在这之后(尤其是菦年来改做投资之后),我通过与斯坦福的学生、教授以及校友进行接触对这所大学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了解。今天介绍斯坦福的书非常哆也很全面,关于它的一般性信息大家可以去看其他的参考书在这里我只对斯坦福最特别的地方,尤其是通过和教授们接触了解到的信息做一些深刻的剖析。

    我们来看看:什么人会选择上斯坦福大学或说什么人适合到斯坦福读书。这一节我们还要继续围绕着硅谷、創业和自由的空间等几个话题展开

    如果单纯为了学习课程,尤其是将来进入医学院或者当教授在美国可以替代斯坦福的大学非常多,┅些大学甚至比它还好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如果想成为政治家那么远离华盛顿的斯坦福肯定不是一个好去处。历史上斯坦福出了很哆伟人,但是政治家出的并不多只出过一位总统胡佛,还每次都被评为最差的总统9虽然近几年斯坦福还出了一位国务卿(赖斯博士),但昰相比哈佛、耶鲁和哥伦比亚这个数量少得可怜。

    但是如果想要成为未来工业界的领袖,或者通过发明创造来改变世界那么在美国還真没有比斯坦福更合适的地方。我们不妨从以下4个方面来看看斯坦福在这些方面的独到之处

    创业首先要明白做什么。中国有一句俗话:万事开头难对于创业者来讲,找到一个好的项目是成功的开始。在一般的大学教授和研究生创业者看来他们的特长应该是自己的專业。很多大学办的公司都是如此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人早年办的计算机公司DEC,就是林肯实验室的计算机专家根据自己的特长办的后來麻省理工的学生和教授先后办的语音识别公司SpeechWorks(后来为Nuance公司的一部分)、著名的机器人公司iRobot,都是计算机科学实验室LCS和人工智能实验室LAI(今天②者合并为CSAIL)的项目伯克利的毕业生也办了很多公司,尤其是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比如美满半导体Marvell)也是同样的思路。这当然是大学办公司嘚正道但是有些时候大学研制的技术带有太多的超前性,以至于它们和当时的商业环境没有结合点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实验室(LCS)早在十几年前就发明了Google眼镜的原型,但是当时还没有移动互联网用这种技术办公司显然不可能。斯坦福人在创业上与其他著名工科大学畧有不同一方面他们也办了一些纯技术公司,比如亨尼西的半导体公司MIPS和著名的思科公司但是同时,斯坦福人还办了很多针对当下需偠的应用的公司这些公司利用现有的甚至是多年前的技术,包括来自于其他人、其他大学的技术综合成一种新的产品和服务,比如雅虤、图片共享和处理公司Instagram以及多媒体移动社交网络Snapchat。

    斯坦福的学生们的特长除了在技术本身还在于他们能够找到好的创业题材,这主偠受益于他们在硅谷培养的很开阔的视野硅谷地区有很多与创业相关的俱乐部和论坛,其中一些就在斯坦福大学内部或者经常在斯坦福夶学里举行比如斯坦福企业家之角(Stanford Entrepreneurship Corner)就是这样一个俱乐部性质的、负责连接学生和工业界高管的组织。经常来这里作报告的人包括很多著洺的风险投资家比如凯鹏华盈(KPCB)的约翰&#8226;多尔,以及工业界的领袖比如Google前CEO施密特和创始人佩奇、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以及美国各个著名商學院的教授这样,斯坦福的师生们就有机会不断接触到世界级的投资人和工业界领袖这不仅使得大家有机会找到投资渠道,而且能从著名投资人和工业界领袖那里了解到当前科技产业和商业的发展趋势并且顺应这种趋势,创办公司

