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祈愿 福满人间:
您目前的位置:>&&&&&&
台湾慈光禅学院院长惠空法师一行到温州护国寺参访
日 10:29:00
台湾慈光禅学院院长惠空法师一行到温州护国寺参访
拈香礼佛后交流
佛教在线浙江讯&日上午,台湾慈光禅学院院长惠空法师一行26人到永嘉大师驻锡道场温州护国寺参访,受护国寺住持了证法师委托监院仁悟法师及两序大众按丛林规制进行迎请。惠空法师一行拈香礼佛后,参观护国寺并进行座谈交流。
据了解,惠空法师多年在大陆各地佛学院授课并指导禅学及参加各种研讨会,此行为第一次参访护国寺,护国寺监院仁悟法师就永嘉禅法修持、僧伽教育及台湾佛教现况等问题与惠空法师进行座谈交流,共期携手弘扬“永嘉禅”,会后双方互赠礼品以作纪念。
编辑:随照
欢迎投稿:
(国内) &(国际) &&&&
QQ:& &&***:010-05&&&&&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佛教在线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在线”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在线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视点·观点
信箱:(国内)&&(国际)&& QQ:
传真:010-13 && ***信箱:&&
******:400-706-8559&&
***QQ:&&
吉祥宝塔迎请: &&010-26&&010-
&&&联系人:子桑&&&联系***: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A座公寓9B-11C&&邮编:100011&&
&&义工报名&&QQ:&&QQ群:&& &&技术支持:010-23
京ICP证130013号 Copyright & 佛教在线版权空海法师静坐中的动中禅 空海法师讲六祖坛经6完整版(视频在线观看)
<<上一篇:
>>下一篇:
医 疗保 健骨科病骨知识净空法师讲《六祖坛经》&|&发布日期:&| 浏览()人次&|&&|&&]
作 者:净空法师 著
出 版 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刘宋时代,求那跋陀罗三藏法师曾建立一坛,并且他立一个碑,碑上刻有预言,言后有肉身菩萨于此受戒。梁武帝时代,智药三藏在此坛旁边种植一棵菩提树,也预言一百七十年后,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乘佛法,广度无量众生,是真正传佛心印的法主。一百七十年之后,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大师果然在这个坛落发,出家受戒。六祖的教学深入浅出,言简义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无量法门。这一本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语录,后人敬称为《坛经》。《坛经》开顿教之门,五宗之所自出,流通一千三百多年,遍及海外。
本书是净空法师1981年启讲于台湾中广的讲演录,主要是对《坛经》内容的阐释和演绎,其中穿插了许多禅宗掌故,给枯燥的讲述平添了许多趣味。而佛门四众同修,由于六祖的开示,可以获得修学纲要,成就无量功德。
悟法传衣第一
释功德净土第二
定慧一体第三
教授坐禅第四
传香忏悔第五
参请机缘第六
南顿北渐第七
唐朝征诏第八
法门对示第九
付嘱流通第十(编辑:李莉)[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最新书籍新闻& & &&&&& & &| &&| & & &&&
净空法师:六祖坛经讲记(五)
净空法师:六祖坛经讲记(五)
来源: 香港宝莲禅寺&&&&&&&&&&&&&&&&
简曰。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师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薛简说:&经中时常以光明比喻智慧,以黑暗比喻烦恼,修道人若不用智慧去照破烦恼,无始生死怎么能出离?&这话不错,是佛门常讲的。但是,这是接引初机的方便,不是一乘真实的大法。六祖说:&烦恼就是菩提,烦恼与菩提是无二无别。&这个理有相当的深度,如果不是上根利智,实在很难了解这句话。六祖说:&如果以智慧照破烦恼,这是声闻、缘觉的见解,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本经第一章六祖曾说:&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这些意思薛简已经懂得,换句话说,薛简也有相当的程度。六祖今天在此地说这几句话,用意是破薛简的执著,使他能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由此可知,祖师说法是应机而说,正如同佛在大经所说&佛无有定法可说&。薛简执著前面的说法,这一执著就成了毛病。佛法,尤其是一乘了义的佛法,目的就是破执著,没有执著就对了。严格来说,佛法它什么都不是;执著是众生的病,坚固的执著就是最深、最重的病,破除执著,执著没有了,这病好了,法也没有了,这就是佛法。 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薛简问:&如何是大乘见解?&大乘见解是指大乘法,尤其是指一乘佛法。六祖说:&明与无明&,明是光明,无明就是暗,&凡夫见解是两桩事,明不是暗,暗不是明,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我们要注意&性&字。智是具有智慧的人,所谓上智大根性的人,他晓得明暗之相是有二,相不同,可是明暗之性是一不是二,所以说是不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就是真如本性。《仁王经》云:&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实性就是哲学讲的&宇宙万有之本体&。我们迷惑了实性,被称为凡夫,虽然我们在凡夫位,我们的真如实性并没有减少;纵然是在诸佛如来的地位上,真如实性也没有增加。