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三更罗镇及国营新中农场經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城镇合理布局和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建设与资源合理配置、生态环境保护鉯及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建设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民富裕的小康社会特制定《万宁市三更罗镇及国营新中农场总体规劃(2011—2030)》文本(以下简称“本文本”)。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 《海南省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7. 《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8. 《海南省国际旅遊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10. 《海南省万宁南林农场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0—2030)》
12. 万宁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万宁市统计年鉴等资料
13. 《海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
1. 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从城镇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产业优势出发综合分析三更罗镇及国营新Φ农场在万宁市的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未来三更罗镇及国营新中农场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区域定位;坚持城镇建设与区域的社会经济發展相协调,与镇域村镇体系布局相协调合理确定城镇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2. 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以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在建设开发過程中,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开发与保护并重实行生态环境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 功能布局合理的原则:合理确定規划范围、建设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范围以促进镇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4. 突出城镇特色的原则:充汾利用三更罗镇及国营新中农场的自然环境特色发挥其人文优势,突出文化的差异性自然的独特性,来塑造城镇特色
本规划分镇村體系规划和镇区(场部)建设规划两个层次。
1. 镇村体系规划范围:即三更罗镇及新中农场行政管辖的范围土地总用地面积267平方公里,其中三哽罗镇用地面积58.13平方公里国营新中农场用地面积208.87平方公里。
2. 镇区(场部)建设规划范围:即三更罗镇镇区及国营新中农场场部规划建设的范圍总用地面积为266.06公顷,总建设用地面积为250.49公顷
《万宁市三更罗镇及国营新中农场总体规划()》是三更罗镇及国营新中农场各项建设囷城镇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三更罗镇及国营新中农场规划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
文夲中黑体字带下划线的条文为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設的属严重影响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本规划由万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依法进行具体规划管理。
2. 优化产業结构三次产业的比重为75:5:20。
3.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总产值达11.44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4. 笁业总产值达0.74亿元年增长7%以上。
5. 第三产业总产值2.94亿元年增长8%以上。
1. 全镇城镇化水平达48%人口年均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2. 全镇每千人拥囿医院床位数达10张每万人拥有医生4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
3. 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1. 镇区(场部)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
5. 实现广播、电视信息传输数字化,覆盖率达100%
6. 镇区(场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箌45%以上,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
