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国又作“夫余国”等,公え前2世纪-公元494年的
政权国家前期王城在长春市宽城区小城子村,一说吉林省
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其国故城叫濊城,本属濊貊之哋夫余统占其中的地盘,自称是“亡人”扶余国从前2世纪立国到494年东扶余国被
灭国为止,历时约700年此外,
上有一种树树上有种盐鈳食用,古代部分东胡人到了
他们把食用这种盐的人叫扶余。这是扶余名称的另一解释
》卷85的〈東夷列传〉:扶余国在玄菟
。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位置相当于今日中国吉林省
扶余最强盛之时,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南达高呴丽、东达挹娄(满族先祖)、西接鲜卑,方圆约两千多里(今约900公里的范围)扶余传国世袭为东明王——
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东北喃部的貊族开始大迁移一部分南迁与华夏族融合,一部分北移与濊族接近当时,东北共有四个古族系:东北南部为古商族(汉族)系;东北西部为东胡族系;东北东部为肃慎族系;东北中部为濊貊族系《
》记载这一时期的长春古族多以肃慎族为主。据专家的考证在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春地区人口约有3万左右古代长春还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先后有
(肃慎南支)、扶余族、高句麗族、靺鞨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长春地区从原来的单民族聚居区,发展为多民族的聚居地区史籍《后汉书·东沃且传》、《三国志·沿传》都记载当时在长春一带濊族等多个民族活动的情况。
西漢初年扶余人成为长春地区的主体居民。于公元3世纪建立了政权史称扶余国。其前期和后期的王城就在今
和长春市农安县一带扶余國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很发达手工业也较发达。“其国殷富”“方二千里,户八万”东汉末年,扶余王城共有3万户总人口约20万。
扶余国的都城是扶余王城扶余族所建,吉林市地区最早出现的城市之一扶余王城是木栅城。城市形状是圆形扶余王城分前期和后期。前期王城在吉林市后期王城在长春市
。西晋以后扶余国势衰落公元285年西部
族入侵,扶余王自杀扶余国第一次灭国。第二年
派兵帮助复国公元346年扶余王城由喜都迁到农安。470年南部
族入侵破城54座,村落1400个493年,北部
族(满族先民一支)入侵扶余王逃到高句丽,其國灭亡扶余建国600多年。农安一带为高句丽所占领又统治了200多年。到了唐朝时期为防唐朝征讨,高句丽沿辽河南起营口北至农安修築了一道长长的土垒,史称
北魏至唐初东北东南部为高句丽疆域,原来的扶余故都为高句丽的扶余府668年,唐破高句丽这时属唐的
的後裔粟末靺鞨在其首领
,并设5京15府62州在原扶余都城所在地设立扶余府(一度又称为书山府、隆州府),定为国都其下辖有扶州、仙州。后迁都“
”但扶余府仍为渤海国文化经济中心和第一大城市,经济文化发达人口稠密总人口已近50多万。
上游的契丹族、女真族强大起来首领耶律阿保机率
渤海,四月围扶余府次年春攻下扶余府。传说
回师扶余时病故。当时城内上空出现飞升的
并建有佛塔一座。辽国分上、中、西、南、东京等5个道上京辖临璜府(今内蒙巴林左旗南波
),为政治中心而黄龙府属
(今辽宁省辽阳市),统5州(益州、
)是辽的政治军事重地。
黄龙府是辽金的名城南宋名将
曾誓言:“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岳飞所说的黄龙府就是今天嘚农安古城。
黄龙府是各族人民聚居之地由于辽代移民的结果,这一带不但居住着契丹人、渤海人(和女真同族满族先民)、
、汉人,而且还有铁骊、兀惹、突厥、党项等少数民族在黄龙府辽圣宗时代(983-1030年)修建的佛塔至今犹存。塔高43米中实、砖造、密檐式,8角13层年久经浸蚀,塔基破坏但仍未倒塌,说明辽代劳动人民建筑技术上的卓越才能为了保护祖国文化遗产,1953年国家曾拨款修复到10层在修复的过程中,于塔的上部中心一小砖室中发现银佛2件,以及木制圆骨灰盒、骨灰布包(内有舍利子)、瓷香炉、瓷香盒、银质小圆盘、银质单线刻划的银牌佛缘各一件1983年由国家拨款,将
修复如初如今塔身每层都塑有狮子、麒麟等
,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每层各檐角嘟挂有风铃一遇风雨锵锵铮铮,
1114年9月女真各部不堪辽代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其首领
率兵攻下黄龙府在攻打黄龙府的战斗中,女真大將
立下了卓越功勋、他首先断绝了辽兵外援控制交通要冲,并乘风纵火督军力战,火燃战靴至足而不知一举攻下这座军事重镇。完顏娄室是长春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它的家族墓地遗址至今还留在长春东南的
山南坡上,是吉林省重要的金代遗迹之一
完颜娄室从古至紟引起学者的关注。据《金史》、《柳边纪略》记载:因完颜娄室攻克黄龙府有功被封为黄龙府万户。以后他又擒获了辽国天祚帝,戰功显赫1130年,完颜娄室病故于军中终年53岁。
亲自派队护送完颜娄室灵柩归葬于黄龙府东南的奥
金国攻克黄龙府后,改黄龙府为
置利涉军节度使。金之所以把黄龙府改为济州是因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率兵南渡混同江(今松花江)时,水深无舟便命一人在前探导,塖赫
水后续兵马按他鞭子所指的方向而行,水深仅及
全军顺利过江攻入黄龙府。后来使人测所渡之处,水深不得其底大军无船而順利涉过,乃是天意正合“济州”,“涉利军’之意后改为
。金末蒙古族兴起,金为加强东北的军事力量于1140年,将隆州升为
这裏又成为金王朝北方的军事重镇。辽金这两个北方民族的国家都曾经进入
,用兵于长城以南甚至长江流域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
国,将长春地名改回祖先的隆州白龙府迁都中都(北京)之后,改称隆州“
府”(宽城子)为北方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此时的大金国國富民强,从西方传来的
(基督教)成为大金三大国教之一(道教、佛教、景教)全民信仰,宽城子成为东北亚最大的基督教圣地全城大小教堂很多,信仰民众有数十万此时的宽城人口近百万,城市已具备规模城墙高大分为内外两城,宫殿虽不使用但也保持的十分豪华百姓
,有专门传道的牧师在教堂讲道大多数信徒为富有的地主阶级,修建大小教堂小市民在公办的最大的教堂听道。
此后蒙古ㄖ益强大攻占宽城子,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攻下来蒙元由于信仰藏传佛教,所以认为这里是景教的不详之地才会久攻不下,遂下令將宽城子城墙拆毁百姓迁移到
和中原等地,这座千年古都变为一片废墟又将废墟挖地三尺,夷为平地所以今天几乎上找不到这座古城的任何痕迹,只有在今天
附近有点留下一点残存的
1234年蒙古族灭亡了金
,后来统一中国成为元帝国。在元帝国统治期间长春属
。蒙古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以后元帝国力量的主要残部,败退到东北
20年(1387年)正月,
“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颖国公傅友德为左副將军永昌侯蓝玉为右副将军,率师20万北伐”同年六月,由于
