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连环马中的连环马是谁发明的

帮你读懂《水浒传》&&&连环马大败梁山泊的隐秘
(三)连环马大败梁山泊的隐秘。
高唐州一役死了高廉,高俅上报徽宗,官府派出呼延灼领兵征讨梁山泊。作者用播报新闻的方式记述了京城里发生的故事过程,暗中的文章需要读者自己结合前后文去揣摩。
呼延灼征讨梁山泊,前后三场大战,连环马参与了后两场大战,结果完全不同。这不同的结果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连环马大败梁山泊。
先前一阵,连环马把梁山泊打的大败亏输,可以说是“连环马大败梁山泊”;后一阵,却被梁山泊打的大败亏输,只有呼延灼一人一骑逃走,可以说是“连环马大败梁山泊”。
本人抓住机会耍个文字游戏,并非是要卖弄什么,而是要提醒看官,多要留意,水浒传作者也用这种手法蒙蔽读者的双眼。
由于梁山泊“请”来了金***将徐宁,“找到了”对付连环马的制胜方法,连环马出战的后一阵被梁山泊打的大败,但是战斗后期的文字仔细读来却发现暗藏重大玄机:
【那挠钩手军士,一齐搭住,芦苇中只顾缚人。……带甲军士,都被生擒上山。……五千步军,被三面围得紧急,有望中军躲的,都被钩镰***拖翻捉了。……望水边逃命的,尽被水军头领围里上船去,拽过滩头,拘捉上山。……先前被拿去的马疋,并捉去军士,尽行复夺回寨。……把呼延灼寨栅,尽数拆来,水边泊内,搭盖小寨。】
怎么这些文字的描写看上去……这场战斗没杀人啊?呼延灼怎么就是个运输大队长一样?打败了,他自己一个人跑了,别的连人带东西都留给梁山了,这是什么鬼?
是作者忘记写进去一些厮杀惨烈的词句?那就又归咎于作者的疏漏了。如果作者是有意这样写的呢?这个可能性要考虑。
连环马出战的前一阵和后一阵看上去自相矛盾,前一阵是打败了梁山泊,搞的宋江焦头烂额,这是一场真实的战斗;后一阵像是故意打败仗,把队伍整个送上了梁山,怎么解释这个矛盾表现呢?
本人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呼延灼来梁山泊,明着是征讨梁山泊,这是假象,暗中另有三个使命,才是真实。首先是朝廷交给的任务,给梁山泊送人送装备,这是公事,连环马出战的后一阵是呼延灼和梁山双方协调好的一出戏,官兵上下、对阵双方都各自交代好了,不是真打,是两军会师,----只能这样解释连环马后一阵的表现了,这样,我们同时也能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梁山泊其实是一支编外官军;呼延灼来梁山,另外还有两个秘密使命,是高俅私下交代给呼延灼的,一是阵前给宋江个人找麻烦,开始要报复宋江火并高廉的私仇,这就是连环马第一阵打败宋江的原因,二是呼延灼(要去青州,搜罗高俅系在青州一带各山上的伪强盗们都上梁山泊,并)在青州寻机干掉慕容知府,因为慕容知府是宋江和上线的重要联络人,干掉慕容知府也是高俅报复宋江的连环计划的其中一步。
这三个使命,从书中是找不到明确的文字说明的,是根据前后文的情节以及呼延灼和宋江等各方的表现分析出来的。
我们通常看到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悬疑文学作品,基本上作者总要在自己认为恰当的时候把整个故事的各个隐秘都给读者交代地清清楚楚。但是水浒传的作者不是这样的,水浒传的作者参照日常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各种现象,比如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比如密室阴谋的不可考证性,比如文字流水账的局限性(总得挑选节点来记述,不可能真的像流水一样不中断),比如谎言、伪装……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也运用这些现象来组织故事情节的演绎,目的当然不是彻底隐藏故事的真相,而是给读者揭示真相制造一些障碍。作者的写作手法,体现了他对这个世界上发生的阴谋现象的认识:轻信言论为真实的人容易被谎言欺骗,轻信行动为真实的人容易被伪装欺骗,言和行都不是做判断、做结论的绝对依据。三国演义中有一首诗说的好,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做判断的核心因素究竟是什么?我对水浒传的阅读总结是,我认为作者是想通过水浒传表达了这个一个观点,对待复杂事件、复杂人物只有很无奈的一条:通盘验证,即没有核心因素,只有实践检验才最可靠、只有事后诸葛亮才最可靠,这是我们考察事件、人物的最后一个方法,如果这个方法还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那就没有办法了。所谓“最可靠”,也并不是绝对可靠。
我们通过读水浒传,发现作者给我们解读水浒传的机会是“通盘考察”,如果我们还是按照往常读书的时候相信人物的言行、相信作者的旁白这些经验来解读水浒传,会发现这些全都是靠不住的。如果我们要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会发现情况更悲观,那我们怎么办?我对阅读水浒传的总结,我认为作者是想通过水浒传表达这样一个观点:我们一定要具备最后一条能力,就是“通盘考察”的能力,古人有个说法“盖棺定论”也是这个意思。
