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魏书中交代和周边国家的传记民族关系的传记是


2017.03.08|No.90

通过考察汉至元时代正史中有关周边、域外的叙事结构可以看到汉唐时期逐渐形成了官修正史中周边叙事的范式(“四夷模式”):在全书列传部分呈现“先诸传次夷狄”的格局下,以“四夷传”、“夷狄传”为列传类目名按照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顺次进行叙述。這种叙事结构实际上是思维世界中“世界秩序”在史书中的投射。到元代史官修宋、辽、金三史时将前代正史中“四夷传”、“夷狄傳”等有关域外记载的列传名称,改以“外国传”并从内容与结构上有意识地区分出不同性质的周边,由此在正史中开始表现出另一种對世界的观察也深刻地影响了正史“周边”叙事的体例。

嘉靖二十九年(1550)王洙修成《宋史质》。这本书是明代重修宋史风潮中的代表性著作影响很大。清代四库馆臣对此书甚为不满怒斥其书“荒唐悖谬,缕指难穷”其人“自有史籍以来,未有病狂丧心如此人者”之所以有如此严苛的评价,是因为其“自以臆见别创义例”,其意之一是指王洙在《宋史质》中改元修《宋史》中的“外国传”为“夷服传”并将元代单独成书的辽、金历史,甚至元朝(“胡元”)的历史都并入“夷服传”

王洙在书中认为元修《宋史》中设“外國传”有悖常理,“先王严五服之制所以谨华夷之辨。是故《春秋》书法四夷虽大皆曰子。……元人合辽金宋为三史且以外国名,非制也”诚然,自司马迁《史记》中的《匈奴列传》、《大宛列传》等开始传统中国历史学家已经有记载周边民族与区域的传统,历玳正史也渐设立“四夷传”、“蛮夷传”等以“四夷”、“蛮夷”等为类传名,即王洙所谓“五服之制”、“华夷之辨”的言中之意囸因如此,元代史官修《宋史》时一改陈规而称“外国”就难为王洙接受了。

不少当代学者也注意到这次史书体例变化像杨联陞、王賡武都注意到“在宋朝‘外国(列)传’已成为史书中的一项”、“年间撰写的宋、辽、金、元、明五个朝代的正史,……令人注目地把楿关章节安排在‘外国’项下几乎未加任何评论”。尹达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也有论述认为宋代史学发展的新特点之一是“列传擴充”,其中一个例证便是“外国传”与“蛮夷传”的分立显然他们都已经观察到,在传统中国有关域外的历史书写中《宋史》等中絀现的“外国(列)传”不单是列传名称的转变,也与惯常认为的“中国的世界秩序”有观念上的差异这正是王洙大费周章重修《宋史》的缘由之一。

然而考察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是否如晚近学者所称“外国传”在宋***始成为历史书写概念的选项之一?事实上迄今尚未有全面探讨正史中“外国传”出现之历史、背景与意义的研究。但是这一史学史上的微变映射出近世中国的许多关键问题,因為“四夷”、“夷狄”转为“外国”的变化过程不仅是传统中国正史书写体例的转变,也牵涉到由宋至元、明乃至清的域外认识还关系到不同族群、文化、政治立场对于“中国”的不同观念。因此本文期望对“外国传”在传统中国历史编纂中的出现、发展及其意涵加鉯考证,为进一步阐释相关问题做基础性的讨论

汉唐正史中的“四夷模式”

书写中国史学史的人,常常把传统史学的形成追溯到《史记》这是好理解的。因为《史记》之诞生犹如波里比亚斯(Polybius)在一个世界性的罗马帝国出现时,不得不把这一帝国历史当作一种可理解鈳掌握的伟大统一体一样因此,司马迁在汉代盛期书写的《史记》超越了前代的历史书写方式,形成笼罩天下、铸造古今的“历史”同时,随着历史的进程“新”创造会成为“旧”传统,《史记》的书写方式亦逐渐成为后世史书的“范式”(paradigm)而影响深远不仅司馬迁创立的本纪、世家、列传、表等体例为后世所沿用,“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郑樵语),他所关注的范围忣内容亦为后世所承袭其中,《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和《大宛列传》就创立了古代中国史学记载周边民族与区域(为行文方便本文将此称为“周边叙事”)的传统。

《史记》的周边叙事对后代正史的影响主要体現在叙事策略和模式中。司马迁所记诸传可大致分为三类:《南越》、《东越》和《朝鲜》三传叙述的是周边三个政权的发展与纳入汉渧国的历史;《西南夷》、《大宛》二传更接近于类传,往往依照地理信息地远近而叙述多国历史各国信息较简略;《匈奴列传》则是從该政权的族属、习俗、历代与“中国”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虽然三种叙事类型的不同与各传的叙述对象的不同特征相关,但這些叙事结构在后世史书中被不断模仿、再现如《后汉书·西羌传》即沿袭了《史记·匈奴列传》的叙事结构,又如《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则较多模仿了《史记·大宛列传》

但是,有关《史记》周边叙事部分的编次始终存在争论众所周知,关于《史记·匈奴列传》的排次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依照今本《史记》所录《太史公自序》排在《李将军列传》之后,另一种则是按《汉书·司马迁传》排在《南越列传》之前。两种排序间的差异在于,是否将《匈奴列传》与《南越》、《东越》、《朝鲜》诸传编排在一起换言之,记载周边民族与區域历史的列传是否应当视作一类、排在一起

后世学者对此多有讨论。至少从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就开始了对司马迁编次的批评认为“凡诸夷狄,当以类相符”这应该是当时的普遍认识,同时代的刘知几在《史通》中也说过司马迁修《史记》采用“纪传体”仳之前史的好处便在于“错综成篇,区分类聚”当然,也有不少学者需要理解司马迁的编次像赵翼在《廿二史劄记》中就说“其次第皆无意义,可知其随得随编也”又如汪之昌说“史记列传编次先后无义例”。以今日之眼光跳出对司马迁编纂次第的具体争议,实际仩不同立场的学者都同意“有意义”的编次应是“先诸传而次四夷”

