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庙战斗遗址游记

游记【我们出发吧】北京老舍故居
老舍的北京足迹
1、小羊圈胡同5号院
日,老舍诞生在北京新街口南大街小羊圈胡同5号(现小杨家胡同8号)院内北房东间。老舍的童年就是在这个院落中度过的。这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老舍的一生有着血肉的联系,成为了老舍作品中最为生动鲜明的一部分。老舍在许多作品中都先后对它进行过描写,像《四世同堂》、《正红旗下》、《小人物自述》等作品中都有对这个小院和这条胡同以及周边环境的描写。“院子东西长,南北窄,地势很低,每逢下了大雨,院中便积满了水。”(《小人物自述》)“每逢伏天夜里下暴雨的时节,我们就都要坐到天明,以免屋顶忽然塌了下来,同归于尽。”(《宝地》)在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到老舍幼年时艰苦的生活环境。老舍把小羊圈胡同比喻成一个葫芦,“葫芦胸”是个圆圈,周围住了六七户人家,5号院就在“胸”的南头。
2、护国寺、积水潭
老舍的童年、青少年时期居住、生活和上学的区域内,护国寺和积水潭是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两个地方。护国寺一带的繁华景象在老舍作品中也常常见到,这里的茶馆、牌楼、车行、庙会都成为了老舍许多作品中的原型。老舍一生喜欢水,更喜欢描写水,积水潭就是老舍最喜欢去、描写也最多的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骆驼祥子》、《正红旗下》等作品中都对积水潭有过大量的描写。
老舍在刘寿绵的资助下,得以入私塾念书。1909年,老舍由私塾转入西直门内大街公立第二两等小学堂三年级。1912年又转入南草场公立第十三小学,读六年级。南草场第十三小学的旧址现在是西城区职工大学。1913年2月老舍考入公立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西城区祖家街),在那里读书半年后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
1913年夏,老舍考入了不收学费并提供膳宿、制服、书籍的著名的北京师范学校,在此苦读五年。该校先后有两个校址:先在西城丰盛胡同十三号,1913年夏至1915年3月,老舍在此上学;后在端王府夹道现西城育幼胡同三号,老舍于1915年3月在此上学至1918年6月毕业。老舍在北京师范学校学习、生活的五年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他的写作生涯奠定了基础。
、方家胡同小学
老舍在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于
被京师学务局委任为“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兼国民学校”(现东城区方家胡同小学)校长。现在学校的校名是胡?青题写的,原来的三间校长室现在剩下了两间,老舍就在这个“校长室”居住了两年。两年的校长生涯,使老舍先生对孩子们有了深厚的感情,先后为孩子们创作了《小坡的生日》、《青蛙骑手》、《宝船》等作品。时至今日,方家胡同的小学生们还在校歌中纪念着这位老校长。
、任劝学员时的住所
日老舍被提升为京师郊外北区劝学员后,从方家胡同小学搬到德胜门外关厢华严寺内郊外劝学员事务所。后来又移住西城翊教寺胡同的一家公寓里。在这一时期,由于生活条件的优越,老舍度过了一段消磨时光、自暴自弃的生活,得了一场大病。
老舍于1922年到西山卧佛寺休养了一段时间,当时住在东院禅房内。此间,他游览了香山、八大处一带的风光,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他曾以《大悲寺外》为题写过一篇短篇小说。
从卧佛寺回城后,老舍住到了京师学务局所属的儿童图书馆内,一边还帮助刘寿绵办贫儿学校。贫儿学校是刘家的西跨院,现在是西直门大街
号;儿童图书馆在马路对面,现在是西直门大街
、缸瓦市教堂
