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誉铭文百川铭文

海纳百川-牛bb文章网
所属栏目: &
摘 要:本文首先对汉文化形成以前各别流旁支风貌特异的艺术做出介绍;接着,对汉文化形成以来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会作总体的回顾;然后,概括介绍当代自成体系或是风貌突异的少数民族艺术;最后指出,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艺术更能够折射出本民族历史的、民俗的丰富内涵,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就是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笔者提倡每一个人都要迈开双脚走向田野,田野调查对于艺术研究尤其不可或缺。关键词: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交流;少数民族艺术;民间艺术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本次系列讲座之中,前面十讲说的都是“中华”,到了第十一、十二讲才从真正意义上说到“中国”。中原大地上,上古聚居着以炎帝、黄帝为首的原始部落,《山海经》正是图腾时代原始先民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实录。黄河流域的炎黄文明不断吸收长江流域的文明和边远地区的文明,汉代以来,才逐步形成了汉民族和汉文化。从此,“华夏”成为汉族人的自称。“中华”在古代,最初指大地的中央——中原,与现在的“中国”内涵不同。当时的人们认为,中原在大地中央,在礼教的氛围之下发展,讲究“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所以叫“中华”(见《唐律名例疏议释义》)。由此可见,中华文化主要是指从中原发端、以礼乐文化为主干的汉民族文化。而“中国”,词义随历史演进而变化:古代指中原,在历史的长河中,少数民族不断被纳入中央政权统治,今天,“中国”不再单指“中原”,而是指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中国文化始终以中华文化也就是汉民族文化为主干,人们才会“中华”与“中国”不分,甚至将少数民族文明也纳入“华夏文明”之内。少数民族的艺术,与汉民族的艺术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质,又不断融入汉民族艺术之中。写《中华艺术通史》,可以不写少数民族艺术;写《中国艺术通史》,就必须囊括进少数民族艺术。本讲首先对汉文化形成以前各别流旁支风貌特异的艺术做出介绍;接着,对汉文化形成以来各民族艺术的交流融会作一个总体的回顾;然后,从古代跨入现代,谈谈当代有哪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自成体系或者风貌突异;最后指出,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艺术更能够折射出本民族历史的、民俗的丰富内涵,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就是维护文化生态,就是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也就维护了人类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一、古代别流旁支的文化艺术所谓“民族”,是在历史的演进之中逐步形成的,汉民族形成较早,维族等少数民族形成很晚。上古时期,“民族”还没有鲜明的分野,有中原文化和非中原文化之分,没有“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之分,古滇国的先民、古蜀国的先民、古楚国的先民,汉魏以后都成为汉族的先民了;中古和近古,少数民族不断与汉族通婚,他们之中,一些人也成为汉族的先民了。所以说,在汉文化形成以前的上古时期,没有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华夏文化的别流旁支。上古华夏文化之中,有哪些别流旁支风貌特异,艺术成就杰出呢?(一)古蜀国文化艺术常璩《华阳县志·蜀志》记,古蜀国从第一代蜀王蚕丛,到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历十二世。1929年,四川广汉三星堆村首次发现大跨度的文化遗址,1986年两次发掘,出土青铜雕像群、金器群、玉器群、灰陶器群等大批文物。经过碳C14测定,三星堆文化遗址距今已有4740年-2875年的历史,相当于中原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周初期。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上,常见鸟的造型,金杖上刻着鱼、鸟线纹,陶器把勺往往塑成鸟头,推断是鱼凫、杜宇图腾的艺术表现。杜宇,就是杜鹃鸟。加上残存城墙、房屋遗址和墓葬等佐证,学者推断,那里曾经是古蜀国鱼凫王朝到杜宇王朝的都城。三星堆出土的早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灰陶器等等,而以晚期文物也就是早商到西周初期遗址出土的文物为重要:金面罩就出土了3具,金杖长达1.42米;青铜器出土了400多件,其中20多件青铜神面和10件青铜立人像,一举震惊了世界。如果说三星堆戴金片面罩青铜头像仅作适度的夸张并对颧骨、嘴巴进行了线化处理;青铜神面则尽情地驰骋想象。最大的青铜神面高达72厘米,宽132厘米,线型峻拔,伟岸神奇,给人极为强烈的视觉震撼。纵目青铜神面有两具。大的一具眼睛像一双手电,凸出眼框达16厘米,耳朵像两面旗帜,似乎能够招风千里,脸部线条根根分明,块面高度概括,充满神秘不可知的意味。较小的一具纵目青铜神面,顶上连着卷云状飞升的装饰。史书说“蚕丛纵目”,青铜神面可能是古蜀王蚕丛形象的艺术再现。一件鸟脚人像,通高81.4厘米,想象极为奇特:上身残缺,臀部穿刻花短裙,双足呈一对鸟爪造型,从残缺的鸟翅和修长的鸟腿仍然可见其造型飞扬,优美之至!一件青铜大鸟头,有块面,有线型装饰,有三角型装饰,写实又极富装饰感,使博物馆仿制品相形见绌。遗址出土8棵青铜神树,神树上有鸟栖息,学者推断是神话中的扶桑树形象,2号坑出土的青铜神树,高达3.96米。十件青铜立人像,连底座最高达2.62米。青铜尊造型与商代铜尊接近而立雕纹样不同,可见古蜀人对商文化吸收的主动选择性。青铜器上有许多鸟的形象,有大,有小,有立雕,有浮雕,有写实,有抽象,变形极为优美纯粹。三星堆青铜文明面世以前,埃及出土过大约4500年前的纯铜雕人像;三星堆青铜遗存无论从内容、数量、铸造工艺、艺术高度等等,都大大超越了大致同时期的埃及纯铜遗存。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璋,残件长达1公尺,如此巨大的玉片如何锯出,至今仍然众说纷纭,难有统一的谜底。三星堆还出土古蜀国特有的鱼形玉璋。三星堆文化遗址是20世纪人类考古史上最为重大的发现。它证明华夏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早在早商到西周初期,远离中原的古蜀国就已经出现了高度成熟的青铜文明与贵金属文明。巴蜀文明表现出与中原文明迥异的精神气质,带给人至奇至美的视觉享受:如果说中原文化是关怀现世的文化,以务实为特点,西周以后被称为“史官文化”;古蜀国则是一个充满了海阔天空浪漫幻想的人间神国,文化汪洋恣肆,气象万千;中原青铜文明的成就表现为礼器,古蜀国青铜文明的成就表现为神器。它充分展现出了古蜀人超越现实追求的精神气质和古蜀人灵魂的飞扬激荡、生活的元气充沛。约3000年前,三星堆文明突然消失。本世纪,成都金沙发现了一个大型文化遗址,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灰陶器约万件,时代在公元前1200年前后。它证明三星堆文明南移到了成都金沙。除灰陶、玉璋体量颇大以外,金沙文物的体量总体小于三星堆文物,金片太阳神鸟纹极富形式感,已经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金沙文明有接续三星堆文明、开启战国文明的意义。广汉三星堆遗址博物馆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于2008年开放。秦灭蜀以后,古蜀国文化逐步为中原文化同化。