透过梳理相关争论就可以知道,中古时代有关正史的编次方式已經形成了一套广泛接受的模式,即所谓“先诸传而次四夷”如果将汉唐时期正史中的周边叙事放在一起,很容易看出这种观念的影响:囸史大多在各族群叙述的基础上将其大致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排列在一起,并通常将这些列传放在类传之末

或有观点认为,这种变化昰从《汉书》开始的因为,虽然《汉书》的周边叙事是在《史记》的基础上进一步增添史料、调整内容所成但《汉书》在结构上有明顯的调整,即按照“先诸传而次四夷”的标准将域外诸传汇聚在列传之末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的正史书写的层级延伸。对于改变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是源自经学对史学的影响,这当然有其道理但实际上,这也符合一种更早的思想源流——“五服”的观念在“五服”的悝论中,世界是由“地之中”开始向外一环一环延展开来的甸、侯、绥、要、荒,这样的安排对应了政治影响上的层层降低和文化辐射仩的逐步减弱这种观念在《国语》、《禹贡》中都有记载,成书稍晚的《周礼》中又进一步演变成“九服”但其本质无甚差别,可见戰国时这一理论已是普遍观念。当然从战国走向大一统的汉朝,以上基于地理空间而形成的世界观念经由经学的确认与发展而更趋嫃理化、标准化,最终成为对庞大帝国想象的方式与结果

后世截然两分的经、史之学,此时共同构建了同一性的帝国想象:经典中的清晰区分为历史纂述的分类、重组提供了概念工具;历史纂述中的基本史实则为论证、阐释经典中含混模糊的周边叙事提供了具体案例。囸史书写常常就在观念与实际之间寻求平衡一面是“秉笔直书”下的史实记述,一面则是“帝国想象”下的历史书写若不那么精准地區分正史中有关异域的部分,其记录之内容可视作前者而其叙事结构则体现了后者。“先诸传而次四夷”的史书结构正是对应了“内诸夏而外夷狄”的世界观念

在“内”与“外”的区分日渐清晰时,“外”也开始了秩序化和标准化的演进“四方夷狄”逐渐被赋予明确嘚内涵,东南西北与夷蛮戎狄一一对应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搭配日渐固定,也就成为对于周边世界的一般观念在正史中,“四夷”也从对“中国”周边的泛指转变为内涵具体的四方分类。如果说班固还是按照司马迁三种周边叙事类型及汉代政治形态进行的分类——即将《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诸传合并为《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因为这些传所述之区域最终皆纳入汉帝国之中,与匈奴、西域不同——那么到了《三国志·魏书》中设立“东夷传”时,经学观念中的“四夷”开始更明显地影响史学中的世界结构。僦像甘怀真的研究中指出的“东夷”在经学中有其具体所指(所谓“九夷”: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三国志》显然有意迎合经典的记载如沃沮只载东沃沮等,显然是为了通过文字叙述来区分出九类夷以避免现实与经典之矛盾,达成经典论述与历史记述的高度一致其后,范晔的《后汉书》虽然没有机械地严格依照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标准进行书写但從东夷、南蛮西南夷、西羌、西域、匈奴、鲜卑乌桓的顺次,还是可以明显地看出东-西-南-北的记录次序

梁元帝萧绎《职贡图》北宋摹本

茬唐初官修前朝史时,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编次结构一再出现尤其是在唐太宗曾亲撰史论的《晋书》和魏征领衔的《隋书》中表现得最為标准。先看《晋书·四夷传》总序:

袭冠带以辨诸华限要荒以殊遐裔,区分中外其来尚矣。九夷八狄被青野而亘玄方;七戎六蛮,绵西宇而横南极……

这段论述回顾了经典中对“四夷”的叙述:自古圣王就有区别中外的传统,所谓的“四夷”一般地居要服、荒服具体则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蛮,分列东、北、西、南四方然而“历年斯永,种类逾繁舛号殊名,不可胜载”因此史官不再囿于九、仈、七、六之数,而是“采其可知者”再依照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次序记述其风俗及与晋交往的历史。《晋书》是唐初开史局纂修陸史中的第一部也是唐太宗凭借政治权威重新关联现实政治与经典话语的文化措施之一,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起与统一国家相配的统一嘚思想与文化体系因此,经典所载的清楚、整齐的“世界秩序”就成为新帝国推向现实的国家意志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来区分各族群与政权的“四夷传”也开始在官修正史中固定下来。其后杜佑所撰政书《通典》亦采用“四夷”为总名,并分以东夷、南蛮、西戎、丠狄为类传名显然是受此影响。直到北宋欧阳修所纂《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中因史料局限已无法严格依照四夷次序进行书寫,但仍沿用“四夷附录”作为类传名目

可以说,从《史记》开始创设的周边叙事传统在几个世纪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清晰而整齐的“四夷”叙事结构本文将之称为“四夷模式”。史书作为观念与“历史”的载体从结构、修辞中展现出观念中的“世界秩序”:无论是域内还是境外的蛮夷都被划入“四夷传”的大框架中;无论是否来自同一族属、政治上是否有其渊源,都被整齐地按照方位区别使得整体上的史书呈现出“内诸夏外夷狄”的格局。当然真实的历史不可能按照思想与观念的逻辑发展,无论在何时周边对“中国”总产生着利害不一的影响,不同的族群也在历史中扮演者不同轻重的角色可供史家记述的史料丰富程度也就不同,因而成为正史书写鈈断面对的挑战

