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我的文档
下载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苏德战争印象_金立扬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苏德战争印象_金立扬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5|
上传日期: 17:52:3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9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苏德战争印象_金立扬
官方公共微信德军的闪电战是相当先进的战略战术思想,甚至从海湾战争中得以实践美军的空地一体理论也可以轻易找到闪电战的精邃.
但是它需要精确的情报做基础,果断正确地决断,良好的战前准备动员,有一定技术优势的武器装备,训练有素的部队,隐蔽的接近路线,充足的战略补给.上述的几点决定因素对于二战中后期的德国都已经不再具备.
第一次停顿勒闪电战的莫斯科会战正是因为希特勒对苏联的轻视,错误判断了两国的差距;德军参谋部对寒冷天气的判断不准,战争准备不足,过于轻敌,补给供应不及时;苏军近乎完美地战争动员,充足的战略资源供应两者的差距导致了闪电战的第一次失败。苏德战场,西线战场使得德军的精锐损失惨重,兵员质量下降的同时,武器的补充也明显不足,随着T-34坦克等盟军新式武器的出现技术优势也日渐抹平,更由于纳粹政策的不得人心,综合实力、情报差距的不断拉大,德军闪电战的失败也是已成定局的事情了。
其他***(共8个回答)
认识“闪击战”
导读:“闪击战”闻名于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军队使用这一战法,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席卷了大半个欧洲,却在苏联遭到了挫败。本文通过对西方两种不同观点的介绍,分析了“闪击战”的特点及影响其成败的种种外在因素。
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各种论述中,西方对于德军的“闪击战”有着完全不同的诠释:在英美研究者的观念中,“闪击战”是以装甲部队作为决定力量,在突破敌人战线后,不顾侧翼暴露的危险,向敌人深远后方作大胆快速突进的战术。这种快速突进将对敌方阵营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撼,从而导致整个战线的崩溃。他们认为,1940德军对法国的攻势就是这一战法的经典实践。然而德国人自己却认为,“闪击战”是以传统的“机动战”为蓝本,运用纵深包围手段达成“歼灭战”目的的战术。在他们看来,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的“巴巴罗沙”计划,才是“闪击战”真正的颠峰之作。
“锥子”和“锅子”
关于对苏作战的战役指导,希特勒在日所颁的“元首训令第21号”中明确指出:“德国国防军必须准备在对英战事结束之前,即以一次快速的远征将苏俄击败。”而其手段则为“装甲部队应果敢行动,以锥形突破向敌人深远后方突进,歼灭部署在俄国西部地区的俄陆军主力,阻止其有作战能力的部队撤至俄国纵深地区。”也就是说,在这个代号为“巴巴罗沙”的作战计划中,德军必须在苏联西部地区将俄军主力歼灭,否则苏军将退入广阔的后方地域。如果这样的话,拿破仑在1812年所面对的同样问题将出现在希特勒的面前!
在入侵苏联之前,德军的“闪击战”已经在西线屡次获得巨大成功。通过入侵波兰、法国等一系列战役,德军对快速部队的运用、陆空之间的协同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根据西线作战的经验,德国装甲部队在新的条令中,提出了装甲兵作战的标准形式:“明确地形成重点,尽可能在敌人预想不到的地方实施突破。和空军作紧密的协同。攻击时不要担心暴露侧翼。迂回并且包围敌人。”
最后一句话“迂回并且包围敌人”体现了德国人一贯的相关信息思想。苏德战争初期,德国人运用的是一种这样的战术:装甲兵团在敌人战线上突破,接着迅速向敌人战线后方作深远的突破,切断敌人的交通线,造成合围态势,然后由步兵扫荡陷入包围圈中的敌人。这被德国人称为“锥子和锅子”。在德文中,“锅子”一词就是“包围圈”的意思。
实行如此大规模的包围行动的先决条件是具备快速移动的突进双翼。也就是说,最好是使用两个装甲兵团来实施纵深突进任务。实战的经验证明,仅有单一轴线的装甲突击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赢得相当的空间,排除敌人的抵抗,但是却无法造成全歼的效果。
“锥子和锅子”战法,曾经使苏军在战争初期处在措手不及的被动挨打地位,整个战线被接二连三地扯碎。而德军则成功地实施了一连串大规模的包围歼灭战,诸如明斯克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战役等。这样的战果曾经让人不由地相信,德国人已经赢得了东线作战的胜利!