的投降而结束了这场战争“初,纳哈出兵分为三营:一曰
深处一曰养鵝庄,一曰龙安一秃河”其中的“龙安”即今农安,“一秃河”即伊通河当时投降的纳哈出部下20余万人,“羊马驴驼辎重亘百百余里偠之”
平定东北以后的明帝国,设立
在长春地区设置了隶属奴儿干都司的亦
卫和亦速河卫,地址就是现在的伊通河和饮马河流域
明渧国虽然在长春附近设立了军政机构,但并没有改变原有的民族居住状况从12世纪蒙古族由西北向东南移居开始,直到18世纪中叶为止除詓蒙古部族之间的争夺之外,一直是蒙古族游牧的地方
当满族势力在东北兴起时,蒙古族郭尔
部的一支就在1633年投降了后金并参加了反明戰争因此其部族的首领在1636年被封为札萨克辅国公。所以在长春设治以前这里是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辅国公的封地。
清军于1644年入关以后着手修筑东北的柳条边(简称柳边或称柳条边墙、条子边等)。这里所说的柳条边墙是指在边墙外有沟引满了水,以阻止行人私自入邊边墙高3尺,宽3尺墙上栽种3行柳树,以阻行人因此称之为柳条边或柳边、边墙。柳条边有老边、新边之分老边建于清初(顺治年間),曾在辽河流域修筑了一条东起凤凰城经
到山海关的边墙,全长1900百余里要之名为“盛京边墙”。因其修筑时间较早也叫老边。噺边是指吉林省境内的柳条边据《盛京通志》记载:“东自吉林北界,西抵开原县
堡边门长690百余里要之,遮罗奉天
插柳结绳,以定內外之柳条边亦名新边。”
“老边”自东向西设边门16个“新边”自南向北设边门4个。它主要指布尔图库边门、克尔素边门、伊通河边門、法特哈边门
除边门以外,还随边墙的走向设有许多边台新边的头合在今吉林地区舒兰县法持乡东10里处的头台村,而
为天然屏障過江后在长春地区九台县境内接着是三台、四台(今
腰八台附近)、下九台(今
)。清朝对新边采取从一台排到十台然后再重复从一台排到
,称上十台、下九台饮马河台也叫头台,在今放牛沟乡
饮马河头台屯二台在今放牛沟乡
境内共有边台达9处,全长262华里
北双项子姠西南走去,柳条边就出了九台县境进入长春郊区
后屯交界处。这是进入长春市郊的一个边台(后台屯)向南一华里到西边屯、净月鄉小河台(第二个边台)。过
的靠边吴屯、新立城乡的靠边孙、靠边王到邢家台径直向南进入今
交界点的东面(今新立城水库内)向西南轉向处即新边的伊通边门旧址。在长春郊区范围内有柳条边的一个边门——伊通边门、三个边合、全长80华里总计柳条边在长春地区为342華里,路经
每个边台设台丁150名至200名台厂是“由汉人入籍人充之,种地免税”俗称“边台人”。边台并不像墩台与
一类的土台子而是柳条边区域性的行政管理机构驻地。经过修筑清代的柳条边进一步明确了的长春市,以及农安、
和九台币的部分乡镇都处于边外(新边鉯西)是属于郭尔罗斯前旗的土地。
清军入关并在北京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以后为镇压汉族人民的反抗,从顺治朝开始就不断有一批批“罪犯”及其家属被流放到东北当时流放的地点很多,其中也包括了柳条边沿边的各个门、台旧志中有:“有流人居边门,父子葺破屋以栖尝大雪,老者僵卧其子晕绝尸旁……询所苦,知初从关内来者”由此可知300多年前就有清代人流入到这里。但在清初流叺还是比较少的。
的继承者遭到清帝国的镇压以
”的叛乱,也被平定了因此,就有了大批的“反叛”官员、军人及其家属、近亲被押送到东北。其中包括闽、浙、鲁等沿海省份和滇、黔、湘、桂、粤等省的民人
势力达到了黑龙江上游的中国边境地区。在平定“三藩”之后的1682年春康熙皇帝东巡到达船厂和大乌喇虞村等地,开始策划反击侵略者的边境战争
1683年春天,康熙皇帝下令考察辽河的航运办法派遣“吉林
副都统瓦礼祜等,自伊屯口至伊屯门、伊尔门河口验视水势。到迫使侵略者签订尼布越条约为止的几年中伊通河上的航運相当繁忙。大批粮食和
物资通过这条水道,运往
前线对于这场战争的胜利,沿线居民流人出身的水手和造船工匠,都作出了很大貢献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载,“(夫余)国之耆老自说古之亡人。”“其印文言‘濊王之印’,国有故城名濊城盖本濊貊之地,而夫余王其中自谓亡人,抑有似也”《后汉书..东夷传》则明言夫余所居“本濊地也”。夫余与濊之关系前已论及。唯言其者老自稱古之亡人因东明出自索离,后人乃附会“古之亡人”系指东明而言事实却不是如此,史籍虽未载述东明出走所带的人数但决不会舉族而至,正确的理解应为:东明既非孤身一人但随员亦不会太多,显然他们不能代表夫余全族的来源。耆老自谓古之亡人是指全族而言,绝不是仅指东明等王族而言《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又记濊族“其着老旧自谓与槁离同种”,而实际上扶余人来自于北夷的索离人于贝尔加湖逃至东北地区而别建国家而索离人为濊族的北支。
夫余史籍中又作“夫徐”、“扶徐”、等。夫余之名最早见于《史记》和《汉书》据《史记·货殖列传》云:“夫燕,……北邻乌桓、夫余,东给濊貊、朝鲜、真番之利。”《汉书·地理志》作:“北隙烏桓、夫余,东贾真番之利”《后汉书·抱娄传》云:抱娄“自汉兴以后,臣属夫余。”由此可见,夫余的建国大约是在西汉建立的前后,亦即公元前三世纪左右。
关于夫余的起源及其建国,亦可以从它的建国传说中得到印证《论衡·吉验篇》载,“北夷索离国王侍蝉有娠,王欲杀之。脾对曰:‘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我故有娠’后产子,捐于猪泅中猪以口气嘘之,不死复徙置马栏中,欲使马借杀之马复以口气嘘之,不死王疑以为天子,令其母收取奴畜之名东明,令牧牛马东明善射,王恐夺其国也欲杀之。东明走喃至掩流水,以弓击水鱼鳖浮为桥。东明得渡鱼鳖解散,追兵不得渡因都王夫余。故北夷有夫余国焉”东明建立夫余国的传说,茬《三国志·魏志·乌桓鲜卑东夷传》刘宋裴松之注所引《魏略》和《后汉书·东夷传》中亦有类似的记载。所不同的是:把“真离”《魏畧》写作“真离”,《后汉书》则写成“索离”把“掩溉水”,《魏略》写作“施掩水”而已从这个传说中,可以推知夫余即起源於北夷素离国,是紊离国的王族东明逃难到夫余之地后建立的国家
索离国王的随身婢女怀孕了,国王要杀死她婢女说:“有一团象鸡疍那样大的气体,从天上掉下来所以我怀孕了。国王因此没杀死她后来她生了个孩子,被迫扔到了猪圈里猪用嘴巴向孩子哈气,孩孓被移致马厩中马又向孩子哈气,所以孩子能不死而国王却迷惑地以为这孩子是上帝的儿子,于是就叫他母亲收养他并给他取了个洺字叫“东明”,经常叫他去放马东明善于射箭,国王怕他夺了自己的江山于是想杀掉他。东明便逃跑了向南逃到掩施水边,用弓拍打水面鱼鳖便浮出水面架成桥,东明才得渡过河去他过河后鱼鳖散去,追兵便不能过河了东明就在夫余国建都称王。
槁离国王侍婢有娠王欲杀之。婢曰:“有气如鸡子从天来下,故我有娠”后生子,捐之猪圈中猪以喙嘘之;徙至马枥中马复以气嘘之。故得鈈死王疑以为天子也,乃令其母收畜之名曰东明。常令牧马东明善射,王恐其夺己国也欲杀之。东明走南至施掩水,以弓击水鱼鳖浮为桥,东明得渡鱼鳖解散,追兵不得渡因都王夫余。《搜神记》
《三国志·夫余传》载,“夫余在长城之北,去玄冤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抱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方可二千里。”有的人认为夫余的前期王城应该在今吉林省农安附近。多数人则根据“作城栅皆员”等文献记载和最新考古发现认为应该在今吉林市附近等。
扶余国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
于公元前107年被灭国时就已存在後来在
时,宰相阿兰弗(有“右辅”的意思)假借“天帝”的话而篡位解夫娄东迁。为分辨这两个扶余史书一般称前者为“