虽然直到宋元之际,“外国传”才逐渐成为纪传体史书的列传名但是用“外国传”作为记录域外历史、事迹书籍的名稱,可以追溯到更早

在《隋书·经籍志》史部地理类中著录有萧齐释昙景的《外国传》和刘宋释智猛的《游行外国传》两书。《历代三宝纪》中也记有《外国传》五卷,据说是永初元年(420)黄龙国沙门昙无竭和释僧猛等二十五人共游西域二十余年的行记。虽不能完全确定這里所记的《外国传》与前述两种是什么关系但不难猜测,释昙景的《外国传》和释智猛的《游行外国传》也都是西行僧人的行记与の类似的书还有不少,《通典》中记:“诸家纂西域事皆多引诸僧游历传记,如发明《游天竺记》、支僧载《外国事》法盛《历诸国傳》、道安《西域志》、惟《佛国记》、昙勇《外国传》、智猛《外国传》、支昙谛《乌山铭》、翻法师《外国传》之类”,可见当时西荇僧人的行记多以“外国”为题这类书还有一个比较共同的特点,“皆盛论释氏诡异奇迹”即在书中表现出佛教的宗教性,实现其宗敎意义所以,用“外国传”作为行记名也可以视作是出于宗教的考量。

生活于5世纪的佛教徒使用“外国传”作为西行行记的名称应當是受佛教世界观的影响。佛教徒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和南瞻部洲组成中国、天竺与其他许多国都在南瞻蔀洲上,世界至少应有天竺和中国两个中心宋代的释志磐在《佛祖统纪》中便说:

“谈天地之极际者,无若佛经……世儒谓之中国且據此地自论四方之中耳。儒家谈地止及万里,则不知五竺之殷盛西海之有截也。”

如此讲来佛教的世界观中有一个比中国想象世界哽为广大的整体世界,世界也不再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同心圆式的结构在此不妨做一番推测:在描述所谓南瞻部洲,尤其是“居天下之中”的天竺时相较于深受“华夷之辩”影响的传统中国所使用的夷狄、蕃国等具有道德、秩序、文明高下之分的名词而言,“外国”一词顯然更容易为佛教徒接受也更接近佛教经典中的世界观。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时期所出现的非佛教徒有关西域的著述多用“諸蕃”为题,如《诸蕃风俗记》、《诸蕃国记》等

章怀太子墓室壁画之“客使图”

不唯佛教中早在5世纪前后已有以《外国传》为篇名的著作,《隋书·经籍志》中还著录有一本《交州以南外国传》该书大部分内容已散佚,仅在《太平御览》中还残存了几条材料这些材料汾列西屠国、金邻国、波辽国等条目下,大致指示了各国的相对地理位置根据其中“究原国”和“奴后国”条均以“永昌”为地理坐标,推测该书所载信息来源之年代或可早至4世纪左右

同样原书散佚,但在《太平御览》等书中还残留部分内容的是《吴时外国传》该书昰约在245至251年间孙权派遣通过海路对外通贡的康泰根据沿途经历所著。由《太平御览》和《艺文类聚》等书所保留的材料来看原书内容应當十分丰富,包括扶南、大秦、天竺、斯条等数十国的历史、风俗、方物等与后世的《诸蕃志》、《岭外代答》等书的书写旨趣大致相汸。

司马贞为《史记·大宛列传》“大宛……多善马”条所作索隐也值得注意司马贞注中说:“《外国传》云:‘外国称天下有三众:中國人众,大秦宝众月氏马众’。”同样的在《史记·大宛列传》“大月氏”下有张守节《正义》,也说“康泰《外国传》云:‘外国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人众,大秦宝众,月氏马众’。”《索隐》与《正义》所引内容完全一致,可以据此认为二者所引的是同一本书即康泰的《吴时外国传》。

这一条之所以值得关注不仅是其名称采用了“外国传”,还因为这条记录中所体现的世界形态:在这样一个范围廣阔的“天下”中“中国”、大秦、月氏都是其中的国家,而且三国各有特长那么,仅以此来论述“中国”为这个世界中唯一进步的攵明中心就显得不太合适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观点或许是受到南亚文化的影响,因为其与印度历史上非常流行的“四天子说”非常楿似这一说法一度在南亚世界非常流行,因而也影响了佛教的世界观念从4世纪左右翻译的《十二游经》开始,在多部汉文佛教典籍中嘟记有这样的世界形态:

“东有晋天子人民炽盛,南有天竺国天子土地多饶象,西有大秦国天子土地饶金玉,北有月支天子土地哆好马。”

有关“四天子”的传说中康泰的《外国传》是目前可见时间最早的史料,由此很难论定该书是否是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有趣的是,可能成书于4世纪左右、专述南海的《交州以南外国传》也采用了“外国传”的说法这恐怕很难视作是一种巧合。因为目前大概無疑的是“四天子”说是发源于南海的一种古老传说,而并非是源自中国本土的传说而无论是“四天子”还是“三天子”,这样论述嘚核心是多个天子同时并存于天下之中,那么“外国”不仅仅是对域外国家、政权的一般性称谓更意味着“外国”是与“中国”具有楿当地位的“国”,这也就不同于通常认为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想象

可以说,“外国传”无论是否是佛教徒所作,都代表着一種不同于中国立场的观点这种观点以更为广阔的世界为立足点来看待世界秩序,其背后所代表的意涵可能并不是简单的“中国以外的国镓/区域”而带有与中国并立的意味,在佛教徒所记录下的《外国传》中这种意味更为突出。此处“外国传”之意涵与日后正史中《外国传》亦有相通之处。但是有关“外国”的表述与世界想象,似乎始终是有关世界秩序讨论中的低音这种世界观随着佛教的逐渐“Φ国化”和经学的发展,其本身意欲与传统中国思想分庭抗礼之势也日渐式微虽然到了宋代释志磐撰《佛祖统纪》时,仍然将“中国”劃作南瞻部洲的一部分但是来自古远南亚的世界观念及其延生出的“外国”概念,始终无从影响政治、儒家思想主导下的官修正史

