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建造者博尔赫斯
迷宫建造者博尔赫斯
一般来说,在几乎由商业出版主导的文学时代,文学----甚至文化----日渐快餐化,像短篇小说这种比较纯粹的写作形式颇难进入大众视野,但事实上,对真正的高手来说写什么都不是问题。仅仅以短篇小说就跻身叙事大师之列,这样的作家在整个二十世纪屈指可数,博尔赫斯就是其中一位,能与之比肩的,大概只有鲁迅与巴别尔。他的作品短小精悍,而且数量也不多,但他却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西班牙语读者。
要将艺术风格,博尔赫斯与鲁迅、巴别尔大相径庭。如果说后两位大师是以焦灼忧虑的眼光来审视世界的,那么博尔赫斯倒分明凸显出一种玩味人生的意趣。他在《布罗迪报告》的序言中说,他写的故事“旨在给人以消遣和感动,不在醒世劝化”。这话半真半假,他极富智慧和才情的作品充满匪夷所思的幻想,却也总是直指人心。譬如,在《南方》、《马可福音》、《第三者》等作家自己最得意的故事中,叙述的法则往往就是精神与现实的错位,多半是冥顽不化的什么东西把人逼到了死角。大作家注定要完成探讨人生和命运的使命,调侃也好,悲悯也罢,其心中自有承载。
博尔赫斯是最具颠覆性的叙述者,对传说或者见诸记载的人物、事件进行“重述”是他驾轻就熟的惯用手法,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篡改和扭曲别人的故事”。当然,颠覆并不只是“重述”,博尔赫斯更有别的套路,比如《刀疤》中以人称转换颠倒英雄和叛徒的身份,比如《马可福音》中那个自由思想者竟撒播了造神之愿……这些反向逆求的手法不仅使作品平添了几分阅读趣味,更是把某些靳固不移的东西重新抖擞了一遍。颠覆,说到底是一种批判意图。在《死亡和指南针》中,博尔赫斯嘲弄世人迷恋规律的文化理念,探案者一味从犹太教的历史迷雾中去推究事物的因果关系,未曾料到凶手正是利用那些宗教传说固布疑云,而一切只是始于走错房间的偶然事件。
其实,历史未尝不是走错房间之后的将错就错,面对那些因果倒置的文化诠释,博尔赫斯含而不露的微笑中永远带着哲学的沉思。他用种种方式演绎事物的诸多可能性,以表现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和多灾多难,于是是空的多维关系和现实的多重构成进而抽绎出迷宫似的画卷。“迷宫”和“镜子”是博尔赫斯小说里经常用到的意象。那些接连分岔的路径和多重折射的镜像似乎能够让人联想到卡夫卡的无限之意,但这里完全没有那种难以忍受的延宕,倒是花样迭出的变数叫你应接不暇。
《小径交叉的花园》是博尔赫斯短篇小说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作家“四位一体”的艺术特色。所谓“四位”,即哲理、象征、虚幻或梦幻以及东方神秘气氛。这篇小说用侦探推理的悬疑手法叙述了一个间谍暗战的故事。博尔赫斯的真正意图是要表达他的哲理:人生就是迷宫,我们所选择的路不过是无限中的一种偶然。
我想,博尔赫斯大概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他怀疑时间,怀疑现实的权威性。在他看来,人生在世,犹如坠入迷宫,既看不清方向,又找不到出路。博尔赫斯早年也有过意气风发的阶段,他曾歌颂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诗篇《红色赞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受到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哲学思想的影响,再加上他本人的坎坷遭遇,拉丁美洲矛盾重重的严酷现实,他无所适从,只能发出悲观宿命的喟叹。
博尔赫斯在他的小说里,常常把迷宫作为人物活动和展示内心世界的重要舞台。《小径交叉的花园》也不例外。有着交叉小径的花园就是一座美丽的迷宫。在他的笔下,迷宫虽然名称相同,但形状各异,样式不一。在种种迷宫里面,人只能进不能出;只能在原地永无休止地打转,正应了佛家的那句禅语“苦海无边”。在博尔赫斯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座座神秘错乱的迷宫,人在世界上只能毫无意义地徘徊,想寻找出路而终不可得。在小径交叉的花园这样一座美丽而神秘的迷宫里,无论余淮、其曾祖父,还是艾伯特,都不能得到解脱。甚至那位爱尔兰人马登上尉也未必有好下场:他可能会因为抓获余淮而得到上司的嘉奖,也可能会因为英军炮兵阵地被德军轰炸而受到处罚。简而言之,只要坠入迷宫,那便永无出头之日。