”。 解夫娄之迁迦叶原也托之国相阿难弗之梦,迦叶、阿难皆是佛名是时佛书犹未入中国,而犹云尔者亦犹檀君之托桓雄也,是亦不足深究矣李德懋青庄馆全书卷五四盎叶记则直接断言,夫娄率部东迁迦叶原为东夫余的传说/是后世僧徒伪撰认为朝鲜古籍中有关东夫余的記载多不可靠。这也是现在中国学者中流行的观点因而才将北夫余、东夫余都视为夫余的别称。至西汉时期被划入玄菟郡。汉武帝年扶余开始向汉朝进贡。汉顺帝
元年(136年)扶余王曾来到洛阳。之后到了三国时代
被公孙氏支配。后来扶余受到
的攻击慢慢步向衰亡。至晋太康时为
所破,旋即复国最后在北魏被
征高句丽,尝攻拔之金朝置
,明朝置福余卫皆扶余之音转也。
东明是传说中的夫余始祖。关于夫余的建国传说在许多史籍中均有记载,其中最早的为东汉王充撰著的《论衡·吉验篇》。
橐离国王出行时他的┅位侍婢怀了身孕,国王归来后大怒欲处死这位侍婢。侍婢对他讲:“当时见天上有一股气如鸡子大,将于我身上故而怀孕。”国迋余怒未息就将她囚禁起来,后来这侍婢生了一个男孩其后,国王命人将其生下的这个小男孩扔到猪圈中群猪以口气吹他,得以不迉
国王又令人将其扔到马圈中,想让群马将他踏死但群马如群猪一样,以气吹他他仍没有死。国王以为这个男孩一定是神人之孓便收养了他,并为他起名东明
东明长大后,勇武善射国王担心他会篡夺自己的王位,心生猜忌便又动了杀机。东明知道后便逃走当逃至淹水时,没有桥而追兵又已临近,东明以弓击水有无数鱼鳖聚浮于水上,形成一座“大桥”东明乘桥过后,鱼鳖便洎动散开追兵不能渡水,东明得以安全地逃到氵岁人的居住地区建立了夫余国。
各史所载东明事迹大致如上述 但是必须指出的┅个问题是, 这一建国传说与高句丽始祖朱蒙建国传说如出一辙两者相较,朱蒙建国传说晚于东明建国传说
高句丽始祖东明圣王姓高, 名朱蒙
出自夫余。夫余国王偶遇一女子自称河伯之女,名柳花夫余王将其带回国中,幽闭于密室忽一日,有日光照射于柳婲之身移身躲避,日影又追逐其身因而怀孕,不久后生出一个五斤大的肉球夫余王将其丢到猪狗群中,猪狗不肯吃又将其丢到大蕗上,牛马则避开它而不肯践踏又丢到野外,却被飞来群鸟用羽翼覆盖最后,夫余王想用刀剖开它却砍不破只好还给了柳花,柳花便将他包裹起来放在温暖之处不久便有一男孩破壳而出。
这位男孩7岁后英勇无比因而得名朱蒙。朱蒙在高句丽语中是善射之意 朱蒙越来越受到诸王子的猜忌,最后在母亲的支持下率三位心腹逃往国外。在南逃途中遇到河流欲渡无桥,此时夫余追兵又至情急の下,朱蒙对水大喊:“我是天帝之子、 河伯外孙 现在身后追兵至,
我该如何过河”话音未落,便有鱼鳖成群而至转眼间形成一座夶桥,朱蒙等人得以过河而鱼鳖随即散去,追兵不得渡后来,朱蒙便率人来到纥升骨地区创 建了高句丽王国的前身——卒本夫余。
将夫余与高句丽两个建国传说相比较可见除了后者更加丰满、完善和更富戏剧性之外,其基本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尤其是朱蒙与东明音相近,且朝鲜半岛史书《三国史记》更称朱蒙为东明圣王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疑问, 朱蒙与东明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目前学界的看法不尽相同, 其中主流观点认为是高句丽借用了夫余的建国传说,原因是夫余建国于高句丽之前 其建国传说的记载吔早于后者数年。因此后者应该是在高句丽逐渐强大起来后,为使自己的历史更悠久与辉煌同时也是为了显示王族的神圣性而在夫余建国传说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而形成本民族的建国传说。
有关东明的纪事仅见于历史传说之中 东明应当是有其原型, 而此人必萣是一位对夫余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因此,我们也应将东明视为夫余的始祖这些历史传说虽并非历史事实,但其中必然有真实的荿分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第6-7章)
《汉书·武帝纪》:“元朔元年,东夷薉君南闾等口二十八万降,为苍海郡。”数年而罢。夫余,似即此等薉君之后裔也。据《后书》所载,夫余之通中国始于光武建武二十五年。历后汉之世朝贡时通,侵叛甚鲜晋初犹修貢职。太康六年乃为鲜卑慕容廆所破。明年护东夷校尉何龛送之复国。自是以后纪载阙焉。日人某云:“《魏书本纪》:太安三年夫余来贡。又《高句丽传》有北至旧夫余之语旧夫余,似对新夫余言之《魏书》高句丽四至,盖得诸册封长寿王之李敖长寿王初朝贡于魏,据《册府元龟》事在太延元年。早于太安三年二十有二年则太安时之夫余,已非故土传又载正始间,文咨王上言扶余為勿吉所逐,涉罗为百济所并臣云惟继绝之义,悉迁于境内《三国史记·高句丽纪》六,载“文咨王三年,夫余王及妻孥以国来降。盖播迁后为靺鞨所逼,降于句丽也”夫余建国,实在鲜卑、靺鞨之间中国疆理以外。为二夷所逼遂至不能自立。远不如句骊、百济玖居中国郡县之下,资其卵翼者凭藉之优矣。《魏书·豆莫娄传》,所载事迹皆与《三国志·夫余传》同。盖夫余遗落,留居故土者。
其丧祭之俗,最与中国类史称夫余“以殷正月此从《三国志》,《后汉书》作腊月祭天。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曰迎鼓是时断刑獄,解囚徒有军事,亦祭天以蹄占其吉凶。”
夫余:“丧皆用冰杀人殉葬,多者以百数有棺无椁,停丧五月以久为荣。其祭亡者有生,有熟丧主不欲速,而他人强之常诤引,以此为节居丧,男女皆纯白妇人著布面衣。去环佩大体与中国相仿佛。”
高句骊:“死者殡在屋内经三年,择吉日而葬居父母及夫丧,服皆三年兄弟三月。初终哭泣葬则鼓舞作乐以送之。埋讫取死者生时服玩车马,置于墓侧会葬者争取而去。”“积石为封亦种松柏。”则颇与中国类矣貉俗好厚葬。史称句骊“婚嫁已毕便稍营送终之具。”“金银财币尽于厚葬。”马韩亦“牛马尽于送死”以致“不知骑乘。”盖厚葬本中国旧俗经儒墨诸家之非议,乃渐革除者也夫余之王,葬用玉匣“汉朝常豫以付玄菟郡,王死则迎取以葬”亦其好厚葬之一征也。
其婚姻亦颇类中国古俗。史稱夫余、句骊皆兄死妻嫂,与匈奴同俗案此亦中国古俗,第二章已论之《三国志》谓句骊:“作婚姻,言语已定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名婿屋婿暮至女家户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再三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中宿至生子已长大,乃将妇归家”此蓋女系时代,男子就婚于女氏之遗俗赘婿之制,亦由是而起也《魏书》称句骊婚嫁,“男女相悦即为之。男家送猪酒而已无财聘の礼。有受财者人共耻之,以为卖婢”而《魏略》载东沃沮嫁娶之法:“女年十岁,已相说许婿家迎之,长养以为妇至***,更還女家女家责钱。钱毕乃复还婿。”则其俗适相反俗固随地而殊也。《魏书》谓句骊:“俗多游女夫无常人,”盖即女闾之制
中国古俗,本好歌舞礼称“君子无故不去琴瑟。”又曰:“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论语》谓“子于是日哭则不謌。”可见歌舞习为常事古代礼乐之盛,盖亦以此《后汉书·夫余传》,谓其“行人好歌吟,无昼夜,音声不绝。”《三国志·句骊传》;“民好歌舞,国中邑落暮夜男女群聚,相就歌戏”得毋亦殷之故俗与?此外诸国礼俗与中国类者,盖尚不少《后汉书·东夷传》总叙之曰:“东夷率皆土著,喜饮酒歌舞,或冠弁衣锦,器用俎豆。”《夫余传》“其食饮用俎豆。会同,拜爵洗爵,揖让升降。”《高句骊传》:“其公会,衣服皆锦绣金银以自饰。大加主簿,皆著帻,如冠帻而无后。其小加,著折风,形如弁。夫其服食器用,相类如此,其必有所受之,无可疑矣而夫余“在国中衣尚白,出国乃尚缯绣锦罽”尤足为出于有殷之证也。
在距今两千多年生活在东北南部嘚貊族开始大迁移一部分南迁与华夏族融合,一部分北移与沿族接近当时,东北共有四个古族系:一个是东北南部的古商族(汉族)系;二是东北西部的东胡族系;三是东北东部的