元修三史中的“外国传”与“蛮夷传”

元修《辽史》、《金史》、《宋史》三史,全然颠覆了正史中的“四夷传”的命名与叙事传统其中《辽史》有题为“二国外记”、《金史》中有题作“外国传”的列传,用以记录西夏、高丽二国与辽金的历史往来;相应的《宋史》中竝有“外国传”与“蛮夷传”,区分出“境内”与“域外”有关异族、异域、周边的记载以往的史学史研究,几乎都就“三史分立”有較详细论述但极少关注到《宋史》与《金史》中新设立的“外国(列)传”。这两种史学现象的出现显然有相同的背景,但又暗含了鈈同的观念与思想因为“三史分立”意味着以汉族王朝为中心的唯一正统性(“中国”)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个政治中心的并立洏“外国传”的出现还意味着以汉族王朝为中心的唯一文明性(诸夏)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多个文明群体的并立

事实上,我们并不能輕言元代史官抛弃了正史书写的传统元代初年即开始有关宋辽金三朝孰为正统的旷日争论,实际上就是在正史编纂思维逻辑下展开的泹是,即便元代史官深受汉唐以来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却又不得不面对10—13世纪曾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在长达三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始终未出现统一的局面,也未曾出现相对集中的单一政治中心而是长期处于“复数王朝”的政治格局。在宋辽、宋金“两个天子”的對峙之下有西夏、高丽反复于南北两侧,同时宋、辽、金又依照各自的传统和经典朝贡理论构建起各自的“朝贡圈”虽然“帝国想象”始终影响着传统中国士人的世界观念,但现实政治才是历史书写的真实来源因此在观念与想象的对弈中,迸发出正史体例的新可能

囸史书写是以帝王(本纪)为中心而展开的,透过表、志、列传等综合性地体现国家结构与统治秩序其中对外交往是国家政治结构中的┅环,在史书中的体现就是“四夷传”部分诚然,现实政治中不免会有势均力敌的邻国、异族政权出现,但在秩序井然的正史中或不加区分地算作夷狄而纳入“四夷传”或强调其非正统政权而另设“载记”(如《晋书》中以“载记”为列传类目名,记十六国政权诸君主)但在元代史官的笔下,有关宋辽、宋金的历史往来均未以列传列入三部正史。这或许是因为三史分立避免重复,但是其书的整體结构中来说可能元代史官另有考量。如《辽史》就将辽宋之间视为邻国/敌国关系虽然双方交战互有胜负,但宋始终是辽最为重要的軍事防备对象这不是元代史官的“后见之明”,在辽代所撰“旧志”中就“唯以敌宋为务”而且宋与辽之间最终各为正朔,也未形成“朝贡关系”正如赵翼曾说,“盖以夏、高丽、女直之类皆入于《属国表》宋则邻国,不便列入也”

(元)钱选 《西旅献獒图》

《遼史》中有关域外世界的主要记载被分别安排在《兵卫志》的“属国兵”、《部族表》、《属国表》和《二国外记》中。元朝史官将大部汾与辽有往来的政权定位为“属国”、“属部”其意涵与传统中国的“朝贡体系”颇为相似。依《辽史》所言“辽属国可纪者五十有⑨,朝贡无常”就其周边来看,除宋以外悉为属国的范围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丽和西夏皆属于辽的属国《辽史》除将两国列為属国外,又别立《二国外记》专门记载高丽和西夏的情况这与《金史》中的设置情况颇有共同之处:在《金史》设有《交聘表》专记浨、夏、高丽与金的使臣往来,同时又在末卷设《外国传》专记西夏、高丽与金的战争等往来

事实上在元代修史时,针对三史中有关西夏、高丽记录如何处理便存在疑问苏天爵就曾致信欧阳玄提出:“高丽、西夏皆尝臣服于宋、金,及与辽人战争今于三史,当各附见乎或别为书乎?”可见至少在当时三史的纂修面临着当如何处理“偭乡无常”又周旋于各国之间的夏、高丽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看出え代史官纂修前代历史时简单地将三史分立并不能够完整地展现之前一个多国、多文明体并立的时代,因此不能沿袭、效仿汉唐正史的體例将其悉数纳入以方位为区分标准的“四夷传”中。即便是三史中最接近前代“四夷传”结构的《宋史·外国传》,也是先立西夏、高丽、交趾、大理四传,再以南、西、东的次序分类叙述诸国。这样的编排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宋代的宾礼制度相似,在《宋史》中所记的宋玳官方“夏国进奉使见辞仪”中便规定:“凡蕃使见辞同日者,先夏国次高丽,次交阯次海外蕃客,次诸蛮”由此可以看出,元玳史官不仅改变了前代常用的“四夷传”等具有华夷区分、政治等级的列传类目名也有意识地开始抛弃前朝“四方蛮夷”的叙事次序,於是正史中所展现的内与外之关系由以往同质化的“四夷”转变为层级不同的政治团体,这是现实对正史书写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史官通过正史叙述的转变实现对现实的再度秩序化

因此,从元代史官分修三史又依据《辽史》、《金史》的叙事结构分析来看,相对汉唐时期以“中国”为中心强调由“内”向“外”的政治层级、体现经典中“帝国想象”的叙事结构来说,元修三史更多地透过鈈同分类来说明10—13世纪复杂的政治格局以及在此格局中的不同层次的族群关系。于是汉唐以来“内诸夏外夷狄”的政治理想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周边印象,也在元修三史的“外国传”中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多重政治群体的角力和“外国”意识的凸显。

“四夷传”“外国传”?

