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为什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游戏的转拆点

推荐级别:★★★★★(学习+收藏)
  • 2、宏大又真实的二战风云!相当经典,这部纪录片可以让你对二战的起因和具体经过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em,对太平洋战争介绍较少,中国并不是主角,看中国二战,应该看《国殇》)
  • 3、该纪录片通过德、意、日三个轴心国分别在欧、亚、中东所挑起的战争,表现了在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海、陆、空的各个战场上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者宏大场面。通过该片使我们充分了解到如:斯大林格勒、诺曼底登陆及攻克柏林等重大战役珍贵史实资料。出现在影片中的有事件发生的当事人,有高级军官,有政治家,有普通百姓、还有普通士兵。整部大约26小时的影片中没有一个重复镜头,全部镜头均取材于当时的战时宣传影片或照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7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

尽管在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经开始,但一般认为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而告结束。

该纪录片通过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轴心国分别在欧洲、亚洲、中东所挑起的战争,表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海、陆、空的各个战场上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者宏大场面。通过该片使我们充分了解到如:斯大林格勒、诺曼底登陆及攻克柏林等重大战役珍贵史实资料。出现在影片中的有事件发生的当事人,有高级军官,有政治家,有普通百姓、还有普通士兵。整部大约26小时的影片中没有一个重复镜头,全部镜头均取材于当时的战时宣传影片或照片。该片的解说为著名英国演员劳伦斯奥里佛爵士,相信听过他诠释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的人对他的声音应该有印象。此外该片的资助人是大英博物馆,每集的拍摄都组成了单独的制作小组,有各自独立的编剧、导演,然后经过专门聘请的历史学家审评,再加以精心制作。

07、走我的路,美国,
12、旋风轰炸德国,1939年9月
14、一个可爱的日子,昨天:缅甸
17、六月黎明:1944年8月
21、报应,德国,1945年1月-5月

第一集直奔主题,希特勒杀死总统,建立太保军,成立独裁国家。现在看是暴力的开始,但在当时,希特勒确实是拯救了德国这个国家,将国家从经济衰退中拯救出来,统一调配国家资源,建屋修路,一举成为欧洲强国。

这一幕与战国的秦国一致,也令我想起我国七十年代的失败的人民公社。当时的德国有坦克、飞机、战舰,民族自豪飞起,连一个小孩子都无比兴奋,更不用大人们,每个人想相信希特勒都会给这个国家一个美好的未来,欲壑难填,自拔不能,掀起一阵一阵的意志狂潮。我甚至在想,假如我是德国一员,我也难以不站在纳粹的麾下,那种自信狂傲的姿态,简直无法拒绝。

继续打破我认知的是,德国并非一开始就成为欧洲的敌人,它战争的步伐一开始是在英法强国的默许下进行,一开始德国说要捷克,英法甚至没有征求捷克同意,就默许了,直到纳粹又张开了他的大口。奇怪是德军在入侵捷克的时候,捷克人民居然夹道欢迎,这让捷克直接放弃了内部的抵抗,也就是说捷克部分地区甚至希望并入德国,接受纳粹的管理,也变得富裕充足。在德国入侵捷克时,旁白是「欧洲最后的民主之地消失了,捷克不再相信西方,西方也不再相信希特勒」。

德国在希特勒的指挥下,不但雪凡尔赛之耻,三周拿下华沙,还变本加厉与俄国合谋瓜分波兰。彼时之英国,进入战时状态,一边是征兵迎战,男男女女都集体结婚,生怕战争会撕碎一切,一边加重赋税,商业税达 60% 。法国呢,也匆匆迎战,召集士兵修筑工事,但生活在和平的人呐,你还偷偷作乐,一边挖战壕一边唱歌,以为战争很快结束,以为有了国家指挥,士兵就不用操心了,未来,谁知道呢?

局势越来越严重,英国首相张伯伦与德国媾和东窗事发,面临下台,此时接任的有哈利麦克和丘吉尔,现在你当然不知道哈利麦克,因为后来丘吉尔上台了,而丘吉尔是政治的好手,偏激而鲁莽,但也懂得表现自己,例如打掉了德国了一台战舰,就拉着船员游街,说是鼓舞人士气,事实上是为自己增加政治资本,哈利麦克这位当时被英国政坛看好的接任人选就这样销声匿迹了。

NO.3 绕过马其诺防线

法国有马其诺防线就以为固若金汤了,国内一点准备都没有,还在 1939 年 7 月 14 日还搞了场自嗨的阅兵,一片歌舞升平,前线记者在前线压根不做什么,只是眼睁睁地看着德军在对面活动,当问到为什么不开***的时候,法国军官竟然说,他们都不开***为什么我们要开***。法国太重视马其诺防线了,想当然以为德军会攻打马其诺,这样法国就可以一展多年的工事成绩,就像是手里拿着一把锤子,就把德国视为钉子了,还想当然地叫嚣,钉子钉子,你快过来呀,但是钉子就是不动,因为德军根本就不是钉子。

不久,冬天来了,法国政治上层无所作为,下层士兵在前线无事可做,产生严重的消极情绪,士气严重下降。法国不敢主动进击德国,深知一旦挑起战火,后果不堪设想,总司令只是想等盟军组建起来再一起进攻,所以只是一味防守,没有想到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出其不意,绕过了马其诺防线,固若金汤的马其诺一下子变成了盘中餐。