年夏,老舍在北京缸瓦市基督教堂加入基督教,担任教堂内“西北城地方服务团附设铭贤高等小学及国民学校”的教务主任,住在教堂跨院内。在教堂牧师宝乐山先生主持的英文夜校补习英文,还结识了许地山先生并成为了好友。这为他今后到英国讲学和走上写作生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缸瓦市教堂,老舍还担任了主日学总干事,提出了改良“主日学”,主张给儿童讲科学知识,让儿童手脑并用,不搞赎罪祷告,不背育圣经,不搞信仰早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
、北京教育会
年秋老舍到天津南开中学任国文教员,1923
月由南开回京,任北京教育会文书,住在教育会会址北长街雷神庙(现西城北长街小学)的北配房。这一时期,他还在京师公立第一中学校二年级兼课,在灯市口公理会基督教堂附设北京地方服务团(现北京二十五中校园内)当干事。
、西城烟筒胡同六号
月老舍由英回国后先在上海郑振铎家停留,写完了《小坡的生日》。4月回到北平,住在好友白涤洲家里,西城烟筒胡同六号(现九号)。这里也是老舍和胡?青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老舍母亲的住地
老舍到英国教学期间,他的母亲居住在前桃园二十五号(现十***),一直到
年。老舍回国后常到这里看望母亲。老舍到齐鲁大学任教之后,为母亲买下了葡萄院二号的房子,让劳累一生的母亲在这里安享晚年。
、丹柿小院
年初,老舍由美国归国。一家人团聚后,老舍想购置一个安静的小院,好便于自己写作。4月份,老舍购置了东城区?兹府丰盛胡同
号(现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号)的一所普通院落,一家人在此定居。老舍在这个小院中生活了16年,写下了建国后的所有作品。这个小院门开在东南角,一进门是个小小的天井,南侧两间平房,西面和北面各有一道二门通向两个院子。正面的院子是院落的主体,院子里有两棵?子树是老舍夫妇刚搬进来的时候种的,每到秋天红红的?子缀满枝头,胡?青因此将这个院子命名为“丹?小院”。院子正面三间正房是客厅,西耳房是老舍的书房兼卧室。东面三间房是厨房和餐厅,西面三间房是三个女儿的卧室。南面的院子比较小,是老舍儿子舒乙的住房。在这个普通的院落里,老舍写下了许多为人民所传诵和喜爱的作品,接待了许多他的朋友们。现在,这个院子成为了老舍纪念馆,向大家展示着这位人民艺术家的一生。
、北京文联
日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简称“北京文联”)成立,老舍就任主席,连选连任了十六年,直至他去世。北京文联先后有两个办公的地方。一处是东城王府井大街南口霞公府街十五号,老舍办公的房间在一层右侧房间内,1956
年北京文联搬走后他才离开这里。另一处是西长安街七号大院,老舍在这里办公一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
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大楼(现中华书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也是老舍先生常常工作的地方。
、下乡的住处
年初全国文联和各协会整风开始后,老舍于5月到密云城关公社满蒙杂居的檀营村大队体验生活,在社员王静之家住了三个月。王静之家五间大北房中最西边的一间就是老舍当年居住的地方。通过三个月的考查,老舍高兴地发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年下半年,文艺界再次受到严厉批评进行整风后,老舍于10月中旬再次去农村体验生活,到北京海淀区四季青公社门头村大队,住在村卫生院的一间小西屋内。门头村在香山脚下,从前是旗兵的营房,老舍在这里搜集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参加当时的“四清”运动。
年春老舍到京郊顺义县木林公社陈各庄大队体验生活,住在陈福元家。他在这里参加劳动,观察科学种田和养猪,写出快板《陈各庄上养猪多,这是他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作品。
早晨,老舍独自从家中走出,在北京城西北角外的太平湖(已被填平,现在是西直门地铁车辆段的停车场)湖畔度过一生的最后一天,留下了人生的最后足迹。
09-23 16:31游记【我们出发吧】北京老舍故居
老舍的北京足迹
1、小羊圈胡同5号院