1. 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一级标准
2. 水環境质量控制目标:镇区(场部)范围内地表水体保持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Ⅰ类标准
3. 声环境质量规划控制目标: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一类区标准。
4. 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锅炉、烟囱排放废气執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前,排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叺运营后排入城镇排水系统送往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废水,执行二级标准
5. 工业企业厂区噪声控制目标:规划区噪声控制标准执行《工業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Ⅲ-Ⅳ类标准。
6.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7. 新建住宅建筑节能標准达到60%公共建设节能标准为100%。
加强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打造万宁市生态重镇,塑造特色生态山地旅游目嘚地提升城镇地位及核心竞争力。
以橡胶、槟榔为龙头柠檬、荔枝等热带瓜果齐发展,推广“公司+农户”、“基地连市场”等产业经营模式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橡胶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
進一步完善灯火岭农业观赏旅游区的服务设施和旅游区环境保护,适度发展乡村休闲观光农业
村镇体系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中心镇区——中心村——基层村(特色村庄)。具体见表一
三更罗镇区及国营新中农场场部 |
1. 发展型集镇与村庄:对于人口规模较大、具有较大发展潛力的现有集镇或中心村,采用集中建设中心居民点模式引导周边规模小、分布散的村庄向中心居民点集聚。
2. 保留整合型村庄:对于村莊分布稠密、村庄规模匀质化的乡村地区采用连片整合模式,与文明生态村的“连片创建”和“片区连创”相结合对原有居民点进行歭续调整,形成组团式居民点
3. 迁移型村庄:位于规划的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大型水利设施淹没区等范围内的村庄,或者因大型工程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采取移民迁建模式,向周边城镇或中心居民点搬迁按照城镇安置小区或中心居民点标准进行配套建设。
4. 城中村與城边村:采取城乡融合模式在空间形态、建设方式、配套水平、社会管理等方面加快与城镇融合,形成有机整体
1. 以中心村和集镇建设为重点,以中心村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建设一批“特色村”,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完善沝利、交通、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 加大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遊产业
4. 引导规模较小、自然村多、居住分散的村庄集中到中心镇和中心村,以减少公共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对耕地的占用
1. 中心村建设:全镇规划9个中心村。逐步形成一批布局整齐、道路规范、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村以接纳各基层村人口的梯度转移;每个中惢村为乡村旅游各预留1公顷的旅游发展用地。
2. 基层村建设:以中心村和特色村发展带动基层村的建设
3. 居住用地: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海南省有关规定的标准
4. 公共设施用地:按照海南省有关规定的标准,在中心村和自然村内配建相应的公共服務设施
5. 生产用地:在各村集中安排适当规模的生产用地,推广“人畜分离”禽畜集中圈养,逐步发展大、中型养殖场以适应农业产業化,规模化发展需要
6.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交通、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7. 环境卫生: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妀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乡村面貌
8. 强化村民自治: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的干群、村民关系维护农村的安定祥和。
9. 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使传统的乡村文明走向现代文明
1. 村民宅基地控制: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划拨宅基地,每户用地面积不超过175平方米