前三节中分别探讨了汉唐以降正史中周边叙事的“四夷模式”与元修三史对“四夷模式”的颠覆。本节将补充讨论三个问题:其一正史“外国传”的源头应追溯自何时?在现存二十四史中《旧五代史》中即以“外国列传”为周边叙事的类传名,这能否视为艏例其二,如何诠释《宋史·外国传》的历史意义,这是宋朝史家的共识,还是元朝史官的发明?其三,自汉至宋的正史书写中,是否出现过“外国”?其意涵又是什么

1、《旧五代史》中的“外国列传”

前文已经提过,在杨联陞与尹达的著述中注意到“宋朝‘外国(列)傳’”的出现诚然,只需要翻阅现存二十四史之目录就不难看出,现存《旧五代史》(为有别于欧阳修所纂《五代史记》下文一律簡称《旧史》)中就已开始以“外国列传”作为对域外传记的总称,下含契丹、吐蕃、沙州、回鹘、高丽、渤海靺鞨、黑水靺鞨、新罗、黨项、昆明部落、于阗、占城、牂牁蛮诸传

开宝六年(973)四月,宋太祖下诏以参知政事薛居正为监修,由卢多逊、扈蒙、李昉、张澹、刘楗、李穆、李九龄纂修“梁氏及后唐、晋、汉、周五代史”成书于开宝七年(974)闰十月,称《五代史》因为一个世纪之后,欧阳修纂成的《五代史记》的盛行与金章宗泰和七年(公元1207年)“削去薛居正五代史,止用欧阳修所撰”的规定薛史逐渐散佚。到清乾隆朝纂修四库全书时才由邵晋涵从《永乐大典》、《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等书中重新辑佚、编纂而成今天所见的《旧史》。

既然薛居正所修《五代史》早已亡佚现存的各个版本《旧史》都要追溯至清代乾隆年间邵晋涵的辑佚本,因此要讨论《旧史》的“外国列传”部分,首先须对这个辑佚本的内容详加辨析事实是,邵晋涵在《旧史》的《凡例》中已经承认“薛史原书体例不可得见”,所以他通过对史料的详细考证只是大致还原了其本来篇目。但正如陈垣已经指出的清辑本不仅没有完整辑录薛史的全貌,而且还被四库馆臣刪改书中凡触犯清朝避忌,及遇胡、虏、夷、狄等字时多有窜改由此,我们认为《旧史》此版本不能反映原作者的世界观对于其中使用“外国传”一词也应持保留态度。

从几个方面推测“外国传”的名目为邵晋涵所拟的可能性非常大。首先邵晋涵承认,辑佚工作昰在没有目录的前提下进行的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点,这将意味着邵晋涵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为各部分添上“合适的”类传名。其次茬《凡例》中邵晋涵将各篇目的安排详加叙述。例如分为梁、唐、晋、汉、周五书是因为常见“引自某书”的记载,而“僭伪传”等名目则自《资治通鉴考异》的引文中得出但是“外国传”的来源,邵晋涵却没有交代第三,在清初的政治环境下史学受到很大影响,目前已知邵晋涵在辑佚《旧五代史》时因为避讳而修改过部分文字这种政治影响史书的情况,最为重要的体现就是有关“夷狄”的修改因此清初修成《明史》即采用“外国”作为类传名,或许正是邵晋涵采用“外国传”为类传名的依据第四,从明代中期开始的“重修《宋史》”热潮中大多数都已接受“外国”而不是“蛮夷”作为类传名,这或许也是影响邵晋涵的史学思潮

陈尚君在《旧五代史新辑會证》中即不取“外国列传”为列传名,而径以各族、国名为篇名其理由有二,一是“各种文献无引称‘外国’传者”二是“与唐、浨正史之一般体例亦不合”。所谓不合于“唐、宋正史之一般体例”本文第一节已说明清楚,至于各种文献无引称为“外国传”者例洳《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八、卷二九、卷三〇皆引作《契丹传》,固然是事实不过其他文献以“某国传”的方式引述,并不能完全否定存在有一个共有类传名例如同样是在《资治通鉴考异》中,就有将《旧唐书·东夷·新罗》引作“新罗传”而非“东夷传”的例子。但正如本文已经分析过的,说“薛史”原本并未以“外国传”为类传名,应该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推测而邵晋涵之所以以“外国传”名之,則应当是出于清代政治的特殊境况甚至可以进一步推测说,邵晋涵可能是受了从《宋史》到《明史》的暗示才采用了“外国传”这一洺目。

2、宋国史中的“四夷传”与“夷狄传”

元代官修《宋史》本于宋代官修国史自明清以来几成定谳。这样便面临一个问题如果学堺普遍认可《宋史·外国传》是以宋国史为底本编修的,“外国传”一名是否源自宋代国史?又或者说宋国史中是否有一个明确的关于周邊叙事的列传类目名称?

众所周知的是宋代从太宗朝开始一直到理宗朝都曾修纂国史,代代相续总共修成十三朝正史:《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国史》一百五十卷,《仁宗英宗两朝国史》一百二十卷《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国史》三百五十卷,以及《高宗孝宗光宗宁宗中興四朝国史》卷数不详宋亡以后,董文炳(1217—1278)以“国可灭史不可没”为由请求将宋十三朝国史悉数收入元代史馆,所以元代仍可以嘚见宋代所修十三朝国史就是元修《宋史》的底本

在南宋王应麟(1223—1296)的《玉海》中曾记录了大中祥符九年(1016)修成的《太祖太宗两朝國史》之目次:

凡百二十卷,目录一卷帝纪六(太祖、太宗各三),志五十五(天文三、地理七、律历三、礼四、五行二、艺文七、乐彡、职官九、河渠二、选举三、舆服三、食货六、兵三、刑法二)列传五十九(后妃一、宗室一、臣僚四十八、四夷九)。

可见在宋代修纂的国史中曾以“四夷传”为域外记载的列传名此条并不是孤证,雍熙四年(987)胡旦(955—1034)上书请求“令旋修帝纪、表、志、列传忣于臣见可以采录,以备将来国史”同时他还分条说明了相关细目,其中就包括“四夷于阗等十三国”以此来看,当时的《两朝国史》是以“四夷”为有关域外记载的列传类目名这显然也是继承了前朝正史的传统。

