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高手对散打高手手怎么保护自己

高手 作者:张志俊口述,朱利尧等整理

  太极拳这个世界对我来说就像迷迷糊糊地摸到了一本书,然后我就迷迷糊糊的把这本书就读得差不多了,迷迷糊糊地就练出了一些体会。所以我说我是半路出家,却念了一本真经。

  “砰”的一声——我被撞飞在墙上

  1972年对中国来说仍然是多事之年,“文化大革命”还没过去。我记得这一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登上了长城,这是件大事,正应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道理,矛盾总要统一的嘛。

  我当时是河南省郑州市第四棉纺厂的一个普通工人,全国大乱郑州怎么能独善其身?我所在的单位也是一样了,拉帮结派乌烟瘴气的。本来以前我是我们厂子里出了名的火爆脾气,从不和人吵架,因为还没吵就已经动上手了,按说那时候的气氛下我理所当然的应该也是个小将什么的,但是幸运的是在四年前我生了一场大病,身体垮了,因此阴差阳错的就错过了当造反派的“机会”。更幸运的是,因病我结识了“太极拳”,因此,我常说“太极拳”带给了我身体健康,是上天赐给我的幸运,也是改变我这辈子命运的幸运之神。

  还是这一年,可能是响应领袖***“打打太极拳”的号召,太极名家陈照丕带领陈家沟的学生们来郑州参加武术表演比赛。我一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兴奋,毫不犹豫地决定去看看,其实从1968年得病开始练拳,到此时差不多已有四年了,平时在公园里和那些练太极的老头老太太们推手,我可以说是罕遇敌手,从来没输过,既然没输过内心当然就很骄傲了。所以去看表演的真实想法还有一层,第一、我不是出身什么武术世家,也不懂什么江湖规矩,只知道自己功夫了得,没有对手。第二、再加上年少气盛,狂妄自大,这就是人不轻狂枉少年嘛,觉得自己是孤独求败那个意思,所以,既然听说来了一个传说中的高手,那就一个心思想去试试了。

  在这之前,我多次听说陈照丕的大名,耳朵痒痒,我决计乘他带队来郑州参加全国武术比赛的时机,当面和他见个高低。我自认为功夫了得,如果说陈照丕是绝顶高手的话,只要打败他,我从此就可以在武林树起我的名号了。

  我找到陈照丕下榻的宾馆,敲开门,根本不加掩饰,人也没看清,开口就说:“陈老师,我想跟你推推手。”只见一个老头就那么坐着,身穿白布衫,身子也没转过来,轻描淡写地跟他的学生说:“和他推推。”

  老头说完,眼光还是不往我这边瞟一眼,我的心里顿时就起了一个刺激,心想这下莫怪我不客气了。就见他一个学生站起身朝我走过来,我没法再退了,房间太小。我有点明白过来,他是为了离得他的师父远一点,以免打搅了他。

  我立刻全身鼓满了劲,和对方搭上了手,心想反正我有劲咱俩就顶吧,就这样顶上了,但是,当我刚想一用力,一顶劲,对方一带,我不知怎么回事就飘了起来,随后,“砰”的一声,我一下就飞到了墙上,重重地摔了下来。

  我的脸一下子就胀得通红,但奇怪的是,我并没有觉得有多丢人,只心想这个太极还行。又一想,我还没弄明白就飞了出去,太大意了,心里很不服气。于是,我重新调整好呼吸,要求再来一次。我心说这第二次我一定要小心点。又搭上了手,转了两圈,我看看找着了一个发力的机会,刚想发力,谁料人家一带,我再次一个踉跄还是直接撞到墙上去了。我这时心里就有点奇怪了,本来我觉得自己是天下无敌嘛,怎么就莫名其妙地撞了两次墙?可以肯定,撞墙摔下来的样子一定很不好看。

  我不由分说地要求再来一遍。我已被轻而易举地摔了两次,我一定要看清楚他用的是什么招数,心里当然也没闲着,心说这次一定要防住,一定要防住。但是,想防仅仅是我自己脑子里在想,该防不住还是防不住,那叫防不胜防。当我第三次被重重地撞在墙上之后,我慢慢地站了起来,呆若木鸡。

  白布对襟的陈照丕终于朝我转过头来,似乎是善意地看着我。

  我有点发懵,其实是一次比一次懵,脑袋连懵了三次,我突然有些明白过来,人家可是在陈家沟练了二十年了,是陈照丕带出来比赛的得意弟子,而我自己在外面一直都是跟那些老头老太太练的,所以,他一搭手我就飞,搭手就飞,他这太极功夫也太神奇了。

  把我带飞到墙上去的那人年纪跟我差不多,但是身手相差太多了,就我这功夫,还想着去跟陈照丕比武?

  我慢慢恢复了正常的羞耻感,但是,很快,羞耻感就立即被另一种情绪代替了。仗着自己年轻,就在那一刻,我在心里涌起一个坚定的念头:此生非得要彻底把太极拳搞懂!

  我第一次上墙,对方是一个“左捋”,第二次是个“右捋”。确切些的说法是组合的“棚捋”劲,那第三次呢,我是被“挤”上了墙。

  太极拳有八大劲:棚、捋、挤、按,采、列、肘、 靠。对每个劲的路线和威力都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棚要撑、捋要轻、挤要横、按要攻、采要实、列要惊,肘要冲,靠要崩。

  棚劲是太极拳八门劲别之首,它是由内向上向外的劲。

  捋劲指双手或单手一侧和后方运行的劲,“捋”来源于生活,可以想象好似捋树叶,手轻轻拢上,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往下往侧捋叶子,要把叶子捋净,还不能让小分枝伤了手,不让树枝弹回打了脸,实际上太极拳只有两劲:棚和捋。

  挤劲是双手或单手及身体其它部位向前下或前上的劲,有涌动的意思。有人把挤称为棚劲的付劲。

  按劲是螺旋向前下的劲为按劲,此劲若 水中按瓢,它不翻、不沉、不跑方为真意。?

  采劲是向下的劲为采劲。若茶女采茶, 似果园摘果,其意只在一瞬间。

  列劲是来回劲,比如你一来,他不来,不来我就回,实质上是弹抖劲。

  肘劲是部位劲。肘有好几面,肘尖是窄 面,主打是短劲,寸劲,肘周围部分是宽面,主打长劲。?

  靠劲是以质量速度取胜,用大部位打 击,肩、胸、腹、胯等打击,冲量大。

  被实实在在地三次撞在墙上,失落是有的,我毕竟在公园里也是练了四年太极拳的人了,自己也满勤奋的,怎么会连一招都走不下来?想不明白!

  常言道,“闻道有先后”,可我现在觉得还可以加一句:“闻道分真假”,被实实在在地三次撞飞在墙上,我被彻底撞醒了,我这之前四年习练的太极拳可能都是假的,只是因为遇到了陈照丕,真刀真***地验出了高下真假。其实这种心态也都反映在了后来我的很多徒弟们身上。比如我有个上海的徒弟跟我差不多,也是身体不好开始练太极拳,年轻好斗。练着练着就和上海公园里的老头老太较上劲了,他年轻力气大嘛,一整谁能整得过他呀,狂妄了。也巧,偶然碰到我的一个徒孙刚好也在上海,结果两人一搭手,我这后来的徒弟被我那个徒孙整得东倒西歪,站也站不住,完了大半年都想不通。想一想嘛我那徒孙高嘛没他高,壮嘛也没他壮。不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输?最后打***联系,07年来找了我,这才留了下来成了我的徒弟。

  我出生十一个月就没有了父亲,家里就我一个男孩,家境非常贫苦,因此我只读了七年书,小学六年,中学读了一年就放弃了,15岁报名下了煤窑。

  下煤窑每天累了回来,已经是昏昏沉沉的时候倒反而知道学习了。这时候就是什么书都开始看,偶然的机会,一个朋友介绍了一本书叫《石头记》,线装书12本一套,一开始不知道什么叫《石头记》,后来才知道《石头记》就是《红楼梦》。但是读起来才知道很不容易,因为第一是读不懂,第二是冷僻字太多。因此第一遍就是先翻了一遍,翻了一遍这个过程就算熟悉吧。然后再看第二遍,看第二遍就拿了一个字典,而且看得相对比较细一点了,一有不认识的字就查查字典,看看是什么字,看看是什么意思。第二遍就是这么读下来的。然后又读了第三遍,第三遍这一读下来我突然有了些感受,我感觉到一个家庭从繁荣到破落的原因是世道艰险,世态炎凉,仕途艰险。不管你多有名有地位可能有一天你都会丢掉。所以这时候我心里头就开始幻想自己这一辈子做什么呢?现在看那大概就是我有了世界观了。然后我就把我读书的感受跟我们的同学们说,我说我看破红尘了。同学都说我十五六岁小孩说这话很奇怪,于是都笑话我。他们说你说的话跟没说一样,这书里的东西跟你没关系。

  这书我读了三遍以后,确实对我后边人生有很大的影响。无论如何从那时候开始,我心里真的就开始想象自己未来到底应该干什么了。我就想既然仕途艰险那么我可以不走仕途,于是我就开始权衡世界上的各个工种了,认为不管世道怎么变有技术还是很牢靠的吧,所谓艺不压身嘛。50年代、60年代世道变了,但是果然不管世道怎么样变有技术就是行。所以那以后我就开始学电工、车工、翻沙,还学过木工,学过机修,以后又干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对一个孩子来说这些技术很快就能掌握。但是渐渐的我又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压根就不喜欢这些技术。结果虽然干了技术活,但是一直就觉得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东西,直到1968年的时候,机遇突然来了。