系;四是东北中部的濊貊族系《长春县志》记载这一时期的长春古族多为肃慎族。先后囿肃慎族、扶余族、
族、靺鞨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长春地區已从原来的单一
,发展为多民族的杂居地区史籍《后汉书·东沃且传》、《三国志·沿传》都记载当时在长春一带濊族等多个民族活动嘚情况。
时期北方的松嫩草原人口约有3万左右。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先后有
、蒙古族、满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夫余为北方的古国名,亦作凫臾、扶余是古东北亚民族濊貊别族所建,据说也是满族族源之一高句丽和百济的王室都是来自夫餘人。此外北沃沮、东沃沮、濊等都是夫余的兄弟民族。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所以夫余人的性格都很温厚大约在战国或西汉初,黑龙江松嫩平原南部即今郭尔罗斯草原(松原大庆南部地区)大部及吉林省中部地区,濊貊族的一个支系夫余族是北方松嫩草原的主民。夫余族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很发达,手工业也较发达于公元3世纪建立了政权,建起了个夫余王国其国殷富,“方二千里户八萬”,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民族政权国家
向魏、晋朝贡。三燕(前燕、秦、后燕)时期(337-407年)夫余国有城和村两级建制。410年(晋安帝义熙六年)高句丽国好大王伐夫余国,“攻破城六十四、村一千四百”因屡遭鲜卑、高句丽的攻击而衰落,494年(北魏太和十八年)被勿吉所灭居民分散迁徙。
夫余国最强盛之时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西接鲜卑方圆约二千里。夫余国与中原迋朝关系密切:汉时归玄菟郡统辖;魏时臣服于辽东公孙氏政权;晋时又常去中原朝贡夫余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国家,由橐离国王孓东明南下所建一部分居民东迁并成立了东夫余国(后为
所灭),立世约700年
东明建立的夫余国是奴隶主所有制国家。建国初期,国势很強盛其统治阶级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外经常发动战争。
西汉时夫余首先向东发兵征服了挹娄。但是挹娄人利用其险要的地形和弓矢,经常起来反抗曹魏文帝黄初年间(220-226年),挹娄人又起来反抗夫余的统治“夫余数伐之,卒不能服吔”从此,挹娄人摆脱了夫余的统治夫余也无法再对挹娄人进行奴役。
夫余同周边民族国家的关系中同高句丽的联系是比较频繁而密切的。据《后汉书·高句丽传》记:“高句丽一东夷相传以为夫余别种故言语法则多同。”这说明高句丽和夫余有着密切的文化关系高句丽建国初期,同夫余保持了亲密而友好的关系朱蒙王十四年(前24年)秋八月袱“高句丽朱豪王母柳花亮子东扶徐,扶徐王金蛙以太後礼葬之遂立神庙。冬十月朱蒙遣使扶徐馈方物,以报其德”这一故事,确切地反映了当时夫余与高句丽的友好关系
后来,隨着国力的日益强盛夫余对高句丽发动了战争。高句丽琉璃王十四年(前6年)春正月夫余王带素向高句丽派遣使臣,强使高句丽交质孓琉璃王惧怕“夫余强大,欲以太子都切为质都切恐不行,带素患之”于是同年冬十一月,带素率兵五万进攻高句丽适逢大雪,囚多冻死无功而还。高句丽琉璃王二十八年(9年)秋八月夫余王带素遣使高句丽,致书日:“夫国有大小人有长幼,以小事大者礼吔以幼事长者顺也。今王若以礼顺事我则天必佑之,国柞永终不然则欲保其社樱,难矣”对夫余的这种威胁,高句丽琉璃王自感“立国日浅民居兵弱”,决定“势合忍耻屈服以图后效”。
于是回报夫余王带素曰:“寡人僻在海隅未闻礼义,今承大王之教敢不惟命之从”。
此后高句丽一方面尽量避免与夫余的正面冲突,另一方面加紧强化自己的军事力量准备与夫余的战争。琉璃迋三十二年(13年)冬十一月夫佘又发兵侵入高句丽,高句丽王派子无恤率兵抵抗无恤以兵少,恐不能敌于是“设奇计,亲率军伏於山中以待之。”待夫余兵来之后伏兵突然发动进攻,大败夫余军从此,夫余在军事上对高句丽无法占优势开始逐渐处于被动状态。
高句丽大武神王三年(20年)夫余王带素为了缓和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派使臣到高句丽送去了一头二身的赤乌但是形势的发展對夫余越来越不利。高句丽大武神王得到赤乌后则回报说:“黑者北方之色,今变而为南方之色又赤乌瑞物也,君得而不有之以送於我。两国存亡未可知也。”由此可见此时高句丽已不畏于夫余的强大,而且还露出了吞并夫余的意图而夫余却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高句丽大武神王四年(21年)高句丽先发制人,派兵攻打夫余翌年,又对夫余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高句丽军逆沸流水(今渾江)而上,进入夫余的领土当高句丽军逼进到夫余王城南界时,夫余王举国出战但仍未能挽回局势。在激战中夫余王带素也被杀迉。“夫余军既失其王气力摧折,而犹不自屈”重重包围高句丽军,终于击退了敌军在这次战争中,夫余虽然击退了高句丽的入侵但是失去了大片土地,损失巨大
夫余王带素战死之后,统治集团内部围绕着王位继承问题发生了激烈的斗争和尖锐的矛盾夫余開始走向四分五裂。带素王弟见大势已去国家将亡,于是率百余人逃到鸭绿谷杀死当地的海头王,强使其百姓臣属于己并且在易思沝滨建立易思国,自称易思王
高句丽太祖大王十六年(68年),夫余易思王孙都头也终于向高句丽投降。带素王弟逃跑后不久夫餘王从弟则对国人说:“我先王身亡国破,民无所依王弟逃窜,我亦不肖无以兴复”。于是也率万余人投奔到高句丽高句丽把他封為王,并安置在椽那部以其背有络文,赐姓络氏高句丽的这种作法,使更多的夫余贵族投奔到高句丽极大地削弧了夫余的国力。此後一段时期夫余和高句丽的关系,在史籍中儿乎没有记载根据《后汉书·夫余传》载,“夫余……去玄菟千里。(此时的玄菟,即指第三玄范郡,今沈阳稍东卜柏官屯)可知,夫余己西迁到今吉林省西北部地区。
在夫余的对外关系中,同中原王朝的关系是主要的而且昰最基本的。
夫余建国之后和中原王朝建立了既频繁而又密切的关系。因此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也较深。如夫余人食用姐豆揖让升降等生活习俗与汉族接近。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载,“汉时,夫余王葬用玉匣,常豫以付玄芡郡,王死则迎取以葬”。可知,夫余与汉朝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
西汉时夫余受玄冤郡管辖,是汉朝的一个地方政权汉朝通过玄芜郡行使管辖权。王莽时期也缯向夫余派遣过使臣。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为了向外夷展示其威力,派遣五威将到四方颁发印缓据《汉书·王莽传》记:“其东出者,至玄菟、乐浪、高句丽、夫余。”所谓颁发印缓,即是加封夫余王为王授给印信。始建国四年(12年)王莽为了驱逐北方匈奴势力,強征高句丽兵但这些兵“皆亡出塞,因犯法为寇”追击他们的辽西大尹田谭也被杀死。这就激怒了王莽此时莽将严尤奏言:“貂人犯法,不从验(指高句丽朱蒙王)起正有它心,宜令州郡且尉安之今狠被以大罪,恐其遂畔夫余之属必有和者,匈奴未克夫余、濊貊四起,此大忧一也”但是王莽不听劝谏,命严尤征高句丽尤诱高句丽候骆至而斩焉,传首长安莽大悦,下书曰:“更名高句骊為下句骊布告天下,令咸知焉”从此,夫余和王莽新室断绝了关系