但是,随着战争的继续,“闪击战”的一些不可克服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苏联国土空间广阔,又缺乏完善的道路系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德军“闪击战”的发挥。另一方面,他们面对的苏联军人具有坚忍不拔的个性,在作战中的顽强程度远胜于德军在西线遇到的那些不堪一击的对手,这使得“闪击战”的效果大打折扣。最终,希特勒又重蹈了法国皇帝拿破仑当年的覆辙。
战后的争议
在战后关于“闪击战”的反思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装甲兵团是制胜的关键。但在装甲兵的运用上却存在争议。传统的一派认为,装甲兵团应向内回旋以形成双钳,切断敌人的补给线来完成合围,以达成围歼敌人的目的。另一派则认为,装甲部队应高速推进,长驱直入,以达到最大的深度。也就是说,在对苏作战中,德国的装甲兵团应径直向莫斯科方向冲去,不应浪费一分钟时间。
后者的主张被称作“经典闪击战”,它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他认为,正是由于正统派的主张得到了希特勒的支持,德军为满足“包围歼灭”的战术构想,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结果反而丧失了夺取主要战略目标的机会。那么,利德尔?哈特所说的“经典闪击战”是否真的会比传统的包围歼灭战更加有效呢?
德军在苏德战场上惟一可以算是“经典闪击战”的行动应该是德军名将曼施坦因指挥第55摩托化军的快速突击。当时,第55摩托化军向前疾进,不以包围敌人主力为目标,在开战后5天内前进了300公里,远远地领先于其他部队大约100到160公里。在西线战场上,这种深入敌后的突击足以造成敌人阵线的崩溃。但是苏军的抵抗却非常顽强,此时第55摩托化军已经无任何后续补给,德军不得不在步兵到达前暂停前进。战斗结束后,曼施坦因承认,在德国装甲部队如此快速地冲刺之后,苏军只是被迫向东撤退,虽然受到不小的损失,但是却未被歼灭。
西线战役时,当德军向敌人后方突进时,通常可使敌人发生精神性的崩溃,而苏联红军在战线受到突破或者后方交通线受到威胁时,几乎没有一点恐慌的现象出现,即使已经被包围,仍能坚持到底,不惜和阵地共存亡。在许多战斗中,被包围的红军不但未丧失他们的决心,相反还对德军钳形攻势的矛头实施反包围。德国纳粹党党报《国民观察者报》在社论中也不得不说:“苏联士兵视死如归的精神,胜过我们西方的敌人。”所谓“闪击战”打击的是敌人心理这一理论在东线战场上并未发生决定性的作用。
闪击战的不足
苏德战争期间,一个问题始终在困绕着德军:究竟要冲到什么地方,才会对苏联红军造成决定性的影响?以苏联的地理特性而言,莫斯科是德国人眼中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但这座城市远在内陆,绝对无法通过一两次攻势行动所能到达。苏联广阔的国土深远的纵深,是“闪击战”的一个重要敌人,德军强大的机械化部队的攻势常常因油料消耗殆尽而停止。
为了保持向前不断的冲劲,法西斯军队往往不惜用最后一滴油来追逐敌人,以至于停摆在路上不能活动。如果停在不适宜的地点,这将会招来反法西斯战士的致命打击。曼施坦因曾经说过:“只要我们的战斗群一停止,不久就要遭到敌人预备队由四面八方的反攻!”越向敌后深入,这种情形越可能发生!正是在这场时间与空间的较量中,号称无敌的德军日渐消耗,终于丧失了战争初期的进攻锐势,在莫斯科城下遭到了第一次失败。
对于后勤补给的高度依赖可以说是“闪击战”的另一个弱点。由于苏联境内的铁路规格和西欧完全不同,使得德军的补给不得不依赖摩托化运输。然而落后的道路系统却影响着摩托化运输的效果。另外,被高速推进的德军甩在身后的红军和活跃的游击队,不断袭击德军漫长的交通线。这更造成了德军后勤的极度吃紧!