  1968年我二十多岁,长年下煤窑,因为潮湿,得了关节炎,腰疼,胃溃疡,以至于发展到后来高烧42度不退,实在不行了就到医学院做了一次心电图。医生一看结果,皱了皱眉,在结果处写道“后壁心肌损伤”。我一看吓坏了,当时不知道心肌是指心脏的肌肉,还以为心肌就一定心脏呢,于是忙问医生怎么办?医生说:你这以后不能做体力劳动,不能过分运动了,一说说了一大堆。再一看我的病历发现我还有胃溃疡,又说了一大堆不许吃这不许吃那的话。我就赶紧问医生怎么治?医生说没法治,只能休息,吃点药。我这下真急了,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医生想了想,似乎是无可奈何地说:“打打太极拳吧。”

  就这样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是那个医生,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一把就把我推进了一个我根本不熟悉的领域,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所以我现在总结我的人生时觉得,太极拳这个世界对我来说就像迷迷糊糊地摸到了一本书,然后我就迷迷糊糊的把这本书就读得差不多了,迷迷糊糊地就练出了一些体会。所以我说我是半路出家,却念了一本真经。

  我来到了公园。公园里练太极拳的全是老人,人家一看觉得我很另类,年纪轻轻的,夹杂在里边,看着很别扭,说什么都不教我。

  我得保命,只有太极拳能救我,这是我最后的救命稻草。我说什么也必须要学太极拳。先后换了四个地方,最后终于看到一个不错的老头,他打的那个金钢捣碓砸下去还晃两下。我心想这个有力。我现在还记得这位老先生也姓陈,得了癌症,开刀以后开始练太极拳的,结果一直活到我见到他的时候已经24年了,奇迹啊!当时,他见我是真想学太极拳,就问我这么年轻为什么想练太极拳啊?我说我心脏不行了。也许是因为他是癌症的缘故,同病相怜,于是老头就跟我说:站后边吧。

  就这样我就算开始练上太极拳了。

  我也就以为公园里的这些老人练的就是太极拳了。

  那时候的太极拳要求画圈,陈老头教我手要画圈,腿也画圈,一共两个圆圈。就这样我就跟他练了,练了没多久体质真的好了,一检查身体心脏毛病也消了。

  心脏既然好了,心气也就高了,看别人搞推手也想跟着推推。我就提出想试试,但是老头不让我试。我说我来学学吧,反正死说活说就试上了。那时候我毕竟是年轻人,年轻人一推就使劲,那些老头毕竟是老人,尤其是那些老太太就更不行了。我随便一晃,就把他们呼啦啦弄倒了,最后搞得这些老人都不愿意跟我推了。这下子我很兴奋,公园里我已经是全无敌手了,十分骄傲,觉得老子不是天下第一就是第二,不是第二就是第三,谦虚点说也得进前六名了。

  我的骄傲与日俱增,直觉得照这种速度下去,用了不多久,我就可以一身绝世武功行走江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铲除坏人,做一个响当当的盖世奇侠了。

  正因为我的骄傲自得,加上被陈照丕的弟子轻轻松松地打飞在墙上,极大的落差一下让我清醒了,我应该去寻找真正的太极拳,当然,令我感到很欣慰的是,我已当面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我也知道上哪里去找。

  就这样日思夜想,到了1972年10月,我什么也干不下去了,为太极拳我快疯了。我差不多想横了,要么就到陈家沟去学习,要么就从此不练了。但是我从小自尊心比较强,所以搞啥就想搞好,就这么前后斗争了几个月,终于打定主意,要去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拜师重新学习太极拳。

  我心仪的老师当然就是陈照丕了。陈照丕是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1928年,35岁的陈照丕闯荡北平,做小生意,经营惨淡,入不敷出。其时,河南同乡会有一会友名唤李庆林,曾是清末翰林。此人一直以太极出自河南为荣。但其时的北京,太极拳已由百年前一代宗师杨露禅打出了天下,无论上下,习练杨氏太极者甚众,民众对河南陈家沟太极已知者寥寥,因此当李庆林获知陈照丕来京的消息,振奋不已,即刻出面主持推广陈家沟太极拳,生活困顿的陈照丕随即应承。

  陈照丕虽然一身功夫,但却无人知晓,用现在的话说,必须要找到一个炒作点,否则北京人怎么知道有个陈家沟太极拳呢?李庆林就和陈照丕商量,索性在北京城设下擂台。

  陈照丕当时住在宣武门外打磨场,河南怀庆府著名的怀药商号之一杜盛兴号内。准备停当,李翰林就在《北平时报》做了个广告,其词曰:“河南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师陈照丕暂下榻于南门外打磨场杜盛兴号内,如有爱好,要交膀者,莫失良机。”自古有比武就热闹,人们奔走相告,说有个叫陈照丕的设了擂台,要拳打天下英雄。消息轰动开来,半月之内,数十武林高手悉数赶来,纷纷上台,但无一能胜陈照丕,有的不过一两招就见出了高下。这下更轰动了,原定打擂期限为半个月,又应邀延期两天,共计十七天,陈照丕未遇任何对手。

  陈照丕的名气就这样在北京传开来,从此开班授徒,名气与日俱增。一年多以后,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在北京渐渐地有了江湖地位。

  北京历来是个藏龙卧虎之地,陈照丕虽设擂连赢了半月以上,又开办授徒,但可以想象真正的大师是不会亲自登台打擂的。因此,他在北京待了一年多的时间里,仍然有高人不断地来找他切磋,只是到最后这个切磋起来就有问题了。

  某日,一个形意拳师来找,这个形意拳师的名字没有传下来,或者是老人故意隐瞒了,反正两人一试,陈照丕艰难地赢了一招半式,这里边输赢的细节现在已不好说了,总而言之陈照丕赢得不漂亮,对方输得不服气。可想而知那形意拳师对陈家沟太极拳很是不屑,不愿再与陈照丕交手,提出陈家沟是否还有能人?陈照丕说我叔叔可以,于是很快便把堂叔陈发科请来,于是那形意拳师又与陈发科过招,一个“三换掌”,只一式,一秒钟,战斗就结束了。那形意拳师确实也是很大度的一个人,输了以后就说:“照丕你打我是拖泥带水,发科公打我是斩钉截铁。”于是对陈发科佩服得五体投地。

  陈发科就这样在北京待了下来。陈发科后来就说:“照丕,你这功夫恐怕还需要修炼修炼。”于是陈照丕就在北京又住了一年多,继续跟陈发科学习太极拳。

  这就是我心仪的太极拳师父陈照丕的简历。阴差阳错的是,快到了1973年,我才来到传说中的陈家沟,准备找陈照丕拜师,但是,天不遂意,还没等到拜到陈照丕老师门下,不想陈照丕先生就在这一年辞世了。

  我心里的失望无法言表,但此时的我已完全被太极拳迷住了。这是一种十分折磨焦灼的情感折磨,一方面,我知道自己练了四年的太极拳全是假的,白练了;另一方面,我又当面见识了什么才是高深莫测的太极拳,心想一定要学到它。就是凭着这个顽强而神圣的信念,我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到陈家沟去,陈照丕虽然没了,但太极拳是陈家沟发源出来的,总可以找到太极高人。

  算来算去,陈家沟太极拳练得好的老一辈就剩下一个人了,此人就是陈茂森。陈茂森是陈发科的学生。但此人性格十分孤傲,城府很深,非常神秘。一般的高人都有些深藏不露的地方,不是为了给一般人显摆的,甚至陈家沟村人也没有见他练过拳。都知道陈茂森功夫好,中学生们更觉好奇。一次,五六个练过拳脚的中学生计划突袭陈茂森,他们趁其不备,突然一拥而上,前后左右抱住陈茂森,结果只见他收腹含胸,然后猛地一开胸,五、六个中学生顿时全都被反弹开去,呼啦啦倒在地上。

  当时也有很多人想跟他学拳,但他说什么也不教。有些人就想感化他,于是给他挑水啊,给他做饭啊,给他种菜啊,帮他种地啊,结果帮他干了十年他不教还是不教。他跟那些来感化他的人都说过,我不会教你的,别给我干了,没用。但是很多人就是不信,都给他干过很长时间的活,最后还是不教,结果都白干了。但是陈茂森跟我聊天就很投缘,好像他的心思他的想法他的眼神我都能理解,他跟我说话不累,就非常喜欢我。

  他虽然不教我拳,但是我也经常陪他聊天解闷,有一次他病了,不知为什么喉咙疼痛。于是我给他找了一个中医专家,给他号完脉后,让他出了房间,医生就问:“谁是他亲属?”我说:“我是。”医生说:“我怀疑他是中段食道癌。你带他回去吧,他该吃什么吃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不过就是两三个月的光景了。”开了一些药我们就走了。在回来的路上陈茂森就问我:“什么病?”我说:“没病,喉咙的毛病。”然后天天煎药吃,但吃了也不见好。他就说你告诉我吧,我到底是什么病?真的要有什么,我也好安排一下。我还是轻描淡写地说:“没事。”他不信。有一天我们去公园回来,走过一个小门诊,我说:“咱们进这里看看怎么样?”他说:“别看了,浪费。”我就强迫他进去了,大夫让他张开嘴一看,说:“喉炎嘛。”于是开了一毛五分钱的药,结果回去后一吃就好了。陈茂森非常高兴,从此以后和我的关系就更加近了,但他还是不教我拳。

  我成天泡在陈家沟里,有事没事都和陈茂森待在一起。我知道杨露禅的故事,学功夫都是靠磨出来的。为了学拳,我什么苦头都愿意吃。

  我当然心里很着急,就想了一个法子,总在陈茂森面前打拳。他也总看我打,一天,他突然忍不住开口了,说:“拳不是这样练的。”然后就做了一遍示范,不过他只做一遍,如果你没看清楚就算过去了,因为他是个怪人嘛。于是我就在他面前打拳更加频繁,等他看烦了的时候,就有了再次被指点的机会。但是,他的指点都很简单,上来拍拍我的肩,让我沉下去,就这些类似的动作。我做不好的时候,他就又比划几下,所以我见过他练过几个动作,就是说一生也只见过他练十个八个动作,但是却不是一次见到的。他虽然前后指点我几个动作,但每当我开口提出拜师,照旧没了下文。又过了许久,我又一次到了陈家沟,到此时,我已先后七次来到陈家沟,继续跟陈茂森软磨硬泡,看看又有一个机会了,我又跟他老话重提:“老师,咱爷俩这么投缘,你真的不能破例收一个学生?”我说得很诚恳,话虽然只有几句,但我动了感情,似乎这一年多来一次一次下陈家沟,这么多的艰辛和迫切的心情都在里边。我说的是真感情,虽然一次次来陈家沟,但我几乎都对自己说,如果这次陈茂森还不教我拳,那就干脆不练了,没有这个名师,练也白练,还不如就不耽误时间了。所以,我当时说完这句话就等着了,大概陈茂森也动了感情,沉吟了好一会,他像是叹气,又像下决心似的,慢悠悠地说:“我跟你说实话,我这辈子不会收学生的。但是……我一定给你介绍一位好老师。”

  现在,我当然能猜到陈茂森这样坚持不收徒弟的原因,他继承的这一支陈式太极拳“功夫架”一直是一脉单传的,是由陈发科传下来的,他把这套“功夫架”只传给了儿子陈照旭、陈照奎和侄儿陈茂森三人。他为什么要传给侄儿陈茂森呢?因陈茂森父亲和陈发科关系非常好,因此把陈茂森带到了北京托付给陈发科照看,而且特别关照过的。就这样陈茂森也就有机会学了这套“功夫架”,但是陈发科应该是明令严讯过他的:此套功夫绝不可外传!