(二)古楚国文化艺术春秋战国,中原早已为理性精神笼罩,而南方楚国的艺术,仍然保留着原始文化和商文化的许多特点,仍然不可思议般地率真浪漫,如刘勰形容屈骚所言:“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楚人的先民是祝融部落。传说祝融是帝喾时候掌火的官,楚国艺术崇尚红色,正出于对祝融的崇拜。周王朝初年,祝融部落的后代传到鬻熊当酋长,对周文王称臣并且礼之如父,于是,鬻熊的儿子被周王朝封地于“楚”——也就是今天的江汉地区,从此,中国历史上有了“楚”这个国名兼族名。楚国的都城长期在“郢”也就是荆州,所以,殷商人称祝融部落叫“荆”,周人称楚地叫“荆楚”,称开化较晚的楚人叫“荆蛮”。楚国神秘幽邃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原始的社会环境,孕育出了楚人对天地神明深沉强烈的宗教信仰和奇幻窈冥的神话思维,形成了楚人信巫鬼、重淫祀、好乐舞的风尚。屈原《涉江》,传神地描绘了楚国森林杳冥、幽晦多雨的自然面目。楚国从春秋五霸跻身为战国七雄,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艺术也发展了起来,楚辞、楚乐舞、楚漆器、楚织绣、青铜器和楚帛画,以充满奇思异想和烂漫激情的独特面貌,远远超越了中原三代艺术。荆楚浪漫主义艺术与先秦现实主义艺术双峰并峙,与大致同时期的希腊艺术遥相辉映,如日月辉映星空,照亮了后世艺术的苍穹。楚国气候温润,森林茂密,盛产木材和大漆,湖北、湖南、河南出土了大量楚国漆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彩绘木雕禽兽漆座屏,在长50多公分、高15公分的范围内,用圆雕、浮雕、透雕多种手法对称雕刻出了凤凰、青蛙、蛇、鹿等50多个动物,映照的是大自然生生不灭的律动;楚墓出土的镇墓兽,有牛的头、蛇的舌头、龙的身子,是楚人创造的有着各种生灵神力的“类象”;河南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出土漆锦瑟残片,用黄、红、赭、灰绿、银灰、金9种颜色的漆,画神灵有的在宴饮,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弯弓射箭,有的在打猎,形象夸张奇异。楚漆器以奇思异想和烂漫激情、夸张的造型和早熟的工艺,成为中国漆器工艺史上的最强音。我国漆器的另外两个高峰——关怀现世的汉代漆器、竭尽雕饰的明代漆器,其艺术创造的高度都不能够与奇思异想的楚国漆器匹比。楚国青铜与织绣也谱写出极为辉煌的篇章。随县曾侯乙墓出土8种125件楚国乐器,可以装备一个大型乐队。青铜编钟一套64件,音域达5个八度,七声十二律齐备,今天的人还用它敲击出乐曲。64件钟上有2800多个错金篆字,详细记载了各诸侯国音律、音阶的名称和音乐术语。这套青铜编钟,既是楚国青铜器的煌煌巨制,也是中华音乐史上的奇迹。江陵马山1号楚墓出土大批楚国丝织品,几乎囊括了战国中晚期所有的丝织品种,无论是织造的精细还是文彩的绮丽,都令人叹为观止。《龙凤虎纹绣罗衣》上,凤鸟飞扬轻捷,龙纹穿插自然,老虎在腾跳,却被凤凰压在下面,在楚国艺术之中,凤凰永远是主角;《田猎纹绦》、《双面异色菱形纹锦》,用最简单的织机加挑花棒,一根线一根线地挑出花纹,精美无与伦比。 屈原《离骚》是楚辞创作的最强音,“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情感缠绵悱恻,辞藻华美奇丽,充满了瑰丽的想象。中原人用“牺牲玉帛”来祭神,屈原《九歌》通篇都以性爱娱神。这里,中原文化与楚文化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性格。楚国的民歌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等,其中《激楚》,一个“激”字,就把楚文化的精神表露出来了。它是狂欢式的歌舞,放开来“乐”,“乐”到了“淫”的程度,击鼓的声音又强烈又急躁①,与《诗经》一唱三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完全不同。这里,中原礼文化与楚国的巫文化又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性格。战国的中原,人们已经被礼乐教化梳理过一番,而楚国地处蛮荒,楚国人还保留着商代人那样一种原始炽热的宗教情感。迅速崛起的政治经济局势使楚国上层贵族有充足的财力奢侈享受,频繁的兼并又使中原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工艺流传到了楚国。因此,楚国艺术具备原始社会无法达到的工艺水平和礼乐社会难以出现的艺术真情;因此,楚国创造出了当地本不曾有、中原也不可能有的灿烂艺术。它比中原艺术保留了更多原始文化和商文化的遗迹,又绝没有殷商艺术的恐怖、威慑或是周代艺术的理智、秩序,想象总是那么丰富多彩,情感又总是那么鲜明炽热。站在荆楚艺术面前,我们不能不为楚人自由翱翔的心灵,乐观开朗、意气风发的生命状态感动。老庄哲学就是在楚地发端。欣赏荆楚艺术,像读庄子《逍遥游》,仿佛心灵也插上了翅膀,得到了一种自由的愉悦、一种会心的感动。楚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楚怀王时,楚国的疆域扩大到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山东等广袤地区。随着疆域的延伸,楚文化的影响力也扩散了开来。秦末,楚军纵横天下,楚文化直入中原,深刻地影响了汉初文化。汉初兴起的“黄老之学”,正是将楚地的老子之学上托于黄帝,是老子哲学的中原化。打开汉初的艺术图册,天上人间、灵龟龙蛇、西王母东王公,任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地翱翔。可以说,汉初文化就是楚文化。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文化才逐渐从楚巫文化演变成为“史官文化”。(三)古滇国文化艺术“滇国”是云南地区早期建立的地方政权,时间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到公元1世纪初。滇国人被称为“僰(念bó)人”,生活在以滇池为中心的地区。云南的僰人早已经被汉人同化了。湖北巫县小三峡的悬崖峭壁上,还留有僰人的悬棺,那里的僰人,也早已经被汉人同化了。“滇国”在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期进入全盛。这时候,中原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的僰人创造出了灿烂的青铜文化,云南地区先后出土古滇国青铜器达19600余件②,集中收藏在云南省博物馆。中原先秦青铜器上的动物往往表现为平面图案,滇国青铜器上的动物往往表现为立体造型。僰人不像中原的人们佩玉,而是戴上杀气腾腾的铜扣饰,铜扣饰上铸出老虎爬上狗熊脊背撕咬,另一只老虎钻在狗熊肚皮下面撕咬,虎爪嵌进狗熊的肉里,老虎与狗熊在作殊死的决战。如此惨烈的场面,在中原艺术作品里面是绝对不会出现、也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五牛铜贮贝器》上,牛角又长又弯,像钩戟一样刺向天空。铜贮贝器、铜祭案上还铸有人物活动的场面,铸有“干栏”式、“井干”式房屋。干栏式建筑下层是空的,人住在上层;井干式建筑用原木层层垒叠成“井”字形墙壁。滇人青铜器上猛兽的造型、强悍的审美,再现了僰人崇武少文的狩猎生活状态,成为古滇国形象化了的历史。二、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融会汉代以来,汉民族和以史官文化为主导的汉文化逐渐形成。汉文化形成的过程之中和形成之后,不断吸纳少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使自身越来越博大精深。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原与西域、与中亚国家的通道,欧洲也与中原建立了文化的联系。王昭君远嫁匈奴,刘细君远嫁乌孙,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少数民族的服装传到中原以后,汉灵帝带头脱掉冠冕袍带,穿上胡服骑马射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汉代画像砖石中有大量乐舞百戏场面:“跳丸”、“冲狭”从罗马传入,“寻幢”(爬竿)从缅甸传入。《过秦论》用铺陈充畅的句式形容秦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其实不仅是秦人、更是汉人气魄的真实写照。