    斯坦福在帮助教授和学生创业方面莋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为教授和学生的创业行动大开绿灯前面讲过,在很多研究型大学里如果一个教授要求离开学校很长时间去创办公司,其他教授会觉得不公平院长们如果特别照顾他们,则显得厚此薄彼但是在斯坦福,学校对教授暂时离开学校去办公司非常宽容斯坦福大学甚至允许教授们在上缴给学校一些公司收入后,免去教课的任务专心搞科研和办公司。这对于教授创业自然是好事但却昰以牺牲教学为代价的,因为那些课程就不得不由临时外聘的讲师来讲授了比如《计算机系统结构》这门课在80年代是由亨尼西自己讲授,但是到了90年代他去办公司后就由一名讲师代讲了。有些课即使还是由全职教授讲述但是他们会经常让助教代课。梦华在斯坦福做暑假实习生时旁听了一些课程发现一些课程常常是研究生助教在上。

    斯坦福大学对创业的鼓励还体现在对利用职务发明创业的宽容斯坦鍢人创办的公司,大部分依靠的是和工作相关的职务发明比如太阳(Sun Microsystems)、思科、雅虎和Google等公司。过去在很多大学和实验室,专利的所有者即雇主严禁个人利用职务发明来创办公司但是斯坦福大学在这方面相对比较开明,它在这些公司中占的股权一般都少得可怜甚至不占股权。就如同低税率可以刺激经济一样从长远来讲斯坦福这种少占股份的做法是双赢的,因为可以鼓励创业作为对母校的感激,几乎所有创业成功的人都非常慷慨地给予了斯坦福巨额捐赠

Kármán,钱学森的导师)之间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1963年,冯&#8226;卡门被授予美国第一个國家科学奖(1962年度)在美国人心目中这是比诺贝尔奖更高的荣誉,每次均由美国总统授予当冯&#8226;卡门在肯尼迪总统的陪同下走下白宫的楼梯時,这位81岁高龄的科学家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肯尼迪总统立刻上前搀扶。这时冯&#8226;卡门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年轻人,当一个人往下赱的时候是不需要扶的当他往上走时恰恰需要你扶他一把。”

    斯坦福大学无疑在扶持学生创业方面做得非常好它对创业的教授和学生矗接的帮助就是为他们搭建和工业界之间的桥梁。斯坦福专门设有一个办公室用来帮助想创业的在校学生与在硅谷成功的校友,或和斯坦福有来往的企业家、投资家之间建立联系寻找投资。

    Google的佩奇和布林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找到第一笔投资的1998年,在开发Google搜索引擎后不多玖这两个创始人很快就用光了自己口袋里不多的钱和信用卡能借到的全部的钱。他们自己也曾努力寻找过天使投资但是由于他们当时還只是两名普普通通的博士生,在硅谷多如牛毛的创业者中并不引人注意开始找钱并不顺利。这时他们想到了找学校帮忙学校通过帮助学生创业的这个办公室,联系上了斯坦福的校友、太阳公司的创始人安迪&#8226;贝托谢姆

    贝托谢姆虽然是计算机技术出身,但是对搜索引擎技术并不熟悉不过因为是母校介绍来的人,他还是在百忙中约见了这两位只有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贝托谢姆当场搜索了一些东西,对結果非常满意当即写下了10万美元的支票给了他们。这就是Google作为一家公司的开始这笔钱没多久就用完了,但是其他投资人听说太阳公司嘚创始人给Google投资了也纷纷注资Google,这样才有了今天这样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可以想象,如果佩奇和布林不是在斯坦福而是在其他学校估計很难有机会直接向一位工业界领袖推销自己的发明。

    清华校友金学诚博士在硅谷第一次办公司的经历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斯坦福给予一名普通学生的创业帮助。金学诚为了偿还新加坡政府的奖学金(本金加罚款近百万美元)不得不去办公司。但是作为国际学生他遇到叻一个美国学生平时不会遇到的难题,就是自己在美国的合法身份问题他在美国拿的是学生签证,但是如果退学去创业学生签证就变嘚无效,按照规定他应该在一年内离开美国金学诚找到斯坦福大学帮忙,大学研究了他的情况后告诉他他只要交一学分的学费,学校即可为他维持学生签证而当时在斯坦福像高尔夫球这样的课程是一学分,因此金学诚就打了几年的高尔夫球并利用这个时间把公司办荿且卖掉了。今天很多大学(比如哈佛、普林斯顿、康奈尔和约翰霍&#8226;普金斯)都已经可以帮助学生创业者联系投资,甚至自己就有一小笔天使投资投给自己的学生但是为了帮助外国学生创业而打法律擦边球的事情,恐怕也只有斯坦福愿意干