  陈茂森答应给我介绍的好老师就是陈发科的儿子陈照奎。事情还要讲回1928年,陈发科被陈照丕请到北京以后就留了下来,住在北京宣武门罗马市大街果子巷胡同河南会馆里,以教授太极拳为职业,很快闯出了“北京太极第一人”的名号,也就是说,陈照丕把陈家沟太极拳带入了北京,发扬光大的则是陈发科,陈照奎是1933年被父亲陈发科接来北京的,从此以后就算是把家都搬到了北京。

  1973年,陈家沟支部想请陈茂森出来教拳,但是陈茂森说我是教不了了,这个照丕哥也去世了,如果你们这些后生们真想学的话,就到北京去请照奎吧。就这么一句话,温县的支部书记就上北京把陈照奎老师请回来了。

  陈照奎老师回陈家沟以后和陈茂森住在一块,他们毕竟是堂兄兼师兄弟。当时陈照奎所有的言行大小事情大概都是陈茂森给他张罗的。我心里一直感激陈茂森的是,他当时给我打了个电报,把我从郑州叫到了陈家沟。这期间,我从郑州已先后七次来到陈家沟,也跟大家都知道的世外高人陈茂森朝夕相处过,好几次我自信陈茂森就快要教我拳了,但是,他还是没有教我。但现在,他直接把我领到了陈照奎老师面前,我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接到电报,心里就充满了莫名的感动或是激动。我现在想起来甚至都想感激我自己——感激自己居然能一直坚持下来,坚持要学到真正的太极拳,一直有这个心气儿。

  这也许就是宿命,也是使命,我就是为太极拳而生的。

  见到陈照奎老师,我才算真正的走进了太极拳这扇大门。

  1973年的5月,陈茂森又打来电报说:5月8号,陈照奎在开封表演,你来看看。我十分兴奋,虽然这之前我见到了陈照奎老师,但拜师毕竟是个很严肃的事情,而且也不是说拜就能拜的,拜师总得机缘巧合,所以,当时只简单地聊了聊。

  我跟厂子里请了假,5月8号上开封了。当时先看表演,我满怀期待地等着陈照奎上场,觉得他是大家名人,水平应该很高了,或者说简直就是绝顶高手,但是他真的上场了,打完一个套路之后,我几乎是有点失望,他的套路我反而看不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年来我看惯了的都是公园里的那种太极拳,包括一年来在陈家沟见到的也都是差不多一样的套路。

  这是我第一次见陈照奎老师的太极拳,觉得很怪,甚至觉得很别扭。但是碍于他的身份和名望,只是心里矛盾没好意思说出来。

  按照原定计划,我们还是把陈照奎老师请到了郑州给我们当地的几个太极爱好者讲课,当时定于5月8号晚上,其实是5月9号凌晨3点钟。为什么这么晚呢?太热了,当时地点选在郑州市制药厂汽车房子里边,窗帘都拉上了,那时候电扇都没有,借了一个公家的电扇,还不摇头,屋里面非常热。陈照奎老师很胖,当时参加的人,有我,张其林、张茂珍、张福聚、陈正雷、魏才受,大概有十几个人。当时是学生们都要练练,让老师点评一下。但是大家都不敢练,因为谁练肯定批评谁,所以大家都往后退。这时候陈正雷就出来了,说志俊哥好久没见你练拳,老想看你练,你上吧。我当时就想:自己练了这几年应该也不错了,没准老师还能表扬两句,练就练吧。

  我刚练完一趟拳,陈照奎老师就算是逮住我了,于是拿我做样板就我的问题开始讲课,先是说我僵,批评我怎么僵怎么太快。反正他怎么批评我的话还有很多,但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他重点点评了我四条,第一:太快;第二:太僵;第三:重心要平移;第四:肩肘不沉。他又认真地对我说:“冲你练拳这么短时间,练得还不错;当然,严格地讲,一个招式也不对。”说着又以我为例,开始讲解如何做到沉肩坠肘,要求脚下有根,并将几个动作的技法含义详加解释。正说着哩,只见他的手在张福聚身上轻轻一拍,张当即惊惶地跳了起来!近距离地看到这一幕的我顿时也如触电般地震撼,感到十分不理解:明明看到老师的手没怎么用力下去,人怎么会跳起来呢?我当即敏感到我可能以前对太极拳的理解基本上都是错误的,甚至可能是门都没入!这样说起来,陈照奎老师在开封的表演套路,我看着别别扭扭,就说明我根本就没看懂!要不,陈照奎老师怎么说我练的“一个招式也不对”?

  那一晚上我失眠了,就记住了陈老师的四条点评,9号一早送陈照奎老师走,在车站,他突然认真地对我说:“志俊,好好练,你是有前途的。”当时陈照奎老师说的这句话令我大惊,他为什么要这么说?是鼓励,或者是客套,还是启发?我疑惑了很久,但情绪总算全都调动起来了,我回家以后马上找来纸笔写下一个条幅:平稳舒展,缓慢柔和,裆走下弧、坠肘沉肩。

  写完就当我的座右铭,贴到墙上,然后就按这几点重新开始苦练。

  初习拳者主要是在套路上、基本功上着手下功夫,俗语上所谓”卸力”阶段。这段功夫下得精深,日后再领悟太极拳圆之妙境,成就大家风范的希望亦大。初级阶段要做到沉肩乍肘、裆走下弧、虚领顶劲、以手领劲。沉肩乍肘就是要保证肩部不上耸,随时保证两腋下空虚,肘的用力方向保持向外,向下乍开。裆走下孤线,形象的说就是走锅底形。虚领顶劲就是下颌内收,后颈有向上领,向后膨胀之意.这对保持立身中正有着关键的作用。以手领劲就是要保证所有的动作先由手启动的条件下运行,这对于领悟太极拳圆运动之折叠、转关、开合、虚实是至关重要的。练拳就要做到形似。所谓形似就是要表现出太极拳的特点,快慢相间,从书法上讲这层境界叫“入贴”。

  我一直练到第二年,也就是1974年2月14号,也就是七八个月的时间,我已经对以上的问题有所领悟了,但是我那些师兄弟们还在那解决一个“沉肩”的问题。他们每次做动作甚至一个转弯,几乎都要挨批评,而且还不止一次犯同样的错误,以至于最后自己吓得都不敢练了。但是,正因为我解决了“沉肩”问题,所以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学更多的东西了。那时,我上的是中班,每天晚上十一点下班就去公园,一练就到天亮。那时的刻苦劲头在今天看来是超乎寻常的,每晚练拳架二三十遍是硬规定,还有很多单式,仅其中一个“打肘”的单式,我就拍烂了七件“劳动布”工装的袖子。

  这几十年来,我看凡是练太极拳的“肩”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总也解决不好。因为你已经习惯了你怎么克服?你习惯了“扛”肩,就沉不下来。如今外边练太极拳的,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名人大家,你都可以对比他们有没有真正做到了“沉肩坠肘”?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名人大家与初学者之间的差别无非是肩膀架起的多少而已。

  练好“沉肩坠肘”总会有个开始,开始你不用力,你固定不了,不知不觉中肩肘就跑了,你不用力它就跑,那我就用手不让它跑,这是可以的。我有个唐山学生,医院的护士,开始做沉肩坠肘很辛苦,做不到怎么办?她就把自己的肩和肘打上石膏,这不就固定住了嘛。不过肩肘是固定了,但是做动作又不行了,石膏固定以后又一动不动了。不过这是个很有启发的例子,就是要不择手段做到“沉肩坠肘”,要不了多久,你只要一固定,功夫就突飞猛进地上去了。事实证明,所有进步快的人,都是真用心的人,肩肘就是不让它起来,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练,一个早上他可以就练这一个动作。

  就一个“沉肩坠肘”,人人都知道并且说了几百年,但是真正做到“沉肩坠肘”的又有几人?“沉肩坠肘”是练习太极拳最难也是最基本的,做到了今后技击就会起作用,做不到顶多算是活动筋骨而已。因此如果你整个过程都是错误的,程序都是错误的,结果会对吗?