《大乘起信论》云:&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不减。&六祖说:&住烦恼位上,实性它不乱。像佛与大菩萨住在禅定之中,真如实性也不显得特别的寂静。&从这些形容的语句中,我们要细心体会实性的样子。经上讲,实性是&不断不常&,《楞伽经》云&非断非常&,它不是断灭相,也不能说是常住相。它&不来不去&,无来无去,不来不去就超越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它&不在内外,亦不在中间&,如《楞严经》里的七处征心,俱不可得,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它是&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实在没有法子形容,称它作如如。&常住不迁&,不迁就是永远没有改变,永远就是这个样子,《楞严经》云:&众生迷惑颠倒,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无二之性,就是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也就是此地所讲的实性。这个实性,名之为道。你不是要问&道&吗?这个就叫做道。 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 薛简问:&祖师所说的不生不灭,何异于外道?&印度六师外道也讲&神我不灭&,&神我&就是世俗所讲的灵魂。印度一些宗教家们也有相当的定功,他知道我们的身是有生有灭,他看到六道轮回,见到一切众生在六道中舍身受身,所以他知道身是无常的,身是生灭的。到六道里投胎,舍身、受身的那个主人,中国人讲的灵魂,佛法讲的神识,好像是不生不灭,于是就错认这个神识是不生不灭。佛法告诉我们:神识不是真的,是虚妄的。这在唯识说得特别详细。佛法,它是要将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实相,彻底的了解,认识清楚,所以不同于外道。要认识清楚,必定要亲证,绝对不是记闻之学。别人这么说,我们就相信,这在佛法里是讲不通。佛法是必须要自己证得这个境界,才算是真实。自己没有证得,释迦牟尼佛为我讲的,阿弥陀佛为我讲的,也不能代表就是自己的境界,这是佛法与一切宗教、一切世间学说不同之所在。薛简误会了,认为这是外道的思想。在《楞严经》中,阿难尊者当年亲听释迦佛所说,也免不了有许多误会,其中不少处所认为佛所讲与外道所说很接近。当然,佛所讲的决不是外道所说的。可是自己有疑,一定要请教,要请老师为我们断疑生信。 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所以不同外道。 六祖说:&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这几句话答得很妙,实在是高明。外道的概念,还是脱不了相对的思想,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相对论。它讲的&不生不灭&,生灭是两端,它是将灭来止生,以生来显灭;换句话说,它是生灭法,它是有生有灭。既然是有生有灭,是属于相对的,相对就是错误。它说的灭,灭还是不灭,它所说的生,也不见得就是真正有生。为什么?有灭才显得生,有生才显得灭,这是在相对的境界,一句话就说破外道的境界。 六祖说:&我说的不生不灭,不是相对的,而是本自无生,今亦不灭。&这与外道的见解完全不同;换句话说,它不是相对的。根本就没有生,哪来的有灭?&不生不灭&一句懂得,前面说的&不断不常,不来不去&的意思,统统可以大彻大悟。这是佛法不同于外道所说。我们在这里得到一个结论:佛法是超越相对的,外道没有超越相对;凡是超越相对的就是佛法,凡是未能超越相对的都是世间法。 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这几句话很重要,对于我们初学的人来说是很精要的开示。六祖说:&汝若欲知心要&,想要真正了解修心的要诀,&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学佛,有些同修是初入门,有些同修已经修学三十年、五十年,试问问:在这许多岁月之中,我们的修学到底成就在哪里?学禅的,我们是不是得禅定?有没有明心见性?念佛的人,我们有没有证得一心不乱?有没有把握了脱生死、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连消息都无,我们就应当认真检讨。我们这些年来所修所学一定有差错,否则必定有显著的成绩。我们见到六祖大师会下这些学生们,他们修学的时间,少的三、五年,多的十几年,都有显著的成绩表现,这值得我们深深反省。&一切善恶都莫思量&,我们是一切善恶一天想到晚,心从来没有清净过,这是我们不能成就最大的原因。不但你想一切恶,心不清净,你就是想一切善,心还是不清净。 许多学人对我说,希望能求得佛教的大义,做为自己修学的方针。我自己学佛也将近三十年,三十年之中我所体会的,佛教的教学没有别的,只是教导我们&一心不乱&而已。所以,我把它归结为&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佛法的修学只是如此而已。我们的心,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平等、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慈悲?果然如是,我们就大有进益;若是相反,我们的路就走错了。我们能把握到这个纲领,就应当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心就清净、心就平等了。这两句话大家要特别注意到,不是叫你一切善事都不要做、恶事也不要去断,那就错了。断恶修善是事,是我们一天到晚必须要做的,要断恶、要修善,但是断恶修善的心不能有。事上要断,心上(心就是念头)莫思量,断恶不作断恶想,修善也不作修善想,心一味清净,这是学佛人。如果说,&我心清净,我恶事不做,我善事也不做&,这是外道,这是小乘,这不是佛法。如果是这样作法,六祖怎么能说&妙用恒沙&?&恒沙&是比喻&多&,像恒河沙一样,这是大用无方。懂得这个要领,你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清净心体就是实性,也就是净土宗讲的理一心不乱。&湛然常寂&是清净心体之相,心清净极了。从清净心中生出来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这是妙用恒沙。 