1941年入侵苏联的德国陆军仍然是一支传统步兵师为主的军队,快速部队仅占全军的一小部分,两者在作战中的步调差异极大。在西欧有限的空间里,这并为对战争产生太大的影响。然而在东线,由于作战的区域过大,快速部队进展过速时,步兵被远远抛在后头,这个缺口越来越大,以至于必须先中止快速部队的前进来等待步兵的赶上。一路追赶着坦克的步兵疲于奔命,终成强***之末。因此,德军冰临莫斯科城下之时,就是“闪击战”在东线战场最终崩溃之日,那里也成了希特勒纳粹德国走向覆灭的转折点。
德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它们违背了任何一个企图侵略它国的侵略者所必须遵守的一条军事戒律:不要去肯嚼不动的东西。 开始的闪电战的成功也埋下了德国失败的种子.
希特勒没有为其将领们提供足够的兵力。他既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人员,也肯定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武器装备。这无疑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尤为明显的是,他没有为其空军提供足够的武器装备。德国空军在入侵俄国时,仅拥有3800架飞机,而它在入侵法国时出动了4200架飞机,这个数字对比是耐人寻味的。这些是苏联统计的数字,而本书所关心的是苏联的观点。西欧战场空域较小,事实证明4200架飞机绰绰有余,而3800架飞机对于广阔的苏联空域来说,自然就远远不够了。在1940年的战役中,德国空军在面积为19.38万平方公里的战场上空,其飞机密度为每51平方公里一架。在东部战线,战区面积为107.625万平方公里,飞机和面积之比为一架飞机比245平方公里。
坦克的情况也是如此,纳粹在1940年对法战役初期拥有2580辆坦克,大约每75平方公里一辆。相比之下,德国在苏联的坦克为3702辆,平均每291平方公里一辆坦克。
因此,德国能够战胜法国,显然是因为其国防军在战区内每平方公里上拥有的飞机和坦克数量分别为1941年它在进攻俄国时的五倍和四倍。在俄国,闪击战证明并不成功,因此,认为这两种现象之间有某种关联,并非没有道理。
如果我们再研究一下人力方面的问题,就会发现它与武器装备方面的情况没有太大的差异。纳粹军队在法国战役开始时拥有兵力280万人,在战区内每平方公里大约为14人。而在俄国战役中,每平方公里内的德军人数仅为4.5人(苏联的统计数字)。在“巴巴罗萨”战役中,德军地面部队兵力密度较低。因此,尽管众多的苏军在初期的一些战斗中被歼灭和被俘,但还是有许多人成功地逃脱了。德军进行“巴巴罗萨”战役的主要目的是企图在战役的最初几周内歼灭大部分红军,但它终未能得逞。纳粹军队缺乏人力和武器装备,无疑是这次战役遭到致命失败的首要原因。
德军飞机的短缺对其地面作战有何不利的影响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稍加深入地研究一下,这样做也许会失之过细。德国空军的活动是纳粹闪击战在波兰和法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德国空军有三项任务:夺取制空权,至少要从战役一开始就夺取局部空域的制空权;进行大范围的对敌遮断作战,以阻止或在某种程度上牵制敌军的行动,特别是敌军对作战地域的补给和增援;给地面部队以火力支援(实际上起一种类似机动炮的作用)。因为德国空军在波兰和法国有足够的、质量可靠的、维护良好的飞机,因而得以完成上述任务。而在苏联,虽然德国空军飞机的质量和维护状况跟在波兰和法国时一样,但苦于数量不足,而不能在漫长战线的每一公里内随时圆满完成任务。这样说并不是要否认德国空军从战役一开始就夺取了战略制空权这一事实。而是要说明,它未能将战略制空权有效地运用于每一战术地幅的上空。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之所以不断恶化,其原因就在于德国空军遭到了意料不到的重大损失。