  因此当学生看到老师没有“沉肩坠肘”时这个学生肯定就不服气了。你老师都没做到,而老师仍然还在强调“沉肩坠肘”,可想而知学生当然就不能理解了。

  只有沉肩才能接牢肩与臂部,使臂生根。从而由坠肘沉肩的结合达到肢体放长。如果两臂都做到了走手、沉肩、乍肘,上肢就是两张饱满的弓。太极拳的行拳走架乃至技击实战中,肘永远在做着向外向下向前伸展的、膨胀的运动,做着一个拉开肩部的运动。肘基本上是定位在身体的一侧保持着一个相对的位置,不仅要始终做到“腋下空”,还要保证大臂与肋间的夹角不作大的改变,(手走得幅度和身体不会同步,但肘是可以同步的)。肘的根在肩,练习和对抗时都要有根,不能漂浮,也就是说要始终保持沉肩状态。肘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前面的手输送了武器、弹药,支援手更灵活的运动。

  对太极拳来说,“沉肩坠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们都去过寺庙,一般一进门先是天王殿,那里面有四个天王的泥塑。但是看到天王一般人不会产生肃然起敬的感觉,尽管他面貌张牙舞爪气势汹汹的,但是你不一定会怕他。再往里边看,有四个字的叫大雄宝殿。一进大雄宝殿和你对面一个佛一般来说是释迦牟尼,人们见到释迦牟尼是什么感觉?一定是一种肃然起敬。

  释迦牟尼微微在笑,眼睛向下,下颚内收,含胸拔背,坠肘沉肩,坐在那有时候盘腿,有时候不盘腿,有时候两手放在膝头。但是无论他是什么姿势,你仔细观察,他一定是“坠肘沉肩”的。你见到佛的时候,无论你是什么人,首先一条我敢保证你没有非分之想,紧跟着你就会肃然起敬。而那个四大天王没有那种气度,恰恰是因为他们张牙舞爪。如果释迦牟尼一坐也架起肩膀来,你再看的时候一定也会觉得他只剩下浅薄,而全无庄严宝像了。释迦牟尼坠肘沉肩,含胸拔背,处处与太极拳相合,这绝不是偶然的。

  既然太极拳提出并反复强调了“沉肩坠肘”的概念,就一定有它的道理。而今天的人如果做不到,或者你以为学得像某些大师或大家,还以为那就是“沉肩坠肘”的话,那只能说您还被蒙在了鼓里,所以初学者正确的拳势定形是关健之处。

  拳势定形,就是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场地,你的动作都不走样、不变形。手、肘该在哪里定位就在哪里定位,要养成习惯。不过,一个人的身法、步法、手法的定形只是“形”的定形,并不等于“意”的定形。也就是说,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沉肩、坠肘、松胯、屈膝、合裆是没问题的,一但受到外界干扰就可能发生“变形”。在双方对抗时,胜方往往是由于对手动作变形而取胜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在任何干扰下动作不变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说到老师,首先要选明师,明不是有名的名,而是明白的明!

  其实以前的名师未必比现在多,但是武功好的人应该很多,因为他靠这吃饭,靠这个生活。但是现在就不同了,现代人几乎是没人靠这个生活,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那时候的人他学功夫的目的就是要靠功夫吃饭。所以教徒弟有句话叫“给一碗饭吃”,就是这个意思。但是以前的社会文明落后,它的文化传播很难,社会信息交流缓慢不易,而且交通不发达也限制了那些功夫好的武师外出的机会。没有文化,没有信息,没有交流。那些功夫好的武师根本没有能力总结自己的东西,他怎么会教徒弟呢?好不容易有人来学习他就只会教你不停地练拳,你就打吧,一打三万次。俗话说:拳打万遍神理自现。这是最简单的重复劳动,但是过去是靠这个出功夫的,很简单就是所谓的苦练,这是传统出功力的办法。等学完后也练得差不多了,到打的时候他就直接往上打,打不过我就扛上了,从教学上讲这个非常粗糙,但是也很实用。

  今天就不同了,需求不同,目的不同,甚至连过程都不同。假如我们今天没有80年代体委发展的散打运动,拳击也没有引进,那么中国武术的技击很可能就没了。因为过去呢说实话,一百年前,人不值钱,一拳打死了人,就跑了,跑了就算了,是不是?但是解放以后,我们不提倡打打杀杀的,这样无论民间还是官方,对这个真实对抗性的技击技术也没有很好的保护和发展,主要是出于保护人的安全的意愿,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另一方面却客观丧失掉了武术的灵魂——技击,这就是代价。改革开放后一些有识之士又恢复了中华武术的技击性,这也是好现象。不过这当中也有鱼龙混杂的现象,说白了就是以次充好吧。这也难怪我国武术经历了从不支持到支持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使很多重要的东西断代了,或者说丢了。几十年后再想捡起来找回来谈何容易?太极拳还算好的,毕竟几百年来历代名家整理的理论书籍还有很多流传于世,直系传承人还能勉强维持着。但是其他流派的东西就不好说了。那么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也必然影响到我们今天太极拳的教学,可想而知教学质量会是怎样的了!

  说现实点,目前太极拳有真功夫的人是越来越少,而且技术发展越来越粗糙。它为了迎合现在这个快餐时代,技术发展必然粗糙。我们看看电视台搞的各种擂台赛或者什么武林大会,那些拳手一般都有摔跤技术,上去一抱就摔。其实他们平时太极拳就练个架势,当然也可能是不知道该怎么练。平时练得最多的反而是摔跤技巧了,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拿成绩,手段不计。我看这是一种对传统武术的讽刺,这种现象也不光是太极拳,其实各个拳种也都是这路子。我是不太理解的,也许是因为社会就需要这个的关系吧,我是看不懂。

  回想自己的学艺经历,如果没有陈茂森我就不可能练学到真正的陈式太极拳,所以至今我把他看成是我的恩人。

  陈茂森是陈家沟的一面旗帜,我一生的遗憾就是没有见过他完整地练过一路拳。毕竟,他也是陈发科的学生,而且,得传很神很神,而他自己又深藏不露,我很想拿他练的拳跟陈照奎老师比较比较,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陈茂森不愿意教拳,但他提议请回了陈照奎。陈照奎老师被请回乡时,陈家沟人知道他的功夫肯定是不错的,但都想当面见识见识,只是又不敢冒然上去试招,于是一班人有空就跟着他,看看有什么机会开开眼界。武术上的好奇终归要落实到过招上。当时的陈德旺胆子较大,一次毛遂自荐要与陈照奎老师试招。陈照奎老师一站,说:“你来打吧。”陈德旺就一记掩手肱拳打到陈照奎老师腹上,陈照奎老师腹部一收一胀,刹那间,陈德旺就被弹出去一丈多远,右腿当场摔伤,一周后才得以复原。后来大家问陈德旺当时的感觉,他说自己出拳后感觉只有两点:一是像打在棉花上,二是又像闪电似地被弹了出去。

  陈照奎老师并没有在陈家沟待多久,当时的批判运动如火如荼,陈家沟待不下去了,不久之后生了病,想来郑州检查。陈茂森于是再次给我打电报,我接到电报就通知张其林一块儿赶到陈家沟。我想当时陈茂森之所以选择给我打电报,大概是因为我和他非常投缘,第二他也非常喜欢我,第三,他答应过我要给我介绍个好的师父。总之,就这样我把陈照奎老师带到了郑州。

  从那以后,陈家沟的情况就不太美了,陈照丕已经没了,陈茂森又决不教拳,这个仅剩的陈照奎又被请到郑州看病并留下来开班教拳,这就可怜了陈家沟那些后生们被无辜耽误了,直到如今一个“沉肩坠肘”大部分都没有完全解决。

  不过,师父陈照奎这一走出陈家沟,却无意间开启了将家传正宗拳架传向全国、推向世界的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可以说是郑州开始的。

  传统文化不会胡说八道,肯定有它的道理。中国武术在历史上首先是以杀人为目的的,然后才是民间的竞技运动,最后才是锻炼身体。而现在它已经被舞台化了,比如武术队的刀剑等器械只是个薄薄的铁片,根本不是刀剑的原型态了。我是民间的武术者,我不管那些武术比赛他们搞的东西,无论他们搞得多热闹,推出多少全国冠军,还是多高的段位。我这一套东西在民间自有它生存发展的空间,我们这个东西绝不能失传,甭管你多大压力,多大变化,在民间它也在悄悄地流传,总是有人会把它传下来的。

  不过要想顺利地传下去就需要有好的传承人和好的被传承人,冯友兰先生说过一段话,他说比如一棵树,木工说它可以做成家俱,园艺师说它可以做成标本,艺术家说它可以做成精雕的艺术品。但是,你这个材料定下来了没变,谁雕琢你呢?你要让木工来做,他把你雕成了个板凳,树抗议木工,于是改一改变成桌子,你不还是个家俱吗?所以问题不在于这个材料,而是看谁来雕塑你。

  我的幸运就是遇见了陈照奎这个雕琢我的好老师,也就是我今天反复强调的明师。当然我也是有天分的。

  我最大的天分就是相信老师的话,自己肯下功夫。

  我的恩师陈照奎的教拳生涯大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57年到1966年,这一时期是他教学相长,拳艺和推手技艺逐渐走向成熟、完美的阶段,后三年他在上海与南京市教拳,是他教学生涯中最为惬意、安定与繁忙的时期。1957 年,老师的父亲陈发科在北京去世,那时他只有二十九岁,由于父亲的学生田秀臣、雷慕尼等都在北京教拳,陈老师怕影响这些人,所以一直没有在北京教拳。1961年顾留馨曾邀请陈老师到上海作客,使上海武术界对陈老师有了更深的了解,1963年上海体育宫正式借调陈老师到上海教拳,这时候老师的工作单位是北京市第五建筑公司技术处。由于被借调单位对这样的长期借调有意见,所以到1964年,陈老师索性辞去北京市第五建筑公司的工作,在南京市教了一年的拳。1965到1966年,他再度赴上海教拳。后期“文革”开始了,他不得已回到了北京,因为家里成份不好,受到居委会的管治和邻里的岐视;还因为教拳属于“四旧”,收费更是“资本主义尾巴”,这使得上有老母下有妻儿的恩师顿时陷入了郁闷压抑,生活常常穷困无着。