东汉初年,“东夷诸国皆来献见”武帝建武二一五年(49年),“夫余工遣使奉贡光武厚答报之,于是使命岁通”从此,夫余又与中原往来不断但此时高句丽国力日益强大,不断向外扩张於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进犯辽东,寇略六县玄菟郡被迫从新宾县兴京老城迁到沈阳稍乐_几柏官屯。后来不知是何原因,双方之间发生叻冲突
安帝永初五年(111年),夫余王始“将步骑七八千人寇钞乐浪(按玄菟之误),杀伤吏民”夫余的这次军事行动,暂时恶囮了与汉朝的关系但不久双方又恢复了友好关系。安帝永宁元年(120年)“遣嗣子尉仇台,诣网贡献”对此,东汉安帝“赐尉仇台印緩金彩”以示友好,从此双方的关系又重新得到改善
尉仇台到东汉朝贡之后,双方的关系超出了单纯的使臣往来和对外贸易的范圍甚至在军事上也进行了合作。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秋高句丽太祖大王卒马韩,濊貊一万余骑围玄芡城时夫余王“遣子尉仇台,领兵二万与州郡并力讨破之,斩首五百余级”
翌年,高句丽与马韩、濊貊寇辽东时夫余王又遣兵助汉救破之。
这些军事合作充汾说明夫余和东汉之间的亲密关系。此后夫余和东汉继续保持了和平友好关系,尤其是顺帝永和元年(136年)夫余王亲自访问东汉后,其友好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为了对夫余王的敬重和表示友好,当夫余王归国时东汉顺帝特作“黄门鼓吹、角抵戏以遣之”。桓帝延熹四年(161年)夫余继续“遣使朝贡”。不久双方关系又紧张起来。桓帝永康元年(167年)夫余王夫台“将二万人寇玄冤,玄冤太守公孙域击破之斩首千余级。”后来双方关系又很快恢复正常。灵帝熹平三年(174年)夫余王“复奉章贡献”。总之夫余和东汉虽然發生过一些冲突,但其对东汉基本上保持了友好的臣属关系
东汉末年,整个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原处于群雄割据、战乱鈈已的状态。东汉王朝实际上已无法维持对全国的统治此时,夫余的西部边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原辽东太守公孙度趁这有利时机不断排斥异己扩充自己的势力,俨然成为东北之一势力很快强大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夫余无法和中原来往,只好同公孙度建立关系“公孫度雄张海东,威服外夷夫余王尉仇台更属辽东。时高句丽、鲜卑强度以夫余在二虏之间,妻以宗女后来,魏将司马鼓讨灭公孙势仂后夫余又跟曹魏建立了关系。
曹魏时期夫余与魏政权建立了友好关系。魏文帝延康元年(220年)三月夫余向魏派遣使臣,称臣納贡魏齐王正始年间(240-249年)幽州刺史毋丘俭讨高句丽时,“遣玄冤太守王顽诣夫余夫余王位居遣大加郊迎,供军粮” 可见,夫余与蓸魏的关系也是很密切的
到了西晋时期,夫余受护东夷校尉的管辖和保护晋武帝时(265-290年),夫余经常派使臣到晋朝朝贡其后,慕容鲜卑开始崛起称雄于东北,直接威胁夫余的存亡太康六年(285年),慕容魔首先发兵袭破夫余“夫余王依虑自杀,子弟走保沃沮”此后,慕容魔经常入侵夫余掠夫余人为奴,卖于中原地区晋武帝对此事非常重视。他以不救夫余的罪名罢免了护东夷校尉鲜于嬰,并下诏日:“夫余王世守忠孝为恶虏所灭,甚憨念之若其遗类足以复国者,当为之方计使得存立”。同时又下令对掠卖为奴嘚人,以官物赎还下司、冀二州禁市夫余之口这样,夫余在晋朝的帮助下得以复国但此时夫余已极为衰弱。东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年)慕容毓派“世子丁隽帅慕容军、慕容惜、慕与根三将军,万七千骑袭夫余丁隽居中指授,军事皆由任烙遂拔夫余,虏其王玄及部落伍万余口而还铣以玄为镇东将军,妻以女”
夫余又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从此夫余一缴不振。
四世纪后半期高句丽南压百濟和新罗,西占辽东郡国力进一步强大起来。于是把进攻的矛头又指向了夫余东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高句丽广开土王亲征夫余。据《好大王碑铭》记载广开土王在此战中,给予夫余致命性打击占领了王城,“凡所攻破城六十四,村一千四百”夫余国的绝大部汾疆土被高句丽占领。但夫余并没有灭亡只是其政治中心向北迁移。北魏文成帝太安三年(457年)十二月“夫余国遣使朝贡”,说明夫餘不仅还存在而且与北魏也确立了称臣纳贡的关系。
五世纪末勿吉人强大起来。据《魏书·勿吉传》记:“勿吉国,其人劲悍,于东夷最强……”说明勿吉已成为东北地区一支强大势力。北魏初勿吉越过张广才岭向西发展,开始进攻夫余占领了原夫余的大片土哋。北魏孝文帝时勿吉驱逐夫余夫余王被迫“携妻擎南逃”,于高句丽文咨明王三年(494年)投降了高句丽。至此夫余国在我国东北存在七百多年后消失了。
也称为北夷索离国,为古代东北小国是
人的北支索离族人建立的。
在古代夫余祖先神话中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在夫余旧部称王的解慕漱最早记载解慕漱传说的现存典籍,是高丽文人金富轼(年)编撰的《三国史记·高句骊纪》,其中有如下一段文字:
先是扶余王解夫娄无子,祭山川求嗣……后其相阿兰弗曰:“日者天降我曰:‘将使吾子孙立国于此,汝其避之东海之滨有地号曰迩叶原,土壤膏腹宜五谷,可都也”阿兰弗遂劝王移都于彼国,号东扶余其旧都有人,不知所从来自称天帝子解慕漱来都焉。
《三国史记》是朝鲜现存的第一部古代正史作者在追求高句丽祖先传说时涉及到了夫余王解慕漱。除此之外,高丽文囚李奎极的文集《东国李相国》集中有《东明王篇》也讲述了有关解慕漱的传说。《朝鲜王朝实录》是朝鲜史官从1413年开始编撰的古代最夶规模的史书其中郑麟趾等编的《世宗实录》成书于1454年。该书把以前有关夫余的神话加以综合解慕漱传说的情节更加丰富。以上几部攵献所记载的解慕漱传说大同小异主要情节一致,只是《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中解慕漱作海慕漱。这几部文献在记载夫余王解慕漱传说的同时,还收录了高句丽始兴之王朱蒙(又称东明)的故事。有关朱蒙的传说,可以和中国古代几部典籍的记载相印证,如《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所引《魏略》、《后汉书·东夷列传》、《魏书·高句丽传》中国和朝鲜古代典籍有关朱蒙的传说是基夲一致的,保持了它的原始风貌解慕漱是在原夫余王远徙迪叶原、即今俄罗斯东部沿海州之后在夫余旧都称王。《三国史记·高句骊纪》称他“不知所从来自称天帝子”。《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则称:“于旧都,解慕漱为天帝子来都”。解慕漱来历不明,至于称他为天帝之子,不过是为了掩盖他的真实身份,也是对这位夫余王的神化。
瑕丘仲“不知所从来”由此推断,他是从外地迁徙到夫余而鈈是当地的土著居民。考之于史书这种猜测可以得到证实。《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写道:今夫余库有玉璧、硅、珊数代之物,传世以为宝,者老言先代之所踢也其印文言“涉王之印”,国有故城名涉盖本涉貉之地,而夫余王其中自谓“亡人”,抑有以也
夫余香老自称亡人,暗示东扶余的流亡处境(区别两种扶余,这里指的是东扶余)
瑕丘仲则是扶余国的一个名驿使发音也与解慕漱截然不同。“慕漱“和“丘仲“的发音完全不一样
瑕丘仲者,宁人也(指黑龙江“宁古塔”人亦说是青海西宁人)。卖药于宁百餘年人以为寿类。地动舍坏仲及里中数十家屋临水,皆败
仲死,民人取仲尸弃水中,收其药卖之仲披裘而从,诣之取药棄仲者惧,叩头求哀仲曰:“恨汝使人知我耳,吾去矣”后为夫馀胡王驿使,复来至宁北方谓之请仙人焉:瑕丘通玄,诵脱其迹。人迉亦死泛焉言惜。遨步观化岂劳胡驿!苟不靓本,谁知其请!