希特勒若能以一般的方式发动战争,他是可以经受住这些损失的,但他以闪击战方式发动战争,这些损失就成为灾难性的了。事实上,希特勒的闪击战理论在某些方面很特殊。譬如,跟一般的人看法相反,希特勒从不希望将纳粹德国转入“总体战”经济体制,因为这样一来,人人事事都要服从于德国国防军的目标。当然,由于军事形势发展的需要,纳粹德国终将要转入“总体战”经济体制,但希特勒却尽其所能地推迟这一作法。这样,希特勒所奉行的就不是“大炮或黄油”政策,而是“大炮加黄油”政策。因为,按照他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熄灭平民百姓对战争的不满情绪,并赶走革命的幽灵。仅仅20年前,希特勒就亲眼见过这披坚执锐的可怕幽灵。
因此,德国的经济是建立在满足不超过一场闪击战的需要上的,也是建立在闪击战能取得圆满成功的希望上的。换句话说,希特勒的设想是,战争将会很快结束,坦克、大炮和飞机的损失将会极其轻微。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只要将非常少量的资源从民用转为军用即可满足需要,也就更有可能在取得军事上的胜利的同时,为平民百姓提供可供享用的“黄油”。
换句话说,闪击战的整个要点就是以极小的代价换取速胜的战果。因此,问题很明显,如果在战争爆发之前能够储备大量的武器装备,在战争爆发以后就无需大规模地将生产体制由平时转入战时。这样,大炮和黄油即可兼而有之,老百姓也能丰衣足食,心满意足,忠心耿耿。
如果武器装备的储备量能够正确计算出来的话,这种设想就是妙不可言的。在对法国和波兰的闪击战中,这一点得到了证明。但在东部战线的战役中武器装备却遭到了出乎意料的沉重损失,这使希特勒的如意算盘全盘落空。到1941年底,德国空军已损失2851架飞机。当然,纳粹飞机制造厂仍在继续生产作战飞机。但是,从1941年7月到12月这一期间只生产了2487架飞机。也就是说,纳粹飞机的生产速度太慢,新生产出来的飞机还不足以补充损失掉的飞机。这使得“巴巴罗萨”战役开始时本已很弱小的德国空军,实力有了很大的削弱。到战役进行到头六个月末时,德国空军的实力已下降到危险的程度。
这是关于飞机的情况,德军的坦克、大炮,尤其是汽车的情况也令人沮丧地相似。
妈啊,你的配置也太差了,肯定不行啊!!我以前的那个精英845,CPU塞2.4G,内存512玩一代都卡,显卡是128的呢
在游戏中按下~键(键盘左上,数字键1的左边),输入下面的字母回车即可开启秘籍:欺骗模式 ("Panzerklein")上帝模式 (0,1)胜利模式 (0)选关:...
《闪电战》好玩,,而且出了几个资料片
《闪电战》之雷霆万均比较好玩说巴顿将军的。
《闪电战》燃烧的地平线说隆美尔的
《闪电战》之绿色恶魔
《闪电战》之巴...
一。苏军在城内的顽强抵抗。两军相遇勇者胜,城内苏军以无比顽强的意志,顶住
了风头正盛的德军进攻,有时一座楼,一个厂房双方会反复争夺几十次。城内苏军拖住第六集...
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的通讯中心...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