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GL指数的书有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工业制成品论文主题(三):产业内贸易;G-L指数;GHM法

作者: 张 昱 李玉霞

  摘 要:近年来,中国对欧商品贸易高速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用分类产品的贸易收支和Gmbel-Ltoyd指数,对中欧双边商品贸易模式进行分析,以此得出对中欧贸易模式的判断及相关政策启示。
  关键词:中欧商品贸易;贸易模式;产业内贸易
  不断扩张的欧盟已是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最发达的经济贸易实体,而中国作为一个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并且正面临贸易与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转变。对中欧贸易关系与动态的研究不论在贸易实践或是理论领域均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目前国内对中欧贸易的关注热点多局限于双边贸易摩擦,如反倾销引发的争端及解决方案等。相反,对贸易理论及双边贸易实践所面对的基本问题,即贸易模式及其形成原因和变化趋势的研究则实际上十分缺乏。我们认为,鉴于欧盟与中国在经济总量、成长性等方面的重要特征,对一个发达的一体化组织和正面临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大国的双边贸易模式的研究不仅极具学术实证价值,而且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起到重大拉动作用,并且正面临增长方式变革的政府而言,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文拟在目前国内有限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分类产品的贸易收支和GL指数对中欧商品贸易进行分析,得出对中欧商品贸易模式的初步结论,并分析其原因及政策启示。
  一、现有研究的不足
  目前国内对中国对欧贸易模式的研究实际上并不多,且并未有一致的意见。就笔者检索的结果,主要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中欧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另一类观点则认为产业内贸易的趋势在中欧贸易中占据主要地位。虽然互补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并非不能共存,但是对于目前哪种贸易形式在中欧贸易中占主导地位,两种意见明显相左。笔者还发现,当前的一些研究在论证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分析结果不一定准确。如王国安、范昌子(2006)计算2003年中欧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为:初级产品0.745,劳动密集型产品0.573,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0.844,均高于0.5,表现为很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事实上,其所计算的大部分商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均高于0.5,这与中国整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较大出入,而作者又并未给出合理的解释。周帅(2006)的研究认为“中欧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开始占主导地位”,但是得出这一结论的基础为基于HS两位数计算的GL指数。而根据GL指数的构成,用其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准确度显然受到商品分类程度的影响,分得太细会对实际产业内贸易水平造成过低估计,分得太粗则会高估。根据一般的惯例,计算GL指数一般用到3位数,周文中明显存在由于分类不当而产生的高估问题。上述观点的矛盾和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使得我们对于目前关于中欧贸易模式的有限的研究结论的信任程度打了折扣。
  一般认为,南北贸易多建立在资源禀赋差异的基础上,从而呈现出互补性较强的产业间贸易特征,而发达国家(区域)之间由于禀赋相近,南南贸易更多地表现为建立在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中欧商品贸易是否符合典型的南北贸易特征?在中国经济经历了二三十年高速增长、资源禀赋和贸易基础发生重要改变,欧盟的范围和经济总量日趋扩大、组成国家经济发达程度更加复杂的过程中,中欧贸易的基本模式是否也在发生趋向南南贸易的变化?对这些问题的明确回答不仅能为既有的贸易理论提供有力的证据,更重要的是,这将为对中欧贸易关系持续、系统性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判断。
  二、对双边贸易模式的基本分析
  (一)分类商品贸易收支分析
  对贸易模式的一种基本描述使用了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概念。产业间贸易指国家(地区)间就不同行业产品的交换活动,而产业内贸易则指相同行业内部的产品交换活动。因此可以从分类商品的贸易收支结合贸易额来判断基本的双边贸易结构――如果某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则该行业的贸易收支越趋于均衡;反之,如果产业间贸易水平高,则其贸易收支越不均衡,表现为较大的贸易收支差。我们根据《WTO国际贸易统计2005》中2004年中欧双边商品贸易的数据,计算整理得出各产业的双边贸易收支差及贸易额比重(图1)。
  图1反映了双边贸易中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发生的行业。其中,中国大量向欧盟出口电子数据处理及办公设备、电子通讯设备、杂项制品和服装等产品,同时大量从欧盟进口非电动机械、汽车产品、其他化学产品和发电设备等,在这些产品上表现为产业间贸易。而鱼类、医药品、有色金属和未分类产品贸易收支基本均衡,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综合右图各产业的贸易份额可以判断,产业间贸易仍然是双边贸易的主要形式。我们发现,贸易份额超过5%的产业均位于图的上下部分,而且贸易份额越大的产业贸易收支差越大;而位于图中部,即贸易收支基本平衡的产业在全部贸易中的贸易份额很小。即前述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行业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很小,而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产业在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很大。这说明,周(2006)文中提出的“产业内贸易已在中欧双边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判断是错误的,中欧双边贸易仍然表现出比较典型的南北贸易特征。
  (二)G-L指数分析
  为了更进一步研究中国对欧盟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并将其与中国总体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本文系统地计算了中国对欧盟商品贸易的GL指数和中国总体对外商品贸易的GL指数。