日,老舍诞生在北京新街口南大街小羊圈胡同5号(现小杨家胡同8号)院内北房东间。老舍的童年就是在这个院落中度过的。这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老舍的一生有着血肉的联系,成为了老舍作品中最为生动鲜明的一部分。老舍在许多作品中都先后对它进行过描写,像《四世同堂》、《正红旗下》、《小人物自述》等作品中都有对这个小院和这条胡同以及周边环境的描写。“院子东西长,南北窄,地势很低,每逢下了大雨,院中便积满了水。”(《小人物自述》)“每逢伏天夜里下暴雨的时节,我们就都要坐到天明,以免屋顶忽然塌了下来,同归于尽。”(《宝地》)在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到老舍幼年时艰苦的生活环境。老舍把小羊圈胡同比喻成一个葫芦,“葫芦胸”是个圆圈,周围住了六七户人家,5号院就在“胸”的南头。
2、护国寺、积水潭
老舍的童年、青少年时期居住、生活和上学的区域内,护国寺和积水潭是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两个地方。护国寺一带的繁华景象在老舍作品中也常常见到,这里的茶馆、牌楼、车行、庙会都成为了老舍许多作品中的原型。老舍一生喜欢水,更喜欢描写水,积水潭就是老舍最喜欢去、描写也最多的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骆驼祥子》、《正红旗下》等作品中都对积水潭有过大量的描写。
老舍在刘寿绵的资助下,得以入私塾念书。1909年,老舍由私塾转入西直门内大街公立第二两等小学堂三年级。1912年又转入南草场公立第十三小学,读六年级。南草场第十三小学的旧址现在是西城区职工大学。1913年2月老舍考入公立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西城区祖家街),在那里读书半年后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
1913年夏,老舍考入了不收学费并提供膳宿、制服、书籍的著名的北京师范学校,在此苦读五年。该校先后有两个校址:先在西城丰盛胡同十三号,1913年夏至1915年3月,老舍在此上学;后在端王府夹道现西城育幼胡同三号,老舍于1915年3月在此上学至1918年6月毕业。老舍在北京师范学校学习、生活的五年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他的写作生涯奠定了基础。
、方家胡同小学
老舍在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于
被京师学务局委任为“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兼国民学校”(现东城区方家胡同小学)校长。现在学校的校名是胡?青题写的,原来的三间校长室现在剩下了两间,老舍就在这个“校长室”居住了两年。两年的校长生涯,使老舍先生对孩子们有了深厚的感情,先后为孩子们创作了《小坡的生日》、《青蛙骑手》、《宝船》等作品。时至今日,方家胡同的小学生们还在校歌中纪念着这位老校长。
、任劝学员时的住所
日老舍被提升为京师郊外北区劝学员后,从方家胡同小学搬到德胜门外关厢华严寺内郊外劝学员事务所。后来又移住西城翊教寺胡同的一家公寓里。在这一时期,由于生活条件的优越,老舍度过了一段消磨时光、自暴自弃的生活,得了一场大病。
老舍于1922年到西山卧佛寺休养了一段时间,当时住在东院禅房内。此间,他游览了香山、八大处一带的风光,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他曾以《大悲寺外》为题写过一篇短篇小说。
从卧佛寺回城后,老舍住到了京师学务局所属的儿童图书馆内,一边还帮助刘寿绵办贫儿学校。贫儿学校是刘家的西跨院,现在是西直门大街
号;儿童图书馆在马路对面,现在是西直门大街
、缸瓦市教堂
年夏,老舍在北京缸瓦市基督教堂加入基督教,担任教堂内“西北城地方服务团附设铭贤高等小学及国民学校”的教务主任,住在教堂跨院内。在教堂牧师宝乐山先生主持的英文夜校补习英文,还结识了许地山先生并成为了好友。这为他今后到英国讲学和走上写作生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缸瓦市教堂,老舍还担任了主日学总干事,提出了改良“主日学”,主张给儿童讲科学知识,让儿童手脑并用,不搞赎罪祷告,不背育圣经,不搞信仰早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
、北京教育会
年秋老舍到天津南开中学任国文教员,1923