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了苦难,却给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大碰撞大融会带来了契机。我国重要的石窟几乎都开凿于北朝,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名列我国四大石窟,石窟里既有北方魁梧刚健的少数民族形象,也有南方“秀骨清像”的汉民族形象,洛阳龙门石窟、邯郸响堂山石窟的装饰纹样,明显接受了希腊建筑纹样的影响。南京郊区萧梁陵墓的石刻,神道石柱的柱身刻着希腊多立克柱式的长瓦楞纹,造成丰富的光影变化,与中华本土的圆柱造型迥异。也就是说,早在南北朝,希腊文化就已经辗转进入了中原,进入了江南。南朝画家萧绎,把当时各国各民族万方来朝的盛况画在《职贡图》里。我国东北大片地区曾经为高句丽王朝统治;朝鲜半岛北部,又曾经为我国汉、魏、晋王朝统辖。公元前37年,邹牟在今天辽宁省怀仁县境内建立高句丽王朝。王朝第二代于公元3年迁都到今天吉林省集安县境内,先建国内城,后据山建丸都城,丸都城为前燕所毁后,又迁回国内城,公元427年才迁都平壤,668年为唐王朝所灭。平壤附近出土有四川“广汉郡”铭文的汉代漆器。高句丽王朝历705年,传28世,盛期疆域及于辽宁、吉林省大部和朝鲜半岛北部,境内建山城120余座。辽宁省横仁县存有高句丽王朝五女山城的遗址,米仓沟将军墓存有高句丽早期壁画。集安四百余年作为高句丽王朝都城,至今存有丸都城的石筑城墙,存有近万座高句丽古墓,洞沟古墓群就存有高句丽古墓8000余座。其墓葬形式初为积石墓,5世纪后流行封土墓。高句丽王朝第20代王——长寿王陵墓底长31米,高12.4米,用巨岩垒叠成阶梯形平顶,当地称“将军坟”,人称“东方金字塔”。将军坟不远是好太王陵,陵前矗立着“好太王碑”。它不像汉碑那样雕刻工整,而是原石如峰,高高耸立,碑身四面刻碑文1775字,详细记载了高句丽王朝的起源、流变和好太王的战绩等等,字体在汉隶与魏碑之间。王陵和贵族墓共计32座墓室存有壁画,如长川一号墓《礼佛图》、《百戏狩猎图》,三室墓《出行图》、《工程图》,舞踊墓《炊煮图》等,再现了高句丽人民善骑射、信佛法、多淫祀的民风民俗,舞踊墓西壁《狩猎图》,简直与莫高窟西魏壁画《狩猎图》如出一手! 2011年集安博物馆试行开放,我去集安实地考察,馆藏与广汉博物馆、金沙博物馆同样令人震惊,如好太王陵出土的鎏金镂空帐幔架、鎏金案足等等,均为高句丽王朝独有。我又进入了五盔坟五号墓,墓道后石砌墓室呈覆斗形,地面仅存石棺床,四壁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潇洒流丽,飞扬峻拔,一片魏风;藻井横梁上,画伏曦女娲、神农尝百草、曦和造车等,又完全是古拙汉风。汉魏时期,高句丽文化与汉魏文化就是这样地难解难分。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计43处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初唐,太宗李世民提出破除“贵中华,轻夷狄”的历史陈规,实行“爱之如一”的政策,从此,文化交流空前地开放,胡人、胡乐、胡舞大量进入中原。唐代宫廷十部乐之中,《高丽乐》从朝鲜传入,《天竺乐》从印度传入,《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康国乐》、《安国乐》从西域和中亚传入,仅《清商乐》、《西凉乐》是汉魏旧乐,《燕乐》是唐人新创。初唐李仙蕙墓出土胡人俑,脸部肌肉变形成块块突起,胡髭都嵌进了肉里,眼珠突出在眼眶之外,把胡人勇武强悍的气质表现得十分精彩。初唐李贤墓壁画《客使图》上,唐代鸿胪寺官员冠冕袍带,一派吞吐气象的大国风度;各国使节有的浓眉深目,有的阔嘴高鼻,表情谦卑,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盛唐更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胡乐器成为宫廷宴乐的主力军,胡腾舞、胡旋舞风行朝野。“胡旋”以转圈为特点,白居易说胡旋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唐]白居易《胡旋女》);“胡腾”以踢脚为特色,唐诗说它“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唐]李端《胡腾歌》):它们与汉民族以手舞长袖强化舞蹈的旋律迥然有别。西安何家村出土的盛唐《舞马衔杯银壶》,壶上鎏金錾银成一只马前腿跪地,嘴里衔着酒杯在敬酒。它取材于玄宗生日宫中庆典,造型却出自契丹族的皮囊壶。敦煌莫高窟唐窟之中,有突厥、回纥、吐蕃等少数民族的壁画和雕塑。有唐一代,广纳少数民族艺术精华,形成了胡风弥漫的大唐艺术。王维有诗说“九天宫殿开闾阖,万国衣冠拜冕旒”,可见唐代文化在周边各民族和世界各地形成的巨大影响。唐代发生了两件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极其重要的大事:一是贞观2年玄奘取经,写成《大唐西域记》;二是天宝12年鉴真东渡,把中华文化带到了日本:玄奘与鉴真为中华文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日本人甚至把鉴真当作日本文化的大恩人。自从鉴真东渡,日本向中原派出遣唐使数万人,日本天平、奈良时期的文化无不学习盛唐,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里收藏了大量中国唐代文物。直到今天, 日本古建筑式样仍然可见明显的唐风,日本图案以唐代卷草作为主要纹样,日本雅乐以唐代燕乐作为重要组成,“唐风”、“唐草”、“唐乐”仍然存活在日本文化之中。738年,云南地方政权“南诏”统一“六诏”,贞元间与唐朝结盟。南诏国最有名的艺术遗存是“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爨宝子碑秀而拙,凝重中有妩媚之趣;爨龙颜碑威严大气,见男性的阳刚美。937年,云南又成为大理国版图。今天的大理还屹立着当年大理国三座密檐式砖塔,中间的塔造型丰满,左右的塔造型纤瘦,令人依稀想见当年大理国的风采。大理国张胜温又率领众人,画出长达1635.5米的《张胜温梵像卷》,完全是中原唐宋绘画风范,明代存放于南京天界寺,清代入宫为乾隆皇帝收藏,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剑川沙登村作为云南茶马古道上唯一保留下来的古镇,已经被列入世界濒危文化遗产名录。云南有南昭、大理国石窟遗存多处,以剑川石窟最有代表性,而以蒙自龙门石窟雕像水平为高。剑川沙登村、狮子关石窟是南昭国遗存,规模很小。石钟山石窟共八窟,详细记录了大理国的政治生活和风俗民情。1号窟正中佛龛上供奉石雕女阴,白族人称“阿盎白”,成为全国石窟造像中女性生殖崇拜的孤例。7号窟雕大理国国王阁逻凤端坐于龙椅,群臣站立于周围,主次分明;8号窟雕阁逻凤出行,前呼后拥,构图有疏有密,在石钟山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13世纪,忽必烈灭大理国建立元朝,从此,云南进入了多民族的大家庭。有宋一代,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不断入侵中原,把少数民族文化也带到了中原。1127年,金王朝消灭了北宋,高宗把都城迁到了临安,金、辽、西夏与宋朝形成了长期的南北对峙,直到铁木真率领的蒙古汗国先后消灭金、辽和西夏。因为辽代历史与唐代历史相接,又与北宋大约同时结束,辽代艺术中有较多的唐风,金、西夏艺术逐渐为宋代艺术同化。大同是辽、金两朝的陪都,保存了不少辽、金样式的建筑。下华严寺横梁长达13米,是我国存世古代建筑中跨度最长的横梁;大殿里有一铺辽代佛像,造型与中原佛像相近却表情冷漠,没有了唐佛的人情味;善化寺里的辽代大雄宝殿,藻井是层层斗栱垒叠而成。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也是辽代建筑,山门用“分心槽”工艺,两根柱子上搁一根横梁,就顶起了出檐深远的庑殿顶。观音阁两层,用24式巨大的斗栱和木构藻井撑起屋顶,正中有辽代泥塑大佛,高达16.08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泥塑大佛,装銮衣花原汁原味。聪明的工匠从大佛肩膀和臂弯垂下两根风带,其实是两根裹泥的木柱,有效地支撑了如此高的泥塑大佛站立千年而不倒塌。沈阳辽宁省博物馆、呼和浩特内蒙博物馆和包头博物馆陈列有许多辽代文物。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黄金旺族——内蒙博物院大辽文物展”,陈国公主与驸马墓出土公主金面具、金盒、金香囊和成套鎏金嵌玉马具,大块天然琥珀穿起项链;耶律羽之墓、吐尔基山墓也出土金花口杯、金耳坠和大量鎏金银器。辽代统治者用金银之多,大大超出了我以往掌握的信息。