  某一特定产品的GL指数为:Bi=1-|Xi-Mi|/(Xi+Mi),其中Xj和Mj代表j类(种)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以某产业内各产品组贸易额占该产业贸易总额的比重为权数进行加权,可以计算出含n个产品组的某产业的GL指数:GL指数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取值为0表示该产业是完全的产业间贸易;取值越趋于1,表示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为了统一口径,本部分计算使用的所有数据均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采取联合国标准国际贸易分类方法SITC(REV-3),此分类方法把贸易商品分为10类(见表1):其中0-4类商品为初级产品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第5和7类商品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第6和8类商品为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第9类为非常规商品。考虑到第9类的份额很小,在商品结构分析中将不予考虑。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了年中国和欧盟25国,以及中国和世界的双边贸易细分到SITC 3位数的统计数据,分别用于计算商品结构和GL指数。   2.产业内贸易状况
  通过观察对中欧和中国―世界按SITC分类3位数数据计算得出的GL产业指数(表2),我们得出中国―欧盟产业内贸易的一些特点:
  中欧产业内贸易水平明显低于中国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中国欧盟除第4、5和9类商品的GL指数略高于0.5以外,其他商品的GL指数值均低于0.5。但是2004年第4、5和9类商品的比重仅占中国欧盟贸易总额的5%,所以说中欧产业内贸易水平还很低。通过和中国―世界产业内贸易情况对比可以看出,中欧的产业内贸易也低于中国全部对外贸易产业内贸易水平。
  不同类别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差别较大。总体上说,制成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高于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制成品中,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明显高于劳动密集型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第5、7类商品的GL指数约在0.3~0.6之间,而第6、8类商品的GL指数在0.35以下。
  产业内贸易的行业非常集中。部分商品产业内贸易达到很高水平,而且集中发生在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从细分到3位数的256类商品来看,2004年GL产品指数超过0.40的有107类,超过总产品类数的40%。107类GL产品指数超过0.40的产品中,第5和7类占67.5%,特别是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高达55.4%。
  我们注意到中欧第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等能源类产品的GL指数在2000年发生突变,从1999年的0.68变为2000年的0.02。这主要是因为第3类石油、石油产品及有关原料从2000年开始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额变为0,这与中国整体对外的能源政策有关。中国从1993年开始由一个原油出口国转变为一个原油进口国,随后,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第九个五牛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国际战略石油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此后中国大量减少对欧盟的石油出口。
  三、双边贸易模式的形成原因及政策启示
  无论是从分类产品的贸易收支还是从GL指数来看,中欧双边商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都很低,以产业间贸易为基本模式,依然属于典型的南北合作形式。双边商品贸易以制成品为主,中国对欧盟的进口依然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向欧盟的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显示出欧盟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资源互补性依然是双边贸易的重要基础。总的来说,产业内贸易在双边贸易中的份额仍然非常有限,远未“占据主导地位”。但不同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别较大,在一些技术及资本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内,如医药产品和汽车以外的其他运输设备具有很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但由于在总贸易额中所占份额很低,不足以影响总的贸易模式。综合中欧的资源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对双边贸易模式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作出以下判断。
  (一)劳动力成本优势还将持续保持,技术成为我国产业发展及贸易结构升级的关键制约因素
  从双边商品贸易模式很容易可以看出资源禀赋差异依然是主导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中国价格低廉及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以及欧盟充足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形成了双方贸易比较优势的主要来源。根据UNCTAD2004年的数据,中国非熟练劳动力年薪约为西欧国家的六至七分之一,熟练劳动力年薪也不足西欧国家的五分之一。不仅如此,中国劳动力工资水平也显著低于欧盟新成员国的劳动力工资水平。现阶段中国二元经济的特征仍然明显,农业中转移出来的非技术劳动力大量存在;此外,随着国内高校不断扩招,大量高校毕业生使技术型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对工资上涨起到抑制作用。而在欧盟内部,由于各国实施高工资、高福利制度以及共同劳动市场的存在,劳动力成本高昂将成为欧盟长期面临的问题。双方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显著差异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性的缩小。