当时法国的士兵大多还没有开过***就成放俘虏,他们之前的静坐战消耗了意志,主帅也竟然没有任何动作,法国沦陷之后,贵族们也以为这次战争会像以前一样割地赔款就可以了,但事实并没有。

希特勒第一次来到法国就是领主的身份,到处旅游参观,还讽刺性地在凯旋门阅兵,复仇似地发表各种演讲。
看着这些珍贵的史料,感觉这个记录片做的还真是齐备,大部分的史料都是真实还原了当初的情况,没有一定资料,还真搞不到。

NO.4 敦刻尔克大撤退

法国的战争终止了,英国的战争开始了,之前波兰沦陷后,英国出兵 40 多万士兵屯在敦刻尔克,准备与德国大战,没有想到马其诺防线竟然开了一个口,40 多万士兵竟然被德军团团围住。

这个情况让我想起长平之战,秦国包围赵国 40 多万士兵,在此,你不得不佩服希特勒的指挥,闪电战一下终结了波兰,机械师一下绕过了马其诺防线,现在又把盟军主力一下围住了,这时只要德国猛力发动攻击,不给盟军任何机会,盟军或者说英国马上就烟消云散了。

幸好,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了,英国主力得以保存,但前线装备什么的都已经没有了,士兵回到英国后,英国马上加速生产各种武器,发动人民全民战斗,捐锅捐盘,给军工厂制造武器。

当时,伦敦的空军已经不成气候,仅剩 400 人,丘吉尔也不知道自己能撑多久,当他来到一个弹坑酒吧对女老板说,我们能顶住的,女人说,顶住的是我们。可见当时民众对政府的失望与无能。

1940 年的伦敦就像是撤退到重庆的国民政府,整天被德军轰炸,抛燃烧弹,到处一片火海,如果到时你在伦敦,你一定会对这个城市失望,并希望此生不会在自己的家园发生战争。

NO.5 如日中天的德国

1940 年,德国战况如日中天,西方战场几乎没有抵抗,开始图谋东方战场——苏联,彼时的苏联军队风光不再,简陋无比,面对机械化的德国军队,劣势非常明显。除了军备,苏军 90% 的将军和 80% 的上校已经被斯大林清洗完毕,军事人材严重缺乏。同时,斯大林也没有做好应对德军的准备,虽英美已经多次提醒,但他依然熟视无睹,1941 年劳动节还在红场大阅兵,示意民众红军强大。而德军也意气风发,有着之前在法欧洲战场未有败绩的自信,心想可以快速结束战争,坚信胜利即将到来。

开战第一天,红军三支步兵团全灭,2000 架飞机消失,世界上最庞大的飞机组从世界上消失,苏联节节败退,苏联人民看到驶入的坦克还以为自己国家的坦克,夹道欢迎,两场战役,苏联 6000 人死亡,100 万俘虏。

随后,德国有机会进击红场,但是他们却选择绕开首都去打苏联后方的补给线,虽然节节胜利,但德国军队却似乎陷入了一望无际的迷茫患上了忧郁症,苏德之战就像一只大象踩进了蚂蚁群中……

苏联一路败退,他们似乎在想等待什么,但又像是被迫在这样做,用空间来换取时间,拖败了德国。这一招,后来被蒋介石学会了,硬生生把中国的抗日战争拖了八年,看起来山穷水尽,但是后劲无穷。
随后,苏联战局出现转机,空间终于换来时间——冬天来了。

德国军队没有冬天的抗寒衣服与必须的药品,不仅人水土不服,机械装备也无法启动,汽油结冰,德军优势全无,而此时,苏联军队发挥战斗民族精神,后知后觉发动大反攻,德国在苏联的泥潭越陷越深,终于被天气打败。

1930 年,日本经济低迷,国内刻意将矛盾转移,军政夺权,同时国内资源匮乏,不得不对外发动侵略,在侵占朝鲜后,再侵占东北三省(但记录片说的满洲,难道当时还真有满洲?),日本侵略行径惹怒国际,媒体纷纷报道谴责,日本实在不耐烦,宣布退出国联。

可能是因为这部纪录片是以欧洲战场为主,亚洲战场说得极其简略,但这样也有助宏观理解中国战场。
这一集最值得一看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恐怖,你可以看到日本的学校从小孩子开始武装,时时刻刻在军训,全面备战,片段中看到小孩就一脸的狰狞样子,如果你看到他们小时候的样子,完全不奇怪他们残忍地发动南京大屠杀。

由于日本亚洲战场的威胁,美国停止日本的原油出口,日本投鼠忌器,开始与美国出面沟通,但美日多次沟通无果,日本那时就已经开始打珍珠港的主意了,随后发动偷袭。

同时,日本开始寻找其他石油的输出国,第一想到的印度的油田,于是发动海军打通南海,从马来西亚打到新加坡。

当时,新加坡还是英国殖民地,英军陶醉在往日的辉煌,顶不住日军的疯狂,15 万人投降……这是一段我之前都没有听过的历史,可能是因为太屈辱了,被隐没了?

