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咏春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近年来,随着电影热播,从前无人问津的咏春拳现在广为人知并成为潮流。
然而,在高埗,有一个人在那个咏春还没火热的年代,就开始练习咏春并爱上咏春,而且一练就是48年,他就是谢树坤。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请随意)
1970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谢树坤得知表嫂的哥哥庾炳森在练习“打拳”,充满好奇的他前去一探究竟。原来有一位叫梁兆雄的师傅在庾炳森位于万江谷涌的家免费教咏春拳。谢树坤也想学“打拳”,于是便就留了下来,一边学做泥水匠的活,一边和师兄庾炳森一起学习咏春拳,成为了梁兆雄师傅的第一批弟子。那一年,谢树坤16岁。
谢树坤的师傅梁兆雄是咏春大师黄祯的弟子。70年代,咏春拳还是禁拳,教学和练习都要关起门来偷偷地进行,在这种环境下,梁兆雄师傅仍坚持教拳,教学中对徒弟们也十分严格。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和人工化的拳术。其长处在于近身搏击。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
咏春拳就其理论、心法、手法等创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三拳套及木人椿法。更配合黏手练习以训练及敌桥手双接后的感觉和反应,以最短距离和时间去进攻和防守。
练习武功的人,无论多大年龄入的门,刚开始都会像小孩得到一件新玩具一样,到处拿出来炫耀。因此,梁兆雄师傅在教拳之前,先教徒弟如何收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武先习德”。
“师傅说,习武先习德,习武之人讲求修身养性,明哲保身,教育我们学习咏春拳不能用来打架,不能先出手打人,更不能随便打人,只要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可以出手自卫。”谢树坤回忆起当年师傅教拳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谢树坤谨记师傅的教诲并刻苦练习,从16岁学拳开始,坚持每天练拳,风雨不改,直到今天,他还每天晨起练拳,这个习惯他坚持了48年。
如今,对于谢树坤来说,咏春,不再是对抗的依仗,而是变成了心中的一股信念。即使面对社会的变化,面对生活的困难等问题,他不会向普通人那样彷徨无助。因为身怀武功,让谢树坤面对一切困难都拥有信心去克服,面对一切困难,依旧如古井不波,从容不迫。
2012年,师傅梁兆雄在广州海珠区开馆教拳,谢树坤认为自己作为徒弟,要以师傅为榜样,肩负起传承咏春的责任。
2014年,谢树坤在东莞高埗也开起了咏春拳馆——东莞市珠精咏春拳馆。4年来,谢树坤的拳馆先后开在了高埗冼沙村二上坊、五坊和高埗村,现在已统一搬迁到新联村。
2014年,谢树坤在东莞高埗也开起了咏春拳馆。从开馆授徒至今,谢树坤可谓桃李满天下。说起师徒关系,谢树坤有着自己的理解。从前的师徒关系,那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既然拜师学艺了,师傅就要对徒弟负责到底,甚至徒弟没饭吃的时候,师傅还要照顾。而徒弟在练得不好的时候,自然也会收到责罚,被师傅责骂已经是最轻的了。
谢树坤回忆道:“以前被师傅说一句‘你最近好像没什么进步哦’,就要马上道歉:‘对不起师傅,我今天自己加练,晚上请你吃饭,实在抱歉。”
但现在,不要说责骂,你凶一点,他都能马上走人。所以现在很少有以前的师徒关系了,而责骂式的教学方式,也逐渐改变成鼓励式的,“这星期来了两次哦,比以前更勤力了!”
教学内容上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前训练是单调地不断重复一个动作,现在这一套教学方式也不行了,必须加上很多有趣的活动,让整个训练过程更类似做游戏,而当中又必须保持其科学性,不偏离拳法的核心。
例如扎马,我们以前什么辅助的东西也没有,一来到武馆,师傅就叫我们先扎几个小时马,再练拳脚。现在我则使用有弹力的胶带,让他们在受到保护之下,科学用力,保持系统性的训练。
在古代,有很多师徒关系中都流传一句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这样的关系,在咏春的传承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咏春,正是通过相互对练,一齐提高的关系,一直传承下来的。
“咏春拳对学习者的身体条件没有要求,但年龄太小的孩子学效果没有那么好,最好是等孩子大一点,心智更成熟再学习比较好。”谢树坤说。
在教学中,谢树坤十分重视基本功的练习,在每天的动作教学和对练中,他都会穿插进基本功的练习,他认为基本功是咏春的基础,就行一栋房子的地基一样,只有地基打牢了,房子才会稳固,只有把基本功练扎实了,后面的进一步训练才会有效果。
今年64岁的谢树坤在几年前就开始为自己的咏春拳物色传承人,而何旭良正是他看中的苗子。3年前,17岁的何旭良开始跟随谢树坤学习咏春,如今已成为谢树坤的最得意的大弟子。平时,除了跟随师傅谢树坤学习拳法,何旭良还会在拳馆里给师傅当助教。
近年来,师徒俩陆续接到高埗各大小学的邀请,到学校给学生们做咏春拳的公益教学,所到学校包括了中心小学、东联小学、同富小学、民康小学和弘正学校等。目前,谢树坤的珠精咏春拳馆在东莞已经开了3家,位于莞城的第4家也正在筹备当中。
“我把咏春传授给徒弟们,未来徒弟们再传授给他们的徒弟,一代一代生生不息地传承下,把咏春拳发扬光大。”谢树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