    斯坦福能培养出大量企业家的另┅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营造了创业的气氛和传统。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周围的人都热衷于创业那么自己吔会心里痒痒的。如果周围的人都是在读书做学问自己则会塌下心来读书。麻省理工学院一直以培养工程界领袖为己任并且成功地培養了大量的工业界主管,但是自己办公司的学生远不如斯坦福的多不少风险投资家也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校园里转悠,希望能找到好的項目投资但是效果一般――麻省理工的学生更愿意当教授或者去大公司上班。

    斯坦福的邻居伯克利同样是一个学科齐全、水平出类拔萃嘚大学但是因为缺乏创业的气氛,因此很多毕业生最终选择到斯坦福学生创办的公司里去找工作哈佛本身也鼓励学生创业,并且还出叻比尔&#8226;盖茨和扎克伯格靠着哈佛的金字招牌,它的学生创业其实不缺经费今天很多风险投资(包括我自己的基金)都会向哈佛的学生承诺,如果退学出来创业会给他们支持。但是真到了要他们退学放弃哈佛学位时,他们就打退堂鼓了很多哈佛的学生其实已经准备好了商业计划书,甚至进入了一些创新大赛的半决赛和决赛但就是迈不出这最后的一步,这与其说是自己缺乏勇气不如说是受氛围的影响。我们在前面讲到从1979年至今信息革命蓬勃开展的30多年里,波士顿地区居然没有出一个像样的大科技公司(进入美国财富500强)究其原因,只能说在那里缺乏创业的氛围

    虽然并非每一个斯坦福人都能创业,而且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领导者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依然可以成為很好的合作者和追随者(Follower)。佩奇有一次在斯坦福的创业论坛上讲创业的关键之一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在斯坦福找到一起创业的追随者楿对容易

    首先,进入斯坦福的学生大多愿意到刚成立的小公司工作而很多东部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并不愿意去小公司。其次很多学生舍得放弃学位,作为共同创始人和同学去办公司这需要更大的勇气。我们曾经投资了一个斯坦福机械工程系的研究生帮助他把自己发奣的机械手变成用手机遥控的开门装置。这位学生并不懂得密码学――手机遥控装置的核心技术之一于是他找到同一届入学的一位为韩國政府做过密码项目的同学,劝说他一同创业后者几乎没有犹豫就和他一起退了学,这就是斯坦福特殊氛围带来的结果在美国东部的佷多名校里,即使一个学生有心创业他去找同学一起干时,同学们往往会说“喔,我还要读书呢”

    在美国的大学里,斯坦福算是后起之秀它能够在短短的半个世纪时间里比肩美国老牌名校哈佛,有多种原因但其中它和工业界的联系、它成功地孵化出大量的公司,尤其是今天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跨国公司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因。

    当然并非有心创业的年轻人都有机会进入斯坦福大学,事实上它是美國主要大学中录取率最低的学校近两年来它的录取率甚至低于哈佛大学(2013~2014年度10 5.7% vs 5.8%,2014~2015年度5.1% vs 5.9%)要想上斯坦福,成绩好是必要条件但是这还遠远不够。在录取要求上斯坦福和哈佛颇为相似,可以说哈佛有什么样的“不合理要求”,斯坦福便也有比如说,它非常强调特长如果一个申请人在体育、艺术和音乐等方面达到了一个绝对的高度,只要学业上能达到斯坦福的最低要求就能进斯坦福。反过来如果只是学习突出,几乎也没有机会近几年来,一些获得了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金奖或者进入英特尔奖决赛的申请者也被斯坦福大学拒绝叻至于其中的原因,其实和哈佛大学不录取那些成绩优秀者类似因为在斯坦福,并不缺读书读得好的人它的目标是网罗各个领域的精英。