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如来知见。朕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拜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韶州剌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国恩寺。 薛简承蒙六祖这一番指教,豁然大悟!可见,他也是有相当根基的人。&礼辞归阙&,回到朝廷,把六祖大师的开示转达给皇帝。就在这一年九月初三,皇帝有诏书奖谕六祖大师,说:&大师不肯奉召,而以年老多病为辞。你为皇帝修道,为国家的福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真正有修道的人,就有龙天护法,此地一定蒙福报,就会消灾免难。&师若净名托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这是将他比作维摩长者。维摩长者当年示现生病,佛弟子、舍利弗尊者这些人都来问候,他藉这个机会为这些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开导,告诉他们不二法门及学佛的心要。薛简传达六祖大师指授如来知见,皇帝听了之后也非常高兴,感觉到自己是积善余庆,宿种善根,这才能遇到大师出世,顿悟上乘。为了感谢六祖大师的恩德,将袈裟、水晶宝钵赠送给他作礼物,并赐六祖大师的故乡旧宅名为国恩寺。这是礼遇有加。 ◎法门对示第九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这一章是六祖大师教诫学生教学说法,内容是三科、三十六对天然佛法。 有一天,六祖大师召集法海、志诚、法达、神会等,这些人都是登堂入室的弟子,对他们说:&你们与别人不同。&这句话含有很深厚的感情,若不是他的常随弟子,就是得法的门人,所以与一般大众不同。六祖会下开悟、得法的共有四十三人,此地所列举的几位,必定是这四十三人的代表。六祖说:&在我灭度后,你们必定是分散到各方,各人都为一个地方的老师。&这是说出六祖大师灭度之后,他们的责任都很重,都是将来要承传佛法、弘法利生的师表。要作老师,当然说法利生是最重要的事业。佛法的说法,著重在随机而说,原理原则是&三学三慧&,所谓&戒定慧&、&闻思修&。但是,重要的是在得意忘言,我们闻法、说听都著重在宗旨,宗旨明白之后,要离言说、离文字、离心缘,才能得旨归宗,这就是诸佛如来一乘的教学。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佛法所说的尽是方便法,因此我们不能对它起执著。为什么?它不是真实的,它是方便的,我们要在方便中去体会真实。 六祖在此处教诫大众:&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此地讲的本宗,并不专指禅宗为本宗,若是专指禅宗为本宗,这个意思太窄小。&本&是根本,&宗&是宗旨;换句话说,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宗旨。这一段开示,不但是宗门必须遵守的原理原则,教下也不离这一个大前提。大师说:&首先,必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举是举例。&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说法指导别人,要领是一定要离开两边,离开两边就是中道,显示中道;说一切法不离自性,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 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下面举例说:&忽然有一个人来问你佛法,你出语都要双关&,这不是世俗讲的滑头。&出语尽双&是教你在双关中体会中道,意思在此,决不是说的模棱两可。&皆取对法&,从对法里面,要紧的是&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它的宗旨必定是&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个说法,就不离自性;这个说法,出入都离开两边。换句话说,在言语、动作显示中道第一义谛,教人体会,教人领悟,这是佛法教学的原理原则。所以它与世法、与一切宗教,确实是大不相同。下面是法门略举: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 &三科&是阴、界、入。&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这是将一切万法归纳为五大类。&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六门是能入,六尘是所入。&界&是十八界,即是六根(六门)、六尘、六识。佛法将宇宙一切万法归纳为这几类,这几类性质相同,开合相同。懂得五阴,就懂得十二入、十八界。懂得十八界,当然也透彻五阴法。 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含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这几句话说明宇宙万法的来源。它究竟是从哪里生出来?怎样的程序生出来?《坛经》语句简单,《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讲得详细,这些都是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就一切都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含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一切法皆从自性起用。自性的邪正,就是凡圣之所以分。此地邪与正,不是相对的邪正,这是要特别提出来说。如果是相对的,与祖师的教学就相违背。为什么?&出没即离两边&,邪是一边,正是一边,我们还没有离开两边。没有离开两边的都叫做邪,离开两边才叫做正。可见,这个标准是非常之高。&含恶用&,这就是众生用,众生包括九法界有情众生,不但六道凡夫是众生,声闻、缘觉、菩萨也是有情众生,因为他没有能证得绝对,他还是在相对里面打转,所以他还是含恶用。