  第二阶段:1973——1977年,是恩师的拳艺、拳理、拳法和推手最为成熟的鼎盛阶段。这一时期他劲路清晰,手法圆润,风格独特。1972、1973年形势略有好转,陈老师回到陈家沟,顺便短期教拳,并且率领陈家沟武术队参加过各种比赛。1974年全国上下“批林批孔”,陈家沟也难成一方净土,故1974年2月陈老师离开陈家沟随我到了郑州教拳,从此开始了与我长达7年的频繁接触和累计10个多月的朝夕相处。1974年两次、1975年、1976年各一次在我家办班,1977年在郑州张茂珍处办班。这一时期陈老师的生活基本安定,且远离了社会的政治风云(因我母亲姓陈,师父每次来郑州我都是以舅舅的名义向派出所申报),这是他授拳最有成就的时期。 

  师徒如父子,对我个人来说,陈老师是我引路的灯塔,使我得以深入太极的殿堂,是改变我一生命运的重要人物。1974年2月,陈照奎老师第一次被我请来郑州家里开班授拳,学员只有张福聚,张其林、郭文章、王长海和我五个人,1974年下半年和1975 年、1976年各有一次,每期两个月,以后参加的人还有陈家沟陈老师的侄儿陈小旺,石家庄的马虹、郑州的张同心、田文志、陈延峰、海玉青等人。

  第三阶段为1978至1981年,这一时期的恩师由于母亲久病后逝世造成的经济窘境,孩子教育问题等等在心里造成的压力,精神和身体都在衰退。这一时期他曾到上海、南京、郑州、焦作等地教拳,后来应上海人民出版社之约,准备写一本内容丰富、动作规范的《陈式太极拳》书,香港电影制片厂也曾约他到陈家沟去拍电影。但这些都成为了老师未竟的事业。

  陈老师教拳的最大特点在于他将古老的太极拳原理给予了现代科学的全新解释。比如古人说太极拳的高层功夫是:“一羽不能加,蚊蝇不能落。”而他描叙太极拳的高层功夫及形成却很科学、唯物和客观。他说:“通过足够时间和合理训练,在速度、力量、耐力、准确性和精密程度等各方面的极限范围之内,太极拳习练者能够掌握相当灵巧、准确、迅速、多变的博斗招数。”

  陈照奎老师在陈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技击技艺、教学方法等方面均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即使在今天,他先进的教学方式,他在拳架中对太极拳要领的完美而细腻地体现,他的推手技艺与搏击之妙,仍然使人难以望其项背。

加载中,请稍候......

徐晓冬做事风格极具争议

  每逢佳节,国人出海购物往往会发现高价血拼来的爆款却是Made in China,久而久之,这种出口转内销的黑色幽默总被演绎成各种恶俗段子。而在刚刚过去的这个2017年五一假期期间,中国搏击界也发生了一件“出口转内销”式闹剧,大家齐齐被各大媒体的一则“MMA教父10秒KO太极大师”的新闻所刷屏。标题如此抓人眼球,自然忍不住打开新闻,却发现这场“巅峰对决”的竞技水准甚至不如街头醉汉寻衅斗殴来的激烈精彩,再仔细一看,这个所谓的“MMA教父”、“中国MMA第一人”其实是位熟人,他确切的身份只是一位压根没打过职业比赛、勉强称得上准专业选手的格斗爱好者。

  这位仁兄叫徐晓冬,真正的绰号名为“格斗狂人”,早年曾在什刹海体校学过拳击、散打。因为平素语言粗鄙,有借助语言暴力攻击搏击明星进行自我炒作之嫌,所以现今搏击界不少人都对其很是鄙夷不屑,私下里皆称其为“格斗嘴炮”。换言之,这位仁兄之所以被称之为“格斗狂人”主要得益于其狂野粗鄙的“嘴炮”而非狂野的战斗力。可就是这么一位在搏击界论硬实力压根不入流的“嘴炮达人”,为何此番却被各大媒体追捧呢?

  “MMA教父10秒KO太极大师”这件事其实发生在4月27日晚,和徐晓冬对垒的这位头衔同样十分醒目,他就是所谓的“雷公太极”创始人魏雷。两人通过微博约战,结果徐晓冬用了10秒左右的时间就将后者打得脸部溅血、倒地不起。经咨询太极学者,这位魏雷其实在太极界的地位和徐晓冬在搏击界倒也相仿,同样口碑不佳,被指喜欢故作高深,平日做事玄而又玄,一副典型的“当代大师”风范。但其真正被认可的太极专业学习经历也不过是早年曾在什刹海体校学过杨氏太极,所谓自创的“雷公太极”更是没有得到太极界的广泛认可。

  这两位的底线其实一点就透,但就是这位两位实力并不突出、在业内屡遭鄙夷的准专业人士,因为微博约架并经过社会媒体多番渲染、被扣上“综合格斗VS中国太极”的大帽子,从而迅速爆红,反倒是中国搏击界和太极界后知后觉,继而在知悉内情后也只能错愕叹息不已。在爆红后,徐晓冬将平素就令人侧目的嘴炮功力发挥到了极致,先是放言要挑战武林各大掌门,随后又宣称“勇士的荣耀”将拿出120万奖金来主办这场活动,此后又放话要挑战拳王邹市明并微博@王思聪,一副要将跨界约战进行到底的姿态。

魏雷遭遇极速KO,被揍的满脸是血

  客观而言,徐晓冬貌似粗鄙实则精明之极,近年来持续放出极端言论,尤其是针对中国传统武术(以下简称“传武”)的“狂言”更是引发争议,此番爆红实属量变引发质变、水到渠成。更重要的是,他眼光确实犀利,早已看穿传武丧失技击特性、沦为花式体操的致命软肋,所以多次在微博扬言约战,此番约战成功后更是一击即中。在对于传武人而言,此番被徐晓冬戳中软肋后,整个传武界必须反思,武术究竟是从何时沦为“武艺”?为什么在传承过程中会丢掉最不该丢弃的技击属性而沦为花拳绣腿?中国武术想要入奥是否应该从大方向上调整策略?而此番因为徐晓冬才得以被吃瓜群众所了解的MMA(综合格斗)运动和借机炒作的中国搏击格斗赛事也该反思,为什么MMA多年推广不力,最终只能靠闹剧式的约战炒作才能广为人知?此番有赛事要蹭热点承办徐晓冬与武林各大掌门的约战活动,是否略显无节操?徐晓冬的个人炒作固然充满争议,但折射出的却是中国传武和中国搏击格斗这两大流派生存现状的尴尬。

  徐晓冬其人:看似粗鄙实则擅长自我包装 MMA第一人系误传

  徐晓冬此番通过微博约战意外爆红看似出人意外,实则在情理之中。虽然很多搏击大咖事后对这种炒作方式极为不满,甚至认为这场对决根本不具备竞技专业性,有抹黑MMA运动之嫌,但抛开对徐晓冬做人做事的争议风格,需要认识到其多年自我包装的那些付出和努力。

徐晓冬根本不是什么MMA中国第一人、MMA教父

  徐晓冬出生于1979年,曾在北京什刹海体校学习过拳击、散打,但并没有取得很突出的专业成绩,后来曾从个人兴趣角度出发学习过MMA(Mixed Martial Arts,综合格斗),还曾与英雄榜创始人安迪(中文名毕思安)以玩票的形式打过一场MMA闭门教学课(结果是徐晓冬被降伏),后来则成为一名MMA教练,其学员以草根爱好者为主。2004年河南卫视《武林风》初创时因为缺乏足够多的专业选手,曾开设百姓擂台,试图从草根选手中发掘出明星(后来的“中华英雄”王洪祥就是通过在百姓擂台上连续不败从而逐渐走红)。而在最初两期录制时,徐晓冬就曾参与其中,他带领其麾下的几名学员来出战百姓擂台。虽然这些年徐晓冬没有通过MMA挣到什么大钱,但作为教练员,他却以极大的热情坚持了下来。一路走来,他坚持以中国MMA推广人自居,直到近年来开设有自己的拳馆、参与创建一个格斗APP和主创一个视频节目《冬哥辣评》。

  客观来说,在新世纪之初的彼时,中国缺少MMA专业人才,徐晓冬入门较早,对这项运动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广作用,这也是某些人近年来在各种贴吧散布其是“中国MMA第一人”、“MMA教父”的来源。但客观来说,徐晓冬自始至终从未参加过职业比赛,自然称不上职业选手,从专业水准角度来看,对他更确切的定位是资深MMA爱好者。所以,所谓的“MMA教父”、“中国MMA第一人”等头衔自然与他无关。放眼全球,MMA是随着1993年UFC这项赛事的创立才逐渐被确认为是一项正规运动,在中国,MMA推广历史更为浅薄,如果非要公推一个所谓的“中国MMA第一人”,那也应该是中国征战UFC第一人张铁泉,或者是“综合搏击不败之王”敖海林。

  徐晓冬其人虽看似粗鄙低劣,三句话必爆脏口,写微博每十字至少有一个错别字,但实则心思缜密,眼光敏锐,做事非常注重商业逻辑和自我品牌推销。一个常被业内当作笑话谈论的事件就是徐晓冬非常注重个人品牌包装,他曾把个人姓名、绰号等多个名称均注册成为商标。

  徐晓冬之所以非常在意自己的品牌,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在业内早已出名。但确切地说,他能够出名,不在于他作为教练培养了多少草根学员,也不在于他是中国MMA资深票友,而是他非常毒舌,酷爱用各种粗鄙的言辞来批评攻击那些知名的搏击格斗选手,出言成脏甚至涉嫌人身攻击的表达方式让很多人对其怒不可遏但又不愿拉低身份与之对骂。这些年,被其多次攻击过的有一龙、杨建平、张立鹏、李景亮等多位搏击格斗巨星,后来他干脆把批评范围扩大到中国传武界,咏春拳创始人叶问、当代太极拳的知名人物王占军、功夫巨星李小龙等人皆曾被其贬得一文不值。

中国UFC第一人张铁泉曾批评徐晓冬没素质没口德

  从一开始,很多搏击人士就认定这位仁兄是故意借助骂名人来进行自我炒作。比如被徐晓冬攻击过的一位MMA明星就曾告诉记者:“没有人愿意跟他对骂,太跌份。毕竟狗咬人很正常,但你见过人会去咬狗吗?他巴不得你去跟他对骂,唯有这样他才能刷存在感,最好的办法就是见怪不怪。”另一位搏击明星持同样态度:“他天天骂这个骂那个,这已经成了他的正式工作,他就是个无底线的嘴炮。大家都明白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自己炒作。他要是真的有本事,敢上台跟选手切磋一下吗?”