NO.7 美国终于参战

1940 年的美国孤立主义泛滥,别国的战争关我何事,本国经济低迷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好,哪有空管其他国家的事情,工人罢工,不愿意投入战争,民众也不支持,不愿意送子女参军,商人不积极,觉得做军工实在不赚钱……美国人迟迟不愿进入战场,但日本早已将其当作假想敌了。

1941 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被迫应战,开辟太平洋战场,但美军在太平洋的战场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陷进了泥潭。

一是太平洋战场战线过长,美军没有战略优势;二是美军以为这是海洋战争,想快速结束战局,但没想到陷进了岛战、丛林战、山野战……水土不服。

终于,美军在菲律宾遭遇最大失利,美军 8 万人向日本投降,后来在恶劣的俘虏待遇下,又死了 1 万人,这是美军历史上最大的投降事件。

我在想,如果是我罗斯福,我必定也会寻求可以快速搞掂日本人的办法——投下原子弹实在是可避免更多伤害最好不过的办法了。

随后,美国后发制人,在中途岛战役击败,嚣张不可一世的日本海军。日本主力消失,四台航母被击沉,再无可与美国海军对峙的力量。

NO.8 意大利与德国 VS 英国与他们的盟友们

这一集终于讲到了意大利,但意大利只是昙花一现,进军北非之后,马上就被英国打败了,德国赶紧过来救援盟友,于是就有了这一集的主要内容:德国 VS 英国与他们的盟友们。

德国在埃及的指挥官是隆美尔,而英国,换过好几个指挥官。他们在北非争得最激烈的据点是托布鲁克,托布鲁克是北非的港口,隆美尔这位德国的明日之星发动了多次托布鲁克的攻坚战,但都没有成功,随后这事情被英国大肆宣传,此后,此地被视为英国象征,代表英国顽强抗战之精神,丘吉尔甚至亲临战场鼓励托布鲁克士兵,鼓励继续努力,抵抗德国。

但后来,托布鲁克依然还是被德国攻占了,英国情绪一度崩塌。

而此时,德国攻占的埃及是不毛之地,并没有给德国得来什么有力资源补给,德国补给线过长,资源匮乏,尤其是汽油,德国的机械化部队一直都无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直到 1942 年,英国已经结集了一大班他们的盟友们,得到了一大批的资源,其中包括美国输送过来的 800 辆最好的战车,而此时的德国,在于英国的拉锯战中,战车只剩 100 辆了。

最后在北非的战争成为阿拉曼之战,英国凭借强大的战力优势打败德国。

但德国的战力还是十分惊人,最终战争结束,德国还剩 35 辆,英国剩 600 辆。

这一集详细描述了阿拉曼大战的来龙去脉,相比亚洲战场,这简直不能着墨太多了。或者制作方是 BBC 吧,也有可能是他们这一块的史料多吧,也有可能这是英国在二战中难得的一次胜利吧。

NO.9 德国二次进军苏联惨败

德国再次进军苏联,这一次他们想搞掂苏联周边的油田,造成苏联资源匮乏再以逸待劳,但这次,德国依然是想得太天真了。

冬天的噩梦来临,苏联的建筑就像是堡垒一样,德国死攻不进去,此时的德国又遇上补给问题,前方主帅建议撤退,来日再打,但是希特勒说,你们是德国最强大的第六军,是战无不胜的第六军,必须给我坚持,于是德国替换了主帅,也替换了后勤,丧心病狂大笔在地图一挥,你们给我用力的进攻就好,于是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来了,德国出动他们强***之末的那么一点点力气进攻,效果甚微,而在此时,德国已经没有后勤补给,又陷在冬天的泥泽之中,苏联的补给却源源不断,发动了对德军的包围,苏联军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这样一围,围住了

德国申请物资援助,但苏联在外围布满了高射炮,在外围的物资飞机在外头怎么也进不去,只有 1/4 的飞机能勉强进入,德国意图突围不能,这一场战争,每 7 秒就死一个德国人。

希特勒下令,即使第六军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创造历史。最后,希特勒甚至破格将第六军将军提升为元帅,他的目的很简单,元帅不是可能投降的,战败只能自杀,但是此时的第六军元帅却没有自杀,因为他知道希特勒疯了。

最后,2 年前不可一世的第六军,足足 25 万人只剩下 6000 人。

潜艇,德国攻陷法国后,英国在欧洲呈孤立之势,于是想从战略上断绝英国的资源输送,出动自己的海上秘密武器:U型潜艇。

如果说盟军在陆军和空军尚可一战,但在海军上,简直就是我为鱼肉,任人宰割。

U型潜艇在海上到处寻找运往英国的商船,看见一辆击沉一辆,加上有德国邓尼茨的领导,擅长偷袭,神出鬼没,一出现必定造成灾难,盟军称德国U型潜艇的战术为狼群战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共建造潜艇 1131 艘,加上战前造的57艘,共 1188 艘。这些潜艇击沉了 350 0艘舰船,造成 45000 人死亡。在二战中的大西洋上,德国的U艇肆无忌惮地在盟军的海上交通线上「猎杀」盟军的船只。仅仅在 1942 年 11 月,U艇就击沉了盟军 118 艘船只,创下了一个月共击沉 743321 吨级的记录,给盟国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

盟军一直没有找到克制U型潜艇的办法,直到战争末期,图灵破解了德国密码,盟军知道了U型潜艇的各种布局与位置,才有效控制了U型潜艇的活动。

1941 年,德军入侵苏联,打破了苏联一切计划经济的步伐,毁掉了河道和一次都还没有使用过的轨道,甚至摧毁了苏联农业和刚刚起步工业,苏联的工业被迫整体迁移,匆匆忙忙,措不及防,此时被迫重视军工生产,征集新人入厂或上战场。

朱可夫被任命的列宁格勒的新主帅,号召全民守城,杀降征民,调用一切可调用的资源来抵御德国的进攻,德军此时已经包围列宁格勒,天天轰炸,意图炸死苏军或断绝资源,饿死苏军。