到完全纯善之用,这个&善&就是善恶两边都离开了,这是真善,止于至善;邪正两边都离开了,这叫真正,这是佛用。用从哪里来?自性本来就有的,法尔如是。可见得,我们是迷而不觉。这是三科之法。 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此三十六对,也是举例。外境无情五对,举例自然现象,这是外面的境界。法相语言十二对,法相即一切法的现象,从现象、从言语说,举了十二对。自性起用十九对。此三十六对在我们日用平常中,可以说都是离不开的。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 要紧的就在此处。换句话说,谁能了解、谁能灵活的去运用?这是大学问。我们凡夫不了解这三十六对的真实相,迷在三十六对里,换言之,我们迷在相对之中。&解&是悟,悟的正是&不二法门&。在本经第一章,印宗法师向六祖请教:&忍大师平常说法,禅定解脱如何解释?&六祖说:佛法是不二之法,解脱禅定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六祖也特别强调,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一乘,诸位特别要重视这个&一&。这里讲的&道&,道是一,二就不叫道。净土法门教我们的是一心不乱,一心就是道。这三十六对,如果我们在其中任何一对看出它是不二,譬如前面讲的天与地对,我们能看到天地不二,是一不是二;日与月对,能看到日月是一不是二,你能在一法里面悟不二,你才能看到法法皆是不二,这就入不二法门,这才叫做解。这个解就是禅家讲的大彻大悟,悟了之后是大用无方,起无量无边的德用。祖师在此地告诉我们:你若真正悟了,从悟起用,这就是&道贯一切经法&,贯是贯通,从此以后没有障碍,一切经、一切法门无不贯通,&出入即离两边&。 怎么离两边法?我们举《顿悟入道要门论》的例子来说明。有人问大珠和尚:&什么是中道?&和尚说:&无中间,亦无二边,这是中道。&又问:&何谓二边?&和尚答:&有彼心、有此心,即是二边。&问:&何谓彼心此心?&和尚答道:&外,被五欲六尘缠缚,叫做彼心。内,常起一切妄念,叫做此心。彼心、此心是二边。外,不为五欲六尘所染,叫做无彼心;内,不生妄念,叫做无此心。彼心此心都无,这叫做非二边、无二边。心既然两边都没有,中道在哪里?当然没有中道。&这就是禅家所讲的&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是我们在古大德教学法里,举出一个实例来说明&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这一段开示中,这两句是最关紧要。能把这两句做到,说一切法总不离自性;换句话说,佛门讲的称性而谈,就是指这样的教学法。我们对于佛法的精义不能觉悟通达,这种方法是学不来的,一定要从自性中悟出来才行。如果要想学,怎么也学不会,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二心,二心就不会。 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著相。即是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这是六祖大师教诫学人称性的教学。首先告诉我们,言语如何才能称性,这一点很重要。佛陀在《金刚经》教须菩提尊者说法的要领有两句话:&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六祖此处所说与《金刚经》的意思完全相同,我们读起来比读《金刚经》更容易领悟。 六祖教导我们&自性动用&,&动&就是发起,&用&是讲作用。此地讲的发起作用,著重在利益一切众生,即教化众生。教化众生,特别是在我们娑婆世界,总是以言说为主。所以,我们与人言语,要能做到外离相,于相离相,不著相,内也不著空。这是很要紧的。一般人离相,他就著空;离空,他就著相;换句话说,空与有总是执著一端。譬如,凡夫执著有,小乘人执著空,都是毛病。大师就指出这些毛病:&如果你全著相,这就是增长邪见。&不但世间一切法如此,就是学佛也不例外,我们著相学佛。譬如听经,你著言说相;看经,你著文字相,这样作法都是邪见。如果我们不著相,我什么都不执著,&什么都不执著&就著空,什么都不执著就长无明。如声闻、缘觉执著空,佛在《楞严经》说:&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是长无明,这是学佛最大的忌讳,这是病根之所在。 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执著空的人,他有时候谤经。尤其学禅的,禅宗不立文字,于是他不看经、也不听教,常说&不用文字&。既然不用文字,也不应该说话,因为说话就是文字相;文字不过是言语记录下来的符号而已,不用文字当然也就不能说话。你说话,你还是执著文字相。又说:&不立文字&,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试问问: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这八个字是不是文字?还是文字。这都是不了解佛法的真实义,都是著相。所以,他见别人讲经说法,就毁谤别人&著文字相&。大师在此地特别教诫我们:&自己迷,那还罢了!如果再要谤佛经,这个罪就重了。&教我们不要谤经,如果谤经、谤法,这个罪障实在是太重了。 若著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 学佛最大的忌讳就是著相;换句话说,外面的境界相决定执著不得,内又不能执空。空有两边都不著,这样才能建立道场,度脱一切众生;两边有一头执著,你要去求真,到哪里能求到?以净土法门来说,求一心,你心中执著有个一心、执著有个乱心,你只要有这两种执著之一,就无法证得一心。我们要求一心不乱,心里有个&一心不乱&,这个&一心不乱&就是真正一心不乱的障碍,这是我们要懂得的。换句话说,我们的心已经不清净,你再广立道场说有说无,这怎么能得一心不乱、怎么能明心见性?大师在此地,真是把我们累劫修行的病根一语道破。 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 &但听依法修行&,依一乘了义的佛法。&又莫百物不思&,&莫&是不可。依法修行,不能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想,你就著空,于道性就起障碍,就不通,这是讲修行错修了。