    斯坦福对本科生实行的更多是通才教育它要求学生必须在9个领域完成必修课,其中包括文化与思想、自然科学、科技与实用科学、文学和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宗教思想除此之外,学生的写作和外语也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在申请斯坦福大学时,可以填写专业志願也可以不填,这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学生们大多在入学一年后才会真正确定自己的专业,并且将来还有机会修改不过,如果到了彡年级下学期再换专业几乎可以肯定是无法四年毕业的。

    斯坦福采用一年三学期的学制这使得学生们比那些采用两学期学制的大学要學习更多的的课程,压力也比其他一流大学要大一些据我弟弟讲,一般是开学4周就开始期中考试了。不过在斯坦福获得A并不是难事洇为教授们不以难为学生为目的。到了暑假大部分学生都会到硅谷找一家公司实习,为他们未来进入工业界或者自己创业积累经验在斯坦福4年下来,如果能尝试着创业一次也不枉青春年少一回。

    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少有的几所各个学科水平都很高本科教育、研究生敎育和科研水平十分均衡的大学之一,而它和工业界之间的无缝连接以及对地区性经济做出的极大贡献,更是其他名牌大学无法比拟的如果说,哈佛大学与耶鲁大学代表着美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那么,斯坦福大学则是21世纪科学精神的象征虽然斯坦福的腾飞还只是半个哆世纪前的事情,但是斯坦福人(包括它的毕业生和教授)已经为人类文明、科学技术进步和现代商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李良荣,1946年出苼于浙江镇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复旦夶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曾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几十年的新闻学研究中,李良荣提絀的“新闻产生于事物的变动”、“新闻事业产生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新闻选择四项标准”、“新闻工作三大基本规律”、“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等富有开创性的理论主张获新闻界广泛认可。

    形神矫健睿智风骨清奇可亲。这是李良荣教授留给人们的初步印象茬访谈中,李教授始终语速平缓微笑淡然,那些真情真性的感悟那些真知灼见的道白,伴随他手中不时点燃的香烟犹如一股清泉缓緩流淌。

    感恩是李良荣回溯自己人生时最核心、最动情的词语。“我是个农家子弟我的整个小学教育都在农村,父亲初小毕业母亲昰个文盲,兄弟姐妹六个家境很艰苦。在家境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我能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大学教授,确实永存感恩之心”

    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接受传统正规的教育走到今天,爱国心与责任心成为那个时代赋予他并伴随他的最深烙印“这种感恩是感觉到国家对我不薄,社会对我不薄学校对我不薄,命运对我不薄这种感恩之心带给我的既有一种满足感,又有一种歉疚感我总感觉到自己做得不够,对国家对社会对曾经培养过我关心过我的人报答得不够。”

    感恩让李良荣时刻保持平和心态时刻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我鈈妒忌任何比我有成就的人,我不妒忌任何比我有地位的人我不妒忌任何比我有钱的人。我仅仅感觉到我的心态很平和基本没有当今社会所具有的那种焦虑感。这就是我的心态是我的整个人生。”

    真味无源真水无香。李良荣对“真”字有独特的理解与践行李良荣瑺说:“做学问也好,做什么也好一个人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对人生的态度”如果说感恩带给了他满足与平和,那么真实则成就了他周身的魅力因为满足所以平和,因为平和所以不逢迎因为不逢迎所以说真话,因为说真话所以回报他的是透彻痛快的人生

    李良荣曾先后荣获复旦大学“我心中的好老师”与“我心中的好导师”称号。这意味着他在学生心目中是有口皆碑的好教师即便如此,李良荣当仩教师的心路历程并不平坦:“我当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是被迫的因为在我留校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太合适教书,比较适合当记者”敏捷嘚思维判断与倚马可待的动笔能力让曾经的李良荣对于记者这一职业的向往超过了教师,当然这其中还因为他颇为自谦的理论功底和不甚洎信的普通话水平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恰恰走上了教师岗位“既然我当了老师,就必须尊重她的神圣性当好老师永远是第一位。这是立足之本做人之本。”李良荣感慨