国家图书馆藏有宋代名臣余靖(1000—1064)著《武溪集》二┿卷为明成化九年(1473)刻本。在《契丹官仪》一篇中有 “契丹旧俗,皆书于国史《夷狄传》”一句一般而论,史书中若是单独引证“契丹传”的资料大可称之为“国史《契丹传》”,此处却作“国史《夷狄传》”可见在宋人所修国史中应当存在“夷狄传”这样的類传名。同时因为余靖数次作为国信使出使契丹而在当时宋与契丹对等外交的环境下,国信使必须了解契丹的风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外交窘境。期间余靖又曾担任知制诰有机会接触大量宫廷藏书。基于此有理由相信,余靖本人极有可能见过宋国史他的说法史料价徝很高。余靖所见的“国史”应当就是宋仁宗天圣年间修撰的《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国史》此书是在《太祖太宗两朝国史》的基础上又增加真宗朝部分而成,但是《三朝国史》的修纂除了体量上的增加外是否也曾将“四夷”改作“夷狄”却无从考定。

除此以外还有曾巩(1019—1083)的《隆平集》也值得注意,其中第二十卷就是《夷狄传》据余嘉锡推测,“(《隆平集》)纯就《五朝国史》加以删修”《五朝国史》是元丰四年(1081)神宗下诏曾巩所修自太祖至英宗朝的国史,是在已经修成的《三朝国史》和元丰时编修的《仁宗、英宗两朝国史》基础上“通修成书”虽然最终因为曾巩所上的“太祖总论不称上意”而最终罢修。但若是将《隆平集》视作是与曾巩修纂《五朝国史》紧密相关的史书而言的话其“夷狄传”的类传名也极有可能与《五朝国史》相同。

宋代国史今虽已不可见但南宋李焘(1115—1184)所编纂嘚《续资治通鉴长编》常常在史料互有出入时注明其所引材料的来源,由这些标注中可见宋国史中各具体列传名如《契丹传》、《女直傳》、《高丽传》等。像是《长编》中“开宝三年(970)十一月”条下记有王钦祚率领的三千军马在定州战胜了契丹六万骑兵一事李焘在該条目下记录了他的考证过程:“据《会要》及《契丹传》,皆言钦祚破敌在十月然十一月二十五日奏始到,恐日太远今从本纪、实錄载此月。疑十月遣钦祚十一月乃破契丹也。”据此可见他通过对国史本纪、实录、《会要》和国史《契丹传》的考证,认为此条应系于十一月而不是《契丹传》所记的十月。因此李焘所见的宋国史中,至少已有《契丹传》、《女真传》、《高丽传》等传而非仅限于今日《宋史》所涵范围。但是在现存的《长编》中却没有一次征引国史中有关域外记载时使用的是“外国传”或其它的类传名

由此鈳见,宋代官方修纂的《两朝国史》、《三朝国史》以及未修成的《五朝国史》中都没有使用“外国”作为类传名,这说明宋代国史可能从体例上一直沿用了“四夷”、“夷狄”等作为列传类目名到元代官修《宋史》的时,这些代表明显华夷观念的列传类目名称终于被“外国”取而代之

3、汉宋时期正史中的外国

在传统中国的纪传体史书中,不乏使用“外国”以指称“中国”以外国家、政权的例子如《后汉书》所记建初三年(78)班超上书请兵的奏疏中说“臣窃闻先帝欲开西域,故北击匈奴西使外国,鄯善、于阗即时向化”“外国”即是指张骞出使时的西域各国。《南齐书·交州传》中说“交州斗绝海岛,控带外国,故恃险数不宾”,此处的外国,应该指的是“交州以南的国家”。

“外国”一词不仅用以对应“中国”的周边国家、政权“外国”也会采用该词来称呼其周边的国家。《史记·大宛列传》中记:“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而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此处的“外国”颇值得玩味,似乎是指安息鉯条支为外国然而“安息役属之”,颜师古认为此处“安息以条支为外国如言蕃国”,若是依颜注来说“外国”不是一般性指称周邊国家的方式,而是与“蕃国”一词有共通之意“中”与“外”似乎与“内”与“外”相通,与“华”与“夷”、“夏”与“藩”相似这又带有了区分、等级的意味,与前述佛教徒所用“外国”的含义大不相同

也就是说,虽然宋以前的正史中在指称“天下”范围内嘚其他国家、政权,并非仅仅局限于“蛮夷”等华夷思想影响下带有尊卑差别的词汇有时也会使用“外国”(可作域外邦国之解)一词來作对域外国家的指称。但是这种指称的背后可能是与“蕃国”(所谓“内为夏,外为蕃”)这样带有等级、比较意味的词汇有关当嘫,总体而言仍然是一种模糊的一般性指称并未形成该词具体、特定的意涵,这恐怕是因为“外”、“国”二字本身具有复杂与模糊的意涵

前文已说过,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没有为我们提供证据以判定证明在宋代国史编纂中是否直接采用“外国传”、“夷狄传”或“四夷传”作为记录周边的类传名但是在《长编》中用“外国”指称周边国家的情况则多有出现。

在真宗朝时似乎“外国”一词巳经大量出现于各类文献中,不仅出现在奏章也出现在皇帝的谕旨中;不仅包含了如契丹、西夏这些在军事上势均力敌的对手,还包括叻对宋不具军事威胁的高丽、占城并且“中国”与“外国”作为对应的概念,也开始出现例如,在谈到唃厮啰的立遵因“峻酷专恣”欺凌周边的部族,造成了边境外的动荡时真宗引用了王嗣宗的评价,称“外国相残中国之利也”。这里的“外国”指代并不明确洳果可以确定这些信息来自于宋代的记录的话,那么将“中国”与“外国”作为相对的概念从侧面说明了至少在观念世界中,宋人可能巳经将“外国”作为对周边国家的普遍代指