辽代的鸡冠壶,造型来自契丹人的皮囊壶,瓷胎上先刻出针线缝过的线脚,烧成挂在马背上,酒水不会洒出。鸡腿瓶用绳子系着,也挂在马背上。辽墓的壁画,生命力奋张接近唐风,又比唐风生辣。西夏壁画的风格不接近唐风而接近宋风,敦煌榆林有4个西夏洞窟,壁画大量使用青绿,既没有唐代壁画旋风般的动感和跳荡的激情,也没有少数民族壁画的强悍粗放,气氛安宁平静,与敦煌宋窟壁画接近。西夏王陵在银川,当初是一组礼制建筑,按中原昭穆之制排列,一、三、五世的陵墓在左,二、四、六世的陵墓在右。目前除王陵夯土外,一些建筑石雕表现出北方少数民族粗犷强悍的精神气质。13世纪初,蒙古族部落首领铁木真击败了草原上纷争不已的部落群,建立起了蒙古汗国,自号“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不断征伐,疆域从内、外蒙扩大到中亚、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阿富汗、伊朗等广袤地区。他把辽阔的疆域分封给三个儿子,分别叫“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我国西北部为窝阔台汗国辖区。此后,各汗国不断地分裂兼并。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改国号称“元”,在“中都”东北另建新城,次年改称“大都”(今北京),1279年灭南宋,1294年在“大都”建都。蒙元入主中原,把宋人的审美彻底掀翻了。元代前期,艺术的审美基调十分强悍:元曲嘻笑怒骂,痛快淋漓,一反宋词的儿女情长,由此带来元杂剧审美的突破和质的提升;蒙元“春水”玉、“秋山”玉刻游禽在水草里钻进钻出,大雁在秋山中盘桓,洋溢着游牧民族与大自然摩挲的野趣;北京团城陈列的元代玉瓮,元气雄浑;元前期官窑青花瓷器器型既大,胎体又厚,官窑青花大罐既有雍容的气象,又有精到的工艺。元中期,仁宗重视汉民族文化,南方文化向汉族传统文化复归。元后期,蒙族文化被中原文化化得了无痕迹:青花瓷器无论造型或装饰都转向了秀丽,杂剧创作中心从大都移到了杭州,失去了元前期杂剧呐喊战斗的姿态,江南表现汉族知识分子人文情怀的山水画登峰造极。少数民族之中,也涌现出学习汉文化的翘楚型人物。如元曲家贯云石是维族人,散曲《塞鸿秋》收敛起自身民族火辣辣的性格,学起了宋人的儿女柔情,“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恹恹刚写下两个相思字”;西域人高克恭画学南派专攻米芾,《云横秀岭图》用南画的皴法,却有北人的骨力,元气浑莽,我形容它是“北骨南面”。宋元,我国绘画大量进入日本。日本画深受我国宋元绘画影响,现在,日本人还称水墨画叫“汉画”。江户时代,日本画又受我国晚明以来木刻版画的影响,催生出版画“浮世绘”。西方绘画长期表现的是三维也就是立体空间,梵高、马蒂斯等人一反传统,画起了平面装饰性的绘画,正是受日本浮世绘影响。所以说,西方现代绘画的源头在东方,在中国。毕加索对张大千说,真正的艺术在中国,不是没有根据的,中华艺术的确达到过一个令世界各民族景仰和师范的高度。汉人将蒙古人赶出中原、元朝灭亡之后,有明一代,从原封不动地恢复唐宋传统到向元后期汉民族精英文化复归。明朝文化交流史上有两个重大的事件:一是永乐年间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二是晚明传教士来华传教,中国掀起了学习西方科技的实学思潮。满清政权起初是女真族在关外建立起来的地方政权,关外留下了清三陵和沈阳故宫。沈阳故宫也有金銮殿,也有后宫,中轴线两殿一楼之后,后宫建在3米多高的阶基上,也就是说,后宫比金銮殿高出三米多。这种“宫高殿低”的建筑形制,与汉人男尊女卑的礼制建筑正好相反。沈阳故宫区别于北京故宫的又一个特点是,东路大政殿远看像是蒙古包,近看则是汉民族的八角攒尖顶,融满、蒙、汉建筑于一体。1644年,满人入关入主中原。满清统治者在压制汉人反清情绪的同时,采取放弃自身文化、全盘接受汉文化的策略。入关之后的有清一代,除了服饰和宴席,几乎很难找出女真族文化的影子了。从蒙元开始,藏传佛教在中原逐步发展起了自己的势力。清王朝出于民族稳定的政治需要,在承德建造了藏、汉建筑样式结合的外八庙。不妨对我国古代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作一个小结。我以为,汉朝人功劳在“走”:他们对世界还缺乏了解,先走动起来看看。唐朝人本领在“化”:不管东南西北何方文化,一进了大唐的国门,就都化成自己的了,虽然带上了些胡气,却从来没有肠胃不适,表现出大唐王朝的豁达气度。宋朝人决心在“守”:文化品位纯正,江山守不住却守住了文化,金、辽、西夏文化都没有摇撼宋朝文化一毫一分。元朝统治者策略在“换”:先压制汉文化,后来又宾服汉文化,用汉文化取代了蒙元文化。清朝统治者干脆就是“袭”:对汉文化采取拿来主义连锅端。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解。每个朝代用一个字来概括,只能够接近事实,不可能绝对准确。历史上,华夏文明的扩张,从张骞通西域到郑和下西洋都始终不离开文化教化,也就是孔子说的,“王者不治化外之民”,与西方文明的扩张始终伴随着殖民掠夺伴随着文化歧视,本质是完全不一样的。华夏民族值得以此为傲。三、自成体系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随着交通的便捷、信息的流通,当代,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同化力量更加强大了。今天,文化仍然自成体系的少数民族,要么疆域很大,要么地处偏僻,前者如西藏、新疆、内蒙等地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后者如云南、贵州、四川、海南岛等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等。文化自成体系的先决条件是有本民族自己的文字。我国藏族、蒙族、维族、彝族、苗族、壮族、朝鲜族、东巴族约30个民族有本民族自己的文字。有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文化不单靠口头流传,历史文化的面貌往往能够比较清晰地传留下来。(一)藏族历史和文化艺术1.西藏历史沿革古代西藏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这样4个时期——山南时期、吐蕃时期、古格王朝时期、政教合一时期。藏人相传,远古年代观音化成猕猴,与魔女结为夫妇,生下六个猴子,这六个猴子,就是藏人的先祖。公元前3世纪左右,聂赤赞普作为第一代藏王,在山南建造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雍布拉康后来成为松赞干布的夏宫,今天还高高地耸立在山南雅砻河边的山崖上。5至6世纪,西藏农奴制度长足发展,后藏大部分地区处在赞普统治之下。松赞干布之前,泽当一直被藏王作为都城。7世纪初,33代藏王松赞干布继位赞普,把都城从泽当迁到拉萨。山南穷结今天还保留着7-9世纪吐蕃王朝赞普的陵墓群,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松赞干布陵墓的规模最大。松赞干布是西藏最伟大的藏王,一生做了几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629年统一了西藏,建立了吐蕃王朝;第二件大事是派禄东赞到大唐求亲,641年迎娶了文成公主,开创了汉藏融洽的政治局面,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被初唐画家阎立本记录在《步辇图》里;第三件大事是派大臣吞米·桑布扎到克什米尔学习梵文,创立了西藏统一的拼音文字;再就是迎娶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开创了宗教多元的局面。710年,金城公主入藏,与赞普赤德祖赞联姻;821年,赞普赤热巴津在长安与唐皇会盟,史称“长安会盟”,《唐蕃会盟碑》今天还矗立在大昭寺前面。846年,吐蕃王朝势力范围扩展到汉人统治的河陇地区,莫高窟留下了吐蕃人这一时期的作品,吐蕃佛像大致依照唐塑形模,159窟壁画《维摩诘经变》听法行列之中,领先的就是吐蕃王赞普。9世纪中叶,西藏发生了内乱,第42代藏王杀害了弟弟第41代藏王,自己又被佛教徒谋杀,统治西藏200多年的吐蕃王朝崩溃。10世纪,赞普的后裔逃到象雄拥兵自立,改称“阿里”,将阿里一分为三给他的三个儿子,古格王朝是其三子德祖衮的封地。古格王朝逐步强大了起来,影响及于全藏。1630年,临旗拉达克人发动战争,统治700年的古格王朝被毁灭。今天阿里地区扎达县象泉河南岸的高岗上,还保存着10到16世纪古格王朝度母殿与红庙遗址,墙壁上分别画有《度母》、《唐僧取经》等故事。