难道说我们的判断力就真的这么可怜吗?首先,***是肯定的,其次,我们还是有希望的。
如何对待生活中出现的谎言和伪装?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我们需要留意一个人是否撒谎、是否伪装自己?如果有,我们需要警惕他;二、什么样的人容易撒谎、伪装,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
我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段看上去并不那么靠谱、好像也没有什么具体用处的罗哩罗嗦的话?并不是因为我想说出什么真理,而是我觉得作者在这些问题上有自己的看法想通过水浒传这部书表达出来,本人水平有限只能想到这些内容。有兴趣的看官自己总结吧。
关于呼延灼一行找宋江个人的麻烦的事,暂不多谈,出示一个细节作为佐证:
【宋江道:“某等众人无处容身,暂占水泊,权时避难,造恶甚多。今者朝廷差遣将军前来收捕。本合延颈就缚。但恐不能存命,因此负罪交锋,误犯虎威。敢乞恕罪!”彭?答道:“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倘蒙存留微命,当以捐躯保奏。”】
彭?被捉上梁山,宋江见了彭?说:“我们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朝廷来收捕,依法度我们该束手就擒、引颈就戮,但是我们怕死、不想死,才负罪作战,将军不要怪罪我们,我们的做法都是人之常情是不是?您可一定要体谅啊。”彭?对宋江说,“您表面是菩萨内里是恶魔,您做的那些个事儿江湖上谁不知道?今日一见果然巧舌如簧、口吐莲花,把自个儿打扮的乖巧、秀美好似一朵小花似的……,关键是我体谅您管什么用?得朝廷体谅才行啊,您放我回去,我回去朝廷把您的意思汇报一下?”
看官当然对我的这番翻译不以为然,暂时放过不提,且说彭?被捉却说要回去保奏,大出宋江意外,宋江的意思,我和你沟通是为了和你拉关系,和你拉关系是为了和你以后好好共事,你回去保奏?你在徽宗面前算老几?你保奏地着吗?哦,你想说你去高俅那里保奏我?高俅就那么听你的?宋江明白了,彭?这是装糊涂,乱答话,其实是表示没兴趣和宋江好好共事。
【宋江当日就将天目将彭?使人送上大寨,交与晁天王相见,留在寨里。】
彭?在宋江面前,一个挖苦、两个讽刺、三个乱答话,不肯入伙,见到晁盖就入伙了?彭?他们一伙人上山(包括后来的青州大队)就是来给宋江找别扭的。
这段文字多说了一点,加了点翻译内容,看官可能一时不能接受,这得有待逐步揭示水浒传的具体写作特点之后才能说得清楚,本人先在这里把作者的一个写作手法展示一下给看官留点印象。简单说这里的重点在于,彭?在宋江面前装糊涂、乱答话、不肯入伙,见到了晁盖就入伙了,这是故意给宋江摆难看。
连环马水泊会师,是双方合演的一出戏,充分说明整个梁山都和官府有关系,单只是呼延灼等几个将军是无法操作好这件事的(或者说没必要用这样的方式表演一场反水),后来又发生了类似的关胜征讨梁山泊的故事,也基本是这个结局,不过在文字描述上没有连环马会师这次写的这么明显。发现了这类的隐藏情节,我们可以做出一个重要的判断:梁山是一支编外官兵。梁山头领也许大部分都是官府出于阴谋派上梁山的,当然也不乏被逼上的梁山的,派你不去,就逼你去。
连环马会师之后,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是一次高俅系各山头的伪强盗们乱哄哄闹上梁山的大戏,这是后话,不过这里还需要要点出一个和前文相照应的话题:宋江是如何看待这次连环马会师和众虎归山的?【且说宋江见山寨又添了许多人马,如何不喜。】这一句可以解读为宋江很高兴,也可以解读为:宋江见山寨添了许多人马,为什么不高兴呢?点出这一句的奥妙,配合大家理解彭?(随后还有呼延灼、鲁智深等很多人)为难宋江的情节。
挖出风雪山神庙、江州题反诗、连环马梁山泊大会师的隐秘情节,使我们明确了梁山泊形成规模的真正原因,官府的意图是导演一场假造反。水泊梁山是一支编外官兵。
最后交代一句:这场假造反从一开始就是脱轨的,比如,以林冲为代表的人物抵制任务,以王伦为代表的人物想摆脱任务,以晁盖、宋江为代表的人物是真的要造朝廷的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地方网群:
当前位置:&&&&&&
《水浒传》中的“大破连环马”真存在吗
发布日期:日&&&文章来源:家国网&&&作者:云淡风轻
【字体大小:
  “大破连环马”出自《水浒传》第55至57回。后来读书知道,这种神奇战法并非小说家凭空捏造,乃是由金人“拐子马”演化而来;《宋史》及岳珂《金佗粹编》对此都有记述。
(象棋中的)连环马
  小时候,我拥有的最得意小人书之一,是《水浒》题材的《大破连环马》。“大破连环马”出自《水浒传》第55至57回。后来读书知道,这种神奇战法并非小说家凭空捏造,乃是由金人“拐子马”演化而来;《宋史》及岳珂《金佗粹编》对此都有记述。
  据说“拐子马”又号“铁浮屠”,规模也是三千人,同样是把马连在一起,只是没有三十匹那么夸张——乃是三骑一组,用皮绳相连。至于人马皆披重铠,则与小说描写相同。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骑兵一旦出动,犹如一道移动的铁墙,又像冲入步兵群中的坦克,难怪宋人惊呼:“铁浮屠” ( 意为“铁塔军”) 来了!