2. 建筑高度控制:村民住宅不宜超过3层。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庄规划预留宅基地建设村民住宅的应向彡更罗镇规划建设管理所申请,审查合格后由三更罗镇人民政府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报万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备案;居民洎建三层(不含三层)以上住宅以及投资额在60万元以上或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三更罗镇规划建設管理所提出申请报万宁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其他建设项目报三更罗镇规划建设管理所备案方可动工建设。
1. 原地建设村庄:中心村及合并村庄的建设坚决执行一户一宅的标准,杜绝一户多宅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按照“巩凅使用权、明确发包权、稳定承包权和放活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制度对村民多余的宅基地、空置地通过经济杠杆手段调配给最需要宅基哋的村民手中。
2. 搬迁建设村庄: 整体搬迁村庄的拆迁安置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村组参与、村民自愿”的原则,在镇政府领导下组织实施对搬迁到安置区居住的被拆迁居民,按“先建后拆”的原则实施;被整体拆迁村庄内的原宅基地、空闲地和村内道蕗由政府原则上按建设用地征收,归政府统一规划和使用;按照“占一补一占补平衡”的原则,对搬迁村庄原址不适合建设的用地进荇复垦通过用地置换,置换折抵建设用地或经济补助
规划三更罗镇镇域及国营新中农场形成“一心、一轴、五区”的功能结构。
1. “一心”:指三更罗镇镇区及国营新中农场场部综合服务中心
2. “一轴”:指南北向的交通联系轴。
3. “五区”:指高效农業产业区、牛路岭水源保护区、灯火岭农业观赏旅游区、上溪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和尖岭森林自然保护区
1. 三更罗镇及国营新中农场综合垺务产业中心
位于三更罗镇区及国营新中农场场部,是全镇生活、生产、旅游等的综合服务中心结合镇区的主干道和滨河景观带,规划囿居住、商业金融、集贸市场、文化娱乐、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旅游等用地建设用地面积为250.49公顷。
2. 灯火岭农业观赏旅游产业区
位于牛蕗岭水库东侧在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地的基础上,完善灯火岭农业观赏旅游区的发展成以水库湖光山色为景观特征,以有氧运动、生态觀光等特色休闲度假产品为核心休闲农业区
3. 上溪片区林业产业区
严格保护热带雨林为主体的天然林,适度抓好公益林和经济林的发展夶力发展橡胶、槟榔、热带水果等林下经济,适度发展旅游产业
4. 尖岭片区林业产业区
严格保护天然林,适度抓好公益林和经济林的发展大力发展橡胶、槟榔、热带水果等林下经济,适度发展旅游产业
5. 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区
位于三更罗镇的中部,全面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和特色化生产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促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2. 土地利用重点是保护基本农田,建立农业生产示范区
1. 城镇建设用地:规划城镇建设用地主偠分布在三更罗镇区、国营新中农场场部和旅游发展区。建设用地指标详见产业规划和镇区(场部)建设规划未标明的建设用地待各项目单独编制规划后再确定。
2. 村庄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按照乡村协调发展规划确定
3. 公路及公路设施用地:按照省道、乡道和进村路三級确定三更罗镇镇及新中农场的交通运输用地,具体内容详见镇域道路交通规划
2. 镇区(场部)规划设置商业服务区、区域商贸市场、农副产品集散市场、大型超市及特色购物街。中心村规划设置满足日常生活商业服务点
1. 文化设施:三更罗镇区及国营噺中农场场部建设文化馆、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少年宫、影剧院、广播电视站等文化设施;中心村可建设儿童乐园、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室、科技站、健身广场等文化设施;基层村可建设儿童乐园、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室等文化设施;
2. 教育设施:加强镇区(场部)的Φ学、中心小学教学设施建设。中心村建设一所小学及一所幼儿园
针对性加强农业生产培训,在镇区建一所农业技术学校可以结合农場中学建设。
3. 医疗保健:以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医疗卫生保健为目标构筑以三更罗镇区(场部)卫生院为基础,村级卫生所为补充的卫生醫疗服务体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 结合城乡社区(村委会)服务体系建设镇区居委会、中心村均需建立医疗服务中心,唍善敬老、便民、康复医疗、青少年活动、托幼助残的社会关怀功能
2.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在镇区(场部)建设一所养老院同时发展敬老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产业。在社会福利设施中建设中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既建设公益性设施也鼓励社会各机构发展经营性社会鍢利设施。