徐晓冬念念不忘希望能够与一龙打一场

  或许正是因为前些年持续打嘴炮无果后,徐晓冬也改变策略,称希望通过实战证明自己。最近这些年,搏击界以《武林风》走出的搏击明星一龙最具知名度,徐晓冬则多次宣称要跟一龙来一场大战,并称对方是“死秃驴”、“假秃驴”,对一龙极尽攻击之能事。在2016年创立《冬哥辣评》这个视频栏目后,徐晓冬更是多次在节目中喊话希望能跟一龙大战一场,希望搏击网友能够一起捐出50万邀请一龙跟自己对打,还曾委托《勇士的荣耀》创始人郭晨冬代为邀请一龙出席《冬哥辣评》的直播,但一龙自始至终都没有搭理这茬。但徐晓冬确实一直都很在乎一龙,此番他和魏雷约战的视频走红后,他还专门发微博宣称“没想到,一龙也来了。。。直播间,中国所有的武林大佬都在关注”,文字中不乏自鸣得意之意。

徐晓冬专门发微博强调一龙也看了约战视频

  有位搏击赛事创始人曾在朋友圈用葛优的经典电影《大腕》的短视频点评过徐晓冬的这种骂名人博名的心态:网站就得拿钱砸,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先高薪聘几个骂人的***手,再找几个文化名人当靶子,谁火就灭谁。网站靠什么呀?靠的就是点击率。”另一位格斗明星则直接点评道:“一龙再被诟病,那也是跟播求打过两次的硬汉,一龙跟他徐晓冬打,赢了背上胜之不武的名声,万一赢得不漂亮,还会被人诟病。徐晓冬事后倒是可以四处吹牛皮说他跟一龙打过,那一龙该怎么说:‘我赢了徐晓冬。’大家都会问:‘谁TMD是徐晓冬?’”

  徐晓冬授人话柄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此番因为约战走红后,他就曾一时脑热宣称要跟中国拳王邹市明打一场拳击,这当然会被指责是在借机炒作。毕竟拳击要靠体重来给选手配对,而两人体重相差30公斤,再则,徐晓冬的拳击水准只能算是业余爱好者,而邹市明是世界金腰带获得者,从竞技角度来看,无论如何两人也不可能打比赛。唯一的解释就是徐晓冬想借助邹市明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热度。邹市明团队自然对徐晓冬的动机心知肚明,随后轻描淡写地回应称专业选手不会跟业余选手对打。据说,徐晓冬对此很失望。事实上,这些年,但凡是知名选手都没有正面回应过他,他应该早已失望习惯才对。

  搏击蹭热点凸显生存尴尬现状 阴谋论浮现拷问武者道德底线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搏击赛事日益火热,截止到2016年年底,一度涌现出了多达60个各种名目的搏击赛事。但客观而言,这些赛事基本都在亏损。即使是知名度颇高的昆仑决和迅速崛起的《勇士的荣耀》也都没有探索出值得推敲的盈利模式。搏击赛事不赚钱,归根结底还在于搏击格斗属于小众项目,不具备全民影响力。也正是受众范围相对较小,大多数搏击赛事在电视台播出不仅拿不到版权收入,反而需要支付不菲的占频费。这么一来,目前几乎所有赛事的唯一收入来源就是赞助招商。

除了《武林风》这个老牌赛事外,大多数搏击赛事都处于亏损状态

  中国搏击赛事多如牛毛却影响力不佳,各方赛事也曾想过多种包装模式。比如《中国散打王》创始人之一的徐睿曾推出《格斗女神》,试图从美女选手的角度来吸引观众。而在这之前,《武林风》曾借助“武僧”这一颇具武侠文化想象力的头衔包装出一龙这位搏击明星。但整体来看,中国搏击在全民影响力方面缺乏一个爆点。谁也没想到,如今这个爆点突然降临,而且居然还来自于被很多搏击人鄙视的“嘴炮”徐晓冬。

  徐晓冬近年来除了怒喷各路自由搏击和综合格斗明星外,还跨界怒喷中国传武界,尤其是太极拳,称其是中国历史的一大骗局,并放言要跟各地的太极高手切磋。客观来说,徐晓冬眼光很犀利,炒作思维很清晰。他很清楚,中国传武界目前的最大软肋就是丢掉了技击属性,沦为了欧美人所说的“中国花式体操”。用现代搏击技术来对抗丧失技击属性的“花式体操”,再加上挑战的掌门都是上了一定岁数的名宿耆老,这种挑战可谓是稳操胜券。至于这些年他喷了大量搏击明星但都没有引起预期的关注度,是因为专业搏击界受众范围略显狭小,而且很多搏击人士都明白他是在自我炒作,根本不愿意配合他。但此番喷全民都会关注的国粹太极,这种影响力自然要大过喷一龙。

  所以,徐晓冬此前就曾多次在微博和《冬哥辣评》节目中攻击太极拳是骗局,并公布各种约战信息,试图当面教训一下太极名家们,直到此番他与所谓的“雷公太极”创始人魏雷成功约战。不过谁也没想到,这位曾上过央视节目、表演过太极绝技“鸟不飞”的魏雷大师居然实战能力接近为零,10秒左右就火速被KO。并且这一幕被全程手机直播,随后通过成都当地媒体的报道迅速引起各大门户广泛关注,进而升级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反倒是专业搏击媒体后知后觉,从专业角度看完忍不住哑然失笑。

魏雷曾在央视节目中表演太极“鸟不飞”绝技

  客观来说,任何比赛都需要遵循基本的对垒规则,综合格斗和太极拳这两大风格迥异的流派根本不可能也不应该同台竞技,最重要的是,徐、魏两人展现出的竞技水准和身法基本功,犹如街头醉汉寻衅斗殴,丝毫不具备高手过招的风范,俨然是一场闹剧。外行人看看约战斗殴的热闹也就罢了,但没想到一群社会媒体将这抬高到了现代搏击战胜中国传统武术的高度,这随即升级为全民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徐晓冬的微博粉丝此后几天迅速从数千人迅速增至25万人。

  徐晓冬随即趁热打铁,宣称要向整个武林各派的掌门人宣战,这再度被媒体包装成为“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段子。眼见此事热度越来越高,不少搏击人也放弃了此前不屑一顾的态度,转而开始疯狂蹭热点,此后《昆仑决》和《勇士的荣耀》这两大赛事均表示有意让徐晓冬PK各路掌门的演出在自己的平台上举行,最终《勇士的荣耀》开出了120万的奖金并赢得了这一机会。

  乍一看,这的确是扩大中国搏击赛事的一次机会,因为中国搏击赛事根本没有享受被主流社会媒体追踪报道过的待遇,很多搏击赛事想上门户网站的体育页面都得付费,这次被全社会围观确实是数年难遇的自我包装良机。但从竞技的基本规则来看,这种跨界对决却是场不合情理的闹剧。谁能说清楚双方究竟是按照什么标准来比赛?难道真的是要打街头混混们惯用的王八拳?那这还算是比赛吗?而且中国传武早已丧失了基本的技击属性,徒有虚名,在实战中根本不堪一击。这种武林盛会与其说是比赛,不如说是公然网络约架、寻衅斗殴,而承办方若公然宣传斗殴行为,更属违法。

  诚然,短期内,承办方固然可以借此赢得足够的关注度,但一旦炒作过头,观众觉醒,意识到法治社会的底线所在,必然会产生反效果。而赛事方的这种不职业不专业的行为也会引发专业搏击粉丝的反感,多年苦心经营的赛事品牌甚至可能因此毁于一旦。所以,中国搏击赛事们一定要从长远角度来看待此事,蹭热点有风险。做赛事要有匠人之心,精雕细作赛事本身的水准方可厚积薄发,培养出顶级选手去击败世界级名将方可赢得尊重。如果一味蹭热点,只会让原有的专业粉丝大失所望。最终你会发现,热点过后,旧有的粉丝已失望而去,随热点而来的粉丝自然也会随热点而去,这种粉丝很难留存下来。

魏雷被当众胖揍后贴着创可贴仍不忘大秀太极功夫,不知道是脸皮太厚还是真的宠辱不惊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徐晓冬和魏雷的约架也被怀疑有联合炒作的成分。有知情人称,徐晓冬和魏雷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年龄相仿(一个38岁,一个41岁),均是北京人,均曾在北京什刹海体校学习,不排除早就认识的可能。魏雷败退后十分镇静,还专门带着创可贴继续秀自己的太极功夫和大师风范,如此宠辱不惊,除了脸皮超厚之外,还说明事先应早已心里有底。而此番成功炒作,后续经济利益巨大,徐、魏二人都是主要受益者。不过,这一说法并未得到证实。

  中国传武唐宋时期弱化技击属性 入奥无望沦为中国花式体操

  每每一提及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四字必定如影随形,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崛起,传统武术被视为中华民族对外文化输出的一大特色软实力。具体到竞技层面,国人也一直都希望中国武术能够成为奥运项目,这种情结可以追溯到1936年奥运会。当时以郑怀贤、张文广、温敬铭、刘玉华(女)为代表的中国国术选手曾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在柏林亮相,甫一表演国术绝技,随即在国际上引发广泛好评,也就是从那时起,不少国人就梦想着武术能够有一天成为奥运项目。