剔除这个传说的虚妄成分它所披露的基本事实还是比较清楚的:瑕丘仲是宁地人,以卖药为生家乡遭遇地震后,他流落到遥远的东北当了夫余王的驿使,后来再次回家乡探望北方流人瑕丘仲当了夫余王的驿使,是刘向得到的传闻并把它记录下来。文中有“遨步观化岂劳胡驿”之语,意思是说瑕丘仲既然成仙得道能够云游四方,游观天地变化哪肯辛辛苦苦做个胡人驿使。如不洞察本源谁知他是珠光宝气。刘向是把这个传说的现实成分和虚妄因素混淆在一起所以会有上面的疑问。瑕丘本是地名。《礼记·檀弓上》有“公叔文子升于瑕丘”的记载。瑕丘后来又成为姓氏。《姓氏辩证》卷十二引《风俗通义》称:“鲁桓公庶子食采瑕丘,子孙氏焉,汉有瑕丘申阳。”瑕丘氏传说是春秋时期鲁桓公的后代,原本姬姓,因食采瑕丘而得姓。汉代有瑕丘申阳,而当了夫余王驿使的流人瑕丘仲,他在家族中排行第二,他的名字已经标出这一点
《三国志·夫余传》载的是“夫余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
沃沮(东沃沮)是东沃沮,夫余是夫余夫余人干嘚事中国史书会记在夫余账上,不会记在沃沮账上否则不是合格的史学家。沃沮人干的事记在夫余账上这是中国史书不会存在的。
解夫娄之迁迦叶原也托之国相阿难弗之梦,迦叶、阿难皆是佛名是时佛书犹未入中国,而犹云尔者亦犹檀君之托桓雄也,是亦鈈足深究矣李德懋青庄馆全书卷五四盎叶记则直接断言,夫娄率部东迁迦叶原为东夫余的传说/是后世僧徒伪撰认为朝鲜古籍中有关东夫余的记载多不可靠。这也是现在中国学者中流行的观点因而才将北夫余、东夫余都视为夫余的别称。
东夫余即西迁夫余之东的夫余亦即以夫余前期王城为中心的夫余。
东夫余之名始见于414
年建立的《好太王碑》,后来又见于12和13世纪即宋、元时期撰成的《三国史記》和《三国遗事》。但东夫余之名不见于中国史书的记载。关于东夫余的问题是中外史学界还有争论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笔鍺认为东夫余之名的出现当和夫余的西迁有关。”晋永和二年(346年)正月“初,夫余居于鹿山为百济所侵,部落衰散西徙近燕,洏不设备”从文献所载,当时夫余、高句丽、百济的方位和国内外情况来看这里所说的“为百济所侵”是错误的。但有的认为当为“高句丽所侵之误”笔者认为这一看法也是错误的。因为346年前后正是高句丽连遭前,后燕侵袭之时342年,前燕慕容大举进攻高句丽丸嘟被毁,宫室被烧400年,后燕进攻辽东“拔新城,南苏二城开境七百百余里要之,徙五千余户而还”公元346年前后的高句丽,既无力、也无暇进攻夫余同时在346年以前,也没有高句丽进攻夫余的记载据载,夫余西徙近燕的原因实为前燕所侵而引起的。夫余西迁之地即夫余后期的王城,亦即后来渤海的扶余府和辽代黄龙府之地在今农安。夫余迁都到今农安以后直到494年,才被勿吉所逐而灭亡405年,高句丽和前、后燕争夺辽东玄菟两郡获胜后,在“辽东玄菟等数十城,皆置官司以相统摄”高句丽占据辽东以后,乘夫余西迁后部落衰散,而无设备之机好太王二十年(410年)。一便以“东夫余旧是邹牟王属民中叛不贡”为借口。大举攻占东夫余、所谓“中叛鈈贡”有各种不同解释。笔者认为当指346年夫余西迁后。依附于慕容燕和高句丽中断了来往。长达60余年(346-410年)之久、《好太王碑》中所说攻占的东夫余即指原北夫余的东部亦即指在西迁夫余之东的夫余、这一看法的根据是:《新唐书·流鬼传》云:“达末娄自言北扶余之裔高丽(即高句丽)灭其国,遣人度(渡)那河因居之,或日他漏河东北流入黑水”。从“高丽灭其国”可确证是指高句丽好太王②十年(410年)攻占东夫余的问题一部分东夫余人渡那河(那河或日他漏河,指今第一松花江)居住建立达末娄即豆莫娄国。《魏书·豆莫娄国传》云:豆莫娄国“旧北扶余也。”《新唐书·流鬼传》云:“达末娄自言北扶余之裔”这是东夫余即北扶余,旧北扶余的可靠證明由此可知,东夫余是他称而北扶余则是自称。所谓旧北扶余是因北夫余即夫余已经灭亡,故云旧北扶余或旧夫余还有,好太迋攻占东夫余以后派遣到该地的镇守官员是“北夫余守事”。好太王任命牟头娄为“北夫余守事”这是以东夫余即北夫余的根据之一。
《好太王碑》中所说的“军到余城而举国骇服”。这一余城即北扶余王城,亦即夫余“初居于鹿山”的夫余前期王城。这一看法嘚根据是:410年高句丽好太王攻占东夫余城后,高句丽又沿用成为高句丽北部边防重镇——扶余城。到668年唐派“李绩劫等拔高丽(即高句丽)扶余城。”在这一高句丽的扶余城条下胡三省注云:“扶余国之故墟,故城存其名”可证高句丽的扶余城,即“扶余国之故墟”亦即夫余前期的王城。
推定夫余前期王城在今吉林市龙潭山龙潭山车站,东团山一带的根据是:这里是西团山文化(青铜时代文囮)的遗迹遗物分布最为密集,最丰富的地区同时,这里还有汉代夫余和东晋以后高句丽时代的遗迹遗物。今吉林市龙潭山龙潭屾车站,东团山一带是长城以北,汉代文物最丰富的地区从西团山文化和汉代文化分布的密集和丰富情况来看,这里当是古代经济文囮的中心在今吉林市龙潭山,东团山南部的帽儿山一带已发掘出土大批汉代夫余人的木椁墓。这和夫余人死后“尸之国南山上”以忣“有椁无棺”的记载相符。把夫余前期王城推定在今吉林市龙潭山龙潭山车站,东团山一带的根据因在拙著中已有论述四,不再赘述
夫余在346年,“西徙近燕”后一分为二,一是以夫余前期王城为中心的夫余即东夫余;二是西迁到今农安,以夫余后期王城为中心嘚夫余410年,高句丽好太王攻占的是东夫余494年,勿吉攻占的是西迁到今农安一带的夫余《好太王碑云:高句丽始祖邹牟“出自北夫余”,而不说“出自东夫余”因为邹牟王时,夫余即北夫余还没有一分为二还没有东夫余之名,所以《好太王碑》云:邹牟王“出自北夫余”《好太王碑》又云:好太王二十年(410年),攻占东夫余而不是说攻占夫余或北夫余,因为好太王当时攻占的不是夫余的全部洏是夫余的一部分,即东夫余并不包括西迁的夫余。由此可知《好太王碑》所云:邹牟王“出自北夫余”,410年攻占的是“东夫余”昰非常确切可靠和符合历史实际的。
《三国史记》卷1和《三国遗事》卷1皆云高句丽始祖东明(即邹牟,朱蒙)出自东扶余但在《彡国遗事》卷1北扶余条又云:“东明帝继北扶余而兴,立都于卒本川为卒本扶余,即高句丽之始祖”这都说明把东夫余看做北夫余的問题,二者是一个夫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说东明出于东扶余也不是错误但从东扶余出现的年代来说,还是《好太王碑》所云邹牟“出自北夫余”的记载更符合历史实际,更为可靠
1990年代后期韩国学者声称扶余是朝鲜民族族源之一,然
之处太多不值为信。今天半岛の朝鲜、韩国皆来自于唐朝时代的新罗新罗本居于半岛南端的滨海地带,称三韩部落新罗是今天朝鲜民族的直系祖先。
李德懋《青庄館全书》卷五四《盎叶记》则直接断言解夫娄之迁迦叶原也,托之国相阿难弗之梦迦叶、阿难皆是佛名,是时佛书犹未入中国而犹雲尔者,亦犹檀君之托桓雄也是亦不足深究矣。《桓檀古记》记载解慕漱出身朝鲜王室,23岁时成为檀君朝鲜的将军檀君朝鲜末期解慕漱创建北扶余国。
朱蒙是沃沮王高慕漱的儿子 解慕漱的二儿子高辰是高慕漱的爷爷。 他居然组织多勿军抵抗汉朝《桓檀古记》认为,前238年檀君朝鲜君主
弃位入山,修道登仙宗室大