汉民族的观音中和、温婉、含蓄,藏人的“度母”性感,暴露;西藏版的《西游记》壁画,画进了唐僧、孙悟空、牛魔王,可见古格王朝时期,藏汉就有频繁的文化交流。王宫遗址在在峰顶,墙上画有《吐蕃王朝世系图》,不像中原壁画布局变化,而是人物平行排列,原色平涂,线条勾勒,鲜明,强烈,有装饰趣味;护法神殿壁画《裸体舞女》,看得出学习印度壁画的痕迹。13世纪以后,西藏进入了政教合一时期。开其端者是藏族人萨迦班智达。1244年,他与侄子八思巴等开始长途跋涉,1246年到达凉州,与驻守凉州的蒙古王子阔端达成协议,并以《致蕃人书》说服西藏各部归顺元朝前身蒙古汗国。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册封萨迦班智达的侄子、佛教萨迦派法王八思巴为国师,在西藏建立了萨迦地方政权,从此确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统治。八思巴创立了以藏文字母为基础的蒙古新字,称“八思巴文”。萨迦派的第一座寺庙叫萨迦寺,被称为“第二敦煌”,寺里保存了许多非常珍贵的元、明两代中央政权赐给西藏地方政权的文物,有用戗金工艺制作的红漆经书板封面,有用景泰蓝工艺制作的多穆壶等等。今天中原博物馆的一些瓷器上,还留有八思巴文。元朝的做法为以后各朝仿效。明太祖朱元璋委派西藏宗教势力帕竹派行使政权,册封了“八王”。西藏一至四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是世袭,不掌权。清朝顺治初年,先后册封了西藏五世达赖喇嘛和五世班禅额尔德尼,从此确立了两系永久传承的名号和宗教领袖地位。1751年,清王朝正式授权达赖住在拉萨布达拉宫,管理全藏的地方行政事务;班禅住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管理后藏的行政事务。西藏和平解放以后,1959年进行民主改革,从此废除了政教合一制度。2.西藏宗教流派佛教传入之前,西藏盛行原始宗教——苯教。5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7世纪,大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各自将本地的佛像带进西藏,于是建大昭寺、小昭寺,文成公主带来汉人雕刻的佛像供奉在大昭寺,尺尊公主带来尼泊尔的佛像供奉在小昭寺。8世纪,西藏建造了第一座正规寺庙——桑耶寺。8世纪中叶,赞普赤松德赞邀请密宗大师莲花生进藏,与东土和尚辩论得胜;又组织佛苯大辩论,苯教失利。莲花生简化了佛教教义,编出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从此西藏进入了全民信佛的阶段。10世纪下半叶,佛教在西藏重新振兴,历史上称为“后弘期”。11到13世纪,西藏相继形成了多种宗教派别:莲花生的传派宁玛派俗称“红教”,八思巴的传派萨迦派俗称“花教”,明朝在西藏掌握政权的帕竹派俗称“白教”,本土的苯教仍有残留,俗称“黑教”。15世纪,青海湟中人宗喀巴改革宗教,创立了密宗教派格鲁派,俗称“黄教”、“喇嘛教”,成为后来在西藏掌权的教派。西宁湟中的塔尔寺,就是为纪念宗喀巴而建的。黄教的第一座寺庙甘丹寺在拉萨近郊,离拉萨有四、五十公里。20世纪50年代以前,黄教寺庙有2000多座。也就是说,红教渊源于唐代,花教渊源于元代,白教渊源于明代,黄教与白教相接踵。西藏的宗教派别还有:噶举派、噶当派、夏鲁派、觉囊派等。3.藏族艺术 下面,我从建筑、唐卡、傩戏面具等几方面,系统地介绍藏族艺术。(1)建筑藏族建筑与中原建筑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中原汉人建筑的特点是梁架结构,先把三架、五架梁架好再砌墙,墙倒了,房子也不会倒塌。因为不靠墙撑重,才能有大面积的排窗。藏式建筑是碉房系统,靠墙壁承重,不靠柱子承重,所以墙体特别厚,布达拉宫的墙壁都在1公尺以上。藏人的宫殿和寺庙有两种形式,一种叫倚山式,一种叫平川式。布达拉宫是倚山式建筑的经典之作,大昭寺是平川式建筑的经典之作。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巅峰作品,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从7世纪开始建造,以后各代都有增建和重建。宫内有松赞干布时期的法王洞,是全拉萨唯一保存下来的7世纪建筑,木柱砍削得块面分明,让人感受到近乎原始的生命冲动。法王洞里供奉着松赞干布、禄东赞、吞米·桑布扎、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等人的像。布达拉宫艺术上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从色彩上说,山岗是红褐色的,红宫是土红色的,天上的云是白色的,皑皑的白雪也是白色的,红与白、白与红交错呼应,与高原大自然的红与白达到了最完美的呼应,由红到白,向上渐渐推移,就像山顶飘浮着团团白云。再说造型。如果山岗高峻,山形很美,寺庙往往建在山腰,不破坏它原来的“势”;如果山岗不高,山形平缓,寺庙往往建在山顶,通过寺庙来造“势”。布达拉宫建在不高的山岗上,剪影高低错落,有形有势,帮助不高的山岗造出了大气势。布达拉宫不是垂直线造型,而是上小下大,建筑学上称做“收分”。收分带来巍然耸立、庄严、稳重的美感。如果建筑造型不是收分而是倒三角形,就失去了稳定之美。“收分”在中西方的建筑里都可以看到。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柱子脚略微向外,叫“侧脚”,屋顶越压,房子越稳,柱子往地下栽得越牢。布达拉宫的“之”字形嶝道有一种错动感,为庞大、厚重、稳固的宫殿平添了一抹灵动的气韵。布达拉宫的花岗岩墙体最厚竟达到5米以上,既适应高原昼夜温差,也具备坚固性防守性。整个宫殿真正的窗子在达赖居住的上层,下层只是一个个小洞,越往下层,洞越小,形成造型上的美感——由大到小、由实到虚的渐变。这种手法叫“虚根”。嶝道的斜线、窗户的直线、屋顶的横线互相对比映衬,体块的大小,线条的横、竖、斜与下层窗洞所形成的“点”组合,美感就这样形成了。人们走进布达拉宫,里面黑咕隆咚,微弱的天光从小洞里透了进来。走上平台,一下子阳光灿烂,蓝天白云,耀眼到了极点,就像突然看到了佛光普照。可见,布达拉宫第一在于色彩美,第二在于造型美,第三在于设计思想美。从建筑艺术的角度衡量,它是藏民了不起的杰作。布达拉宫的红宫是各世达赖的享堂和佛堂。佛堂里收藏了4500余卷佛经,每一件刺绣、缂丝、云锦都是绝世珍品;享堂里布满了壁画和灵塔,每一座灵塔都耗费了大量的金银,13世达赖的灵塔耗用了18万8千多两黄金,镶嵌了20万颗珍珠。灵塔满眼金碧辉煌,堆金砌玉,与观众距离不到两米,无法形成最佳视距,没有展示效果,像宝物仓库。这是一种宗教的信仰、一种财富的炫耀。从艺术角度衡量,布达拉宫高明在建筑外观,不是内部设计。布达拉宫的白宫是达赖的住处,造型的藏族特色十分鲜明:墙体收分,上小下大,窗户也是上小下大呈梯形,始终在黑与白、横与竖里面变化,就像格律诗一样,“平平仄仄平平仄”,简单的造型和色彩里充满了抽象的格律。下山的路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虚根手法所产生的渐变节奏,一种由弱到强的格律美。大昭寺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建造的,其特点是汉藏融合:墙体承重,又大量借鉴了汉人的大屋顶形式,屋顶正中有法轮,同时使用了中原传统建筑的合院布局和部分木构件。大昭寺门口屋檐下的斗栱,刻成一个一个呲牙咧嘴的猪、牛、鬼、怪,建筑彩画的色彩很跳,迎着光看富丽堂皇。汉人早期的建筑,是柱子直顶住“绰幕枋”,“绰幕枋”再顶住梁枋,这样的建筑构件,中原早已经看不到了,但是,大昭寺建筑还使用着“绰幕枋”。佛堂里边,一条条云锦经幡悬挂下来,鎏金佛像比比皆是,金刚塑像狰狞恐怖。大昭寺金顶上满是鎏金的法轮、转经筒、金瓶、宝塔,亮得人睁不开眼睛,突现了宗教光明的建筑思想。远眺布达拉宫在雪山映衬之下,白云缭绕、缕缕香烟之中,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大昭寺之外,藏传黄教寺庙有六大名寺:青海湟中的塔尔寺,拉萨的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日喀则的札什伦布寺,甘肃夏河的拉卜楞寺。黄教寺庙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之下,往往特别地辉煌灿烂。进去以后,往往天井窄小,室内昏暗,造成“举世昏暗,唯有佛光”的特殊宗教氛围。藏语中,哲蚌寺是米堆的意思,整座建筑都呈白颜色,从飞机上看,像一堆米撒在山谷里。它是黄教最大的寺庙,庙里流水潺潺,绿树蓊郁,僧房栉比鳞次,就像一座山城。可能因为地处山间,很朴素,很安静。拉萨附近的色拉寺也很平易朴素。