2008年,武术被列入奥运会特设项目

  随着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国人对武术入奥的渴望越发强烈。从某种意义上讲,武术入奥已成为国人近百年的夙愿。为了让武术顺利进入奥运会,中国武术从大层面分为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前者注重表演,具有固定的演练套路,后者则是实战,强调踢打摔三大技法,但无固定招式,国际武术联合会和中国武协则一直主张将表演属性更强的武术套路送进奥运会。可惜,武术套路入奥一途坎坷颇多,即使各方在2008年奥运会前极力推动,最终武术也只能作为北京奥运会特设项目而已。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日本的柔道(男子)、韩国的跆拳道分别在1964年和2000年就已成功入奥,而在2016年,日本的空手道也成功被列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式项目。

  客观而言,中国武术短期内无法成为奥运项目。根据《国际奥林匹克宪章》规定,一项运动想要成为夏季奥运会项目,最基本的前提是至少在全世界四大洲75个国家和地区的男性以及三大洲40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中广泛开展,运动小项也起码要至少举办过两次以上的洲际锦标赛。当然,这些都是最基本条件,武术在这一层面早已满足条件。真正难以实现的是那句比较模糊含混的条件:“必须在参加人数上和地域范围上具有公认的国际地位”。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南京青奥会演练武术器械

  简而言之,由于欧美在国际奥委会占据绝对话语权,所以“公认的国际地位”其实就是一项运动在欧美地区是否获得认可。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中国武术最大的短板。因为在欧美地区,人们是否热衷练习一项体育技能的关键是看其的实用性,具体到武术这种徒手搏击项目则看重的就是技击属性,在这方面,无论是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空手道,都具备极强的技击属性,而中国的武术套路也只有表演的艺术性,却丧失了赖以生存的技击属性,自然难以进入奥运会。那么,为什么中国武术会丧失最核心的属性呢?

  回顾历史,武术最早是人民从捕猎和战斗中创造出来的,因而武术从一开始就具备极强的技击属性。在***炮尚未发明和传入中国以前,也就是冷兵器时代,中国传统武术还具备有不俗的技击属性。但历朝历代,“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只要进入和平年代,武术的技击性注定会被抑制。

  在和平时代,为了便于武术的流传和接受官方的管理,武术开始逐渐出现武术套路。武术大师将武术编排成系统的套路,在保留部分技击属性的同时尽可能保证其具备艺术性,以取悦和取信当权者,甚至干脆成为宫廷表演项目。比如杜甫曾写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这么精妙壮观的剑术在唐代却已经沦为宫廷舞蹈,诞生于杀伐行伍间的武术也进而蜕变为注重表演性的武艺。从术到艺,一字之易,已相去甚远。

  于是,在官方,武术套路最早的形式是“武舞”,当初一般是在战斗胜利归来时进行的助兴表演,后来套路发展到民间,并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发展到现在源流有序的拳派。武术界也有“为便于记忆将技击动作组合成套路”的说法,不可否认武术套路动作前后连贯,在传承武术技法中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在电光石火的实战中,这种套路其实不具备发挥空间。

  众所周知,宋代赵匡胤立朝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此后杯酒释兵权,长期重文抑武,这一时期的武术套路为了生存,自然越发讲究艺术性和养生性,尤其是官宦之家,非常看重武艺的表演功能。但与此同时,宋代的武术套路临阵杀敌实用性最差,不知道北宋、南宋屡战屡败是否与此也有关系。在这一时期,据传抗金名将岳飞针对这种弊端独创了岳氏散手,总共只有9招,招无定法,虽然不符合审美,但足够实用,而这也被视为当代武术散打可以追溯到的一个起源。

  由于历朝历代在和平时期都希望把武术当作一种赏析性的艺术表演,这导致实战“套路”向演练套路进一步转变,从而使套路练习与对抗性练习逐渐分离。再加之,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崇德轻力”的传统,于是武术越来越看重的是武术蕴含的表演和文化色彩,而戾气十足的击属性则进一步被摒弃。

  在传统武术理论中,有一句“起于易、成于医、附于兵、扬于艺”是对武术套路在唐宋以来发展历程的高度概括。“起于易、成于医”点明了武术套路的文化属性、健身属性,最后这个“扬于艺”,则重点突出了武术套路能够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是它蜕变成了一项表演性极强的艺术。即使是清代最知名的太极拳师杨露禅,曾打遍京师无敌手、出手必见红,但也曾因多年客居王府位居西席,其传授给王公贵族的太极拳也多以健身和柔美而闻名。

  在民国时期,由于冷兵器时代彻底结束、武术神话彻底破灭,武术界彻底从唯技击论式的单向度追求朝着兼顾技击、健身、养生、审美、修性等多功能层面转变。如近世习武练艺中普遍存在的“舌抵上腭”要求,显然兼有着养生功能的诉求。这一时期西洋拳传入中国,国人因频遭外辱欺凌,故背上“东亚病夫”的骂名,大侠霍元甲虽然曾扬威沪上,但也绝非只靠家传的迷踪拳,而是靠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以简化繁重新改造了迷踪拳,这显然是在尽可能增强家传绝学的技击属性。此后,霍元甲创立国术馆时明确表示,中华武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其实是武术散打的技术宗旨。

  发展到建国初期,一度有人提议,武术应该最大程度张扬其艺术性,武术套路应该与中国书法、京剧、民族舞蹈一道被列为四大国粹并进行艺术层面的提炼萃取。此后,中国武术正式被主管部门划分为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但因为散打是中国独有的特色项目,而非奥运项目,只能关门自娱自乐,自然不受重视。所以表演性强、具备健身、表演属性的武术套路成为中国武术的主流。比如在这一时期,上海女士杨文娣在吸收太极拳和舞蹈元素的基础上创立了木兰花架拳,随后成为上世纪70年代沪上公园健身的热门活动,堪称是当时最流行的广场舞,进而形成了王、卓、应、凌等流派,但即使最顽固的武术家也都必须承认,木兰拳从诞生之初就是一种健身舞蹈,完全没有任何技击属性。

木兰拳是公认的健身广场舞,没有丝毫的技击属性

  而在这之前,1954年,香港的两位国术大师吴氏太极吴公仪和白鹤门掌门人陈克夫曾因为私怨决定在澳门摆下擂台比武。这两位武术宗师的对决被当时各路媒体大肆炒作,被视为武林盛事,结果没想到这两位大宗师在实战中根本无暇展现出应有的本门拳法,而是犹如街头无赖般互相推搡挥拳,毫无章法,陈克夫更是被揍的鼻血长流,这让事前抱有美好期待的各路看客大跌眼镜,最终这场比赛匆匆被宣判平手而结束,为了保护这两大拳派的后续招生能力,比赛录像也一度被封锁。

  多说一句,如果说这场闹剧真的还蕴含什么正能量,那就是当时的两个年轻报社记者梁羽生和查良镛趁着这场比武闹剧的热度开始从事武侠小说写作,当然,武侠小说中的神妙武功与太极、白鹤没有丝毫相似之处。

  具体到此番被徐晓冬点名要打假的太极拳,这些年下来,太极拳的确是丧失技击属性的典型。如前文所述,清代的杨露禅曾深入河南陈家沟学习陈氏太极,此后扬名京师,大小数十仗无一败绩,于是被称为“杨无敌”,他此后开宗立派,他的太极拳被称为杨氏太极,这也是如今京津冀等地区流传最广的太极拳,可见当时太极拳也具备一定的技击属性。杨露禅后来被聘为王府教席,传授王公贵族时,自然更强调太极拳的养生和表演属性。

  此后,历代就沿着这个路子发展,尤其是在建国后,为了推广群众健身运动,太极拳进一步被简化。例如《简化太极拳》就是在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融合各家太极拳之长创编的,简单易练,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成为人们锻炼养生的首选运动。但自此之后,太极彻底与技击属性告别。笔者相信,当今的太极拳练习者中仍然具备有高超战斗力者,但可以百分百肯定的是,他们临场实战时,绝对不会以太极的招式应敌,而是改用散打。

《简化太极拳》的主要属性是健身

  在回顾了中国武术逐步丧失技击属性的经历后,你才能明白,中国武术套路如今被国外耻笑为中国花式体操,纯属历代国情使然。此番被徐晓冬这位不入流的综合格斗爱好者公然挑衅,归根解读也是源于自身存在不可弥补的死穴,所以也别怪徐晓冬故意找中国传武这个软柿子捏。当然,笔者也相信高手在民间,或许中国传武界仍然存在技击属性超强的武术套路,但想要把程式化明显的套路练出实战效果,没有数十年持之以恒的肌肉记忆力,绝不可能临场实战时得心应手。所以,客观来说,中国武术的技击性大多只存在武术散打中,至于传统的武术套路发展至今,已然基本完全摒弃了技击属性,只适合表演、养生、修性。

  中国传统武术套路的年轻受众群体规模在缩小,大家更喜欢泰拳、跆拳道、空手道、合气道等技击属性显著的徒手项目

  作为技击性运动的根源,中国武术曾经一度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比如日本的空手道就曾源于中国,最早曾被叫作唐手。但在这种“崇德轻力”、“形意双修”的民族病态审美观的摧残下,中国武术总是需要从最基本的技击属性向表演属性倾斜,最终逐步导致武术套路越发精致美观,但戾气十足的技击属性则荡然无存。国人的这种病态审美观其实无处不在。中国本是四大发明的古国,但最终均摒弃了这些发明背后的原始属性,转而一味赋予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进而误入歧途。所以鲁迅先生也曾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人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善不但电气而已。”

  回到徐晓冬挑战整个中华武林的这一噱头上来。徐晓冬固然有炒作之嫌,而且刚爆红就露出了毫无涵养、打假是假求名是真的真实名目,但他确实击中了中国传武的致命软肋,中国传武应该反思并尽快修补软肋,否则武术套路未来的入奥希望仍非常渺茫。至于搏击赛事,如果只想一味靠徐晓冬炒作而不是厚积薄发,那么迟早会和徐晓冬一起遭遇起更多的质疑甚至是舆论反噬。(付政浩 中篮产业说)