寒冬的苏联只能依靠结冰的湖面来运输物资,苏联的工厂毫无天日地生产,为了节省资源,他们不开灯,也没开暖气,日夜开工,只为生产坦克,即使食物短缺也继续坚持。

没有物质粮食,苏联人民依然精神粮食继续抗战,他们继续去图书馆,用诗歌来抵御寒冷与饥荒,用文字冲破包围与封锁。

1942 年的苏联,每天有 4000 人死亡,整个列宁格勒仿佛变成一座死城,市民如此形容:在去取粮食的路上,我会遇上 2 具尸体,回来的时候,变成了 4 具。

冬天过去,列宁格勒的境况似乎随季节发生了变化,就像种子一样如阳光般苏醒过来,围城中的妇女和孩子被送走,军队源源不断地输入这座城市,斯大林执意建立第二战线,但开始战况不顺,连连失利,盟军只能从海上支援,但几乎被德军的 U型潜艇打退。1942 年的苏联几乎是最令人失望的年份,那时苏联人只有一个信念:杀死德国人,埋葬他们,之后,我们才有生活、书、女孩和快乐,苏联的无神论开始崩塌,宗教渐渐成为主流……

直到 1943 年,苏联的军事产出才超过德国,苏联开始疯狂产出坦克,红军当时成为欧洲盟军最强大的陆军,开始与德军硬碰硬,在库尔斯克这场史上最大坦克大决战中,苏联每一千米就有一百辆坦克。

此役德军伤亡 20 余万,被击毁坦克和自行火炮过千辆,德军遭受了巨大损失,德军精锐装甲部队的士气受到沉重打击。

苏军也付出了较大代价,红军阵亡 25 余万,受伤 60 余万,被击毁坦克和自行火炮 6799 辆,被击落飞机 2200 余架,但战役的最终胜利使苏军从此完全获得了苏德战争战场的绝对战略主动权。这次会战后苏军又向德军发动了连续大规模进攻战役,收复大量领土。

这一集讲述了二战的著名空战。首先是德国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发动争夺制空权的海狮计划,但由于英国皇家空军极力抵抗,海狮计划失败。德国在无法取得英国本土制空权,以及没有大型登陆舰的情况下,暂时放弃英国,转向苏联。

年后英美在西线取得制空权,开始联合空袭德国,意图削弱德国的军事、经济和工业实力,摧毁德国人的斗志,使其丧失军事抵抗能力。轰炸的顺序为潜艇工业、航空工业、交通运输系统、石油工业等。但这一系列的空袭都比较失败,且损失严重。以柏林空中战役为例:1943年11月23日,英美开始空袭柏林,至1944年3月英国共出动20224架次飞机对柏林空袭16次,对其他城市空袭12次。这对英国空军来说是一次失败的战役,由于遭德战斗机截击,损失重大,被击落1047架,被击伤1682架飞机。

NO. 13 在意大利的第二战线

自敦刻尔克大撤退后,盟军一直无法从欧洲北部登陆作战,战况十分被动,于是想从北非开始一路往北打,艰难地从意大利的南部撕开了一个口,被称为第二战线。此时的意大利就像朝鲜一样分割成两部分,德国在北部死守,盟军寸步难行,遭遇了各种的行军难题。此时的战况比电影更残酷,战场如烧干的灰土,整座山几乎被炸成了粉末。更严峻的一座修道院,德军严密防守,盟军竟然出动了 200 架飞机轮番轰炸,你可以目睹古迹就这样被无情炸毁。

有趣的是,就在德军与盟军在拉锯时,德军竟然在盟军阵地投放传单,意图打个心理战,其中有一张传单这样画:一位微笑着的赤裸英国女孩在穿她的长袜,旁边的美军上士正在整理自己的领带。文字是:「当你远离之时」。意思是说英国士兵在打仗,美国士兵正在后方勾引你的老婆/女友。

缅甸,一个一年有五个月都在下雨的国家,盟军与日本在此战斗,谁会是赢家?

缅甸,典型热带国家,到处都是不见天日的丛林,阴暗潮湿,泥泞遍地,雨水连天,臭不可忍,炎热酷暑。盟军将此视为时刻想逃离的噩梦,日军却将此视为随遇而安的天然屏障。

同样呆在这样一个高温炎热,食物短缺的地方,日军可以挖竹笋,狩猎动物吃,而盟军的眼中的食物只有咸牛肉、蔬菜和土豆。看完这一集,你就可以理解美军当初将越南战争比喻为泥潭,因为越南和缅甸本身就是泥潭,一旦陷进去,西方人战斗、饮食、生活习惯更本无法适应,而亚洲人就能比较好适应。

在丛林中日本人在盟军眼中是这样存在:一把米就可以撑很多天,不知恐惧,不会投降,意志坚强,视死如归,就像超人。

盟军就在缅甸与这样的敌人战斗,生不如死,节节败退,甚至只有中国远征军在此地能与日军一战。中国的远征军为了缅甸公路也是拼了,1943 年的中国东南沿岸补给线都已经被日军切断,陆地只能依靠缅甸公路勉强维持,在当时的中国战场而已,远征军能战胜日军的确鼓舞了中国的士气。

经此一役,盟军终于见识了军国主义的残忍,不敢在缅甸轻易投降,以前在其他战场投降或者还可以接受人道主义对待,但可惜,他们的对手是日本。

所有国家在战时必定是一片混乱,也正是混乱,能体现国家的真实。

自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英国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民众草木皆兵,各路人马粉末登场,国王出动抚定民情,丘吉尔奔赴灾区鼓舞士气,政治人士一个说要鼓励女性工作,提高生产力,甚至从军;一个说要制造越来越多的坦克,与苏联联盟打败德国;一个说要号召民众吃带皮土豆,多吃洋葱,做回农民,自力更生;一个说英国人们不但要注重物质生活,还有注重精神生活,于是作曲、唱歌、跳舞、画画……用文艺支援战争。

老实说,英国人在这集说自己怎么惨,你们在二战中根本没有成为过主战场,最惨就是德国飞机来了你们躲,你们怎么不说说沦陷区的生活,尤其是亚洲战场的中国?