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修正身心的行为。错误的修学,第一个是执空的人,他什么都不想,以为自己清净了,&什么都不想&是无想定,果报在无想天(外道天),有时候是在四空天,这是错误,这是障碍道;道就是真如实性。&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这也是错误,这是闻而不修。听说大道是清净的,大道是本有的,如《华严经》、《圆觉经》所说的&众生本来成佛&,自己认为直下承担&我本来是佛&就不要修了。这也错了,这样反而生邪知邪见。 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这是指导我们正修行的纲领。六祖一生所得的法要,就是《金刚经》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是在这句话开悟,一生受用不尽。在此地大师也是这样教导我们,要行无住相法施。&无住相&就是&应无所住&,&法施&就是&生心&,无住生心。六祖嘱咐我们:&如果你们真正悟了,悟无住相法施,依这个原理原则去说法,依这个原理原则在日常中起作用、修行、种种行作,就不会失去根本宗旨。&根本宗旨是指&无住生心&。 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 六祖说:&如果有人问你佛法大义,你怎么教导他?从反面答覆。问有,你用无来对;问无,你就将有来对;问凡,你就说圣对;问圣,你就说凡对。&这个说法巧妙极了,决不是与人唱反调,用意是在&二道相因,生中道义&;中道就是实性。诸佛、菩萨、祖师说法,无不是希望众生开悟,或有意、或无意,都是教导众生快快开悟,唯有悟入之后才能离苦得乐。所以,一切言说,无不是二道相因,生中道义;换句话说,一切言说,皆不失本宗,都是称性而说。祖师升堂说法是称性而说,平常闲聊天是不是称性而说?也是称性而说。见性之人,随时随地无不称性。&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哪有一桩事情不称性?哪有一桩事情不是教众生开悟的?这是真实的大慈大悲。 《大智度论》有一段经文说明&二道相因,生中道义&的道理:&常是一边,断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所以,别人问你&有&,你就答&无&。为什么?有,是一边。为什么说有?因为无,才显现&有&。因为有,才显现&无&。可见,有、无这两桩事,是互为因缘而显现的。没有&无&,哪来的有?没有&有&,哪来的无?你果然在这里面悟了,&两边不立,中道也没有&,这就是&生中道&的意思。中道也没有,正所谓是&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才是般若波罗蜜。在修证上说,菩萨是一边,菩萨是能修;六波罗蜜是一边,是所修。佛是一边,是能证;菩提是一边,是所证。能修、所修,能证、所证,离开这两边行中道,这是般若波罗蜜。这是举个例子,这样的例子在一切大乘了义经典随处都能见到,禅宗语录里面也不例外。懂得这个意思,你才能看经、看语录,看的时候才有味道。否则,你看他一问一答,所问非所答,所答非所问,简直是迷在雾里,不知道它义趣之所在。 汝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迭相教授。勿失宗旨。 六祖说:&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理是真理,什么真理?中道;这个问答就不失理。&假设有人问:何谓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有了,暗就现前。以明显示暗相,以暗显示明相,一来一往互相显现,就显示出中道的义理。以此类推,其他无论问什么,无不如是,悉皆如此。&末后嘱咐大众:&你们于后传法,要依照这个原理原则,迭相教授,勿失宗旨。& 大师这一番开示,后人确实是以此原理原则为教学的依据,我们在禅宗语录几乎处处都能见到。譬如,有人问:&怎样才能见佛真身?&答:&不见有无,就是见佛真身。&又问:&为何不见有无就是见佛真身?&答:&有因无而建立,无因有而显示。本不立有,无也就不能存在。&有无是相对的,没有这一边,决定没有那一边。既然&无&都不存在,&有&从哪里得?有与无,是相对而建立的;既然是相对建立的,它是属于生灭法,生灭就是有为法,它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离开生灭,离开有为,就见佛的真身。这些方法都是学自六祖的。譬如,有人问:&何者是无为法?&答:&有为法是。&又问:&我问的是无为法,你何以回答有为法是?&诸位若是通达这个原理原则,你一想就明白,他答覆得巧妙,他不是随便答覆的。如果要讲到真正的无为,就是&不取有为,亦不取无为&,有为无为都不取,这才叫真正的无为。 ◎付嘱流通第十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命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不动神情。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在山。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等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说偈。 六祖大师在太极元年七月,命他的门人到新州(其出生地)国恩寺去建塔。塔是藏骨灰的地方。第二年,开元元年(公元七百一十三年)夏天,塔造好了。这一年的七月一日,六祖集合弟子们,说:&我在八月就要离开这个世间。&六祖在他要走的一年前,就叫学生准备藏骨灰的塔,但是,明确的宣布是在自己往生前一个月。他是八月初三圆寂的。 徒众当然没有像大师这么自在,免不了有人情世故,于是有许多人心里都很悲伤。六祖说:&你们悲泣,是为谁担忧?若是为我担忧,忧虑我走了不知道到哪里去,你就错了,我晓得我到哪里去。如果我不知道自己的去处,我何必预先告诉你们大家?&于是,六祖为大众说八首偈,说明&真假动静&。&你们如果能诵取这八首偈,就与我的意思完全一样,与我同志。依照这个偈子去修行,决定不失宗旨。& 偈曰。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第一首偈:&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说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谓一切无有真实。