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是一世达赖在15世纪中叶为纪念其师傅而建的,班禅从四世开始,世世居住在这里,现在保存着五世至十世班禅的祀殿、灵塔和大量壁画。屋顶下面铺着厚厚的绒草,叫“边拜草”,保暖性能极好。边拜草涂上了黑色,黑色带装饰着有节奏的白点,远看像蜈蚣,人们称它“蜈蚣墙”。黑色的边拜草和红色的墙壁,黑红对比非常强烈,白点使墙有了节奏的美感,有了面、线和点的对比。这里最著名的艺术品是强巴佛像,也就是中原说的弥勒佛,连底座高26.6米,用黄金8万多两。把祀殿入口地面的毯子掀开,泥土里嵌满了珍珠宝石。江孜的白居寺有两个特点:一是门口有两排很长很长的转经筒,二是寺里“十万佛塔”里,雕、画的佛像号称有十万之多。寺里还有高高的晒佛墙。在阴暗潮湿的寺庙里,唐卡容易发霉,每年寺庙里的唐卡都要拿出来晒晒,西藏人叫“晒佛”。拉萨的园林是罗布林卡和金色林卡。罗布林卡的大殿是十四世达赖的故居,金色林卡的大殿是十三世达赖的故居。水环绕宫殿一周,岸边有一些树。用江南园林的标准要求西藏园林,肯定是不切实际的,在那样一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地方,有点水,有些树,就很不容易了。殿里的壁画很有看头,从猴子一直画到十四世达赖,还画了***和刘少奇。(2)唐卡唐卡是西藏宗教题材的布轴画或是堆绣画。它不是画在宣纸上,而是画在布、皮上,甚至用刺绣、云锦、缂丝、嵌珍珠等复杂工艺制作。用丝绢织成的叫“国唐”,用颜料画在布、麻布、羊皮上的叫“智唐”。因为底色不同,智唐又分为“金唐”、“银唐”、“彩唐”、“黑唐”、“红唐”、“版印唐”等等,版印唐属于批量复制,艺术价值比较低。布达拉宫最大的唐卡,长45米,宽35米,每年晾晒的时候,铺满整个山坡,藏人、汉人都赶过来观看。这幅唐卡用针细细地刻出如来佛,有中原风味;这幅唐卡度母半裸,天王呲牙咧嘴,怒目圆睁,显然是西藏风味;这幅唐卡是用大量真金线织出的云锦,莲花宝书的符号代表莲花生,红教寺庙的门墙上也画有这样的符号;唐卡上这样一种圆形,叫“坛城”,又称“曼荼罗”,是藏传佛教理想世界的表征。除了壁画和唐卡上的“坛城”,还有金属立体坛城、沙制立体坛城等,布达拉宫金瓶掣签的大殿里,就陈列着三座立体坛城。唐卡是西藏艺术的精华。它完整地继承了中原精湛的工艺,同时保存了藏人原始、质朴、粗犷的审美。它以工笔重彩为主要绘画方法,构图往往饱满,造型写实与夸张结合,护法神一派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威武,度母笑容诡秘,体态性感,审美强悍狞厉。配色往往用不透明的矿物颜料,特别擅长用红、黄、蓝三原色,华丽鲜明,对比响亮又很稳定,祥和,沉着,宁静,并不眼花缭乱。我分析,唐卡里有两个配色规则:一是打散构成,不以大块的红绿并置,而是把红、绿、蓝、黄打散成碎块拼在一起,顿时化对比为谐调;二是在红和绿、蓝和橙这样对比过于强烈的色块中间,用金、银、黑、白色块间隔,或是用金、银、黑、白线条勾勒,立马化对比为调和,并且形成了宗教特有的肃穆、庄严、神秘、灿烂的氛围。这种色彩并置以及线条勾勒的方法,今天仍然值得借鉴。(3)傩戏面具傩戏是各民族在尚未认知自然的时候,为召唤神灵、赢得神灵喜悦、企求神灵给人降福的原始歌舞杂戏。傩戏在发达地区已经基本绝灭,却存活在少数民族地区。上海博物馆有几个很大的玻璃柜,陈列着藏人的、羌人的、苗人的……各少数民族的傩戏面具。它是各民族原始艺术的活化石。西藏傩戏面具用木、角、麻、布、毛、树枝做材料,大部分先用木头雕刻,然后髹漆,再用头发、麻布等等作为装饰。它保留了原始艺术孔武有力、狰狞恐怖的审美特征,保留了原始艺术勃发的生命力。这样牛头马面、狰狞怪异、夸张奇特的造型,与中原“礼乐文化”的文质彬彬美感迥异。(4)其他敦煌新建的藏族青铜佛像馆里,金刚护法神身体扭动到了最大极限,每一个关节、每一个指头都躁动不安,都喷发出野性和活力;欢喜佛塑女佛和男佛站着***。这样的“佛”如果在中原,会被认为是亵渎神灵。印度佛像往往夸大“性”的特征,说明西藏佛像接受了印度佛教艺术影响。我在韩国拍摄到藏族铜铸千手观音残件,每一只手都是那么美,一千只手要灌模、***得天衣无缝,设计和金工都绝了!藏民有方块泥塑佛像叫“擦擦”,藏民的经书封板木雕也非常精美。我去西藏目的明确:一,西藏是祖国大家庭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大块组成,作为中国人,我不能茫然无知;二,作为《中国艺术史纲》的作者,我理应用脚步去丈量中国每一个省,考察每一个省的艺术;三,到西藏亲身考察艰苦的自然环境,进一步磨砺意志。我亲眼见到,原始社会无法达到的工艺水平和现代社会难以出现的艺术真情,不可思议地同时出现在西藏艺术之中,西藏人民创造出了封闭的原始社会不可能有、开化的中原社会也不再有的灿烂艺术。西藏艺术既保留了原始宗教的氛围,保留了人类童年时期的炽热情感,工艺和文化又并不停留在原始,而是融入了发达地区的先进文化和先进工艺,比如缂丝、云锦、刺绣等等。今天,生活在开放地区的人们虽然有先进文化和先进工艺,却早已经不可能有藏民那样强烈的宗教情感了,所以,开化地区的人们再难创造出西藏艺术那样充满原初生命力量的艺术。西藏艺术为什么能够感动人心,被开化地区的人们叹为奇迹?原因正在于:它连接了原始与现代。西藏艺术证明了:艺术的原动力来自自然。人越是在广袤的自然之中,创造的艺术越是博大;越关在水泥房子里,创造的艺术越无病呻吟,苍白乏力。这就是艺术家为什么要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去采风的原因。西藏艺术更启迪了人生。走进西藏,与原初的天地进行零距离接触,九死一生而回,我体验到了生命的脆弱。人活一辈子,不容易!我们应该珍惜人生,把时间用在应该用的地方,做应该做的事情。青藏公路通车,加快了西藏文明的脚步,这对西藏经济的发展,无疑是好事。但是,西藏的自然环境将随旅游的开发遭到破坏。除了寺庙以外,拉萨基本上已经汉化,拉萨正变得不再是西藏,而和内地的省会差不多。希望每一个进藏的人,小心翼翼地对待这片圣土,不要用工业文明的渣滓污染它。(二)维族历史和文化艺术1.新疆的历史沿革比较藏族,维吾尔族历史渊源要复杂得多。西藏长期是地方自治,虽然政权更叠,始终是藏人当家;而历史上,在新疆掌权的民族不断更换。纪元前后,吐鲁番是车师国所在地;460年,吐鲁番地区建立了地方政权高昌王国,640年被唐王朝消灭。这以后,新疆的土著人与中亚的一些民族以及吐蕃、契丹等民族融合,逐步形成了维吾尔族。744年,维族人消灭了突厥,建立了回纥汗国,并且接受唐王朝册封,8世纪末改名为“回鹘”,848年被唐王朝消灭。12世纪,新疆地区是契丹人建立的辽政权地盘;12世纪末,伊斯兰教进入了新疆;13世纪,新疆又成为蒙元辖区。15世纪,新疆重新出现了地方政权叫“叶尔羌汗国”,1678年为准噶尔消灭。清朝康熙皇帝派军平定准噶尔叛乱,乾隆年间设立伊犁将军,统管新疆事务,1884年,新疆成为清朝行省之一。1955年,维吾尔民族自治区建立。由此可见,维吾尔族本身就是多民族的融合,今天的维族人仍然是黄、白混合人种,今天的新疆,更成为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新疆省博物馆和吐鲁番博物馆都值得一看,古尸、古纸张、古织物,是新疆博物馆的特色文物。2.新疆的艺术(1)石窟新疆库车、拜城、吐鲁番等地是丝绸之路要冲,也是佛教东传的必经之路,公元2世纪前后就开始开凿石窟,绵延到14世纪,现存宗教石窟遗址14处、洞窟660多个。新疆石窟的外部环境都特别荒凉,一进洞窟,令人有恍若隔世的感觉。石窟通过甬道拐弯再通向主室,有效地防止了风沙对石窟壁画的侵蚀。石窟形制主要有:支提窟,供信徒参拜,中原称“禅室”;毗珂罗窟,中原称“僧房”。石窟里没有敦煌石窟那样的彩塑,而以壁画见长。其中,龟兹国壁画遗存集中在库车和拜城,以拜城克孜尔千佛洞为典型;西域汉风壁画以库车库木吐拉千佛洞为典型;高昌回鹘风壁画集中在吐鲁番,以吐鲁番伯孜克里克千佛洞为典型。新疆库车、拜城是龟兹国旧地,2世纪前后就开始开凿石窟。龟兹石窟前室呈近似于甬道的长方形,拱券顶;中心柱作为前后室的间隔,一方面支撑窟顶不至于倒塌,一方面便于信徒四面巡回,瞻仰朝拜。主要洞窟有: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库车森木塞姆千佛洞和克孜尔尕哈千佛洞。如果说敦煌石窟壁画是汉化了的艺术,龟兹石窟壁画之中,则清晰可见印度阿旃陀壁画的影响,裸体画数量之多,居全国石窟壁画之首。克孜尔千佛洞在拜城以东约10公里明屋塔格山的岩壁上,距库车67公里,开凿时间在190-907年,早于敦煌石窟,现存编号洞窟236个,分布在3公里长的崖壁上,其中70余窟存壁画将近1万平方米,是新疆地区保存最为完好、壁画艺术水平最高的石窟群。龟兹国壁画有些个特点:一是大量绘制了乐舞形象,要么裸体,要么半裸,丝质的衣服似乎还被雨淋了一场,舞姿扭曲,很性感,与敦煌壁画雍容典雅的舞姿很不相同,线条如屈铁盘丝,用凹凸法晕染,画史上称为“天竺遗法”;二是券顶大量出现了菱格故事画,一个个花朵围绕成菱形,每个菱形里都画上了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画或是奇花异木、飞禽走兽。