德国没有根本想过战争会持续那么长,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也没有做好工业设施的预算,在波兰闪电战之后,德国就似乎用闪电战用上瘾了,热衷闪电战,在西部打不下英国之后,马上就进攻苏联,但没有想到遇上了冬天,德国此时军工压根没有准备,于是号召民众捐衣服,同时征调女工进军工厂,强制乌克兰妇女做劳力为军事提供工业后勤支援。

此时的德国不准听外国电台,大部分民众被组织去看电影,听音乐会,一起唱歌,以此来忘却心中的空虚与忧伤,「一个疲惫的国家在音乐中迷失」。

希特勒此时也觉得控制不住局面了,不肯承认现实与失败,对外迫害犹太人,对内清除异己。越来越少在公众露面,几乎是他的心腹在外鼓动士气。

1944 年,反对希特勒的军官发动刺杀希特勒的爆炸,但希特勒没有被炸死,之后希特勒调查了 6000 多人,处决了 4000 多人,此时的希特勒身体越来越差,东西战线均不理想,恨不得把所有人都赶上战场。

二战爆发第四年后,盟军终于选定重返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诺曼底。那一年,盟军在英国整体向南边迁移,同时发明各种奇形怪状的登陆机器设备,但用得上的也没多少。1944 年 5 月,当时的天气阴沉、风大雨大,盟军一直没有选定登陆的日子,日期就这样延迟,盟军就只能在船上等待,无聊地在打牌、睡觉、看书、抽烟……所有士兵都知道要上岸,但不知道具体在哪里上岸,他们在运输舰上上下下,每次以为要出战,但后来被告知是演习。

直到 6 月 5 日,诺曼底登陆正式发动,6500 条船浩浩荡荡出发,先是空降兵出击,然后海军大炮助攻,接着是登陆战,登陆战异常惨烈,德军就在一大片空旷的海滩向盟军射击,诺曼底登陆战,盟军损失 9000 人。在登陆成功后,盟军采取反包围战略困住德军,抓获 6000 德军俘虏,但由于盟军战争经验、人员与设备不足,德军俘虏开始反抗逃脱,盟军猎杀德军俘虏 4000 人。

德国闪电战攻陷荷兰后,荷兰自拿破仑战争后中立状态被打破,德国开始在荷兰复制傀儡政权,鼓吹相互合作,声称不会破坏荷兰人的现有生活,战后荷兰马上会恢复正常,但很快,荷兰纳粹党派 NSB 建立之后,将墨索里尼视为偶像,将希特勒视为上帝的使者,NSB 借此号称要建立强权的荷兰,荷兰人在 NSB 的洗脑之下马上成为了纳粹的傀儡,就在德国入侵荷兰的 6 个礼拜之后,荷兰人夹道欢迎纳粹党军队进驻荷兰。荷兰领袖不仅在国内推行纳粹教育,更号召民众反对盟军,支持德国,大部分荷兰人应声附和,至此,荷兰不仅在丧失了领土,更丧失了主权精神。

荷兰与纳粹的亲密关系好景不长,纳粹开始在荷兰搜捕犹太人,荷兰官员为保护犹太人陆续被替换,NSB 横行镇压国民,纳粹开始征调荷兰民众构建军事建筑,荷兰人开始渐渐成为纳粹的奴隶。

纳粹开始管制荷兰文化渠道,广播四处是纳粹的声音,一个受访者这样说,我起初不愿意听纳粹的广播,但到后期,我已没有选择,不知道何时战争结束,此时你给我什么,我就听什么,无论是德国的,还是中国的,这总比听炮弹轰炸与飞机轰鸣好呀。还有一个电影院定期播放侮辱贬损犹太人的电影,将犹太人比喻成污染欧洲的老鼠。纳粹播放此片的目的很明显——消灭所有欧洲的犹太人。

整个二战期间,荷兰有 10.5 万犹太人消失了,而当时荷兰只有 14 万犹太人。

1944 年 8 月 15 日,德国在盟军的进攻之下开始渐渐退回了德国境内,诺曼底之战,德国损失惨重。盟军继而解放法国,法国一片欢呼,开始惩罚德国傀儡,俗称法奸。剃光他们的头发,打上纳粹的印记,游行示众。
此时,盟军与纳粹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港口。希特勒为报复诺曼底失败,在国内发起征兵,想不到的是德国民众此时还十分支持希特勒,士气高昂,德国征得 70 万士兵,试图撕破盟军进攻线,重现敦刻尔克的包围圈,德国首次进攻胜利,打败了残破的美军,俘虏 7000 美军,这是美军在欧洲投降最多的一次。