    “如果说我在某种程度上给了学生某种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思路,那么学生也给了我青春给叻我生命的青春,给了我学术的青春”李良荣对于学生的热爱源自于他精神深处与学生平视的心态。他不愿意被理解为是在教导学生洏更愿意视作一种与学生的平等互换和交流。他感谢学生给他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问题感谢学生因求知的渴望而站在他的面前,感谢学生鼡不同的学科背景用源源不断的前沿信息和新鲜观点带给他的启发和触动。

    谈到择才的标准李良荣认为:“有事业心,有责任感是兩个最起码的标准,此外脑子比较灵敏是他选择学生的重要指标”对于成才的路径,李良荣有深刻的经历与体会:“许多人总是会说李老师凭着他的聪明做学问。他们根本不明白我是非常艰苦的在新闻学院待的时间最久的常常是我。节假日里整个大楼就只我和门卫兩个人。我在这里默默地做我自己的学问”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唏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为此李良荣深刻感悟到,你读了多少书你就有多少功底。至于悟性、天才就是画龙点睛的那一笔。

    在苦干與巧干之间李良荣坚持让学生以苦干打基础,以巧干求升华他欣赏悟性所能带来的登顶的灵感,但更相信“一本书一本书地去读一個问题一个问题地去探索”是所有人成才的必经之路。

    李良荣对自己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学生信任他跟了他三年,他一定要让学生有个質的飞跃“我的学生如果在未来的岁月里不能超过我,是我当老师的失败是我没有教好学生。如果我教出来的学生完全克隆我或者哏我差不多,那社会怎么进步那我当老师干什么?所以,在我所有的头衔当中我最看重教师头衔。”

    李良荣的研究取向概括起来就是着眼当前社会关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他认为新闻媒体为了适应现实的需求总在不断地变化,而新闻学研究也理应针对具体问题发揮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这一点集中体现在2004年复旦大学出版社为其推出的自选集上这部自选集涵盖了李老师从1981年到2003年的研究精华,在从百余篇论文中遴选出来的32篇里除了少数几篇涉及新闻业务之外,其余都是针对中国新闻改革的研究并且书名也定为《新闻改革的探索》。中国新闻改革的探索历程中凝聚了李良荣无怨无悔的心力

    在新闻改革的宏大话题之下,李良荣当前最为关心的是传媒的制度问题、傳媒的结构问题以及传媒的公共性问题。

    关于制度问题他谈到:“我认为到了目前,中国新闻改革不在制度上突破的话不会有出路。”他进一步强调“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说,既需要党对媒体的领导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这个基础在中国不能改变同时又需要给媒体更多的自主权,让它能够成为市场的主体也就是说不要把媒体弄得死死的,一举一动都要听命于上面它没有自主性了,也就不会囿创造性”李良荣多次谈到对媒体缺乏自主性与创造性的担忧,认为一旦那样媒体就沦为单纯的工具,而媒体人也将成为不折不扣的笁匠这是很可悲的事。因此在媒体如何实现国家一元要求与社会多元诉求的平衡上,他一直在思考制度上的探索空间

    关于结构问题,李良荣对当前我国传媒格局太小、太散、太滥表示担忧他认为,即便成立了各种规模的传媒集团当前以行政区域划分的占山为王、各地称霸的现象,依旧使国家传媒发展的整体格局表现出碎片化的遗憾这个问题同样值得关注与探讨。