这个意思,佛在三千年前在一切经论里都说得很清楚。现今的科学家也证实宇宙之间没有永恒的存在,与佛经所说的意思是一样。但是,科学家还无法找到一个真正的、永恒的东西;这个东西在佛法有,称为&真如本性&,这是永恒的。可是要想见性,一定要离妄。第二首偈:&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教我们离妄才能证得真性,真性是永恒的。 第三首偈:&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这是点破坐禅。六祖绝不同意长坐不卧,若把这个当作禅,这就错了。&若修不动行&,不动就是&长坐不卧&,&同无情不动&,无情就是木头、石头,与木石没有两样。第四首偈:&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如何才是禅宗讲的不动?真正的不动,决不是长坐,而是&动上有不动&;换句话说,动静一如,这才是禅宗所说的真正的不动。特别是《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完全显示出真实的不动。 第五首偈:&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意思是说,能善分别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就是在事上、在外境上,一切自在一如,而内心绝不随境界动摇,这才是真正的不动。古德说:&在大的愤怒之下,或者恐惧、忧患、好乐而能不动心,这才是真实的不动&;又说:&修道的人,动心是最可耻的。&外境不值得我们去追逐,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以上这五首偈,都是说明如何去修心,修真正的不动心,成就禅定。 六、七、八这三首偈,指示我们修学不可以争执,特别说明&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所以,佛门戒戏论、戒争执。至于说法,契机者要为他说;不契机者,要叫他生欢喜心。从这里我们能看出,佛门传法一片慈悲。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磨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六祖说完这些开示后,徒众依法修行,不敢有所争执。大师住世不久了,最重要的事无过于传法,于是法海上座请教大师,衣法以后应当传给什么人?六祖说:&我从大梵寺说法,一直到今天,你们抄录流行,经题称为《法宝坛经》。只要大家能守护,能将这个法门传授出去普度众生,依照此说,这就是正法,衣就不传了。&所以,从六祖以后,只传法不传衣。达摩祖师偈云:&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从这首偈的意思来看,衣法也只传到六祖为止。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六祖特别告诉大众修行的心要,应当要重视&一相三昧&与&一行三昧&,才能成就一切种智。在境界相里不执著、不住相,于一切境界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这叫做&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就是纯一不动心,成就真实的净土。这是告诉大众要精进,各自努力。在这一段开示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种三昧,不但参禅的人看得很重,实在说,它是通一切法门。念佛人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可以证得一心不乱。 &一相三昧&,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个&一&,&一行&也是一,《华严》讲&一真法界&,净土讲&一心不乱&,古人说:&识得一,万事毕&,一了百了!&相&是讲境界相。六祖在此地提了一个纲领:&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一切处,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四圣的境界、六凡的境界,都要不住。我们六凡的境界不住了,住在四圣的境界里,还是&住相&。念佛人心住在西方境界,算不算住相?心中有阿弥陀佛、有西方净土,还是&住相&。一相三昧,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在功夫上来说,最低限度也是圆教初住以上的境界;以净土讲,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因此,我们功夫没有到这个境界之前,我们心里住佛的名号、住佛的境界相,也未尝不可,还是好事情;但是,六尘的境界相是万万住不得,这个有很大的障碍。 &于彼相中不生憎爱&,这是教我们不住相的方法。在一切境界中,于逆境界不生嗔恚心,这是现前就要学的;于顺境不生贪爱心。你能在顺逆境界中不生憎爱,就是觉悟的人,就不迷惑;因为憎爱是迷惑,是不觉。学佛,就是要学著念念觉而不迷,境界里才动憎爱,就是迷而不觉。&亦无取舍&,憎爱之心都没有,于一切境界是什么态度?不取不舍的态度。不取不舍就是随缘,就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不念利益成坏等事&,这是对自己来说,念念是造福众生、造福社会,而不念自己的利益。虽然为社会、为众生造福,也不计较成坏。成了,大家有福,这桩事情自然成就;纵然做不成,自己也是尽心尽力了,对于自己来说是功德圆满。千万不要以为&事情做成了是功德圆满,事情失败了,这个功德就不圆满&,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大乘法是论心不论事。因为事是要牵涉到许多的因缘,用现今的话来说,就是要具备许多条件,其中有几种条件不具足,在事上就会有障碍,就会有困难;在佛法讲是众生的福德因缘不一样。何以西方极乐世界因缘那么殊胜,而我们娑婆世界众生今天这样痛苦?我们见到世界上到处都有许多的灾难。所以,我们要记取古人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尽心尽力为社会、为众生谋幸福而不计成败,更不可以有自私自利的念头。