令人惊讶的是,博学多识的波尔博尔赫斯,这位被誉为“为作家而写作的作家”,实在没有一点学究气。他不仅将艺术与哲理熔铸一体,也每每将不同体裁和叙述手法熔于一炉。在他眼里,小说压根就是一种没有文体界限的东西。在他创作起步的年代,新招迭出的乔伊斯和卡夫卡早已把人耍得一愣一愣,他倒是一眼看穿了人家的家数渊源,从而大模大样地绕过现代主义的大门走得更远。比起那些喧嚣玩世的现代派大师,博尔赫斯总是多了几分优雅与从容。读他的小说,有时恍惚觉出某些十九世纪作家的叙述口吻,如此娓娓而言的典雅之风,不禁让人往心里去追寻往昔的回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浅谈英语中的迷宫建造者博尔赫斯
英语中的迷宫建造者博尔赫斯
在《瞬间》中,镜子则直接起到了变形的作用:&映在夜晚的旧镜子里的面孔/不是原来那一张。&镜子使人类自我增殖。这个母题在博尔赫斯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扩张。在小说《圆形废墟》中,虽然博尔赫斯通篇谈的都是梦,&用梦创造一个人&,但在本质上,仍具有镜子的功能:虚幻与真实掺杂其中。或者可以说,这里的&梦&实际上是一面潜镜子。镜子捕捉光波,然后又反射成一系列的影象。作为词语的链条,&镜子&在博尔赫斯诗篇中与那个冥想的世界的联系是自动的。&社会世界是争夺词语的斗争的所在地,词语的严肃性(有时是词语的暴力)应归功于这个事实,即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事物。&在这个意义上,&镜子&对于博尔赫斯,就像&水晶&对于奥&帕斯,&乌鸦&对于爱伦&坡。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他们诗篇的代名词。
三、迷宫的谜底
古希腊神话故事里,在克瑞特岛上有一座石砌的迷宫,它幽闭迂曲,据说可以无限延续,甚至包罗整个宇宙;那位雅典的后人柏修斯倘无阿里阿德涅公主的指引,或许永远也找不到出口。而有着寺院、低矮的城门和青铜骑士造像的布宣诺斯艾利斯,道路虚幻,一个街区仿佛只是在重复着另一个街区,&像一座映在镜子里的花园&。生存地理与文学地理上的繁复,使博尔赫斯在叙述故事时,有意使读者迷失方向。于是他成了迷宫的创造者,无尽的智力游戏中存在着困惑和不确定性。在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1944)中,博尔赫斯制造了一座循环往复的时间的迷宫,它几乎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把他一生都在观照的这个古老的命题,提升到了一个玄秘的境地,我们从中不但可以读到匕首、沙漏、巫术星相,还有记忆与永恒,死亡和梦。博尔赫斯与现实间永远存在一个密码,使迷恋他的读者在生前,也在死后都处在其夫人玛丽亚&儿玉所说的&需要等待&之中,而且,这是一个密码(这个世界本身枯竭的时刻,存在奥秘的知解者到来之前就将消失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寂静):&黑夜关闭而白昼打开的一切:代表路斯,迷宫,谜语,俄狄浦斯?&
在《迷宫》一诗中,博尔赫斯给出了自己的迷宫的谜底:&在黯淡的灰尘中我辨出了/我所害怕的足迹。空气/在凹面的黄昏带给我一声呼喊/或一声叫喊的悲凉的回声。&这里的&回声&得到了另一位梦幻者温蒂&奥弗莱厄蒂的回应:&对那些拥有正确的自我观的人来说,这种意义不仅令人慰藉,而且是伟大的信念。&博尔赫斯的迷宫世界是一个易变的心灵世界,一个瞬息即逝的印象的世界,一个没有物质和精神、主观和客观之分的世界,一个没有理想的空间架构的世界:&一个不倦迷宫,一团混乱,一个梦。&
博尔赫斯诗歌语言是纯净的,他的语言的根是非理性的,有一种魔法的性质。人的语言是传统,但&作为最高语言形式的诗歌必然是我们的人类学&(布罗茨基语)。比之诗艺内在的意义与倾向,博尔赫斯较少拘泥于词语的精确。他的&每一首诗均起源于一个特殊的心境,起源于它本身所有的一种必然性,不是为了图解一种理论或填满一本书而写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古老的品质,历尽艰难永不消失,这就是一个作家的显示。或许诗人艾略特称颂另一位诗人叶芝时所说的那些话语,用到博尔赫斯身上会更适合、更贴切一些:&经过半生,到达了这种语言上无碍的境界,这是一个胜利。&(More than half a lifetime to arrive at his freedom of speech. It is a triumph.)