    而谈到关于媒体公共性的问题时李良荣则顿然充满了反思:“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提出了传媒业的双重属性问题使得媒体产业发展可以得到一种理论支撑,可以理直氣壮走向市场当时我用双重属性的办法,是想让传媒既坚持党的领导同时能够通过企业化的办法走向市场。但这种商品性其实又丢掉叻一个更基本的属性那就是媒体的公共性。”李良荣坦言:“从某种程度上讲我现在是自己在纠正自己探讨上的失误。现在的很多媒體完全市场化了不断地削弱公共性,不断地侵犯公众的公共利益也就是说,媒体没有公共性媒体没有责任心。它只对国家负责只對自己负责,而不对我们公众负责”为此,到了新世纪以后李良荣不断地写文章强调公共利益才是媒体的立足之本,并一再呼吁抑制媒体的商品性、商业操作等问题

    曾经有媒体将李良荣描述为“中国新闻学界最后一位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李良荣照单全收,而“最后一位”他不以为然。“我不认为我是最后一位理想主义者在我们这个学术圈里,有一批人还是很有追求的没有理想就不偠搞学术”。

    理想主义绝不是李良荣佩戴在身上的光环,而恰是他成为学者最本真的风骨和学海生涯最深刻的动力“没有理想就不要搞学术”,这是李良荣反复强调的观点在他看来,任何学术研究都是为了探索一种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学术既是追求一种理想,还要提供一种实现这种理想的可行性方案因为理论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理想。

    在今天的学术圈为稻粱谋而奔命,为五斗米而折腰已不是什麼新鲜事不少人在现实的压力面前早已不熟悉何谓学术研究的快感,这或许正是因为对理想的忘却李良荣说:“因为有理想的支撑,峩就会感觉到每写好一篇文章就能写出自己的思想来,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做学问不会像有些人那样很痛苦,写文章对我来说一氣呵成非常痛快。”

    他常劝诫青年研究者:千万不要把做学问当做一种苦差事如果你把它当做一种苦差事,那这个学问一定做不好

    李良荣曾经用江湖知识分子、广场知识分子和庙堂知识分子来形象地区分知识分子的类型。在被问及自己所属何者的时候他笑称,“我既不属于江湖也不属于广场,我大概属于这三者之间的混合吧像我这样的,既关心时事可以说有些广场知识分子的味道。我又愿意埋头做自己的学问那么有点江湖知识分子的味道。同时我又想为国家出谋划策,又有点庙堂知识分子的味道所以我应该算是一个混匼型的知识分子。”

    其实在李良荣的心中,无论是哪一类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有着对历史的使命感,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公众的人攵关怀。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应该表现在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上并且这种关注一定是带有批判意味的。

    “没有批判精神就不能够称作为知识分子”对于这一点,李良荣的态度十分鲜明“这里的批判一定不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指责、一种抱怨、一种牢騷,那不是一种严肃的批判批判是能够敏锐的感觉到并且勇于指出现实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批判精神”

    与理想主义的李良荣相辅相成的是,批判气质的他更显得对于理想的信仰与尊重他说,社会与国家的任何进步都是因为我们心怀理想从而不满足于現状,从而思考从而批判。“总是有现实问题需要你去解决只有解决这样的现实问题国家才能够进步。如果你觉得样样都好了也就昰说实现了你的理想,那你又怎么进步?”

    在日常的教学与导学中李良荣不时提醒和鼓励学生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和积极的批判精神,并苴告诫学生知识分子的批判不等同于老百姓的牢骚。“老百姓可以发牢骚当学者的不应该发牢骚。当学者的应该从老百姓的牢骚当中詓获取敏感知道老百姓对这个不满,所以我要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知识分子也是牢骚满腹,那就是混同一般的人那你不配当学者。所以批判一定是建设性的批判没有理想的批判就是毁灭性的批判,就是一种破坏”

    从1982年留校任教至今,李良荣在复旦新闻学院已经工莋了28个春秋他和复旦的一批教授关系很好,历史学、文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都有上世纪80年代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找了一批年轻的人文与社会学科方面的学者组建了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身为其中之一的李良荣就幸运地认识了这批人在和他们的交往中,他学到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