月由南开回京,任北京教育会文书,住在教育会会址北长街雷神庙(现西城北长街小学)的北配房。这一时期,他还在京师公立第一中学校二年级兼课,在灯市口公理会基督教堂附设北京地方服务团(现北京二十五中校园内)当干事。
、西城烟筒胡同六号
月老舍由英回国后先在上海郑振铎家停留,写完了《小坡的生日》。4月回到北平,住在好友白涤洲家里,西城烟筒胡同六号(现九号)。这里也是老舍和胡?青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老舍母亲的住地
老舍到英国教学期间,他的母亲居住在前桃园二十五号(现十***),一直到
年。老舍回国后常到这里看望母亲。老舍到齐鲁大学任教之后,为母亲买下了葡萄院二号的房子,让劳累一生的母亲在这里安享晚年。
、丹柿小院
年初,老舍由美国归国。一家人团聚后,老舍想购置一个安静的小院,好便于自己写作。4月份,老舍购置了东城区?兹府丰盛胡同
号(现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号)的一所普通院落,一家人在此定居。老舍在这个小院中生活了16年,写下了建国后的所有作品。这个小院门开在东南角,一进门是个小小的天井,南侧两间平房,西面和北面各有一道二门通向两个院子。正面的院子是院落的主体,院子里有两棵?子树是老舍夫妇刚搬进来的时候种的,每到秋天红红的?子缀满枝头,胡?青因此将这个院子命名为“丹?小院”。院子正面三间正房是客厅,西耳房是老舍的书房兼卧室。东面三间房是厨房和餐厅,西面三间房是三个女儿的卧室。南面的院子比较小,是老舍儿子舒乙的住房。在这个普通的院落里,老舍写下了许多为人民所传诵和喜爱的作品,接待了许多他的朋友们。现在,这个院子成为了老舍纪念馆,向大家展示着这位人民艺术家的一生。
、北京文联
日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简称“北京文联”)成立,老舍就任主席,连选连任了十六年,直至他去世。北京文联先后有两个办公的地方。一处是东城王府井大街南口霞公府街十五号,老舍办公的房间在一层右侧房间内,1956
年北京文联搬走后他才离开这里。另一处是西长安街七号大院,老舍在这里办公一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
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大楼(现中华书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也是老舍先生常常工作的地方。
、下乡的住处
年初全国文联和各协会整风开始后,老舍于5月到密云城关公社满蒙杂居的檀营村大队体验生活,在社员王静之家住了三个月。王静之家五间大北房中最西边的一间就是老舍当年居住的地方。通过三个月的考查,老舍高兴地发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年下半年,文艺界再次受到严厉批评进行整风后,老舍于10月中旬再次去农村体验生活,到北京海淀区四季青公社门头村大队,住在村卫生院的一间小西屋内。门头村在香山脚下,从前是旗兵的营房,老舍在这里搜集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参加当时的“四清”运动。
年春老舍到京郊顺义县木林公社陈各庄大队体验生活,住在陈福元家。他在这里参加劳动,观察科学种田和养猪,写出快板《陈各庄上养猪多,这是他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作品。
早晨,老舍独自从家中走出,在北京城西北角外的太平湖(已被填平,现在是西直门地铁车辆段的停车场)湖畔度过一生的最后一天,留下了人生的最后足迹。
09-23 16:31太白山南北穿越(神奇的太白花草持续添加中)
40645人关注
时间:日-14日
人员:南山菠菜,白云,天,杰米
线路:猪娃子沟-老庙子-将军祠—莲花石—万仙阵-雷公庙—跑马梁—二爷海山梁—大爷海—拔仙台—大文公庙—放羊寺—明星寺—平安寺—南塬村
筹措了一年多的太白山北麓穿越走完后,一直计划着从泥峪上太白山,在太阳风前辈的帮助下地图等资料也相继到位,但受近日坛子“毒贴”的影响,即兴变成了南北穿越,从想法到现实不足半月。从08年8月8日第一次走进太白山到这次,数次的亲密接触,不同的角度,相同的感震。不同的季节,相同的美丽。发现已经至爱上了这座美丽神奇的大山,千言万语化成拔仙台上的一句宣传语:保护太白山,珍爱太白山!