  在资本和技术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自身资本积累与外资大量流入使国内资本短缺逐步得到缓解,不再是国内产业成长的硬约束。相反,技术因素日益成为产业国际扩张(包括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近年来,来自东盟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尤其是中国商品对欧出口频频遭受欧盟反倾销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碍,意味着仅仅建立在低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比较成本优势越来越难以转换成为现实的贸易利益。原创性知识产权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标准日益成为欧盟等发达国家遏制发展中国家取得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整体的技术水平仍然偏低,尤其是对核心技术的开发和控制能力依然很弱,仅在部分高技术产品或高技术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组装环节上占有优势。未来中国对欧盟贸易模式的升级转换必将以中国产业的技术进步为前提,否则,即使拥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也将越来越难于从对欧盟贸易中获利。
  (二)外资导向政策对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出口贸易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出口部门中外资企业的大量存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为了解决国内建设资金与技术短缺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使外资大量进入到国内制造行业尤其是出口产业当中。从1993年到2005年中国出口企业中外资企业的份额由30%增长到80%以上。在对欧贸易当中外资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份额。外资的大量存在固然对中国出口增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注意:一是外资与本地生产要素如何紧密有效结合的问题。大量资料表明,中国出口行业中的外资企业大量采取两头在外、加工贸易的形式,主要利用本地低廉的非技术劳工和原材料、土地等自然资源,加工出口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与本地的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得并不紧密;生产加工设备投入多,研究开发投入少,这种外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现存低端的产业与贸易模式,反而可能制约中国生产和贸易结构升级。二是外资与内资的公平竞争和利益分配问题。一直以来,中国对外资给予“超国民待遇”,事实上将外资与内资置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不仅在利益分配上不公平,而且削弱了内资企业在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提升质量、经营品牌等方面进行长期投资的积极性和能力,对于国内产业做大做强、产业与贸易结构升级换代是不利的。
  因此,在长期内若要保证与提高对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利益,中国政府必须在外资政策上有所导向,而不是一味优待。如相对于单一生产环节对于垂直一体化的投资给予更多鼓励;相对于单一生产性的投资对于研发性的投资给予更多鼓励;给予内外资总体上的公平待遇等等。
  (三)必须充分考虑欧盟扩张对中欧贸易的影响
  2004年欧盟第五次扩张,其对中欧贸易的影响还需要持续观察。新加入的10个中东欧成员国与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贸易结构相似而与原成员国的贸易互补性较强,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并入欧盟后所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将削弱中国商品在比较成本方面的优势,不仅将影响到成员国对中国的进口,还可能对欧盟对华投资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地影响中国的生产和贸易。另一方面,统一的贸易政策也提高了这10个新成员国的对华贸易壁垒,欧盟严苛的技术贸易壁垒、反倾销条款与措施以及高额的农业补贴也将随之东扩,势必大大抬高中国对东欧10国的贸易门槛和贸易成本,对中欧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东扩后东欧10国被纳入欧盟统一对外贸易政策的框架,而与中国原来签订的互惠贸易协定失效,加之中国原来对欧出口享受“普惠制”的商品大面积面临“普惠制毕业”的问题,这些都将对中国对欧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中国在对欧盟贸易政策制定以及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中必须对这些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
  责任编校:史言信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中,但是产品同质化这一不可避免的现象不断地在国际贸易中凸显,特别是同产业之间的贸易,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这对比较优势理论等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一产业内贸易所存在的问题,成为经济专家较多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入手,运用中美之间贸易产品的数据来分析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现状,指出产品同质化的问题所在,并结合该现状提出了中美两国贸易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主要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规模经济;对支柱产业加以扶持与引导,保持国际竞争力;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学习跨国公司的经验与技术。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王娟;韦卓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黄万阳;;[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樊福卓;[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梦婷;曹家和;程哲;;[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闫国庆,陈丽静,刘春香;[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小平;;[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仇怡;;[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伍戈;;[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王昌林;;[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陈丽珍;赵美玲;;[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博;[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宿海颖;[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方磊;[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