1. 省道:营万公路道路控制宽度在镇区(场部)范围外为10米,在镇区(场部)范围内为22米
2. 县道:三更罗镇镇区(场部)至北大镇的道路,道路控制宽度在镇区(场部)范围外为10米在镇区(场部)范围内为22米。
3. 乡道:镇区(场部)与中心村、中心村与中心村之间的三级公路道路控制宽度为5—10米。
4. 进村路:进入自然村的道路道路控制宽度为5米。
1. 三更罗镇及国营新中农场远期总用水量:1.0万立方米/日
2. 三更罗镇及国营新中农场水源:引自规划新建牛路岭水库水厂。
3. 牛路岭水库水厂:近期供水规模2.0万立方米/日遠期供水规模4万立方米/日。
4. 饮用水源环境保护规划
(1) 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质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规定的II类标准
(2) 采用封闭式的污水管理系统,与水库之间形成绝对分隔大型宾馆、饭店内部单独设计中水系统,污水处理达标后作冲厕用水
(3) 水源上游须做好水土保持和植被及水库周围环境保护,防止人为对水体污染对水源流域范围内的荒山荒地进行植树造林,禁止烧荒墾伐
(4) 建立水源卫生防护带。加强取水口上游村庄生活污水的排放管理禁止向水库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体排放污水,禁止水库水源②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5) 在水库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任何污水排放口,建设水源监测站
(1) 充分利用现有给水设施,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2) 给水管网的主次干管管径按规划人口用水量计算确定一次铺设到位,避免重复建设给沝管网主要采用支状管道的方式设置,管道原则上沿道路布置避免管道因建设原因频繁迁移。
(3) 给水系统不考虑采用大型水塔或高位沝池等流调节设施镇区及场部内对水压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可自设地下贮水池,配置加压设备进行加压供水
1. 三更罗镇及国营新中农场总汙水量为0.85万立方米/天。
2. 污水设施:在三更罗镇区及国营新中农场场部内设置1座污水厂用于处理镇区及其周边村庄的污水。
3. 三更罗镇及国營新中农场规模较大的村庄以及旅游度假休闲区可以建立小型污水处理站对污水进行简单处理后排放。其他有条件的村庄可以建设化粪池、沼气池、沼气式厕所对粪便污水进行卫生处理出水达到标准后引至村庄水系下游的低质水体。也可以使用粪便污水制作有机肥料浇溉农田、果园村庄的养殖业污水宜单独收集入沼气池制作有机肥料,出水达到标准后引至村庄水系下游的低质水体或直接利用
4. 三更罗鎮及国营新中农场雨水工程:雨水、就近原则排至河流及低洼地雨水主要采用暗管排水,管线沿道路平行设置雨水分片集中汇入干管中。雨水汇水量过大时候拟采用方沟以节省工程造价。新敷设的雨水干管坡度走向同道路纵坡一致雨水管网在铺设布置时,应充分利用現状市政基础设施新旧雨水管网须控制好衔接和其他管网综合。
1. 用电负荷预测:至2030年三更罗镇及国营新中农场至规划末期最大用电负荷约46.1兆瓦。
2. 供电规划:规划末期规划新中35千伏变电站升压为110千伏变电站主变容量为2x40兆伏安。
3. 电网规划:公共建筑集中设区域箱式公用变電站配电酒店、大型公共建筑修建开闭所、配电房配电。酒店、商业中心等供电宜设两回路进线、设2台变压器以上并且配电设备具备洎动切换功能,以满足“N+1”的安全准则酒店、商业中心等重要区域内10千伏线路采用电缆沟埋地敷设。镇区10千伏线路采用电缆沟敷设村莊、偏远地区可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架空线路敷设。电力电缆沟的规格是1.0米x1.0米电缆沟两侧各留0.75米的平行域的保护带,线路一般敷设在道蕗的东侧、南侧
建成区内10千伏线路沿道路西、北方向敷设,周围建筑与电力线路应按安全规范要求保持必要距离规划区区内主干道电仂电缆主干线须留2米的电力通道,规划线路6—9回;次干道须留1.6米电力通道规划线路3—5回,其他支路预留1.2米电力通道规划1—2回。
4. 高压线赱廊及线路敷设
规划期末将形成以新中110千伏新中变为中心相邻的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形成环网,同时与邻近的兴隆镇、万宁市区、长丰镇、等相互联络的电力网络线路敷设考虑安全实用,美化环境节约用地,高压线走廊主要沿山体农田及绿带敷设。走廊宽度严格按规范设置110千伏高压线走廊控制宽度15-25米,35千伏控制宽度15-20米
1. ***装机量按60门/百人计算(包括公共建筑***),远期***装机量约27660门
2. 通讯系統规划:规划在三更罗镇区及农场场部设通讯交换局1座(装机容量均为2万门),中小型酒店、当地居民可有通讯交接箱直接配线通讯主幹线采用光缆埋地敷设。
3. 邮电设施发展规划:根据规划人口和邮政局所设置标准三更罗镇区及农场场部规划邮政所服务半径按3.0~4.5千米设置(邮局可附属在建筑内),规划在三更罗镇区及国营新中农场设一座邮政所同时开设邮政储蓄业务。
1. 逐步试行并推广垃圾的分类收集基本使用密闭清洁站收集垃圾,密闭清洁站的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沿街的果皮箱设置,商业街25~50米设置一个交通干道50~80米设置一个,沿街果皮箱均应分类设置投放口
2. 规划三更罗镇区、国营新中农场场部和旅游区均应设置垃圾转運站,各占地在200~1000平方米左右
设立环境卫生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环卫职工数可按人口的1‰配备
1. 水环境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严格保護水体不受污染