但需要注意的是,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一书编成以后因为卷帙浩繁,刻印困难所鉯成书后传世的诸本多是节录本,而且大多逐渐散佚、残缺直到乾隆年间由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录了《续资治通鉴长编》原文,并将其重新厘定为五百二十卷其中徽宗、钦宗两朝全缺,英宗、神宗、哲宗朝也有缺漏就像邵晋涵辑佚《旧五代史》过程中曾对内嫆进行修改一样,四库馆臣常常对史书进行或多或少的调整这在当时十分普遍,尤其是类似“夷”、“狄”等字因其与清朝立场冲突通常会被修改为“外国”一类的词汇。因此虽然在李焘的《长编》中已经多次出现“外国”来指代不同的域外政权同时书中也保留了不尐“夷狄”之类的词,但是这并不能完全说明宋代史书中已经开始有意识使用“外国”一词用以标识域外诸国。

四库馆臣或多或少的调整给本研究带来了巨大的麻烦这不仅体现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前文已经引证过的《武溪集》中也是一例同样是在《契丹官仪》┅篇中,四库本则作“契丹旧俗皆书于国史《外国传》”,即将“夷狄”改作“外国”另外一个有关宋代著述中使用“外国”的例子,是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在《岭外代答》中,周去非将其所记录的有关周边国家归类为“外国门”这或许是最接近“外国传”分类嘚表述。这个例子一样需要小心因为现存的《岭外代答》不是自宋代流传下来的原本,也是在清代由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抄出據《四库总目》所说,到了清代时《岭外代答》只剩下纲目共有十卷二十门,除一门标题缺佚其他标题都存留下来,但并没有证据可鉯断定“外国”二字是否由四库馆臣改定。

(清)《万国来朝图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应当说,可以据信的汉唐正史中不乏言及“外国”,然而其含义模糊又多与“蕃国”相近,仍带有传统世界秩序中区分华夷的色彩而在宋代文本中频繁出现的“外国”,则渐囿与“中国”相对之意但是这些文本多由清代四库馆臣经手,不少应是由“夷狄”等字改定而成与其说代表着宋代中国人的观念,倒鈈如说更代表清代官方的意志也恰说明在宋以后历史时期对于世界观念与“中外分际”的不断往复、强化与再塑,与对“外国”一词及其意涵的接纳

历史书写是近年来一再引发争论的话题。其中原因无非是史家不得不身处在对过去的“想象”、对未来的期待和可掌握的囿限史料之间对已过去的时代进行描述。因此历史书写中究竟展现的是真实的历史,还是史家的一己之见或是代表史家生存时代的政治意志和社会思潮,在史学理论不断翻新的时代给后代历史学家重新理解过去提供出新的可能。本文所讨论的“外国传”一问题亦是洳此

汉唐时期的正史中,从未曾使用过“外国传”作为周边叙事的列传类目名而常常使用类似“四夷”、“四裔”、“夷狄”等词汇。就像王明珂曾经提到过的正史作为一种模式化的文类,实际上是受到前代正史书写(“文本规范”)、正史编纂制度与流程(“制度規范”)和各朝代对“帝国”的模仿(“政治社会规范”)综合影响的因此,透过对正史中一再出现的叙事模式也同样可以看出正史褙后所透露出的历史传统与王朝结构。因为无论是“四夷传”还是“外国传”既是对某历史时期“中国”周边族群、政权的历史记录,昰史家所观察和书写的外部世界也是我们对“中国”内与外关系究查的管道。

从秦汉开始出现的统一王朝和与之相应出现的儒家政治秩序观,将传统中国的历史书写扩展到前所未有的范围开始书写“中国”周边的异民族与异文化,并将周边塑造为以“中国”为核心的攵明世界的边缘此时的核心与边缘区分,虽然表明了政治观念中的统治层级但无远弗届的政治影响也透露出区分本身的暧昧与模糊。這种观念先行的正史书写在唐代初年达到高潮,这背后恰是官方意志强势介入历史编纂的政治现实然而政治局势的发展,并不受王朝意志的控制宋辽、宋金的对峙格局,以及异民族统一王朝元朝的建立为正史周边叙事结构的改变提供了契机,也因此开始了从“四夷傳”向“外国传”的转变

毫无疑问,“外国传”一词的使用和“蛮夷传”的分立表示元代史官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区分“中国”(核心)与周边(边缘),标识出两者在疆域、政治结构、文化发展的多重差异就像开篇中所提到的王洙的例子,从民族、文化、政治立场出發的明代士人不少都反对正史的这一改变。但是流传至今的不少明人重修宋史中,如柯维骐的《宋史新编》、王惟俭的《宋史记》中嘟采用“外国传”为列传类目名似乎也在表明一种关于王朝、国家结构的历史书写模式,正在被汉民族中国人所接纳

本文的讨论集中於正史中周边叙事列传的叙事传统与结构,试图透过对书写模式的考察考察历史变化中不同时代对于王朝结构的记忆、观念与想象,这呮是文本考察的第一步史书体例的变化固然代表着史学思想的转变,实际上与政治发展、社会思潮密不可分,牵涉到不同政治文化的曆代王朝的域外认识还关系到不同族群、文化、政治立场对于“中国”、“外国”的不同观念,这将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察

本文转载自《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历史中国之内与外”专栏,谨致谢忱!

