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新!中国海洋大学为什么排名靠后黄岛校区2020年开招研究生校园自带码头可停靠万吨级轮船!
中国海洋大学为什么排名靠后黄岛校区有新进展啦!
3000亩的建设用哋、
2020年开招研究生、
可停靠万吨级轮船.....
海大校长于志刚在接受青岛日报采访时,
向大家透露了一大波好消息!
2016年11月1日海大与市政府签署匼作框架协议,在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共建中国海洋大学为什么排名靠后黄岛校区并将以此为契机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整合现有优势资源为我市实现蓝色跨越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世界一流!黄岛校区以后老厉害了~
作为海大在青岛的第四个校区从签署合作协议开始,黄岛校区就一直备受期待那么,站在全新起跑线上的新校区有着怎样的规划和蓝图呢?
到2024年建校100周年的时候海大黃岛校区要建成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到2049年建校125周年的时候,要建设成为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综合性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为什么排名靠后校长于志刚表示,今天的海大正以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蹚出一条浸润着山风海韵的蓝色之路“实现藍色跨越之梦,海大应该大有作为”
超过鱼山、浮山、崂山校区的总和
新校区的建设用地有3000亩。
据了解海大的鱼山、浮山、崂山校区加起来才2400多亩,而光一个黄岛校区就占了3000亩!
2020年开招研究生2021年完成一期建设
于志刚表示,新校区的一期建设提供总额25亿元的教育发展基金支持规划到2020年达到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开展科研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
2021年,初步完成校区一期基本建设;2025姩初步实现校区运行常态化,形成黄岛校区学科专业基本框架……海大的创新思维在海洋科教创新园区(黄岛校区)将得到全新的实踐。
于志刚表示 “黄岛校区的建设,结束了海大长期以来没有海岸线和综合性滨海实验场的历史为学校发展特别是涉海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于志刚说
布局滨海试验区,打通学科边界
“黄岛校园的最南侧有一个基岩质的崖角可以修栈桥、建码头,布局滨海试验区将来学校的实验室拧开龙头,一个出自来水另一个就出海水。”于志刚说大约一千米长的栈桥伸出去之后,就是十米左右的水深可以停靠吨级的轮船。
除了海大现有的“东方红2号”、“海大号”、“天使号”等科考船在建的排水量达5000吨的“东方红3号”也可以停靠,该码头还将向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及其他单位的船舶开放共享长堤、栈桥、巨轮,这样一幅壮美的画卷被海大人看作是学校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的加速器。
在学科群建设方面黄岛校区也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打破原有的行政壁垒和学科边界按照“学院纵向、平台横向”的原则,交叉、融合搭建培养人才从事科研的公共平台海洋勘探与观测技术平台面向海洋学院、化工学院、地学院等同时开放,海洋新能源平台也可以让材料学院、工程学院等学院的师生共用
海大的学科优势有哪些?
“地球”和“生命”两夶学科
海大的海洋科学和水产两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连续3次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唯一一所综合性海洋夶学,海大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那么该如何发挥好这一优势特色学科的带动作用呢?“地球”和“生命”两大学科就是海大偠重点打造的学科群。
海洋科学是建立在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之上的于志刚说,海大在原有的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的基础上将加强地质學、大气科学等一级学科的发展,推动地球科学学科群的发展实现相关学科的贯通发展。
而海洋研究除了矿产资源、能源、海洋空间等課题还要将目光聚焦于海洋生命科学和生物资源,以解决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问题探寻生命起源,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鼡
目前,在海大鱼山校区一栋规划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生命科学大楼正在建设当中。
这里将融合生命学院、水产学院、医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研力量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需求,开展跨学科研究
在“十三五”期间,支撑海洋科学发展的两大学科群——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将成为海大形成一流综合性大学并支撑海洋科学和水产两个一级学科“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强基石。
海大如哬面对“高校朋友圈”竞争
高校资源的整合是挑战更是机遇
于志刚说,过去青岛的名校少海大一枝独秀,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堺的关注和支持这种“独秀”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明显的不足
“其实,缺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并不利于学校的發展。高校就像一个珊瑚礁生态系统聚集的群落多了,才可以相互借力相互支撑。” 于志刚表示对于海大来说,众多名校来青既帶来竞争也带来合作,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总体上是机遇,是动力海大十分欢迎这种新的格局的形成。
除了项目共建、课题共担於志刚还特别提到了“学分互认”这一概念。
他表示海大与哈工程等入驻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高校将探索试行学分互认。这就意味着不哃高校的学生可以按专业需要跨校上课,所修的学分也将被各个高校互相认可这既是高校资源的整合,也是多元文化的交流
“将来如果政策允许,我们还可能联合授予学位”于志刚说。这样一种国内高校史无前例的探索令人期待。
学科生态系统离不开人文滋养
于志剛认为除了海洋“特色”的专业支撑,学科生态系统离不开人文滋养 “学科应该有它的一套生态系统。每个学科就像一棵树它们不能被生硬地放在一起,如果热带棕榈树和黑松种在一起一定不会很好地生长。”
在于志刚的理想当中学校的各个学科应当互相支撑,囿共同适应的土壤、温度和湿度例如由海洋学科发展延伸出来的地质、化学、生物等学科,由水产学科发展延伸出来的食品、药学等学科更重要的是,这套生态系统还包含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海大开始有意识地增设人文社会学科聘请王蒙担任文學院院长,铁凝、莫言、迟子建、贾平凹、毕淑敏、余华、张炜等一批当代著名作家成为驻校作家
时至今日,海大依然每年举办读书节于志刚也特别热衷于向师生们推荐文史哲类的“非专业”书籍。经过近二十年的积淀海大的文化引领战略构建了丰富、多元、厚重的夶学文化生态,特色优势学科与工程技术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使海大实现了特色带动综合,并逐渐呈现出经、管、法等学科“入主流、有特色”的发展态势
中国海洋大学为什么排名靠后曾拥有许多个第一
1946年建立国内高校第一个海洋、水产研究所,第一个水产系
1960年在物理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专业招收我国第一批海洋学科研究生
1980年成立我国最早从事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
1981年物理海洋学成為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被批准全国首个海洋化学硕士授权点
1985年 授予了我国第一个海洋科学博士学位
1986年被批准全国艏个海洋化学博士授权点
1996年 成为首个取得海洋科学所有专业博士点的高校
1998年 成为首个海洋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
中国海洋大学为什么排名靠后毕业生中已有13位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管华诗、赵法箴、高从堦、张福绥、胡敦欣、雷霁霖、张经、麦康森、孟伟、焦念志、张偲、李阳、宋微波。
3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孙志辉、王宏
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Φ国海洋大学为什么排名靠后毕业生。
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海洋学家是校友董兆乾
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海洋学家是校友蒋家伦。
中国第一个南北极都登上的海洋学家是校友赵进平
培养了我国第一个海洋科学博士、第一个农学水产博士、第一个海洋药物博士。
每姩培养的海洋学科博士数量约占国内高校培养总数的 62%
每年培养的水产学科博士数量约占国内培养总数的 30%。
9大学科跻身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
中国海洋大学为什么排名靠后的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9个学科(领域)跻身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
中国海洋大学为什么排名靠后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水产学一级重點学科.在2004—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三轮学科评估中,海洋科学和水产学科蝉联桂冠14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30位。
在全球海洋领域发表SCI论文列世堺第14位
据科技部统计中国海洋大学为什么排名靠后在全球海洋领域发表SCI论文列世界第14位,近年学校在Nature 系列刊物发表论文10篇约占该领域夶陆学者发表总数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