穿越历程篇:
DAY.1(宝鸡-太白县城-黄柏塬-核桃坪-老县城)
此段路程已经走过,一心到达山脚下是此段的动力
7月11日:临行前两日通知南山菠菜大姐才知道还有宝鸡户外重量级大姐-白云同行。10点天兄弟开车相继接上三人从宝鸡直扑太白县城,在太白的同学盛情款待。酒足饭饱后接上太白的勇者大哥,一起驱车深入70KM开外的黄柏塬。黄柏塬到核桃坪不足10分钟的车程处出现山体大面积滑坡,道路阻断,勇者大哥开车返回,16:30四人徒步开始,令人崩溃的18KM水泥路,由于中间还有一段山体滑坡,在辗转租用当地山民机动三轮车和摩托车,徒步+车载混合接力后,19:10分终于来到水泥路尽头。核桃坪-老县城不到一个小时的徒步,20:06到达引湑济黑拱桥处。夜宿老县城村村长张金彦家。
首先以一张核桃坪路边的野百合花开始这次的山花之旅,这个季节正是太白山山花烂漫的时节,整座大山成了花的海洋,绿的世界。DAY.2(老县城-猪娃子沟-老庙子)
猪娃子沟第一次行走,新鲜是动力所在
7月12日:昨夜零星的小雨使得今天的天不是很晴朗,6起床吃饭,张金彦开车送我们来到猪娃子沟口,8:00整开始沿着漫过水的路左侧朔溪而上,猪娃子沟并没有看到猪娃,倒是满谷的灰绒麝凤蝶翩翩起舞,双宿双栖。一路引得我们不停驻足。我们决定给这条沟起名-蝴蝶谷,河道里不时出现小野羊的骸骨,不下5具。一路反复过河沿着高山箭竹林向西北方向行进,上到一个平台垭口后继续穿茂密的箭竹林,随着海拔的提升,然后再走全是原始落叶松(海拔2800)的林子一直上到梁上。经过一片美丽的高山草甸继续向西在林中穿行,9个小时的跋涉于16:50到达满是垃圾的传统营地老庙子。(海拔3000)
猪娃子沟的花花草草
无距耧斗菜,唐松草和蒲儿根
老鹳草和灰绒麝凤蝶
白云姐POSS:我爱这里
原始落叶松林 美丽的高山草甸:白色的蝎子七和紫色的马先蒿把草甸妆扮的绚丽多姿,躺在这里看云卷云舒,听松涛阵阵,一股股幽幽的马先蒿芳香使你暂忘尘世,流连忘返! 老庙子的遐想
老庙子也称老子庙,海拔3059米,老子庙就是一处三面透风的木板房,孤零零地处在草甸上,远处山坡上松林茂盛,望不到头,不远处小河从草间静静地流过。是传统的营地,老庙子主台上原本供有老子的塑像,现在已经悉被破坏,成了驴友的厨事操作台。
老庙段触摸太白梁的惊喜
老庙段触摸太白梁的惊喜
老庙营地唯美刷牙照 DAY.3(老庙子-将军祠-莲花石-万仙阵-雷神庙-大爷海-拔仙台)
跑马梁上的风起云涌和若嵌宝石的草甸,仙台风云都是今天的强劲动力,集大美天成的一日
7月13日,7:30拔营向拔仙台进发,清早的天空碧蓝如洗,走在山脊的松林中很是惬意。晨曦透过树枝把斑驳的阳光散在五彩斑斓的草地上。幽静的山林中只有小鸟的啾唧声,松林中间或的小草甸处,远处的太白梁风起云涌。菠菜姐的创作激情被空前的激发,90分钟7KM的路,时间大多在林子里摆POSS拍照,9:00到达摇摇欲坠的将军祠。 将军祠海拔3300米,望文生义,会不会是汉大将韩信庙?