作为诗人的博尔赫斯具有一种玄学的气质,他的吸引力具有理想主义系统及其明晰的结构:贝克莱、莱布尼茨、斯宾诺莎、布拉德利,各种佛学及东西方古典文化。他的作品大多阐述对时间、生死、宇宙等抽象事物的哲学思考,写意性强,从原型出发,最终指向虚无。可以说博尔赫斯重新唤醒了一个新的知识谱系。从一千零一夜到最现代化的科学理论,纵横交错,博尔赫斯内置其中,每一个眼前的东西都被他放大,深化般放大,从而获得了过去和历史的永恒。所有的诗歌都向往着达到不朽,唯一的途径就是伟大。或者,世界正在通过博尔赫斯成为一本书。[转载]迷宫建造者博尔赫斯
迷宫建造者博尔赫斯
一般来说,在几乎由商业出版主导的文学时代,文学----甚至文化----日渐快餐化,像短篇小说这种比较纯粹的写作形式颇难进入大众视野,但事实上,对真正的高手来说写什么都不是问题。仅仅以短篇小说就跻身叙事大师之列,这样的作家在整个二十世纪屈指可数,博尔赫斯就是其中一位,能与之比肩的,大概只有鲁迅与巴别尔。他的作品短小精悍,而且数量也不多,但他却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西班牙语读者。
要将艺术风格,博尔赫斯与鲁迅、巴别尔大相径庭。如果说后两位大师是以焦灼忧虑的眼光来审视世界的,那么博尔赫斯倒分明凸显出一种玩味人生的意趣。他在《布罗迪报告》的序言中说,他写的故事“旨在给人以消遣和感动,不在醒世劝化”。这话半真半假,他极富智慧和才情的作品充满匪夷所思的幻想,却也总是直指人心。譬如,在《南方》、《马可福音》、《第三者》等作家自己最得意的故事中,叙述的法则往往就是精神与现实的错位,多半是冥顽不化的什么东西把人逼到了死角。大作家注定要完成探讨人生和命运的使命,调侃也好,悲悯也罢,其心中自有承载。
博尔赫斯是最具颠覆性的叙述者,对传说或者见诸记载的人物、事件进行“重述”是他驾轻就熟的惯用手法,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篡改和扭曲别人的故事”。当然,颠覆并不只是“重述”,博尔赫斯更有别的套路,比如《刀疤》中以人称转换颠倒英雄和叛徒的身份,比如《马可福音》中那个自由思想者竟撒播了造神之愿……这些反向逆求的手法不仅使作品平添了几分阅读趣味,更是把某些靳固不移的东西重新抖擞了一遍。颠覆,说到底是一种批判意图。在《死亡和指南针》中,博尔赫斯嘲弄世人迷恋规律的文化理念,探案者一味从犹太教的历史迷雾中去推究事物的因果关系,未曾料到凶手正是利用那些宗教传说固布疑云,而一切只是始于走错房间的偶然事件。
其实,历史未尝不是走错房间之后的将错就错,面对那些因果倒置的文化诠释,博尔赫斯含而不露的微笑中永远带着哲学的沉思。他用种种方式演绎事物的诸多可能性,以表现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和多灾多难,于是是空的多维关系和现实的多重构成进而抽绎出迷宫似的画卷。“迷宫”和“镜子”是博尔赫斯小说里经常用到的意象。那些接连分岔的路径和多重折射的镜像似乎能够让人联想到卡夫卡的无限之意,但这里完全没有那种难以忍受的延宕,倒是花样迭出的变数叫你应接不暇。
《小径交叉的花园》是博尔赫斯短篇小说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作家“四位一体”的艺术特色。所谓“四位”,即哲理、象征、虚幻或梦幻以及东方神秘气氛。这篇小说用侦探推理的悬疑手法叙述了一个间谍暗战的故事。博尔赫斯的真正意图是要表达他的哲理:人生就是迷宫,我们所选择的路不过是无限中的一种偶然。
我想,博尔赫斯大概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他怀疑时间,怀疑现实的权威性。在他看来,人生在世,犹如坠入迷宫,既看不清方向,又找不到出路。博尔赫斯早年也有过意气风发的阶段,他曾歌颂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诗篇《红色赞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受到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哲学思想的影响,再加上他本人的坎坷遭遇,拉丁美洲矛盾重重的严酷现实,他无所适从,只能发出悲观宿命的喟叹。
博尔赫斯在他的小说里,常常把迷宫作为人物活动和展示内心世界的重要舞台。《小径交叉的花园》也不例外。有着交叉小径的花园就是一座美丽的迷宫。在他的笔下,迷宫虽然名称相同,但形状各异,样式不一。在种种迷宫里面,人只能进不能出;只能在原地永无休止地打转,正应了佛家的那句禅语“苦海无边”。在博尔赫斯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座座神秘错乱的迷宫,人在世界上只能毫无意义地徘徊,想寻找出路而终不可得。在小径交叉的花园这样一座美丽而神秘的迷宫里,无论余淮、其曾祖父,还是艾伯特,都不能得到解脱。甚至那位爱尔兰人马登上尉也未必有好下场:他可能会因为抓获余淮而得到上司的嘉奖,也可能会因为英军炮兵阵地被德军轰炸而受到处罚。简而言之,只要坠入迷宫,那便永无出头之日。
令人惊讶的是,博学多识的波尔博尔赫斯,这位被誉为“为作家而写作的作家”,实在没有一点学究气。他不仅将艺术与哲理熔铸一体,也每每将不同体裁和叙述手法熔于一炉。在他眼里,小说压根就是一种没有文体界限的东西。在他创作起步的年代,新招迭出的乔伊斯和卡夫卡早已把人耍得一愣一愣,他倒是一眼看穿了人家的家数渊源,从而大模大样地绕过现代主义的大门走得更远。比起那些喧嚣玩世的现代派大师,博尔赫斯总是多了几分优雅与从容。读他的小说,有时恍惚觉出某些十九世纪作家的叙述口吻,如此娓娓而言的典雅之风,不禁让人往心里去追寻往昔的回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