随天气好转,美军使用空军对德军发动各种空袭,瓦解德军的陆地进攻,德国西部战线吃紧,同时西部战线也开始破裂。

1945 年 1 月,冬天来了,苏联红军攻破了德国西部战线,首次在德国领土作战,开始报复式袭击,将德国平民村庄夷为平地。1945 年 3 月,盟军终于艰难突破莱茵河防线,德国开始在东部战线撤退。
此时,盟军的胜利春天似乎要到来了。

纳粹主义的德国是如何生长起来的呢?希特勒构建了纳粹主义,希姆莱将其发扬光大,从纳粹的宣传片可以看到,纳粹鼓吹青春梦想,在伪科学基础上构建新达尔文主义,纳粹坚信德国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必须是优胜劣汰,在挑选出最优秀的人组合繁衍出最优秀的后代。

纳粹挑选一批人建立 SS 团队,将此视为纳粹精英,精心培养,要求绝对服从,为建立世界新秩序而奋斗,他们肩负使命,不允许与其他种族联婚,尤其是犹太人,纳粹将犹太人视为污染物,人类中的败类。

在严重的种族主义思想宣传后,纳粹开始屠杀犹太人,他们的目标是消灭全欧洲的犹太人。起初,纳粹将犹太人分区迁移,接着在各个交通枢纽建立集中营,然后用火车统一运输过去毒杀活化处理,犹太人在登上火车前完全不知情,他们只是被告知重新安排,从火车下来,他们马上被分成两排,身体健康的人作为劳工,老弱病残,带着儿童的妇女统统被处理。有的被毒杀,有的做医疗实验,有的劳动至死。

盟军穿过莱茵河,便势如破竹进入德国,德国参谋告诉希特勒,战争即将在四至六周结束,此时希特勒还征用童兵,鼓励德国军队做最后的战斗。但此时德国民气已下降,对希特勒失望,希特勒对他们承诺好日子会到来,所以他们纷纷捐助政府,但没有想到会换来这样的结果,德国就像是的溃散的蚁穴,没有了秩序,到处一片混乱,抢夺、逃脱之景。

随着西部战线解放,东部战线也被苏联占领,希特勒的部下开始与盟军开始讨论投降协议。

此时的希特勒也觉得大势已去,考虑自杀。他想到了忠心的希姆莱留给他的毒药,但此时他已经怀疑一切,他甚至怀疑毒药是***,如果吃了被盟军俘虏,那将是希特勒一生的噩梦,于是他把毒药喂狗,看着狗死去他才放心。

他和他的情人一起死去之后,部下依照嘱咐烧毁了他们的尸体——免除了像墨索里尼的遭遇。

1942 年 12 月 7 月,以东条英机为首的军国主义者侵略珍贵港,此情此景在美国看来是一片悲惨状况,但在日本人看来却是值得弹冠相庆的事情。日本每次战胜都会通报国民,战争在日本是值得鼓励去做的事情,这是所有日本人自幼就接受的教育。

二战尚未开始,日本就已经积极开始战争的筹备,假想最坏的情况——日本作为主战场,组织日本民众高度戒备,组织防空演习,清空街道做集体健身操,小孩子从小接受军事教育,每个学校都有各种各种简易军事装备,例如转动的椅子模拟飞机。同时,日本自己搞了一个神道,崇拜日照神,鼓励军人为天皇献身。

战争期间,男人都输送前方,剩下的女人和孩子在大后方做什么呢?政府鼓励妇女多生儿子,集体农作,为前方积极输送资源,她们在后方简直就像是想男人一样地工作,媒体渲染为「幕后的光荣」。

中途岛战败,日本不敢将消息传送回后方,官方欺骗民众是大捷,因为民众早已习惯逢战必胜,哪里可以接受日本战败的消息?此后美军陆续打破日本防卫岛链,即将登录日本本土冲绳岛,日军垂死挣扎组织神风特攻队,士兵纷纷自愿报名,造成报名军官最愁的就是遗憾通知未报名成功的士兵。

即使如此,日本已经是强***之末,美军在登陆冲绳岛之前疯狂空投炸弹,就像是撒纸屑一般,轰炸之处夷为平地,东京首都四分之一平民死亡,800 万人无家可归。

但此时的日本年青人还积极扎木筏,用竹子制作弓箭和长矛,想与登陆的美军顽强抵抗,但万万没想到,此时战争已经不在地上,而是在空中。

美军为攻占日军的各种军事岛屿付出了惨重代价,攻占塔瓦拉岛就出师不利,美军以为在强大的战舰辅助下可以快速结束战争,甚至开玩笑说只要两个人,一个人拿***,另一个人拿着本子登记死亡人数就可以了,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最终美军为攻占这个岛付出了 1000 死亡,2000 人受伤的代价。

虽然美军战舰炮火厉害,但日本善于钻洞躲藏,如果你看过《血战钢锯岭》你可以感受到日军的凶残暴戾,你自然就明白美军在亚洲作战为什么那么多的喷火装置,就是为了逼出在地洞里面的掩埋作战的日军,你可能也就明白为什么美军会在日本投放源原子弹,而且是两个,为的就是摧毁日本后方的精神领袖,因为地毯式歼灭日军的行为太低效,代价太大了。

塔瓦拉之战,日军 3000 人,仅有 17 人投降,其余战死。

硫磺岛之战,被称为史上最惨烈战役,美军唯一一次伤亡大于日军,23000名 日军里,只有 1083 人生还。原计划5天即可攻占的弹丸小岛,美军足足打了 36 天,并为此付出了 6812人 死亡,19189 人负伤的惨重代价。