祠坐北朝南,原有两间,一间早年倒塌,现存一间在地震期间受损严重,四面墙体几乎全部被破坏,东山墙由木架支撑,濒临倒塌。建筑面阔三间7.5米、进深五架6.2米。抬梁式,硬山顶,构造简单,房顶木板铺成,挑檐,下有云头木雕,有斗拱,为简单龙头形。西房有造像台,上置众多陶质造像。祠内现存有木匾、铁罄、铁钟、陶造像、陶虎、皮鼓等30余件。
  陶造像均为夹砂黑陶质,高0.44∽0.72米,形象大多为道士、道姑等,少数为文官,有的头戴礼冠,可见发髻,身着长袍,腰系宽带,手中执有神器、笏板等物。陶虎位于造像台东端,夹砂黑陶制成,残长0.66米、宽0.16米、高0.26米,伏卧状,身首分离,头部断为上下两部,身体断为前后两段,脸部表情凶恶,线条清晰,身体力度感强,轮廓分明,全身塑造简洁明快。铁罄共有残块两件,一件上存有“光绪十二年六月吉日”年款,另一件上存有“杨邹氏”等女性名字及“王大贵”等男性名字(陕西省文物局)
将军祠内民国三十四年的匾:志同善果
将军祠-莲花石
9:20离开将军祠,1个小时6KM的路程,太白山的大气磅礴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大气磅礴的横梁 太白山敞开宽广的胸怀(虚怀若谷)
风云变幻莲花石-万仙阵-雷神庙
4KM路程1个小时,10:40-11:40
雷神庙-跑马梁-大爷海
22KM3个小时的路程,12点整离开雷神庙,14:30饥肠辘辘加上雾锁拔仙台,在二爷海的山梁上就地埋锅造饭,加之风寒感冒,暂搁拔仙台上行计划,15:00投宿大爷海接待站,埋头休息,头疼难忍。菠菜大姐和天兄弟状态依然,上拔仙台创作。其间冰雹阵阵,浓雾时隐时现。18:30菠菜,天返回后浓雾稍收,忍头疼上拔仙台了却心愿,形至半坡,浓雾弥漫,独自一人立于拔仙绝顶时,浓雾被撕开一道,台下群峰突显,观后拍照毕重被浓雾遮罩。二爷海三爷海,也是昙花一现后掩于浓雾。太白感我诚,为我开天关。最后在大雾中经千年冰洞于20点许下至接待站小红屋。众姐弟已在留饭等我归,看着渐临的夜幕和屋外的浓雾并几欲上台找我。
风云变幻跑马梁
受不了诱惑,你方登罢我方登
雾锁明珠 云掩仙台
太白感我诚,为我开天关
我来和我走的时候都是浓雾遮掩,只在我到的时候轻轻掀起了一角。(图三和图四中三爷海照片相差3分钟拍摄)
太白感我诚,为我开天关
DAY4 (拔仙台-大爷海-大文公-放羊寺-明星寺-平安寺-南塬村)
惦念的是拔仙台的日出和平安寺记忆中的那一抹紫红
辗转一夜难眠,夜半起来上厕所,只见夏夜的繁星点点,北斗高悬。厕所西面远方的山下灯火璀璨。凌晨4时许同屋的眉县10余村民已经在黑暗中悉悉索索穿衣欲上拔仙台观日出,我们也紧随其后,出得小屋,启明星高挂在仙台之上,山坡上已是灯光点点,5:30到达拔仙台极顶,东方乌云密布,太阳丝毫没有出来的痕迹,满是希望的人们相继失望下撤,只剩我一个人在爬高爬低拍个不停。6点整,终于一轮红日从云层中蓬勃而出。整个仙台和走不远的人们都沐浴在温暖的桔色阳光中,欢呼雀跃声响彻了山脊。接着是按常规线路的转山,二爷海,三爷海山梁,6:50返回大爷海。吃早饭8:20离开大爷海,1个小时7KM到大文公庙,一路上北京20多人的大团,据说农历6.1庙会,大队的老人信仰团重装向大爷海方向开拔。虔诚的信仰是最大的动力。 信仰的力量