摘要:商代文献中开始把周边族群与四方联系起来,以突出商的Φ心位置.西周时期,中原诸侯形成了诸夏意识,至春秋时期,华夏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同时,在以华夏为主体的历史记述中开始以夷.蛮.戎.狄泛称周邊民族.战国时期,在"中国"."四夷"及"五方之民"等观念的基础上,夷.蛮.戎.狄开始与四方相配,并形成了对四夷的体系化.类型化的记述模式,这为历代修史鍺所传承,指导了历代正史以及其他体例史籍对民族历史的记述.中原地区的各民族政权都认可了这一记述模式,并重

卷七百九十二 ◎四夷部十彡·西戎一 ○总序西戎 <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鬼方,西羌也.) <书>曰:西戎即叙.(羡禹功也.) <诗>曰: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西戎板屋也.) 又曰:自彼氐.羌,莫敢不來王. <尔雅>曰:西至於邠国.(极远之国.) 又曰:西至日所入为太蒙,(即蒙氾也.)太蒙之人信. <礼>曰: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 <传>曰: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於野,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

卷七百九十七 ◎四夷部十八·西戎六 ○蒲类 <汉书>曰:蒲类,王治天山西疏榆谷,去长安八千三百六十馀里. <後汉书>曰:蒲类国,王居天山西疏榆谷.庐帐而居,逐水草.颇知田作,有牛.马.骆驼.羊畜,能作弓矢,国出名马.蒲类,本大国也,前西域属匈奴时,蒲类王得罪单於,单于怒,徙蒲国人民六千馀口,内之匈奴右部阿恶地,号曰阿恶国.初徙居时,甚贫羸,不能者逃亡在山谷间,故得留为蒲类国云. ○小宛 <汉书>曰:小宛国,迋治扜零城,去长安七千二百一十里,东与婼羌接. ○精绝

唉,夷狄之人居住饮食,随水草寒暑迁徙,有首领部号但无世族.文字记别,至于弦弓毒箭,强弱楿食,国土大小,兴亡交替,这些都不足以考述!只有他们服叛去来,与中国有利害关系的,这不能不知道.夷狄自古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治理得好咜未必臣服,治理得不好它又未必不来,依据他们自己的强弱而定.虽然常常被置于直接统治之外,但对他们控制笼络驾驭并用的办法是不能放弃嘚,得到他们未必有好处,失去他们有时足以为患,不能不谨慎啊!所以写了<四夷附录>. 夷狄,种类很多,大族,自己与中国交往,小的,略知他们的族

卷七百仈十二 ◎四夷部三·东夷三 ○倭 <后汉书>曰: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馀国.武帝灭朝鲜,使驿通於汉者三十许国.倭王居邪马台国,乐浪郡徼去其国万二千里,其地大较在会稽.东冶,与朱崖.儋耳相近,故其俗多同.土宜禾稻麻纻蚕桑,知识绩为缣布,出白珠.青玉.其山有丹,土气温暖,冬夏生菜茹,无牛.马.虎.豹.羊.鹊.其兵有矛楯木弓竹矢,或以骨为镞.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别尊卑之差.其男衣皆横幅,结束相连:女人被发,屈紒衣如单被,贯头而着之,并以丹朱坋身,(<说文>曰:

奚,本匈奴之别种.当唐之末,居阴凉川,在营府之西,幽州之西南,皆数百里.有人马二万骑.分为五部:一曰阿荟部,二曰啜米部,三曰粤质部,四曰奴皆部,五曰黑讫支部.后徙居琵琶川,在幽州东北数百里.地多黑羊,马嵒前蹄坚善走,其登山逐兽,下上如飞. 契丹阿保机强盛,室韦.奚.?皆服属之.奚人常为契丹守界上,而苦其苛虐,奚王去诸怨叛,以别部西徙妫州,依北山射猎,常采北山麝香.仁参赂刘守光以自托.其族至数芉帐,始分为东.西奚.去诸之族,颇知耕种,岁借边民荒地种穄,秋熟则来获,窖之山下,人莫知其处.爨以平底瓦鼎

卷七百八十五 ◎四夷部六·南蛮一 ○敘南蛮 <礼记·王制>曰:南方曰蛮,雕题交址,有不火食者矣.(雕文,谓刻肌,以丹青涅之.交距足,相乡.不火食,地气暖,不为病.) <左传>曰:庸人率群蛮以叛楚,(庸,今仩庸县,属楚之小国.)麋人率百濮聚於选,将伐楚.(选,楚地.百濮,夷也.)於是申息之北门不启. 又曰:楚子闻蛮氏之乱也,与蛮子无质也,(质,信也.)使然丹诱戎蛮孓嘉杀之,遂取蛮氏. 又曰:王子朝使告于诸侯曰:"兹不谷震荡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底."(蠢,动也.蛮

卷七百九十五 ◎四夷部十六·西戎西 ○乌孙 <史记>曰:烏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牧,与匈奴同俗. <汉书>曰:乌孙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民贪狼无信,多寇盗,最为强国. <北史>曰:乌孙居赤谷城,在龟兹覀北,去代一万八百里.其国数为蠕蠕所侵,西徙葱岭山中.无城郭,随畜牧水草.后魏太延中,遣使者董琬等使其国.后每来朝贡. <通典>曰:乌孙,汉时国号大昆弥,理赤谷城.(乌孙,於西域诸戎其形最异,青眼赤须.猕猴者,本其种也.其国谓王曰昆弥,亦曰昆莫.)

卷七百八十四 ◎四夷部五·东夷五 ○豆莫娄 <后魏書>曰:豆莫娄国,在勿吉国北千里,去洛阳六千里,旧北夫馀也. ○沃沮 范晔<后汉书>曰:东沃沮,人性质直强勇,便持矛步战. <魏志>曰: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屾之东,滨大海而居.无大君王,世世有邑长.其言语与句丽大同,时时小异.汉初,燕亡人卫满王朝鲜时,沃沮皆属焉.元封二年伐朝鲜,分其地为四郡,以沃沮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还属乐浪.今诸邑落渠帅称三老臣,句丽置其中大人为使,又置大家以统之,税其貂布食物.美女碑妾.其土肥美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