1945 年,罗斯福突然死亡,杜鲁门顶上成为美国总统,需要对外建立自己的威望,此时日本太平洋战败,已无力再战,与杜鲁门协议和谈,但杜鲁门只要无条件投降,日本只得希望苏联从中斡旋,希望有回转余地,
杜鲁门继续强势推压,授权美军空军在日本本土随意轰炸,在精神上摧毁日本,同时准备不通知日本人前提下投放原子弹。

关于原子弹的投放,众说纷纭,说日军已经没有军事抵抗力量,再过几个礼拜日本就投降了,但是杜鲁门基于政治考虑,不想苏联抢占打败日军的功劳,在下最后通牒后,日本还求见苏联祈求斡旋,但是苏联当时为波兰政治分心,不想做日本和事佬,甚至还踩个临门一脚,赶在美军投放原子弹之前对日宣战,从而成为抗日战争的战胜国。

如此看来,苏联在抗日战争上的角色实在龌龊。所以,《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并没有苏联的参与,也就没有斯大林的签名。

不得不说,最后这两集做得极其马虎,线索混乱,不知所云。

发生大事有:二战之后,大国成立联合国,德国一分为二,苏联控制东欧。很多殖民地已经有自由意识,纷纷要求独立,例如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美军凯旋,并没有像其他国家(苏联)那样举办大巡阅。

战后生活大家生活都很惨:一直在说苏联如何如何惨,战争死了多少人;美国如何如何惨,战争死了多少人;德国如何如何惨,战争死了多少人;英国如何如何惨,战争死了多少人……就是不说中国!

作者:CNFeat(来自豆瓣)

扩展阅读:二战主要战役及伤亡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世界大战都给我们带来惨痛的代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3000多万人死伤

第二次世界大战,约有9000万人死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1918年,主要战场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它的本质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霸战,主要在同盟国与协约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之间进行,后来发展到共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军事性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39 ~ 1945,以德、意、日为代表的法西斯严重践踏了人类的尊严、自由与和平,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战争激烈时,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战线遍布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史无前例的大战,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惨绝人寰,毫无人性的杀戮,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大的劫难。令人发指的三大惨案(奥斯威辛集中营、苏联内务部秘密***、南京大屠杀)皆出自二战。

据统计: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约9000万人死亡;钱财损失约4万亿美元;大量房屋受破坏,工厂、农庄、铁路和桥梁的损坏则难以估计。

1.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被迫割让大片土地,但泽被划归波兰辟为自由市,通往波罗的海的“波兰走廊”将原本连成一片的德国领土分成了两块,位于“走廊”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了远离德国本土的“孤岛”。因此德国人一直对失去但泽和“走廊”地区耿耿于怀。希特勒上台后便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他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在短短的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地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随即要求波兰归还但泽并解决波兰走廊问题,遭到波兰拒绝。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然后于31日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保证。有了英法的保证,波兰态度更加坚决。1939年4月3日,希特勒下达了代号为“白色方案”的秘密指令,要求德国三军部队于9月1日前完成对波兰作战的准备工作。希特勒在指令中强调指出:“一切努力和准备工作,必须集中于发动巨大的突然袭击”。

  • 参战方:德国、斯洛伐克和苏联对阵波兰
  • 结果:德国胜利,二战爆发
  • 参战方兵力:德国151万人波兰100万人
  • 伤亡情况:德军伤亡4万多人波军伤亡20万人
  • 主要指挥官:布劳希奇  伦德施泰特

2.悲情马奇诺――法兰西会战

法兰西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为侵占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于1940年5-6月采取的军事行动。此战,德军亡2.7万余人,失踪1.8万余人,伤11.1万余人;法军亡8.4万人,伤12万人,被俘190万人;英军损失6.8万人。法国失败主义泛滥,军事思想落后,对装甲部队快速突击认识不足,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是导致迅速败降的主要原因。但这一数字已足以证明,法军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 参战方:德军、法国、英国
  • 伤亡情况:德军亡2.7万余人,法军亡8.4万人,英军损失6.8万人

3.平地惊雷――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

珍珠港位于日、美之间太平洋东部的夏威夷群岛,距日本约3500多海里,距美国本土约2000海里,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最重要的基地。1941年1月7日,山本写信给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正式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设想。此后就和几个参谋一起,秘密地制定“Z”作战方案。6月,正式方案提出后,曾在日本上层引起争论,一些人不相信庞大的舰队横渡3500海里而不被发现,对这一计划的可行性表示怀疑。山本固执己见,甚至以辞职相要挟。日本为了“南进”,于10月中旬批准了这个计划。于是,山本指挥联合舰队选择了与珍珠港相似的鹿儿岛湾,开始了充分的准备和严格的模拟训练。

1941年12月7日凌晨,从六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一攻击波183架飞机,穿云破雾,扑向珍珠港。7时53分,发回“虎、虎、虎”的信号,表示奇袭成功。此后,第二攻击波的168架飞机再次发动攻击。仓促应战的美军损失惨重,8艘战列舰中,4艘被击沉,一艘搁浅,其余都受重创;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伤,188架飞机被击毁,数千官兵伤亡。日本只损失了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以及几艘袖珍潜艇。