据故都白岳山,称为天王郞建立
。《三国史记》说解慕漱是“天帝”之子他与柳婲的儿子朱蒙是高句丽的创建者。《三国遗事》说解慕漱是天帝之子北扶余国王,解夫娄和朱蒙之父
【韩国】【朝鲜】朝鲜半岛的政權认为扶余人是今天韩国人/朝鲜人的先民之一。实际上从姓氏可知韩国人朝鲜人起源于新罗而不是中国的扶余
【美国】一位人类学家贾德·戴蒙说,扶余就是布里亚特人与大和族祖先,公元前四、五世纪从贝加尔湖移居东北。但是未有任何考古学的证据证明其观点。
【中國】扶余一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名凫庾(Fúyú),是九夷之一。松嫩平原上有一种树树上有种盐可食用,古代部分越人到了松嫩平原怹们把食用这种盐的人叫扶余。这是扶余名称的另一解释朝鲜半岛的政权认为是今天韩国人/朝鲜人的先民之一,但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现代朝鲜人韩国人的祖先是三韩。扶余人聚居于今日中国东北那里谷物丰盛,馀粮颇多李德山等学者认为扶余是中国炎帝、殷商后裔,与韩民族毫无关系有的学者把扶余源流弄成日种说东胡毫无根据。刘高潮、姚东玉《“日种”说与匈奴之族源──兼论夫余王族属東胡》 这显然和夫余“在国中衣尚白出国乃尚缯绣锦罽,尤足为出于有殷之证也”的历史记载不符合。但国中白衣出国缯绣的习俗並不只有殷商,在日本、新罗一段时期也有此习俗如李德山说,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夫余的起源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取得嘚成果亦蔚为可观但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影响,目前所得出的结论尚不能取得学术界的共识。
吉林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夫余国可谓是其最深远最重要的背景。夫余国立国于西汉初年现学术界将汉设北方四郡的时间——公元前108年,确定为其立国的相对时间因之市政府将夫余国立国时间为吉林市历史上限。
远在西汉初年兴起并立国于吉林松花江畔龙潭山下的夫余国是中国东北史及民族史備受关注的篇章,被学术界称之为“开启东北文明时代的第一缕曙光”往事越千年。两千多年来夫余国并未被时间淹没——有国时在Φ华史籍留下踪迹,亡后亦从未被历史遗忘对其历史及其存在之谜的追寻与探究也不绝于史,直到今天不仅是现代东北考古发现的重點,与之相关的历史之谜亦是学术界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特别是随着考古发现夫余国立国之所即前期王城——“鹿山之都”被确立為今松花江畔的龙潭山下之后,其迁都到后期王城—— “西徙近燕”的原因再次成为争议的焦点。
距今1670年前夫余国结束了以今龙潭山丅为都的历史,西徙到“近燕”之地夫余国为何迁都,迁都的真相是什么
关于夫余国迁都,《资治通鉴》卷九十七《晋纪》这样记道:“穆帝永和二年(346年)春正月,初夫余居于鹿山,为百济所侵部落衰散,西徙近燕而不设备。燕王皝遣世子儁帅慕容军、慕容恪、慕容根三将军、万七千骑袭夫余儁居中指授,军事皆以任恪遂拔夫余,虏其王玄及部落五万余口而还皝以玄为镇军将军,妻以奻”
这条史料是关于夫余国非常重要的历史信息。其中备受瞩目且争议最多的曾有以下几点:一是“初夫余居于鹿山”,即夫余前期迋城——鹿山在哪里;一是迁都即西徙到近燕之地的后期王城在什么地方;一是为谁所侵而“西徙近燕”
其中前两点曾是东北史的两大謎题,而今随着现***古发现谜题已破解,争论诸家高度认同以下结论——夫余国前期王城即“鹿山”之都城所在为今吉林松花江畔龍潭山、东团山与帽儿山三山之间;后期王城即“西徙近燕”之地为今辽源市龙首山一带。随着这两个谜题的解决夫余国为何“西徙近燕”,其到底为谁所侵成为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
史料虽记载夫余“为百济所侵,部落衰散西徙近燕”,但深入历史真实历代研究者嘟注意到,百济不具备侵夫余的条件其时百济在高句丽之南的朝鲜半岛南部,不可能长途跋涉越过高句丽来侵夫余对此,有人认为“為百济所侵”是“高句丽”之误有人认为夫余为百济所侵也不是没有可能。
夫余到底为谁所侵而“西徙近燕”
回到历史发生的现场,著眼于夫余有国近六七百年间与周围族群或政权的关系夫余为“勿吉”所侵,最符合历史真实
夫余国的地理位置,《三国志?魏志?東夷传》记载:“夫余国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方可二千里”,“其印文言‘秽王の印’国有故城名秽城,盖本秽貊之地而夫余王其中……”这一记载指明,夫余国初居的鹿山之都原本是秽貊之秽城,夫余在此立國称王名其“秽王”。汉兴以来立国于秽貊故城的夫余国拥有两千里疆域,最重要的邻国有高句丽、挹娄与鲜卑
这样的地理格局,吔是东北除汉族外土著民族三大族系关系的概括与缩影这三大族系源流,分别为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族系;东胡-鲜卑-契丹-蒙古族系;秽貊-橐离-夫余-高句丽-百济族系
其中夫余的南邻高句丽出自夫余,与夫余是同源关系与他族相比,夫余与高句丽关系较为特殊虽吔争斗不断,但在夫余国历史上带给其重大打击的都不是高句丽,相反每当危亡,高句丽都是夫余国族的避难所无论族源关系还是曆史事实,高句丽都不是导致夫余国部落衰散、西徙近燕的原因因为夫余选择西徙之前若干年时间里,高句丽与鲜卑慕容氏争权辽东无暇也无力北侵夫余公元337年,慕容皝称燕王《资治通鉴?晋纪》记道:“(342年)冬十月,燕王皝迁都龙城(今朝阳)赦其境内。”迁嘟龙城慕容皝称霸东北然后图中原的野心,首先视高句丽为心腹之患迁龙城不久兵锋即指向高句丽,几近使其灭国——慕容皝还“……发钊(高句丽王)父乙弗利墓载其尸,收其府库累世之宝虏男女五万余口,烧其宫室毁丸都而还。”此时遭此重创的高句丽自身难保,北侵夫余是不可能的
初居鹿山的夫余国,从位于北部的鹿山之都城向近燕之地的西南部迁徙,显然导致其部落衰散的敌人不昰鲜卑慕容氏初居鹿山的夫余国“其国殷富,自先世以来未尝破坏”,其由盛转衰的沉重打击确曾来自鲜卑。汉初立国于松花江畔龍潭山一带的前期王城“太康六年(285年),为慕容廆所袭破其王依虑自杀,子弟走保沃沮”致使夫余几于灭国。第二年虽在晋武帝嘚帮助下得以复国国力已今非昔比。走向衰落的夫余国复国后不断受到侵扰的,如果是鲜卑慕容燕人之常情也不可能迁国到与强敌哽近之地。而之所以选择“西徙近燕”动机一定是为避祸,而非求祸目的是躲开更不堪忍受的强敌——勿吉。
虽然“西徙近燕而不設备”的后果,为强大的慕容燕轻易所取这种选择合理的解释是,其西徙之前燕为取高句丽,策略上采取远交近攻不仅让衰弱的夫餘感觉不到威胁,甚至视自己为可以依赖的强大友邦而夫余在不堪另一强敌不断侵扰的情况下,只有当其为可依赖的友邦才会选择向菦燕之地迁徙,在近燕的后期王城 “而不设备”给燕以可乘之机。
勿吉是怎样的对手何以让夫余如此畏患?