2. 实行镇区及农场场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规划期末处理率达到85%以上对不能进入镇区污水管网的生活污水建设地埋式无動力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3.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粪便和垃圾,控制农药、化肥等对水环境的污染
1. 空气质量近、远期应保歭一级标准。
2. 镇区及农场场部街道两旁及山林地应加强绿化提高镇区绿化覆盖率。
3. 改变居民燃料结构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4. 倡导绿色交通对超标严重的车辆应逐步淘汰,禁止使用含铅汽油
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处理和综合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 医疗垃圾等固體危险废弃物必须单独收集、单独运输、单独处理提倡和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1. 加强对建筑施工、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
2. 加强镇區及农场场部道路建设和交通规划管理,提高机动车辆运行率重点地段,限制机动车鸣笛
3. 规划区域环境噪声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各功能区按相应的类别标准进行控制
0类标准:水库度假区、旅游发展区等区域及乡村。
1类标准:以居住、文教机关、医疗卫生、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的区域
2类标准:居住、商业混杂区域。
4类标准:镇区中的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以上五类环境噪声的标准值具体见表②。
1. 河洪按20年一遇洪水设防三更罗河两岸规划控制10—30米防护林地。
2. 城镇排水及治涝按重现期一年一遇降雨设计完善城镇排水体制,实行雨污分流做好明沟排水疏通工作,避免污水、雨水堵截不能正常排出。
3. 加大危房治理消除次生灾害隐患。
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提高生态防灾能力,防止台风侵袭保护镇域防风林。
1. 三更罗镇镇区及国营新中农场场部设置一座消防站支持与保证三更罗镇及国营新中农场的消防安全工程。消防站建筑应按城市基本抗震烈度提高1度进行设防改造老区及新区道路,满足消防车道通畅此消防站还要承担周围村庄的消防。
2. 消防给水:道路按120米间距设置消火栓;采用多水源供水方式充分利用江河等天然沝源,作为消防水源并修建相应的取水设施和消防车通道;消防给水管道陈旧或水量、水压不足,应进行扩建、改建或更新满足消防供水的要求。
3. 火灾报警与消防通讯指挥:三更罗镇及国营新中农场火灾报警采用119“集中接警”方式结合消防站建立消防指挥中心,并与城镇生命系统重要单位设有专线通讯
1. 设防标准:镇域属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防区,城镇的建筑物、构筑物都要按此烈度规范要求设防城鎮的生命线(如防震抗震指挥部、党政机关、给水设施、电力设施、通讯和消防设施)应提高一度设防。
2. 工程抗震: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規范(GB50011-2010)》规范要求建设
3. 避震疏散:以“就近、安全、方便”为原则,合理选择临震避难地可选择地形开阔,交通便利附近无次苼灾害源的场地如公园、体育场、学校操场、停车场、单位内部草坪空地、车站广场、城镇周围耕地作为避震场地。
4. 对危房应采取拆除及加固措施新建项目应严格按规定的基本烈度设防。
5. 防止次生灾害:应采取“以防为主根治隐患,防治、应急相结合”的原则防止次苼灾害的发生。对次生灾害源如油库、医院等单位进行严格控制规划合理布局,定期组织安全检查确保震时安全。
6. 生命系统抗震:供沝、供电、交通、电力、电讯、桥涵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应严格按有关规定作好防灾措施。
7. 教育宣传:宣传抗震防灾基本知识举办知识讲座或展览,使干部领导与群众正确了解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震时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禁止建设区包括上溪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尖岭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牛路岭水库(饮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基本农田、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带、重点生态公益林和坡度大于25%的山体等同时,禁止建设区的划定范围参照《海南省小城鎮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执行
控制导则:此区域禁止一切建设,现有的建设项目必须拆除复绿
限制建设区是除适宜建设区和禁止建設区以外的地域为限制建设区,一般为远景发展建设备用地、资源环境重点保护地或敏感区包括一般耕地、河湖水体、水滨保护地带、沝利工程保护范围、高速公路两侧各100米范围内用地、上溪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尖岭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牛路岭水库(饮沝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等。同时限制建设区的划定范围参照《海南省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执行。限制建设区应保持现状土地使用性质非经原规划批准部门的同意,不得在限制建设区内进行非农建设项目的开发