文公庙──自拔往西北,翻过黑虎峡和十二重楼山,便至文公庙,海拔高度3495米,三间石块堆砌的石窑,供奉着唐代韩愈。 大文公-明星寺
9:20-11:30,2小时10分钟10KM的行程。09年走过这里的时候被大雪覆盖,这次有幸一睹芳容。随着海拔的下降,这里的植被丰茂了许多,给迷雾姐带回了许多花草。 脚下眼前两不误,只恨分身乏无术
美丽的海豚山,白云大姐的钟爱
远近结合,劳逸眼球。
上次这里都是雪,这次多照了一些放羊寺──海拔3100米,属秦岭期夷平阶地地区,现存寺庙遗址,文物有一明朝石刻羊,高0.5米,宽0.13米,长0.8米,雕刻流畅,栩栩如生;传说当年遇难,两只羊救了他,称帝之后,在太白山建此庙宇。(百度)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太白山景区就有许多这样的,但比起原始的没有人工雕砌的还是差很多
一些景区叫做森林氧吧,空气有的时候真的是甜丝丝的,在洛阳的南部山区有一片这样子的
一些景区叫做森林氧吧,空气有的时候真的是甜丝丝的,在洛阳的南部山区有一片这样子的
走在这样的原始落叶松林里感觉超爽!
给楼主添一张野生太白芍药
昨天下午见到“花痴”杰米大帅哥了,顶顶顶.............
兄弟这帖子才看到,多添加些秦岭花草,让大家都秦岭花草多些了解。
老庙子的垃圾呈遍地开花状,由庙向周围扩散,整个开阔的地方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垃圾触目惊心。还有好多刚刚开封的装备包装,简单看了一下还有浙江一个超市的包装袋,这样搞下去肯定会被当地人叫停,我们这边许多地方山民已经阻止旅游进山,旨在保护水源。
老庙子的垃圾比以往更多了
太白山每年每季每时每刻都有不重复的美景,欢迎再来常来太白山
在你这里补上了遗憾,我们7月23日至25日在重重雾锁和细雨朦朦里南南穿越,没有看到晴天,没有看到远山,没有 ...
在你这里补上了遗憾,我们7月23日至25日在重重雾锁和细雨朦朦里南南穿越,没有看到晴天,没有看到远山,没有看到雄壮的太白。。。
在这里认识了我拍到的不知名的小花,看到了只是想像中的太白,谢谢你!
花草和昆虫爱好者,握手,我是山东的。
我每天看贴无数,基本上不回贴.后来发现这样很傻,很多比我注册晚的人分数都比我多,于是我就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贴就复制粘贴一次.帮LZ把贴子顶上去,顺便挣点分!----1分有了
张金彦村长***多少啊
感谢好友支持!
支持!!!!!!!!!!111
最近有太白山南北活动
啥时候会去?求携带
来自iPhone客户端
呵呵!马上去
草又疯涨了!!!马上去!!
支持!!!!!!!!!!111
啥时候会去?求携带
草又疯涨了!!!马上去!!
下次回来提前喊一声,一起太白山!
这月28号回,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
阿狸妹夫?
弟弟,又跟着你姐姐上太白山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