俺在媒体上看到有篇文章说;有个著名拳击手质疑太极花架子,非武术!拳击手只要25秒钟就把著名太极拳大师打趴下。看了这则新闻,俺在想,既然是著名太极拳大师,却毫无还手之力?俺怀疑是有人刻意讽刺他或可能被人家收买了逗人炒作...
俺看感后,也特意发个帖子阐述自己的一些切身经历与体会,说说俺自己的意见。太极拳最重要诀巧就是:以柔克刚、直线为守、曲线为攻、近身点击穴为主。

现在社会上打的太极拳,不论是哪一式,也不问姿势是开展还是紧凑,更不管这趟架子内多几个拳式,还是少几个拳式。那些吹嘘自己是著名太极拳大师都是拳架打得很漂亮,但架子里内在的东西是空的。既然如此;据俺觉得也只不过是有点皮毛功力罢了。虽然太极拳架势很柔美,只是为好看、也只是会几个套路为表演炫耀一下。就敢说自己是大师了,如真的碰到一个能混混的,也就会被打趴下的。

太极拳在技击上就是别具一格特点;就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因此;太极拳特讲究的是“悟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技巧原则;就是平时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中去揣摩与领会的,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太极拳的内功在于心法,所谓内功心法就是;以意领气,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靠耐心的修炼,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百练不厌来实现的。{所以才有内家拳和外家拳之说;所谓的内家拳与外家拳就是在发劲原理上的区别。是讲(行家)拳的层次,也是武术流派“内家”和“外家”的武功概念。内家拳,一般是指“内练一口气”讲究的是内气,形力劲气意神,外用内力,表面松柔沉静的一种风格的拳势。内家拳是以练气为主,讲究内修。外家拳是练力为主,讲究外型.外家拳以刚猛为主;所以外家拳偏重于外功和先天力的训练,短时间就可强大。如铁砂掌、铁臂功、铁拳功等,其考核指标多为实物,例如举多重的石担、一掌打碎几块砖。

太极拳主要是靠用凤眼拳凤眼拳专练食指第二骨节击人之拳法,以拇指扣在食指甲上,食指第二骨节向前突出,拇指与食指扣成凤眼状,主要用来击打穴位,速度快,穿透性强 。

难道这位著名太极拳大师,曾在习武时,他祖师爷就没教过他怎样修练防攻招式?【太极拳共有36个招势17个是攻势、19个防守招势】。也没教过怎样修练36穴点穴功?【36穴点法中有9个是致命穴,27个是致息穴】。所谓点穴功,就是用一种独到的方式攻击别人的经络节点。不过点穴功不是一般人都会的,如没个十年八年的精修练点穴是不会有功夫的。这位所谓大师刚刚出招不到半分钟就给打趴下了,{那怎么能称著名太极拳大师}。

俺祖辈曾言;没内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还是…内在功夫。一般门派的拳系,只要坚持三年时间就可以了。唯独就是太极拳哪怕你坚持打了十五年拳龄,还只能算是皮毛功夫。所以在传统武术功夫拳中有这样说法:三年的武拳,十五年的太极拳。所以太极内功不是一朝一夕而至的功夫。

但是练功不收功,到老一场空;练功时必须做好收式。做收式的目的是将练功时所产生的内气纳人丹田,功中的口水为“金津”、“玉液”,一直视现为养生的珍宝,不可唾弃,要徐徐咽下,送入丹田,这样才能将练功时所产生的效果充分接纳。再者练功时一般都须意念集中,保持相对的静态,练功结束时要使自己从静态中出来。恢复正常活动,也必须有一个渐进过程,否则会使神经机能不能即刻适应而出偏。因此一般在做收式后还要静站或静坐一会儿,借以养气,然后意念放弃丹田,舌体放平,微睁二目,收功后仍要保持一会的宁静,要慢慢行走,不要高声说话,不要马上去做与练功有妨碍的动作。否则,不能尽收其益。
      俺才想叙述一些俺经历与感受,据俺爷爷叙述俺祖太爷叫陈文韬是登州府的,(今山东省栖霞市),他们这辈也是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很多有十多人。太祖父乃是清代同治初年也算是有名郎中。曾祖父有两个儿子都学中医一度当任过左宗棠的医官;可谓是“中医世家”,祖太爷也是“武林高手”还担任武信军节度使等职呢。

虽然俺不是专业搞武术也不是中医专业专科生。但俺爸说;在俺7岁时俺爷爷就每天凌晨4点多一点就把俺叫起来开始学武了。从记忆中9岁时俺基本上已经习惯于武术了,还经常会在学校里显摆卖弄一下咯。俺是9岁正式开始每天凌晨起床正儿八经的跟着祖辈他们练功还有学医,除了打自家拳,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要学、还要学各门派的拳系。【俺爷爷说他这一辈兄弟姐妹有十个,七男三女俺爷爷排序老三,俺曾爷爷他们这一辈是做武林郎中的,由于辛亥革命爆发打乱了旧的社会秩序,造成社会急剧动荡,所以俺伯公和爷爷就带着这一辈儿的兄弟出门到江南四处跑江湖做武林郎中卖狗皮膏药,直到中国解放才安稳的在江南湖州安家落户咯】。 

但在俺家里的武术与中医的书籍是挺多的,都是俺爷爷祖辈传下的。在文革时期都是偷偷的藏起来的喽,都是一些线装的老拳谱和老版本的武术书籍,(都是真实的武术拳谱),有,《少林内功绝技武术老拳谱》、《太极梅花螳螂拳》(上下册)、《练气行功秘诀内外篇》、《跌打损伤证治》、《中华气功点穴疗法精粹》、《罗汉行功》、《前后段易筋经》等,还有古代中医古籍善本医*书线装本*。也有简装和线装书本,如,《万病回春》、《伤寒杂病论》、《难经》、《易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本草》、《黄帝内经》等等啥都有。后来爷爷不在了,那么多的书箱都是俺整理收藏的,所以俺稍稍有一些略微懂得些皮毛。因为当时俺也大了稍微懂事了,对中医还是饶有兴趣的,因为当初跟着爷爷也学了一些,诊脉、针灸这些操作性的内容。俺还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在学校就给同学把脉切诊了,俺就已经会给同学把把左手把把右手,看看舌苔,然后煞有介事的问,你最近是不是尿黄啊?是不是晚上睡不着啊?有的同学还会目瞪口呆的看着俺呢,似被俺说中,迫不及待的问“是不是有病了?能治不?”那时俺还会卖一点关子,说“要注意点身体喽”然后俺会浪笑着转身走了,还给他留下一脸疑惑。正因为是在1968年秋“停课闹革命”后,由于受到“读书无用论”,当时大学学制也减到二到三年,中小学合并为四四制。在1969年大中学生毕业都纷纷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有人概括说,年代是政治权力扼杀教育。俺是在1969年响应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后,俺就独当一面闯入社会喽---在文化大革命最疯狂的时期,俺还亲身经历过文革时期中几场狂热的“武斗”咯。当时我们都是年少轻狂,头脑发烧的小毛头。俺一派是红革会、另一派是长三司造反派。就在俺哪个干校门口发生了两派争论竟然成了一场武斗,但他们是预先就有准备好了的,他们手里还拿着棍棒、有拿九节鞭的。我们是手无寸铁,那个武斗场面真的才是太凶残了,尤如洪水猛兽一般,我们双方扭扯撕打不到几分钟时间双方都有损伤惨重。俺一个人赤手空拳却要对付他们手舞棍棒咯,当时俺就是拿着俺的外套衣服当挡箭牌。俺是专盯上一个人对着他穴位打,来回躲避,连续的把他们各个击破打倒7个其余的都不敢上来了,有几个跑去派人了。再后来是我们两派人经常会争论不休,你追我打,躲躲藏藏。但没过多久县革委会就派人找到俺家住宿来找俺,他们告诉俺妈说,想让俺去县治安大队总部给他们做武术教练。{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就砸烂公检法了,只有治安大队}。

再后来,因为在文革十年动乱时期时党的政策是讲成分论的,家庭成分指的是一个人出身于什么家庭。在建国初期,依据人们的财产多少、土地多少以及贫富程度,给每个家庭划分了成分。城市怎么划的俺说不清楚,农村一般分为这么几个层次:贫农、下中农、中农、上中农、富农、地主。特别是在十年“文革”中,把家庭成分与阶级立场挂上了钩。 说起成份来,俺家庭成分是不太好的。在那个时期如升学、就业、入党、参军、招工时都要受歧视的!幸亏俺自小就武术不错,又自学了中医,医术算不上精,在当初这个动乱时期却能让俺做一个赤脚医生这一切也都是天地造化的体现。一直到79年俺老爸硬是通过关系把俺改行调入行政单位上班。文革结束了俺也当上了单位主任,由于工作缘故就用不着行医俺也很少打门派拳了,但俺早晚还是坚持习武,打太极套路。其目的主要还是想健身强体,但难免也会有冲冠一怒的时候,也可防身自卫,同时也应具有一定号召力...而且还有好多单位的大小领导都求俺教教他们呢。

谁说太极花架子,非武术?太极拳功夫没实战?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真正的高手都藏在民间,尤其是太极拳高手更是深藏不露,只是他们不会抛头露面只想修生养身罢了。真正的高手都是深藏不露的,并不是整天抛头露面在媒体电视屏幕前炫耀炒作自己...
俺知道虽然是正宗太极后继承人具有真内功的,现在也应该像俺这个年龄了,都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咯。他们现在已经都是老年辈的人,也不可能再会出头露面了。现在我们这一辈老年人玩太极拳,既为了练身延寿,也为了保持技击术;同时也是把它作为一种艺术、一种修养、自我享受。而更不是为了那些什么出名与荣誉了,就算想要荣誉这也属于过去了,安度晚年只才是现在,更祈祷是能长命百岁。但俺相信真正深藏不露高手还在民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加载中,请稍候......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