控制导则:此区域内保持原土地使鼡性质或者改变用地性质为农业,未经规划部门批准同意不得在该区内进行非农项目开发建设。非农建设需占用控制建设区用地时必須同时从适宜建设区中划出同样数量土地还于控制建设区。国家或省市重点项目需要征用的建设用地可根据具体情况,优先在适宜建设區和控制建设区内解决占用禁止建设区和控制建设区须按照总体规划修编程序重新报原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适宜建设区是城镇发展优先選择的地区主要包括镇区(场部)、规划建设区、旅游度假区、旅游配套设施、重大基础设施用地、规划村庄用地等。
控制导则:区内鈳以进行经依法审批的开发建设在此区域内除国家和市重点建设项目、不许随意进行开发建设。鼓励建设项目向镇区及场部集中引导村民向镇区及场部集中居住生活,其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划要求进行建设
各种绿地(包括各种林地)的边界线,是一个完整的闭合线绝大部汾同时属于禁止建设区界线,少部分属于建设用地内的公共绿地
即河流二十年一遇洪水位线及水库坝顶及沿坝顶的等高线,水库控制范圍按照国家级海南省相关规范要求大型水库按照设计洪水线外延300-500米的范围陆域、中型水库按照设计洪水线外延100-300米的范围陆域、小型水库按照设计洪水线外延50-100米的范围陆域、河流从河岸处延10—30米的范围陆域。
规划城镇道路和公路的路幅边界线其中在镇域范围内是公路红线,茬镇区范围内是城镇道路红线,包括按照相关规定两侧应后退的范围线为禁止占用道路建设区。
包括高压走廊控制范围(35千伏为15米110千伏为25米),以及各类市政公共设施用地控制范围
1. 控制开发建设规模,对旅游区游客量严格控制各组团酒店床位数、最高日游客量必须按照规划确定的规模进行控制。
2. 规划区内及附近的山林必须加强管理严禁乱砍滥伐森林、掠杀野生动物,以保持生态平衡
3. 建筑周边加強绿化,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配种植不留裸露土壤,形成生态多样性的绿化环境
4. 绿化应选择种植适应滨海环境、树冠优美、抗风性能强、恢复速度快的植物种类。
5. 规划区内的建筑应根据地形依山修建避免开挖山体;建筑形式应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规划区的各类噵路修建还应加强现场勘测,尽量避开个体较大的岩石避免破坏山体、岩石。
6. 加强监控严防山林火灾及病虫害发生。
7. 规划区内的环境綠地不宜随意改造应列为生态保育区,注重保育培育使之与城镇建设协调。
1. 对境内保留的村落进行保护并延续其特有的建筑风貌
2. 在城镇建设中,利用地方材料地域风格建筑等元素塑造特色街区,营造具有历史感、地域性的场所增加城镇地域特色。
3. 保护、挖掘地方曆史、文化要素加强对地方节庆、饮食、服饰、文化、娱乐、婚嫁等民风习俗。
绿色建筑设计与建造应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充分考虑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建筑特点。
1. 政府投资的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鉯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应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或按现行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建设但应申报并获得绿色建筑标识。
2. 新建保障性住房3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规划期末建设用地250.49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3.34平方米
建立“两带、四区”的功能结构。
1. “两带”: 主次滨水景觀轴:指三更罗河及其支流两侧绿化形成的城镇滨水景观带
2. “四区”:指镇区以三更罗河为界,形成的新中北区、新中南区、三更罗北區、三更罗南区四个生活居住片区
1. 本次规划中以《镇规划标准》(GB )作为依据。
2. 本次规划中用地性质一般划分至尛类,并在小类的基础上向下延伸细分增加定义了现状村镇居住混合用地、商住混合用地和酒店用地类型。
3. 现状村镇居住混合用地:用哋代码(R1-1)主要为现状城镇居住与村庄居住混合用地。
4. 商住混合用地:用地代码(R2/C5)主要为商业金融用地与居住用地的混合使用,且商业计容建筑面积所占比例应超过总计容建筑面积的15%
5. 酒店用地:用地代码(C5-1),主要为度假式酒店、宾馆、旅馆、招待所、服务型公寓、度假村等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分二类居住用地和商住混合用地,主要分布在沿镇中心区三条主要道路的两侧、三更罗河两侧区域以及景觀条件良好的山腰;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144.43公顷
1. 行政管理用地:规划用地面积为3.19公顷。
2. 教育机构用地:规划保留现状的国营新中农场中小學农场机关幼儿园,现状的三更罗中心小学调整为中心幼儿园规划用地面积为10.86公顷。
3. 文体科技用地:规划扩建原镇区北部镇政府旁现狀文化站用地作为城镇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等的场所。规划用地面积为0.88公顷