  • 影响: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
  • 主要指挥官:山本五十六,南云忠一

4.血洒长空――不列颠之战

英德空军在英伦上空上演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1940年6月,法西斯德国军队席卷西欧。英国驻欧远征军败退敦刻尔克。英军虽用“发电机计划”将军队撤回了本土,但却丢失了全部重装备。英国皇家空军在法国上空与德国空军交战中亦损失了1000架以上的飞机。同年7月,希特勒制定了从海上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该计划要求“德国空军要使用其全部兵力尽快击败英国空军”,夺取制空权,配合海军和陆军在英国本土登陆。德国空军投入不列颠之战的飞机约2400架,其中轰炸机1285架,其主要基地位于法国东北部、西北部以及荷兰和挪威。不列颠之战挫败了德国入侵英国迫其就范的目的,使德国征服全西欧的计划落空。这次战役也由于英国的顽强表现,而迫使希特勒在没有把不列颠完全逐出战争之前,即先回头来对付苏联,重走两线作战的老路。不列颠之战书写了二战史上抗击法西斯的光辉一页。

5.犁不开的冻土――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一次重要会战,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为保卫莫斯科并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与其盟友入侵苏联,使苏联及苏联红军领导层大吃一惊。德军以闪电战战术快速深入苏联领土。装甲部队以钳形方式推进,先孤立然后彻底摧毁苏军。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推进,南方集团军群则征服乌克兰和高加索高地,而中央集团军则向莫斯科进发。苏军的防线很快便崩溃,死伤枕藉。1941年8月上旬,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是往莫斯科路上一个重要据点,但斯摩棱斯克的战斗阻碍了德军的攻势直到9月中,有效地瓦解了闪电战的战术。其后,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到达莫斯科外围,但纳粹元首希特勒命令他转向南方去支持龙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对基辅的攻击。

  • 地点:莫斯科西部及北部外围
  • 参战方:苏联,纳粹德国

6.折戟沉沙――中途岛海战

中途岛海战于1942年6月4日展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环礁的攻击,还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所以这场仗可说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一些军事学者也认为,如果日本海军威胁或者真的攻击美国西岸的话,便会迫使美国把急需送往欧洲前线的军事配备转移到美国西岸,这不但会造成欧洲战区出现军需短缺的现象,甚至可能使欧洲战区再次失守,而让纳粹德国得到最后的胜利。

  • 时间:1942年6月3日-6月7日
  • 参战方:日本帝国海军,美国太平洋舰队
  • 伤亡情况:航母:日军4艘,美国约克镇号日军巡洋舰1艘,美军驱逐舰1艘飞机:日军332架,美军147架阵亡:日军3500人,美军307人
  • 主要指挥官:山本五十六,切斯特.尼米兹
  • 前线将领:南云忠一,斯普鲁恩斯

7.乾坤逆转――斯大林格勒会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其战略上的胜利远远超出由英美领导下的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此战后苏联开始逐步掌握战略主动权。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万人,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进攻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同时期发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一起,成为1942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 地点:苏联,伏尔加河流域,斯大林格勒
  • 参战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
  • 结果:苏联决定性胜利,纳粹德国失败
  • 参战方兵力:苏联2500000人(苏军反攻阶段)德国1040000人(苏军反攻阶段)
  • 伤亡情况:苏联:共1129619人伤亡、失踪德国:共841,000人伤亡
  • 主要指挥官:希特勒,保卢斯,曼施坦因,霍特
  • 作战行动:蓝色行动,天王星行动,土星行动
  • 同期发生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

8.血肉之路――瓜岛争夺战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也被称为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或简称瓜岛战役,行动代号为瞭望台行动,是同盟国部队(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中,于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期间在瓜达尔卡纳尔和周围的岛屿进行的战役。这是盟军战略计划的一部分,以保护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运输航线,也是盟军在太平洋反攻的开始。这是在科科达小径战役实施数个月后,盟军对日本实施的第2个主要攻势。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是以美军小型登陆战为开始,随后日军为夺回岛屿而逐次增兵,并在海上、陆地、空中展开了空前的争夺,从而演化成了日本与盟军的决战。双方历时半年多的争夺,均损耗了大量的战舰、飞机,而日本的人员伤亡也远超美军。最终,日本因无力进行消耗作战,而选择撤军。美军最终完全占据瓜岛,尔后夺取了所罗门群岛,最终是整个南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美军因此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瓜达尔卡纳尔是中途岛之后日本的再次失败,也是日本从战略优势走向劣势的转折点,从世界范围来看,1942年底盟军在瓜岛的反攻和胜利,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一起,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 名称: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 伤亡情况:日本伤亡2.5万人美军阵亡3300人
  • 主要指挥官:戈姆利,三川军一

9.打开胜利之门――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霸王行动”(英语:Operation Overlord)。这场战役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 地点:法国西北部诺曼底
  • 主要指挥官:艾森豪威尔,伦德施泰特
  • 参战方:盟军美国、英国、加拿大、自由法国、波兰、荷兰、挪威
  • 结果:盟军胜利,成功开辟第二战场

10.帝国覆灭――柏林战役

柏林会战,是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以3个方面军250万人的兵力进入德境,德军调集军队约100万人死守柏林。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率部投降,8日德军统帅部代表在柏林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共歼灭德军48万人,缴获火炮600门、飞机500架。柏林战役结局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

  • 伤亡情况:苏军33万,德军48万
  • 主要指挥官:朱可夫,崔可夫,凯特尔,魏德林
  • 结果:苏联获胜,德国投降,欧战结束
  • 参战方兵力:苏军250万,德军约100万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影响:

1.德日意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2.二次大战爆发后,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同时,英美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

3.同盟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

2.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

5.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战中,世界反法斯国家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去得了深刻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4.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5.总之,只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才能避免战争。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