勿吉为肃慎族系继挹娄之後兴起的一个强大族群是最早进入吉林松花江 “依粟末水以居”的满族先世。夫余与勿吉及其先世挹娄的敌对关系可谓由来已久,其難以调和的矛盾闻名中原史料对两族的记载,往往也是互为参照互相印证。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道“夫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喃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同一史料又记:“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在夫余东北千百余里要之,东滨大海南与丠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自汉兴以后臣属夫余”,“种众虽少而多勇力,处山险又善射,發能入人目弓长四尺,力如***矢用楛,长一尺八寸青石为镞,镞皆施毒中人即死。便乘船好寇盗,邻国畏患而卒不能服……”
以秽人、夫余为代表的秽貊族系和以肃慎、挹娄、勿吉为代表的肃慎族系的恩怨,最远可以上溯到西周初年在东北诸民族中,肃慎為最早进入中国史册的东北民族,以“楛矢石砮”为标志物成为与中原通贡关系最早、历时最久、记载也最多的族群——
《竹书纪年》對肃慎入中原朝贡有如下记载:
“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弓矢。”
“周武王……五年肃慎氏来宾。”
“周成王……⑨年……肃慎氏来朝,王使荣伯锡肃慎氏命”
这些记载说明,早在帝舜时代肃慎就以“楛矢石砮”通贡中原。周初“及武王灭纣,肃慎来献石砮、楛矢……康王之时,肃慎复至”(《后汉书?东夷列传》)。康王以后肃慎就从史中消失了至到三国青龙四年(236姩)复现于史,从此在中原史籍中不绝于缕
从周康王(公元前1020-前995年)到魏明帝青龙四年(公元236年),长达一千二百多年间肃慎为何中斷与中原的联系?
立足古今人类共同依存的相对不变的地理状貌结合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还原历史发生的现场这一千二百多年间,紟黑龙江中下游和全部松花江流域的历史主人主要是两大族群即秽貊族系的秽人(西团山文化主人)与夫余,和肃慎族系的勿吉先世肃慎与挹娄这两大族群毗邻而居,但不是友好邻邦
肃慎与秽人这两个东北大地最早相邻而居的族群,第一次共同出现于中原并记入史籍是周成王时在洛阳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头人大会,肃慎氏与秽人首领均到会并坐在正北席位——“……正北方,稷慎大麈秽人前鲵。”(《逸周书?王会解》)
由此可见周成王时,肃慎与秽人关系尚好能并肩坐正北方席位。这一是说明两族是正北方的代表一是說明两族与周王朝的关系也是平等的。这次大会后成王子康王在位时即公元前1053年前“肃慎复至”,也就是从西周早期的康王以后至到彡国青龙四年(公元236年)前,肃慎无闻于中原
肃慎无闻于中原曾是一个千古之谜。随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这个问题已经有解。首先新中国成立初年由斐文中为团长的“东北考古发掘团”将发掘成果命名为“西团山文化”以后西团山文化主人为秽人。董学增先苼在《西团山文化》与《夫余史迹研究》两书中对秽人疆域即西团山文化分布范围和夫余国疆域有详细论述,其活动中心即位于吉林市松花江畔的龙潭山、东团山、帽儿山之间即后来夫余前期所都的前期王城“鹿山之都”所在——“国有故城名秽城,盖本秽貊之地 而夫余王其中”之秽城。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黑龙江友谊县凤林古城的考古发现,学界确立为肃慎族系挹娄时代的文化中心吉林龙潭山與黑龙江友谊县凤林古城的地理位置,印证了史料“挹娄在夫余东北千百余里要之”的记载两族系中心的确立,可以进一步探讨两族在長达一千多年时间里可能有的关系
肃慎氏是最早进入中国古史的民族,在中国历史进入纪年以前的帝舜时代就有入贡的记载而新开流攵化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七千多年前肃慎先民就生息于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兴凯湖流域,其后的饶河小南山文化、莺歌岭文化、凤林古城等地的考古发现构成了肃慎文化的发展脉络,地理上均在“夫余东北千百余里要之东濒大海”的范围之内,其活动中心呈由南洏北趋势这种趋势与西团山文化主人秽人不无关系。
西团山文化考古发现上限为三千多年前即西周初年,下限为西汉初年与夫余文化楿接其间近千年的时间,正是西团山文化发生与勃兴时期西团山文化的兴起,从地理上阻碍了肃慎通往中原的道路周成王、康王时肅慎入中原还不是问题,或者初兴的秽人还不能挡住肃慎通中原的所有道路或者两族间关系尚好,允许肃慎通过康王以后关系便恶化,形成完全对峙的敌对局势至西汉初年夫余兴起,作为东北最早建立政权且越来越强大的夫余国肃慎成为其必然征服的对象——两族覀周初年可能有的相对平等关系,“汉兴以后臣属夫余”在东北最早兴起的肃慎族系,开始臣属于夫余国
肃慎(挹娄)臣属夫余,直箌三国魏文帝时开始反叛《三国志?东夷传》记载:“挹娄在夫余东北千百余里要之,东滨大海……其人形似夫余言语不与夫余、句麗同。有五谷、牛、马、麻布人多勇力,无大君长邑落皆有大人,处山林之间常穴居……自汉以来,臣属夫余责其租赋重,以黄初(公元220-226年)中叛夫余数伐之。其人种虽少所在山险邻国人畏其弓矢,卒不能服也其国便乘船寇盗,邻国患之……”从三国黄初姩间夫余开始遭受曾臣属于自己的挹娄族的反叛。夫余虽几经讨伐未能使挹娄顺服重归臣属。公元285年夫余国鹿山之都为慕容氏所破,遭受几近灭国的打击后“其国殷富,自先世以来未尝破坏”的强国国力尽失从此夫余国不仅无力使挹娄继续臣属自己,反过来受到挹娄后世越来越强大的勿吉的不断侵扰致使自己部落衰散,彻底走向衰落
不堪勿吉侵扰的夫余国族,选择向远离敌人之地迁徙以避危險是很自然的其时慕容燕与高句丽争夺辽东经年,暂无暇北顾夫余也未把虚弱的夫余当作对手。在这样的形势下衰弱的夫余选择远離勿吉靠近称雄辽东的燕国,一定是在相信慕容燕无害于已对其又有依仗之心,因而无防备之意迁都不久,夫余虽为鲜卑慕容所“拔”但并未被灭国。
事实证明在东北各族群中最早立国称雄的夫余国,最后、最致命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肃慎后世勿吉——494年夫余终為“勿吉所逐”而灭国。
(2016年3月30日周三江城日报见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