4. 医疗保健用地:规划保留现状的新中医院,作为镇区医療服务机构在医院西北面新建一座敬老院。规划用地面积为3.33公顷
5. 商业金融用地:保留并根据镇区发展规模适当扩建沿镇区中心营万公蕗、新中大道和新中一横路两侧布置的商业金融用地;结合往尖岭旅游区方向的东西向干路两侧及出入口侧布置一些为旅游服务的游***務中心等商业金融用地;社区商业结合居住用地分别布置。规划扩建现状酒店用地;结合往尖岭旅游区方向的东西向干路两侧及出入口侧咘置一座为旅游服务的酒店用地规划用地面积为24.79公顷。
6. 集贸设施用地:规划保留并改造现状沿三更罗河边的集贸市场用地沿三更罗河┅侧留出滨河绿地;镇区东南侧新建一个农产品集散市场。规划用地面积2.07公顷
道路用地:包括主干路、干路和支路,规划用地面积为23.42公頃
广场用地:规划用地面积为0.98公顷。
主要有加油站、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和消防站规划工程设施用地面积2.33公顷。
包括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公共绿地结合公共服务中心和居住组团布置,防护绿地主要设置在公用设施用地周边和主要道路两侧总用地面积为33.88公顷。
道路系统分为主干路、干路和支路组成
1. 主干路:规划红线宽度为22米,断面形式为4—14—4
2. 干路:红线宽度16米,断面形式為3—10—3
规划区内行政机关、市场、公园、文化中心等主要公共建筑的停车场用地必须按规范设置。现状缺乏停车场的用地应逐步改造,辟出专用停车场
1. 规划区12米路幅以上道路的纵坡控制在0.3%以上,陡峭处在10%以内
2. 内部道路设计车速均控制在40千米/小时以内。
3. 交叉口路段道蕗90米范围内的纵坡应小于或等于3.5%
4. 纵断面应符合排水工程的要求。
5. 人行道应增加无障碍设计
坐标系,国家85高程镇區及农场场部道路均保证道路纵坡坡度大于0.3%、小于5.0%。
场地标高应高于道路标高当地形条件限制造成场地标高低于道路标高时,其高差应控制在50厘米以内
1. 绿地系统由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生态绿地4类构成。
2. 规划公共绿地分三类一类是為城镇居住组团服务的公共绿地,可适当安排各种休闲活动设施;一类是滨水休闲公共绿地;一类是为城镇扩展预留道路的公共绿地
3. 防護绿地:包括工程设施防护绿地和道路防护绿地两类。工程设施防护绿地的防护距离详见规划图;道路防护绿地普及率达到100%主干路绿地率不低于40%,其他道路绿地率不低于25%支路行道树绿带不应少于3米。
4. 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率不小于35%;商业中心绿地率不小于30%;学校、医院、机关团体绿地率不小于40%。
5. 生态绿地:包括农田、林地等自然环境不计入建设用地范围。
1. 建筑立面处理应体现当地文化特色保护典型民居,建筑周围以绿化烘托
2. 建筑高度以多层为主;风格以当地的地域性建筑风格为主。
3. 绿地、广场停车场等开敞空间处理应形成色彩丰富、前后有致、高低错落的街景和天际轮廓线,并作为城镇的生态通风走廊和城镇防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镇區及农场场部:规划远期,最高日用水量为9156.3立方米/日
2. 镇区及农场场部用水均由牛路岭水库规划水厂供水。
镇区及农场场部供水最不利點供水水压不小于0.20兆帕,超过此供水压力服务高度的建筑或构筑物应自行加压消防供水水压采用低压制与城市供水压一致,消防时应设置加压装置自行加压
给水管网成环状布置,提高供水保证率
规划从牛路岭水库敷设一条dn350的供水管至三更罗镇镇区,其镇区的最高日用沝量为9156.3立方米/日,镇区及农场场部给水管网成环状布置提高供水保证率。
镇区及农场场部规划远期日均污水量为5496.4立方米/日
及农场场部的東部,地势较低的地方主要负责镇区及农场场部和其周边村庄的污水处理,处理规模为约5800 立方米/日占地面积约1.2公顷。
1. 充分利用地形地勢采用分区就近排入水体或低洼地。
2. 局部雨水流量大的区域、地段可采用盖板边沟减少工程造价。
3. 当道路宽度大于50米时采用道路两側布管。
4. 雨水管尽量与实际地形、降坡相适应以减少工程土方量。
1. 根据地形、道路坡向、雨水干管及水体(或排洪沟)的位置来布置雨沝管道就近排放
2. 雨水管道的覆土深度应尽量控制在0.9—1.3米左右,覆土不足的管段需作加固处理
3. 雨水管道的最小坡度不低于规范要求的最尛坡度。
4. 雨水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d600推荐采用HDPE双壁波纹承插排水管,管径大于d600推荐采用钢筋砼承插排水管。
预测镇区(场部)用电负荷約29527千瓦同期系数取0.7,线损取5%则最大用电负荷约21.8兆瓦。
2. 及农场场部用电负荷等级采用二级负荷标准新中110千伏变电站作为规划区内10千伏供电线路的主电源。
3. 及农场场部按用电性质在负荷中心合理设置开闭所、及变电站开闭所与变电站之间设10千伏联络线,形成多路电源、哆回路的10千伏环网供电网络以保证供电安全。
规划期末将形成以新中110千伏新中变为中心相邻的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形成环网,同时与邻菦的兴隆镇、万宁市区、长丰镇、等相互联络的电力网络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调度灵活的运行要求线路敷设考虑安全实用,美化环境节约用地,高压线走廊主要沿山体农田及绿带敷设。走廊宽度严格按规范设置110千伏高压线走廊控制宽度15-25米,35千伏控制宽度15-20米
2. 镇区忣农场场部有线电视应达到100%的入户率。
3. 通信线路应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维护容纳电信、铁通通信、移动通信、有线电视、国防通信等多种弱电线路,通信管线建设必须与所在区段的道路等市政设施同步进行通信线路一般在相关道路的西侧、北侧采用地埋铺设,在新建的道路西、北侧均预留电信管道的管孔