这样去做事情,做得再多,心是安闲恬静的,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心是虚,惟虚才能容一切法,才能做到澹泊。这叫一相,自己的心与外面一切相融成一体,正是道家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个境界是&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行是修行,也就是行为。行为无量无边,佛法将它归纳为三类:身、口、意;或者归纳为行、住、坐、卧四种。大师在此地教导我们,&于一切处&,也就是一切顺逆境界里,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行住坐卧四威仪,要学&纯一直心,不动道场&,这是讲修&一行三昧&;修成之后,这是成就了真实的净土。我们一定要从&真诚&下手,无论待什么人,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用真心、诚心。&真&与&诚&就是纯一直心,就是不动道场,就是真正的净土。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以诚敬待人,可是别人不以真诚待我,我们不是吃亏了吗?&这个念头是错误的。真诚是纯一直心、不动道场,是修的真净土,真实清净。别人不修是他的事,我们自己修,就必定要这样做,在道学上才有入处。否则,名义上是学道,实际上我们的心行与道早就相违背。所以,一个学道之人,在在处处以纯一真心待人接物,这是修一行三昧的下手处。 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六祖说:&如果我们具足这两种三昧,就好像地有种子,当然能含藏长养,成熟果实&。&一相&、&一行&这两种三昧,在大乘佛法上就是成佛作祖的种子。我们自己要想成佛,对于这种修行的方法、原理原则,千万不可以疏忽。六祖告诫我们,千万不要观静、不要空心,这是一种外道的修学方法。观静与空心是修无想定,心里什么都不想,以为这是清净,这是错误的。心本来清净,无可取舍;你要是取静、取空,这是错误的。这一番开示,对我们修行人来说是最高的指导原则。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开元元年七月八日,六祖大师忽然告诉弟子们说:&我要回去新州,你们赶快为我准备交通工具。&大众都坚决的挽留,六祖说:&诸佛出现,还要示现涅?,有来一定有去,这是常理。我这个形骸,当然也是归有处所。&大众问:&老师去了之后,何时再回来?&六祖说:&叶落归根,来时无口。&这两句话含义很深。像大师这样的人,他要示现入灭,在哪个地方不可以?为何要回到新州老家,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含义深,教导我们要晓得根本。 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正法眼藏传给谁?有道的人就得到。什么人有道?无心的人就有道。&无心&就是无妄心;换句话说,妄心还时常现前,他的心就不通,就不能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他也就没有得道。可见,末后这一句就是前一句的注解。我们要想得道,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讲&舍识用根&,舍识就是无心,用根就一切通达。所以,这两句可以说是《楞严经》的纲领。 又问。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 学生们又问:&以后会不会有什么难?&大师说:&我灭后五、六年,会有一个人来取我的头。&这是预先知道五、六年后,寺庙里会有这桩事。又说:&我灭后七十年,有二位菩萨从东方来,一位示现出家,一位示现在家。&连七十年以后的事情,他也知道。&一出家&是指马祖道一禅师,&一在家&是指庞蕴居士,这是两位菩萨,同时兴化,建立吾宗。 我们读了这段经文,就知道凡事都有一个定数。如果没有定数,怎么能预先知道?不但没有得道的人被数拘缚住,逃不出数,得道之人也有数。如果说得道之人超越数量,就不应该先知。既然能先知,在何时某佛、某菩萨出现于世间,可见都有个数。这种情形在佛经很多,我们在佛经里看到古佛给菩萨们授记,都是属于预言。由此可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得道之人对于数的问题,正是百丈大师所说的&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他有数,他清清楚楚,他知道,不是不知道。凡夫昧于因果之中,对于因果报应他不晓得,他迷惑颠倒,迷在里面。大修行人清清楚楚,他不迷,所以叫做&不昧因果&,而不是没有因果。我们对于这个道理能肯定、能接受,在大乘佛法叫&始觉&。能悟入这个道理,心就定了,不会再向境界攀缘,最低限度也有袁了凡一样的功夫,从早到晚心是清净的。心清净就能生光明,心清净就能通大道。同修们要特别留意,不可以轻易看过。只看大师有他心通、宿命通,这样看就没有意义,我们在其中要悟出一些道理,自己要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鞠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侯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此土是为初祖。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讲到佛法师承,六祖说:&古佛应世,数量无法计算。&六祖从七佛算起。释迦牟尼佛传法给大迦叶尊者,迦叶是第一代祖师。由迦叶传给阿难尊者,二十八传到菩提达摩。菩提达摩到中国来,就是中国的初祖。菩提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是为五祖。弘忍传惠能,这是六祖。从大迦叶尊者算起,惠能大师是第三十三代祖师,若从中国算起,从达摩祖师算起,他是第六代祖师。这一段是说佛法的承传,也就是一般所讲的师承。师承在世出世法非常重要,古今中外这些学者皆有师承而成就。今天无论世出世间的修学,往往对于师承疏忽,这是很大的错误。 