  然而拐子马在顺昌战役中遇上了克星!南宋大将刘锜是有名的抗金将领,他命士兵以长***、短斧相结合,冲入敌阵后,先用长***挑去敌人的“兜牟” ( 头盔 ) ,持斧者跟进猛砍对方的手臂、马腿,甚至近距离“以手捽扯”。砍翻一马,其他两马也便失去战斗力,金人拐子马顿失威风!
  几百年来,人们读历史、看小说,对此津津乐道,谁也不曾提出过质疑。不料到了清代,那个好虚荣、爱显摆、自诩“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突然提出疑问来。他说:北人作战善用骑兵,是取其“控纵便捷”,怎能把三匹马拴在一块呢?马的力量参差有别,这个进、那个退,怎么控制?三名骑士,这个勇、那个怯,听谁的?勇猛的必为怯懦的所连累,这个道理这么简单,为什么大家都信以为真了呢?
  想想,乾隆说得确实有理。当代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写《岳飞传》,附了一篇《有关“拐子马”的诸问题的考释》,对“拐子马神话”的产生作了十分详尽的考证。结论是:金人军队编制中确有“拐子马”之称,但那不过是对两翼骑兵的称谓。也有“铁浮屠”之说,那是汉人对金人“全装重甲”的主力骑兵的畏称。
  至于“三人为伍,贯以韦索” ( 韦索即皮绳 ) 的金人骑兵战术,据考出自一位并未参战的文官的描述。此人是顺昌通判汪若海,他给朝廷写报告,对拐子马、铁浮屠做了详细描述,其中就提到“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的战术。后来,这段内容又被岳飞的孙子岳珂照抄进《鄂王行实编年》。“编年”中还多了一些细节,如“拐子马既相联合,一马偾 (f è n) ,二马皆不能行,坐而待毙”云云,据邓广铭先生推断,这是岳珂添加的想象之词。岳珂撰此文时,岳飞已去世六十年。当年临阵的人,少有在世者,因而“拐子马”的谬说也便无人纠正。
  邓先生的考证文章长达万言,引证翔实,推理缜密,可以看作对乾隆质疑的补证。那么乾隆作为清朝皇帝,忽然对这样一段 600 年前的史实大感兴趣,花心思、费口舌,予以辩驳,又是为什么?——原来,此事并非跟满族皇帝“八竿子打不着”!满族自认是女真人的后裔,政权始建,也称“大金” ( 史称“后金” ) 。乾隆大概读到这段老祖宗战场受挫的历史,心里不舒服,才由此思考,进而“较真儿”的吧?
  那么这段历史公案,经过一位皇帝、一位学者的考证,是否可以就此定谳了呢?恐怕未必。譬如,那位首次提到“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战术的汪若海,虽未目睹,毕竟在事后亲临战地,访问了不少参战者。这一战术若出于捏造,那造谣的目的何在?就不怕被当世人揭露、被皇帝追究吗?
  此外,确如乾隆所说,三马联络的战术不合情理,然而类似的战法古代并非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车,就由四马牵引,乾隆所说的种种弊病也都存在,不也沿用了千百年吗?
  此外,宋人张栋亲耳听刘锜讲过顺昌战役的细节,说是令持斧勇士砍断敌骑马脚,“人马全装,一骑倒,又粘倒数骑” ( “全装”指人马全披铠甲 ) ,这后果,不正是三马相连导致的吗?否则怎么会“一骑倒、又粘倒数骑”?——可见岳珂所说“一马偾,二马皆不能行,坐而待毙”也不是凭空想象之词,必有其信息来源。
  许多时候,历史疑案错综复杂,不是靠简单推理即可破解的。不错,金人“拐子马”的名称本意,很可能如邓先生所说,是指骑兵侧翼,与三马相连的战法无关。然而这不足以否定金人确实使用过“连环马”的战术。——至于《水浒传》所说三十匹相连的战法,则可以判为“小说家言”,看看热闹也就是了,不可当真,也不必较真儿。
&&& 更多精彩:《凯风智见:》&
(责任编辑:青兰)
凯风网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59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