其中,8窟、17窟、38窟、69窟、80窟、175窟等绘画水平极高。17窟《弥勒说法图》刚劲的黑色粗线像建筑构架一样支撑起了整个画面,与青绿色块形成了强烈对比,这样的形式效果,是中原壁画之中很难见到的;38窟被称为“音乐家窟”,裸体乐女身姿慵懒,用暖色调创造出了春日融融般的画面;83窟所绘《有相夫人舞蹈图》,允推为龟兹石窟中最美的女裸;175窟通道内壁《轮回图》,人物众多,构图复杂,造型严谨,体现出典型的龟兹风;17窟宽裙舞女的蹻脚舞步、189窟舞女的弹指动作,今天在维族舞蹈中仍然可以见到。克孜尔洞窟中还绘有不少当地人形象,以男性为多。克孜尔千佛洞晚期壁画如220窟、222窟等等,开凿年代已经相当于隋唐,毁坏比较严重。森木塞姆千佛洞在库车东北约40公里,开凿时间在公元190-907年,有洞窟52个,其中19窟较为完整。克孜尔尕哈千佛洞在库车西北13公里往克孜尔千佛洞途中,开凿时间在公元190-420年,现存编号洞窟46个,存有壁画的洞窟仅有几个。西域汉风的典型是库木吐拉千佛洞在库车西南约30公里的确尔达格山悬崖上,开凿时间在公元201-901年,绵延到高昌回鹘时期,规模仅次于克孜尔千佛洞,壁画风格表现出龟兹风高昌回鹘风的过渡。谷口、谷内曾有121窟,现存72窟,其中,31窟有壁画。谷口第21窟窟顶壁画,中心圆向外辐射成十三条梯形,每条梯形内画一尊供养菩萨,形象壮硕,上身裸露,长裙曳地,气象华贵,保存完好,十分难得;58窟背屏绘众多人物,肢体壮硕,敷色厚重;五联洞五洞相连,气势非凡,洞内出现了中堂与条山搭配的壁画布局,绘画工具也由新疆地区的硬质木笔改为软质毛笔。各窟“净土变”壁画大多有汉字榜题,是汉人将中原文化带往西域的见证。西域汉风石窟还有:吐火拉克埃垠石窟,在新和西约70公里,开凿时间约在公元600-700年,残存19窟;锡克沁石窟,在焉耆西南约20公里,营造时间约在公元265-907年,现存木结构明屋90多处。吐鲁番是高昌国旧地,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在吐鲁番东北约50公里,开凿时间在公元550-1368年,共有57窟。其窟形丰富,有礼拜窟、禅窟、僧房、影窟③等,壁画多已漫漶,15、16、17、20窟保存较为完整。画风已经与同时期敦煌壁画接近,被称为“高昌回鹘风”。9、14、18、20、33窟壁画中有上身赤裸的菩萨、供养人形象,壁画上的回鹘人,明显比中原人壮实。高昌回鹘风石窟还有:胜金口石窟,在吐鲁番东北约40公里,开凿时间约在公元618-1368年,残存10窟;雅尔崖石窟,在吐鲁番东北约40公里,开凿时间约在公元618-1279年,残存10窟。④(2)染织我国江南大量使用棉花,已经是在元代;而新疆最迟在南北朝,就已经大量种植棉花了。新疆出土的织锦上,有的织进了“长乐明光”等吉祥语,可见汉民族的吉祥意识,魏晋就已经传入了西域;有的织有高鼻、深目的西域人,又明显见新疆本土文化的特点。今天,新疆特产如地毯、丝绒、绣花帽子、长筒皮靴、金银丝织锦还有艾得拉斯花绸等等,仍然是我国染织绣艺术的奇葩。艾得拉斯花绸是一种原始的织锦。明清的云锦,经线是一种颜色,通过通经断纬,纬线不断地更换颜色,所以叫“纬锦”。早期织锦还没有掌握纬线换色,只能把经线先染上彩色,织造的时候,经线错位,就产生了五彩错动的效果,所以叫“经锦”。新疆艾得拉斯花绸保留着汉代“经锦”的织造方法,与四川蜀锦同样是中国织锦的活化石。新疆织物无一例外色彩绚丽,装饰繁缛,因为新疆的自然环境色彩贫乏,到处黄土,漫天皆黄,如果再穿黄衣服,那黄天黄地黄人,就黄到底、太单调了。艺术的地方特色是在适应自然环境的长期生活中缓慢形成的。江南桃红柳绿,在江南,穿素淡的衣服,反而是姹紫嫣红中的突出。(3)歌舞曲艺维族人能歌善舞,传统舞蹈有顶碗舞、盘子舞等等。维族舞中的蹻脚、弹指、转圈和左右动头,其实都是唐代匈奴舞蹈的遗响,我在土耳其和埃及,都看到这种由突厥人带到西亚和埃及、“千匝万周无已时”([唐]白居易《胡旋女》)的旋舞表演。现在新疆声名最响的,则是始于15世纪“叶尔羌汗国”的曲艺“木卡姆”,有的杂志上写“玛卡梅”、“玛卡姆”。所谓“木卡姆”,维语里是“集会”的意思,维族人集会的时候,吹的吹,拉的拉,弹的弹,唱的唱,热闹非凡,后来就发展成为一种集颂诗、器乐、歌舞、说唱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表演的人往往即兴演唱,无本可依,众人随声附和,有的嘶喊,有的鼓阵,歌唱得越来越快,舞转得越来越疯,从散板的序唱到4/4拍到2/4拍甚至5/8、7/8拍,节奏不断加强,热情奔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沙漠里的生活越是痛苦和饥渴,人越是需要宣泄,所以,新疆艺术总是火辣辣的,像沙漠一样地滚烫。中原音乐见旋律之美,新疆音乐见节奏之美;中原舞蹈以手舞为主,新疆舞蹈以足蹈和旋转取胜。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由12套大型乐曲、大约300首歌曲、舞曲、组歌组成,分序曲、叙事诗(包括民间故事、伊斯兰教箴言等等)、群起娱乐三部分,用新疆俚语演唱,伴奏乐器有“达甫”、“独他尔”、“热瓦甫”等等,完整地演唱一遍要10多个小时,表现出大众曲艺的多样性、综合性、完整性、即兴性,已经被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4)建筑吐鲁番市内,有很多圆顶尖窗户的伊斯兰教建筑,体量不大,让人感觉走进了《天方夜谭》里的世界。吐鲁番的交河古城,是纪元前后车师国的都城遗址;吐鲁番的高昌古城,是魏晋到初唐时期高昌国的都城遗址。它们断墙残垣,满目黄土,在炽热的阳光下像着了火似的,鸡蛋撂在地上都会烤熟。沿途经过火焰山,石头更红得像着了火。从新疆回来,我用火红的调子画了一幅漆画《高昌印象》。吐鲁番的额敏塔,则是我国唯一的生土高塔。喀什是新疆维族风情最为浓郁的城市,有中国最大的清真寺,叫文提卡尔寺;郊外有维族首领的陵墓,叫阿巴和加陵。建筑特点是:大小不一的穹窿顶和大小不一的尖拱门窗围绕着大穹窿顶礼拜殿,对称构图显得庄重,尖形高耸的灯楼又增加了建筑的飞升之势。乌鲁木齐太汉化,完全丧失了地域特点。(三)纳西族历史和文化艺术1.纳西族历史文化纳西族只有约30万人口,生活在滇、川藏交界的地区,纳西文化的名气却扶摇直上。究其原因,一是外国人首先发现了纳西族东巴教文化并且开始研究它,最早研究东巴教文化的,是法国人太伦·拉科佩伦,他的《西藏附近文字的起源》1894年就在伦敦出版,以后,法国人巴克、美国学者洛克、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纷纷加入东巴文化研究的队伍并且著书立说;二是丽江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样一来,纳西东巴文化名噪中外,云南省社科院东巴文化研究所花大力气在整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东巴教是纳西族的原始宗教,祭司叫“东巴”,意思是“智者”。中华民族最早的象形文字几经演变,成为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等各种字体,而东巴的古象形文字到今天还存活在着纳西族民间,1400多个单字足够记叙世间的复杂事物和人的复杂情感。它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活着的古象形文字。纳西人用竹笔蘸烟墨,将自己的历史文化完整地记录在土纸上,记录在经文里。纳西族的经文里还有60多首舞谱,纳西人称它叫“蹉姆”,是世界上唯一用古象形文字书写的舞谱。目前全世界保存有东巴教经文3万多册,成为古老文化存活到今天的载体。2.纳西族艺术我要隆重地介绍纳西古乐。在丽江,都是些七八十岁的老者上台,演奏的都是些唐宋古乐。开篇《八卦》,是唐玄宗手制的法曲之一;接着是《浪淘沙》,唐代教坊乐曲;再然后奏《水龙吟》,南朝琴曲,唐、宋两代流行:然后奏《山坡羊》,唐代教坊乐曲,曲牌流行到元代,元代张养浩就写过《山坡羊》、《一江风》,是元曲曲调;《步步娇》,是道教乐曲《步虚韵》的开篇。纳西古乐完全没有少数民族音乐跳荡的旋律,节奏舒缓大气,给人肃肃煌煌、雍和坦荡的美感,真是黄钟大吕,大雅正声啊!遥远边陲的少数民族,怎么会奏响这中原早已经邈不可寻的礼乐之声呢?原来早在明朝,纳西族就归顺了汉人的中央政权,向朱元璋称臣,于是,朱元璋册封纳西王姓“木”,让纳西贵族子弟世代到中原来,学习儒家的礼仪文化,学习唐宋两朝的古乐。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了几百年,到1949年结束。