大师开元元年癸丑岁八月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 开元元年八月初三,中午斋罢之后,大师向大众告别:&我要走了。&他就是在当天走的。学生们请求老师最后的遗教,特别是关怀后代迷人如何能见性。这个请求实在是太重要了,若是为自己,大师未必会说,因为平时说得太多了;为后代修学之人,大师不能不说。大师说:&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这两句话是纲领。何谓&众生&?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能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就见到佛性;换句话说,这是明心见性的门槛。&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特别注意&自心&两个字,如果迷失自心,这是凡夫;觉悟自心,就是佛菩萨。&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你一念平等正直,你就是众生成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这一番话重覆两次,可见非常重要。 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最后,大师说了八首偈,叫做&自性真佛偈&。第一首偈,是辨别佛与魔。告诉我们:&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第二首偈,说明佛魔本来不二。为什么?都是从本性显现。本性觉是佛,本性迷是魔,佛与魔并不是两样东西,只是迷悟说一个不同的名词而已。第三首偈,说明三身原本是一身。第四首偈,说明&一&与&三&是不一不异。第五首偈,教导我们要想明心见性,一定要除障,除障才能见性。第六、第七首偈,是顿教成佛。第八首偈是劝修。这八首偈是大师最后的遗教,句子不多,表面上看起来很浅显,实际含有很深的道理,要我们自己去悟。同时更难得,他教导我们最初下手入门之处;换句话说,不但是上根人得利益,中下根性的人,真正发心修行,也能得莫大的功德利益。这是大师的善巧开示。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 大师告诉大众:&你们好好的安住,我灭度之后,不要做世间人情这种悲泣流泪,接受别人的吊问,或者身穿孝服,这都不是我的真正弟子,也不是正法。&大师交代说:&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这两句话就是教导我们,重要的是要明心见性。《大集经》云:&一切众生,心性本净。心既然是本净,烦恼诸结不能染著,心就像虚空一样&。&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这五句都是形容真性的样子。凡夫心迷,在境界里看到似乎是有动有静、有生有灭、有来有去,有这些虚妄的境界相。因此,大师在此地特别做最后的开导,一再嘱咐,教导我们见性。这些道理,在此地说得少,说得多、说得详细无过于《楞严经》。《楞严经》十番显见,全是说这些道理,有很长的经文,再加上古德详细的注解,确实对我们有很大的受用,真正是古人所说开智慧的《楞严经》。我们若不悟,在境界里确实无法修正错误的行为,怎能成就道果?所以,大师一再嘱咐我们,要以见性为修行的第一个目标。&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就如同大师在面前一样。&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你若是不遵守老师的这些教训,老师就是在你面前也没用处。这句话是千真万确。我们能够真正通达《坛经》的义理,依教修行,六祖大师就在我们的身边。 复说偈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兀兀不修善&,&兀&是不动,心里不动。善要不要修?要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虽然修一切善,心不动。诸位读了&兀兀不修善&这句话,一切善事都不做了,你就不懂大师的意思。这是教你心里不能有修善的心,可是修善的事情要做。&腾腾不造恶&,&腾腾&是自在的意思,自在坦然,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这四句话实在是说尽修行人的本色,是我们应当要学的。&荡荡心无著&就是诚敬之心,心中坦然、平等、清净、慈悲一切。&寂寂&是安静的意思。&断见闻&,就是在一切见闻中,心是清净的,心是不染著,这样才能把一切事情看得清清楚楚。在一切见闻中不生分别、不生执著;今人所谓是客观的看,实际上客观还落在意识;这是完全离心意识接触、见闻,心地才能真正达到平等、清净、慈悲一切。这是大师末后的教诫。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缁白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镇宝林道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到半夜三更,大师忽然对门人说:&我走了。&就奄然迁化。说去就去,这是何等的自在!六祖大师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大师降生在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六百三十八年),圆寂在玄宗开元元年(七百一十三年),春秋七十有六。
对不起,您当前没有浏览留言权限,请转换成高级会员享受此服务。
我要留言:
&| &|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主办单位: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协办单位: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宗教学系|南京大学旭日佛学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出版社网络中心 联系***:025- & &邮箱: zhwh@ & &QQ群: & &苏ICP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