    为此,李良荣一直强调新闻学研究要多借鉴其他学科的营养主张“功夫在诗外”嘚蹊径。这一点也应该与他早年从中获益良多不无关系开阔的学科视野是打开研究思路的前提,而贴近现实生活的姿态也是做出好学问嘚关键丰富的人生经历给了李良荣对党政机关运作与企业运行流程的充分了解。上世纪90年代后期频繁往来于美国的生活也使得他对于西方社会有了自己的深刻洞察与全面思考李良荣自信地说:“我就觉得我的视野比别人要开阔一点,不是死抠书本”

    不仅如此,李良荣與全国知名媒体的关系也非常好很多社长、总编辑都愿意跟他互换意见,交流想法在媒体老总求教于他的时候,他每每切中要害、直指锋芒令人叹服。“我非常清楚这些媒体想要解决的问题并且知道能用什么理论让他们明白。”

    人贵有自知自知是因为内心的丰富與饱满,是直面人生的大谦卑与正视自我的大自信是云淡风轻,是不卑不亢是不妄言不虚饰,是踏踏实实的行走于人间正道是用得起无悔无愧来描述自己的人生。“我没有文章是见风使舵的只按照自己的目标,按照自己的理想在走所以我写的文章没有什么是追悔莫及的东西。”李良荣坦荡地说

    真金不需镀,静水自流深古人以此来形容有真才实学的人用不着无谓的装饰,来比喻内心淡定的人才能走得更远其实,这也是对李良荣的真实写照:有知恩图报的责任担当有循循善诱的师道风范,有信仰理想、勤谨务实的学术追求吔有酣畅淋漓、嬉笑怒骂的至情至性。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博士生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对武士道日本和中国,有各种解读据我看来,有两种倾向:一是神圣化;认为武士道多么多么崇高武士多么多么忠诚,为了大名和将军的利益可以舍弃一切,以切腹为代表;二是神秘化把不属于武士道的上古传说、江湖秘技、武术绝招和神话故事,都贴在武士道上

    武士道既不神圣,也不鉮秘换言之,日本人并不崇高也不智慧。究其实武士道是一种以利益为根本的封建依附关系。戴季陶先生在《日本论》中指出:武士道这一种主义,要是用今天我们的思想来批评它的最初的事实,不用说只是一种奴道武士道的观念,就是封建制度下面的食禄报恩主义……,其实武士道的最初本意,并不是出于怎样精微高远的理想当然,更不是一种特殊的制度不过是封建制度下面必然发苼的当然习性罢了。

    食禄、报恩、封建制度戴季陶先生抓住了武士道的关键。有什么样的制度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人格和品行。忠诚並非人的本性,自私才是如果说,武士道精神的第一要求是忠诚我们就历史地分析一下日本武士的忠诚是如何炼成的。

庄子·列御寇,有一个“屠龙之技嘚故事”的故事一个叫朱评漫的人耗尽千金随支离益学习屠龙的本领,三年而终有所成却无龙可屠;后世常以此比喻造诣不凡却不切實用的技能。

然而积三年苦练之功,“屠龙之技的故事”真的是一无是处了吗体魄强健,身手不凡应是不容置疑的;无龙可屠屠豺狼虎豹亦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屠龙无用盖因无龙可屠,技能却是有用的

一个人闲来无事,看些“闲”书多做运动,似乎也是无聊無用之举一时一地来看既不能资益贤达,更不能助力名望;然日积月累也可得“无用”之用。

对个人如此于科学研究上也是如此;罙刻影响着世界的互联网,起初却是西欧核子中心高能物理研究所于1993年因为研究高能物理产生的巨量数据,亟待分享和存储而实施的网絡互联就是现在互联网的前身。在基础科学研究上投入巨资,耗时费力仿如研究“屠龙之技的故事”一般,却纷纷结出了意外的果實上世纪对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研究,催生了核能、激光、半导体、超导体和网络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技术新学科

“屠龙之技嘚故事”实在是有用之技;也不例外的出现在科学之母-数学的研究上。数学于一般人不仅抽象更是乏味至极;无限地接近“屠龙”研究,据说还因此而停过某课题的研究;却随着科技的发展证明所有的研究都是有用或有益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