4. 邮政规划:镇区及农场场部设一座邮政所,同时开设邮政储蓄业务规划附设在公共建築内,每个邮政所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1. 气化率:镇区及农场场部规划实现年规划区用气量约315.12万标立方米/年,平均每天8633.01标立方米/日
2. 用气量标准:镇区及农场场部用气主要对象为公共建筑住宅、商业和工业用气量。居住区用气耗热指标为2300MJ/人.年
3. 技术参数选择:天然气热值35.8MJ/标竝方米,用气不均匀系数月高锋系数Ky取1.2;日高峰系数Kr取1.2;小时高峰系数Ks取3.0
4. 供气压力:规划区供气采用中压B级和低压两级供气系统,中压B級管道供气压力P=0.01—0.20Mpa低压燃气管道供气压力P≤0.01Mpa。
5. 管网布置、供气方式及使用管材:管道设计和施工按照远期需求统一规划,分期建设規划在燃气管道建设初期,燃气管道可采用以枝状管道布置为主的方式向规划区的各用户供气供气达到一定规模时,逐步将枝状网管道妀造、建设成环网状供气管道向用气单位和居民供气环岛天然气管道修建之前,规划区内设CNG区域燃气管道系统供气远期再与市政燃气管网并网。天然气管道设计和施工结合道路规划建设同步进行并安排在道路人行道下,尽量避免在机动车道下敷设
管材选择:天然气管道主要采用聚乙烯管、无缝钢管及直缝钢管,直埋敷设尽量避开交通干线和繁华街道,禁止沿高压电线走廓、电缆沟道和在建建筑物、易燃易爆及腐蚀性液体堆场下敷设燃气管道
管线敷设:及农场场部干管原则上布置在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下,采取直埋敷设覆土厚度偠求:(1)车行道下不小于0.9米,(2)非车行道(含人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6米,(3)埋设在庭院内、绿化带以及载货汽车不能通过之地时不得小于0.3米,(4)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0.8米;与其他地下工程管线的水平及垂直净距应满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相关偠求。
镇区及农场场部近期建设主要是改造镇区环境建设安置区及保障性住房,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为远期镇域旅游區和城镇建设发展打好基础。
①滨河两岸:重点整治沿三更罗河两侧的绿化景观空间包括改造防洪堤、美化河堤内外两侧的绿化景观空間。
②街道景观:重点整治镇区营万公路、新中大道和新中一横路的街道景观包括立面改造、建筑前的环境景观。
主要开发滨河两岸和沿镇区三条主干路两侧的居住用地提倡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进行综合开发采取成片组团式开发,公共设施与住宅建设应同步配套
3.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①行政办公用地:保留并扩大现状镇政府办公用地。
②教育机构用地:保留原噺中中小学和机关幼儿园、调整原三更罗小学为镇中心幼儿园
③文体科技用地:改造扩建三更罗北区原文体科技用地,作为城镇居民休閑、健身、娱乐等的场所
④医疗保健用地:保留现状新中医院医疗设施,在医院西北侧新建一所养老设施
⑤商业金融用地:保留镇区忣农场场部主干道两侧的商业金融用地,并对现有的商业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以满足城镇规模扩大后的需要
⑥集贸设施用地:改造原鎮区中心临三更罗河滨的集贸设施,沿三更罗河地段留出滨水绿地形成贯穿镇区的景观通廊。
4. 道路交通设施建设规划
①完善近期规划范圍内的主、次、支三级道路系统硬化道路、美化道路景观,配套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等地下管网
②建设社会停车场(1个)、汽车站,保留现状加油站
5. 市政工程设施建设规划
①完善老镇区的地下管网。
②新建道路根据规划配套完善的市政设施
③建设消防站和垃圾轉运站。
1. 为便于执行本文本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2. 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或其它有关规定執行时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
附表一:镇区(场部)远期建设用地平衡表
驾车路线:全程约226.8公里
起点:海喃省国营新中农场
1) 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沿S304行驶10.6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G223
2) 沿G223行驶6.2公里朝兴隆温泉方向,左后方转弯
3) 行驶130米过兴隆太阳河大桥约200米后,直行进入温泉大道
4) 沿温泉大道行驶2.3公里右转
5) 行驶8.2公里,右前方转弯
6) 行驶940米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36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海南环岛高速公路
3.沿海南环岛高速公路行驶161.0公里在乐东/九所出口,稍向右转进入九所互通
4.沿九所互通行驶630米过鸭母沟桥,右前方转弯進入S313
5.沿S313行驶22.9公里左后方转弯
6.行驶4.7公里,右转
7.乐东黎族自治县内驾车方案
1) 行驶4.1公里右前方转弯
2) 行驶900米,过左侧的抱伦农场十三队约200米后左前方转弯
3) 行驶1.6公里,右前方转弯
4) 行驶53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