中原文化超常地稳定,周朝的六代舞跳了两千年,一直跳到清代,中原的大雅正声就在纳西贵族之间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组织恢复纳西古乐的宣科就是纳西贵族出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普通话;报幕的纳西族姑娘何丽丽,举止得体大方,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普通话。我为中华民族如此高雅的古乐没有失传而感谢纳西人民感谢宣科。我认为,每一个朝代都需要大雅正声,也需要流行歌曲,百花齐放,多元发展,但是,要以大雅正风为主旋律。在丽江,我还看了场东巴舞表演,有神舞、鸟兽虫舞、战争舞等等,用情节串联起来,再现了纳西族历史上随牲畜迁徙的原始生活,中间穿插纳西人吹口弦、纳西老太太写象形字,文化内涵也很丰富。丽江镇上流淌着三股小河,曲曲弯弯,绕来绕去,民居高低上下,沿河而建,家家汲得到清洌的雪水,听得到潺潺的水声。镇中央有木楼与广场,每一条小路都沿水通向中央广场,杨柳飘拂,小桥流水的景色真美!但是,全镇酒楼彻夜狂欢,到处是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让我怀疑:是在巴黎的红磨坊,还是在荷兰的阿姆斯丹红灯区?再不限制游人,丽江将毁于无度开发!广场上有东巴舞表演,老东巴头戴“老鹰毛帽”,插着鹰翎,模拟老鹰的动作,背着灰篮子,跳得羽毛乱飞。东巴博物馆里面有很多东巴教的真文物,东巴画就有木牌画、扉页画、纸牌画和卷轴画等等,其中最大的画叫《神路图》,长10多米,宽30厘米,画地狱、人间、天堂里三百多个人物和几十种禽兽,场面宏大;还有东巴教的木雕、纳西族的刺绣等等,全面反映了纳西族先民对自然与世界的认识。至于纳西东巴园,是为应付游客而新建的,里面没有真东西,山光水色倒还不错。丽江白沙古镇有明代建造的大宝积宫,其中道释壁画,集汉、东巴、藏民族绘画之大成,与北京法海寺壁画不相上下。(四)其他少数民族艺术蒙古族是一个有文字、有历史渊源的强大民族。元代后期,入主中原的蒙人被汉人同化,并不意味着整个蒙古族被汉人同化。1368年元朝灭亡,蒙古汗国仍然存在,北迁以后的妥欢帖木儿和他的后裔仍然称国号叫“元”,历史上称做“北元”。北元与明朝形成了长达200多年的南北对峙。为防范北元侵略,明朝不得不修筑了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长城。清王朝用了100多年时间征服内蒙。1947年,内蒙民族自治区建立,从此,内蒙进入了祖国大家庭。今天,内蒙草原生态已经遭受到严重破坏,局部地区还保持着原生态生活。千百里就一户人家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长调”里有难言的哀伤和深沉的孤独,仿佛蒙族人在茫茫苍穹下在向天呼唤,在向天诉说。“长调”已经被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乐器“朝尔”也以哀伤为主调,乐声响起,牲畜动容。包头、呼和浩特博物馆陈列了许多蒙古族文物。因为前一节介绍元朝的时候说过蒙元的历史和艺术,这里不再作详细介绍。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大都过着农耕为主的自然生活,农闲时光很多。妇女们一边端条板凳唠家常,一边做做手工,自做自用,寄托情感,没有功利目的,少数民族的手工染、织、绣,成为我国染、织、绣工艺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奇葩。贵州布依族、三江侗族、丹江苗族、黄平家人家家都会蜡染;云南白族、湖南苗族、贵州布依族、广西瑶族、海南黎族等少数民族都擅长扎染,在大理,满街都可以买到很美又很便宜的手工蓝印花布。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有自己的织锦。土家族的锦是棉锦,图案都是直线造型,质地比较疏松。有一种土家锦叫“西兰卡普”,在极其简单的木机上,用通经断纬的方法手工挑织,土家人祖祖辈辈凭记忆传下来的图案就有200多种,清朝曾经用来进贡朝廷。苗族妇女将一张板凳倒过来当织机,用挑花棒一根线一根线地来回挑,一根锦带要织好几个月。苗家用锦带扎着、背着婴儿,锦带既是妇女手巧的展示,也贮满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云南傣锦丝棉并用,门幅不宽,质地很紧,红地上织出几何化了的黑色孔雀、大象等图案,既鲜明,又调和。广西壮锦的织机上面有一只竹笼,竹笼转动,穿在笼眼里的不同经线就被拽了起来,用梭子向提经下面抛纬线,竹笼转一圈,就编完一个单位纹样,简直像用电脑设计的编织程序,与云锦挑花结本的程序异曲同工。少数民族的刺绣虽然粗放,却造型夸张,色彩强烈,情感真挚。哈尼族上衣的袖口,黑地子上绣白色的旋涡纹,有动感,有旋律,有节奏;白镶边里边,大块的白色宽边把中间黑地上的白花围裹得那么响亮,大块面与小块面对比,线与面对比,真美!作者没有受过美术专业训练,竟然有如此之高的审美感悟能力!彝族聚居于凉山地区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奴隶制度绵延到20世纪50年代才结束,今天彝族有700多万人口。在少数民族漆器当中,彝族漆器的审美最为独到。漆食具审美直追原始彩陶;漆酒壶没有口,壶底有一根管子,可以往壶里灌酒,正置以后,人从另一根管子吸酒,骑在马上,酒不会漏出来;彝民甚至把老鹰爪子截下来风干,粘在漆碗下面当支足,叫“鹰爪杯”。遗憾的是,我只身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和喜德县考察漆器工艺,彝区大量复制的“漆器”竟比发达地区更“化学化”,从头到尾与天然漆毫无关系!就是这样与天然漆毫无关系的“漆器”,就是这样亮光光的鲜艳的有毒涂料餐具,在喜德县街头,在喜德县原民族工艺厂厂址,在西昌邛海公园,在西昌旅游商品专销店,在西昌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小卖部,在饭馆……随处可见。我似乎听到了作为“非遗”被保护的大漆髹饰工艺在哭泣!四、维护文化生态,保护少数民族艺术中华文化有着非常之强的同化能力,擅长把异质文化消化成为自身的文化,使自身的文化体系越来越博大精深。两次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没有能够撼动中原文化,却被中原文化同化,可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格。中华文化的这样一种大一统性格,加上汉人长期掌权的历史,造成汉人与少数民族对话的不平等。汉人长期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看成是亡国,把抵御少数民族看成是民族气节。这样一种看法,应该成为历史了。现在,民族不平等对话的状况终于有所改变。电视剧《成吉思汗》把铁木真少年的艰难困苦、***以后历尽九死一生、凭铁骑起家的过程全写出来了,看了令人荡气回肠;京剧《胡风汉月》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写金人起用汉人富国强兵;评剧《文姬归汉》一反京剧《文姬归汉》的凄凄惨惨切切,用浓墨重彩铺陈左贤王的才干以及蔡文姬与孩子的生离死别。汉民族终于从轻视少数民族艺术进步为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讴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西方文化艺术在碰撞之中走向了融合,少数民族文化汉化的进程更快了。文化的世界大同已经成为难以逆转的大趋势。文化靠生态生存,文化生态需要的不是同一性,而恰恰是丰富性和多样性。全世界盖一样的房子,种一样的树,开一样的花,连旅游的人也没有了!天天吃快餐,连中国菜也不炒了;每个人都穿牛仔裤,连旗袍也看不见了:生活那么单调,还有什么意思?如果人类的文化趋同,那就等于人类变得越来越没有了文化,或者说,人类变得越来越没有了丰富的文化。为了人,为了人类,文化生态一定要丰富。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艺术更能够折射出本民族历史的、民俗的丰富内涵,所以,保护少数民族艺术,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文化。希望通过人类的共识和努力,使文化大同的脚步尽可能放慢一些。关于华夏旁支和少数民族艺术的上下两次演讲,绝不仅仅是书斋钻研能够写就,它是我跑遍全国各省、各自治区,逐个去看博物馆、逐个去看艺术遗迹的产儿。我提倡每一个人都要迈开双脚走向田野,田野调查对于艺术研究尤其不可或缺。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